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欣赏活动

2024-05-07

中班美术欣赏活动(通用11篇)

篇1:中班美术欣赏活动

中班美术欣赏活动《 脸谱 》

一、活动内容:

中班美术欣赏活动: 《 脸谱 》 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是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内涵非常丰富。然而幼儿对京剧接触很少,充满了神秘感。所以,在这次活动中,特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看京剧片段。引导幼儿欣赏我国传统的戏剧脸谱,感受戏剧脸谱的绚丽的色彩和精美图案。

2、能力目标:体验自己动手绘画脸谱的乐趣,以及享受成功的喜悦。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增加民族自豪感。

三、重点与难点:

引导幼儿欣赏脸谱中的色彩,图案和造型,着重引导幼儿注意图案中对称花纹的表现,造型中角色表情的表现。

四、活动准备

1.京剧《四郎探母》视频。(2分中左右)

2、ppt教案(脸谱图案若干)

3.脸谱面具4-5个,白色硬卡纸脸谱若干。

五、活动过程:

课前热身活动:手指游戏。

《小手小手》小手小手拍拍拍,分开合拢,分开合拢,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双手合起来,大门开了进不去,二门开了进不去,三门开了进不去,四门开了进不去,小门开了,老师来了,小手放下,坐整齐

(一)、导入部分::播放京剧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引出京剧脸谱。

1、师:小朋友们,今天呢。老师给你们看一段大家以前都没有看过的视频。小朋友们要认真看哦。等下老师要提问喔!

2、幼儿欣赏京剧结束以后,教师提问:

(1)、你们知道你们刚刚看到的这是什么节目吗?(唱戏、京剧)

(2)、有小朋友之前有看过这种京剧吗?或者是家里的爷爷奶奶有看过吗?你们喜欢京剧吗?(看过。没看过。喜欢。不喜欢。)

教师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解释一下国粹是什么!)中国人很喜欢,现在有很多外国朋友都在学我们国家的京剧呢!所以呢,小朋友今天也要来学学有关国粹的知识啦。

3、小朋友们刚刚在看京剧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那些演员的脸?(出示面具,是不是跟老师现在拿的是一样的?这个就是脸谱。„„„)(二)、引导幼儿欣赏脸谱的色彩和表情

(1)、老师:小朋友看到这些脸谱的第一感觉是怎么样的?(漂亮,颜色鲜艳,五颜六色的„„)

(2)、老师:脸谱非常的漂亮,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在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脸谱的元素,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有脸谱图案的宝宝。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播放ppt。)

(3)、老师:你们都喜欢那种颜色的脸谱呀?

(4)、老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脸谱除了颜色不同,还有没有别的不同的地方了。

(5)、你们知道不同颜色和不同表情的脸谱,代表了什么不同类型的人吗?

教师小结: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五颜六色的脸谱代表了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颜色也代表了不同的性格特征。

(三)、引导幼儿欣赏脸谱的图案(1)、老师:我们大家都来找一找脸谱与我们的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

(2)师: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教师小结: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但都很有规律。(如: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六、活动延伸

1、小朋友们自己动手设计一副脸谱。鼓励她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注意对称。

2、欣赏歌曲《说唱脸谱》

七、活动总结

1、在整个欣赏活动中,能够引发幼儿对脸谱的兴趣,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发挥她们想象能力。提高动手能力。

2、在关于脸谱图案分析上。

篇2:中班美术欣赏活动

目标:情感:培养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增加对色彩的认识

认知:了解荷花生长的特点,知道荷花的构造既外形特征和作用

技能:会用荷花荷叶进行其他的创作 准备:荷花的各种形状的图片,纸张,蜡笔 重难点:重点:通过欣赏知道荷花的特点

难点: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 过程:1:导入

你喜欢花朵吗?最喜欢什么花?形容一下你喜欢的花是怎么样?

出示图片

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有几多朵荷花?

2它是什么颜色,形状是怎样的的?还有什么? 小结:我们看到的是有五朵荷花,它的花是有的是盛开的,有的还是花苞,它的花瓣是一瓣一瓣的,是椭圆形状的,颜色是粉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画上还有荷叶,是绿色的

提问:1荷叶是什么样?颜色是什么,像什么?

2它是怎么画的?用的直线还是曲线 2:感知体验

1:提问:你看到这幅画是什么感受?花开在什么季节??你从那看出来的。

小结:我们看到画的时候是温暖的,心情是舒畅愉快的。荷花开在夏天,生机勃勃的,因为夏天有很多的绿色,荷叶是绿色的,开的很茂盛。

2:提问你觉得画这幅画的作者是在什么场景下画画的!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见过真正的荷花吗?喜欢荷花吗?

小结:作者是在荷花盛开的时候作画的,他的心情肯定是非常快乐的,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喜欢荷花,因为它很漂亮 活动创造

篇3: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奇异的景色

卢梭的《丛林组画》枝条自由伸展,叶片描绘精细, 动物和人都掩映在高大的灌木丛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根据我对卢梭作品的理解、感悟,以及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审美水平的了解,我选择了组画中的《奇异的景色》让幼儿欣赏,因为这幅画既有茂密的森林又有幼儿喜欢的动物和鲜艳的果实。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大胆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2.理解作品色彩和构图的独特 ,感受画面的幽静 、 神秘。

3.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 ,尝试想象作画 ,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丛林组画》和真实的热带雨林PPT,铅画纸,同色系的各种绿以及红、黄等颜料,鸡毛、鸭毛、 落叶、谷穗、积木等,《冒险岛》音乐。

经验准备:教师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特点,幼儿已有树叶印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配乐欣赏,表达对作品的整体感受

出示作品,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幼儿讲述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和初步印象。

问题一: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开放性的 、最基础的问题 ,能让孩子将自己最先看到的、画面最显著的特点表达出来,如看到许多树、鸟、果子、花,等等)

问题二:这是在哪里呢?

(具体地域的提问,帮助孩子进一步感受作品表现的主体———丛林,对丛林形成初步印象)

问题三:这幅画看起来感觉怎么样?

(配合画面的音乐渲染了丛林的幽静 、神秘 ,有的孩子说“像玩冒险游戏的地方”,有的说“感觉很害怕”, 有的说“有点暗”。 孩子们的回答契合了作品最主要的特点)

二、细致欣赏,深入感知作品的艺术特点

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细节部分, 理解作品色彩和构图的独特。

1.感知作品色彩的特点。 师:这幅画为什么看起来 很暗? 除了深颜色还有些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感受作品以深绿色为主 ,同时 ,运用了跳跃、鲜艳的颜色和多种绿色)

2.感知作品构图的独特 。 师 :找 找看 ,丛林里藏了 多少只猴子,为什么我们不容易发现这些猴子呢?

(利用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 “藏猫猫 ”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层次感与纵深感, 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一层一层的树太浓密了, 把猴子遮住了。”“猴子的颜色和大树的颜色差不多,不容易发现。” 教师及时帮助孩子提升对层次感和纵深感的理解:“猴子前面是一层一层的树,后面又是一层一层的树,天空看起来好远啊! ”)

3.了解作者和作画的背景。 师:这幅画是法国一位叫卢梭的画家画的,他从没有去过这些地方,只是把自己平时看到的树木、 水果、 动物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他画了许多幅有关丛林的画。

三、观察比较,把握丛林组画的内在特质

1.欣赏《丛林组画》PPT。 师:你们发现这组画有什 么相同的地方?

( 引导孩子们整理 、 概括对 《 丛林组画 》 的整体印象,把握组画的共同特质:都是茂密的、占满了画面的森林;都有奇异的花果、可爱的动物、神秘的人隐藏在森林中;画面以深浅不同的绿色为主,尤以深绿色为主调)

2.欣赏热带雨林 PPT,感受真实的风貌。

3.比 较理解 。 师 :卢梭画的丛林和真实的丛林相 比,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领孩子观察比较,加深对作品创造想象和艺术加工的理解,为下一步大胆表现奠定基础)

四、想象创作,充分地表达表现

1.引导想象 。 师 :我们也来画画丛林 ,你画的丛林 长了什么植物? 有哪些动物和人在里面呢?

2.讨论新“绘画工具”的使用办法。 教师出示鸡毛、鸭毛、落叶、谷穗、积木等,提问:你会怎么画 ? (用树叶印,用鸡毛拖画,用谷穗蘸上颜料甩,等等)

3.幼儿作画。 先投放深浅不同的绿色颜料,供幼儿画丛林。 待幼儿基本完成丛林的绘画后再投放红、黄等颜料,让幼儿添画果实、动物、人物时选用。

(提供丰富的材料 , 让孩子们在玩材料的过程中, 大胆探索不同材料的绘画方法和呈现的不同效果,体验创作表现的快乐。 红、黄等颜料在幼儿绘画丛林基本完成后投放,是为了避免干扰,确保重点:用深浅绿色表现画面的层次感)

4.教师个别辅导。 (1)运用同伴示范法引导幼儿选用不同材料作画。 (2) 通过个别对话帮助幼儿丰富画面。(3)借助环境暗示———滚动播放《丛林组画》PPT,给有困难的幼儿带来一些参考。

五、展示作品,同伴间分享交流

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师:你画了什么? 是怎么画的?

2.与大师的作品进行比较。 师:你们画的和大师画 的一样吗? 你觉得谁的更漂亮? 为什么?

3.教师总结性评价 ,引领幼儿的审美 。 师 :卢梭作品更多地选用深绿色,丛林茂密,层层叠叠,看起来很深远。 小朋友更多地选择了浅绿色,看起来更明亮,让人感觉很舒畅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欣赏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在以下几方面:

1.回应 。 在欣赏活动中 ,没有单一说教 ,而是通过不断融合孩子们的回答进行更巧妙的连接 (有效回应),来达到引领孩子审美的效果。 比如,在孩子们观察 《奇异的景色》时,有孩子说“那树上停着的是鸟儿”,也有的说“那是一个从丛林中走出来的人”。 我顺着孩子的思路回应:“对啊,卢梭画的人就像动物,画的动物看起来又好像是人。 ”

2.自然。 活动中欣赏的是描绘自然的《丛林组画》, 观察的是真实的热带雨林, 就连绘画工具也都是自然物。 更重要的是,整个欣赏活动,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表达、自由创作。

篇4:中班美术欣赏活动

关键词:美术欣赏活动;中班幼儿;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41-01

美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幼儿对美的事物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身心达到愉悦的状态,从而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的整体性,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幼儿在审美认知上的需求。

一、为幼儿选择适宜的欣赏内容

1、选择欣赏内容要注重幼儿的性格特点。

《指南》中提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美和欣赏美”,这为我们支持和引导幼儿的审美感受提供了有力的原则。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讲,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的好奇,他们迫切地想了解周围的世界,美术欣赏活动就是孩子们了解美的事物的重要方式。如,中班的幼儿对各种蔬菜开始感兴趣,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结合《好吃的蔬菜》,笔者生成一次美术欣赏活动,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蔬菜,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打破以前的教师制定欣赏内容、教师单纯讲解各种蔬菜的特点等方式,而是首先了解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程度,为幼儿准备充分的蔬菜。幼儿通过对不同蔬菜的观察、感知、体验、表达,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仅从感知上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体验到了不同蔬菜的外形特点和魅力之处。

2、欣赏内容应该以幼儿已有水平相关联。

在欣赏《水墨中国》的活动中,我们为幼儿选择了欣赏名家的水墨画,我们为幼儿搜集很多水墨画作品,其中高山、农家、动物这方面的作品,但是,当教师问孩子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的时候。孩子们却说看不懂、不喜欢,于是我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当在做地为此尝试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欣赏内容调整为简单的竹子水墨画,没想到,孩子们在欣赏的时候能够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他们会将发现的竹叶比喻成“尖尖的宝剑”“小鸡的爪子”等,他们还发现了竹竿是一节一节的,发现“被风吹的竹子更加美丽”这些孩子们主动的发现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他们更加想尝试绘画竹子,绘画出竹子后十分开心。

二、多种欣赏方式实施美术欣赏活动

1、合理运动多媒体。

在当今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多媒体成为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活动手段,美术欣赏活动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更加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使幼儿能够更加直观的欣赏动态的美的事物。在“骄傲的中国人”主题活动下的《京剧脸谱》美术欣赏活动中,由于不能够亲自观看京剧,笔者为幼儿播放了京剧表演的时的视频、还有常见京剧脸谱的图片,幼儿更加直观感受了京剧的魅力,也更加清晰地感知了不同京剧脸谱的独特之处从而通过自己的理解重新创造魅力的京剧脸谱。

2、把握季节的变化,感受实物、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

在《好吃的蔬菜》美术欣赏活动中,同样为幼儿选择图片进行欣赏,孩子们虽然能够通过观察,表达出南瓜身上有条纹,却不能得打进一步的触觉感受,因此,笔者从菜市场买回几个南瓜,鼓励幼儿拿起它感受其中的特点,这样孩子们不仅通过视觉感受,还可以慢慢用小手感受它的形状,条纹等特点。在《美丽的树》美术欣赏活动中,笔者带着孩子们来到大自然感受各种各样的树的特点,使孩子们更加清楚、直观地接触美丽的树,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丰富孩子们的感知经验,因此,教师要把很好地将欣赏活动的内容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带着孩子们走出去,身临其境地区感受美。

3、引导幼儿充分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欣赏活动中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欣赏名家名画,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也是很重要的,在《三个音乐家》欣赏活动中,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画面中有三个音乐家在演奏,孩子们听着背景音乐,欣赏这幅作品的时候,手中还形象地做出音乐家演奏时的动作。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欣赏体验到作品中音乐家们表演时的动作和表情。并且很愿意进行再创作,当他们进行合作创作的时候,同样会有意识地将创作的风格与《三个音乐家》相接近,有两个小朋友在绘画的时候并没有绘画出人物的身体,从不同形状的帽子、脸,再到单一线条的手和腿。唯独没有身体,身体的部分是空白的,但是让人看起来的时候却又是整体的。他们告诉老师“这个音乐家的身体藏了起来!”他们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

4、避免成人对欣赏对象的过度评价。

如何注重幼儿欣赏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教师对欣赏对象的过多的评价,而不要因为教师对欣赏对象的评价导致幼儿欣赏的倾向性和内心真实的感受有所变化。教师可以尝试在欣赏的过程中提出比较开放的问题,如“你发现了什么”“看到**你有什么感受”“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这样就给了幼儿一个自主表达的空间。

总之,在进行幼儿美术欣赏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为幼儿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欣赏空间,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充满创意和想象的孩子。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篇5:中班美术欣赏活动

一、活动的优点:

(一)本节美术欣赏活动在课程的结构设计上比较完善,完成了从整体-局部、细节-整体这样一个总分总的欣赏,做作品进行了较好的剖析。

(二)抓住幼儿名画模仿这一兴趣,又结合中班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比如在欣赏过程中表现出对熟悉的作品内容的偏爱、喜欢色彩明快、风格简单的美术作品等,本次活动我选择米罗的《昆虫的对话》。画中通过点线、简单的形状来构图,并以大块绚丽的色彩表现画面,抽象的表现夜晚中昆虫们嬉戏、对话的意境,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幼儿想象的空间和表现的欲望。

(三)在活动中应用了多媒体课件的配合,这是一种较好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幼儿感知静态美术作品挂图为主的方式,采用了多媒体,使课堂变得动静交替,更符合幼儿的欣赏特点,实现良好的审美效果。

(四)在活动中,利用操作的方式来加强幼儿对艺术家在创造时方式的体验,迁移色彩和造型方面的相关经验,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并用较夸张的造型来完成红砖瓦上的作画。

二、活动的不足: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的感悟很多:

(一)欣赏方式过于单一。反思这节课,为了让幼儿欣赏较完整较具体的欣赏这一幅大师作品,我采取的是将图片放映到电脑上的方法。然后在环节的设计上,我在欣赏环节里就设计了三次欣赏,欣赏的次数是足够了,幼儿的感受也足够了。但是欣赏的方式只有看电脑的图片,容易引起幼儿的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可以在二次欣赏时,出示打印好的图片,这样更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想象。

(二)导入有点过长,占用幼儿创作时间。

可以将结尾的小故事移为导入,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节省了时间,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完成作品。

(三)幼儿对作品夸张的造型有了感触,但是在表现上仍旧有部分幼儿无法做出夸张的造型。可以在黑板上放一张白纸,在提问幼儿想要画什么?怎么画?时直接让幼儿到黑板上大胆画出来,这样幼儿既能大胆作画,幼儿也能及时引导示范何为夸张,加深幼儿对夸张的认识。

中三班美术欣赏活动《昆虫的对话》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2.尝试用简洁的笔触、夸张的造型表现自己想象中的昆虫世界。

3.喜欢抽象画,并能从造型、色彩方面欣赏作品,感受其夸张、简洁的特点。活动难点:喜欢抽象画,并能从造型、色彩方面欣赏作品,感受其夸张、简洁的特点。

活动重点:尝试用简洁的笔触、夸张的造型表现自己想象中的昆虫世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常见的昆虫,知道有关昆虫的相关知识。2.物质准备:PPT、红砖若干、各色调好的颜料、勾线笔。活动过程:

一、介绍米罗,引出欣赏内容。

(一)回忆有关昆虫的经验。师:前几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些昆虫朋友,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昆虫朋友是什么样子的?你在哪里看见的?它在做什么?

(二)出示PPT,介绍米罗,引出欣赏内容。

师: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画家——米罗爷爷,他画了许多漂亮的画,而且他的画和其他的画家不一样,非常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幅米罗爷爷画的有关昆虫的画,画的名字叫《昆虫的对话》。

二、整体欣赏《昆虫的对话》作品,初步理解画面内容。

(一)简单描述画面内容。

提问:画上画了什么?(好多小虫子)可能是什么?(蜻蜓、蝴蝶、蜜蜂等等)在哪里?(地上、空中、树上)是什么样子?(怪怪的)它在做什么?(游戏、飞舞、吃东西等。)

过渡语:这幅画和我们平常看到的很不一样,我们再来仔细看看不一样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

(二)讨论夸张、变形的绘画方法。

提问:它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昆虫有什么不一样?(很怪、有点像什么又不像什么)看到这样的小昆虫你有什么感觉?(可怕、好玩、有意思)为什么觉得有趣呢?(因为画家用了夸张变形的方法)什么是夸张变形的方法?(就是将所画的东西的主要特征放大或缩小,或改变形状。)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了夸张变形的方法?

(三)观察画面,表达对画面色彩的感受。

1.师:这幅画我们已经欣赏了两次,现在请你们来说说你觉得这是发生在什么时间的故事?你从哪里看出来?蓝色给了你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从色彩上表达感受)

小结:是的,蓝色会给人宁静、神秘的感觉,就像是晚上给人带来的感觉一样。

2.提问:你还喜欢画面上的哪些颜色,为什么?为什么米罗爷爷要把深蓝色的上面画上红色这些鲜艳的颜色,你觉得怎样?

小结:黄色、红色、白色这些都是很鲜明的颜色,放在蓝色上面,可以让人一眼就看到他们。

三、再次完整欣赏,感受作品带来的“宁静夜晚、昆虫嬉戏“的意境。师:老师将这幅画编成了一个小故事,请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再来安静地感受一下这幅有趣的画。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群可爱而有趣的小昆虫来到了一棵大树旁,它们有的在树旁说着悄悄话,有的飞在半空中,正在寻找它的好朋友。还有的正从半空中飞落下来,一旁的蜘蛛也停止了工作,看着这群可爱的小昆虫,想加入到它们的游戏中去。”

四、幼儿大胆想象,动手创作一幅《昆虫的对话》。

(一)引导幼儿想象。过渡语:你们想不想也加入它们的游戏中呢?那现在请你们说一说如果让你来当小画家,你怎么创作《昆虫的对话》。

提问:你想画什么?怎么画?怎么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提供了我们闽南很有特色的砖——红砖,等一下你们可以将你们设计的画画在我们的红砖上。

(二)提出创作要求

1.画之前,请先想好你的《昆虫的对话》的主角是什么,要将主角画大点。2.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新本领——夸张变形法。3.给你的作品上色时,选择颜色是要注意颜色的搭配。

五、展示与评价。师:谁愿意说说有关昆虫的故事?你在画中哪里运用到了夸张变形的方法?画面看上去感觉怎么样?

六、活动延伸

篇6:中班美术欣赏活动

活动名称:美术欣赏“江南小镇之旅”(中班)

活动目标:

1、欣赏课件《江南水乡》,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学习用黑、灰等颜色以及大幅的块面和线条进行创作。

3、萌发热爱家乡的感情。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名画,感知黑、灰等颜色以及大幅的块面和线条。

1、谈话引入: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

2、出示课件:大画家吴冠中爷爷也喜欢旅游,他特别喜欢我们的江南小镇,画了一幅《江南》的名画。

提问:看见哪些美丽的景色?房子是怎样的?除了房子还看到了什么?画面上哪些颜色最多?教师介绍浓墨和淡墨。

二、教师示范。

1、教师边讲边画:走在江南小镇上,看见街道两旁的房子,一幢又一幢,有的象巨人一样站得直直的,有的象熟睡的士兵一样躺得平平的(灰色块),街道两边的高楼大厦就象搭积木一样紧紧连成一片(黑色块),青砖黛瓦、碧水荡漾(黑色水笔画线条),千家万户灯火辉煌(黑色水笔画窗户),桃红柳绿、恬静淡雅(点画彩色花)。

2、提问:我用了哪些工具画画?画了什么?

三、幼儿创作。

1、提作画要求:想一想看到的江南小镇上有哪些景色;注意别把墨汁弄身上;按步骤慢慢画,画完材料放回原处。

四、欣赏幼儿作品。

幼儿自由想听课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水墨画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一株奇葩。但在我们的日常艺术活动中幼儿对水墨画这种表现形式接触的比较少,在这次的美术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对水墨画进行了学习,并对水墨画教学进行了尝试,以陈老师的《江南小镇之旅》为题,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也真诚地希望能汲取大家的精华。

1、选材有特色

水墨画的作品有很多,一要考虑作品是否适合幼儿欣赏,是否能带来美的享受,二要考虑幼儿是初次接触水墨画,如何吸引幼儿快乐地推开水墨之门。大画家吴冠中的水墨画《江南》简单却丰富,直观又美观。画上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房子对于生活在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市的幼儿有着直观的感性经验,浓墨淡墨交相辉映,间隔着星星点点的亮丽色彩给人无限的遐想。在选择教材上我们可以看出陈老师一片用心。

2、作品创作巧妙有新意

在欣赏作品后,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再创作,陈老师在材料的提供和选择上非常巧妙,在引导幼儿创作上非常有新意。宣纸背面四边订上了一层报纸,操作起来干净又方便,又便于取拿,彩红屋的海棉棒刷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在引导幼儿创作上陈老师以旅行都的身份一路欣赏一路画出了沿途美丽的风景,语言优美流畅,给人美的享受。

3、作品呈现美不胜收。

美术是一种美的艺术,在呈现幼儿作品时,陈老师把幼儿的作品裱在画卷上,画卷设计美仑美奂,幼儿的作品可以像大师的画一样挂在墙上作装饰,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因水平有限,我就这个活动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其他的请大家补充吧。

活动名称:美术欣赏“江南小镇之旅”(中班)

活动目标:

1、欣赏课件《江南水乡》,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学习用黑、灰等颜色以及大幅的块面和线条进行创作。

3、萌发热爱家乡的感情。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名画,感知黑、灰等颜色以及大幅的块面和线条。

1、谈话引入: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

2、出示课件:大画家吴冠中爷爷也喜欢旅游,他特别喜欢我们的江南小镇,画了一幅《江南》的名画。

提问:看见哪些美丽的景色?房子是怎样的?除了房子还看到了什么?画面上哪些颜色最多?教师介绍浓墨和淡墨。

二、教师示范。

1、教师边讲边画:走在江南小镇上,看见街道两旁的房子,一幢又一幢,有的象巨人一样站得直直的,有的象熟睡的士兵一样躺得平平的(灰色块),街道两边的高楼大厦就象搭积木一样紧紧连成一片(黑色块),青砖黛瓦、碧水荡漾(黑色水笔画线条),千家万户灯火辉煌(黑色水笔画窗户),桃红柳绿、恬静淡雅(点画彩色花)。

2、提问:我用了哪些工具画画?画了什么?

三、幼儿创作。

1、提作画要求:想一想看到的江南小镇上有哪些景色;注意别把墨汁弄身上;按步骤慢慢画,画完材料放回原处。

四、欣赏幼儿作品。

幼儿自由想听课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水墨画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一株奇葩。但在我们的日常艺术活动中幼儿对水墨画这种表现形式接触的比较少,在这次的美术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对水墨画进行了学习,并对水墨画教学进行了尝试,以陈老师的《江南小镇之旅》为题,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也真诚地希望能汲取大家的精华。

1、选材有特色

水墨画的作品有很多,一要考虑作品是否适合幼儿欣赏,是否能带来美的享受,二要考虑幼儿是初次接触水墨画,如何吸引幼儿快乐地推开水墨之门。大画家吴冠中的水墨画《江南》简单却丰富,直观又美观。画上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房子对于生活在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市的幼儿有着直观的感性经验,浓墨淡墨交相辉映,间隔着星星点点的亮丽色彩给人无限的遐想。在选择教材上我们可以看出陈老师一片用心。

2、作品创作巧妙有新意

在欣赏作品后,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再创作,陈老师在材料的提供和选择上非常巧妙,在引导幼儿创作上非常有新意。宣纸背面四边订上了一层报纸,操作起来干净又方便,又便于取拿,彩红屋的海棉棒刷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在引导幼儿创作上陈老师以旅行都的身份一路欣赏一路画出了沿途美丽的风景,语言优美流畅,给人美的享受。

3、作品呈现美不胜收。

美术是一种美的艺术,在呈现幼儿作品时,陈老师把幼儿的作品裱在画卷上,画卷设计美仑美奂,幼儿的作品可以像大师的画一样挂在墙上作装饰,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因水平有限,我就这个活动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其他的请大家补充吧。

中班美术教案:主题画-会变的树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所讲故事的内容画连环画。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仪、录音机、钢琴曲磁带。

2.每位幼儿一本绘画练习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样。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用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故事内容。

老师富有表情生动地讲述故事:“离我们很远,有一个奇妙的花果山,那里长着一种奇妙的树,会变的树。这种树种下去第一天,就会长成一棵大树,树上只有一片叶子。第二天的时候,这种树就开始变了,它会一下子长出各种形状的树叶:有的叶子像圆圆的苹果,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圆圆的轮子,有的像芭蕉扇,有的像葫芦,有的像小朋友张开的手……颜色也变得丰富多彩,红的像火,黄的像金子,绿的像青草,蓝的像天空……真是美极了。到了第三天,你猜,这种会变的树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停顿一下后继续讲述)“每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树叶精灵,有的像在哭,有的像在笑,有的两片叶子靠在一起,两片树叶精灵手拉手好像在做游戏……到了第四天,这种树还会变下去,每天都会变出新模样。”

提问:这种树叫什么树它第一天是怎样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样的? 2.师幼一起讨论绘画方法。

组织幼儿讨论:现在请你们把这个故事画下来,你认为该怎么画? 幼儿个别讲述。

师幼一起小结:可以把第一天树的样子画在写有第一天字样的那页纸上,依此类推。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提醒幼儿画自己想出来的树,涂色要均匀。4.利用投影仪展示幼儿作业,并让幼儿相互评价。

孩子的讲述能帮助教师发现、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及创造性表现,也使其他小朋友学到同伴的优点。活动延伸

篇7:中班美术欣赏《星空》教案

2、引导幼儿选择适当的方法、颜色表现星空。

3、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如何激发幼儿自由想象,大胆表现多彩的星空,培养幼儿表现想象中的星空及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视频仪。梵高的作品《星空》绘画工具、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对话交流

师:你见过美丽的夜空吧?夜空中有什么?师;你见过、你知道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幼儿小组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

幼:有熊星、望远镜、飞机星、机器星……

2、欣赏教师与名家的作品

①首先欣赏梵高的《星空》。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画面中的形象,笔触及色彩。

②欣赏教师的作品:教师眼中的星空是五彩缤纷的,有菊花星、仙女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教师是如何表现星空的?教师如何把想像的星空用画笔描绘出来。

3、创作与交流

①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想像中的星空分别是什么样的?

②幼儿动手绘画,师有重点观察,辅导幼儿绘画。

4、作品评议

面对幼儿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活动结束。

【活动评析】

此活动评析从内容选择、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法与表现.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在选择内容方面能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星空”主题具有广泛性,挑战性,和前瞻性,内容能激发幼儿的内心感受.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第二,在活动设计方面教师考虑到了幼儿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准备,教具、学具的准备.同时还有教师自身的准备(如略案,详案的准备),具体思路是观念树立一一信息收集一一资料准备一一教案设计。

第三,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感觉一一智慧(领悟,发现,想像)一一表现一一创作。教师通过谈话导入星空的话题,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的问题是递进的:你见过美丽的夜空吗?夜空中都有什么?你见过.知道的星星是什么样的呢,没见过的星星又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的过程也是思维逐渐深入扩展的过程。幼儿讨论星空中有星星,月亮、勺子星、房子星、大熊星、飞机星、桃子星等。过程的第二块内容是欣赏教师与名家的作品,并讨论交流,孩子们的积极性高,表现好,幼儿为教师的作品鼓掌,为大师的作品惊奇,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师的作品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眼中的星空,是想像转化为具体表现方法。大师的作品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及简单的表现技法,线条,色彩的运用,提醒幼儿用喜欢的材料,合适的方法表现星空。有许多幼儿直接用小手,触摸喜欢的颜色,大胆绘画,自由表现。小手自由了,心灵自由了,伴着兴奋的情绪体验,潜在的艺术本能被调动,创作热情充分展示。作品评议是活动必要和重要的一部分,是另一个欣赏活动。评议以师幼儿自评、互评为主,幼儿互为学习,互相提高。

第四,教师的教法与表现。教师创设条件丰富幼儿的生活,知识经验;注重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自由感受美,表现美;提供多种材料,实践操作中发展幼儿手眼协调和动手能力,教师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较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且有创新精神。

第五,教学效果。幼儿的作品可以是创新的、多种多样的,每位幼儿的星空各具特色。如会炸的星,治病的星,机器人星,开满鲜花的星空,灯笼星空,蛇星,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画、吹、喷),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开阔了幼儿视野,发展了幼儿的想像和创作,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调动了幼儿积极情感,体验了成功,培养了自信。

篇8:开展美术欣赏活动的三条途径

一、转变教师观念

幼儿园要搞好美术欣赏教育,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关键。长期以来,教师都认为,美术教育中绘画和手工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两种活动作业效果突出,最能从表面上看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而美术欣赏则因效果不明显和难于开展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活动。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追求作业效果而忽视幼儿意识情感、审美素质培养的思想和做法,是我们在美术教育中的一大误区。因此,要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活动,首先要更新教师观念,彻底克服“技能技巧化”的偏向,让教师充分认识到美术欣赏在美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艺术欣赏能造就幼儿丰富的情感,经过艺术滋润的心灵随时都会散发出美的趣味,从而使人生闪烁着美的光辉。

二、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内容

1. 选择的欣赏材料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水平,要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知识经验接近。即作品内容能被幼儿所理解,作品中的色彩、形象是幼儿所能懂的。同时,这些色彩和形象还要能拨动幼儿的心弦,唤起幼儿的情感。比如,幼儿园环境的欣赏:园内环境———园墙装饰,大、小型玩具的装饰,花草树木自然物等;室内环境———墙饰、吊饰、区域角的布置,自然角、养殖角的布置等等。

2. 选择的欣赏材料必须内容健康、格调向上,能正确地反映现实生活,并且情节简单,主题突出,能给幼儿以良好的教育和影响。

3. 选择的欣赏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即作品内容必须简明易懂,形式完美。

三、选择美术欣赏的教学方法

“对话法”是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欣赏是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欣赏美术作品主要是让幼儿从感知画面到理解画面,从理解画面到引起回忆、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感受美以至表现美的质的飞跃。在具体的美术欣赏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师、幼儿、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对话”来完成,即三者进行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再如,让大班幼儿欣赏“美丽的挂饰”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幼儿欣赏挂饰的美丽,再根据挂饰的材料、形状、图案等辅以适当提问,然后教师再讲解示范挂饰的制作方法,让幼儿当设计师自己设计制作挂饰,最后是挂饰展览。在这一活动中,一方面让幼儿欣赏由各种材料制成的挂饰工艺品,能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与想象力。另一方面,通过欣赏,让幼儿从对挂饰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在积累感性印象的基础上进行制作,能避免幼儿在制作时机械模仿,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教育以美术作品为主要媒介,为幼儿提供古今中外人类艺术作品中那些适合幼儿欣赏水平的作品,让幼儿在欣赏过程中感受美、领悟美,帮助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因为欣赏本无对错,欣赏者的个性、生活经验等往往会左右其对同一作品的理解,所以,美术欣赏提供了最广大的空间,给每个幼儿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真正做到了《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尊重幼儿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篇9: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欢乐颂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的一首合唱作品,它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曲。幼儿园中大班孩子多以歌唱教学的方式对这首歌曲进行感知学习。但是我认为,这些经典优秀的传世之作值得孩子们以各种形式进行反复欣赏。如果孩子能以各种形式经常接触这些优美的经典作品,就易从心理上对它们产生熟悉感、亲近感,从而提高孩子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欣赏活动,让孩子们在进行《欢乐颂》歌唱活动的学习之前,先进行音乐欣赏活动的学习,使孩子能够更加熟悉音乐的结构,感受音乐的旋律和风格,对音乐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与理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热情明朗的风格,分辨乐曲中的乐句结构。

2.在乐句的最后创编不同的造型。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欢乐颂》音乐(乐曲)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倾听音乐。

师: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听,听完后请大家说一说,听了音乐后有什么样的感觉?听到音乐后,你想干什么?

2.结合图谱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结构。

师:(1)美丽的秋天到了,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太阳公公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小鱼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看到这么美的秋天,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我都想出门旅行去了,谁想和我一起去?我们出门旅行,可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2)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辆汽车,我这里还有一张旅行图(出示图谱),一共有四条线路,每条线路上都有一个好玩的地方,是旅游胜地。我们在每个旅游胜地,都要停下来转转玩玩。来,小朋友,我们出发吧!

(播放PPT课件,听音乐。在每个乐句结尾处,用语言提示徘徊停顿——“玩一玩、转一转、走一走、看一看”)

3.用身体动作进行音乐表现。

师:(1)这些地方可真好玩,我还想再玩一次,可是,老师的汽车没油了。我请小朋友用你们的小手代替汽车,到你们的身上旅行去,好吗?来,小手准备!

(再次欣赏音乐,在乐句结尾处,语言提示小朋友“玩一玩、转一转、走一走、看一看”)

(2)我们的小手玩得真开心!我的小脚也着急了,它也想出去旅行了,你们的小脚也想去吗?好的,我们一起出发吧!

(在乐句结尾处提示幼儿小脚停下来,做个动作)

(3)小朋友们在出门旅行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给你们拍很多照片,今天老师来当摄影师给大家拍照。我请小朋友在每个乐句结束的地方,就是我们玩一玩、转一转、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摆一个优美的造型。谁做得最美,我就把他的照片拍下来。

(放音乐,鼓励幼儿在乐句结尾处摆出各种不同造型。教师充当摄影师,对幼儿的造型进行拍照、点评。)

(4)小朋友的动作真美!老师都快忙不过来了,我请几个小朋友和我一起做摄影师,请其他小朋友想出和刚才不一样的动作,让我们拍下来。

(再次欣赏音乐,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表现)

篇10:中班美术欣赏活动

课程分析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指南》中指出:应创造条件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从小班开始我们就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出发,引导幼儿参与到玩色涂鸦等游戏,让本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体会到成就感、幸福感和满足感,让幼儿参与到美工创作中,发挥他们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现在我们班的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度非常高,美术创作过程中表现与同龄儿童更加自信大胆,并且对美有自己一定看法。本学期本班幼儿在吃蛋糕的时候用到了剪刀拆包装,对剪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选择了马蒂斯作为本学期的欣赏课程,逐步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以及尝试用剪贴的方式创作作品。本活动作为美术系列活动的第一课时,是一个引子,通过欣赏绘本和作品了解大师生平,为后期的剪贴系列活动做好铺垫。

课程目标

1.能跟随绘本的情节发展,简单了解亨利马蒂斯的生平。

2.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的方式,感受亨利马蒂斯作品中“色与形”之美。

课程准备

1.自制教学PPT

2.黑色卡纸、各种形状的彩纸

3.画架展板、布置成画展的教学环境

课程过程

一、马蒂斯的世界

1.今天周老师带你们来到一个画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些都是谁的作品呢?

小结:欢迎小朋友们来到马蒂斯的世界!

二、马蒂斯的剪刀

1.绘画时期的马蒂斯:马蒂斯是个非常爱画画的人,即使生病做手术也不忘在床上画。

2.年迈时期的马蒂斯:生病的马蒂斯再也没有力气画画了,他非常的伤心难过。

3.马蒂斯的剪刀:马蒂斯把剪刀当作工具,用剪纸的形式来创作。

三、马蒂斯的作品

1.从色彩、单个形状、形状组合等方面引导幼儿分析马蒂斯的`作品。

2.马蒂斯的作品的颜色丰富,用色大胆,形状多样,成为了当时一个特有的艺术风格——野兽派。

3.亨利马蒂斯是法国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四、马蒂斯的剪纸

1.要求:4人一个篮筐,先贴大色块,再贴小色块。

2.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色块,可以手拉手、叠在一起玩游戏。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贴了什么画面。

4.讲述故事结尾。

课程反思

篇11:中班美术欣赏《吹肥皂泡的少年》

设计思路:“吹泡泡”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游戏,它能给孩子们带来身心的愉悦。选择名画“吹肥皂泡的少年”进行欣赏活动,容易把幼儿带入画中的意境,能引起幼儿的共鸣,从而丰富孩子的美术欣赏能力。 活动目标:1.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感受作品中休闲、愉悦的情感。2.乐于想象作品的意境,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3.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表现自己欣赏作品后的感受。活动准备:ppt课件《吹肥皂泡的少年》,吹泡泡的工具若干,蜡笔、画纸等作画工具、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课前感知制作“肥皂水”以及了解用吸管蘸着肥皂水来吹泡泡的过程。)一.体验活动:吹泡泡。1. 老师和幼儿一起吹泡泡。师:来,你和好朋友一起玩“吹泡泡”。2. 请幼儿谈谈吹泡泡的感受。师:刚才你和谁一起吹泡泡?感觉怎样?你是怎样吹泡泡的?二. 出示《吹肥皂泡的少年》,引导幼儿讨论欣赏。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幅画,请你仔细看,你从画中看到了什么? 三.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和感知画面内容。1、讨论画中人的衣着、身份和姿态,感知画面柔和的线条给人带来的感受。(线条)师:画中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引导幼儿从线、形方面来感知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愉悦与休闲。小结:弯弯的柔和的线条,能让我们有一种舒服、休闲的感觉。2、赏析作品中的背景,感知人与背景在色彩上的朴素美、和谐美。师:画中人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给你什么感觉?背景用了什么颜色?衣服和背景相近的颜色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小结:相近的颜色作画,能让我们有一种很舒服、很和谐的感觉。四.整体欣赏作品,较深入地讨论对作品的感觉。师:你喜欢这幅画?为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请你给作品起个名字吧!为什么会给它起这个名字呢?五.老师表达对作品意境的理解,介绍作品的名称及作者。1. 作品意境:这是平民家庭里的孩子。这一天,哥哥带着小弟弟在家里玩起了“吹肥皂泡”游戏,哥哥正趴在窗口旁边,向窗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地、小心翼翼地将泡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小弟弟正踮起脚、扒着窗台使劲地向外观看……“哥哥,再吹大点,再大点……” 虽然他们没有华丽的衣服,也没有漂亮的玩具,但他们玩着喜欢的游戏,过得休闲、愉快!2.作品名称和作者:这是一幅油画,名字叫《吹肥皂泡的少年》。画家的名字叫夏尔丹,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画家,他最喜欢画的就是平民的生活形象,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愉悦的活动情景,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六. 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1.师:待会请小朋友自己画一幅画,画出你们吹肥皂泡的样子。希望小朋友画画时也能用不同的动作、线条、色彩把画画得更好。把自己心里快乐的感觉画出来。 2. 幼儿分组进行绘画创作。七.作品评价。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可以请幼儿找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评价,说出喜欢的理由。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教育叙事:把快乐带给每一个学生下一篇:小学国旗下安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