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证明范文

2024-05-08

贫困学生证明范文(精选3篇)

篇1:贫困学生证明范文

尊敬的老师们,可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接受学校和年级组交给的我这个国旗下讲话的任务,这对我也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挑战。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诚实守信。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仍然明朗,但是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有些却需要我们再次呼唤。诚信即是其中之一。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动应当一致,诚实无欺,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说到做到。诚信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的品质,更是人与人交际的基础。有人说,意志是灵魂的载体,那么诚信便是灵魂的重量。孩童时,“拉勾勾”的游戏让我们懂得了“说话要算话”;“狼来了”的故事警示我们欺骗别人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下面我就以一个企业的历程,来看看诚信的重量。

现在大家都知道温州皮鞋很有名,奥康,红蜻蜓,康奈在全国都是鼎鼎有名的。但是在早些年温州皮鞋曾经就是假货的代名词。一开始有人造假尝到甜头,大家都跟着造假,到后来自尝苦果,全国各地工商只要一查到温州货就销毁。杭州武林广场,堆积如山的温州劣质皮鞋被付之一炬。一时间全国商场开展了“让温州货滚出去”的大清场,那是包括王振滔在内的所有温州人心中永远的耻辱(王是奥康的创始人,现任的老总)。当时的王振滔正在武汉推销皮鞋,尽管他推销的皮鞋没有质量问题,但还是因为产地是温州而被没收,这场劫难让王振滔近几年的积蓄损失殆尽。当时的厂家也绝大部分都倒闭。第二年,王振滔东挪西借筹来3万块钱决定东山再起,生产质量可靠的温州鞋,把产品的质量作为自己的生命线。

鞋子做出来了,但是温州鞋的名声不好,产品不好卖。在汉阳某商场鞋柜,奥康鞋曾经一连半个月无人问津。王振滔急中生智,在柜台前贴出启事:“这不是该被火焚的温州皮鞋,而是经久耐穿的皮鞋,保质期6个月,出现质量问题,以二赔一。”终于有一位男顾客琢磨很久之后买了一双。王振滔立刻递过一支笔,对他说:“请留下您的姓名和通信地址,您将是奥康永远的荣誉顾客。奥康将来能做大的话,您将永远免费穿奥康!”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王振滔创立的奥康集团终于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打出了掷地有声的品牌,并跻身于“中国十大真皮鞋王”之列。其他成功的企业也大体相似。

也就是在此后的很长一个时期里我们浙江省就有一个口号叫:诚信浙江。

有了诚信企业才能经营好,我们为人处事也需要诚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博大,信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承诺,只有诚信方才立身,做到诚信方可诚人,只有真诚地面对自己,诚实做人,诚实做事,才能获得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我们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也需要诚信,在我们与朋友交往时,哪怕是多么琐碎的承诺也应遵守信用;在我们与同学相处时,无论是多么繁杂的误解,也应坦诚相待;在我们的学习活动中,一定要抵制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这样一些的有失诚信的行为。当然在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也就在自问,作为一名老师与学生交往时我有没有足够的真诚,有没有培养让学生诚信的土壤。因为我们知道,真诚不是智慧,但它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所以我们要选择诚信。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貌美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没有诚信的人生则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但诚信是培育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

最后用陶行知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讲话,也与同学们一起共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卢德明2012/05/21

篇2: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探析

调节能力不强, 自卑心理突出。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 是自己看不起自己, 且以为他人也看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1]。自卑心理是高校贫困大学生中较突出的心理问题, 高校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 他们无法像经济条件好的学生那样消费。无论是在穿着打扮、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 都显得比较寒酸。再加上他们的调适能力不强, 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 不能坦然面对生活上的困难,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穷, 在人际交往中常以回避的方式加以掩饰, 久而久之逐步造成孤独的性格和封闭的心理, 在遇到困难时, 也会陷于无人诉说, 无人声援的处境。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曾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结果发现近18%的贫困大学生选择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贫困, 其中4%左右的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处处不如人”。

思想压力较大, 焦虑心理明显。很多贫困大学生是在父母的期盼和亲戚、朋友的资助下进入大学校园的, 他们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或更高的期望, 并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底的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境遇。这使他们在入校之初就有了较大的思想压力, 再加上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 而在现实生活中因其目标期望过高而不切实际, 面临着许多现实难题, 这又无形中给他们添加了心理压力。焦虑是个体主观预料将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 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2]。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 经济压力很大。读书、吃饭没有一样不需要花钱, 每年都要为高昂的学费、必需的生活费四处奔波, 经常处于一种不安之中。

自我认识不足, 抑郁心理较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森 (Erik-Erikson) 把人生分为八个阶段。他说, 每个人在青年期都会面临“寻找自己角色”的心理。换句话说, 就是自问:“我到底是谁?”我们在大学期间经历“青春期”和“成年初期”, 发展的危机与转机的关键分别是“自我认同与认同混淆”和“亲密关系与孤立”。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 因为客观经济条件上不如别的学生好, 他们就否定自我, 以偏概全, 认为自己的各个方面都不如人意。从而产生抑郁心理, 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无法与同学正常交往, 不能融入到同学之中。与周围人群的疏远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抑郁心理。

内心较为敏感, 偏激心理凸现。由于强烈的自卑感和心理焦虑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容易形成“晕轮效应”心理, 即以点盖面, 以偏概全。容易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行为加以误解, 或者是把一些小的误会加以放大。由于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学习、陌生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冲击, 一些贫困大学生变得敏感多疑。他们感到自己不被别人接纳, 怕别人瞧不起自己, 因而封闭自己, 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愿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 也尽量不参加同学们的聚会活动, 独来独往, 甚至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围墙。他们常常给人以一种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2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成因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确立, 一方面, 激烈的竞争促进了社会各领域的迅速发展,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环境通过个体的行为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施加影响。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就业压力让贫困大学生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另一方面,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高校无法成为世外桃源, 高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 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消费欲望, 新潮的发型和时装打扮成为校园的流行风尚, 造成学生之间相互攀比。

社会捐助机制不健全。近年来, 以资助高校贫困生为目的的社会捐助得到飞速发展, 捐助的参与者越来越多, 捐助的总金额越来越高, 其所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但善意的捐助实施不当会造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失衡。由于我国社会扶助机构还不健全, 慈善事业也不发达, 再加上高校贫困生的自尊心比一般人要强得多, 心理特别敏感, 一些学生虽然经济上得到了救助, 但心灵上却受到了伤害, 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施舍”, 从而加重了心理压力。因此, 他们不愿向人们袒露其贫穷的真实一面, 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里。面对现实生活中巨大的困难, 他们有些力不从心, 失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性。高校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那里的中小学教育大多以应试教育为主, 无论社会、学校、家长还是学生本人, 注意力都集中在考试成绩上, 并不重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再加上这些地方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不够重视, 很少有学校有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碰到心理上不能理解的问题也没人及时加以疏导和化解, 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先天不足。而考上大学后, 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落后, 普遍存在编制混乱, 分工模糊, 管理松懈等诸多问题。

奖助体制的局限性。以往大多数学校的奖助学金普遍存在面小、额少的问题, 只能满足少数贫困大学生的需求。而2008年秋开学后, 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实施新的助学政策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助金额投入不断加大并达到154亿元, 且预计在2009年达到308亿元[3]。新的助学政策虽然加大了对贫困大学生的资金投入, 但也引发了许多现实问题。在大部分学校新实施的国家奖学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励志奖学金, 其奖助范围较小, 对象主要是学习成绩优秀, 自强自立的贫困大学生;另一种是助学金, 其奖助对象则是所有的贫困大学生, 由于助学金的奖励范围较大, 且一次性付给贫困生全部的金额, 因此在许多学校出现对贫困生重复奖励的情况, 而且一些不算贫困的学生也挤入到竞争助学金的行列中, 使得学校较难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 也无法对已付的助学金的实际用途进行跟踪, 这样, 国家的奖助资金就无法切实起到奖优、助贫、促学的作用。其次, 高校中勤工助学岗位少、稳定性差、基金短缺等问题突出。

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一般情况下, 由于环境的改变, 所有的大学新生入学后都会有一个心理适应期。大部分学生通过学校的教育、帮助和自身的努力, 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开始新的生活。但对那些贫困大学生来说, 这个适应期可能会更长久、更困难一些, 处理不好, 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 由于绝大多数大学设在大中城市, 有较浓厚的城市色彩, 贫困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生活, 就要逐渐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 而这种习惯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对那些生活消费只能限于吃饱穿暖的水平、艺术修养水平较低的贫困大学生来说, 是相对困难的。

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从高考竞争中取胜的贫困生,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胸有成竹, 在其它条件不如人意的情况下, 他们把成绩看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 因而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要求很高。但是进入大学以后, 他们发现自己身边的每一个同学都很优秀, 自己不过是其中普通的一员, 便逐渐失去了优越感。其次, 由于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改变, 部分贫困大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感到无所适从, 不知道怎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使得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学习成绩的不理想又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了纯粹应付的心理, 如此循环使得他们心理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校园文化的不适应。从中学到大学, 衡量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学时期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习好就是好学生, 正所谓“一好遮百丑”。而大学衡量人才的标准则是多元的, 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而农村长大的孩子没有这些优势, 加上中学时期埋头苦读, 与学生、教师很少交流谈心, 导致入大学后不但学习成绩不那么突出, 而且在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及社会交往与沟通等方面都不及别人, 于是, 他们常常为出身农村或为自己的家庭贫困而自卑、痛苦。

3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调适途径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完善资助体系。虽然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政策和措施, 但相对于数量日益扩大的贫困大学生的需求, 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 深入研究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一方面, 应该由政府出面, 统筹安排, 以政策、条例等形式将助学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明确下来, 并不断建立合理的资助体系;另一方面, 政府也要不断扩大和完善高校学生贷学金管理制度, 增加贷款数量, 放宽贷款对象和类别限制, 建立并完善借贷还贷的相应法规。另外, 需要提到的是, 在政府和学校助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方式和方法, 尽量维护其隐私和自尊, 使他们在一个相对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构建学校、班级、寝室三维帮扶的网络。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与城市学生相比, 他们进入高校会有更多的不适应。由不适应转变为适应需要一个过程, 这种转变取决于个人性格和外界环境的共同作用。这就需要通过学校领导、班级师生、寝室同学的三维帮扶与关心, 让贫困学生感受到学校和师生的温暖, 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以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校园活动为载体, 优化校园环境。首先, 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品位的文化、科技、娱乐、体育等学生活动, 鼓励贫困大学生利用寒暑假从事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让他们走出封闭的校园, 多接触社会, 了解国情、民情, 学会与他人交往, 增强认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与此同时,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校园环境, 能给大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和精神上的启迪, 能使大学生感受到良好的文化气息, 缓解心理上的压力, 有效地调整心理状态。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强化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对维护和增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高校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向贫困大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使其掌握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教育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贫困, 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其次, 要通过心理咨询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 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正确面对贫困, 勇敢迎接困难和挑战。教师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面对贫困, 鼓励他们勇敢迎接困难和挫折,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自信心, 增强承受能力。贫困大学生现在虽然面临着物质上的贫困, 但却已经站到了获取精神财富道路的起点。贫困大学生要认清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合理位置, 努力消除自卑, 树立远大理想, 真正做到“贫而不坠青云之志”。

正确认识自己, 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树立贫困大学生中自强自立的典范, 引导和鼓励贫困大学生向典范学习,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 并通过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和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神, 最终自我减压、自我解困。

正确对待社会捐助, 加强诚信感恩意识。高校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树立起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高尚情操, 才能在扶己的同时有效的回馈社会。在获得社会的种种捐助和便利的同时, 除了要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更要打造高尚的人格, 使自己在这一过程当中完成人格的塑造。例如, 贫困生可以经常参加“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志愿者活动、用自己的经历去影响身边同样遭遇的学生, 让他们在公益活动中奉献力量、升华自我。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存在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 涉及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社会的支持、学校的关注、家庭承担的责任、以及大学生本身付出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贫困大学生自己要把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有效的自我调适来建构健康的自我, 建立积极适宜的生活行为模式。因此, 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高校贫困生在当前人们经济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复杂环境中, 很容易出现另一重贫困——心理贫困, 这种隐形的贫困, 若不能及时妥善地帮助解决, 会直接影响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发展, 甚至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 及时有效地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贫困”, 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全方位、多层次的扶助体系, 同时充分挖掘贫困大学生自身的潜力, 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潜力

参考文献

[1]金春雷.大学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分析及教育对策[J].社会纵横, 2008 (6) :45-47

[2]戴晓英.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及其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 (1) :62-63

篇3:贫困学生证明范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成长教育 人文关怀 运用 价值

近年来我国已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金、特殊补助、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等多方位的帮助高校贫困生的政策体系。这些资助体系基本达到了不让一名大学生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标准。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对贫困生成才教育中的人文关怀重视不够。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始终注意对贫困生成才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的运用,并提高对此过程中人文关怀价值的重视程度。

一、高校贫困生中人文关怀的运用

1. 将经济资助与心理救助结合运用是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最佳途径。贫困生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更易有抑郁与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自卑感、独立和封闭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多由经济贫困而产生,故称这一现象为“心理贫困”。首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 并借此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对贫困生开展工作。高校应提高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相应的机构,设立专项经费保障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开展。其次,在高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贫困生掌握心理卫生的相关知识,消除贫困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一些偏见和认识上的误区,掌握心理调适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最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利于贫困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

2. 提高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等工作人员对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意识。相对于其他学生,贫困生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情感投入。这也决定了对高校贫困生的成才教育不是简单的机械操作,而是渗透了爱心的情感交融。所以在进行贫困生困难认定时,高校工作者应积极地深入地了解学生,发现某些贫困生的难言之隐。同时对贫困生的个人隐私做好保密工作,以免伤其自尊影响贫困生的正常生活。

3. 针对贫困生弱势群体的特点,开展勤俭、励志和感恩教育等,引导贫困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能吃苦和积极向上的有用之人。学校不仅应通过介绍一些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奋斗拼搏、改变命运的典型人物及事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还要积极引导贫困生利用各个地方德育资源优势,建立爱心奉献基地,促进其道德品质的进一步优化。这样才能使感恩情结、回馈社会的理念在贫困生心中生根发芽。他们成才后对社会的回报又会成为典型激励更多的高校贫困生。

二、对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的价值

1.对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可使其尽快走出“心理贫困”,这是贫困生成才的心理基础。家庭环境使贫困生肩负的不仅仅是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改变整个家庭的重任。一些贫困生片面地认为自己的贫困主要是社会、政府及体制等方面造成的,从而滋生不平衡心态。而人文关怀正可弥补这些贫困生的心理缺失,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由此人文关怀具有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贫困”的重要价值。

2.人文关怀在贫困生成才教育中具有持久性和高效性,它是贫困生成才教育中的重要途径。现阶段的资助方式无论是直接的经济援助或间接的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若无人文关怀始终伴随其中则只能帮助贫困生一时。因为这种外在的经济资助并不能完全激发贫困生的内在成才动力。除此之外,缺少人文关怀的经济资助还会加重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进而降低经济资助在贫困生成才教育方面的效率。甚至有些贫困生为了避免泄露家庭信息而放弃申请资助。由此可知,单一的经济资助在贫困生教育中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人文关怀在贫困生成才教育中却具有持久性和高效性。它不仅可以激发贫困生成才的内在动力,达到持久性的效果,还能照顾贫困生的自尊心,使其更好地融入集体,使贫困生教育具有高效性。

3.人文关怀的价值还在于让贫困生懂得关怀,这是贫困生成才教育的根本目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才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明白要“感恩”,懂得关怀他人。对贫困生的成才教育更应注重感恩。无论贫困生进入社会后从事何种职业,只要他们懂得感恩社会便是有用之才。人文关怀不仅是对贫困生个体有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使贫困生能将这种人文关怀回馈社会。这些均不是简单的经济资助所能达到的,而人文关怀可以从心理上影响贫困生,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人文关怀,而且也使其学会这种关怀。由此,可使贫困生走上“受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轨道,这是对贫困生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人文关怀价值的最大体现。

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是注重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重视高校贫困生的人文关怀的价值。通过人文关怀在高校贫困生成才教育中的运用,使贫困对高校学生的积极作用达到最大,消极作用降到最低,最后达到利于个体、家庭及社会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乾熙. 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体系的构建[J]. 管理科学文摘,2007(7).

[2]李瑞学.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 教育探索,2005(11).

上一篇: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设计下一篇:参赛作品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