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

2024-04-29

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精选9篇)

篇1: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

汉光武帝为太子刘庄选老师,想选求一位品德高尚、通晓经籍之人,虎贲中郎将何汤推荐了自己的老师桓荣。桓荣常在江淮一带教学,学识渊博,为人正直。

何汤在老师入朝第一天便提醒他说:“治学与为官是截然不同的。治学讲究严谨、认真,而为官却在乎通融、应变,老师有此机遇,当不可太固执了。皇上虽为明君,却也喜欢奉承喜言,太子更不可得罪,老师不要对他过于严厉。”桓荣听了不高兴地说:“你为我的学生,难道还不了解为师吗?为师一生治学,最爱君子之道,本无意为官。今见天下大治,天子圣明,这才应召的。你为官不久,竟学会了官场的权术谄媚之道,还以此教我,我真为你感到痛惜啊!”桓荣于是辞官,光武帝不准,和桓荣交谈后,光武帝连连称赞他讲得好。

太子刘庄向桓荣学习《尚书》等,对老师一直很尊敬。九年后,由于桓荣的悉心教导,刘庄成了当时出色的经学家之一。桓荣见太子经学有成,学业精进,喜在心头,却要求辞去太子师傅的职位,几次上疏说:“臣有幸得在帷幄,讲经几年,但智学浅短,无以补益万分。现在太子凭着聪明的资质,通明经义,这真是国家的福v,天下的幸运。臣理当辞归。”有人劝他不该请辞,且说:“为太子之师,此乃荣耀之本,他日太子登基,其荣更不可估量。他人求之不来,你何以轻轻弃之?”桓荣回答说:“似你多思,我又何以能任太子之师呢?正因此职荣宠,我才不敢恋据。”

太子刘庄后来即位,为汉明帝。明帝深敬桓荣,“犹尊桓荣以师礼”,尊敬老师一如既往。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请桓荣面向东面而坐,因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东方为最尊,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此即“西席”的由来,因此后来人们亦将老师尊称为“西席”。明帝为老师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在老师坐定后,为他设几杖,明帝亲自手捧经书,带着百官及学生侍立在老师面前,恭恭敬敬地听桓荣讲解经义。在学习中,有人向明帝请教,他总是很谦逊地说:“太师在这里。”

明帝每次去登门探望老师,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辇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闾中人们看到这种情景都肃然起敬。遇到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使者慰问或亲自到他家问安,进门后,有时拉着老师的手,流下眼泪,安慰老师要静养,争取早日康复,并赐给他床茵、帷帐、衣被等,好久才离开。诸侯、将军、大夫等问病者,不敢乘车到门,皆拜于桓荣床前。桓荣去世时,明帝穿上孝服,亲自临丧送葬。(选自《后汉书》《资治通鉴》)

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不敬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古之先哲圣贤以身作则,虚怀若谷,其尊师重道的风范堪为后世楷模,令人敬仰。

更多相关文章阅读

1.古人苦读的故事

2.古人过清明节的故事

3.古人诚信的故事商鞅

4.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5.古人廉洁的故事包青天

6.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7.古人墨守成规的故事

8.古人勤学的成语故事

9.古人通信的小故事

10.古人勤读书经典故事

篇2: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

岳飞念念不忘师恩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钱上学。但他非常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私塾老师周侗很喜欢这个勤学的孩子,就免费收岳飞为学生,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保国安民、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每逢单日习文,双日习武。

还教会他射箭绝技,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岳飞不负师教,勤学苦练,文武双全。后来他率军收复失地,屡建奇功,成为令金兵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周侗去世后,岳飞披麻衣,驾灵车,执孝子之礼,以父礼安葬他。且在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仗,还是驻扎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每次痛哭之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岳飞说:“老师教我立身处世精忠报国的道理,还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艺都传授给我,师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

子贡以太阳月亮喻孔子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聪颖好学,有次鲁国一位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守墓六年。

张良拜师

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

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井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之后,兵事将起。再过,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

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一个嬴字就难住了

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说着就举起了荆条……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

程门立雪

篇3: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

路标———诽谤木———华表

今天, 当你走在大街上, 抬头就能看见指示方向的路标。路标的前身就是中国早期的举报箱。要是从头说起的话, 那就要回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了。

在远古的尧舜时代, 人们为了解决交通出行问题, 往往在十字路口立根木头柱子, 刻上记号, 这样, 从外地来的人就能辨明方向, 不至于迷路。慢慢地, 这种早期的路标发展出了新的功能。

这些柱子都立在咽喉要道上, 人流量大, 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 于是, 如果有人想对当权者提意见, 或者有什么不满、抱怨, 乃至想爆料, 举报不法官吏, 就会把问题刻在柱子上, 公之于众。消息一传开, 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情就会得到解决了。这种办法跟现在的互联网“爆料”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靠信息的快速传播制造爆炸性新闻, 引起当权者的注意。于是, 路标兼举报箱 (木) 就这样出现了, 古代称为“诽谤木”。这里的诽谤不是造谣中伤、诬告陷害的意思, 而是提批评意见、揭发检举的意思。

这种诽谤木一直到晋代的时候还有, 不过当时叫“表木”了。我们现在常见的装饰性建筑———华表, 就是源自这种表木。所谓的表木, 首先是路标, 然后在柱子上面增加一块横板, 跟我们现在路标的样子很相似。这块横板的作用是记事, 当然也可以供大家爆料用, 想举报某某官员的话, 半夜没人时候搭把梯子, 把内幕刻到表木上端的横板上。

举报箱的专设与演变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 梁武帝萧衍为了方便民众举报贪官污吏, 畅通言路, 推出了一项措施, 就是在诽谤木的旁边装一个木匣, 叫作“谤木函”, 老百姓的举报信、意见书都可以投进去, 由工作人员收集整理后呈交。从此, 举报箱跟路标就开始分离了。

其实, 举报箱并不是梁武帝的首创,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当时, 魏国主政大臣李悝为了方便大家举报, 设计了一种举报箱, 叫作“蔽竹”。这种东西可能是一节竹子, 也可能是竹筒状的陶器, 上端有个小口, 举报信 (当时的书写工具还是竹简) 从这个小口投进去。为了保护举报人, 避免打击报复, 这种举报箱都是放在比较偏僻的小巷里。

到了汉代, 颍川太守赵广汉在治理地方的过程中, 发现豪强恶霸欺压百姓、横行乡里, 可是老百姓畏惧他们的势力, 敢怒不敢言。他为此非常烦恼, 怎么能让大家积极踊跃地检举揭发豪强地主们的不法行为, 打击这些地方恶霸呢?这一日, 赵太守正在为此事烦恼, 目光忽然被家里的储钱罐吸引住了。

这种储钱罐当时叫“薺? (xiàng tǒng) ”, 跟李悝发明的“蔽竹”差不多, 有陶的, 也有竹子做的。竹子做的形状估计就跟“蔽竹”一样, 是个竹筒, 上面开个小口, 把铜钱投进去, 许进不许出;如果是陶的, 也可能是我们见过的储钱罐的形状, 就是腹大口小。赵太守眼前一亮, 当时就有了主意。他吩咐手下的工作人员收集一批这样的储钱罐, 悬挂在城门口或者交通要道、闹市街头, 同时张贴告示, 让大家积极举报豪强地主的劣迹, 并承诺对举报人的身份严格保密。这一招果然奏效, 很快就收集了大量有力的线索, 赵太守顺藤摸瓜, 对这些不法之徒进行了严厉打击。

武则天:给予举报人“特殊待遇”

从战国的李悝到汉代的赵广汉再到南北朝梁武帝, 举报箱经历了从陶到竹再到木头的材质演变, 从偏僻角落走上通衢大道、城门闹市, 成为人们举报不法行为的重要途径。

古代举报箱发展到巅峰, 结构最复杂、最精致, 材质也最贵重的, 是武则天的“铜匦 (guǐ) ”。“铜匦”是一个方形的铜匣, 四面都有门, 门的颜色不一样, 名字和功能也不一样。

东面的门叫“延恩”, 是青色的, 青色象征着皇恩浩荡, 推行仁政, 臣民如果想歌功颂德或者请求皇帝给自己加官进爵, 就把信件投进这个门;南面的门叫“招谏”, 是红色的, 红色代表忠诚正直, 臣民要是想批评国家政策, 向皇帝进谏, 就投进这个门;西面的门叫“申冤”, 是白色的, 白色象征公正廉洁, 想申冤、举报贪官污吏之类的, 自然是从此门入了;北面的门叫“通玄”, 是黑色的, 黑色是智慧的象征, 如果你夜观天象, 发现星辰异变或者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 察觉到不好的兆头以及关乎国防建设、军事行动的机密事项, 就可以把文书投进这个门里。

由此可见, 武则天设计的这个举报箱是煞费苦心, 外形精致, 色彩缤纷, 工艺复杂, 功能丰富, 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如果能够保存下来, 一定是价值不菲的文物。这个高档举报箱就放在宫殿上或者宫门外, 接收臣民上书。为了管理这个举报箱, 武则天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机构, 叫作“匦使院”。举报箱能有这样的待遇, 算是极品了。

武则天时期对举报人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是非常大的。根据规定, 举报人的身份不能随便打听, 就算举报的情况子虚乌有, 也不能追究举报人的责任, 那些举报有功的人还会封官。如果是从外地来首都举报的, 还要给配备交通工具, 国家管饭。伙食标准还不低, 叫作“供五品食”, 就是按照五品官的标准供给饭食:“每日细米二升, 面二升三合, 酒一升半, 羊肉三分, 瓜两颗, 盐、豉、葱、姜、葵、韭之属各有差。”

但是, 武则天的这些举措, 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试想一下, 举报没有任何风险, 就算是举报不实都不需要承担责任, 而且有公车坐、好吃好喝伺候着, 说不定还能落个一官半职, 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还不让众人挤破头啊!

事实确实如此, 很多人借机诬告陷害, 打击异己, 武则天时期著名的酷吏来俊臣就写过一本书, 叫《告密罗织经》, 是一本告密入门指南, 专门教大家如何罗织罪名、陷害对手。

当然, 这是在武则天特殊时期才有的情况。唐朝的法律还是禁止诬告陷害他人的, 惩罚的措施是“诬告反坐”。如果诬告别人的话, 一经查实, 就要按照诬告的罪名处罚诬告人。而且, 写匿名信也是违法的, 轻则打五十大板, 重则流放两千里。朱元璋:为举报人开辟“绿色通道”

在举报这个问题上, 武则天还不是最“给力”的, 最能为举报者撑腰打气的人是草根皇帝朱元璋。按照朱元璋发布的最高指示, 对于那些不法官吏, 老百姓可以直接把他们捆起来, 押送到京城来, 交给皇帝治罪。可是, 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按照当时的法律, 老百姓出门是要有官府签发的通行证的, 但是, 这些押着父母官进京的人谁给他们签发通行证啊?好在朱元璋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下令对于这些胆大包天的“刁民”一律放行, 没有通行证, 守卫关口的人也不得阻拦。

皇帝这么支持, 老百姓的胆子自然大了起来。常熟县的百姓陈寿六一干人等就把一个叫顾英的贪官给绑了, 押送到京城, 向朱元璋举报。朱元璋非常高兴, 慷慨地赏赐他们, 免除三年的劳役。为了保护这些举报人, 他还特意警告当地的官员, 要是有打击报复的行为, 一律抄家灭门。

篇4:古人慎独的故事

春秋时鲁国人柳下惠,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也有传说是:某年夏天,他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庙暂避,但一踏进门槛,见一裸体女子正在里面拧衣,他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下,任其暴雨浇注。庙内妇女发觉,躲在门后,忙着湿衣。此事传为佳话,故有“柳下惠坐怀(槐)不乱”之美名。

《诗·小雅·巷伯》毛传记载:在一个暴风雨之夜,邻居寡妇的房子被雨淋坏,到独处一室颜叔子这里避雨。颜叔子让她进屋以后,一直让寡妇用烛火照明取暖,后来柴草烧完了,就把屋子上的柴草抽取下来照明,通宵以礼相待。

《烈女传·卫灵夫人》记载: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夜里在宫中坐着,听到车轮声由远而近,到宫门前就停下来,停一会儿,声音又响起来。灵公问南子说:“你知道这是谁吗?”南子回答道:“这一定是蘧伯玉啊。”灵公说:“你怎么知道呢?”南子说:“我听说,从礼节上讲,做臣子的人,走过君上的公门口,一定要下车,看见了君上驾路车的马,一定要行敬礼,之所以这样就是表示敬重君主。凡是忠臣孝子,不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有意表现自己的礼节,也不肯在没有人的地方,就放弃他的品行。蘧伯玉是个贤人君子,平日服事君上很尽敬礼,这个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礼节。”卫灵公差人去问,果然是蘧伯玉。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上任路过昌邑的时候,过去他曾经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县令。夜里,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呀?”王密说:“深夜没有人能知道的。”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說没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张皋《医说论》记载:宋代河澄为人疗病,被人妻引入密室告之:“家业典当殆尽,无以供汤药之资,愿以身相许。”河澄正色曰:“娘子何以此言,切勿以此相污!当为调治取效。”言毕,他匆忙离去。

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他说:“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他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明代曹鼎任泰和典吏(相当于现在的检察干部),他在一次捕捉盗贼的时候,抓了一名绝色女贼,由于离县衙路远,夜宿一座庙中。月光下,女贼千方百计地以色相引诱他,当他实在顶不住时,就写下了“曹鼎不可”四个字贴在墙上提醒自己,终于保住了清白之身。

清代,河南巡抚叶存仁在一次离职时,僚属们为给他赠物、送礼,想方设法不透露风声,一举一动避人耳目,在深更半夜无人能知、能见、能闻之时,用小船给他送了一批财物。叶存仁既不想私藏暗吞,又不愿生推硬挡,就写诗一首加以拒绝。诗曰:“月明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在历史的星空里,那些慎独者,就是一颗颗星星,他们那独特、高贵的光芒照耀着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也照耀着整个人类,奋然前行。

篇5:古人尊师的故事

古人尊师的故事一:尊敬师长终身思慕

宋朝时,岳武穆王的老师周同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当周同死了之后,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古人尊师的故事二:尊敬师长名留后世

桓荣是汉明帝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亲自拜桓荣为老师。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贵的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古人尊师的故事三:立雪程门

宋朝时,有游酢、扬时两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们对老师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这两位学生陪着老师,并听老师教诲。说了一会儿,夫子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们两个不敢离开,又怕吵醒夫子,就静静地站在两旁等夫子醒来。夫子醒来见他们两位还站在旁边,便说了:“你们还没走啊!”他们两个回答:“我们是因为先生睡着了,没有请命,不敢离去!”于是再把书中有疑问的地方请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辞。出门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雪已经积了三尺深了。这两位学生,后来也都成为很有名的人。

举凡弟子要能够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而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须知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扬时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体会、学习。

古人尊师的故事四:尊师重道终成大器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当我们真心地对待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必定会以真心回报我们的。

古人尊师的故事五:恭敬师傅天子善报

篇6:古人诚信的故事

退避三舍

此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句“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为什么晋楚两军相遇,晋军不战而退避三舍呢?这其中有个故事:春秋时候,晋国国君献公宏爱妃子骊姬。骊姬借机让晋献公封自我为夫人,还要立自我的儿子做太子。但献公原先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为太子了,骊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杀重耳。重耳在楚国国君帮忙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楚王问重耳说:“你将来若能回国当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你什么贵重东西、奴隶、完美都有了,我能给你什么稀罕物呢?我若做了晋国君王,万一日后同你在战场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为回报吧。”之后重耳果然做了晋国国君,并且真同楚王在战场相遇了,重耳没食言,确实退避三会以报楚王!

篇7:古人读书的故事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人读书的故事

林纾苦读成大器

林纾(shu)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他是福州人,清末举人。

林纾小时候家里很穷,却爱书如命,买不起书,就只好向别人借来自己抄,按约定的时间归还。他曾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把这八个字作为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他活着就要读书,如果不读书,还不如死去。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摘抄、苦读。他每天晚上坐在母亲做针线的清油灯前捧着书孜孜不倦地苦读,一定要读完一卷书才肯睡。由于家穷,加上读书的劳累,他18岁时,患了肺病,连续十年经常咳血,但他卧在病床上还坚持刻苦攻读。到22岁时,他已读了古书2000多卷,30岁时,他读的书已达1万多卷了。

图片展览:

一双渴望的眼睛,在取暖的同时,不忘读着书

读书名句: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总结:1.世界上有千千万万本书,一个人一辈子也读不完。只有适当的选择一些书籍,并汲取其精华,一定更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2.读书不能半途而废而要下定决心,并且要仔细的品味。

篇8:尊师的历史与尊师的逻辑

一、从“师”的起源形成理性的尊师逻辑

在历史上, 一开始可能根本没有专门的老师。从文字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到“师”字最初表示“众人”, 《说文》卷六:“师, 二千五百人为师。”《尔雅·释诂》:“师, 众也。”《释言》:“师, 人也。郭注, 谓人众也。”而后意味着“模范”, 《玉篇》:“师, 范也。敎人以道者之称也。”这似乎就是“老师”的原型了, “模范”逐渐变成了“老师”。比如《韩诗外传》认为“知如源泉, 行可以为表仪者, 人师也。”再后来也表示一种“官职”。总之, “师”在早期都表示对社会有实际领导力的人。尊重老师即是尊重社会中的“模范”, 向模范学习。

从以上对于老师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所看到的尊师逻辑是理性的逻辑, 即通过对老师地位 (“学”和“行”的“模范”) 的理性认识得到尊师的理由。对此, 到战国末年的荀子, 开始有了成体系的论述。《荀子·性恶》:“有师法之化, 礼义之道, 然后出於辞让, 合於文理, 而归於治。”“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 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所以荀子认为师生之间必须讲严格的继承, 这是尊师的本根之道。”《荀子·大略》:“言而不称师谓之畔, 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 明君不内, 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

比荀子稍晚一些的《吕氏春秋》中有关学派则专门写了一节“尊师”。《吕氏春秋》这一节的作者与荀子的看法几乎一样, 只是换了些词语。《吕氏春秋·孟夏纪》:“圣人生於疾学。”“君子之学也, 说义必称师以论道, 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 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 命之曰叛。背叛之人, 贤主弗内之於朝, 君子不与交友。”

根据以上论述, 从理性的尊师逻辑来说, 老师教会学生知识, 促进一个人的成长, 固而从整体上会为全社会带来好处。

二、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官职的尊师逻辑

师生关系既不是亲情关系, 又不是职位关系。不属于儒家所讲的“无伦”。于是尊师的逻辑面临一个选择, 是把师生关系单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形成尊师的精神呢, 还是使尊师依附于尊重长官或者父母之类的其他社会关系呢?

在社会失序的战国中, 儒家后学对尊师的认识可以分为几种派别, 其中一种认为老师应该有像国家官吏一样的位置, 而另外一种则坚持认为老师的地位不能和国家官吏一样, 应该有属于老师本身的位置, 两者都是为了使老师得到尊重, 但是出发点不同。有研究认为“师”字在出现“模范”的意思之前就有了“官长”的意思了。[1]其实表示“师”有“官职”意思的文献绝大多数都和战国乃至更晚一些时候有关系。

在理论上, 前一种说法逐渐让位于后一种。《国语·晋语》“民生于三, 事之如一。父生之, 师教之, 君食之。”在实际情景中则是前者成为事实。一开始, “老师”被尊称为“先生”。后来, 秦朝统一之前后出现了博士制度, 汉朝以后“博士”成了“学官”。《后汉书·百官志》:“博士十四人, 比六百石。”官秩不算很高, 但是却有机会经常与高级官员一起参与国家政治活动, 因此升迁的机会在所有的官员中是最大的[2]这种事情在当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既然有了师生关系, 那么学生就要对老师有足够的尊敬, 其中表现之一就是要负责老师的各种事情。老师的地位甚至比家长还高。明末的阎若璩所说:“明之士夫积习, 师弟重于父子;得罪于父母者有之, 得罪于座主者未之有也。门户重于师弟;以师之门户为门户者固多, 不以师之门户为门户者亦不少也。”[3]

老师的位置在家长之上, 这在战国意味着违背以“亲情”为基础的周礼, 学生们之所以敢于这样做, 也离不开孔子的个人魅力。

四、孔子开创的尊重人格的尊师逻辑

师生关系其实很复杂的, 许多老师以其人格魅力受到学生尊重。这种尊师的逻辑, 始于孔子。孟子很崇拜孔子, 在跟诸侯君主们讲他的大道理时说, “上”与“下”之间的关系能达到孔子和学生之间那种“心悦诚服”就好了。《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 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孔子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什么样的人格才算是老师应有的人格”这一问题, 为后世的教育者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比如孔子拥有广博的知识, 在教育过程中对子弟们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人感情, 对弟子教育能够抓住时机等等都可以获得弟子对老师的尊重。这些内容单在《论语》中已经有大量的体现了, 其他各种文献中也很多。

另外一方面, 孔子师生之间“心悦诚服”的关系也离不开孔子本人对老师尊重的言传身教。晚年的孔子在路过接待“师冕”, 这是一位很有学识的长者, 但是是一位盲人。

《论语·卫灵公》:“师冕见。及阶, 子曰:‘阶也。’即席, 子曰:‘席也。’皆座, 子告之曰:‘某在斯, 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在师冕走到每一处关键地方的时候, 孔子都会告诉他到什么地方了, 以免师冕失礼, 坐下后孔子向师冕逐个介绍各位学生的位置, 好让师冕像常人一样答礼。

总之, 孔子深知尊师的道理未必全能讲得明白, 孔子也没有为后世留下多少“尊师”或者关于老师的理论, 但是其丰富的实践则永远照耀者后世的教育者。

五、仪式化和规则化的尊师逻辑

战国时期, 儒家后学们变通“周礼”, 把尊重老师也变成了“礼”的一项。这些内容的一部分保存在儒家文献中流传至今。比如《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的一部分:

“从于先生, 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 趋而进, 正立拱手。”“先生书策琴瑟在前, 坐而迁之, 戒勿越。虚坐尽后, 食坐尽前。”“侍坐于先生, 先生问焉, 终则对。请业则起, 请益则起。父召无诺, 先生召无诺, 唯而起。”

对于后世来说这些尊师的具体内容是宝贵的财富。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足够清楚地向世人展现中国尊师的传统。这种仪式化、规则化的尊师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其中的内容可能会故作神秘, 甚至把学生变成了服侍老师的下人。到了战国中后期, 儒家对学生尊重老师的礼仪要求变成了稷下学宫中的《弟子职》 (保存在《管子》中) 。《弟子职》的有些记载与儒家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相似。可以作为明显证明的一句是《弟子职》:“执箕膺揲, 厥中有帚。”这句话来自《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 必加帚於箕上, 如是得两手奉箕, 恭也。谓初执而往时也。”但是《弟子职》除了诸如“师出皆起”这样的内容之外, 大部分都是规定学生如何伺候老师吃饭睡觉的事情了。

魏晋以后, 师道逐渐沦丧, 陈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在写苏绰的事情时提到:“汉代学校制度废驰, 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 学术中心移于家族。”[4]其实陈先生应该注意到, 宗教寺观中的教育仍旧部分继承了先秦尊师的礼仪。道教初期的传道者被称为“天师”。《太平经》中弟子对“天师”简直毕恭毕敬。佛教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在师道颓废的唐代, 不尊重老师的风气也影响到了佛教寺庙, 律宗的佛教理论家对此最看不惯, 于是道宣和尚写了一本《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 其中包含了“事师法”共计五十一条, 部分内容如下:

“一、常瞻师颜色, 勿令失意。二、凡至师所, 当具威仪。三、在师前不得与同类人相礼。四、在师前不得受人礼拜。五、向师前问讯, 当豫合掌曲躬。六、共师语不得争胜。七、常须软语。八、师语未了不得语。九、凡欲作事, 要须咨白。十、师所教诲, 常须随顺, 不得违逆。十一、凡得教训、当设礼谢。十二、若被呵骂, 当须自责, 软语忏谢。十三、被师呵责, 不得起瞋嫌心。”[5]

这些内容在今天看对学生要求过于苛责了, 在当时则非常清晰地显示了对于衰败的尊师之风重新振起的希望。具体的“礼”在秦汉以后恐怕有废除和改变的, 但是对后世产生了很久远的影响, 宋朝以后逐渐出现的一些类似于学生行为准则 (比如朱熹的《小学》等) 的文献的思路大都出于此。

六、功利化的尊师逻辑与师道沦丧

总是有人说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实中国文化不是古来一成不变的, 所以这不能一概而论, 在中国古代社会师道沦丧至比今天还严重的时候有的是。尊重老师不管是出于教师的个人魅力, 还是出于对更好地学习知识、社会规范的理性思考, 哪怕是出于宗教的神秘, 对于尊师之道来说都不会带来严重的恶果。唯独当尊重老师变成了功利性的逻辑, 一个学生尊重老师越来越是出于尊重老师背后的“好处”了, 尊师之道早晚会消亡。

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秦汉以后, 博士一转成为国家官员兼老师, 做博士有好处, 做博士的弟子也有好处。于是出现父、子, 师、徒代代相传, 控制有限的博士名额。《后汉书儒林传》:“欧阳歙字正思, 乐安千乘人也。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 至歙八世, 皆为博士。”祖宗八代代代都是博士。在博士考选机制之下, 国家通过控制博士考选进而控制教育, 博士则通过控制让谁接班进而控制附着在博士制度中的利益。教育已经成为附庸中的附庸。

这种情况, 首先破坏的是教育。本来博士的主要责任是教学。《后汉书·百官志》:“掌教弟子。国有疑事, 掌承问对。”即博士有两种职责, 第一种是“掌教弟子”。第二种是“国有疑事, 掌承问对”, 是政治活动[6]乃至太学生“聚为朋曹, 侮老慢贤, 有堕窳败业而利口食者, 有崇饰恶言而肆斗讼者, 有凌傲长上而谇骂有司者”[7]。这些事情韩愈当然清楚的很, 韩愈说“由汉氏已来, 师道日微, 然犹时有授经传业者, 及于今, 则无闻矣。”[8]

汉唐以后的老师受到尊重的情况也不够好, 比如皇帝 (或者太子) 的老师, 在汉唐是坐着讲课的。北宋以后逐渐以站着讲为主, 甚至要跪着讲课了, 宋朝“经筵讲读的一般程序是:入见先赐坐, 饮茶。入阁, 复坐。当讲读, 暂起立。讲读毕, 复坐, 赐汤, 退。”[9]科举时代皇帝的老师是个案, 真正受到学生尊重的老师是“座师”, 对于“座师”, 学生自称“门生”, 所谓的“座师”, 其实就是会试、乡试的主考官、分考官, 谁录取了那个考生, 就算是“座师”了。座师与学生之间在学生考上科举之前没有任何关系, 之后可以形成好的学问继承, 但往往更是当然的纯粹利益关系了。

近代以来, 社会出现了专业化、理性化的转变。马克斯韦伯把一个人的行为服从 (尊重也类似) 分为三大种, 一种是理性的服从, 也叫“法制型支配”, 即“一个人之所以服从, 是由于他服膺依法制定的一些客观的、非个人性的秩序”[10];一种是传统的服从, “支配者个人因据有传统所认可的支配地位而得到他人的服从。”[11]一种是卡理斯玛的服从。“对个人、及他所启示或制定的道德规范或社会秩序之超凡、神圣性、英雄气概或非凡特质的献身和效忠。”[12]社会的近代化即是后两者让位于了第一种。然而尊师这件事显然十分复杂, 在“传统”与“人格”逐渐被忽略, 只以“专业化”为追求的社会背景下, “尊师”虽然也被写进了许多“成文法”中, 比如《中学生守则》之类的“守则”中规定了学生应该“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3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履行下列义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尊敬师长。”然而依靠这样的“规则”未必就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尊师”确实应该被重新思考了。

摘要:尊师不是出于人的本性, 其形成既依靠传统习俗和理性观念, 也依靠老师的个人魅力。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 曾经出现过几种尊师的逻辑。第一种, 从“师”的起源形成的以理性的逻辑为基础的尊师逻辑;第二种, 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官职的尊师逻辑;第三种, 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亲情的尊师逻辑;第四种, 孔子开创的尊重人格的尊师逻辑;第五种, 仪式化和规则化的尊师逻辑;第六种, 功利化的尊师逻辑, 功利化逻辑对师道沦丧影响最大。以上几种转变中各种尊师的逻辑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尊师,孔子,历史,逻辑

参考文献

[1]阎步克.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 1990 (, 03) :24.

[2]赵园.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07) .

[3]《潜邱劄记》卷一, 转引自赵园.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 07) .

[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商务印书馆, 2011, (12) .

[5]道宣律师援助, 沙门释妙因.集解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集解[M]戒幢佛学研究所2011, (06) .

[6]柳宗元:《柳宗元集》卷19《师友箴》, 北京:中华书局, 1979:531页.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7]柳宗元:《柳宗元集》卷34《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 北京:中华书局, 1979:868.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8]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卷2《进士策问十二》, 马其昶校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108.陆敏珍, 论韩愈《师说与中唐师道运动[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01) .

[9]陈东.皇权下的师道尊严——中国古代经筵坐讲立讲之争[J].教育学报, 2009, (08) :104.

[10] (德)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2]: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03) :303.

[11]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2]: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03) .

篇9:古人与美食的八卦故事

豆油藕卷,俗叫豆油卷,是楚乡湖北孝感民间传统风味素菜名馔。因孝感向以盛产优质莲藕出名,故当地人民素喜烹食各种藕肴。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自小家贫,早年曾浪游楚地,以推车贩运为业。一次寒冬,他手推独轮车,从古“楚王城(今湖北云楚)来至孝感西湖村,当独轮车满载贩购的西湖莲藕后,却已时值风雪黄昏,饥寒交迫,赵匡胤便推车投宿湖酒家。急欲酒菜充饥御寒,然而,却逢当年因年岁饥馑,兵祸战难频繁,朝廷严禁民间酿酒,加之此时酒馆饭菜俱空,厨间仅剩两张未用完的豆油皮及葱、姜等零星物料,而聪明的厨师触景生情,以显示自己厨艺高明,便随机应变,即取用来客独轮车上的莲藕作原料,经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略用盐腌渍后,抖入葱、姜、香菇丝等调配料和少许面粉,用净布紧紧卷捏成一字条形,再用抹过面糊浆的豆油包牢,以锯刀法切成形似“车轮”一样的筒片,并经油炸烹制,稍许,酒家端上一盘“豆油藕卷”和一壶私人家酿陈酒送上餐桌。赵匡胤非常感激,便一人独酌起来,边吃边赞曰:“豆油藕卷肴,兼备美酒好,落肚体通泰,今朝愁顿消。”于是,“豆油藕卷”这一佐酒美肴即问世并沿传下来。

大约过了十多年后,在公元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一跃而当上了宋朝的开国皇帝。一天,他忽然想起当年在西湖酒馆吃过那难得的美酒和佳肴,顿时感慨万分,为了不忘旧情,便特对孝感颁发诏书,取消西湖禁酒令。据《孝感县志》转引《方舆胜地览》记载:“太祖(赵匡胤)践位后,令宽西湖酒禁,仍置万户酒馆”。自此,“西湖酒市”复兴,亦沿传千年。

迄今,千年古迹犹存,孝感城西入口处,还立有“宋太祖沽酒处”一石碑。诗题“高馆临湖旧业荒,青帘市岸指垂扬,金舆玉辇无消息,犹想当年酒瓮香”。此处,乃孝感八景之一的《西湖酒馆》遗址。虽然这是往事越千年,时过境迁,人亦作古,但历史文献记载尚存,而当年赵匡胤在西湖酒馆吃过的美酒和佳肴,至今却都仍然流传人间。

乾隆与凤凰蛋,不得不说的故事

那一年,乾隆皇帝扮作客商模样,到浙江金华府去游玩。突然在金华北郊遇盗,随从全部失散。他只身一人,心慌意乱地在山路上逃命,结果迷失了方向。

荒山野岭,前有强人,后无救兵,乾隆越想越怕。正无奈何间,却听见树丛后边有开门的声音。乾隆回头一望,原来不远处有间草房,屋前有个农妇正在整理柴禾。乾隆三步两脚走了过去,向农妇招呼道:“大嫂,我经商路过贵乡,不料在林中遇到强人,只身逃到此地。请大嫂行个方便。”

那农妇朝乾隆上下打量一番,看看确是个生意人;犹豫一下说:“既然这样,不嫌脏就进屋吧。”乾隆走进屋里,惊魂稍定;却感到又冷又饥,身上不住发抖。那农妇看他这副样子,甚为不安。心想:这人有点文质彬彬,想来从未经得风浪,这次必定大受惊吓。我既然让他进屋,进屋便是客,总得烧些点心泡碗茶,让他吃了压压惊。于是请他坐下,自己到灶边去生火烧水。等水开了,又到屋后摘来十多个八角刺的嫩头,用双手轻轻搓了几下,放入碗内,舀一勺滚水泡了下去。然后捧给乾隆说:“客人,荒山野岭,这也算不上什么茶,你就将就一下吧。”

乾隆喝了几口,觉得身子暖和起来,不再打颤了。仔细看看碗里,碧绿青翠,一股清香冲上鼻子。于是慢慢地细品茶味,称赞说:“哎呀大嫂,我走南闯北,吃过多少天下名茶,即使是‘峨眉云雾’、‘西湖雨前’,哪里比得上大嫂你碗中之物。真是好茶呀好茶!”那农妇听着好笑:这八角刺满山都有,是什么稀罕东西!如今这客人却夸它比“西湖雨前”还好,这又从何说起!她接着又想:现在茶是对付过去了,但点心尚无着落,如何解决?正为难时,忽听得河塘边草窝里一只伏着的母鸡,“咯咯”叫了几声。她心里一亮,对了,窝里还有八个孵鸡蛋,索性不孵算了,就烧给客人吃吧。于是蹲下身去,拣出八只孵鸡蛋,放进锅里。

等鸡蛋烧熟,那农妇便用碗盛好,捧到乾隆面前说:“吃不来的点心,你也尝尝。”乾隆肚皮早已饿得发慌,一见热气腾腾的熟鸡蛋,心里好不高兴。接过碗,便动手剥蛋。谁知几块蛋壳剥落,一只毛茸茸的小鸡露了出来。乾隆此刻饥饿难当,也不管小鸡小鸭,挖出来便往嘴巴里塞,越吃越有滋味。他想,这蛋倒是奇怪,不但有毛,而且有骨,味道却这样鲜美,真是见所末见!要是深宫里能吃到这种稀奇的东西多好啊!于是擦擦嘴巴,笑着开口道:“大搜,这点心味道好极了,不如叫啥名堂?”

那农妇开始见乾隆剥出来的是一只只的小鸡,心里很过意不去。后来看他吃得津津有味,才宽了宽心。现在被乾隆突如其来一问,一时却答不出话来。最后只得以实情相告。乾隆听了拍手笑道:“大嫂,这就是了。这蛋从母体所生,又得了母体的精气,所以非同小可。真正称得上是稀世的珍品!依我说,应该叫它‘凤凰蛋’才配哩!”那农妇笑笑说:“客人愿叫它‘风凰蛋’,那就叫‘凤凰蛋’吧!”

从此在金华民间就有了吃“孵退蛋”的习惯。

刘备与“龙凤喜饼”

“龙凤喜饼”是湖北监利县的传统名点,其味清甜香脆,其形大如月盘,每个重一斤或八两,饼面上的图案是当中一个“喜”字,周围围绕着飞龙舞凤,象征吉祥如意,故称为“龙凤喜饼”。

龙凤喜饼是怎么来的呢?据说,三国时期,吴主孙权采用了大都督周瑜的计策,佯称要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为妻,实则想把刘备骗到东吴,以刘备换还荆州。孙权、周瑜许婚是假,所以不敢让吴国太、朝中臣僚和普通老百姓知道,以免弄假成真。诸葛亮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阴谋,遂将计就计,派赵云保着刘备前往江东。行前,诸葛亮让人大量制作了龙凤喜饼,让赵云一到江东,就大量分发给江东的臣民,江东臣民拿到了龙凤喜饼,弄清了刘备是来东吴成亲的,于是奔走相告,顷刻间全城皆知,就连深处宫中的吴国太也知道了。吴国太甘露寺相亲,对刘备十分中意,遂同意了这门亲事。孙权、周瑜弄巧成拙了。由于是龙凤喜饼促成了这段姻缘,因而它也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朱元璋与珍珠翡翠白玉汤

上一篇:双结对活动总结下一篇:从腾讯视频看大数据与网站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