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末丑介绍带图

2024-05-04

生旦净末丑介绍带图(共8篇)

篇1:生旦净末丑介绍带图

生旦净末丑,演绎不同的精彩人生

--读《邮差弗雷德——从平凡到杰出》随感

整个的阅读过程,更像是一次与心灵的对话。使人不由自主地将书中所说的各种信念与我们当前的生活、工作状态相比较,希望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帮助和启发。

弗雷德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工作,干什么岗位,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小舞台也能演绎出不同的精彩人生。

积极正确的态度和信念

有情怀、有信念远比仅仅拥有才能更重要。工作不是赚钱的工具,工作是施展才华的舞台,是一份责任、一种生活体验、一种与他人融洽相处的快乐,是人生价值观体现。

工作态度也是一种竞争力。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激发无限的潜能。能够让我们全力以赴地投入,更有激情,遇到困难更加坚定。付出的越多,获得成功的可行性就越大,潜伏在内心的幸福感就越强。

不论做什么事情,世道如何变迁,本质的东西是永恒的。平凡中的不平凡

现实生活中,类似弗雷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中大部分人都从事着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即平凡又普通。人生如戏,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戏少还是戏多,毕竟舞台上有你的空间,用心、用情给观众一个满意的交代。我们对待小事情,要像创作艺术品一样,要做到完美、极致。在某个很小的领域内成为行家里手,同样能够获得尊重认可,体现自身价值。生旦净末丑,小舞台也能唱出好戏。

专心做好一件事,比做很多事更有价值。

弗雷德每天乐此不疲的为人民送报送信,获得了大家的尊重;詹姆斯·卡梅隆历时12年制作了《阿凡达》,引起电影界跨时代的革命;苹果公司在移动通信领域,把iPone系列产品做到了极致。都是在专心做好、做精一件事。随着变革和创新的加剧,为了不受制于或者不落后于这些变化,在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我们开发了很多产品和应用。只要方向正确,再配合有效策略和手段,通过每个人锲而不舍的努力,在产品的开发、运营、推广、客户服务等某个方面,做到至善至美,对业务的健康发展都是巨大的贡献。

评价成功与否价值标准

当今主流社会,基本上还是以金钱、地位、教育、家庭等传统价值观,来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弗雷德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从能力大小、物质贡献、精神贡献、社会贡献、完善自身等多维度,来考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并坚持下去。一定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实现自我价值满足。

把自己的专业、兴趣、积极的态度融入到工作中去,做一个对企业、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享受快乐的工作生活。

篇2:生旦净末丑介绍带图

人生是个五彩斑斓的大舞台,生旦净末丑,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现实如此,网络亦如此。一直对网络抱着淡然看待的态度,是因为看多了太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网络比现实更容易伪装,通过文字真的就可以了解一个人吗?我可以这样保证自己,却无法要求别人与我一致,一屏之隔的距离却是更加难以把握。于是只把这里当做宣泄自己心情的地方,只是真挚的对待与我相遇的朋友,喜欢我的朋友自会驻足停留,而没有想要在这里得到什么,因为没有谁可以在这里呆一辈子。写博两年多了,来来往往的朋友不计其数,我很庆幸,这里给我的真诚多过虚伪,感动多过伤害。

人与人的交往是一种观望,走进,对峙,相知的过程,其中蕴涵着许多未知的变数,也许你付出真心的人最后却是伤害你最深的人。从生命最后的归宿来看,我们都只是在漫漫旅途上偶然邂逅的过客而已,没有谁会是谁的永远,所以又怎能奢望在季节的深处有着天长地久的陪伴与守望。每次看到烟儿的签名--别靠近,我害怕。是一种心疼的感觉蔓延,简单的六个字包含了伤害后的无尽感伤。是的,也许有些人注定只能观望,一旦靠近,就是伤害。爱情,友情,皆是如此。抑或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默契,就是最好的相知。

喜欢在自己的世界里任由思绪自由的飘飞,有时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寂寞也可以如此美丽,不需要谁来打搅我的悲喜。大多时候我都是沉默隐忍的,岁月的沧桑,独自承担,因为能救赎的,只能靠自己,

资料

悲伤和快乐都能传播,我宁愿选择传播快乐,因为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没有权利让别人来分担自己的忧郁。我的文字是有些伤感,因为这里是我真实的释放,无须担心,只要静静的看着就好,其实这个ID隐藏下的女子有着很坚强的毅力。一朵幽兰,傲然独立,在自己的天空,自由飞翔,追寻幸福的方向。

素来不喜欢张扬,不刻意的恭维,也不卑劣的诋毁,走自己的路,欣赏愉悦自己心情的风景。我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确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懂得去包容和为对方考虑。在这里得到许多朋友的关爱和信任,我想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情谊。有些话,没有说出来,不是推委逃避,而是因为一种承诺,一种保护。不是这里所有的爱都和风月有关,我相信那种至真至纯的情感。从今后,也许会淡出一些朋友的.家园,不为别的,不想卷入一些无聊的游戏,不想牵扯一些无谓的纷争,不想背负一些莫名的误解,仅此而已。谁都别和我争,因为我,懒得和你争。很抱歉,请允许我也任性一次。

相儒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明知红尘一梦终是空,有些梦已经碎了,有些梦还在继续,何不看淡一些,再看淡一些,纵然万般不愿,又怎可换得聚散两依依。

盈盈一水间,倾泻一腔无尽的柔情。若有缘,并肩看落寞的人间,花谢花开,沧海桑田。若无缘,转身陌路,分飞天涯,从此两不见。任由一叶兰舟载着千般情思随风远走,何必挽留。

篇3:钢琴曲《生旦净末丑》的音乐分析

2007年,当时仍为中央音乐学院本三学生的王阿毛,以一首《生旦净末丑》荣获“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 ( 钢琴作品 ) 大赛成人组二等奖。作品运用戏曲的角色分类作为素材,结合现代的作曲技法,生动地展示了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独特魅力。乐曲所要表达的艺术形象如同它的名字,非常地直观、鲜明,在乐曲的演奏中,我们依稀能感受到五个行当所体现出的民族特有的美学趣味。

二、《生旦净末丑》音乐分析

全曲1分为六部分,分别为:1. 琴师,鼓师(主题);2. 生;3. 旦;4. 净;5. 末;6. 丑与尾声。

(一)琴师,鼓师(主题):琴师、鼓师为戏剧术语,琴师是对胡琴演奏员的一种尊称,有时也把其他文场演奏员称为琴师。除在配曲中独立演奏外,主要是给演员托腔伴奏。鼓师又名“司鼓”或“鼓佬”,也是中国传统戏曲乐队中的职务名称,鼓板的演奏人员。传统的戏曲乐队没有专任的指挥,乐队指挥都由鼓师兼任。

作品主题即本曲的引子,以鼓师、琴师的演奏特点为出发点,素材取自京剧“过门”,民族五声化的旋律音型以单音的自由渐快式重复为主,旋律以sol、la二音为核心音,辅以色彩朦胧的和声,让人仿佛看见一位身着华丽戏服的小生正在僻静处咿呀练嗓,形象塑造得十分传神。此外,音乐还提取京剧中一些个性化音程,进行拆分、叠加、扩大、压缩等技法处理,根据打击乐特点创作的敲击性音响节奏也极具特色,给作品增添了戏曲独特的色彩。

(二)生: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除红生和武生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脸,即扮相比较干净俊美。

此部分抓住了“生”的形象特点,在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勾勒发展,该乐章前两小节主题同样来自京剧“过门”,相对于主题来说,其旋律性更强了,节拍的多变性、五声性的旋律与敲击性的节奏相结合,生动地表现了“生”的艺术形象。乐曲中敲击性的节奏模仿了京剧中打击乐的效果,随着乐曲的发展,这种敲击节奏占据了主导地位,音程跨度、音区起伏逐渐增大,音的密度也逐渐加密,力度随之增强,形成高潮。随后,此乐章开始的旋律移低纯五度再现,形成了首尾呼应。在音乐中,我们能强烈感受到男性的阳刚之美。

(三)旦:旦行在京剧中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青衣(正旦)扮演端庄娴雅的女子,以唱工为主;花旦常为天真活泼的少女或性格泼辣的少妇,以做工为主;武旦扮演精通武艺的角色;老旦为老年妇女;彩旦是滑稽诙谐的喜剧性人物;花衫是熔青衣、花旦、武旦等为一炉的全才演员。

作曲家抓住每种角色的性格特点进行创作、构思,这是作品中相对最为传统的乐章。作曲家运用了京剧中“紧拉慢唱”的形式,一开始右手高音区的大二度颤音交替便进入了“紧拉”状态,随后在第6小节进入几个音的快速交替持续,这几个音不断以错位节奏出现,和左手旋律相互交映。左手部分是气息悠长的旋律线条,从第3小节旋律开始,节奏不断地紧缩,二分音符 - 四分 - 八分 - 三十二分音符,至第7小节,柔美的“慢唱”旋律在左手出现,我们可以感受到“女旦”的柔情之美。在调性上,作曲家“紧拉”与“慢唱”的处理并不一致,采用了双调性,听起来别有一番趣味。整个乐章右手的快速颤音、左手的柔美旋律线条、双手的急速交替形象地表现了旦角中青衣重唱工、花旦重做工、武旦重武工、老旦重唱白、彩旦重说白擅诙谐的艺术特色。

(四)净: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

为了表现“净”粗犷、恢宏的气势,作曲家在这个乐章一开始便采用了柱式和弦的织体类型,繁复的柱式和弦贯穿始终,钢琴在低音区单音的敲击,配合低音区和弦的气势,ff的力度,塑造了有别于旦角的男性气概。交换拍子是本首曲子的特色,几乎从头到尾都在变,此乐章也是在6/4、7/8、2/4、9/8等各种拍子间转换,但却毫无矫揉造作之痕。乐曲从37小节不断地将音区推高,力度加强,到达音乐的至高点,之后回落结束本乐章。

(五)末: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在近代京剧中,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因此,作曲家在此也只用了很少的篇幅来描述这一行当。此乐章以慢板的速度、柔弱的力度、四五度和弦的运用,塑造了一幅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篇幅仅9小节,如同全曲的一个连接,“自由写意”的方式,既有音程跨度十分大的旋律线条,又有单音的重复,节奏稀疏,间插一些紧密的经过句,和声以四度平行双音为主,乐曲最后,一点点渐慢、渐弱,虚无缥缈,如同末行的消失。

(六)丑与尾声: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多扮演滑稽可笑式的人物。

“丑与尾声”是全曲最为庞大的乐章,运用急板的速度,双手锯齿状交替震奏的方式,小二、大二不协和的和声色彩,密集音符的进行,不但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动作滑稽、口齿伶俐的“丑角”形象,还让乐曲在轻松愉悦的形式中完美结束。作曲家将乐章开始的半音敲击作为核心动机贯穿全曲,一气呵成,增加了整体归属感。175小节,音乐突然慢了下来,在高音区以ppp的力度,轻轻地飘出一个呈五度关系的双音五声性旋律,音响空旷,从而与第一乐章的主题形成了呼应。无论从音区的大起大落上看,还是速度、力度的安排,和声色彩的碰撞,都足以见证此乐章波涛汹涌、绚丽多姿的色彩。正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这个乐章不是在简单地描述“丑角”,而是“丑角”对京剧艺术几百年辉煌的忠实见证。

三、结语

此作品在创作思路上有以下特点:

(一)曲式结构与西方音乐结构相融合。该曲的板式变奏中融合了诸多西方音乐结构思维,从而强化了各段落之间的有序性和逻辑性,慢速的“琴师,鼓师”引子,快 - 慢 -快三个乐章套曲的速度布局以及尾声的安排都体现在乐曲中:“生”类似第一乐章,具有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结构特征,“旦”类似第二乐章,“净、末”则类似第三乐章,也呈三部曲式的结构特征;“丑与尾声”很明显有尾声的意思。

(二)灵活多变的节拍安排。板式变化体是戏曲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而在板式变化中,节拍节奏的变化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乐曲采用了多变的节拍处理,以表现不同的角色性格,这非常符合20世纪音乐的特点:不按统一的节拍构思组合、频繁交替节拍。

(三)紧打慢唱的艺术效果、锣鼓段营造的高潮,又显示出作曲家在钢琴音乐民族化方面积极而成功的探索。

篇4:概说“生旦净末丑”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其特征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说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大体一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一张脸;“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是如此,各种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旦”行里最主要的一类是青衣。青衣又称为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中青年女性,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从服装上看,青衣穿青褶子为多。“旦”行的第二大类叫花旦,为青年或中年女性的形象,性格活泼或泼辣,常常带点喜剧色彩,如《红娘》里的红娘。“旦”行里还有一类叫刀马旦。刀马旦一般都是骑马的,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刀马旦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武功,同时还得长于做工(指戏曲中的动作和表情),而且有时候说白、工架也很重要。

脸谱化妆,主要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因此,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音色宽阔洪亮,唱腔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势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副净、武净(俗称武二花)。正净以唱工为主,扮演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气势恢宏取胜是其造型上的特点。副净中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鲁智深、张飞、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剧中白脸的曹操等一类。在其它剧种里大多不称架子花脸,如在川剧、湘剧中叫草鞋花脸。二花脸戏比较少,表演上有时近似“丑”,如《法门寺》中的刘彪等。武净分正净和架子花,正净以唱工为主,架子花重表演、工架和念白。

“末”行扮演的多是中年以上男子。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则为“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角色。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角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约在清代中叶初定型。

“丑”又称为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搞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类。

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一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则更为复杂。

篇5:生旦净末丑介绍带图

在中国的历史上, 在旧时代, 戏曲演员或演出常常被叫作“唱戏的”、“唱戏”, 观众叫做“听戏”、“听大戏”。戏演得好叫作“戏唱响了”或“戏唱得响”等。

一是唱戏。就演员来说, 在这里一个“唱”字很通俗、很简单、很巧妙地明确说明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戏曲演员的舞台表演的首要任务是“唱”。在唱的同时, 为了“唱”好戏再加上一些其他演出的表演技巧, 如:懂行的或行内人所说的“唱做念打”等。

俗话说:“生旦净末丑, 一唱遮百丑”, “唱做念打‘唱’为首”, “唱做念打‘唱’领先”, “要想戏唱响, 台下多练嗓”, 就戏曲舞台的演员来说, 的确是“一唱遮百丑”。历史上对演员的评价标准, 也是以唱为主。例如: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豫剧六大名旦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 越剧的四大名旦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 评剧的四大名旦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 秦腔四大名旦李梅、李娟、齐爱云、柳萍。此外黄梅戏演员严凤英、王少舫、黄新德、马兰、韩再芬等。安徽坠子戏的“三大元”刘元芝、陈元萍、陈元孝, 朱月梅、张立峰等。以上这些演员的名气大都是唱出来的。

二是听戏。就民族生活习惯来说,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艺术, 而一种艺术形式也必有其相应的一群观众, 戏剧亦然。“听”戏而非“看”戏, 戏的独特风韵了。从前, 观众在欣赏戏曲时习惯称之为“听戏”, 不大说看戏。那是因为中国戏曲舞台上的表演是以唱为主, 集唱、做、念、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所谓载歌载舞, 那就是先唱后舞 (动作) , 舞来舞去实在是就那几下子, 没有什么可看的。听戏则不然, 听戏之乐, 似乎不在戏的本身, 演员演唱的腔与韵, 不拘一格的声韵搭配, 节律优雅的各种声腔, 琅琅上口的道白等。常看见有人闭着眼睛, 凝神危坐, 摇晃着脑袋, 脚手敲着板眼, 聚精会神地欣赏那台上的歌唱, 遇到韵味十足的唱, 大家搔动起来喊一声“好”字。若是发现唱出了错便叫“倒好”。等到好戏上场, 名家一露面, 场里立刻雅雀无声, 受半天罪, 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就算是值得了。

演唱与技巧

唱戏技巧的第一关, 就是要先学会用气。气息就是人的呼吸, 呼和吸所运动的就是人气息, 呼吸要先吸后呼, 吸气要深, 出气要缓, 气入丹田, 运气发声。唱戏曲的人如能把气练定要学会换气。特别是甩大腔、长腔的时候, 有的需要延续几小节。换气的涵义基本上是指在行腔过程中极短暂地略一停顿来进行呼吸。只要有了过门, 不管过门大小, 它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那是告一段落终止以后重新再起, 不叫换气。因此, 换气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在戏曲唱法中, 换气方法种类很多, 也极为考究。但其最难的要算偷气 (有的剧种叫暗气) 。偷气就是换气时不要让人察觉。例如, 在演唱一句腔快到结尾的时候, 总是要收声归韵时要换气。在演唱过程中, 忽然改变唱词或唱腔情绪, 也要偷气。

唱戏的换气感觉一般有两种。一是提, 一是沉。提和沉那是从稳气的角度来说。一是唱戏的时候没有劲用气上要提气, 二是为了防止没有唱完气息就没了要沉气。

唱戏的吐字与行腔

唱戏的演唱方法与唱歌大不一样, 唱戏重在吐词吐字, 唱歌却重于发声, 尤其是西洋发声法。戏曲的演唱除了运气、用气、行气以外, 那就是吐字与行腔的问题, 唱戏与其他唱法不一样, 要领是先吐字后行腔。吐字就是把戏里的戏词, 所唱的内容清楚地交代给观众, 让人们听清楚。有的演员唱得不好的, 不吐词, 观众说“唱了半天不知道唱的啥”。在唱时要注意行腔中的高低快慢, 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 运用适度, 要巧妙地运用高腔重吐, 低腔轻吐, 窄放宽收。行腔畅流, 起伏有致。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演唱风彩。

篇6:闲谈生旦净末丑

在近年越来越红火的“搞笑”界里,出现了这么三个少壮派的代表人物,小沈阳、郭德纲以及周立波。这三人之中最早红起来的是郭德纲,所遭受最多非议的也是他。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民间艺术。8岁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曾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曾受到多位相声名家的指点、传授。其间又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姊妹剧种,辗转于梨园。2005年底,在网络与媒体的相互作用之下,郭德纲借势一跃成为现今相声界年轻演员之中的佼佼者之一。关于他场外的负面新闻,这里暂且不提,在这里只说他的相声。郭德纲的相声按他自己的意思说,是“原汁原味”的相声,不屑于那些所谓艺术家的相声。的确,相声的出生本就不是个多么高雅的行当,然而硬要上纲上线的加以艺术的新衣,那只能说是祖坟冒青烟了,推倒了万恶的艺术阶级制度,当家做了主人。为相声艺术鼓掌。

有趣的事情在于,这边厢看见相声推倒了艺术阶级制度,那边厢二人转也不乐意了,非得要登上大舞台,所以赵本山把小沈阳推了出来。因为赵本山很清楚,在全国人民心中,他始终是一个小品演员,而不是一位二人转演员。2009年春晚过后,全国人民都认识了“阳仔”。从此展开了一场长达数月的“雅俗”之争。有人说这等低俗的东西,怎么能上大雅之堂?有人说开心就好,阳仔很有效果。在笔者看来,这样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引用周立波的话说,你们要高雅的,那就去看交响乐。当然了,这样说也有点失当。因为小沈阳在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心中之所以那么不堪,倒不是因为他的表演太低俗,而是因为他登上了春晚这个大雅之堂。一部分爱好艺术的有志之士感觉自己的眼睛受到了奸污,遂愤起反击,巴不得将小沈阳掐死在摇篮。关于这个,其实陈佩斯给出了一个让人觉得中肯的话,小沈阳的表演像馒头,管饱,不能救命。

最后再看看周立波,这位很有故事的海派艺人,在这三个人之中是最温和的。在这里,干脆就用周立波自己说的好了: “硬要对比,那我说不比人,就做学术上的考量吧,我说我们是相同经度,不同纬度的产物,不是分高低,是分口味,从南向北看周立波是第一,从北向南看周立波是最后。我说你喜欢直白的,你去看小沈阳,喜欢直白含蓄的,你看郭德纲,你喜欢含蓄的,你看周立波。但不要因为喜欢周立波,就说郭德纲、小沈阳,也不要因为喜爱小沈阳、郭德纲而说周立波,这都是不公平的,而且是很无聊的。为什么?因为钱在你的口袋里面,时间在你的手中,你可以选择,我也可以选择,我选择站在自己的舞台上,你可以选择来看或者不来看。”

篇7:职场中的生旦净末丑

老生和末

长须密髯,指点江山

熟悉京剧的同学们都知道,老生和末是舞台上的中年以上的正面人物,性格正直刚毅,大多是剧中的主角。所以这个角色自然要由办公室里的男领导们来承担。“老生”们在企业的运营中处于主导地位,每每上台多有众小生青衣前呼后拥,甚是威风。在剧中,老生总有机会站在舞台中央,一板一眼地拂髯唱念,指点江山,不必像小生那样满场舞动,更不必像青衣那样小心谨慎。有的从一线走上来的老生,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舞台上绝对的核心。有的人说,领导们在职场中未必像京剧中的老生那样都是“正面”的啊?其实这种看法是不职业的。领导其实是企业所有人选定的对内对外的代表,即使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妨碍他完成领导工作成为职场上的主角。所以,职场的其他角色该端正认识、提高执行力,“配合老生演出精彩的剧目”。

小生和武生

年轻气盛,闪转腾挪

小生和武生是京剧中的年轻男性角色,一般是年轻的男性副角,唱念做打并重。这个角色非职场中的一线年轻男员工莫属了。小生和武生虽然新进入职场不久,但是承担着企业第一线的生产和经营工作(如研发、销售、市场等工作)。他们需要理解和执行来自“老生”的指示,同时还要配合其他角色的工作。可以看出,他们虽然处于职场的初级阶段,工作经验和能力并不算强,但是工作内容五花八门,工作量也往往是办公室里最大的。有的小生和武生在抱怨:我们的工作量是最大的,得到的报酬和地位却是最低的。然而,员工的价值并不是完全按量来衡量,尤其是在智力密集的产业,雇主是按照员工实际创造的价值来评价员工的。所以,新入职场的大学生应该本着“先付出,后回报”的原则,首先修炼好内功提高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领导的意图和配合其他部门工作,这样才可以渐渐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不拘唱念,外柔内刚

旦角是京剧中的女性角色,那么职场中的女性们就是这类角色的代言人了。早期的职场和早期的京剧一样,并没有赋予女性很高的地位。所以,早期职场的女性们一般承担类似“青衣”(中青年女性角色)和“花旦”(年轻女性角色)的工作。她们在办公室中大多不会做最核心的工作,也不会承担繁重的任务。她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与舞台上的青衣和花旦相似,以“唱念”为主,做协调和事务性工作比较多。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已经和男性相同,女性在职场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高,诞生了越来越多的“女超人”。这种职场上的女性明星,类似京剧中的新旦角:“花衫”。她们“唱念做打”样样不落下风,集中了“青衣”的端庄缜密,“花旦”的活泼亲和,“武旦”和“武生”的武打工架,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往往比男员工们更加努力。这种全能女超人“花衫”兼具女性的缜密亲和及男性的坚强独立等优点,能力超群且外柔内刚,已经在职场中成为绝对的主角之一。这些“花衫”们经过不断的修炼,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成为“老旦”。京剧中的老旦往往都是佘太君、武则天、李皇后这样的英雄式人物,德高望重说一不二。如今职场上的“老旦”们已经不在少数,他们经验丰富且多才多艺,成为很多公司CEO级的人物,完全可以和众“老生”们分庭抗礼。

豪迈粗犷,雷厉风行

如果说“武杉”是职场中的女员工明星的话,“净”角儿就是职场中的男员工明星。京剧中“净”角儿的典型代表如廉颇、包拯、曹操、关羽、张飞等历史人物,唱功浑厚、音色宽阔洪亮、动作造型线条粗犷且顿挫鲜明。职场上“净”角儿的典型代表是企业中的核心男员工,他们也和各类“女超人”一样十八般武艺无所不能,很多人可以同时兼任很多种职能,承担很多项工作,在公司内外呼风唤雨,成绩斐然。在这类男员工中,往往还会出现一些英雄式的人物,成为众人眼中的“明星”,在行业内都会享有很高的声誉。这类员工往往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能力非常强,成绩突出;同时他们很多人也有刚愎自用的一面,有时会因为过于自信而忽视一些潜在的危机,从而给公司和个人均带来了损失。

以上基本上把职场中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在京剧中“对号入座”了。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丑角儿为什么没有被提及呢?什么样的人是丑角儿呢?如果说“生”“旦”“净”“末”几个角色可以在职场中找到实在的定位的话,“丑”只能去职场各个角色的心里去找定位了,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认可的丑角儿。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各类职位属性的不同,找到他们认为的丑角儿。

丑角儿在心里

丑角儿也叫小花脸或者三花脸,往往在舞台上扮演古怪搞笑的人物,多为了调笑剧目中的反面角色,在京剧里最不受大家待见。从中国传统戏剧的历史看,没有哪个人可以通过扮演丑角儿而成为名角儿。

那么职场中有丑角儿么?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样的角色往往在各自的心中。

小王是某外企的产品开发人员,在完成了几个产品之后,已经颇具人气。然而,小王自己却对部门内的项目经理老李非常有意见。他认为老李技术水平太低,每次就写写汇报编编开发进度,不起什么作用,还总是催小王进度,分配给小王的工作也不好。同时,他还觉得老李还老挑自己的毛病,有时候简直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为此,小王经常与老李争执,有时甚至对着干,好几次闹到部门经理那里了。小王认为老李就是部门里的小丑。老李相反觉得小王刚工作几年,没什么经验和能力,却还瞧不起同事,自己丑态百出还不自知。在这个例子里,小王和老李之间互相认为对方是丑角儿。

再看一个例子。某销售甲虽然每年的业绩还可以,却觉得工作越来越吃力,来自财务部门的“阻力”越来越强。每次报销发票,总有财务部门的人来找麻烦,有时候不得不自己出钱垫付。有时候,明明是时间很紧了,财务部门却总是对合同内容“说三道四”,把“顺利”的事情搞得非常艰难。这样,甲就认为财务部门的人都是丑角儿,不给公司创造价值,却要坏他的“正事”。财务部门心里也认为销售甲是“丑”角儿,经常违规操作,合同内容总是不严密,还不遵守财务流程。双方为此剑拔弩张,搞得两个部门的经理之间也产生了负面情绪。

从上面的例子里看出,在职场上几乎没有哪个人认为自己是“丑”角儿,不过肯定会有人在心里把公司里的某一个人放在“丑”角儿的位置上。一般来讲,研究开发人员一般认为测试或者项目产品经理是“丑”角儿,认为他们没有啥技术水平和开发经验,也不懂市面上最新的开发技巧,还要对自己开发的技术内容“指指点点”,有时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就把自己开发的东西直接退回来重新改;设计人员一般认为监理是“丑”角儿,“啥都不懂”,还不断给客户出“馊主意”,搞得一套设计方案总也改不完;销售人员认为财务是“丑”角儿,感觉对方不为公司创造任何价值,还总是“妨碍”正常的销售;一线经理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丑”角儿,尽管当前用人已经非常捉襟见肘了,还是要把自己选定的招聘人选以“可笑”的理由拒掉;生产和销售部门的人会认为行政部门的人是“丑”角儿,觉得对方没有什么“能力”,靠“拍领导马屁”坐稳位置,专门出台一些“无用”的管理办法,还经常坏别人的事……当然,这些心中的“丑”角儿们也会认为对方是自己心中的“丑”角儿。有意思的是,调查表明,职场上几乎所有的人心中都会有“丑”角儿,却往往不认为自己是对方心中的“丑”角儿。也许有同学会问:有没有哪个企业、政府或者事业单位完全是一团和睦,没有所谓的“丑”角儿的存在呢?很可惜,这样的单位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主要是因为在现代的管理制度中,非常讲究不同职能之间的相互制衡。职场中,每个职位都会有一定的资源和权力,如果没有制约,最终很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权力的滥用。试想,如果只是凭借某几个领导来杜绝这些负面的现象,即使领导长着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把每个细节都全部管控完善。因此,一定要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部门或每个人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证企业或机构的良性发展。由此可见,每个人心中的“丑”角儿是永远抹不去的。同时,“丑”角儿还有一定的镜面效果,也就是说当某个人从事的工作部分转变成之前心里的“丑”角儿的职能之一,就自然而然地在这个“位置”上对号入座了,这就是管理制度赋予该职位的工作性质,很难改变。

面对上面提到的各种角色,新入职场的大学生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找到自己的角色呢?

首先,新毕业的大学生从经验和能力上看,很难达到“老生”、“老旦”、“花衫”和“净”角儿的层次。如果上来就把自己定位在职场上的“核心”位置,很容易造成很大的现实与心理的落差,从而影响到自己的积极性和业绩。

其次,“小生”、“武生”和“花旦”虽然是一线的职位,需要做第一线的工作,付出相当多的努力,但是企业和机构的人力资源体制都会有相应的人力晋升和发展规划,只要努力工作且把握好职场的门道,会有机会成为办公室里的“名角儿”的。

再次,即使自己有很强的能力,有成为“花衫”或者“净”角儿的潜力,也不能过于急迫地要求相应的地位,而是应该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做出相应的成绩后,才会有这样的机会降临到你的身边。在这个过程中,积极的态度和平稳的心态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有的人因为觉得自己的能力和雇主赋予的资源不成比例,而产生怨念,甚至自暴自弃,最终只会伤害到自己。

最后,不要小看、忽视甚至对抗心中的“丑”角儿。越是在大的企业和大的机构中,你越会感觉到“丑”角儿特别多且权力特别大。因为大企业的规模大,业务种类繁多,人员构成复杂,不可避免地会有更多更复杂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从而使得完成一件事情的管理环节非常多,造成“丑”角儿出现的概率也大得多。然而,不能因为大企业的管理成本高,就产生负面情绪,不配合对方工作,有的人甚至因为这些情况而专门与心中的“丑”角儿对着干。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细看会发现,那些“丑”角儿其实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些工作中的资源和权力都是企业或者机构通过管理制度赋予的,所以说对抗这些人这些制度,其实也就是对抗自己的雇主,最终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另外,那些“丑”角儿的工作虽然会造成一定的工作开销,也会带来一定的良性保证。因此,职场新人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积极且有效地配合对方的工作。这样不仅仅会使得管理开销变小,同时通过与对方有效地互动,使得工作变得越来越顺利。这就是我们刚刚说的“丑”角儿的镜面效应的体现之一:你和对方配合,对方也就会促进你的工作;你与对方对立,得到的反应也是负面的。

篇8:生旦净末丑的表演艺术

在“生”这个家门中,又分为官生、巾生、鞋皮生、雉尾生,用以表演不同的角色人物。官生一行,扮演做了官的成年男子,其中由于年齡大小、身份高低不同又分大、小官生。例如《长生殿》的唐明王、《太白醉写》中的李白都由大官生扮演;《荆钗记》中的王十朋、《金雀记》中的潘岳都由小官生扮演。官生与巾生的表演有所不同:巾生饰演风流儒雅的年轻书生,清洒飘逸,歌唱要求真假嗓结合,假嗓成分较大,清脆悦耳;官生在表演上要洒脱大方,大官生更要富于气派,在唱法上也是真假嗓结合,但真嗓落在比巾生用真嗓时更高的音域,以洪亮为美。

旦行也细分为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但实践中还有一个贴旦,共为七个家门。

正旦一般扮演身份比较贫寒的已婚女子,如《琵琶记》中的赵五娘,《金锁记》中的窦娥,《货郎担》中的张三姑等。正旦在表演上侧重朴实大方,在唱法上,咬字喷口都要有较大的力度,音色明亮、宽厚,音量也要求较大。正旦剧目颇丰富,所扮演各类人物性格均具鲜明特点,为演员提供了宽广的表演空间。

此外,净行分大面与白面,大面脸谱以红、黑二色为主,故有“七红、八黑、三和尚”之说;白面大多扮演反面人物,除眼纹外,全脸皆涂以白粉,通常又分成相貂白面、褶子白面、短衫白面等,白面有时也扮正面人物,或无所谓好坏的角色,有时也扮女角等。还有由白面行中析出的邋遢白面,除面涂白粉以外,在眼角、鼻窝等处,加上一些黑纹,故名。所扮者大多是下三流角色,又近于插科打诨式的人物。

末行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昆剧老生不分文武,如《宝剑记》的林冲,《麒麟阁》的秦琼等。末脚所戴胡须也是从黑三到白满,与老生同。

丑行又分为副(又称“二面”)和丑两个家门。其区别是副的面部白块画过两边眼梢,而丑只画到眼的中部,副常穿褶子、宫衣、袍,而丑多穿短衣。

昆剧以前的南戏和元杂剧都没有这样的行当,由于“副”行的出现,昆剧把丑行的表演范围,扩大到上层社会的衣冠缙绅之中。所扮演者大多是不正派的文人、奸臣、刁吏、恶讼师、帮闲篾片之类人物,这些角色的共同特点是奸刁刻毒,表里不一,表演上多强调其冷的一面,称之为“冷水二面”。

丑行因其面部白块较副为小,也称“小花脸”,因其排列于二面之后,也称“三花脸”,所扮大多是社会地位较低或滑稽可爱的角色,如《寻亲记》的茶博士,《渔家乐》的万家春。昆剧丑脚不分文武,有时扮演武功繁重的身段戏。

丑行和二面一样,也可扮演妇女,如《风筝误》年轻的千金詹爱娟,《荆钗记》中的张姑母。丑脚也扮演反面人物,如《十五贯》的娄阿鼠。

另有一个应各种群众角色的“杂”行,是指各种剧中没有名姓的群众角色,如车夫、船夫、伞夫、衙役、太监、宫女、龙套等,通常不计为家门。

传统昆剧职业班社,一般只需十八个演员,俗称“十八顶网巾”,只有极少数大班社有二十七名演员。一般班社只要十个家门齐全,就可演出,其他角色可以由家门接近的演员来替代,这十个基本家门被称为“十大庭柱”,他们是:净、官生、巾生、老生、末、正旦、五旦、六旦、副、丑。其中最能决定演出质量的是:净、老生、官生、正旦四个家门。

上一篇:双凤中学数学期中试卷下一篇:方树泉中学期中后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