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第二课堂

2024-04-14

天宫第二课堂(精选14篇)

篇1:天宫第二课堂

据专家介绍,这些天地间有差别的现象,更适合作为授课内容。同时,天和一号核心舱可比天宫一号大得多,因此本次授课的展示空间更大。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此次太空授课顺利进行,航天员和工作人员还在各环节都花了不少心思。和上网课类似,稳定的通信传输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不过,太空授课要求更高,需要“天链”中继卫星、空间站、地面测控站密切配合,确保天地互动“不堵车”。

另外,由于空间和运送过程的限制,太空授课用到的辅助教具要经历重重考核才能“上天”。而失重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为此,航天员也提前做了功课,练习如何在失重条件下保持摄像稳定“不手抖”。

如今,随着中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将推出,带来丰富多彩的航天科普教育活动,在更多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正如王亚平所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篇2:天宫第二课堂

首先王老师和叶老师做了一个薄薄的水膜,然后他们往水膜里加了好多好多水,把这个水膜变得大大的、胖胖的。接着王老师往里面又注射了一个大气泡,这样一个大水膜包裹着一个小水膜,就像鸡蛋一样,后来王老师坐在水膜的.后边,我突然发现大水膜里的王老师是倒着的,而小水膜里的王老师是正着的,这形成了一正一反两个图像,我和同学们都忍不住惊讶的拍起手来。后来王老师又往里面注射了一点水,使他变得更大更胖了,然后王老师又在里面注射了漂亮的蓝色颜料,在水球里放入一个泡腾片,突然这个水球里冒出了好多大大的气泡,形成了一个微型地球。看到这么神奇的实验,我突然发现了科学的神奇,科学的奥妙。

课堂上叶老师还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动作,那就是试着在失重环境下走路和转身,而且不用任何辅助道具,首先叶老师试着在失重的环境下走路,但是离开地面就飘了起来,根本走不了路。转身更有意思,首先叶老师试着像平时一样转身,但是他的上身向左的时候,下半身就往右,叶老师试着像游泳一样转身,但是还是飘了起来,又试着吹气转身,但是吸了好大好大一口气吐出来时却动都没动,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最后叶老师还是用右手画圈和伸出双臂的办法转身了。

篇3:走近天宫一号 解了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 (Tiangong-1) 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 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飞行器全长10.4米, 最大直径3.35米, 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 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 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由于天宫一号是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中的被动目标, 所以叫“目标飞行器” (Target spacecraft) , 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即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而之后发射的神舟系列飞船, 将称作“追踪飞行器”, 入轨后主动接近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 ;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 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 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2 发射背景

1992年9月21日, 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即“921工程”, 在“921工程”设计之初, 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即第一步, 实现天地往返, 航天员上天并返回地面;第二步, 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 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 建立空间站。

1999年11月20日,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 初步实现了第一步的航天器天地往返。此后, 中国又先后发射神舟系列的4艘飞船, 并在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后, 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

2005年起, 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相继发射, 拉开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序幕, 并完成了前半部分, 而天宫一号的则将完成第二步后半部分的任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建立空间实验室。

3 早期方案与命名

天宫一号的任务方案早在1992年国家制订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时就已确定。2002年, 在进行了方案论证和审查后,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整个任务方案得到通过。但天宫一号还尚未定名, 只是称为“目标飞行器”, 缩写:MB。2006年, 天宫一号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并命名为“天宫一号”, 缩写:TG。命名可能根据以下几点:

(1) “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拥有民族气息。

(2) “天宫”即“天上宫殿”, 也容易和“空间实验室”, “空间站”这些概念联系起来。

(3) 天宫一号的目标中有“初步建立载人空间实验平台”一条, 因此“天宫”也有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得舒服”这一层含义。

天宫一号是“载人空间实验平台”, 或被称作“空间实验室”, 并不是空间站。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将在2020年左右建设完成, 天宫一号可以称作是相关计划的“起点”。

4 主要结构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载人航天器,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高10.4米、重8.5吨, 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 舱体的最大直径达3.35米。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器相比, 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拓展, 达15立方米, 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实验舱前端装有被动式对接结构, 可与追踪飞行器进行对接。

▲资源舱

资源舱的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一号的飞行提供能源保障, 并控制飞行姿态。

天宫一号的电源分系统的所有设备 (太阳能电池翼) 都在资源舱内, 并包括了为飞行器提供能量的燃料。天宫一号的导航与制导系统中6个控制力矩陀螺也在资源舱内。导航与制导系统的用途是在天宫一号与追踪飞行器进行对接之际负责寻找目标, 而控制力矩陀螺则会对天宫一号进行精确的姿态控制。

▲实验舱

实验舱主要负责航天员工作、训练及生活。

实验舱是全密封的环境, 对接完成后航天员进舱进行工作、训练, 一些必要的生活活动、睡眠等也都在这里进行。内设睡眠区 (包括航天员睡眠所用的睡袋) 以及使航天员保持骨骼强健的健身区。

▲生命保障系统

先前的神州飞船由于是为短期载人空间的活动服务, 航天员所需氧气、水和食物等均为直接从地面携带。而由于今后的空间站因为要进行长时间的载人空间活动, 因此采用的是再生式的生命保障系统, 航天员所需氧气和水要在站内再生循环利用, 减少地面补给。生命保障系统于2011年9月30日启动。

5 主要任务

(1)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 与神舟八号配合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

(2) 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的生活和工作, 保证航天员安全。

(3) 开展空间应用 (包括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等) 、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战技术实验。

(4) 初步建立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实验平台, 为建造空间站积累经验

6 技术特点

首先, 天宫一号要完成交会对接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发展采取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 实现了载人飞船把航天员安全地送上天又安全地返回地面, 这是第一步的发展战略;第二步要解决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第三步是建造中国的空间站。在第二步当中, 神舟七号已经实现了出舱活动, 实现了技术突破, 而交会对接就是要解决空间站建造时最关键也是最不可逾越的技术。未来的空间站建造是多舱段组合在一起的, 交会对接技术是最关键的一项技术, 也是重要的技术基础。

其次,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我国首次研制发射的低轨道长寿命空间飞行器。它的特点不同于载人飞船, 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天宫一号主要用于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试验, 同时完成交会对接任务, 为航天员提供驻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可以说, 天宫一号也是未来空间实验室的雏形。

再次,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采用了多项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主要采用在空间技术方面, 也是为将来空间站的建造和试验做先期的技术验证。

篇4:幻想闹天宫

总是好高骛远地说些高端影视器材和技术的“妄语”,有时逞嘴舌痛快后仿佛真的把国内的数字影视制作水平推上了某个高度,其实想想这其中很多都是“口水经济学”的范畴,器材没有改变,技术没有改变,生活依然没有改变。天天纠缠在所谓的参数兴奋感中,我们有勇气去4K、5K、6K的奢望,但却没有人想那些可怜的放映厅,什么时候才能装上4K的银屏,放映机的灯泡什么时候可以亮一点。即使你已经做了高精尖的努力,但却依然坐在亮度和饱和度失调的影院,我们是否该醒醒,做点实际的事情。

之前讲到器材我们总爱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我很讨厌这句话,有时候我们为了“利其器”而忘记了要做的事情,仿佛一个器材就可以取代一切,得到了它就是得到了法宝,万能的钥匙,甚至把自己的创作不如意都归结到没有拿手的器材,那我们是否把我们自己当做过器材,你是那个利器吗?孙悟空在没有得到金箍棒时已经是花果山的代王了,也许你天天在想RED ONE和ARRI,但是你永远都没有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当不了小山岭的“山大王”给你金箍棒又能怎样?幻想闹天宫。

5月走了很多地方,昆明、深圳、成都、西安、兰州。为婚庆视频大赛做了多场讲座,经过了三年的婚庆视频大赛,这个机缘让我有机会看到国内的婚庆视频发展的过程,同样接触到了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朋友。对,是这个行业。一个新兴的,视频制作者自己的行业。它已经具有完整的运营体系和庞大的组织,他们使用摄像机养活着自己,是一个真正对得起手中器材的行业。他们也在想大画幅和数字电影制作,但是他们的任何想法都是切合实际的,他们要用手中的器材去赚钱,而不是凭空跳出来一个参数狂热分子在叫嚣着说,你看XX家都出到6K了,而XX家才发布2K的机器。哎呀,这些都是无用的话,老版《西游记》还是模拟时代的产物,现在每个寒暑假照样反复播放。我举得这个例子也许太过恶毒,但是我们要知道,观众需要看到的是故事,天天都是刺激眼球的“视觉盛宴”,天天都是上天入地的大排场大场面,打造出一群挑战“视觉大风车”的影视唐吉坷德是没有用的。因为唐吉坷德本身就是个故事。

篇5:天宫课堂观后心得

今天老师给我们在大屏幕上播放了天宫直播课,里面讲的都是一些关于太空的事情。

在飞船里非常的有趣,航天员叔叔和阿姨在飞船上飘来飘去,挤出来的水在飞船里左右摇动,就像一颗明亮的宝石,他们还告诉我们,我们的国家会发射出更多的火箭来探索宇宙的奥秘。我想问:“天宫课堂里的`航天员在飞船里浮空着,可是,他们睡觉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呢”?

篇6:天宫课堂作文

精彩纷呈的太空实验真是令我大开眼界。王亚平老师取出了一滴水,可是这滴水并没有往下滴,而是在空中飘浮了起来,感觉在变魔术一般。这是由于太空的失重环境。乒乓球放在水中不会浮起来也是这个原因。她告诉我们:太空的失重环境会影响宇航员的心血管系统,使血液浓稠度增加。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他们会穿上一种特制的衣服——企鹅服。另外,为了适应太空的环境,他们平时还要做多种形式的锻炼呢!

叶光富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细胞学实验。我看到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闪闪发光,非常神奇、漂亮。太空转身可不像地面上那么容易:人体上半身左转,下半身却会向后转,真是太奇妙了!随后王亚平老师展示了水膜实验,只见她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和女儿一起做的花放入水膜中,花朵在晶莹剔透的水膜中缓缓绽放,好美啊!最精彩的要属水球实验了。你瞧,王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圆环就做成了一个水球,她用注射器往里面注入了蓝色颜料,水球慢慢变成了一个“蓝球”,宛如我们的地球模型。接着她又往水球里放了一颗泡腾片,水球里很快出现了许许多多小气泡,水球“沸腾”啦!

篇7:天宫课堂观后心得

今天老师在大屏幕上给我们放了天宫课堂,我觉得天空课堂非常因为他都是写在宇宙里的东西。

宇宙里可有意思了,会漂浮起来,最有趣的是,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做了一个实验,宇航员先拿了一个框子,之后粘上了一些水,就变成了一个水磨,又在水魔力加上一滴一滴的水,这个水就越来越膨胀了,我们的叶老师,还在这里个水球里打了一些空气,这样我们看起来就像水中球,最后,我们的两名宇航员在水球里注射了一滴颜料,这个水球,突然就变成蓝色的了。

虽然这是一堂简单的课,但是我从中感受到了宇航员的神奇,我以后一定要当宇航员。

篇8:解密“天宫一号”科技

“天宫一号”将对地球光谱探测, 可测渤海漏油面积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善从表示, “天宫一号”将安排开展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环境探测和对地观测三个方面的空间科学实验。在对地观测方面, “天宫一号”将实验一种高分辨率光谱相机, 实现对地球进行光谱探测。

据介绍, 这次“天宫一号”对地观测将首次实验短波红外光谱仪探测, “天宫一号”上使用的对地观测设备与遥感系列卫星星载对地观测设备不同, 后者使用的技术与设备都具有较高的成熟度, 可直接应用;前者则注重实验性质, 实验成功后观测设备才会用于卫星使用。

张善从介绍, 比如最近渤海漏油事件, 普通的相机看不出来海面的变化情况, 通过光谱仪可探测石油泄漏影响的海域面积, 以及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等。

据悉, 这种光谱相机是国内第一种短波红外光谱探测设备, 也是目前国内空间分辨率最高的一种设备, 其空间分辨率最高将达到10米, 而国外同类型仪器的空间分辨率都是百米量级的, 甚至有1000米量级的。

我国陆海天基测控网首次携手, 为“天宫一号”保驾护航

从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获悉, 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和建设的陆海天基三位一体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 第一次正式携手为“天宫一号”及后续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保驾护航。中继卫星的加入, 使“天宫一号”测控覆盖率大幅提升。

针对任务要求, 科研人员在原来测控通信网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和调整, 新建了澳大利亚当加拉测控站;与巴西阿尔坎特拉和法国奥赛盖尔、凯尔盖朗3个测控站进行了国际联网;对北京航天飞控中心重新设计和布局, 新建了第二指挥厅;开发研制出交会对接任务飞控软件, 满足了双目标协同管理要求。

海上测控力量由远望三号、远望五号和远望六号远洋测量船承担。考虑到后续载人航天任务高频度发射特点, 系统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时, 以保证交会对接重点测控弧段为基本原则安排船位, 远望五号船布设在日本以南海域, 完成入轨和刚性对接段测控任务, 远望六号船布设在新西兰以东海域, 完成第5圈变轨测控任务。

中继卫星被称为“卫星的卫星”, 是航天器在太空运行的数据“中转站”, 可为中、低轨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天宫一号”和后续将要实施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 我国中继卫星系统正式作为陆海天基三位一体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的组成部分发挥重要作用。两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02星的加入, 将提供三分之二以上的轨道覆盖率和百兆以上的高数据传输速率, 使我国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的整体能力显著提高。

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为“天宫一号”, 打造超级智囊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被送入预定轨道后, 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就正式开始运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西安分院技术专家介绍, “天宫一号”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是按载人飞行的要求设计的, 在后续的载人飞行中, 航天员可以通过仪表控制器这样一个人机界面实现对整个目标飞行器的全盘掌控, 不仅可以直接获取飞行器所有分系统的技术指标, 而且可以掌握飞行器的运行姿态。

“天宫一号”的人机界面完全是按照载人的状态来设计的, 在未来的载人飞行中, 航天员在太空可以借助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进行短信息编辑和收发电子邮件。如果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文字和图像资料需要在飞行器与地面之间进行交换, 那么航天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流。而这些界面与地面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系统一样智能, 可以直接输入文字, 并可以添加8兆以内的附件, 可传递大量的数据信息。

为确保软件在轨期间的稳定运行, 西安分院的设计师通过对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在地面对软件进行更新, 这样可以有效地确保软件的升级, 也可以确保航天员的超级智囊增加新的功能。由于仪表控制器软件是未来航天员观测飞行器整体状况的主界面, 软件运行的稳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攻克“天宫一号”在轨, 长寿命技术难关

“天宫一号”的使用寿命要达到两年, 这对研制团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对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型号主管设计师李兴乾表示, 研究团队已提前做足准备, 攻克了飞行器在轨长寿命的技术难关。

据介绍, 为防止“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时所携带的资源如气体等外泄影响航天员的使用, 科研人员在研制中对舱体密封性提出很高要求。李兴乾说, 这使“天宫一号”所携带资源泄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同时也携带足够的气源进行泄漏补偿, 不会影响航天员的正常使用。“‘天宫一号’舱体密封性很好, 所携带的资源足以供应航天员工作和实验时的需要。”

“天宫一号”里的500余台大小设备对其在轨运行十分关键, 在太空中, 这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该怎么办?李兴乾说:“我们设计时已做了充分的地面试验, 有的设备试验次数达万次以上, 就是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他透露, 研制人员经过大量试验, 在参考同类设备实际飞行结果数据的基础上, 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制定了几百种预案, 从系统、到分系统、到单机, 各级、各层面上都做了备份, 保证“天宫一号”身体各部件的正常运转。

“在一些关键设备的控制上, 我们还设计了‘双保险’, 比如无人期间设备自动控制, 有人时还可以让航天员参与进行人工控制。”李兴乾补充道。

“天宫一号”中有人时的生活丰富多彩, 无人时也并不“寂寞”, 除了进行空间探测等试验外, 它还要时刻对太空中随时可能遇到的危险保持高度警惕。太空垃圾就是其可能遇到的危险之一。由于它们和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很大, 一般为每秒几千米至每秒几十千米, 因此, 即使轻微碰撞, 也会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坏。

李兴乾指出, 研制人员在“天宫一号”舱体上设计了特殊防护装置, 较小的太空垃圾几乎不会对飞行器造成多大影响;遇到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时, “天宫一号”会启动预警机制, 躲开危险物以保证安全。

太空环境千变万化, 太阳因能量增加向空间释放大量带电高速粒子流就是太阳风暴, 强烈太阳风暴会使航天器受到干扰。这两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 研制人员预计到“天宫一号”将会遭遇太阳风暴的影响, 致使其轨道的衰减速度加快, 进而影响下次与飞船的交会对接。

李兴乾说, 研制人员适时会利用地面控制系统, 启动“天宫一号”上的推进器将自身往高处托举, 使之维持在要求的轨道高度。即使不发生太阳风暴, “天宫一号”在太空中运行的轨道高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李兴乾说, 在与飞船交会对接时, 它会飞得低一些, 大约距离大气层340公里;无人期间则会飞得高一些, 约370公里, 因为越高的地方空气密度越小, 轨道衰减少, 更加节约能源。

“天宫一号”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 开始自主运行

从中国航天员中心获悉, “天宫一号”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已经启动, 转入自主运行状态, 航天员进入“天宫”前将建立载人环境。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环控生保系统专家李英斌在接受采访时说, 人在太空生存, 必须要依靠航天器提供适宜的氧气、湿度、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尽管历次神舟任务已在这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 但“天宫一号”任务仍然提出了巨大挑战, 特别是很多产品要长期耐受温湿度、振动冲击、真空低压、失重等多种特殊环境考验。

李英斌说, 这次任务提出了严苛的舱内微生物指标和可吸入颗粒物指标要求, 为此, 他们专门研制了微量有害气体净化装置, 采取综合手段对舱内气体高效净化。此外, 还首次带入了微生物净化装置, 为航天员打造高度洁净的环境。

据介绍, 水汽会引起电器设备受潮短路, 人在潮湿的环境中也不舒服。因此, “天宫一号”还有专门的储箱回收人体呼吸、排汗等代谢产生的水汽。

长二F火箭换了, 全新“大脑”

任何一发火箭在点火升空之后之所以能够按照预定轨迹飞行, 并且最终能够精确地将目标送入预定轨道, 主要是靠火箭的控制系统来完成整个过程。承担“天宫一号”发射任务的改进型长二F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改进型长二F火箭的控制系统是个全新的系统, 从使用的方案、原理、具体设备、软硬件等方面都与传统状态的“长二F”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当于给火箭置换了一个全新的“大脑”。

“和先前的长二F火箭相比, 改进型长二F火箭控制系统的一个重大更改是, 取消原先的气浮陀螺平台, 采用两套惯组作为测量装置, 可以更好地满足火箭在俯仰偏航方向上的机动要求。”荆木春解释, 惯性测量组合是火箭控制系统的核心, 也是影响火箭入轨精度的关键部件。

有了上述制导工具, 改进型长二F火箭在制导方式上, 首次使用了迭代制导技术。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满足交会对接任务对火箭入轨精度、轨道调整适应性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篇9:新大闹天宫

众神纷纷围拢上来,伸长脖子想细听三昧真火的秘密.孙悟空想了想,说道:“太阳燃烧的秘密还真复杂,有些知识你们也听不懂.我就简单地说吧,太阳已经‘烧了几十亿年,尚在壮年.太阳表面就有6 000 ℃,内部温度更高,达1.5 × 107 ℃,靠煤炭的燃烧根本达不到这个温度.后来通过研究太阳光谱,发现了太阳上存在的化学元素,才揭开了太阳‘燃烧的秘密.原来,太阳上面存在氢和氦两种元素,太阳上的氢在极高的温度和极高的压力下聚合为氦,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即太阳的光和热,这种反应就是核聚变.”

孙悟空讲得滔滔不绝,众神听得莫名其妙:“哎呀,什么是元素?什么叫做能量?什么叫做核聚变……”

玉皇大帝同样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他不懂装懂,还追问道:“这没有什么,你不要光谈什么空理论,那三昧真火的秘密是什么?你能在人间燃起‘太阳之火吗?”

孙悟空答道:“要知道,三昧真火就是‘太阳之火啊,地球上曾经出现了一个‘小太阳,那是爆炸了一颗氢弹.氢弹轰隆一声巨响,就实现了核聚变,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可惜氢弹是不可控制的核聚变,人类不能利用它放出的巨大能量.要实现受控核聚变很复杂,首先要解决两大难题:第一个是点火,核聚变反应要在近亿摄氏度高温下进行;第二个是容器,核聚变反应的高温,什么容器承受得住呢?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可以控制的核聚变已经研制成功,就要达到实用阶段了,那时海水就是燃料,海水中有实现核聚变必需的氢元素,源源不断的能源足够人类使用数百亿年啊!”众神一阵欢呼,原来人间的科学技术这么发达,三昧真火的秘密也能揭开,连“太阳之火”也能在人间燃烧啊.

玉皇大帝大怒,高声叫道:“反了!反了!如来快快制止他胡说八道!”如来佛祖摊开双手无奈地说:“玉帝,大圣讲的都是事实啊.这样吧,下面让悟空提出问题,请玉帝回答吧!”

孙悟空清了清嗓子,提出第一个问题:“灵霄宝殿距离地面有多高?”

玉皇大帝故弄玄虚地说:“你看这南天门外,五色祥云缭绕之处,乃天庭福境也.它远在九霄之上,凡人不可上来,距人间遥不可测呢!”太上老君也捋着白胡子跟着说:“是啊,高不可测呢!”

“错了!错了!”孙悟空高声宣布,“说什么高不可测,一派胡言!告诉你们,灵霄宝殿距离地面仅仅20 km.”

殿前众神听了,迷惑不解.如来大声喝道:“悟空不得信口雌黄,灵霄宝殿距离地面20 km,你有何证据?”

“证人在此!”悟空一把抓住一个小神,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千里眼”.

玉皇大帝冷笑道:“他乃是我殿前负责观望八方动静的小神,目力极好,站在南天门,能观千里之外,怎能为你作证呢?”

“问题就在这里.”悟空学着老师讲课的样子,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变成一支狼毫笔,蘸满浓墨在殿墙上画起来,“我们站在广阔的平原上极目远望,可以看见四周大地有一条边,这条天地相连的线叫做‘地平线.这是因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所谓的‘平原实际上是一块凸起的球面,地平线以外的物体,我们就看不见了,它们被弯曲的地面遮挡住了.如果你想看得远一些,就必须站得高一些.这就是‘登高望远的简单道理.”

“有道理!有道理!”刚缓过气的太上老君捋着胡子,讨好地点头,他多次下凡到人间,对此深有体会.

“那么,这条地平线距离我们多远呢?也就是说,我们站多高,可以看多远?这就需要利用几何学计算一下了.哎呀,这里面有一系列推导公式,你们听不懂的……”孙悟空想了想,“告诉你们结果吧,站在平原上,看出的距离只有5 km!”

“哎哟,什么叫做几何学?什么叫做推导公式?”众神议论纷纷,摇头晃脑,似懂非懂.昴日星官很有兴趣地问道:“大圣,要是爬到4 m高的树梢上能看出多远呢?”

“7 km!”悟空知道昴日星官是一只双冠公鸡所变,笑着回答.

“大圣啊,要是站在20 m高的塔尖上呢?”托塔天王也来了兴趣.“16 km!”悟空对答如流.

“要是踩在2 000 m的云头上面呢?”赤脚大仙问道.“160 km!”悟空的计算就像电脑一样迅速.

众神纷纷提问,也引起如来佛祖的兴趣,他不觉说道:“大圣啊,想我如来,当年在雪山修成丈八金身,现居灵山.悟空你讲,我在山顶上能看多远?”

悟空答道:“佛祖现居的灵山高度不知道,不好推算.那么我来说说佛国圣地峨眉山吧,那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山高3 000 多米,山顶上终年积雪,登上峨眉山顶,放眼望去,可以看到200 km远的远方.地球上最高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 844.43 m,在峰顶看到的距离是340 km.这是站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最远的距离了.”

说到这里,悟空话锋一转,指着“千里眼”说道:“再说这位‘千里眼,打开南天门可看500 km.根据公式,要看到这么远只需20 km的高度就够了.所以灵霄宝殿距离地面不过20 km!”

众神听得入迷,个个心悦诚服.

玉皇大帝龙颜大怒,喝道:“好一个大胆‘千里眼,竟敢为妖猴作证.来呀,把他赶将出去!”

玉帝又欠身对如来说:“佛祖不可轻信,想那千里眼所观必定不止千里,这猴头妖言惑众……”如来低头闭目沉思片刻,说:“悟空,这个题目算你的答案对,现在你来问玉帝第二个问题吧!”

孙悟空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迎风一晃,眨眼间便变得碗口粗细,丈二长短,悟空问道:“金箍棒是什么做的?”

玉皇大帝一听此题,琢磨了半天,默不作声.太上老君看情形不对,大声喝道:“大胆猴头,弼马温!玉皇大帝本是真龙天子,哪容得你来问他问题!”

“好一个真龙天子!”孙悟空冷笑道,“也罢,今日我当众算一算,叫你原形毕露.那《西游记》中明明记载,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129 600年.两数相乘,实为2亿2 680万年.好一个玉皇大帝,你的资格可谓老矣!查一查地球古代史吧,2亿多年前,地球正好处于中生代,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人类出现,可见玉皇大帝肯定不是人!”

悟空一言既出,满场哗然.太上老君质问道:“大圣不要血口喷人,你说2亿多年前地球上根本就没有人类出现.请问,大圣那时既然也没有降生,怎么知道2亿年前的事情呢?”

悟空答道:“这个问题提得好,确定远古地层的年代,必须有一个准确的时钟.人类依靠的是一种‘放射性钟,原理颇为复杂.原来自然界里有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总是不断地向外放射射线,进行着缓慢的核衰变,同时,同位素演变成别的元素.核衰变是一种缓慢的原子核反应.难得的是,每一种放射性物质核衰变的速度是有一定规律的,即使在高压、高温、强磁场的恶劣环境下,那核衰变的速度规律一点也不变.碳的半衰期是5 700年,就是说,过了5 700年以后,碳的原始含量要减少一半,如果再经过5 700年(共11 400年),只剩下一半的一半,照此类推,年代越久,碳的含量就越少.而铀的半衰期很长,是45亿年,根据铀‘核衰变的程度,就可以知道古老地层的年代了.”

太上老君自言自语:“人类也有这么厉害的慧眼呀,2亿年前的事情也能够知道!”

玉皇大帝面如土色,再也抖不起威风.

如来佛祖沉着脸对大圣说:“悟空你大胆讲来,玉帝并非是人修炼而成,到底是何物所变?”

悟空高声叫嚷道:“玉帝生在2亿2 680万年前,那时正是地球上恐龙称霸的时期.照此推断,玉帝是恐龙所变!”

玉皇大帝被悟空一语说破,胆战心惊,以袍遮面,哀求道:“大圣,大圣,不要说了,不要说了!”

太上老君和众神上前仔细地把玉皇大帝上下打量了一番:臃肿的身躯、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好不丑陋.还是托塔天王比较稳重,思考片刻说:“要不这样吧,真金不怕火炼,待我取来‘照妖镜,照一照玉帝,看看是什么结果.玉帝以为如何?”

玉皇大帝听说托塔天王要用“照妖镜”来照他,面色惨白,慌忙摆手:“不要!不要!”吓得声音都变了.

托塔天王取来“照妖镜”对准玉皇大帝一照,真相大白了.

众神终于明白了真相,纷纷对着玉皇大帝喊道:“原来你是天下最大的妖怪啊!”

孙悟空高声大笑,在笑声中,只见南天门内外,乌云愈加浓厚,升腾翻滚,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天空中一片混乱,灵霄宝殿摇摇晃晃,仿佛就要倒塌.玉皇大帝坐在龙椅上张开双手,连呼救命,拼命挣扎,时隐时现,终于被乌云所淹没……

如来佛祖知趣地返回灵山雷音宝刹.临走时,口中仍念念有词,自我解嘲:“那天宫说有即有,说无即无,相信即有,不信即无.”

篇10:观天宫课堂有感

第一个实验是测量质量,所使用的器具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所制成的质量测量仪。到底该如何测量呢?我仔细观看了实验,并且听了解说。原来,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第二个实验是单摆实验,主要步骤是:将支架固定后,在摆轴的前端我们可用一根线拴住一个小球,接着将球拉高到一定位置后松手。如果是在地球上,这时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说小球会左右摆动。但在太空中你猜怎么着?原来小球在那个高度静止不动了!想要它动该怎么办呢?这时,王老师给了小球一个推力,可爱的小球就傻乎乎地围着摆轴做圆周运动了!

第三个实验的`道具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的玩具之一——陀螺。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把静止的陀螺悬浮在空中,然后给它一个干扰力,这时笨笨的陀螺就会开始做翻滚运动,轴向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若是先让陀螺旋转,再给它干扰力,此时它就不会翻滚了,而是向前行动。真是有趣啊。听说天宫里的很多设备就是利用陀螺组合来定向的呢!原来,小小的陀螺背后也蕴藏着这么丰厚的知识啊!

第四个实验是水膜实验。这根我们所说的面膜差太多了。在这里我们可用到两个道具——一金属圈,一个水袋。首先,把金属圈轻轻地放入水袋;接着,将金属圈慢慢地抽出。好了,等待奇迹的时刻到了!抽出后的金属圈上会形成一个大大的水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一切都归功于——失重!

第五个实验是水球试验,也就是王老师将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球中,而红色会在水球里慢慢地散开,最终形成一个大大的红色水球。

其实航天员聂海胜也向我们展示了悬空打坐、量体重等一系列的实验,令人同样觉得不可思议。

篇11:《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学习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学习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学习总结1

在太空里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以适应失重感,像一条鱼儿一样四处游走。吃的饭菜原来是在地球上事先做好的。培育太空植物,是飞行任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太空中,虽然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样冲热水澡,但是洗脸洗头发都没有问题。科研人员专门研制了分解洗发液——不仅可以把头发洗得很干净,还十分节约水。空间站的水非常宝贵,所以要尽可能地节约用水。

在空间站睡觉就更有趣了。只要一个睡袋就可以,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舱壁上,但只要你愿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

在空间站也有许多休闲活动,可以和家人打视频电话,可以从舷窗边欣赏日落时美丽的地球,还可以进行晨练,晨练项目是中国传统健身项目——太极拳。

最重要的也是最激动人心的就是出舱活动了。穿好“飞天”服,通过气闸舱来到舱外,通过地面调度人员和舱内同伴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在舱外完成相关任务。

在太空也有许多喜事:种植的水稻抽穗了,迎来了太空快递员,也迎来了新伙伴来进行工作交接。在太空驻留了三个月,很快就要告别“天宫”空间站返回地球了,想到很快就能见到地球上的亲人,非常激动。

太空本身已经非常迷人,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每每出现带有五星红旗的一切,都愈发使每一位中华儿女倍感亲切与自豪!

《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学习总结2

天和核心舱就是宫殿的卧室,主要供宇航员们居住。货运和载人飞船就如地上的车辆一般,用来运送货物和人员。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目前还暂未完工,它们就是“宫殿”中的研发实验室,用于各种太空实验和科研工作。

太空中会面临各种可想而知的危险,其中的威胁来自于我们熟知的太阳。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依靠,它提供源源不绝的各种能量,滋养万物生长。但是它释放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都是非常致命的,这两种射线能轻易穿透你的皮肤,破坏身体所有细胞。那我们在地球上为什么可以天天晒太阳呢?那是因为,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把它们反射或者吸收了。空间站架设的位置必须考虑这个安全因素。国际上一般选择了在距地面1000公里的位置,我们的“天宫”,为了程度的安全,架设在距地面400公里的.位置。这样既能获得地球磁场的保护,也能获得大气层的保护,一举两得。

古时的天宫,据说在云端,那里住着各路神仙,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今时的“天宫”住着许多宇航员和科学家,他们在高高的天上为中国的太空科技进步,不断努力,让我们不再依赖国外技术,在俯瞰地球的同时也能真正放眼整个宇宙,对太空的了解不断深入。

所以,我们的“天宫”真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宫殿啊!或许这就是“天宫”之名的由来和美好寓意吧。

《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学习总结3

重科技,敬英雄,树新风,利苍生,如是者,乃长征精神之延续,两弹一星精神之传承,民族有望,中华复兴。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曾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诗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诸如此类,方是民族文化浩气之风。

航天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人有关,人人受益也。故可知,光阴逆旅,点燃梦想,不负使命,造福苍生,是为航天事业之初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民族复兴。向航天英雄致敬,上九天揽月,遨游太空。着眼人类未来,是为格局;立足国家实力,是为务实;弘扬探索问天之精神,是为信仰;以太空为舞台,科研丰收,造福人民,是为果实。如此者,既有战略之高度,复有高尚之使命,则知人人有责,国家与共。

故可知,宇宙为家,上天真英雄。勇者无畏,大爱利苍生。重塑信仰,民族复兴。诚所谓:心无国胆人无根,人有担当国有梦。

《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学习总结4

第一次接触航天方面的知识是在幼儿园大班。那一天,老师把一张报纸贴到了墙上,那上面有一艘火箭——其实是神舟六号,还有两个人——其实是费俊龙和聂海胜。听到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我弄明白了个大概,心里觉得自豪。突然,我发现——居然没有一名女性。当时我就想:要是我能当中国的第一名女宇航员,该有多好呀!从那时开始,我便怀揣着这样一份梦想,上了小学。我曾经很自豪地跟班上的一位同学说,我将来会成为中国的第一位女宇航员,他听了,流露出羡慕的眼神。那时的我自豪极了,觉得当一名宇航员太简单了!三年级,我逐渐了解了一些有关航天方面的知识,这才知道,当一名航天员不是那么简单的,不仅要有学问,要有好的身体,也要有好的心理素质——其实当时我并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只是模糊地觉得是身体好的一部份罢了。

篇12:《天宫课堂》第二课心得体会

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里,回首过去,又展望着未来。如何在这大时代的浪潮里求得发展,是我,更是未来的你,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抓准时代脉搏,根据时代需求来完善自我,才不会落于时代。世界的发展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个时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讲究高效,正在从注重简单的实用性到满足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发展着。身处科技人文发展不断登上新台阶的你我,唯有不断学习本领,掌握高精尖知识,才不会淹没在时代大潮中。

与时代同行的路上,我们需要一颗强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实难,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面对着生活中的风浪,又何尝不应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昂扬姿态去面对呢?

然而,与时代同行并不是做一颗随波逐流的海草,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考,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待到你们18岁的时候,也希望你们在斑驳陆离的社会里能够明辨是非,守住底线的同时,更要担起引领时代风向的大旗。

“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追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持,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当我们都明确自己的使命的时候,当我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统一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篇13:神八天宫太空追梦

“……五、四、三、二、一, 点火!起飞!”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07秒, 随着载人航天发射场“神八”发射任务零号指挥员一声令下,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大轰鸣声, 一条火龙托举着“神舟八号”飞船冲天而起、直插云霄……

继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之后,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再次获得圆满成功。

与中国此前发射的航天器不同, 早已升空的“天宫一号”不再是一叶孤舟, “神八”这次飞天之行可以说是“追爱”之旅, 其“爱慕”目标便是在轨稳定运行并已做好交会对接准备的“天宫一号”。通过实施“神八”和“天宫”的交会对接任务, 将为中国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奠定重要基础和关键前提。

步天远歌中国载人航天梦圆

西方航天战略家曾预言:“在21世纪, 一个国家对航天能力的依赖, 可以和上世纪一个国家对于电力和石油的依赖相比拟。”太空将成为愈来愈重要的关系国家利益的新疆域, 失去太空就意味着失去未来。

中国人的载人航天梦由来已久, “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自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 到如今“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彰显了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伟大成就, 同时树立起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座座里程碑!

在精彩绝伦的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我们已经在欢庆自己的航天计划和对太空的未来探索, 如在“鸟巢”四周打出太阳系的图像, 然后是航天员在黄色的太阳背景下跳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花费了3亿美元, 堪比美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工程。然而, 这一目的就是要向全世界宣布, 中国正步向超级大国之列。

中国不惜重金打造航天工业, 因为人们都理解其价值所在, 航天事业是发明创造和民族国家自尊的驱动器, 是人类目光投向更远星空的基础平台。在未来5~8年内, 中国还将发射100多颗各种型号的先进卫星, 所以任何读过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人都不会怀疑, 中国将孕育成千上万的高新技术。

目前,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目标是“三步走”: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 突破载人航天飞行技术, 建成初步成型配套的载人飞船系统, 并据此开展空间实验;第二步是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建造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进行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第三步是建造大型永久性空间站, 解决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天宫一号”发射处于工程的第二阶段, 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奔向苍茫宇宙, 航天员在太空有了新家。按照已知的规划, “三步走”战略的第二阶段还将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实验室, 并发射多艘神舟系列无人/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与其对接。

精心备约“神八”飞天追吻“天宫”

如果把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比做一场“太空大戏”的话, 那么“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无疑是此次演出的高潮。“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后的两天内, 两个“庞然大物”在距离地球350公里外的太空中实现两次完美对接。完成交会对接的使命后, “神八”将结束自己的太空之旅, 重返地球;“天宫一号”则回到自主运行轨道继续飞行, 等待下一次任务。

所谓空间交会对接, 是轨道交会和空间对接的总称。空间的两个航天器在同一时刻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地点的轨道控制过程及结果, 称作“轨道交会”。而在空间将两个航天器对接起来形成一个航天器的事件, 则称作“空间对接”。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建立空间站最基本、最关键的技术, 它与载人天地往返、出舱活动并称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目前, 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完整的交会对接技术。

如同一艘船要驶向远处的一个孤岛, 这是一个寻觅靠近的过程。但这次是一个飞行器在轨高速运行, 另一个飞行器对轨发射, 高速运转带来很大的难题。要知道两个重达8吨的航天器都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空, 以极块的速度运行, 基本上是第一宇宙速度 (7.9公里/秒) , 要完成无缝对接, 难度好比百米之外“穿针引线”。要实现这个控制精度非常难, 这对导航定位系统和对接机械都是严峻的考验。交会过程中, 如果轨道测量或计算稍有偏差, 就可能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交会对接技术是举世公认的航天技术难题, 在国外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 曾多次出现故障或失败。11月3日和14日, 依靠微波雷达、激光雷达和电视摄像机的引导, 经历了捕获、缓冲、拉近、锁紧的过程, “神八”和“天宫”最终实现了连接。这次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实现, 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完全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问鼎苍穹“神八”技术更新百项

“天宫一号”是目前我国研制的最大的载人航天器。全长10.4米, 最大直径3.35米, 起飞质量约8.5吨, 设计在轨寿命2年。而此次升空的“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 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 沿用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舱构型, 全长9米, 最大直径2.8米, 起飞质量约8吨。相较于“神七”, “神八”飞船的设计突破达百余项, 主要包括:

可平移便于对接。为执行交会对接任务, “神八”在外形上增加了交会对接机构, 安装有测量敏感器, 同时为与“天宫”合体, “神八”不但能往前走, 还能左右上下平移, 便于调整位置, 交会对接。

改坐椅方便着陆。“神八”的又一特点表现在返回式坐椅上, 体现了设计人员的绿色理念。尽管飞船各系统的密封已经万无一失, 但是坐椅下的一个压力燃气包里的有害气体一旦发生泄漏, 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 “神八”最终确定了用压缩空气来取代燃气, 并相应地增加了一套气源组件系统作为动力源。在返回时, 航天员承受的冲击力大, 为了让航天员着陆时感觉更舒适, 此次“神八”的坐椅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增加12台发电机。在供电能力上, “神八”比“神七”增加了12台发电机, 供电能力显著增强。

图像处理能力提高。“神八”携带舱外摄像机, 且能由航天员控制。作为测量的敏感器, 这个摄像机与“神七”所携相比, 大大提高了图像传输质量, 能记录下“神八”与“天宫”的交会对接时刻, 保证了画面清晰、迅速地传递, 让全世界人民都能看到中国航天的这一壮举。

篇14:“开启天宫的梦想”

A爱因斯坦 B 齐奥尔科夫斯基

C 罗伯特·戈达德2.1991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代表国家授予(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A 王淦昌 B 钱三强 C 钱学森3.物体摆脱地球引力束缚而飞离地球,且未脱离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速度称为( )。

A 第一宇宙速度 B 第二宇宙速度 C 第三宇宙速度4.航天器一般不会在距离地面200千米以下的圆轨道上绕地球飞行,这是因为(

)会降低航天器的飞行速度,最终使航天器落向地球。

A 太阳辐射压力 B 日、月引力 C 大气阻力5.相对地面环境而言,太空环境除有超低温、(

)和高真空等特点外,还有高速运动的尘埃、( )。

A 强辐射;微流星体和流星体

B 低辐射;大气

C 低辐射;微流星体和流星体6.长征系列火箭自身携带了(

),所以,火箭发动机在太空中也能正常工作。

A 高能量的燃料 B 燃烧剂和氧化剂 C 超低温的燃料7.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时往往采用( )入轨方式。

A 直接 B 滑行 C 转移轨道8.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的每一个位置都会在地球表面上有一个投影点,称为星下点,那么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星下点轨迹的理想状态是( )。

A 一个点 B 一个“8”字形曲线 C 一条曲线9.第一宇宙速度是7.9千米/秒,请问,神舟号飞船在35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它的速度为(

)。

A 7.9千米/秒 B 小于7.9千米/秒 C 大于7.9千米/秒10.人造地球卫星按其轨道高度可分为低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和高轨道卫星,那么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属于(

)卫星,它的轨道高度约为( )千米。

A 低轨道;450 B中 轨道;10000 C高 轨道;3600011.一台质量为50千克的仪器设备,装在航天器里随航天器由地面升入太空的过程中,该设备所受的重力(

),该设备的质量( )。

A 不变;不变 B 变;变 C 变;不变12.载人飞船从发射到完成任务返回地面过程中,航天员在上升段、轨道运行段、再入段分别处于( )、( )、( )状态。

A 失重:失重;失重

B 超重:失重;超重

C 超重;失重;失重13.航天员离开航天器出舱进行太空行走,无外力作用下会不会飘走?( )

A 会 B 不一定 C 不会14.一件重达几十千克的舱外航天服,航天员在进行太空行走并在舱外进行工作时能背得动吗?( )

A 能 B 不能,但可以用动力装置推动 C 不能15.下列哪些飞行器不属于航天器?( )

A 通信卫星 B 空间站 C 高空无人侦察飞机16.(

)年由(

)驾驶载人航天器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太空飞行。

A 1962:格林 B 1961;加加林 C 1961;季托夫17.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 ),他是( )人。

A 阿姆斯特朗;美国 B 列昂诺夫:苏联

C 奥尔德林;美国18.1963年6月,( )驾驶( )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圆满完成飞行任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A 索罗维耶娃;上升二号 B 波诺玛列娃;东方6号

C 捷列什科娃;东方6号19.1994年至1995年3月,航天员(

)创造了一次在太空居留( )天的纪录。

A 季托夫;365 B 波利亚科夫:438

C 玛纳罗夫;36020.1995年6月,美国的( )飞船与苏联的( )飞船进行太空对接,把国际空间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A 阿波罗18号;联盟19号

B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和平号空间站

C 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礼炮7号空间站21.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它是由(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

A 实践一号:长征二号 B 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

C 风云一号:长征二号丙22.我国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是由(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

A 长征三号甲 B 长征三号丙 C 长征三号乙23.世界上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是由( )运载火箭发射的。

A 东方号 B 大力神Ⅲ C 土星5号24.我国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一个三级火箭,其第三级发动机所用的液体推进剂中氧化剂是( ),燃烧剂是( )。

A 液氧;煤油 B 液氧;液氢

C 四氧化二氨:偏二甲肼25.多级火箭按级与级之间的连接形式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串并联混合型三种类型,我国的长征二号F火箭是属于(

)型多级火箭。

A 串联 B 并联 C 串并联混合26.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采用的推进剂是( )。

A 液氧、煤油 B 四氧化二氨、二甲肼

C 液氧、酒精27.发射我国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按火箭级数分类它是几级火箭?( )

A 三级 B 二级 C 三级半28从1975年开始至2013年3月,我国用(

)系列运载火箭相继成功发射了22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A 长征二号 B 长征四号 C 长征三号甲29.2011年9月,我国用(

)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天宫一号。

A 长征二号E B 长征二号F/T1 C 长征二号F30.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为了适应神舟号载人飞船的需要,是在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你知道最初它主要做了哪三项改进吗?( )

A 加大火箭的起飞推力,增加了芯级的推进剂加注量,控制系统改进

B 加大火箭的起飞质量,减轻火箭各系统结构质量,调整火箭的级间比

C 箭上主要设备采用冗余技术,增加箭上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增加逃逸系统31.我国的载人飞船是从哪个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

A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B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C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32.我国的探月卫星是从哪个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

A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B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C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33.我国神舟号载人飞船的主着陆场设在什么地方?(

A 内蒙古巴林左旗 B 内蒙古额济纳旗

C 内蒙古四子王旗34.从1961年4月以来,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已有52年的历史了,到今天为止人类已成功地发射了(

)类载人航天器。

A 2 B 3 C 4

35.我国的神舟号载人飞船是属于三舱构型,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和返回阶段,航天员分别乘坐在哪个舱段?( )

A 轨道舱;轨道舱 B 轨道舱;返回舱

C 返回舱;返回舱

36.我国航天员(

)在2008年乘坐(

)载人飞船,进行了出舱活动,突破了我国载人航天三大技术中的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

A 翟志刚;神舟七号 B 聂海胜;神舟六号

C 景海鹏;神舟九号

37.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经变轨后,运行在什么形状的轨道上?轨道高度是多少?( )

A 椭圆形轨道;远地点为460千米 B 圆轨道;900千米

C 圆轨道;343千米

38.在航天飞机、神舟号飞船和进步号飞船中哪个不属于载人航天器?( )

A 航天飞机 B 神舟号飞船 C 进步号飞船39.请你指出右图是正在发射哪个航天器?( )

A 发射神舟八号

B 发射天宫一号

C 发射返回式卫星40.在航天器太空自动交会对接过程中,两个飞行器中其中一个称为目标飞行器,一个称为追踪飞行器。那么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过程中,(

)为目标飞行器,(

)为追踪飞行器。

A 天宫一号;神舟九号 B 神舟九号;天宫一号

C 神舟九号;神舟九号41.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一般分三个阶段: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那么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过程中的远距离导引段,二者的轨道高度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

A 天宫一号比神舟九号低 B 二者高度相同

C 神舟九号比天宫一号低42.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手控交会对接。请问,手控交会对接是在交会对接三个阶段中的哪个阶段中进行的?( )

A 在自主控制段 B 在对接段 C 在远距离导引段43.神舟九号是( )发射升空的,在( )完成与天宫一号手控交会对接的。

A 2011年11月1日:11月8日

B 2012年6月18日;6月26日

C 2012年6月16日:6月24日44.神舟九号乘员组是由( )三名航天员组成。

A 翟志刚、刘伯明、刘洋 B 景海鹏、刘旺、刘洋

C 费俊龙、聂海胜、刘洋45.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过程中由(

)负责实施手控交会对接任务,( )为飞船指令长。

A 刘旺;景海鹏 B 翟志刚;刘伯明 C 景海鹏;刘旺46.神舟九号的飞行控制是由( )统一指挥完成的。

A 西安测控中心 B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C 海外测控站47.乘坐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时,经过多少时间可以看到一次日出?( )

A 12小时 B 2个时 C 1.5小时48.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其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

A 突破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 B 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

C 空间科学试验49.如右图所示,火箭的最上端一个尖锥形结构件是( )。

A 避雷针 B 逃逸塔

C 激波锥5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了德国V-2弹道导弹的研制,战后他又领导了美国弹道导弹武器计划的实施,在美苏载人航天竞争中,他又承担了土星5号运载火箭研制,请问此人的名字是?( )

A 科罗廖夫 B 布劳恩 C 哥达德51.在南极或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可以通过哪一类的通信卫星与两极以外的地区进行通信联系?( )

A 低轨道移动通信卫星 B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C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52.航天飞机轨道器能够像在返回地球时那样在月球表面降落吗?( )

A 能 B 不一定 C 不能53.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中,为了提高测控覆盖率,除了陆上测控站、海上测量船之外,又在太空增加了数据中继卫星,我国的数据中继卫星的名字是(

)。

A 中星 B 天链一号 C 鑫诺54.我国航天员在进行首次太空行走时,穿的是(

)。

A 海鸥号应急救生服 B 飞云号舱内航天服

C 飞天号舱外航天服55.我国从1988年开始相继成功发射了4颗风云一号卫星,你知道它是属于( )。

A 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B 近地轨道遥感卫星

C 近地轨道科学试验卫星56.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是通过名叫(

)的舱段进入太空的,这个舱段是由( )改成的。

A 过渡舱;返回舱 B 气闸舱;推进舱

C 气闸舱;轨道舱57.我国正在研制新的大型运载火箭( ),发射场是选在( )。

A 长征七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B 长征五号;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C 长征五号:海南航天发射中心58.根据月球探测发现,月球上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有一种核聚变材料,它的名称是( )。

A 氦-3 B 氘 C 氚59.目前我国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是从哪个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 )

A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B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C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60.1981年4月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这架航天飞机的名称是( ),它的归宿如何?( )

A 挑战者号;已退役 B 哥伦比亚号;2003年失事

C 奋进号;已退役61.地球静止轨道上的通信卫星,需要均匀地分布几颗卫星,就能实现除地球南北极地区以外的全球通信?(

A 2颗 B 3颗 C 4颗62.美国航天员约翰·扬是目前进入太空次数最多的航天员,截至到2000年,他一共进行了(

)太空飞行,累计在太空停留了( )天。

A 5次;679 B 7次;607 C 6次;83563.美国航天员格林,在1962年2月乘坐小型载人飞船升空,成为(

)个进入太空飞行的美国人,1998年,他以(

)岁高龄重返太空,成为当今世界上年龄最大的航天员。

A 第一;66 B 第二;70 C 第一;7764.航天员穿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活动之前,必须吸氧排氨,主要为( )。

A 避免航天员的血管堵塞,形成气胸,甚至危及生命

B 减轻航天服的重量 C 做好准备工作65.为了对抗长时间失重环境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航天员们需要采取一定的失重防护措施,在天宫一号中的航天员们是采取的什么措施?( )

A 用哑铃锻炼 B 使用自行车功量计锻炼

C 就地跳跃锻炼66.在进入太空并在太空运行的航天器,除遇到自然环境外,还会遇到独特的诱导环境,它主要包括极端温度环境、( )。

A 噪声 B 低气压 C 失重和微重力环境67.航天飞机是一种( )的载人航天器。

A 垂直起飞,水平降落 B 垂直起飞,垂直降落

C 水平起飞,水平降落68.航天飞机是一种以(

)为动力并能在太空中飞行的载人航天器。

A 涡轮喷气发动机 B 火箭发动机 C 涡轮风扇发动机69.1969年7月发射的(

),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登陆月球。

A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B 联盟TM型载人飞船

C 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70.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跨世纪航天工程,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航天合作计划,它是由(

)个国家共同参与研制和运行的。

A 美国、俄罗斯、日本等3

B 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14

C 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加拿大、巴西等1671.国际空间站结构复杂、规模大,它由航天员居住舱、实验舱、对接过渡舱、桁架、太阳能电池等组成,建成后的国际空间站总质量将达到( ),全长约( )。

A 430吨;110米 B 280吨;88米 C 510吨;120米72.国际空间站是怎样送到太空的?( )

A 在地面组装完毕,由大型运载火箭整体送入太空

B 在地面组装完毕,由航天飞机整体送入太空

C 由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将各舱段分别送上太空,在预定轨道进行对接后组成73.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分三步走,即“绕”“落”“回”,那么嫦娥一号成功地完成了其中的哪一步?它完成探月任务后的最后归宿是( )。

A “绕”;撞月 B “落”:进入深空

C “回”:继续在月球轨道上飞行74.嫦娥二号除圆满完成绕月探测任务外,它还( )。

A 继续在月球轨道上飞行 B 落到月球表面

C 到达地日拉格朗日L2点之后,继续进行深空探测75.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将执行嫦娥工程的哪一步任务?( )

A “绕” B “落” C “回”76.右图是导航定位星轨道示意图,请你指出这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导航定位系统。( )

A 美国的“GPS”

B 俄罗斯的“格拉纳斯”

C 我国的“北斗”77.到2012年底,“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进展到什么程度?( )

A 开始正式向亚太部分地区提供区域服务

B 向全球提供无源服务 C 还不具备服务能力7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后,将是由(

)组成一个庞大的星座。

A 分布在6条中轨道上的28颗卫星

B 分布在3条中轨道上的24颗卫星

C 包括27颗中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和5颗静止轨道卫星7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后,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可靠( )服务。

A 定位、导航

B 定位、导航、授时以及“北斗”的位置、短报文等

C 定位、导航、授时80.“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预计在()年完成全球组网。

A 2014 B 2015 C 202081.我们常说的太空垃圾一般指的是( )。

A 运载火箭的末级和废弃的航天器及其碎片

B 工业废弃物 C 生活废弃物82.航天员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大约是在地球表面上重力的( )。

A 四分之一 B 五分之一 C 六分之一83.在月球上一个白天和黑夜的周期大约是多长时间?(

A 24小时 B 12天 C 28天84.地球同步轨道是指航天器在顺行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其运行周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与地球的自转周期( )。

A 不同 B 相同 C 不一定85.火箭主要由( )、( )、( )等系统组成。

A 箭体结构系统;推进系统;控制系统

B 结构系统;测量系统;地面发射系统

C 测控系统;弹道测量系统;推进系统86.火箭推进剂按其能量类型可分为化学能推进剂、核能推进剂、电能和太阳能推进剂,目前运载火箭所采用的推进剂大多是( )。

A 电能推进剂 B 核能推进剂 C 化学能推进剂87.许多航天器在轨运行时要进行三自由度姿态控制,不允许任何一个轴的指向偏离预定值,这种稳定方式称为航天器的( )。

A 垂直梯度稳定 B 三轴姿态稳定 C 自旋稳定88.(

)卫星是一种对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进行光学或电子探测以获取有关信息的( )卫星。

A 天文;技术试验 B 通信;应用 C 遥感;应用89.航天员随载人航天器在轨运行过程中,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睡觉?( )

A 像在地面上一样睡在床上 B 在舱里飘着睡

C 不要床,在睡袋里睡,但要固定在舱壁上90.1998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对在(

)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 )位科学家颁发功勋奖章。

A 武器装备; 25 B两弹一星;23 C 航天产品;2091.航天员在( )过程中才有失重的感觉。

A 在轨运行 B 发射升空 C 再入大气层92.火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成为目前除地球以外人类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2011年由(

)发射的“火星科学实验室”着陆器携带了第三代火星车——(

),并发回了大量火星表面探测图片。

A 美国;“勇气号” B 俄罗斯;“机遇号”

C 美国;“好奇号”93.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多颗海洋系列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发射了三颗海洋卫星,包括海洋一号2颗,海洋2号1颗,其中海洋1号是属于(

)监测卫星,海洋2号属于( )监测卫星。

A 海洋地形;海洋水色 B 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

C 海洋地形:海洋动力环境94.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功发射了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即风云一号(

)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

)气象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同时拥有两种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A 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

B 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

C 地球静止轨道;倾斜同步轨道95.到2012年底,我国已经成功地进行了( )次载人飞行。

A 3 B 4 C 596.2012年12月13日,完成探月任务的嫦娥二号卫星飞抵距地球约700万千米远的深空,以10.73千米/秒的相对速度与(

)相遇,最近相对距离仅为312千米,对其进行了拍摄,嫦娥二号又向更远的深空飞去。

A 艾达小行星 B“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 C 灶神小行星97.航天员长期在太空失重的环境里生活身体会增高吗?( )

A 不会 B 不一定 C 会98.中国自己的空间站预计在( )年建成。

A 2014 B 2020 C 201599.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还包括(

),这是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中不曾有过的。

A 进一步考核航天员出舱活动

B 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C 航天员进入太空进行组装活动100.神舟十号此次飞行的乘员组预计将由( )名航天员组成,其中包括( )名女航天员。

上一篇:沙埂中学学校安全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下一篇:绿荫行动共创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