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初中生

2024-04-11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初中生(通用13篇)

篇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初中生

沏一壶茶,轻倚在小年的转角,幸福地怀想着流转的时光……村上春树把那些微小,但确实令人感到幸福的事,称为“小确幸”。

我的一年四季也有数不尽的“小确幸”。一月交给了元旦,十月交给了国庆……一年之中的所有节日里,春节是最大的。而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年味渐渐浓了起来,红色的年的气息伴着冬日的冷风吹入人的鼻腔,吹进人的脑海中,人的心中。那红色的温暖感觉,总令人想起自己相守想念的人,回忆起点滴暖人情意,细水长流的温情。

春节,当然少不了艳艳的中国红!小孩子们穿上红红的棉袄,窗户上贴着自己剪的大红窗花,门上贴着长辈提的大红对联,屋门口的空地上放着火红的炮仗……一切红红火火的事物,在最萧瑟的季节里,那真是“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我喜欢春节前起个大清早,和母亲坐车去远在十几里地的大菜市场准备年夜饭的食材,虽路途遥远,过程艰辛,却温暖了我们一家人的心。

我还喜欢春节前家中的大扫除。我宁愿相信那只是一种习俗,也不愿打破了纯真的心。我们全家都开始打扫,最慈爱的妈妈用扫把除去墙角的蜘蛛网,最有力的爸爸把成堆的垃圾搬出去,当然最小的我也在帮忙扫地。

过年时,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大概是包饺子了。大年三十的下午,外公赶好饺皮,外婆拌好了肉馅儿。大人们包饺子,我也跃跃欲试起来。不论外婆怎么教我,我包的饺子也是“四不像”,好不容易有点进步,又调皮地放了枚硬币进去,还悄悄做了个记号,希望能吃到这个“好运”。

“哦!过年喽!吃年夜饭了!”我高兴地到处嚷嚷。终于熬到了除夕夜,鞭炮声四起,一家人围在桌前。除夕之夜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刻,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的收获,无论是快乐的、难忘的,还是伤心难过的,年夜过后就都烟飞云散了。小孩子最期待的当然是拿红包了,我们总委婉地说着拒绝的话,可内心早已不诚实地想要了。到了晚上,天真、可爱的我们真的听从长辈们给我们讲的过年习俗,把红包都放在了枕头下,希望借助红包的吉祥来年为自己带来好运,红红火火!这才安稳进入了香甜的梦乡,等待来年的到来……

春节不就是一点点的红的汇聚,几丝挂在嘴角的美味,一家人聚在一起的幸福……每个人都有对春节的独家记忆――文化与脉脉温情交融相织,传承与更变,温情长流,欢乐相聚,与文化水乳交融……

我的春节,我所理解的春节,不重于形式,而归于情怀一一令人好像在那个叫“家”的甜蜜梦乡里,迷失在文化中缠绵着的温情……

篇2: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初中生

多年来,随着荣成环保力度的加强,荣成全域成为大天鹅的最佳越冬栖息地。有人曾戏说,在荣成,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大天鹅美丽的身影。

随着春节的临近,过春节出门观赏大天鹅成为山东荣成的新时尚。虽然受疫情影响,大家增加了口罩等防护措施,但一点不影响大家和大天鹅一起过年的热情。

赏大天鹅的最佳去处是烟墩角,在这里海天一色,成千上万只大天鹅,就在你脚下的海边游弋,他们也习惯了与游人一起近距离互动,人与天鹅和谐相处,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荣成人,过年看天鹅已经成为全家人的习惯。以前去看天鹅,要坐公交车,有诸多不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姊妹三个,家家都有家庭轿车,无论上哪儿看天鹅,都相对方便,只要一脚油门,就轻松到达烟墩角或者天鹅湖。特别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家过年不只是全家团聚,更注重精神和文化生活。逛景区、看天鹅成为我们的必选节目之一。大家通过一起赏天鹅,一起与天鹅互动,增加了彼此的交流,更促进了家庭和睦。特别是年迈的父母,以前他们过年,都希望在家,一起欢欢乐乐过新年。随着我们交通条件的改善,一到过春节,我们就驱车拉着他们出来看看,一起看看景色,一起赏赏天鹅。他们的观念也一点点转变起来,如果我们哪次玩得时间有点过,他们也接受在外面渔家乐一起就餐,再回家,而这在以前是不太可能的。随着经济条件的提升,父母们的消费观念也在转变,除了赏天鹅,更有其他的消费选择,特别是年迈的父亲,在我们多年的影响下,也开始一点点旅游了,生活的幸福感一点点提升。

随着疫情防控,家人们也自觉行动起来,无论到哪儿,都不忘防疫和自我保护工作,无论是一起外出就餐,还是购物,都把防疫工作放在第一位。哪怕是去赏天鹅,大家都不忘做好防疫措施,每到一地,都先戴好口罩,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家的防疫意识和健康意识也逐步提高。

特别是去看天鹅的时候,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多地追求近距离,而在合理和健康的可视范围内,可以和天鹅互动,但尽量不近距离打扰天鹅们的生活。在我们看来,保护大天鹅不仅仅要保护大天鹅的自然栖息地,更要保持天鹅的生活习性,不能为一已之私去打扰天鹅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生态,我感觉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篇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初中生

那么, 作为教育工作者, 该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焦虑, 顺利渡过不适应期? 鉴于对班级管理的摸索思考, 笔者认为以 “三民主义”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应当挑起大梁。即以学生为主体的 “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以及 “民强主义”应当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形成。

一、“民权主义”———虚怀若谷, 还学生之权利

“民权主义”, 简单的说是教师要归还原本属于学生的权利, 即把班级管理制度制定权还给学生, 把班级岗位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 7年级学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 他们开始有了参与感, 希望独立自主, 摆脱成人的束缚, 但是由于生理心理还未完全成熟, 遇到困难时亦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帮助。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归还学生以主人翁地位, 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的同时应积极引号学生对权利的合理化使用。

例如开学初班干部的确定, 是采取任命还是选举? 不少班主任选择了前者, 于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充当了领头羊的角色, 但事实表明管理能力与成绩优异并无直接关系。以任命的形式确定成绩优异者作为班干部会影响有班级荣誉感的后进生的积极性, 如此一来, 就不利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诞生。笔者认为, 在呼吁公平竞争的社会里, 班主任不妨采取公开选举的方式, 诚然, 班主任亦需根据各岗位的特点制定一定的要求, 因材施教, 取长补短。

俗话说: 如果没有限度, 自由便不是自由。班主任在还给学生权利的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履行义务, 对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提出合理要求。如在后续的班级选举等活动中, 可以考虑对自身义务不达标的学生做消除使用权利的决定。权利的归还是班主任放手相信学生的开端, 后续学生的表现是权利的保障, 光行使权利却没有履行相应义务, 易酿成失控局面。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 需要师生的合力, 才能和谐、安康。

二、“民生主义”———细雨润物, 携生活之手

杜威的 “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本文强调 “民生主义”, 指的亦是班级文化建设应与学生的生活相适应,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求发展, 在生活经验中求进步。

笔者发现, 一些班级布置墙上写满了诸如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名言警句。不可否认, 这些班级布置很讲究文化内涵的熏陶。然而, 高尚的话语能否真正触碰到学生的内心, 激起共鸣呢? 答案是否定的, 这些也许还抵不过 “踏实做人, 认真做事”这8个字。笔者借鉴优秀的班级布置, 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做一些努力。

第一, 班级公约墙。公约是规定班级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 是一个班集体发展的行动指针, 它将时刻提醒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学习, 不畏艰难, 勇敢上进, 为成为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的青年而不断努力奋斗。

第二, 生理知识墙。应该说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期, 伴随着生理变化, 学生容易面临巨大的恐慌。而考虑到大部分家长对一些生理问题避而不谈的现实情况, 生理知识墙无疑将弥补学生的空缺, 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理变化, 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从而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第三, 许愿墙。学生心中都怀揣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景。然而, 教师难以摸透全部学生的心思。因此, 教师可以借助许愿墙平台进行师生互动, 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这不仅可以促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不知不觉中, 也记录了学生的成长历程。

第四, 杂志报刊墙。书本上呈现的是静态的知识, 有些甚至是比较陈旧的, 难以与时俱进。仅仅固守这些知识, 会禁锢学生的思维, 不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作为教师, 可以在报刊墙上呈现新闻以及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 这可以给学生更多了解社会的机会, 也能不断培养他们对社会的思考。

三、“民强主义”———励精图治, 保强健之种

“强”在词典中有健壮, 有力之意。本文的 “民强主义”指的是要培养强健体制的学生, 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据2013年12月6日浙江省教育厅在衢州开的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所公布的数据显示, 浙江有47. 4% 的初中生, 感到学习压力大, 高于全国; 30. 8% 的初中生, 有 “抑郁倾向”; 62. 1% 的初中生近视, 超出全国近2成……数据表明, 初中很多学生正处于或即将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 而这与一贯提倡的“高效减负”背道而驰。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学校会利用课间操来舒缓学生紧绷的神经。然而, 单一枯燥, 没有新意的课间操难以维持学生长久的兴趣, 可以发现, 做操期间, 不乏有做操懒散、嬉戏胡闹等现象。作为教师, 应该留意学生的同辈文化, 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 并将兴趣点注入教育的元素, 达到劳逸结合, 事半功倍。 “少年强则国强”, 学生的阳光活力是一个班集体成长的催化剂, 是一个学校朝气蓬勃的体现, 更是一个国家光明未来的象征。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 是师生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的总和。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 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建设。本文立足“三民主义”, 提出对初中新生优秀班集体形成的思考。

关键词:班级,班级文化,三民主义

参考文献

[1]绉军.班级文化建设对优秀班集体形成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 2012.12.

[2]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 2012.08.

篇4: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初中生

【大扫除】

小时候,住平房,年关将近,最怵的就是大扫除,因为年底爸爸总不在,妈妈又倔得像头驴,非要大扫除。于是,我们姐弟俩被强拉着擦玻璃、扫房顶、挂窗帘,里里外外跑着递抹布。干累了,对着水管撅着腚一顿猛灌,直爽到心里。最喜欢满院红红绿绿贴春联,却还要清理上一年的旧印,因为用的都是自家现熬的浆糊,非常瓷实,半天都搞不定。小时候住平房,呵口气都冻成冰,一天下来小手皴得像倒刮的鱼鳞。

如今,家安在十层楼高,过年就只剩下贴对联、扫屋子。难得孩子爸在家,驾着梯子擦玻璃扫房子,忙上忙下,却没有记忆中小时候那般灰头土脸。10岁的女儿最喜欢写春联,有模有样的沾墨刮墨运笔。虽然没练过书法,难得有这么高的兴致,还是要举爪点赞。写好了,爸爸帮忙拿胶带一固定就0K。

【囤年货】

童年的记忆,总是和甜蜜的糖果绕不开关系。家里平时是没有糖吃的,年前会跟妈妈推着自行车在市场里挤来挤去,买瓶香油、买副对联、称点猪肉,最后一定要买一大兜子“喔喔”“佳佳”奶糖,挂在车把上心满意足地回家。白天出门一定会把衣兜揣得鼓鼓囊囊的,和小伙伴分享。这个时候谁要是掏出一颗酒心巧克力,真是羡煞众人。一口咬下去,滋溜一下酒芯儿顺着食道流进去,淡淡的甜滋滋的酒味,那种感觉美极了。还有妈妈做的炸带鱼、糖醋丸子,拇指食指一哆嗦,一个丸子就进锅了,对于我,那种好奇不亚于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所以一个假期我的体重总是能超越众人的期待,蹭蹭窜上去十斤。

如今,我们穿梭在全年无休全年供货的商超里,面对琳琅满目的东西,还是会挑挑拣拣,选副对联,换个靠垫,搬盆花……而蜗牛还是直奔糖果巧克力,狡黠得冲我吐个舌头,拽着我的衣角,眼巴巴地望着不愿挪步。

【穿新衣】

那时候,爸妈赚一点工资要养活老老小小N口子,平时是很少买新衣服的,过年为了省钱,巧手的妈妈会扯一些布,照着别人家的样子做,所以我们从上到下也都是新的。三十洗完澡就闹着穿出去,和小朋友比比,显摆显摆,看看到底谁的衣服更漂亮。还记得有一年三十晚上,我的新毛衣还差一只袖子没织完,妈妈说“丫头,毛衣织不完了,咱能不能过完年再穿?”我瘪着嘴没吭气,妈妈一直织到天亮人家的花炮声响起。直到现在我仍然固执地认为,孩子过年是不能没有新衣服的。

而今,常有新衣穿的女儿对于过年买衣服没有一点期待。反倒在“双十一”的时候就自己画了衣服的样子,选了毛线和布料,让我帮她做。于是,每天下班不论早晚,我都会拿起来织两针,断断续续也到了年三十。“蜗牛,还有半只袖子,妈妈可能织不完了,初三穿吧。”“额……”蜗牛居然以同样的招数对付我,瞧瞧,历史是多么的相似。所以,这个晚上我除了在吃饭,一直在奋笔(针)疾书(织)的。

【洗澡】

小时候家里不能洗澡,平时会打盆水瞎擦擦,而且要交水费,所以水要省着用。年前妈妈一定会带我们姐弟俩去单位的澡堂洗个澡,当然,弟弟是自己进男澡堂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进了戏场剧院,然后是混合着香皂味的浓浓的“人味”扑鼻而来。脱掉衣服,我记得我的手臂中间有条清晰的分界,靠手的这边是白的,以上要深一度。尤其手肘膝盖部位,妈妈会按在喷头上泡啊泡,泡软了再搓啊搓,搓一地泥。因为皮肤被搓的又红又痛,每次洗澡都像杀猪一样。

今年,我把女儿摁在浴盆里,边搓边唠叨“这每天洗澡都洗别人身上了吧,天天穿着衣服怎么肘子还脏成这样?”女儿满不乐意地嘟哝,“昨天刚洗了,今天怎么还洗?”嗯,我是养成了这个坏毛病,之前刚洗过澡,也会在三十晚上再好好洗洗,然后换上漂漂亮亮的新衣。

【包饺子】

那时候,讲究三十晚上把过年的吃食都准备好,初一到破五都不摸刀剪。妈妈忙着在厨房剁馅,我们围着妈妈把面揪成小块,再拍成饼子,捏成壳子,凑热闹。“我们__(弟弟小名)可厉害呢,什么都一学就会。”弟弟就被连哄带骗学会了擀皮,而我就负责包,什么月亮饺子、猪耳朵饺子、老鼠饺子,都不在话下。当然,哪个饺子里藏了硬币,就成了我和弟弟之间的秘密。每次煮饺子的时候,妈妈都会嘱咐我们,饺子煮破不能叫破,要说“挣了”,不小心摔碎了碗,要说“岁岁平安”。直到现在,每次吃饺子都会想起来,那是一种过大年隆重而热烈的仪式感。

今年,在婆婆家,几个孩子窝在一起,早早地嚷嚷着要包饺子。像模像样地填着馅儿,收着口儿,脸上身上都是粉,像极了花猫。“咱们里面少放了什么?”几只花猫异口同声“钢镚儿”“我们不要了,我们一会要抢红包!”人手一部手机,“抢红包”是这个时代孩子的记忆。

【春晚】

那时候,春晚和年夜饭是一个意思,年年必看。朱时茂和陈佩斯、黄宏和宋丹丹、冯巩和牛群、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毛阿敏《思念》,头天晚上看完,初一一大早,小伙伴就聚在一起重演。

回到现在,好多人说,春晚更像是五星级酒店的菜,规模大花样多,却没啥特色也吃不饱,所以看的很少了。我想,是有了更多能承载欢喜的东西。今年,电视机里开着春晚,女儿和姐姐弟弟们站在镜头前自导自演,还拉着我们表演,电视里说了什么我们一句都没听着,却觉得幸福感满满。

【拜年】

那时候,初一一大早要给爸妈拜年,然后被爸妈领着到七大姑八大姨家串门,拜个年揣着一兜子5毛、1块、5块的压岁钱,成就感满满。

而今,三十晚上我们都抠着手机,“滴—滴—滴—”的微信、短信不绝于耳,拜年是无声的语言,对比之下沙发边上落了层灰的电话机更加孤寂。女儿时不时拿起手机来个“美拍”,微信朋友圈就是各路美女帅哥的比拼场。

篇5: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初中生

儿时的年味是一首家乡童谣。二十三,叫菩萨;二十四,要扫地;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盖救救(方言,指杀猪);二十七,拍咯鸡(方言,指宰鸡);二十八,舂糍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讶,呷霸霸(方言,指吃鸡腿);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外甥郎;十四十五接姑娘。

儿时的年味是一次年度盛会。家乡有赶集的习俗,平常每五天到镇上赶一次集。但到了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进年货的这段时间,集市非常热闹,每天都是“大赶集”、“大盛会”,人山人海,一派繁华,与从各地回家过年的亲人们穿梭其中,那种感觉真是美不堪言,“此景只有人间有”啊。大年三十,华灯初上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晚辈给长辈拜年,叫“辞岁”。家乡长辈会拿出预备好的红包压岁钱赐给晚辈。一家人欢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叫“守岁”。娱乐方式有打麻将、斗地主、纸牌、手机玩红包游戏,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等。

儿时的年味是一次饕餮盛宴。最饕餮的盛宴当属杀年猪。年猪当天杀就要宴请杀猪的师傅们,一辈子难忘那种浸透到骨子里的新鲜劲和味,一年到头我和两兄弟用扯猪草喂养慢慢长大的年猪,是现代用饲料养的再到市场买来再放冰箱里冰冻的猪无法比拟的。杀完猪后家里挂满,除了春节吃的,其他的做成腊肉要吃将近一年,新鲜的猪血、冻豆腐、鲜猪肉做成的猪血丸子,更是名扬天下,其它地方模仿不了,做不出那种味道,把猪血丸子和腊肉相间在一起烹蒸,成为许多人一生的乡愁挚爱,其中的秘籍在于猪血丸子和腊肉的厚度,当然还有其它要点。除了杀猪盛宴,还有舂糍粑,腊月28那天,家家户户蒸一笼糯米,三五家为一伙,挨家挨户舂糍粑做糍粑,糍粑可以放在煤炭火或柴火上烤熟,也可放锅里油煎熟,还可喝甜酒一起煮熟,各种做法也将近可吃一年的。另外,各种年货应有尽有: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小吃点心、餐盘碗筷,有的做腊肠、香肠、干鸡、熏鱼、腊肉、干鸭、卤香干、鸡菌子,屋里屋外挂满了这些食物。年三十的蒸菜、腊鱼、腊肉、香肠、干鸡、珍珠肉丸、蛋饺、扣肉、炸藕丸,品种丰富味道鲜美,光看就忍不住口水直流,家家户户香飘满院,到处布满着浓浓的年味,这是寓意“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

儿时的年味是一幅大红春联。到了大年三十,要贴春联、挂年画、写福字。每年,要弟弟到集市去买笔墨纸砚,弟弟平时不听我使唤,这个时候却跑得飞快,集市离家很近,半小时后,笔墨纸砚全部备齐,我就开始舞文弄墨,横联:“紫气东来”,上联:“一年一度东风劲”,下联:“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年一换新,增添喜庆氛围,寄语福寿安康,也期待回来过年、拜年的亲戚朋友的表扬。

儿时的年味是一种乡愁眷念。大年初一清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迎接门神,带着妻子儿女往爷爷奶奶家拜年。初二带着媳妇家人回岳父岳母家拜年。初三到姑姑家,初四到姥姥家,初五开始就往其他一些亲戚家去,俗语叫“初五、初六走四方”。“七不出八不归”是说初七不宜出远门,初八不宜返回。初八这天商人宜主张开门做生意,大放鞭炮庆开市。年到这天渐行渐远了。至正月十五传统元宵佳节,舞龙灯、猜灯谜、吃汤圆、赏花灯,家家户户这天点亮所有的灯光,烧一盆炉火直圣深夜,至此年到这天真的走了。家乡的“年味”除了有丰盛的物质,更融汇了着浓浓的文化味、人情味,它凝聚了家乡人民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包含着民族的精神财富,包含着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情感。

篇6: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

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没有暖气,家家户户包括学校都是靠生炉火过冬。经常见小孩子的耳朵、手指上留有冻疮的痕迹,一出门大家都紧闭着嘴,只怕一张嘴口中的哈气也会立刻变成冰棍,孩子们头上戴着“火车头”样式的棉帽,可以护住耳朵,天气太冷的时候,老师上课时会听到孩子们在下面集体跺脚的声音。我们一大家子的棉袄都是我娘做的,袖口、领口都缝了边,便于拆洗,天冷的时候我常常把两只手往袖子里一捅,连手套都省了。

我姥姥家的窗户是木质的,用白棉纸糊窗户,既保暖又透气,一小格一小格的上面贴满了漂亮的窗花。姥姥人长得漂亮,又有一双巧手,她用彩色的纸剪了各种各样的窗花,我抢着要去贴,大人们不肯,说怕我贴歪了,可是他们贴的时候却要让我在下面看着,看贴得正不正。鸡窝上也要贴一幅“鸡肥蛋大”窗花,满含着对来年富裕生活的企盼。那时候家家都垒了鸡窝,就像电视剧《潜伏》里女主角自己垒鸡窝一样,不过不是为了掩护,而是为了补贴家用!我家的老母鸡很勤奋,每天都会下蛋。鸡蛋我们平时都舍不得吃,攒起来月底一次性卖掉,那时老母鸡也是家家户户重要的“生产力”。我那个时期主要负责喂鸡、收蛋,脖子上很骄傲地挂了把鸡窝钥匙,母鸡叫时我会飞奔着赶去,把手伸进鸡窝去小心地摸,因为有时候会抓到鸡屎。

现在经常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景象:那些忙碌且愉快的岁月。阳城人兴过年蒸馍馍,俗称泡面枣花馍。蒸馍是项全家总动员式的大工程,男人们负责支蒸笼、揉面,女人们负责捏花压花。我的姥姥用擀面杖将面团擀了长条,两边用筷子压出折子来,按两大枣,一卷一卷地卷起来,枣花就成型了,蒸好后还在每个馍上点了红点。娘给小孩子们做了小动物,可爱的兔子、羊、牛,还给我们每个人都做了面娃娃,有大有小,我们女孩子尤其喜欢抱着面娃娃玩儿。

过年最喜欢的事就是逛大街。小时候县城里总是组织着各村镇闹红火,姥姥早早就搬了几条长凳占据有利地形,抱了我们几个孩子看热闹。当时,各个公社大队精心准备节目上街表演,从西关出发,浩浩荡荡地穿街走巷,从东门坡转了到南关返回,有跑船、舞龙灯、踩高跷等等,各不相同,最有意思的要数“二鬼摔跤”和“扮故事”。“二鬼摔跤”的造型是两个纠缠扭打在一起的小鬼,其实是一个人装扮的,但是表演得活灵活现,手脚并用地一会儿这个把那个按在地下,一会儿那个把这个打得跪地求饶。扮二鬼的演员总是爱找了人多的地方扭打,特别是小孩子多的地方,他所到之处就会引起小孩子们惊恐并带着欣喜的尖叫。我印象最深的是“高桩故事”,高高的木桩上绑了化好妆的小孩子,大多是经典名剧中的历史人物,下面背着木桩的大人们也化了妆,还要根据所扮演的造型做出些符合人物特点的扭动姿态。比如秦香莲就是一路的小跑,做出奔命喊冤的样子,包拯就得威严地一步一步地踱着,上面的小孩子要和下面的大人配合起来。

篇7: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幼年时那快乐的童谣,在阳光里穿梭着,至今犹在耳畔萦绕……

一进腊月门儿,便有了一两声的“手摔炮儿”的炸响,于是,小村子里便热闹起来,年味儿也会愈发地浓重。

腊月初八,是母亲最忙碌的第一天,她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了,淘洗各种米、豆、红枣和花生米等,然后在大地锅里舀上多半锅水。等把水烧开了,便把淘洗好的混合米下到锅里。白色的泡泡儿托着各种颜色的粥料,上下翻滚着,煞是好看!香气氤氲里的母亲,那姣好的面容,更加白净俊美了!我常常趴在炕沿儿上,翘着头,看母亲熬制八宝粥。在我期盼的眼神里,八宝粥终于熬好了。母亲总是先让我给五保户陈奶奶送上一小盆儿,陈奶奶每次都笑呵呵地夸赞我的母亲:“孩子,你妈妈真是个善心的大美人儿啊!”回到家之后,母亲早已给我们姐弟几人盛上了满满一大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热气腾腾的八宝粥,笑语盈盈,其乐融融,那香糯清甜的味道,在我心里无人能及!

腊月,是奶奶剪窗花儿最忙活的时候。母亲常常用童谣来形容奶奶剪的窗花儿“剪只鸡,剪只鸭,剪只喜鹊叫喳喳。”奶奶剪的窗花儿,十里八乡都有名气,外村人家办喜事,还有不少慕名前来让她剪窗花儿的呢!因此,我们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爱往我家跑,来跟奶奶学习剪窗花儿,奶奶当然是有求必应。于是,小小村庄的窗户棂上,贴出的窗花儿,几乎都是奶奶打样儿设计并亲自裁剪出来的。奶奶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感念和向往,都绕成了指尖儿的绚烂,她剪出的那些活灵活现的小生命,陪奶奶度过了岁月里的安暖时光!年幼的我,最喜欢干的活儿,就是帮奶奶打扫碎纸屑,那些大红的纸屑,被调皮的我,任性地安放在院子里的大雪堆上,像极了朵朵红梅傲放于寒雪之中……

腊月,也是老爸最忙活的日子。毫不夸张地说,全村过年和孩子们结婚时所用到的对联儿,老爸全部承包了。要过年了,乡亲们早早地在集市上买来了大红纸,老爸逐一在红纸的一角写上名字,然后抽空就写上几幅春联。老爸写春联时,我绝对是最好的小帮手。别看我当时才六七岁,却啥活儿都能干,帮老爸裁纸、叠格儿、研墨、晾字、涮笔……老爸写好之后,我就双手端起来,放在院子里。红红的春联,被我摊晒在冬日的暖阳里,柔和的光线亲吻着她,散发出缕缕醉人的墨香。那时,我家的院子里简直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壮观得很,我常常引以为傲!墨迹全干之后,我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按照老爸的吩咐,挨家挨户去送春联。乡亲们都亲昵地称呼我“送福小天使”,听了之后,那欢跃的心情无法比拟!

腊月的记忆里,还有飘香的炸绿豆丸子,一家人欢欢喜喜赶年集,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孩子们手提自制灯笼的嬉戏声……

篇8: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

有红包,有饺子,有新衣,很多地方兴鞭炮,我们这儿也有,而且我们这儿的鞭炮更响。

放鞭炮要等晚上才开始,差不多六点钟的时候,街上的人都出来了,变成了一片热闹的海洋。

到了晚上,家人开始包饺子,妈妈先把饺子皮、馅等准备好,糖可不能少,据说呀,它代表着甜甜蜜蜜。

姥姥包饺子的动作干脆利落,我包出来的饺子却怎么也不像,心想:既然包出来不像,干脆不如放弃吧。姐姐看到了这一幕,教育我:“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而且饺子还要包好看一点。因为它代表着团团圆圆。听了这句话让我重新振作起来,仔细看了看姥姥包饺子的动作,发现动作其实挺简单的:首先要把皮擀好,再拿擀好的皮放上馅和糖,最后把皮捏几个褶,封好口,这样,一个白胖子就包好了。姥姥把白胖子扔下锅,在锅里的饺子像一条条小银鱼在水中窜来窜去,来回游上几圈,就可以出锅了。

等到饺子冒着热气出锅时,我便迫不及待地用手抓起一个就往嘴里塞,顾不上烫嘴,细细品尝饺子的味道。饺子馅在嘴里发出愉快的呻吟,让我欲罢不能,一个又一个的饺子进了我的肚子,撑的我肚子溜圆,留给我回味的有美味,有品尝自己劳动果实的满足感,更有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光。

篇9: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主题征文

每一个儿童的春节,都是一段最为快乐的时光。小时候的春节,有意思,无忧无虑的,傻傻糊糊的过春节,我小时候过年不喜欢穿新衣服,因为那不是一个崇尚享受的年代。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总觉得挺别扭的。但我对鞭炮却情有独衷,那时稍大点的鞭不敢放,只放那种红色的小鞭。珍贵的2厘米长的鞭炮,舍不得整串的一次放完。买来鞭炮要先拆散,每次出门抓上一小把,然后一个一个的放。这样,每点一个,就都能带来一次心惊肉跳的快感。

还有纸灯笼,表弟们来了,老老少少的,晚上都住在一起,打地铺,打枕头仗,摸瞎子,站在哪的都有,尖叫,激动,多好啊,那时候,单纯,穷,但很快乐。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带有白玻璃灯罩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节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擦的锃明瓦亮。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篇10: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新年征文

在我的记忆里,我家的年味儿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开始的。每年的小年这天,奶奶都会用高梁秸的光滑节段早早的扎好小马,只待太阳落山,奶奶那已喂饱草料的小马便要驮着灶王爷到天庭向玉帝汇报工作去了。奶奶一边摆上糖瓜、点心等几样贡品,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灶王爷,心地善,吃完糖瓜飞九天,请到天庭言好事,风调雨顺保平安”.在奶奶虔诚的祭灶声里,新年一天天的就来到了眼前。

过了腊月二十三,我们家迎新年的大幕便徐徐拉开。过新年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奶奶的重头戏--摊煎饼。

每到寒假前一两天,奶奶便算好了放假的日子(一般都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放寒假),反复找我们验证准确的日期,和我们姐妹几个商量,放了假跟着她去推水磨子(把泡好的各种粮食碾碎成糊状)好不好?等我和妹妹们痛快的应承后,奶奶便准备好几个中号或大号的盆,分别按比例泡上豆子、高梁、大米、麦子等好几种杂粮,大约泡上两天两夜的样子,等这些粮食都渐渐胖了起来,我们也到了放假的日子,爸爸妈妈忙着准备年货,奶奶便挪动着她那双三寸金莲的小脚,率领着我们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跟她到有水磨子的邻居家推磨。

水磨是由上下两块又厚又圆的大石头组成,上面这块中间留有放粮食的圆孔,两块圆石相对的面都凿的凹凸不平,便于把粮食辗碎。奶奶一遍遍用清水把磨子涮干净,为我们用绳子绑牢磨棍的头部(以免滑落),嘱咐我和妹妹们要匀着用力,走快的时候都快走,走慢的时候都慢点走,我们几个如果步调不一致,磨棍就会掉下来粘上磨好的粮食糊糊。奶奶负责向圆孔里添粮食和水,确保磨出的水糊浓度合适。我和妹妹们通常会在磨道里一会走一会跑,弄的磨棍经常掉,粘的上面满是粮食糊糊,奶奶也不恼,一边嘱咐我们下次注意点,一边还表扬我们人小力气大,小孩办大事等等,把我们一个个夸的心花怒放,越干越带劲。这些粮食大约得磨一上午的样子,直到我们都累的都不想走了,头发和小棉袄也被汗水浸湿,两大盆粮食才能磨成白花花的粮食糊糊。

接下来就到了奶奶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奶奶摊的煎饼又薄又匀,在我们村是公认的NO1.

奶奶在厨房打扫好的空地上,用三块砖头支上摊煎饼用的鏊子,把粮食糊糊盆都端到身边,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就开始了摊剪饼的工作,鏊子下面用麦秸杆小火慢烧,鏊子上先用炊帚疙瘩涮上一层油,然后舀上两勺粮食糊糊,用拐子(摊煎饼的工具)把水糊均匀的摊开,灶下慢慢添少许柴草小火慢煨(火大了会糊),等鏊子上的煎饼上面没有水分快熟的时候,奶奶便用镪锅刀小心翼翼的围着鏊子镪一圈把它翻过来,等煎饼两面金黄,一张薄如蝉翼的煎饼就做好了。这个工作奶奶得做整整一天,摊出的煎饼摞起好高,足够我们全家人吃上十天半个月的。等摊完煎饼,奶奶会一边锤打着又酸又痛的腰,一边露出满意的笑容。每次煎饼摊到最后的时候,奶奶会在剩下为数不多的面糊中加入盐和五香面,为我们这些贪吃的小馋猫摊上一些又香又酥的小煎饼。美味极了!奶奶摊的煎饼是我吃过最美味的煎饼,既便现在用机器做出的煎饼也无法与其相媲美。

每年过了腊月二十六,奶奶和妈妈便整日在厨房忙碌,蒸花糕、包大包、做花卷、煮肉炸丸子。我放了寒假没事,也常想跑到厨房去帮忙,可每次都被奶奶给撵出来,嫌我爱说话,特别是心疼我时不时拿她那为数不多,蒸花糕用的大红枣吃,即便我数一数打好几块花糕了奶奶也不乐意,说过年的东西不能数(寓意是多的数不清)。忙忙碌碌几天后,枣卷、花糕、包子就装了满满一大缸。

每年煮肉的日子是我和妹妹们最盼望的日子,这天妈妈会用大锅煮肉,大铁锅里放上花椒,茴香等大料,添上水,再放上切成块的肉便开始点火,这时妈妈会把平时舍不得烧的成块干木柴添进灶堂,蓝蓝的火苗呼呼的舔着锅底,肉香味一会儿就溢满整个小院,我和妹妹们这天也顾不得出去玩了,一会儿跑到厨房问一遍:“妈,咱们的肉快煮好了吗”妈妈总是笑着说“快了,快了,煮好了叫你们,都出去玩吧”!我们眼巴巴的等着妈妈掀开大锅,为我们每个人找一小块儿带肉的骨头,然后从上面撕下一块块的流着油的小肉条塞到我们每个人嘴里,看到我们吃的心满意足,妈妈的脸上满是爱怜的笑容。

腊月二十九这天,我们几个孩子的任务就是跟着平时不怎么爱劳动的爸爸打扫卫生,爸爸指挥着我和妹妹们桌子底下床底下通通打扫一遍,平时用不着的大盘子小碟子也统统的搬出来刷洗一遍。平时爱着急的爸爸这几天脾气变的好了许多,也不怎么大声呵斥我们了。那几天感觉特别幸福!

我最喜欢的还是跟着爸爸贴春联,我们家贴春联一般是腊月二十九的下午,妈妈打好浆糊,爸爸就带着我们几个开始分工劳作,我负责在裁好的春联中找出每个门的上下联、横批、门心,也许对文字的热爱就是缘于对联上的文字。妹妹们负责传递,爸爸负责在扫干净的门上刷好浆糊粘春联,家里有大小六七个门,这项工程一般得耗时半个下午,等红彤彤的春联贴完,小院子里过年的气氛就更浓了

春节的高潮时期,一般是年三十的傍晚时分,那时家家户户门口都燃起小堆的柴火开始放鞭炮,这时候,最兴奋的就是我们这些满街跑的孩子们,我们都把早已准备好的滴滴筋、小摔炮、二踢脚拿出来,一边点一边满街的跑,去各家门前去捡没响的哑炮,真是快乐极了。等我们在大街上疯跑够了,就到了家家户户开始喝辞年酒的时候,一般是同宗近亲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拉家常,从家长里短到到今年的收成情况;还有家里有什么喜事愁事;孩子们学习怎么样?谈话内容无所不包,直到午夜10点左右才各自回家。

午夜12点是我们家最有仪式感的时刻,爸爸最喜欢在辞旧迎新的午夜燃放他精心准备好的大鞭炮,当春节联欢晚会接近尾声,爸爸开始隆重登场,从11点55分爸爸开始登上房顶,把鞭炮缠满准备好的长杆子,11点59分50秒左右,地面准备点火的妈妈开始准备就绪(后来这个神圣的工作传到了二妹和弟弟手里),只待爸爸一声:“点炮”,我们家这挂长长的鞭炮就开始噼里啪啦的响起来,一年之中,爸爸最在意午夜这次放鞭炮,他一般要求自己家的鞭炮燃放时间最精确(午夜十二点整)、声音最响、燃放时间最长。等放完鞭炮爸爸从房顶上下来,整个人早冻了个透心儿凉,心情却高兴的像孩子一样,一边下梯子,一边念叨:“我听了,今年还是咱们家的鞭炮响的时间最长”。

等吃完午夜十二点新年的第一顿饺子,奶奶和爸妈给我们每个人发完压岁钱,要去休息了。爸爸这时会扶奶奶端端正正的在太师椅上做好,然后恭恭敬敬的双膝跪地,嘴里说着:“娘,忙了一年,您辛苦了,儿给您老人家磕个头”,然后依次是娘给奶奶磕头,我和弟弟妹妹们给奶奶磕头,奶奶一边扶起我们,一边说:“别磕了,别磕了,现在都不兴这个了”,脸上却露出幸福的笑容。那时爸爸也特别盼望我们过年时给他磕头行礼,是我这个老大没带好头,总觉得那是封建礼教,再加上总有些不好意思,一直也没能把爸爸这个孝礼传承下来。

打发我们老的小的一个个都睡下,妈妈便开始拿出我们初一要穿的新衣服,一件件的检查收尾,看看还有哪件没订好扣子,哪件没撩好裤边。还有哪双新棉鞋没穿鞋带砸扣眼。等做完这些扫尾工作通常都到了凌晨一两点,眯上一会就得早早起来下饺子,准备早吃完饭到各家拜年。就这样,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篇11: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作品

自我有记忆以来,每到除夕夜当日,分散在上海各处的一大家人便会齐聚在祖辈家中,见面第一件事,便是互致新年问候,而小辈们则会拉着祖辈的手唠唠家常,诉说许久未见的思念。白天,大人们或凑齐4个人“搓”几场麻将、或一起准备年夜饭的食材、或坐在一起吃瓜子闲聊,到了晚上,一大家子围坐在圆桌旁,桌面上铺着白色的桌布,桌布上摆了一圈冷菜、饮料以及数量众多的餐具,年夜饭就这样开始了,大家一起举杯庆祝新一年的到来,随后,家里总会有一人临时离席,为了保证众多菜肴的新鲜和温度,这位“掌勺人”无法与我们一起享用美味,她需要不时来往于厨房与饭桌之间,将新鲜出炉的热炒端上桌……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能让家中所有人都吃到热气腾腾的菜肴,年夜饭的地点变成了饭店。虽然地点变了,可是家人间温馨热闹的氛围依旧,省去了年夜饭的准备以及后续的收拾环节,家中的“掌勺人”轻松不少。

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打乱了我们的春节计划,为了祖辈的身体健康,也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不聚集,家里的团圆饭第一次取消了,虽然没有了形式上的举杯庆祝,但在“微信群”这个“好帮手”的助力下,我们全家人在线上“团圆”了,在“微信群”里,大家纷纷“晒出”准备好的美味佳肴,还使用了各种生动的表情包作为回应,很是有趣,线上“团圆饭”非但没有使家人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反而变得更加紧密了。只是,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也许是面对面的那种激动,也许是牵着手时的温暖。

20_年,疫情还未完全消退,防疫举措依然在实施,这一次,我们重回了最初的“年夜饭”模式,在祖辈家吃团圆饭,但又有所不同,我们选择用年夜饭外卖套餐的形式,取代在家烹饪,这样既能保证老人们的健康,又不至于让“掌勺人”游离于餐桌之外,全家一起享受热气腾腾的团圆饭,感受着阔别两年的“年味”。

从自己烹饪到饭店就餐,从线上“云团圆”到年夜饭套餐,科技的进步、服务的优化,使任何外部环境变化都不会成为家人团圆的障碍。而正是有赖于国家出台的有效的防疫对策,较快地控制住各地散发的疫情,才使得20_年的线下团圆饭得以实现。“有国才有家”,正是在祖国的庇护下,我们才有现在的安宁与团圆。

篇12: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素材

每年过年都是爷爷奶奶最开心的时候,他们都是经历过穷日子的人,在土地上默默耕耘了一辈子,最大的念想也就是子孙能够幸福安康,忙碌了一年的孩子们围在父母身边,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比什么都让人开心。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慢慢感觉到好像年味变了。其实,细想起来,变的不过是方式,不变的是过年的内涵:记忆中我们的拜年是作揖磕头说祝福,现在则是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发祝福;记忆中的压岁钱是必须向长辈磕头才能获得,而现在孩子们在手机上争抢红包不亦快哉;记忆中的年夜饭是长辈们老早就一样一样地准备好,而现在到饭店提前定制就可以事半功倍,还能省去洗碗刷盘子的时间,解放双手的辛劳;记忆中的过年是走亲访友闲唠嗑,而现在则是说走就走全家游……

篇1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初中生

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那种殷切的心情就如同饥饿的乞丐等盼一锅出笼的热包子。可我等盼的究竟是什么呢?想想无非是一顿能带点肉腥的饺子,给长辈们磕头赏的一毛两毛压岁钱,还有隔两年才有的一件新褂子……在那个物质匮乏、多数人家都很窘迫的年代,只有过年父母才肯缓释一下平日的节俭,让我们尽情享受一顿不限量的白菜帮加带点猪肉馅的水饺,对于平时以窝头地瓜干为主食的姊妹们而言,的确值得期待。除夕夜守岁,父亲会满上一杯九分钱一两的地瓜干酒,敬完祖上再自饮,还会念念有词:“过年过年,富人过年穷人过关。”父亲说他小的时候,穷人管过年叫“过关”,因为那年月穷人借债的多,到年底就要还清一年的债务,有民谣道:“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债主如果看到对方家里贴上了红对联,就不能再上门催债了。穷人家这一关就算过去了。“为什么呀?”我们不解。“因为贴上对联就说明人家一家人开始过年啦,怎能再上门催债?那就太不‘仁义’了,整个正月都不得催债。中国人还是很讲究‘礼仪’地。”我就很为《白毛女》上的杨白劳不知道早早贴上对联,而被黄世仁逼死在大年三十咋舌惋惜,现在想来“桃符”能挡“鬼”一说还是不无道理的。讲这话的时候,父母亲都满足于自家过年没有上门讨债地,能安心安稳地吃顿水饺而感恩社会的进步。孩提的我则感叹那红对联的神威。

八岁那年,我们家还真就开始了卖对联的修行。父亲是运河沿大小码头一带公认的秀才,那一手苍劲漂亮的毛笔字更是人见人夸,于是每年从腊月二十几,手拿红纸找父亲写春联的左邻右舍便不断登门,赶上那年爷爷去世,我们家三年不能贴对联,这给正在为我们学费钱犯难的父亲开辟了思路,也开启了我们家历时三十年的“卖春联”生涯。父亲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写春联,学校一放假我们姊妹就去闸口丁字路口出摊。卖春联不仅解决了我们交学费的问题,同时宽裕了过年的开支,餐桌上有了猪头肉,手里的“扑拉激”变成了火花,兜里的钱除了交学费,还多出了几毛买花生粘吃。除夕夜的气氛较以往更加欢快,父亲的话题也经常围绕我们的学费和学习展开:“学习要用功,知识装到肚里,风吹不掉,雨淋不湿,小偷偷不走,强盗抢不跑,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只有学问才配受人尊敬。都说阴天饿不死瞎眼雀,那是没挨过饿的人说的话。”父亲的教诲至今萦绕于耳,就像每年除夕的钟声警示着我们,不敢懈怠生命的时光。

白云苍狗岁月催人,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过年早已超越了温饱的需求,演变为“团聚”的代名词。日常忙于工作、生意、孩子、家务的我们,在为生计奔波的岁月里,迷失在春夏秋冬之中,似乎麻木了自己,只有当街上挂起摇曳耀眼的红福字,才猛然意识到“年”的来临,心底涌起对儿时过年的怀恋与追忆,开始期盼过年时与父母姊妹团聚的时光。至于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就是能围在父母跟前感受亲情,挤在陋室里叙家常亦是周身的温暖。爱心回家成了过年最本质的旋律。不管是布衣平民还是事业有成,无论是不愁吃穿还是腰缠万贯,都没有回家与亲人团聚有着最真切实在的幸福感。只有与亲人共享成就,与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共享快乐,才是真正令人陶醉的成功。

曾几何时,过年回家在国民心目中究竟有多重大?看看每年的春运大军,那大包小裹的人流,那排山倒海的气势,就知道“年”的威力和黏性。或许,在交通部门看来过年是春运,在机关企业眼里过年是放假,在经营者那里过年是商机,外国人定义中国的年是停工停产……然而,对于游子,年是回家,在亲人心中,年是团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姿多彩。过年的形式也愈加多元化。前些年旅游过春节成为一种潮流,大概人们倦怠了吃饱喝足看春晚的乏味,不愿再蜗居宅家,众多时尚一族借着假期开起私家车,拉上一家人,有说有笑去奔赴一场游走的春节,在领略异地风情中开阔视野,在游山玩水时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进而很多老年人开启了候鸟式旅居模式,在经历半生劳碌之后,开始品悟生活的本真,享受心灵放飞的畅然。退休后的老人们夏季欣赏北国风光,冬季又纷纷来到南国之乡,感受温润清新椰林婆娑的南国风景。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里,我带着黄河运河远古的尘烟,也随候鸟人流来到碧波蓝天的南国海岸,体味一种别样的“过年”,如果说苏东坡“身心安处即是家”的观念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候鸟一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则是一种主动地追寻,让自己生命的内涵得以延伸、拓展、超然。

去年,一场突入其来的疫情,搅乱了人们过年的心境,也改变了众多精心策划的过年方略。瞬间,14亿国人众志成城,千万个步调统一在一致抗疫的旗帜下,在安静、紧张、坚守、期待、信念等五味杂陈的氛围中,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然而,正是这个特殊的春节,验证了我们的党一心为民,验证了我们的政府担当作为,验证了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无私无畏,验证了我们的军队勇往直前,验证了我们的人民听从号令……民心更加凝聚,国家更具威力。今年的春节,大家都时刻准备着,为了安全,为了家国,为了明天的美好,过一个服从安排的“年”。

过年,始终跟随时代的脚步在与时俱进:从神话的桃符到诗词的对联,从噼里啪啦的爆竹到环境治理的安静,从磕头作揖拜年到贺卡微信问候,从回家相聚到出游赏景……年不断演绎着形式,丰富着内涵。年的姿态越来越丰满,年的旋律扣动着我们的心弦。当然,无论何时,年是新旧交替的接力,是岁月静好的延续,过年的隆重没有变,过年对未来的希冀没有变。

上一篇:大学军训心得大一精选作文下一篇: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视导材料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