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2024-04-18

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共8篇)

篇1: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富余劳动力转移前后的思考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精神实质,加快实现我区“科学发展先进区、和谐进步模范区、党建工作示范区”的目标,结合团区委巴南团发[2007]18号文件精神,我们调研二组关于“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共青团服务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调研课题在各镇街展开了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各镇街充分根据本土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了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对调研课题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实地的调查,通过调查掌握到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调研材料。通过我们二组成员的整理整合,现将整理后的报告汇报如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关键在农民增收,核心在富余农民的就业。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逐步健康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就我区而言,外出务工成为了农民的主要就业形式。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我区目前农村人口59.7万,占全区总人口近69.3%。18-65岁的农业劳动力约34.5万人。人均土地面积0.07公顷。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由于地区经济的大量开发耕地面积造成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由此造成劳动力总量过剩,进城务工成了农民的必然选择。调查统计:全区现有外出务工人员约13万人,其中,男性11万余人,女性2万余人,全区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分布在山西、内蒙、黑龙江等,以石龙镇最为突出。少部分分布在全国各地,还有一小部份出境。据调查了解,全区外出人员在外面干的大多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小商贸等。他们拿的都是汗水钱,农民为什么还选择外出打工呢?具了解他们认为,不出去打工呆在家里又没有什么出路,但比在家里一分钱找不到好,再个就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和为子女读书筹集学费。虽然外出打工能挣回一部分钱,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大量青壮年出去打工了,农村产业发展受阻,农忙季节严重缺乏劳动力,有的村出现了老人去世后找不到人抬的情况。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而且日趋加重的形式不得

不引起重视,如果不进行引导和适当的控制,将会影响全区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外出务工成为除农业外农民最主要的就业形式和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也不难看出,没有通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进城后具有盲目性,不能有效的对自己进行市场定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有通过熟人或亲戚朋友介绍。但是从事的工作都是比较累、苦的重活。

二、法制观念的淡薄导致维权不力

从事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一般都签订了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但问及合同或协议的内容时,也有不少农民工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内容条款,一些用工单位虽然和农民工签订了用工合同或协议,但是随便开除用工人员也不是不存在以及遇到经济纠纷时不会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反映和投诉,都是采取过激违法行为加以自己解决。对于三险内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更是少之有少,一旦发生工伤后虽然单位能支付一部分医药费,但是后续药费将无法得到有效的跟进。由于没有签订医疗保险,一旦得了大病将无法得到行之有效的妥善救治。

三、农民过于流失外出对本地区的影响

1、外出务工人员过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不大。我区一些乡镇由于比较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外出务工人员回来后,没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条件和舞台,因此很多人出去后就没有打算回来发展,条件稍好的务工人员干脆把家人接到外面居住。部分人在外面当上小老板后,回到家乡带走大量的青壮年劳力。一些返乡回家的个体老板回乡带走了几十人乃至上百人,青壮年的大量外出,致使一些乡镇农业生产大受影响,各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因缺乏劳动力而进展不大导致制约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2、一些乡镇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留守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大多任性冷漠,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孩子形成了一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留守大军”。调查中还了解到这些“留守孩子”和普通孩子相比,缺少了父母关爱和管束的孩子,在成长上存在五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家庭教

育的不健全,相当部分孩子教育成长令人担忧;二是隔代培养问题严重。由于大多数孩子被寄养在老人家中,大多数农村老人呈文盲半文盲状态,以落后的思想和过份的关爱来教育孩子显然是不利的;三是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怀,情感交流错位,有的孩子养成娇惯任性,有的则养成抑郁孤独的性格;四是不利于孩子的学习。留守孩子中,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比较多;五是父母文化教育意识差。孩子没有念完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便让其辍学回家,帮家里干农活或带其外出工。

3、“留守老人”劳动繁重、赡养无着、孤苦寂寞。儿女外出打工,留下的承包地不能让它荒着,经济本来就不宽裕,舍不得请人帮工,老人们只好一年到头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去忙个不停,七八十岁的老人因儿孙外出自己还要弯着腰犁田、栽秧,干着繁重体力活。孙辈们的成长,老人们除了要帮着做饭、穿衣,还要操心管教。老人们自身年老体衰,病痛自是难免,儿女不在身边,没有人服侍,只能自个撑着,更受煎熬的是老人们精神上对在外儿女的牵挂。

四、社会的复杂让务工农民岌岌可危

1、外出青壮年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因受文化程度的制约,全区外出务工青年的整体素质依然偏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导至大批既缺文化又缺技能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笨重的劳动或技能较低的工作,他们一年到头在外打工挣钱,到头来除了吃住,回到家里所剩无几。

2、外出务工遍布陷阱,不少人上当受骗。全国性的劳动力大流动给不法者可乘之机,他们利用打工者急功近利致富心切的心理诱其上当。调查中我们看到打工者易误入的陷阱:一是诱骗打工人员为其携带和贩卖毒品,打工者走上犯罪道路;二是传销组织,打工者一但陷入,在威逼利诱下,编借各种借口让家里汇钱过去,少则一两千,多则上万,对于贫穷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3、我认为过度进行劳务输出拉大了地区间的差距,某方面不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反过来又削弱了本地区招商引资能力,导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出现恶性循环。

五、几点建议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尽快得到实惠。如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得不到实惠,苦干一年二年收益不多,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也将受阻。如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发展其它产业能获得和打工一样的效益,农民是不愿背井离乡,别亲离友,丢下老人、儿女外出打工的,他们会留下来在家乡发展。建议1

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围绕地区发展特点,以兴 办本地产业为主,劳务输出为辅。给出优惠政策大力进行对外招商引资,本地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进行农民工的各方面技能培训,使他们就地就近打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做好延伸链条,做活“回归”文章。呼吁在外致富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乡镇党委、政府要积极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便利条件,给予他们政策上的优惠、给他们创造创业的舞台,鼓励他们回乡承包、建设、开发、开办种、养殖场。让他们把在外所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释放出来,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建议

2、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村中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扎根农村,激活他们建设农村的热情,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调动群众积极性,选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领导。选好人,用好人。政府应对群众选举产生的农村领导班子进行培训,提高其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

建议

3、尽力解决“留守孩子“、“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俗话说“种田不好荒一年,教儿不好害一生”,面对大量青壮年外出后留下的“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等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探索有效机制、尽快出台保护农村“留守孩子”权益的办法。引进集中赡养制度,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强化公共医疗服务,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

建议

4、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法律培训工作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是“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的。大力发展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继续抓好农村扫盲工作,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打好文化基础。政府要拨出部分资金,对务农者和外出务工者特别是刚毕业的初中生、高中生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技术培训、法律培训,帮助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外出就业人员的社会判断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建议

5、政府应加大对劳务输出的引导及管理工作,加强劳动就业办和乡镇劳动保障所的服务功能建议劳动就业部门应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推荐工作、维权等服务性工作。

建议

6、成立农民工工会组织。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法律意识等因素的限制,在劳动岗位竞争激烈,谋职就业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常常遭遇就业无门、打工欠薪、谋生艰难的窘境。只有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通过工会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帮助农民工增强法律意识,遵法、守法,避免不法和违法行为的发生;通过工会参与劳动关系的有效协调和处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才能保证实现城市的社会和谐稳定。

顾炎武之母以“断稠励子”才有后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句,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应立足于本职工作,开拓进取,“以我区之忧而忧,后我区之乐而乐”,以提高务工青年技能为己任,以发展地区经济为目标,以建设我区“三区”目标为使命,为地区经济的繁荣、稳定立新功,创辉煌!

篇2: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安臵和有序流动工作是劳动保障部门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当前,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任务十分艰巨,余庆县人劳局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坚持立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积极探索劳动力资源与企业用工有效对接的机制,今年1至8月底通过多渠道实现农民转移就业8872人,其中省外输出4779人,就近就地转移 409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31人。我县形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良好态势。

一、具体做法:

1、明确工作职责,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明确专人负责劳务输出工作,协调有关事宜

2、大力整合社会培训资源,以规模壮培训。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依托阳光工程,免费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素质,有利于在务工过程中寻找到好的就业岗位,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截止目前,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8期731人。

3、细化工作任务,及时召开全县劳动输出工作会议,明确全县劳动输出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把目标任务分解和细化到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4、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兴办新企业。为使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转得出、留得住、富起来”,我们在发 1

展县域经济的同时注意扶持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兴办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吸纳农民工。在财政、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基础上,我县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加大服务力度,鼓励企业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县域特色经济。

5、抓好农业新项目开发,让劳动力高效益实现就地转移。在对农、林、牧、渔等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鼓励招商引资企业或本地农民投入农业资源深度开发项目,注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分类指导,发展特色农业,开发农业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源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二、存在的的问题:

现阶段我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门路不宽、信息不灵、渠道不畅,从根本上讲,目前农民工对外输出还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盲目的无序状态,主要表现为:

1、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仍然较低,难以在较高层面发展。近年来通过教育培训,我县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虽比以前有很大提高,相当部分农村劳动力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稀缺,就业渠道狭窄,大多从事简单、粗重、危险的体力劳动。

2、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虽然已经起步,但任重道远。近年来技能素质门槛正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政府已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把农民工技能培训提到了议事日程,然而目前仍存在几个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农民认识不到位,自觉性不强。由于受小农经济等传统

意识的影响,一部份农民不愿走出家门闯天下,宁愿守在家中甘于穷困,对培训缺乏积极性。还有部份农民担心培训耽误了挣钱的时间而不愿参与培训。

二是民办培训机构发展缓慢。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以学历教育为主,承担着新增农村劳动力的中长期职业技术培训任务。由于受场地、设施、师资不足的限制,难以大量承担对农民工的短期技能培训,而民办培训机构由于很少或享受不到政府投入,在组织生源上受资金、设备、师资等因素的困扰,导致办学成本高、收费高、生源少、发展缓慢。因此,多数培训机构基础条件较差,经费缺乏,培训机构的设施、设备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都显得很不到位。

三、意见及建议

根据我县未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自身素质的特点,在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时,应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一技之长,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合理配臵农村劳动力资源为重点,以内转外输为基本途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服务为保障。

1、强化政府在劳务开发工作中的作用,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农民工培训必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特别是要把农民工培训与就业纳入“十二五规划”,建立一套有利于农民教育培训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农民科技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良好环境。要千方百计改善劳务培训机构办学条件,吸引农民工参加培训。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与服务,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地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形成政府统筹、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运转灵活的培训体系。

2、要多渠道集资金,增加投入,切实保证农民工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建议成立“农民工培训基金”,县每年按农业人口从财政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构成“农民工培训基金”经费,把农民工培训当作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做。发挥社会力量、企业筹资参与农民工培训,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投资体系。

3、加快建设农村劳务开发信息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供求信息的无障碍传播。政府要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的农村教育基地网络管理机制,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农民终身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网络。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岗位培训媒体资源库、城镇用工信息和就业跟踪资料库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重点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建立劳务信息发布平台,改进和加强劳务信息发布工作。县、乡(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介部门要逐步建立劳动力台帐,详细记录劳动力的受教育情况,实践经验、工作经历、技能水平及求职意向,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并逐步扩大到对外业务工农民的信息化管理。同时,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这种投资少、覆盖面广、传递信息快的远程教育优势,实现本县农民教育培训网络教学,或学员利用教学课件自主学习,使农民教育、培训和职介服务步入网络化、信息化。

4、打造劳务品牌。从当地人力资源的实际状况出发,通过调研和发掘,着力形成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有影响、有实力的劳务

品牌,以品牌为依托,建立起长期的劳务输出机制。根据我县劳动力素质状况、特点和优势,重点抓好电子、机械、建筑等行业的劳务品牌的塑造。鼓励培训学校、中介组织培育和创立品牌,对具有市场优势的品牌进行重点扶持,发挥品牌效益,利用品牌优势去开拓和占领市场,增强在劳务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5、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制订政策和采取措施,使农民工在户籍、就业、子女入学、医疗、养老保险等、司法援助等方面与城里人同等对待,降低农民工进城务工门坎。完善和落实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推进农民工参加城镇基本基疗保险。建立并完善保护进城就业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相关制度,加大打击劳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组织专门机构负责做好劳务输出法律援助和民工救助工作,解决劳务纠纷和拖欠民工工资等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篇3: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关键词:农业,工业,贡献,富余劳动力,现状,思考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从农村释放大量多余劳动力的问题,即使在城市中,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因此,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只要转上了从传统经济走向现代经济的轨道,劳动就业问题就会被提到突出的位置上。

一、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农业是人类最先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国民经济中物质生产领域最基础的部门,农业毫无疑问成为工业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和基础保障者。首先,最初的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资本积累,农业充当贡献者的角色,这也是人类经济历史中的必经历程。其次,农产品自身的经济属性使农业贡献成为可能,农产品的供给、需求弹性小,甚至供给没弹性,在交易中使交易主体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农业作为贡献产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最后,从偏好的角度看,各国都在推进本国的工业化进程,一系列的制度设置和安排均偏向于工业发展。在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农业的不断贡献,使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得以快速发展。

(一)要素贡献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生产投入的(土地、劳动、资本)三要素中,随着工业和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耕地不断被占用,“土地”这一要素的稀缺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换言之称“经济效率”,资本总是流向效率高的部门,以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状态;而“劳动”被排斥在外。据估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占用农地的差价,约在2万亿元之巨,相当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价格剪刀差总额的4倍。近几年,农村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农业资金大量流向非农业,农民创造了40%以上的居民储蓄,但在全社会贷款余额中,农业和乡村企业贷款占比则只是5%左右。“劳动”这一资源在我国是充裕的,然而,土地被占用,资金流向城市,使得农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形成。

(三)交易贡献

我国的工业化前期,实现工业化的途径和手段,只能是从农业中取得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业品的市场主要在国内,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据统计,在1950~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过“剪刀差”大约取得了5 100亿元;在1979年~1994年的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占有了大约15 00(0亿元的收入,同期农业税收总额1755亿元,各项支农支出3 769亿元,政府通过农村税费制度提取农业剩余约12 986亿元,农民平均每年的总负担高达8 1 1亿元,农业成为工业化最强大的支持方。

(三)外汇贡献

农业创造外汇,工业使用外汇。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提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通过农副产品的出口换取外汇,用于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

(四)产品贡献

从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演进来看,只有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并为社会提供剩余农副产品的条件下,工业等生产活动才能从中分离出来。工业的发展,工业品种类和用途的不断增加,使得农业剩余不断增加。

二、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现状

如何切实解决好我国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面对的战略性任务。现有足够的统计数据表明,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长期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准和社会消费增长的平均水准。1978年以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数差距逐年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值为209.8元;198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值为772.4元;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9%。这种城乡差距已大大高于国际标准(一般低于1.5),若再加上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实际收入会更大。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年鉴》,2004

通过(表2)我们可以发现: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比较收入杠杆的激励下,农业生产部门的富余劳动力开始大量的向非农经济的二、三产业转移,导致了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就业中的比例下降。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就业比例出现出极其缓慢的下降,甚至出现了就业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经济和城市发展在不断占用土地,农村的耕地面积迅速大量减少,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比上年度末18.31亿亩净减少460万亩,这意味着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9亩;这一时期,又恰恰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但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不断攀升(表3)。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耕地被占用,释放出的劳动力理应转入第二、三产业谋得生存和发展,但持续增长的失业率又意味着什么呢?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

三、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失业现状对策

(一)提高土地利用率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耕地不断被占用,农业怎样发展?在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的土地生产率与发达国家接近,但劳动生产率较低下,所以,在稀缺性的约束下,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选择很重要。根据诱导性创新理论,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农业的技术进步应选择生物技术现代化,来提高土地利用率,以获取单位产量。

(二)治理结构性失业

我国社会就业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失业与职位空缺之间的矛盾,面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全面推进农民知识化,对促进农村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1. 完善基础教育

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7.34年,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经济学家舒尔茨·哈比森和丹尼森等人的研究表明,投资教育的每一美元所产生的国民收入,大于投资于水坝、公路、工厂和其他有形资本品的每一美元所产生的国民收入。因此,2007年开始国家免除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使1.5亿农村学生家庭受益。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改造农民,全面推进农民知识化是一项关乎中国社会进步的系统工程,发展农村,造就高素质的农民,关键在教育。

2. 普及农技知识

通过科技下乡活动,推广农业新技术、新知识,拓展农民接受再教育的途径,使农民接受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科学种田,提高土地利用率。

3.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阵容庞大,对许多进城农民来说,还谈不上“就业”,只能说是“打工”,其农民本色并没有改变,他们依然是弱势群体。缺乏职业技能是农民工稳定就业、提高工资、转变身份的主要障碍。当然,在推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注重政府职能的发挥,建立健全各类培训机制和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择业本领。

(三)城市“反哺”农村,工农联姻兴农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人均GDP、人均收入等都存在很大差别,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乡之间人均收入比率由1990年的2.20提高到2003年的3.23,也就是3.23个农民的收入相当于一个城镇居民的收入。消除城乡差距,必须实行经济战略性转型,工业已有了自我发展能力,“反哺”农业,走工农协调发展道路。然而,农民走向城市,谋取职业、挣钱养家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但不是根本消除城乡差距的道路。农村有体力、有技能的人都走入了城市,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谁来建设呢?这不仅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将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城市“反哺”农村,不仅是“人流”,还有“物流”。通过国家投资或特殊的激励政策,让更多的企业到乡镇办厂,就地吸纳农民就业。同时,扶持特色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寻求切合实际的发展。

(四)保障农民权益

解决农村问题,事关中国社会的长久稳定,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现代农地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物权法》确立了我国恒产制度,对当下中国社会秩序的健康推进是相当重要的。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在一些地方,当地政府只看中眼前利益,通过“土地财政”,靠出让土地来增加财政收入,土地租金和补偿金之间的巨大差额被地方政府拿走,严重侵犯了土地承包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土地的使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土地的流转是一个现实的需要。只有使土地使用权物化,保持土地使用状况的稳定性,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才有稳定的制度基础;只有最终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才能进一步挖掘外部性收益,促进土地规模经济效益的取得。同时,农民享有的公正权利得到了尊重和保障,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为农业生产实现合理配置创造了重要条件。财政部已提出“让公共财政照耀农村”的新理念,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多渠道、多种方式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就业,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速水佑茨郎.发展经济学——从贫穷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叶静怡.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于同申.发展经济学——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厉以宁.经济漫谈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篇4: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支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转移主体的素质约束,文化约束,择业空间约束及信息约束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转移规模。本文尝试提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约束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日趋庞大,第一产业已经不能容纳和消化这些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资源会在全社会各行业进行重新配置。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支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性、阶段性的转化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持续不断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

一、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

所谓农村富余劳动力,其实就是农村失业者,他们与城市失业者的区别,在于其失业的隐性化。根据拉格纳·纳克斯的解释,农村富余劳动力(又称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那些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不至于影响农业总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这部分劳动力从表面上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但对农业部门的总产量并无贡献,实际上处于一种隐蔽失业状态。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存在巨大的堡垒,农村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农业部门的隐蔽失业现象突出,存在着大量富余劳动力。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在4.82亿农村劳动力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在十五期间,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仍以1000万人的速度在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的民工潮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一些压力,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少、层次底、盲动性大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一,富余劳动力持续增加,转移任务日趋严重。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据有关资料的保守估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尚有5亿多人,而根据我国现有耕作土地面积来看,大概只需要2亿左右的劳动力,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耕作方式的更新,集约经营的推广,使大量劳动力脱离土地,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还会进一步减少,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

第二,农业劳动力转移,正在从“兼业型”向“分离型”转变。改革开放初期,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者利用闲暇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利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季节性转移,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随着开放程度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一大批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业劳动力在向其他行业转移的过程中,逐步由“兼业型”向“分离型”转变,从城市就业大军中的“游击队”逐步成为“正规军”。

第三,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看,改革之初以至整个80年代,农村劳动力以在农村内部就地转移为主,转移的主渠道是乡镇企业。90年代在乡镇企业继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数量增加、流动的范围扩大。沿海开放地区,外向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四,第二、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从转移人员就业情况上看,从事加工建筑、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等二、三产业的人员较多。

二、制约我国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转移主体的素质约束

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有待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待输出的劳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大多数,有一技之长更少。一方面低素质的劳动力大量过剩,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技术型、智力型的劳动力却难以及时大量提供,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不少地方的劳动力输出停留在靠体力、干重活的低层次阶段。一方面,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存在过剩的状况,另一方面,技术型、智力型劳动力的供给严重短缺,因此,其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的、就业面窄的简单劳动,对于大量要求文化技术的复杂劳动则 “望工兴叹”,眼睁睁地失掉一些就业机会。

2、缺乏对劳动技能的培训——文化约束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教育资源发展极不平衡。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城镇人口就业技术教育,轻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社会办学,技能考核等方面缺乏与农村劳务输出相适应的系统规划和管理;缺乏对劳动技能培训的总体规划,特别是缺乏与输出地用工需求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培训计划。这一切,都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较弱。另外,随着目前城市就业竞争的异常激烈,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文化素质较低的农业劳动者要与占有多方优势的城市劳动力竞争,肯定处于不利地位。

3、择业空间的狭小

一方面,城市就业空间在缩小。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加,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企业制度的改革,下岗职工增加,过去在城市中无人愿干的“粗、重、脏、累、差”工作及第三产业,下岗职工已开始问鼎。新建企业的招工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主要来自各种岗位自然更替的人员和社会上的下岗职工,从而缩小了农村劳动力的进入空间。同时,同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偏低,而城市工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一般较高,因此,城市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就相对缩小。

4、信息约束

在我国,待转移劳动力常常会面临信息的制约。其信息的获取目前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因此,在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和地区分布来看,多为就近转移,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风险较大。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难免也会造成劳动力的盲目转移。在缺乏正确、合理的指导下,易形成盲目的、自发的、无序的民工潮。加之平时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闭塞,对劳动供求信息了解不多,且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缺乏充分考虑,使不少希望自谋出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得偿所愿,而无组织、无秩序的转移,也常常会造成劳动力待工时间长、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等问题。

5、制度制约

但现行政策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仍受许多制度的制约,农民工受歧视现象仍很普遍。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住房等制度和子女教育、人身安全、工资待遇等问题与城镇人员所享受的福利待遇相差甚远,这些均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三、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劳动力就业潜力,通过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的全面改革创新、全方位开发等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要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劳力、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投入,使农业生产从耕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向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产生更大的劳动力需求。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组织把市场和农户连接起来,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的产、供、销联结起来,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部门就业的新局面。总之,要努力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培育一个包括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开发的农村市场体系,就地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2、 强化职业培训,保障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由于文化程度低下,农村劳动者只能从事重体力的第一产业劳动和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急需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等行业严重不足,这就要求培养一支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农村劳动力队伍,以扩大就业面。长期实际情况表明,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劳动力的速度要高于素质低的地区。由于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决定转移的速度与成效,所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可以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亦工亦农的不稳定状态,引导农村劳动力稳定的职业化转移。

3、搭建服务平台,保障劳动力转移有序

劳力盲目转移是资源的一种浪费。为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构建如下相关平台。如:建立管理服务平台,创建劳动力资源库,为正确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设立农民外出务工信息服务网点,开展招生与宣传,定期发布各种信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与用工需求信息对接;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开发和启动城乡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微机化动态跟踪管理,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服务基础。

4、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的载体

实践证明,发展小城镇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潜力巨大,而且是现有条件下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拉动建材、建筑、电力、交通、供水等行业的发展,而且对开拓农村市场,增加农村商品消费需求,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和增加农民收入来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增强其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为农民进镇创业创造条件,使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

参考文献:

[1]张宏,任海军.关于新农村建设与西部城镇化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⑴.

[2]周冰,马宁.中国平滑式转型启动的经济学原理.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⑵.

[3]廖乐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⑴.

[4]仇保兴.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再认识.城市发展研究,2005,⑹.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调研组. 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经济日报,2006-2-6.

[6]任保平,洪银兴. 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述评.学术月刊,2004,(4)

篇5: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为认真落实 “十二五”期间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笔者针对目前开展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培训工作,并结合湖南省桃源县实际提出以下见解。

以敏锐的姿态提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转移就业与培训工作的认识度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加快城乡就业一体化进程、推动城镇化建设、解决 “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能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不仅关系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前途,也关系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以桃源县为例,桃源县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城镇化水平处于全国中等平均水平,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0%以上。农村现有劳动力当中有近1/3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农民人均收入偏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农民脱贫致富,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将他们转移出来实现就业。近几年,桃源县开始重视农村畗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初步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转移就业的规模,还是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以及转移就业的工作机制,都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求。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观念落后,不敢出来“闯世界”;二是就业技能偏低,就业竞争力较弱。因此,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关键要认真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外出打工和非农领域创业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

正确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培训工作,必须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面向工业化、面向现代化、面向城镇化的方向,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竞争、激励手段,进一步调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个人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重点依托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格局。

一是要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领导组织体系。应该制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施计划,确定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共同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逐步形成 “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

二是要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网络体系。以县和乡镇为实施主体,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作为农民增加收入和脱贫致富的重要

抓手,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立足于短、平、快的培训方式,通过培训,力争实现为每家每户培训1个技能 “明白人”,掌握1项外出务工的专门技能,为每户解决1个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各地要以现有的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农广校、党校、培训中心以及各类社会办学力量为主渠道,发挥各种教育和培训资源的作用,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要引导和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培训形式,走市场化培训的路子,培育和发展灵活有效的培训市场。

三是要按照市场需求充实和完善培训内容,改革和创新培训模式。按照实用、管用、够用的原则,大力开展引导性培训。要在农民外出打工前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对其进行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市场就业方针等方面的培训,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对其开展职业指导培训。培训内容应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来安排。一般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结合当地传统特色工艺、手工艺,开展富有地域特点和人文特点的技艺培训;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大力开展服务、餐饮、酒店、保洁、保健、建筑、制造、旅游等行业的技能培训;根据劳务输出、劳务派遣的需求,选择2个-3个优势职业(工种)开展规模培训,形成特色,创造劳务输出品牌;抓住每年春节前后,部分外出农民工返乡的机遇开展传、帮、带的技能培训。总之,要以大市场的观念来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既要看到区内的就业市场,也要看到区外和国外的就业市场;既要看到二、三产业的就业市场,也要看到一产产业链所带来的就业市场,最大限度地拓宽转移就业的渠道。

四是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资金投入。要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应该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应该设立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对承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教育机构给予补助,对参加转移就业培训的困难人员个人负担的培训费用可适当减免。

五是要切实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各项基础工作。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师资可以从现有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中解决,也可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等人员中聘请。要对承担农民工培训的师资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其次,应该加强培训教材的开发。再其次,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信息服务工作。应该定期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按需进行,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应该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评价制度。要以实现高质量就业目标为导向制定评价标准,定期对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各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培训内容、课程安排、收费标准、招生情况、学员结业率、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就业率、工资水平等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此外,还要做好跟踪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培训工作取得成效

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主要责任在各地,各地要精心设计工作方案,特别是县和乡镇的主要领导应该亲自抓,做到工作责任、政策落实、资金投入、措施保证 “四到位”。对开展转移就业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得力、任务不落实的要追究责任。

同时,应该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管理,对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要加强监督和规范,防止借培训之名,对农民乱收费,增加农民负担,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应该以乡镇和村组为单位,尽快开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情况的摸底调查,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登记台账。对凡有外出就业要求的,要逐一进行登记,并按照各自就业意向,分层次开展转移培训。对已外出务工的人员也要跟踪调查,掌握外出就业情况。

篇6: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一、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1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大,转移就业任务重………………………1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企业用工需求存在矛盾………………… 2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局限性和盲目性 …………………………3

(四)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3

二、开平市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的原因…………………………4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缺乏职业技能………………4

(二)培训机构不够完善………………………………………………5

(三)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5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存在缺陷………………………………6

三、加快开平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7

(一)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7

(二)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8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9

篇7: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一、当前永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一)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目前永嘉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普遍不高,大多只有初中以下文化(2008年永嘉县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占9.92%;小学文化程度占41.34%;初中文化程度占37.27%;高中文化程度占10.4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7%。),多数没有经过业务培训,技能比较单一(全县具有国家职业资格初级工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仅1.3万人,仅占农村劳动力2.81%。),68%的外出务工人员大多从事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服务员、营业员、保姆等服务业,直接从事管理、自主创业的不到5%。(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式上盲动无序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外出人员最主要的方式,大多是通过亲连亲、友帮友、邻带邻出去,转移处于盲动而无序,通过政府及相关组织推荐就业的比例很小。2008年全县职业介绍机构共12家,全年介绍成功人数22780人,且75%以上是外来务工者,本县农村劳动力经职业介绍机构介绍成功就业的人员占外出就业人员的比例不到2%。(三)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地区差异十分显著。沿江五镇工业产值占全县的90%以上,经济发展地区分布很不均衡,“三带”(即“沿江金色工业经济带”、“沿溪绿色旅游风光带”、“沿山特色资源开发带”)经济特色分明。

二、思路与对策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强国之基,执政之旨。解决好农民就业问题,对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永嘉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永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特点,我们认为,今后一段时期永嘉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按照统筹城乡、面向全国的总体思路,坚持外延扩张和内涵挖潜并举,就地转移与异地输出并重、促进就业与鼓励创业并抓、职业转移与身份转移并进,不断强化教育、服务、组织三大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水平。

(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培训事业,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整体素质这是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治本之策。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技术不断进步、产业进一步升级一、二、三产业对劳动力

篇8: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最具革命性的因素, 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充分挖掘、发展、运用人的智慧, 才能培育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 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 顺利地解决“三农”问题, 全面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才是首要环节。一是要继续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力度, 真正全面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进而提高农村地区高中生、大学毕业生的比例, 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能够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以适应将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就近利用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 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辐射作用, 加强高校与研究机构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不含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高校, 2011年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共有820所 (1) , 而各省市、自治区至少有1所涉农类本科院校, 再加上专门的研究机构, 各省市、自治区所拥有的农业科技实力相当雄厚。我们应该注重把雄厚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农村职业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影响农村广大劳动者的生存发展和竞争力,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知识是影响社会力量转移的决定力量。”由此可见,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职业教育要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服务, 全面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广大基层干部、专业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我国应积极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拓宽专业农民的致富渠道, 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实现农民工在城镇的稳定、高效就业。

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促进富余劳动力的就地消化和转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 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鉴于此,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生产, 要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一是要大力发展集约型农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截至2006年10月31日, 全国耕地面积为 (未包括港、澳、台地区) 121775.9千公顷 (2) 。2005年1月6日我国人口迈入13亿大关, 到2011年已达13.705亿人。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 而耕地面积却在不断缩减, 我国人地矛盾尖锐, 必须发展集约型农业。集约型农业作为农业的一种经营方式, 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集中投入到较少的土地上, 采用集约经营的方式进行生产。集约经营的目的, 是从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农产品,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鉴于人地矛盾, 我们应该侧重发展劳动密集的集约型农业, 加强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综合开发, 改造中低产田, 同时要调整、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 尽可能多地内部消化现有富余劳动力;二是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种养加工, 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 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实质上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使农业走上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社会化、企业化的发展道路, 能够有效提高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紧密联系起来, 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相当可观的就业岗位。

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继续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发展。近年来, 虽然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状况不容乐观, 但从长远来看, 乡镇企业的就业总量还是呈总体扩张趋势。在新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下, 乡镇企业在产业的选择上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改善与城市企业相比处于劣势的产业结构, 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挥自己接近农村、接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据统计, 我国6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在城市, 这样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和保鲜成本, 无形中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 而且也不利于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 城市必定要对农产品加工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 从而让渡其经营权。因此, 乡镇企业应该抓住机遇, 凭借相对便宜的土地资源、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不断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数量和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方便化、安全化、营养化等需求, 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二是大力发展以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相对于在第二产业方面的发展, 乡镇企业在第三产业方面的发展总量相对不足、发展步伐相对滞后。现有第三产业中的乡镇企业, 主要集中在比较传统的、水平较低的交通运输业和餐饮服务业。由于区域间产业结构的相似性, 产品供应出现了相对过剩。而在一些“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亟待发展的第三产业如农村金融、技术支持、产品开发等方面则相对不足。因此, 我们应该结合“三农”发展的需要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 实现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建立必要的制度保障。现行的某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因此完善、调整相关的政策, 建立全面、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高效、顺畅的劳动力转移机制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坚实保障。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 形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系列机制,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能够走进城镇, 还能够稳定幸福的生活下去。一是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 打破现有分割状态。1958年1月,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 我国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1975年, 宪法正式取消了有关迁徙自由的规定, 此后一直没有恢复。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削弱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 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并加剧了社会分化。因此, 我们要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 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 赋予农民公平的权利, 使其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城市、机会均等的参与城市建设, 从而得以在城市稳定发展;二是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进一步探索土地流转机制。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的自由流转, 不利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 减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因此, 当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积极探索建立高效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我们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 通过转让、互换、入股、出租、抵押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 发展层次丰富、结构合理的规模经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对于可能引发的关于土地承包经营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我国应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的立法进程,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 让土地流转的各项进程都有法可依。同时, 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让土地流转依法、有序进行。此外, 还要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 委托代理土地流转事宜, 规范土地流转过程;三是改革现有就业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就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是逐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公平竞争。首先, 大力发展职业介绍中心等中介组织, 逐步建立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包括就业信息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岗前培训、后期跟踪在内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全面的就业服务体系。其次,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改进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探索建立一套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进行合理有序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和保障其相关权益的制度体系,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扫清各种制度障碍。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余年来,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0—2010年, 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从36.22%提高到49.68% (3) , 10年的时间增加了13.47个百分点, 年均增速达到1.347%。这说明, 我国的城市化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此外, 我国的城市规模结构不断优化, 其中特大型和大型城市的地位得到强化, 所占比重稳中有升, 中型城市缓慢提升, 而小型城市的比重发展渐缓, 小城镇的遍地开花势头得到遏制并稳定发展。虽然成就显著, 但是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任务远没有完成。按照钱纳里所总结的国际经验, 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 城市化率应达到65.8%。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3年就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 而在时隔7年之后的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才仅有49.68%, 与其所总结的标准水平相差16.12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诺瑟姆的S形曲线理论, 一国城市化率只有达到60%, 才算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 只有达到70%, 城市化任务才算基本完成。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跟这一理论规定的水平相差近10%和20%, 显然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任重道远。因此, 我们应该解决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矛盾, 发挥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 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发展结构,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 以特大城市为依托, 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城市化进程中, 要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经济结构, 引导农村经济走上产业化经营道路,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扩大规模经营范围, 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

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外部就业空间。针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且呈持续增长的现实状况, 除了以上措施外还应该注意到, 组织规范、合理有序的劳务输出不失为一条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目前, 我国劳务输出方式主要是五种:通过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劳务输出;境内企业法人与国外雇主签订劳务合同派出劳务人员;在境外投资、兴办企业派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培训人员;通过成套设备和技术出口需本国劳务人员进行安装调试、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而产生的劳务输出;民间劳务输出。通过这些方式, 我国的对外劳务输出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世界上许多劳务输出大国相比, 我国的劳务输出仍很落后, 总量偏低、规模偏小, 与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人口规模极不相称。输出的劳务人员占国际劳务市场的份额微乎其微, 甚至远不及一些和中国发展程度相同甚至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因此, 我们应该在注重向国外的建筑业、产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劳务输出的同时, 应大力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劳务输出的水平, 提高劳务输出创汇能力。我国政府要加大劳务输出市场的发掘与培育, 促进我国劳务输出的长足稳定发展。

摘要:实现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有效转移, 是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我国现实情况, 提出了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富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参考文献

[1]顾洪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 2010, 25 (7) :56-57.

[2]吴新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J].农技服务, 2010, 27 (6) :798-799.

[3]张冬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D].广州:暨南大学, 2007.

[4]肖海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04.

上一篇:“行通济”安保交管多项措施发布(详解)下一篇:党委审批新党员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