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作文700字

2024-05-19

小学科学作文700字(共15篇)

篇1:小学科学作文700字

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和伙伴儿们一起出去玩,见一个小男孩在兴致勃勃地讲他的一次科学尝试,他做得很成功。我顿时起了好奇心,不禁惊奇地问他其中的原因,而他却得意洋洋地不作回答,还傲慢地说:“跟你说,我觉得掉价!”

我心中的怒气达到了顶峰,心想“我与他往日无仇,近日无怨,他怎么这幅德性,我立刻想当众揍他一顿,叫他长长记性。可是,我又想自己不会问别人,别人不说,我有什么理由揍他呢?”便回到家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接一盆高过杯子的水,然后往杯子底部塞入一团纸,把杯口向下按入水中,然后再拿出,里面的纸还是干的。我按照这个方法做起了实验,可是当我把杯子拿出时里面的纸湿了个透。我很疑惑,也很气愤,疑惑的是那个小男孩说得是否真实,气愤的是那个小男孩说的这个实验并不成功,还对我那样不屑一顾。可是我又想:如果是我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差错呢?便又做了第二次试验,通过这次试验我明白了为什么第一次试验时纸湿了,是我在按下或拿出的某一环节中,手中的杯子歪斜了,这次的尝试很成功,纸团果然是干的。

通过细心的想,我明白了其中的奥妙:纸团没有浸湿,是空气帮了它的忙,当把杯子垂直按入水中时,水并没有全部进入杯子,因为杯子里还留有空气,空气坚决不让出它的地盘,水也就没有办法,只能在杯中和空气肩并着肩。而纸团在空气中受到了保护,没有被欺负。这说明空气也要占地方的。通过这一次实验我还发现:平时洗衣服时,脏衣服在用洗衣粉或肥皂浸泡以前,总要在请水里浸泡一下,可有时泡了很长时间,拿出来一看,有些叠压着的地方,还是干的,这也是那个原因产生的结果。

这时,我又想到了那个小男孩,正是因为他的“不作回答”,和那一副漫不经心、得意洋洋的表情,激发了我来动手做这个实验的决心,他是想让更多的人勤于动脑、勇于探索、勇于试验,还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真理无处不在。

通过这次试验,让我想到并理解了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说过的一句话: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实验中得来。并让我想到了我国科学家茅以升曾说过的一句话: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是成功之母。

篇2:小学科学作文700字

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更加舒适、便利。但同时,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小视的。例如:汽车可以节省时间和方便出行,但是它也令人们的身体机能因缺少运动而逐渐变差,同时汽车所产生的废气也会破坏臭氧层、污染空气;电视、电脑的出现虽然可以令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资讯,但同时也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科学的发展让医学更进步,更发达,但由于人们滥用医疗技术的新产物——抗生素,使病菌对药物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强,终有一天,病菌的侵害将变得无法阻挡。

人类在享受科技新生活的同时,何曾想过它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灾难呢?据科学家的统计:全球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污染、25%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濒临灭绝、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1/3土地面临沙漠化、80个国家严重缺水、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威胁……这些是多么令人震撼的数字啊!然而,以上种种的环境问题也正正就是人类所造成的恶果,并且,每年这些数字都会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地增加。

曾经美丽的地球、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川流不息的`江河、广阔壮观的原始森林、清澈见底的湖水……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而造成这严重后果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慈祥而美丽的地球母亲创造出了人类,就是想让我们使整个大自然充满生机、和谐一致,但我们太令她失望了,甚至伤透了她的心。人类如果继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对我们所造成的后果负责吗?难道我们还要继续伤害大自然吗?难道我们还要继续伤害我们的地球母亲吗?不,我们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对之前所做的一切进行补救。要知道:“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啊!事不宜迟,马上行动起来吧!”

篇3:小学科学作文700字

在传统的作文评价中, 评价主体是教师, 作文教学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对学生已成型的习作进行评价, 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或成绩, 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那么, 如何科学评定小学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 可采取多元化评价, 坚持以“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激励学生自主发展。

一、在尊重与关爱中进行教师评价

教师在开展作文评价时, 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 采取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方式, 扬长避短, 因材施评。小学生的向师性比较强, 教师的很多话都会被他们牢记, 甚至会影响其态度和行为。笔者发现, 好多学生把老师说过的话当做口头禅时时挂在嘴边。面对年幼的小学生, 鼓励性的语言必不可少。不仅能促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 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使用鼓励性语言时不要吝啬, 而且要鼓励得恰当, 鼓励得有层次, 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来鼓励。

对优秀的学生要鼓励, 对中等生也要借鼓励来促进其进步, 对学困生更要加倍鼓励。如此, 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既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使学生达到乐学的目的。

2. 以事实为依据, 让学生感受教师评价的真诚。

鼓励性语言是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 对于学生有着无穷的诱惑力, 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满生机与活力。但是, 过分的表扬反而会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因此, 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 激发学生习作的志趣。避免廉价的表扬, 不能毫无根据地大加表扬, 这样只能让鼓励失去应有的作用。

3. 慎用批评式的批语。

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面对批评常常感受委屈。处理不当, 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 在使用批评式的批语时要尤为注意。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提出批评是为了帮助自己改正习作中的错误, 语气要尽量委婉, 并真诚地指出正确的方式和努力方向。

二、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促进自主发展

学生能够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才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关乎自己, 才会情动而辞发。在这一过程中, 要求学生多读, 作文写完后可轻声读一两遍, 统观全文, 然后边读边思考;接着逐句逐段的细读, 边读边加批注, 便读边改;改好后再进行复查,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让学生自己寻找亮点。小学生习作次数少, 平平实实的居多, 但也会出现得意之笔, 词句的运用、段落的安排, 吸引人的开头或是巧妙的结尾……这些都是可以发掘的。作文写完后, 让他们把最满意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 声情并茂地读一读。

1. 自评。

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表现在没有把学生当作主体, 只把写出文章作为作文练习的终点, 没有注重培养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自评时要教给学生方法, 使之有据可改, 有章可循, 具体说来有以下方面:帮助学生学会使用修改符号, 检查语言基本功是否存在字、词、句、标点、段落、层次等问题, 检查审题、立意、构思、选材。

2. 互评。

有时学完作文就沉浸在兴奋中, 很难发现自身的不足。老师即使细致批改, 也不能面面俱到。而通过互评互改就可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取长补短, 促进自身发展。让优等生当“小老师”, 中等生既可以学习, 也能对后进生提供必要“援助”, 通过互改得到大家的帮助和鼓励。此时, 教师可巡回辅导, 就普遍性的疑难问题开展讨论。既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能师生互相启发, 互为补充。

三、让家长参与评价,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 家长的素质普遍提高, 且越来越注重子女的教育, 给家长参与作文评价打下基础。相比教师评价而言, 家长对自己的子女了解最深, 参与评价、辅导更有针对性。有人不禁会问:家长如何参与呢?笔者认为, 可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 事先对其进行培训, 统一认识, 指导评价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其一, 兼顾赏识和批评。家长常常看到别人孩子的优点, 却放大自己子女的不足之处, 这是评价小学生作文最为忌讳的。因此, 要正确看待每个孩子的优势和不足, 评价作文时, 与其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子女, 不如用心发现他的优点, 并以此鼓励、赏识。可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克服自卑、懦弱心理。如此才能让子女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 激发写作兴趣。一味地批评、指责只会使孩子不知所措, 无法取得理想的评价效果;其二, 注重批改和导读。让家长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或优秀作文选, 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 在父母的陪伴下可以实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难题, 也能起到督促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实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小学科学作文700字

我打开舱门,看到的有高耸入云的大楼,惊奇的是它是悬浮在空中的;有风驰电掣的飞车,惊险的是它无人驾驶;看到的络绎不绝的行人,好奇的是他们头顶着竹蜻蜓一样的飞行器。这里充满了高科技。这里太有意思了!一切都令我欣喜若狂。

正当我驻足感叹时来了一个机器人,“我们在A车开了一个展馆,欢迎您去参观。”说完它给我发了一个飞行器,指导我安装上。这里的一切都那么新鲜和刺激,我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忽然“嗖”的一声,我腾空而起跟着机器人来到了展馆。

一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瓶药,机器人介绍说:“这是缩小药。吃一颗会缩小1二分之一,1小时后会恢复正常大小。”它又走到一件衣服面前,“这是一件隐身衣,穿上它就可以隐身了。”它又拉我到一个芯片前,“记忆提取芯片,将它贴在头上努力的去想一件事,那件事就存储到记忆提取芯片里了。上课时也不用记笔记,可以把所有内容同步储存到记忆提取芯片里了。想看笔记时随时点播放按钮。看得我眼花缭乱,忽然我的眼球一下子被一个大机子吸引了。机器人连忙介绍说这是展馆里最先进的东西了。它是克隆机,你只要站在他的前面启动一下克隆机,它就会克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你来。这个克隆机经过无数次改进后,它会服从你的一切命令而且不会伤害你。如果你不想要这个克隆机,你就可以按下克隆机上的红色按钮,它就会消失。

“小主人该返航啦,”我的“探索号”叫道,于是我告别了机器人,腾空而起飞进了“探索号”里,关上舱门返回原来的时空。

篇5:生活与科学作文700字

实际上,科学就在大家身旁,大家的吃穿住行都离不了科学。比如,颜色艳丽的衣料必须历经科学解决和印染厂;谷物,蔬菜水果的`大丰收必须有机肥,化肥和灭草剂的合理使用;混凝土,刚材,夹层玻璃,塑胶的化工原材料全是关键的建筑装饰材料;车用汽油,柴油机是很多当代代步工具的燃料;这种都和科学紧密联系,因而,学科学,便是学日常生活。

而现如今,电力能源的科学运用便变成了科学科学研究的关键话题讨论。原油和煤是十分宝贵的电力能源,可是石油产品和假如只是作为燃料烧毁就太可惜了,因此,有机化学科技工作者干了很多科学研究。将燃料油中很大的分子结构裂化成小分子,就可以再把他们生产加工生产制造成各种各样商品。将煤阻隔气体加温到过千摄氏,就能使煤转化成焦炉煤气,粗氨水,焦碳和煤焦油等,也可进一步做成各种各样有效商品。

可是科学的发展趋势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许多。现阶段,大部分汽车应用的燃料是车用汽油或柴油机。她们点燃时导致的一些化学物质,如一氧化碳,未点燃的氮氧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量化合物和烟尘等,会随汽车尾气到空气中,对汽体造成空气污染。因而,以便降低汽车尾气污染也是有一些对策:改善柴油发动机的燃烧方法,使车用汽油能充足燃烧;应用催清洁设备,使有害物质转换为没害物质;应用无铅汽油,严禁含铅物质排污;增加检测尾气概,严禁未达环保等级的汽车上道。

科学在发展趋势,时期在发展。人们通往深海的路面十分崎岖和艰辛,其缘故之一,是深海的海面压力太大得让人难以想象,人要潜进深海,是一个新科技难点。二0一二年,在我国独立科学研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进了7km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密的龙宫的大门口。这就是科学研究的結果。

篇6:身边的科学作文700字

今天,作文课上李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了教室,对大家说:“今天我要给大家做一个魔法。”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都在纷纷议论着。

老师拿出了一个盒子,让大家猜盒子里有啥,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是墨水。”“是魔法棒。”“是一个盒子。”老师对大家用柯南的经典名言说:“真相只有一个!”刚打开盒子,就有人说:“哈哈,果然是墨水。”然后,老师将水盆放在投影仪上,又对大家问:“猜一猜我接下来要做什么。”说了几个答案,还是郭英恒最厉害,一击即中:“在水里滴一滴墨。”“对了。来,单宇,你刚才说了一个咒语,上来给法棒念咒语。”单宇大步流星地上了台,对法棒念:“妈咪妈咪轰!”老师拿着法棒,在水上轻轻一点,还一边学刘谦神秘地说:“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话音刚落,水面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清澈见底的水面突然冒出了几个水蘑菇,这些水蘑菇有大有小,乌黑发亮。接着这些水蘑菇又变了样,有的像凤凰,它不仅能在空中遨游,在水中也能穿梭自如;有的像几条蛟龙,在互相扭打着激战着,场景惊心动魄;有的像乌龟,乌龟也改不了它慢吞吞的风格,在水中慢慢移动着……看着这些精美的水墨画,我恍如身临其境这时,老师请康长森同学上台,要从他身上取一样颜料,康长森斩钉截铁,自信满满地回答:“行!”老师用棉签棒在康长森头上擦了擦,这让我们大跌眼镜,当我们疑惑时,老师将棉签棒在水上轻轻一点,水中的墨水立马就避开来了,水面刚开始是个骷髅头,慢慢地开始旋转,变成了一朵黑玫瑰,老师又拿出一张餐巾纸,放在水面中,接着,纸出现了奇迹般的变化,老师又将餐巾纸放在了一张普通纸上,这回,我看见,这玫瑰像真的玫瑰一样,十分美丽,那花瓣十分有序,像蜗牛壳一样在旋转着呀,太美了。老师说:“这个魔法原理是棉签棒在头皮上摩擦,涂上少量的油,影响了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才印出了美丽的画案”。

上完这一课,我想起老师编的一首诗:半缸清水好戏开,水光墨影共徘徊。问画哪得美如许?为有头顶油彩来。

篇7:小学科学作文700字

一、“浅入深出”策略

教学环节的“浅入深出”主要体现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控好知识的梯度,即每节新课的导入要“浅”,浅到每个学生都能从生活的角度对这一知识有所接触,或在生活中对这一知识有所体验。对于实在抽象、生疏的知识,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使他们对问题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研究新知。

例如,在进行《拧螺丝的学问》教学设计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挑选班上一名个头最大的男孩与一名个头较小且瘦弱的女孩站在讲台前,让大家说哪位同学的力气大。大家都说男孩力气大。提问:“大家能想办法让女孩的力气变得比男孩大吗?”同学们想了想,说可以,但要借助工具。我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轮轴“道具”让大家想:“女孩抓哪一端力气能比男孩大?”我先让女孩挑,让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对她的选择进行评价,最后再通过“比试”进行验证。这样的“浅入”让学生通过体验知道了轮轴——轮带轴转动能省力,为后续的“拧螺丝选择怎样的螺丝刀”作了铺垫。

这里的“浅”不仅仅是浅显的“浅”,还包括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的科学问题。

“深出”,是指当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对新知有了理解后,在教学的拓展环节中教师要刻意地设计有点深度的问题。这样,学生的视野才会宽阔,思维才会活跃,才能把新知与生活现象接轨,才能用科学知识解释、解决现实问题,才有利于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对科学学科更浓厚兴趣的产生。

例如,在教学《拧螺丝的学问》一课的“知识延伸”环节时,我出示了“一”字水龙头,让学生知道这是形变轮轴。我又出示了工人师傅拆卸汽车轮子的图画,让学生帮助工人师傅想办法怎样比较省力地把车轮上的螺丝拧下来(往扳子的一端套铁管)。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的原理,还学会了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像针对《简单电路》《研究磁铁》《它们是什么做的》等课的探究学习,教师都可以采用“浅入深出”的教学策略。

二、“化零为整”策略

在这里,“零”是零碎的意思,是学生对某一科学知识的前概念,即学生课前的碎片知识。学生的前概念有的是对的,有的是错的,有的是模棱两可的,有的是用儿童化的口吻描述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基于学生的前概念,以此为起点,帮助学生甄别、验证他们的前概念,让学生碎片化的知识通过科学课的探究与学习,通过自我反思,最后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光的行进》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发光体,并让他们将这些发光体写在黑板上。然后,让他们用光源的知识自己区分这些发光体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说出理由),把非光源划去或擦掉。接着,再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区分这些光源,哪些属于自然光源,哪些属于人造光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把碎片知识进行了修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知识。

像针对《生命之源——水》《固体和液体》《物体的运动》等课的教学,教师都可以采用“化零为整”的教学策略。“化零为整”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与反思中整合知识、修正错误,使其科学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三、“自主取证”策略

科学是重证据的学问,让学生学会取证并通过证据得出结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取证的过程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会合理使用教材,要变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在进行《蜡烛的变化》一课的教学时,我没有让学生看书做实验,而是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先说蜡烛点燃有什么变化(写在黑板上),再让他们点燃蜡烛观察有什么变化。当有些学生说出有烟冒出时,我让他们出示证据让大家看,用证据说话。学生自己想办法找证据,最后有的学生用易拉罐、小刀等物品放在蜡烛火焰的上端,一会就被烟熏黑了,他们高兴地跳起来,举着“证据”说:“我们找到烟啦!我们找到烟啦!”

这样的教学效果与课本中“将一只白瓷碗(片)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碗(片),观察它的底部”的教学效果看似相同,实则不同。“取证”不仅仅要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取证的过程。因为,取证的过程是学生活跃创新思维的过程,取证的过程是学生对科学产生情感态度的过程,取证的过程是学生学习价值充分体现的过程。

在物质科学领域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用教学智慧变验证试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主取证、自主探究,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科学能力在教师智慧的教学中不断得到提升。

四、“研发教材”策略

科学教师要有新的教材观。科学教材只是给师生提供了科学教学活动的一部分素材,它不是科学学习的全部,面对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教材的内容远远不够,再加上地域之间的差异,就更需要广大科学教师因地制宜、因课而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研发教材,使科学教学更加本土化、生活化、情趣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并不神秘,自己身边就有科学。

在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第五课《地表的变迁》一课中,关于“岩石的风化”有“岩石遇热再遇冷破裂”的实验。教材对于“水随季节的变化对岩石破坏”只注重了雨水的冲刷,忽略了水变成冰后体积会膨大同样会对岩石造成破坏。针对这一问题,我研发了《瓶子为什么会破?》一课的教材,让学生通过对比试验证明“冬天装水的瓶子会破,不是瓶子被冻脆而破,而是水结冰后体积膨胀把瓶子撑破”。这一教材的补充,让学生知道了存在石缝中的水在冬季会对岩石起到破坏作用。

我们在物质科学领域研发的新课教材有《怎样晾衣干得快》《一杯水怎样凉得快》《铁钉在什么液体中不生锈》《我们周围土壤的调查》等,这些自己研发的新课教材不仅补充了原有教材,更重要的是延伸了学科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更加密切了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以上关于在物质科学领域教学中的一些策略,是我们近年来进行“做中学”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积累与探索,工作中我们也在不断研究“如何提升小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策略”,我们要让更多的教师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

篇8:快乐之科学作文700字

科学拥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费尽毕生精力去探索。在处处“玄机”的探索与实验中,发现声、光、电的科学规律,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揭开人体密码,揭开地球背面的科学世界!这些有趣的实验探索能够让人们真正体会到动手动脑的乐趣,收获知识的快乐!

爱迪生一生发明大大小小的实验不计其数,他一生以实验为荣,以发明为乐。他一天在实验室工作埋头苦脑的工作19个小时。有人曾问爱迪生:“你一天工作这么长时间?你不辛苦吗?”爱迪生回答说:“我一生以来从未工作过一分钟,我一直在玩!”瞧,科学的乐趣可想而知有多么大啊!

我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实验,从实验中我也尝试到了快乐,现在让我与大家一起分享吧!蚊子是惹是生非的`,人们对她恨之入骨,可它们贪婪无厌、不知悔改,把人们“逼上梁山”,人们在迫不得已之下研制出了蚊香,可是在用蚊香驱蚊的同时,又带来了烟雾,怎么让烟雾消失呢?这是令人头疼的一件事。

我要让蚊香燃烧产生的烟雾烟消云散。下面就请大家看我的精彩表演。我拿出了百宝箱,找出表演所需的“道具”——一盘蚊香、一盒火柴、一个蚊香夹。我来到了事先安排好的实验地点——一张空阔的桌子上,令人惊心动魄的时刻就要到了!首先将蚊香放在蚊香夹上面,点燃蚊香,此时此刻,你就会发现一缕青烟袅袅升起,直冲云霄。许久,待蚊香燃烧产生的烟雾渐渐稳定之时,再次擦燃一根火柴,将火柴的火焰伸入蚊香烟雾中,2秒钟后,无烟蚊香就被举世聪明的我制做而成。现在我来给大家讲讲这其中的奥妙吧!蚊香烟雾中含有碳的细小颗粒,它们是不完全燃烧的可燃物,它们会乘着上升的气体随之升起。把点燃的火柴放入蚊香的烟雾中,火焰就会把烟雾中的碳的颗粒加热,这些物质会再度燃烧或气化,因而烟雾就消失了!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

篇9:关于科学高一作文700字

首先,我准备了材料:水、盘子、白板笔,接着我用笔在盘子中央画了一个小人,待笔迹干后,我将水倒了进去,过了好一会儿,小人仍纹丝不动,好像正悠闲地躺在盘子里“呼呼大睡”呢!“不会的,不会的,再等一会儿,一定可以的。”又过了几分钟,还没动!唉,第一次实验,失败了!

“有没有可能是刚刚画的太重了,画的轻一些如何呢?”于是,我展开了第二次实验。这次,我小心翼翼地在盘子中央画了个小人,过了一会儿,倒入了水。“天灵灵,地灵灵,水中小人快显灵!”我心中默念道。不过,结果还是一样的:小人一动不动地躺在盘子中央,微睁着双眼盯着我。看着小人得意洋洋的样子,我真是欲哭无泪。

第三次,开始!这次我改变了原先方案,决定先加水,接着我在盘子的边缘画了一个小人,过了半分钟,我将盘子倾斜,让水碰到小人。哈哈,终于有进展了,小人的手动了起来,但过了一会儿,胳膊掉了下来,头还在盘子上。“哼,我还不信了呢!”

再试一次,这次,我决定在笔迹未干时,让水接触到小人。我快速的在盘子上画出小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小人碰到水。呀!我的小人终于学会了“水上漂”!你瞧瞧,它手舞足蹈,正欢呼着我的成功呢!

实验过后,我查阅了资料,原来,在白板笔中,有一种特制液体叫“剥离剂”,它未干之前,如果碰到水就会剥落下来,自然而然,水中的小人就会浮起来了!

篇10:生活中的科学作文700字

星期三下午的作业课,陈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了教室,可今天又有些不同。她二话不说,就拿起一只绿色的粉笔,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字——吹气球。

陈老师转过身来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就做这个实验。”陈老师刚说完,全班便沸腾了起来,吹气球?不就是用嘴吹吗?能有什么实验?还是要比谁吹的气球大?全班同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陈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陈老师让我们安静下来,自己神神秘秘地走向办公桌,说了声:“嘛咪嘛咪吽!”随后,从办公桌的椅子上拿起一个巧克力的袋子,哈!难道是要吃巧克力?全班同学紧盯着那袋子,不知里头有什么东西。

陈老师挽了挽袖子,先像变戏法儿似的拿出了一个装着神奇的透明液体的塑料瓶,接着又拿出了一个小一些的塑料瓶,最后拿出了两个装着奇怪物体的气球。气球里是什么?是空气还是水?塑料瓶里呢?无数个小问号在我的脑袋里乱蹦乱跳。

开始试验了!陈老师先拿起那个装透明液体的瓶子,慢慢地将瓶子倾斜,把那透明液体倒入小塑料瓶中,又拿起一只装着奇怪物体的气球,把气球的.吹气口拉大,小心翼翼地套在小塑料瓶的瓶口,又将气球中的物体倒入小塑料瓶里,只见有一些奇怪的白色粉末像顽皮的孩子一样跑出了气球,快速地与透明液体溶为了一体。奇迹发生了,就在白色粉末和那液体融合的那一刻,突然产生了许多白色的泡沫,而瓶口的气球,像是有个无形的充气机在给它充气一样,竟慢慢鼓了起来。可因为力量太大,把气球弄出了一个洞,结果变成了一个“泡沫喷泉”。

陈老师擦了擦讲台上的水,说:“虽然实验失败了,但他的化学原理没变”,陈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连串奇怪的符号,继续道,“气球里的物体是小苏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瓶里的液体是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当碳酸氢钠遇到醋酸,就会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喝二氧化碳,而正是二氧化碳吹鼓了气球。”

篇11:科学史教育对小学科学教学的启示

一是科学教师要树立科学史教育“渗透”的观念。诵读科学史、知道了一个科学家或是记住了科学家的一项伟大发明并不是目的, 而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 更重要的, 学习科学史是为了达到精神层面的领悟。

比如科学教材里展现了这样一幅科学史的画面: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病床上偶然看到墙上挂的地图上的一些情景, 一个大胆的假设在他脑海中出现了, 南美大陆东海岸的凸出部位, 恰好可以和非洲西部凹进部位吻合在一起, 这是否说明……这一课的课题是《假设》, 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正好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如果教师仅仅让学生认识到“大陆漂移说”是一个德国的科学家在病床上偶然看到发现的, 这显然是不够的。不仅不够, 甚至还起到了一种负面效应, 原来科学家也不过是这样偶然建立学说的。所以, 接下来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提供更详实的科学史的资料。魏格纳从古生物学、地质学、古气象学方面收集证据:大西洋两岸许多生物存在着的亲缘关系, 如海牛、肺鱼、驼鸟等;在非洲和南美洲发现了两亿多年前小型爬行动物中龙的化石;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皱褶构造有许多相似性和连续性;两极地区有过热带沙漠, 赤道地区有冰川的痕迹……

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 1930年4月, 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 迎着北极的暴风雪, 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 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 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 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日, 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 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 他冻得像石头一样, 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当学生了解到这些时, 他体会到的是科学家的艰辛, 感受到的是一种执著的科学态度, 可敬的是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科学精神, 也只有“渗透”这样的教育方式才会发挥科学史的真正教育价值。

二是学生的科学学习需要探究, 学生与科学家的探究思维本质上是一致的。科学是不断地追求真理和不断地修正错误以及不断地创新的过程。科学教育中, 要改变“重科学结论, 轻探究过程”的模式, 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 倡导探究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依赖探究, 让他们像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那样来学习科学, 领悟科学的真谛。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探究与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探究有相似的特征, 都要经历问题、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解释、评价、交流与推广等环节。只不过“科学家是为了求知而探究, 而学生探究是为了求知。”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限, 探究性学习所产生的新知识可能只是针对学生本人而言, 而在学习中收集实证资料的过程能够更多地获得和利用他人的帮助。但让学生了解科学史中典型的探究实例, 有助于他们学会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 从而在养成探究习惯的同时获得探究的技能。在科学课上, 教师可以将科学史上的一些经典的实验搬到课堂, 让学生重温科学家当时的所作所为是如何冲破世俗的枷锁、亲历伟大的发现。如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比萨斜塔上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制作傅科摆等。

三是科学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科学教师要在不断认识科学史、在教育价值取向的基础上, 结合小学科学教材中相关科学史内容, 构建以科学史为教育平台的学校科学教育模式, 利用多种途径实现科学史教育价值。让学生真正了解科学的本质, 弥补科学学科教育中人文因素价值缺乏的现状, 以及科学教育中科学方法教育缺乏的现状。具体的途径, 一可以把科学史教育落实于课堂教学, 利用科学史的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入, 如阿基米德在浴盆里洗澡, 突然他赤身裸体地大喊大叫“发现了, 发现了”地跑到街上, 那么他究竟发现了什么呢?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物体的沉与浮的引入部分, 从而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究沉浮的奥秘。也可以落实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让学生主动地整理科学史的知识,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进行科学家的图片展、故事会, 以出手抄报、电子小报的形式广泛发动学生多方面地收集一些科学史的资料。在科学探究室里专门布置一个图书角放置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书, 孩子们耳濡目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熏陶, 就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教师也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教育, 将一些著名的科学发现、一些经典的科学故事、一些为了科学而鲜为人知的科学家介绍给孩子, 让这些经久不衰的史实去感染每一个人。

四是要全面提高科学教师的科学史素养, 这是理解科学本质的保障。毫无疑问, 科学教师是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引领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所以如何有效地发挥科学史的“渗透”功能, 这对科学教师有着较高要求, 即科学教师具有较高的科学史素养是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保障。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科学史素养普遍较低, 这就严重制约着科学史教育的真正价值实现。因此, 当前中小学科学教师“恶补”科学史内容以及培养在科学教育中“渗透”科学史的能力, 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篇12:站在科学的土地上作文700字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在科学环绕的土地上。科学,带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东西。

黄金,闪耀着诱人的光芒。许多人幻想着一夜暴富,学到所谓的“炼金术”,点石成金,从此吃喝不愁。于是,各种各样的骗术层出不穷,骗子们到处招摇撞骗。然而,当科学出现时,人们才知道: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是不能凭空出现或消失的。在科学的“火眼金睛”下一切的`骗术被揭穿。科学,让我们告别愚昧,科学,带我们走出迷茫,科学,给了我们不容置疑的答案。

生物科学,让我们了解了生物的奥秘,小到作为生命最基本单位的细胞,大到整个生物圈。我们知道了人体的构造,知道了花草成长的秘密,知道了动物的奇特。物理科学,让我们知道了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磁场,各种形式的力,以及微观粒子的运动及至天体的运动。化学,让我们了解各种神奇的化学反应,让我们知道原子是如何的变化引发怎样的神奇。科学,在这个时候是如此的重要,科学,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知道大千世界的种种奥妙。是科学,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奇妙的旅行。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似乎变得越发的“懒”,出行时,我们有代步的交通工具,生产时,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我们可以远在千里却能面对面的交谈,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穿越海底,我们可以建设超级摩天大楼,我们可以在外太空行走……我们享受着生活,享受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便捷生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话一点没错。

篇13:插上科学的翅膀飞700字作文

我戴上了黑色头盔,钻进了星际飞船,插入启动芯片,飞上了万米高空。很快,我就身处太空之中了,周围是点点繁星,身后是晶莹的地球,我飞速掠过月球和火星,朝太阳系的外围飞驰而去。

忽然,警报器响了,北导系统提示说:“‘方舟三号’请注意!‘方舟三号’请注意!前方三十万千米处有小行星带,安全系统降低百分之五十七点四,预计在三十秒后到达,请注意防范,请注意防范……”

小行星带?木星周围的小行星还没有清除吗?但时间不允许我想那么多,危急关头,我用力扳下操纵杆,按下涡轮加速按钮,并启动“战斗模式”,在飞船外加了一层坚不可摧的铠甲,朝已经目之可及的小行星带猛冲了过去,迎面而来的是各种大小不一的小行星……

离任务结束时间还有不到四十八小时,我要赶紧采集“冥泪”样本快快返回才行!

终于,我登陆了冥王星,这里最高温度是零下二百四十摄氏度!我穿着厚厚的加热服,艰难地行走着。啊!那是什么?我看到一潭蓝盈盈的水,这就是传说中的“冥泪”!我激动不已,疾步上前。

正当我打算取“冥泪”时,发现潭边出现了几个冥王星的战士,我急忙戴上全息耳机,与他们交流,这是一种能自动转换不同星球语言的设备。他们告诉我,由于“冥泪”可以治愈眼睛的消息被传开后,各个星球的人都跑到这里来取,导致“冥泪”急剧减少。因此,他们被派到这里守护这仅存的一潭“冥泪”。

我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空手而归。

篇14:插上科学的翅膀飞700字作文

“张博士你还好吧?”我听到了助手阿隆的声音。“我们在哪儿?天堂吗?”我迷迷糊糊地问。张博士:“你在说什么了?这儿是你的家呀!”我睁开了睡意蒙眬的眼睛,哦,原来是一场噩梦啊。

我抬手看了看研发的时光手表,点击2032年3月20日。打开时光之门,我就感到一股寒冷刺骨的黑风直冲面门。顶着寒冷,我穿过时光隧道……

越过了时光之门,跳下时光阶梯,寒气依旧攻心,脚下一软晕了过去。睁开眼,周围是一股熟悉的温暖。我猛地坐起,发现自己正在医院,一位医生走过来,说:“你穿越到这里就必须穿防护服的!”是啊,这可是2032年,人生地不熟的我,乖乖把防护服穿上。一出了医院,我就被这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周围鸟语花香。原来,我和助手阿龙已经完全远离了地球。

第四维度的一天只相当于地球的一小时,可这一小时却使我受益匪浅。我们以前的地球是原始森林,生机勃勃。但是人类主宰了地球,开始破坏地球,过量的水土流失,使无数动物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地球受到了严重污染,已经变成了冰球。不少人已经被冻成冰雕,走在冰天雪地中,可惜天上苍白无力的太阳已经给不了地球上生物温暖,更没有花草的点缀。望着这无边无际单调的白色,我的心情愈发的惆怅。

篇15:小学科学作文700字

一、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表现, 是小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是学生智慧的重要来源.科学始于好奇, 发现始于观察.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可以这么说, 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宏伟目标的实现, 起始于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要求人们尽可能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进行感知.我们学习要做到“五到”, 就是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 通过多种感知的渠道, 提高观察的效率.例如“一杯水的观察”教学, 学生用眼睛看, 发现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会流动的物体;用鼻子闻时, 了解到水是没有气味的;用舌头尝时, 知道水是没有味道的;再用手去摸时, 感受到水的温度;这样就比较全面的观察了水, 综合的了解了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而经常带领学生到自然界中去观山观水、观树木庄稼、观花鸟鱼虫, 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生活, 激发观察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 使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具备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社会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如以前在教“冬季星空”时, 在讲清观察星星可以知时间推移、知季节更替, 是一项有趣又有用的科学活动后带领学生在晴朗夜晚, 在分清星座的基础上, 进一步认识了大熊星座、小熊星座, 织女星座、牧夫星座、天狼星、北极星…….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兴趣高, 收获也很多.只有通过经常地这样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从漫无目的、杂乱无章、零散的观察逐渐养成了系统、全面、细致的科学观察习惯, 这不仅可以使观察更为有效, 同时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以使他们从小养成勤思考爱动脑的好习惯, 在将来的工作中, 能够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学生提问表明学生在对事物进行探索、思考, 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也是学生思维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大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尽量独立思考, 不盲从, 不迷信, 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出独特的见解, 鼓励学生去发现.例如, “寻访小动物”一课,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大胆提问, 学生会提出:什么是寻访?对小动物的观察为什么叫寻访?为什么要访?到什么地方去访等一系列问题.在学习“蜗牛”一课后, 有学生会问:蜗牛的身体外面为什么长有坚硬的壳?蜗牛的头上为什么会长两对触角?蜗牛的眼睛为什么长在长触角上等.面对这些提问, 教师一方面要做好解答更要进行鼓励.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好问是智慧的摇篮, 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则是教师的天职.因此, 教师要善于引导,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的奥秘, 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 让他们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的发展.除了鼓励学生好问外, 还要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索活动, 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思维.如学过“我们给大自然记日记”后, 带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 观察当地四月份的物候现象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绘制出四月份的自然历, 并对四月份的气温、雨量、太阳高度进行统计, 绘制出曲线图, 得出本地区四月份气温、雨量、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形式, 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 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三、培养操作能力

作能力就是动手能力.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习惯, 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促进知识的理解、巩固技能技巧的形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教学“机械”时, 我辅导学生做了3个实验. (1) 把10千克的重物提高0.5米, 先用手提, 再用杠杆提, 比较两种方式用力的大小; (2) 先用自行车车把改变车的方向, 再直接用手转动轴把改变方向比一比谁省力; (3) 两个同学用同一种锤子分别把有尖钉和截掉尖端的“钉子”钉入木头看谁用力少.通过操作体验, 使大家认识到杠杆、轮轴、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 并且都学会了一些简单机械的操作方法.科学的本质就是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特别是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亲近科学,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 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让学生动手操作, 亲身经历是科学课对我们的要求.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教学中, 我们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机会, 通过动手操作,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科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的机会, 在科学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科学创造能力.因此, 我平时就十分注重指导学生做实验、开展种植、养殖、制作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掌握了操作过程, 培养了操作能力.

四、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智力发展的最高形式, 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谐优异发展的综合表现, 它是革新、创造、发现和发明的第一要素.面临着世界性的国力竞赛、科技争雄的形势, 从小激发少年儿童的创造意识,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意识和创造力能力, 是我们科学教师刻不容缓的工作.我在教“制作叶的标本”时, 组织学生采集37种484张植物的叶, 指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动手制作标本.这些标本制作十分精致, 不仅符合要求, 而且各具特色, 有独创精神.“小画家”王小丽同学用叶拼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标本展览会上大获赞赏.从此, 美术小组便增加了叶画这个项目.她的叶画作品还在市的儿童画展上荣获一等奖.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 特别是发展中小学生的科学创造力, 是培养和造就创造性科技人才的需要,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是科学学科教育的基本任务, 也是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还要让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 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开始的.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 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 探索, 去进行创造性劳动.科学课上教师就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幻想.青少年爱幻想, 我们要珍惜这一宝贵财富.因为幻想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 今天还在你幻想中的东西, 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你创造性的构思中.这就是我们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目的之一.

上一篇:我又找到了一个家小学作文下一篇:父母必知!教育孩子什么时候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