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册音乐下册巧嘴巴教学设计

2024-04-15

二年级册音乐下册巧嘴巴教学设计(通用6篇)

篇1:二年级册音乐下册巧嘴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唱 《猜谜谣》

2、听 《蝈蝈和蛐蛐》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并拓宽学生对各种动物的知识面,从而激发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通过听赏和表演《蝈蝈和蛐蛐》,了解这两种昆虫。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

歌曲《猜谜谣》中衬词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猜谜谣》的伴奏音乐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猜谜谣》

(一)导入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游戏,熟悉歌曲内容,并且不公布谜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

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三)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1、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这本来就是一首儿歌,颇具幽默性,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既熟悉了歌词内容,又熟悉了歌词节奏,诱发了学习兴趣。

(四)学唱歌曲

1、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2、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3、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演唱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听一听,演一演《蝈蝈和蛐蛐》(男声独唱)

1、导入:在夏天的夜晚,当人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田野却热闹了起来,同学们说说看都有些什么?(生回答,师出示一蝈蝈和蛐蛐的图片)

师:这两只昆虫长得多像呀,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出不同点后,教师可再介绍一下这两种昆虫。

【设计意图】: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增长学生的知识面。

2、欣赏

①初听乐曲,熟悉乐曲。

师:听,现在蝈蝈和蛐蛐它们唱起了歌,听听看,它们唱得到底是什么?

②复听乐曲,巩固拓展。

学生根据乐曲描绘的音乐形象来表演和想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听 《唱大戏》

2、拓展 综合表演本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大戏》和念念白,了解戏曲的打击伴奏乐器,初步了解戏曲锣鼓经。

2、综合拓展本单元的内容,说出在生活中的其它“巧嘴巴”,在老师的帮助下,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教学重点:

跟着《唱大戏》的音乐准确地念念白。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来表演本单元中的“巧嘴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跟很多的动物巧嘴巴做了好朋友。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听听它的嘴巴巧不巧。

教师拿出一件戏曲打击乐器,如锣、钗等,敲出丰富的节奏,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这件乐器在什么情况下用得比较多?

生回答戏曲。

欣赏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引出歌曲题目《唱大戏》

【设计意图】:在导入的同时,初步了解戏曲中的打击乐器。

二、学习《唱大戏》

师:你们有没有看过唱大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唱大戏吧!

1、听听《唱大戏》,感受乐曲中蕴含的戏曲元素。

2、跟着《唱大戏》的音乐念一念歌曲中的念白。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并初步接触戏曲锣鼓经。单并不要求掌握。

三、综合拓展

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巧嘴巴,同时你们的嘴巴也越来越巧了,那你们还记得这些巧嘴巴都唱了些什么呢?(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巧嘴巴,这要靠同学们不断地去寻找、去发现。

【设计意图】:所学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知道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并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音乐。

师:呀,所有的巧嘴巴都到这儿来了,我们一起来开个联欢会吧。现在请同学们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内容,可以自己一个人独自表演,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准备一下,要拿出最好的水平来哦!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小小的奖励呢!

生:自由组合排练,并踊跃上台表演。

老师根据表演的情况,评出各奖项,如:大大方方奖、最佳台风奖、最佳效果奖、最佳节目奖等等。

《数鸭子》教学反思

《数鸭子》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儿歌,很多小朋友张嘴就能够唱出来。但是殊不知,越是熟悉的歌曲,学生的优越感就越强烈,就会毫不吝啬的大声唱出来,这样就少了聆听的步骤,容易出错。

三班教学这一课时,初听《 数鸭子》这首歌时,有些学生已经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而且我发现那些学生的口型跟歌词都合得上。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把原本要聆听两遍的,改成一遍。接着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然后就跟着伴奏慢慢地加歌词。一遍结束之后,学生已经基本会唱了,接下来的两遍随录音范唱,学生都唱得很好,没多少时间,学生已经很快掌握了这首歌曲,比我预设的快得多。但是在教学后期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学生演唱歌曲后,用动作来表现的时候,就不能两者兼顾了,记得动作就不会唱,能唱就不能演,并且学生在节奏上还掌握得不是很好。而且就连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也忽视了。这是我在备课中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在一班上这一课时,我吸取在三班的教训。由于很多小朋友在学前班都已欣赏或演唱过,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把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改放在了“O”四分休止符的感受和运用上。首先创设情境,感受表现休止符。通过设计音乐游戏“木头人”表现休止符。学生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可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可同学间相互配合,音乐停止时,学生马上摆出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可爱造型。再让学生哼唱这一旋律,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在“0”处,鼓励学生用各种动作表示,用点头、拍肩、打响舌等。“木头人”游戏是一个学生比较熟悉,又简单易学的游戏,在课堂运用中,给其配上简单的旋律,能让学生把音乐和游戏结合起来,进一步用肢体语言表现休止符。其次在情境中演唱休止符。学生模仿鸭子的可爱样子学一学,进一步在情境中表现四分休止符。再进行歌曲教学,初听歌曲《数鸭子》,生随琴演唱,休止符“O”用鸭子叫声“ga”来表示,边演唱边进行即兴表演。随后进行歌曲创编。在整堂课的设计中,着眼于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运用四分休止符,动中感受、体验,玩中表现,唱中运用。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爱动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善于模仿,喜好游戏,他们的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往往与活跃的肢体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对于相对枯燥、单调的基础知识的教学,以游戏贯彻于四分休止符的教学,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游戏中,在玩乐中,在师生的互动中学会这一基本乐理知识。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演唱歌曲,也基本掌握了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教师也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开心,课堂还很活跃。

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刻地体会到了: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将某一特定的节奏或旋律融到他们所熟悉的某一特定的动作组合之中,孩子就特别容易接受和掌握。而且真正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掌握的,但这对我们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活、对学生、对音乐学习规律的深刻洞察力,深刻的文化素养以及较高的教育教学技巧。

篇2:二年级册音乐下册巧嘴巴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三单元巧嘴巴

单元目标:、在听赏和演唱歌曲的活动中,感受音乐情绪,拓宽学生的动物知识面,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积极有序地参加音乐游戏和音乐表演,并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表演大胆、投入。

3、通过练习《绕口令》和欣赏《鸭子拌嘴》,感受与了解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对表达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的作用。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真正的“巧嘴巴”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单元重点:、能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今”。

2、在演唱、听赏歌曲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单元难点:、用自已创作的节奏及不同的速度念出独特的“绕口令”。

2、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创编和表演乐曲的动作。

课时安排:

课时

拓展

第一课时

我家小院嘴巴多

我的创造

第二课时

数鸭子

鸭子拌嘴

第三课时

猜谜谣

蝈蝈和蛐蛐

第四课时

唱大戏

综合表演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动:我的创造: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2、听:《我家小院嘴巴多》

教学目标:、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我节奏念绕口令,知道不同的节奏和速度对表现情绪和气氛的作用。

2、通过《我家小院嘴巴多》的听赏与表演,从各方面了解家畜和家禽的知识。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有节奏感地念绕口令,尽量与其他同学不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动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游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游戏,游戏的题目是“请你跟我这样说”。

出示:①今天天气真正好

②今?天天气真?正好

③今天天气真?正好

【设计意图】:教师按不同的节奏、速度说一遍,学生跟一遍,并请学生找出不同点。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说的几句话,有什么变化?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知道,相同话可以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来表达,不同的节奏与速度可丰富表达方式,并为以下绕口令学习起到示范与铺垫作用。

2、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

①出示绕口令

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成果,一起跟着读一读、比一比,哪一组的绕口令念得最有创意。

②教师总结表扬

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创作,感受创作的乐趣,并在朗读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评价。

三、学习“我家小院嘴巴多”

(一)情境创设

师:其实,老师家的小院里也有很多的巧嘴巴,你们猜是什么?

生:说出各种动物的名称,并模仿动物的叫声与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与动作,增加对各种动物的了解与热爱,并为以下的演一演作好准备。

(二)导入学习、学生听录音范唱,熟悉歌曲旋律,体验歌曲情绪。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合唱吧。

2、跟着录音唱一唱,并模仿动物的动作演一演。

3、把歌词中的动物换成其它动物唱一唱、演一演。

①说出其它动物的特征,在老师的帮助下创编歌词。

②根据创编的歌词唱一唱、演一演。

【设计意图】:学习书本上的歌词后,创作自己的歌词并实践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师:今天,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来念了绕口令,并给乐曲《我家小院嘴巴多》编了第二段歌词,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都是“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

(出示顺口溜“巧嘴巴”,生齐读。)

2、随音乐“我家小院嘴巴多”律动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数鸭子》

2、听:《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然清晰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数鸭子》,能用唱名跟老师模唱该歌歌谱,并背唱这首歌。

2、通过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打击乐器用不同的节奏与速度演奏时,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出的不同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并能有所描述。

教学重点:

能有表情地背唱《数鸭子》。

教学难点:

感受节奏与速度对乐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数鸭子》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数鸭子》

、听录音范唱

师:上节课,我们在小院里看到了那么多的巧嘴巴,热闹的气氛引来了一群鸭子。瞧,它们过来了。

听录音范唱,熟悉旋律,整体感受歌曲。、有节奏地跟教师读歌词,并用动作模仿鸭子的形象。

【设计意图】:在熟悉歌词内容的同时,为以下的表演唱做准备。

2、学生随着《数鸭子》的范唱乐反复学唱歌曲,并随歌曲自由律动。

3、分组演唱两段歌词,并交换演唱内容。

4、跟老师模唱歌谱。

5、背唱这首歌,并请学生上台表演唱。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巩固歌曲的教学。

三、鸭子拌嘴(打击乐合奏)、初听乐曲,初步整体感受乐曲形象。

导入:这么多活泼的鸭子我们数也数不清,哎呀,现在它们又在干嘛呀?

师:听了这首乐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总结:原来鸭子们在拌嘴呢,导出曲目《鸭子拌嘴》。

【设计意图】:学生在描绘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教师在学生的发言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出欣赏的题目。

2、复听乐曲用动作模仿鸭子拌嘴,体验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对乐曲的重要性。

学生分成几组,边听音乐,边想象自己就是那群鸭子中的一只,随着音乐的进行用动作来模仿鸭子拌嘴的情景,并对有创意的动作小组予以激励表扬。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

《猜谜谣》

2、听

《蝈蝈和蛐蛐》

教学目标:、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并拓宽学生对各种动物的知识面,从而激发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通过听赏和表演《蝈蝈和蛐蛐》,了解这两种昆虫。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

歌曲《猜谜谣》中衬词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猜谜谣》的伴奏音乐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猜谜谣》

(一)导入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

坐着高,站着低。

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游戏,熟悉歌曲内容,并且不公布谜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

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三)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2、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这本来就是一首儿歌,颇具幽默性,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既熟悉了歌词内容,又熟悉了歌词节奏,诱发了学习兴趣。

(四)学唱歌曲、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2、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3、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设计意图】:以不同的演唱方式巩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听一听,演一演《蝈蝈和蛐蛐》(男声独唱)

、导入:在夏天的夜晚,当人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田野却热闹了起来,同学们说说看都有些什么?(生回答,师出示一蝈蝈和蛐蛐的图片)

师:这两只昆虫长得多像呀,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出不同点后,教师可再介绍一下这两种昆虫。

【设计意图】: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增长学生的知识面。

2、欣赏

①初听乐曲,熟悉乐曲。

师:听,现在蝈蝈和蛐蛐它们唱起了歌,听听看,它们唱得到底是什么?

②复听乐曲,巩固拓展。

学生根据乐曲描绘的音乐形象来表演和想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听

《唱大戏》

2、拓展

综合表演本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听《唱大戏》和念念白,了解戏曲的打击伴奏乐器,初步接解与了解戏曲锣鼓经。

2、综合拓展本单元的内容,说出在生活中的其它“巧嘴巴”,在老师的帮助下,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教学重点:

跟着《唱大戏》的音乐准确地念念白。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来表演本单元中的“巧嘴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唱大戏》进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唱大戏》

、情境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跟很多的动物巧嘴巴做了好朋友。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听听它的嘴巴巧不巧。

教师拿出一件戏曲打击乐器,如锣、钗等,敲出丰富的节奏,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这件乐器在什么情况下用得比较多?

生回答戏曲。

欣赏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引出歌曲题目《唱大戏》

【设计意图】:在导入的同时,初步了解戏曲中的打击乐器。

师:你们有没有看过唱大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唱大戏吧!

2、听听《唱大戏》,感受乐曲中蕴含的戏曲元素。

、跟着《唱大戏》的音乐念一念歌曲中的念白。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并初步接触戏曲锣鼓经。单并不要求掌握。

三、综合拓展

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巧嘴巴,同时你们的嘴巴也越来越巧了,那你们还记得这些巧嘴巴都唱了些什么呢?(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巧嘴巴,这要靠同学们不断地去寻找、去发现。

【设计意图】:所学的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知道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并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音乐。

师:呀,所有的巧嘴巴都到这儿来了,我们一起来开个联欢会吧。现在请同学们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内容,可以自己一个人独自表演,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准备一下,要拿出最好的水平来哦!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小小的奖励呢!

生:自由组合排练,并踊跃上台表演。

篇3:二年级册音乐下册巧嘴巴教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读题而感受亮堂, 读题而仿佛看到无数灯光在眼前闪耀, 读题而感受到万分的欣喜, 因为亮起来的北京有一种别样的美, 因为亮起来的北京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国明天的那份希望和憧憬。于是“北京亮起来了”不只是一个短语, 加上感叹号, 似乎成了呼喊, 呼喊夜晚的北京的那份美丽, 呼喊未来北京的那份亮色前程。

夜晚的北京因灯而亮, 夜晚的北京因灯而炫目, “灯”是隐匿于亮背后的一条行文线索。教材先总起夜晚的北京城是“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而后具体写了街灯、车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霓虹灯、广告灯、建筑上的装饰灯, 把整个北京城装点得像个盛装的新娘。最后总结灯让夜晚的北京明亮而辉煌。

细细品读每一句话, 每一句话里都藏着“灯”;细细感受每一句话, 每一句话都透着一份光的亮色;细细品味每一句话, 每一句话里都饱含着热情和喜悦。再细细咀嚼句子中的关键词、重点词, 这些关键词、重点词也含着“灯”和“光”。如含有“灯”的词有“灯的海洋”“华灯高照”“灯光闪烁”等;含有“光”的词语有“光的世界”“光彩夺目”“五光十色”“银光闪闪”等。理解这些词语, 有助于孩子能更深刻感受到夜晚北京的绚丽多彩;理解这些词语, 有助于孩子能感悟到句子承载的那份自豪与骄傲。同时由理解、感悟走向积累与运用, 使这些词语成为孩子语文能力的一个分子, 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在如上解读的基础上, 我们为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文本表达的大致意思”的目标, 以“找‘灯’巧读, 读‘亮’北京”为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走进教材, 与教材进行对话, 与心中庄严而美丽的北京进行对话。

教学过程

一、读图再现北京, 夸夸北京

1.孩子们, 去年我们已经去了一趟北京, 见识了红墙黄瓦的故宫、成荫的绿树、林立的高楼和纵横的立交桥。今天, 老师想再带大家去一趟北京。

2. (课件出示雄伟的故宫、繁华的大街、热闹的王府井、一幢幢高楼和一座座立交桥。) 这是什么? (雄伟的故宫) 请大家一边看, 一边响亮地读出来!

3.谁来说说北京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简洁而活泼的导语对学生的认知进行链接, 形象直观的北京景观, 既唤醒学生的记忆, 也激起学生心中对圣地的向往。为了让荧屏阅读更有语文味, 我们在图片醒目的位置写上相应的关键信息, 如“雄伟的故宫”“繁华的大街”, 一是为了让图更具对话意味, 让图不仅以色彩和线条与学生对话, 还以文字跟学生交流;二是孩子在与图对话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北京形象美, 同时再一次接受语言信息, 起到复习词语、认读词语、积累词语的作用;第三, 虽然看起来只是几个简短的词组, 但当图、文字、“响亮地读出来”的课堂氛围融在一起的时候, 现场可以生成的是一份情绪, 激动的情绪、赞叹的情绪、向往的情绪, 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4. (课件出示北京亮起来的图片, 教师深情地描述) 夜幕降临后, 北京的灯一盏一盏地亮起来了, 整个北京城亮起来了!这时, 你最想说什么?请带着这份感情, 咱们一起读一读“北京亮起来了”!

(美的表现形式有许多种, 夜晚的北京以“亮起来”的过程向人们展示着生动而有朝气的闪烁的美。无需多说,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美的欣赏的暗示, 动态的图片是一种美的形象的诠释, 于是孩子们的读题也就情不自禁地浸染了美的感受, 充满了对“亮起来”的赞叹!)

二、听文欣赏夜北京, 读文感知夜北京

1.夜晚的北京真美,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去看一看北京的夜晚。 (课件出示北京夜景图, 学生一边观看, 教师一边深情地朗诵课文。)

2.孩子们, 想自己去感受一下课本中北京美丽的夜景吗?请你们自己读一读, 争取读准每个字音, 读通每一句话。 (生自由读课文。)

(当印象中的北京披着华美的灯的外衣、光的色彩出现在孩子面前的时候, 会有一种美的眩晕感, 配以教师深情的朗诵, 图、教材的文本语言、教师的声音言语一起向学生诉说北京的夜的美丽, 学生以眼、耳同步倾听的姿态收获美的感动, 然后独立走进文本, 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也就带着一份美的整体感觉。)

三、读词感知灯, 读词感受光

1.屏幕出示一组词语:华灯高照、灯光闪烁、灯的世界。

要求学生能准确认读这一组词, 然后展开想象, 教师以“读着这些词语,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为话题与学生进行对话, 对话的意图是希望引导学生从词感受到灯很多, 灯很亮, 灯光非常耀眼, 灯光还在一闪一闪的……词以“灯”为集合标准, 一起解释着美的意义, 在形象理解的基础上再读词语, 也就能读出灯的美, 灯的亮。同时让孩子边读边发现, 这三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的字“灯”, 教师在对话中引领孩子感受因为有了灯, 我们的夜晚才会这么亮丽, 因为有了灯, 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精彩!

2.屏幕再次出现一组词语:光彩夺目、五光十色、银光闪闪、光的海洋。

要求学生在准确认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说说“读着这些词语,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主要让学生读词想象光的绚丽, 光的夺目, 光的耀眼。这一组词是以“光”为集合标准, 共同诉说北京夜晚的美。之后要求学生把词语读美, 读出自己与这些词语对话的感觉。同时也让孩子边读边发现, 这三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的字“光”, 教师在对话中强化感受:因为有了灯, 有了光, 北京城亮起来了, 所以我们说整个北京城成了灯的世界, 光的海洋!

3、屏幕出示句子: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反复指导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句话。

(以上出示的两组词语也极具个性, 从字面上看都含有“灯”或“光”, 从它们的表现力来看, 这两组词语的意义内涵都非常丰富, 都能引起无限的感官联想, 于是读词想象, 师生在对话交流中丰满每一个词的形象, 于是词语的认读、理解也就变得有情有趣了。)

四、读文找“灯”, 读“亮”北京

1.承接以上环节, 做足“灯”的文章, 于是老师抛出话题:夜晚的北京城那么美, 那么亮, 就是因为有了灯。咱们再读课文, 你能从哪些句子中找到这些灯?

2.学生交流落实以下句子:

(1) 长安街华灯高照, 川流不息的汽车, 灯光闪烁, 像银河从天而降。

(2) 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 光彩夺目。

(3) 广场四周, 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4)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 明亮的橱窗,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5) 街道上, 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 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6) 环形路上, 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7) 一束束灯光照着她, 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 银光闪闪, 十分动人。

对以上句子的教学预设定位在读准、读通。

(灯光犹如一串串炫目的珍珠, 把夜北京打扮得美丽动人。以“灯”为线索引领孩子寻读的句子也犹如颗颗珍珠串起了文本。每个句子都是以“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形式向读者倾述着“北京亮起来”的具体内容。读通这些句子, 读熟、读美这些句子, 夜晚的北京也就亮在学生的脑里、心里了, 学生也在朗读水平的层次推进过程中实现语言的理解、感悟和积累了。)

五、亮“灯”读词, 点“灯”写词

1.原来是一盏又一盏的灯照亮了整个北京, 所以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 多么辉煌!你瞧, 我们的课堂上也来了一盏盏灯, 如果你们把灯上的词语宝宝的名字都叫出来了, 灯就会亮起来! (集体认读词语, 学生读完后, 出示一幅灯光下的美景图。)

2.指导书写。

屏幕再出示两盏灯, 灯上分别书写“雄伟”“辉煌”,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讨论如何把这两个字写美观, 然后教师范写, 学生练写。

篇4:二年级册音乐下册巧嘴巴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联系生活的目的是调遣学生知识库存中已有相关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运用课件直观介绍泉水是为下文想象说话铺路。2、识字正音是读通课文的基础,又是低段的重点。本环节的预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词语的方法,真正体现主导与主体的关系。3、教师不放过每一位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帮助、指导,引领学生把书读通,读好。关注读通课文这一环节等于关注学生的知识缺陷与理解的错位,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整体感知是重点品味的基础。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放下书本仍能记得内容,为第二课时的精彩而蓄积力量。其二是搭建语言实践平台,理解简单与具体的语言概念,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5、“来到”与文中的“流进、流过、流到”的区别,用视频形象地展示了“流进水池”、“穿过山谷”的动态画面,让学生由此领悟作者用词准确。从预设一中学生学会细心,明白用词严谨,讲究方法;从预设二中学生学会欣赏,领悟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图,文章就更加生动。

6、让每个学生读后都有所感悟,而所悟又不尽相同。于是在读中感悟词语,在品赏中积累词语,在想象中激活思维,在理解中积淀情感,丰满了泉水乐于奉献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7、写字教学是2年级教学的重点。在此环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元激励评价。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愉悦地学会了3个漂亮的字,又欣赏了同伴的字。在评价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鉴赏美。

8、师生共同对着板书总结课堂学习,是非常好的一个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总结方法,明确任务。

教学过程

一、直观图象,引入新课

1.激趣谈话:小朋友,生活中谁见过泉?(学生自由说话。)

2.简介“泉水”: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发现?(过渡):泉水从哪儿来的?有要流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就一块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甘甜的泉水吧!

3.揭题并读好课题。

4.学习“泉”字。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一)初读(大声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读,画出自己遇到的生字。看看你自己能解决几个生字。

2.交流,反馈。

(1)交流自学的生字新词。同桌合作,互相检查,不认识的字相互教教,并查一查字典。

三、自由读通全文,触摸语感

师:学词原来会这样有意思,那么我们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到句子中,会更有味道,赶快找到一段或几段读给同桌听,试试看,你肯定行!

1.检查课文。2.指名合作读好课文,教师相机点拨,正音。3.需要帮助的学生来参与初读这一环节。如果学生都能读通顺那就跳过这环节。)

第五段中读“漏”字的句子:“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中的“在”字,让学生比较“在”字的作用。

第六段中读“多”字的情况: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再见”与“见”两个词的区别!

(三)读(默读)课文,揣摩文路

1.小朋友们,默读时候不发出声,也就是在心底里读读,想想泉水到过几个地方?找到课文中句子并拿笔圈出来。想想:泉水来到这些地方干什么?

交流:师用课件出示句子:泉水来到_________。

学生讲,教师板书。(水池、平地、果园、山谷)课件展示4句完整的句子,教师多次变换形式引读这些句子。

2.練说:读好一句话与四句话。

(1)上述四个句子,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吗?(学生开火车练说。在练说中感悟“和”字的用法:泉水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关联词说说课文的大意。(学生大面积地练说,帮助学生在说中明白说话是有一定顺序的。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再读课文,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师: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文中并不是用“来到”一个词,赶快读读课文作者是怎样描写泉水到的地方的?跟谁说话?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②泉水流过山间的平静。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③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④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四、在潜心品读中体验快乐之情

1.观看课件:请同学们边欣赏课件边读课文第一段话。请你说说你想到什么?(教师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 2.交流,反馈。 3.朗读指导。一问一答,读出预设中学生体验到的情感。

四、在观察与评价中共享写字情趣

篇5:二年级册音乐下册巧嘴巴教学设计

人音版第四册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总体设计

一、课题:人音版第四册第一单元“春天来了”

二、设计人:刘捷峰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1-9班的音乐课教学,经过一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学生年龄较小,难适应小学生活,不少学生自律性差。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教学,但有的不够规范,特别是发音和唱歌姿势,需要进行纠正和辅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2年级使用的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从整体上看,教材努力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落实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

五、单元教学安排:

1.表演《大树妈妈》,聆听《春之歌》1课时 2.表演《郊游》,聆听《春风》1课时

六、单元总教学目标:

一、能用轻柔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和《郊游》,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二、对比聆听不用风格的音乐作品,能用线条、律动展示《春之歌》的旋律走向,感受日本民歌《春风》的风格特点。

三、能准确读、拍带有“0”符号的节奏,并能用体态表现其时值。

第一课时:《春之歌》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抒情明快的情绪,体验作曲家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春天无限赞美的情感。石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疑--展--评”单元教学设计

2、欣赏乐曲《春之歌》,初步学会哼唱主题旋律,了解乐曲的结构,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生平事迹,以及“无词歌”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学生从小建立生态环保,创建和谐世界的意识。

4、在此课中初步处理歌曲,使学生养成正确唱歌的方法和技能。教学重点 能正确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大地回春、万物苏醒、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让学生感受乐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能哼唱乐曲的主要旋律。

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初步了解“无词歌”的基本特点。

2、体会音乐艺术与文学、绘画等艺术结合而产生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由冬景入春,听音乐《春之声圆舞曲》。

二、新课教授

1、由《春之声》导入《春之歌》,请学生欣赏全曲。思考:乐曲是几拍子?速度如何? 2/4拍。整首乐曲旋律起伏不大,以级进和小跳为主,表现了自然松弛的感受,安谧平和。勾勒出一幅美丽辽阔、优美、清新的大自然意境,其形象淳朴而富有诗意,充满着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无限热爱。

2、介绍作曲家 门德尔松即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德国犹太裔作曲家。为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

3、介绍《无词歌》。无词歌是按照歌曲体裁和形式特点写作的小型器乐曲,常有一个歌唱性的旋律,配以抒情歌曲常用的伴奏音型。由门德尔松创立。他写有49首无词歌,有些带有标题,如“威尼斯船歌”、“春之歌”、“纺织歌”等。

4、乐曲可以分成几段? 该乐曲为再现单三部曲式,曲式结构为A+B+A’。因此可以分为三段。

5、介绍作曲家其他作品 《弦乐八重奏》、《仲夏夜之梦》序曲、《赫布里底群岛》序曲、《苏格兰交响曲》(No.3,A小调)、《意大利交响曲》等。

三、拓展活动 请学生回去收集一些中外关于为春天谱写的音乐作品进行交流。

石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疑--展--评”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春风》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聆听并学唱歌曲《春风》的过程中,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趣味性的音乐活动中,通过模仿春风-春天的景色-欢呼春天-延伸(创作与创作春景)等环节,有感情地来演唱《春风》。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自信的同大家一起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春风》;能根据歌词用肢体动作,用表情来进一步体验歌曲。

教学重点 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启发学生感受每一段的音乐形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春天的美好,从而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注意两声部的音准与和谐。教学过程

一、体验春风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首歌。请大家随音乐一起唱一唱(播放歌曲《嘀哩,嘀哩》)。师: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和所描绘的季节? 生:《嘀哩,嘀哩》,描写的是春天。师:“嘀哩,嘀哩”在歌曲中是什么意思? 生:是模仿小黄莺的叫声。师:那么,春天还有什么景色? 生:花儿红了,草儿绿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师:是呀,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大地,春天已悄然而至。谁能用声音或动作模仿“春风”。生:模仿。师:春风唱着轻快地歌声向我们吹来,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师:让我们一起用“噜”来尝试着模唱一下吧!(轻快)师:谁能用口哨把旋律模仿出来。(同学自由练习,然后看教师指挥一起吹奏)。师:这一句出现了几个休止符,你们觉得它有什么作用? 生:(学生回答)再一次用“噜”哼唱。师:这一缕缕春风还在不停的奔跑,听它的奔跑的节奏。(观看聆听课件音乐节奏)师:谁能模击这一条节奏?(学生一起模击,并加入歌词)师:我们一起随琴唱一唱(课件出示第二句的旋律)师:这里出现了两拍休止符,你们觉得有什么意义? 生思考并回答

二、春天景色 师:温暖的春风吹过后,大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学生听后回答)师:我们一起来按节奏朗读这几句歌词(课件出现第三句节奏与歌词)。师:这么美的景色,你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用什么力度? 板书:愉快的。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弹琴用愉快的石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疑--展--评”单元教学设计

心情填入歌词。师:上面这一条旋律,和我们唱的旋律相同吗? 生:不同,区别do与升do的音高不同。师:这两种唱法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想象回答)师:让我们在一起来体会。(学生随琴唱)

三、欢呼春天 师:渡过了一个漫长的寒冬,我们终于盼到了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同学们当看到春天这美景时,你会有什么反应? 生:(用肢体动作表现,或用语言表达心情。)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生:词曲结合,全班同学一起尝试演唱。师:唱完这几句歌词,你联想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想象,教师启发如:鸟儿、天空、花草树木、成人、小孩等在春天到来的感受,活动情况等。)师:演唱时你会用怎样的心情,力度与前面比应该怎样。生:兴奋的。师:根据情绪与力度我们再一起唱一遍。(看教师指挥)

四、揭题 师:春风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喜悦,在日本就有一首儿童歌曲《春风》由于旋律轻快,活泼,充满儿童情趣,因此广泛流传,我们一起来欣赏。(放音乐)师:这首歌你们觉得熟悉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下面让我们随音乐有感情地唱一唱。(放音乐伴奏,教师指挥)。巩固:小组赛唱、接龙演唱、齐唱、独唱等形式。

五、延伸(创作与表现)师:春天还有许多美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不同的春景填在第三句的旋律中,并唱一唱。学生创编歌词。师:请同学来唱一唱你们小组所填的春景。(学生演唱,师生点评。)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喜欢的形式来赞美并抒写一下春天美好的情怀吧!生:活动,展示,评价。

六、总结:“这节课我们口哨模仿了春风,用优美的声音感受了春景,以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了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并尝试了我们心中的春景,这些都是生活的写照,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多观察生活,那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音乐。最后让我们在《春风》的歌声中一起来拥抱,享受春光的美好时刻吧!”

第三课时:《大树妈妈》 教学目标 石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疑--展--评”单元教学设计

1.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3.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教学重难点

1.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

2.正确演唱好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气不断。

教学方法 听唱法、合作表演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竞赛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他大树妈妈。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呀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听,大树妈妈微笑着为小鸟唱起了摇篮曲,多么温柔、多么好听。小鸟幸福的笑了。

二、学唱新歌 1.引导学生看歌曲插图 提问:大树妈妈的枝叶可茂盛了,两只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为大树做过什么? 2.律动练习(小鸟飞)。3.按节奏读歌词。4.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5.请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6.分句模唱法解决难点。7.完整跟师的琴唱歌唱,记忆歌词。8.师反馈教学效果(强调休止符)。9.引导学生处理歌曲 大树妈妈轻柔的唱这歌,小鸟们睡着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唱这首歌呀? 10.学生跟琴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分组创编,角色表演(1)学生分小组合作编排歌表演。(2)邀请各组上台表演(小组成果展示,评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创意奖。)(3)全班表演。(4)老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郊游》 教学目标: 石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疑--展--评”单元教学设计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嘀哩嘀哩》与演唱《郊游》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用歌声、语言来表现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2、复听。请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听听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

1、课件:背景音乐:歌曲《郊游》,学生回答问题。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熟悉歌曲旋律: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跟老师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师:你们都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呀?你能用动作模仿出这个交通工具吗?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乘坐交通工具出发吧!

2、多媒体,听歌曲,出示春天图片,学生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春天的变化: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野外,这的景色多美呀!谁能来按节奏赞美,夸夸春天的变化?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来夸一夸春天,我唱着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师唱完这三、四、五乐句,然后让学生接着唱,把歌曲唱完。)

3、学生随着歌曲用舞蹈动作石门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疑--展--评”单元教学设计

表示出春天美丽的景色: 师:春天的景色真迷人呀!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把你看到春天的景色表现出来吗?

(三)熟悉歌曲一、二乐句:

1、聆听歌曲一,二乐句旋律: 师:你们优美的舞姿,合着轻快的歌曲,让老师感觉到了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同时也让老师记住了一段旋律,你听!(老师弹歌曲一、二、乐句旋律,学生聆听。)师:在《郊游》歌曲里的哪部分?

(四)学唱歌曲:

1、学唱三、四、五乐句——解决难点:(老师弹琴学生模唱三、四、五乐句、然后教师纠正指导唱错的地方、学生轻唱这段歌词、接着评价、最后唱会这一大乐句。)

2、完整地唱歌曲: 师:让我们随琴,完整的、慢速度的唱一遍这首歌曲。师:速度加快了,用正常的速度能唱吗?、师:我们男女生合作唱一唱,男生唱第一、三大乐句,女生唱第二大乐句。

(五)歌曲处理:师:这首歌曲第一和第三大乐句要欢快、活泼地唱,而第二大乐句却与它们不同,要优美、柔和地唱。

2、有感情地唱歌: 学生有感情地轻唱一遍歌曲,然后学生再有感情地随伴奏音乐唱,学生自评。

三、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一)边唱歌曲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1、选择打击乐器,配伴奏类型: 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师:我们边唱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的第一和第三大乐句,欢快、活泼,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双响筒或者小鼓等)师:第二大乐句优美、柔和,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三角铁或者碰铃等。)

2、边唱边为歌曲伴奏: 师:让我们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四、小结,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1、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特别高兴与大家一起到了美丽的野外去郊游,同学们能用一句话说说郊游时的发现吗?

篇6: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出发》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听辨和感受《出发》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终止线。

2、请学生说说《出发》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出发》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出发》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教师总结。教学 内容:《郊游》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与演唱《郊游》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用歌声、语言来表现春天的景色。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2、复听。请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听听歌曲表现了哪些内容?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二、新歌教学:

(一)创设情境

1、课件:背景音乐:歌曲《郊游》,学生回答问题。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教师范唱《郊游》歌曲。)(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

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二)熟悉歌曲旋律: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春天的脚步郊游去吧!

1、学生随着歌曲伴奏音乐跟老师做乘车动作去郊游:

师:你们都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呀?你能用动作模仿出这个交通工具吗?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乘坐交通工具出发吧!

2、多媒体,听歌曲,出示春天图片,学生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春天的变化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野外,这的景色多美呀!谁能来按节奏赞美,夸夸春天的变化?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想来夸一夸春天,我唱着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师唱完这三、四、五乐句,然后让学生接着唱,把歌曲唱完。)

3、学生随着歌曲用舞蹈动作表示出春天美丽的景色:

师:春天的景色真迷人呀!你们能用舞蹈动作把你看到春天的景色表现出来吗?

(三)熟悉歌曲一、二乐句:

1、聆听歌曲一,二乐句旋律:

师:你们优美的舞姿,合着轻快的歌曲,让老师感觉到了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同时也让老师记住了一段旋律,你听!(老师弹歌曲一、二、乐句旋律,学生聆听。)师:在《郊游》歌曲里的哪部分?

(四)学唱歌曲:

1、学唱三、四、五乐句——解决难点:

(老师弹琴学生模唱三、四、五乐句、然后教师纠正指导唱错的地方、学生轻唱这段歌词、接着评价、最后唱会这一大乐句。)

2、完整地唱歌曲:

师:让我们随琴,完整的、慢速度的唱一遍这首歌曲。师:速度加快了,用正常的速度能唱吗?、师:我们男女生合作唱一唱,男生唱第一、三大乐句,女生唱第二大乐句。

(五)歌曲处理:

1、师:这首歌曲第一和第三大乐句要欢快、活泼地唱,而第二大乐句却与它们不同,要优美、柔和地唱。

2、有感情地唱歌:

学生有感情地轻唱一遍歌曲,然后学生再有感情地随伴奏音乐唱,学生自评。

三、学生分组表现歌曲:

(一)边唱歌曲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1、选择打击乐器,配伴奏类型

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师:我们边唱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歌曲的第一和第三大乐句,欢快、活泼,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学生选择打击乐器,双响筒或者小鼓等)

师:第二大乐句优美、柔和,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三角铁或者碰铃等。)

2、边唱边为歌曲伴奏:

师:让我们边唱边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四、小结,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1、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特别高兴与大家一起到了美丽的野外去郊游,同学们能用一句话说说郊游时的发现吗?

2、全体随着音乐声律动出教室

教学内容:《山谷回音真好听》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

3、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

4、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例如:1=C 4/4 1 2 3 — |1 2 3 — |5 4 3 2 5 4 3 2 |1 — — —‖ 师:呜 呜 轰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生:呜 呜 轰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

二、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

1、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 学生跟唱: 2 3 4 |5 —| 1 2 3 4 |5 —| 啊 啊

2、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

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

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

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如:喂—,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

2、节奏。如:X X X,X X.X X X X X,等等。

3、唱名音高。如:mi — sol — mi 等等。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四、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

教学内容:《健康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能够随音乐演唱、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知道有关健康的好习惯。

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创新意识。难点是演唱教学中前半拍休止节奏;

三、教学准备

1、课件音乐: “健康歌”;

2、音乐课本人手一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它的名字叫“健康歌”,想不想听啊?(想)播放《健康歌》

2、师:你听了这首歌曲想干什么?(想动,想跳舞)师:那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想动,想跳起来?

(二)听一听:《健康歌》

1、师:小朋友们都喜欢这首歌,那我们再听一遍,听完了告诉老师歌里唱的是什么? 再次播放《健康歌》

2、师:谁来说说你都听到了些什么? 那你们听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在运动?

3、师:那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把这首歌的歌词说一遍好吗?(好)播放伴奏

4、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学唱这首歌,要注意该停的地方要停哦。跟着音乐唱歌

(三)动一动:随《健康歌》做律动。

1、复习歌曲,引导学生创编动作。

(1)提问:刚才“爷爷”在做什么?“爷爷”做运动时唱的是什么歌?

(2)复习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轻声跟唱。由学生扮演“爷爷”和“小萱萱”分组进行对唱

(3)提问:“爷爷”做运动时,做了哪些动作?你认为应该配上什么样的动作更好看?(4)动作创编。

①教师带领学生随《健康歌》音乐做健身操,并呼号调动学生情绪,鼓励学生运动。②请几名表演有特长的同学担任组长,分组进行创编表演,鼓励各组成员在创编时要有创新。

四、结束部分

师:刚才在同学们精彩的伴奏下,我们的《健康歌》变得更活泼更好听了!今天这节课大家快乐不快乐?好的,记住我们的口号是:我健康,我快乐!希望大家天天健康。

教学内容:《小雪橇》

教学目标:

1、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能用甜美的声音,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雪橇》。

2、通过创设情景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趣,感受音乐的美,使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让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雪地里感受一下,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老师孩子们在雪地干什么?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播放录音)

2、生:孩子们在玩小雪橇,他们多快乐呀!

二、歌曲学唱

1、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小雪橇》。(板书课题)

2、师:好,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去感受滑雪的心情。老师为大家播放《小雪橇》

3、听教师范唱,大家注意老师用什么情绪来演唱的?(听后,学生交流回答。)

4、熟悉旋律:听旋律用“啦”哼唱。(播放录音)

5、请你们做老师的回声,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师分句教读)

6、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跟着读一句。

7、分组朗读。

8、师生齐读歌词。

9、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再整体唱。

10、教唱过程中,可放慢速度,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

11、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12、分角色演唱歌曲。

13、学生跟录音唱一遍,再用伴奏唱一遍。

三、课堂小结 雪花用白色的身体装扮了这个世界,聪明的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于是我们的世界不但美丽而且充满欢声笑语。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一定也能在这个冬天里发现许多乐趣,是吗?回去以后,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用绘画、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向你的爸爸妈妈展示你们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表现得很棒。

教学内容:《乒乓球变奏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乒乓变奏曲》,初步了解“变奏曲”这一音乐体裁。

2、学生能够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打乒乓球时愉快的心情,从而深刻体会到了乒乓的快乐。

3、通过对变奏曲的学习与聆听,尝试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主题旋律进行变化。

教学重点:了解变奏曲的体裁以及音乐变化的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的主题旋律进行创编。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

二、导入

1、谈话

师:去年奥运会,各国的运动健儿都聚集在北京,展开激烈的比赛。想必在暑假间同学们一定也不会错过这次体育盛会。请你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奥运会中的哪个比赛项目?(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师:是的,我国的运动健儿们用他们顽强拼搏团结友爱的精神为国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向他们学习,争取成为一名国家的栋梁之才

2、听辨音乐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面出现的是几幅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请大家听音乐,它表现得是哪一项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辨表现的是打乒乓球的场景)

师: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就能从音乐中听出这是表现乒乓球的形象。你们平时都喜欢打乒乓球吗? 生答。

3、在音乐中律动

师:再来欣赏一遍音乐,就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跟着音乐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进行律动吧!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跟着音乐模仿打乒乓球动作进行表演。)师:“打球”的感觉怎么样? 生:开心愉快等。

三、听辨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主题旋律

1、乒乓球传友谊

师:大家都知道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乒乓健儿们为我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它 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还能够在国际外交中发挥作用呢!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乒乓外交”的故事。师:有一首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就是表现这种乒乓球精神的。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遍。

2、学生听辨歌曲主题旋律。师:这首歌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首儿歌,歌唱了乒乓球儿虽小但作用又不同寻常的合作精神,表现了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歌曲,你认为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教师引导说出一二句,并教学生视唱。生:3 3 1 1 | 2 2 5 | 1 5 1 3 | 2 1 2 | 3 3 1 1 | 2 2 5 | 1 5 1 3 | 2 3 2 |

师:请同学们用“乒乒乓乓乒乒乓”模唱这一乐句。(生用声音模唱打乒乓。)

3、学唱歌曲中的主题旋律

(1)师: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划划乐句的旋律线

(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划旋律线感受乒乓球上下跳跃的形象)(2)师:在请同学们一起学唱歌曲旋律乐句的歌词 生:3 3 1 1 | 2 2 5 | 1 5 1 3 | 2 1 2 | 乒乒 乓乓 乒乒 乓长方 桌上 摆战 场 3 3 1 1 | 2 2 5 | 1 5 1 3 | 2 3 2 | 你抽 杀呀 我推 挡 小小 球儿 闪银 光。

四、聆听《乒乒变奏曲》

1、完整地初听《乒乓变奏曲》全曲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乐曲,告诉老师你是否听到过这首乐曲?(生回答。师总结,这首乐曲就是我们刚才唱过的《小小球儿闪银光》。)

2、复听全曲

师:对,作曲家就是选用了《小小球儿闪银光》中的主题旋律,把它谱写成了现在的这首乐曲。你能听出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吗?(学生仔细聆听)

3、再次复听

师:主题反复了几遍?用你的手指表示出来。生:发现主题共变化了5次。

4、分别细听乐曲中不同的变奏形式。

师:听老师分别弹奏不同的段落。说说音乐有什么变化?

生在聆听教师分段弹奏各段落时发现—— 变奏一:旋律在高音区 变奏二:左手在低音部弹奏主旋律。

师:变奏三的主旋律镶嵌在高音部的强位上;变奏四五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变化由下行旋律及上行琶音构成的旋律。生:(听教师分辨弹奏不同的段落并讲解后三种变奏形式的不断变化。)

5、学生再次完整欣赏感受乐曲。

6、总结、讲解变奏曲体裁、揭示乐曲标题。

师:像刚才我们欣赏的这种音乐的主题没变,但主题乐句的每一次出现都发生了变化。这种音乐结构形式我们称它为“变奏”。当一首曲子由主题和若干次的变奏组成,我们就称它为变奏曲。你们说这首乐曲应该叫什么名字? 生:(学生领悟变奏的形式,自由的为乐曲起名最后出示《乒乓变奏曲》。)

五、实践与拓展

师:变奏曲的形式很多,它可以在音乐的速度、力度以及音色上进行变化。

1、在音乐的速度、力度上对乐曲进行变化

师:请同学们随音乐模拟打乒乓球的动作和用“乒乒乓乓乒乒乓”模唱乐曲主题旋律,根据老师的指挥在速度和力度上对音乐进行变化并感受一下你是如何挥拍打球的?

生:由教师指挥对乐曲进行变化。谈论:觉得速度快时,犹如球儿飞来飞去;唱得强时,好像在急速挥拍;唱得慢时,好像在慢慢的拉长球;唱得轻时,仿佛在中场休息。

2、在音色上对乐曲进行变化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与老师配合的真好。我们又在一次在音色上对乐曲再一次进行了变化,3、总结拓展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变奏曲”,并欣赏了一首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知道了什么是变奏曲,也自己实践了变化音乐。《闪烁的小星》这首歌相信大家一定也很熟悉,如果有兴趣自己回去欣赏《小星星变奏曲》也可以尝试变化。只要你用心,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音乐家。生:听音乐《乒乓变奏曲》走出教室。

教学内容:《哦,十分钟》

教学目标与分析

(一)知识目标:

1、学生听旋律排列歌谱,运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伴奏,进行歌表演。

3、学生用歌声、打击乐器和歌表演表现课间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课余活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每一位学生能很好的融入课堂,参与到课中来。

(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哦,十分钟》,学生感受歌曲带来的轻松活泼的情绪。

2、学生知道只有上课认真听讲,才能更强烈地体会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课间十分钟》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哦,十分钟

师:同学们,看到这几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课间十分钟)大家在这个课间十分钟内会玩些什么活动呢?请你来做做动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余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能很好的融入课堂,参与到课中来。)

师:有了这么丰富的课间活动,大家的心情怎么样呢?

2、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同学课间十分钟内在玩些什么活动呢?

3、音乐带视频展示播放课间十分钟画面。(设计意图:根据视频中的音乐以及课间的活动场面,使学生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课间十分钟的快乐,还使学生接触了他们没有接触到的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愉悦了学生的情绪。)

师:看了这么多活动的场面,大家觉得他们的课间活动怎样?

(三)歌曲教学 师:上课的40分钟非常地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的10分钟也很重要,因为有了适当的休息,适当的放松,下节课的听课效果才会更好。欢乐的十分钟,热闹的十分钟,作曲家为同学们写了一首歌,唱的就是这课间的十分钟。

1、(播放《哦,十分钟》音乐)师:这首歌的情绪怎样? 大家想不想来学一学这首歌呢?

2、师:学习这首歌之前,让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词。(1、注意反复记号。

2、注意按节奏 念歌词)请你听老师来念一念。学生模仿

3、师:看着歌词再来听一听,请同学们听着音乐对口型演唱。

4、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忍不住唱出声音来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唱看吧。(学生第一遍演唱,出现的错误需听出来)

5、师:同学们真棒!第一遍就可以把歌曲大概地唱出来了。现在,老师也很想来唱一唱,请大家认真地听,听听看你和老师唱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你有没有觉得哪里比较难唱。(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来找出觉得有困难的地方,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告诉学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静听音乐的习惯。)

6、师示范唱,学生提出难点(课件出示)前八后十六节奏以及两句的音高。

7、现在让我们再连起来唱一唱第一段,看看这几个难点解决了没有。(巩固难点,加入第二段歌词。)

8、处理歌曲: 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下课的十分钟是多么的快乐,你能不能把你快乐的情绪用歌声来传达给老师呢?

9、再跟老师合作来唱唱这首歌吧。(四小节四小节对唱,第二段对换)(设计意图:下课的十分钟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愉快的十分钟,而且每个学生都经历过这个十分钟,在处理歌曲时学生的歌声也非常的愉悦,然而,学生更加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分享这喜悦。所以,跟老师一起来唱这首歌,能使学生的情绪更加地快乐。)

(四)为歌曲伴奏

1、师:大家想不想为这首歌曲来伴奏一下呢?我们身边到处是乐器,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找找乐器,一起为这首歌伴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任何物品来打击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五)跟着音乐起舞 1.师:听了这么久的音乐,大家有没有想要活动活动?想不想学一学这个歌曲的舞蹈呢?(播放舞蹈教学视频,老师和学生一起跟着音乐起舞。)

(六)拓展: 师:每个同学经历的下课十分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作曲家们也写了很多关于这十分钟的音乐,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另外的一首《哦,十分钟》。

(七)小结: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理想中的课间十分钟。你认为什么样的课间十分钟最有意义呢? 师:现在真正属于你们的下课十分钟终于来到了,下面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去享受愉快的十分钟吧。

(学生边听边唱《哦,十分钟》离开教室。)

教学内容:《健康歌》

教学目标

1、情感与价值:

1)在学唱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的过程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西班牙农村儿童的热情好客之情。2)拓展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保护美丽地球的环保意识。

2、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热烈、兴奋的情绪和明亮、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并能运用多种音乐形式进行歌表演。2)学会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3)认识换气记号,会在歌曲中表现出来。

4)学会前八后十六节奏以及附点节奏并且能在歌曲中运用。

3、过程与方法:

在歌曲演唱、情感处理等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及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歌曲,并掌握和运用单元中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教学难点:

(1)掌握歌曲中后十六分音符、与弱起节奏。(2)衬词的咬字吐字要清晰。

教具准备:八种动物卡片、八种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旅游,你们高兴吗? 师:(多媒体出示音乐小火车,开动火车音乐响起来)看——音乐小火车来了,让我们一起开动小火车。

跟着小火车我们到了哪里呢?(多媒体出示美丽的西班牙村庄主题图)

师:在今天音乐课的一开始,老师先请同学们来听赏这首歌,仔细听,你知道这首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吗?请一位同学上台粘贴各种动物,(有序粘贴)并让八位同学模仿各种动物叫声。

师:我们听后,体验了西班牙人的热情好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西班牙美丽的风光和那里的风土人情吧。再播放歌曲(课件)

师:看来,西班牙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的风土人情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师:原来,是请我们去看看他们的村庄。(多媒体出示课题: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二、学习本歌曲的节奏 1、体会心情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的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

师:那你知道西班牙人表示高兴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2、学习衬词,解决歌曲难点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 师范唱课件学习难点节奏:“奥巴哥拉马奥,奥巴哥拉马奥,巴奥,巴奥,巴奥;奥巴哥拉马奥,奥巴哥拉马奥,巴奥,巴奥,巴。教师总结:“奥巴哥拉马”是表示愉快、高兴的意思,所以唱的时候应该更热情欢快一点。(1)而在西班牙的音乐中,我们还会发现有一个节奏特别有代表性:(引导学生找出难点节奏前八后十六(XXX)并正确拍击并练声)(2)教师加入“奥巴哥拉马”歌词进行朗读,学生模仿后引导学生读出歌曲热烈、兴奋“味”来。

(3)生:学唱

师:用西班牙语与你的同位打个招呼吧。(互唱衬词)(4)师提醒:掌握好歌曲的弱起节奏,同时强调乐句的重音,如:“奥”在弱拍上,要唱得轻。“巴”在强拍上,唱时力度要强一些。整句衬词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三、学唱歌曲

(一)完整听赏歌曲,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1、师:西班牙人这么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们的村庄看看,那儿到底有些什么有趣又好玩的东西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听听他们的歌声吧!

2、师范唱:下面啊,老师想邀请大家一齐来唱唱这首歌,我来唱歌词,有动物歌唱的地方请你来学一下。

(二)学习主歌部分(自学前段旋律)(1)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2)引导学生练主歌部分节奏

(3)指导歌曲演唱,注意:第一个“听”要唱得干脆(4)全唱整首歌曲。

(5)在熟唱之后进行一边歌唱一边表演。

四、创编歌词

1、村庄里除了这些小动物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想让我们把它唱到歌曲里,他们又会怎么叫呢?(每组说一个)

2、让我们加入歌曲中唱一唱吧。(提示把快乐的感觉唱出来)学生每组说一个动物进行编唱.五、拓展部分(多媒体配合老师的讲解)

1、师: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要和谐相处。

3、如今全球正面临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诸多的自然灾害,环境的恶化让许多动物正濒临灭绝,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因为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六、小结

教学内容:《螃蟹歌》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学习用运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内容扩展进行歌表演。教学重点:准确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坐火车去参观水族馆,想不想去?(想)

二、节奏练习

老师:火车司机有个要求,希望你们把黑板上的节奏打准确。2 X X ︱ X –︱X X ︱X – ‖ 4

三、学唱歌曲:

1、认识螃蟹的外形

2、初听歌曲《螃蟹歌》,掌握歌曲速度、情绪

3、学唱第一段歌词(1)朗读第一段歌词:(第一遍:用普通话;第二遍:用四川方言)(2)教师分句教唱

4、学唱第二段歌词

(1)朗读歌词:强调方言发音(2)教师分句教唱

5、学唱第三段歌词

(1)朗读歌词:强调方言发音(2)教师分句教唱

6、完整演唱歌曲

7、表现歌曲

(1)根据歌词分不同的情绪演唱:老师:这首歌曲非常的诙谐、幽默,如果我

们再把情绪加上的话,我相信一定会更加精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一段歌词的情绪)。(2)加入衬词演唱: 第一遍:学生唱教师加衬词

第二遍:教师唱学生加衬词 第三遍:分组唱

(3)律动:

师生共同创编动作,共同表演。

四、教师小结,结束课堂

教学内容:《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能区分出乐曲有几个乐段能够随着音乐律动掌握三拍子的舞步选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第一主题伴奏。

学会体验歌曲的欢快情绪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随音乐律动 教学难点:区分乐曲的其他段落

教具准备:多媒体、打击乐器、录音机、光盘、挂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杜鹃圆舞曲》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师生谈话导入

2、听赏乐曲的第一主题

(1)你在乐曲中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告诉大家吗?(2)为第一主题起名

(3)学生用拍手、拍腿等肢体动作表现乐曲(4)随音乐哼唱、记忆主题旋律

(5)出示谱例:小组讨论选择哪种乐器演奏哪行伴奏谱?(6)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第一主题伴奏

3、聆听全曲

(1)除了第一主题外还有哪几个不相同的旋律?(2)第一主题演奏了几遍?

(3)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比较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什么?(4)第三主题又跟第一和第二个主题又有什么不同?(5)介绍曲名及作曲家:《杜鹃圆舞曲》是由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

4、再次完整欣赏全曲

(1)介绍圆舞曲:一种流行于欧洲的三拍子民间舞曲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三步舞的基本舞步:左右左右左右(3)齐跳圆圈舞

三、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的表现

教学内容:《老牛和小羊》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演唱、表演体会动物的有趣,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3.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样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4.能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初步培养团结协作,合唱意识。5.能够根据歌曲旋律,创编歌词。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 2.模仿动物的叫声。

3.出示小羊图片,观察小羊并说出小羊的样子和叫声。4.节奏游戏 根据动物的叫声,有节奏地模仿。5.出示老牛图片,观察老牛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示。

6.说出小牛的叫声,教师弹节奏,学生跟着旋律演唱老牛的叫声。7.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歌曲,听赏歌曲。

二、学习歌曲

1.引导学生讲述歌曲中蕴含的故事,体验牛和羊快乐的心情,为歌曲演唱情感作铺垫。2.出示歌词,有感情有节奏地读一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3.师:读得真好听,相信你们也能把歌曲唱好,有信心吗? 4.老师弹,学生轻声跟唱。5.教师范唱。

6.学生分组跟电子琴一起轻声唱。7.学生有动作地表演唱。

8.分角色演唱,指导二声部合唱。9.集体表演唱。

10.学生个别表演唱。

11.谈两种动物的用处,激发学生喜爱、保护动物。

三、拓宽性使用教材,进行歌词创编 1.学生合作创编歌词。2.学生展演。

四、课堂总结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十二生肖歌》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有趣的口吻演唱歌曲《十二生肖歌》。

2、聆听音乐,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民俗化的人文主题。

3、感知和体验各种生肖动物的形象特征,并能用动作进行模仿。教学重难点:能用活泼、有趣的口吻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模仿表现。唱准X OX│及X OX│两处的节奏。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十二生肖的头饰。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故事激趣。

师:小朋友们知道自已是属什么的吗?(生:纷纷抢答)谁来猜猜老师是属什么的?(生:随意猜测)

那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种属相吗/分别是哪些?(生:纷纷抢答)

这么多动物,为什么把一只小老鼠排在第一位呢?这里有个故事,课件放《十二生肖的故事》。

二、学唱歌曲,感知音乐。师:今天,这十二生肖相约在一起开联欢会。你们听。活动开始了!(多媒体出示大歌谱。听录音范唱,请小朋友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师:你觉得小动物们的心情怎样? 生:他们很高兴(开心、激动、兴奋„„)

师:老师感觉小动物们的快乐也感染了你们,快跟老师一起来给他们打个招呼吧。(跟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这些小动物有哪些特征呢?请小朋友边读边加上表情、动作。(学生再次有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多媒体出示相应的动物形象,同时以伴奏音乐为背景音乐。)师:动物想请小朋友为他们伴奏,同意吗?生:同意!

师:小朋友可自选伴奏方式:或拍手、跺脚,或点头、拍肩„„(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边打拍子)小动物们非常感谢小朋友,决定把这首好听的歌送给大家,你们喜欢吗?生:喜欢!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轻声哼唱,跟琴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

听琴伴奏,看图谱唱,对学生演唱中的不熟悉处加以巩固,出错处加以纠正。(1)区别连间与断音的唱法,气息控制。教师示范

(2)注意结束句的旋律变化。完整演唱歌曲。巩固歌曲,小小组接龙唱。

三、自由创编,激情表演。师:你们愿意把最优美的歌声送给大家吗?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请小朋友想一想!学生讨论、总结:动物们比较调皮,要用活泼、有趣的口吻。大家都很开心,速度要稍快些好。有表情地演唱。

师:动物们听到小朋友这么动听的歌声,非常高兴,特意来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他们的联欢会,对于表现积极,演得好的小朋友还有精美礼品赠送呢!多媒体出示:十二生肖挥舞双手,发出邀请:亲爱的小朋友们,请你们快来参加我们的联欢会,我们一起歌唱,一起跳舞吧!放音乐,学生跟音乐一起唱,边自由发挥,创编动作。教师注意观察学生表演,随机择优赠送精美头饰。

四、拓展民俗,结束新课 师:十二生肖向我们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肖文化,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智慧,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特有的民俗呢?学生回答(略)

师:对了,元宵赏花灯、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都是我国特有的民俗,他们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好了,联欢会要结束了,十二生肖要回家了,可关于他们的故事还很多。比如十二生肖里为什么有老鼠却没有猫呢?请小朋友课后看看课外书,找找资料。

教学内容:《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2、学会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教学重点:

1、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并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继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

带有彝族音乐特色的歌曲曲调及歌词,是学生学唱歌曲中的一个难点。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队形律动《开汽车》

2、师生问好歌

3、音乐常规训练——节奏律动《小朋友爱唱歌》

二、导入新课

1、从师生同跳壮族歌曲《板凳龙》引入《阿西里西》。

2、出示课题,介绍乐曲。

三、教唱新歌

1、播放《阿西里西》,请学生注意聆听。

2、请学生说出听到哪些歌词,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歌词。

3、解释“阿西里西”及“丘都拉迪”、“嗡啊,啊呀”的意思。

4、请学生用手拍节奏,教师按照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让学生自己拍节奏试着朗读歌词,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不准的地方,如“丘都拉迪”等。

6、学生完整地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

7、采用跟唱法来分段学唱歌曲,对于重难点的地方,加强指导。步骤:教唱第一、二段-----完整跟唱-------接龙唱--------齐唱

四、歌表演《阿西里西》

1、讲解示范动作。

2、生学跳。

3、跟音乐跳。

4、边唱边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随音乐舞蹈)

五、拓展活动——用《阿西里西》的音乐来做游戏

1、让学生分组做游戏,要求他们边做游戏边演唱《阿西里西》。

2、让学生评价各组的表现。

六、小结

教学内容: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1、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藏族人民歌唱家乡的自豪情感。

2、分工合作,将创编的衬词、打击乐合奏融入到歌曲演唱中,更生动地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和风格。

3、欣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感受藏族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用欢快、热烈、奔放的情绪表现歌曲,体会藏族人民歌唱家乡的自豪情感。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创编,学生在歌词创编中;打击乐合奏中;节奏创编中;多层次展开联想和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游戏卡片、课件光盘。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游戏铺垫

1、听《开心火车》音乐,学生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音乐游戏:《你的家在哪里》(1)师导语:多么欢快的火车啊!这节课就让我们乘着愉快的火车,做一个小小的旅行家,到祖国的四面八方走一走,看一看。

提问学生:你们都去过哪些城市?你们还想到哪个城市看一看?(学生自由回答)师: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小游戏,名字叫作《你的家在哪里》。老师这有许多的小卡片,卡片上有许多城市的名字,请你上来摸一摸,摸到哪张卡片,你的家就在哪个城市里。听明白了吗?谁想上来试一试?(2)学生参与游戏。第一遍;生摸到“上海”。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家在哪里?好,让我来问问他,听好老师是怎样问的。老师敲双响桶,按节奏问:你的 家在 哪 里?

学生回答:我的 家在 上 海。(如果学生回答没有节奏性,提示学生,请按老师的节奏回答。)

师:老师想到你家去做客,你欢迎吗?你将用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表示欢迎?(学生做欢迎动作,老师称赞他是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

第二遍:师:谁还想来试一试?(一名学生摸到深圳卡片)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家在哪里?咱们一起来问问他好吗?(拍手按节奏问)学生按节奏回答。

师:你用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欢迎大家到你的家去做客呢?(学生回答,老师鼓励。)第三遍:老师也想来做这个游戏,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家在哪里?大家一起拍手问问老师好不好?(学生按节奏提问。)我的 家在 青 岛。

师:老师非常真诚地欢迎每一位同学到老师家来做客,老师会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你们。仔细听,老师的掌声是怎样的?你听出来了吗?我们一起来拍一拍。第四遍:师:谁还来试一试?(3个学生)大家一起来问。(连续进行)

(3)师:还有很多同学没有摸到小卡片,不要紧,现在老师走到你的面前,请你用响亮的声音告诉老师,你的家在哪里?

学生回答并拍出节奏(×× ×× ×× ×× ×× ×× × ×)。要求速度越来越快。(4)跟音乐做游戏:

师提示学生:现在我们就跟音乐来做游戏,请大家注意听好音乐节拍。师问三、四个学生后顺带唱出旋律,并请学生唱着回答老师的问题。(5)师:刚才我们到了那么多美丽的城市,都把那当成自己的家。现在我们又回到我们共同的家——美丽的赣榆,你们喜欢自己的家——赣榆吗?让我们用最自豪、最响亮的声音歌唱自己的家。(音乐不停)老师问,学生回答,并用la模唱拍击节奏处的旋律。

二、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导语: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也同样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样也用最美好的歌声歌唱自己的家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赞美家乡的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出示课件及歌片)

三、新歌教学,抒发情感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学生提问,老师解答“日喀则”等相关问题)

2、再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师:大家会唱了吗?哪一句还不太会唱?(请学生指一指)听老师来唱一唱。(师范唱,帮助学生解决本歌曲的难点部分)

3、学唱歌曲 方法:(1)老师来问,你们来答。(2)交换一下。生问师答。(3)请一位学生问,大家答。(4)学生完整演唱,老师伴奏。

师提问:老师是怎么来伴奏的?(打击乐、嘿嘿)

师:老师的伴奏有什么作用?(乐曲气氛更热烈)大家想不想也来做一做?

4、参与表现歌曲

师:我们分两个小组,一组来唱歌,一组来模仿老师伴奏。师提问: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衬词和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欢快活泼?请大家分四个组来讨论一下。老师发给每个组几件乐器,来为歌曲伴奏。(分组展示)

四、欣赏音乐,体验情感

1、鼓励学生的表现。

师:刚才我们一起演唱了藏族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那么,你还听过哪些藏族歌曲?(学生自由发言)请会唱《青藏高原》的学生为大家演唱歌曲片断。

2、师:现在老师也为大家推荐一首藏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这首歌曲,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唱,让我们来欣赏吧!(播放乐曲)

3、师:那你们说说藏族歌曲都有什么风格特点?(生讨论回答)师总结:因为地域宽广,人们对一望无际的天地就有了一种放歌的愿望,他们的歌声多长音和颤音,歌曲旋律高亢嘹亮,宛转悠扬。)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启发引导,初步了解藏族民俗文化。

师:藏族民族文化博大而精深,你还了解藏族的哪些民俗文化呀?(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启发学生从藏民的生活习俗、文化特点、服饰、宗教信仰等方面来讨论)

2、图片展示,进一步感受藏族民俗文化。

师:藏族民俗文化是由它特有的地理环境、服饰、宗教信仰等组成的,请同学们从以下的图片中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

六、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欣赏了西藏的美丽风景,还学会了唱藏族歌,跳藏族舞,以后有机会希望大家到祖国各地走走,去领略一下祖国的美好风光。师生互道再见,学生听《我的家在日喀则》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内容:调皮的小闹钟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3.能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用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2.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

教学准备:自制打击乐器筷子、小闹钟图片、钢琴、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音乐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拍拍手、拍拍腿,感受一段有趣的音乐。

1.师生聆听音乐,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进行声势活动。

2.教师鼓励学生并提问: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呢? 3.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介绍钟表的种类。

4.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知道小闹钟的两种特效音“嘀哒、铃”。

5.在主题音乐背景下,用弹舌模仿小闹钟嘀哒走路的声音、用双手上下摆动代替时针、分针走路的样子进行音乐活动。

二、参与活动、记忆主题

师:同学们扮演的小闹钟走的真带劲,请大家看看老师也带来了小闹钟,他们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走来了。《数格子》游戏

1.学生观察小闹钟格子图。

2.出现小闹钟的格子用“筷子”敲击一下,格子中没有小闹钟的就表示空拍。

3.通过教师指挥学生演奏、师生共同演奏、小闹钟变换位置后师生配合演奏、学生独立演奏的方式,使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能配合主题音乐进行演奏。4.出示旋律图形谱并学唱主题音乐。师生手指图形谱—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手指图形谱——教师边弹边唱—学生边指边唱—教师弹学生唱—师生随主题音乐边指边唱。

5.师生交换进行模唱和伴奏,牢固记忆主题音乐。

师:我们刚刚唱到的是小闹钟走路的音乐,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所创作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1.播放完整的音乐,学生分辨主题旋律。

2.反馈主题旋律出现了3次,教师歌唱:小闹钟它真调皮,嘀哒嘀哒嘀哒嘀哒嘀。小闹钟它真可爱,铃铃铃铃铃铃铃。3.师生共同演唱歌词。4.师生边走边唱。(通过配词演唱帮着学生深刻记忆主题旋律。

三、激发兴趣、获求新知

师:小闹钟每天一刻不停的走啊走!时间长了,他太累了,生病走不动了,静静的躺下休息了!

理解第一插部:

1.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进入角色。2.感受第一插部悠扬、舒展起伏的音乐特性。3.用身体动作表现卧床不起的、生病的小闹钟。

师:生病的小闹钟到了钟表修理店,技术高超的老爷爷很快把它修好了。聆听第二插部:

1.学生静静聆听音乐

2.结合音乐中的特效音响理解小闹钟的用途和作用(催人起床)。3.聆听音乐,情境创设(分辨音乐中铃声响了几次)。4.再次聆听第二插部。(闹铃响了8次叫主人起床。)5.学生配合音乐摇响8次铃铛,教师语言配合:“起床起床快起床”。6.随着音乐师生分角色扮演小闹钟和小主人进行情境教学。《快乐点击》游戏

1.出示图片,师生回忆如何表现各部分的音乐。

2.在快乐点击游戏活动中来检验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四、知识拓展,表现乐曲

师:我们再一次完整的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老师这里准备了几张卡片,谁最先听出是哪段音乐,就请他到前面的卡片中选择与这段音乐相对应的图片卡,贴到黑板上。1.聆听完整音乐。

2.学生聆听后选图片卡并粘贴。

3.归纳乐曲结构,教师介绍回旋曲式。4.知识能力拓展:

介绍作曲家安德森既聆听其代表作品《打字机》和《跳圆舞曲的小猫》主题片段。5.师生伴随音乐《调皮的小闹钟》结束课程。

教学内容: 《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的声音变化,引导学生体验和表现声音的渐强与渐弱。

2、通过学唱歌曲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并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3、通过接触柯尔文手势,感受音的高低。教学重、难点:

1、渐强、渐弱的认识与其声音效果的感受与体验。

2、让学生初步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教学过程:

听音乐《铃儿响叮当》进教室

1、师生问好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啊我们就坐着圣诞老人的马车听着歌儿开始吧。今天呀圣诞老人委托骆老师带来了很多礼物,还带来了一个道理,到底是什么道理呢?待会啊小朋友们要自己去发现哦!

2、欣赏图片《圣诞老人》

师:小朋友们看,圣诞老人带来的第一份礼物是一首歌曲,瞧他展开了他的画卷,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听歌曲猜歌名。

3、初步听歌曲 学生回答问题

4、揭示歌名,再次听歌曲,教师范唱。

师:听听歌曲中小马车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出现了几次?学生回答 师:两次的声音是一样的吗?学生回答

5、师:我们知道,小马车离我们远的时候,声音怎么样?(弱)离我们近的时候呢?(强)在音乐中,我们应该用“弱”和“强”来表示声音,而不应该用“轻”“重”之类的来表示 师:那么音乐小马车从远处跑过来的的声音应该怎样呢?听老师来唱一唱。2/4 5 5 6 7 ∣1 2 3 4 ∣ 5 5 ∣ 5 — ‖ 答答 答答 答答 答答 向 前 跑

好,我们把音乐小马车从我们身边跑向远方的的声音也来唱一唱。2/4 6 5 4 3 ∣ 5 4 3 2 ∣ 5 5 6 7 ∣ 1 — ‖ 答答 答答 答答 答答 谁也 少不 了。

6、师:我们小朋友唱的真好听,如果加上点动作就更美了,小朋友们想想可以加点什么动作呢?学生开动脑筋。

7、师:我们再来把歌曲听一遍,小朋友们再仔细找找看歌曲还有什么特点吗? 再次听歌曲(第一行两句话歌词一样,音高不一样,第三句话歌词一样音高也不一样)

8、学唱歌曲,逐句教唱。

9、完整演唱歌曲。

10、师:小朋友们唱的不错,老师觉得啊我们还能把歌曲唱的更好听,谁发现了歌曲是几几拍子的?(2/4拍)

它的强弱规律的是怎样的?(强弱,强弱)我们唱的时候可要注意了。

11、运用二拍子的强弱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12、师:小朋友们现在唱的可真好听呀,老师都要把掌声送给你们了。接下来啊我们来玩一个手指游戏,看好了哦,教师用柯尔文手势表现歌曲的第一三句,学生学习。

13、尝试用手势和声音一起表现歌曲,速度慢,(目的是感受音的高低,并不一定完全学会柯尔文手势,那是三年级的教学内容)。

此处运动柯尔文手势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听力,通过手势的不同表现不同的音高,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14、师:小朋友表现的真不错,看,圣诞老人带来的第二份礼物,教师拿出打击乐器。瞧!这儿还有几件打击乐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

(师介绍打击乐器名称)我想找几位小朋友来给这首歌伴奏,谁愿意? 双响筒 2/4 ×× ×× ∣×× ×× ‖ 第一三句 碰 铃 2/4 × - ∣ × - ‖ 手串铃 2/4 × - ∣ × - ‖ 表现马车的声音

15、师:拿到乐器的小朋友用乐器伴奏,没拿到的小朋友在第一三句拍手伴奏,二四句按照从强到弱和从弱到强拍着你的小板凳乐器也来伴奏可以吗? 学生用自己的乐器和方式伴奏歌曲表现歌曲。

16、师:瞧。圣诞老人又出来了,他这次啊要问问小朋友们听过学习这首歌你学到了什么呢?(在同样的时间里人们各自做着不同的事,有的人成绩卓著,有的人一事无成。只有懂得珍惜时间的人,才可能成为有作为的人。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不能往后一直推脱。)

17、师:接下来我们就听听圣诞老人为我们带来的一首歌曲《明日歌》。(课堂结束,学生听着歌走出教室。)

教学内容:《在钟表店里》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情景,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2.合作学习,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为音乐即兴编创动作,3.能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

教学重点:体验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景象,丰富想象力。

教学难点:合作学习,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设计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自制的各种钟表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阶段目标:创设学习氛围、建立师生的情感沟通)教师:播放音乐《小天使》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六个人一组,四个小组围成圆圈做律动 二.导入(阶段目标:激发兴趣、引导参与)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仍然采取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的最积极,看哪个组同学得分高。在黑板上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设问:见过这么多钟表吗?在哪里见过? 学生:见过,在表店里。

教师:出示课题《在钟表店里》的课题,设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要求:每个组说一种答案,不许和其他组重复。小组内商量一下,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教师:太棒了,同学们从钟表联想到在钟表店里工作的人们,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欣赏这首由德国作曲家奥尔特写的这首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让我们到音乐中去寻找答案吧。我们完整的听一遍(出示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完整的听音乐 三.分段赏析(阶段目标:体验音乐、表现音乐)1.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教师:从音乐中你听到什么了?各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不能重复。教师:请大家看画面,(播放画面)带着神秘的语气对同学们说,钟表店里的主人是个老爷爷,他每天都快活的工作着,他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钟表别提有多自豪了。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听听这部分音乐描写了什么? 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中轻松、活泼的气氛。2.欣赏音乐的第一部分 教师:这段音乐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教师:音乐把我们带到一个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吸引我们的不仅是各种钟表,是那些带着愉快情绪工作着的人们。我们一起来听这部分音乐的主题,(播放音乐的主题)学生:聆听音乐主题,加深印象

教师:想想你会怎样来表现这个主题?各组开始商量一下。(播放主题音乐作为背景)学生:小组开始活动 教师:请一组来说 教师:那好,其他组跟着做一做(播放音乐)

教师:这个组的方法非常简单而且有效果,其他组呢?

教师:看了大家的展示,说明同学们都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音乐的方法,下面,请注意这个主题还要不断的出现,当你再听到这个主题时,能不能还用你们刚才的方式表现呢? 学生:能

教师:完整的播放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学生:各组同学聆听音乐并表现。教师:大家做的真棒,谁注意到主题音乐到底出现了几次? 学生:三次

教师:作曲家为什么要安排出现三次呢?出现一次就得了,想想,为什么? 学生1:音乐要告诉我们他们生活的特别快乐。

教师:用你们自己的方式再来感受一遍作品的第一部分(播放音乐第一部分的课件)

学生:边听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表现 教师:这样勤奋工作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各种钟表都准时了

教师:音乐用各种钟表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成果,你们听(播放钟表发出的响声)学生:边听边模仿

教师:这就是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的第二部分将把我们带进哪里呢? 3.聆听音乐的第二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的第二部分 学生: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教师:这段音乐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工人们在休息 教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呢? 教师:我们一起用擦汗的动作来表现一下,把你刚才体会到的融进我们的动作里?(播放音乐课件并带着学生做律动)学生:听音乐做律动体验音乐的美

教师:大家做的非常好,接下去的音乐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播放音乐的第三部分课件)学生:聆听第三部分音乐 4.聆听音乐的第二部分 教师:这部分音乐我们熟悉吗? 学生:熟悉,就是我们听过的第一部分 教师:但是音乐的结尾好象给人的感觉更加强烈,为什么?你感觉音乐有哪些变化?每组一名同学说,不要重复。

教师:我们各组商量一下怎样表现这段音乐?商量好了要展示。学生:分组商量 教师:播放第三部分音乐 学生:一组展示(大家评价)

教师:如果感觉没有准备好也没有关系,请准备好的组进行展示。学生:二组展示(大家评价)

四.完整欣赏表现音乐(阶段目标:再次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轻松、愉快的情绪)教师:我们一起赏析了各段音乐,结实了一群在那里愉快工作的人们,老师从一间钟表店里拍了一些资料片,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精美的钟表以及它的精良的制作过程。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音乐完整的课件)学生:观看影音资料片 五.小结(阶段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欣赏了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你们能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感受吗? 教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我们一起体验了这么轻松愉快的音乐,我真佩服这个作曲家,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教学内容:学唱《大钟和小钟》

教学目标:唱准歌曲的节奏,能清晰快乐地演唱歌词。

知识与技能: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与同学合唱歌曲《大钟和小钟》。过程与方法:比较听赏,分别尝试不同的声部感受大钟和小钟的节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音乐活动,体验到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的合唱部分并参与综合表现。

教学准备:琴、音响、碰铃、双响筒。教学过程: 1.导入:

(律动《爷爷爸爸和我》,黑板上出示节奏

X — | X — | X X | X X | X X X X | X X X X |)师:这三条节奏分别代表谁在走路?你能把这条节奏读出来吗?如果老爷爷和小朋友一块儿走路,会是什么效果呢?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吧!(将学生分为两部分进行节奏上的合作。)2.感受与体验:

师:今天在我们的课堂将要来两位客人,这两位说起话唱起歌可真有意思,他们的语言简单明了,最多只有两个字,不信,你听,他们唱起来了。(播放《大钟和小钟》范唱。)师:向大家隆重介绍我们的两位客人,大钟和小钟。听听看,大钟是怎样唱歌的,你能不能学一学?

学生聆听范唱,并学唱 5 — | 3 — | 当 当 师:大钟唱起歌来象是谁在走路?原来大钟唱歌的时候使用了这个节奏,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钟是怎样唱歌的?

(学生学唱 5 5 1 1 | 5— | 5— |)

大钟唱 歌 当 当

师:你能不能碰铃敲出大钟唱歌时的节奏?(学生利用碰铃演奏 X — | X — |)

师:我们把歌声加进去,可就更象大钟了。

(学生边唱边利用文具盒等声源边唱“大钟唱歌”一句,边演奏。)

师:那么小钟又是怎样唱歌的,你能不能学一学?

(学生聆听范唱,并学唱 3 3 1 1 | 3 3 1 1 |)嘀哒 嘀 哒 嘀 哒 嘀 哒 师:小钟唱起歌来又象是谁在走路?原来小钟唱歌的时候使用了这个节奏,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钟是怎样唱歌的?

(学生学唱 5 5 1 1 | 3 3 1 1 | 3 3 1 1 |)小钟唱 歌嘀 哒嘀 哒 嘀 哒嘀 哒 师:你能不能利用双响筒敲出小钟唱歌时的节奏?(学生利用碰铃演奏 X X X X | X X X X |)师:我们把歌声加进去,可就更象小钟了。

(学生边唱边利用文具盒等声源边唱“小钟唱歌”一句,边演奏。)3.参与合作:

(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大钟队,一组为小钟队,教师组织学生复习各自的节奏。)师:来,让我看看,大钟队的小朋友是否还记得大钟是什么节奏?小钟队呢?当大钟开始唱歌了,就请大钟队的小朋友演奏起来,当小钟开始唱歌了,就请小钟队演奏起来。(播发范唱,学生随音乐演奏。)师:要是你也能跟着唱起来就更好了!(学生再次随音乐伴奏,并试着参与演唱。)4.学唱歌曲: 师:当“大钟和小钟一起唱”,效果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吧!(教师指导学生合唱。)师:下面就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这首《大钟和小钟》,这回希望大家静下心来听,注意听好自己这一组应该怎么唱。

(播放范唱,学生随教师的指挥学唱全曲。)5.综合表演:

(将学生分为4组,第1组与第3组演唱,第2组和第4组利用声源为歌曲伴奏。)

6.课堂小结:大钟和小钟在提醒我们,时间像我们乘坐的小马车一样,一刻也不停地向前奔跑,小朋友们可要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分呀。

教学内容:《打花巴掌》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二、在游戏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重点: 用欢快流畅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表现歌曲的风格。

教学难点:

一、掌握歌曲节奏,巩固复习节奏型 XXXX

二、完整演唱歌曲,巩固打击乐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节奏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都是二年级小朋友了,学的音乐知识也不少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音乐宫去看看,想不想去啊?请同学们做好,我们出发了!

二、创设情境,学唱新歌《打花巴掌》

师: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呀,音乐宫到了,但是宫门紧闭,怎么办呢?对了,我们用钥匙打开宫门就行了,但是要怎样才能拿到钥匙呢? 1.出示节奏:XXXX X | XX X | X.X XX | XX X || 2.师生讨论节奏,并读出节奏。(注: XXXX X.X)

师:钥匙拿到了,咦!怎么打不开门啊?原来需要两把钥匙才能打开门的。现在我们去寻找第二把钥匙吧!

3.出示《打花巴掌》的歌谱

3.2 32 | 13 2 | 6.1 22 | 13 2 | 55 532 | 13 2 | 2.2 26 | 5 5 | 665 63 | 2 13 | 2 — || ⑴ 先识谱,再跟琴唱 ⑵ 完整地演唱歌谱

师:恭喜你们,同学们的齐心协力终于拿到了第二把钥匙,所以说:任何事情只要我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够成功。现在,让我们打开宫门到音乐宫里面去参观吧!A、赛歌台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赛歌台,在这里希望小朋友们勇敢地表现自己。1.出示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创编其余三句歌词 2.初听《打花巴掌》 3.复听歌曲

要求:4个小组分别学儿歌部分的其中一段和歌曲部分,看哪个组学得又快又好。4.评出优胜组 B乐器室

师:在赛歌台上评出了优胜组,现在让我们到器乐室去看看吧!这有多少打击乐器,让我们找一找。1.猜谜语

是鱼不会游,是铃不能摇,是筒咯吱响,是鼓铃铃响 谜底: 木鱼、碰铃、双向筒、铃鼓 2.学生猜,师演示

3.出示四组乐器节奏,师生讨论怎样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部分伴奏 4.4个小组分别用四件打击乐器伴奏后再合奏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都非常棒,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还勇敢地展示了自己。

教学内容:《幸福拍手歌》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幸福拍手歌》

2、学生能够自信的有表情的加上动作演唱《幸福拍手歌》

3、能准确的演唱连续的附点节奏

4.通过创编第2、3、4段歌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重点:

1、带上动作演唱《幸福拍手歌》

2、掌握附点音符的节奏,并能够清晰的吐字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中欢快的情绪,用歌声及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PPT 钢琴 黑板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用一个新的方式来问候,好吗?老师拍一下手,同学们拍两下。师:同学们刚才都表现得非常好,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放带小羊的幻灯片),然后同学们告诉老师,这张图片表达了什么? 生:一只小羊因为得到一块蛋糕变得很高兴。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这张图片里的小绵羊本来哭的很伤心,最后得到了一块蛋糕,所以很开心的笑了。这时候的小绵羊是最幸福的,对吗? 生:对。

师:有人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看来不同的的人物对幸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那么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呢? 生:(畅所欲言)师:那么你们现在觉得幸福吗?你们用刚才拍手的方式来告诉我,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好吗? 学生拍手

师:接下来让我们听一首歌,看看这首歌是怎么表达的~

3、播放视频(2分09秒)

师:那你们觉得这首歌演唱的时候应该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欢快的,高兴的,活泼的。师:同学们都回答的非常好。为什么会轻松愉快呢?是因为有这些小附点在起作用才使歌曲变得很欢快!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附点节奏型幻灯片)这位新朋友的名字叫“小附点”好,现在先教大家认识小附点的结构,小附点是由一个十八音符加上两个十六分音符转变成小附点的,现在同学们一起跟我来打一下这个节奏可以吗? 生:好。(带领学生打节奏)

师:好,现在我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刚刚打两个问题。生:拍手,跺脚,伸懒腰„„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那这首歌曲的节奏型是怎样的? 生:附点节奏。生:学生读歌词。师:好,同学们读的很好。那现在我们就跟着音乐小声跟唱一遍吧,注意节奏哦!(播放视频,小朋友小声跟唱)

师:好,下面由我伴奏,同学们边唱边做动作,好吗? 生:好。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歌曲中用了五种方式来表达了幸福,请你们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达自己幸福的情感与心情呢?”让我们自己当一回小小作词家,填空编一段歌词,然后用歌声及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五分钟后,我们看谁表现的最牛。4.创编歌词: 生: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笑一笑)。

师:恩,看来同学们都在很用心的在思考问题,很不错哦。七.小结 师:同学们,快乐的四十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音乐课好吗?请记住要配合好老师:老师唱歌词,学生做动作。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点点头(生点头)如果感到幸福你就眨眨眼。(生眨眼)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说声再见吧,那么大家都一起说再见。(生说再见)

教学内容:《小老鼠上灯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儿童运用动作、表情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2.通过歌曲的不同表现手段体会歌曲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教学准备:油灯、小老鼠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新奇的东西,谁知道这是什么?(出示油灯)生:回答。师: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这就是一盏油灯。油灯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在电灯出现之前,人们就使用油灯来照明。油灯里面有一根灯芯,现在老师把里面倒上油。谁知道这是什么燃料?(让同学闻一闻)生:回答。

师:对,这是花生油。油灯里用的就是花生油或豆油。看灯亮了。(点油灯)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与这盏油灯有关。(出示课题)

二、新歌教学

1.反复聆听歌曲,体验歌曲情绪,把握音乐形象。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歌曲中有什么事情发生?(播放课件)生:回答。师:你觉得哪句最有趣?(复听一遍,播放课件)生:回答。(吱、吱、吱、吱;咕噜噜噜 咕噜噜噜 喔哟)

师:请同学们看歌谱,大家听听歌曲中是怎样唱的?(再次聆听歌曲,看大歌篇)2.熟悉歌词,体会心情。师:大家齐读第一段歌词。生:齐读。师:小老鼠偷油吃下不来,心情怎样? 生:回答。(很着急;心里害怕;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师:带领学生齐读“吱、吱、吱、吱”(声音由弱到强)师:咱们一起读第二段歌词。生:齐读。师:小老鼠是怎样滚下来的?速度怎样? 生:回答。(慌慌张张;心惊胆战;哆哆嗦嗦)师:带领学生齐读“咕噜噜噜 咕噜噜噜 喔哟” 师:从中间分2组,一组齐读“吱、吱、吱、吱”(声音由弱到强);另一组齐读“咕噜噜噜 咕噜噜噜 喔哟” 生:分组练习。师:看老师指挥,两组齐念。(体现二声部效果,)3.学唱歌词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演唱歌曲,感受小老鼠有趣可爱的形象。(自弹自唱)生:仔细聆听。师:让我们随钢琴伴奏轻声演唱歌曲,注意前奏。(轻声演唱第一段歌词)生:演唱歌词。师:注意聆听间奏,与前奏有何区别?(弹奏)生:与前奏一样。

师:请同学们随老师的伴奏轻声演唱第二段歌词,注意间奏。生:演唱歌词。师:同学们唱得真棒,让我们连起来完整的演唱一遍,注意间奏。生:完整演唱。师:请同学们笑着唱一遍,看谁最能表现小老鼠的可爱。(播放伴奏课件)生:有表情的演唱。

4.师生接唱

师:老师唱前半句,请同学们接后半句。(老师指挥学生清唱歌曲)生:看指挥接唱。

师:同学们已经唱得很好了,要是加上老师的钢琴伴奏,相信会更好的。生:跟老师伴奏师生接唱。

三、歌曲创编 1.创编歌表演

师:歌曲表现了一只怎样的小老鼠? 生:回答。

师:用怎样的唱法更好呢?第一种(生硬的演唱两句),第二种(跳跃欢快的演唱两句)生:齐答第二种。

师:老师起头,同学们看指挥。生:清唱一遍。

师:同学们想不想来表演一下小老鼠偷油的过程。生:回答。师:请两位同学带上头饰上台表演。(老师带领两位同学一起表演,掌声欢迎。)生:演唱。师:他们表演的好不好? 生:回答。

师:你们想不想上来表演一下? 生:回答。

师:老师假设每个同学座位上放上一盏台灯,全体同学起立随音乐表演。(带好各自的头饰)生:齐表演。2.创编歌曲伴奏

师:同学们的表演太精彩了。要是再加上点声音伴奏就更能体现小老鼠战战兢兢,滑稽可爱的样子了。(与二声部练习相呼应)师:出示节奏图片 吱 吱 吱 吱

咕噜噜噜 咕噜噜噜 喔哟

师:还记得他吗? 生:回答。师:按照前面分好的组念一遍。

师:老师领唱歌曲第一段,同学们为老师伴奏好吗? 生:回答。(播放伴奏课件)师:咱们找两个同学来领唱第二段,其他同学伴唱。

四、结束新课

师:同学们的演唱水平真是大有提高,咱们全体起立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把歌曲再唱一遍。

(播放范唱课件,齐唱歌曲走出教室。)

教学内容:《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傣族音乐与民俗,通过学习《金孔雀轻轻跳》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美丽的孔雀动物 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用舞蹈动作编创意境表现歌曲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激发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并变兴趣为动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为歌曲创编舞蹈。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鉴赏基本的傣族舞动作编创意境表现歌曲,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大胆表现自我,克服怕羞、胆怯的心理。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引入课题

1、欣赏可爱的动物----孔雀,了解孔雀的形象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开屏的,点题《金孔雀轻轻跳》。

2、新课导入

同学们张老师的服装漂亮吗?这可是少数民族----傣族服装噢?引入(傣族风情)介绍孔雀、泼水节、葫芦丝、孔雀舞并模仿

二、自主探索,生成新知(1)复习歌曲并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出示课件)

(2)引导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注意纠正哪些不足之处,跟随教师手风琴伴奏再表演唱一遍,并给予同学们肯定和表扬。

(3)演示打击乐器(铃鼓、碰铃)让学生听辩乐器声音的长短,并 且了解几种演奏的方法。

(4)复习歌曲的节奏型ⅹⅹ ⅹⅹ ∣ⅹ-∣

认识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且将(八分音符描绘为“踩在滑板上的小朋友”)、(二分音符描绘为“拖着板凳的小朋友”),懂得二分音符比八分音符的节拍要长(卡片:跑跑 跑跑︱走 -︱)来理解,并且掌握歌曲的节奏。

(5)出示课件,让学生知道用什么乐器为歌曲伴奏,并且让学生尝 试铃鼓伴奏,从而总结出:在长音(二分音符)摇铃鼓,教师可适当提醒:孔 雀 ∣抖羽毛 -∣“抖羽毛 -”(摇铃鼓),请个别同学上台用铃鼓为歌曲伴奏。(6)引导学生总结:铃鼓是在二分音符处转手碗,分组(大部分同 学)打铃鼓节奏:孔 雀 ∣抖羽毛 -∣ 赏析作品,体验形象 请同学们交换乐器伴奏歌唱时,教师先跳傣族舞让学生感受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傣族舞的兴趣,教师教授几个傣族舞基本动作(讲解三道弯的特点)创作表现,才艺展示

上一篇:被推荐对象主要表现及团支部意见下一篇:借福建经验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