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协议的效力

2024-04-14

和解协议的效力(精选8篇)

篇1:和解协议的效力

工伤和解协议效力

一、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既未向主管部门上报,又未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认定工伤,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达成的协议,应属无效协议。因为该行为属隐瞒不报,逃脱了劳动监管部门的监管,最终破坏了国家的劳动安全制度,也损害了劳动者的健康权利,违反了法律强制性和禁止性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第(五)款规定,该协议自始无效。

劳动合同法及工伤条例规定: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该法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待工伤的行为标准是“应当……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是强制性的。

安全生产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坏有关证据。该法条规范用人单位的强制性和禁止性行为是“单位负责人……立即如实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第6条规定: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轻伤等事故报告,应当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该法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待工伤的行为标准是“……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及所在地劳动部门……”同样是强制性的。

《工伤认定办法》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该法条同样规范用人单位行为标准是“应当……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属强制性规定。

二、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并启动工伤认定程序,这种情况下达成的.和解赔偿协议,如果赔偿金额低于法定工伤待遇标准的,此协议是可以申请变更或撤销的;申请变更或撤销前协议是有效的。

如:劳动者发生工伤后,法定工伤待遇应是17万元,协议赔偿金额是8万元,那么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追要应该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另外9万元。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54条规定: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撤销的有,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的显示公平的;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2条规定: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养老金、医疗费及工伤保险待遇、经济赔偿金及其他相关费用等案件,给付数额不当的,人民法院予以变更。

三、工伤发生后,如果用人单位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并启动工伤认定程序。这种情况下的私了协议代表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因此可以是有效的。因为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行和解的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是在遵守国家安全劳动制度的前提下完成的。

劳动合同法及工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事故,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也可以协商解决”。“企业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法律是允许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纠纷(自然包括工伤纠纷)协商调解的;法律之所以允许协商调解是因为这种协商既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又节省了大量的仲裁或诉讼的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对社会的进步发展是有利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达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说,只要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协议的内容又是真实的,在用人单位上报主管部门的前提下,工伤私了协议是合法有效的。

由此可见,工伤和解协议会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导致出现有效、无效、可变更或撤销三种情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私下达成和解协议时应当谨慎、仔细,不能因自身处于优势地位而滥用自身的权利,否则,完全会有可能因滥用权力,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而导致和解协议无效或被撤销。对此,将给用人单位带来行政处罚、停业整顿、吊销资质、吊销营业执照等严重后果!所以,希望各用人单位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在与劳动者及其近亲属达成工伤赔偿和解协议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全面分析,正确理解法律,达成有效协议。

相关知识

可从工伤赔偿款性质、和解协议效力、举证责任及处分原则四个方面来分析认定赔偿协议的效力:

一、工伤赔偿款性质。工伤事故在理论上被认为是特殊侵权事故与社会保险事故的结合,皆可归于民事关系范畴。对于工伤赔偿款的性质可认定为债权债务请求权关系,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人身侵权赔偿款范围性质是一样的。

二、和解协议效力分析。和解协议在实践中普遍认定为民事协议,只要当事人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未违法强制性法律规定,未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权益,就应遵循意思自治原则,认可其效力。同时,劳动法律法规及程序法规定当事人可通过和解、协商方式达成和解协议处理工伤争议,具有法律支持,认定其效力合法有据。

三、处分原则。如当事人在仲裁或诉讼程序中只请求裁定或判令公司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待遇赔偿差额,并未请求确认协议无效或撤销协议,则仲裁庭或法院则无权超出请求范围作出撤销协议或确认协议无效的判决或裁定,否则将违反程序法上的处分原则,构成判决或裁定错误。

四、举证责任。当事人在仲裁或诉讼程序中有请求撤销协议或确认协议无效,则应由请求方根据劳动仲裁或民事举证规则对协议无效或可撤销情形提供证据证明,仲裁庭或法院应保持客观中立地审查其提供的相关证据能否证明协议确实存在无效或可撤销情形,否则请求方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篇2:和解协议的效力

对当事人就裁判生效后申请执行前达成的执行前和解协议引起的纠纷,因立法及司法政策的缺失,当前在审判实践中尚存诸多困惑,如执行前和解协议能否遮断原裁判的法律效力?其有无强制执行力?能否对其提起诉讼?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对执行前和解协议效力的探究。

一、对执行前和解协议的效力分析

(一)不具有执行力,不能遮断原裁判的法律效力

法院裁判一经作出,即产生拘束力、确定力、形成力、执行力,该裁判即便错误,不经法定程序也不得变更或取消。执行前和解协议不能遮断原裁判的法律效力。其因未得到司法裁判确认,也不具执行力。

(二)不具有程序法上的效果,有些具有实体法上的合同效力

执行前和解协议形成于审理程序终结后执行程序启动前,属于诉讼程序外协议,未经司法确认,不具有程序法上的效果。在债权人因案外人承诺对债务人的债务提供担保或共同清偿而放弃部分债权或同意延期履行的情形下,在案外人与债权人之间形成了担保法律关系或并存债务承担法律关系。在申请执行期限经过后当事人达成执行前和解协议的情形下,应视为债务人放弃执行期限的抗辩,就该只具有自然债权性质的债权与债权人形成了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两种情形下的执行前和解协议具有合同效力,受民事实体法规范和调整。

(三)对申请执行期限起中断作用

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之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申请执行时效因申请执行、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一方提出履行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之规定,申请执行期限为可变期间,执行前和解协议-1-

对申请执行期限起中断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被中断的申请执行期限应自和解协议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而非和解协议达成之日起算。其理由是,只有其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债务人未履行义务时,权利人才得知或应当得知其约定的权利实现方案可能得不到自觉履行。

二、对审判实践中因执行前和解协议引起的纠纷的处理建议

(一)因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和解协议引起的纠纷

1、对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该和解协议的,不予受理。因为执行前和解协议未得到司法裁判确认,不具执行力。

2、当事人就该和解协议申请支付令或起诉的,按以下思路处理:

(1)一般情形下,对当事人就该和解协议提起的支付令申请或起诉不予受理,告知其在达成和解协议后二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原生效裁判。理由如下:该和解协议虽系平等主体之间达成的一致意思表示,但因其发生在裁判文书生效后申请执行前,涉及的争议已通过公力救济已获得裁决,它只是基于权利人的自由处分权,将判决确定的权利实现方式进行变通,属于权利人对其部分权利的放弃,并未超出原裁判所确认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范围,尚未形成新的法律关系。根据既判力效力,“一旦终局判决使之在诉讼程序中失去以不服声明方法被撤销的可能性而被确定,就成为最终解决纠纷的判断。它不但拘束双方当事人服从该判断的内容,使之不得重复提出同一争执,同时法院当然也必须尊重国家自己所作出的判断,即使是把同一事项再次作为问题在诉讼中提出时,也应以该判断为基础衡量当事人之间的关系。”1根据现代民事诉讼法“一事不再理”原则,对当事人而言,“一诉已经提起或正在诉讼中,该诉就不得再次提起。同一诉讼案件禁止重复起诉,不限于同一法院起诉的情形,向其他法院重复起诉亦受禁止。”对法院而言,“对一诉已经作出了终局判决,不得再次提起或重新审判。”2概言之,一般情形下,受既判力和“一事不再理”原则限制,不能就该和解协议再次起诉或申请支付令。然而,执行前和解协议具有中断申请执行期限的效果,且原裁判的法律效力并未因此而遮断,因而,此后二年内债权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原生效裁判。

(2)在债权人因案外人承诺对债务人的债务提供担保或共同清偿而放弃部分债权或同意延期履行的情形下,对当事人就该和解协议提起的支付令申请或起诉,应予以受理,且对债权人关于强制执行原生效裁判的申请,也应予以受理。

该情形下,在案外人与债权人之间形成了担保法律关系或并存债务承担法律关系,该新法律关系与原裁判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属同“一事”,不受“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限制。就既判力而言,从主观上看,既判力原则上作用于前诉中得到程序保障的当事人以及具有当事人地位的人,后加入进来的债务担保人或债务承担人应不受前裁判既判力的作用;从客观上看,既判力原则上只限于已经裁判的实体法律关系,后形成的债务担保或债务承担法律关系应不受前裁判既判力的约束;从时间上看,我国一般以法庭审理终结 作为判决既判力的基准时间,作为后形成的债务担保或债务承担法律关系形成于前审理程序终结后,应不受其裁判既判力的约束。该情形下,债务担保人或债务承担人承担连带责任,其与原债务人任何一人的完全清偿将使债消灭,也不存在双重赔偿的困惑。因而,该情形下对和解协议的审理不存在障碍。但基于原裁判既判力和“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限制,法院的审理应以生效裁判文

3原生效裁判的书作为事实基础,不再对当事人间原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审理。

法律效力并未因和解协议而被遮断,因而,对债权人关于强制执行原生效裁判的申请,理应受理。

(3)在申请执行期限经过后当事人达成执行前和解协议的情形下,对当事人就该和解协议提起的支付令申请或起诉,应予以受理。

经裁判确认的债权已无执行力,得不到强制执行的保障,等同自然债权。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应视为债务人放弃执行期限的抗辩,就该只具有自然债权性质的债权与债权人形成了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新债权享有完全债权的全部效力:请求力、受领力、执行力。该债权债务关系与原裁判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不属于同“一事”。允许债权人起诉或申请支付令,既无原裁判既判力和“一事不再理”原则限制的障碍,也不存在双重赔偿的困惑,还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所

确定的给付事项超过申请执行期限后又重新就其中的部分给付内容达成新的协议的应否立案的批复》的精神。

(二)对于执行前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债权人反悔引起的纠纷

对于执行前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债权人反悔再申请强制执行原裁判的,只要申请执行期限未届满,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因为执行前和解协议不具有程序法上的效果,对原裁判无遮断作用。但是,受理后,经司法审查发现,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已履行完毕的,基于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人民法院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法释(1998)15号)第87条之规定,作执行结案处理。

结语

对执行前和解协议的效力应具体情形具体分析。一般情形下,执行前和解协议仅是履行生效裁判文书,不具有独立性,不构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就和解协议另行提起诉讼,只有在生效的裁判确定的债权成为自然债权或在债权人因案外人承诺对债务人的债务提供担保或共同清偿而放弃部分债权或同意延期履行的情形下,和解协议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事人才可以就和解协议另行起诉。

注释: 1 [日]兼子

篇3:执行中和解协议效力问题研究

一、执行和解与诉讼和解的关系

对于和解协议的性质学界有不同的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执行和解属于诉讼和解。在民事领域里, 和解是指当事人对争议的民事实体问题, 通过让步而达成解决其争议的契约。诉讼和解, 是指在法院面前, 当事人就彼此之间争议的问题通过互谅互让达成使争议得到解决的协议。它解决纠纷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是双方当事人对他们之前的请求和主张相互让步, 最终意思表示一致, 达成协议;第二阶段是, 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上进行相一致的陈述, 法院对其进行审查和确认。在第一阶段, 无论双方当事人是自主达成一致, 亦或第三方调解达成, 最终是双方当事人, 完全的意表行为, 属于民事契约, 即诉讼外的和解, 不具有诉讼法上的效力。然而, 经过第二阶段, 诉讼和解嵌入诉讼之中, 才会引起诉讼法上的法律效果, 也因此将诉讼和解与诉讼外的和解区分开来。第二阶段使和解具有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外观, 以法律约束力来维护其纠纷解决状态, 因而使和解协议具有了替代判决的强制执行力, 其内容通过法律的形式强制固定下来, 不能随意变更和讨论。综上分析, 执行和解的期日并非诉讼系属之中, 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发生在执行程序之中, 是双方行使自己的权力, 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 由于没有经过公法确认的第二阶段, 不能完全靠向“诉讼和解”, 属于诉讼外的和解。但和解协议一旦达成, 改变了双方之前的权利义务关系, 使之得到了重新的划定, 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因而也具有解决纠纷的功能。

二、各国 (地区) 从立法上的定论

针对此问题, 从各国 (地区) 从立法上, 均认为执行和解乃诉讼之外的和解, 不具有既判力和强制执行力。美国和英国的民事诉讼, 无论是诉讼中达成的和解协议, 或者诉讼外达成的和解协议均被视为私法行为, 除非双方以达成的和解协议向法院申请合意判决 (英国申请所谓的“Tomlin”裁定) , 其性质与诉讼外和解契约相同, 并不当然具备执行力。根据《日本民事诉讼法》第267条规定, 诉讼和解是在当事人提起诉讼后, 诉讼处于系属的状态之中, 双方当事人在法院 (法官) 面前达成和解, 并将内容记载于和解笔录的情形, 由于执行和解是发生在诉讼系属终结之后, 无疑当属诉讼外和解。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794条也是涉及到此问题, 它的“其它执行名义”中, 诉讼和解具有与确定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 其不但可以终结诉讼, 也可以被强制执行, 显然此时执行和解并不包括在内。

此外我国台湾地区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强制执行程序或破产程序中, 或其它场合成立之和解, 纵在法官劝谕下成立, 亦属诉讼外之和解, 非所定之执行名义, 亦无阻止原执行名义之效力。可见, 在台湾执行和解只具有实体法上的效力, 不能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 但当事人仍要受其约束。

根据我国《民诉法》第211条的规定“在执行中, 双方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 执行员应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 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 回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在民诉适用意见266条也明确规定,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 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原法律文书, 但是已经履行的应当扣除。对于实践中解决纠纷, 我国立法已有定论。但是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问题体现在哪些方面, 值得我们思考。

三、执行和解的效力

根据我国立法将执行和解定位于诉讼外和解, 那么其本质应该属于民事契约, 是一种私法行为, 只产生私法效果, 是当事人协商一致、自主解决, 是意思自治的表现。执行和解协议为民法上的和解契约对当事人产生合同上的约束力, 受民事法律规范调整, 解决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律纠纷。因而, 执行和解不能与诉讼和解一样发生诉讼法上的公法效果, 更没有如同判决一样的法律效力。但是, 新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 与之前的执行名义所确立的民事债权债务关系, 是同一个债权债务关系。民诉法是公法, 法院是公法机构, 法院经过民事程序作出的民事给付判决, 仍然是民事之债, 而非公法之债。即, 执行名义在实体上为当事人确定了民事权利义务的内容, 本质上讲仍然是一种民事权利, 权利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 对于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协商, 处分自身的实体权利。只要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就应当承认其法律效力。我国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任何和解协议只要不违背这些生效要件, 就应当认为其改变了之前的权利义务关系, 这种改变是合法的, 理应受法律的保护。不因对此有疑问。其一, 既然判决所确定的内容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它就仍然可由当事人处分。其二, 在判决确定执行名义后, 债权人通过和解部分放弃债权, 与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一样, 都是在以自己的私法行为对判决确定的权利进行正当的变动。所以和解协议中产生的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民事契约的法律效力, 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否则可能造成违约或侵权。

从时间点上来看, 和解协议是在执行的过程之中达成的, 此时已是判决之后。而在判决之后的新事由不能作为前诉判决的依据, 执行和解是在既判力的时间范围之外达成的新事由, 不受既判力的拘束, 不能被该判决阻却或遮断。所以执行和解相对于之前确定的执行名义而言, 是一个新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安排方案。基于前述之论理, 仍然应当认为执行和解是改变了之前的判决之债, 作为民事契约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参考文献

[1]棚濑孝雄, 著.王亚新, 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2]章武生, 吴泽勇.论诉讼和解[J].法学研究, 1998 (2) .

[3][日]高桥宏志, 著.林剑锋, 译.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M].法律出版社, 2004.

篇4:和解协议的效力

关键词:和解;和解协议;诉讼契约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活动增多,产生的纠纷类型日益多样,其中很大一部分纠纷虽然当事人起诉到了法院,但并不希望由法院进行判决。由于我国自古以来“以和为贵”的思想,当事人更希望争议能和平解决。因此,和解是现代化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一份子,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实现社会安定,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节省司法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

一、和解及和解协议概述

(一)和解及和解协议的概念

“和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通常被看做是纠纷当事人之间通过直接交涉达成一致意见,从而使纠纷得到解决的方式或者结果。”[1]在我国,是否有第三人直接参与纠纷调解被认为是和解和调解最本质的区别,其实不然,在司法实践中,很多和解案件的达成都和法官的参与有关,只不过法官在纠纷解决中作为传达当事人意见的个人,只起到缓和气氛的作用,最终和解协议的达成以及协议所确定的权利义务还是由纠纷双方是否达成合意及合意内容决定。

由此可以得出和解的定义:“和解是指在民事诉讼系属中,当事人自愿动议或者接受法官的提议,愿意通过平等协商,就解决纠纷的某种方案达成合意,共同向法院陈述协议内容,经法院认可并以一定书面形式记录,并就此终结案件、产生既判力的活动。”[2]

和解协议即是指纠纷双方在和解活动中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记录双方合意达成的权利义务的协议。

(二)我国民事诉讼二审中和解与和解协议的类型

在我国诉讼上和解分为调解型与撤诉型和解。

调解型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经当事人申请并经法院审查符合法律规定后,以调解书的形式确定和解协议的内容,调解书具有既判力和执行力,双方当事人起诉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撤诉型和解是指纠纷双方签署和解协议后经由上诉人向法院申请撤诉,法院通过审查,确认纠纷双方的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撤诉条件之后,裁定准予撤回上诉的情况,但这里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不具有既判力和强制力。

二、民事诉讼二审程序中和解协议的性质

民事诉讼二审中的和解协议是诉讼契约。诉讼契约仍然是契约,只是契约约定的内容不仅包括实体法上的内容,也包括诉讼法上的内容。

诉讼契约的出现使得实体法与诉讼法之间的界限并不像以前那样清晰:实体法中有关于诉讼法的规定,而诉讼法中也包含着实体法内容,二者相互渗透也是为了更好实现双方的目的。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二审中和解协议在内容上和本质上与诉讼契约大抵相同,都是纠纷双方为了达到诉讼法上的某个目的而就实体事项所达成的合意,将私法中的意思自治向公法领域渗透的结果。事实上,经纠纷双方履行了的和解协议是可以对程序法上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的,而如果已经可以在程序法上产生影响,就应当由法律来规定和解协议可以影响诉讼,可以具有相当于判决的效力。因此,和解协议缺乏的是法律对其效力的确认。

三、民事诉讼二审程序中和解协议的效力

(一)和解协议的效力

“诉讼上和解的效力,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经协商一致达成的和解协议成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效果,‘诉讼和解协议成立’,意味着协议内容符合实体法要求,并经法定程序认可生效。”[3]而和解协议的效力,就是指经法定程序认可生效的和解协议将会对诉讼程序产生的影响。

(二)我国民事诉讼二审中和解协议的效力

在民事诉讼二审中,纠纷当事人在达成和解协议之后,通常有两种作法:一种作法是经当事人申请,法院确认后将和解协议的内容以调解书的形式确定,调解书具有终结诉讼的效力和既判力及强制力;另一种做法是二审上诉人可以申请撤诉,和解协议经法院确认有效后由法院裁定准予撤诉;纠纷双方不履行和解协议所确定的权利义务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原审判决,可以就原债权债务关系重新起诉,和解协议不能终结诉讼程序,也不具有强制力和既判力。

综上所述:和解协议转化成调解书才具备与判决书相同的效力、当事人撤诉后仍然以原事由再次起诉以及当事人只能根据一审判决书申请强制执行,可以明确民事诉讼二审中的和解只能作为当事人撤诉的一种理由,法律并没有赋予和解协议实质上的效力。

(三)完善我國民事诉讼二审中和解协议的效力的法律建议

目前和解作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内容,在实体法以及诉讼法上都会产生效果,应当在法律上赋予其执行力和强制力。为了使诉讼中的和解真正发挥出维持社会和谐稳定、节约诉讼资源的功能,我国也应赋予民事诉讼二审中的和解协议以既判力和强制力。因此,我建议在纠纷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可以由当事人申请并经法院形式审查之后,将和解协议以和解书的形式确定下来或者将和解协议的内容记入和解笔录,两者都会被赋予执行力。当事人可以任选其一。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中以纠纷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为基础的、由法院制作的和解书或者和解笔录应当具备终结诉讼的效力、既判力及强制执行力。其一,和解书应当能够终结诉讼。一审判决不再生效,和解书中确定的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取代了一审判决的相关权利义务规定。纠纷双方不再上诉,如果发现和解协议出现无效可撤销事由,应按照再审程序处理。其二,和解书应当具有既判力。这体现在纠纷双方不得再以原债权债务关系起诉,即便再次起诉,法院也不得受理。如果纠纷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所确定的义务,纠纷另一方可以和解协议为由进行起诉。其三,和解书应当被赋予强制执行力。这表现在如果纠纷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时,纠纷另一方以和解书为执行依据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经法院确认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条件的,应当准予。

综上所述,现代的民事诉讼法应当更加注重保护纠纷当事人没有被纳入程序之内的诉讼利益,也应该在民事诉讼所允许的范围内提供给当事人以选择权,“再者,民事诉讼程序过程具有开放性,诉讼系属中,当事人仍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4]在民诉二审程序中,纠纷双方通过意思自治让渡各自的权利义务,平等协商而达成合意始终是和解的本质内容,法律应当赋予和解书、和解笔录与一般判决书相当的效力,以公法保护纠纷双方意思自治,保护当事人合意,才能使得和解在多元化纠纷机制中真正发生作用,推进我国现代化法制进程。

参考文献:

[1]赵旭东:纠纷与纠纷解决原论——从成因到理念的深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4页。

[2]万钧:“民事诉讼和解制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

[3]陈晓雪:“试论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完善”,《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4]李旻:“调解语境下的民事诉讼和解”,《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作者简介:

篇5:工伤和解协议书效力

工伤和解协议书效力【1】

工伤赔偿中,和解协议是否有效,要视具体情形而定。

工伤赔偿和解协议本质是民事合同,平等主体针对某一问题达成的合意。

在劳动纠纷中,和解是法律所允许的一种解决问题方式,具有便捷、高效等优点。

合同法53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合同法第54条规定,如存在“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或“订立时显示公平的合同”,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变更或撤销。

本案中的和解协议是否有效,就要和解协议是否属于合同法第53、54条所规定的情形。

工伤赔偿的标准是不是法律强制性的规定?有争议。

我国没有劳动基准立法,一般认为工伤赔偿标准是一种计算标准或参考标准,如低于标准赔偿,劳动者同意,视为劳动者对自己实体权利的放弃。

工伤赔偿协议,一般不会因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是否有效,还要看是否存在合同法所说的“重大误解”、“显示公平”的情形。

最高院民一庭在“工伤事故民事审判实务问答”(载《民事审判实务问答》,法律出版社版)这样论述:“工伤者在于用人单位签订工伤赔偿协议并经用人单位履行完毕后,又以补偿低于法定标准为由反悔的 …… ,人民法院在审理这类争议时不能以补偿标准低于法定标准为由认定协议无效。

如果当事人以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为诉讼理由,请求变更或撤销的,可视情况作出处理。

如果补偿金额相差不大,或在协商时明智补偿标准仍接受的,一般不予支持,如确对工伤补偿标准不了解实际所获补偿有明显低于法定标准的`,可以变更或撤销补偿协议。

本案劳动者没有评残就进行了赔付,工伤能否评残,能评几级伤残,伤残能赔付多少钱,作为劳动者,他并不知晓。

经过鉴定后,发现获得赔付与应得赔付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劳动者以重大误解为理由请求撤销赔偿协议,应能得到支持。

单位与员工私了的情形很多,除了工伤,还有经济补偿,未签合同赔偿等,怎么规避签了合同却被撤销的法律后果呢?胡敏律师建议,单位在签和解细节协议时,应详细告知劳动者法定赔偿内容,并在协议中明确,按照法律规定应赔付多少,劳动充分了解上述赔偿项目和数额,基于某原因(如单位困难),仅要求赔付多少,自愿放弃差额部分。

这样的协议,可大大降低被撤销的法律风险。

工伤赔偿协议书范本【2】

用人单位:_____

劳 动 者:姓名:_____ ,身份证号:_____,电话: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保险条例》、《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和〈陕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劳动者伤残补偿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以共同遵守、履行。

第一条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时左右,_____在__________ ,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时,发生_______________。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经西安市人社局认定,劳动者的此次事故属于工伤事故。

第二条 经双方充分协商,劳动者同意放弃申请工伤伤残评定的权利,由用人单位参照有关标准给予劳动者相应的一次性补偿。

第三条 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充分协商,劳动者同意由用人单位给予其如下工伤待遇:

(1)医疗费及后续治疗费用为:__________ ;

(2)误工费(含医疗期间及出院之后的康复期)为:__________ ;

(3)其他费用(含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为:_______________ ;

(4)前述费用计人民币:_______________。

对于前款约定的补偿款,甲方应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3日内全额支付给劳动者,不得拖延;劳动者本人应领取该补偿款,不得委托他人代为领取,若委托他人,应提供经公证的授权委托书。

第四条 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即行终止,各项社会保险关系也同时终止,双方之间也无其他任何其他债权、债务关系。

劳动者应当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3日内办理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手续(如工作交接等)。

第五条 劳动者在本协议生效后,同意不再就此事以任何理由向用人单位主张任何补偿请求,若劳动者违反本协议的约定,则同意由将已经收取的前述补偿费用全额退还给用人单位。

第六条 本协议约定的前述补偿为一次性补偿,劳动者在取得补偿款后,同意不再以此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他费用或者补偿,也不再以此为由妨碍用人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否则,应当补偿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

第七条 本协议自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

第八条 本协议一式四份,用人单位执三份,劳动者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九条 因本协议发生的争议,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第十条 本协议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签订于甲方办公室。

用人单位(盖章):_____ 劳动者(签字):

篇6:和解协议的效力

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

近年来,加害人与被害人和解作为解决一般轻微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日益受到各法律部门和理论界的重视,一般称为“刑事和解”。刑事和解是一个三方结构,包括被害人、加害人和国家,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就是刑事和解的过程。刑事和解不同于简单的“私了”,其间存在着公权力的参与和确认,然而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却是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协商和谅解,和解协议即为此种协商和谅解的现实表现方式。

一、和解协议的效力

犯罪始终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国家对追究犯罪有着垄断性的权力。和解协议在确定加害人民事责任的同时,要求被害方促使办案机关放弃对案件的刑事追究,显然与国家权力冲突。自诉案件中,和解协议的效力与实现不取决于国家的态度,而是建立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在公诉案件中,适用于轻微的刑事案件,被害人与加害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国家一般会加以确认,因此也可以理解为被害人享有不完全的刑事处分权。而除此之外的案件,被害人既没有刑事处分权,也没有刑事处分的请求权。

宣齐惠律师认为,犯罪客体所代表的法益,谁的法益,法益的最终指向是个人还是社会、国家,决定了被害人能否向司法机关请求适用刑事和解。仅仅在犯罪直接侵害个人的法益,而与社会、国家的整体法益无涉的情况下,被害人才具有刑事实体处分权,但仍需要司法机关进行形式和实质上的审查才能决定与否;在犯罪侵害社会、国家的法益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下,由于现实的被害人总是具体而有限的,无法完全代表被侵害的国家、社会,因而即便被害人谅解了加害人,其也不得请求适用刑事和解。

二、未经确认的和解协议能否获得法律救济

国家对于和解协议是在一定范围内有条件的予以确认。和解协议是一种特殊的契约之债,其特殊之处就在于被害人处分了其自身无权处分的权力。这种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经过西安惠律师 免费咨询电话:***咨询QQ857786178邮箱***@126.com

权利人(国家)的追认,合同即自始有效。如果权利人(国家)不予以追认,则自始无效。在和解协议达成后,国家未能依据和解协议,按照双方当事人意愿终止刑事诉讼的情况下,和解协议当然成为自始无效的合同。合同无效之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因此,被害方应返还加害人依据和解协议支付的赔偿金。对于因此遭受的损失,因双方均有过错,应在各自过错范围内承担。

宣齐惠律师解法:依无效合同处理,由被害方返还加害人财产在感情上似乎不利于弥补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经济损失。实际上,刑事诉讼从来都是利益平衡的产物,既要兼顾被害人的利益,也要兼顾加害人的利益。实践中,加害人为了避免被贴上“犯罪人”的标签,免予刑事追诉,往往给被害人支付高额的赔偿金,通过明显高于被害人实际损失,也明显高于在诉讼中法庭所能支持的赔偿金额换取被害人的谅解,而被害人也常借机夸大自己的损失。显然,如果加害方不能实际获得其所期待的终止刑事诉讼的目的,那么其所付出的高于正常赔偿金额的部分,于其就是极其不公正的。和解协议归于无效,并不能免除加害人对被害人进行赔偿的责任,加害人对于被害人的侵权之债依然存在,被害人有权依据侵权之债对加害人索要赔偿。

二、和解协议经国家确认后能否翻悔的问题

案例回放:

失主常某的一辆摩托车被邻居靳某盗走,后在一修理铺找回破烂不堪的被窃摩托。常某恼怒之下不停地催促警方破案。靳某因为害怕,主动找到常某承认盗窃,并托人说情,后二人达成一份协议:靳某向常某支付3000元,常某同意不再追究和告发此事。数月后,警方偶然破获此案。靳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靳某出狱后,气恼常某的“不仁义”,向他索还3000元。常某不愿返还,认为3000元是自己应得的赔偿,坚持警方办案与己无关,靳某为此起诉常某。和解协议一经国家追认立即发生合同效力,因而对于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即双方有义务依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非因重大情势变更,不得随意推翻。一方不履行协议义务,另外

一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履行。这是在民事部分,和解协议一经国家追认即发生效力,非因重大情势,不得变更的基本原则。但是在重大情势变更情况下,比如故意伤害案件中,当事人和解时认为仅仅是轻微伤,后经确诊鉴定为重伤,被害人要求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的。宣齐律师认为,被害人与加害人可以就新情况继续和解,如果达成和解则不必重启刑事诉讼。如果不能达成,则因为情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和解的基础已经丧失,国家经过审查确认该变化的真实性后,应当撤销原决定重新启动刑事诉讼。但是国家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在确认和解协议效力之前,应当尽到慎重审查的职责,应包括督促被害人对所受损伤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鉴定,防止日后损伤变化引起和解破裂,另外还应当尽量督促加害人一次性支付赔偿金等等。类似于上述偷车贼状告失主这样,因和解协议未能获得确认而要求返还财产的案件,被害人可以依侵权之债提起反诉,法院合并审理,仅判令被害人返还其所获得的明显高于有证据支持的损失金额。而实际上这部分“差价”,才是加害人为了避免被刑事追究愿意为被害人支付的额外费用,加害人未能获得额外利益,当然也没有理由支付这个费用。

宣齐惠律师温馨提示:

签订和解协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刑事和解协议的主体。签订刑事和解协议的主体应具有理性表达意志的自由,对和解后果有清醒的认识,具有履行和解协议的能力并能承担相应的责任。

2.刑事和解协议的真实自愿。在主观方面,签订刑事和解协议应当是当事人自愿、真实的意思表示。

篇7:和解协议的效力

1、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损害主体的认定;

2、法院对刑事附带民事和解协议的审查和处理;

3、如何做好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刑事和解法律适用。【案情】

公诉机关陕西省石泉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王华(化名),男,个人情况略。2012年10月11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2012年10月24日被逮捕。现羁押于石泉县看守所。

2012年9月26日,石泉县两河镇村民姜海驾驶临时牌照为陕03L070的“五征”牌三轮农用车搭载被告人王华及宁陕县梅子镇安坪村村民易财前往其承包的迎河村村级道路做工。下午17时许,三人原路返回,返回途中,姜海将车交给未取得驾驶证的王华驾驶,车辆行走一段距离后,王华由于操作不当使得车辆侧翻至路外高坎下,致易财当场死亡、姜海轻微伤、车辆受损的重大交通事故。经石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王华在该起事故中负全部责任。该肇事车除参保交强险外,没有参保第三者责任险。事故发生后,姜海一次性赔偿易财家属20万元,易财家属对王华予以谅解。2013年1月10日,姜海与王华在本院饶峰法庭的主持下达成协议,由王华给付姜海垫付的赔偿款70000元,其中30000元已经履行完毕,剩余40000元于2013年12月31日前付清。

另查明,王华家中共有七人,父母均年老体弱多病,已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收入全部依靠王华,家庭生活困难,且王华一贯遵纪守法,没有前科劣迹。

【审判】

石泉县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王华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对检察院起诉书指控的事实亦无异议,并自愿认罪。被告人赔偿了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可从轻处罚,被告人犯罪前表现良好,此次非犯罪为过失犯罪,且系初犯,所在社区建议法院对其适用缓刑,依法对其适用缓刑不致再次危害社会。根据被告人犯罪事实、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判决被告人王华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限二年。

【评析】

一、交通肇事罪损害主体 《侵权责任法》第49条至53条规定了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一致造成交通事故损害责任的规则。在《侵权责任法》第49条中规定了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特殊主体,也规定了租赁、借用机动车的责任规则。该法确定了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主体以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归属的“二元说”为原则,即从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两个方面考量,以运行支配理论为基础,强调支配着应当承担责任,在特定情形下加入运行利益为补充。2012年12月21日起施行的法释〔2012〕1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再次体现了该立法精神。依据该解释第一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49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所谓的相应责任,就是机动车所有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按照自己的过错程度或者原因与其相应的责任比例来承担责任,而不是全部赔偿。实践中,此类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可以由被侵权人以机动车所有人和机动车参保的保险公司为被告向法院起诉,法院调解或者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所有人赔偿,机动车所有人赔偿后,有权向肇事人追偿;也可以由被侵权人向法院起诉时,一并起诉肇事人(使用人)、机动车所有人和保险公司,法院根据保险合同条款调解或者判决赔偿,不足部分,可以根据按照过错大小,以确定肇事人和所有人各自赔偿的份额。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所有人姜海赔偿了被侵权人损失20万元,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中作为量刑情节,对王华在量刑上予以了从轻,符合法律规定。车辆所有人姜海与被告人王华在本院饶峰法庭的主持下达成协议,由王华给付姜海垫付的赔偿款70000元,本案即属于被侵权人先向机动车所有人行使权利,之后机动车所有人再向肇事人行使追偿权的情形。

本案饶峰法庭受理以车主为交通肇事损害赔偿主体的案件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也就是说,交通肇事案件中在确定民事赔偿主体上,被害人有选择权,可以选择起诉车辆所有人和保险公司,或者同时起诉肇事人、车辆所有人和保险公司。

二、刑事附带民事和解协议的审查和处理

石泉县人民检察院向石泉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立案后,在检察院移送的案卷中,没有就民事部分的证据在卷。关押在看守所的被告人也不知道车主已经赔偿,通过法院通知受害人到法院告知诉讼权利时候得知车主已经和被害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协议中已经包含了对被告人犯罪予以谅解。法院在开庭前对该和解协议书进行审查时,被害人亲属提出对和解协议的反悔,要求在协议已经履行情况下,重新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和解协议达成后并已全部履行民事赔偿,是否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两种观点,一是和解协议上已经告知了相关权利义务,且已经履行(包括部分履行),应当对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对协议真实性、合法性符合法律规定的,协议真实、合法的,应当认定和解协议成立,此时受害人反悔,要求提起附带民事应当不予受理;二是对和解协议提出反悔的,都应当受理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理由是为了确保和解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为了对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查,都应当受理受害人的附带民事诉讼,把受害人作为本案的附带民事原告人参加诉讼。

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理由是:

本案为常见的交通肇事案,属于过失犯罪,行为人主观恶性不深、人身危险性较小,通过当事人之间达成刑事和解而对被告人从宽处罚,有助于教育感化和挽救被告人,也容易被社会认可,在司法实践中,有大量符合条件可以通过刑事和解的方式处理的案件,既使得被害方获得了赔偿,又节约了司法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上,法院要在开庭前就做好刑事和解协议的审查,方式是可以庭前同被害人谈话,制作谈话笔录,消除被害人及其亲属反悔重新起诉的念头,做到审查和解协议的同时,同时确认刑事和解协议是否有效。

2、如何审查和解协议

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适用刑事和解的范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把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作为单独的第二十一章进行了规定,该解释第四百九十九条、第五百零二条对和解协议的效力和后果进行了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在立法精神上着重强调合法、自愿原则。刑诉法解释规定刑事和解范围包括:一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被告人自愿认罪的案件可以适用刑事和解;二是恶性犯罪、累犯不适用和解;三是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情形和渎职犯罪以外可能判处七年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的,可以适用当事人和解。

(2)和解协议的内容。对于可以适用当事人和解程序的案件,双方经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的,为了固定双方的意思表示,应当制作书面和解协议书,避免口头协议的随意性导致和解程序的反复。和解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事项:一是和解协议是否为双方当事人(包括被告人亲属、已经死亡的被害人亲属)真实意思表示;二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自愿真诚悔罪,向被害人赔礼道歉;三是赔偿损失的金额、形式和履行方式等;四是被害人对被告人是否表示谅解、自愿和解,是否提出对被告人从宽处理的建议。

(3)和解协议的类型和效力。笔者认为,对刑事和解协议效力的审查,应当对和解的类型予以区分后作出不同的处理:一是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亲属和被害人及其亲属之间的自行和解要重点审查合法性、自愿性。和解协议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均可以完成。从立法精神上讲,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案件,我们提倡通过刑事和解来解决民事赔偿问题,解释中同时也规定了公安、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对当事人自行达成的和解协议也应予以审查。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对轻微刑事案件通过刑事和解,达到了化解矛盾纠纷目的,可以向检察院提出不予起诉的建议。但对于达成了刑事和解协议,由于被告人不自觉履行的,可以向检察院报请提起公诉。二是经公安、检察机关授权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矫正机构组织达成的和解协议没有违反合法、自愿原则的,应当确认和解协议有效。三是检察院提前介入的轻微犯罪、过失犯罪案件,检察院主持调解达成协议,做出不予起诉决定后,因为被告人不履行和解协议而重新提起公诉的,和解协议应当视为有效。四是人民法院在公诉案件受理后,当事人在审判阶段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又与对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撤回附带民事诉讼,即在和解协议中包括了附带民事赔偿协议的内容。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可以庭前主持调解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内容及时履行的,可以制作和解协议书,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并记录在案,对于部分履行的,可以制作送达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通过审查,能够确定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刑事和解协议是否具有自愿性、合法性。对于经审查后具有自愿性、合法性的和解协议,自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之日起生效。也就是说,对于和解协议的效力,无需再通过庭审质证或者其他方式确认其效力。

由于新刑事诉讼法并未要求司法机关全程监督整个和解过程,故对于当事人最终达成的和解协议,最后还要依法对其效力进行确认。司法机关应当进行严格的审查程序,进而避免和解程序中可能存在的违法和不公。新刑诉法赋予了公、检、法三方对刑事和解协议的审查权,案件在不同阶段,公、检、法的审查权来自于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做出对和解协议的自愿性、合法性审查后的判断,制作和解协议书,只要不违反合法自愿原则的刑事和解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

本案在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后,在开庭前主办法官做好当事人诉讼引导工作,在此阶段完成了刑事和解协议的效力的认定,符合《刑诉法解释》五百零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即“和解协议全部履行,当事人反悔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当然《刑诉法解释》五百零二条第二款也有例外,即“有证据证明和解协议违法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这里的除外,也是强调了自愿、合法性。

刑事和解效力的认定,存在于侦查、批捕、起诉等不同环节,公、检、法都可以对刑事和解效力进行审查,其中,检察院在审查刑事和解效力后作出起诉和不予起诉的职权更加显得突出和重要。但是,由于新旧法律适用的衔接问题和长期的办案模式的惯性影响,检察院会在一段时期内对刑事和解工作的审查缺乏实践和经验,一度时期出现了刑事和解工作依赖法院进行的做法,甚至出现公安检察院人员嫌刑事和解工作费时费力。这里我们除了要加强公安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对刑事和解工作适用法律的学习运用外,要尝试未成年犯罪、轻伤害案件刑事和解工作的,大胆运用侦查起诉权利,化解纠纷;更要提醒我们法官注意的是,案子到了法院,法院对刑事和解效力认定的审查,要善于在庭前准备阶段,同被害人谈话,制作谈话笔录,做好诉讼引导,对和解效力及时确认其效力。此时,法院在庭前同被害人谈话,十分重要,既能起到打消被害人无故反悔要求附带民事诉讼的想法,又能起到了明确和解协议生效和履行的效果,从而减轻诉讼成本。

本案,法院在庭前同被害人谈话,完成了刑事和解效力的认定工作,经过庭前审查,得出和解协议不违背合法、自愿原则,被害人已经得到足额赔偿,赔偿高于审判实践中的赔偿标准,刑事和解协议有效。

三、如何做好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刑事和解法律适用 由于审判工作当前面临的当事人信访不信法,被害人出于利益驱使,对刑事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后又无故反悔,坚持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现象层出不穷,这种案件,在开庭前审查和解协议符合自愿、合法原则,被害人不应当反悔,被害人及其亲属仍然坚持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应当确认协议有效。实践中,我们有少数法官为了避免信访缠诉,为了图简便,抱着受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后,一判了事的想法,不敢在开庭前大胆地对刑事和解效力做出认定,并告知被害人不符合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原告人的主体资格,而将被害人作为附带民事原告人参加诉讼,这种做法是对刑事和解制度的曲解。实践中,我们应当明确,刑事和解效力可以在开庭前认定有效,不能因为法官惧怕执法环境差,担心当事人情绪激烈,就不敢大胆运用职权,将符合刑事和解条件的案件再次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这种做法是对法院司法程序的滥用,也是对司法公信力的践踏。

篇8:和解协议的效力

一、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生效要件以及效力

(一)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生效要件

本文认为应采用契约模式来认定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故此其一般生效要件应参考民事合同规定, 首先, 行政机关以及行政诉讼相对人对和解事项具有处分权。其次, 和解是行政机关以及行政诉讼相对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最后, 和解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不违反公共利益。

(二)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效力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才能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价值, 本文认为行政诉讼和解协议应该具有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形成力。确定力即为不可争力;拘束力主要是对法院、双方当事人和第三人产生;执行力即该和解协议具有可以执行的效力;形成力即在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产生权力义务的变化。

二、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生效要件及其效力存在的问题

(一)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生效要件存在的问题

1.行政相对人的真实意思表达受限

行政机关在司法实践中长期处于强势地位, 行政相对人一般为普通百姓, 通常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在实践中, 百姓通常也不愿意与官府结仇。所以当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 法院向行政相对人提出和解的建议时候, 行政相对人通常都会被动接受。

2.第三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法律效力的现有规定只在浙江和天津两地高级人民的指导意见有涉及:只有征得第三人的书面认可, 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达成的和解协议才能对其产生法律上的确定力。可是, 与案件有利益关系的不仅仅是行政机关和行政诉讼相对人, 还包括行政诉讼第三人。这种法律上或指导意见的空白, 很容易使得第三人的权益保障处于真空。另外, 行政和解协议贯穿于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 法院仅审查和解协议的合法性, 双方当事人在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法官仅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这是与诉讼调解区别之处。在这个和解过程中, 双方当事人的协商空间更大, 双方往往为了早日定止纷争, 而忽略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3.与法律保留相违

在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权限内严格履行职责, 是法律保留原则对行政机关的要求。行政机关应根据法律保留原则, 既不超越职权违法行政, 也不在权责范围内任意的无原则行政。例如, 某交警大队以违法停车为由处以王某100元罚款, 王某以其接受某交警指示停车为由, 认为处罚不当, 故以该交警大队为被告, 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受理此案, 法官告知该交警大队此次是当年该队首次为被告, 若是可以和解, 该队便可以完成全年非被告的目标。该交警大队最终与王某和解。

此案中, 具体事实情况需要法官审理后方可查明。案件中交警大队本应该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来行使职权, 维护交通秩序, 但其却为了当年非被告的目标而妥协, 既使得公共利益受损, 同时也与法律保留的原则相违背。

(二)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效力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行政和解的模式主要是撤诉模式, 这种模式下,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确定力欠缺, 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达成的和解协议并不具有使得行政诉讼程序必然终结的效力;其次,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拘束力不够。各级高级人民法院在指导意见中仅仅是规定允许双方当事人在达成和解协议后撤诉, 以此协议来终结案件审理程序, 但却没有赋予该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最后,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执行力缺乏。行政诉讼法第51条是为了强化法院对撤诉申请审查, 限制原告撤诉而设立的。然而, 司法实践中, 法院方面往往片面追求结案率, 对于和解协议的审稿流于形式。另外, 因和解协议未被赋予任何法律效力, 行政相对人撤诉后利益保障只能依靠行政机关自觉, 若行政机关拖延履行或者不履行, 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将没有保障, 人民法院也无权强制行政机关履行。

三、完善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生效要件及其效力的建议

(一) 完善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生效要件的建议

1.保障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程序正义是看得见的正义, 是真正的正义, 只有程序正义得到保障, 实体正义才可以真正实现。对于行政诉讼和解也应有缜密的程序规定来确保和解协议过程中各个参与者均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特别是保障行政相对人能够真实的表达其内心意思。首先,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应以当事人为中心。在诉讼的整个阶段, 双方当事人都可以向法院申请和解, 对方当事人同意后便可以在法院帮助下达成和解。在此期间, 法院为中立方, 不得主动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和解。其次, 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在和解过程中, 地位平等, 相互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法院处于中立地位对行政相对人的意思表达是否真实进行审查, 并告知双方的权利义务, 审查无误后, 加盖法院公章, 赋予其同法院判决同样的效力。

2.保障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民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 法律也逐步向权利本位的方向转变, 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的保障应从统一立法和完善救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我们应借鉴台湾或者外国地区关于第三人的权利保障的相关规定, 并立足我国国情, 把第三人利益保障上升到立法层面, 有了立法方面的支持, 有利于司法实践操作。其次, 应区分司法实践中情况, 对行政诉讼和解协议已经侵害到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的, 我们应区分情况给予救济。如果第三人未对行政诉讼和解协议进行书面确认, 该协议对其无效, 其可以向法院另行起诉, 保障自身利益;如果第三人对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给予书面确认, 那么该第三人可以以再审的方式维护自身利益。

3.严格遵守法律保留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要求行政法无规定的则无行政。但是由于法律本身具有一定滞后性, 如果在某一领域长期无立法规定, 行政机关则无权在该领域内行使职权, 最终损害的是公共利益或者某个个体的利益, 此时, 法律的明确性授权显得十分必要。

(二) 完善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的建议1.保证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确定力

新时期的服务理念使得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协商合作的契约理念逐步取代强硬的行政理念。契约理念同时也被引入到行政诉讼和解之中, 使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平等协商, 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行政诉讼和解引入契约理念后, 在程序法上, 只要双方当事人的和解协议符合生效要件的要求, 便具有了使诉讼程序终结的效力。在实体法上, 该和解协议一经法院审核并认定, 便具有既判力。

2.保证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拘束力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引入契约理念后便具有既判力, 双方当事人应严格履行该协议内的权利和义务, 任何一方均不可擅自变更。该协议同样对书面接受其的第三人有效。

3.保证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执行力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引入契约理念后便具有既判力, 如若有一方当事人拖延履行或者不履行该协议规定的义务时, 另一方当事人则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保证行政执法的公信力。

摘要:我国行政诉讼法尚无行政诉讼和解的相关明文规定, 但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复杂的行政纠纷之中, 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 行政诉讼和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具有哪些生效要件等。本文在解决上述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分析行政诉讼和解协议的生效要件及效力, 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诉讼和解,法律效力,生效要件

参考文献

[1]谭炜杰.行政诉讼和解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

[2]沈福俊.中国行政救济程序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李贇.行政诉讼和解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法学, 2007 (9) .

上一篇:人力资源部目标下一篇:郭震海《稻草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