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娃娃真幸福范文

2024-04-18

彝家娃娃真幸福范文(精选11篇)

篇1:彝家娃娃真幸福范文

《彝家娃娃真幸福》评课稿

老师的《彝家娃娃真幸福》这课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听、看、体验、表演等方式,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积极的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身体各感官的参与活动,以及教师教态的亲切感,引导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使自己的语言更富有童趣,这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学习的较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目标的体现者,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分组表演,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性,也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活动的自由度,使每个同学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学生在课堂上非常的活跃,且思维也比以前活跃了,这也就证明,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潜能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给学生空间,这样学生才会自由的发挥,上课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较好的深化三步了导学,根据磨课计划中的分工进行磨课,积极备课研讨会议,发布备课研讨记录,跟进教案评论,分析原因,反复研讨,不断打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音、像、画等融合一体的效果,丰富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活跃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识字既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一年级教学的难点,可通过制作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认读,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真正帮助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课文的能力比较差,可通过出示多张创设情景。

篇2:彝家娃娃真幸福范文

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

(师:欢迎 一(3)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A、X X ︱X X ︱

B、X X X X ︱X X X X︱

C、X X X ︱X X X ︱ D、X X XXXX ︱X X XXXX ︱

E、X X XXXX ︱X X X ︱(1)、学生拍手

(2)、启发创造:用其他的方法拍击。

二、导入

引趣:

1、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

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启发学生回答)

3、出示课题:课件:《情系彝族》

4、引趣:今天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彝族的“九乡村寨”。(录像课件:九乡村寨)

三、激趣体验(一):

课件画外音:欢迎小朋友到我们彝族做客。

4、导入

:你们听,彝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

5、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4)、问:还有哪些歌词?

(5)、小结:彝族小朋友为我们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词)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初步体验歌曲:

(1)、启发: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学上1、2句。(2)、启发: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采用接龙游戏学会。(4)小结:彝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

课件画外音:我们彝族人唱歌时边唱边动,你也试试!

6、深入体验歌曲:

(1)、教师示范: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2)、自己尝试:学一学边唱边用律动伴奏。(3)、全体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7、情感激发:

(1)、问: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样的?速度呢?(2)、启发学生说:情绪——活泼轻快,速度——稍快(3)、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唱。

(4)参与表现:全体起立边唱边跳。

8、小结:踏着歌声,告别彝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又出发了。

四、激情体验

(二):

1、导入

:闭眼听,远处传来动听的音乐„„

2、初步感受乐曲:《快乐的罗嗦》

(1)、导入

: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的旅行团来到了彝族的第二站——“云南民族村”。(点击图片:民族村录像欣赏和火把节)

(2)、点击画外音:你们真幸运,赶上了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3)问: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为什么?

(4)、小结:这首欢快的乐曲是彝族音乐《快乐的罗嗦》(点击图片:快乐的罗嗦)(5)、问: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6)、启发学生回答:两个小朋友讨论一下。

(7)、小结:这段重复出现的音乐是这首乐曲主题音乐,它是彝族最常用的乐器“月琴”演奏的。(点击图片:主题音乐)

3、深入体验乐曲:

(1)、聆听主题音乐:边听边哼唱。(2)、动一动:教师示范表演

(3)、小组合作设计动作,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4)小组展示表演:如:

(1 1

6)

A、声

音:

B、拍手跺脚: X

X

C、打击乐器: X

X(三角铁、铃鼓、沙球等)

4、情感激发:

(1)、参与表现:师生合作表演,尽情参与表现音乐。

(2)、小结延伸: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他们

还会跳起欢快的舞蹈《阿细跳月》(点击图片:阿细跳月)

五、评价小结:

1、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云南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点击图片:情系彝族)

2、随彝族音乐走出教室。

一、情境导入

走进彝族

1.师:“小朋友,知道老师今天穿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装吗?”

生:„„ 师:我穿的是彝族的服装,彝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靠山而居,大多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想知道彝族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吗?请跟随歌声让我们一起走进彝家山寨。

2.播放歌曲《纳西篝火阿里里》,欣赏图片。

师:这首歌好听吗?歌曲里重复唱到一个什么词?

师:这首歌中用了许多衬词“阿里里”,使歌曲的情绪变得更加欢快活泼,这是彝族民歌的特点之一。

二、歌曲新授

学唱彝歌 1.学唱旋律

1)初听,找出歌中出现了几个“阿里里” 2)复听,辨别四个“阿里里”的音高 3)跟着钢琴模唱“阿里里”,唱准音高。

4)老师用“la”完整唱旋律,引导学生感受旋律欢快跳跃的情绪。5)师生接口唱。

对于唱不准的地方,个别纠正。6)学生看歌谱完整唱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彝族人民靠山而居,歌声是从高高的山上传过来的,注意高位置。2.学唱歌词

师:下面我们来完整听一遍歌词,听听彝家娃娃在节日中是怎样打扮自己的? 1)学生描述歌词

2)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指导用正确的声音发声,提示“阿里里”读得轻一点。

3)跟学生一起背读歌词

课件删去歌词,背记歌词。4)跟着琴声默唱歌词

5)轻声跟琴唱词,唱出快乐的情绪。3.加入节奏伴奏,巩固歌曲

引导学生在合适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三、巩固创编

情系彝家 1.学说彝语 快乐伴唱

师: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他们还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想不想学说两句彝族话? 1)学说彝语

师:彝族人称小孩“阿依”,别人帮助了你,应该说声“卡萨萨”,彝家娃娃高兴的时候他们会说“嘿—萨”

师:让我们一起用彝语喊一声快乐,嘿—萨!2)彝语伴唱

师:我们把快乐的情绪带到歌曲中好不好?大家想一想,“嘿萨”加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合适呢?

3)播放原唱,指挥学生在合适的地方唱出“嘿萨”。4)加入跺脚动作突出“嘿萨”的节奏。5)一组学生唱歌,另一组伴唱。6)交换,巩固。2.载歌载舞

欢度佳节

师:彝族人非常崇拜火,每年夏天都要举行“火把节”。节日里,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快乐无比。走!我们跟着彝家娃娃一起去体验一下吧!

1)分组

红绸组:请几个学生有节奏地舞动红绸模仿篝火 乐器组:边唱边在“阿里里”处拍节奏

伴唱组:手拉手围成圆圈在“阿里里”处加入“嘿萨”的伴唱和动作。2)载歌载舞 欢度佳节

师:篝火燃起来了,舞儿跳起来了,让我们围着篝火欢快歌唱,歌唱彝族的山山水水,歌唱勤劳的彝族人民,歌唱美好的生活。

四、拓展延伸

感悟彝乐

师:小朋友们,篝火晚会快要结束了,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下,听,远处传来了三首歌曲,哪一首是彝族人民唱的呢?

篇3:彝家娃娃真幸福范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特别强调:“幼儿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在常态的教学活动中, 如何引导幼儿对民族风俗的理解和审美体验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开展《娃娃看天下》主题活动时, 我班幼儿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歌舞表现出极大探究兴趣。由此, 我们遴选了民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作为本次活动的选材。本活动旨在通过学唱这首旋律欢快、歌词简洁的歌曲, 以及对富有民族韵味的衬词“阿哩哩”的领悟和运用, 让幼儿感受到“一群天真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在山寨空旷的青草坪上尽情歌舞”的生动画面。另外, 教师希望通过充分挖掘手风琴在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热情, 不断激活幼儿歌唱的表现力, 力求通过对唱、轮唱和领唱等多重歌唱形式, 让幼儿感受、表现与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能力。

二、活动目标

1. 乐意演唱衬词部分“阿哩哩”, 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情绪。

2. 探索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了解歌曲中衬词的作用。

3. 会看图谱, 能用对唱、领唱等合作方式演唱歌曲。

三、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

(1) 幼儿有领唱和合唱的演唱经验。

(2) 幼儿演唱过带衬词的歌曲《两只小象》。

2. 物质材料准备

(1) 活动前, 教师准备好彝族服饰、头饰、项链、手铃、彝族图片、视频等。

(2) 教师准备图谱、手风琴、电脑、磁性黑板、投影仪、投影布。

3. 环境创设

教师和幼儿共同将活动室布置成“美丽的彝家山寨”的场景。

四、活动过程

1. 练声导入, 激发幼儿的兴趣

(1) 教师弹奏手风琴, 幼儿随音乐入场。

(2) 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3) 幼儿跟随教师的手风琴伴奏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4) 教师组织幼儿观看介绍彝族风情视频, 激发幼儿了解彝族文化的兴趣。

2. 情境体验, 运用图谱学唱歌曲

(1) 教师提问:请说一说在视频中, 你看到了什么?

(2) 幼儿观看视频, 感受彝族的服饰以及穿戴的特点, 了解彝族载歌载舞的民族特色。

(3) 幼儿欣赏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师用手风琴伴奏, 第一次范唱, 提问:歌词里唱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

(4) 教师第二次范唱, 提问:歌曲中先唱了哪一句?再唱了哪一句?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把图片的顺序按照歌词的顺序摆放出来。

银项链啰, 阿哩哩!

白衣白帽, 阿哩哩!

彝家娃娃, 阿哩哩!

真幸福啰, 阿哩哩!

又唱歌啰, 阿哩哩!

又跳舞啰, 阿哩哩!

彝家娃娃, 阿哩哩!

真幸福啰, 阿哩哩!

(5) 幼儿跟随图谱, 尝试演唱歌曲。

3. 找出衬词, 体验衬词在演唱中的作用

(1) 教师请幼儿找出歌曲中最有趣的一句。 (衬词:阿哩哩!)

(2)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衬词的作用:衬词可以让演唱更好听, 更丰富, 更有趣。

(3) 教师请幼儿演唱时尝试用突出衬词的方式演唱歌曲, 以了解衬词的演唱特色。

4. 探索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用不同形式来演唱歌曲。

(2) 趣味分组唱:幼儿尝试用领唱、对唱、接龙唱等形式演唱歌曲。

(3) 玩游戏:声音捉迷藏。游戏玩法:请一名幼儿坐在中间戴上眼罩, 由另一名幼儿扮演彝族娃娃佩戴小手铃, 只演唱歌曲中的衬词部分, 其他部分由其他幼儿合唱。唱完后, 蒙眼幼儿要找到演唱中那个只唱“阿哩哩”的彝族娃娃。

彝族娃娃在演唱时可边唱边表演动作。针对“声音捉迷藏”的游戏, 让蒙眼的幼儿确定声音的方位、猜测同伴的声音等。

5. 分享交流

教师提问:说说这首歌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什么方法去演唱?幼儿集体交流, 然后欣赏教师用手风琴演奏外国民族音乐。

五、活动延伸

1. 欣赏主要由衬词组成的歌曲《忐忑》。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对已学过的歌曲添加衬词, 并演唱给同伴和家长听。

3. 教师将各种道具、图谱、手风琴等投放到活动区, 以方便幼儿游戏时使用。

六、活动反思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博大精深, 独具魅力。本次活动大胆地选取了其中之一的民歌体裁, 通过手风琴作为教学媒介, 有机地穿插使用新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 情趣盎然, 使得幼儿沉静在审美感受与欣赏体验之中, 激活了幼儿的审美表现与审美创造。本次活动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艺术源于生活

在生活中, 幼儿对民歌的感知较少,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中, 以民歌为选材的歌唱活动就更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指出, 要让幼儿“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具有浓郁彝族风格的民歌。通过对这首民歌的学习, 让幼儿了解了我国的少数民族中的彝族及其民族特点, 包括服饰、帽子、生活、节日等特点。短小精悍的歌词以及带有地方特色的衬词“阿哩哩”, 让幼儿充分感受了少数民族歌曲特有的韵味。带有民歌元素衬词的《彝家娃娃真幸福》, 让幼儿既欣赏和感受了彝歌的特点, 还初步了解了衬词在歌曲中起到的让歌曲更丰富有趣、更好听的修饰作用。

2. 游戏贯穿始终

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曾说过:“什么是教学游戏化?简而言之就是让本身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好玩!让孩子们愿意玩!不知不觉得到发展的过程。”如何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感受到乐趣, 喜欢唱歌呢?本次主题活动在这方面做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 教唱过程游戏化。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 我以图谱排序的游戏, 让幼儿先听出歌词中唱了什么, 出示相应的图片, 并将歌词对应的图片进行排序, 形成图谱, 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梳理歌词演唱的顺序。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兴趣, 我还用“拍立得”的游戏形式, 用手机拍下幼儿活动的视频。活动中, 我通过让幼儿观看自己演唱的视频和相互评价, 让幼儿在兴趣盎然的观看、互评中提升了评价的水平, 实现了自我的成长。

其次, 演唱形式游戏化。《指南》中强调:要让幼儿大胆地表现与创造。活动中, 我通过探讨分工合作的演唱形式, 让幼儿创造性地尝试男女生轮唱、接龙唱等多形式的演唱活动。同时, 引导幼儿在“声音捉迷藏”的游戏中, 用领唱和轮唱的形式, 大胆表现歌曲中的衬词部分。通过玩游戏, 幼儿知道了在蒙眼的情况下判断声音来源的方位, 学习了猜出音源的技巧, 激发了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

3. 媒介运用适宜。手风琴携带方便, 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本次活动中, 我使用手风琴进行伴奏, 弥补了以往教师固定在座位上弹伴奏而与幼儿交流较少的的不足。手风琴伴奏的加入可以实现“边学边唱、边走边唱、边玩边唱”, 更便于我在演奏过程与孩子们互动。同时, 手风琴有很强的感染力, 其独特的音色, 让民歌的演奏更加丰富, 幼儿在演唱中更有激情。与此同时, 交互式电子白板适宜、适当的介入, 也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

篇4:《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谈

优秀的音乐课总是愉快而美好的,但愉快的音乐课却不一定都能称得上是一节精彩的课。这要看这种愉快是否建立在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上,肤浅的、以降低课堂要求为代价的愉快对学生的发展是毫无意义的。怎样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挖掘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

[背景]

市里要录几节片段课与教参配套使用,每个片段二十分钟左右。我领到的课题是一年级下学期第五单a元的《彝家娃娃真幸福》。这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篇幅短小,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描写了彝族孩子在喜庆佳节时欢快歌舞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我会先向学生简要地介绍彝族,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彝族人民生活的图片,然后采用整体听唱法教唱歌曲(即学生先随琴哼唱旋律,再在老师带领下熟悉歌词,最后自己填词演唱)。在学生学会了歌曲后,还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彝族舞蹈的动作,进行歌舞表演等。用这样的方式教唱,学生基本能学会歌曲,而且也很轻松愉快,教师的教学任务似乎也已完成。然而在追求课堂效率的今天,这样的要求是否太低了呢?在这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利用这首短小的歌曲,还能不能教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呢?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实施措施]

于是我决定重新钻研教材,想试一试能否将课上得更有深度,更有质量。通过深挖教材,我发现这首歌曲还有很多知识点可教,例如划分乐句、听辨歌曲结构、为演唱配上固定音型伴奏等等。但是欣喜之余,我又有些担忧,毕竟我面对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些内容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太难了?我能在二十分钟里教会他们,并且保持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吗?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利用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地进行学习。

[具体过程]

课的开始我与学生一起复习了一首少数民族歌曲《娃哈哈》,然后提出了这节课的第一组问题:“刚才我们唱的歌叫什么名字?”“它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这组问题简单易答,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向了后面的教学内容。初听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之后,我发现孩子们此时都很关注歌里出现的一个很有特色的衬词“阿里里”,于是便针对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他们在唱歌时常常用到什么词?”“‘阿里里’在歌中出现了几次?”“出现在什么地方?”顺着这个思路,问题又深了一层:“四个‘阿里里’的高低位置一样吗?”在这一环节里,学生不仅要思考、回答问题,还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这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都很乐意和老师一起接唱歌曲,由于他们演唱的四句旋律的音高变化是由孩子们自己比较、发现的,所以他们演唱起来格外地投入和准确。接下来,我提出了一组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听一听,老师唱的四句旋律是否一样?”“哪些句子是相同的?”这个问题提出后,只有少数几个孩子能回答,大多数学生都一脸的困惑与茫然。是不是问题太难了呢?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教研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她让我尝试用单音来演唱那四句旋律,没想到问题竟迎刃而解,学生很容易就听辨出了句子的异同。原来并非要求太高,而是唱词干扰了学生的听辨。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听辨歌曲结构并用简单的符号表示出来,由于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所以学生立刻起了精神。这样的兴趣基础和前面的知识铺垫为后面的歌曲学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直到这时,在经过了数次听赏之后,我才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向了歌曲的内容:“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介绍自己的?”“他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们怎么称呼自己?”通过置疑、思考、讨论、实践、解答。学生了解了歌曲的情绪和第一段歌词的内容,知道了彝族孩子的服饰特点和民居特色,熟悉了歌曲旋律,于是歌曲第一段的学唱也就水到渠成了。在学会了第一段歌词后,我又启发学生创编了第二段歌词,并且进行了载歌载舞的课堂表演。按理说课到这里应该可以结束了,可心里总还有些不满足,既然学生们兴趣如此高涨,我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教他们一些呢?于是,我又从跳舞的孩子中分出几个来扮演熊熊燃烧的篝火,同时为大家配上声势伴奏,至此一个多声部的、颇有可观性的课堂歌舞表演就形成了。教师和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畅快,用一个通俗的词来形容那就是“过瘾”。

[评价及反思]:

课后,我对两种不同教学方法所产生的课堂效果进行了比较,整理如下: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反思教学过程,我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因为不同的质量观会造就不同的效率观。教师对课的预期、对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状态和整个施教过程。

其次,要多在备课上下工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功夫要下在课外。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多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思索、交流与实践,如何释放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动发展。

第三,要善于科学地提问。问题太简单,不利于思维发展,学生也会对探索问题失去兴趣;问题太难,学生又会丧失自信,产生畏难情绪。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样问也都需要科学地处理。

篇5:彝家娃娃真幸福

胜利小学 薄巍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能主动参与彝族歌舞的表演,体验彝家娃娃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彝族音乐的特点。教学难点

听辩音的高低,感受旋律的起伏。教学用具

钢琴、课件、红稠、磁性卡片、自制彝家娃娃、激光翻页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律动表演

1、教师示范动作,生模仿。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活动活动好!“请你跟我这样做”。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2、师生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做律动

二、新授——学唱歌曲

(一)反复聆听,熟悉歌曲。

1、聆听歌曲录音,听辩“阿里里”。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听一听,老师拍手的时候歌曲中唱的什么歌词? 生:阿里里

2、观看ppt,初步感受彝族文化,出示课题。师:那“阿里里”是什么意思呢?(视听结合)

师:“阿里里”是我国少数民族彝族人民在歌唱时表达高兴心情的一个衬词。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快活心情。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新歌《彝家娃娃真幸福》(板书课题)

3、教师边跳边唱第一段,学生找出歌中有几个阿里里。生:四个

4、教师范唱,学生听辩四个“阿里里”的高低位置 师:那我们就和这四个阿里里做个游戏吧!来,看老师的手,这是低位置,这是高位置,那这是——中位置。我们再来听一遍,看谁的反应最快,能用小手摆出这四个“阿里里”的低中高位置。

师:第一个阿里里住在什么位置呢?……

生:第一个是低位置、第二个低位置、第三个中位置、第四个高位置

(学生边说边在黑板摆出不同高低位置的四个“阿里里” 磁性卡片)

(二)师生接唱,练唱歌曲。(出示歌谱)

1、接唱形式一:

⑴手势辅助,清唱“阿里里”老师唱前面歌词,⑵聆听钢琴,轻声演唱“阿里里”学生接唱“阿里里”。⑶启发学生演唱“阿里里”时像轻轻敲门的感觉:轻巧有弹性

2、接唱形式二:

⑴教师在黑板上画旋律线,学生哼唱,学生用lu练唱前面旋律。

⑵随钢琴轻声哼唱,强调音准。老师接唱“阿里里”。⑶启发学生用“眉开眼笑轻轻唱” 的状态来哼唱。

(三)学唱歌词

1、观看ppt,了解歌词内容。

师:祝贺同学们,我们已经成功翻越了阿里里这四座大山啊,终于来到美丽的彝家山寨,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彝家娃娃喜欢戴什么、穿什么、干什么呢?

2、半扶半放学唱第一段:

⑴师:瞧,谁来迎接我们来,是神气的彝家娃娃(老师手拿自制的彝家娃娃走到学生当中)。咦,她脖子上戴的是——生:银项链,他们穿着——生:白衣戴白帽。你能唱唱第一、二句,用歌声夸夸他们吗?(单独唱——全班唱)

﹡重点启发学生用“试试眉开眼笑轻轻唱”的状态来获得轻巧有弹性的声音。⑵师:同学们唱得这么好,我也想夸夸他们,听听老师怎么唱后面两句的。(教师唱——全班唱)

﹡重点练习最后一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体现快活心情。

⑶随钢琴,全班轻快演唱第一段。

3、自主学唱第二段

师:彝家娃娃打扮的这么漂亮、神气,去干什么呢?生:跳舞唱歌

师:啊,他们真幸福呀!

⑴学生自告奋勇演唱第二段。

师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将第一段的歌曲处理运用到第二段。

⑵全班有感情地表演第二段。

⑶载歌载舞表演第二段.4、全班有表情地演唱全曲,感受欢快的情绪。

5、全班分为歌唱组和舞蹈组合作表演歌曲

师:下面咱们分两个组比比,看谁唱得好听,看谁跳的漂亮?

生:互评

6、全班表演歌曲

7、闯关游戏,知识复习、巩固。

师:好消息!彝家娃娃看到同学们那么出色的表演,要邀请咱们去参加他们最热闹的火把节,不过闯过三关才能去哟,你们敢挑战吗?(三个选择题)

三、拓展——体验彝族歌舞

1、踏着歌曲节奏的步伐,老师带学生围成大圆圈席地而坐。

2、观看火把节视频,师生讨论火把节上有什么庆祝活动?

生:跑马、跳舞、唱歌、点火(篝火晚会)

3、体验篝火晚会,师生合作表演彝族歌舞。

师:真多呀,不过最热闹的就数篝火晚会了,咱们又会唱又会跳,就在音乐室开个篝火晚会,怎么样?但是,看看咱们的篝火晚会还少了什么呀?生:火

师:看,这像什么?(教师舞动红绸)生:像火

师:“小火苗” 只能在“阿里里”的位置起立舞动红绸两次,其它时候要乖乖蹲在地上,不然很容易着火哦。(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动作)

师:来一起练练,看谁的火烧得最旺。(教师选出10名学生到中间围成小圆圈)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老师也打扮打扮(带上彝族银项链)。好,激情的篝火晚会现在开始!(播放音乐)

四、小结

篇6:彝家娃娃真幸福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课件中与彝族相关的录像资料及图片,通过观察、感受、模仿等活动初步了解彝族生活的地域、风俗等特点。欣赏彝族服饰的艳丽色彩,培养学生对色彩的鉴别和动手能力。

2、学唱彝族儿童歌曲,表现欢快的情绪。(重点)

3、运用用拍手、跺脚等即兴动作来表现节奏,并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难点)

4、通过小组欢度火把节中,加强小伙伴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愿意以去吗?(愿意)

那就先与我们的小导游见个面吧!课件(阿尼玛出现)

二、节奏练习

1、师:大家知道我们要去的是什么地方吗?那先于与我们的小导游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节奏

x x x x

x x x

2、启发学生自编问候词语,如:早上好啊 阿尼玛

我们喜欢 阿尼玛等

三、欣赏

1、师:瞧,阿尼玛向我们发出邀请了,她要带我们踏上彝族之旅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彝族风情。

2、课件出示彝族风情的盛况

3、师: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景色很美,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开展许多活动,听,阿尼玛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彝族歌曲。

四、歌曲学唱

1、课件播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师:你们听出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吗?

(节奏欢快,多次出现“阿里里”的称词)师: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是开心,快乐的意思。

2、师生做拍手游戏读歌词,教师读歌词,学生读“阿里里”处拍手

3、听一听,四次出现的“阿里里”旋律一样吗?教师唱,大家边听边用小手比划一下,这是低的,这是中的,这是高的(师手势表示)师唱,带学生一起比划,师唱一句,贴一句“阿里里”的标志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着黑板老师哼唱前面的旋律,你们来接4个“阿里里”好吗?

4、师:唱的真好,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再做一次接唱,不过这次老师是用LA来演唱,小朋友除了要把这4个阿里里唱对以外,还要仔细听听老师唱的这4个短句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贴圆圈和爱心)

5,师:小朋友唱得真棒,刚才我们演唱的就是阿尼玛为我们送上的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课件出示——歌名)

6、你们试着唱一唱好吗?

7、连起来唱一唱。教师弹琴

8.彝族有个风俗:朋友见面喜欢用对歌的形式交流感情或抒发心情。今天我们也来对歌抒发快乐的心情!教师弹奏上半句,学生唱下半句,我唱第一句,你们对下一句。(师生接唱)。反过来,你们唱一句我对下一句。

师:彝族小朋友又是唱歌、又是跳舞,你说他们的心情怎样?用歌词中的两个词语来表示(快乐

幸福),那演唱的速度应该怎么样? 加速唱

9.师:对,就像弹弹球很快反弹回来一样,轻快、有弹性。(师演示弹弹球)

请你们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唱一唱歌词。

10、跟着伴奏唱一唱,“阿里里”处拍手。

11.师:你们的歌声真美,老师又想唱一唱了,请听又有什么变化?(生:最后一句唱得很重)你的小耳朵真会听!最后一句老师在演唱时加强了力度。因为在这儿有个力度记号—f 强(师板书:f 强)所以在演唱时要加强力度。12.师:请你们来试试。(师伴奏生演唱)请生点评。(你能说说你们唱的好吗?好在那里?)

13.师:彝家女孩男孩穿着节日的盛装去干什么呢?(跳舞唱歌)14.师:不错!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第二段歌词。

15.你们能自学第二段歌词吗?试一试。注意:最后一句要加强力度。(师伴奏生常二段歌词)

16.师:完整的听、唱一、二段歌词。男生女生比一比。互评。

五、打击乐器伴奏

1、师:看阿尼玛给大家带来了礼物。教师出示串铃、双响筒、碰钟等打击乐器

2、做游戏:找朋友(运用课件)

3、师:请找到乐器的同学和我们一起合作为歌曲伴奏吧!师生共同表现歌曲

六、表演歌曲

1、师:听到这富有节奏的歌曲,老师真想马上跳起来,你们看!彝族人民已经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了。出示课件,学生感受

2、师:同学们,你们能模仿彝族的舞蹈动作吗? 学生模仿表演

3、师:瞧,火把燃起来了(课件),我们快去参加火把节吧,让我们尽情歌唱,尽情舞蹈,把欢乐和友谊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放音乐伴奏,学生围圆圈跳舞

七、课堂小结:

1、师: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今天的彝族之旅,大家玩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生:很高兴快乐/学会彝族歌曲、舞蹈/……

2、教师总结:同学们收获真多!彝族人用勤劳创造了幸福生活,用音乐传递他们的快乐与幸福!今天的小导游阿尼玛,她来跟我们道别了(课件)。让我们与彝家娃娃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并祝愿他们生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甜美,让我们也一起说再见吧!

篇7:《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

教材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歌中采用了“阿里里”这一具有彝族韵味的衬词,使歌曲极富民族特色。作品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时欢快歌舞这一生活场景的描写,热情洋溢地展现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奏、唱、舞等音乐形式简单渗透彝族民俗,有浓厚的兴趣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教学难点:用固定的节奏参与伴奏和伴唱。教学准备:课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走进彝族

1.师:“小朋友,听歌曲回答问题: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2)、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哪个民族的?” 生:56个民族,汉族、回族。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彝族少数民族的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介绍:彝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靠山而居,分布于西南部地区,大多分布在四川、云南等地。彝族的节日、服饰、彝族的小朋友。

2.初次感受播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师:这首歌好听吗?歌曲里重复唱到一个什么词?

师:这首歌中用了许多衬词“阿里里”,使歌曲的情绪变得更加欢快活泼,这是彝族民歌的特点之一。

二、歌曲新授 学唱彝歌

1)找出歌中出现了几个“阿里里”。2)复听,辨别四个“阿里里”的音高。3)跟着钢琴模唱“阿里里”,唱准音高。

4)老师用“la”完整唱旋律,引导学生感受旋律欢快跳跃的情绪。5)师生接口唱。

对于唱不准的地方,个别纠正。6)学生看歌谱完整唱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彝族人民靠山而居,歌声是从高高的山上传过来的,注意高位置。2.节奏模仿练习:

1)运用生活中的节奏,打歌曲中的节奏。2)按照节奏读歌词。

师:下面我们来完整听一遍歌词,听听彝家娃娃在节日中是怎样打扮自己的? 3)学生描述歌词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指导用正确的声音发声,提示“阿里里”读得轻一点。

5)跟着琴声默唱歌词。

6)轻声跟琴唱词,唱出快乐的情绪。3.加入动作,巩固歌曲。

4.引导学生在合适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三、拓展延伸,学生课下自己编创歌词。

四、欣赏《快乐的啰嗦》 1)载歌载舞 欢度佳节

篇8:《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针

一年级上册《彝家娃娃真幸福》(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有关彝族的风土人情,并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理解并记住彝族语言“阿里里”。

2、学生能相互合作,用打击乐器(三角铁、手串铃)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彝族歌曲的特点,体验歌曲情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课件展示),是一个团结、友爱、温暖的大家庭。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民族村去看一看,民族村里有很多少数民族,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吗?(课件展示苗族、藏族、傣族、维吾尔族)老师也穿了一套少数民族的服装,同学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服装?老师来告诉你们吧,是彝族。彝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而神奇的民族——彝族。(课件展示)这是彝族人民穿的服装,彝族服装种类很多,色彩也很艳丽。女孩会穿百褶裙,带花苞头,男孩喜欢披一件羊毛披毡,也叫“擦耳瓦”。他们在劳动时会跳“养子舞、包谷舞”,在喜庆的节日里会跳“对脚舞”。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从他们欢快的舞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彝族人民的生活是很幸福、很快乐的。

三、律动

1、拍手、跺脚

师:瞧,我们已经到彝族的村寨了。为了欢迎同学们的到来,热情的彝族人民特意准备了一个欢迎仪式。同学们想加入进来吗?好,那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吧,全体起立。(教师带领学生律动)现在请同学们整齐的再来一遍。

2、分组律动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老师想看看你们是怎样相互协作、配合的。请第1组的学生拍手,第2组的学生跺脚。

3、加入乐器(三角铁、手串铃)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很好,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用乐器来表现一下。你们的凳子下面放了两种乐器,请同学们把乐器轻轻拿起,先不要让乐器发出声音。接下来,请同学们用刚才的节奏演奏一下,拿三角铁的同学敲一次,然后换手,串铃敲三下。(学生演奏)

四、新歌教授

1、教师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的演奏真好听,下面,请大家把乐器轻轻地放在凳子下面。同学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看来你们在彝族村寨玩得很高兴。,能告诉老师大家在高兴和赞美别人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吗?(学生回答)很好,那你们想知道彝族人民用什么语言吗?(师生互动)老师来告诉你们吧,是“阿里里”。彝族人民在表现自己高兴或者在赞美别人的时候,就会说“阿里里”。“你的坐姿很美阿里里”(老师用阿里里赞美了这位同学)。“今天能给同学们上课我很阿里里”。老师用“阿里里”来表达高兴的心情。接下来,你们能不能也像老师这样用“阿里里”来表达一下高兴的心情或赞美一下你的同学呢?(学生举例)现在老师就把这首好听的彝族歌曲唱给同学们听。(教师放伴奏范唱,并和学生一起律动)

2、再听歌曲,模唱“阿里里”

师:做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唱唱歌曲中的这些阿里里。

3、师生接唱(学生唱阿里里,歌词部分由教师唱)

师:老师邀邀请同学们来唱唱这首歌,可以吗?好,同学们唱阿里里,其它的部分交给老师唱。

4、师生接唱(教师唱阿里里,学生唱歌词部分)

师:同学们把这部分唱得很好。我们交换唱,老师唱阿里里的部分。

5、学生完整演唱

师:好极了!同学们,下面你们把整首歌曲唱一遍,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唱的很好。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好听!听到你们用这么美的歌声来演唱这首歌曲,老师也想来唱唱,听听老师唱的和你们唱的有哪些不一样?你们听(放课件歌曲第一段,教师范唱)有什么不一样呢?对,前面两句的阿里里要唱弱一点。因为我们在赞美彝家娃娃漂亮的服饰。后面两句的阿里里要唱强。(学生唱第一段)唱得真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段,彝家娃娃又唱歌又跳舞,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对,我们一起快乐地演唱第二段。

7、完整演唱歌曲

师:现在请你们完整演唱这首歌,请同学们在唱的时候把歌声甜甜地唱出来。

8、分组演唱

师:现在老师想听听个别小组的演唱,第一组同学唱第一段,歌曲的第二段由第二组同学演唱。

9、用打击乐器(三角铁、手串铃)为歌曲伴奏

师:彝家娃娃听到你们用这么美的歌声来赞美他们,他们可开心了!彝家娃娃跟我说他们还没听够,还想听同学们唱一遍,我们把凳子下面的乐器拿起来,边唱边用乐器来伴奏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前面学的那个节奏吗?(教师示范)让我们载歌载舞唱起来吧!

五、参加火把节

师:同学们,刚才用美妙的歌声唱出了彝家娃娃幸福的生活。接下来,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刚才接到了一个邀请,彝族小朋友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盛大节日——火把节。(课件展示)看,你们的好朋友已经点燃火把,邀请我们大家一起去参加火把节。同学们愿意去吗?现在我们来分成两个组:一个歌唱组,一个演奏组。请这两个小组的同学站到中间围成圈。现在,我们一起跟着彝家娃娃,在火把节里尽情地歌唱,尽情的舞蹈吧。

六、小结

篇9: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教案

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认真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能感受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欢歌竞舞的炽热情景。

3、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

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

(师:欢迎一(3)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A、XXXXB、XXXXXXXX

c、XXXXXXD、XXXXXXXXXXXX

E、XXXXXXXXX

(1)、学生拍手

(2)、启发创造:用其他的方法拍击。

二、导入引趣: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篇10:《彝家娃娃真幸福》导学案

教学目标:

能活泼整齐地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能随着音乐边唱边做律动,感受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3能够用响板和铃鼓为歌曲伴奏,在和小伙伴的表演中学会合作和交流,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衬词的演唱。

2多声部的合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铃鼓、响板

教学过程:

一、认识铃鼓

教师:“在音乐中咱们都认识了哪些打击乐器?”学生回答

2教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听他的声音和哪种打击乐器很像?”教师拍铃鼓,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并回答。

3出示铃鼓,学生观察。“它是什么样子的?”

44人小组玩一玩铃鼓,从右往左传,每人来研究一下可以怎样演奏?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铃鼓有两种演奏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出示两种图标,“这里有两种图标,你来猜猜第一种演奏方法可以用哪种图标表示?为什么?”学生回答。

6出示节奏谱,“请你看着节奏小火车来演奏。速度是…”

7我们来配上一段音乐

二、学唱歌曲

律动《彝家娃娃真幸福》

①“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请你根据这些小朋友的服饰和舞蹈来猜一猜她们来自哪个民族。”

②观看视频并交流

③“彝族人身上带的银饰品能发出清脆的声响,所以他们的舞蹈中喜欢抖动肩膀,我们来照镜子。”教师带领学生做动作。

2整体感知

①“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读一读。”

②第一次聆听范唱,边听边拍手。你觉得这首歌曲怎么样?

③第二次聆听范唱,出示歌词,“你听到最多的词是什么?”

3学唱衬词

①“啊哩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边有节奏的念歌词一边思考。”

②教师打响板,带领学生有节奏的念词。第一遍老师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第二遍,学生边念边拍手、拍腿。

③教师介绍衬词:“表现彝族人民快乐的心情,所以我们念的时候声音要怎样呢?”请个别学生念一念,然后全体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和老师接龙。

④“这4句啊哩哩,唱起来它的旋律是一样的吗?边听边思考。”出示图谱,教师演唱,在“啊哩哩”处做柯达伊手势。

⑤学生听完后回答

⑥出示音名,带领学生边做手势边唱。

⑦师生接口唱音名

⑧师生接口唱歌词

4学习第一段歌词

①跟着老师的钢琴唱一唱第一段歌词

②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纠正乐句,注意声音的轻巧。

自学第二段歌词

第二段歌词相信你能自己学会,老师在钢琴上给你第一句旋律,然后唱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谁有自信唱给大家听听?”请几个学生单独演唱,评出自学小明星。

集体演唱第二段歌词

6完整演唱

跟钢琴完整演唱

出示响板,边唱边打节拍。跟伴奏演唱。

三、合作表演

①学生打响板演唱,老师用铃鼓伴奏。

②“彝族最热闹的节日是什么?咱们也来过一个热闹的火把节,像彝族人那样载歌载舞。”想演奏铃鼓的小朋友到这儿来,想演奏响板的小朋友到这儿来,舞蹈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圆圈。咱们不仅要演奏的好,舞姿优美还要注意别忘了演唱哦,这才叫载歌载舞呢。

篇11:《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计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计

课题:彝家娃娃真幸福

内容:.歌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具有彝族舞曲音调特点的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采用典型的彝族民歌音调和节奏写成,短小简洁,很适合边歌边舞。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2、学生自主创编舞蹈动作,能用简单的彝族舞蹈律动表演歌曲,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一种自学的能力。

3、通过学跳集体舞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体验其欢乐情绪。

4、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生尝试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舞蹈律动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多媒体课件 打击乐器 自制易拉罐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你知道哪些民族?

学生思考,回答。

师:在我国云南彝族也生活着一群幸福的小朋友呢?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和他们交个朋友?

生:想

师:可是老师知道那边的小朋友个个能歌善舞,会跳好看的彝族舞蹈,又会唱动听的彝族歌曲,要想和他们交上好朋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我们是不是先要有所准备,学上一手呢?这样才可以和彝族小朋友一起欢乐的舞蹈和歌唱。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彝族的风土人情。

二、了解彝族风土人情:

(播放课件,带有《彝家娃娃真幸福》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

师:彝族小朋友说了,要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彝族的风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讲解介绍)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建筑:彝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环境幽美。(在高山地带,居落较为分散,半山和河谷地带则相对集中。)居住的房屋主要以土木结构为主。有垛木房(房屋四壁用破了口的原木,交叉堆垛为墙,屋顶盖以劈开的木板为瓦,再压上木板或石块,墙壁用土夯成或用竹篱笆排扎页成,这就是古代文人笔下的所谓“竹篱板舍”,俗称“瓦板房”。因为木片比瓦片更金贵,所以现在很少有人住木板房了。多用来做畜厩、柴房和厨房,也叫“闪片房”。)土掌房(彝族的传统住宅中,最具特色的是“土掌房”。它以块石作墙基,用坯砌墙或用当地又粘又韧的红土夯墙,墙上架梁,染上铺以竹木,树枝以及茅草或稻草,上面抹一层稀泥,再铺以细泥土,洒水捶实、拍平,做成平台屋顶。“土掌房”就地取材,简便易建,冬暖夏凉,舒适宜人。)

服装: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彝族少女在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梳的是独辫,一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就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将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还要将童年时期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

三、视听结合,学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初听歌曲录音范唱

师:老师刚才讲过了,彝族的小朋友个个都能歌善舞,所以我们是不是还要学会一首彝族的歌曲才能和彝族的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学唱一首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放课件)

并带着问题来听:歌曲的情绪怎样?你能否听清了他们唱歌时经常用到哪个词? 学生听后回答。

这里的“阿里里”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生答

师: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彝家娃娃真幸福》用到“阿里里”,是为了表现彝家娃娃愉快的心情。

2、复听歌曲:

同学们再听听这四句“阿里里”高低相同吗?

生答:有不同

3.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几个“阿里里“的相同与不同

师:拿出你们的小手来比画一下吧!学生感受并比划每个乐句高低的变化。

(老师可给予提示:低音处收放在胸前,中音处手和头同高,高音处手举起超过头顶)

4、教师用“啦”轻声哼唱,”阿里里”处由学生唱。

师: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吧!6 6535 | 2 2 2 |6 6 6535 | 2 2 2 |

啦。。阿里 里 啦。阿里 里

216 1 2 | 3 5 3 |6 6 6535 | 6 6 6 ||

啦。。阿里里 啦。。阿里里

加入拍手动作,较低的音2 2 2 朝下拍,较高的音6 6 6朝上拍。(区分音的高低)教师选个别学生带领

5、学唱第一段歌词。(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谱)

师:彝家娃娃是什么打扮啊?他们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带着什么颜色的帽子?(教师领读第一段歌词)

生随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跟琴演唱,教师逐句教唱,并分句接龙演唱。再完整演唱第一段。(要提示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来表现彝族小朋友高兴的心情)

6、学唱第二段歌词

师:彝族小朋友们戴着银项链,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在一起狂欢呢?他们用什么方式来狂欢的?(教师清领读第二段歌词)

生随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并跟琴学唱。再完整演唱第二段。

全曲完整演唱。(提醒同学们要边唱边背歌词)

7、师;下面老师再播放录音,彝族小朋友唱的很熟练,速度有点快,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一起来唱上几句呢?。

播放歌曲,要求学生轻声模唱。

师:你能跟上彝族小朋友的歌唱速度吗?我们一起来唱唱试试吧!

(如学生还不够熟练可跟琴慢速再次练习)

8、教师提醒试着用轻巧的声音来演唱。

四、用打击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唱得可真好听!彝族小朋友还想听听你们用自己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呢!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拿出你的打击乐器,咱们来为歌曲伴奏。

4/2

铃鼓: X X | X X |

双像筒: X X X X | X X X X |

师先示范并先分组练习,再找两位同学到前面领奏,大家一起练习合奏,边唱边伴奏。

五、创编表演:

1、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蔡老师举得你们可以和彝族小朋友交朋友了。让我们踏着歌声去和彝族小朋友一起唱唱跳跳吧。请同学们边跟录音演唱边创编你自己的舞蹈动作,一会儿,老师要请跳得好的同学老教大家一起跳。

(播放歌曲,师生一起随意创编)

2、鼓励学生创编动作并教大家一起跳(如果学生这时不会创编,可以先观看《彝家娃娃真幸福》的舞蹈视频,再启发学生创编)

3、师生一起完整表演

六、拓展延伸:

了解火把节:

师:你们真幸运,赶上了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

火把节的传说有很多种,据说以前有个恶魔放出了许多的怪兽来到彝族,破坏了彝族的庄稼和粮食,这时,有个小英雄站了出来,和怪兽打了三天三夜,最后还打败了恶魔,人们点起火把,把恶魔和怪兽一起烧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英雄,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都会点起火把,欢庆这样的胜利。

(播放火把节图片)。彝族每年都要过这个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到了这天,人们要穿上节日的盛装,点燃熊熊的火把,会聚到广场上围成一个圈唱歌又跳舞。请小朋友一起来感受一下火把节的热闹场面吧。

七、总结

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自己优秀的音乐文化,希望小朋友们能做有心人,课后搜集关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资料好吗?我们再一起交流和学习我们国家其它民族的音乐以及相关文化。

八、下课

上一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下一篇:金锁记读后感800字优秀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