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新闻校对

2024-05-13

小记者新闻校对(精选8篇)

篇1:小记者新闻校对

新闻校对工作个人年终总结

惜别2011年,携着希望与梦想跨进2012年。回首过去的一年,在各位领导与同事的关爱及热心指导下,我积极参与日常业务工作。非常感谢报社给我这个成长的平台,令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地进步,慢慢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才能。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在工作方面,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新闻校对是一个细致活,对稿件的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工作态度必须认真,不能疏忽大意。一篇稿件从初校、复校到检查,再到复印。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周围老同事的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在学习方面,强化理论和业务的学习。通过每月一次的编辑中心组织的学习,我对国际国内及全省的局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拓宽了视野,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而在校对组内部的学习交流会上,同事之间的业务交流,使我取长补短,业务水平得以提升,可谓受益匪浅。

在思想方面,严于律己、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向上,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实实在在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生活,严格要求自己。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譬如理论知识水平还比较低,业务技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的一年里,我为自己制订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加紧学习,更好的充实自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而且目光不能局限于自己周围的小圈子,要着眼于大局,着眼于今后的发展。我会继续向其他同事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争取更好的成绩。

篇2:小记者新闻校对

一、小记者新闻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 如何做个优秀的小记者

1、参加小记者活动的意义

小记者活动的意义。我们每年都会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小记者活动的意义,让学生和家长明白参加小记者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能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小记者应具备的条件

一、是非分明。小记者是做舆论宣传工作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应该十分鲜明。在中小学生的活中,确实有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现象,小记者应该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大力提倡积极的东西。

二、知识丰富。小记者所写的新闻是多方面的,因此必须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生报刊、听广播、看电视、收集信息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小记者对各方面知识不求专与深,但一定要了解当,以免在写稿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三、高度敏感。当今社会的信息很多,但这些信息不一定都能够构成新闻。小记者要能敏锐地发现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及时发现那些重要的、新鲜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紧追不舍,这样,才能采写出有价值的新闻。如有位小记者采写的《小白露打赢了官司》,就是从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这一角度写出的新闻稿件。

四、吃苦耐劳。当小记者也是非常辛苦的,一分辛苦,才能有一分收获。因为好新闻不会自己送上门来,而需要小记者自己去挖掘。开封市参加采访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两位小记者,白天采访会议代表,晚上写稿至深夜,非常辛苦,但他们都圆满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五、广交朋友。小记者要广交朋友,因为朋友越多,新闻窗口就越多。这些朋友有你的同学、小伙伴,也有老师、家长,还有大记者。有许多新闻线索,朋友会及时、主动提供给你的,缺少朋友是当不好小记者的。

六、勤奋写作。面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的小记者写出的报道有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于写作基本功不一样所造成的。小记者要勤奋学习,坚持写作,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如何当好小记者

4、课堂互动:自我介绍、交朋友、5、第二单元 什么是新闻

6、新闻的特点

新闻的特点:及时准确真实简洁

7、新闻的基本要素——五个W和一个H

篇3:小记者新闻校对

新闻校对是新闻编辑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对新闻起到质量把控的作用, 这也决定了对新闻校对者的要求很高。在实际的工作中, 校对人员往往面临工作密度大、多环节流水作业、时间紧迫、质量要求高等诸多情况。一个优秀的校对人员除了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之外, 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笔者认为, 新闻校对人员应具备的三样心理素质:耐心、静心、信心。

二、新闻校对心理素质之一——耐心

耐心是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对于从事新闻校对工作的人员而言, 耐心是做好各项校对工作的必备条件。要在新闻校对工作中做到有耐心, 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 克服急躁的心理:新闻校对普遍存在工作量大、版面多、任务重、时间紧迫等特点。虽然如今已进入互联网时代, 各种现代化技术、设备在新闻编辑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新闻编辑的工作效率, 但新闻的质量却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这是因为处于快节奏的新闻编辑工作中, 差错是难免避免的问题, 利用一定的设备技术虽然能达到一定的纠错目的, 但“电脑始终代替不了人脑”, 很多差错是这些设备技术无法识别的, 这也是校对人员存在的主要理由。[1]在面对如此大量而繁琐的工作任务时, 想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也是人之常情, 但往往事与愿违, 越是急于求成, 就越“欲速则不达”。处于这种急躁的心理状况下进行新闻稿件的校对工作, 必然会成为新闻高质量的“拦路虎”。因此, 必须努力克服急躁的校对心理。 (2) 树立善始善终的思想:在新闻校对工作中, 一些校对人员往往存在“重大轻小”的心理。即在校对一篇新闻文稿时, 如果文稿比较重要, 校对人员往往会高度警觉, 聚精会神, 对文稿的检查甚至能做到万物巨细, 毫无疏漏。[2]但在校对一些比较小块或普通的文章时, 往往不够用心。结果可能出现很多显而易见的差错, 甚至是重大差错, 功亏一篑。这其实就是“重大轻小”思想作祟的后果。校对人员应转变这种思想观念, 树立“善始善终”的思想。在校对重要的新闻稿件时, 做到严肃、仔细、认真, 而对于小块或普通稿件也同样需要秉承高度负责的态度。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善始善终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三、新闻校对心理素质之二——静心

所谓静心, 就是在面对大量、繁琐、紧张的工作时,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心静神凝。校对工作与其说是一项高技术含量活, 不如说是一项细致活。要保证校对的质量, 校对人员必须静下心来工作, 并使之成为提高校对质量的重要手段。处于安静的工作环境下, 有助于静下心来工作。但在实际的工作中, 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无法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此时, 就需要校对人员调整心态, 尽量处于一种平和的心态, 做到“闹中取静”。要做到静心, 必须做到: (1) 有恒心, 这一点需要经过长期锤炼和不断的自我提醒才能做到。例如, 在日常工作中, 校对人员应对自己不断进行心理暗示, 告诫自己振作精神。在遇到难题时, 心不慌, 静下心来思考, 直至找到解决的办法。 (2) 专心, 在致力于某一件事情时, 即使周围再热闹, 也不会对自己造成干扰。 (3) 收心, 就是在校对工作前, 即使之前处于何种心境下, 都应尽快排除杂念, 迫使自己尽快投入工作角色中去。

四、新闻校对心理素质之三——信心

新闻校对工作对校对人员有很高的要求, 在面对一些似是而非或者辨识难度很大的问题时, 校对人员有时候可能会出现手足无措, 不知如何是好的尴尬情况, 从而影响信心。又或者在全身心投入校对工作后却依然出现差错的情况时,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校对者的信心。一些校对人员在遭遇挫折时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越不自信就越出错, 越出错就越不自信, 工作陷入“恶性循环”中。因此, 在新闻校对工作中必须树立信心, 这是校对人员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之一。但是信心不是凭空而来, 需要做足前期工作。为此, 笔者认为, 可通过以下方法树立校对信心: (1) 制定阶段性目标。如果事前树立一个大而远的目标, 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从而失去信心。如果在一定时期内, 制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 将大目标步骤化、具体化, 反而更容易达到目标, 从而有助于提升自信心。例如, 在面对一大沓新闻稿件时, 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小时内校对多少篇稿件的目标。目标一步步达到, 其实就是大目标的积累实现。 (2) 努力扩大知识面。新闻校对稿件涉及面广, 对校对人员各方面的要求均较高。校对人员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和“活字典”, 而这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社会日新月异, 时代不断发展, 知识也不断更新变化。校对人员应有意识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 才能有信心从事要求越来越高的校对工作。

五、结语

新闻校对工作是一项相对枯燥的工作, 尤其是面对大量的校对任务时, 往往会影响校对人员的工作心理, 从而影响校对质量。此时, 需要校对人员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校对工作中努力做到耐心、静心和有信心, 力争出色地完成校对工作, 保证校对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琼, 段娜.从编辑校对的角度分析新闻稿件中的隐性差错[J].才智, 2014 (20) :260.

篇4:英才小记者教你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答:小记者发现身边的新闻线索有以下五种途径哦!

1、耳听八方:通过关心“国家大事”发现采访线索。

打开电视机、翻开报纸,我们能够看到每天发生的大事。比如奥运会的召开,体育场馆的建成等等。国家大事,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也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利益。在这里,小记者尤其要更多的关心国家大事,不仅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而且还要通过采访身边与国家大事有关的事情,来履行小记者的职责。

在采访的时候,小记者一定要充满政治热情;要结合自己的年龄和学习实际;要做到报道迅速。这是写好新闻的基础。

2、通过参与:通过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发现采访线索。

在学校里,除了上课,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机会很多,比如少先队活动,课外娱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每次活动,小记者可以自己发现问题,也可以采访组织活动的人,或是活动中引人注目的其他人;还可以专门记录活动中一些有意思的情景或是花絮。

3、留意信息:通过关注宣传橱窗等发现采访线索。

比如学校的橱窗、墙报和黑板报,专门刊载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动态消息。作为小记者要时常去关注这些,看看学校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如果有,就可以组织本校的小记者顺着线索找到有关的同学或是老师,进行重新采访。

4、悉心总结:通过把握纪念日特点来发现采访线索。

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意思就是说写文章要“合时”,做小记者,采访新闻,写文章,也要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来写新闻。翻开日历,我们就可以发现: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十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等。

5、亲临其境:通过观察、游园或旅游发现采访线索。

篇5:小记者如何捕捉新闻

小记者如何捕捉大新闻

县市报记者处于基层,常被人们称为小报、小记者,对宏观事实的把握能力,我们与大报、尤其是中央级媒体记者相比存在着先天不足。毋庸讳言,在宏观把握能力方面的不足,使我们对身边发生着的许多重大新闻,发现和采写时常常失之交臂。但是县市小报记者如果能够多研究和把握大局,深入采访,密切关注社会热难点问题,也能采写出“大新闻”,追踪挖掘出好新闻,甚至是对全国具有指导意义的独家新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记者宏观把握能力和对宏观事实了解的程度,决定记者发现并采写新闻的深度。同样一件事情、一组数据,在不同记者的眼中,的感觉、“生”出不同的新闻。2001年6月15国大陆获利十强台企七落昆山》堪称这方面的成功之作。

这无疑是一条关注度较高、导向意义深远的“大新闻”这样一条简短的信息:台湾媒体对252家在大陆投资的上市公司获利情况,127家获利,其中排名前10名的企业有7家落户在昆山。如果没有对昆山优化投资环境措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的了解,这条报道可能就是一则简讯。昆山何以能够十强独“享”注和对富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的积累,“写”出的深度还远不止于此!在记者的笔下,祖国大陆正在实施利用国际资本和技术的战略,在当年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 “大新闻”,笔下也能写出独家报道。

2004年10一组技术数据,该公会对IT产业的台资企业落户广东和苏州两地的原因,原料价格、投资优惠政策、政府行政服务水平、通关能力、交通条件、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台“政府规范行政与服务”、“便利”、“含人身安全的生活环境质量”。

“地价最低”、“投资优惠”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手段,频”等现象,记者觉得这是一条导向鲜明和极具指导意义的新闻。并且是将苏州地区与广东进行对比的,如何立足于昆山写好这条新闻?是记者要当机立断必须做好的。记者随后专访清华大学教授刘清涛、台湾前行政院顾问叶万安先生和黄鋆钡先生,在围绕这个问题专访叶万安先生时,独家得到一个信息:“这是昆山和苏州地区吸引台资的三大磁场”。记者将这条独家得到的评语做进标题,“抠”出了一篇《“三大磁场”吸引台商“植根”昆山发展》,通讯在昆山日报发表后,许多媒体通过网络进行了转载。在众多大报记者参加此次报道时,笔者是独家围绕该专题进行采访的,此后,中央、省、市许多大报记者先后找到笔者寻求合作,分别发表了《台湾IT业热捧苏州三大“软件”》《新三样取代老三件——苏州招商“杀手锏”发生可喜嬗变》、,被多家媒体转载,12月13日新华社再度以《政府规范行政与服务成为苏州吸引大批台资的首要因素》为题转发,被“珠三角”地区的许多媒体及云南日报等在同一天采用。

创美优品分享

领导活动中有许多事关一个地区发展方向的全局性新闻,事关群众生存与命运的新闻。记者要努力身入、“心”入到领导活动的采访中,捕捉能够引起领导和广大群众共鸣与共识的重大新闻。

2003年1月中旬,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先生第三次访问昆山,看望一名孤残儿童。起初,编辑部只要求记者采写一篇外宾、领导活动新闻。但现场的耳闻目睹,却让记者受到了感染,回到编辑部后记者向编辑部和报社领导做了汇报,领导高度重视,指派记者连夜赶到福利院和爱心学校补充采访,最终写出了一篇颇受称道的独家新闻《一位美国老人与一个中国孤残儿童的忘年交》,近3000字的通讯稿被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海外版)》、《扬子晚报》、《海口晚报》、《苏州日报》以及数十家新闻门户网站刊发,在昆山日报社和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好新闻评选和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中,名,在2005年4

在外宾和领导活动中发现并采写出重大新闻,固然有灵机一动、但是这种偶然应当是建立在记者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强烈的责任心基础上,背景有准确深入的把握。县市报记者在采写领导活动或会议报道,闻、领导活动事无巨细有闻必录,2005年2导的一言一行都“摄”在了记者的脑子里。成为深化领导活动报道的支撑。一是昆山实践科学发展观,从2005“基本称职”的镇级干部被改任非领导职务。笔者在报社同仁和领导的”新机制》、《昆山干部考核借力群众性评议》两条解读性报道,也引起省领导和中央媒体的关注。此后不久,昆山的探索和经验,引起两会的关注,成为新华社两会特别报道《两会观察:中国官员仕途升

更要能敏锐地发现、准确地提炼出主题,这需要记者在日常工”的责任意识,密切研究一个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情

是占全国万分之一土地的昆山能够吸引大批台资、外资企业落户到这里发展的保障,2004年11月上旬,笔者与同事合作采写的一条消息《昆山集约用地举措“写”进国家法规》,可以说是追踪挖掘出来的一家独家新闻。条线记者原是应邀参加昆山国土资源局的一会例会,在会上该局领导对10月28日新颁行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进行传达,其中该领导讲过一句话,触动了记者:昆山许多政策规定比这些都超前。回到报社后,我们议起这个线索,又重新审读新颁行的《决定》,发现新实行的用地投资强度和开发进度两项,昆山早已实行,国务院的这一新法规与昆山有没有联系?条线记者立即采访昆山国土资源局,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条线记者对昆山用地政策相当了解,我们在一起提炼出昆山集约用地举措在全国推广的主题,由于10月28日颁行的新《决定》时效已过,我们决定立即电话采访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有关负责人,一则核准这一事实,二则找

创美优品分享

到一个最新的消息由头。消息成稿后,经领导同意发出,《新华日报》以《昆山集约用地举措走向全国》为题在报眼位置突出处理发表。

篇6:新闻小记者标准化教案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例文,学会新闻报道的写法。

2、通过新闻报道的习作,对高年级学生语言概括能力进行培养。

3、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留心观察或积极参与学校最近举行的重大活动,也可以班级组织一些体育比赛(跳绳、踢毽子、拔河等)或学习竞赛(写字、朗读、作文、辩论等)

2、收集各类报刊,注意浏览上面的新闻报道。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的你,了解新闻吗?咱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新闻小记者。(引只是连连看)

生: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的是当之无愧的新闻小记者呀!

师:“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前几天,老师让大家留心了一下各类报刊,说说看你知道最近发生了哪些事吗?

生:畅谈

师:同学们知道得还真不少,有最近我们国家发生的一些事,还了解国外的一些动态,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啊!刚才大家讲的这些新鲜事用一个词来说,叫什么?

生:新闻报道

师:看来,一则好的新闻报道会让人们了解你身边发生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新闻报道

(揭题:学写新闻报道)

二、学习例文,了解新闻的特点

(一)、怎样写好新闻呢?《诗经》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引阅读)我们先来看看这篇新闻报道是怎么写的?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读读这篇报道,你一定会有启发。

A、题目

1、轻声读例文,说说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是什么?

2、其实它的内容在报道中有醒目的表示,谁找到了?(生读标题)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题目就已经告诉我们报道的主要内容了,再去对照全文读读,体会这一特点。(师相机板书:题目 突出主要内容)

3、这个新闻报道的题目形式上与我们平时看到的题目有什么区别?(有两行)老师告诉大家,这上面的一行叫——主标题,下面的一行叫——副标题。如果还有一个题目在主标题的上面——引题。

4、新闻报道的这标题的学问还真不少,每个词语都代表了它的意义所在。为什么它会有这些特点,从中你看出了什么?联系我们看报纸时的实际想想。(吸引人的注意力;报纸多,节省时间,吸收大量信息„)

B、开头

1、自由读读第一段,写了什么?(板书:主要内容、交代结果)

2、题目已经写了内容了,这里又写了新闻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吗?(还写了新闻的时间、地点以及其他情况)

C、中间、结尾

1、第二段写了什么?

2、它与我们平时写的比赛经过有什么不同?看,老师这里也有一段关于篮球比赛的段落,你比较一下。(板书:语言简洁 大致经过)

3、结尾可以怎么写?(板书:相关信息)D、根据板书小结新闻报道的特点

(二)、(出示三则新闻报道)看看,老师分别是从《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上截取下来的几则新闻,读一读,再来体会新闻的特点。

三、选择材料,指导写作

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经常会有一些精彩的活动,今天就让我们也来当回小记者,把这些活动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写下来。先闭上眼睛静思默想片刻,有哪些是值得你去写的?(写字、朗诵、歌唱、拔河、篮球比赛„„)

2、想好了,就跟小组的同学去交流交流,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写?

3、在练说的过程,你发现哪一部分相对较为困难?(标题和经过)

A、指导写标题

1、看,老师这里有几个关于刘翔夺冠的新闻标题(上海滩巅峰对决 刘翔后来居上 13秒07再夺桂冠 23日看刘翔独舞 刘翔食指冲天:王者之争,舍我其谁 永不放弃的最后一跨近乎神奇的逆转拒绝悲情 自家地盘飞人玩“心跳” 翔粉皆呼惊魂)

2、看这么多个标题,有什么感受?(同一件事,标题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写法)

3、你觉得你选事件的标题可以怎么拟,说给同桌听听,帮你取舍一下!B、指导写中间经过部分

1、根据刚才同学的讲述,你说说你觉得他说时有什么缺点?(一是过于详细,面面俱到

二是过于简洁,含糊不清)

2、以上两点是要避免的,写比赛是语言要简练,要把比赛双方胜败的原因概要地介绍出来,并且能相对的“点面”结合。

3、再指名练说,师生共同点评。

四、方法点津。

每周一招

生活处处新鲜事,新闻报道写发现。

画龙点睛选标题,吸引读者引兴趣。

导语揭示文内容,深化主题展结尾。

叙述清楚细展现,比赛场面现眼前。

新闻的特点:

1、用事实说话。(真)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作者的观点不是明白无误的表述出来,而是隐藏在对事实的描写之中。

2、迅速及时,讲求时效。(新)新闻贵在“新”,反映的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不是陈年老账。比如,我们学校现在举行的各类活动,你及时写出来了,就是新闻。明年这个时候再写今年的事,就不是新闻了,甚至这个星期下个星期写。

3、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情,是广大师生关心的事情,重要的事情。(意义)我们学校里每天都发生一些事情,但并不是这些都可以写成新闻。我们要选择那些积极向上的、关系到全校师生切身利益的事情来写。比如,学校里的一些重大决策,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班级里的新气象等等,当然也可以写一点批评类稿件,反映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如何写新闻报道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新闻的内容,通常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五个要素。

一、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

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新闻的标题主要有两种形式:

1、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例如:

力量的凝聚,胜利的曙光

——××学院班级拔河比赛成功举办

2、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例如:开展和谐校园活动。

二、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

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如:

永嘉二中在该校语文组和团委的组织下,于12月9日晚在综合楼举行了“爱国.爱乡.爱校”主题诗歌朗诵比赛。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

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精彩的校运动会。一大早,全校师生就来到了运动场,他们有的安排场地,有的整理服装,有的安放运动器材,忙得不亦乐乎,原本寂静的赛场一下子热闹起来。

3、意义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如:

为推动教育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日前,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

三、主体

导语之后,就是主体。它是新闻的主干部分,是用充分的、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的内容作具体全面的阐述,以体现全文的主题。

时序结构。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

四、背景

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对新闻报道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有人说,新闻背景是新闻中的“维生素”,是新闻写作的“敲门槌”。

五、结尾

结尾又称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

结尾的作用或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也有的言之已尽,没有结尾。

结尾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1、小结意义式。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长歌当哭,在莘莘学子真情的朗诵声里,蕴含着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祝福,同时也歌颂了中华民族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英雄本色和热爱祖国、勇敢拼搏的革命精神。这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公民精神与国民意识教育,一次心灵的洗礼。

2、展望式。在报道完主要事实后,进一步指出事情发展的必然趋势或必然结果。如:

此次运动会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们期待下次运动会的顺利进行。

五、思路导航

题目:《XX小学拔河比赛报道》《激烈的拔河比赛》《 》„„

开头:直接点出比赛的时间、地点以及参赛的人员,结果怎样。

中间:按照时间顺序把比赛的整个过程写清楚,结尾:补充交代有关情况,并点出比赛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

板书:

学写新闻报道 题目

突出主要内容 开头

交代结果 中间

语言简洁 大致经过

结尾

相关信息

[案例评析]

1、激发兴趣,导入习作。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本次习作教学从学生乐于接受的谈话开始,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发学生情感倾吐与交流的欲望,做到“情动而辞发”,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这次习作。

2、用好例文,指导习作。首先,新闻“主体”部分的写作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受以往写记叙文的影响,往往会把主体部分写得详尽具体,绘声绘色。教学中,利用两段文字,一段是记叙文式的详细描写,一段是新闻式的概括描写,让学生进行品读、比较,使学生感悟到新闻主体的写作要领是:用概括的语言写出大体经过,为学生后面的习作练习做好铺垫。其次,新闻报道的“题目”是画龙点睛之笔,先对例文上的标题进行品评,再在后面练说遇难时,运用“刘翔夺冠”的几个标题进行品读,发现其特点。这样以后,学生对于标题的拟定就找到了一块摘果子的跳板。

篇7:浅谈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须的素质,它既是一种综合的判断能力,又是一种敏捷的思维能力,而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则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同时,能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的精神风貌。

由于电视新闻摄影具有纪实性和形象性的基本特征。因此,电视新闻记者的思维,不仅要具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而且还要有“直觉思维”,这是一种快速地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并用的思维,也就是“一触即拍”的电视记者的思维。

在电视摄影中,屏幕虽然是新闻事件现场的现象的再现但是,这绝不是机械地“有闻必录”和自然主义的拍摄,也不是无视形象造形和视觉效果,恰恰相反,记者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手段,选取具有一定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事实形象去影响观众。同时,这种形象性既不是生活现象的机械记录和事实图解,也不是脱离客观纪实的主观设想和臆造,而是具体可感的现实生活的一角,是概括了事物本质的典型形象。因此,对于一个电视记者来说,必须具备对新闻事实有多方面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要有敏捷的新闻嗅觉—一新闻敏感。概括起来,新闻敏感大致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一、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以及预见可能产生的政治作用的能力。

电视是一种运用视听语言和现代综合技术进行新闻报道的宣传形式。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新闻记者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就必须服从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并积极地反映人民群众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要求利益和愿望。所以,记者的新闻敏感,首先是一种政治敏感。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善于发现事物的政治意义对于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广大群众所关注而又涉及无迫切的问题,我们新闻记者都要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去发现、去捕捉。1976年“天安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们国家和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不少电视新闻记者怀着对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深厚感情,冲向天安门广场,不顾身家性命,大智大勇地拍下了那纪念碑下花似海、天安门前人如潮的悲壮场面,形象地记录了首都人民怀念周总理的真情实景这些珍贵镜头,记者不仅采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千方百计地突出了思想性和政治意义,深刻地反映了这场运动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敏锐的政治敏感和对客观事物的敏捷洞察力。

二、新闻敏感是记者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在全局中的地位,在事物发展阶段上影响大小的能力

世界各类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必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些事实,虽属平常小事,但在某个时间、某个地区却成了突出矛盾,成为影响全局的因素新闻记者的敏感,不但要善于发现新生事物的苗头,而且要善于抓住某些寻常事物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某些事实的报道,影响全局。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对全局情况了如指掌,对事物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认识。

去年四、五月间,不少群众反映兴国市场短斤少两、强买强卖现象严重。尤其是一些灰鹅贩子,常在收购上坑害养鹅户。对此,兴国广播电视台随同县工商、物价和技术质量监督局等部门进行了一次市场检查。就文明经商、明码标价和市场建设等方面开展宣传报道,对一些不法经营者还进行了曝光。这一系列新闻播出后,群众普遍反映这一问题抓得好。在国庆前夕,记者再度来到市场采访,群众纷纷反映市场秩序比以往好多了。一杆秤虽然是件小事,但它连着千家万户,连着市场和农村。灰鹅是兴国的主要出口农副产品,市场不畅,影响着农民养鹅积极性,也影响到兴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因此,一个新闻记者切莫忽视了带全局性的一些事情,小与大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善于从小事中发现大问题。

三、新闻敏感是衡量记者能否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引起观众反响程度的洞察能力

新闻敏感是衡量电视记者新闻嗅觉的综合标志。能否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在观众中可能引起的反响程度,既表现为记者对正在变动的客观事物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也表现为记者对这一新闻事实的预见能力。今年4月间,兴国广播电视合收到一封观众来信,反映社富中心小学五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陈联荣,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的危险。收到这封来信后,记者立即赶往社富中心小学采访。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陈联荣是个非常不幸的孩子。10年前。母亲因房屋倒塌被压死,父亲受不了这意外的打击而精神失常。使陈联荣陷入了衣食无着落的困境。但陈联荣是一位聪明可爱的孩子,几年来。小联荣在极其艰苦的困境中刻苦学习,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五次在省市级还放比赛中获奖。由于生活没有保障,年仅13岁的陈联荣,曾有几次或弃学外出打工的念头。面对这位聪明可怜的孩子,我们参加采访的同志的心都颤抖了,我们似乎感到应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呼吁人们救助这位贫困孩子。在局领导的支持下,第一篇<<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大阳>>的专题新闻产生了,专题以现场采访为主,以事实传情。专题播出当天晚上,兴国糖厂厂长黄青就打电话给编辑部,表示愿意救助陈联荣。第二天上午,黄青厂长带着慰问品驱车赶往社富中心小学看望陈联荣,并代表全厂干部职工捐款1000元,个人捐资200元。县广播电视台又及时进行了报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纷纷向陈联荣捐物。赣州电视台、市广播电视台和江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还多次采用兴国广播电视台的追踪报道。整个报道,从《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大阳》<<他究竟需要什么>><<陈联荣顺利步入中学>>,采用多侧面,多角度的方法,进行了深度报道,观众反响很大效果很好.不少好心人向陈联荣同学伸出了友爱之手,参与捐款物捐的有一般干部职工,也有领导于部和个体工商户;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教育事业的主持和希望工程的关注。我们也从中得到启示:是否能及时地发现新闻线索完全取决于记者的职业敏感。记者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特别是在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或者司空见惯的事件中,迅速及时地捕捉到新闻。并能紧紧把握这一新闻事实道时进行深度报道。

四、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见微知著、在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发现有新问价值的“大新闻”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虽然都是社会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但一些不显眼的形式和现象,往往被人们忽视,殊不知其中可能包含“大新闻”。记者的功力就是要知徽见著,从平凡之中看出不平凡从寻常中看不寻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小事往住不为人注意,但只要你经过一番细心观察,把它同周围的客观事实联系起来,往往就会发现隐藏在小事之后的重大内容,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篇8:小记者新闻校对

隐性差错和显性差错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来说, 我们把比较容易发现的错误称为显性差错;把不容易被发现的错误称为隐性差错。在校对的过程中, 如果只是注意字形和技术方面的问题, 就会遗漏隐性差错。

以前, 编辑牢记的原则是“尊重原稿”,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校异同”, 但是如今, 编辑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 还要做到“校是非”。

二、隐性差错的特点

(一) 隐性差错具有隐蔽性

隐性差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隐蔽性, 这些错误经常隐藏在文字的背后, 稍不注意就会被遗漏掉。在对稿件进行校对的过程当中, 如果只是注意文字、标点等这些表面知识, 或许就会出现差错, 但是如果肯用心钻研, 仔细推敲稿件的内容, 或许就会发现这些隐性差错。

(二) 隐性差错具有模糊性

很多老编辑在审稿的过程中, 总是能够凭经验觉察到一些问题, 可是在短时间内又没有办法说清楚, 这正是因为隐性差错具有模糊性。很多句子看起来正确, 其实却是经不起推敲的。一旦遇到这种情况, 编辑不应该轻易放过, 而是应该仔细求证, 善于并勇于发现问题。

三、隐性差错的类型

新闻稿件中的隐性差错有很多不同的类型, 本文只选取典型类型进行分析。

(一) 常识类隐性差错

有些稿件中写企业法人某某获得某项荣誉称号, 看起来没有什么错误, 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法人不是指个人, 当描述对象为个人时, 应该写作企业法人代表。

可见, 在校对稿件的过程中, 具备丰富的常识, 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 简称类隐性差错

简称可以缩短书写的时间, 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 但是简称也是有一定规范的, 并不是所有的词都有简称。经常使用的简称形式, 如果使用不规范的话, 就很容易产生歧义, 所以在遇到简称问题的时候, 编辑也应该多多注意。

(三) 习惯性隐性差错

在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歌舞节目中, 出现了“欢渡春节”四个字, 乍一看没有什么错误, 其实却是不对的。虽然在汉语中, “度”和“渡”有一部分意思是相同的, 但是两者是不能互换使用的。在亿万观众面前出现这样的错误, 实在应该引起大众传媒的注意。

四、稿件中出现隐性差错的原因

(一) 编辑专业素养不高

这主要是编辑学识和专业素养方面的原因。新闻稿件题材丰富, 类型广泛, 如果编辑工作者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视野, 那在审稿的过程中就很容易遗漏隐性差错。

(二) 编辑粗心大意, 没有恪尽职守

很多编辑在专业水平和学识方面的功底是过硬的, 但是他们在工作中粗心大意, 没有恪尽职守, 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由于隐性差错有隐蔽性和模糊性, 所以不容易被发现, 一旦编辑人员放松警惕, 就很容易遗漏隐性差错。

五、校对应该怎样消除隐性差错

(一) 提高编辑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高低是非常重要的, 这直接影响到稿件的质量。编辑人员在对新闻稿件进行编辑加工的时候, 应该善疑多思, 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要意识到每篇稿件都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要提高警惕性, 时刻准备着。在这个问题上, 编辑应该从两个方面下手:首先, 应该看稿件中是否存在有歧义的词语, 如果存在的话, 一定要对其进行考证, 确保其正确性;其次, 应该联系稿件的上下文, 看稿件的内容方面是否存在矛盾。在对稿件产生疑问后, 应该勤于思考, 并亲自动手对文章中的疑问进行考证分析。

(二) 提高编辑的责任意识

编辑人员身上担负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从很多经典著作的差错率非常低这一点可以看出, 编辑的责任意识在出版物的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编辑在对稿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 如果遇到没有把握的问题, 一定不能望文生义, 而是应该通过电话核实、翻阅资料等方法进行求证, 确保稿件的正确性, 从而避免一些错误观点的传播。

(三) 树立正确的编辑职业道德观

职业道德是从事相应职业的人员, 在职业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品质。职业道德是使各行各业的人们恪尽职守, 承担社会责任的一剂润滑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传播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编辑的职业道德要求为:爱岗敬业, 忠于职守, 廉洁自律, 提高出版质量, 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服务。编辑只有树立正确的编辑职业道德观, 才能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篇稿件, 才能在工作中端正态度, 从而减少稿件中的隐性差错。

参考文献

[1]王熙之.大众传媒隐性差错典型例析.新闻世界, 2011 (01) .

[2]董微.新闻隐性差错的校对研究.中国传媒, 2013 (03) .

上一篇:五下数学单元总结下一篇:作文:扫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