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胜利之盾有感

2024-04-18

观胜利之盾有感(精选5篇)

篇1:观胜利之盾有感

观《胜利之盾》有感

为加强保密工作,提升党员干部保密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保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维护党和国家秘密,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我局组织工作人员观看了由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组织拍摄的大型保密文献纪录片《胜利之盾》。

《胜利之盾》是一部通过展现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党的保密工作发展历程,反映保密工作与党的事业相生相伴历史的保密文献纪录片。通过观看纪录片,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保密工作在党的发展历程中起到的重大作用,进一步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筑牢思想防线,保持安全保密“意志力” 必须把筑牢思想上的“防火墙”作为搞好保密工作的基础工作。主动收看警示教育片,学习上级有关保密文件指示精神,组织学习上级各类涉密事件通报,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时刻紧绷安全保密这根弦。在革命战争时期,有邱少云烈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深夜进攻的秘密,而宁肯活活被流弹的烈火烧死,一动不动。而《红岩》中的江姐为了保护重庆地下党组织的秘密,宁肯经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坚强不屈。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向我们证明了保守机密,维护民族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反之,麻痹大意的对待保密工作,会给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带来很大的损失。保守机

密,慎之又慎!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保密和窃密的斗争都从来没有停止过。尽管当前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敌对国家甚至友好国家之间,无不在千方百计地窃取对方的秘密。一些窃密分子仍然可以通过运用“黑客”程序等各种技术手段,窃取网络内计算机系统的秘密信息,所以,保密工作的涉及面也是非常之广。

二、加强保密知识学习,做好各项保密工作

当前,一些工作人员对信息安全保密工作还存在着模糊认识,有的在信息传递上明密界限不清,密件明发、不分场合地点使用手机、涉密电脑上互联网、涉密计算机随意外修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工作人员加强对保密知识的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持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适应工作的需要,持续做好保密工作。

最后,让我们共勉:保密无小事,事事连政治。保密牵大局,治密须从严。绷紧保密弦,警钟须长鸣!

篇2:观胜利之盾有感

心得体会

为加强保密工作,提升全镇干部保密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保密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近日,镇党委政府组织我们全体干部观看了大型保密文献纪录片《胜利之盾》。

《胜利之盾》是一部通过展现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党的保密工作发展历程,反映保密工作与党的事业相生相伴历史的保密文献纪录片。通过观看纪录片,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筑牢思想防线,增强保密意识

必须把筑牢思想上的“防火墙”作为搞好保密工作的基础工作。主动收看警示教育片,学习上级有关保密文件指示精神,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时刻紧绷安全保密这根弦。在革命战争时期,有邱少云烈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深夜进攻的秘密,而宁肯活活被流弹的烈火烧死,一动不动。而《红岩》中的江姐为了保护重庆地下党组织的秘密,宁肯经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坚强不屈。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向我们证明了保守机密,维护民族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反之,麻痹大意的对待保密工作,会给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带来很大的损失。保守机密,慎之又慎!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保密和窃密的斗争都从来没有停止过。尽管当前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敌对国家甚至友好国家之间,无不在千方百

计地窃取对方的秘密。一些窃密分子仍然可以通过运用“黑客”程序等各种技术手段,窃取网络内计算机系统的秘密信息,所以,保密工作的涉及面也是非常之广。

二、加强保密知识学习,做好各项保密工作

篇3:观胜利之盾有感

【关键词】列宁 民主 执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5-01

20世纪以后的俄国,沙皇的统治有所缓和,但中央集权的、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历史并没有改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当中,沙皇俄国经济上的劣势地位不可避免的使它在军事上也处于弱势,战场上的频频失利,国内严重的饥荒以及无止境的战争动员,这一切使得俄国人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革命的时机即将到来。1917年俄历2月,彼得格勒的工人举行了罢工和示威游行,规模浩大,沙皇命令军队进行武装镇压,但是士兵们痛恨沙皇的暴政,并最终同工人们站在一起推翻了沙皇的统治。最终,1917年俄历10月,列宁领导人民群众和布尔什维克英勇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一、以广泛的民主原则来制约国家的权力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俄共(布)成为执政党,他们手中掌握着无限大的权力,这种执政地位难免会使一些企图升官发财的人进入到执政党内部,利用自己的职权干些苟且之事。同历史上一切剥削政权相比,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是实现劳动人民管理国家的政权。所以必须以广泛的民主原则来制约国家的权力。

第一,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建设是否进步,其衡量的主要标志就是人民参与政治的热情是否提高。要想让人民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上来,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非常必要的。早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就肯定了公开性原则对建立民主政治的益处,并提出了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完全的公开性;第二,一切职务经过选举。十月革命胜利之后,苏维埃俄国建立了新政权,列宁认为新政权丝毫没有什么隐私和秘密。这就意味着苏维埃新政权是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权,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公仆”,而广大劳动人民只有充分了解新政权,才能毫不犹豫的、不假思索的支持新政权,这体现了信息公开和人民参与政治的互补关系。

第二,“社会公仆”由人民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撤换。而国家公职人员他们没有超越自身为人民服务以外的更高的权力,所以一旦发现他们滥用私权,人民就有权力对其进行罢免。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社会公仆”思想,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权力机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关。

二、努力提高党员的称号和作用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俄共(布)成为执政党,他们手中掌握着无限大的权力,这种执政地位难免会使一些企图升官发财的人进入到执政党内部,利用自己的职权干些苟且之事;而列宁所期待的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迟迟未发生,所以这就更要求巩固俄共执政党的地位,提高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正如他所说:“宁可十个办实事的人不自称为党员(真正办实事的人是不追求头衔的!),也不让一个说空话的人有权利和机会当党员。这样一条原则在我看来是毋庸置辩的……我们的任务是要维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为此,列宁在会议中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一方面,规定最严格的入党条件和延长各种预备期。为了防止那些野心家和骗子利用党员的称号飞黄腾达,列宁要求必须严格入党条件,要对党员的身份来源做明确规定,要求严把入党介绍人这一关,还要求入党介绍人的党龄要与被介绍人身份相匹配并对入党人负责,同时还要求将预备党员的考察期延长。

另一方面,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觉悟性是头等任务。由于苏维埃俄国的历史现实,其身上难免会有旧社会的痕迹,党内就会出现一些拖拉作风。列宁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列宁在党的十一大中指出:“在国内战争的狂风暴雨的年代里,没有可能对提高普通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文化水平给予足够的注意和提供人力。最近几年内应当进行的正是这一头等重要的任务。”列宁的要求是指要用更多的注意力去提醒党员要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性,同时在这一方面还要给予更多的物力保障支持。

总之,同历史上一切剥削政权相比,苏维埃政权是鼓励劳动人民积极参与政治的政权。而且列宁提出要想让人民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上来,信息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巩固俄共执政党的地位,必须提高党员的称号和作用。十月革命之后列宁的民主执政观无疑会对当前领导人民主执政思想产生巨大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72.

篇4:观看《胜利之盾》的心得体会

西夏区统计局——李柏良

通过观看纪录片,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保密工作在党的发展历程中起到的重大作用,进一步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扎实做好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职工、涉密人员的保密法纪意识。必须把筑牢思想上的“防火墙”作为搞好保密工作的基础工作。主动收看警示教育片,学习上级有关保密文件指示精神,组织学习上级各类涉密事件通报,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时刻紧绷安全保密这根弦。通过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深化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要精准发力,从具体事情抓起,以小见大、以小带大,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钉钉子精神加以推进。要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做起,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压实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以行动作无声的命令,以身教作执行的榜样。要聚焦问题,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扭住不放、持续发力、铁面执纪,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标本兼治,注重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作风顽症,着力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漏洞。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保密和窃密的斗争都从来没有停止过。尽管当前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是敌对国家甚至友好国家之间,无不在千方百计地窃取对方的秘密。一些窃密分子仍然可以通过运用“黑客”程序等各种技术手段,窃取网络内计算机系统的秘密信息,所以,保密工作的涉及面也是非常之广。

保密工作始终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确保革命胜利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各个方面的保密工作。要以案为鉴,警钟常鸣,防微杜渐,认真吸取各类教训,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保密工作传统,筑牢保密防线,防患于未然,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保密责任意识、保密知识教育,提高保密工作履职能力和水平,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我,严格遵守保密工作有关规定,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牢保密工作的思想防线和工作防线。

作为一名统计专干,更应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工作的作风。饱满的热情可以激发工作的创作灵感,谦虚勤奋工作做法则是让人获取事业上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基层普通的人们公仆,时刻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为民服务、多作贡献”。立足本职,为了自己事业上的目标,勤奋工作,发现工作中可以进步的空间,在勤奋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寻求进步,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篇5:观《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有感

首先需要回顾抗战之前国内的形式,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国破家亡用在此时最恰当不过;另一方面中国陷入对政府的不信任,军阀割剧的混乱局面。而这时出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那就是孙中山,他不为名利,只为能重夺江山,所以我们看他北伐胜利之后把权利拱手让给他人,他不是妥协,只是不像众人贪图名利权势,但是他对当时情况的估计不足,酿成了他的民主共和的理想的破灭。

并且在孙中山身同还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虽然在19建立中华民国,并担任中华民国总统,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虚位,因为孙中山并没有实际的权利(比如没有军队,所以后来他在广州创始了黄埔军校),他没有办法改变当时军阀割剧的场面,所以孙中山实际上在国内的威信远远不够。并且他与各军阀是很难联合的,因为各军阀所怀的目的基本上只有一个,就是权利之争,孙中山与他们的目标不一致,不可能走到一起,更不用说他的三民主义触动了军阀们的利益。

而与孙中山同心一意的只有------------------,这就有了后来孙中山建议的国共合作,但是合作还没有展开,孙中山突然病故,对------------------一直怀有意见的蒋介石露出水面,他自始至终都在抵致------------------,第二次国共合作是蒋迫于百姓坚决联合抗日的声威,才迫不已表示愿意与共合作,但实际上来看,所谓合作基本上没有实现,正如书中所说的,蒋当时其实很矛盾,一面担心亡国,一面又担心与共合作,让------------------抢了权位,所以蒋的抗日显得很心不在焉,损失惨重,不但在之前失了东北三省,后又华北五省被占领,继而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等纷纷失陷,此时,中国除了国民政府西迁的重庆,四川部分,基本上都被日本侵占,正在日本感到胜利在望之时,苏美英突然插足(苏有一阵因为苏德签订的协定,退出了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嚣张的气馅迅速息灭。

所以综观起来,同盟国的出现才真正扭转了中国即将亡国的局面。但是如果没有苏美英的加盟,中国胜算的机率有多大?首先,关于政权的问题国共两党存在很大分歧,这主要是在此前双方都过份的强调了国共的敌我身份,所以在这种前提之下谈合作非常困难,这就给后来的联合的失败埋下了隐因,------------------的军队当时被整编为“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所以蒋完全是为了缓和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才勉强答应合作抗敌,对------------------一直很防备。

上一篇:普实汇报下一篇:党支部书记在民主生活会上的剖析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