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翻译赏析

2024-05-04

《寿阳曲》翻译赏析(精选6篇)

篇1:《寿阳曲》翻译赏析

《寿阳曲》翻译赏析

【双调】寿阳曲

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译文】

江中的渔火若明若暗,我从梦中醒来,是声声夜雨滴得人心碎难眠。深夜,在这孤零零的小舟中离家万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远离故乡的人思乡的清泪涟涟。

【写作背景】

远道而来的他乡游子,作客潇湘,孤舟夜泊在湘江之上。这游子正是作者自己。远离家乡的作者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夜雨灯光之中,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水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因此,曲子取名“潇湘夜雨”是对主客观情景的统一。

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赏析】

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这是马致远写的又一支表达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的小令,与《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曲中也描写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围:雨夜、孤舟、渔灯中离家万里的旅人在点点滴滴的雨声里情不自禁流下“几行清泪”,这使读者也不由得产生强烈的共鸣。

此曲的大意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夜雨灯光之中,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水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因此,曲子取名“潇湘夜雨”是对主客观情景的统一。

此曲开篇一个“暗”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伤的气氛。“孤舟五更家万里”写了离家之远,孤身之苦。“孤舟”照应“鱼灯”,“五更”照应“梦回”,“家万里”照应 “客”。这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出了远离家人的旅客在深夜的孤独寂寞之感,是为“心碎”之第一层烘托和具体内容的揭示。“是离人几行情泪”,再写出思家的痛苦,它是“心碎”的第二层烘托。闻雨伤心,离情顿生,乃是古代诗词常用的手法。马致远将这种诗词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此曲,然后有自出机杼,将雨、泪、情、景融为一体。语简意深,堪称马致远散曲小令中的佳作之一。

篇2:《寿阳曲》翻译赏析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翻译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赏析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1.这首诗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2.请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篇3:竹笛曲《妆台秋思》的赏析与演奏

1、乐曲的来源与发展

《妆台秋思》最早是琵琶文曲套曲《塞上曲》中的第四曲, 清代李芳园把《妆台秋思》从《塞上曲》中抽出来改为箫独奏曲, 则是看中了这段曲调同样适合于箫笛演奏。这首乐曲在文革前只被作为教学曲使用, 很少拿来在舞台上演奏。文革之后大笛有了发展, G调大笛音高比梆笛低八度与洞箫相同, 而音色却较洞箫明亮。1980年前后, 杜次文依他的老师陈重先生的演奏谱改编出一个用箜篌伴奏的版本。这个版本增加了辽阔而自由的引子, 较原来琵琶曲规整的六十八板要活泼一些。箜篌清脆明亮与大笛柔美低沉的音色相映成趣, 再后来改编成了古筝伴奏, G大调低音大笛 (筒音作6) 演奏的经典曲目。

2、把握乐曲的结构形式和创作特点及对作品的音乐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此曲共分为四个部分, 是用G大调低音笛 (全按作6) 演奏, 古筝伴奏的一首古曲, 应该属于A商清乐七声调式。

引子部分是由两句组成, 前一句是散板, 后一句逐渐转为2/4拍, 偏音﹟4的出现掺杂着一种思绪进入了陈述式, 给演奏者很大的二度创作空间。A部分由六句组成, 速度变为慢板, 前三句分别由“mi”“re”“do”三音结尾, 后三句分别由“mi”“re”“la”三音结尾, 由此可以把这六句看作是同头换尾的两大句, 音阶的下行, 加之低音大笛的低沉的音色, 乐曲凄楚缠绵, 如泣如诉。乐曲的B部分是全区的高潮部分, 由四句构成, 前两句是通过低音大笛的高低八度在音色上形成的强烈对比烘托了气氛, 增强了乐曲的艺术性。第三句和第四句中间加入了古筝间奏, 有情绪的转折、递进性的因素。第四句是整个曲子的高潮句。由于我国古代的音乐审美观念中讲究和谐、宁静, 在此句中出现了高八度的偏音﹟4短时停留以及紧接着出现的“do–la–sol”式的模进下行, 表现出一种内心的不平静和无奈的心情。A′部是A部的再现, 但在演奏的速度上变慢, 有安静、结束之感, 手法上较A部更加细腻和含蓄。整首曲子在引子和A、AB部分之间有古筝的间奏, A′部分中间出现两次间奏, 有低音大笛和古筝的共同演奏。

二、演奏这首乐曲, 要通过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想象

力去刻画和表现其独特的艺术形象, 理解其更具韵味的音乐内涵

1、演奏该作品的准备工作

我们演奏任何一首作品, 都免不了要有前期的准备工准去完成它。首先, 要仔细地读谱, 对每一个速度、力度、换气以及表情记号都不能忽视, 认真地分析作品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关系, 比较它们之间情绪、速度、力度和韵律变化, 从理性的角度把握作品的音乐形象。其次, 通过音像资料或现场感受从感性上了解和把握该曲。最后, 把这些前期的工作都做好了, 我们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 有了这个标准, 我们就可以开始演奏, 从慢到快, 达到最后的熟练程度。

2、演奏该乐曲应该具备殷实的基本功力和较高的音乐素养

基本功力是通过长期的练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佳习惯和最佳状态。主要是指气、指、舌在演奏作品中的独立运用和相互配合程度, 也就是说在作品的演奏当中, 气、指、舌的某一种需要强调时, 其它两者不能受到影响, 需要三者或两者配合时必须有机地配合, 这就要在平时多注意这些方面的的练习。梆笛一般是注重指头、舌头的的灵活度, 曲笛一般注重的是气息的控制力和气息挥洒自如的运用能力, 然而气息控制运用能力的好坏对笛子的音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妆台秋思》这首乐曲是一首曲笛作品, 自然是对气息和音色的要求比较严格, 要演奏好这首作品, 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篇4:竹笛曲《月出》赏析

摘 要:本文介绍了《月出》这首竹笛曲的创作背景,从作曲家以及创作背景中引入了对《月出》这首竹笛曲的分析,从演奏风格与曲子的特点两方面对作品进行的分析,并加入了笔者自身的猜想,最后阐述了这首曲子的美学沉思。

关键词:竹笛;月出;赏析

一、乐曲创作背景

此曲是由天津音乐学院竹笛教师李乐委约青年作曲家李博为竹笛而写的新作品,乐曲创作于2012年春天。创作灵感来自于同名诗经——《月出》。这首诗是经典的望月怀人的文学作品,也是首开望月怀人的迷离意境和伤感情调之先河,借月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作曲家由此展开想象,以月光做引,展开了一段具有浪漫情节的爱情故事。描绘月光,描绘爱情,借用竹笛丰富的表现手法,讲述古人以诗传递的对爱情的美好愿望。《月出》是《诗经。国风。陈风》中的一篇,整首诗基调朦胧,情绪惆怅,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它“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诗人思念他的情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也许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垠的夜空,也许因为它普照一切,笼盖一切,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以此为背景,演奏者用娴熟的竹笛演奏技巧,加入自身的理解,出色的描绘了这首作品意境。

二、《月出》的演奏风格及特点

《月出》是一首竹笛协奏曲,其中运用了排笛与钢琴两种乐器,排笛为主,钢琴为辅,中国古典民乐与西洋乐器的结合,相辅相成,乐曲整体非常流畅,婉转,是一首南北流派相融、刚柔并济的曲目。不同曲调的竹笛被“X”型阁架绑合在一起就被称为排笛;排笛具有换笛速度快,音域辽阔,音色丰富的特点,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竹笛中的集大成者。在吹奏的时的气息运用上,水平状的气息线条与带有一定密度的气颤音相结合,跌宕富有节奏感;气冲音与气滑音紧密配合,整体演奏带有歌唱性的特点。本曲很好地结合了“南派”、与“北派”的演奏优势,通过音色的转换塑造出不同的意境场景。

在钢琴的铺垫中,排笛高亢地进入,悠长的排笛声,引入月出的画面,整首乐曲分为四个部分逐渐描绘出一轮皎洁的月亮从柳梢逐渐升起,并借助月光的情境展现澎湃的爱情。排笛的音色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第二次变奏之后逐渐引出夜风拂柳的画面,通过长气息的运用,表现出月亮缓缓上升,钢琴声的不断铺垫有如波光淋漓的湖面,排笛与钢琴的配合有种月亮的倒影投射在水面上的感觉。在塑造月出的这个意境辽阔的画面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竹笛演奏技巧,通过对气息的巧妙控制,充分使用“震”、“叠”、“滑”、“打”等技巧,使得乐曲极尽婉转秀丽之意。随着月亮的不断上升,曲子也逐渐进入主旋律,明亮的月光洒向湖面柳梢,使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也感到震惊,排笛与钢琴的合奏也逐渐变得缠绵悱恻,两种月乐器的交合难舍难分,带出淡淡的哀愁,犹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对心爱的人欲说还休的思念之情,演奏者饱含深情,哀而不伤却催人泪下。在第三段的演奏中运用了大量的连音,速度越来越快给人以绵长不断之感,用排笛模仿鸟鸣的声音,欢快飞扬的曲调,预示着月亮逐渐上升即将到达顶点,在到达满月时节奏变慢,曲调变得悠长舒缓,代表对对佳人的爱变得深沉澎湃,随后变成排笛的独奏,由饱含深情的情绪扣押《月出》爱情的主题。最后部分,钢琴声变得沉重、暗涌翻腾,预示着无疾而终的感情,之后排笛声渐去以钢琴作为铺垫,给听者以无限的沉思。最后竹笛与钢琴再次以激动和快速的音形出现,把乐曲推向高潮。

《月出》这首曲子中饱含了作者无限的遐想与对诗经对爱情的理解,对作者而言爱情是澎湃而酸涩的,是激情、是幻想,或许现实与诗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位美人,无论是诗中、又或者曲中一直求之不得的美人只是现实中美好事物的一个投影,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影子,但并不影响作者们对完美形象的向往,对完美爱情的追寻。这首曲子也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写照,对美的追寻对人文的关怀是作者们创作的来源所在,只有心中存在美,才能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美,曲中大量的竹笛演奏技法,只是为了美的显现而服务的。

三、对竹笛曲《月出》的美学沉思

相比于一些西方的管弦乐器,中国古典的民乐都取材于大自然,因此在音色上更贴近自然,在描绘自然场景与画面时非常贴合与诗意,善于抒发创作者与演奏者对于生活的感悟。从美学的角度出发,竹笛音乐的音色特点,个性突出、色彩斑斓,在不断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的形态,满足了听众多种的审美风格和视听情趣。竹笛是一个极其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非常适合展示中华民乐的风格。竹笛类似于中国传统的绘画方式“写意”,对于意境的描述非常的宽广,对于意境的描绘高于具体的事物,但宽广的音乐结合演奏技法也可以很详尽的描绘出具体事物。在对于竹笛的音色的赏析,必须以审美的角度出发,进行分辨、升华、美化地去体会理解。《月出》这首竹笛曲是审美不断融合地产物,在竹笛产生以后来的四千多年历史中,无数的艺术家不断地探索,改进竹笛的演奏技法,从“南派”、“北派”到“浙派”的融合,更深层的演奏技巧造就了更深层次的竹笛文化,给听众更辽阔更深层的听觉体验。对于竹笛与钢琴伴奏的结合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积累经验的过程,钢琴表现力丰富但音色上缺少变化与音色多变的竹笛结合是咖啡遇见牛奶一般的组合,可以在结合的路上继续进行探索。艺术是社会文明的最好体现,文化是社会化的文明,《月出》体现了与时俱进东西交融的文化,对各国各种文化的不断探索,会产生出新的文明。

四、结语

李博创作出的竹笛作品《月出》,完美地呈现出《诗经》中这一首诗描绘的意境,演奏者也加入了自身的想象与理解,运用钢琴配合娴熟的竹笛演奏技法将读者代入到对于美好爱情的哀思与美好向往当中。艺术的节奏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要不断探索,融合才能将竹笛曲的创作与演奏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赵逊.竹笛教学中的音乐美学体现[J].学园,2014(11).

篇5:《寿阳曲》翻译赏析

双调・寿阳曲

作者:马致远朝代:元体裁:散曲 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

篇6:《寿阳曲·云笼月》原文及赏析

作者:马致远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译文

月亮被层云笼罩,阵阵晚风吹动悬挂在画檐下的铁马铜铃,叮当作响,这使得人更加感到悲凉凄切。起身挑挑灯芯,想把自己所有的思念、所有的悲苦、所有的怨恨都写下来说给心上人听,可是又长叹一声,想把灯吹灭,不再写了。

赏析

元散曲表现思妇的凄苦,往往设身处地,曲尽其致。这首小令,就有着这种熨帖细微的特点,其最出色的地方就是意境绝妙。

起首两句,写云层遮住月亮,夜风将檐前铁马吹得叮当作响。前者为色,造成昏暗惨淡的效果;后者为声,增添了凄清孤寂的况味,所以接下去说“两般儿助人凄切”。用一个“助”字,说明曲中的`思妇凄切已久。这“两般儿”已足以设画出凄凉的环境,从而烘托出人物的境遇及心情。

思妇对这“两般儿”如此敏感,是因为她独守长夜。这种凄切的况味难以忍受,亟须排遣,于是就有了四、五两句的情节。灯盖里的灯草快燃尽了,思妇将它剔亮——这也说明她在黑夜中确实已挨守了好多时候。剔亮银灯的目的,是为了将心中的思情同眼前的悲苦写在信上,好寄给远方的丈夫。却不料一声长叹,无意间竟把灯吹灭了。这两句针线细密:“剔银灯”回应“云笼月”,云蔽月暗,光线昏淡,加上银灯又不争气,灯焰将尽,故需要“剔”;而“长吁气”则暗接“风弄铁”,窗外的风儿足以掀弄铁马,毕竟还未能影响室内的银灯,如今居然“一声吹灭”,足见长吁的强烈。这个小小的片段,既出人意外,又使人觉得极为真实;女主人公的心事和愁情虽没有写成,却一清二楚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个结尾堪称出色。灯到底吹灭与否,作者未明言说破,或是故意不说破,这就使读者自然去想象曲子中之女主人公欲吹不忍,不吹又于心难平的矛盾心理和复杂表情,揣摩诗句所包含的爱恨交织的情韵。可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的诗理。

上一篇:雪落无声的生活随笔下一篇:弘扬雷锋精神的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