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有关学讲话谋振兴创新路征文

2024-05-24

初中生有关学讲话谋振兴创新路征文(共3篇)

篇1:初中生有关学讲话谋振兴创新路征文

近段时间以来,我按照要求重温了党章、党规,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省委、市委编印下发的学习资料,参加了市委安排的系列学习活动,观看了《筑梦路上》纪录片,进一步加深了对“实事求是闯新路”的理解。我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谈“三点认识”和“四点体会”。

一、三点认识

(一)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筑梦历程的经验总结。我们观看的《筑梦路上》纪录片脉络清晰地显示:从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万里长征,到浴血抗战、解放全中国,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赢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民族复兴构筑了制度基础和道路保证。

(二)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发展改革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也如此,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敢于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实事求是,要求了解实际、掌握实情;敢闯新路,必须敢担风险、敢于创新。从农村改革起步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迈向全面小康,我们党之所以能在各个历史时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变革,就是因为拥有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宝贵精神品格。

(三)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推进工作的基本方法。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敢闯新路是辩证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前提,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实事求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放思想、敢闯新路。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30多年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才能冲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禁锢,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二、四点体会

通过这次专题学习,感觉有触动、有启发。我认为,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在实际工作中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好认识不清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实事”,就是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深入系统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使各项决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意愿。

二是解决好勇气不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考验着我们的政治立场,考验着我们的道德品质,始终是领导干部党性纯不纯、强不强的一个重要体现。坚持实事求是,要有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以事实为依据、敢于说出事实真相的勇气和正气,及时发现和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决策中的失误、工作中的缺点,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敢于为地方发展负责、为群众利益担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形成“敢闯、敢干、敢拍板,敢抓、敢管、敢落实”的氛围,尽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

三是解决好能力不够的问题。愿不愿、敢不敢坚持实事求是,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能不能、会不会坚持实事求是,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实事求是,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不唯上”与“不违上”的关系。既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把上级精神吃透、搞准,不出偏差;又要加强调查研究,把本地本部门的“家底”摸透,搞清楚优势、短腿以及潜力在哪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敢闯新路,就是要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把主观与客观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使上级精神落地生根,创造性地推进落实工作,从而实现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

四是解决好作风不实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要讲实情,就是讲事物的本来面貌,讲真话、讲真理;出实招,不喊虚无缥缈的口号,不提好高骛远的目标,不做脱离实际的决策;办实事,从点滴入手、从具体做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空谈;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一锤接着一锤地敲,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地向前推进,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篇2:初中生有关学讲话谋振兴创新路征文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是向全体党员发出的道德宣示和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做到遵规守律、心中有戒,立德践行、知行合一。

要精读原文,真学真懂。学习不能囫囵吞枣、不知其味,不能蜻蜓点水、断章取义,不能隔岸观火、置身其外。修订后的《准则》紧扣“廉洁自律”、覆盖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强调自律,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新《条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我们要精读原文,真正理解和掌握“四个必须,八条规范”的要求和要义,弄清“六大纪律”的边界和范围,做到真学真懂,从而树立起心中的戒尺;要潜心学习、深度参与,勇于担当,更好履行职责。

要立德践行,知行合一。贯彻落实新《准则》和《条例》,不能光说不做,更不能口号化、广告化。作为党员干部,要把是否遵守党的纪律作为检验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准,始终如一地坚持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高尚道德情操,坚决摒弃和清除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以此立德;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的关系,围绕廉洁从政,从公仆本色、权力行使、品行操守、良好家风等方面,身体力行,谨言慎行,知行合一。

篇3:初中生有关学讲话谋振兴创新路征文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自身素养,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好务。我学习了XX一做这个教育课程后,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孩子们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小孩子尤其如此。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

“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给自己“充电”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但闲暇时又懒得动,而那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上一篇:管家的简介和岗位职责下一篇:小学数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