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的名言

2024-05-19

尊师的名言(通用9篇)

篇1:尊师的名言

尊师的名言警句

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5、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6、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7、圣人无常师。——韩愈

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9、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10、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11、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

篇2:尊师的名言

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佚名

4、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5、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6、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7、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8、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9、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10、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

11、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13、师道既,学风自善。——康有为

14、圣人无常师。——韩愈

15、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16、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说》

17、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韩愈

18、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

19、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20、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21、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22、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23、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夸美纽斯

24、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2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6、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2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篇3:尊师的历史与尊师的逻辑

一、从“师”的起源形成理性的尊师逻辑

在历史上, 一开始可能根本没有专门的老师。从文字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到“师”字最初表示“众人”, 《说文》卷六:“师, 二千五百人为师。”《尔雅·释诂》:“师, 众也。”《释言》:“师, 人也。郭注, 谓人众也。”而后意味着“模范”, 《玉篇》:“师, 范也。敎人以道者之称也。”这似乎就是“老师”的原型了, “模范”逐渐变成了“老师”。比如《韩诗外传》认为“知如源泉, 行可以为表仪者, 人师也。”再后来也表示一种“官职”。总之, “师”在早期都表示对社会有实际领导力的人。尊重老师即是尊重社会中的“模范”, 向模范学习。

从以上对于老师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所看到的尊师逻辑是理性的逻辑, 即通过对老师地位 (“学”和“行”的“模范”) 的理性认识得到尊师的理由。对此, 到战国末年的荀子, 开始有了成体系的论述。《荀子·性恶》:“有师法之化, 礼义之道, 然后出於辞让, 合於文理, 而归於治。”“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 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所以荀子认为师生之间必须讲严格的继承, 这是尊师的本根之道。”《荀子·大略》:“言而不称师谓之畔, 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 明君不内, 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

比荀子稍晚一些的《吕氏春秋》中有关学派则专门写了一节“尊师”。《吕氏春秋》这一节的作者与荀子的看法几乎一样, 只是换了些词语。《吕氏春秋·孟夏纪》:“圣人生於疾学。”“君子之学也, 说义必称师以论道, 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 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 命之曰叛。背叛之人, 贤主弗内之於朝, 君子不与交友。”

根据以上论述, 从理性的尊师逻辑来说, 老师教会学生知识, 促进一个人的成长, 固而从整体上会为全社会带来好处。

二、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官职的尊师逻辑

师生关系既不是亲情关系, 又不是职位关系。不属于儒家所讲的“无伦”。于是尊师的逻辑面临一个选择, 是把师生关系单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形成尊师的精神呢, 还是使尊师依附于尊重长官或者父母之类的其他社会关系呢?

在社会失序的战国中, 儒家后学对尊师的认识可以分为几种派别, 其中一种认为老师应该有像国家官吏一样的位置, 而另外一种则坚持认为老师的地位不能和国家官吏一样, 应该有属于老师本身的位置, 两者都是为了使老师得到尊重, 但是出发点不同。有研究认为“师”字在出现“模范”的意思之前就有了“官长”的意思了。[1]其实表示“师”有“官职”意思的文献绝大多数都和战国乃至更晚一些时候有关系。

在理论上, 前一种说法逐渐让位于后一种。《国语·晋语》“民生于三, 事之如一。父生之, 师教之, 君食之。”在实际情景中则是前者成为事实。一开始, “老师”被尊称为“先生”。后来, 秦朝统一之前后出现了博士制度, 汉朝以后“博士”成了“学官”。《后汉书·百官志》:“博士十四人, 比六百石。”官秩不算很高, 但是却有机会经常与高级官员一起参与国家政治活动, 因此升迁的机会在所有的官员中是最大的[2]这种事情在当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既然有了师生关系, 那么学生就要对老师有足够的尊敬, 其中表现之一就是要负责老师的各种事情。老师的地位甚至比家长还高。明末的阎若璩所说:“明之士夫积习, 师弟重于父子;得罪于父母者有之, 得罪于座主者未之有也。门户重于师弟;以师之门户为门户者固多, 不以师之门户为门户者亦不少也。”[3]

老师的位置在家长之上, 这在战国意味着违背以“亲情”为基础的周礼, 学生们之所以敢于这样做, 也离不开孔子的个人魅力。

四、孔子开创的尊重人格的尊师逻辑

师生关系其实很复杂的, 许多老师以其人格魅力受到学生尊重。这种尊师的逻辑, 始于孔子。孟子很崇拜孔子, 在跟诸侯君主们讲他的大道理时说, “上”与“下”之间的关系能达到孔子和学生之间那种“心悦诚服”就好了。《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 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孔子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什么样的人格才算是老师应有的人格”这一问题, 为后世的教育者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比如孔子拥有广博的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对子弟们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人感情, 对弟子教育能够抓住时机等等都可以获得弟子对老师的尊重。这些内容单在《论语》中已经有大量的体现了, 其他各种文献中也很多。

另外一方面, 孔子师生之间“心悦诚服”的关系也离不开孔子本人对老师尊重的言传身教。晚年的孔子在路过接待“师冕”, 这是一位很有学识的长者, 但是是一位盲人。

《论语·卫灵公》:“师冕见。及阶, 子曰:‘阶也。’即席, 子曰:‘席也。’皆座, 子告之曰:‘某在斯, 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在师冕走到每一处关键地方的时候, 孔子都会告诉他到什么地方了, 以免师冕失礼, 坐下后孔子向师冕逐个介绍各位学生的位置, 好让师冕像常人一样答礼。

总之, 孔子深知尊师的道理未必全能讲得明白, 孔子也没有为后世留下多少“尊师”或者关于老师的理论, 但是其丰富的实践则永远照耀者后世的教育者。

五、仪式化和规则化的尊师逻辑

战国时期, 儒家后学们变通“周礼”, 把尊重老师也变成了“礼”的一项。这些内容的一部分保存在儒家文献中流传至今。比如《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的一部分:

“从于先生, 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 趋而进, 正立拱手。”“先生书策琴瑟在前, 坐而迁之, 戒勿越。虚坐尽后, 食坐尽前。”“侍坐于先生, 先生问焉, 终则对。请业则起, 请益则起。父召无诺, 先生召无诺, 唯而起。”

对于后世来说这些尊师的具体内容是宝贵的财富。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足够清楚地向世人展现中国尊师的传统。这种仪式化、规则化的尊师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其中的内容可能会故作神秘, 甚至把学生变成了服侍老师的下人。到了战国中后期, 儒家对学生尊重老师的礼仪要求变成了稷下学宫中的《弟子职》 (保存在《管子》中) 。《弟子职》的有些记载与儒家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相似。可以作为明显证明的一句是《弟子职》:“执箕膺揲, 厥中有帚。”这句话来自《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 必加帚於箕上, 如是得两手奉箕, 恭也。谓初执而往时也。”但是《弟子职》除了诸如“师出皆起”这样的内容之外, 大部分都是规定学生如何伺候老师吃饭睡觉的事情了。

魏晋以后, 师道逐渐沦丧, 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在写苏绰的事情时提到:“汉代学校制度废驰, 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 学术中心移于家族。”[4]其实陈先生应该注意到, 宗教寺观中的教育仍旧部分继承了先秦尊师的礼仪。道教初期的传道者被称为“天师”。《太平经》中弟子对“天师”简直毕恭毕敬。佛教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在师道颓废的唐代, 不尊重老师的风气也影响到了佛教寺庙, 律宗的佛教理论家对此最看不惯, 于是道宣和尚写了一本《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其中包含了“事师法”共计五十一条, 部分内容如下:

“一、常瞻师颜色, 勿令失意。二、凡至师所, 当具威仪。三、在师前不得与同类人相礼。四、在师前不得受人礼拜。五、向师前问讯, 当豫合掌曲躬。六、共师语不得争胜。七、常须软语。八、师语未了不得语。九、凡欲作事, 要须咨白。十、师所教诲, 常须随顺, 不得违逆。十一、凡得教训、当设礼谢。十二、若被呵骂, 当须自责, 软语忏谢。十三、被师呵责, 不得起瞋嫌心。”[5]

这些内容在今天看对学生要求过于苛责了, 在当时则非常清晰地显示了对于衰败的尊师之风重新振起的希望。具体的“礼”在秦汉以后恐怕有废除和改变的, 但是对后世产生了很久远的影响, 宋朝以后逐渐出现的一些类似于学生行为准则 (比如朱熹的《小学》等) 的文献的思路大都出于此。

六、功利化的尊师逻辑与师道沦丧

总是有人说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实中国文化不是古来一成不变的, 所以这不能一概而论, 在中国古代社会师道沦丧至比今天还严重的时候有的是。尊重老师不管是出于教师的个人魅力, 还是出于对更好地学习知识、社会规范的理性思考, 哪怕是出于宗教的神秘, 对于尊师之道来说都不会带来严重的恶果。唯独当尊重老师变成了功利性的逻辑, 一个学生尊重老师越来越是出于尊重老师背后的“好处”了, 尊师之道早晚会消亡。

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秦汉以后, 博士一转成为国家官员兼老师, 做博士有好处, 做博士的弟子也有好处。于是出现父、子, 师、徒代代相传, 控制有限的博士名额。《后汉书儒林传》:“欧阳歙字正思, 乐安千乘人也。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 至歙八世, 皆为博士。”祖宗八代代代都是博士。在博士考选机制之下, 国家通过控制博士考选进而控制教育, 博士则通过控制让谁接班进而控制附着在博士制度中的利益。教育已经成为附庸中的附庸。

这种情况, 首先破坏的是教育。本来博士的主要责任是教学。《后汉书·百官志》:“掌教弟子。国有疑事, 掌承问对。”即博士有两种职责, 第一种是“掌教弟子”。第二种是“国有疑事, 掌承问对”, 是政治活动[6]乃至太学生“聚为朋曹, 侮老慢贤, 有堕窳败业而利口食者, 有崇饰恶言而肆斗讼者, 有凌傲长上而谇骂有司者”[7]。这些事情韩愈当然清楚的很, 韩愈说“由汉氏已来, 师道日微, 然犹时有授经传业者, 及于今, 则无闻矣。”[8]

汉唐以后的老师受到尊重的情况也不够好, 比如皇帝 (或者太子) 的老师, 在汉唐是坐着讲课的。北宋以后逐渐以站着讲为主, 甚至要跪着讲课了, 宋朝“经筵讲读的一般程序是:入见先赐坐, 饮茶。入阁, 复坐。当讲读, 暂起立。讲读毕, 复坐, 赐汤, 退。”[9]科举时代皇帝的老师是个案, 真正受到学生尊重的老师是“座师”, 对于“座师”, 学生自称“门生”, 所谓的“座师”, 其实就是会试、乡试的主考官、分考官, 谁录取了那个考生, 就算是“座师”了。座师与学生之间在学生考上科举之前没有任何关系, 之后可以形成好的学问继承, 但往往更是当然的纯粹利益关系了。

近代以来, 社会出现了专业化、理性化的转变。马克斯韦伯把一个人的行为服从 (尊重也类似) 分为三大种, 一种是理性的服从, 也叫“法制型支配”, 即“一个人之所以服从, 是由于他服膺依法制定的一些客观的、非个人性的秩序”[10];一种是传统的服从, “支配者个人因据有传统所认可的支配地位而得到他人的服从。”[11]一种是卡理斯玛的服从。“对个人、及他所启示或制定的道德规范或社会秩序之超凡、神圣性、英雄气概或非凡特质的献身和效忠。”[12]社会的近代化即是后两者让位于了第一种。然而尊师这件事显然十分复杂, 在“传统”与“人格”逐渐被忽略, 只以“专业化”为追求的社会背景下, “尊师”虽然也被写进了许多“成文法”中, 比如《中学生守则》之类的“守则”中规定了学生应该“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3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履行下列义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尊敬师长。”然而依靠这样的“规则”未必就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尊师”确实应该被重新思考了。

摘要:尊师不是出于人的本性, 其形成既依靠传统习俗和理性观念, 也依靠老师的个人魅力。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 曾经出现过几种尊师的逻辑。第一种, 从“师”的起源形成的以理性的逻辑为基础的尊师逻辑;第二种, 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官职的尊师逻辑;第三种, 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亲情的尊师逻辑;第四种, 孔子开创的尊重人格的尊师逻辑;第五种, 仪式化和规则化的尊师逻辑;第六种, 功利化的尊师逻辑, 功利化逻辑对师道沦丧影响最大。以上几种转变中各种尊师的逻辑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尊师,孔子,历史,逻辑

参考文献

[1]阎步克.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 1990 (, 03) :24.

[2]赵园.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07) .

[3]《潜邱劄记》卷一, 转引自赵园.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 07) .

[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商务印书馆, 2011, (12) .

[5]道宣律师援助, 沙门释妙因.集解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集解[M]戒幢佛学研究所2011, (06) .

[6]柳宗元:《柳宗元集》卷19《师友箴》, 北京:中华书局, 1979:531页.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7]柳宗元:《柳宗元集》卷34《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 北京:中华书局, 1979:868.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8]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卷2《进士策问十二》, 马其昶校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108.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9]陈东.皇权下的师道尊严——中国古代经筵坐讲立讲之争[J].教育学报, 2009, (08) :104.

[10] (德)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2]: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03) :303.

[11]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2]: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03) .

篇4:尊师的名言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肩负着国计民生的重任,于情于理教师都应受到世人的尊敬。“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发展受到文化、经济、教师待遇等因素影响,教育活动中时有发生师生冲突和家长对教师的控告。物质化的现实社会,人们和教师自身都趋向了功利世俗化,逐渐失落了传统“尊师重教”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重拾“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是教育对人类终极理想追求,对教育和社会的长足发展具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的释义

从字面理解,人文精神是指人的一种精神。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理解颇多,主要归落到人文主义Humanism,指一种思想态度,认为人和人的价值是最重要的,是针对个体发展各方面的潜能而言。中国在人文精神上的理解与西方存在差异。《易》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是相对于“天文”即自然而言,是世俗礼法。古代人文精神乃是以礼法规范人及其行为,是社会和谐的一种道德精神,更突出的是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情结的精神。

“尊师重教”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正是肯定教师价值、激励教师自觉承担高度社会责任的内在精神。它对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精神支持。

传统的“尊师重教”与人文精神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浓厚的“尊师重教”之风。“尊师重教”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各人而言都有积极意义。首先,历代统治者都把教育当成治国之本。《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对于统治者而言,一方面,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化具有规约人的思想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礼记·文王世子》说:“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百姓学的目的是为了做父子,做君臣,守长幼之道。孟子一语道出臣民关系中教育的重要性:“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畏”只是百姓受镇压时不得不保持沉默恭顺的畏惧,这是不情愿的,暂时的,终有一天,条件成熟时,百姓就会翻身抗议。而“爱”则能令百姓心甘情愿的跟随。因此,“善政”者不如“善教”者的更能固国。另一方面,教育还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如孔子的“先富后教”、张载的“先教后富”思想,都认识到“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生产,认识到人的力量对经济的积极作用。统治者要借教育来稳定和发展政权,教育必须通过教师来完成。因此,统治者提倡尊师,实是情理之中。其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学而优则仕。百姓受教育是进入社会和拥有一定政治地位的重要途径,与旧贵族分庭抗议,给统治阶层注入新血液,促进社会发展。如颜之推所说:“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教育关系着个人的前途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百姓尊师重教。

无论是孔子“仁者爱人”的师生平等的“尊师观”,还是荀子的“天地君师”提倡天地君三者并列地位的尊师,或者是董仲舒的尊卑上下师生关系。其实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他们身上的烙印体现。孔子时代,由以前的“学在官府”变成“学在四夷”,久受压迫的社会底层百姓有机会翻身,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要求平等的人权,师生关系在教育中体现为有教无类的平等。荀子处于战国末期,君臣关系是基于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要求。董仲舒“独尊儒术”后的“师道尊严”,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师道尊严”的提出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处于西汉时期,刚平息“七国之乱”,人心初定,关键是稳定社会秩序,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在经济上实行“与民生息”,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自然在教育上也重视不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王国趋势愈来愈强。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应运而生,尊师是为了道的推广,为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尊卑关系,以此维护封建秩序。

在古代的中国,由先秦时期较早相敬如宾的师生平等关系,逐渐滑向“师道尊严”的极端。“师道尊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是封建等级社会发展的繁衍物,在特定的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一方面发扬了先秦孔孟“至圣先师”教师的高尚情操,营造了一种教师道德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氛围。这种人文精神氛围不仅为教师在社会关系中提供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心灵的归属,而且肯定了其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却异化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弱化了学生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价值。

当前“尊师重教”人文精神失落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中,网络以及其他的文字媒体多有报道师生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发生冲突甚至生命安全的事件。让人感叹“尊师重教”之风每况日下,特别是师生双方间情感关系漠然导致的隐性或显性的心理上、行为上的某种强度的冲突。学生和社会对教师失去了理想中的崇拜和敬仰,从而出现“师道没落”的现象。自然,这亦有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也更趋向于世俗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下一代的向导,若缺失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的重视和执著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3]如何能培养下一代仰望星空精神的追求,全面开发他们的潜能?以下对“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失落原因进行分析。

(一)古今尊师观对比,教师心理落差强烈

古代“师道尊严”曾赐予教师在教育中绝对的权威,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并受一整套国家制定的事师道德规范的保护和得到百姓的拜膜。[4]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社会肯定,成为社会上具某种身份地位的人,享受着口体之奉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然而今天的教师难以两全齐美,要么是失落了精神的教师,要么只讲奉献的边远地区清贫教师。因此,相比之下,当前教师在心理上与古代教师形成落差。

先秦之后的“师道尊严”具极大的不合理性。它阻断了师生间的接触和交往,结束了孔子的“仁者爱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局面。师生之间平等、相互尊重,是双方关系处于融洽、和谐的状态,学生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向学,吸收教师所讲的东西,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尊师向学。这样,教师自身价值和知识价值都可受到肯定和尊重。

(二)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教育相对于古代,呈现多样性特征,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得到知识,还可从电视、报刊、网络上获取自身感兴趣的多方面知识,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师为主导的长久不变的固定形式,使两者成为一种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有些知识学生已了解,而教师未必懂,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挑战,在个人价值方面受挫,并且学生也会因教师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对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否认,加剧了教师的失落感。

人的发展有平衡也有不平衡,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高过学生教师,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认识到人的差异性,提倡学无常师的思想。韩愈也提昌“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师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教师正视当前社会教育渠道多样性的现实,认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积极学习与改进,从要求自身出发,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重构“尊师重教”和谐的人文精神。

(三)教师待遇的现实问题

人文精神并非指纯粹的虚无的精神存在,它是立足于现实物质世界,具高度的社会责任,追求理想,实现信仰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关注教师待遇,因为待遇关系教师的生计问题,是他们的生活保障。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半工半农”的生活已解决教师的基本物质生存需要,教师职业更多的是赋予知识分子一种价值实现,精神满足的职业。如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既有公共服务性质又是个人谋生手段,[5]单纯提倡精神安慰的职业伦理,忽视教师待遇则无法与社会发展步伐相一致。教师职业待遇必须满足教师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使教师安心投身到教学中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求随之变化,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同。在追求商品化、货币化、世俗化的现代社会,工资待遇是影响人社会地位的因素之一。一定程度上否定过去不讲究报酬的奉献性天职观,重视教师劳动的社会作用及其回报价值,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报酬是肯定教师地位及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是践行“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现实基础,是对教师生存和发展甚至整个人类长足健康发展的真诚关怀。同时,也可吸收更多的人才从事教师这个行业,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具重要意义。

(四)学生主体地位变化

古代中国的教育目的是“化民成俗”,注重的是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发展共性,即社会和谐中人的集体观。当前,社会的价值观起了变化,教育的理念也随之改变,倾向于发展学生个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的观念大力倡导,而且学生的权利受到法治社会的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空前的重视,教师反而处于极为尴尬的地位。在某市的教师师德岗前培训课堂上,培训教师一再严厉地警告:“不能骂学生,不能打学生,连碰都不得碰!否则你就有可能被告!”崇高教师道德的培养并没有完成却对准教师情感和教育热情进行了挫伤。教师体罚学生是应该受到指责和严格禁止的事情,然而在准教师即将走上讲台时,不是“尊师爱生”师生双方面和谐关系的师德培养而是俨然准教师已经体罚了学生的严厉警告,诚惶诚恐的状态如何能自信、乐观地面对未来的教育事业,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更难以在教育事业中体现,是教师内心情感的沉重挫伤。另一方面,在以礼孝为传统的中国,这样的观念强化了学生自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向现代过渡中的文化失落下的迷茫,学生容易陷入迷途而没能及时得到教师指导。“以人为本”走向了另一个师生不和谐的极端。“以人为本”的极端学生中心观,是造成“尊师重教”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之一。

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在此基础上做到长善救失。“以人为本”是教师爱生的表现,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的教师持一定的主导地位来严格要求学生是应该也是必须的,尤其对于自我能力、意志不强的中小学生更加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个人价值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师生间相互的尊重,是教育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追求人类理想的“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表现。

重拾“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意义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使教师长期成为高高在上者。文革时期,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降至低谷,以至长时间以来教师处于艰难处境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关系着个体终身发展和国家未来。而现实社会过多追求物质文明,忽视精神文明。在教育中表现为功利性追求,忽视了个体和社会情感,令传统的“尊师重教”中蕴涵的人文精神逐渐消失,而它正是教师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仰望星空的精神和理想。

“尊师重教”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重视教育、重视道德人格素质、关怀人的终极追求精神,是几千年来儒家人文精神滋养人类心灵的宝贵资源,也是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尊重,和对真善美社会追求所需要的一种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支撑。重建“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有利于解决教育现实问题和倡导理想两方面,体现了问题导向和理想导向的双重特征。一方面,针对社会上不尊重甚至伤害教师的现象,遏止这种风气,解决教师地位不高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提倡“尊师重教”又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希望通过倡导“尊师重教”进一步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工作成为社会上受尊敬,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立足现实解决问题并倡导理想,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促使教师在教育这个特殊职业上重燃对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的社会责任感。

篇5:国外尊师的名言

1、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2、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3、君子隆师而亲友。

4、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

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6、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7、疾学在于尊师。

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9、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10、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11、为学莫重于尊师。

12、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13、事师之犹事父也。

14、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15、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篇6:尊师的名言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为学莫重于尊师。

事师之犹事父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君子隆师而亲友。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疾学在于尊师。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篇7:名人关于尊师的名言

2) 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3)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4) 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5)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6)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

7)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8) 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9)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10)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1)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12) 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3) 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在这喜庆的节曰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

14) 古之学者必有师。

篇8:论稷下学宫的尊师教育

一、《弟子职》概述

《弟子职》列于《管子》“杂篇”第十, 《管子》为西汉刘向所编定, 原为八十六篇, 亡佚十篇, 实存七十六篇。《弟子职》所讲的是弟子在校学习期间所应遵守的常则。《汉志》定为管仲作, 但据后代学者考证, 《管子》一书应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者学术著作的集合体, 其中亦有汉代人托伪之作, 所以《弟子职》应当不是管子本人的原创, 而是一份施行于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 清代学者洪亮吉认为“乃古塾师相传以教弟子者”, 清代学者庄述祖也认为它是“古者家塾教弟子之法”, 郭沫若在《管子集校》中认为:“《弟子职篇》当是齐稷下学宫之学则, 故被收入《管子》书中。”从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 《弟子职》应当是中国最早的一份学生守则。

《弟子职》全文共计九章, 首章兼言学业与德行, 可视为总则。其余八章, 分言早作执事、受业应客、侍食、就餐、洒扫、执烛、服侍先生寝息与复习功课诸项规则。《弟子职》对稷下学宫弟子的日常行为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明细的要求。《弟子职》问世之后, 受到后世学者的充分重视, 郑康成注《礼记》时曾两次引用《弟子职》中的“饭是为卒, 左酒右酱”之语, 许慎著《说文解字》也曾引用《弟子职》里的句子作为例句, 宋代朱熹将《弟子职》编入《仪礼经传通解》之中, 并将其细分为“学则”、“早作”、“受业对客”、“馔馈”、“乃食”、“洒扫”、“执烛”、“请衽”、“退习”等篇, 这足以说明《弟子职》是“真古书也”, 同时也说明《弟子职》是一份非常真实、非常完整、非常宝贵的研究中国教育史的文献, 特别是一份研究学生管理方面的重要文献。

二、《弟子职》中的尊师条例

战国时代是士阶层产生并登上政治舞台的时代, 原本处于宗法制度最底层的士子们在这个“礼崩乐坏”的变革时期, 凭借自己的谋略和学识, 开始了布衣取卿相的仕途冒险, 士子们择君而仕, “入楚楚重, 出齐齐轻, 为赵赵完, 畔 (叛) 魏魏伤” (《论衡·效力》) , 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各国统治者在严峻的政治形势逼迫之下, 不但必须重视这些有思想的士子, 而且他们所教授的弟子也可以通过先生的举荐出将入相, 一跃而为政治明星, 于是全社会的尊师风尚就此形成。尊师就意味着顺应时代潮流, 尊师就是对新思想的尊重与景仰, 尊师也意味着弟子可以得到先生的器重, 进而借助于先生的名望登上更广阔的政坛, 于是, 稷下学宫的尊师教育就有了极大的现实意义。《弟子职》全文不过700字, 却全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尊敬师长的风尚, 而稷下学宫的尊师教育,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真诚的学习态度。

“先生施教, 弟子是则。温恭自虚, 所受是极。见善从之, 闻义则服。温柔孝悌, 毋骄恃力。志无虚邪, 行必正直。游居有常, 必就有德。”这段话是说对于先生的教诲, 弟子要以虚心的态度遵照实行, 不但要真诚地接受先生的教导, 并且还要把先生的教诲落实到日常的行为中, 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这一点, 孔子的《论语》里早有所论述:“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畏天命, 畏大人言”, 这个“大人”, 就包括了“天地君亲师”。很显然, 在孔子的言语里既包含了对于学习和知识的重视, 又包含了对于教师的尊重, 而在西周的“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之下, 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权, 也是贵族青年能够进入仕途的一种有效途径, 因此要求弟子们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 体现出弟子对于知识的尊重和先师的敬仰, 只有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才能做到“见善从之, 闻义则服, 行必正直”。

2. 对先生日常礼节的规范意识。

稷下学宫的尊师教育具体体现为对先生的日常礼节的规范性, 其内容有弟子在日常生活及学习期间对老师的礼节, 包括在先生面前站立、坐姿、表情、动作、拜访先生的时间等内容。如“出入恭敬, 如见宾客。危坐乡师, 颜色毋怍”, 是指经过先生面前时, 弟子要毕恭毕敬, 如同拜见宾客一般严肃。听先生讲课时应直身坐而面向先生, 容颜端庄, 且不可随意改变表情。“始诵必作, 其次则已”, 是指诵读诗书应当起立, 以示对先生和先哲们的尊重, 而“若有所疑, 捧手问之, 师出皆起”, 是指向先生请教时应当双手捧书提出问题, 而当先生离席时弟子应起身相送。而“先生将息, 弟子皆起”, 是指当先生要休息时, 弟子要适时退出, 不打扰先生休息, 体现了对先生的关怀。

3. 对先生生活上的照料与起居礼节。

对先生生活上的照料是尊师教育在日常行为上的体现, 具体是指对先生的生活起居和饮食的照料, 这里面既包括了对先生生活和身体的关心, 也体现着师生之间的起居礼节。如“摄衣共盥, 先生乃作。沃盥徹盥, 汛拚正席, 先生乃坐”, 是指起床后备好洗漱用具, 等待先生起来洗漱, 然后还要洒扫屋室, 端正讲席, 服侍先生入座。“敬奉枕席, 问何所趾。俶衽则请, 有常有否”, 是指在先生就寝前要恭敬地捧上枕席, 问明先生脚伸何处, 把先生的床铺铺好。就连夜晚点蜡烛时也有固定的规矩, 那就是“昏将举火, 执烛隅坐”、“右手执烛, 左手正栉, 有堕代烛, 交坐毋倍尊者”。对于稷下学宫里师生就餐时的礼节, 《弟子职》描述得最为详细, 其中包括给先生上菜的顺序和添菜饭的顺序等, “跪坐而馈。置酱错食, 陈膳毋悖。凡置彼食, 鸟兽鱼鳖, 必先菜羹。羹胾中别, 胾在酱前, 其设要方。饭是为卒, 左酒右酱。”给先生上菜的程序是, 在上鸟兽鱼鳖等菜肴前, 先送上蔬菜和羹汤。羹汤与肉食相间摆置, 肉摆在酱的前面, 摆设的形式要方正。饭要上在最后, 左右再放酒和酱。饭菜上全而后退下, 拱手站立一旁。弟子左手端着空碗, 右手握着箸匙, 巡回添加酒饭, 若是多位先生都空了杯碗, 就要按年龄分别先后添加。从这个场面可以看到, 稷下学宫的先生就餐时是非常讲究餐具的摆放和上菜肴的顺序的, 而且在场为先生服务的弟子们还要熟悉先生的职务和年纪的排序, 以便在添饭添酒时判断出先给哪位先生添上, 才能符合先生在学宫里的尊卑顺次。弟子就餐时也有详细的顺次:“先生有命, 弟子乃食。以齿相要, 坐必尽席。饭必捧擥, 羹不以手。亦有据膝, 毋有隐肘。既食乃饱, 循咡覆手。振衽扫席, 已食者作。抠衣而降, 旋而乡席, 各徹其馈。”弟子们就餐时也要按年龄入座, 而且有严格的坐姿与一系列的礼节, 这一切都体现着“长幼有序”的道德标准以及孔子的“席不正不坐”、“食不言”的饮食礼节。据此, 郭沫若论证云:稷下学宫里“此中弟子颇多, 先生亦不止一人, 观其‘同嗛以齿’及‘相要以齿’可证。且学中有堂有室, 有寝有庖, 师生均食息其中, 规模宏大, 均非寻常私塾可拟”。

三、稷下学宫尊师教育的意义

《孟子·滕文公上》有云:“ (古人)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 养也。校者, 教也。序者, 射也。”说明在古代的学校教育中, 道德教育必须被置于重要地位, 在校弟子不仅要接受文化知识方面的培养, 更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品德, 方能成为走向社会的合格人才。因为对品德培养的关注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焦点, 敬师教育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 而《弟子职》中所体现的尊师教育既有理论上的阐述, 也有行动上的规范, 其为稷下学宫里弟子“修身”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上的方法, 也为稷下学宫的弟子们奠定了很好的道德基础。同时, 把尊师教育融合于日常行为之中, 就形成了传授知识与品德培养的一体化过程, 形成了伦理道德培养与知识培养的协同一致。稷下学宫的先生在授课的同时又以身教的方式传递着道德方面的信息, 而弟子在学习的同时又接受着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 并使良好的品德教育在无形中已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于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步进行, 产生出“习与智长, 化与心成”的理论教育效果, 并由此创建了稷下学宫弟子的德智美全面成长的良好氛围。

从稷下学宫的教育成果来看, 尊师教育不仅没有禁锢“数百千人”的思想, 反而创造了稷下学宫里的和谐秩序, 使弟子的学习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总之, 稷下学宫的尊师教育体现了儒家的“礼治”思想和道家的“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的修身主张, 也体现了古人在教书育人方面的大智慧。

摘要: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一座有着充分自由的学术气氛的高等学府, 在这种充分自由的学术氛围里, 从现存的《管子·弟子职》来看, 稷下学宫里有着严格而全面的学生守则, 特别是在尊敬师长方面, 更有着明确细致的要求。

关键词:稷下学宫,尊师教育,《弟子职》

参考文献

[1]房玄龄.管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2]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3.

[3]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篇9:鲁迅的尊师风范

鲁迅以温暖的情怀,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鲁迅眼里,寿先生方正、质朴、博学,教学极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鲁迅的父亲病重,服用的汤药里,需要一味三年以上的陈仓米做药引,鲁迅多方寻找未果,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寿先生。几天后,寿先生竟亲自背了陈仓米步行至鲁迅家中,专程来送药引。虽然最终父亲还是病逝了,但从那以后鲁迅便视寿先生为自己的亲人。鲁迅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去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先生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1906年6月,鲁迅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在绍兴只停留了短短的4天,但仍专程前去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1912年鲁迅进京工作后仍与其保持书信联系,1915年底,寿夫人病逝,鲁迅又主动送挽幛致哀。

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结识的日本老师,他认真负责、要求严格,热情诚恳、治学严谨、生活朴素,对鲁迅非常关心。当时鲁迅的志向是成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所以学习非常刻苦。藤野先生很看好他,对他的未来与前途都寄予很高的期望。后来鲁迅决定投身文学写作,以笔为枪,唤醒昏睡中的国人。为了安慰藤野先生,鲁迅谎称自己想去攻读生物学,老师教的知识还是能够用上的。即便如此,藤野先生心中依然无比惋惜,充满遗憾。

两个人友情深厚,鲁迅离开仙台前曾到藤野先生家去过一次。他送给鲁迅一张照片,背面写道:“惜别藤野谨呈周君。”从日本归来后的几年间,这张照片一直挂在鲁迅北京寓所书桌对面的东墙上。每次谈到藤野先生,鲁迅总是这么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1935年,日本友人增田涉翻译的《鲁迅选集》要定稿时,鲁迅回信说:“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一文选录进去。”直到逝世前,鲁迅还曾多方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鲁迅认为:“他对我的热心的希望,小而言,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章太炎因早年积极参与反清反封建的维新运动,成为一个学者兼革命家。1906年他流亡日本不久便主持《民报》,鲁迅常去报馆听他讲学。五四运动后,章先生思想落伍,鲁迅便写了《趋时和复古》等文章,对章先生进行了尖锐批评。然而,1936年6月,章太炎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把他打扮成“纯正先贤”宣布要进行“国葬”。一些报刊则蓄意贬低他为“失修的尊神”。在这种情况下,鲁迅不顾病重之躯,于逝世前10天写下了著名的《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为自己的老师鸣不平。在文中,鲁迅客观评价了章太炎曾对社会进步做出过的贡献,认为他是一个极具民主思想与观念的“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的革命家。

在这三位老师中,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饱含着亲人般的亲切感情,是为敬爱。而他最倾深情的则是藤野严九郎先生,认为藤野先生给予的鼓励很珍贵。鲁迅一生都非常钦佩章太炎反对清王朝的革命精神,他是鲁迅投身社会,最终成为无产阶段革命作家的领路人。

上一篇:易班网络文化工作室下一篇:元旦幽默祝福语短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