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复习资料有哪些

2024-05-11

人教版初二物理复习资料有哪些(通用12篇)

篇1:人教版初二物理复习资料有哪些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光的传播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光的颜色

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六、透镜与凸透镜成像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1)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2)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放大镜

① 照相机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② 投影仪利用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③ 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七、眼睛与透镜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眼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3、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眼的屈光本领过弱,或眼轴偏短,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后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篇2:人教版初二物理复习资料有哪些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道理做成。

2.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就

叫做力的示意图。这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力的作用点),

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3.在物体学中,把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它的计算公式是(G=mg),

其中g=9.8N/kg)。它是表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4.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在技术上,

增大底部支承(面积),降低(重心)位置,都可以增大物体的(稳定)性。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

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

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一定的压力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7.通过力的作用点,沿着力的方向所作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用字母(L1)表示;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用字母(L2)表示。

8.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9.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平衡).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公式是(F1L1=F2L2);或(F2/F1=L1/L2).

篇3:人教版初二地理复习题有哪些

1、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形有很大差异,西部多为 、 和 为主,东部则以 和 为主。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呈 状分布。

2、我国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西起 山脉,经 山脉向东南到 山脉东缘。

3、我国地势特点可能会对 、 和 产生影响。

4、从地形图上看,我国有纵横交错的山岭,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 ,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 。所以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 面积广大。

5、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号称“ ”;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

6、山区在发展 、 和农业 等方面优势较大。

7、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 。夏季,除了 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 。

8、一个地方 与 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9、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

篇4: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有哪些

2.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其光路图见图2-1)、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射击、激光准直等。

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小孔成像的特点: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 显示光路的方法:

① 让光线通过烟雾。

② 让光线通过加牛奶的水。

③ 让光线沿着某一物体的表面射出。

6. 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108m/s=3×105km/s。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介质的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篇5:人教版初二物理复习资料有哪些

一、音调

1、音调: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尖细;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人们听到的声音越粗钝。不同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同,同一物体的振动频率也可以调节。

4、超声波与次声波

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0Hz的声音为超声波。它们都超出了人类听觉的范围,所以人类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

能产生次声波的声源有: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等。次声波有极大的破坏力,能使机械设备破裂、建筑物遭到破坏等。有些动物不但能听到部分次声波,还能听到超声波。

二、响度

1、响度: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发声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3、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课本P21)

4、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⑴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⑵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距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发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越小。

5、增大响度的方法:增大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减小距发声体的距离;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散。

注意: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大小”是指响度,而声音“高低”一般是指音调。

三、音色

1、音色也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就是根据它们的音色而分辨出来的。

篇6:人教版高一物理复习试题有哪些

1.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B.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牛顿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2.“绿色、环保、低碳”是当今世界的关键词,“低碳”要求我们节约及高效利用能源。关于能源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被使用后就消失了,所以要节约能源

B.自然界中石油、煤炭等能源可供人类长久使用

C.人类应多开发与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D.人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

3.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机械能守恒

B. 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 系统中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D. 在空中飞行的炮弹爆炸前后机械能守恒

4.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mB

A.线速度大小关系:vA

B.加速度大小关系:aA>aB=aC

C.向心力大小关系:FA=FB

D.周期关系:TA>TB=TC

5.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6.如图所示,a、b、c三个相同的小球,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它们的落地时间相同

B.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C.它们的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D.它们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7.以下关于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时的最大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小速度

C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D地球上的物体无论具有多大的速度都不可能脱离太阳的束缚

8.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值为G,地球公转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计算式中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所需的向心力为F向=mg

B.地球公转半径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

D.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9. 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着木箱沿粗糙斜面加速向上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 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 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新-课-标- 第- 一-网

D. 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10.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图象和力F的功率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取10m/s2)

A.

B.

C.

D.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1.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 。(g取10 m/s2)

12.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不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13.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一项是________ (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 B.纸带 C.天平D.低压交流电源 E.毫米刻度尺

(2)关于本实验的误差,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选择质量较小的重物,有利于减小误差

B.选择点击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的纸带,有利于减小误差

C.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D.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重物在下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阻力的作用

(3)在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J。(取g=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4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4. (8分)将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某高处以3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测得小球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1.2m。小球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 m/s2。求:

(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3)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15.(10分)已知“天宫一号”在地球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地球的密度为多少?

(2)“天宫一号”在该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v的大小;

16.(10分)如图所示,让质量m=5.0kg的摆球由图中所示位置A从静止开始下摆,摆至最低点B点时恰好绳被拉断。已知摆线长L=1.6m,悬点O与地面的距离OC=4.0m。若空气阻力不计,摆线被拉断瞬间小球的机械能无损失。(g取10 m/s2)求:

(1)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

(2)摆球落地时的动能。

17.(14分)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某兴趣小组提出了下列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l = 2.0m的粗糙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E,整个轨道除 AB 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AB 与BC 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以初速度 =4.0m/s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到A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沿 AB 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μ = 0.50.(g=10 m/s2、sin37°= 0.60、cos37° =0.80)

(1)求小物块到达A点时速度。

(2)要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轨道DE滑出,求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 AB,则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高一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在下列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D B C B D B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1. 2m/s

12. (1)交流

(2)D

(3)答选B。(小车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刚开始运动的时候拉力大于摩擦力,小车做加速运动;随着橡皮筋伸长量的减小,拉力减小,当拉力等于摩擦力的时候,小车速度达到最大值;小车继续向前运动,拉力继续减小,这时候小车开始做减速运动。所以说选择B,速度最大的时候橡皮筋处于伸长状态,小车还没到两个铁钉的连线处。)13.(1) ___C____,

(2) ___A____,

(3) ___2.28____, ___2.26____。

三、计算题(共4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4.(8分)(1)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t= (1分)

解得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0.4s (1分)

(2)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 (1分)

解得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0.8m (1分)

(3)小球落地前竖直分速度v =gt=4m/s (1分)

重力的瞬时功率PG=mg ,v =40W (1分)

15.(10分).解:(1)地球表面质量为 的物体,有 ①(3分)

② (1分)

得ρ= (2分)

(2) ③ (2分)

联立①③两式得: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 (2分)

16. (10分)

解:(1)设摆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 ,根据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分)

(2分)

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可解得:

, (2分)

(2)选择地面为零势地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分)

代入数据可解得:

(5分) (2分)

17.(14分)(1) 小物块做平抛运动,经时间 t 到达A处时,令下落的高度为h,水平分速度v0,竖直速度为vy,小物块恰好沿斜面AB方向滑下,则tan37° = vy/ v0

得vy = 3 m/s,

所以小物块到A点的速度为5m/s (3分)

(2) 物体落在斜面上后,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f = μFN = μmgcos37°

设物块进入圆轨道到达最高点时有最小速度v1,此时物块受到的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令此时的半径为 R0,

则mg = mv12/R0 (1分)

物块从抛出到圆轨道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 + lsin37° – 2R0) – μmgcos37°•l = mv12/2 – mv02/2. (4分)

联立上式,解得R0 = 0.66m (1分)

若物块从水平轨道 DE 滑出,圆弧轨道的半径满足 R1 ≤ 0.66m (1分)

(3) 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 AB,则物块上升的高度须小于或等于某个值R,则 mg(h + lsin37°) – μmgcos37°•l – mgR = 0 – mv02/2 (3分)

解得R = 1.65m

篇7:人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有哪些

一、光源

1、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都称为光源。例如太阳、恒星、点燃的蜡烛、发亮的电灯等。而像月亮、电影银幕、宝石、平面镜等物体,本身并不能发光,因而它们都不是光源。注意:依靠反射光而发亮的物体不是光源。

2、光源的分类:

⑴按来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最重要的自然光源是太阳。

⑵按是否具有发热特性可分为发热光源和冷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光线: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许多光线在一起称为光束。⑴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⑵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们假想的物理模型。

三、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

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产生影子。手影表演就是利用了影子形成的原理。

2、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⑴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的太阳之间,并且当三者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的部分地区就发生了日食。

⑵月食:当地球转到地球的太阳之间,并且当三者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月球的部分地区就发生了日食。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小孔成像:物体上的光线穿过小孔射到光屏上所成的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物体离小孔越近,光屏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就越大。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挖掘队利用激光准直挖掘隧道、士兵射击瞄准、站队时队列排直、木工检查木块是否平直等。

四、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用符号c表示,c=3×108m/s。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相差不多,也近似为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篇8:人教版初中政治复习资料有哪些

1、 人的生命性表现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突出表现)、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2、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3、 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负责的精神

4、 学会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5、 认识自我的途径:

6、 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知识学习和品德培养

7、 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哀、惧

8、 情趣与兴趣的关系: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

9、 培养高雅情趣的方法:A、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B、增强好奇心,将好奇心转化为兴趣,从而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C、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D、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提升情操。

10、 战胜诱惑的方法:A、用科学的方法、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抵制不良诱惑;B、可以采用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法、专时专用等方法抵制不良诱惑;C、还可以通过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来抵制不良诱惑;C、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D、培养坚强的意志、请家长老师同学监督等方法

11、 青少年怎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A、 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

B、 侵害发生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增强抵制诱惑的能力,谨慎交友,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加强防范,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

C、 侵害发生时,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采取非法的手段报复,而要运用法律武器和智慧保护自己,做到见义智为和见义巧为;

D、 ①青少年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违法犯罪分子是凶狠、狡猾的,青少年在与其斗争时;既要有“胆”,更要有“谋”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篇9:人教版中考数学复习资料有哪些

加、减、乘、除、乘(开)方,三级运算分得清,

系数进行同级(运)算,指数运算降级(进)行.

4.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时候要变号,同类项合并好,再把系数来除掉,

两边除(以)负数时,不等号改向别忘了.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小大、大小取中间,大小、小大无处找.

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

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1.分式混合运算法则:

分式四则运算,顺序乘除加减,乘除同级运算,除法符号须变(乘);

乘法进行化简,因式分解在先,分子分母相约,然后再行运算;

加减分母需同,分母化积关键;找出最简公分母,通分不是很难;

变号必须两处,结果要求最简.

2.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

同乘最简公分母,化成整式写清楚,

求得解后须验根,原(根)留、增(根)舍,别含糊.

3.最简根式的条件:

最简根式三条件,号内不把分母含,

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4.特殊点的坐标特征:

坐标平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

(+,+),(-,+),(-,-)和(+,-),四个象限分前后;

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象限角的平分线:

象限角的平分线,坐标特征有特点,一、三横纵都相等,二、四横纵却相反.

平行某轴的直线:

平行某轴的直线,点的坐标有讲究,

直线平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

直线平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

5.对称点的坐标:

对称点坐标要记牢,相反数位置莫混淆,

x轴对称y相反,y轴对称x相反;

篇10: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资料有哪些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在生态平衡中心重要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3. 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

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4. 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5 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

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篇11:人教版初中历史复习资料有哪些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姚崇为相(2)重视吏治亲自考核(3)崇尚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上:(1)兴修水利,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从西域引入蔬菜新品种。(2)茶叶生产占重要地位。(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3)改进农业工具创制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治理蝗灾。

2、手工业:(1)丝织业技术高超。(2)陶瓷有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珍品)

3、商业:(1)出现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①城市布局:宏伟富丽,坊(居民住宅区)、市(繁华的商业区)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商业繁荣。②人口:百万人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唐都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怎样重视人才的?他们的这些做法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1)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任命房玄龄、杜如晦为相,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所以贞观年间名相名将辈出。(2)武则天时期破格提拔了许多有才能的人。(3)唐玄宗时任用熟悉吏治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为相,励精图治。

影响: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年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的开元之治。

★ 人教版语文古文总复习资料

★ 人教版高中英语短语总复习资料

★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有哪些

★ 人教版中考政治总复习资料有哪些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

★ 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 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

★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

★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篇12:人教版生物复习题目有哪些

1、缩手反射中,人先感到痛,然后缩手 ( )

2、人类血型有多种类型,输血一般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 )

3、心动周期与心率无关。 ( )

4、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都是静脉血。 ( )

5、人体排出大便(食物残渣)的过程属于排泄。 ( )

6、气管也有清洁吸入空气的作用。 ( )

7、所有的反射都是大脑控制的。 ( )

8、只要意志为坚强,吸一两次毒是不会上瘾的。 ( )

9、吸烟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长期吸烟会引起癌症。 ( )

10、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适合各种生物生存的场所,也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场所。(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食物中的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 的过程就是营养物质的吸收,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2、食物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 ,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 ,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 组成,其中 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4、血液除具有 功能外,还具有保护和防御功能。此外对 的调节也有重要的作用。

5、呼吸系统由 和肺组成,其中肺是完成 的重要场所。

6、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通过 系统排出体外;大量的水、尿素和无机盐主要通过 系统排出体外;另外皮肤也具有一定的排满泄功能。

7、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包括 和激素调节,其中 调节起主要作用。

8、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 ,完成这一功能结构叫 。

9、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 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 状态和良好的 能力。

10、环境污染是由人类的 活动和 活动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环境造成的。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人会患( )

A、夜盲症 B、脚气病 C、坏血病 D、佝偻病

2、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A、脂肪 B、糖类 C、脂肪和蛋白质 D、蛋白质

3、在消化道中,几乎没有吸收作用的是( )

A、口腔、食道、咽 B、口腔、食道、胃

C、咽、胃、食道 D、咽、大肠、食道

4、健康人每升血液中,白细胞的含量为( )个。

A、(1-3)×1011 B、5.0×1012 C、4.2×1012 D、(4-10)×109

5、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 )毫升,对身体健康无影响。

A、800-1000 B、500-600 C、600-800 D、200-300

6、贫血病患者应多吃含( )丰富的食物。

A、蛋白质和铁 B、蛋白质和锌 C、锌和碘 D、铁和碘

7、某同学安静状态测得血压为11.7/6.0k Pa,被认为是( )

A、血压正常 B、高血压 C、低血压 D、不能确定

8、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前后分别是( )

A、静脉血、动脉血 B、静脉血、静脉血

C、动脉血、静脉血 D、动脉血、动脉血

9、人和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其重要意义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 )

A、氧气 B、营养物质 C、能量 D、水

10、通过下列哪个环节,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

A、肺通气 B、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C、肺的换气 D、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11、构成肾单位的结构是( )

A、肾小球和肾小囊 B、肾小球和肾小管

C、肾皮质和肾髓质 D、肾小体和肾小管

12、在火热的夏天,出大量的汗液后,身体会很快凉爽下来,这是因为( )

A、体内的代谢废物被排出 B、水分的排出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

C、体内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热量减少 D、体内无机盐排出,降低体温

13、在脑和脊髓中,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 )

A、灰质 B、白质 C、神经中枢 D、语言中枢

14、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 )

A、感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视觉中枢 D、语言中枢

15、“看见糖果分泌唾液”和“青梅入口分泌唾液”分别属于( )

A、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16、视觉的最终形成部位是( )

A、视网膜 B、视神经 C、大脑皮层 D、瞳孔

17、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 )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A、生活质量 B、肝炎 C、非典型肺炎 D、癌症

18、下列哪种疾病不是传染病( )

A、艾滋病(AIDS) B、肝炎 C、非典型肺炎 D、癌病

19、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

A、全部三个环节 B、任何一个环节 C、至少两个环节 D、任何两个环节

20、在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森林 B、土地 C、河流 D、大海

四、连线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将右边的疾病与相应的病因用线段连接起来。

(1)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 a.糖尿病

(2)血液中白细胞数目显著增加 b.夜盲症

(3)成年人食物和水中严重缺碘 c.贫血病

(4)成年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过少 d.发炎症

(5)人体内缺少维生素A e.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五、识图题 (20分)

1.下左图是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过程叫肺内气体交换,B过程叫 。

(2)图中结构:

上一篇:财务管理论文题目下一篇:2011年文化市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