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说课稿

2024-04-10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说课稿(通用5篇)

篇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说课稿

高中物理备课组“同课异构”活动说课稿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应用

刘发清

课前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是高中物理的重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常考的部分,本节综合了前面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等知识,同时也为学习电磁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与电学、磁学联系紧密,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学情分析:

本节为高一上学期的内容,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学生的过渡阶段还没有完成,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有待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课前预习不到位、学习方法单

一、分析问题简单、归纳总结不到位、空间想象能力差的问题。

3、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通过学习知道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及能够运用直角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会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根据上述目标确定本节的重点为:学会正确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的特点及一般解法。

难点:选用合适的解题方法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问题。

课堂设计及实施

针对以上对教材、学情、学习目标、重难点分析,我认为高一阶段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应把重点细化、难点分解,多点拨、多指导、多总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条理性的思维习惯及严谨作图的习惯。本着“细节决定成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两句至理名言的指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本节课注重体现学案的作用。学案中设计了: 基础知识填空:

目的是通过基础知识填空使学生初步知道共点力及平衡状态的定义,以及二力平衡问题和简单的多力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同时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通过授课可看出学案的导学部分充分发挥了作用,学生对基本题型能够独立完成且掌握较好,为本节课的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提供了自然过渡的平台。基本题型探究: 题型一:目的是让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运用一题多解解决简单的三力平衡问题,分析比较各方法在解决这类题型时的优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由于本题型的解体的方法有四种,所以在学案中我提前给出本题型的四种解题方法,并加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主动思考,用多种方法的去完成问题。通过一题多解让学生的能力横向得到提高,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的知识纵向得到拓展。从而学生的知识、能力相互交融,在解题方法上能“一颗红心,多手准备”;当学生将多题归一,形成题型模块,解题思想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学生在拓展2中判断各力的变化情况时,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能用数学三角函数的变化来解决各力的变化情况,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学生对便捷方法的选择不是太明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几种方法的比较,学生能够应用矢量三角形来解决该类题型,让学生体会到作图为解题带来的便捷和直观,从而突破本节的难点。

题型二:在设计上体现正交分解法在这节课中的地位,但学生在运用该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时常常会感觉数据的处理比物理知识的应用更加困难,原因在于没有用心去观察、对比。所以我在设计学案时事先给出提示,即该题可建两种不同的直角坐标系。让学生在学案的预习过程中用心观察,感受到直角坐标系选择的是否恰当直接决定该题的数据处理量的繁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设计学生活动即让学生先进行大量的运算,然后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用合适的建系方法给出简便的解答过程,让学生感觉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然后进行针对性点拨,从而突出重点。

题型三:结合题型一、二设计了题型三,让学生再次感受到选择合适、恰当的方法给解决物理问题带来的便捷与快乐。使学生从知识、能力上都有一个更高的提升。自我检测:

通过自我检测,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互动,理清知识脉络,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自我评价:

完成以上环节以后,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并把自己的学案交上来,老师通过批改,了解每位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疑难问题,以便于进行课后辅导和及时改进下一课时的学案。课后作业:

针对学生课堂的掌握情况,专题专练。板书设计:

 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步骤:  选取研究对象

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 建立适当的坐标,对力进行合成或分解  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教学反思:

1、方法上: 横向延伸,采用一题多解,使学生考虑问题更为完善。纵向拓展,使难度有阶梯性,由浅入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高,由简到难,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的理念。

2、课堂的组织实施上:

通过小组积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高,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课堂中的总结先由小组讨论、汇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归纳总结能力提高,达到了预期的能力目标。

3、教学中的不足:

对学生的前期掌握认识不足,所以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基础知识过于简单,对学生的能力的锻炼没有起到作用。

题型三的选择不是很恰当,没有达到预期设定的使学生从知识、能力上都有一个更高的提升。

学案中的自我评价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存在的疑难问题的反映不是很到位。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篇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平衡状态是物体的一种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平衡的概念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

(3)应用平衡条件对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二、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对共点力平衡概念和条件的正确理解; 难点:对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3min)

显示有关平衡的图片,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将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讨论有关平衡的问题上来。同时使学生初步理解平衡状态。

设问1: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 设问2:物体如何才能保持平衡状态?

2.新课教学: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0min)

A)共点力概念: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做共点力。

说明:研究物理问题时,对于平动的物体,可以当成一个质点,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几个力都可以被看作是共点力。(区分平动,转动)

B)共点力平衡的理解

设问3: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学生讨论物体平衡时体现的运动状态和特征,请学生举例:哪些物体属于在共点力作用下平衡状态,为理解共点力平衡状态的概念做准备。

结论: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对静止的理解:静止与速度v=0不是一回事,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说明v=0,a=0,两者同时成立。若仅是v=0,a<>0,物体并非处于平衡状态。强调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与物体加速度相关。

反馈练习:

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 b.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刚开始下落的瞬间 d.水平抛出去的小石块 e.匀速降落的跳伞运动员

f.蹦床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

g.宇航员乘坐神六进入轨道做圆周运动时 C.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复习牛顿第二定律

引导学生思考在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与受力状态联系。(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结论: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

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这种情形叫做力的平衡。

将物体所受的共点力正交分解,则平衡条件可表示为下列方程组:Fx=0,Fy=0。

D.几种简单的平衡(20min)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例题:如图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行驶,在车厢上悬挂的摆球相对小车静止.问: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一物体在F1、F2、F3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 三力平衡条件:任何二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例题:如图已知物体重量为10 kg,用作图法求绳AO,BO的拉力。

目的:理解三力平衡时,三个力可构成封闭的三角形。

练习: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若这三个力的大小是如下各组,则可使物体平衡的是哪几组()

A.F1=4N,F2=7N,F3=8N B.F1=8N,F2=2N,F3=11N C.F1=4N,F2=6N,F3=1N D.F1=3N,F2=5N,F3=2N

小结:(2min)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是F合=0; 2.平衡状态的特征是:a=0; 作业:

1.思考:在多力平衡条件: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各力的合力关系是什么; 2.一辆汽车停在路边(A),然后开始启动(B),10秒后在平直公路上以30km/h前进(C),然后在弯道以5km/h速度转弯(D)。问汽车在哪一阶段处于平衡状态?

篇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讨论

一、三个力作用下物体静止用合成

例1如图1, 质量为m的物体, 静止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 求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分析:如图2, 解决这个问题有二种方法: 一种是把重力进行分解: 物体静止:则

另一种方法是用合成法:物体静止则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如图3.

点评: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三力作用下物体静止时的受力, 但对刚刚接触受力平衡问题的学生, 方法多了反而是昏了头迷了眼, 此时需要肯定一种方法, 并固化, 那就是第二种方法, 力的合成, 任意的两个力合力与已知的第三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学生学会了固定方法, 就不容易混淆, 一般就不会出错, 等将来熟练了, 两种方法就均可用.

二、三 力 作 用 下 物 体 匀 速 运 动 用分解

例2如图4, 质量为m的物体, 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 求物体和斜面的动摩擦因素μ?

分析:如图5,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对物体受力分析, 受三个力作用, 重力、弹力、摩擦力, 将重力进行分解则

点评: 只要物体匀速运动, 无论是斜面上还是水平面, 还是竖直方向, 只要用正交分解, 沿运动方向建x轴, 垂直于运动方向建y轴, 据Fx合= 0, Fy合= 0列出方程, 分析求出待求量.

三、三力以上的受力物体平衡

例3如图6质量为m的物体, 在水平面上受到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 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物体恰能匀速直线运动, 求物体和水平面的动摩擦因素μ?

分析: 如图7, 首先对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受四个力作用, 重力、拉力、支持力、摩擦力, 将拉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 列方程求解.

点评:高中阶段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般不会超过五个力, 如果超三个以上, 通常是四个力, 只有遇到三个力以上的物体平衡问题, 无论是静止还是匀速直线, 解决这类问题, 方法唯一就是正交分解, 把尽可能多的力置于x轴和y轴上, 把不在坐标轴上的一个或者两个力进行分解, 列方程求解未知量.

四、两个以上连接体的平衡

例4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θ = 37°的斜面上时, 恰好能匀速下滑, 如图8甲, 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 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 另一端系住物体B, 物体A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上滑, 如图8乙, 求物体B的质量 (sin37° = 0. 6 )

分析:甲图中A能匀速下滑, 根据前面第二点分析的原则, 一定用正交分解, 将重力进行分解则乙图中涉及到两个物体, 在处理这类问题时, 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整体法, 一种是隔离法,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 受力分析求解平衡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 首先要学会隔离法, 即对物体逐个分析, 更容易分步得分. 隔离时, 应从受力少的物体开始隔离,

如图8丙, 先从B受力分析, 物体B受两个力即重力和拉力, 即T = mBg, 再隔离A, 对A受力分析, 受到四个力作用下匀速上滑, 由于运动了, 则用正交分解:

篇4:“物体的浮与沉”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常见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和下沉这一现象出发,要求学生研究如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如何使浮着的物体沉下去这一实际问题,通过探究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和浮力两者的关系得出浮沉条件,然后用二力平衡条件对漂浮、悬浮两种状态进行分析。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知道液体中的浮沉是由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及其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的;能综合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及二力平衡等知识讨论浮沉条件,知道潜艇的基本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激发学习欲望。

3.教学重点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4.教学难点

灵活利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生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对浮力的方向、浮力的大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何能让学生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不受主观想象力的干扰,也是教学的重点。

三、说教法、学法

情景激学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说学法:1.观察法;2.讨论法;3.推理归纳法。

四、教具

教学多媒体、500毫升量筒、带盖子的小塑料瓶、细沙、清水、鸡蛋。

五、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的豪华巨轮在海面上破浪前进的图片,启发他们思考“钢铁制造的很重的轮船能够浮在水面,小小的一颗铁钉却要沉入水中”,创设情景,设置悬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入新课。

2.精讲两道例题

将装有适量细沙的塑料小瓶浸没在水中,瓶子悬浮在水中某一深度;往瓶子里加入少许沙子后再浸没在水中,结果瓶子下沉到水底;把瓶子里的沙倒出一部分后再浸没在水中,结果瓶子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又可以感受到:当浮力一定时,改变重力的大小,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浮沉。

在演示完实验1之后,开始演示实验2。展示给学生看一个沉在清水里的鸡蛋,然后开始往清水里倒浓盐水。让学生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结果学生很惊奇地发现:沉在水底的鸡蛋居然开始逐渐脱离烧杯的底部,升到一定的位置之后悬浮了起来;接下来继续往烧杯里倒浓盐水,结果鸡蛋继续上浮,并缓缓地浮出了水面,直到最后漂浮在液面。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可以感受到:重力一定时,改变浮力的大小可以改变物体的浮沉。

这两个实验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浮沉不是只取决于物体受到重力这一个力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对比关系,从而使学生摆脱头脑中之前“重物下沉,轻物上浮”的错误观念,树立“重力和浮力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共同决定了物体的浮与沉”的科学认识。

3.引导探究

通过泡茶引出漂浮和悬浮两个概念,突破了思维的瓶颈后,通过flash和黑板作图、与学生一起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循序渐进,得出物体浮沉的条件是“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来说,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接着着重分析了物体的上浮过程和下沉过程,并让不同的学生分析图10—33(图略)。

多媒体演示潜水艇工作的动画。让学生分析它的工作原理:“潜水艇是怎样实现下沉和上浮的呢?”

小结:“下潜”:向潜水艇水舱中充水,潜水艇逐渐加重,潜水艇重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逐渐潜入水中。

“悬浮”:当水舱中保留—定量的水时,潜水艇重等于浮力,潜水艇可以悬浮在水中。

“浮出水面”:用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潜水艇变轻,潜水艇重小于它受到的浮力,从而浮出水面。

结论: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趁热打铁,让学生仿照对图10—33(图略)上浮过程的分析来分析潜水艇的浮与沉,渗透数学推理。

以轮船由东海驶入黄浦江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浮沉现象,让物理走近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巩固教学的成果。

4.归纳总结

最后以学生汇报有哪些收获来小结本节的的内容,使课堂始终保持轻松、和谐的氛围。

课堂检测(趁热打铁,当堂巩固,可能来不及处理)

5.布置作业

然后布置作业。对于这节课作业的布置,我有几层考虑:(1)要能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2)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出物理知识点,让他们感觉学有用途,提高学习积极性。(3)能为下节课做一定准备。

篇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上一篇:年夜饭晚会策划下一篇:纪实文学有声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