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 英语三上《at the zoo》教学设计

2024-05-08

pep 英语三上《at the zoo》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pep 英语三上《at the zoo》教学设计

PEP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小学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由于是小学低段的教学工作,我注重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增加他们的语感。尽可能多地让他们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扩大知识面。当然这些工作都是要紧紧围绕三年级的教学课本。以下是我这学期的总结:

一、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提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首要条件。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比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我在课堂上尽量使用简单的英语组织教学。无论上课时师生相互打招呼问候、道别,或是教师发号指令让学生参与活动等,都用英语来说,尽可能让学生多听多讲英语,逐步养成英语语言习惯。这样既能增加课堂中学习英语的氛围,又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增加了听说英语的机会。

三、多种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小组评价,合作小组自评;评价多种层面,学习效果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学习方法的评价,合作能力的评价;评价多种技能,听,说,读,写。给同学一客观全方位的评价,让优等同学在看到自身成果的同时感到自身的缺乏;让学困生在感到自身缺乏的同时看到自身的亮点,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胜利的机会。

这学期的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相信一分耕耘就会有一分收获!

篇2:pep 英语三上《at the zoo》教学设计

任春玲 2016.9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担任三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三年级共有学生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他们聪明活泼、勤奋好学。这些学生刚接触到英语,他们对英 语感到好奇,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少数学生会,掌握良 好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所进步。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把激发因遇 到困难,而遭受挫折。学生学习习惯也不太端正,有待于端正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让学生爱上英语,让英语走进农村孩子的生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开设英语的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用,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 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 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 能力。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来获 得其他学科的知识。

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渗透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7.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 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英语字母Aa--Zz,并能按字母顺序背诵、默写二十六 个字母.

2.根据实物、图片说出所学单词,要求读音正确。

3.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4.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 5.能听懂会说12个会话,并且进行简单的交流。6.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

7.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反应。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四、教学重难点

1.听:能够根据听到的单词、短语或主要句子选出相应的图画。2.说;能够模仿示范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3.读:能够辨认字母(大写和小写)和主要单词。Let’s talk部分的句子读熟背诵。4.写:能够描摹主要单词和英语句子。

五、教学措施

1.考虑到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 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4.运用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在课堂上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多为学生营造一些学习氛围,如:上讲台操练等等。融会话教学与情景表演之中。

5.多与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注重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 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尽量的运用已经学习的英语进行对话。多读英语故事等。

6.多看英语画报,多读英语故事,多看儿童英语书籍。

7.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Unit 1 A.Let’s talk ,Let’s play

第二周Unit 1 A.Let’s learn,----B.,Let’s play

第三周Unit 1 B.Let’s learn,----C.Story time

第四周Unit 2 A.Let’s talk-----Letters and sounds

第五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Unit 2

B.Let’s talk----Start to read Unit 2 B.Let’ check----Unit 3

Let’s play Unit 3 A.Let’s learn----B.Let’s play Unit 3 B.Let’s learn----C.Story time Recycle 1----Unit 4 Let’s play

Unit 4 A.Let’s learn,----B.,Let’s play Unit4 B.Let’s learn,----C.Story time Unit 5 A.Let’s talk-----Letters and sounds Unit 5

B.Let’s talk----Start to read

Unit 5

篇3:pep 英语三上《at the zoo》教学设计

PEP小学英语三上修订版中新增加了字母教学板块, 因此, 在本课复习教学中, 结合音素操练单词进行复习与巩固。

根据本单元内容的特点, 在设计中, 首先通过演唱孩子们熟悉的颜色歌, 活跃气氛, 而后通过探照灯等游戏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绪, 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情景“Colourful park”, 并设计一些卡通形象, 组织一些活泼、简单, 便于操作的活动和歌谣, 在知识的滚动复现、环节的层层递进中完成教学。

单词复习环节, 通过歌曲让孩子复习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情况, 然后将相关音标渗透到单词的复习操练中。跟读动画录音后, 设计“帮小精灵找回颜色”的游戏, 将复习难点弱化, 使颜色单词的复习更加形象、生动。最后设计“啄木鸟捉害虫”的游戏, 引导他们依据单词的发音, 找出单词中的错误字母, 培养学生初步的读音感觉, 培养其拼读能力。

通过书本上的Let’s do的复习, 顺利过渡到寻找身边的颜色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 以突破教学难点, 层层递进, 由浅入深, 把枯燥的复习设计得活泼、开放, 至始至终都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Step1.Warming up

1.Greeting. 利用第一单元的句型进行问候。

2.Enjoy a song: Colour song.

3.Game: 探照灯。利用课件模仿黑暗中的探照灯模式, 依次将探照灯光圈定格在red, yellow, green, blue四个单词上, 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设计意图】简单的问候, 复习了上一单元的句型;欢快熟悉的颜色歌的跟唱, 初步回顾了旧知;探照灯游戏, 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绪, 把学生带入神奇的彩色世界。

Step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复习A部分的单词。

【设计意图】复习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让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使学生对每一个单词的字母发音和口型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便于渗透字母音素教学。

2.结合音标Let’s chant。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本A部分单词chant朗读的新编, 让学生对相关发素朗朗上口, 为单词的准确发音奠定基础。

3.Game:魔术竞猜。教师展示四瓶矿泉水, 请男女生竞猜赛猜魔术后的水颜色。 (魔术为:摇晃水瓶, 而后矿泉水分别变为blue, green, yellow, red水)

【设计意图】从矿泉水变成有颜色的水, 这一魔术游戏, 让整个课堂有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4.复习B部分的单词。颜色魔术游戏后, 将红色和黄色液体混合, 引出orange;再将绿色液体混入, 引出brown;再将所有混在一起, 引出black。最后拿出最洁白的white。

【设计意图】色彩与知识学习的结合, 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充满着惊喜,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 乐于学习知识。

5.结合音标Let’s chant。

6.录音的跟读, 要求学生指着书上的图跟读。

【设计意图】元音的发音不易到位, 借助音素练习单词, 让学生做到了张开口, 发好音。边听边看边指边说, 训练学生手、脑、口、心、眼协调统一的能力。

Step3. Practice

1.情景“colour park”课件展示8只颜色精灵小鸭。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认识这些精灵。之后将8色鸭子的头饰交给学生, 引导孩子们将自己认识的精灵小鸭, 介绍给大家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创设, 自然地将本单元的单词复习与第一、二单元的句型操练结合起来, 让孩子们掌握选择权和课堂主动权。孩子们不仅做了课堂的主人, 还展示了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 增加了趣味性和成就感。

2.啄木鸟游戏:粗心的小鸭学写自己的名字, 小老师帮忙检查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找茬”游戏, 使学生初步感知字母与音素之间的联系, 培养其辨别与拼读能力。

3.句型操练“I see….”“I have red pencil.”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颜色鲜艳的小丑, 以及文具与颜色的结合操练复习, 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Step4.Homework

1.回家跟读磁带, 复习本单元课文, 和家人分享今天的收获。

2.寻找生活中的颜色, 待下节课回校和同学分享。

篇4:pep 英语三上《at the zoo》教学设计

一、PEP三上新、旧教材比较分析

通读新版教材,并进行新、旧教材对比分析后,本人发现新版教材有如下特点(变化):

1、更加重视字母教学。原来只在三下、四上教材中断断续续的反复出现,对起始阶段学生的单词整体认读负面影响。我校早在2007年,就调整了字母教学的时间,在学习英语的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认读与朗读字母,在第二学期要求学生书写过关,以便学生可以“做作业”。新版教材把字母教学安排在三年级起始教学阶段,回归到了外语学习的本真,这样能有效促进单词的快速认读能力的提高,学生中不会产生诸如elephant和eleven的读音混淆了;字母、字母音、音素三位一体,单词表中注上音标,符合国情,给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选择。

2、重视字母、单词的书写教学。从起始年级开始学习书写,能有利于小学中低段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整体感知,有效克服单词认读混淆严重的现状。从小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3、强化认读要求:每个单元中都新增了字母或单词的认读版块(Read and Count; Read and match)。从教材高度,训练学生的认读能力,切实体现新课标的认读要求。

4、精简内容:每单元的编排淡化了A、B、C三部分界限,但仍保持每页的上半部分为重点内容;C部分只保留下story time部分,故事内容或多或少有所改编,个别篇幅作了替换,可读性、故事性、情境性、趣味性更强;每单元只保留或调整为一首歌曲(除第一单元,另有字母歌),原来有两首;Recycle复习单元从6页减少到4页,烦琐的评价也删了,修改后 “遇梯子上,遇蛇退后” 的游戏更符合此类的游戏趣味,更具可玩性;

5、降低难度:词汇表中的关键词突出,而且以名词为主,减少其它词类单词。词表中词汇量从125个减少到64个,对话中的有些单词只要求在句子中整体理解,暂时不要求个别理解。增加了常用表达法的中文注释,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句子的整体理解。P.49中的Let’s do中删除了show, cut, pass, make, smell的短语,增加了 open, close的短语,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数数NUMBERS贯穿六个单元中的,并在U6中小结学习。

二、使用PEP三上新教材教学建议

1、加强朗读和认读。养成开口大声朗读的习惯,现在仍有一部分学生不敢开口读给别人听。重视学生对单词和习惯表达法句子的认读(中文意思理解),这是符合国情的英语教学,不要片面理解外语的习得性输入,不要片面理解“全英文”课堂教学。重视“听磁带”和朗读背诵的有效输入。 “30+10”模式的课堂教学十分钟巩固环节中可以着重朗读等训练。

2、利用并创设高效的情景开展课堂教学。避免过多的、重复的甚至无效的游戏活动。

3、开展小组合作。通过4-6人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会有更多的全体学生参与听、说、朗读训练的机会;在课后,在新课上完的几天后或单元学习完成后,由学习小组组长检查过关,能有效养成学生“开口”习惯。切实减少并消除“被遗忘的角落”。

4、争取并组织好每周两次的英语早读课。组织学生领读、齐读等,有效克服“回家朗读作业”完成情况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5、处理好字母、单词拼写、音标教学的时长、时机、深度。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对教材、小英教学、高年级中小学衔接的理解,可以采用“先集中、后分散”或“先分散、后集中”灵活开展教学。

字母发音和书写教学是三年级第一学期的重点之重点,是学生今后可续性学习的关键和基石。当前,小学三年级学生大多参加过各类校外英语培训,教师们反映字母发音错误的面广人数多,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定势费时、费力。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多花时间、多花功夫,在吃透教材和把握学情的前提下,教材中每个单元只出现5-6个字母的新授内容,页面底下呈现一排26个字母表,采用“小步子、重纠音、求准确、多循环”的策略。第一单元的字母歌可以延迟教唱,可以听歌听音,暂不开口唱,以防止一些学生错误发音的反复负强化,直到纠音工作全部完成后才可以准确地唱字母歌。字母发音的纠正可以通过字母音的分解拼读来呈现,让学生清晰地听、清晰地拼读、清晰地模仿。小学生字母书写教学中的笔顺也要十分强调,特别是i,f,g,k,t,p,u等的大小写。

是否在字母教学的同时,渗透字母的音标拼读?分解字母的音素进行拼读有助于养成对单词发音的分解,从而有益于初步形成“音形对应”的单词观。新教材中,是否可以要求学生记住(一部分)单词表中单词的拼写了?什么阶段要求学生音标拼读过关?需要大家思考。小学语文在一年级的两个月里,完全掌握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并能熟练拼读,是否英语音标要比汉语拼音要难?!据了解,早在四年前,上海一些学校就已要求学生在四年级时音标及拼读过关了。

三、结束语

诚然,学科教材专家尚且能对自己所编的教材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从而课标质量和教材质量不断更新、不断优化,新修订的 PEP三上教材更加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更加符合以三年级为起点的小学外语学习的规律,昭示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之路不断走向成熟!在这样的大好背景下,我们一线教师在新课标、新教材的指引下,就没有理由不与时俱进,没有理由不更新教学观念,没有理由不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没有理由不去追求教学质量的优化!

篇5:pep 英语三上《at the zoo》教学设计

李倩倩

一、教材分析

本部分是本册书Unit 4 We love animals的第四课时,主要学习内容为zoo,bird,panda,tiger,elephant,monkey 6个动物单词,用英语询问远处动物名称及其答语What’s that?It’s a „„课前学生已学习动物名称:cat,pig,dog,duck,bear几个单词,句子What’s this? It’s a „„

二、教学目标

1、听说认读zoo,bird,panda,monkey,tiger,elephant 6个单词。

2、会说What’s that?It’s a „„并会运用。

3、让学生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在九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学生学英语不久,有的可能说得不好,有的还不敢说,课堂上应以表扬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积极做、努力唱。学生们喜新好奇,求知欲强,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他们已经学过一些简单、常见的动物单词,同时,应抓住学生喜爱动物这一有利因素,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bird,tiger 发音

2、What’s that?中that发音

3、this 与that 用法

五、教具准备

各种动物玩具,动物图片

六、教学过程 1.Warm-up(1)Let’s chant.Hello,hello,how are you?(要求学生边拍手边吟唱,营造一个欢乐活泼的英语气氛。)(2)Let’s do Cat,cat,I am a cat.Dog,dog,I am a dog Duck,duck,I am a duck Pig,pig,I am a pig Bear,bear,I am a bear.(设计思路:活跃气氛,融洽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使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并帮助学生巩固了上节课的单词。)2.Presentation(1)教学What’s that?It’s a „„

T:There are so many animals in the classroom.What’s this? Ss:It’s a „„

教师先指着近处的动物玩具询问,让学生练习What’s this? It’s a „„ 练习之后,教师指着远处的动物玩具询问What’s that?引导学生回答 It’s a „„ 板书What’s that?It’s a duck.强调元音字母a/əe/的发音。领读that。先指名学生说,然后找两组同学示范,之后学生自己练习。(2)教学zoo T:Animals are so funny.Do you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m?Let’s go to the zoo.Ppt 出示动物园图片,学习zoo(3)教学panda T:Look!The first friend is coming.Ppt出示panda动画。学习单词。练习句型What’s that?It’s a panda.(设计思路:词不离句,让学生学习单词之后接着练习句子,学会用英语交流。)(4)教学tiger T:guess,What’s that? 播放老虎叫声,让学生猜动物 It’s a tiger.学习tiger 练习句型What’s that?It’s tiger.(设计思路:声音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5)教学elephant 出示大象尾巴照片,让学生猜What’s that? 学生可能猜不对,继续出示大象头部图片,学生猜。出示完整大象图片It’s an elephant.学习elephant 练习句型What’s that?It’s an elephant.(设计思路:图片导入,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6)教学bird 出示bird手影,What’s that? It’s a bird 学习bird.练习句型What’s that?It’s a bird.(设计思路:手影比较容易猜出,让学生有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7)教学monkey T:Listen!who is coming? 播放“猴哥”歌曲。What’s that?It’s a monkey.学习monkey.练习What’s that?It’s a monkey.(设计思路:在熟知的歌曲中呈现单词,避免了枯燥无意义的机械重复,使课堂生动、鲜活、富有生活情趣。)3.Practice(1)送小动物回家 老师拿出动物图片 T:Look!What’s this? Ss:It’s a monkey.T:where is the monkey? 教师示范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开始可以贴错误位置,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单词位置。然后学生自己完成这个任务。

篇6:pep 英语三上《at the zoo》教学设计

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进心智发展, 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教育部2011) 。

新课标要求三年级达到一级目标:学生能简单地交流个人信息, 能说唱简单的小对话或歌谣,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简单的故事, 能看图识字并正确书写单词, 能乐于参与、积极合作、敢于表达。

针对这一目标要求, 确定本单元的内容标准是: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运用look at the..., It’s...It has...进行语言交际;能够听、说、读、写本单元的形容词词汇, 如:tall small big fat thin long short;能描述动物的体型特征;学习合作逐步养成拼读习惯;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说教材

本册新版教材共6 个新授单元, 2 个复习单元, 每个单元分为A 、B、C三个部分, 本单元主要围绕描述动物特征展开, 主情境图呈现了本单元的语言、词汇和教学目标。

A、B部分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A、B部分主要由Let’s learn, Let’s talk以及学习字母发音的let’s spell组成。除此之外, A部分还包括draw and say, B部分还有start to read、Let’s check和Let’s sing组成, C部分是story time (选学内容) 。

(一) 教材的对比

本教材体现了交际教学的思想, 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材的构思和设计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话题为纲, 以交际功能为主线, 融合语言结构, 体现了教材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想 (人教社2012) 。

与老教材相比, 新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画面更加丰富逼真, 图像立体感增强, 人物头像更加接近生活中的人物。

2. 语言运用更加简练, 语言知识由易到难

新教材将老教材学习内容进行删减、提炼, 语言更加简练。通过对比,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改编后的新教材将老教材A、B的学习内容顺序做了调换, 现在A部分先学习用简短的句子来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如:It’s tall, It’s short...等, 到B部分时再学习用长句子对特征动物的外貌描述, 这样的编排学生更易于接受, 同时也体现了语言学习先易后难的特点。

3. 注重语音能力培养, 发展学生的拼读、拼写能力

新教材将原来的说变为现在的拼读环节, 学生通过听有节奏的律动, 了解字母i在单词中的发音, 为学会拼读、拼写打下基础。

4. 注重实践, 加强学生的运用与操练能力

老教材let’s learn是单一的词汇教学, 新教材加入了语言的的运用, 突出了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

5. 巧用韵律, 激发兴趣 (如图1)

(二) 教材的整合

本单元是以描述动物的特征为话题, 在三年级上册Unit 4 学习了有关动物的简单词汇, 并在chant里渗透了Look at..., 而在本单元同样以动物为话题, 从对动物的认识到对动物特征的描述, 内容慢慢加深, 这样的编排体现了知识的前后衔接。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了I have... 的表达, 本单元学习的是it has...的表达, 从have到has的变化体现了语法知识是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三、教学建议

新标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实践, 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建议如下:

(一) 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首先, 音乐渲染, 以营造学习气氛;然后, 播放一段“猫和老鼠”视频,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自然导入。

(二) 注重实践, 培养运用

在学习tall和short时, 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呈现两个小动物, 学生通过观察, 对tall和short有了整体的认识和初步的理解。通过所画动物的形体对比, 学生可以运用“It’s tall.”来描述动物的特征, 并进行头饰表演, 从而加强学生对语言的运用。

(三) 利用多媒体, 提高学习效率

在拓展环节中, 笔者开展了“走进动物园”活动, 让孩子给视频里的动物配音, 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画面进行描述。生动形象的画面,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准确描述的能力。比如:在语音学习时, 利用课件呈现律动, 如:monkey say and monkey do, 通过有节奏的吟唱, 使学生了解字母I的发音, 并学会简单地拼读。

四、教学评价

课标指出评价要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 小学阶段的评价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 如:测试、教师评价、个人自评、生生互评等 (教育部2011) 。教师应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心理特点, 将评价有机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一) 听做评价

一级目标有听做的要求, 设计听音选图练习, 通过采用图片的呈现方式, 能很好地查看学生指认图片的能力。

(二) 口语评价

玩、演、视、听是小学低年级最常用的教学活动, 也是教师观察评价学生学习进度重要的渠道, 教学中设计朗读、配音、模仿对话等活动, 检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 读写评价

一级目标有读写要求, 要求学生能看图识字。在练习环节中,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看图写词, 提供情境, 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识别单词的能力。以上形式的评价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学生反馈, 从而借助课堂语言和体态语言对学生及时评价,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开发与利用教材与学校、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的教材资源主要有教师用书、配套练习册、单词卡及图片等;学校资源有宣传栏、英语角、兴趣小组;多媒体资源中网络资源是最丰富的,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较真实的语言环境。

通过“说课标”“说教材”, 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把握课标理念, 用好教材, 才能为学生学好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7:pep 英语三上《at the zoo》教学设计

那么, 如何设定语音教学目标,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笔者基于一堂三年级语音教学课“PEP 2 Unit 3 Let’s spell”的实践和思考, 谈谈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第一步:读写旧词, 探究字母发音

微格读词: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朗读和拼读过程中体验、领悟、掌握字母i在闭音节单词中的发音。“pig, big, six, milk”这四个单词学生已能认读, 在教学中, 我尝试有意识地放慢语速, 引导学生用夸张的口型读词, 思考big有几个音素组成, 这些音素分别是什么, 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学生通过对四个单词进行听音、拆音、辨音、比较, 这样一系列“精细化”操作, 自然发现并总结出字母i在闭音节单词中的发音/I/。像这样, 给学生一个发现式自主学习的机会与平台, 让他们享受探究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听音拼写:本课教材中有Listen and write环节, 不少老师提出疑问:此部分单词是否为四会单词?该如何处理?笔者认为, 这一版块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音能写的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读音和词形之间的联系, 便于学生记忆单词。在教学中, 不妨尝试尽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让学生口、眼、耳、手、脑并用,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感知单词音形的对应性。此方法能帮助学生克服单词记忆的障碍, 利用发音规律, 做到“见词能读, 听音能写”, 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就能得到持续发展。

第二步:介入语境, 内化发音规律

创设语境: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 不要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笔者认为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 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效果是最好的。本课教学时, 笔者利用小动物tiger的相关信息 (9岁nine, 喜欢吃冰激凌ice cream) , 来复习i字母在开音节单词中的发音, 接着出现pig的相关信息 (6岁six, 喜欢喝牛奶milk) , 来引出新授内容。这样看似简单的两个小动物出场, 其实就是一个语意语境的设计。

吟唱诗歌:歌曲诗歌是语音的艺术, 含有许多同一发音规律的单词, 通过吟唱, 学生对字母或组合发音耳濡目染, 记忆深刻。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刚才的可爱pig置身于动物园场景中, 趁势描述小猪的外貌, 丰富语言体验, 形成简短的chant, 歌谣难度不大, 节奏感强, 朗朗上口, 且内容有趣, 学生开心吟唱, 全身心感受语音语调之美, 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熟悉了单词发音, 有效内化了拼读规律。这个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三步:认读新词, 形成拼读习惯

滚动直拼:利用学生的语言迁移能力进行语音教学, 进行辅音替换练习, 举一反三。在教学six单词时, 滚动-ix发音, 让学生拼读mix, fix, tix, dix等, 在教学milk时, 拼读silk, filk, bilk, hilk等。这样单音节单词的拼读训练是学生直拼习惯养成的基础。教师坚持在日常教学中滚动渗透, 利于学生拼读技能的培养。

趣味拼读:笔者尝试用“十字架”形式的拼读练习。将i字母写在“十字架”中间, 周围不同方向写上8个不同的辅音:f, b, g, m, s, t, k, d, 学生自由拼读, 随机生成许多“新词”, 有横向的, 竖向的, 斜向的, 拐弯的……小组合作比比谁组得多。比较传统的由教师提供例词的方法, 这样的活动更具有挑战性, 学生思维活跃, 课堂教学灵动有活力。小组同伴互助, 特长互促, 大大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参与的积极性。

回忆搜音:儿童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向上心理, 竞赛是发挥这种心理优势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课堂充满活力, 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教学时, 笔者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哪些单词中包含字母i, 其发音是/I/。在实际操作中, 笔者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 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多地为自己小组增加词汇量。之后的反馈让人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单词储备和短时间搜索信息的能力。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第四步:尝试阅读, 提升语用意识

看图阅读:三年级的学生对想象生动的事物感兴趣, 在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针对该年龄段孩子的简单阅读A pink pig.It is big.A black cat.It has a hat.A red hen.It is ten.短短的三句话, 配上相应的可爱图片, 既是对三个元音字母a, e, i发音的综合复习, 又是有意义的阅读。同桌看图阅读, 体验拼读的趣味和意义。

互动对话:语言课堂最终的目标即交流。本节课, 笔者以小动物贯穿始终, 虽然是一节语音课, 但妙趣横生, 学生学得轻松。最后, 笔者安排学生描述这些动物tiger, pig, cat, hen.在小组内交流互动, 在班级内汇报展示。课堂不仅是语音学习的过程, 更是语言运用的过程。留在学生脑海中的不是一个个零碎、孤立的音素、音节或单词, 而是完整的、有关联的、鲜活的语言。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PEP新教材语音版块的教学困惑, 通过构建语音教学“四步曲”, 从读写旧词, 探究字母发音;介入语境, 内化发音规律;认读新词, 形成拼读习惯;尝试阅读, 提升语用意识等四方面, 联系具体课堂实例, 阐述了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语音,探究,语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篇8:pep 英语三上《at the zoo》教学设计

1.PEP小学英语2003版教材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PEP) 》2003年版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加拿大LingoMedia国际集团共同合作编写的一套小学英语教材。本套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体现了对传统英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比较、分析和研究多种国内外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 取其精华, 博采众长, 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编写体系。本教材编写的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 以交际功能为主线, 兼顾语言结构, 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 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1]

2003年版教材以《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为蓝本, 吸收并借鉴当时国内外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 重点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 强调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 通过引导学生有效地完成语言任务, 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

2.PEP小学英语2012新版教材简介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2]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颁布实施, PEP小学英语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新版英语教材在继承2003版优点基础上, 结合当前国内外最新的英语教学发展趋势, 融入全新的教材编写视角、编写理念, 使新版教材更加体现素质教育精神。PEP2012年新版教材配图更加精美, 增加了新的主人翁, 教材总体上降低了难度, 对知识体系及词汇等都做了调整, 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

二、PEP小学英语2003年版与2012年版教材编排比较

一套教材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随着国内外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 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不断涌现。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教育大发展的新时期,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10年前的教材已然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英语教学发展趋势。因此, 新版教材在内容的选取、结构编排以及教材图片的设计上都有很大变化。以三年级上下册教材为例, 将两版教材从编写思想、内容与结构、教学方法及教材图片设计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为我们了解教材变化以及把握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两版教材的共同点主要为:两版教材整体结构没有大的变化, 都是由6个学习单元、2个复习单元和词汇表组成;两版教材对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要求一致, PartA、PartB均为必学部分, PartC为选学部分;两版教材都较为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在注重语言技能培养的同时, 也强调语言文化的学习。

两版教材差异点主要表现为:2003年版教材强调语言大输入量;教材词汇量大、对话容量大;强调话题的复现;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 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优先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词汇表只有单元词汇表和字母表词汇表。2012年版教材突出英语入门阶段语言学习的特点;削减词汇量, 减少对话话轮, 降低难度;调整个别单元编排顺序, 使话题分布更为合理;调整学习单元内部板块, 使之更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更加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词汇表在原版教材单元词汇表和字母表词汇表基础上, 增加了Usefulexpressions。

教材提倡的教学方法也有差别:2003年版教材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 将这条教学途径细化成了众多小任务, 融入到教材当中;采用TPR、交际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了建构主义学习观。而2012年版教材要求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 强调学生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通过将PEP2003年版小学英语教材与2012年新版教材进行比较发现:2012年新版教材准确地把握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 是在全面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精神、在总结实验教材十年的实验研究与使用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特点以及广泛听取广大一线教师反馈意见的基础上, 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为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融入最新时代元素, 科学地继承2003年版教材的优点,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 使2012年新版教材更富科学性、时代性。正如人教社总编辑韦志榕所说的修订后教材所彰显的显著特色是:“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更加突出, 基础性更加强化, 逻辑性更加鲜明, 时代性更加凸显, 版式设计更加有特色。”[6]

三、PEP2012年版教材的主要变化及给教学带来的启示

1.PEP2012年版小学英语教材的主要变化

PEP2012年版以切实减轻小学生英语学习负担、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及情感为编写原则;以贴近真实生活的语言场景为依托, 通过设计形象生动、立体且符合儿童审美情趣的教材人物形象为手段, 突出语言语境, 合理设计语言文本, 使小学生在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实现“乐学、好学, 减负不减质”的目的。PEP2012年版小学英语教材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强化祖国意识, 进行渗透式多元文化培养。相比2003年版小学英语教材, 新版教材加强了学生祖国意识的培养。在2003年版教材的基础上对原有文化板块进行了调整, 将原有独立的、内容单向的文化板块融入其他学习板块, 注意选择中、西方文化的相关内容, 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4]2003年版教材中有关语言文化的学习主要是单向文化的介绍, 尤为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 从而淡化了我国传统文化意识。所以, 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了解主要是单向式的, 无法有效地建立中西方跨文化之间的联系。新版教材在这方面进行了较大改进, 注重在配图上凸显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 从而使得学生在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 既了解了西方文化, 又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再深入挖掘, 从而强化了祖国意识, 通过这种跨文化渗透, 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意识。

(2) 更加突出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及学习策略的培养。PEP2012年版小学英语教材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为教材编修依据, 更加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 尤其是在原有听说能力的基础上又增编了读写方面的内容, 加强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效联动。同时, 新版教材在语音教学上也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编排, 使语音教学渗透到教材各内容当中, 充分使教材在语言体系结构上更加合理、更加整体。

同时, 在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方面, 新版教材也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和功能。教材通过精心选取语言文本、精心设计图片、精心编排内容, 兼顾各种语言技能的相互融合, 一方面力求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技能;另一方面, 为学生呈现了一本制作精美、题材贴近生活、语言易学易说、文化多元丰富的学材, 使学生乐学、好学, 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3) 新版教材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微调, 使话题分布更趋合理。相比PEP小学英语2003年版教材, 2012年版教材在单元话题的分布与设置更加注重话题延伸的整体性及合理性。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 将两版教材的单元话题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

通过表2我们发现:2012年版教材将前版教材的Unit2LookatMe调整到Unit3;将2003年版教材的Unit3LetsPaint调整到Unit2。这样, 学生在学完Unit1关于文具类的话题后, 自然联系到文具的各种颜色, 使学习内容更加紧凑、完整, 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整体建构;同时, 这样的话题微调也使教材内容从整体结构上更显合理, 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

(4) 优化语言结构, 降低学习难度, 切实落实“减负”目标。“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如何“减负”?成为时下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减负”根本在于课堂教学, 而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因素, 其作用不可小觑。此次人教社对于教材的修订正迎合当下社会各界对于“减负”的呼吁之声, 切实依照《纲要》精神, 在保证儿童语言技能发展的基础上, 最大程度地削减词汇量。例如, PEP三上由原来的124个词减降至64个词, 三下由原来的125个词减降至70个词。除了削减词汇之外, 2012年版教材在对话编写过程中考虑到我国儿童英语学习特点, 减少了对话中的话轮次数, 从而降低语言难度, 保证核心功能语的有效运用, [3]使学生在入门基础阶段始终保持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

2.教材变化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几点启示

(1) 教师是教学的总设计师, 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语言水平, 创造地、合理地运用教材。教师如何有效运用教材资源,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机会?教师如何凭借教材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语言学习支架?这是英语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要思考的两个问题。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缩影。有效使用教材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充分领悟新课标精神、熟知不同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满足某一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因此, 在使用教材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教学的需要, 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7]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是教学的总设计师, 应该合理、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应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效地融入教材,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让生活和教材内容紧密联系。一方面教师要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当前英语教学发展趋势, 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体建构, 将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 合理调整文本结构, 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控制文本语言难度, 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与活动, 从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服务于教学。

(2) 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提高生本互动效率, 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英语学习其实就是学习者丰富自身语言知识经验、提升学科情感、培养学习策略、提高语言能力的自我语言建构过程, 实际上就是学生与语言文本之间的高效互动的过程。教材, 作为教学的重要媒介、语言文本的重要体现形式, 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日常学习中, 与学生互动频率最高的便是教材。因此, 教师如何在教材上做文章, 通过有效挖掘教材现有的内容资源, 精心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具有不同难易程度的小任务、小活动、小设计等作业形式, 让学生与教材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依赖”关系, 使学习者能主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同时, 在完成这些任务、活动过程中, 通过合作、交流, 教会学习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3) 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媒介, 应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共同构建和谐的英语课堂。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 应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爱好为前提, 以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为主。小学阶段, 英语学习主要通过游戏、竞赛、任务、活动等教学手段来实现并维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因此, 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满堂丰富多彩, 热闹非凡。作为一线英语教师, 我们看过了太多所谓“成功精彩”的公开课、观摩课, 课堂气氛甚是活跃, 师生关系表面甚是和谐。然而, 透过这些浮华, 我们又发现什么?一个个游戏活动让学生眼花缭乱, 可是学生又真正学到了什么?教师在教学中, 是否充分吃透教材、领悟教材、优化教材?不可否认, 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对教材既熟悉又陌生, 只知它为知识载体, 不知它其实更多的是架起师生的桥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教材、体验教材, 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 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所以, 新版教材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是:教师要以教材为支点, 主动撬起遮蔽在教材表面的平板, 去挖掘其隐藏的隐性知识资源, 超越课程去预设教学、调整教学、反思教学, 通过创设生动的语言情境,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 共同构建新时期和谐的英语课堂。

(4) 正视不同意见, 重新审视英语教学, 发现英语教育的真正价值。2013年, 随着教育部“英语拟退出统一高考”的改革声音一出, 顿时激起千层浪。英语要不要学一时间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热议的话题, 也因此出现了支持和反对的不同声音。回顾我国英语教育的历史可以发现, 国人对于英语教育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张志公 (1991) 先生曾说过:“中国一百多年来不正常的英语流行史, 对正常的英语教学的开展颇为不利。”由于历史原因, 使得英语教育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曲折, 充满艰辛。[8]改革开放给英语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 大众普遍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 英语教育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英语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然而, 我们的英语教学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也存在着诸多凸出的问题。比如, 教师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对教材知识的匮乏便是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现象的主要成因之一。龚亚夫认为对交际教育思想的理解偏差使教材内容出现问题。现在大多数教材内容, 在中小学教学用了很多时间, 却学习那些实际上在中国环境下很难用到的内容。[9]另一方面, 出于高考指挥棒的指引, 我们的教师更是以高考题型为教学蓝本, 高考考什么, 教师就教什么, 高考不考的但在教材中出现的那部分知识, 往往是学生真正要学的却毫不容情地被丢弃, 使得英语教学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与价值, 取而代之的是功利性的考试科目, 教材便被教师狭义地理解为考试所承载的媒介, 失去了教材本身应具备的学科功能与学科价值。这种狭隘的甚至是错误的课程观必须得到彻底改变。

教师作为教学的总设计师, 应该具备课程及教材方面知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应该跳出教材这个框框, 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教材, 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精心设计、组织各种真实且富有情境的活动或任务。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视英语为一种语言工具, 进行有效交际, 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从而真正发挥英语教学功能, 发现英语教育的真正价值。

总之, 当前国际国内教育形势处于深刻变革发展时期, 各国无不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本次人教社对2003年版教材的修订正是迎合了国际教育形势的发展、国内教育改革的诉求。2012年版教材承载着众多专家学者、教材编写人员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期望,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教育质量, 也为我国课程体系建设增添了大手笔。

教材是教学之根本、是时代之产物, 体现着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是众者智慧之云集。对于教师而言, 切实领悟教材编写意图、改变课程观及教材观, 这既是对国际国内宏观教育形势的准确把握, 也是对微观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如何依托教材资源,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是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摘要:10年来,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颁布实施,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教材, 作为教学的重要媒介, 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深入前进功不可没。2012年, 人教社在10年课改经验及大量一线英语教师的反馈意见基础上, 对2003年版小学英语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本文通过比较, 将PEP小学英语2003年版与2012年版教材就编写原则、教材内容、教材特点、内容体系、差异点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比较, 洞悉教材的变化, 深刻思考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通过比较发现, PEP小学英语2012年版教材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 新版教材更为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其次, 新版教材更加突出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及学习策略的培养;第三, 新版教材在话题分布上更趋合理;第四, 新版教材从整体上降低了学习难度, 切实落实“减负”目标。基于对PEP两版教材比较与分析, 我们能透过教材的这些变化, 捕捉到国内外英语教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 以便更好地反思并重新审视我们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比较,教材变化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供三年级起始用) (PEP) 五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1/201201/xxgk_129268.html, 2011-12-28/2014-04-20.

[3]曹洁.人教社PEP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介绍[DB/OL].小学英语>>活动中心>>PEP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培训>>视频课http://www.pep.com.cn/xe/z...2012-08-30/2014-03-09.

[4]吴欣.人教社PEP小学英语教材整体介绍[DB/OL].小学英语>>活动中心>>PEP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培训>>视频课例http://www.pep.com/xe/z...2012-08-30/2014-03-09.

[5]人教学习网.专家解读: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变化特点[DB/OL].api.gopep.cn/newTextBooks/2013-04-01/2014-04-20.

[6]韦志榕.洛阳三月花似锦多少功夫织得成——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修订及特色[N].中国教育报.2012-04-23 (10) .

[7]陈明清.教师与教材关系转换的策略分析[J].教育革新, 2012, (2) :24-25.

[8]刘道义.外语教育面临的矛盾与问题[J].中小学英语教学, 2014, (2) :1-4.

上一篇:河南事业单位改革今日将拉开大幕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装饰画教案《神气的坦克》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