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工作流程

2024-04-18

主编工作流程(共6篇)

篇1:主编工作流程

图书出版流程(以下简单了解即可)

1.选题

编辑通过市场调研提出出版内容选题,经过责任编辑、编辑室主任、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或出版社选题论证委员会)的三级论证,最终由出版社选题审核委员会审批通过,报省一级新闻出版局批准。2.选题报批

省一级新闻出版局依据国家《出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对出版图书选题内容进行审批,确保有关选题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和《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新闻出版署[1997] 860 号)等法律法规,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内容,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选题,实行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即出版单位须向新闻出版总署专题申报备案,同意后方可出版。

3.组稿、编辑

选题经批准后,出版业务进入编辑环节。

编辑组织稿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直接与作者签约组织稿件,或委托作者(多为知名学者)代理组织稿件。每一种图书,都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约定和保护作者和出版社双方的合作条件和权利。出版社拥有的是著作权人(作者)许可使用的专有出版权。出版合同通常包括著作权人允许出版社对其著作的使用范围、许可使用年限、出版社向作者支付报酬标准、付酬方式等。合同期限一般在3-10 年。

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一般有三种方式: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版税和一次性付酬。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字数,以千字为单位向著作权人支付一定报酬(即基本稿酬),再根据图书的印数,以千册为单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即印数稿酬);作品重印时只付印数稿酬,不再付基本稿酬。版税,指出版者以图书定价×发行数×版税率的方式向著作权人付酬;版税率一般是 3%-10%。一次性付酬,指出版者按作品的质量、篇幅、经济价值等情况计算一个确定现金数额的报酬,并一次性向著作权人付清。

4.审稿、申报书号

审稿: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稿实行三审制,对稿件进行三个级别的审查,即责编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和社长(总编辑)终审。三审后的书稿按齐、清、定的原则,发送出版社的出版生产部门,进入生产流程。

申报书号:

出版社总编室负责向出版业务部申请分配书号、条码并向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申请CIP(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数据,即图书在版编目数据,规定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内容、选取规则及印刷格式,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印张等。

每年12月,出版社将有关书号申请的各项材料,经由省新闻出版局报送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总署核定下一发给公司的书号数量。新闻出版总署将书号按核定数量经由省新闻出版局发给出版社。出版社按照所得书号数量,填写ISBN 条码制作申请单,报送国家图书条码中心制作相应条码。出版社也可根据需要,定期、不定期或随时向省新闻出版局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申请所需数量的书号。

在书号获批后,编辑人员填写《CIP 数据申请表》,再由出版社总编室将《CIP数据申请表》报送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将编制完毕的CIP 数据返给出版社,以备印载在图书上,做为版权保护的重要手段。

5.确定印数和定价

图书定价和印数由各出版社营销部连同责任编辑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分析确定。定价主要参考因素为成本、图书印数、同类书市场价格及该书目标读者群的消费能力。印刷数量的确定主要参考成本、定价及对该书销量的预测,一般每版图书的印刷数量划分为四种情况:3,000 册至4,000 册;5,000 册至8,000 册;8,000册至10,000 册;或10,000 册以上。一般来说,出版社主要采用较少印数、多次印刷策略,以降低出版风险、减少资金占用,加快周转。

6.排版和印刷

有关书稿经社长(或总编辑)终审签发后,由相关出版社之业务部门完成封面设计和版式设计,并负责安排印刷商排版、印刷。出版社将达到印制标准的书稿发送到印刷厂,进行排版及制作清样,图书清样完成后,送出版社出版部进行校对,出版社将校对完的清样退回印刷厂,印刷厂按出版社所做的改动进行改版,这样反复三次,行业内称为“三校”,最后经该书责任核对、责任编辑和出版部主任审定签字,交社长(或总编辑)签批,返回印刷企业,进行印制、装订。

7.发行和销售

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一般采用自办发行、独立发行、参加图书订货会等方式销售。

自办发行是由出版社与零售书店签订协议,一般由出版社将成品书从印刷厂发运到各书店。

独立发行是由出版社根据资质情况选择发行商,并与发行商(主要为图书批发商)订立批发协议,一般由出版社将成品书从印刷厂运送到批发商的仓库,批发商将书发送至其下游客户,批发商在约定期限内与出版社结清书款。独立发行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于发行商广泛的发行渠道和较低的发行成本,且图书销售回款有较好的保证。独立发行又可以分为包销和经销,包销主要以学生课本和畅销书为主,一般不允许退货;经销则是以一般图书为主,通常允许退货。

出版社每年定期参加的主要图书订货活动有:全国每年一度最大规模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书市,每两年一次的全国规模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此外,亦参加各类专业出版社订货会、民营书店联合举办的图书订货会以及各种图书团体采购活动等。近年来,还可以参加每年一度的国际最大图书展览——“法兰克褔国际图书博览会”。出版社营销部及责任编辑负责策划、参与图书市场推广活动,主要形式有参加全国各大定期新书订货活动,在全国各种新书目录及《中国图书商报》上发布新书预告,组织作者到零售书店举办讲座、签名售书等新书推广活动,组织书评家发布书评等。

高校教材医学图书出版著作招主编副主编

2015--2016 部分出版著作招主编、副主编(含“十二五”规划教材)署名

《大学物理》即将出版,可主编、副主编。《人力资源管理》国家一级出版社,可主编 《大学语文》(含光盘),主编转让署名,可主编

《房屋建筑学)》国家一级出版社,可主编 《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主编转让署名,可主编 《机械加工技术基础》国家一级出版社,可主编 《实用英语阅读教程》主编转让署名,可主编 《经济法教程》第二版,国家一级出版社,可主编

《护理心理学》主编转让署名,急 《房屋建筑学》有主编与副主编转让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转让第1.2.3主编;副主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让第1.2.3主编;副主编 《临床护理与康复分析》转让第1.2.3主编;副主编

《高等数学》,国家一级出版社,可主编 《大学体育》,国家一级出版社,可主编 《管理心理学》,国家一级出版社,可主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家一级出版社,可主编 《C语言程序设计》,国家一级出版社,可主编 《园林设计》,国家一级出版社,可主编 《财经应用写作》,国家一级出版社,可挂主编 《网页制作》,国家一级出版社,可挂主编 《现代教育技术》,国家一级出版社,可主编 《演讲与口才》,国家一级出版社,可挂主编 《财务管理》,国家一级出版社,可挂主编 《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国家一级出版社,可挂

主编

《多媒体技术》,国家一级出版社,可挂主编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国家一级出版社,可

挂主编

《大学英语教程》可挂主编、副主编 《高等数学》可挂主编、副主编 《管理学》可挂主编、副主编 《机械工程制图》可挂主编、副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可挂主编、副主编 《计算机网络》可挂主编、副主编 《计算机英语研究》可挂主编、副主编 《计算机应用基础》可挂主编、副主编

《教育学》可挂主编、副主编 《经济法》可挂主编、副主编 《经济学》可挂主编、副主编 《人力资源管理》可挂主编、副主编 《生物化学》可挂主编、副主编 《大学体育与健康》可挂主编、副主编 《物流配送管理》可挂主编、副主编 《数字电子技术》可挂主编、副主编 《旅游法规教程》可挂主编、副主编 《音乐欣赏》可挂主编、副主编 《外科护理学》可挂主编、副主编

医学著作,招主编、副主编,国家级一级出版社

<临床儿科学> <肿瘤临床诊疗学> <现在创伤骨科学> <临床妇产科疾病诊疗学>

<临床内科学> <神经外科诊疗学> <神经内科诊疗学> <临床护理学基础> <临床外科治疗学> <实用临床骨科疾病诊疗学> <临床内科常见病诊疗新进展> <临床中医特色专科诊疗精要> 《实用肿瘤诊断与治疗学》 <新编急危重症诊断与处理>

《现在临床口腔病学》 《临床妇产科诊疗精粹》 《实用临床儿科诊疗精粹》 《精编实用临床外科学》 《临床耳鼻咽喉疾病新进展》

《临床内科诊疗精要》 《外科诊疗临床指南》 《临床基础护理技术》 《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治》 《传统中医诊断治疗学》 《实用临床基础护理操作规范》

《精编临床护理路径》

更多“十二五”规划教材署名,敬请电话或者QQ联

系。

电话:010-57213658,***

QQ:36853968

李编辑

书号有哪几种?需要多少钱?

一、书号

书号即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全译为:国际标准图书编号)。在书的封底处可见条型码及上面的一串数字,这就是书号。它是由新闻出版总署分配给全国各个出版社的。国内的书号在书的第二页(一般在扉页的反面)还配有CIP(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 全译为:在版出版物目录)数据,该页也称为版权页。此二者是国内版图书不可缺少的必要数据。如果没有,只能内部资料,内部资料是不允许定价的,也不允许销售,否则就属于新闻出版总署所定义的非法发行出版物。

二、书号的价格

我国国内一共有560多家出版社,书号资源主要由这些出版社掌握着。对于自费出书的作者而言,要获得书号需要向出版社交纳一定数额的出版管理费。

书号一般分为丛书号和单书号。丛书号亦称套号,是指用于出丛号的书号,一套丛号用一个号,每个号可出四至十本书。一般要求这套书只能定这一套书的“总定价”,单本不能定价,即其中的一本不能与这套书拆开单独进入新华书店或二渠道发售。其号对应的名称一般是“××文丛”、“××文库”等。单书号即单号,也就是一书一号,平时所说的单行本就是用这种书号所出。

三、电子号

除了上面所说的单号和丛书号,还有一种叫电子号的比较常见。电子号是指音像出版社或电子出版社的号。书号的外观上和一般出版社纸质图书的书号一样,但是,这种书号是要求配光盘的。因为是以光碟为主,该书号出版的图书无需经中国版本图书馆分配CIP数据。但是该书如时入市场公开发行,则一定要以图书配合光碟共同销售,不然就进入不了正规市场。电子号的书号管理费用价格较低,一般六千至八千元即可。所以,很多作者因为想展示成果、评审职称、或是企业内部发行、宣传的图书,印数不多,不公开发行,也不用配光盘进入市场公开销售,所以多用这种号。

篇2:主编工作流程

发布者:苏哲 发布时间:2009-12-08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主编卜安淳编审,副主编尹瑾编审、金晞副编审,2009年11月14-15日,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出席“天津市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出席这次会议的还有,公安部第四研究所原所长、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戴宜生研究员,公安部第四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赵可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犯罪学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犯罪学学会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皮艺军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周纪兰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圣佛朗西斯大学教授张乐宁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院吴宗宪教授和赵军博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荆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叶希善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健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王学海秘书长,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首席专家潘允康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所长王来华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刘晓梅副研究员,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丛梅副研究员,天津市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刘文成教授,天津市司法局调研室李亚娟主任,天津市监狱局政研室王林平主任,天津市劳教局政研室陈岩主任,等等。

会议于11月14日在天津社会科学院科研楼二楼二号会议室举行。开幕式由王学海主持。张健、戴宜生、赵可、卜安淳、刘晓梅等致辞。

会议第一单元讨论国内外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前沿问题,卜安淳主持,张乐宁讲“当前美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前沿问题”,张荆讲“当前日本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前沿问题”,赵军讲“融入与特色:犯罪学中的经验研究”,戴宜生和叶希善做评议。

会议第二单元介绍“天津犯罪学实证研究”,刘晓梅主持,王来华讲“天津市社会公众安全感与满意度问卷调查”,刘文成讲“注重实证研究,探索犯罪规律”,张宝义讲“关于犯罪时间的研究”,丛梅讲“天津重新犯罪实证研究”,潘允康做评议。会议第三单元讨论“当前犯罪学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周纪兰主持,刘晓梅讲“天津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赵可讲“犯罪被害人实证研究”,皮艺军讲“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困境与出路”,评议人是吴宗宪。

11月15日上午进行会议的总结讨论,皮艺军主持,参会者自由发言,最后由卜安淳做会议总评议。

会议开幕式

篇3:主编工作流程

关键词:赵家璧,编辑,创造,新文学

1936年, 《中国新文学大系》面世, 这套书不仅展示了“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实绩, 向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范本, 还提供了一个出版物应有的重大学科史价值和出版史价值的成功范例。这套书面世不久, 旋即获得了文坛名家巨擘的高度评价, 茅盾称它“不失是一部空前巨著, 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工作,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阿英称它“在中国文化史上这是一件大事。”之后的半个世纪, 《中国新文学大系》不断出版, 后续的几部都直接继承了该编辑体例与编选原则。这部开历史先河的作品, 之所以能在文学史上大放异彩, 得益于主编赵家璧在编辑工作中的创造性。本文试从选题策划、编辑设想、编辑方案实施、营销方案等方面, 对赵家璧的创造性编辑工作进行分析。

一、创造性的选题策划

1934年, 国民党政府开始加强法西斯统治, 在文化上也加紧了“围剿”, 数量众多的新文艺书籍和进步刊物遭受查禁。在思想界, “尊孔读经”、打倒白话、恢复文言等逆流开始泛滥。五月, 图书杂志审查会成立, 上海进步出版业遭遇了重创, 为了求得生存, 翻印古书成为当时出版界的一大潮流。

此时, 赵家璧萌生了总结新文化运动成绩的想法, 这一选题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和革命需要, 还与当时的著名作家, 如阿英、茅盾等的想法不谋而合。

二、创造性编辑设想

在翻阅大量原始资料的过程中, 赵家璧逐渐形成了比较具体可行的编辑设想“:如果能改用编选各个单篇合成一集, 那就不存在侵害他人版权的法律问题了。我们可以分编成五四以来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等等。物色每一方面的权威人士来担任, 由他择优拔萃, 再由他在书前写一篇较长的序言, 论述该一部门的发展历史, 对被选入的作家和作品进行评价。”

在落实这一编辑设想的过程中, 赵家璧与文章作者密切联系。在与作者的交流的过程中, 他秉持以下两个原则:1. 与作者以诚相待, 维护作者的利益。赵家璧不仅为作者提供所需的材料, 当作者遇到图书审查委员会的无理要求时, 赵家璧还为作者们遮风挡雨。作为主编, 赵家璧还时时刻刻都站在各位编选者的角度, 为各位编选者争取到了高标准的稿酬和编辑费。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赵家璧以作者利益为重, 为作者负责的真诚态度。2. 宽容的编辑态度, 充分尊重作者。赵家璧对各位编选者具体的编选工作都持有宽容的态度, 允许各位编选者在遵循既有规定的基础上, 灵活地处理规定外的特殊情况, 视具体情况而做出合宜的决定。赵家璧这种“得放手处且放手”的主编之道, 成就了各卷编选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创造性的装帧设计

第一, 《中国新文学大系》每集字数约为50万, 基于对《中国新文学大系》大容量的考量, 赵家璧选择了与大系的大容量相呼应的大开本, 其共有23开。第二, 为了利于图书的保存与收藏, 《中国新文学大系》整体采用蓝色布面精装, 书名、作者名和“良友文学丛书”字样, 都以烫金的方式印在书脊。该图书的独特之处在于, 赵家璧在精装本的顶上刷上天蓝色, 使整本书的书口与封面色彩协调一致, 浑然天成。第三, 20世纪30年代, 在图书市场上流通的图书, 采用白报纸纸印刷的居多, 而道林纸价格昂贵, 在市场上很少见。赵家璧为使《中国新文学大系》能从同类大部头的图书中跳脱出来, 便采用了进口的米色道林纸。

四、创造性的营销方式

赵家璧重视宣传广告, 《大系》的宣传工作更是新颖、独特, 创造性强。

(一) 借助报刊刊登预约广告

赵家璧在当时影响力颇大的《申报》上刊登了大量介绍《中国新文学大系》出版、发售、预约等情况的消息, 为新书的销售营造氛围。赵家璧将由自己撰写的《编辑< 中国新文学大系> 的缘起》《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节要》和10篇编选者编写的《编选感想》《全国名流学者对中国新文学大系之评语摘录》, 连同预约通知单、价格等一同夹在《人间世》目录的前面, 随杂志送到读者的手中。

(二) 推出《样本》

除刊登预约广告外, 赵家璧还编了40余页的《大系样本》宣传小册子, 以帮助读者了解该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宣传样本内有:赵家璧写的《编辑< 中国新文学大系> 缘起》、说明编选的意义、介绍十大分卷的内容, 从中检查以往的成绩, 希望开辟未来的天地。还用两个版面影印了蔡元培的《总序节要》的手迹, 并影印了十位编选者的《编选感想》手迹、近照一幅, 以及内容简介, 还有书影、预约方法和预约单等。在《样本》中, 赵家璧还请文艺界的知名人士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出版作了述评。

通过以上种种的努力, 虽然全书尚未出齐, 但预约定数就已经超过了初版印数。大规模新颖、出色的宣传, 使读者深刻地认识到《大系》的价值, 赵家璧精心主编的成果, 在读者中产生了应有的社会效应。

(三) 采取灵活多变的销售策略

编辑出版刊物, 既要维护作者的权益, 也要维护读者的利益。正如《大系》发售的预约, 力图让利读者:《大系》布面精装本每套20元, 预约时一次付大洋14元, 享受折扣优待6元;分期付款则先付大洋6元, 以后每册1元, 每套计16元, 享受折扣优待4元。若预约订数超出初版印数, 就再版2000部布面精装本。根据学生读者的需要, 加印纸面精装普及本2000本, 每套售价为布面精装本的一半, 仅10元, 而预约只收7元。同时, 又编了60页的《大系三版样本》, 除分别介绍各集的内容外, 还增加了《舆论界之好评摘录》, 将《申报》《大公报》等各地大报的评语摘编其中, 还把全部目录 (除《史料·索引》) 编入三版样本, 给预约者参阅。赵家璧为充分发挥出版物的社会作用, 在宣传的同时, 采取了创造性的营销方法, 是非常成功且宝贵的。

篇4:学术期刊主编工作的三个转变

工作角色:从看管者向创业者转变

“看管”意指一种置身事外的监督与管理,学术期刊主编大多扮演着这样一种“看管者”角色。这种情形客观上是体制造成的,那就是期刊出版单位的非法人性质,干好干坏一个样。无压力就无动力,这也是这次报刊改革的重点。但主编主观上的原因也不容忽视:一是多为兼职,精力所限,很难对刊物做全面细致的筹划,业务工作尚不熟悉,何谈刊物改革创新?二是多为任命,把“办刊”当“做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极大地阻碍了刊物做大做强。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学术发展繁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而不是研究之余的“副业”、升迁之用的“家业”。即将到来的改革是挑战也是机遇,学术期刊主编应该要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变“看管者”为“创业者”。首先,要有创业的热情。热情来自于对期刊事业的钟爱,来自于促进学术交流与繁荣的理想,它是办刊人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其次,要有创业的精力。最好由兼职转为全职,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期刊工作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摸索到正确的办刊之路。另外,还要有创业的紧迫感。面对改革挑战,要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开展调研,抓机遇,上台阶,把刊物做大做强。

工作重点:从审稿向组织策划转变

因为兼职,精力所限,或者虽是全职,但害怕出问题,丢了乌纱帽,大多数学术期刊主编常规的工作是做一个“审稿把关人”。由于“隔行如隔山”,主编对刊物的内容只能是微调,难以有大的变动,这就必然导致刊物内容的组织就像一个“拼盘”,缺乏主导性倾向,难以形成整体特色和冲击力。多年来学术期刊“千刊一面”的诟病就是源自于此。改变这种状况,主编的工作重点应该从审稿把关向组织策划转变。相对于一般编辑的栏目策划、选题策划,主编的策划则表现得更为宏观、整体、长远。主编策划的宏观性是指要对自己的刊物准确定位,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组织、引导、激励属下的编辑们做好各自栏目、选题等微观层面的组稿和策划;主编策划的整体性是指不仅要对自己的刊物内容、装帧、设计等统一考量,还要协调好刊物内容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打造品牌;主编策划的长远性是指要对自己的刊物的发展阶段合理安排,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筹兼顾,保障刊物可持续发展。

工作方式:从科研型向经营型转变

学术期刊的主编多为学者,在办刊上往往表现出浓厚的“科研”作风:不求人——多等米下锅,少主动约稿;不出问题——重审稿把关,轻策划创新;不谈钱——关注学术评价,耻谈经济效益……这种“三不”作风,适用于“科研”而不宜于办刊,极大地束缚了刊物的成长,同时也使得一些主编们逐渐变得思想僵化,害怕改革。表面上看这是办刊理念的不同,实际上是办刊能力的问题——长期的科研型工作方式导致他们期刊经营能力的丧失。学术期刊以公益性为主,但很多主编只看到公益性而看不到商品性,更看不到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实“经营”学术期刊,并非是一边倒的市场化,社会效益也是“经营”的重要方面,只不过要通过市场手段,将资源效用最大化,扩大公益影响,最终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因此,从“科研型”转向“经营型”将是这次学术期刊改革对主编们提出的必然要求。学术期刊主编要适时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勇于创新,把握市场,服务读者,找到适合自身刊物发展的最佳途径。

过去我们总喜欢强调编辑职业化、提高编辑素质,其实更应该谈的是主编的职业化、提高主编的素质。鸟无头不飞,作为期刊主办单位应审时度势选贤任能,给刊物一个好的领头人;作为主编自身,则应该适时调整状态,在工作角色、重点、方式上都要有所转变,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信心迎接挑战。

篇5:栏目主编简历

yjbys

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6岁

居住地:北京

电话:

E-mail:/jianli

最近工作[5个月]

公司:XX有限公司

行业:文字媒体/出版

职位:广告经理

最高学历

学历:本科

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学校:中国传媒大学

自我评价

为人正直稳重务实,工作认真负责,有团队合作精神乐观向上,大方开朗,热情务实;待人诚恳;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能力强,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不断学习及总结,吸收能力强;有思想、思维敏捷,不墨守成规,有极强的创新意识;本着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的原则去生活;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可随时到岗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文字媒体/出版

目标地点:北京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广告经理

工作经验

/1–2015/6:XX有限公司[5个月]

所属行业:文字媒体/出版

编辑部广告经理

1、杂志特辑的策划撰写,调查流行趋势;

2、对时尚报道,做出相应的选题。以品牌为主做栏目;

3、联系被采访人,采访,写稿,策划版面,成稿,客户确认等一系列流程;

4、主要负责化妆品及大品牌广告的策划撰写等。

/4–2014/12:XX有限公司[8个月]

所属行业: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编辑部总编/副总编

1、安排编辑的`日常工作;

2、策划专题报道,优化网站信息;

3、有效配合市场部和策划部的工作,完成相关项目;

教育经历

/8—2014/6 中国传媒大学 戏剧影视文学 本科

证书

2009/12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篇6:主编的话

地学是地球科学(Earthscience)的简称,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六大基础科学之一。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是笔者等,将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为旅游业服务中去,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属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旅游地学在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实践活动中,推动了中国国家地质公园(National Geopark of China)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在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又促进了旅游地学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旅游地学与中国旅游业、中国地质公园事业是紧密相连的,前者是指导后者发展的理论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了不断完善的实践平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了使广大读者对旅游地学有所了解,兹将旅游地学的内涵、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对中国旅游业与地质公园事业的实际贡献以及编写《旅游地学大辞典》的目的进行概要介绍。

一.旅游地学的定义

1985年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时,将旅游地学的定义列入会章第2条:“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服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1991年陈安泽、卢云亭等著的《旅游地学概论》提出了新的定义:“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新兴分枝学科,它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疗康乐与地球表层物质组成、结构及能量迁移、变化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包括了地质和地理两种旅游环境。因此,旅游地学又是旅游地质学和旅游地理学两门边缘学科的总称”。在新编《旅游地学大辞典》中,将旅游地学的定义进行了扩展及细化即:旅游地学是地球科学与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主要包括旅游地质学和旅游地理学两个分枝。旅游地学以地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并吸收其它学科(美学、景观科学、环境科学、旅游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旅游业涉及的地学问题。1)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旅游客源市场 ;2)研究构成旅游业的客体要素——旅游资源; 3)研究旅游业的媒体要素——旅游业管理及接待设施中涉及的地学问题;4)研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等。旅游地学是引导中国旅游业走向科学旅游时代的学科。

二.旅游地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客源市场。主要运用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游客在区域上的分布规律及因地理环境、气候地带、交通条件、人口构成、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对客源市场的制约。客源市场是旅游业的主体要素没有游客旅游业就无从谈起,因此,运用地学理论去研究旅游业的主体要素是很重要的; 2)研究构成旅游业的客体要素--旅游资源。主要应用自然地理学,特别是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吸收美学、景观科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旅游资源,重点研究自然旅游资源,探讨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形成原因、分布规律、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科学普及教育价值、旅游开发价值、保护方法、以及宝玉石观赏石等旅游商品资源等;研究人文景观资源中涉及的地学问题,如古建筑、古文化遗址、石窟、园林的地质背景条件、环境因素等,研究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形成机理及价值评定,是游游地学核心内容和重点中的重点,是将地学原理注入旅游业将旅游业引向科学之路的关键; 3)研究旅游业的媒体要素—旅游接待设施与政策涉及的地学问题。主要应用地质学、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涉及的地学及环境学问题:如旅游道路、建筑物的选址、选线、地基稳定性评价,休疗地的各种地学背景场值(放射性、磁、电、微量元素、负离子、浴疗水质等),各种地质灾害因素等,以确保各类旅游设施的安全和旅游环境的优良,以及游客的安全等。为改善旅游业因地制宜而制订的环境保护规章、条例等研究; 4)研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问题。这是一项新的研究内容:如地质公园申报、地质遗迹及其保护方法、地质公园规划、科学解说体系建设(公园主副碑、公园地质博物馆、科普电影馆及科普电影创作与拍摄、景点景物解说牌栏、地质公园科学导游指南书、科学导游图、各种电子科普读物编写、导游员培训、安全及引导标志等)、地质公园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学旅游产品打造、公园信息化建设(环境、景物、游客安全监测系统,公园数据库,对外通讯网站等)、地质公园推广及姊妹公园建立、地质公园管理机构人员配制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三.旅游地学产生的背景

根据科学发展史研究获得的认知及笔者的亲身的体会,一门新学科的诞生主要取决两大因素: 1)社会的需求是产生新学科的原动力,是促使新学科建立的发动机,是新学科产生的客观因素,或称之为外在因素;2)一个成熟的学科自身向外扩展的需要,是产生新学科的依据,是促使新学科发展的内在因素。新学科往往是沿着老学科的边缘与其它学科相杂交而产生。旅游地学就是这两个因素都具备的条件下诞生的。(1)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和人们的创造性,也解放了人们思想,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大发展和旅游业的空前繁荣,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各种学科为其服务,由于地学在提供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方面具有绝对的学科优势,所以地学家走在了为旅游业服务的前列,从而推动了旅游地学的诞生;(2)地学是一门古老成熟的学科,为了增添新的活力也迫切需要借助新需求向边缘扩展,旅游业的需求为古老的地球科学向外拓展构筑了一个新平台,成熟的地学理论和方法为创立旅游地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地学理论的支撑凭空创造一门新学科是绝不可能的,地球科学是创立旅游地学新学科的依据和内因。旅游地学就是在社会需求和古老的地球科学需要向外扩展相结合条件之下产生的。

四.旅游地学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

1).旅游地学孕育阶段(1978~1985)。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经济建设得到迅猛发展,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空前兴旺,冷清多年的名山大川一下子热闹起来。与此同时学会活动也得到恢复,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了地质科普委员会,并创立了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每年在全国组织上万名青少年,以自然山水景区为营地向青少年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在地质科普工作者向营员讲解山水由来知识时,还受到许多普通游客的尾随跟听,使他们深深感受到旅游者对地学知识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地质科普委员会开始探讨地质学科如何为旅游业服务问题,组织出版了《探索地球奥秘》丛书,地质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名胜地质丛书》。从1980年起地质科普委员会先后在北京、新疆、湖南召开了小型旅游地质工作座谈会,建立专门的旅游地质组织的建议被提出。与此同时,地理界开始直接为旅游服务,编写了旅游地理教材,开设子旅游地理课程,并为旅游区作规划等。地质界和地理界分别形成了各自为旅游业服务的队伍和领域,在全国兴起的旅游大潮中,地学界走在了为旅游服务的前列。地学界的两股力量应当有一个汇聚点,经过几年的准备,召开一次整个地学界的为旅游业服务的科学讨论会的时机已经成熟。在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的倡导下,1985年4月首届“全国旅游地学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名词是在会议筹备过程中由陈安泽(当时任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李维信(当时任科普委员会秘书长)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整个地学界为旅游服务的精神。“旅游地学”一词受到出席会议的地质、地理、园林、建筑、环保、旅游、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界专家的普遍欢迎。为了使横向联合,多学科交流的学术活动继续下去,为了把整个地学界为旅游服务的同行团结起来,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一致推举陈安泽为会长、陈传康(北大教授)、等为副会长、李维信为秘书长。研究会挂靠在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会的建立,为地学界服务旅游业创造了坚实的平台,开辟了中国旅游地学的新阶段。〝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的建立,是旅游地学孕育阶段的重要标志。2).旅游地学初创阶段(1986~1991)。研究会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建立旅游地学学科,因为在“旅游地学”名词提出之时,并没有一门现成的旅游地学学科,而一个学术团体如果没有一个成型的学科来支持,是很难持久开展活动的。逐步建立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完备的工作方法和坚实理论基础的全新的旅游地学学科势在必行。研究会确定了从实践入手,走〝实践—理论—再实践—提高完善旅游地学理论〞的道路。号召会员积极从事为旅游业服务的实践活动,围绕建立旅游地学学科进行学术探讨,通过全体会员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实际资料、工作方法、工作经验,编写一部《旅游地学概论》的时机逐渐成熟,第一本旅游地学专著《旅游地学概论》在笔者主持下,于1991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问世。黄汲清(时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为该书作序:“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卢云亭等同志编写的这部《旅游地学概论》,是该会建立5年来数百名会员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也是我国广大地学工作者努力为旅游事业服务,将地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旅游事业中去的一个创举”。《旅游地学概论》一问世,就被许多院校选为教材或必读参考书,对中国旅游业初创时期旅游人才培养、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旅游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旅游地学概论》出版标志着旅游地学学科已初步建立。3).旅游地学成长阶段(1992~2000)。这个阶段是旅游地学活动日益频繁,为旅游服务效果日益显现,在全国旅游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开始走向国际舞台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情:(1)从1992年起研究会正式成为中国地质学会、国家旅游协会、国内旅游协会的二级组织,对外称为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把“筹”字彻底去掉了。(2)首次提出旅游地质(地学)产业的概念。1992年3月12日,时任国务委员的宋健就如何发展地质旅游事业给地矿部写了一封信,地矿部请研究会商讨贯彻措施,研究会以陈安泽为主承担了国家科委软科学项目“中国旅游地质(地学)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旅游地质(地学)事业的发展问题。旅游地学工作已引起国家级领导人的关注。(3)旅游地学走向台湾,走向国际地质大会舞台。1992年庆祝中国地质学会70周年时,台湾地质学家阮维舟获赠《旅游地学概论》,并带回台湾转赠台大地理系教授王鑫,旅游地学传入台湾。王教授于1995、1997年先后两次邀请陈安泽去台湾大学宣讲旅游地学,旅游地学在台湾得以传播。1996年在北京招开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安泽、陈茂勋在大会上发表了《旅游地学——地球科学新领域》(Tourism Earthscience A Neo Subfield of Earth-Science)论文,首次将旅游地学的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介绍给与会的12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地球科学家。研究会成员还参与了国际地质大会80多条地质旅行路线的准备和旅行的组织工作,共有1000多位外国地质学家参加野外考察,这使旅游地学在最高科技层面经受了考验。(4)组织召开了“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研究会以敏感的知觉,预见西部大开发时代将会到来,早在1994年就组织旅游地学专家研讨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战略问题,系统分析了西部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现状,提出了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和措施,为西部发展旅游业做出了积极贡献。(5)涌现一批青年旅游地学专家。旅游地学界十分重视年轻旅游地学专家的培养,在这期间首批由旅游地学家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在成都地质学院毕业。4).旅游地学新的开拓阶段(2001-)。在新世纪曙光照亮中国大地的时候,迎来了旅游地学全新的开拓阶段。由旅游地学家倡议而建立的中国国象地质公园的出现是本阶段的最大标志,它为旅游地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服务领域。旅游地学工作和研究的重点巳扩展到为地质公园建设服务。研究会召开了地质公园专题研讨会,出版了《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专辑,开展了许多公园地质研究项目,召开一系列地质公园国际学术会议等,旅游地学理论与方法已成指导地质公园建设的理论基础,旅游地学队伍已成地质公园建设的中坚力量。旅游地学的研究积累了大量新资料,为修订《旅游地学概论》,编写《旅游地学大辞典》打下了良好基础。为了使旅游地学活动和地质公园建设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中国地质学会决定,把旅游地学研究会扩展为“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2010年还成了一个民间研究机构“中国旅游地学研究院(Chinese Academy of Tourism Earthscience)”,以加强旅游地学研究。现今旅游地学已被许多旅游院校、地质院校列为选修或必修课,已有相当数量的旅游地学研究生被培养出来,旅游地学和旅游地学工作者已经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得到国家旅游局的高度赞扬。旅游地学理论与方法已成为推动中国地质公园建设的动力,并得到国土资源部门的采用和推行。旅游地学已初步走向国际学术舞台,“旅游地学概论”英文版、“旅游地学大辞典”编撰完成。地质公园的面世是本阶段的重要标志,继承过去,开拓未来,旅游地学正向成熟阶段迈进。

虽然旅游地学在学科上己被国内外承认,但仍很年轻,从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上都极待完善提高,特别是需要向国内外进行传播和推广,以引起更多的人对他的关注和支持。地质公园的问世及中国旅游科学时代的到来,为旅游地学向新的高峰攀登创造了机遇,预示着旅游地学的前景光明。

五.旅游地学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贡献

旅游地学组织的贡献

旅游地学组织是团结旅游地学家的纽带和沟通政府旅游管理机构和其它旅游团体的桥梁,是旅游地学家交流研究工作成果、服务于旅游业的坚实平台。中国旅游地学组织的最大贡献是把整个旅游地学界团结在一起,甚至团结了中国为旅游服务其它界别的中坚力量,用学术交流的方式,探讨中国旅游业各个发展阶段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工作方法问题,为指导中国旅游业发展开拓总结了一整套理论和方法,为各级政府发展、管理、规划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咨询建议。

旅游地学理论的贡献

旅游地学理论指导着旅游业、地质公园、风景区等的资源普查、评价、规划及管理法规、指南等的制订工作,对中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旅游地学是对中国旅游业贡献最大的学科。

对旅游业的实际贡献 旅游地学家除在理论、政策、方略上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外,更重要的是在旅游实践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旅游业的多半边天空是靠旅游地学家支撑的。30多年来在旅游资源探寻、评价、保护、规划、开发利用等方面,在旅游目的地打造方面,在旅游规范、标准编制面...作了大量工作:绝大多数国家级省级旅游规划,大多数地区级旅游规划,大部分国家级旅游规范、标准是在旅游地学专家主持或参与下制订的;大部分世界遗产地、旅游区、国家风景区、全部地质公园是在旅游地学家参与下建立的。旅游地学已为中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成绩。

六.旅游地学推动了中国地质公园事业的创立和发展

中国地质公园的由来

建立地学公园的概念,是旅游地学家在为旅游服务中产生的。1980年代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各种旅游场所的大量建立,如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各种主题公园、各种旅游区点等。旅游地学工作者开始思考应当建立有地学特色的旅游公园问题,在1985年4月在陈安泽主持下成立的〝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筹)〞上,通过了向国务院“关于开发旅游事业中要加强地学调查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建议提出应创设“地学公园”。是〝地学公园〞名词首次面世。1985年10月,旅游地学工作者在〝全国地质自然遗产保护区会议〞上,向地矿部提出建立〝武陵源国家地质公园〞建议。是〝国家地质公园〞名词首次面世。1987年地矿部将地质公园列为地质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但因时机不成熟,直到上世纪末并没有一处地质遗迹保护区被命名为地质公园,地质公园还停留在纸面上。直到1998年国土资源部成立后形势才有了转机,1999年国土资源部在山东威海召开了“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陈安泽作为特邀专家在会上作地质遗迹保护和应用的报告,再次提出建立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议,并转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欧洲都已提出建立地质公园的计划的情况。由于国内外建立地质公园的形势已经成熟,大会接受了这个建议。2000年春,国土资源部正式决定在全国开展地质公园申报工作,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立工作正式启动,并于2000年秋评审通过了〝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等11处国家地质公园,这在地质公园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00年应作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元年戴入史册。

地质公园的申报与批准程序

⑴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与批准:①申报条件。必须是己经开园两年以上的省地质公园;②申报与报送单位。由公园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经省国土资源厅同意上报国土资源部;③申报材料要求。申报书、公园综合考查报告、公园建设方案(纲、要)、公园概况影视片(包括宣传风光片和陈述说明)、景观图册;④评审。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在审阅全部申报材料后按申报计分表逐项计分,并签名表达同意、不同意的意见,在监检部门派员参与下当场开票并宣布计分结果,2/3同意者通过,再上报国家地质领导小组审定;⑤批准程序。a,领导小组根据评审意见,研究后作出决定并公布成为取得国家地质公园资格的公园名单,b,设定三年建设期,公园按要求进行建设,c,建设完成后经省国土资源厅初审,然后报请国土资源部派专家实地验收,合格后提出报告,经国土资源部发文批准后择日开园,才能成为正式国家地质公园。

(2)世界地质公园申报与批准:①申报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每年可申报2个(首次可申请3个)符合世界地质公园条件的公园。在中国必须是已开园的国家地质公园,先由公园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并经国家地质公园评委会评审通后,由国土资源部签署意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署提出申请。②审批程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受申报后,择期派官员和专家实地考核,再提交世界地质公园专家组评审,通过后联合国教科文组将用正式批准函通知申请国。该公园即可成为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网络(UNESCO′s assistance to join the Global Geoparks Network)正式成员。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中国自2000年起开始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体系,到2012年元月止,国土资源部先后审批了六批国家地质公园:第一批,2000年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等11处;第二批,2002年,云南腾冲国家地质公园等33处;第三批,2004年,河南王屋山国家地质公园等41处;第四批,2005年,山东泰山国家地质公园等53处。从2009年起国土资源部改革了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批淮办法,先批准建设资格,为期三年建成,经验收合格方能成为国家地质公园。第五批,2009年吉林长白山等首批44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第六批,2011年,云南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等17处。目前,已建成并揭碑开园140处国家地质公园(包括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其余尚在建没中。从2004年开始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到2011年止,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批准中国黄山等26处世界地质公园。(黄山、石林、庐山、云台山、丹霞山、张家界、五大连池、嵩山、雁荡山、泰宁、克什克腾、兴文、泰山、北京房山、伏牛山、王屋山-黛眉山、镜泊湖、雷琼、龙虎山、自贡、终南山、阿拉善、风山-乐业、宁德、香港、天柱山)。11年来,中国的地质公园数量上已超过了全球各国地质公园的总和,从地质公园所含地质遗迹的品种看,各种地质类型应有尽有,充分体现了中国地质条件的多样性。我们可以高兴地说,一个地质景观品类多样、管理级别有序、分布面广的中国地质公园体系已初步建立。

七.旅游地学在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

运用旅游地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如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评价准则、保护办法、地质公园规划、科学解说系统(包括公园主碑、地质博物馆、地质科普电影馆、地质景区景点景物解说牌、地质公园科学普及活动、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地质公园丛书-科学导游指南等)、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体制、旅游计划、经费筹措等提出了一整套的规章、办法、技术要求等。从而促进了中国地质公园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新阶段。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规划》是地质公园管理处、局用以建设本公园和公园上级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各地质公园的依据和建设好、管理好地质公园的关键.。1)合理界定地质公园的范围,详细测定边界重要拐点的坐标;2)查清并科学评定园区内的地质遗迹,详细编列出地质遗迹名录(类别、名称、出露面积、分布地点、持征描述、等级),为建立地质遗迹数据库打基础。3)要编制详细的地质遗迹保护方案,按地质遗迹的重要性、易破坏性、分布特点(点状、面状、线状、带状及面积大小等),科学准确地划分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点)。3)完善科学解说系统。建立完备的科学解说系统,是地质公园有别于其它类型旅游景区的重要举措,是地质公园规划的重要内容,一定要下大力气做好。地质公园科学解说系统包括:公园地质博物馆、公园科普电影馆(影视厅)、公园主副碑、景点景物解说牌、安全及交通指示牌、科普旅游路线解说词、解说员配置与培训、地质公园丛书(科学导游指南)、公园科学导游图、科普类音像出版物等。

地质公园博物馆: 各地质公园在开园时必须建立以普及本公园地质景观知识为主,展出面积不小于800平方米的公园地质博物馆。除地质公园主园区要设立博物馆外,各分园区都要规划小型的展馆或展室。

地质公园科普电影馆(影视厅): 公园科普电影馆(影视厅)是以科普电影方式向游客介绍公园中包含的科学、历史文化知识的最佳途径,非常适合游人利用较短时间(一般15-20分钟)就可直观形象地获得公园概况的要求。原则上科普电影馆应独立设置,独立收费经营,(暂时不具备条件时也可设在博物馆内),座位不少于80个。

景点景物科学解说牌: 公园中的主要地质遗迹景点(景物)都要设立内容科学、文字通俗、图文并茂的解说牌。每个独立园区,国家地质公园者不少于50块,世界地质公园者不少于80块。

导游员培训与配置:要编列公园科学导游员编制计划、培训计划、机构和管理措施,以保证地质公园向游客传播地球科学知识的功能。对旅游团队自带导游人员,凡没有经过地质解说培训者原则上不能进园解说,以免影响地质公园的形象。

地质公园科学导游丛书: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丛书--地质公园科学导游指南》,每个地质公园必须按统一要求编制,统一出版。规划出版200册,己出版10册。

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每个地质公园编制出版的一套以数字地图为底图、直观显示公园地质地貌景观特色的游客用导游图,按指定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地质公园科学研究: 每个地质公园必须按《国家地质公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所列内容编制本公园研究计划,保证研究资金(门票收入2%),编列成果出版转化和推广计划。将〝本公园地质地貌景观资源形成演化规律、美学特色、分类、评价及国内外对比研究〞列入优先研究计划,每年必须有一个项目在运行。

地质公园科学普及活动: 各公园必须制订本公园的科普行动方案:1).面向公园周边地区中小学生的乡土科普教育活动,科普讲座,春秋游、夏(冬)令营等;2).面向大中专院校师生的教学实习活动,如将地质公园作为实习、科研、撰写学位论文的基地,要与有关院校签订合作方案;3).面向游客普及地学知识的专项科普活动及设计地学普及旅游路线等。

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完善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编制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和游客安全的监测系统、信息系统方案;制订地质公园网络系统方案,以保障旅游、交通、救护、文宣等方面的联络畅通;要编制地质公园数据库,以实现数字化地质公园建设。

地质公园管理机构与科技人员配置: 要设立级别适当的地质公园管理局、处,(国家地质公园应为县级,世界地质公园应为厅局级),和 管理职能完善二级机构,如负责地质遗迹保护、科学解说、博物馆、科普电影馆、科学研究与科普活动等办事机构。在专业技术人员中要特别重视地质(旅游地学)专业技术人员的配置,国家地质公园为3-5名世界地质公园要5-8名。

地质公园图件编制:

各地质公园要严格按照《国家地质公园编制技术要求》编制下列10种图件:1).地质公园区位和交通图;2).公园地质图;3).地质公园园区划界实际资料图;4)地质遗迹及其他自然人文资源分布图;5).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6地质公园规划总图;7).地质公园(园区)功能分区图;8)地质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图;9).地质公园遥感影像图;10).地质公园科学导游图。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评审批准与发布

包括初审、报批、批复和发布四个环节。1)初审:由各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初步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2)报批: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和国家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对初审稿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经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国土资源部批准;3)批复: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审查,根椐专家审查意见做出批准、原则批准(要由报送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再送评审组长审阅,组长同意签字后才算正式通过,方能送部批准)和不批准的决定;4)发布: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的《规划》,由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市或县人民政府颁布实施。

八.《旅游地学大辞典》编写过程与目的

旅游地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借鉴其他学科都有自己的专科辞书,为了这门新学科的传播、发展和广为应用,早在1991年在笔者等编著的《旅游地学概论》问世时起,就想编写一部〝旅游地学名词〞,并于1994年在全国第九届旅游地学年会上讨论了编写方案。1995年笔者组织有关人员编拟了〝旅游地学名词初稿〞。在此期间获知,1980年代初出版的《地质辞典》将要重新修编,1988年笔者接到〝地质大辞典编委会办公室〞通知,希将旅游地学纳入修编内容。笔者即按其要求对旅游地学名词进行改写,共分为旅游地学总论等六篇,924个词条。1999年4月与该办公室签订协议,将〝旅游地学〞作为单独学科列为《地质大辞典》初稿,第39部分。笔者为旅游地学学科进入《地质大辞典》感到高兴,但令人遗憾的是,当2005年该辞典作为《地球科学大辞典》正式出版时,〝旅游地学〞栏目被改为〝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且只选用了部分辞条,完整的〝旅游地学〞被支解了,这激起了笔者等下决心编写出版一部《旅游地学大辞典》。为此,拟订了一个更加系统完整的编写方案,并于2009年在全国第24届旅游地学年会上进行了认真讨论,获得大量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这大大促进了编写工作。在笔者悉心组织下和众多编写者审校者(名单附后)共同努力下,《旅游地学大辞典》经过10多年的艰辛工作,终于完成了。在此,对所有参与者表示衷心感谢!特别要感谢笔者的老友卢云亭教授,他是在编写辞条过程中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于2009年12月7日过世的,终年74岁。我们要永远怀念这位为《旅游地学大辞典》鞠躬尽瘁的学者,永远记住卢先生的敬业精神,时时以卢先生为榜样,完成卢先生的未竟事业。作为主编,笔者虽已年届八旬,没敢休息过一个假日,详细审改每个辞目,终于在没有正式经费的情况下,靠各位作者、审校者的通力协助和奉献精神完成了这部巨著。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部辞典完全是为了中国旅游业走向科学,为了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服务的,是为旅游地学学科建设得更完善服务的,是25年来旅游地学理论发展和实践工作的一个总结。本辞典与己有的地学辞典既有联系,但又有自已的特色,对地学类辞条努力突出旅游应用内容,对旅游类辞条尽量和地学搭上关系,主要读者定性为非地学专业人士,在文字上力求深入浅出,并配上大量的彩色图片,使读者获得看图识意的效果,以增加对旅游地学的兴趣和理解,因此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辞典。本辞典是从事旅游规划、地质公园规划、风景区规划者,地质院校与旅游院校师生重要参考书;是地质公园管理者、自然景区导游和从事旅游地学研究人员的必备读物,对广大游客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由于种种原因本辞典尚存在许多值得改进和提高的问题,敬希读者提出宝贵的修改意和建议。

陈安泽

上一篇:沙雅县一牧场小学2011年秋季开学前安全自查报告下一篇:看梅花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