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尊师的作文

2024-04-16

论尊师的作文(共8篇)

篇1:论尊师的作文

作为一名机车乘务员,无论是闸撂的有多棒,业务有多好,都离不开我们一开始上车带我们入门的师傅。

我们从学校出来,对于机车乘务员的作业流程都是一片漆黑,完全没有乘务员待班、出勤、出库、挂车这些概念。还记得刚来机务段,第一次上车,师傅只教了我一个内容,一个最为重要,也是对我们自己最负责任的东西,人身安全。还记得他当时对我说:“这是你第一次上车,要学的东西很多,只是今天我要教你的,是人身安全。既然车队把你安排给我带,先不说我业务好不好,我今天把你带出去,明天一定要把你安安全全带回来,至于其他的,你先看着我是怎么做的,不懂的东西就问,不知道的东西千万不要动手。”

后来跟着师傅时间越来越长了,是他从一点一滴教会我,作为一名机车乘务员应该做到哪些。从待班到出勤,到上车…所有的作业流程,都是耐心的给我讲解,无论是书本上有的,还是他辛辛苦苦跑了一辈子车积累下来的经验,他都会在空余时间跟我说。从最开始撂闸,教我套用公式算好开闸地点,到后来看着LKJ速度曲线撂闸,再到后来教会我熟记地面标记开闸,根据减压量的不同,坡道的不同,开闸地点也不一样。

是他把我领进机车乘务员这一行业,是他教会了我所有作业流程,是他帮助我从一名学员晋升到一名司机,在此,我衷心对他说一声,谢谢师傅,您辛苦了。

现在,我们才单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无论是搭班的师傅,还是指导司机,以及我们车队队长书记,都时时刻刻在教我行车经验,故障处理,特殊行车办法,碰到特殊事情的处置。每次去车队学习,队长都会把模拟LKJ拿到车队,让我们每人亲自动手操作,一遍又一遍,每次一学习都是一上午,学完都13点多了,都饿着肚子教我们。这么热的天气,书记跟指导司机更是在学习完之后带着我们上车跑位,在我心中,你们都是我的师傅,都是我的恩师,教会了我很多。

你们的批评,为我们指引方向,你们的奖励,是为了让我们继续努力,你们的激励是让我们奋发向上,学到更多的东西,以至于在碰到特殊情况不会手忙脚乱,在此,我衷心感谢每一位教我业务知识的师傅,你们都是我的恩师,谢谢你们!

篇2:论尊师的作文

宋代年间的一个大雪天,杨时和游酢两人去向程颐请教学问,恰值程颐闭目养神。二人不敢惊动程颐,就在门外等候。等到程颐醒时,门前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这流传至今的典范“程门立雪”堪称“尊师”的警钟。师者,自是为贵之。杨时和游酢虚心求学、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肯定的。

老师像一名辛勤的园叮我们好比那花园里的花朵,在“园侗精心的培育下,我们茁壮成长,都在努力绽放。可当人们看到满园的鲜花,几曾想过这都是园丁的美丽?园丁们曾在那土地里撒下了多少汗水,压弯的脊梁成了花丛中的彩虹。绚丽而永恒。那才是美景。

老师还是渡者,在那奔流的知识的江河上,撑着渡船,把一批批学者渡到彼岸,刚送走一批,紧接着又忙返回去承载另一批。带着我们乘风御浪,去开辟崭新的天地。曾经只能眺望的美景,是老师引领我们切实融入其中。渡者百渡过江人,并没有为了自己,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岸的那边的桃源。

秋风带不走落叶,徘徊在树底,直至浸入大地……红烛挽不回热泪,静默地燃烧,直至灰烬湮灭……在那神圣的讲台上,有数不尽的落叶在徘徊,有些许红烛仍在燃烧——那就是老师们,那令人可敬的老师们!一支粉笔,一份教案,倾注了多少血汗,用青春为我们铺开求学之路。被粉尘染得银白的乌发,被岁月寝室的容颜上,刻留下了道不尽的辛酸和荣耀。所有的付出,并没有所求回溃

只为实现“人师”的灵魂价值,只为展现“人师”品格的魅力。春去秋来,花开花落,那黑板前的身影依旧忙碌……我的拙笔无法剖现拿尊重的品质,我的浅语道不尽那璀璨的荣耀。那老师的品质和其所创的荣耀是不能用说的,只能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有一种难以缱释的情怀叫崇敬。

篇3:师道复兴:论宋代社会的尊师风尚

一、宋代尊师风尚的形成

宋人方勺在《泊宅编》中记载“:王通隋末隐白牛溪教授, 学者常数百人。唐将相如王、魏辈皆其门人也, 既显, 绝口不道其师, 此何理哉!”[2]53方勺批评魏征等唐朝名臣不尊师行为固然带有非古褒今的情绪, 但基本上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柳宗元对本朝读书人的不尊师行为很是无奈“:由魏、晋氏以下, 人益不事师。今之世, 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 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 犯笑侮, 收召后学, 作《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 指目牵引。”[3]871

然而有宋一代, 前代“人益不事师”的状况已不复存在, 尊师重教之风逐渐弥漫全社会, 出现了所谓“庠塾崇师道”的文教盛况。理学家陆九渊对此深有体会, 并赞曰“:秦汉以来, 学绝道丧, 世不复有师, 以至于唐, 曰师、曰弟子云者, 反以为笑, 韩退之、柳子厚犹为之屡叹。惟本朝理学, 远过汉唐, 始复有师道。”[4]14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是较早呼吁弘扬师道的学者。欧阳修曾回忆道“:师道废久矣, 自明道、 景祐以来, 学者有师惟先生与泰山孙明复、石守道三人。”[5]389如胡瑗教授湖州时“, 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 严师弟子之礼”, 被聘太学后更不遗余力地倡导师道尊严, 收效显著“:随才高下, 喜自修饬, 衣服容止, 往往相类, 人遇之虽不识, 皆知其瑗弟子也。”[6]12873石介也经常向自己的学生灌输尊师的重要性, 他指出“:古之学者, 急于求师。孔子, 大圣人也, 犹学礼于老聃, 学官于郯子, 学琴于师襄, 矧其下者乎后世耻于求师, 学者之大弊也”, 并亲自作《师说》以喻学者。宋初三先生的筚路蓝缕之功使沉寂已久的师道尊严在宋代又迅速复苏“, 自是天下之人始知尊德而隆师, 士皆知仁义礼乐之说为足以诚身而格物”。

宋初三先生之后, 支持恢复师道的呼声逐渐高涨, 范仲淹与程颢就是其中的重要引领者。范仲淹对恩师胡瑗十分崇敬, 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学者说“:学者当有所宗, 某自受教于翼之先生 (胡瑗) , 不敢有非僻之心。”[7]40程颢基于“学校之不修, 师儒之不尊”[8]448的社会现实, 向宋神宗提出兴学校、尊师儒的主张, 为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社会舆论氛围。在一批名士硕儒的积极推动下, 社会上僧道、巫、 医、百工等行业也纷纷掀起尊师风潮。如陈师道在《后山谈丛》里记述了一位叫怀禅师的高僧“, 每住持, 必舍讲《师说》, 使其徒听焉”, 他对怀禅师的举动十分赞赏, 并因此感叹曰“:学其可废乎!”[9]24值得注意的是, 在宋代师道复兴的过程中, 官方上层的垂范作用也不容忽视。 宋代帝王除大力敦奖儒术、尊孔、祭孔以及设经筵之制外, 还用实际行动弘扬师道, 典型莫过于宋太祖与其蒙师幸文悦之间的故事“:幸文悦, 后周通经史里儒。太祖幼尝从其学, ……与文悦久不相见, 上每亦念之。……太祖梦其来, 令左右询访, 文悦惠然饰巾至门矣, 上大异之。后迁员外郎。”[10]29宋太祖对自己的蒙师尚且日思夜念、恩宠有加, 充分显示了他对师道古礼的尊崇。同时, 许多官宦名臣在成功入仕后, 回忆起自己艰难的求学经历时, 也常常深忆师恩。如理学家、教育家邵雍晚年疾病缠身, 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门生“晨夕候之”“, 既葬, 颢为铭墓”[6]12728。诸如宋太祖、司马光、二程等帝王与名臣硕儒的尊师举动在宋代文献中有相当多的记载, 他们弘扬师道的礼仪之举对全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垂范意义。

当然, 宋代从乡党之学逐渐弥漫到书院、官学乃至整个社会的 “师弟子之礼”, 也易造成不同学派的门户之见。中国自古以来, 文人儒士就有以门生故吏为群体的朋党意识, 如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东汉后期的党锢之祸等等。这种传统也在儒学重振的宋代社会迅速发酵, 不同学派因学术观点不同而互相辩难, 弟子之间也难免出现互相攻讦的现象。如胡瑗与孙复在太学执教时, 就因学术观点有分歧而 “在太学常相避”[11]4495。而门生一入师门, 再拜师他人则有被世人诟病之虞“:李先之、周恭叔皆从伊川学问, 而学东坡文辞以文之, 世多讥之。”[12]453而且, 学派的争鸣与政治的纷争, 往往又会交织在一起而互为表里, 宋代党争频仍, 如北宋的新旧党争、南宋的庆元党争等, 师道复兴而引起的门户之见也应难辞其咎。但因宋政府认真汲取了前代的经验教训, 采取多种有效手段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如禁止科举及第者称呼主考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 科举考试实行殿试制度等等, 而且自北宋后期始“, 学术上的师承, 和宋学家提倡的‘道统’一起, 已逐渐形成了一股某种程度上超越政治权利的文化力量”[13]147, 许多儒学大师已能够意识到并超越狭隘的门户之争, 摒弃学术偏见, 互相交流借鉴, 不同学派也如涓涓细流, 逐渐汇流成河, 并最终促生了集宋学之大成、影响中国千余年的新儒家学说———理学。

二、宋代师道复兴的原因分析

师道重振可谓是宋代文化教育领域里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 韩愈、柳宗元所感叹的魏晋以来“不闻有师”的状况在宋代也得到彻底转变, 这种转变的成因是很值得探讨的。

1.学术风气的转变。魏晋以来师道之所以不存, 首先与当时的学术风气息息相关。如魏晋时期, 门阀士族把持政权, 他们强调门第, 排斥寒俊之士“, 举贤不出世族, 用法不及权贵”, 其子弟即使不学无术也有似锦的前程。而且, 儒学此刻已发展到谶纬化、神学化阶段, 其烦琐、僵化的特征也迫使自己走向穷途末路, 读书人对其研读、探讨的兴趣大减, 因此, 由于上层社会的不学无术、寒士仕途的壅塞以及儒学自身的原因, 社会各阶层对读书受教的热情普遍不高, 师道不存也在情理之中。而唐朝虽处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但经学仍处于相对的衰落期, 社会及科举取士中对诗赋的空前关注使经术备受冷落。经学最重师承, 而诗赋则注重个人的天赋、才情, 对师长需求较弱, 因此唐人冷落教师行业也就不足为怪了。

宋代统治者以儒治国, 重振儒术, 科举考试内容也由诗赋逐渐转向经术和策论。在经术的考察中, 传统注疏也被能自由发挥的义理之学所取代。义理之学的兴起对师道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它使经学研习带有浓厚的意趣与思辨成分, 极大地提高了儒士们钻研经籍的积极性, 义理需透过经籍文字表面深入探究, 还要联系修身治国的实际, 因此义理之学还具有浓郁的个性化色彩, 注重经籍的理解和发挥, 故求教名师、师友切磋的必要性大大增强。于是, 儒士们出于科举或研习经术等方面的需要, 不惜千里迢迢负笈寻师, 他们聚集在一批名士硕儒身边, 服膺其人品学问, 社会上也逐渐掀起了尊师重教的热潮。

2.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赵氏王朝对读书人的优渥程度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如“右文”政策“、与士大夫治天下”等。宽松的文化氛围不仅培育出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官僚士大夫, 还极大提升了整个士人群体的自信与社会责任感“, 他们与前代文人相比, 文人意识更为自觉, 他们的文化创造活动, 也因此渗透着更为强烈的文人气质”[14]530。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 为协助宋王朝重建自魏晋以来已支离破碎的礼治秩序, 实现儒家倡导的政治理想, 宋代大批儒生士大夫以书院、私学为主要阵地, 研究经术, 推行道德教育, 不遗余力地宣传、 弘扬儒家伦理道德, 为稳定社会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3.士大夫制约皇权的需要。宋代的儒生士大夫力主复兴师道, 还有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中国自汉晋以来, 习惯运用董仲舒创造的 “天人感应”理论来警示和约束皇权, 但到了唐宋时期, 由于粗糙烦琐的“天人感应”理论已渐渐落伍于时代, 通过天地间祥瑞灾异的解释限制皇权的方式已渐渐失效, 富弼曾叹曰“:人君所畏惟天, 若不畏天, 何事不可为者?此必奸人欲进邪说, 以摇上心, 使辅拂谏诤之臣无所施其力, 是治乱之机, 不可以不速救。”[6]10255

在“君不畏天”的时代里, 官僚士大夫关于天地祥瑞灾异的解释已不足以制约日益膨胀的君权, 这也引起了许多士大夫的忧虑, 他们开始煞费苦心地寻找新的皇权制约之策, 他们确信以师道替代“天人感应”则是较为理想的策略“, 在士大夫看来, 只有确立一点, 即‘士’ 仍应当是‘师’, 而‘道统’依然应当位在‘治统’之上, 换句话来说, 只有确立真理解释者的至高无上位置, 士大夫才能真正拥有思想的权利”[15]194。如大教育家胡瑗被白衣召对, 侍讲宋仁宗时“不避上御名”, “上与左右皆失色”, 胡瑗却认为这是“临文不讳”。后来, 仁宗“尝诏其修国史”, 胡瑗为了“避其祖讳”而“不拜”[16]2940。胡瑗在侍讲仁宗时“临文不讳”, 却在“诏其修国史”时因避祖讳而未应诏, 充分说明他并未把宋仁宗视为“君父”, 而是以帝友、帝师自居。又如理学家程颐以崇政殿说书的身份为宋哲宗讲学时“, 以师道自居, 每侍上讲, 色甚庄, 继以讽谏, 上畏之”[17]154。程颐“色甚庄, 继以讽谏”的举动令哲宗甚为敬畏, 他试图以这一方式重新实现士大夫群体制约君权的政治理想。

篇4:论尊师的作文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肩负着国计民生的重任,于情于理教师都应受到世人的尊敬。“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发展受到文化、经济、教师待遇等因素影响,教育活动中时有发生师生冲突和家长对教师的控告。物质化的现实社会,人们和教师自身都趋向了功利世俗化,逐渐失落了传统“尊师重教”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重拾“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是教育对人类终极理想追求,对教育和社会的长足发展具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的释义

从字面理解,人文精神是指人的一种精神。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理解颇多,主要归落到人文主义Humanism,指一种思想态度,认为人和人的价值是最重要的,是针对个体发展各方面的潜能而言。中国在人文精神上的理解与西方存在差异。《易》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是相对于“天文”即自然而言,是世俗礼法。古代人文精神乃是以礼法规范人及其行为,是社会和谐的一种道德精神,更突出的是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情结的精神。

“尊师重教”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正是肯定教师价值、激励教师自觉承担高度社会责任的内在精神。它对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精神支持。

传统的“尊师重教”与人文精神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浓厚的“尊师重教”之风。“尊师重教”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各人而言都有积极意义。首先,历代统治者都把教育当成治国之本。《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对于统治者而言,一方面,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化具有规约人的思想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礼记·文王世子》说:“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百姓学的目的是为了做父子,做君臣,守长幼之道。孟子一语道出臣民关系中教育的重要性:“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畏”只是百姓受镇压时不得不保持沉默恭顺的畏惧,这是不情愿的,暂时的,终有一天,条件成熟时,百姓就会翻身抗议。而“爱”则能令百姓心甘情愿的跟随。因此,“善政”者不如“善教”者的更能固国。另一方面,教育还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如孔子的“先富后教”、张载的“先教后富”思想,都认识到“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生产,认识到人的力量对经济的积极作用。统治者要借教育来稳定和发展政权,教育必须通过教师来完成。因此,统治者提倡尊师,实是情理之中。其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学而优则仕。百姓受教育是进入社会和拥有一定政治地位的重要途径,与旧贵族分庭抗议,给统治阶层注入新血液,促进社会发展。如颜之推所说:“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教育关系着个人的前途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百姓尊师重教。

无论是孔子“仁者爱人”的师生平等的“尊师观”,还是荀子的“天地君师”提倡天地君三者并列地位的尊师,或者是董仲舒的尊卑上下师生关系。其实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他们身上的烙印体现。孔子时代,由以前的“学在官府”变成“学在四夷”,久受压迫的社会底层百姓有机会翻身,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要求平等的人权,师生关系在教育中体现为有教无类的平等。荀子处于战国末期,君臣关系是基于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要求。董仲舒“独尊儒术”后的“师道尊严”,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师道尊严”的提出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处于西汉时期,刚平息“七国之乱”,人心初定,关键是稳定社会秩序,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在经济上实行“与民生息”,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自然在教育上也重视不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王国趋势愈来愈强。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应运而生,尊师是为了道的推广,为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尊卑关系,以此维护封建秩序。

在古代的中国,由先秦时期较早相敬如宾的师生平等关系,逐渐滑向“师道尊严”的极端。“师道尊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是封建等级社会发展的繁衍物,在特定的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一方面发扬了先秦孔孟“至圣先师”教师的高尚情操,营造了一种教师道德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氛围。这种人文精神氛围不仅为教师在社会关系中提供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心灵的归属,而且肯定了其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却异化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弱化了学生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价值。

当前“尊师重教”人文精神失落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中,网络以及其他的文字媒体多有报道师生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发生冲突甚至生命安全的事件。让人感叹“尊师重教”之风每况日下,特别是师生双方间情感关系漠然导致的隐性或显性的心理上、行为上的某种强度的冲突。学生和社会对教师失去了理想中的崇拜和敬仰,从而出现“师道没落”的现象。自然,这亦有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也更趋向于世俗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下一代的向导,若缺失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的重视和执著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3]如何能培养下一代仰望星空精神的追求,全面开发他们的潜能?以下对“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失落原因进行分析。

(一)古今尊师观对比,教师心理落差强烈

古代“师道尊严”曾赐予教师在教育中绝对的权威,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并受一整套国家制定的事师道德规范的保护和得到百姓的拜膜。[4]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社会肯定,成为社会上具某种身份地位的人,享受着口体之奉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然而今天的教师难以两全齐美,要么是失落了精神的教师,要么只讲奉献的边远地区清贫教师。因此,相比之下,当前教师在心理上与古代教师形成落差。

先秦之后的“师道尊严”具极大的不合理性。它阻断了师生间的接触和交往,结束了孔子的“仁者爱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局面。师生之间平等、相互尊重,是双方关系处于融洽、和谐的状态,学生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向学,吸收教师所讲的东西,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尊师向学。这样,教师自身价值和知识价值都可受到肯定和尊重。

(二)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教育相对于古代,呈现多样性特征,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得到知识,还可从电视、报刊、网络上获取自身感兴趣的多方面知识,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师为主导的长久不变的固定形式,使两者成为一种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有些知识学生已了解,而教师未必懂,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挑战,在个人价值方面受挫,并且学生也会因教师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对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否认,加剧了教师的失落感。

人的发展有平衡也有不平衡,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高过学生教师,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认识到人的差异性,提倡学无常师的思想。韩愈也提昌“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师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教师正视当前社会教育渠道多样性的现实,认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积极学习与改进,从要求自身出发,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重构“尊师重教”和谐的人文精神。

(三)教师待遇的现实问题

人文精神并非指纯粹的虚无的精神存在,它是立足于现实物质世界,具高度的社会责任,追求理想,实现信仰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关注教师待遇,因为待遇关系教师的生计问题,是他们的生活保障。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半工半农”的生活已解决教师的基本物质生存需要,教师职业更多的是赋予知识分子一种价值实现,精神满足的职业。如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既有公共服务性质又是个人谋生手段,[5]单纯提倡精神安慰的职业伦理,忽视教师待遇则无法与社会发展步伐相一致。教师职业待遇必须满足教师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使教师安心投身到教学中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求随之变化,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同。在追求商品化、货币化、世俗化的现代社会,工资待遇是影响人社会地位的因素之一。一定程度上否定过去不讲究报酬的奉献性天职观,重视教师劳动的社会作用及其回报价值,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报酬是肯定教师地位及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是践行“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现实基础,是对教师生存和发展甚至整个人类长足健康发展的真诚关怀。同时,也可吸收更多的人才从事教师这个行业,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具重要意义。

(四)学生主体地位变化

古代中国的教育目的是“化民成俗”,注重的是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发展共性,即社会和谐中人的集体观。当前,社会的价值观起了变化,教育的理念也随之改变,倾向于发展学生个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的观念大力倡导,而且学生的权利受到法治社会的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空前的重视,教师反而处于极为尴尬的地位。在某市的教师师德岗前培训课堂上,培训教师一再严厉地警告:“不能骂学生,不能打学生,连碰都不得碰!否则你就有可能被告!”崇高教师道德的培养并没有完成却对准教师情感和教育热情进行了挫伤。教师体罚学生是应该受到指责和严格禁止的事情,然而在准教师即将走上讲台时,不是“尊师爱生”师生双方面和谐关系的师德培养而是俨然准教师已经体罚了学生的严厉警告,诚惶诚恐的状态如何能自信、乐观地面对未来的教育事业,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更难以在教育事业中体现,是教师内心情感的沉重挫伤。另一方面,在以礼孝为传统的中国,这样的观念强化了学生自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向现代过渡中的文化失落下的迷茫,学生容易陷入迷途而没能及时得到教师指导。“以人为本”走向了另一个师生不和谐的极端。“以人为本”的极端学生中心观,是造成“尊师重教”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之一。

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在此基础上做到长善救失。“以人为本”是教师爱生的表现,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的教师持一定的主导地位来严格要求学生是应该也是必须的,尤其对于自我能力、意志不强的中小学生更加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个人价值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师生间相互的尊重,是教育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追求人类理想的“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表现。

重拾“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意义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使教师长期成为高高在上者。文革时期,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降至低谷,以至长时间以来教师处于艰难处境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关系着个体终身发展和国家未来。而现实社会过多追求物质文明,忽视精神文明。在教育中表现为功利性追求,忽视了个体和社会情感,令传统的“尊师重教”中蕴涵的人文精神逐渐消失,而它正是教师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仰望星空的精神和理想。

“尊师重教”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重视教育、重视道德人格素质、关怀人的终极追求精神,是几千年来儒家人文精神滋养人类心灵的宝贵资源,也是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对个体发展的尊重,和对真善美社会追求所需要的一种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支撑。重建“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有利于解决教育现实问题和倡导理想两方面,体现了问题导向和理想导向的双重特征。一方面,针对社会上不尊重甚至伤害教师的现象,遏止这种风气,解决教师地位不高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提倡“尊师重教”又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希望通过倡导“尊师重教”进一步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工作成为社会上受尊敬,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立足现实解决问题并倡导理想,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促使教师在教育这个特殊职业上重燃对人类发展的终极关怀的社会责任感。

篇5:尊师重道的作文

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一生在为我们付出,可我们有没有做到尊师呢?恐怕没有!某些课堂上,有的人在谈天说地,有的人在玩手机,有的在自开“小灶”。

这些同学他们根本不在乎学业荒废的可悲,时间浪费的可惜,他们甚至一点也不考虑老师的感受,为了要上好一节课,老师们常在课前要做许多准备,为了让我们更容易听懂,老师们常常要花费许多的心思来设计。可看看我们同学在做些什么呢?某些课堂我们一些同学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学习上的“自杀行为”,而且是对老师极度的不尊重!不仅如此,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竟有极少数人以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借口,不能按时完成,拖拖拉拉,把作业当成负担,结果考试起来,成绩极差,既拖了班级的后腿,更是辜负了父母的期盼和老师的苦心。一些人不光是不尊重老师的劳动,而且还不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

不知从何时起,几个顽劣的同学竟给老师起外号来了,在班上叫叫也就算了,当作是小孩子玩玩罢了,可是,他们变本加厉,还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呼老师的外号,让老师很尴尬。还有某些课上,同学们经常说笑,时不时还学着老师的口音和话头来讲话,对老师也是极不尊重。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尊重老师是学生起码要做到的。老师时时刻刻为我们的前途考虑,我们必须体会老师的一片苦心,尊敬老师。

篇6:尊师重道的作文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两个人——杨时和游酢去找先生请教问题。那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当他们俩走到先生门前时,发现先生正在睡觉,于是他们俩就站在门口等待。当先生醒来时才发现门口多了两个“雪人”,先生非常感动,赶紧叫他们进去,教他们学问。后来这两个人都成了有学问的名人。

读了《程门立雪》的故事,我被古人那种尊师重道的行为所感动,他们耐心等待,虚心请教。如果当时杨时和游酢俩看到老师没时间,扭头就走,那们就学不到知识,也就不会变成有学问的名人了。可是,在看看我们的课堂,老师在上面讲课,有的同学讲小话,有的在发呆,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的偷偷玩玩具,还有的在吃东西……真

不知道老师讲的知识他们听进去了没有。难道我们就不能像杨时和,游酢那样有耐心,尊敬师长,爱学习吗?

妈妈常常叮嘱我: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尊敬师长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认真听讲,不懂就问。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老师吩

篇7:尊师重道的作文

毛泽东向老师们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他时隔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别邀请了在私立学校学习的毛玉柱老师一起吃饭。吃饭时,他向老师敬酒。毛玉柱很荣幸,激动地说:“你怎么敢向主席提议敬酒呢?”毛主席却笑着说:“敬老敬德,我们应该敬老敬德!”

朱德让座给老师

篇8:尊师的历史与尊师的逻辑

一、从“师”的起源形成理性的尊师逻辑

在历史上, 一开始可能根本没有专门的老师。从文字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到“师”字最初表示“众人”, 《说文》卷六:“师, 二千五百人为师。”《尔雅·释诂》:“师, 众也。”《释言》:“师, 人也。郭注, 谓人众也。”而后意味着“模范”, 《玉篇》:“师, 范也。敎人以道者之称也。”这似乎就是“老师”的原型了, “模范”逐渐变成了“老师”。比如《韩诗外传》认为“知如源泉, 行可以为表仪者, 人师也。”再后来也表示一种“官职”。总之, “师”在早期都表示对社会有实际领导力的人。尊重老师即是尊重社会中的“模范”, 向模范学习。

从以上对于老师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所看到的尊师逻辑是理性的逻辑, 即通过对老师地位 (“学”和“行”的“模范”) 的理性认识得到尊师的理由。对此, 到战国末年的荀子, 开始有了成体系的论述。《荀子·性恶》:“有师法之化, 礼义之道, 然后出於辞让, 合於文理, 而归於治。”“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 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所以荀子认为师生之间必须讲严格的继承, 这是尊师的本根之道。”《荀子·大略》:“言而不称师谓之畔, 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 明君不内, 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

比荀子稍晚一些的《吕氏春秋》中有关学派则专门写了一节“尊师”。《吕氏春秋》这一节的作者与荀子的看法几乎一样, 只是换了些词语。《吕氏春秋·孟夏纪》:“圣人生於疾学。”“君子之学也, 说义必称师以论道, 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 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 命之曰叛。背叛之人, 贤主弗内之於朝, 君子不与交友。”

根据以上论述, 从理性的尊师逻辑来说, 老师教会学生知识, 促进一个人的成长, 固而从整体上会为全社会带来好处。

二、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官职的尊师逻辑

师生关系既不是亲情关系, 又不是职位关系。不属于儒家所讲的“无伦”。于是尊师的逻辑面临一个选择, 是把师生关系单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形成尊师的精神呢, 还是使尊师依附于尊重长官或者父母之类的其他社会关系呢?

在社会失序的战国中, 儒家后学对尊师的认识可以分为几种派别, 其中一种认为老师应该有像国家官吏一样的位置, 而另外一种则坚持认为老师的地位不能和国家官吏一样, 应该有属于老师本身的位置, 两者都是为了使老师得到尊重, 但是出发点不同。有研究认为“师”字在出现“模范”的意思之前就有了“官长”的意思了。[1]其实表示“师”有“官职”意思的文献绝大多数都和战国乃至更晚一些时候有关系。

在理论上, 前一种说法逐渐让位于后一种。《国语·晋语》“民生于三, 事之如一。父生之, 师教之, 君食之。”在实际情景中则是前者成为事实。一开始, “老师”被尊称为“先生”。后来, 秦朝统一之前后出现了博士制度, 汉朝以后“博士”成了“学官”。《后汉书·百官志》:“博士十四人, 比六百石。”官秩不算很高, 但是却有机会经常与高级官员一起参与国家政治活动, 因此升迁的机会在所有的官员中是最大的[2]这种事情在当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既然有了师生关系, 那么学生就要对老师有足够的尊敬, 其中表现之一就是要负责老师的各种事情。老师的地位甚至比家长还高。明末的阎若璩所说:“明之士夫积习, 师弟重于父子;得罪于父母者有之, 得罪于座主者未之有也。门户重于师弟;以师之门户为门户者固多, 不以师之门户为门户者亦不少也。”[3]

老师的位置在家长之上, 这在战国意味着违背以“亲情”为基础的周礼, 学生们之所以敢于这样做, 也离不开孔子的个人魅力。

四、孔子开创的尊重人格的尊师逻辑

师生关系其实很复杂的, 许多老师以其人格魅力受到学生尊重。这种尊师的逻辑, 始于孔子。孟子很崇拜孔子, 在跟诸侯君主们讲他的大道理时说, “上”与“下”之间的关系能达到孔子和学生之间那种“心悦诚服”就好了。《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 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孔子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什么样的人格才算是老师应有的人格”这一问题, 为后世的教育者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比如孔子拥有广博的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对子弟们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人感情, 对弟子教育能够抓住时机等等都可以获得弟子对老师的尊重。这些内容单在《论语》中已经有大量的体现了, 其他各种文献中也很多。

另外一方面, 孔子师生之间“心悦诚服”的关系也离不开孔子本人对老师尊重的言传身教。晚年的孔子在路过接待“师冕”, 这是一位很有学识的长者, 但是是一位盲人。

《论语·卫灵公》:“师冕见。及阶, 子曰:‘阶也。’即席, 子曰:‘席也。’皆座, 子告之曰:‘某在斯, 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在师冕走到每一处关键地方的时候, 孔子都会告诉他到什么地方了, 以免师冕失礼, 坐下后孔子向师冕逐个介绍各位学生的位置, 好让师冕像常人一样答礼。

总之, 孔子深知尊师的道理未必全能讲得明白, 孔子也没有为后世留下多少“尊师”或者关于老师的理论, 但是其丰富的实践则永远照耀者后世的教育者。

五、仪式化和规则化的尊师逻辑

战国时期, 儒家后学们变通“周礼”, 把尊重老师也变成了“礼”的一项。这些内容的一部分保存在儒家文献中流传至今。比如《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的一部分:

“从于先生, 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 趋而进, 正立拱手。”“先生书策琴瑟在前, 坐而迁之, 戒勿越。虚坐尽后, 食坐尽前。”“侍坐于先生, 先生问焉, 终则对。请业则起, 请益则起。父召无诺, 先生召无诺, 唯而起。”

对于后世来说这些尊师的具体内容是宝贵的财富。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足够清楚地向世人展现中国尊师的传统。这种仪式化、规则化的尊师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其中的内容可能会故作神秘, 甚至把学生变成了服侍老师的下人。到了战国中后期, 儒家对学生尊重老师的礼仪要求变成了稷下学宫中的《弟子职》 (保存在《管子》中) 。《弟子职》的有些记载与儒家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相似。可以作为明显证明的一句是《弟子职》:“执箕膺揲, 厥中有帚。”这句话来自《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 必加帚於箕上, 如是得两手奉箕, 恭也。谓初执而往时也。”但是《弟子职》除了诸如“师出皆起”这样的内容之外, 大部分都是规定学生如何伺候老师吃饭睡觉的事情了。

魏晋以后, 师道逐渐沦丧, 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在写苏绰的事情时提到:“汉代学校制度废驰, 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 学术中心移于家族。”[4]其实陈先生应该注意到, 宗教寺观中的教育仍旧部分继承了先秦尊师的礼仪。道教初期的传道者被称为“天师”。《太平经》中弟子对“天师”简直毕恭毕敬。佛教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在师道颓废的唐代, 不尊重老师的风气也影响到了佛教寺庙, 律宗的佛教理论家对此最看不惯, 于是道宣和尚写了一本《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其中包含了“事师法”共计五十一条, 部分内容如下:

“一、常瞻师颜色, 勿令失意。二、凡至师所, 当具威仪。三、在师前不得与同类人相礼。四、在师前不得受人礼拜。五、向师前问讯, 当豫合掌曲躬。六、共师语不得争胜。七、常须软语。八、师语未了不得语。九、凡欲作事, 要须咨白。十、师所教诲, 常须随顺, 不得违逆。十一、凡得教训、当设礼谢。十二、若被呵骂, 当须自责, 软语忏谢。十三、被师呵责, 不得起瞋嫌心。”[5]

这些内容在今天看对学生要求过于苛责了, 在当时则非常清晰地显示了对于衰败的尊师之风重新振起的希望。具体的“礼”在秦汉以后恐怕有废除和改变的, 但是对后世产生了很久远的影响, 宋朝以后逐渐出现的一些类似于学生行为准则 (比如朱熹的《小学》等) 的文献的思路大都出于此。

六、功利化的尊师逻辑与师道沦丧

总是有人说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实中国文化不是古来一成不变的, 所以这不能一概而论, 在中国古代社会师道沦丧至比今天还严重的时候有的是。尊重老师不管是出于教师的个人魅力, 还是出于对更好地学习知识、社会规范的理性思考, 哪怕是出于宗教的神秘, 对于尊师之道来说都不会带来严重的恶果。唯独当尊重老师变成了功利性的逻辑, 一个学生尊重老师越来越是出于尊重老师背后的“好处”了, 尊师之道早晚会消亡。

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秦汉以后, 博士一转成为国家官员兼老师, 做博士有好处, 做博士的弟子也有好处。于是出现父、子, 师、徒代代相传, 控制有限的博士名额。《后汉书儒林传》:“欧阳歙字正思, 乐安千乘人也。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 至歙八世, 皆为博士。”祖宗八代代代都是博士。在博士考选机制之下, 国家通过控制博士考选进而控制教育, 博士则通过控制让谁接班进而控制附着在博士制度中的利益。教育已经成为附庸中的附庸。

这种情况, 首先破坏的是教育。本来博士的主要责任是教学。《后汉书·百官志》:“掌教弟子。国有疑事, 掌承问对。”即博士有两种职责, 第一种是“掌教弟子”。第二种是“国有疑事, 掌承问对”, 是政治活动[6]乃至太学生“聚为朋曹, 侮老慢贤, 有堕窳败业而利口食者, 有崇饰恶言而肆斗讼者, 有凌傲长上而谇骂有司者”[7]。这些事情韩愈当然清楚的很, 韩愈说“由汉氏已来, 师道日微, 然犹时有授经传业者, 及于今, 则无闻矣。”[8]

汉唐以后的老师受到尊重的情况也不够好, 比如皇帝 (或者太子) 的老师, 在汉唐是坐着讲课的。北宋以后逐渐以站着讲为主, 甚至要跪着讲课了, 宋朝“经筵讲读的一般程序是:入见先赐坐, 饮茶。入阁, 复坐。当讲读, 暂起立。讲读毕, 复坐, 赐汤, 退。”[9]科举时代皇帝的老师是个案, 真正受到学生尊重的老师是“座师”, 对于“座师”, 学生自称“门生”, 所谓的“座师”, 其实就是会试、乡试的主考官、分考官, 谁录取了那个考生, 就算是“座师”了。座师与学生之间在学生考上科举之前没有任何关系, 之后可以形成好的学问继承, 但往往更是当然的纯粹利益关系了。

近代以来, 社会出现了专业化、理性化的转变。马克斯韦伯把一个人的行为服从 (尊重也类似) 分为三大种, 一种是理性的服从, 也叫“法制型支配”, 即“一个人之所以服从, 是由于他服膺依法制定的一些客观的、非个人性的秩序”[10];一种是传统的服从, “支配者个人因据有传统所认可的支配地位而得到他人的服从。”[11]一种是卡理斯玛的服从。“对个人、及他所启示或制定的道德规范或社会秩序之超凡、神圣性、英雄气概或非凡特质的献身和效忠。”[12]社会的近代化即是后两者让位于了第一种。然而尊师这件事显然十分复杂, 在“传统”与“人格”逐渐被忽略, 只以“专业化”为追求的社会背景下, “尊师”虽然也被写进了许多“成文法”中, 比如《中学生守则》之类的“守则”中规定了学生应该“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3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履行下列义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尊敬师长。”然而依靠这样的“规则”未必就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尊师”确实应该被重新思考了。

摘要:尊师不是出于人的本性, 其形成既依靠传统习俗和理性观念, 也依靠老师的个人魅力。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 曾经出现过几种尊师的逻辑。第一种, 从“师”的起源形成的以理性的逻辑为基础的尊师逻辑;第二种, 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官职的尊师逻辑;第三种, 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亲情的尊师逻辑;第四种, 孔子开创的尊重人格的尊师逻辑;第五种, 仪式化和规则化的尊师逻辑;第六种, 功利化的尊师逻辑, 功利化逻辑对师道沦丧影响最大。以上几种转变中各种尊师的逻辑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尊师,孔子,历史,逻辑

参考文献

[1]阎步克.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 1990 (, 03) :24.

[2]赵园.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07) .

[3]《潜邱劄记》卷一, 转引自赵园.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 07) .

[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商务印书馆, 2011, (12) .

[5]道宣律师援助, 沙门释妙因.集解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集解[M]戒幢佛学研究所2011, (06) .

[6]柳宗元:《柳宗元集》卷19《师友箴》, 北京:中华书局, 1979:531页.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7]柳宗元:《柳宗元集》卷34《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 北京:中华书局, 1979:868.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8]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卷2《进士策问十二》, 马其昶校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108.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9]陈东.皇权下的师道尊严——中国古代经筵坐讲立讲之争[J].教育学报, 2009, (08) :104.

[10] (德)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2]: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03) :303.

[11]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2]: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03) .

上一篇:毕业生户口及党员问题下一篇:三峡大坝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