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024-05-1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精选8篇)

篇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1.巩固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

阅读书本第24页的内容,了解本次实验活动的实验目的、实验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按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铜片和铝片相互刻划后,你发现哪个的硬度大?

2.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有什么变化?

3.向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加入5 mL稀盐酸(或 稀硫酸),观察各个试管有什么现象?

4.可以利用上面的哪个反应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有共性,如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也有各自的特性,如密度、熔点、硬度等,有的可能差异还很大。

2.金属的化学性质:大多数金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金属和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1.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D)

A.导电性

B.抗腐蚀性

C.导热性

D.延展性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D)

A.常温下,在空气中金属镁比铁容易氧化

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比铜反应剧烈

C.与同种盐酸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D.铝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在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

3.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B)

A.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稀硫酸

B.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D.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氧气中点燃

4.把金属X放入Cu(NO3)2溶液中,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若放入Mg(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

A.Mg、X、Cu

B.X、Mg、Cu

C.Mg、Cu、X

D.Cu、X、Mg 5.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弱的是(B)

A.铝

B.铜

C.镁

D.铁

6.小思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包括:铜在空气中灼烧、锌与稀硫酸反应、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如图是他实验操作考试中的部分情景。

A.灼烧铜丝

B.放置坩埚钳

C.加锌粒

D.倾倒硫酸铜溶液

(1)上图中有一处错误的操作,该操作是C(填序号);(2)操作A的现象是铜丝表面变黑;

(3)他将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未出现任何现象,其原因是铝丝表面的氧化膜未处理。

篇2: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纯金(是纯净物中的单质):24K金、体温计中的汞

合金(是混合物):铁合金、铜合金(青铜、黄铜、白铜)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也可能是合金。

有些物质虽然含有金属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如:Fe3O4、MgO、MnO2等,因为他们不具有金属的物理性质。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大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点、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

②不同的金属又有自己的特性,如铁、铝大多数金属都是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细铁粉、银粉是黑色的;常温下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生活中的常识)

①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② 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肥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

等多种因素。

例子:1.制作猜到、镰刀、锤子所选用的金属硬度要大,因而选择硬度较大的铁,而不用硬度较小的铝。

2.制电线我们选用铜而不用银,主要原因是虽然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银的价格要比铜高很多。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而不用锡,是因为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高温时不易融化。

4.水龙头镀铬是因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镀在铁的表面及耐磨、美观,又防锈,能延长水龙头的使用寿命;如果在水龙头的表面镀金,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由于金的硬度较小,是水龙头不耐用,缩短了水龙头的使用寿命。

三、合金(是混合物):是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1)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合金可以有金属与金属融合而成,也可以由金属与非金属融合而成,例如生铁和钢是铁碳的合金。

(2)合金具有金属的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3)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硬度大,熔点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熔点低。

(4)纯铁质软,生铁和钢比纯铁硬度大。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钢的性能优于生铁

生铁含碳量2%—4.3%钢含碳量0.03%—2%

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医疗器械

篇3: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在工程中的影响

对于低碳钢和铸铁而言, 都是典型的铁碳合金。近乎相同的化学组成, 使铸铁和低碳钢在化学性质上并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由于C含量的不同, 两者的物理性质具有很大差别很大区别。

以低碳钢为代表的塑性材料, 其受力变形时, 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过程, 其受力形变过程主要分为弹性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在开始外载荷较小时, 塑性材料首先处于弹性阶段的小变形。在这个阶段, 塑性材料的形变量与所受外载荷大小成正比例关系, 且外载荷撤除后, 形变可以完全恢复。如果外载荷达到比例极限后继续增加, 那么加大到一定程度则使塑性材料的形变处于屈服阶段, 这时的变形在撤除外载荷后已不能完全恢复, 即金属材料已失去了进一步抵抗变形的能力。外载荷继续增加, 会使塑性材料进入到强化阶段, 这时, 即使外载荷不明显增大, 塑性材料的应变也会明显增加。之后进入到颈缩阶段, 这个阶段肉眼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塑性变形, 继续加大外载荷, 材料将会在颈缩处断裂。

而相比于以低碳钢为代表的金属塑性材料, 以铸铁为代表的脆性材料则不具有明显的塑变过程。实际生产生活中, 铸铁构件受拉时, 其拉断破坏往往具有突然性。

在实际的工程上, 对于房屋或大型工作平台, 我们一定会要求, 材料不能是突然性的断裂, 发生彻底性断裂之前, 要先发生便于察觉的宏观形变过程。塑性材料受力首先发生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而之后的颈缩可以使人们立即意识到环境的危险性而迅速地做出求救或撤离的安全措施, 这也是防震、防灾的需要。反观脆性材料, 其过载时的突然性断裂会使得事故的破坏性和伤亡程度大大增加。基于这一点, 我们在选择房屋构建材料时, 会首先选用塑性材料。

以低碳钢为代表的塑性材料, 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这就使得塑性材料的构件便于加工 (便于切削等) , 也使得塑性材料常用于热锻, 冷锻等加工手法中。

除此之外, 一般情况下, 塑性材料的抗拉强度明显强于脆性材料 (Q235钢的抗拉强度为375-460MPa, 灰铸铁HT200抗拉强度是200MPa) 。所以就抗拉性能而言, 塑性材料较好。铸铁的拉压刚度则有明显区别, 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对于塑性材料, 其拉, 压强度基本相同。塑性材料的抗剪能力很低, 很容易发生剪切破坏。这一现象在生产生活中比较常见, 当塑性材料受拉发生断裂时, 我们会发现其断口并非水平, 而是大约成倾斜45度, 这正是由于剪切破坏造成的。同理, 铸铁在拉伸变形时, 断口大致成水平, 这便是拉断破坏的结果。

以低碳钢为代表的塑性材料, 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这就使得塑性材料的构件便于加工 (便于切削等) , 也使得塑性材料常用于热锻, 冷锻等加工手法中。

比起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具有很好的吸振性, 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 振动会是一柄双刃剑, 他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为生产生活埋下了隐患, 必要时候, 需要减振来避免麻烦或危险, 此时, 脆性材料就成为了不错的选择。

另外以铸铁为代表的脆性材料的高硬度高脆性决定其必然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所以在机械制造中, 耐磨构件可以选择脆性材料。

2 疲劳破坏

物理性质决定材料的力学性能, 外载荷超出力学承载能力, 必然发生相应破坏。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很多破坏发生时, 外载荷却远低于材料的力学承载能力。

汽车车内的轴承, 不断与车轮, 车轴进行着往复的相互运动, 当我们的车子行驶累计到一定里程时, 我们车子的轴承可能突然发生破坏, 在行驶的途中, 这是相当危险的。我们不禁要问, 车子每天都是这样跑的, 轴承破坏时的路况、载重量等因素与平日里是一模一样的, 并没有过载工作, 但今天轴承在安全力学极限范围内的突然破坏, 着实让人费解。

除了汽车轴承破坏, 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盘的裂纹, 柴油机齿轮的失效等, 这些破坏, 都属于我们接下来要说的疲劳破坏。

疲劳, 究其定义, 是指材料、零件和构件在循环加载下, 在某点或某些点产生局部的永久性损伤, 并在一定循环次数后形成裂纹、或使裂纹进一步扩展直到完全断裂的现象。通过疲劳的定义和疲劳破坏的实例, 我们不难发现, 疲劳破坏具有以下特点:

(1) 疲劳破坏中材料所受的并不是固定载荷, 而是交变载荷。 (2) 疲劳破坏是一个时间积累的过程, 即需要交变载荷的反复作用。 (3) 疲劳断裂不具有时间缓冲性, 是瞬时性的破坏。 (4) 任何材料在疲劳断裂区的破坏的都是脆性的。

通过这些特点, 我们不难发现两个问题。

首先对于疲劳破坏而言, 塑性材料不再具有时间缓冲优势, 即对于任何材料, 疲劳破坏都会导致突然性的断裂, 这就使得我们的建筑、工作平台, 在发生彻底断裂性破坏之前无法给予人们足够的信号和时间。

另外, 对于疲劳断裂, 它发生在外载荷没有达到许用载荷, 甚至是远远小于许用载荷的情况下, 也就是, 疲劳断裂, 并不是根据书上所给的强度公式, 就可以轻易地计算或测算出来的, 所以其预防难度也就大于我们常规的强度刚度破坏。

所以, 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可以说, 对于生产在生活中来讲, 疲劳断裂是工程上最为常见, 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断裂形式。工程中, 对于疲劳断裂的防治是一个重要课题。

3 结束语

金属材料在工程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质及其选择, 研究工程上金属材料的不同破坏, 是提高工程安全, 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对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4: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关键词:材料物理;材料设计;材料选择;专题讨论

中国分类号:G301

1、背景与意义

材料物理是材料科学与物理学的交叉科学,是材料科学与凝聚态物理领域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属高新技术的前沿科学技术专业,并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以及广泛的技术研究开发潜力。

材料物理作为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及材料化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一般来讲,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解、掌握材料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当前的前沿科学问题,学习并领会技术创新思想,提高学生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继续发展的基本技能和竞争能力。材料物理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使掌握物质的微观结构、组织形式、运动状态、物理性能的相互关系,掌握材料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重要的实施方法。因此是是相关专业学生全面且深入认识材料性能起源、材料性能与材料形态关系最核心的课程。

2、教学与教改的方式、方法探讨

虽然从材料物理学科的本质定义,材料物理课程讲授部分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材料的物理原理、物理性能和材料组织结构等的基本依赖关系;但材料物理的意义仍可以概括成2大不同类别:(1)对材料物理前沿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对基于材料的物理学过程的发展和演化;(2)从现有的材料物理基本理论出发,进行基于应用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开发。

而对于本科教学,尤其是材料化学专业的本科教学,教学的进一步目的是使学生学以受用,能够从材料物理的基础知识出发,能够从材料的成分结构等开始理解设计最终的使用性能。如果学生毕业后从事材料的工程开发或者应用,其能够从知识层面根据应用目的,有的放矢的选择材料或者考虑如何设计新的材料,则可以避免材料工程中很多耗时耗力、又有时依据不足的炒菜时方法,极大提高产业的效率,也可标志学生在未来工作单位的优良信誉与水平。

2.1实现思维引导和知识利用的核心思路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从材料物理基础知识出发设计选择材料的能力,在材料物理的教学中,除了讲授材料电学、材料磁学、材料力学、材料光学、材料热学等相关知识以外,需要设计一个大的思考讨论专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应该说知识是基础,如何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这些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工具;同时略微枯燥的物理知识有了实用意义,也会激发学生掌握知识的热情。因此对合适的设计这样的一个思考专题,让学生可以在这种专题中得到学以致用的锻炼,是该课程教改的灵魂。

2.2实现思维引导和知识利用的细节注意事项

为了能够通过完成专题讨论,达到锻炼学生利用材料物理知识选择和设计材料的能力,专题设计必须满足两个要求:(1)能够培养学生从从材料性能的物理机制出发,以自己对材料物理知識的掌握,进行进一步研究学习,设计和选择相应材料。(2)避免学生从互联网上直接找到相应的中文文献,进行简单修改润色完成任务。当学生无法直接寻求到答案,只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利用自己掌控的材料物理知识,一步步思考,实现对具体材料的设计与选择。进行掌握灵活应用材料物理知识的终身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两点,尤其是第2点,作者认为只能通过任课教师整理大量的备选专题题目,每组学生必须从教师备选的题目中进行选择,不同组不能重复选择。只有通过教师有目的提出备选题目,才可以可以最有效的避免学生非常容易的从文献里获得数据和信息,敷衍完成专题任务。应该说,查阅文献是很多实际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从锻炼学生思维,让他们学会从基础材料物理知识运用到材料实践中。

在教学中根据时间可一至多名学生共组,选一题目,成绩以同组同分形式给出,更加讲解成绩和答辩成绩给出专题讨论的总成绩,但为了避免组合里有学生不实质参与,可采用讲解PPT的同学不可以答辩回答问题的形式。

2.3建议题目

根据细节注意事项的考虑,作者认为可以设置一些多性能考量的交叉问题,并把性能指标虚化,设置让学生深入考虑的备选题目;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部分备选题目如表1所示。

表1专题讨论的备选题目

2.4效果分析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在完全理解题目含义,寻找到正确思路后是有能力从材料物理基础有理有据分析并精美的讲解清所选问题;由于一些备选题目画定的性能范围并没有定性,所以让学生并没有直接的办法查找文献,但也给他们按照其能力发挥留了余地。在明确增加学生准备问题过程中和老师交互和被指导环节后,在上述专题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实现良好的效果。

3、结束语

篇5:浅谈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浅谈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金属的物理性能主要考虑:

⑴密度(比重):ρ=P/V单位克/立方厘米或吨/立方米,式中P为重量,V为体积。在实际应用中,除了根据密度计算金属零件的重量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考虑金属的比强度(强度σb与密度ρ之比)来帮助选材,以及与无损检测相关的声学检测中的声阻抗(密度ρ与声速C的乘积)和射线检测中密度不同的物质对射线能量有不同的吸收能力等等。

⑵熔点:金属由固态转变成液态时的温度,对金属材料的熔炼、热加工有直接影响,并与材料的高温性能有很大关系。

⑶热膨胀性随着温度变化,材料的体积也发生变化(膨胀或收缩)的现象称为热膨胀,多用线膨胀系数衡量,亦即温度变化1℃时,材料长度的增减量与其0℃时的长度之比。热膨胀性与材料的比热有关。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比容(材料受温度等外界影响时,单位重量的材料其容积的增减,即容积与质量之比),特别是对于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者在冷、热交替环境中工作的金属零件,必须考虑其膨胀性能的影响。

⑷磁性能吸引铁磁性物体的性质即为磁性,它反映在导磁率、磁滞损耗、剩余磁感应强度、矫顽磁力等参数上,从而可以把金属材料分成顺磁与逆磁、软磁与硬磁材料。

篇6: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3)认识合金及其特性,知道几种重要的常见合金

2、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导入,让学生了解金属常见的物理性质(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及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比较铝合金和铝片的硬度,焊锡和铅、锡的熔点,认识加入其它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金属材料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2)利用考虑金属的用途除了要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因素,让学生形成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观念。(3)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的特性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的图片、铁片、钢片、铝片、铝合金、铜片、黄铜片、焊锡、铅、锡、砂布、烧杯、酒精灯、镊子、火柴等。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阅读材料、学生实验等多种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制品有哪些?你见过那些金属制品?说出他们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学生活动:写出金属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学习的对象,激发学习的兴趣。小结:其实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很多,例如:展示金属标本。

展示幻灯片,和学生一起讨论,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金属的颜色和状态。教师提问:你知道我们在什么地方使用了金属吗?想一想,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学生回答完以后,展示幻灯片,提问:图片中的生活日用品都是用哪些金属制成的? 交流与讨论;性质决定了用途,反过来用途也可以反映性质,请分析屏幕上的金属制品图片,体现了该金属哪些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幻灯片,让学生总结。板书: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大多数的金属是银白色的固体(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

2、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汞常温是液态)

3、金属的密度硬度一般较大

4、有导电性和导热性

5、有延展性

教师活动:金属不仅具有以上共性还有各自的特点。

展示幻灯片,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学生讨论交流并提问,投影展示:

1、为什么菜刀、镰刀、剪刀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请学生起来回答。

教师总结投影展示: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练习:以下铁的用途中,涉及了铁的哪些性质?

1、铁锭可以轧成铁板或拉成铁丝。

2、油罐车行驶时罐内石油震荡产生静电,易发生火险,因此车尾有一条拖地的铁链。

讨论:投影展示: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回答:资源丰富,无毒轻便,耐磨耐腐蚀,美观易加工。提问:一毛钱硬币是用铝合金制成的,为什么不用纯铝制造呢? 设疑:那么,什么是合金?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我们常用的合金有哪些?哪些合金最有前途? 阅读:课本P8的内容

归纳: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比较:合金与组成他们的金属性质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6-2 结论:填入课本

过渡:合金的熔点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又有何特点呢?下面我们以焊锡为例,进行研究。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回答现象。

老师总结:合金和组成成分金属相比较:硬度增大,熔点降低。讲解: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幻灯片展示:几种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过渡:合金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新的金属和合金一直在被不断的发展和应用。例如,钛和钛合金就是近30年来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材料。

幻灯片展示:钛合金以及新型金属材料。

总结本节课内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做一个趣味活动,抢答“金属之最”,本活动目的是引起学生兴趣,巩固之前学习的内容。板书设计:第六章第一节奇妙的金属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多数是固体(汞是液体)

2、都有金属光泽

3、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

4、具有延展性(可以拉成细丝,可以展成薄片)

5、金属的硬度、密度一般较大,熔点较高。

二、合金

1、合金:由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篇7: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一、选择题

1、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FeB、SiC、OD、Al2、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金属线互相接触引发电信号,与之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嵌金属线的目的是利用了金属的()。

A、导电性B、延展性C、韧性D、导热性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A、不锈钢B、碳素钢C、生铁D、氧化铁

4、武德合金(用50%铋、25%铅、12、5%锡和12、5%镉制成的,它的熔点是70 ℃)常用于电器保险丝是因为它具有下列性质中的()。

①熔点低;②能导电;③延展性能好;④不易氧化;⑤硬度大

A、①B、①②③④C、①③D、全部

5、“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的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A、铁元素B、铁单质C、氧化铁D、铁合金

6、下列描述不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A、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B、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C、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7、几年前,我国某集团花巨资购回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流失海外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它们都是由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铸造的。铜合金属于()。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

8、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D、钨的密度大

9、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B、医疗器械C、潜艇外壳D、眼镜架

10、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11、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铜之所以能为镜是因为()。

A、铜有金属光泽B、铜能导热

C、铜能做工艺品D、铜不会生锈

12、下列叙述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花四溅B、铁在1 535 ℃时变为铁水

C、铁投入盐酸中,有气泡冒出D、铁投入硫酸铜溶液有铜析出

13、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有一小包物质,用来吸收氧气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败,常称“双吸剂”。下列物质必是“双吸剂”的是()。

A、炭粉B、铁粉C、氯化钙D、生石灰

14、在以下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他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该金属是()。

A、FeB、CuC、ZnD、Ag15、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 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硬度

C、良好的导电性D、较好的延展性

15、X、Y、Z为三种金属,X、Y放入稀硫酸中均放出氢气,Z与稀硫酸不反应将X放入Y(NO3)2溶液中,有Y单质析出、X、Y、Z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B、X、Z、YC、Y、X、ZD、Z、X、Y

二、填空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铜能够制成铜片或拉成铜丝,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篇8:金属的化学性质

本课时的地位和作用

1. 本课题内容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二级主题“金属与金属矿物”的知识范畴。

2.本课题是金属的核心内容, 之前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本单元首次对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研究, 为后面学习酸、碱、盐等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打基础。

3.本节课采用先具体、后抽象的方法进行研究,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物质分类”、“结构决定性质”等观念从化学学科的视角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 并运用性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已有的知识、能力、生活经验

金属与氧气反应:铁、镁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生活经验:了解很多金属与氧气作用。

已有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简单科学探究能力。

待提高和深化的能力

如何通过比较几种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进而归纳总结出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差异性和递变性仍然使学生感觉困难。对于一类物质的研究方法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强化应用探究的方法进行预测、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实验的观察、预测、分析和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科学探究, 认识、比较几种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归纳总结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差异性和递变性。

2.通过实验探究金属镁、锌、铁、铜的活动性, 认识金属的化学活动性。

3. 从微观上解释金属化学性质存在共性和差异的原因。

4. 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初步体会运用化学基本观念—元素观、反应观、分类观研究一类物质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宏观与微观、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的思维方法认识客观事物。

3.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 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一类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实验和情境的创设,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养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差异性和递变性

教学难点:研究一类物质的方法, 探究典型金属活动性。

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手段及教学用具

教学手段:创设情境+ 讨论分析+ 小组合作+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理念: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色。

2. 本节课教学环节完整, 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景, 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通过提问题、猜想、验证、分析、归纳、小结等过程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初步体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使用多媒体课件PPT, 增强了课堂的效率,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的丰富;利用实物投影, 增强了老师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效果, 观察的现象更加明显。

4.化学源于生活, 也应回归于生活。如果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 会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厌倦。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入手 (鉴别真假黄金) , 从开始的提出问题到学习后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最后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使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

5.板书的设计:利用结构化板书, 使重点更加突出。

6.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学生做实验、讨论的时间比较充分。最后学生对真假黄金鉴别的讨论也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7. 需改进:对学生实验前的要求应再具体些。

上一篇:大学赞助活动策划书下一篇:那个国度没有痛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