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英语读后感

2024-04-26

罗生门英语读后感(共8篇)

篇1:罗生门英语读后感

由《罗生门》想到的第一次接触《罗生门》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看的是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深深地为其冷峻严锐的笔法所折服,为那人性的迅速逆转而唏嘘。之后趁热打铁地找来了黑泽明的电影。虽然电影改编自芥川的另一部名为《莽丛中》的小说,但给人的体悟与触动却是连贯而递进的。

小说中的家将似乎是在瞬间跨过了善恶的界限,无惧地地行起恶来。迅速而直接的叛逆几乎在毫无预兆地情况下将读者拽入了一种无边的黑暗中。电影中似乎采用了更含蓄隐晦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了另一种丑恶。看似憨厚的樵夫,柔弱的女人,正气的武士,谁能从他们声情并茂的证词中分辨出狡黠的虚假?道貌岸然或许更易为人接受,然而臭名昭著的强盗竟也尝试着为自己的名声做最后的美化,这便让人感到诧异了。卡内基在《人性的弱点》里说,无论精英还是强盗,最关注的永远是自己,最想获取的往往是自重感。获得自重感的方式其实很多,但不幸的,大多数人在大多数场合往往选择使用谎言。故事中的人物不多,却也基本涵盖了各种性格。无一例外地,他们都愿意为着自己而掩埋真相。

如果说小说中家将为社会环境与老婆子的话语所激化而行恶尚且是一种极端的特例的话,那电影中表现的则是一种更具普遍性的恶——它扎根于每个人的内心,表现在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影片中的让人们各执一词,为了自己的尊严与体面说着各式的谎言。每一个新供词的出现,都在加深着观者的疑惑:既然谎言是普遍存在的,人又要拿什么去评判所谓的真相?又或者,真相本身只是利益各方妥协后的产物,是各类谎言修改整合后的集成体?黑泽明在影片中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分镜头的处理在我看来是为观者的心理提供了更大的缓冲空间。然而至樵夫说出真相时,还是让云里雾里的观众猛然一惊。美好社会的期许在这种普遍罪恶的映衬下是多么讽刺的遐想。伪善的面具揭开后,还有多少人有勇气去寻觅所谓的真相?

说到真相的扑朔迷离,其实这方面的感触更多的是在前几天第二次看《罗生门》时得到的。第一次看时焦点更多地落在了影片的新颖形式及艺术效果上,对剧情的理解也只是根据简介顺理成章地定位在对人性丑恶的揭露与批判。现在看来,《罗生门》投射的不是一个一个狭小的时代,而是一个广阔的社会。比如说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方舟子遇袭事件,虽然事件以肖传国的被捕认罪暂时告一段落,但它代表的两派纷争还远未结束。缠斗十年,肖、方两派人各自以网络、杂志等媒介为根据地互攻互批。相较于《罗生门》中的单纯的言语美化,这场论战更多地带上了激进的攻击色彩,以至于口头交锋最终演变成了现实中的人身攻击。在这场交锋中,观战的人聚焦的重点似乎已不再是真相本身,而是双方谁能拿出更激烈的言辞更刺激眼球的证据。显然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持久战中,媒体们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罗生门”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如果说说谎尚可被辩解为“人性与生俱来的先天性弱点”,那么社会评判体系的缺失则可完全归因于公民们后天经营的失败。肖方之争持续这么久,牵涉其中的人从中科院院士到北大哲学教授,但却始终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公信机构或个人

去给社会一个合理的论断。相同的诉讼,在不同的地区却得到不同的宣判。法官个人的主管因素自然无可非议,然而事件持续了十年,却始终是舆论混战的局面。拨开迷雾似乎成了一种妄想,也不再有那么多人坚持着去发现真相。社会为谎言所侵蚀是可悲的,然而于这混沌中却连一根足够强大的用于支撑的柱子都没有,这当是尤其可悲的了。

好在影片的结尾,受了触动的樵夫收养了婴儿,行脚僧感动地说:“亏得你,我还是可以相信人了。”这样的结局不失为一种对绝望的救赎。失望而不绝望,这是黑泽明传递出的与芥川龙之介不同的情感。他叫人看到最深的黑暗,但亦不忘投下希望的光。所以,芥川在35岁的时候服药自杀。黑泽明较迟,在61岁时用刮胡刀割了全身21处自杀。但他毕竟是存活了下来,并继续微笑地拍出了《德苏乌札拉》、《影武者》、《乱》等作品。不能说两人的自杀均是为这人世的黑暗所迫,但我总觉得两人的自杀经历有着某种相同的动机,是为了脱离沉重的黑暗,为了坚持自己的某种信念。两个人都不想妥协,不想在泥泞中作过多的挣扎,只想纯粹的以死维持最后的尊严。不同的是,黑泽明最后留下了,他继续进行着他的事业,坚持拍他的宏伟的悲剧。

谎言依旧还在继续,媒体混战依旧未见混淆,罗生门也依旧屹立不倒。但正如行脚僧所言,亏得你,我还是可以相信人了。再黑暗的石缝中也会投进熹微的光。以前听高中老师讲到赖昌星,说他在逃亡前一夜,遇到乞讨者也不允许司机草率打发,而是自己

亲自递去一百块。说这是亡命时对弱者的相惜也好,走私大佬最后不可一世的尊严也好,我宁愿相信老师的说法,赖来自弱势群体,那是藏在他内心深处最后的温情。就凭这人类最本真的温情,我们也不该失了希望。

即使面对再惨淡的前途,人也总还有存在的意义,也总有还继续前进的理由。这便是三次看罗生门后我获得的最大体悟。

篇2:罗生门英语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罗生门》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罗生门》读后感1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说巨擘,也是当时新思潮文学流派的柱石。他的短篇小说并不像我们所熟悉的众多短篇小说那样有个完满的结局,而往往给读者带来的是出人意料的结尾。这也正是芥川龙之介之所以被称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鬼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罗生门》里发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个小小片段,实质平常所见的事情,却在特定的环境下放大来看竟显得如此这般的丑恶与突兀。

主人公设定为一个刚被主任辞退出来的家将。本是一个善良而普通的人,当他面临衣食不足的窘境时,他心中萌生了一个的念头倘若不择手段的话。来到这罗生门时,这个念头仅仅是一个倘若,事实上他是没有这样的勇气与魄力的,他毕竟只是一个良民,连他自己也对自己是否真能够走当强盗的路而产生了怀疑。当他来到门楼上,看到那个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的时候,他的正义感告诉他无论如何,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已经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于是刚才那些当强盗的念头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个老太婆,就像每个正义英雄在遇到邪恶反派时会做的那样。老太婆害怕了在要给自己开脱时,她告诉了家将关于她拔头发是为了做假发,及被她拔头发的女人其实生前也是干过坏事的。

作者在《罗生门》中细腻的描写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

从性本善到最终的恶,过程中看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转变,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内心的懦弱。人们相信正义鄙视邪恶,在现实中却不能坚持正义,并存侥幸心态为自己的软弱找借口,最终屈服于邪恶且不自知。人性的丑恶在这本书里被淋漓的刻画,我们看到的故事如同被人一件件撕扯下了外衣一样,狭隘、自私、卑鄙,人们不想也不敢直视的东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罗生门》读后感2

小说《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故事梗概是:大灾后,一名被主人辞退的仆役,在京都的罗生门下避雨。走投无路的他,起了“除了当盗贼,别无他法”的念头。他爬上罗生门的门楼准备暂过一夜,却发现一个老妪正在薅死者的头发。他心中猛然升腾起正义感,质问老妪。老妪回答说用死者头发做假发卖钱来维持生存,而且,这些死者,生前也不是善良之人。仆役对老妪的憎恨之心慢慢减弱,最后竟剥下老妪的衣服在黑夜中逃遁——也许卖了去换顿饭吃吧。

小说中的奴仆为生存所迫,一开始就有了当盗贼的念头。但是当看到老妪薅死者头发时,他心中的善良和正义感还是本能地表现出来。他听了老妪的解释,那种当盗贼的念头又重新升上心头,罪恶感慢慢消解了——这是个复杂的社会,许多人为生活所迫而走上邪恶之途。或许,社会本身就存在邪恶,对邪恶的邪恶,也算不上缺德。甚至,他在剥老妪的衣服时,为自己找到了打劫的理由:“我不这么做,就得饿死嘛。”

面对复杂的社会,善与恶都不是那么容易定义的。更何况,人心之复杂多变,善恶观是以人对社会认识的深度和目标取向为依据的,作为一般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无忧、风气淳朴的社会里,人才会活得有尊严,有善良的愿望和对罪恶的憎恨。在一个贫穷、不公正、风气恶劣的社会里,罪恶感会被消解,善良和正义成为一种摆设和借口。

当下,人们对社会公权力的滥用已经习以为常,对官员和国企经理贪污款额的接受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对各种各样的愚弄和欺骗已经不再愤怒,对种种的不公平已经无话可说。

《罗生门》读后感3

因为黑泽明拍的一部同名电影,《罗生门》可能要算芥川龙之介所有小说里最为人所知的一个。但看过小说后便知,电影其实并非改编自这一篇,而是取材于另一篇《竹林中》。真正的小说《罗生门》,故事非常简单,篇幅也很短小,讲的就是一个饥寒交迫的武士遇到一个同样食不果腹的老妇,在与之对话后突然大悟,放弃了思想挣扎,下手抢劫了老妇然后逃走的事。

**灾害不断的年代,给包括人心在内的一切都披上一层灰暗的色彩。落魄的.武士在走投无路、无以为继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良知以求活命,但可以看出,即使在作出了决定之后,他仍然对杀人越货这种行径心存怀疑。但是,偶遇老妇的一番话,让他放弃了原本处于道德层面的挣扎,退回到活着还是等死的简单自问,从而做出了弃义偷生的选择。

老妇是为了生计去拔死尸的头发,武士是为了生存抢走老妇衣裳,这么做都非他们所愿,但除此之外,便没有更好的活下去的出路。在这里,生死变成了超越道德的首要矛盾,而一条生命本身并没有善或者恶的区分,于是正义与罪恶的界限模糊了。

武士最终心生歹念抢劫而逃,小说也在这荒诞的结局之中,引人走向对自身行为更深层的思考。善与恶的界限究竟在哪里?是否为了生存就可以无所不为?是否为活命而被迫做出的事就都可以得到谅解,都可以逃脱良知的审判?

芥川龙之介并没有给出他的答案,他只是借笔下的人物承认了人性的黯淡一面,却并没有说这即是必然。

《罗生门》读后感4

最近不是很忙,看了许多历来被世人奉为经典的影片,有很多确实不错,也许电影拍成那样才算是真正的艺术。

日本老片《罗生门》故事结构简单,人物也就那么几个,可看完后让人心里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只有影片看到最后才会明白影片一开始和尚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对白,“这次让我可能丧失了对人类灵魂的信心,这比强盗,比战争,比瘟疫,比天灾饥荒还可怕”

影片从故事里和讲故事的人两个层面揭露人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事情,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诚实,每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撒谎,可以出卖别人,可以不顾一切,切实的让我感到十分的恐惧。

影片的另一个角度是表面上十分温顺软弱,动不动就泪流满面的年轻少妇,在触及到自己的利益和安全时面目却是那么的狰狞,内心活动的变化是那么的丰富,说谎趋炎附势,甚至比强盗和他丈夫更狠毒,中国的一句话“人心隔肚皮”也是颇有道理。

无论是强盗,武士,年轻少妇,樵夫,还是巫婆甚至虚构的鬼魂没有一个是诚实的,彼此间是信任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露出虚伪的外表说谎欺骗,让人内心感到恐惧,甚至那种恐惧超过任何的恐怖片带来的可怕感。

只有在影片最后大雨停了,外篇露出了光明,当樵夫承认了自己的欺骗,抱着捡到的婴儿走出罗生门时,才看到人性残留的温存和善念,也许这也是唯一的希望。

《罗生门》读后感5

《罗生门》以令人窒息的紧凑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展示了善恶之念转换的轻而易举,展示了人之自私本质的丑陋,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

罗生门,一隅残破的断壁颓垣,在瓢泼的雨水中,边嗟叹人世的纷乱边试图为躲雨的凡夫俗子示范接受洗礼的畅快。然而,在这个悖逆的时代,说教显得如此苍白,各种人性的罪恶与堕落早就以失控的速度滋长,道德瓦解,价值崩溃,连基本的底线在利益面前都不堪一击。

一、无望的恶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罗生门》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种浓重阴沉的气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荒凉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强盗来乘机作窝。白昼,这些乌鸦成群地在高高的门楼顶空飞翔啼叫,特别到夕阳通红时,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所以一到夕阳西下,气象阴森,谁也不上这里来了。

二、恶的谎言的对立面不是真诚

《罗生门》从头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风格,这也是背景部分简化的优点。家将思维的变化,从起初的“当强盗还是饿死”到见到老妪后“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和最后急转而下的“这也是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饿死”的“恶”的觉悟,《罗生门》是对人性中“恶”的暴露、揶揄和鞭挞。

总之,这是一篇将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时间空间加以剧烈地激化呈现的作品,作者用冷峻的语气磨平了世俗思考问题时略带惯性的棱角;用简洁的文字把“恶”那光怪陆离的丑态直接暴露于作者面前进行审视与拷问。

篇3:浅析电影《罗生门》

作为一名伟大的导演, 黑泽明在影片拍摄方法等方面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 从影片的一开始, 他就运用独特的方法给我们设置悬疑, 片中黑泽明对阳光的运用似乎情有独钟, 他在表现樵夫在林中穿行时运用了大量阳光穿过树林的镜头, 穿过树林的那段路程的效果目的就是要给我们造成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我们期待着发生很多事情, 同样这也让我们感到茫然无措。接着镜头跟在樵夫背后, 距他背着的那把闪闪发光的斧子很近、很大, 这增添了一种不祥的情调, 使人产生一丝恐惧感。这在我看到的许多日本过去的电影中是从未有过的, 而强盗多襄丸的叙述中更有大量眩目的阳光。日本影评家佐藤忠男曾说:“在片中, 太阳的光线被假借为电影语言的一种, 被超乎想象地加以运用, 可能这是过去日本电影中所表现的流动美的最光辉的范例”黑泽明的电影非要把这个反应丑陋人性的事件都暴露在烈日之下, 这就更有力地揭示了人的无可比拟的罪孽。这种样式, 对于人是可信赖的和人是不可信德这样用言语来表达的观念, 可以说是一种重大的突破。由此, 黑泽明高超的导演技巧也可见一斑。

一、剧情简介

武士和骑在马上的武士妻行进在光影斑驳的森林里。一阵微风吹开了遮蔽在武士妻脸上的面纱, 恰巧被不怀好意在这里休息的强盗多襄丸看见, 正是这惊鸿一瞥, 多丸襄贪恋上了武士妻的美貌, 运用狡诈和计谋与武士周旋、搏斗、厮杀, 终于绑缚了武士, 卑劣的多襄丸当着武士的面强暴了武士妻。武士被杀死在丛林里, 是强盗多襄丸杀死了武士?是武士自杀而死?是武士妻痛恨自己的丈夫怯懦, 抑或是武士妻爱上强盗多襄丸, 替其开脱罪责, 而杀死了武士?这看似简单却又复杂莫测的情节, 樵夫、行脚僧、多襄丸、武士妻和武士这几个人从各自的视角出发, 对同一个案件的叙述大相径庭, 使得真相被模糊, 被扭曲。电影正是从这不同角度不同的讲述中, 展开了对人性的探讨。

二、人性的本质

从目击者和当事人的叙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是非常的矛盾的, 但是真相只有一个, 所以必然有人说谎,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说慌呢?这在影片的最后才明朗化, 强盗多襄丸说武士妻是在屈从的情况下与之发生关系, 自己事后是因武士妻的恳求而与武士决斗, 两人大战二十三个回合, 终于将武士杀死。在武士妻的叙述中, 自己则是一个受害者, 被多襄丸奸污, 又遭到丈夫的鄙弃, 生不如死。而死者武士通过女巫之口, 又道出了另一番事实:自己亲眼看妻子与他人媾合, 妻子又挑唆强盗杀害自己, 虽被强盗放过, 但认为自己身为武士, 受到了莫大的耻辱, 为了尊严而自杀。最后, 樵夫作为目击者回忆了事件的全过程:真武士妻被多襄丸奸污, 又遭丈夫鄙弃, 羞愤之下用言语挑起二人的争斗, 武弘终于被多襄丸杀死。这似乎就是事情的真相了, 可是却被杂役一语点破:“定是樵夫盗去了武士妻的那柄价值不菲的短刀。”那么, 真相究竟是什么呢?强盗多襄丸给自己塑造起一个勇猛的英雄形象, 武士妻的叙述则体现了自己对妇道对贞操的持守, 武士所高扬的是武士道精神, 以及樵夫的话语中老实巴交与事实无干的自己。他们按自己的意志行动, 虽陷入苦难, 毁灭的境地, 仍然拼死抗争的精神, 如武士、武士妻。其实说到底, 他们的说词都是将自己粉饰成社会道德所认同的那样, 从而掩饰自己的弱点, 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这也是他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戒律, 也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被社会接

三、《罗生门》的悲剧性

不得不说《罗生门》是具有悲剧性的, 它的悲剧性是建立在对整个人类弱点、缺陷的反思之上。如: (一) 爱财。强盗多襄丸告诉武士说他有几把宝剑送给他, 武士禁不住诱惑, 丢下妻子去寻找宝剑, 所以落入圈套, 被多襄丸牵制、拖垮、绑缚、陷入悲剧的深渊。 (二) 好色。正是情欲的无可遏制多襄丸才起了杀人之心, 不仅为别人带来毁灭性灾难, 也将自己推向罪恶与死亡的深渊。 (三) 怯懦怕死。多襄丸与武士搏斗之时, 由于对死亡的恐惧, 防范, 他们无规则地乱打乱砍, 僵持, 躲避, 都渴望杀死、制服对方。 (四) 虚荣。着重表现在武士身上, 他为了尊严和人格不致辱没, 武士的鬼魂声称自己拿短刀杀死了自己。多襄丸不惜抬高武士来衬托自己的勇猛, 樵夫撒谎掩盖偷刀丑行, 也是为了虚荣。 (五) 嫉妒。着重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武士恨恨的说在强盗安慰他的妻子时, 他从没看见过他妻子是那么的美。 (六) 自私。作品中的台词:“无论什么人都是为自己”。法庭辩白, 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立场上为自己开脱罪责。樵夫隐瞒偷刀的情节, 行脚僧偏激而又怕连累自己;武士妻想要证明自己的无辜和清白, 在官衙上哭天抢地;多襄丸要把责任推卸到客观上去, 又竭力证明自己的勇猛;武士的鬼魂竭力表白自己人格的神圣不可侵犯, 士可杀不可辱。 (七) 狠毒。表现在多襄丸强暴武士妻, 狠毒地欲置武士于死地;武士起而反抗欲置多襄丸于死地;武士妻拿短刀割断了绑缚武士的绳索, 要武士与强盗多襄丸决斗, 武士报以仇恨、蔑视、鄙弃、妒恨的目光;无奈之中, 她又求多襄丸带她上路却遭拒绝;樵夫惧怕官署, 不肯说出真相;行脚僧表现出宿命般的刻薄、冷漠、愤恨、厌世。 (八) 蒙昧迷惘。樵夫反复的台词:“我真弄不明白, 弄不明白。”所有的人似乎全糊涂得不认识自己, 尤其是不认识逆转之后的自己, 樵夫总是说这句话, 我们觉得他似乎很正直, 可到最后我们发现他也为了自己的利益说了谎, 这是多么的讽刺呀! (九) 欺骗。悲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使用欺骗的伎俩。恶人多襄丸为霸占武士妻, 欺骗武士;武士 (巫婆) 为维护自尊欺骗官署;樵夫偷取了杀人的重要物证, 为避免麻烦, 欺骗官署。每个人出自私利, 或为维护面子, 或为减轻罪责, 或怕牵涉官司, 都在欺骗。 (十) 卑劣。突出体现在多襄丸身上。为了彰显自己的胜利, 他决定当着武士的面侮辱他的妻子, “我要把与她相好的样子给她男人看”。之后, 武士不考虑自身的责任和过失, 反而推卸责任, 表现出偏狭自私的卑劣;凡此种种, 均表现出作者、导演对人类的处境、生存、生活状态进行反思。写到这, 突然想到影片开头所呈现的罗生门的破败, 萧条, 以及当时天气乌云密布, 狂风暴雨, 怕也是在折射当时动荡不安定的社会背景或是寓意着人们道德的沦丧, 人性的残缺吧!不得不说这是具有相当大的悲剧性的。

到最后, 真相终是被杂役一语道破。影片的结尾处, 杂役粗暴地抢走了弃婴的包被和外衣, 樵夫和行脚僧欲阻止却无能为力。樵夫对行脚僧表示, 他已有了六个孩子, 尽管贫苦, 也不在乎收养这第七个孩子。最后, 行脚僧说:“多亏了你, 我觉得人还是可以相信的。”这里樵夫回归善良, 说明人间确实还存在这真、善、美。当樵夫抱着弃婴离开罗生门时, 暴雨停止了, 而且还有几缕阳光透过厚重的云层倾泻而下, 这个结尾似乎表现了对人性美好一面的肯定, 以及暗示着人性的光辉终会有回归的一天, 社会的黑暗也终有退去的一天。

摘要: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是上世纪的一部经典影片。这部影片具有深刻的意义内涵, 影片通过对案件的描述, 在思想内容上对人性本质和道德存在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揭示影片在思想上的悲剧性。

关键词:黑泽明,罗生门,人性,悲剧性

参考文献

[1]黄晚.人性的叩问之路——影片《罗生门》浅析[J].财经界, 2007.

篇4:现代三国“罗生门”

可以说,将中日韩三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悠久的往来历史,但同时,在三国间造成重重矛盾和对立情绪的同样是无法摆脱的历史。

对于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各国自然有着不同的考虑和对策。但对于已經既成事实的历史,有的国家仍然出于自我考虑,采取了对自己比较有利的说法,实在让人感到有些可笑和无奈。比如上世纪三 但可惜的是,有一件事似乎从来没有因为历史警示而改变过:日本对待历史和事实的态度仿佛一部《罗生门》。

黑泽明的《罗生门》深刻地洞察了人性中虚伪和狡诈一面。为了自己的利益来制造一种说法,甚至可以不惜歪曲事实来欺骗自己和他人。回顾近代东亚三国史,类似的例子可说是比比皆是。十年代,日本悍然发动侵略战争,韩国、朝鲜先后沦陷。

这在中日韩三国的历史教科书中的描述就各不相同。但《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这本由三国专家共同撰写的历史教科书,可能是中日韩能达成历史共识的一个“最大公约数”了。

如果单作为历史来读的话,这部东亚史可说是记录了东亚最为不幸和悲惨的一段年代,充满了战争和侵略,征服和屠杀。为了一些虚幻的目标和少数人的疯狂,令三个国家都趋于崩溃和毁灭的边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也许正是对于今天某些正在发生的事件最好的提点。

所谓“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将三国的历史记载加以并列,对同一事件的矛盾表述有时实在令人感到震惊乃至悲哀。

幸好,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有了越来越多的通讯方式,掩盖真相也越来越难。在今天这部东亚史中,三国历史学者的观点成为了解历史的三棱镜,虽然也可以说是互相妥协互相牵制互相认可的一个政治结果,但也可能是目前最好的一个结果。除此之外,这本教科书还提供了一种可思考的实用模式: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描摹出一种客观的事实,而不让事实根据某人某国的利益需求随时可以改变。

不管怎样,真相始终只有一个。而就目前看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也正越来越接近久违了的真相。但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在课堂里看到这本相对客观的历史教科书,这就不是单靠老百姓的期待和美好愿望就能实现的了。

篇5:《罗生门》读后感

日本老片《罗生门》故事结构简单,人物也就那么几个,可看完后让人心里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只有影片看到最后才会明白影片一开始和尚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对白,“这次让我可能丧失了对人类灵魂的信心,这比强盗,比战争,比瘟疫,比天灾饥荒还可怕”

影片从故事里和讲故事的人两个层面揭露人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事情,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诚实,每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以撒谎,可以出卖别人,可以不顾一切,切实的让我感到十分的恐惧。

影片的另一个角度是表面上十分温顺软弱,动不动就泪流满面的年轻少妇,在触及到自己的.利益和安全时面目却是那么的狰狞,内心活动的变化是那么的丰富,说谎趋炎附势,甚至比强盗和他丈夫更狠毒,中国的一句话“人心隔肚皮”也是颇有道理。

无论是强盗,武士,年轻少妇,樵夫,还是巫婆甚至虚构的鬼魂没有一个是诚实的,彼此间是信任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露出虚伪的外表说谎欺骗,让人内心感到恐惧,甚至那种恐惧超过任何的恐怖片带来的可怕感。

篇6:罗生门 读后感

《罗生门》可以算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作为一篇短篇小说,它并不像我所熟悉的欧亨利等的短篇小说那样,通常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罗生门楼里发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个小片段,没有过多的雕琢痕迹,却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我认为日本作家多是比较喜欢而且善于描写人的内心的细微变化的,这在《罗生门》中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作为主人公的家将,本是被老主人辞退出来的。他本身是一个善良而普通的人物,当他面临衣食不足的窘境时,他心中萌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倘若不择手段的话……”,这个念头催他出门,来到这罗生门之下。此时,这个念头仅仅是一个“倘若”,他其实是没有这样的勇气与魄力的,他毕竟只是一个良民,连他自己也对自己是否真能够“走当强盗的路”产生了怀疑。而当他来到门楼上,看到那个拔死人头发的老太婆的时候,他的正义感告诉他无论如何,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已经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于是刚才那些“当强盗”的念头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个老太婆,就像每个正义英雄在遇到邪恶反派时会做的那样。老太婆害怕,她要给自己开脱,于是她告诉了家将关于她拔头发是为了做假发,及被她拔头发的女人其实生前也是干过坏事的。而她不知道,她的自我开脱,也给了正在踌躇的家将一个当强盗的正当理由。作者最终以家将抢去了老太婆的衣服结尾,在这个罗生门里的一进一出,就像经历了一次社会的洗脑。

家将、老太婆、死去女人之间的关系,不由让人想到鲁迅先生常说的“吃人”的现象。谁在吃人?谁在吃谁?有很多人试图从理论中归纳出个一二三,我却觉得比起那些文学评论,小说通过作者平日的观察提炼,写出的虽然是“故事”,却更能揭露吃人的本质。死去的女人生前是“吃”官兵,老太婆“吃”女人,家将“吃”老太婆,每个人都在“吃人”,每个人又都在“被吃”。因为那些仅剩的良知,也被饥饿折磨地昏头了,而社会又给与每个人看似合理的“吃人”的理由。人们吸吮着别人的鲜血又毫不知晓,任凭说他们愚昧也罢落后也罢,真正处于那个社会之中,也只能像被打了麻药一般,无法振作精神,看清它了。就像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能够清醒地看清这个社会弊病的人有几个?最可怕的是很多的人自以为看清了,还对这个社会妄自下了如何如何的定义,又全然不知自己的愚蠢的,那与当年被迫抢劫的家将也没什么本质区别了吧。

伟人之伟大,不仅因为他们能够从一个更高的角度俯视这个社会,评判这个社会,也因为在俯视过这个社会后,他们仍能够落下来评判自己。所以优秀的小说大多不是以“万能的主”的角度来进行描述。这篇《罗生门》,就像是行走于社会中,遇到了罗生门前的这位家将,便尾随着他,看完了他生活中的一个故事后又离开,继续别的行走。作者看似超脱了社会,却其实在这社会之中。作者为《罗生门》赋予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时代,并将被人们一代代诵读。

《罗生门》-读后感

芥川龙之介,对于不少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这必定是一个略带遗憾的名字。就像美术爱好者对于那个用黑白两色既能构筑唯美意境的比亚兹莱的英年早逝而扼腕一样,芥川年仅35岁的生命太过于彰显命运对天赋的吝啬。好在,在他们早早的去世之后,我们发现他们留给了我们不少值得珍藏的精神宝藏,一如比亚兹莱的《沙乐美》,一如芥川的《罗生门》。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23岁的时候发表的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说,不过“成功”一词只能说是在后来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当时《罗生门》并没有激起强烈的反响。如今看来何妨呢,短暂的岑寂不能埋没才华的光辉吧。

芥川的短篇小说除却个别有着清晰杜撰的时间空间背景(如《南京的基督》《单相思》)之外,大部分取材于东亚的古代神怪传说或是历史故事,《罗生门》也是属于这个范畴(取材于《今昔物语》)这种背景框架的直接借鉴最大的优点就是使读者能够更快地产生对于作品本身的代入感。芥川的小说篇幅不长,角色也不多,这些硬件的简洁为作者软件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的创作自由度。如开头的背景交代非常的简洁:

“薄暮时分,罗生门下,一个家将正在等待雨的过去。”——短短的一句话,地点时间人物全部展示了。

针对芥川来说,这样的简洁更能够凸现他那凌驾于情节之上,读者情绪之上的冷静沉郁的叙述。《罗生门》作为他的代表作,非常突出的展示了他的这种特色。

《罗生门》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种浓重阴沉的气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最后竟将无人认领的死尸也搬了进来,且日久成俗。”-这便是文章标题罗生门的景象,再加上落魄流亡的家将,骨瘦如柴的老妪,搭配着乌鸦死尸,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发着消极腐烂的气息,呈现着行将就木的可憎状态。这种笔法就像艾伦.坡那种无故产生裂缝的墙壁一样,给情节的发展作了一个危险的预兆。但就象征意义而言,两者却又是截然不同的。艾伦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在种植恐惧的种子,而芥川这样做,因为他就是以这样的姿态来写小说的。

《罗生门》从头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风格,这也是背景部分简化的优点。家将思维的变化,从起初的“当强盗还是饿死”到见到老妪后“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和最后急转而下的“这也是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饿死”的“恶”的觉悟,完全感觉不到这些句子有任何对于人类生存哲理说教般的突兀与做作,有的只是关于良知与人性的专注思考。对于一篇将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时间空间加以剧烈地激化呈现的作品,芥川用冷峻的语气磨平了世俗思考问题时略带惯性的棱角;用简洁的文字把“恶”那光怪陆离的丑态直接暴露于作者面前进行审视与拷问。这种处理,无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如果全文中家将思想由此及彼的变化令读者感到毛骨悚然的阴森。那么结局中家将消失在“黑漆漆的夜中”则将这种恐惧推向了顶点。我想起了《药》的结局,虽然乌鸦没有飞上夏瑜的坟头,至少那花环在茫然中点亮了微弱的希望光芒。而《罗生门》中,随着老太婆“嘟囔又像呻吟”的声音,全文便划上了死寂的句号。这种对于绝望与阴冷的贯彻性的表达,与芥川本人当时情感遭受打击不无关系,但摒弃“小我”的情绪,它浸透出的是对人类个体意识在利益关系下不断缺失的惶恐与不安。

曾经冒出些声音,斥责他缺乏类似于他同年代中国大陆上那种阡陌中崛起的民族正气。我认为这些声音是过于苛刻且有失偏颇的。正如萨特存在主义的阐述说到:“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到这荒谬世界来,虽然痛苦万分,但并非只有等死,而是通过自由选择寻找生存之路。”当芸芸众生奔波忙碌于生存之路时,芥川另辟蹊径,自我选择去直面这“荒谬世界”中的“痛苦万分”。虽然芥川龙之介并不能从中解脱,于1927年怀着对于时代与社会的困惑不

安服毒自尽。但对于日后以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为代表的日本近代文学,是具有开拓意义的。

《罗生门》是一篇风格特异,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说,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样,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问题,展现了问题,却无计解决问题,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门扉,却只能在门外的黑暗中无力的叹息。大概是这样的困惑并不只是局限在一个时代,而是人类自我的终身枷锁。于是芥川的瘦弱肩膀终于才被压倒。可在某一个国度,某一个时代里,又有几人能担负起这种思索的重任呢?

篇7:罗生门读后感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之一。

我看的是一本以《罗生门》为名的小说集,小说第一篇即名为《罗生门》。这不同于电影《罗生门》,电影《罗生门》实际上是根据芥川龙之介的另一篇小说《丛林中》拍摄。

据说《罗生门》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讲的是在战争年代,一个破产的农民因迫于生计,拿起屠刀,决心作强盗。但是或许是因为他人心本善,抑或是胆子太小,总之一直没狠下心来动手。一天,他来到一个刚刚经历了浩劫和瘟疫的城市。那里到处是残垣断壁,且尸横遍野,一片萧索绝望的情景,他希冀能在此寻到一些财物。结果在一处废弃的门楼里他发现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从一具年轻女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怒斥道:“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对死尸也不放过!”老太婆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头套卖钱谋生罢了,“而且,你以为她生前是个善人吗?她可是把蛇晒干了当成鳝鱼来卖。”“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生存啊!”。这一番话让强盗完却放下了最后的一点善心了,既然是为了生存,还有什么是不可以的?丢弃了仅存的良知后,他就抢走老太婆的衣服,扬长而去。

初读《罗生门》时,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层含义。其实即使现在,我也不确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确。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读《罗生门》都会有种莫名的压抑和忧闷感。小说开场即描述了一个地狱一样的场景:日落黄昏,阴霾密布,淫雨绵绵,杳无人烟的街道,断壁残垣的废墟,头上盘旋着吞噬人肉的乌鸦,脚下重叠着无人认领的尸体„„总之是满目疮痍。据说为了描写尸体,作者芥川龙之介曾专程到医科大学的解剖室去取经。真是佩服他,为了完成这篇小说对着恐怖的尸体看上几个小时,还要忍受尸体浓烈的腐臭味。也许正是这些描写及小说人物的为了谋生的举动让人感受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的苦难。

其实无论是那个不积阴德的老妇,还是那个由朴实农民蜕变成的强盗其实都是可悲而可怜的。天灾人祸,为了生计,这是一切犯罪的借口,也是致使人性堕落的原因。这就是说吃不起饭的时候什么都干得出来,这样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谅的。然而纵观中国历史,违背这种生存至上理论的不在少数。古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贫贱不能移”等等说法,就正好论证了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严。

篇二:罗生门读后感

《罗生门》以令人窒息的紧凑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 “ 恶 ” 的无可回避,展示了善恶之念转换的轻而易举,展示了人之自私本质的丑陋,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

罗生门,一隅残破的断壁颓垣,在瓢泼的雨水中,边嗟叹人世的纷乱边试图为躲雨的凡夫俗子示范接受洗礼的畅快。然而,在这个悖逆的时代,说教显得如此苍白,各种人性的罪恶与堕落早就以失控的速度滋长,道德瓦解,价值崩溃,连基本的底线在利益面前都不堪一击。

一、无望的恶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罗生门》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种浓重阴沉的气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荒凉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强盗来乘机作窝。白昼,这些乌鸦成群地在高高的门楼顶空飞翔啼叫,特别到夕阳通红时,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所以一到夕阳西下,气象阴森,谁也不上这里来了。落魄流亡的家将,骨瘦如柴的老妪,搭配着乌鸦死尸,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发着消极腐烂的气息,呈现着行将就木的可憎状态。老婆子眼睛睁得更大,用眼眶红烂的肉食鸟一般矍铄的眼光盯住家将的脸,然后把发皱的同鼻子挤在一起的嘴,像吃食似的动着,牵动了细脖子的喉尖,从喉头发出乌鸦似的嗓音,一边喘气,一边传到家将的耳朵里。“拔了这头发,拔了这头发,是做假发的。”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还想到美发,这就是无望的恶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二、恶的谎言的对立面不是真诚

《罗生门》从头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风格,这也是背景部分简化的优点。家将思维的变化,从起初的“当强盗还是饿死”到见到老妪后“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和最后急转而下的“这也是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饿死”的“恶”的觉悟,《罗生门》是对人性中 “ 恶 ” 的暴露、揶揄和鞭挞。

这也告诉我们,恶的谎言的对立面不是真诚。完全感觉不到这些句子有任何对于人类生存哲理说教般的突兀与做作,有的只是关于良知与人性的专注思考。

总之,这是一篇将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时间空间加以剧烈地激化呈现的作品,作者用冷峻的语气磨平了世俗思考问题时略带惯性的棱角;用简洁的文字把“恶”那光怪陆离的丑态直接暴露于作者面前进行审视与拷问。

篇三:罗生门读后感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芥创作的短篇小说,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

《罗生门》尤其精短,在他的小说中什么也没说,他只讲了故事,他没有任何议论和交代,故事甚至讲的有些唐突,初读《罗生门》时,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层含义。其实即使现在,我也不确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确。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读《罗生门》都会有种莫名的压抑和忧闷感。小说开场即描述了一个地狱一样的场景:日落黄昏,阴霾密布,淫雨绵绵,杳无人烟的街道,断壁残垣的废墟,头上盘旋着吞噬人肉的乌鸦,脚下重叠着无人认领的尸体„„总之是满目疮痍。

其实无论是那个不积阴德的老妇,还是那个由朴实农民蜕变成的强盗其实都是可悲而可怜的。天灾人祸,为了生计,这是一切犯罪的借口,也是致使人性堕落的原因。这就是说吃不起饭的时候什么都干得出来,这样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谅的。然而纵观中国历史,违背这种生存至上理论的不在少数。古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贫贱不能移”等等说法,就正好论证了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严。

面对复杂的社会,善与恶都不是那么容易定义的。更何况,人心之复杂多变,善恶观是以人对社会认识的深度和目标取向为依据的,作为一般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无忧、风气淳朴的社会里,人才会活得有尊严,()有善良的愿望和对罪恶的憎恨。在一个贫穷、不公正、风气恶劣的社会里,罪恶感会被消解,善良和正义成为一种摆设和借口。

篇8:《罗生门》的艺术特色

一、巧妙的环境渲染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的绘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使画面中的某一局部更显突出,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指对所写作对象进行突出地描写和烘托。通过烘托,主人公的内心被具象化,无论景物还是人物的动作,都是将主人公的形象凸显。在小说一开始,作者就巧用了渲染的手法,“倒是不知从哪里,飞来了许多乌鸦。白昼,这些乌鸦成群地在高高的门楼顶空飞翔啼叫,特别到夕阳通红时,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这寥寥数语的描述,渲染了一种无比凄惨悲凉的情景,为以后主人公仆人心理的变化做了铺垫。作家将主人公家将置于傍晚时分,在“罗生门”下等待雨停,完成了一个空间与时间浑然一体的叙事结构。再如“而包围着罗生门从远处飒飒地打过来,黄昏渐渐压到头顶,抬头望望门楼顶上斜出的飞檐上正挑起一朵沉重的暗云。”这说明了罗生门周围的景物环境,此时瓢泼大雨与漫天乌云也与其落魄无助的心境相对应。在如此寒冷悲惨的气氛中,仆人心中的惶恐和对未来的不安显然被加剧了。此外,雨夜的环境也渲染了仆人心理矛盾斗争的紧张气氛,赋予了故事情节更佳的张力,为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抒发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象征的合理运用

《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以主人公“下人”的心理变化为主线,借用了“面皰”的象征意义,传递出对人的理解、无奈与绝望。象征往往与暗示这个词相生,意为借助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象征手法在《罗生门》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在小说中起到了升华主题的重要作用。“门”作为小说中的核心意象之一,其象征意义值得人们的思考。小说的故事发生的背景可谓均在“临界点”上:故事发生在白天与黑天之间的傍晚时分,季节介于深秋与寒冬之交,小说人物也挣扎于善恶的一线之间,同时罗生门也位于城内与城外正中间,是中心与周边的分割点。因此小说中的“门”具有多种象征意义,主要象征着人性的善与恶。通过对这种普通景物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揭示了小说的深层寓意和深刻主题。

此外小说中“脓疮”的象征意义也值得研究,小说中少有对主人公仆人的外貌描写,除了那脸上的“脓疮”,此特点在小说中出现多次。“这下人穿着洗得发旧的宝蓝袄,一屁股坐在共有七级的最高一层的台阶上,手护着右颊上一个大脓疮,茫然地等待着雨停。”手护着脓疱的动作实际上表示仆人想极力地抑制住心中的恶念。第二次面疱的出现是在仆人走在上楼的台阶上,“在罗生门门楼上的广阔楼梯中间,有一个人猫着腰缩着身子,憋着呼吸在窥探上面的光景。楼上漏下火光,隐约可以找到这个人的右脸,短胡子中长着一个红肿的大脓疮。”此时对脓疮的描写象征着恶念的进一步发展。之后右手又去摸摸脸上的大脓疮、“右手离开大脓包”表现了仆人恶念毫无保留的展现。小说中仆人“脓疮”的由隐而现是与其心理变化想适应的,脓疮暴露的过程也实际暗示这他的恶念显现的过程。芥川在《罗生门》中以审丑的方式深刻地批判了现实社会,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人性由善变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刻画。最后,文中的乌鸦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乌鸦的出现往往代表了阴冷、幽怨,在民间文化中,它同时也是一种不吉利的动物,事实上是恶念出现之前的不祥标志。

三、心理活动的精彩刻画

在以往小说中,心理活动的描写往往是分散式的,而在《罗生门》中作者对主人公心理描写具有连续性,这种对于连续的心理活动的刻画就使仆人的心理转换变为可能,这也是小说中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

仆人的心理活动转变是阶段性的。首先在罗生门避雨的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雨过去也没什么事可做”告知了读者仆人悲惨的生存现实状况,此时他还在徘徊于选择饿死还是选择做一个强盗的问题,“可是这‘倘若’,想来想去结果还是一个‘倘若’。原来家将既决定不择手段,又加上了一个‘倘若’,对于以后要去干的‘走当强盗的路’,当然是提不起积极肯定的勇气了。”这种心理描写为作恶的可能性埋下了伏笔。随后在罗生门的楼梯上,仆人这揣度的心思被好奇心所取代。当他看到老妇人的罪恶行经后,他的愤怒占据了主导,“家将带着六分恐怖四分好奇的心理,一阵激动,连呼吸也忘了。”暂时收起了邪念的念想。最后听闻了老妇人的解释,仆人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妇人的苍白解释成了其为非作恶的借口,合理化了他的利己主义思想,“他不但不再为着饿死还是当强盗的问题烦恼,现在他已把饿死的念头完全逐到意识之外去了。”由此邪念彻底迸发了出来。这种动摇的心理表现,充分反映了在利益面前人性的扭曲,深切的控诉了当时的黑暗社会中丑陋的现实。仆人的心理经过了由“恶”到“善”再到“大恶”的转变,最终变成了通过伤害他人来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典型利己主义代表。而小说中“老妪”的诡辩对“下人”的心理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罗生门》以看以简单的情节,配以恰当多样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短篇小说中不朽的经典,成为日本新现实主义为学的典型代表。这种淡化情节,着墨于艺术表现力的思想不仅提高了小说的整体艺术造诣,也拓宽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值得我们的借鉴。

摘要:《罗生门》作为芥川龙之介最成功的小说之一,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阅读过小说的读者,都其被鲜明的艺术特色所吸引。《罗生门》以看以简单的情节,配以恰当多样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短篇小说中不朽的经典。其淡化情节,着墨于艺术表现力的思想,不仅提高了小说的整体艺术造诣,也拓宽了小说的主题思想。文章从巧妙的环境渲染、象征的合理运用、心理活动的精彩刻画三方面,浅析《罗生门》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罗生门,芥川龙之介,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霍士富.芥川龙之介文学的时空哲学——《罗生门》论[J].国外文学,2014(2):143-151.160.

[2]谢娜菲.罗生门:一部审丑艺术的杰作[J].钦州学院学报,2010(4).

上一篇:床边系统评估流程下一篇:代工管理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