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秀教师个人事迹

2024-05-05

幼儿园优秀教师个人事迹(共11篇)

篇1:幼儿园优秀教师个人事迹

有这样一个童话:在古代国家,有一天,国王邀请全国的功臣来参加颁奖大会,将军、工程师、骑士、贵族、农场主和一名教师都来参加这个大会,大家都在议论这枚勋章会花落谁家,结果国王宣布这位教师上前来领奖。国王说:是教师辛勤耕耘,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我授之于她这个荣誉,是当之无愧的。众人纷纷鼓掌祝贺……

童话中,她领悟到知识的力量和教师职业的无比神圣,从此也树立起了她的理想——做一名教师! 她就是新坝幼儿园陈月芳老师。领导称赞她:“勤恳、实在、有潜力,有发展前途”;同事们提起她: “真诚、进取、热情”;孩子、家长们谈到她:“善良、慈祥,就像妈妈一样”……认识她的人都说她是个开朗、乐观、向上、工作积极肯干、处处雷厉风行,有着很强责任心的人。她总是这样说:“一个人如果只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没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素质是根本不行的。一切从头开始,做一名让孩子、家长、学校、社会都认可的好教师。”于是她为自己定下了努力的方向。朝着这一方向,十几年来她不断探索、进取、努力完善自己,去实现诺言。

“用爱诠释教育”,这是 陈老师一直向往并为之不断追求的教育境界。 记得有一年 陈 老师带大班,下学期班上来了一位叫飞飞的小朋友,飞飞是一个患有先天性耳聋、一条腿有点残疾的孩子,开学第一天,飞飞的妈妈诚恳的说:本来要把飞飞送到聋哑学校去,知道几个同事的孩子在你的班上,我想让飞飞有个伴。看着孩子可爱的小脸蛋,再想到可怜的孩子却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陈老师觉得一阵阵心疼 …… 几天下来,飞飞还算能干,小朋友做早操排队时,他看到 陈 老师敲铃知道要集合,于是也会在 陈 老师的搀扶下走过来排队。为了让飞飞学会说话, 陈 老师每天上课时有意识地用身体语言给他提示,鼓励他。下课时,拿着一些图形卡片,让班上几个能干的小朋友一起说图形卡上的词语,让飞飞对着他们的口型学。有一次上课时,小朋友正在兴奋的回答着一个个的问题, 陈 老师惊讶地发现飞飞也举高了小手,嘴里还不停地叫“老师、老师”,叫得虽然不是不很清楚,但确实是在叫老师,一下子全班都兴奋起来,飞飞会说话喽!飞飞会说话喽!那天,他妈妈来接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不敢相信,在 陈 老师和班里小朋友的鼓动下,飞飞用劲叫了一声“老师”,听着从儿子嘴里发出的声音,飞飞的妈妈蹲在儿子的身边激动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好半天,这个一脸憨厚朴实的母亲才含着眼泪对她说“老师啊,

篇2:幼儿园优秀教师个人事迹

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她善于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运用已知信息,提炼出更具有更新价值的精华,尽可能采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活动前,能从孩子的年龄、经验特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以使教学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在教学方式上,她积极使用幼儿感兴趣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制作课件,将各科教育都渗透其中,能尽量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注意营建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每一次活动,她都能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在知识的冲撞中产生新的疑惑、冒出新的想法,培养孩子好奇、好问、好探索、乐于想象与创造的可贵品质。她知道,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既是严父,又是慈母;既是教师,又是保姆,应该把自己的全部的爱奉献给每个孩子。在工作中她就是这样把自己的爱灌注给每一个孩子,注重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她常说:老师一个微笑的赞赏、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信任的点头,在孩子们眼里都是 爱。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她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发展中的问题,宽容他们,适时帮助他们,树立她和孩子一样高的理念,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永葆童心。

在家长工作方面,提升家长与教师互动水平,积极探索、有效实现家园共育。老师的职业宗旨是为家长、孩子服务,细微处见真情是她家长工作的感受。家长工作是体现教师职业形象的窗口,只有把微笑服务、真情服务落实到每一位家长的心坎上,才能满足家长需要,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此她注重家园共育,积极用各种方式与家长取得沟通。不定期地进行家访、电话、接送时面对面交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尊重幼儿家长,耐心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不伤害他们的感情,让幼儿在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中成长,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篇3:幼儿园优秀教师个人事迹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个人需求

一、农村幼儿园教师参加“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个人需求状况

1.参加培训的内部动机。

教师内在学习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动力[1], 培训的内部动机, 关乎教师是否需要培训。教师培训前有无内部动机也是教师参加培训学习主动性、目的性的表现, 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调查设计两个多选项目以确定学员参加职后培训的动机状况:在“您以往参加培训的原因”项目中, 排在前三位的原因是“提升专业素质 (91.8%) ”、“提升学历 (27.4%) ”、“上级规定 (26%) ”。在“参加‘幼儿教师国培计划’之前, 您有明确的学习需求”这一项目中, 54.8%的学员无明确的学习需求, 45.2%的学员有明确的学习需求, 其中只有6.8%的学员能注明具体的学习需求。这一结果在职称、教龄、职务等因素上均无显著差异。

从调查结果可见, 农村幼儿园教师整体提升专业素质的愿望强烈, 但是对通过培训提升哪些专业素质尚不明确。同时, 学员在培训前没有明确的学习需求固然与农村幼儿园教师现有的专业水平有关, 但学员对“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了解也影响着学员的内部培训动机的明确度。调查显示, “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了解程度与学员学习需求呈显著相关 (r=0.279*, p=0.017<0.05) 。

2.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

“培训需求=希望状态-现有状态”[2], 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通常与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自身的不足相联系。正是这些亟待弥补的差距, 会增强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目的性。针对培训内容需求, 在调查时设计了“想学习的内容”和“不想学的内容”两个多选题目, 培训内容涉及课程改革、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政策与法规、园本教研、儿童发展与评价、幼儿教育教学技能、幼儿园环境创设、现代教育技术等九个方面。结果显示, 学员最想学的内容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幼儿教育教学技能 (71.2%) 、园本教研 (46.6%) 、儿童发展与评价 (37%) ;学员最不想学的内容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教育政策与法规 (56.2%) 、课程改革 (38.1%) 、教育理论 (26%) 。

从学员的培训内容需求性质来看, 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都紧紧围绕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更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 基本都是学员基于幼儿园教育工作意识到的、希望培训帮助解决的显性需求。但忽视了自身尚未察觉, 但实际客观需要的教育理念、知识等隐性需求。

再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三个维度考量学员的培训内容需求, 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基本属于专业能力范畴, 而学员忽视的基本属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范畴的内容。这两个维度的内容同样是学员亟待提高的。我们对学员的《纲要》知识进行了测试, 学员的专业知识、专业理念并不令人满意, 得分率仅为54.6%。这说明, 学员自我报告的培训需求可能是不真实的, 并非与专业不足相联系, 还需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

3.对担任培训者的需求。

调查设计了“你希望担任国培教师”的多项选择项目以了解学员对担任培训者的需求, 发现学员最希望担任培训教师前三位是一线名师 (76.7%) 、高校教育专家 (60.3%) 、优秀园长 (47.9%) 。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对培训者的实践经验有较高的要求。学员对“高校教育专家”的累选频率位居第二, 与某些研究结论[3]不符。通过访谈得其原因, 学员很少有与权威的教育专家交流的机会, 觉得听专家的讲座很难得, 专家的见闻体会很新鲜。

4.对培训形式的需求。

调查显示, 学员喜欢的排在前三位的培训形式是观摩研讨 (累选频率为83.6%) 、实践指导 (累选频率为57.5%) 、案例研讨 (累选频率为50.7%) , 而对专题讲座形式的认可度偏低 (累选频率为41.1%) 。同时, 学员认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是观摩研讨 (累选频率为78.1%) 、专题讲座 (65.8%) 。

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与专业认知是存在偏差的, 他们虽然认同理论性、知识性培训的绩效, 但较喜欢实践性、参与性强的培训形式。同时, 学员的培训形式需求也说明了农村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自觉方面, 注重在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问题中提升显性的专业能力, 忽视隐性的专业知识和理念的提升。

5.对培训后的跟踪服务的需求。

“幼儿教师国培计划”是一项持续的系统工程, 既包括培训期间的管理和培训结束后的跟踪服务。有研究发现, 参训教师普遍反映, 培训结束后, 他们很想在教学实践中去尝试所学知识和技能, 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因缺乏后续的帮助和指导, 便很快又陷入迷茫的困境[4]。学员需要哪些跟踪服务?调查发现, 学员对培训后的跟踪服务需求依次为发放课程资源光盘 (累选频率为68.5%) 、定期沟通与交流 (累选频率为60.3%) 、建立培训学员资料库 (累选频率为41.1%) 、课题研究指导 (累选频率为37%) 。

从该项目的累选频率看, 学员对培训后的跟踪服务的需求很强烈, 尤其注重培训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而对具体的课题研究指导需求相对不高。通过访谈, 发现这可能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农村的优质教育资源短缺, 使学员对培训的跟踪服务需求首先考虑到培训课程资源的分享;二是农村幼儿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不够, 难从具体的学习与实践需要提出具体的跟踪服务需求。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存在专业缺失。受制于农村幼儿教师理论水平、专业发展意识、信息资源缺乏等内外部影响因素, 农村幼儿园教师较难发现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多关注工作中的显性需求, 忽视隐性培训需求;多注重专业能力发展需求, 忽视专业情意、知识、理念发展需求;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不一定依据专业认知, 有一定的感性倾向;培训需求可能是不真实的, 并非与专业不足相联系。此外, 调查没有发现参加培训动机、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需求、跟踪服务等方面在职称、教龄、园所所在地、职务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2.建议。

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不能盲目尊重教师的愿望、需求, 要重视在培训前通过问卷、访谈、座谈、观察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需求调查, 进行科学的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1) 开展教育培训需求的多层面分析。

鉴于上文结论, 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分析不能只依据教师个人培训需求进行分析, 要在不同水平展开, 以保证培训需求分析的科学、有效。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针对培训对象群体, 可以从社会需求分析、组织需求分析、岗位需求分析等三个层面开展[5]。社会需求分析立足于其立项的社会背景, 突出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的社会价值, 如“幼儿教师国培计划”的社会需求是“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要充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6];组织需求分析要回答“农村幼儿园要解决什么问题?培训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岗位需求分析要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 把宏观的社会需求分析、中观的组织需求分析具体化, 明确岗位胜任水平与标准, 再审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现实状态与理想或标准状态的差距。从多层面进行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可避免教师个人培训需求中的各种专业性缺失, 科学、全面把握教师培训需求状况, 更好地实现培训的专业引领作用。

(2) 多渠道和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培训的岗位需求分析要采用访谈、调查问卷、观察、需求报告等多种数据收集的方法, 以教育专家、培训者、教研员、园所领导、教师等为调查对象, 避免数据的片面和单一。如进行教师岗位需求数据采集时, 在重视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和自我报告的同时, 还要有意识地引入园长、教研员的访谈、问卷调查、教育专家和培训者的访谈、调查报告, 以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理解克服农村幼儿园教师为主体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和自我报告的专业性缺失, 为科学分析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做好全面的数据资源。

(3) 应用科学的分析技术。

从不同的分析层面、人员、数据收集方法获取的数据可能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也会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培训者要满足所有教师的需求是不现实的。培训者可以采用“三角互证”技术对各方面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其中的三角除了指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还指不同的资料来源、不同的研究者、不同的理论假设、不同的时间和情景、样本中不同的人群等, 采用三角来研究同一现象的目的是为了彼此验证, 增加研究结论的可靠性[7]。找出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践中真实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将有限的培训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促进培训绩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兆芹, 王海军.内在学习需求, 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切入点[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5-6) :60.

[2]张恰.教师培训教材设计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61.

[3]陈知君.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在职培训需求调研[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122.

[4]白晓明, 陆少颖, 黄全明, 陈国明.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后跟踪服务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1) :77.

[5]于新.教师培训项目管理过程与任务研究——以“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为例[C].李方.教师培训研究与评论:第2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35-146.

[6]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简介[EB/OL].http://www.gpjh.cn/cms/yexmjj/1233.htm.

篇4:幼儿园优秀教师个人事迹

关键词:幼儿教师;爱心;教研;学习;专业标准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要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首先要有优秀的教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二条基本要求。它是国家层面出台的秉承教师专业价值、塑造教师专业形象、促进教师深度专业发展的重要指南。对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优秀幼儿教师呢?

一、倾情幼教“爱”当头

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热爱幼教事业,关爱每一个儿童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幼儿。为爱哭的幼儿擦擦眼泪并给一个拥抱,帮鞋带松了的幼儿系上鞋带,为尿床的幼儿单独换一下衣服……这些细小的动作彰显着教师对幼儿的爱,而是否爱幼儿可以看出教师是否爱这份事业。爱幼教事业,才能用心工作,从做好一日常规工作入手,把爱倾注于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早上来园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认真组织每一个活动,关注每一个幼儿的需求,及时安抚受到伤害的幼儿,帮助幼儿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及时和家长交流沟通幼儿的情况……用心工作就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而非应付了事;用心工作就能感受到来自家长、同事、幼儿的认同与尊重;用心工作就能持续发展专业能力;用心工作就能感受到教育工作带来的成功与幸福。

二、提升水平“研”为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而基于工作实践、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园本研究,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工作中,我们要用心观察,发现问题,研究方法。如把自己的教育故事完整地记录下来,事件中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收获,采取了哪些有效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条分缕析地写下收获与感想。如我们幼儿园编写的《我的教育故事》和《成长的脚步》就是教师在记录教育故事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我们根据教师兴趣成立了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组长负责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每周进行教研活动,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实现教师智慧的碰撞与共享。期间,我收获很大,撰写的论文《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在《幼教园地》上发表,论文《幼儿园园本研究探索》在《黄河口继续教育》上发表,主持的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立项课题“幼儿安全教育问题的研究”顺利结题。自主研发的玩教具“妙妙圈”获省自制玩教具展评三等奖,创编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幼小衔接数学乐园”在全市优秀课程资源评比中荣获二等奖等等。在研究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我真切感受到了教研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三、幼教路上“学”无境

幼儿教师要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終身学习的典范。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古灵精怪的小天使,他们的问题千奇百怪,他们的行为表现蕴含着无数的教育契机与价值,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专业的呵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具备多元的专业素养、高超的教育智慧,才能受到幼儿喜爱与尊重。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习、向幼儿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事学习,在研修中学习、在网络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为爱,所以爱。我要加强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深入学习,立足工作实际,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做优秀幼儿教师,在幼教路上幸福前行。

参考文献:

[1]刘慧.理想的幼儿教师[J].江苏教育研究,2006(12).

[2]冯晓霞,蔡迎旗.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2007(11).

篇5:优秀教师个人事迹

自_老师年首都师范大学毕业至今,陈老师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用耐心和智慧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最好的陪伴者。作为班主任,陈老师的为师之道是“做智慧型教师”。当学生受到挫折,感到迷茫时,她送去温暖和梦想;当学生学做人,学做事时,她送去帮助和期望……将心比心,她把自己看成学生,体会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她把自己当做长者,牵起孩子的手去感受阳光。_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获得“通州区优秀班主任”、“北京市紫金杯优秀班主任”“青年岗位能手”等光荣称号,而陈老师最珍爱的一份荣誉却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自己绘的一副画——一条彩色的纸带精心地绑着一个小画轴。打开来,画面唯美精致,更令人心生温暖的是那两行工整娟秀的小字:“在我们绝望的时候,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我们迷茫无助的时候,您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学生们喜爱她,敬佩她,感谢她,她却总说:“我要感谢孩子们,是孩子们让我明白,每个人都该学会成长。”

学生们喜爱陈老师不仅仅因为她是位良好的陪伴者,更是因为她的语文课堂让人受益匪浅。“学习型教师”是陈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方向,她是个善于反思的人,勤于反思每节课的得失,力争完善教学方法;她是个积极进取的人,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求为学生带来最优质的课堂教学服务。她曾在通州区第几届“春华杯”课堂教学评优中取得一等奖第一名、在北京市青年教师课堂观摩中获得第一名、在北京市的习作和古诗文研讨中上展示课,她师从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小学语文办公室主任张立军老师,她深深地认识到新一代教师使命的重大,明确了对于学生道德垂范、情感培育、知识传授、学法引导,乃至人生启迪的重要。

篇6:优秀教师个人事迹

向红云,1974年2月出生于罗田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现为小学一级教师,任职于万州区罗田中心小学。

1991年8月,向红云老师在万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枫香村小、马头小学,罗田中心小学。作为年青的教师,该老师一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教育,热诚教学,热心教研,尊纪守法,作风正派,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克己奉公。

向老师不追名逐利,不损公肥私,不为蝇头小利而忘记为人的原则和教师形象。向老师所任教的学校是山区农村学校,孩子们的智利开发缓慢,因此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在课余时间为学生补习功课。向老师多次为学生免费补课。1991年暑假,他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暑假,就为枫香村小五年级的孩子无偿补课一个月。在更多时候,他是利用放学后的闲暇时间为孩子们讲解习题,或者一起读课外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有家长主动表示要给钱请向老师为孩子补课,他都拒绝了。向老师得到的回报就是孩子们获得进步后快乐地笑声,还有就是孩子们偶尔送给他的一些好吃的。

多年来学校教学硬件设施捉襟见肘,学校提倡节约经费。所以向老师出差基本上没有报过住宿费,有时侯出差时顺便回家,甚至差旅费都没有报销。从使用第一张软盘,到现在的U盘,向老师都是自己掏钱买。刚开始使用U盘那阵,同事们都借用他的U盘,为了大家方便,他干脆让它“公有化”。向老师在教学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潜心研究教育,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默默无闻地甘作园丁,乐为人梯。

古语云: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教师要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尤其是教师要持久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扎实的功底。向红云老师刚参加工作时只有17岁,还是个孩子。几年下来,感觉自身素养不够,严重影响了业务水平。记得初次上语文课那几年,一堂课没有目标,没有训练内容,也没有有效的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也掌握甚少,最开始向老师连投影仪都不会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和现代管理的需要,他参加了教委和进修校举办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新课程培训、普通话培训等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同时他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1996年向老师开始参加了大专的自考学习,于2000年下半年获得了自考大专文凭。凭着顽强的学习毅力,他终于在2007年12月,获得西南大学汉文专业自考本科学历。

向老师不断研修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充实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有独创性地发展学生的智商和情绪智慧,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优化第一课堂教学,开设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与此同时,他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并创制有意义的教具和图文资料,不断提高自己施行教学的科学水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培育优等生,辅导后进生,争取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发展。

从教以来,向老师先后任过7年数学,12年语文。他的教学业绩历年来多次名列同年级前茅。1995年参加过原龙驹片区音乐赛课并获得好评。2003年以来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在此期间,他的教学教研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培训,他初步接触了新课程理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向老师从畏惧电脑变成喜欢电脑,学会了制作幻灯片,并在练兵课上坚持使用简单实用的课件。在与同事互相探讨中,他学会了上网搜素资料,并运用一些软件制作课件,在近年的课件制作评选中,向老师获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奖一次,获得万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

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向老师不断锻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他坚持训练普通话水平,在2009年的重庆市普通话网络大赛中,他幸运的获得三等奖。向老师的书法作品在2008年的万州区教师书法基本功竞赛中也获得三等奖。

为了及时掌握当前教育研究的动态信息,瞄准最新发展水平,向老师长期坚持写教学随笔和做笔记,基本每年都有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在我校教育理论书籍比较贫乏的情况下,他托人在重庆购买了《多元智能》、《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等理论书籍进行研读。他还自费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等教学杂志,并结合本校、本人的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实践,落实课程理念。在磨砺了多年之后,他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有了一些认识和思考。向老师的语文课堂有了清晰的目标:掌握汉语这门工具,感受并内化汉语文化。向老师崇尚窦桂梅老师的观点:给孩子两座园子,一个田园,一个花园。这两个园子,其实把新课程理念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合二为一了。“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也成了向老师的学生各个阶段循环往复的语文学习目标。向老师还试着撰写了多篇论文。他的《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浣花溪前的小船》分别在2001和2002年获得原五桥级一等奖,《整合资源,落实训练》获得2005年万州区首届行动研究成果二等奖,《略谈课堂教学中追求真实的策略》获得2009年度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2009年他的《谈山区口语交际》在《小学教学参考》发表。

当然除了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外,向老师还组织和参与了学校的课题研究。2007年,他与马头完小的几位同事一起,申报了《马头风情》校本研究课题,该课题后被教科所立项成为万州区级课题。向老师撰写了《马头风情》课题方案。并在同事的协助下编定了三套《马头风情》校本课题研究教材。该课题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之后更名为《罗田风情》,并在继续实施研究。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向老师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鉴于农村学校师资不平衡的背景,向老师配合学校领导一起着力培养良好的教学教研风气。在学校每期的教学教研活动中,他坚持做好宣传、示范、帮助的带头作用。学校坚持每期每个教师一节练兵课,而且做到有评课,有反思,并形成教师教研档案。他在搞好自身教学教研工作的同时,带动老师们做好教学经验总结,跟他们探讨并掌握了诸如案例研究、课件制作,论文撰写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在他的带动下,在每次的论文评选、课件制作等活动中,学校教师都踊跃参与,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有两位同事的论文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的二、三等奖。其他不少教师也分别在重庆市、万州区等学会或者专委会获得等级奖。

在教学质量考核中,向老师在吸收以前管理者和其他学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相对合理的考核制度。它的核心宗旨是鼓励同年级教师的相互竞争。在教师中既体现个人的纵向比较,又体现年级教师的横向比较。由于师资搭配的不平衡,具体操作中也不能让每位付出努力的教师感到满意,这正是我们山区小学目前教学考核的一个瓶颈现象。自去年实行绩效工资以来,向老师跟学校领导团体一起,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期待能更好地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让老师既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又能得到自身发展和实际利益。

在19年的教学生涯中,向红云老师当了11年的班主任。在教育管理方面,他深知班主任是一班之魂,班主任的观念、学识、魄力决定了一个班级的水准。因此,在班级管理方面,他坚持人性化管理。他一方面给孩子们明确的行为习惯要求,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给他们创造一定的空间和平台,让他们多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成为具备良好习惯和素养的小学生。

向老师上述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他连续三年被评为罗田镇优秀教师,2004年获得五桥教育质量单科奖,2008年获得万州区教研先进个人。

篇7:优秀教师个人事迹

潜心教学,追求卓越。

自_年大学毕业起,范宝银扎根教学一线,教学方法独特,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任教化学学科间,所教学生成绩及格率、优秀率稳居全市第一,辅导刘青海、管重等27名学生连年分获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

深耕教改,探索创新。

_年3月,范宝银任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业务副校长。她以“朴实、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探索教学管理新途径,学校连续8年中考成绩位列全市第一。她潜心问道,积极推动课程改革,曾受邀参加江苏省举办的“全国学洋思经验交流会”并代表黑龙江省作题为《在洋思旗帜引领下务实高效推进教学改革》经验介绍;_年4月,黑河市课改现场会在该校召开,她主持会议并作题为《学洋思促课改走特色教学之路》经验交流。

注重教研,培优教师。

范宝银始终认为科研是学校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她注重教研专业引领,理论指导实践;组织学校开展“教研伴我行”、“教坛风采”示范课、“同课异构”、初高中教法衔接、小组合作学习、作文评改等活动,引导教师推行课堂教学“新模式”,使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稳步提升。教师宫磊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荣获现场观摩课一等奖,并应邀参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20余人次获得“一师一优”课省部级一等奖。

艺体育人,创优发展。

调任五大连池市第二中学后,针对这所以农村学生为主的寄宿制中学,范宝银大胆推进改革,基于学生基础差、眼界窄等情况,结合封闭式管理特点,打造“学会一项陪伴终生的艺体特长”的教学特色,将“艺体活动课”与音体美学科课堂等有机结合,形成较为完善的艺体育人体系。校合唱团代表黑河市参加黑龙江省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荣获第一名。_年9月,黑河市艺体课改现场会在该校召开,范宝银就题为《给学生多开一扇心窗》作经验介绍。

篇8:试探教师保护幼儿个人空间的策略

目前针对个人空间的研究较少涉及学前儿童, 针对学前儿童个人空间保护策略的实证研究更少。为探索教师保护幼儿个人空间的策略, 笔者到某幼儿园大班, 对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寻求个人空间的行为表现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 并辅之以个别访谈, 记录方式包括笔记和录像。本文以观察记录为例, 试图对幼儿在幼儿园中寻求个人空间的方式进行梳理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教师保护幼儿个人空间的策略。

一、幼儿在幼儿园中寻求个人空间的方式

1.在迂回隐藏中寻求个人空间

观察1:上午。早餐到上午教学活动的过渡环节, 幼儿到睡房空地上自由游戏, 两位教师在自己的休息室里吃早餐 (教师休息室与睡房是连着的, 她们可以随时监控幼儿活动) 。睡房里, 刚开始, 38名幼儿中, 有30人在显露的中央空地上活动, 而另外8人则散落在床位过道里, 8人中, 5人围在睡房最角落的床铺上玩“植物大战僵尸” (一种游戏) , 3人单独玩自己的, 我简单地采访了这3人, 他们的位置只隔着一张床。

问:“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呢?”幼1:“这是我的秘密基地!”

问:“哦, 什么叫秘密基地呢?”幼2:“秘密基地就是一个人的地盘。” (幼2听到我和幼1的谈话, 便插进来)

问:“为什么选择这里呢?”幼2:“这边安静一些, 教室里旁边小朋友吵到我了。”幼3:“我喜欢在这里看自己的书。”

随后, 我又询问了5个围在角落里玩游戏的小朋友“为什么在这里玩?”, 他们回答:“这里安静。”

10多分钟后, 很多幼儿的空间位置都发生了变化。中央空地上人变少了, 稀稀拉拉地到处分布, 而三个床道里人却多了起来:3人加入“植物大战僵尸”游戏, 4人在睡房另一个角落开辟新的“植物大战僵尸”战场, 其中一人说道:“我现在换了个秘密基地, 我在秘密基地玩‘僵尸’”。也有三四人自己倚靠床铺坐着发呆的。另外, 有5人跑到睡房外的走廊上肩并肩坐着商量玩些什么, 并且喊着要再叫4个人来跟他们一起玩。我询问了几个坐着发呆的小朋友“怎么一个人坐这儿?”他们回答:“我玩累了, 想歇会”“因为不知道玩什么”“因为别人都不跟我玩他们的东西”, 等等。

分析观察1, 可以发现, 幼儿的个人空间, 或者说幼儿的“后台”, 不管是在床铺的过道里还是在睡房的角落里, 这些地方和中央显露地方相比, 有一个共性, 那就是:隐秘和安静。所谓“隐秘”, 即通过一些遮挡物, 如床, 来隔离教师的“被关注”;所谓“安静”, 则意味着幼儿渴望不受别人干扰地做自己的事情。同时, 这块区域也要具备能帮助幼儿平衡自己情绪的功能, 比如, 能帮助幼儿恢复体力———“我玩累了”, 想歇会, 等下再投入新的活动;能帮助幼儿找找灵感———“我不知道该玩什么了”, 需要歇会来想想玩什么;或者, 仅仅是在幼儿落寞的时候, 为他提供一个去处———“他们都不跟我玩”。在这些隐秘、安静又具备调整情绪功能的区域中独自或联合活动时, 当幼儿借助遮挡物迂回掩藏自己, 从而逃避了老师的目光关注, 他的个人空间便因此而被建构出来。

2.假意接受, 在教师控制下寻求个人空间

观察2:上午, 教学活动到吃饭的过渡环节———看电视。今天上午的活动是完成一个手工操作———用皱纹纸做一朵樱花。由于操作活动中纸屑较多, 收拾起来颇费时间, 保育员便帮那些还没有完成的幼儿做樱花。其中一个女孩, 她的樱花只做到一半。保育员见了, 便坐在她身边, 三下五除二帮小女孩做好了。但是女孩却没有马上把花交给老师, 而是继续搓小纸条小心翼翼地往上粘, 直到女孩自己觉得满意了, 她才交上自己的作品。我问她:“你想要老师帮你, 还是自己做?”她回答:“自己做。”我问:“那刚刚怎么让李老师 (保育员姓李) 帮你呢?”她想了想回答说:“帮我也可以, 我自己做也可以。”我又问:“刚刚李老师帮你做, 你感觉怎么样?”她回答:“有一点紧张”。

观察2中, 女孩自己是有能力完成樱花任务的, 她需要的不是教师的帮忙, 而是时间以及教师的宽容与等待。虽然, 女孩并没有明显表现出对教师破坏她空间的反感, 但是事实上, 她的心里对老师的帮忙是排斥的———她会感到紧张, 而不是像口头说的帮或不帮都可以接受。可以说, 这种接受是一种假意接受, 目的则在于不和教师起冲突, 从而维持她的个人空间。

在教师控制下的课堂, 儿童会采用各种策略来建构自己的个人空间, 而假意接受是幼儿经常的选择。

3.联合同伴空间, 在小群体范围内寻求个人空间

观察3:午餐到户外散步的过渡环节, 有些小朋友已经到操场上, 有些小朋友还没吃完, 还有些小朋友在盥洗室、走廊上游荡。走廊上布置有娃娃家活动区, 先是一两个小朋友在那玩, 后来又来了几个吃完的小朋友, 他们一起自发地玩起角色游戏。保育员在里屋收拾餐具, 小班长见到他们没有经过老师允许玩娃娃家, 就向保育员报告, 但是保育员并没有前来干预。

观察4:晚餐后户外活动时间, 老师带小朋友到楼下空地上玩橡皮泥。孩子们自由选择坐的地方, 结果他们自发分成三拨坐下, 一拨靠着墙, 有十多个人;一拨在中间, 也有十多人;另有6人围坐在一个长凳上。

观察5:在晨间接待时, 一位家长问主班老师:“让孩子把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好不好?”主班老师爽朗地回答:“好呀!幼儿园的玩具就是那么几样, 孩子总是会玩腻的, 你带来新玩具, 就会吸引其他的孩子一起玩, 在这过程中, 他们就有了交流, 对孩子的发展好。”

分析上述观察事件, 可以发现以下两点:其一, 事件中的孩子们都是结伴成群的;其二, 对于结伴成群教师是不加否定的, 甚至是鼓励的, 如观察5中主班老师所说, 她认为结群是交流的体现, 有利于孩子 (社会性) 发展。当儿童结伴成群时, 教师的注视点更多的是落在这个群体上, 而对于每个儿童, “教师其实是把此刻的他当作不在场的, 或者在教师的当下意识里是不在场的”[4]。以此, 幼儿通过逃避老师的目光监视, 而获得个人空间。

4.联合教师空间, 获得个人特权空间

观察6:上午看电视环节, 老师请小班长管班级, 具体就是, 纠正小朋友的坐姿、禁止小朋友讲话、做小动作。小班长背着手在教室里来回巡视, 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模样。受这件事启发, 我想进一步了解孩子们对小班长的看法。于是, 在下午的某个等待环节, 我来到小班长所在的一组, 和他们展开一场关于“当小班长”的对话。

问:“你喜欢当小班长吗?”幼1:“我喜欢当大班长。”

问:“哦, 你喜不喜欢管别人?”幼1:“哦, 还好。”

问:“管别人的时候, 你会做什么?”幼3:“嘿, 你会请人管。”

幼1:“上厕所的时候, 我会请人管, 因为我怕那些女孩会聚一起讲话。”

问幼2:“早上是你管其他小朋友的, 你喜欢管别人吗?”幼2: (思考一番) “管住自己就行了。”幼1:“管人很开心, 管人可以说话, 对不对?”幼2:“嗯, 管人也不可以说废话啊。”

我:“哦, 管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幼1:“管人可以自己走来走去的。”幼3:“管人很骄傲, 别人都听我的, 都怕我。”

问幼3:“你也管过别人吗?”幼3:“管得很少, 管过一次, 上中班的时候。”

幼1:“我是第三次管人。他 (指着另一个幼儿) 管过两次。”

幼1:“我有一次就蛮搞笑, 我说, 说话要打手, 他们就一个个都把手伸出来了。”

幼2:“那个事听金老师讲过, 还找你谈话了。”幼1:“哦, 是的。”

问:“你们说什么?”幼1:“就是有一次我犯错误了, 我就改正了。”

分析幼儿的回答, 幼儿成为小班长后, 他们可以拥有很多老师才有的特权, 如“管人可以走来走去”“管人可以说话”“别人都怕我”。也就是说, 幼儿通过将自己的空间与老师的空间联合起来, 形成了一个特权空间, 拥有了一些特权资本。[5]对于这种特权空间, 幼儿心底是赞同和欢迎的, 他们觉得“管人很骄傲”“管人很开心”。同时, 这种特权空间也会使幼儿滋生“小领导”的优越感。王海英对82名大班幼儿的“小班长”现象进行调查, 发现69.5%的男孩和53.7%的女孩当班长是想控制别人。[6]不过, 在某种程度上, 特权空间也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自治能力和责任感。幼儿清楚地知道, 管理他人有一定的权力, 但也不能犯错, 有错时也要能及时改正, 等等。

在幼儿园中, 幼儿会采用迂回隐藏、与同伴空间联合以及与教师空间联合等方式, 来逃避教师的“被关注”, 从而构建自己的个人空间。这些研究结果为教师如何保护幼儿的个人空间提供了依据。

二、教师保护幼儿个人空间的策略

基于前述观察和研究结果, 笔者尝试从教师个人空间意识、幼儿园环境布置以及幼儿自治三个方面, 对教师保护幼儿个人空间的策略提出建议。

1.教师应树立个人空间意识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 人应处于关系中, 交往是儿童学习的关键。这就势必会产生一种“去聆听而不是去言谈的教育”[7]。作为一名聆听者, 而不是凝视者, 教师有必要树立个人空间意识, 根据不同的情景, 与幼儿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方位, 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友好, 同时给予幼儿自己去理解世界的机会。

师幼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和方位, 会让幼儿感到舒适和安全。但要注意的是, 这些距离和方位只是一个参照, 并非要教师死搬硬套。事实上, 幼儿并非总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因此, 在一些时候, 教师可以适当侵犯幼儿的个人空间, 对他们造成心理压力, 督促他们集中注意力, 但更多时候, 教师还是要尊重幼儿的个人空间, 让他拥有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

2.幼儿园环境布置上, 注意将区域分组与私密空间结合起来

幼儿不仅通过单独的迂回隐藏来构建个人空间, 也通过与其他同伴联合空间来获得个人空间。这要求幼儿园在班级环境布置时, 既要考虑幼儿有私密空间, 也要考虑幼儿的同伴联合空间。一般情况下, 教师都会考虑到后者, 而忽略了前者。同伴空间联合可以在幼儿园区角中得到实现, 设置区角是《纲要》对幼儿园环境的要求, 而且幼儿园也是这样做的。但是, 照顾到幼儿私密空间, 即他独处的需要, 却很少在我们幼儿园环境布置中得以体现, 儿童通常没有自己的物理意义上的个人空间。事实上, 按照区域与区域行为的观点,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后台”来展示自己掩盖在人前的一面。[8]“私密小屋”正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在瑞吉欧的幼儿园里, 在活动室的某个角落总会有一个“私密小屋”, 里面有毛绒玩具、小毯子、图画书等, 是一个专门为儿童设立的私密天地。瑞吉欧的经验值得借鉴, 当然, 由于幼儿还不能够自立、自制, 监管是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其实, 可以从床那样的遮挡物中得到一些启发———一部分是封闭的, 一部分是开放的, 在设置秘密小屋时, 一些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一块布, 让上面是空的, 或是将一个橱柜搬出墙外。这些方法在保证幼儿拥有私密空间的同时, 也保证了教师能同时观察一切。

3.平等给予幼儿特权空间, 培养幼儿自治能力

与教师联合空间, 获得一些特权空间, 是幼儿寻求个人空间的一条途径。如观察所见, 担任小班长有助于幼儿培养其自治能力和责任感, 但也会让幼儿滋生“小领导”的特权感、优越感。因此, 在给予幼儿特权空间时, 首先, 教师应遵循机会均等原则, 平等地给予幼儿担任小班长的机会。社会建构主义认为, 教育要给儿童机会去发展自己的自控能力和管理能力。[7]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担任小班长, 就是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独立管理的环境, 使每个幼儿都能发挥自控和管理的潜能。其次, 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 幼儿在当小班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打人、背着手来回巡视等行为, 主要是模仿平日教师管理班级的样子, 因此, 教师在平日班级管理中应树立良好的榜样。最后, 当发现幼儿表现一种盛气凌人的特权感的苗头时, 教师应对幼儿进行必要的指导, 削弱其“官念”意识, 避免其“权利欲望”的滋长和人格的不正常发展。[10]

参考文献

[1][3]王海英.学前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208, 159.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80.

[4]王海英.凝视与倾听——感官社会学视野下的师生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11) .

[5]王海英.儿童共同体的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2.

[6]王海英:“我就是想当班长”——关于幼儿园“小班长”现象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 2003, (7) .

[7][9][美]冈尼拉·达尔伯格、彼得·莫斯、艾伦·彭斯著, 朱家雄等译.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后现代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68, 64.

[8][美]欧文·戈夫曼著, 黄爱华、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102—110.

篇9:浅谈幼儿教师个人专业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专业素质结构

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专业素质的要求具有特殊性。首先,幼儿教师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需要把握、熟悉该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其次,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课程不同于中小学的课程,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广泛性,课程编排低结构化,课程实施以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游戏课程为主。再次,幼儿园的教学更需要老师具有生成课程的能力。幼儿的学习具有游戏化、情景化、生活化的特点,要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达到新经验与已有经验的结合。以上三点充分说明了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有明显的区别,幼儿教师不仅要解决幼儿在学科知识上疑问,更主要是解决幼儿在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对幼儿教师在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有专门的要求。

(二)专业成长阶段

我国台湾学者王秋绒将教师专业成长划分为三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他将职前教师教育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阶段,即师范生的专业社会化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实习教师的专业社会化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合格教师的专业社会化发展阶段,其新生期是教龄3年以内,通过实习对教学工作有胜任感和成就感。但笔者认为大陆地区的新教师更符合该理论的第二阶段,因为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教师在师范生阶段的实习时间和工作经验还是很欠缺的。第二阶段的三个时期(蜜月期、危机期、动荡期)更符合我国大陆地区新教师的心态以及所面临的情况。

二、现阶段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性与制度性因素

1.幼师生职前基本文化素养低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职业属性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在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据此世界各国纷纷提高了幼儿教师任职的“门槛”。近几年,随着众多高校的扩招,幼师生的生源质量有进一步滑坡的趋势,考大学无望,升高中无门的学生才会选择读幼师。基本文化素养较低已成为制约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与现实脱节

目前主要由幼儿师范学校或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幼师的在职培训,存在着将学科理论知识作为唯一研修目标的倾向,甚至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师或高师课程的“重复”,忽视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同时,在职称评定过程中,更看重的是任职时间和资历,按部就班,论资排辈。这样,使得职称评定作为教师组织内部专业约束和激励杠杆的功能大大降低,不利于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机。

(二)幼儿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因素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内动力缺乏

在当今社会看重学历的大环境下,许多幼儿教师局限于自身较低的学历,缺乏从事本职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认为自己的工作属于保姆性质,只是看管孩子,从而把自己的工作性质定性于服务行业,漠视了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追求;同时,由于工作时间长,要想追求专业发展,必须依靠幼儿教师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利用宝贵的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函授、远程教育等方式来获得,这对年轻的幼儿教师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信心不足,将极大地影响她们在专业发展上的进取心。

2.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本文据对山东、河北等地幼师2010年抽样调查显示,幼儿教师工作时间一般超过八小时(私立园尤为突出);城市幼儿教师收入水平一般比小学教师低20%左右,潇湘晨报2005年调查显示,幼儿教师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44%,1500元以下的占66.3%,2000元以上的仅占17.7%,仅为当时城镇工资平均水平的80%。繁重的工作任务与收入不相称,迫使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对幼教工作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以致有些幼师不思进取,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想在专业发展上投入时间和精力。

三、促进幼儿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策略

(一)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教师的专业成长

许多发达国家与地区在运用法律、经济、政策等措施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同时,也特别重视通过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来促进教师专业化。目前我国亟待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政策、法规和相关制度,如明确界定教师专业水平标准的文件、教师专业培养制度和奖励制度等。

(二)开展教育科研,形成教育研究、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具备科研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必须强调教师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幼儿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会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会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和反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

(三)加强园本培训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幼儿园办园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的场所而不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出去进修学习。而出去学习注重理论、缺乏课堂实践,与教师实际工作脱轨,课堂教学才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师每天生活的场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开门办园,积极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下,教师不仅能勤奋地工作而且能聪明地、有创造性地工作,从而享受工作中不断向自己的智慧、人格、智力发出挑战后获得成功的快乐,体现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获得理想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宝安.近十年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学园.2011(04)

[2]彭寿清.论中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失及构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3]解希静,程利.英美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相关研究述评[J].世纪桥.2010(21)

篇10:优秀教师个人事迹

现年41岁的我,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92年参加工作,至今工作已经21年了。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始终热爱本职工作,倾心耕耘在音乐教学第一线,数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勇挑重担,勤奋努力,教书育人。用真挚的爱,带领学生在音乐的殿堂里快乐的遨游。

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优秀教师。因此我响应学校各项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名优秀音乐教师事迹材料一名优秀音乐教师事迹材料。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认真负责集体备课记录的整理工作,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服从学校安排,人际关系融洽。关心、热爱学生,做孩子们的好朋友。课堂上严格要求,课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朋友,经常听孩子们说:“王老师,如果能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是你给我们上音乐课那该多好呀!”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篇11:优秀教师个人典型事迹

我叫李樱,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现在在保定华中技校担任英语教师兼教务员一职。

一 热爱教育事业,圆梦教学理想

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和教务处的同事们立足学校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学生技能与素质并举的教育理念,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科研并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二 关爱所教学生,倾心培育人才

来到保定华中技校后,我迅速适应学校的新工作环境,以一颗善良而博爱的心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博得了学生的喜爱。备课时我充分考虑到语言的灵活性,吃透教材,并结合技校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规范课堂秩序,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措施,努力创新。以幼教专业为例,除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针对幼教专业的特性,我编选了适合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英语教学游戏每学期60多个,优秀英文儿童歌曲每学期40余首。它们寓教于乐,通俗易懂,游戏规则鲜明而严谨,歌曲积极健康,旋律优美。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加入了特色音标、简笔画、日常交际用语、课堂教学用语等系列讲解。并严格要求学生笔记完整,肢体语言准确规范,按时上交作业,定期考核。如:做图文并茂的手工特色卡片、现场表演情景对话、模拟师生互动教学等,做到内容丰富,使用性强,教学规范,教学秩序活而不乱,使学生智商、情商并重发展。我所教的幼师3班一名毕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在其任职单位职业技能比赛上拿到了英语特色课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们的优秀表现多次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三 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前行,教学相长

为了给学生提供榜样,我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因为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时期,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我在取得本科学历后,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如面向“十二五”高职高专规划线教材的《新编实用英语》、《走遍美国》、《职业技术院校实用英语》等,截取认为有价值并且容易能掌握的部分用到课堂上,他们掌握了知识,拓展了视野。从而让我的学生也明白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深深爱上这门学科。电子技术35班几名男生曾经在刚入学时在课堂上说“老师,我中学时不爱学英语,底子很差,现在专业上的那些英语也理解起来特别费劲”。而电子专业很多元器件都是英文标注,长期下去,他们担心专业课成绩也会受到影响。我利用业余时间结合电子专业的专业书籍先行学习,又和专业教师多次进行沟通,并结合他们的教学进度,把这几名学生从最简单的字母、单词入手,一点点把他们的成绩提上来。一个学期下来,期末考试时,他们不仅英语顺利过关,其他专业课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其中两名还获得了“优秀学生”称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的潜移默化,让学生们也喜欢上了文化学习。做到了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与国际接轨,促进了学校发展,使得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高。长期坚持下来,学生整体素质提升了一大步。

四 用改正缺点的方式提升自己

尽管我的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专业书籍的阅读不够,做学生思想工作还要再细致一些,还要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和请教,集思广益。但有时却因为个人的时间安排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一些问题。以后我要经常进班听课,多请教其他老师。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知识与技能并举,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正是有了学校领导的理解和关爱,有了同仁们一直的支持和帮助,我相信我们以后会做得更好。

我不局限于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还和同事跨学科交流经验,分享教研成果。每周的教研会上,我虚心听取老师们的建议,取长补短。学习多种教学模式,采用先进教学设施辅助教学。使讲课内容丰富,形象生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改以前技校生专业技能高、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现象,文化学习得到明显提高。出现了文化和技术齐头并进的新气象。五 做好兼职工作,释放最大能量

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努力做好教务工作。每天提前30分钟到岗,检查上课备品,检查教学设备,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教学秩序顺利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文件、试卷、档案等一一做好分类、登记,及时打印或分发。在对发放教材、教学日志统 计、查课、整理资料、上传下达时做到全面、精确、及时、不怕吃苦、务实开拓,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上一篇:甜品的广告宣传词下一篇:中班语言小兔家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