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过程和铸造产品监视和测量

2024-05-03

铸造过程和铸造产品监视和测量(共8篇)

篇1:铸造过程和铸造产品监视和测量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铸造过程和铸造产品监视和测量 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2 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诸过程的运行是否满足策划要求,或产品的质量特性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或顾客要求;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3 职责

3.1质技科负责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2办公生产科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运行质量监督检查,进行策划并实施具体监督。

3.3 供销科负责销售指标及售后服务和顾客满意度调查。4 程序

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a)目的:发现并解决问题,保持预期的过程能力,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b)监视与测量对象: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 c)采用的方法包括:内部审核、过程能力分析、工作质量的检查、过程有效性的评价等;

d)对于产品实现过程,可通过抽样检验、控制图、过程能力分析等方式进行监视与测量,其他过程可采用工作总结与工作业绩评价等方式进行监视与测量;对于过程的有效性可通过内部审核予以评价;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e)通过监视与测量,当发现过程未达到预期结果时,应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各部门对本部门控制内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办公生产科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全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于出现的问题,各部门及时制定纠正和纠正措施,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办公生产科负责组织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

4.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2.1质技科负责编制各类检验规程,明确检测点、检测频率、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设备等。4.2.2进货检验

4.2.2.1对生产购进物资,采购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后交给检验员检验。4.2.2.2物资入库

a)库管员根据合格记录或标识办理入库手续;

b)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应将该不合格品进行不合格处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2.3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

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根据规定的物资重要程度,在《原材料检验规程》中规定不同的验证方式。4.2.3半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4.2.3.1过程检验

对设置检验点的工序,加工后将产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员依据《检验规程》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进行检验,填写相应的工序检验记录表。对半成品,盖检验员章后方可转入下一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2.3.2巡回监控

生产过程中,检验员应对操作者的自检进行监督,认真检查操作者的作业方法、使用的设备是否正确;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者,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2.4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4.2.4.1需确认所有规定的进货验证、半成品监视和测量均完成,并合格后才能进行成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4.2.4.2检验员依据成品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合格品签发“合格证”,仓库凭合格证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4.3除非顾客批准,否则在所有规定活动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因顾客批准而放行的特例,应考虑: a)这类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b)这类特例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满足顾客的要求。

4.2.5首检:对于模具控制的产品执行首检,首件连续三件合格,投入批生产;否则再六连件续检合格,才能投入批生产;如还不合格应检修模具和设备。待模具和设备修好后,从新生产并执行首检。4.2.6监视和测量记录

4.2.6.1在监视和测量记录中应清楚的表明产品是否已按规定标准通过了监视和测量,记录应表明负责合格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对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格品控制程序》。

4.2.6.2监视和测量记录由本部门负责保存。5 相关文件

5.1《改进控制程序》。5.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3《检验规程》。6 记录

6.1《产品检验记录》。

6.2《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6.3《纠正/预防措施实施单》。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

好好学习社区

篇2:铸造过程和铸造产品监视和测量

中国国际专家交流网 乔海欣

[内容摘要]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是整个产品实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证实和改进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过程方法原理,按照过程各项质量活动的逻辑顺序,围绕组织结构、文件控制、记录控制、进货、工序、最终检验和持续改进等有关内容,对产品的监视和没量过程审核要点进行了探索,旨在抛砖引玉,以向各位专家和同行们请教。

[关键词] 产品 监视和测量过程 审核要点 [论文]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在制造企业又可称为产品检验过程,是产品实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本手段。产品检验过程的质量职能是鉴别、把关、证实和监督,其基本任务就是保证出石产品符合预期的规定要求。现代质量管理固然强调预防为主,但并不排斥、削弱和否定产品检验的作用。ISO9001:2000标准把产品的监视与测量编排在第七章外,其本意并不是否认产品检验是产品实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为了防止它人不恰当的删减而降低整个标准的实施力度。在第三方认证审核中,产品检验过程一般都由审核组长和专业审核员审核,这更说明了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怎样保证、证实和改进产品检验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值得研究。笔者长期在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根据过程方法的审核思路,现将产品检验过程的审核要点整理如下,以向有志于祖国质量振兴事业的各位专家和同行们请教。

产品检验过程的审核涉及 ISO9001:2000标准的职责权限、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人力资源控制、生产服务过程提供、标识和可追溯性、产品防护、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过程的监视与测量、产品的监视与测量、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持续改进等条款的内容以及进货检验、工序检验、最终检验、包装检验等有关活动。按照过程方法的审核思路,笔者认为应按以下逻辑顺序进行审核:

一、组织结构情况。首先同检验部门领导交谈,了解本部门的组织结构、人员分工、产品特点和检验流程;了解部门领导及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是否已形成文件,能否体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任务具体、权限适当;其职责条款是否包含对错、漏检及检验结构的正确性负责,对出厂产品质量负责等有关内容;了解部门领导及检验人员有哪些权限,其权限能否保证履行其职责,在产品、进度压力下能否保证不受干扰地行使监督、检验职能。

二、质量方针、目标落实情况。同检验部门领导交谈,了解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以及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重要性的理解程度,了解公司中长期质量目标是否转化为公司质量目标,公司质量目标怎样转化为本部门的质量目标,本部门的质量目标怎样展开为本部门各类人员可测量、评价的具体指标和工作任务以及实施和实现情况。

三、文件控制情况。了解本部门有哪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各种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抽查发文记录,看各种文件的发放范围是否经过授权领导批准,能否保证检验过程的各工作环节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抽查收文记录,看临时工艺等失效文件能否及时从生产现场撤出。查阅文件内容看有无擅自更改情况,文件更改是否有经批准的更改依据。抽查文件更改通知单看所有应改文件是否均已更改到位。抽查 3-5份图纸、工艺、检验指导书等技术文件,看其正确性、统一性、完整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查阅文件内容,看是否对被检产品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手段、验收准则以及检验记录作出明确规定,文件的可操作性能否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

四、进货检验情况。到进货检验现场了解是否有采购部门提供的合格供方名单,对未经批准的临时采购以及不在合格供方名单范围的采购物资,检验人员能否有权拒检。了解采购物资的种类,看是否按照 ABC分类或依据采购物资对主机产品的影响程度决定其检验方式和检验频次。抽查3-5种采购物资,了解进货检验部门有无作为检验依据的技术标准、检验指导书或有关技术协议。了解有无进行进货检验所必需的检测器具,当不具备检测能力时,是否定期外委检验或要求供方定期提供检验、试验报告。查阅检验文件,看是否对首批供货和批量供货的检验方法作出了规定并贯彻执行。了解所使用的抽样方法是沿用百分比抽样还是照国际2828标准进行抽样。检验现场是否对待检区和检验区作出划分,对待检产品、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是否进行了检验状态标识。询问是否发生过紧急放行情况,其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有关文件的规定。不合格物资是否进行了隔离,其让步使用是否经过授权领导批准。进货检验记录是否完整、准确、清晰,是否按规定期限保存,是否具有可追溯性。

五、工序检验情况。到生产现场观察,检验过程的各检查站的布局和检验点的确定是否合理,能否满足检验要求。了解生产现场首检和巡检执行情况,当工艺、设备、工装等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是否严格执行首检的规定。对首检的零件是否进行了标识并保存至当班结果。了解现场检验人员是否按规定的路线、时间、频次和标准对各工序进行巡回检验,并从有关记录和能否防止批量不合格情况发生来评定首检、巡检的有效性。了解检验员是否对操作者执行工艺情况进行监督,是否对操作者一次交检合格率情况进行评价。现场观察检验人员与操作工人是否使用同一把量具;了解现场检测器具的数量、性能、量程、精密度能否满足测量任务的要求;在用的标准量具是否纳入周期检定并能溯源到国家基准,自制量具是否定期校准并将校准依据形成文件。观察现场所有在用的检测器具有无校准状态标识,是否都在有效期内,有无超期使用情况。当发现量具失准时,是否对已检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审,必要时是否重新进行了检验。对量具失准原因是否进行分析并采取了相应措施。现场观察产品检验状态标识情况,了解用于检验状态标识的检验印章、标签和合格证是否进行严格管理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错用和流转。对明确报废的废品是否采取了适当措施并及时清出现场。对返工、返修产品是否重新进行了检验;对需要让步使用的产品是否经过授权领导评审、批准,并作出了让步回用标识,以提示下工序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六、最终检验情况。在最终检验现场应了解被检产品规定的进货检验、工序检验是否均已完成,结果是否满足规定要求。了解被检产品是否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照企业出厂技术条件或检验规程,看是否覆盖了有关标准所规定的检验项目。在整机入库或交付用户之前是否完成了所有的检验项目,对涉及产品安全、功能、可靠性和环保方面的关键和检验或试验项目是否按文件规定的条件和要求完成。在产品装配、试验过程中已发现的质量问题是否均已排除并经检验人员确认。了解有无由企业领导或用户批准放行产品的特例,是否符合标准或法规的要求。在审核产品包装检验过程时,应了解是否根据产品特点、运输条件和交付方式编制了包装技术条件,包装箱能否保证产品不损坏、不丢失。包装过程是否针对防雨、防潮、防震、防锈等要求采取了相应措施;包装箱内的零部件是否适当固定,是否会因相对运动、相互碰撞造成损坏。抽查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三包卡和装箱单等随机文件是否完整;对照装箱单核对包装箱内各种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符。

七、检验记录及数据分析情况。检验记录是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客观证据,是企业在涉及产品责任法律事务时进行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审核全过程应注意观察所有的检验记录是否包含有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批次、检验依据、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实际检测值、检验日期、检验结论和检验人员姓名等有关内容。凡有量化要求的项目是否有检验数据,其量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和法定计量单位。检验记录表中有关项目是否填写完整,有无空格;当数据更改时,是否采用“杠改”方法并加盖更改人印章,是否有涂改或刮改情况。所有检验记录是否规定了保存期限,并按规定期限进行保存。了解检验部门是否对检验数据定期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统计技术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及时向质量管理、工艺、设计和采购部门反馈质量信息,为各部门的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八、检验人员资格能力情况。在审核全过程应注意了解各岗位检验人员的教育、培训、技术和经验等方面能否胜任本职工作。检验人员是否作到了持证上岗。抽查资格证明看是否在有效期内,看培训内容是否与所从事的检验任务相一致,其能力能否起到检验员、宣传员、辅导员的作用。

九、持续改进情况。在审核过程中应向上下工序单位和销售部门了解检验人员错检、漏检和误判情况,了解有无发生因检验原因造成的批量质量事故和用户投诉。向生产部门了解检验人员服务生产情况,检验及时性能否满足生产进度要求。向检验部门领导了解本部门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存在问题,为实现本部门质量目标还有哪些差距并准备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篇3:铸造过程和铸造产品监视和测量

2000版的ISO9000族标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以过程方法构筑质量管理体系框架, 或者说采用了过程模式。

所谓过程, 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即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者活动系列。过程由输入、实施活动和输出三个环节组成。过程的概念可用如下示意图表示:

示意图表明过程应有监视和/或测量。实际上, 过程应是按照预期目标输出、有效、增值的, 但是否有效、增值、按照预期目标输出, 只有通过监视和/或测量才能判断。

企业的所有过程可归为两类: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支持过程。这里讨论的指产品实现的过程。

“产品是过程的结果”, 产品的实现过程, 对于制造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可以说, 企业内其他过程 (产品支持过程) 的运作、管理, 都是围绕这个过程而进行的。因为这个过程的结果——产品, 其质量对顾客产生直接影响, 即产品的各种固有特性基本上是在这一过程形成的。因此, 产品实现过程控制得好坏, 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虽然产品实现之前, 一般都要进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尽量使产品实现过程按照预期目标输出, 但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 其输入情况往往会发生变化, 如条件变化, 环境变化, 过程网络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顾客的要求变化等等。而这些变化、作用或影响, 对过程的输出带来影响, 有的影响可能还很严重, 会对输出结果产生波动甚至偏离预期的目标。为了确保产品的实现过程的输出能够持续稳定地满足预期的结果或达到预期的目标, 就必须对该过程严格控制, 即要按照ISO9001:2000标准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条款要求, 企业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 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同时根据测量或监视的结果, 判断过程是否具有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即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使过程保持应有的能力, 满足并实现所策划的目标或结果, 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但如何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ISO9001:2000标准并未做具体的要求。事实上, 应根据企业的性质、规模等具体情况而确定。本人认为, 对“产品实现”这个过程进行有效实施监视和测量, 最重要的是事先要策划周密, 并正确实施。下面就制造企业产品实现过程中监视和测量的策划与实施, 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 产品实现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策划

2.1 产品实现过程监视和测量的范围

制造企业的产品实现过程, 是一个大过程, 一般都包括了ISO9001标准中7.1~7.6的各个过程和子过程。也包括组织根据产品特点策划的各过程和子过程, 特别是生产、服务的全过程。因此, 对于制造企业, 要监视的这个大过程中的子过程主要有:

(1)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2) 设计和开发的过程;

(3) 采购过程;

(4) 生产和服务的运作过程;

(5) 测量和监视装置的控制过程;

(6) 分析、改进过程。

2.2 各子过程监视和测量环节 (点) 的设置策划

制造企业为了有效控制产品实现过程, 达到“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 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的要求, 首先对上述各子过程的哪些环节应考虑、安排监视或/和测量。

2.2.1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考虑

(a) 测量顾客满意度, 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

(b) 监视顾客要求的确认是否符合程序要求。

(c) 监视顾客投诉、反馈信息处置的情况、结果和及时性。

2.2.2 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环节

(a) 设计开发能力, 每项研制计划的制定, 实施情况。

(b) 设计差错率规定、抽查记录、统计情况。

(c) 设计的应变能力, 条件变更后设计应变能力, 设计纠正、设计更改的有效性、及时性。

2.2.3 采购过程监视和测量环节

(a) 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定期、不定期抽查采购合同, 是否按计划申请、批准;采购资料文件是否符合要求;供方是否为合格供方。

(b) 采购产品的质量情况记录统计分析。

(1) 入厂验收情况;

(2) 生产过程质量情况;

(3) 出厂后使用情况。

(c) 合格供方动态管理监视。

(d) 物资的分类管理监视。

2.2.4 生产和服务过程监视和测量环节

(a) 特殊过程的确认 (方法、操作技能、人员素质、设备及操作结果的确认) 。

(b) 关键工序的过程能力和工程能力指数的测量。

(c) 工艺试验。如:热处理工艺是否带试片、试棒, 且检验合格。

(d) 重要工序的质量波动控制。是否应用统计技术, 画控制图来控制波动, 及时发现过程失稳的征兆, 及时采取措施, 消除不稳定因素。

(e) 首件三检。是否坚持首件三检, 防止批次性问题发生。

(f) 产品验证。

(g) 工艺纪律检查。

(h) 试验合格率统计计算分析。

(i) 不合格的处理改进情况。

(j) 设备完好率监视。

(k) 工艺装备的监视。

2.2.5 测量和监视装置本身的控制过程环节。

(a) 监视非标准设备的良好有效性。

(b) 监视工艺参数控制用的表头的有效性。

(c) 监视周期检定表的执行情况及周期检定的有效性。

3 产品实现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实施

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就是对与影响过程能力的各种因素进行监视和测量, 也就是质量管理中常常提到的对“人、机、料、法、环、测量”的控制。作为制造企业, 既要采用适宜有效的监视测量方法, 还应根据上述策划的内容, 采取“过程责任部门自我监视和测量”和“主管部门监控”两级管理形式, 来对“人、机、料、法、环、测量”因素进行控制。

3.1 采用适宜有效的监视测量方法

对于不同的过程, 因其特点不同, 监视和测量的方法也不同。产品实现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具有较大或重大影响的过程的控制, 多采用设立监测点进行定量的监视和测量。企业应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对过程参数和过程结果进行测量, 并应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对测量结果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包括抽样检验分析、工序能力分析等。例如, 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可以用错检率、漏检率、入库产品抽检合格率、出厂产品返修率、出厂产品退赔率等参数对其进行监视和测量;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 则可以用工艺/过程参数符合率、过程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过程能力指数等对其监视和测量。对关键重要工序的质量波动, 还应采用统计技术画出控制图进行在线监视。

3.2 过程的责任部门自我监视和测量

过程的责任部门是指各相关部门。例如:产品制造部门或生产车间, 与生产和服务过程、测量和监视装置的控制过程相关比较密切, 是这两个过程的责任部门;技术开发部门是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责任部门等。过程的责任部门应明确本部门需要监视和测量的地方, 适时进行自我监视和测量工作。例如产品制造部门或生产车间应:对特殊过程的参数连续监测;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统计分析;随时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设备运行情况、质量改进情况等。

3.3 主管部门对执行部门进行监控

质量部门和总师办公室应对相关执行部门进行监控。有人统计, 产品的内在可靠性, 60%以上取决于技术设计, 而原材料、制造控制与技术等, 只占30%左右。因此, 总师办公室尤其应对技术开发部门或企业研究机构监视其设计开发过程, 定期、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这些部门或机构的一些监测点的执行情况。如:

(1) 对某产品型号研制计划的执行情况, 适用时是否进行、且符合要求的评审、验证、确认, 是否对设计差错情况进行检查、记录、统计分析, 必要时是否采取纠正措施等。

(2) 工艺纪律可由工艺主管部门为主定期、不定期检查工艺过程执行情况, 以监视生产过程的能力保证。

4 结语

制造企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 是企业所有过程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而要做好这个工作, 最难的是在该过程监视和测量环节 (点) 的设置“谋划”与有效实施。本文在这两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

应该指出, 如果按照PDCA的思路, 本文涉及的应是“P”和“D”两个方面, 对产品实现过程监视和测量实施效果的检查 (C) 及处理 (A) 方面, 文中没有给予讨论。笔者以为, 企业对产品实现过程监视和测量实施效果的检查及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易于进行。是故。

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001.

[2] 罗国英等.质量管理体系教程 (第三版) [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06) .

[3] 朱忠甫.对“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理解和实施[J].质量与可靠性, 2006 (05) .

[4] 王焕民.有效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见解[J].宁夏机械, 2006 (02) .

[5] 杨玉梅.制造业企业的过程识别及其应用[J].中国质量, 2004 (07) .

篇4:青铜鼎的铸造和艺术特征浅析

鼎是由鬲的器型演变而来,从商代早期的青铜鼎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相似之处。鼎原本是一种炊饮器,器身下有三足支撑,鼎腹下面的空间可以举火用来烹煮食物,其实鼎就是釜的雏形,后来逐渐演变成锅。古代青铜矿石的开采和冶炼工艺十分繁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有聚国之力才能完成,这是一般平民所承受不起的。所以这些青铜器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只有王室和贵族才有资格享用。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等级森严,即使是王公贵族也不能随意制作和使用,只有天子才有权使用并且赏赐手下的王侯。青铜鼎作为一种生活用具,由于外形美观,经久耐用,导热性能良好,受到天子和诸侯的喜爱。后来逐渐演变成祭祀用的重器,每当遇到大事件的时候都铸鼎并录铭文以示纪念,这些文字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与甲骨文齐名的最早的文字之一:金文。

青铜鼎从最初素面的炊饮器,逐渐演变成祭祀的具有精美纹饰的礼器,同时也成了王权的象征。商周时期统治阶级等级森严,除天子外设置了伯、侯、爵、子、男等爵位。天子随葬列九鼎,伯列七鼎,侯五鼎,爵三鼎,以此类推。古人认为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纯阳之数,只要天子才有资格享用,这就是所谓的“一言九鼎”之说。如果有越制的行为,将以大不敬之罪处以极刑。西周晚期奴隶制衰落,所谓的“礼崩乐坏”已经出现,各诸侯国已经不服从周天子的号令,开始各自为政,随葬的青铜鼎数量就没有了统一的标准。

青铜鼎的铸造很复杂,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成熟鼎盛的时代,这个时期的青铜鼎制作精美,纹饰繁缛别致,错落有致分布合理,极具审美价值,充分显示了那个时代工匠们高超的艺术水平。商代青铜鼎大多使用陶范浇铸而成。这些陶范均通过手工制作完成,完全是工匠们由心而发即兴完成,使用一次后就告报废,所以铸造出来的鼎很少有器型、纹饰完全一致的。鼎的铸造分为内范和外范,中间有支丁相隔,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空腔,在双范的上部或下部,均预留有气孔,以免浇铸时留下蜂窝和砂眼。将双范固定捆绑后,放置火上加温,待温度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才开始浇铸。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鼎,为了使纹饰更加清晰精美,一般采用失蜡法浇铸,这种工艺是将双范之间的内壁,先涂上一层蜡作为保护膜,蜡不仅能使粗糙的陶范光滑,而且能使其在合范时一些纹饰部位不至于摩擦而产生脱落,使用这种工艺铸造出来的鼎,纹饰更加清晰,器表更加光滑。商代早期的青铜鼎形状与其后铸造的青铜鼎有明显的区别。早期的鼎形似鬲形,侈口方唇,口沿上铸一对立耳,颈部饰带状纹饰,云雷纹铺地,正中饰饕餮兽面。腹部外鼓呈垂乳状,分为三瓣。柱状足,中间较细,两端较粗。(图1、2为商代早期青铜鼎)

商代中期的青铜鼎器型有所变化,颈部变短,腹部弧度变小,也是分为三个部分,但是没有早期明显。鼎足呈柱状,上粗下细,腹部的纹饰变得复杂而且更加精美,一般均以云雷纹铺地,正面饰饕餮兽面。这个时期所铸造的青铜鼎做工精细质地精良,纹饰华丽生动,层次分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代。(图3为商代中期青铜鼎)

商代晚期的青铜鼎质量有所下滑,器型比较简单随意,做工较为粗糙,纹饰也没有商代中期精美。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器型腹部稍鼓,圜底,形似罐,没有明显的分瓣。鼎足呈柱状,上下粗细一致。颈腹部饰涡纹、三角蝉纹,仍然以云雷纹铺地。(图4为商代晚期青铜鼎)

西周时期的青铜鼎形状又有所变化,这个时期的鼎一般折沿的较多,口沿双侧铸桥形立耳,折腹,圜底。柱状足,足内侧扁平,外侧浑圆。鼎的颈部饰凤鸟纹或夔龙纹,仍然以云雷纹铺地。这种鼎造型沉稳,古朴凝重,纹饰较商代趋于简洁。(图5:西周早期青铜鼎)

西周晚期的青铜鼎器型更加注重实用性,敞口平折沿,口沿之上附一对长方形立耳,圆腹内收,圜底(圆底)。腹下有三个兽蹄形足。上腹部饰两道凸旋纹,鼎内壁上偶尔阴铸铭文。这种鼎造型浑厚古朴,简洁实用。(图6:西周晚期青铜鼎)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鼎形状基本继承了西周时期的风格,但是局部有明显的变化。这个时期的鼎称“牢鼎”或“升鼎”,是祭祀或随葬时盛牺牲用的器具,列如猪、牛、羊等。鼎的上部加了顶盖,盖顶部中央有圆形捉手或镂空捉手,下沿有子母口与鼎口相合。鼎的口沿两侧各附一只方形鋬耳,鼎圆腹渐渐内收,圜底(圆底)。腹下有三个兽面蹄形鼎足,呈“品”字形分布,鼎腹部饰两道凸旋纹。(图7: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鼎)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十分复杂,一些造型繁缛的,或者大型的器物不能一次成型,需要多次铸造方能成功。列如鼎的耳和足都需要单独铸造,然后在将鋬耳或者鼎足插在鼎身的陶范内,这种方法称为“插铸法”。浇铸完成后,先将陶范剥离,再取出青铜器,然后把浇铸时留下的飞棱和疤痕打磨干净方能使用。这种一器一范的铸造方式,是青铜器很少有相同器型的原因。因为陶范不能二次利用,如果不将陶范打碎,器物根本无法取出。

青铜器的包浆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埋藏位置和流传于世的时间长短而有所不同。流传于世的时间较长,会在器物的相关部位留下黑漆古的包浆,诸如鋬耳、口沿、凸起的纹饰等部位。这些包浆是由于长时间用手把玩摩挲而形成的,人手中含有油脂的汗液已经浸入器物之中,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保护膜,器物入土后土壤之中的酸碱很难在这些部位上留下绿锈。相反一些不易摩挲到的部位,如腹底、足根等处却很容易附着锈色,甚至还能观察到铸造时遗下的痕迹。如果青铜器放置在棺椁壁内,器身上就很容易附着上与木质颜色相近的红褐色包浆;如果器物放置在棺内就很容易附着上丝织物,这种锈色呈深蓝色,收藏界称之为“暴蓝锈”。青铜器之上的包浆还和其埋藏地域有关,如南方的地下水位高,器物大多都浸泡在水中,水中的碱物质会把青铜器表面腐蚀一层黑褐色锈,整体呈黑褐色,这种锈色比较稳定,因为这是一个相对稳定封闭的空间,所以这些地区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为完好。北方相对来说比较干燥,土壤之中含酸量比较多,对青铜器的腐蚀比较大,器物上的绿锈多,整体呈锈绿色。还有一种青铜器入土时间不长就被人们取出,一直流传于世,再没有入过土,这些器物的器表通体呈红褐色或者黑褐色,器身光亮温润有明显的把玩痕迹。总体上来说,无论是何种包浆,青铜器表都是斑驳的,大致可分为锈绿、红褐、黑褐、暴蓝、黄褐色,这些锈色是深沉的自然的,而不是内外上下都是一致的锈色。还有青铜器的年代很久远,无论是传世品还是生坑器,它们的火气已经全部消退,用手或者木棒弹之,会发出沉闷的声音;反之新铸造的青铜器,无论其锈色做得多么逼真,只要悬空轻轻击之,就会发出清脆的带有嗡嗡的转音声。

青铜鼎不但是一种礼器而且还是一种王权的象征,青铜鼎之上的纹饰主要以饕餮纹、夔龙、云雷纹为主。饕餮、夔龙都是龙生九子之一,是一种龙的造型,饕餮性贪吃,夔龙性凶猛,而云雷纹是飞龙在天的一种环境表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无所不能的宣传自己是天之骄子,其统治地位是神人而授的思想,其目的就是要麻痹民众的思想,而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者的驱使。所以青铜鼎之上的纹饰大多华丽古怪,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兀显出一种无形的威严和残酷。青铜鼎为古代天子和贵族拥有的重器,生产数量很少,流传至今更是弥足珍贵。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所以青铜鼎的市场价格是很高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催生了造假行业,如今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假青铜鼎,其实这种假货与真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的造假者生产的青铜鼎为臆造品,制假者只是按图索骥,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每种青铜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更不用说铸造工艺了。其做旧的方法也很简单,他们常常把铸好的青铜器直接放在粪坑中浸泡,经过一年或者半载之后取出,器物之上已是锈迹斑斑了,再高明一点的用颜料加上502胶水涂抹或者点在青铜器上,做成暴蓝、红褐等锈色,或者直接用酸稀释颜料涂在铜器上也会形成逼真的效果。但是无论造假者的手段多么高明,都逃不过行家的法眼。这些做旧的青铜器锈色漂浮没有老器包浆的厚重,或者锈色单一,内外上下一致没有层次。除此之外这种假货通常有一种浓重的酸臭味,用打火机稍烤一下这种味道会更为明显。新造的青铜器年份很短,其火气没有消除,只要将铜器悬空用木棒轻击一下便会发出嗡嗡的转音。只要我们虚心学习,多多积累经验,鉴别青铜器的真伪还是不难的。

◎ 图1 商代早期青铜鼎

◎ 图2 商代早期青铜鼎

◎ 图3 商代中期青铜鼎

◎ 图4 商代晚期青铜鼎

◎ 图5 西周早期青铜鼎

◎ 图6 西周晚期青铜鼎

篇5:铸造过程和铸造产品监视和测量

产品监视和测量规定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确保没有满足要求的产品不得放行和交付给顾客,特制定本文件。

1.2本文件规定了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的管理职责、程序和管

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采购、外包、生产过程的产品和成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

2引用标准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iso9001:2000)

q/shyg01.01z-2006质量手册

q/shyg02.02t-2006记录控制程序

q/shyg02.04z-200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采用gb/t19000-2000标准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质量部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负责制定产品检验规程/检验计划,提出对采购、外包、生产的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负责按产品检验规程/检验计划对采购、外包、生产的产品质量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

4.2采购部负责将采购/外包过程产品向质量部提出进货检验和验证。

4.3加工工段、装配工段、铆焊工段负责对其生产的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自检,并按规定的时机向质量部提出交检。

5管理内容和方法

5.1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策划

5.1.1技术部应在产品实现的策划过程中,确定产品所要求的验证、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标准等接收准则。

5.1.2质量部按检验、试验、验证要求及产品的接收准则,制定产品检验规程/检验计划,应规定检验和试验的内容,以验证产品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5.1.2.1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及验证的阶段和时机。

a)采购/外包过程产品的进货检验和验证;

b)在供方处对采购/外包过程产品的验证;

c)生产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d)产品的最终出厂检验和试验;

e)需要时,产品的型式检验。

5.1.2.2检验和试验及验证的内容。

a)检验和试验项目、检测方法;

b)取样/抽样的方法;

c)需要测量的产品质量特性参数及需要的测量设备;

d)检验和试验所必需具备的环境因素;

e)检验和试验的操作方法

f)规定或引用产品的验收准则/产品技术标准;

g)规定应实施的检验和试验记录。

5.1.2.3对于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实施的检验和试验,应规定检验的时机。

5.1.3对于产品标准要求的型式检验,质量部应按规定的周期实施自检的项目,委托专业检验单位进行其他检验项目。

5.1.4当产品需要进行型式检验等本公司不具备条件的检验和试验过程时,质量部应委托具有资格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质量部应对试验单位的试验能力进行调查、评价。

5.1.5对于合同要求由顾客或其指定的代表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施监造时,质量部应作出相应的安排,并通知销售公司、生产部按规定的时机提请顾客或其代表实施监督检查。

5.1.6对于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要求实施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质量部应按规定的检验时机和抽样数量,提请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实施检验。

5.1.7质量部应对检验人员提出培训要求,由行政部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资格证书,检查员应持证上岗。

5.1.8总经理应以文件形式,对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各级检验人员,授权其开展检验和试验工作,并发给检验专用印章。

5.2产品监视和测量的实施

5.2.1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5.2.1.1质量部应按产品检验规程的要求,在采购、外包、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检验和试验。

5.2.1.2通过检验和试验,检验人员应验证规定的产品要求是否得到满足,并对验证合格的产品出具放行证明。

5.2.1.3对经检验和试验后,验证不合格的产品,应按q/shyg02.04z-200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规定进行控制。

5.2.2采购/外包过程产品的进货检验

5.2.2.1采购部在采购/外包过程产品进公司后,应填写入库单,并附以供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提请质量部进行进货检验或验证。

5.2.2.2质量部应按检验规程/检验计划对采购/外包过程产品进行检验或验证。

篇6:铸造过程和铸造产品监视和测量

1.1 概念

服务、服务业的基本概念目前尚未进行统一和标准化,其概念在理论界尚存争议,一般解释如下。

服务是具有无形特征却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也有将其解释为:发生于顾客与提供服务之组织的服务人员、硬件资源、系统等组合之间的活动(《辞海》解释:为集体或为别人工作)。

服务业一般被认为是生产和销售服务商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辞海》中解释: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服务,拥有一定设施、设备或工具,提供劳务的国民经济部门)。

服务业有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以增值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集合叫服务产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产品的政府行为集合叫服务事业。

服务产品(简称服务)是生产者通过由人力、物力和环境所组成的结构系统来销售和实际生产及交付的,能被消费者购买和实际接收及消费的“功能和作用”。

经济学中的服务产品通常有2种含义:①指第三产业中的服务劳动,它与非物质生产劳动大致相同,但有交叉;②指服务产品,即以非实物形态存在的劳动成果,主要包括第三产业部门中一切不表现为实物形态的劳动成果(由于经济过程的复杂性,现实中第一、第二产业部门中也混杂着少量服务产品)。如果在劳动意义上使用服务概念,就称之为“服务劳动”,若在产品意义上使用它,就称为“服务产品”。

1.2 分类

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农业、工业、建筑业(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细分为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料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五大实物商品生产部门)之外的所有其他15个产业部门。即:

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③批发和零售业;④住宿和餐饮业;⑤金融业;⑥房地产业;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⑧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⑩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⑪教育;⑫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⑮国际组织。

1.3 特征

服务产品同其他有形产品一样,也强调产品要能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但是,消费者需求在有形产品中可以转变成具体的产品特征和规格,同时这些产品特征和规格也是产品生产、产品完善和产品营销的基础;而服务产品主要特征是非实物性、不可分离性、品质差异性、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且反映在提供服务的全过程中。

服务产品的质量好坏完全由顾客感知体现,服务质量优劣主要体现在:服务态度的好坏、服务人员的素质高低、服务速度快慢、服务的舒适性程度、服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程度等。质量需求从提供服务的开始就得以体现,并贯穿于服务提供的全过程之中。因此,服务企业需要明确服务产品的本质或服务理念。例如,学校提供的是顾客(学生)知识增长的服务;医院提供的是顾客(病人)健康状况恢复的服务;旅游业提供顾客(游客)一次旅游活动服务等。有些行业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提供辅助的产品。例如,宾馆在提供给顾客(旅客)住宿服务的同时也向他们提供伙食;民航企业在提供航运服务的同时也提供点心、饮料;医院在提供诊疗服务的同时也提供药品等。

2 服务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审核思考

正是因为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分离性、品质差异性、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其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与有形产品存在许多不同之处,是审核过程难点所在。以下就服务产品的“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提出一些审核思考,供大家商榷。

2.1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符合性

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这是服务产品合格的前提。无论那种服务产品,只要是向顾客提供的,就必须是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规程规范要求的产品。因此,对服务产品进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时首先要判定服务产品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而任何超出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的服务产品都是不合格品。例如,一个歌厅提供的服务产品仅仅表现为满足顾客唱歌休闲娱乐需求,其就是合法的,可以判定其服务产品是合格的,如果其同时包含色情服务,就是不合格服务产品;一个公共管理部门超出授权范围的行政许可,就是不合格的服务产品;学校不按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施教,其服务产品也是不合格的服务产品。

2.2 顾客满意度的监视结果

服务产品质量好坏完全由顾客感知体现,是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对服务产品提供方的整体自我感觉,因此,审核服务业时应将顾客满意度作为判定服务产品符合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但由于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点,故其具有明显个体差异性。例如,在商店接受同一销售服务员提供的相同服务的2名顾客,对服务满意程度往往会不同;接受同一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的2位病人对该大夫满意程度也会不一样。这就要求服务产品满意度抽样样本要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能以点代面,同时还要对单个服务产品和服务企业整体服务进行全面满意度抽样。而收集顾客满意度信息的工作必须全方位进行,其方式至少应包括:发放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受理顾客投诉;进行顾客走访;召开顾客座谈会;开展售后服务回访;进行有关顾客反映的市场调研等,否则会导致对服务产品的符合性判定失准。

2.3 行政机关、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监督结果

在我国,服务业范围虽然十分广泛,服务产品种类繁多,但都是在行政机关、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监管之中,有的是受一个部门监管,有的则是受二者或三者同时监管,因此,进行服务企业审核时,应该收集这些部门对其的监管评价记录,以此作为判定服务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符合性证据之一。例如,一家服务企业被其上级主管部门评为“系统年度先进企业”,多名员工被评为“年度先进个人”等,此可以作为该年度企业服务产品符合性证据之一。又如,一家服务企业被当地工商部门评为当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另一家服务企业获得“青年文明号”称号等,这些都应该作为其提供服务产品的符合性证据。反之,一家服务企业被上述3类监管部门开出处罚性监管结论,此应作为判定服务产品不具符合性的证据。

2.4 人大、政协及社会舆论的监督结果

我国人大、政协、新闻机构和社会舆论等对服务产品的“产品监视和测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许多重大的产品质量问题都是由其首先曝光而被查处,这些被查处的产品当中包括许多服务产品,例如非法医疗信息广告、非法保健品宣传广告、非法招生信息广告、非法销售信息广告等。同时,我国人大经常组织对服务行业进行执法检查,政协经常组织对其进行服务监督,这都是服务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举措。当然社会监督结果绝大多数都是正面的、肯定性的结论,因此审核服务企业时,应该收集相应监督记录,作为服务产品的“产品监视和测量”证据之一。正面结果可判定服务产品符合要求,反之,判定不符合要求。

2.5 内部监控的结果

由于服务产品有着非实物性、品质差异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固有特征,企业内部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服务产品质量优劣。例如,酒店服务员不按时上班、脱岗或服务态度差、提供给顾客的服务产品质量就不符合要求;保安人员脱岗就可能造成小区业主财产损失,形成不合格的物业服务;窗口服务行业服务人员如果存在迟到、早退、脱岗、服务态度差或服务速度慢等情况,也会形成不合格的服务产品。因此,进行服务业企业的审核时,应该把企业内部考勤、考纪和考评记录作为其“产品监视和测量”证据之一。

2.6 服务设施的满足程度

没有合格的服务设施就很难形成合格的服务产品,一个优质服务产品离不开完善的服务设施。例如,医院如果连基本的医疗设备都没有,肯定不能形成合格满意的医疗服务;航空公司如果没有优质的民航班机就不可能保证提供优质的航空服务;学校如果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就不可能提供满意的教学服务。同时,服务设施还决定着服务的速度、服务的舒适性和服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等。因此,进行服务产品的“产品监视和测量”审核时,一定要关注服务设施满足程度。

摘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分离性、品质差异性、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其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与有形产品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也是审核过程难点所在。文章阐述了服务、服务业、服务产品的概念和分类,就ISO 9001标准中服务产品的“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提出一些有关审核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服务,服务业,服务产品,特征,监视和测量,审核

参考文献

篇7:铸造过程和铸造产品监视和测量

一、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在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内涵

ISO 9001:2008标准8.2.3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组织应采取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监视, 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 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以下简称8.2.3) 可以看出, 8.2.3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的过程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监视, 而对于测量则是在“适用时”才需要实施。我们在此引入监视和测量的定义加深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理解:监视是指通过观察、注视 (包括监视) 以便获取所需信息的活动;而测量是指利用仪器获得量值数据的操作过程。监视和测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测量是监视的手段之一, 但并不是监视的全部, 测量需要使用相适应的仪器设备以得到定量的数据, 而监视往往获得的是定性的结果, 测量的结果可以作为监视判定的依据。从8.2.3中我们还可以看出, 监视和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证实过程实现的能力——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当过程不能实现这个能力时 (即发生了不合格) , 8.2.3要求采取相应的纠正 (改正) 和纠正措施。在采取纠正措施之前, 组织应对采取纠正措施的需求进行评价和分析, 要从质量经济性方面考虑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不合格, 或者仅仅是将本次不合格纠正 (改正) 就可以了。

二、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中过程的识别和策划

每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都是由许许多多的过程组成的, 各个组织由于产品、产品的实现形式、组织规模、组织机构以及管理形式等的不同, 也导致其过程各不相同, 但是一般按照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都可以将过程归结为管理过程、资源提供过程、产品实现过程以及测量、分析改进过程等四个大过程。因此, 每一个组织在决定建立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时, 首先应该识别出所有的过程, 并将其归结到相应的四大过程中来, 要明确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组织将每一个过程识别出来之后, 要对每一个具体的过程进行策划, 明确需要开展监视的过程、需要开展测量的过程以及既需要开展监视又需要开展测量的过程。同时, 需要明确各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 确定过程监视和测量点, 确定测量指标和判定准则, 明确过程需要实现的每一个过程目标。过程识别出来之后, 要对过程的实现进行策划, 过程的策划要遵循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的PDCA循环法。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本身也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之一,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PDCA循环的检查阶段。在产品实现过程中, 开展过程监视和测量时, 要将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与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相互结合起来进行, 有时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是通过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来实现的,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手段之一, 这时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 必须结合进行。总之, 对过程进行识别和策划是开展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前提条件, 只有正确地识别出过程并对过程进行策划, 才能有效开展监视和测量活动。

三、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方法

根据各个组织的不同情况, 采取的监视和测量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最常用的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简称内审) 也叫第一方审核, 是由组织自己进行的审核, 其对象通常是对组织所有的过程全面进行检查, 覆盖组织质量体系所有要素。其目的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第二, 管理评审。按照ISO 9001:2008标准的要求, 管理评审通常由组织最高管理者主持, 其目的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结论是组织最高管理层所做的决策, 通常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 包括评价组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变更的需求, 对管理评审决策, 组织应制定改进计划, 跟踪措施, 并且要对完成情况进行验证。

第三, 过程审核。过程审核是一种质量审核的方法, 其目的是研究和改善过程质量状况, 对统计控制状态的过程进行审核, 过程审核内容一般包括过程对质量计划实施情况、过程质量因素统计控制状态以及过程产品实物质量三个方面, 过程审核可结合过程实现的全过程来开展活动。

第四, 控制图控制。控制图也称SPC图, 是最常用的质量管理过程监视和测量工具之一, 它是一种用来识别由异常和特殊原因, 或过程固有的随机原因引起的波动的方法, 控制图可以用来监控产品实现过程的稳定性, 评价过程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是过程监视和测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摘要:本文从ISO 9001:2008标准8.2.3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入手, 分析了过程监视和测量在ISO 9001:2008标准中的内涵, 对如何进行过程的识别和策划进行了探讨, 对常用的过程监视和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

篇8:减少和消除铸造应力的方法

一、为能减少铸造热应力, 除了力求铸件壁厚均匀, 结构合理外, 从工艺上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铸件冷却过程中各部分的温差:

1.在铸件厚实部分放置冷铁或蓄热系数较大的型砂如碳素砂、镁砂等, 加快这些部分的冷却速度。

2.在铸件厚大部分附近的型砂中埋设钢管, 管内通压缩空气或水进行强制冷却;如大型铸件地坑造型时, 在厚实部分放置冷铁, 并在冷铁下方再放置冷却器进行强制冷却。

3.铸件凝固后, 在达到弹性状态以前, 去掉铸件厚实部分的型砂或砂芯, 使之暴露于空气中快速冷却, 甚至吹压缩空气或浇水进一步加速其冷却。

4.将内浇口开在铸件较薄部分, 使铸件各部分的冷却速度趋于一致。

5.提高铸型温度, 使整个铸件缓慢冷却, 以减少铸件各部分的温差。

6.确定合理的落砂规范, 使铸件在型中冷却到合适的温度然后再落砂。

一般铸铁件落砂温度在400~500 ℃之间, 较复杂、容易变形的铸件落砂温度在200~300 ℃。铸钢件落砂温度比铸铁件提高约100 ℃。当铸件在地坑中浇注时, 由于散热条件差, 在地坑中停留的时间比在砂箱中延长20%~30%。

7.对于要求冷却十分缓慢的铸件, 可以在红热状态下开箱, 并尽快装入预先加热到500~600 ℃的保温炉或焖火坑中, 使铸件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 然后随炉缓冷到200~250 ℃出炉。

二、冷却后的铸件若残留有较大的内应力, 或对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铸件, 可用消除内应力的方法处理。

1.自然时效。将铸件露天放置半年至一年多, 可以自然但非常缓慢地变形, 使残留应力松弛或大部分消除。虽然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 但生产周期长占地面积大, 而且消除残留应力不彻底。

2.加热时效。将铸件加热到合金的弹塑性状态的温度范围, 保持一段时间, 待应力消失后, 再缓慢冷却到常温。

三、加热时效的加热速度、时效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一系列工艺参数, 要根据合金性质、铸件结构和原始冷却条件的特点来规定。

1.装炉温度和加热速度。在装炉和加热过程中, 铸件各部分温度升高不一致时, 就会产生新的热应力。如果薄的部分或外层温度上升较快, 而厚的部分或内层温度上升较慢, 则薄处或外层产生新的压应力, 而厚处或内层产生新的拉应力。这种新的应力与残留热应力方向一致。

为了防止因装炉和加热过程中产生过大的临时热应力而导致铸件开裂, 应限制装炉温度和加热温度, 特别是对于残留热应力较大铸件, 装入冷炉中。如果必须装入热炉中, 装炉温度应在100~200 ℃以下, 加热速度为50~150 ℃∕h。此外, 在装炉时应把铸件薄壁部分放在炉温较低处, 把铸件厚壁部分放在温度较高处, 以减小临时热应力。在某些情况下, 即使铸件各部分温度上升比较均匀, 也可能出现裂纹。这是因为合金强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的速度大于应力消失速度的缘故。

2.时效温度和保温时间。时效温度应在铸铁的弹塑性状态温度范围内, 一般采用550~600 ℃。温度过高易发生渗碳体分解, 降低铸铁的硬度和耐磨性;温度过低则需延长保温时间。保温时间约3~6 h, 使铸件各部分温度一致并消除残留应力。

3. 冷却速度和出炉温度。在冷却过程中应防止铸件各部分温差过大而产生新的残留热应力, 因此要限制冷却温度。在350 ℃以上, 对于一般铸件, 采用30 ℃∕h左右的冷却速度;对于精密工具机床和仪器铸件, 采用18 ℃/h左右的冷却速度。在350 ℃以下可以采用较快的冷却速度 (60 ℃/h左右) 。出炉温度在150~200 ℃以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铸造过程和铸造产品监视和测量】相关文章:

铸造应用05-08

挤压铸造05-16

水平铸造机05-02

铸造模具05-17

测量过程监视管理办法10-19

铸造工艺论文范文05-09

铸造项目简介范文06-05

金工实习铸造总结07-05

铸造安全操作规程07-30

浅析特种铸造方法09-12

上一篇:广播站工作计划模板下一篇:毕节市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