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

2024-05-12

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精选9篇)

篇1: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

互联网,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包括网络媒体、电子商务、IT等等,它的身影无处不在.可以说,当今社会的运转少不了互联网.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互联网行业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和力量,将在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出 积极的作用,相信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互联网将取得更快的发展.目前,互联网用户迅猛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大陆网民数已经达到3.16亿,居世界第一,互联网应用日益丰富,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丰富人民生活等方面,体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互联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据有关专家预测,互联网行业将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的.发展将如洪流一样不可阻挡.

人才要求

互联网的黑马--搜索引擎巨头们也迎来了搜索时代,对人才的争夺剑拔弩张,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其人员需求一直具有需求量大的特点,但在人员需求类型上,日渐成熟完善的互联网行业呈现出新的需求特征.

一是对一般人员的需求量是大大减少了,但是对于中高级人才的需求仍在增加.几乎所有网络公司都面临着人员和业务管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要人来解决的.所以高素质的通用型职业经理人是资金充足、业务开展良htTp://好的行业企业追逐的对象.

二是技术类高端人才的争夺日渐升温.除了硬件/软件/网络工程师等技术工程师人才需求行情不断看涨外,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人才争夺也是一大热点.

企业需求

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贵州新华电脑学院做了长期市场调查,对已就业学生进行大范围的深入回访,从企业负责人得知,学生超强的动手能力和纪律意识是单位非常欣赏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较大规模的转型,而我们,正走在贵州省互联网革命的前列,如此良好的就业前景,正是学生和家长所期待的。

互联网+,等你来+

篇2: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

纵观整个中国的互联网的分类,从大的类别分析,主要有2类:1是针对企业或组织的服务,2是针对个人(老百姓)的服务。针对个人的服务主要根据需求来定位的,比如,游戏,买房,交友,娱乐,论坛等都是满足个人的不同需求来定位的网站类型。这里主要分析对企业的互联网服务,企业按照需求主要是要赚钱,省钱,发展等等,所以围绕这些需求就会出现很多互联网模式,比如招聘网站,B2B网站,物流,培训等等行业网站。但是每个企业的行业不同,有些是房产,有些是电子,有些是化工,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有些事针对个人的,比如房产行业,有些是针对工业的,比如电子行业)不同,就会出现各个行业的不同模式发展。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们再对医药行业的互联网格局做个深度分析。首先医药行业从整个产业来说,主要是“医”和“药”。而且这2个是不分家的,(呵呵想到了中国的医改之路,实质就是医和药的关系处理问题)。行业产业链是:从健康--到生病---到医院或药店---用药品或仪器---来治疗检测---做康复保健---得到健康,不要小看了这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蕴含了大量的商机,健康是什么?健康是1,没有这个1,后面再多的0也没有用,我们再分析下目前中国互联网在医药这个产业格局大佬们

健康类:39健康网这个网站目前在健康行业中算是一个大佬了,主要针对老百姓健康资讯和查询,美工不错,内容很丰富,分类较不错,盈利模式主要靠地区代理,民营医院的广告和合作,寻医问药的引导,频道的出租等,值得一提的是网易的健康频道是39健康网的,新浪的健康也是包给其他网站的,好像是康Q,现在没有了。其他健康的模式还有体检类的,寻医问药类,健康检测,个人健康管理等等,健康是个巨大的产业,但是如何发展健康类互联网目前国内探讨的很多,连google也在向这个领域发展(个人病历管理和相关数据查询),我的建议是健康这个产业太大,类型多,需求长期不明显,地域性特点等,如果能做精做专这个里面的小行业也是很厉害了,大而全的健康网站模式很难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健康网站的发展。

药店类:由于药品流通在中国有其特殊性,要么在医院买药,要么在药店买药。在医院买药自己做不了主,靠医生处方。药店主要非处方药的销售。非处方药销售占国内整个药品的30%左右,网上药店需要国家审批过的,药房网金象网等,可以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查到这个网上药店的市场巨大,消费者可以在合法的网上买药,很方便,尤其对慢性病长期服药的患者更加方便,网上购药的习惯还没有形成,但是这个牌照还是值钱的很。

医院类:这里不是说的是医院的网站,特指药品在进医院前需要的招标类网站,海虹网上市公司,基本垄断了国内60以上的医院招标市场,盈利模式主要是卖标书,数据,会员,手续费,等等,总之医院进药必须招标,由政府搭建或找第三方招标机构,来操作,公开透明,海虹网由于时间早,关系好,这个市场操作较成功,但是现在政府自建,其他招标平台出现,同时招标区域化明显等,竞争也较激烈了。

营销类:主要指的是药厂到个人中间的各个营销环节的平台,药厂到医药公司,然后分销到地方,然后进医院到药店,中间需要产品的发布,招商代理,营销技巧,医药政策,价格,招标中标,资讯,人才等环节很多,中国医药网,综合类医药门户网站,上市公司,广告很多,盈利模式主要是各种和医药营销类的有关的企业在线广告,由于时间早,规模大,涉及医药营销行业,所以可以说是医药行业的新浪。

技术类:医药行业技术非常重要,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丁香园和生物谷,里面的内容非常的专业,如果是临床医生或生物研发人员,这个网站比较适合,但是盈利模式还需要商榷,因为过于专业和精准,反而有时候难操作,在市场上丁香园也开始向人才,生物医药等子行业发展,生物谷则应该向中国医药网的方向靠近则是方向。

篇3: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 就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当中, 使传统的金融行业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 以达到提升经济处理效率的目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淘宝购买衣服, 可以说, 互联网金融对于我国的经济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互联网金额能够通过各式各样的网络平台, 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进行大数据处理的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硬件前提, 它支撑着金融行业的日常运行, 以及安全保障。简而言之, 就是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互碰撞发生化学反应, 形成新的经济模式——互联网金融。

(二) 互联网金融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科技的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外部环境的进步都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种, 分别是第三方支付公司、金融中介公司和小型网络借贷公司;而手机银行、电子银行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产物。在国内, 互联网金融大致有以下作用:首先, 金融行业利用互联网的渠道为大家提供便利的网银服务;其次, 近年来, 电子商业不断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 进行信贷交易, 互联网发挥着信用的作用;最后, 是为供求双方提供了中介服务, 例如人人贷、P2P, 互联网充当媒介作用。总而言之, 互联网金融在人们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三)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它并不是一帆风顺, 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亦是如此, 在成长的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困难。首先, 尽管科技在不断的进步,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需求也随之变化, 就互联网金融目前是技术来说, 要跟上时代的潮流显得后劲不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互联网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 但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还不够完善, 在安全问题上还存在一些漏洞, 这很容易让不法分子钻空子,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其次,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全新的经济模式, 因此, 对于掌握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管理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但是由于是个全新的领域, 我国高校还未完全接触, 在这方面的综合型人才少之又少, 导致供不应求的问题。最后,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管理与监督体制尚不成熟, 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 很多商人就利用这些漏洞, 欺骗百姓, 牟取暴利。以上问题都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我们只有及时的消除这些影响, 解决问题, 才能够推动互联网金融往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巨大, 它的兴起, 简化了很多经济过程中的手续, 推动经济快速且有序进行。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的影响亦是如此。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 针对互联网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探究, 能够较好地实现互联网金融的有效应用。

(一) 借助网络交易平台, 扩大和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兴起, 网络商务平台快速发展, 对于支付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网络商务平台能够推动互联网支付领域的发展。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 居民购物越来越依靠网络,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满足了社会要求, 与此同时, 也激起更多的需求。

(二) 鼓励民间资本投入, 推动民间金融规范化

在中国经济体制中, 民间企业占有一定的比例,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民间资本的数额是非常可观的。但是民间借贷还在发展阶段, 市场监管机制尚未成熟, 没有合理的交易渠道, 这将给我国经济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 针对民间借贷, 国家应当制定专门法律法规、完善管理与监督体制, 对民间金融进行规范化管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够引领民间金融更好地为服务于实体经济, 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 加速金融行业变革, 优化金融产业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增速变得平缓而稳定, 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在新常态的背景下, 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地位。而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一定程度上是依靠互联网发展, 因此, 我们要努力学习新的科学技术, 并有效应用到经济中去, 保证经济与科技相互发展, 相互促进。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使传统金融行业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金融行业要想继续生存下去, 只能及时地进行改革, 紧跟时代的脚步。同时,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也在不断地优化金融产业的结构。

(四) 降低经济成本, 完善金融体制

以往在数额较大的借贷, 消费者可以选择传统的金融行业服务, 但是在小数额方面的借贷, 存在很多的不方便——手续繁杂, 费用高。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 在互联网金融中, 消费者可以进行大量订单支付, 不需要高费用, 并且手续简单方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传统金融行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完善了金融行业体制。同时, 互联网金融利用电子商务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技术, 形成了一个完整可靠的数据库, 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使消费者与销售者双方都从其中得到便利。

(五) 本地资金外流, 小额贷款变相发展

网络的小额贷款虽然过程简化, 但是利率却不小, 再加上手续费, 通常都在20%左右, 再加上管理与监督体制不完善, 有些企业就会钻空子, 在放贷时, 违规操作。从一定程度上讲, 这种小额的贷款已经变相的发展为高利贷, 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秩序。且互联网已在全球普及, 覆盖范围广, 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资金的筹集过程中, 本地资金的流出和流入是不可避免的。从地方经济政策的角度而言, 这就是本地资金的外流, 对于本地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结论

篇4:聚焦行业互联网发展

新闻出版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出席第八届全国新闻出版业网站年会开幕式并做了重要讲话。

邬书林指出,新闻出版行业要学会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行业的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这一轮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新闻出版业传播知识、传递信息、传承文明的功能没有发生变化,其在质量控制、信息传播、长期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尚存。因此,新闻出版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他认为,信息技术革命把新闻出版业的基本功能强化了、提升了,而不是把它弱化了。新闻出版业要敏锐抓住数字化、信息化革命给行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利用更多的信息传播方式,促进新闻出版业融合发展。

年度报告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了《2014全国新闻出版业网站年度报告》。该报告对国内新闻出版行业网站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2014年新闻出版行业网站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在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转型过程中,缺少网站运营、新媒体运营经验;二是互联网思维以及数据分析思维的意识不强,数据分析经验不足;三是“用户营销”思维不足,缺乏对自身用户以及互联网网民的了解。魏玉山指出,新闻出版业网站应适应互联网大数据环境,利用数据为网站运营、用户推荐、用户营销提供决策依据。

《报告》认为,出版行业数字出版类网站有优势、潜力大,出版单位要抓住“优质”“特色”“专业”几个发展关键词;数字教育类网站竞争激烈,关键是内容资源和用户体验,要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上下功夫;新闻门户网站应紧抓媒体融合发展机遇,利用多种信息通道吸引用户;行业电商类网站则要“借势”,通过打通与大型电商平台的联系发展新用户,稳定忠实用户,提升转化率;企业门户也要开拓微信、微博等更多传播渠道,“广而告之”。

网站评测过程反映出的问题值得关注

承担出版业网站评测的缔元信互联网数据公司CEO秦雯认为,通过评测反应出来的问题值得引起行业的关注。出版业网站问题比较多的地方还是出在用户体验上。比如,用户到网站上访问,是不是很快、顺利地找到他需要的内容,出版业网站这方面是比较弱的。秦雯进一步解释:如果说我们进去以后,你的页面呈现跟我的手机屏不适应或者字体太小,用户可能就不耐烦看下去,所以用户体验都是落在最细节的地方。用户体验听起来好像是一件小事,但是它能影响到用户能不能留得住,能不能成为你的忠实用户。

互联网百强网站评选意在促进网站共同发展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新宣读了2014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互联网百强网站评选结果。本届评选按照数字出版平台、期刊网站、电子商务、数字教育、企业门户等五大类别,评选出2014全国新闻出版业百强网站、融合发展示范网站、优秀网站、年度创新人物、优秀CIO(首席信息官)等五类奖项。作为新闻出版业每年一届的行业盛会,第八届全国新闻出版业网站年会通过举办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依托自营网站与移动客户端、社交网站、电子商务等新媒体整合重组、深度融合的出版单位,为业内树立创新典范,推广创新经验,梳理阶段性成果,促进行业网站共同发展。

篇5: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3/08/1

1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支付、大数据、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的发展,诞生了诸多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将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根本的影响,为金融市场带来许多全新的课题。对业界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会产生巨大的商业机会,但也会促成竞争格局的大变化。对政府而言,互联网金融模式有利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和促进民间金融的阳光化、规范化,提高金融普惠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监管挑战。对此,中关村将互联网金融作为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一、互联网金融内涵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因为有互联网、移动支付、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极大程度消除了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市场充分有效,从而接近一般均衡定理上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交易双方在资金期限匹配、风险分担上的成本非常低,金融产品的发行、交易以及货币的支付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进而大幅度降低市场交易的成本。

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在支付方式方面,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个人和机构都可在中央银行的支付中心(超级网银)开设存款和证券登记账户;证券、现金等金融资产的支付和转移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支付清算完全电子化。二是在信息处理方面,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搜索引擎对信息进行组织、排序和检索,云计算保障海量信息高速处理能力,最终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处理具有私人信息公开化、隐性信息显性化、分散信息集中化、海量信息指标化等特点。三是在资源配置方面,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可以直接联系和交易,形成了“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实现透明、公平的交易环境,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个人投资渠道等问题更容易解决。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一是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金融机构加速布局、积极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业务创新。各金融机构纷纷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金融业务产生变革,开始着手向互联网金融业务拓展。二是互联网企业纷纷进行金融业务布局,新型机构不断涌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二、中关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基础

作为我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的中心和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中关村具有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现实需求和良好基础。第三方支付行业异军突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人民银行已分7批向 1

250家企业发放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上海54家,北京53家,分列第一、二位。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不断涌现,兴起了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第一类主要是为个人与个人(创业者)提供便捷的借贷通道,如人人贷、宜信网等P2P平台。第二类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融资产品搜索、借贷备案登记,创业项目融资演示等服务的专业机构,如融360、好贷网、创业邦、36氪等。第三类是通过网络实现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创业者撮合的众筹融资平台,如天使汇。电子商务企业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开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新模式。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为代表的电商系企业,依托其掌握的交易数据和信用信息优势,在互联网数据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挖掘金融业务的商业附加值,搭建出的不同于银行传统模式的业务平台。总体来看,中关村具有建设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的五大优势:

一是先行先试的优势。中关村是我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关村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将中关村作为我国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一些促进科技创新的先行先试的政策均率先在中关村开展试点。2009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关村发展的重大举措,提出要将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是创新创业企业有效融资需求旺盛的优势。目前中关村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每年新创办企业4000家,而且创新创业企业具有固定资产比重低、商业模式新、非线性高增长等有别于传统企业的特点,这类企业有效融资需求的持续增加不断催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形成新的金融业务增长点,为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关村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遇。

三是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的优势。多年来,中关村始终秉承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在聚集金融资源、完善技术和资本对接的机制、政策先行先试等方面做了很多探索,科技金融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科技金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国家9部委支持中关村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为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下一代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领先的优势。从外部环境看,由于互联网金融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金融业的边界和市场,通过提高用户体验来激发需求,完成之前不能完成的用户需求。中关村具有大量在互联网、移动支付、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行业的领军企业,并且将通过“641”创新引领工程,重点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等行业领军企业,这些产业的加速发展,为中关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五是创新金融服务资源聚集的优势。目前在中关村形成了与互联网金融相关联的创新性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集聚态势,与此同时,由于中关村具有与“一行三会”等部门畅通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完善部市会商机制,加强对中关村科技金融工作的统筹协调,为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及业务主管部门的沟通,引导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中关村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是支持成立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挥协会的优势,聚集各方力量,一方面整合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资源,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协同创新、规范自律。另一方面加强和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对接交流,研究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规律,推动制订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规则和标准,引导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二是建设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平台。通过整合权威数据资源和会员企业信用信息,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分析,解决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企业信用管理面临的三大问题,即信用信息情况查询,通过共享各企业信用信息降低成本,建立评分机制、实现信用审核标准化。平台按照“政府指导、企业建设运营、有偿数据共享和使用、联盟共同制定规则和标准”的原则进行建设运营。

三是出台《支持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将整合市区两级支持政策,形成合力,从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机构聚集、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完善发展孵化和服务体系、加强组织协调等方面支持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

四是支持中关村企业发起设立中关村银行。中关村银行体现三个定位,即主要为科技型、创业型、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面、快捷、低成本金融服务的科技银行;基于创新信用机制和大数据运用的互联网银行;由众多民营资本发起并参与、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

篇6: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目前,互联网金融已成为传统金融之外非常重要的金融模式,在业务形态上,涉及互联网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

互联网金融是将电子支付与金融业相结合的一种产物,也是金融供需存在缺口以及渠道创新下的必然产物,它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对金融服务的创新,逐渐成为居民投资理财的新渠道。

创新,可尝试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仍是金融,是以创新的渠道发展金融业务、提供金融服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创新支付渠道,使支付服务更加便利。如互联网支付通过互联网线上支付渠道完成了从用户到商户的资金清算行为,解决了跨行跨地支付和信用保证问题。2013年,支付机构累计发生互联网支付业务153.38亿笔,金额总计达9.22万亿元。

创新理财渠道,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理财窗口。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各种网上理财工具,将支付平台与货币基金业务直接连接,起点低、期限短、收益高、灵活方便,实时到账无手续费。截至2014年2月,余额宝销售规模已达4000亿元,用户达6100万户,户均持有额达6500元。

创新投融资渠道,在资金供需者之间搭建新的平台。如 P2P网贷公司、众筹网等,交易成本低、风险分散,不受地域、规模等限制,大大提高了资金融通效率。2013年,“网贷之家”统计的90家P2P平台的总成交量达490.22亿元,成交笔数56.15万笔,其中出借人数25.05万人,借款人数14.93万人。

创新金融营销渠道和获取渠道,以互联网手段实现了更高效的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融合。如融360、91金融超市,以“搜索+比价”的服务模式将线下类似于金融中介的功能搬到了线上。2013年,融360为用户提供了2亿多次的搜索服务,为近100万用户提供了申请服务,大量小微企业和个人得到了贷款查询和被推荐到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服务;91金融超市已和包括银行、小贷公司、保险(放心保)公司在内的30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了合作协议,由专业团队直接帮用户决策,选择匹配的产品。

创新征信渠道,增加了信用获取方式。如阿里小贷靠庞大的云计算能力和多种模型,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有效调查、监督客户还款意愿和能力,获得个人与企业的信用信息,将之用于信用识别和风险定价,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和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单笔金额在5万元以内,实现了客户、资金和信息的封闭运行。

风险,要警惕

互联网金融作为创新的金融服务,为居民提供便捷投资理财渠道的同时,仍存在一定风险点,需要时刻警惕,在发展中完善。

法律风险。目前对互联网金融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现有法律框架也缺乏可供借鉴的相关制度,一旦出现法律纠纷,交易双方的权利都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如,央行曾明确提出“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互联网金融绝不能触碰的两条红线”。而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中提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主要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及时清退所吸收资金,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可见,现有法律对极易发生上述行为的P2P网贷平台仅限于事后案件监管,不能形成有效制裁。

信息安全风险。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时代,不断累积的交易数据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信息源,各种信息在信息主体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被收集并作为一种默认的信息来源被使用。而一些互联网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并不注重对客户信息安全的保护,现有法律也未明确互联网公司有保护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的责任,未对信息的合法合规流转和使用进行规范。这些保障措施的不健全使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信息被泄漏、盗用和滥用的风险隐患增加。

资金安全风险。一是资金收益受损的风险。余额宝等网上理财工具所标明的高收益率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被认为是非常安全稳定的投资渠道,但是,一旦与之连接的货币基金的运营出现问题,或经济出现问题,投资收益将直接受到影响。二是期限错配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投资中一般承诺的期限以一年期为限,而借款人使用资金的期限往往超过一年,在投资期限来临、资金需要兑换时,容易形成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三是担保机制不健全引发的信用风险。如有的P2P网贷平台在担保方面存在担保权利主体不明、自己为自己担保、风险准备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平台也未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借款人提供的包括身份证明、财产证明等信息的真伪难以辨别。而针对P2P提供第三方托管的问题也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担保机制的不健全加大了资金的违约风险。据“网贷之家”统计,2013年,因无法提现而出现危机或关停的网贷公司有70家,涉及金额约13亿元。

监管存在盲点引发的风险。一是准入资质方面。互联网金融从事的是金融业务,需具有金融业从业许可证,但目前仅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由央行下发营业执照,91金融超市、易宝金融获得由金融监管部门共同核准的金融信息服务牌照;而其他大多数机构注册的是“网络信息服务公司”和“咨询类公司”,在工商局注册即可开展业务,准入门槛低。这种情况下不仅容易出现很多不规范的网贷平台,而且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使一些依靠自律且运营正规的网贷平台受到影响。

二是经营过程方面。如互联网企业在营销金融理财产品时,违规使用安全、高收益、无风险等易使投资人认为没有风险或片面强调集中营销时间限制的表述,违反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第43条的规定,但出于业务的交叉性,并没有明确的部门进行监管。又如,P2P网贷平台运营过程中,没有监管部门要求

其披露各项经营指标,平台的资金进出、项目结算、坏账率等数据,用户也无法便捷地实施查询投资进度和拥有的资产状况;经营者不负责对借款人身份真实性的核查义务,这些都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三是违约行为处理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将信用违约者列入征信纪录,实现信息共享。而网贷平台对于违约者一般采取冻结信用额度和资金账户的办法,并通过在网上公开的形式进行惩戒,违约信息也无法在互联网企业间实现共享。

发展,需监管

完善立法,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合法化、规范化发展。从西方发达国家探索出的一套经验做法看,各国普遍重视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已有的法律框架下,并强调互联网平台必须严格遵守已有的各类法律法规。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均无法单独对互联网金融形成约束,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应考虑与时俱进地修改上述法规以及《刑法》、《公司法》等法规中的部分法律条款,并出台有关司法解释,依法严厉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为互联网金融创造宽松的法律环境。此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适时研究出台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新法规,以立法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互联网金融中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交易纠纷仲裁提供法律依据。

建立监管协调机制与分类监管机制相结合的监管框架,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应考虑由央行牵头,银、证、保,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工信部等部门参与,联合组建一家国务院下属的全国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出台互联网金融业务相关监管规定,确保监管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并且要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引领作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应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参与自律组织的75家机构要加强内控建设,不断提升防范风险和安全经营能力,在自律组织中明确自己的职责,以此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建立分类监管机制,建议可参考针对比特币的监管办法,对互联网金融涉及的其他业务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如,涉及民间借贷行为的,要求互联网企业针对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担保、风险处置等作明确规定;针对理财行为可按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原则,制定《互联网理财条例》进行监管;针对P2P行业要尽快出台独立具体的监管细则,成立专门的部门或组织独立负责。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市场前景研究与行业运营态势报告》

加强流程监控,严格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处置能力。严把准入环节,要求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提出申报,明确规定申报条件和所需资料,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正式营业。建立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对资本充足率、流动性、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客户资料的保密与隐私权的保护、电子交易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信息资料进行独立评估报告的备案制度;要求互联网企业向客户提供每一笔交易的信息,使客户可以便捷查询投资进度和拥有的资产状况;要求借贷双方要标明利率、期限等要素,对合同的订立、履行、终止以及债务追偿、司法介入作详细规定。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建立能够全面动态

评价互联网金融风险、实现分类监管的风险评估系统。设定预警指标,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确定各指标的风险区间和临界值;从审计、管理、发展成果等方面综合测算互联网风险,并将风险划分等级,根据从高到低的风险程度进行监督管理。

篇7: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高端智能手机的大力普及,使的移动互联网炙手可热。带动了旅游在内的各类行业APP的快速多样化发展。旅游APP也成为旅游行业的热门应用。

据开发者东方爱智给出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比较热门的旅游APP,功能类型主要体现在“预定型”、“分享型”、“工具型”这三类。在很多的传统旅行行业中,无线旅游可能让很多人望而止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线技术的便捷确实是为行业带来了很多的价值!“无线旅游”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东方爱智,领先的手机软件定制服务商。量身策划、定制、研发您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平台:APP(IOS、Android、Winphone)及HTML5手机网站。在行业APP定制开发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目前已经成功开发的行业涉及SNS类、视频类、餐饮类、电商类、地图类、支付类、OA类、电子出版类、医药类、政府类等。在APP开发过程中,严格把控每个关键点,坚持以两种姿态进行每个细节的反复推敲,力求开发的APP不但可以为企业实现价值,还能为用户提供便捷。

篇8: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渠道。由于传统媒体审慎地强调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取舍新闻和评论, 互联网一度成为民意的风向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科技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应用, 媒体行业开始出现门户网站, 紧随其后的“两微一端”, 再到现在的全媒体时代, 互联网带来的是不仅仅是思维观念的改变, 更多的是交往方式乃至生活习惯的变革。随着“互联网+”的提出, 互联网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推动着越来越多行业寻求融合发展。媒体行业也不例外,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 媒体行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变革。

一、社交应用+ 媒体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网络传播开启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传播行为和舆情表达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情况, 在方式、内容、效果等各个层面均有所差异。现阶段, 社交媒体格局基本稳定。微信、微博分别以75.9%、50.5% 占据 “网民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类型”的前两位。[1]新闻官方微博、新闻公众账号的出现, 使得用户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社交应用获取新闻资讯, 媒体对社交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进一步加深, 借助社交应用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以微信平台下的新闻公众账号为例, 随着媒体纷纷开通订阅账号, 越来越多的受众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在微信上获取新闻信息。新闻公众账号的出现, 既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 也拓宽了大众获取新闻的渠道。

一般情况下, 新闻公众账号每天推送的时间和次数都是有限的, 每天几乎都在固定的时间点推送, 推送的新闻每次3~6条不等, 数量和次数的限制使得传播主体不得不在众多的新闻资源中“精益求精”, 结合用户的实际, 更多地选择和用户密切相关的社会民生和公众关注的热点。新闻选择发生了变化, 所呈现的新闻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相比, 软新闻居多。 新闻公众账号通过增强新闻的显著性和趣味性来满足用户的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服务性的消息。与此同时, 新闻在微信平台下传播形式更加丰富。不仅仅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字、图片和视频, 微信更为声音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形式的多样化和互相间的组合搭配, 在互联网+ 的影响下, 新闻事件更加形象化地呈现在用户面前。

另一方面, 年轻的一代是受互联网影响最深的一代, 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的发展使得青少年渐渐开始疏远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新闻公众账号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可以拉回来一部分年轻的受众。

基于社交应用与媒体的结合,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影响了用户的阅读习惯, 但不得不说传统媒体的转型、微信等一系列的社交应用增加了新闻用户的黏性。数据显示, 超过七成网民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交应用看新闻, 在30岁至49岁年龄段用户中, 该趋势更为普遍。[2]社交平台逐渐成为资讯分发的主渠道之一。

二、数据+ 媒体

2015年,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和相关产业快速崛起, 催生了多种新型服务, 推动着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从认知角度看, 超过50% 的企业对这三类新技术有所知晓;从应用角度看, 超过10% 的企业已经采用或计划采用相关技术。[3]

现如今, 我们都被海量的数据所包围, 任何使用互联网的路径和形态留下的痕迹都会被记录。媒体也开始与数据以各种方式进行融合。一方面, 新闻媒体用大数据“做新闻”。 2015年10月, 央视推出《数说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特别报道, 将大数据和新闻报道融合, 对大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 处理后, 通过可视化和叙事化的手段和方式加以呈现, 形成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与此相似的还有《南方都市报》微信公众平台的“数读早餐”、BTV财经的《数说北京》等等。 以往用事实说话, 现在更倾向于用数据说话, 各种“数说新闻” 层出不穷。另一方面, 客户端利用大数据推送新闻。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技术流派的移动新闻客户端, 是基于数据挖掘的泛资讯推荐引擎, 以精准推荐技术为支撑整合其他媒体来源的内容。用户利用各种社交账号登录今日头条, 客户端根据其社交行为、地理位置、关注热点等, 计算出用户兴趣和行为分析, 自动推荐其感兴趣的资讯。

精准化、个性化的推荐, 实现信息定制的方式是“互联网+” 影响下媒体行业发生的巨大变革, 这种变革深受用户的欢迎。

三、在线视频+ 新闻

现阶段, “短平快”仍是网络新闻的基本属性。凯度《2016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中指出, 微信公众平台上成功获取阅读量的要素包括:标题长度为10-20字;文章长度﹤1000字; 发布时间为16:00-17:00或22:00;加入多种媒体呈现方式;充分利用可达到“病毒式”传播效果的网络元素。[1]由此可见, 人们消费习惯日益碎片化, 多媒体内容和多种形式表达所呈现的丰富性远远超过简单的文字, 大部分人已经没有耐心看完超过1000字的文章。4G到来的同时, 移动设备功能越来越强大, 承载视频的能力也越来越强。4G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在以往的2G时代, 用户以文字内容的消费为主。 而在3G时代催生了对图片的需求。随着技术的提高和资费的降低, 用户开始渐渐对视频产生需求, “无图无真相”的时代开始向“无视频无真相”靠拢。网络视频的异军突起, 用影像代替文字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已经不再是神话。

视频新闻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直播点播式, 需要快速的反应;一种是满足个性化阅读, 风格轻松好玩, 以UGC为主。[4]

2015年8月12日午夜, 天津塘沽区发生大爆炸, 有人通过智能手机第一时间记录下这关键的一刻, 通过微博、微信上传现场的照片、视频, 各种窗户被震碎、天空出现蘑菇云、强大的冲击力等视频、照片开始刷爆朋友圈。微信微博的视频内容又一次成为反应最快的新闻来源, 事故发生后反应最为迅速的几家媒体都还是在13号凌晨才介入报道, 信息来源和素材资料多数还是来自于微信微博的资源。

有媒体人曾总结过去10余年第一现场渠道的变化“:9·11恐怖袭击, 凤凰卫视;5·12汶川地震, 央视;4·20雅安地震, 微博”。 而此次天津爆炸, 渠道则又有新变化, 从微博变为“微博+ 微信”。[5]在互联网的状态下, 用户生成的视频内容在突发新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 前面所提及的大数据新闻也掀开了一部分视频新闻。全媒体的融合、新闻可视化, 大数据下的“动新闻”开始引领新的高潮。

除此之外, 新的互联网新闻业也开始引人注目。VICE News是VICE Media旗下的一个子频道, [8]与VICE主站反叛不羁的主题一致, VICE News宣称“前往全球最热门的新闻现场, 点亮那些从未被报道的新闻故事” (移动端App推广语) 。VICE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以原创的深度内容和视频见长。 视频长度从3分钟到半小时不等, 不仅仅有短视频, 还主打长视频和纪录片。其报道范围覆盖全球, 以独特的视角迎合了年轻一代的口味。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 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转型加快。 同时,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媒体的出现, 大数据和算法不断更迭, 媒体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革, 未来的媒体产品将会呈现更多的变化。

摘要:2015年, 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和推进, 互联网对于全社会全行业的影响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深入融合, 不仅仅是技术与设备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媒体行业也不例外。随着网络新闻成为即时通信和搜索引擎之外的第三大互联网信息类基础应用, 新闻媒体开始产生一系列的发展与变革。本文从几个媒体融合的角度出发, 探究新闻媒体在互联网影响下的变化。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媒体

参考文献

[1]2016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R].凯度中国观察, 2016.

[2]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6.

[3]中国互联网年度趋势报告 (2015-2016) [R].企鹅智酷, 2015.

[5]陆晔, 曾薇.互联网究竟为新闻业带来些什么?——以在线视频新闻网站VICE News为个案的讨论[J].新闻记者, 2015 (09) :24-32.

篇9:餐饮行业:“+互联网”更具前景

一、受访对象

本次调查的受访对象男女比例相当,以一二线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主,兼顾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居民,教育程度各种类别也均有涉及。受访对象的收入水平以3 000-8 000元的工薪阶层为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餐饮消费需求的普及性和本次餐饮消费调查的大众代表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查18~50岁受访者占89.8%,本科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占80%,这两个数字一方面是充分考虑到当前市场的消费主力,以具有较高学历的上班族为主。另一方面也与本次调查的调查方式为网络调查,渠道相对单一有关。

二、消费习惯

1. 追本溯源,回归本质,基础服务成主导因素

在餐厅的选择上,受访者看重的因素依次为:就餐环境、菜系风味、服务水平、安全卫生、价格水平、口碑评价、地理位置和促销信息。环境、口味与服务是餐饮产品的根本构成要素,此三项内容在调查中排在前三也体现出整个餐饮行业重新追本溯源,回归本质、回归市场的大趋势。

2. 食品安全关注度降低,消费者信心获提升

与2014年调查结果明显不同的是,“安全卫生”由第二位下降到第四因素,选择比重仅为前次调查的1/3。这一变化反映出,在“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酝酿、发布和宣传过程中,国家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大环境下,餐饮企业认真履行依法经营的各项义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诚信服务措施,得到了消费者的一定认可,使消费者的安全感有所提升。

3. 餐饮O2O使口碑传播的效果放大化

获取餐厅信息渠道的调查结果显示,“美食类网站或APP”以45.1%的占比排名第一,“他人介绍”占40.1%,“社交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和“其他渠道”合计占14.8%。

互联网时代,餐饮业最大特征便是餐饮企业的口碑传播被放大化。互联网是一面放大镜,它既会成倍提高优质餐饮品牌的知名度,同时也会加速淘汰那些诚信度较低的品牌,要想在开放的社交平台占据一席之地,口碑营销十分重要。有接近85%的受访者有在网络(点评类网站、朋友圈、微博)分享美食自拍、餐饮消费体验或发表评论的经验。反之,这些信息也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消费者选择餐厅的行为,其中,近90%的人会受朋友在社交媒体的分享影响,有超过70%的受访者会选择美食类点评网站上普遍好评的餐厅,仅有5.0%的受访者表示他人的评价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4. 餐厅电话预约订单比重大幅下降

传统的电话预订方式延续了众多预订方式当中首选的地位,但比例相比于去年的52.8%已经下降至40.0%。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和企业APP都具备预订、点餐和支付的综合功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企业官网、企业APP、第三方网络平台预定的比例达到39.9%。有20.2%的受访者无预定习惯,会直接前往餐厅。排号方面,“远程排号”和“到号提醒”两种新式体验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5. 餐饮消费现金支付比例进一步降低

在支付方式上,现金支付的比例从39.3%大幅下降至20.3%,现场第三方平台支付、第三方平台预付和刷卡消费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这反映出第三方网络平台的服务日趋完善,应用日益深入,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提前通过网络支付参与团购等活动,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意愿。支付宝钱包、微信钱包等电子支付方式功能日趋强大,在年轻人一代中深受欢迎,并有扩大使用群体的趋势。

6. 餐饮互联网服务向移动终端偏移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和4G网络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应用呈现出多元化、便捷化发展的特征。本次有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餐饮互联网体验(包括搜索、预定、评价、分享等)已经可以代替传统台式电脑。

由此而来,作为移动终端下载普及程度极高的微信则成为了企业互联网营销的重点渠道。调查显示,受访者中关注或者关注过餐饮微信公众账号的比重超过一半,其中关注5家以上的达到30.3%。而消费者关注这些公众帐号的原因多种多样,或主动或被动,这也导致了有35.2%的受访者很少查阅企业微信公众账号推送信息。

受访者最关注的微信推送信息依次是,“打折或优惠信息”“新产品上市尝鲜提醒”“饮食小贴士”和“其他有趣信息”。有20%左右的人经常因看到微信公众账号的推送内容而决定前往就餐,只有9.9%的人对这些信息“无动于衷”。

7. 外送服务市场不断扩大,满意度仍有上升空间

O2O使餐饮外送服务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近60%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体验餐饮外送服务。而这其中,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等专业综合外送服务平台业务份额超过80%,餐饮自建平台份额逐年下降。

从用户分布情况上来看,北京、上海、广东位列前三甲,是全国餐饮O2O外送用户覆盖率最高的省市,餐饮O2O的发展也是从一线城市开始展开,并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扩散。经济发达省市的人口密度大,生活节奏快,市场很快被占领,在一线城市餐饮O2O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二三线的城市就逐渐成为商家们的争夺要点。

消费者最关心的外送服务问题中,送餐速度排在首位。调查显示,实际消费体验中,虽然“非常准时”服务仅占5.1%,但误差10 min以内的消费体验率大约占到六成,总体满意度尚可。

三、企业建议

对餐饮企业来说,任何时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趋势来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依据2015年度餐饮消费调查的结果,现提出如下建议供广大餐饮企业参考。

1. 顺势而为,变被动为主动

多年的发展情况显示,现代科技逐步改变传统餐饮行业的服务内容和消费习惯已经是不可逆的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餐饮企业与其被动接受自下而上的颠覆,不如主动拥抱以求得自上而下的洗礼。贴近时代、贴近需求是当前餐饮企业的制胜法宝。

2. 注意区分“互联网+”和“+互联网”

O2O不是一种商业模式,也不是一个产业,它仅仅是一种概念的归类,是一种营销手段。没有良好产品基础的花俏营销行为,都是沙中筑塔。餐饮行业向互联网转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这更应该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作为主体,颠覆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其本质是互联网,“+互联网”则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优化工具,提升传统餐饮行业自身的运营效率。

3. 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效率

无论消费习惯如何变化,在现阶段,人依然是提供餐饮服务的主体。在硬件条件、软件技术、营销理念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要求所有员工,特别是一线服务人员不仅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还要有与时俱进的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因此,保持与技术发展相配套的员工素质和服务效率是确保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基本要求。企业要注意吸收和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技术”达到应有的“效率”。

4. 提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上一篇:大学生考研情况下一篇:2009~2010第二学期管理系团总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