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2024-05-25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汇报(通用6篇)

篇1:某村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村情简介

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户联营山场收入,XX电站和XX电站管理费及资源股股金分红,总计每年收入约4万元。全村外出务工人员500多人,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年人平均收入达2680元。

从2009年我村列入扶贫重点村以来,村里修通了通组公路3.6公里,维修疏通水渠约5000米,建起了60立方米的软坑自来水蓄水池,创建了水坪“井冈蜜柚”示范园,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XX电站和XX电站。

二、工作计划

2015年是扶贫攻坚关键的一年,也是村级新班子成立后第一年,村“两委”班子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今年如下工作计划。

(一)全力配合镇美丽乡村工作组的工作,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任务。今年我村被列为美丽乡村工作重点村,为了美化我村村容村貌,也为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村“两委”班子决心全力做好配合工作,具体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对全村公路两旁的裸房全面进行粉刷,做到亮丽美观。

2、对全村公路两旁的有碍景观的残墙断壁,牛栏厕所进行全面拆迁。

3、完成入户路硬化,方便群众出行。

4、搞好清洁工程,计划建立垃圾焚烧炉一个,家庭式垃圾池若干个,同时聘请专职保洁员,保持村容干净清洁。

5、做好改水改厕工作,保证村民饮水安全和环境卫生。

6、全力打造以下村为中心的美丽乡村精品点,改善村容村貌,并为村民提供较好的休闲场所。

(二)以扶贫攻坚为重点,抓好产业发展。今年全市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我们决心努力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好各项扶贫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以下产业发展工作:

1、把塘下、凤形两组的火烧山场,开发种植高产茶叶,建设一个较大规模的茶园基地。

2、计划将水坪全面规划成“井冈蜜柚”果园基地,同时,将下坪山,燕仔窝旱土种上蜜柚,并成立“井冈蜜柚”开发合作社。

3、计划将XX,XX组火烧山场进行流转,成立农业综合开发园。

(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做好如下民生工程。

1、完成下村,凤形通组路硬化,全长约1.2公里。

2、搞好我村水利工程的疏通,维修工作,解决农民灌溉用水问题。

3、计划建立一个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点,解决我村部分村民住房困难,争取十月份见成效。

4、着力解决水北片自来水问题,恢复软坑自来水,新建凤形自来水,切实解决群众饮水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

(四)根据镇党委、政府的部署安排,扎实完成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

三、目前工作进展

通过全体村、组干部共同努力和群众的大力支持,我村目前各项工作进展正在稳步推进,具体汇报如下:

(一)美丽乡村工作:目前全村裸房粉刷已达90%,正在验收阶段。公路两旁残墙断壁,牛栏厕所多数已被拆迁。清洁工程已竣工,已建家庭式垃圾池近百个,焚烧炉一个,同时聘请了清洁专职保洁员,并已上岗作业。

(二)扶贫攻坚工作:全村86户贫困户都已落实干部帮扶。XX、XX组火烧山场流转工作基本结束,塘下、凤形组火烧山场流转工作正在进行。

(三)民生工程:已疏通水渠约5000米,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软坑自来水恢复工程近期可竣工,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点已开始征地,迁坟等前期工作。

(四)农业农村工作:目前我村农业农村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先完成任务。新农保缴费进度较好,居全镇第二名。

四、存在的困难

目前我村工作虽然进展较好,但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计划仍然存在许多困难,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缺资金。据初步预算通组公路缺口资金35万元。安全饮水工程缺口资金45万元。水利工程缺口资金24万元,美丽乡村工作中入户路硬化和精品点打造也还需大量资金,光靠五个点的150万元远远不够,加上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缺乏资金使我村许多工作举步维艰,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缺项目。无论产业发展和民生工程,目前我村都还有一些没有立项的项目,难以争取上级支持,诸如XX上渠,主渠道维修,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维修困难,还有新建凤形自来水工程都有待立项实施。

(三)缺技术。XX山地广阔,依山傍水,又通路路通电,本是发展的好地方,但由于缺乏技术。致使发展步伐缓慢,比如产业发展,缺乏高新农业技术、养殖技术和工业技术,这都是有待以后多方引进。

五、工作决心

我村今年虽然工作任务较多,困难也大,但我村“两委”班子仍然干劲不减,信心倍增,决心在上级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依靠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感谢上级组织为我村选派了水平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第一书记。我们更加欢欣鼓舞,决心团结在第一书记周围,并在第一书记的领导下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把XX建设成为一个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2:某村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几年来,扶贫工作队按照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抢抓机遇,积极投身于 xxxx 的脱贫致富,专注于 xxxx 的繁荣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在条件艰苦地区的发展之路。

一、扶贫之花结硕果

自 xxxx 集团定点帮扶 xxxx 村以来,扶贫工作队带领全体村民,艰苦奋斗,科学发展,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夯实基础工程,顺势推进产业发展,xxxx 村发生了可喜变化,正沿着科学发展的步伐向前迈进。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xxxx 村 2009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 1350 元,2012 年增至 2600 元,3 年翻了近两番多,预计 2013 年农民纯收入可达 3800 元以上。在 xxxx 集团的帮扶下,该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蜂蜜、茶叶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并成立了 xxxx 养蜂、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和 xxxx 蜂业有限公司,解决了农民产销难题。同时,紧扣“吃、穿、住、行、购、娱”旅游六要素,大力发展农家乐,并围绕农家乐做文章,带动广大村民种菜、养鸡、养猪,将农民种的、养的提供给农家乐,形成产业链,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现在xxxx 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了城市居民向往、当地群众致富的生态观光旅游胜地。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三年多来,xxxx 集团共投入扶贫资金 1300 万元,实施项目 24 个,帮助引进资金 2470 万元;完成了洪千公路改造和消防通道建设;对近37 公里的村组人行道和简易游道实施全面整修;维修改造危桥五座;总投资 2000 万元的巡护步道全面建设开工;投资220 万元集村级组织、游客接待、停车场、蜂蜜加工和村级卫生室于一体的高标准、高规格土家族特色风格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预计年底竣工。同时,完成了全村农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同网同价;实施了千塘湾人畜饮水工程,先后投资 5 万元帮助借上、借下、金竹溪、木家垭、塘坪、冒古洞等组解决引水管问题;拉通了 8 公里的通讯光纤线路,修建了 2 座移动通讯基站,通信网络覆盖全村 90%区域;通过三年的努力,电话普及率发展到 100%,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户平2 部,电视普及率 100%。

生态文明村庄建成。xxxx 村在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实干苦干建设美好家园,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以“治脏,治乱,治差,改水,改厕,改圈,改厨,改圈”为目标,大力实施“美化,净化”工程,着力打造“秀美村庄”。几年来,清路障 12 公里,清沟渠淤泥 3000 米,建沼气池 10 座,安装 52 台多功能节柴热水灶,改水 7 个、改厨60 间、改栏 40 间、改厕 65 间;完成 115 户“穿衣戴帽”的农房改造工程;通过实施村庄整治工程,使 xxxx 的村容村貌变得更加美丽动人、村庄环境将更加舒适宜人。xxxx 村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文明村、省巾帼文明示范村和市、县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一个富裕、文明、幸福、祥和的新 xxxx 正在映入世人的眼帘。

二、成功经验

深入剖析 xxxx 集团帮扶 xxxx 村的发展变化历程,可以用“四个一”来总结。

建强一个好班子——引领发展。“村看村,户看户,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一个好的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一直以来,扶贫工作队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配合下,把责任心、工作和带头能力强的人选入村支两委,并每年培养年轻党员和后备干部;同时,注重干部的培训,每年采取以会代训、选派和组织外出考察等方式,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考察游步道与农家乐建设经验,开阔眼界,启发思维,增强致富能力。几年来,在 xxxx 集团工作队的帮扶下,xxxx 村村支两委先后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蜂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 协会 大户 农户”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同时,利用 xxxx 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茶叶和农家乐产业,支部书记符星艳、支部委员符星龙带头发展农家乐,年收入在 20 万元以上,在他们的带动下农家乐增至 6 家;村主任吴显本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并带动群众种茶,增加茶农收入;村妇女主任积极养蜂,蜂群达45 箱,年增收 2 万余元;村委会委员、养蜂大户张忠美被称为“采花大盗”,年收入达 15 万元以上,在他的带动下,xxxx 村发展养蜂户 25 户,仅蜂蜜就增收 40 万元以上。今年,村支部委员符星龙和新吸收进来年轻干部孟晖借助生态旅游的东风,分别组建了 xxxx 农产品购销合作社和 xxxx 农产品开发公司,破解了村民产销难题,为群众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目前,xxxx 村的村支两委干部个个有产业,人人都是致富带头人。

筑牢一个好基础——打好底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扶贫工作队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结合村情,立足长远,实施了“五通”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 xxxx 村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一是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衔接,修桥铺路改善行路难问题。先后完成洪千公路改造、消防通道建设、洪水坪滚水坝和 37 公里长的村组人行道和简易游道整修以及危桥改造。二是积极与部门协调,解决水电难题。争取电力部门投资,完成全村 10 个村民小组 170 户农户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同网同价。同时实施了千塘湾饮水工程,并帮助借上、借下、金竹溪、木家垭、塘坪、冒古洞等组解决引水问题。三是积极与企业部门沟通,缓解了通信信息困难。在县政府的协调下,协调争取移动公司投资 60 余万元拉通了从洪水坪基站至千塘湾基站近8 公里的通讯光纤线路,在 xxxx 村修建了三座移动通讯基站,移动通讯覆盖全村 90%区域,结束了 xxxx村无通讯信号的历史。另外,争取到县广播电视政策支持,全村 186 户全部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机,加强了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探索一条好路子——富民兴村。xxxx 村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全村的森林、野生动植物受到保护,群众以林木、野生动物和药材为主要收入来源断绝;加之,xxxx 村山高路远、交通条件恶劣、田地稀少的原因,xxxx 村村民生活非常贫苦。如何才能发家致富,摆脱贫穷;一直是摆在xxxx村组干部和群众面前的难题。2010年3月,扶贫工作队定点帮扶xxxx村以来,通过走访调查、外出考察、广泛征求意见等多渠道、全方位的调查研究,确定了发展茶叶、农家乐、蜂蜜三大产业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的思路,为 xxxx 村群众寻求了一条产业致富的路子。一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两茶一鱼”的产业战略目标,在 xxxx 村冒古洞原有的茶叶基础上,采取“大户 农户“的模式,大力鼓励村民发展茶叶产业,截止目前,茶叶面积达 180 亩,年增收达 20 万元以上;二是紧扣县委县政府“一点四线”旅游发展战略,借助xxxx 生态旅游,大力扶持农家乐产业,并围绕农家乐鼓励村民发展种养殖业,将群众种的、养的销售给游客,从而拓宽增收渠道,农家乐产业年收入达到 80 万元以上;三是立足 xxxx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和丰富的蜜源,大力发展蜂业产业,先后组建了 xxxx 养蜂专业合作社和蜂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 协会 大户 农户”的模式,发展蜂农 25 户,年产值达到 40 多万元。几年过去,xxxx 村的茶叶、农家乐、蜂蜜三大产业竞相发展,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一种好机制——激发内力。脱贫致富,帮扶是外力,自身内力是关键。扶贫工作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扶贫理念,创新“治富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培训机制,围绕茶叶、养蜂、农家乐和生态旅游及种养殖等内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通过开办培训班、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等形式先后举办养蜂技能培训、旅游知识等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村民致富技能;多次组织村支两委干部、组长和群众代表,到官庄镇海沙坪、沐濯铺村、望城光明村和宁乡关山村等扶贫开发工作典型示范点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树立发展信心,激发创业热情。同时,创新扶贫新机制,根据实际,加大对两项制度衔接户的扶持力度,围绕茶叶、蜂蜜和农家乐三大产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扶贫对象户发展三大产业相关的种养殖业,并拿出部分资金,作为股金投入到 xxxx 蜂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股分红,为扶贫对象户脱贫致富引好路。另外,努力搭建航海专业人员就业平台,通过穿针引线,建立江苏鑫海船舶服务有限公司与 xxxx 县三维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训、就业合作关系,进行人才培养和输出,提高 xxxx 人才的多样化和专业化水平;通过扶贫机制创新,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

三、经验启示

xxxx 集团帮扶 xxxx 村以来,敢于突破,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扶贫开发的新路子,其经验对于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快速发展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合力“联”动,是贫困地区“转变”的重要措施。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形成合力是关键。扶贫工作不是一个扶贫工作队的事情,而是牵涉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只有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xxxx 集团定点帮扶 xxxx 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整合当地政府、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把效力发挥到最大化;在产业发展上,积极联合涉农部门,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上的支持,为产业发展建立“绿色通道”;在人员培训上,争取农办、科协和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为农民素质提升搞好全方位的服务;在扶贫宣传上,争取各级领导、社会名人、名流加大对扶贫工作的关注,为扶贫工作争取社会各个层面的更大支持。正是因为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整合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了强有力的合力,使 xxxx 村飞跃式发展。

找准“特”色,是贫困地区“思变”的观念引擎。一般来说,条件贫困地区往往资源贫乏、区位偏远、交通不便,缺乏农业竞争优势。剖析 xxxx 集团扶贫开发的之路,其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自然秉赋,善于变资源“劣势”为比较优势。xxxx 村山高路远,交通落后,但森林植被良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境内,丰富的生态资源就是它的比较优势;随着 xxxx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气的提升,徒步、溯溪、探险、攀岩等户外活动的生态游、探险游的兴起,山高路远、交通落后又是它的特色优势;扶贫工作队借助旅游的东风,突出区域特色,围绕农家乐、蜂蜜、茶叶三大产业做文章,促进传统农业向优势特色农业转变。在此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通行条件,打开“山门”,变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进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创建 xxxx 生态品牌、成立专业合作组织、蜂业有限公司和农产品开发公司,使农业效益

大大提高,实现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

强化“带”动,是贫困地区“蝶变”的关键环节。“强村背后有能人”。xxxx 村能从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示范村,很大程度归功于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支“两委”班子。xxxx 村支书符星艳、村主任吴显本、村支部委员符星龙、村委会委员张忠美、村妇女主任都是有头脑、有见识的基层干部;2010 年来,在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群众修路铺桥、抬杆架线、找水源、修水池,身先士卒;同时,带头开办农家乐、种茶叶、养蜜蜂,身体力行;组建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公司,解决农民的产销难题,拓宽农民致富途径。

激发“创”业,是贫困地区“求变”的重要保障。真正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依靠工作队,重要的是充足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自己双手和聪明才智,这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繁荣农村经济。xxxx 集团帮扶 xxxx 村的实践,从培育茶叶产业到发展农家乐、蜂蜜,从修路到引水、建池、建房,从规范农家乐到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旅游,都是一步步“创”出的结果。实践证明,xxxx 村民富村变,正得力于全村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得力于 xxxx 集团扶贫工作队在农民培训上的加大投入,以及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提高技能、崇尚科学、强化修养,造就了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构筑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有力的基石。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xx 县 20xx 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xx 年以来累计建档立卡 x 个村 x 户 x 人。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举措命中靶心、见到实效。到 20xx 年底,贫困发生率由 20xx 年的 x%降至 x%。

一、聚焦五大攻坚体系

一是攻坚统筹有力。实行脱贫攻坚双组长制,建立 x 个由县领导任团长的扶贫工作团,x个行业部门分线作战,x 个乡镇分块作战,实行“帮乡、包村、帮户”,一包到底。二是精准帮扶有力。组建 x 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x 个帮扶单位 x 名帮扶责任人倾情帮扶,落实“网格化、捆绑式”责任体系。三是资金整合有力。统筹整合各类资金 x 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实现“一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四是社会扶贫有力。积极衔接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xx、x 集团、xx 区结对帮扶,争取帮扶资金 x 万元。五是督促考核有力。组建 x 个督察组、x个暗访组,一月一督查,两月一排名,出台激励问责办法,脱贫攻坚一线提拔 x 人,重用 x人,处分 x 人。

二、聚焦六个攻坚重点

一是精准识别对象。严格按照精准识别标准和程序,识别临界对象 x 户 x 人,新增贫困对象 x 户 x 人,清理“四类人员”x 户 x 人。二是改善基础条件。立足“解决八难、实现八有”,累计新建(改扩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 x 个,标准化卫生室 x 个,文化室、广播站实现全覆盖,累计完成道路硬化 x 公里,人行便道 x 公里,新建集中供水工程 x 处,实施分散式供水工程 x 处。三是推动产业覆盖。立足“4+3+X”产业布局,因地因户订制特色脱贫产业“菜单”,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的利益联结,覆盖贫困户 x 万人。四是落实到

户政策。对照“x”系列精准扶贫政策,教育资助 x 万人次,健康扶贫坚持医生“一对一”签约服务,实施住房改造 x 户,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x 万人,安全饮水户户通新增 x 万户,“四合一”政策兜底 x 人。五是从严监管资金。聘请 x 家中介机构,全面清理扶贫资金、项目,建立扶贫项目廉政责任书,落实村级扶贫义务监督员,确保用好每一笔资金。六是党建引领扶贫。坚持一网覆盖、一户一策、一人不漏、一包到底,调整村级班子 x 人,转化 x 个后进村党组织,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打造 x 个脱贫攻坚模范村。

三、聚焦七项创新探索

一是金融扶贫撬动“产业兴”。推出“两免一贴”5 万元以下小额信贷,成功放款 x 户,放款金额 x 亿,放款额度居全市第一。二是电商扶贫激活“新业态”。x 个贫困村建立电商服务站,为全国网络扶贫示范县、电商脱贫样板县,带动 x 万户贫困户增收。三是集中供养释放“劳动力”。建成 3 个集中供养中心,供养贫困户家庭失能人员 x 人次,累计释放劳动力 x余人。四是健康扶贫让就医“便利化”。构建健康扶贫“五张网”,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实行报账“一站式”结算,建卡贫困患者平均自付 x%。五是集体经济实现“全覆盖”。x 个行政村每村补助 x 万元发展集体经济产业,x%以上集体收入用于贫困户和深度贫困户分红。六是统筹镇村发展“均衡化”。识别 1 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平安乡、x 个县级深度贫困乡镇、x 个县级深度贫困村,对 x 个非贫困村每村安排 x 万元,推动均衡发展。七是强化扶贫扶志扶智“三结合”。深度挖掘自立自强、脱贫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x 余名贫困户主动提出脱贫申请,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激发。

四、聚焦八个到户到人

一是干部到户、见面到人。帮扶团长、帮扶单位负责人、帮扶责任人每月到乡镇不少于x 天,驻乡、驻村工作队全脱钩、全脱产、全天候、全身心帮乡扶贫,做到家家到、户户清,走访覆盖所有人。二是工作到户、政策到人。对照“1+18”和“1+3”政策体系,查漏补缺“两不愁三保障”,做到一户一策、一人一法。三是产业到户、收入到人。围绕“一达标”,引导每户贫困户培育形成 1—2 个增收产业,掌握 1—2 个增收技能,确保长效收入精准到人。四是问题到户、解决到人。重点关注深度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户、临界户等困难群体,走访排查问题、收集问题,建立三级问题处理体系,解决反馈到人。五是挂牌到户、信息到人。对未脱贫户、脱贫户、稳定脱贫户建立人口信息户情档案,分成红黄蓝三类,挂牌明确,全面排查杜绝“漏评”、“错退”。六是环境到户、文明到人。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展“清洁家园、和谐邻里”活动,变“脏乱差”为“洁净美”。七是满意到户、引导到人。坚持工作落实是前提,关系融洽是基础,教育引导是重点,解决问题是关键,教育引导上访户、缠访户、有怨气户、不感恩户,提升群众满意度。八是效果到户、佐证到人。围绕“户脱贫、村销号、县摘帽”,全面开展脱贫效果“回头看”,收集佐证资料,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帮到最关键处。

某村扶贫攻坚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篇3:某村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必须主动作为,积极有为

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相继召开的三个重要会议,对扶贫攻坚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全省扶贫和移民部门要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做到四个“更加有为”。

第一,要在融入发展大局上更加有为。在加速崛起的道路上,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全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都集中体现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的发展落后上。加大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特别是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特困片区的扶贫攻坚,对于促进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形成多极支撑、多元发展格局,更好地实现我省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已成为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面向未来十年重点决策部署的重大任务,扶贫开发摆上了确保全省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战略地位。我们扶贫和移民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要在这个发展大局中找准位置,主动作为,围绕全省发展大局,精心组织,认真抓好扶贫开发和水库移民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二,要在落实分工任务上更加有为。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两个有关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一是由我办起草报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贯彻实施<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其中:由我办牵头负责落实的有30项,由我办配合落实的有34项。二是省委、省政府制定下发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加快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各项任务,具体落实到省直各有关部门。其中,由我办牵头负责落实的有2项,由我办配合落实的有8项。

为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工作任务,全省扶贫和移民部门,一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带着对苏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主动作为、积极服务,创新思路、突破常规,多出主意、多想办法,为推动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二是全面领会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实质,努力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三是按照分工方案逐条逐项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到位。

第三,要在攻坚克难上更加有为。全省扶贫开发推进会议强调了扶贫攻坚的六项工作重点,我们要认真梳理这六方面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瞄准重点,找准热点,突破难点,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扶贫开发创造良好条件;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扶贫;着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着力抓好人员培训和科技推广,推进科技扶贫;着力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促使贫困地区建设成和谐秀美乡村。我们要通过集中力量,以攻坚克难的决心,为把我省扶贫攻坚主战场打造成“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作出最大的努力。

第四,要在加强督促检查上更加有为。省委、省政府近期召开的扶贫开发推进会、动员会以及出台的有关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赋予了我们扶贫和移民部门更多的督促检查责任。我们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责,一要加强推进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二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三要建立完善推进扶贫开发的政策保障机制;四要加强调度督查,确保各项扶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

二、今年以来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明显

去年12月20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全省上下迅速行动,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在7月6日的全省扶贫开发推进会上,鹿省长对扶贫开发取得的新进展进行了高度概括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刚才胡副省长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全面审视今年以来的扶贫和移民工作进展,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七个进一步”。

(一)各级党委政府落实扶贫和移民责任力度进一步加强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制,以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全省扶贫和移民部门积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协助党政领导把扶贫和移民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一是省委、省政府对新一轮扶贫攻坚作出了“四个一”组合式的重大措施。我办及时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并提请省委办公厅统一协调安排省级领导、驻赣部队军级领导到中央苏区和特困地区每人定点一个县,以指导帮助特困片区制定和实施好扶贫攻坚规划,指导帮助中央苏区县制定和实施好发展振兴规划,每县安排一个综合实力较强的省直部门和一个国有控投企业、实力较强企业配合省级领导开展定点扶贫。

二是明确了市县扶贫开发责任。加强完善了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鹿心社省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尚勇副书记、凌成兴常务副省长任副组长,胡幼桃副省长任常务副组长,成员单位扩大到36个省直单位。并以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对各设区市扶贫开发考核的试行办法,强化了协调和督促工作机制,建立了与“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相适应的情况调度和统计制度,特别明确了设区市领导定点扶贫贫困乡,县(市、区)领导定点扶贫贫困村的要求,全省上下形成了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扶贫开发的工作局面。

三是强化了水库移民工作责任制。按照国家实行移民工作属地管理,地方政府是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和实施主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重要责任人的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解决水库移民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各有关市、县(市、区)进一步加强了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领导,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移民政策的同时,实施了一系列保障移民权益、扶持移民发展的措施,水库移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库区社会总体稳定。

(二)“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完善

积极把扶贫开发置于全省发展大局加以谋划和协调,扩大社会力量支持扶贫开发事业发展的覆盖面,为扶贫开发争取更多的资源,夯实了专项扶贫开发推动、惠农强农政策覆盖、社会各界力量支持等多方力量、多种措施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新局面。

一是专项扶贫全面推进。突出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38个县扶贫攻坚主战场,打响了根本改变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面貌、加快贫困地区“三农”发展、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五大攻坚战。当前,特困片区规划编制完成,整村推进规划有序实施,扶贫试点成效明显,产业扶贫力度加大,“雨露计划”有效实施,移民搬迁进展顺利,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稳步进行。

二是行业扶贫有序开展。实现了中直单位定点扶贫全覆盖;参与“四个一”组合式扶贫的省直部门与有关企业扶助力度空前;明确了省直有关部门的扶贫责任,3400个贫困村定点扶贫基本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级定点扶贫部门单位投入各类帮扶资金及物资折款约1.3亿元。

三是社会扶贫热情高涨。在省领导和省直单位、中央驻赣企单位、省属大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下,社会各界迸发出极大的扶贫热情,全省各地非公企业、医院、学校、科研院所、驻地部队、社团组织等,积极参与各地各级的扶贫开发工作。今年以来,38个县累计争取社会各界投入捐赠资金(含物资折款)1亿多元。

(三)水库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精心编制移民安置规划。我省开工建设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主要有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于2011年11月正式开工,移民安置工作已完成初步设计阶段规划编制工作。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于都跃洲和峡山电站、会昌禾坑口和信丰五洋电站移民安置工作正在进行前期协调工作。目前进入审查程序的有万安井冈山水电站,今年2月,我办会同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审查了《江西赣江井冈山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4月,会同总院在北京进行了大纲修改的核定工作,6月,省政府批复了规划大纲。同月,在南昌会同水电总院审查了《江西赣江井冈山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

二是完成年度移民人数动态管理及2012年度全省新建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口报核工作。确定了2012年列入全省移民扶持人口为157.44万人,其中,直补资金移民人口91.91万人,核定到村组移民人口65.53万人。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及时下达了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应急补助资金6852万元、2011年第四季度移民直补资金13817.865万元、2012年第一季度移民直补资金13786.5万元,确保直补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发放。做好了2012年度全省新建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口报核工作。

三是修订后期扶持规划实施暂行规定并布置年度项目计划报备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实施暂行规定。开展了2012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无法核定人口项目计划上报工作,要求各地做好产业扶持试点和统筹乡镇资金解决移民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根据国家三部委文件要求,开展了我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监测评估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十四部委《关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和水利部印发《关于全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关于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水利建设的要求,做好了有关部门支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项目的落实工作,积极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多争取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四是加强了对各地申报备案后扶项目的监督管理。后扶结余资金和应急资金申报备案项目纳入后扶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县(市、区)从信息管理系统中申报安排项目,经设区市审核、省确认后,形成正式备案项目。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申报备案项目,有效地解决了项目安排的随意性、项目审核把关难等问题,确保项目能够安排到规定的使用范围,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五是开展了移民亮点示范村建设项目。在突出抓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村容村貌整洁,户户硬路相通,家家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处理,民主管理规范,文化生活丰富,特色产业形成”的基本标准,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落实了移民亮点示范村建设项目。

(四)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力度进一步强化

一是稳步推进三峡移民“两项资金”使用工作。下发了三峡移民“两项资金”使用工作方案,对“两项资金”使用工作具体实施进行全面部署,并及时将9800多万元的三峡移民“两项资金”全部下拨到三峡移民各安置县,为三峡移民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及维护三峡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全面启动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区城镇供水及农业灌溉影响处理实施规划编制工作。召开了全省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区城镇供水及农业灌溉影响处理实施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了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区城镇供水及农业灌溉影响处理实施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任务。

三是督促各三峡移民安置县落实三峡移民资金审计整改工作。按照省长鹿心社,副省长胡幼桃的批示精神以及省审计厅的整改意见,督促各有关县对三峡移民资金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整改,抓好落实。

四是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有序进行。去年底,小型水库移民解困资金下拨后,积极组织各地开展了年度项目计划申报及备案工作,2010年度全省下拨资金2193万元,申报备案项目计划559个,其中农田水利191个、地方交通306个、人畜饮水29个、生产发展22个、其他项目11个。

(五)扶贫和移民规范性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按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意见,制定并下发了《江西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引导市、县两级政府协调各种资源参与扶贫开发,落实扶贫开发责任。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省级支持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产业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资金安全与有效使用提供了制度保障。部署了各设区市和25个县开展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及扶贫工作考核。制定了《江西省“雨露计划”实施及监管操作规范(草案)(试行)》,规范了科技扶贫项目申报。做好统计监测工作,接受了全国扶贫统计监测交叉检查工作,并取得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是为加强水库移民工作管理,进一步促进水库移民政策落实,规范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制定了《江西省水库移民工作考核暂行办法》。为规范全省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管理工作,制定了我省《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建设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修订了我省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规划暂行管理规定。

三是汇总三峡移民各安置县的意见,制定了《江西省三峡移民淹没土地新增补偿及生产安置费补偿结算差额资金及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从审批立项、项目实施、档案管理、报帐程序等多方面进行了规范。

(六)扶贫和移民宣传氛围进一步浓厚

一是各类媒体宣传力度空前。我省“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攻坚举措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了省内外各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中央级新闻媒体和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等省内主要媒体,都在显著位置报道了我省“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攻坚举措和省领导定点扶贫连片特困县、中央苏区县的工作实绩。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江西:凝心聚力扶贫攻坚》,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农村采访室赴赣州、吉安开展了“贫困山区行”大型“走转改”专题系列采访报道活动。今视网网络直播了我办加强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工作访谈。二是《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简报》、《老区建设》和省办网站作为扶贫和移民工作的宣传阵地,影响不断扩大。三是多途径开展扶贫和移民工作宣传调研。

(七)扶贫和移民立法步伐进一步加大

水库移民方面,已完成《江西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暂行办法》的编制工作,并报省政府。省法制办于3月份在网上对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3月30日,省政府法制办就《暂行办法》在吉水县召开立法调研座谈会,我省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立法工作进入了实质阶段;扶贫开发方面,已向省政府法制办报送我省扶贫立法的项目建议,并积极进行了扶贫立法的调研和前期准备工作。

三、全面研究分析我省扶贫和移民面临的新形势,坚定信心,积极应对

国家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特别是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加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力度,为我们扶贫和移民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把深入推进扶贫开发,作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实现富民兴赣,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任务;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作为加快科学发展、加速绿色崛起的重要机遇。

在充分认识到扶贫和移民事业有利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全省扶贫和移民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面临着怎么样处理“扩大”与“集中”的矛盾。按照新的扶贫标准2300元,我省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1196元扶贫标准下的75万人,扩大到了新扶贫标准下的438万人。水库移民工作区域随着全省加快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步伐,重大水电工程陆续开工上马,移民安置区及后扶人口也不断增加。二是面临着怎么样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稳步推进的问题。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发展后劲仍然不足,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依然相对落后,移民特别是新近安置移民与当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三是贫困群众和库区移民尽快脱贫致富面临着较多的障碍。比较突出的是:增收渠道还不宽,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返贫问题突出。总体而言,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粮食等传统农业比重较大,产业结构较单一,特色产业规模不大、产业化水平低、竞争实力不强、比较效益不高,群众增收门路比较狭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特别是3400个贫困村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需着力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根本改变其面貌。仍有相当数量贫困群众人居生存环境恶劣,亟需异地搬迁。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因自身综合素质较低、增收技能不强等方面原因,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大部分家境相对还较贫寒,抵御自然灾害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返贫问题比较严重。

四、稳中快进,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扶贫和移民工作

年初制定的《2012年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要点》,明确了我们全年的具体工作任务,但形势的变化,对我们今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突出改善民生,全力抓好重点工作。(1)完成5万人的扶贫移民搬迁和6万人的避灾移民搬迁任务。尽快下达建房补助资金,积极开展农村重点污染区域的整村搬迁。尽快安排全省农村重点污染区域整体搬迁计划。下发全省农村重点污染区域整体搬迁有关文件,规范全省整体搬迁工作。在全省打造一至二个整体搬迁示范点,探索经验,以便更好推动全省农村重点污染区域整体搬迁工作。同时,认真筹备全国易地搬迁扶贫现场会。(2)配合国家做好我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修改审批工作。全面抓好34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作。抓好我省4个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试点县和1 1个扶贫开发创新试点县的项目规划实施工作。新增扶持建立100个贫困村产业发展“互助资金”组织,加快贫困村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继续抓好各类示范项目建设。(3)精心制定2012年“雨露计划”培训计划和落实科技扶贫项目建设,加大“雨露计划”投入,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对3400个贫困村全覆盖。(4)着重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调整资金分配使用的思路,改进项目申报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继续会同水电总院做好井冈山电站移民安置规划的审查工作。按期上报《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区城镇供水及农业灌溉影响处理(2011-2014年)实施规划》,做好年度项目计划申报工作,争取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鄱阳湖区城镇供水及农业灌溉影响处理年度项目尽早实施,为我省环鄱阳湖影响区做出贡献。(5)认真抓好小型水库项目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创新项目扶持方式。(6)做好三峡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并上报国务院三峡办,争取及早得到解决;加强三峡移民科研项目管理,积极与国务院三峡办联系,做好宜丰县的毛竹低改和永修县的草莓科研项目验收收尾工作,以及靖安县《蔬菜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及推广》、龙南县《脐橙果园水肥滴灌技术推广》、奉新县《移民创业示范基地翠冠梨项目》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7)按要求做好《关于贯彻实施<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我办牵头的工作,配合相关省直部门落实的其他事项,也要认真协调和全力支持。

二是突出拓展“大扶贫”格局,着力抓好社会扶贫。(1)深入推进中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大力配合中石油、包商银行等新来我省定点扶贫的中直单位开展工作,加大对接力度,推动帮扶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2)深入推进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适时召开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培训片区会议,通过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进一步提高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水平,加大帮扶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开展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年度检查工作,通报考核情况,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督促工作不力的单位限期整改。(3)深入推进社会援助争取工作。加强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等国家层面组织机构,以及省内外各种组织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多形式、多渠道地掌握有关信息,努力争取各类社会力量支持我省的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不断丰富社会扶贫工作内容,拓展社会扶贫工作领域。(4)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5)深入推进省领导定点扶贫协调服务工作。

三是突出绩效导向,强力抓好督促检查。(1)加强移民示范村建设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示范村的建设取得成效。继续抓好移民建房工作,在保证建房进度的同时,重点抓好建房质量。特别是峡江、浯溪口、洪屏等重点大型工程要经常性重点督查。加强对全省整体搬迁工作的督查指导。建立健全月报制度,及时了解全省整体搬迁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加强对各市、县整体搬迁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全省整体搬迁工作顺利开展。(2)组织扶贫工作考核实施小组成员单位,对部分市县开展扶贫工作考核,结合自评、考核结果,评定先进单位。(3)与省财政厅抽取部分市县开展实地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工作。开展全省水库移民资金审计和对我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审计工作。(4)继续做好上半年相关统计监测后续工作。完成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填报及扶贫工作统计年报。(5)对“雨露计划”和科技扶贫项目深入实地进行监督检查。(6)对各县三峡移民“两项资金”使用工作进行督导。

四是突出开拓创新,努力抓好宣传调研。宣传方面,坚持正确导向,创造性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舆论宣传,让扶贫和移民宣传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尽最大努力减少政策执行的阻力。要抓住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做到政策宣传全面,矛盾排查具体,问题处理及时,政策落实平稳有序。加强风险评估,制定维稳预案,切实把握好移民思想动态,及时将各类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处理在基层,确保社会稳定。调研方面,要围绕新形势新要求,开展专题调研,为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理念和创新工作举措提供决策依据。今年的调研课题,扶贫开发工作主要围绕如何落实鹿省长提出的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开展调研,水库移民工作方面主要围绕如何在稳定中求发展、快发展开展调研,年终将对调研成果进行表彰。

今年是扶贫和移民工作的“大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贫困地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的扶贫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省委、省政府更是将扶贫与移民工作摆上了极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倾力扶贫攻坚。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切实把扶贫开发和水库移民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篇4:某村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工程进展情况

(一)规划到村到户初步完成。依托贫困嘎查村和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建设,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由苏木镇主导,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和嘎查村两委班子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基层组织建设六项任务和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有针对性制定嘎查村脱贫规划,围绕增收产业、危房改造、劳动力素质提高三个重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到户脱贫规划。目前,贫困嘎查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初步制定,正在进行逐级审定。

(二)项目到村到户陆续开展。围绕贫困嘎查村,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和到村到户脱贫规划为引导,以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支撑,以金融扶贫富民贷款为补充,统筹整合各项涉农涉牧资金,本着“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和“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总体原则,有针对性地落实六项任务、三个重点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确保扶贫项目和扶持措施到村到户。现已在13个重点嘎查村落实“十个全覆盖”工程,每个嘎查村安排1-6个大项目。目前,除少部分项目建成使用外,大部分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建设资金正在逐步落实。金融扶贫金穗富农贷稳步推进,全旗审批发放26个嘎查1515户5800万元,扶持贫困户657户2532万元,其中14个“三到村三到户”重点嘎查村审批发放927户3516万元,扶持贫困户467户1726万元。

(三)干部到村到户全面落实。全旗29个“三到村三到户”重点嘎查村全部安排了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队长从22个盟直帮扶单位和7个旗区帮扶单位中选调,由盟、旗组织部派驻挂任嘎查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或一肩双挑。这些挂职干部下去后,首先配合嘎查村两委班子在人均纯收入排序、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建档立卡上做了大量工作,随后在协助填填制贫困嘎查村、贫困户登记表和扶贫手册,以及制定到村到户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會议和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作专题会议,审议印发《“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案》,安排落实了驻村工作队,明确了工作队职责和考核办法,为干部跟着项目走,推进扶贫攻坚重心下沉注入强劲动力。

(二)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政策导向。实施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程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形式。为确保该工程深入人心、落到实处,旗里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干部联系帮扶苏木镇和嘎查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以及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等各种形式,对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程进行了广泛宣传。

(三)调整帮扶单位,强化结对帮扶。抓住省级领导帮扶贫困旗县的有利机遇,强化13个盟级领导联系帮扶苏木镇、34个旗级领导联系帮扶嘎查村、203个盟旗(区)直单位结对帮扶嘎查村工作机制,使全旗139个嘎查村均得到有效帮扶,同时调整优化“三到村三到户”贫困嘎查帮扶单位,使之结成强有力的扶贫帮困对子,最大限度的调动各种资源推动扶贫开发。

(四)严格考核机制,提升工作效率。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工作驻嘎查村干部选派管理办法》,旗委组织部、旗直机关工委和旗扶贫办将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作纳入平时考核和日常监控范围,目前正在联合制订驻村工作队考核管理实施细则,把结对扶贫、干部驻村、规划编制、项目引进、资金落实、扶贫成效等作为考核重点,对帮扶单位、苏木镇和驻村干部进行绩效考评,考评结果与干部政绩挂钩。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宣传发动不够到位。个别嘎查村由于宣传发动不够深入,导致农牧民对“三到村三到户”工程了解不深,配合度和主动性不够高,部分农牧民固守“等、靠、要”思想,对实行精准扶贫存有抵触心理。需要继续加强政策宣传,让贫困农牧民更深的理解这项惠民政策,自觉克服消极情绪,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

(二)蹲点服务不够到位。个别驻村工作队没有处理好单位业务和驻村工作之间的矛盾,未能沉下心开展驻村工作,加之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致使驻村工作推进差强人意。需要苏木镇、嘎查村和结对帮扶单位加强沟通,切实采取措施解决驻村工作队深入基层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扑下身子、塌下心来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三)规划编制不够到位。虽然重点到村到户脱贫规划初步制定,但普遍不够完善,部分项目尚未纳入“十个全覆盖”工作盘子,缺乏可操作性和科学性。需要到村到户脱贫规划按规定程序形成后,抓紧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确立,并逐级上报审核审定,确保规划项目能够落地生根,真正发挥应有效益。

(四)结对帮扶不够到位。部分帮扶单位因缺少人手和必要经费,对结对帮扶在思想上重视不够、行动上被动应付,存在畏难情绪。需要加强平时考核、日常监控和督查力度,推动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责任人,发挥部门优势,强化对口帮扶,并引导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完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

(五)项目落实不够到位。“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缓慢。目前,除危房改造、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活动室配套建设等项目外,其他项目因履行程序、上级资金未到位、建设资金缺口大等原因至今未开工。需要抓紧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争取工程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见效。

四、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以精准识别为重点,落实好到村到户脱贫规划。在完成贫困户、贫困嘎查村的精准识别并公示公告无异议后,如实填写“三表一册”,精准建档立卡,确保信息联网,以此为基础由各苏木镇指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完善贫困嘎查和贫困户制定到村到户脱贫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贫困嘎查脱贫规划由嘎查两委班子、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共同制定,贫困户脱贫规划由贫困户和帮扶责任人共同制定,抓好项目的确定与实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有的放矢。

(二)以增收减贫为目标,全力抓好专项扶贫。一是围绕“五通、五有、一产业”,组织实施好六项任务、三个重点和“十个全覆盖工程”。二是围绕“减少农牧民,富裕农牧民”,组织实施好易地扶贫和转移致富,推动城乡一体化化发展。三是围绕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发挥好财政专项引导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四是继续扩大贫困嘎查村互助资金实施范围,努力提高贫困嘎查村、贫困户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主动脱贫的能力。

(三)以结对帮扶为动力,完善社会扶贫机制。构建自治区、盟、旗、苏木镇四级联动扶贫机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结对帮扶工作力度,落实帮扶单位领导责任、驻村工作队蹲点指导责任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责任,推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机制,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胸中有蓝图。

(四)以深化行业扶贫为主线,稳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扶贫攻坚资金整合方案》,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统筹整合各类涉农涉牧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集中投入配套建设,完善贫困嘎查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做到重点贫困嘎查村一年有变化、两年出实效、三年大变样,推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向农村牧区拓展延伸,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5:某村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汇报

为全面推进绵羊山村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工作落实见效,根据省、市和县乡工作安排,结合绵羊山村实际,严格对照上级各项要求,围绕贫困人口脱贫、整村脱贫及春季双基攻坚等工作目标任务,持续加压增责,我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情及贫困概况

绵羊山村是马振抚镇九个贫困村之一,地处马振抚镇西北,县乡道昝马路穿村而过,距离县城25公里,距离乡政府3公里,全村共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444户2252人,其中党员有39名(含驻村第一书记),耕地5760亩,适龄劳动人口约100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口700多人,农作物种植夏粮以小麦为主,秋作物花生为主。

止2019年4月底,我村共有建档立卡户41户80人:其中包括2017年脱贫户8户19人,2018年经民主评议、核实认可、公示公告等程序,又有16户32人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行列(脱贫户脱贫不脱政策),贫困发生率降至1.38%,低于2%的国家标准。对照贫困发生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等11项贫困村退出标准,于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退出贫困村行列。2019年春节前后死亡建档立卡五保贫困户2户2人(张书祥、曲良义),剩下的17户29人中,2019年计划脱贫14户26人,经过今明两年的精准帮扶相继脱贫,将全面完成为期五年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脱贫渠道主要有:低保、五保补助;扶贫粮仓分红;到户增收分红;光伏扶贫分红;众享农机分红;合作社务工和转移就业;安排公益性岗位和农业保险宣传员稳定就业,小额信贷入股分红等。

二、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情况

1、村部完善情况。绵羊山村2018年整村退出贫困村行列,除贫困人口退出达标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必须达标。2018年2月村部建设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其它附属设施正逐步完善中。

2、文化广场及文化大院建设。2018年我们主要做了下列工作:投入资金30余万元,止2018年1月底已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验收后,文化广场面积不太达标,我们又借建设美丽乡村的机会,在张庄自然村建设文化广场一座,面积300平方米。

3、村小学、幼儿园建设。2017年,开工建设村小学和幼儿园教学楼,投资分别为120万元和60万元,已完工并通过验收,2018年,又完成了村小学的硬化美化绿化工作。

4、安全饮水。我村村民使用虎山水厂自来水,饮水一直安全,2017年底对管线老化的马庄、杨庄两个自然村饮水管网进行改造。目前全村人都用上安全干净的自来水。

5、生产生活用电。全村电网已改造完毕,达到脱贫条件。

6、村卫生室及合格乡村医生。村卫生室2018年改扩建60平方米的业务用房,进行达标改造,乡村医生符合条件。

7、宽带、电视入户情况。宽带、电视已通到各自然村,部分农户安装了宽带,达到脱贫条件。

8、道路情况。2018年在整村推进项目实施中,我们修建联村水泥路10公里,实现了每个自然村有一条入村水泥道路。

9、通天然气情况。2018年1月。华嘉盛燃气公司投资150万元建设绵羊山燃气加气站项目,已免费为贫困户安装燃气入户管道及燃气灶具。其他农户可以安装使用天然气。

10、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投资约500万元,新建村内道路26010m2,垃圾箱20个,垃圾清运车1辆,太阳能路灯60盏,房屋改造8户,绿化树木1338棵,污水管网300米,处理设施1座。农综开发项目投资1100余万元,整治堰塘6口,新建生产道路约5000米,桥梁58座,改善了全村生活生产环境,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11、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下半年投资280万元实施绵羊山村张庄自然村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项目,硬化道路1800米,建设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绿化栽植各类风景树12300余株,立面改造2万平方米,建成游园1200平方米,村容村貌得到整治,村民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三、村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绵羊山村目前以特色种植业(夏粮优质小麦,秋作物优质花生)为主的生产及深加工业为主导产业,我村夏秋作物种植面积5700亩,小麦及花生深加工项目辐射到周边村镇,能带动部分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入社就业。

同时安排了几项增收措施项目,这些项目实现了所有贫困户全覆盖:

一是扶贫粮仓项目。由张振群、李长付两户各贷款5万元投入到项目中,2018年12月两户各分红3300元,其他贫困户每人各分红500元。

二是到户增收项目。2017年有11户为分散养殖项目,分别是张振群、赵庆新养猪项目,陈付海、李保安、赵长献、陈汉彬、曲良绪、曲良义养羊项目,白占兴、李长付养牛项目,李运强养兔项目。2017年有19户(除五保户和上述11户外)将到户增收款各5000元投入到乡扶贫基地紫瑞鑫合作社入股,2017年每户分红1500元,2018年每户分红2500元。2018年10月,共19户贫困户实施特色种植(花生)到户增收项目,每亩补贴资金300元,共补贴资金41700元。

三是光伏扶贫。该项目2017年11月实施,2018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投资77万安装1000平方米光伏板,止12月,已分红四批次,每个贫困人口合计分红431.8元。

四是小额贷款。2018年贫困户曾安英、李运强两户各获得小额贷款5万元,投入紫瑞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终入股分红不低于3300元。2018年12月底,又有闫国杰、李玉兰、赵庆新、任全兴、白占兴、张国存、曲良绪等户签定了小额贷款协议,可贷款5万元,入股县农机产业园众享农机合作社实现分红。2019年初,众享农机分红贷款户每户分红3000元,其他贫困户分红人均400-500元。

这些项目都经过公示,要求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都参与进去。

四、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1、建立花生加工销售合作社

2018年3月,由我村致富能人赵庆举投资1200万元建设镇扶贫基地--紫瑞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我村,主要从事花生种植、加工、销售。项目占地26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花生米加工生产线2条,1000吨冷库一座,1500吨标准化粮仓一座,项目基本建成,正在试运行。目前,我镇参加扶贫产业基地紫瑞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到户增收项目的贫困户共有44户,其中我村有19户。全镇共有22户以小额贷款形式加入紫瑞鑫,其中我村有2户,每户入股5万元,年分红3300元。

我村有劳动能力和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5户17人已和紫瑞鑫签订就业合同,目前正准备组织入社务工,月工资不低于600元。

2、建立千亩优质红薯种植基地

2019年5月至2019年10月,绵羊山村贫困户以土地托管形式发展优质红薯种植,成立红薯种植合作社,打造千亩红薯基地,在杨庄和余岗两个自然村共种植红薯1200亩。贫困户享受的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统一集中使用,委托合作社进行经营管理,其中每户贫困户5000元,单人贫困户2000元。项目完全由合作社实施,进行红薯种植、管理、收获、销售。

项目运营后收益贫困群众41户80人,每户贫困户每年分红不低于1000元,单人贫困户不低于400元。此外,有劳动能力和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进入合作社务工,按劳计酬,提高收入,提升群众满意度。

3、建立丰隆豫航电子扶贫车间

丰隆豫航电子有限公司是深圳市丰隆电子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建于绵羊山村,主要经营蓝牙耳机电池及蓝牙耳机组装业务,公司规模80-100人,年生产额达1000万支,收益额达20-30万元。计划总投资150万元,分两期进行,一期投资100万元,二期投资50万元。一期建设占地8亩,厂房建筑面积2栋合计3000平方米,配套办公室、会议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建成投产后可带动贫困户10-20人就业,月工资收入可达1000元-3000元,增加贫困户及村民收入,提升生活水平,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使本村及邻近村民生活得到质的飞跃。

4、建立国储林基地

以生态廊道和农田林网为重点,实施国储林基地项目建设,统筹抓好村绿化,新营造林500万亩,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绵羊山村村民委员会

篇6:西部某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西部某村位于西部某县南部山区,距县城6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户-人,耕地面积-亩,人均-亩,县由西部某县司法局联系帮扶。西部某村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面为36.83%;2014至2016三减贫-户-人,2016年底贫困人口-户-人,贫困面为-%。2017年“双十”核查回退-户-人,新纳入-户人,剔除3户13人。目前全村贫困户有-户-人,贫困面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全村紧紧围绕保农民稳定增收、促社会和谐稳定这一核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富民产业,农业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村级主导产业以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转为主,2016年全村种植中药材1200亩,户均2.3亩,全村存栏家畜247头(匹),劳务输转613人次,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00元。

三、分析到村到户短板,落实帮扶措施

(一)到村短板及解决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深入分析我村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到村短板,主要体现在贫困发生率高、村级主导产

—1— 业不明确、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容村貌环境差等4个方面,针对以上短板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针对贫困发生率高的问题。全村未脱贫户数多,与验收指标贫困面下降到3%以下差距较大。严格按照到户11项脱贫指标,分析每户脱贫存在的短板和困难,按照“七个一批”管理办法,因户施策逐户逐项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干部签订帮扶责任书,落实“1+17”精准帮扶政策,按照时间表任务书弥补短板,并每月归纳总结落实情况,努力完成当年减贫计划,确保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

二是针对村级主导产业不明确的问题。发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畜牧养殖项目资金、联合村级扶贫互助资金等金融支撑作用,切实加快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上,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新技术,提高农户大面积育苗和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2017年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2500亩以上,户均中药材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3亩提到5亩以上,同时,发挥村级种植大户的带头作用,引进中药材收购加工企业(九方药业),培育中药材育苗和种植基地,以保证农户种植有技术指导,出卖有销售渠道。畜牧养殖产业上,走草畜转化的路子,发挥全膜玉米种植面积大的优势,集合2017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牛羊养殖项目资金,发展牛羊养殖27户(3户养羊户、24户养牛户),现牛羊已经全面引种到户。同时,对每户养殖户制订了跟踪服务手册,对牛羊的成长及出栏等情况随时跟踪。林果业发展上,配合县林业局投放并栽植核桃树苗2000株,软儿梨树苗2000株,林果业种植面积达250亩。经过林业部门人员现场技术指导,农户着力掌握栽培技术,在树木防冻,防病虫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预测性防控能力。

三是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在今年5月份,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

—2— 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村级集体经济经济如何发展增收的问题。会议通过申请财政资金100万元,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草案。具体实施方案已报上级政府审批中,该资金配套完成后,能完美地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这一难题。

四是针对村容村貌环境差的问题。自今年年初以来,按照《西部某乡镇人民政府2017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主要做法是:通过悬挂横幅、入户宣传动员、播放环境保护广播稿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并且组织群众学习并签订了西部某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协议书,村内环境卫生每半月进行一次大规模清理工作,每周两次全员参与保洁活动,对村内长期存在的卫生死角,全部进行清理。现已修建垃圾台3处,并组织专人每半月清运一次。村内主要道路两侧共种植绿化树苗2000株,在流水不畅的路段,新建排水沟渠380米。

(二)到户短板及解决情况

全村未脱贫贫困户46户155人,按照贫困人口退出验收标准分析解剖,主要是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省定退出验收标准和三保障中安全住房有保障两方面不达标。

一是人均纯收入未稳定超过当年省定退出验收标准,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实现难度较大。针对全村贫困人口基数大的情况,参照评课人口家庭结构、劳动力状况、经济条件等,精细的将46户贫困户分为3类。一类是家中缺乏劳动力的11户39人政策兜底户,由村委会组织,将家中闲置的土地盘活,租赁给村上的种植大户,收取租金;一类是家中有养殖条件的6户33人发展养殖西蒙塔尔牛,家中负责养殖人员积极参加养殖技术培训,驻村干部定期联系畜牧站所技术人员打疫苗等技术指导工作,确保年内每户出栏一头牛,—3— 增加收入6000元。同时,家中富裕的劳力在农闲时就近县城务工;一类是29户83人以劳务输转为主的家庭(其中务工人员31人)要紧密衔接务工人员,每半月了解一次务工和收入状况,提供务工信息动态,确保平均每户务工收入达两万元。对于46户尚未脱贫的贫困户,组建互助小组,帮助村内有种植或收割劳力需求的家庭,以赚取小部分临时务工收入。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提高贫困户的收入,解决脱贫最大的难题。

二是贫困人口“三保障”目标仍有欠账。全村无安全住房19户(贫困户8户、一般户11户),其中C级房11户(常年在外4户,有小轿车1户,县城有商品房6户),D级房8户,今年以来落实危房改造3户(1户已主体完工,2户正在施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5户(5户已完成主体建设)。

四、基础设施完善 道路方面:

饮水方面:全村529户农户全部有安全饮水,其中497户已接通自来水,自来水入户率为93.95%,有32户(贫困户13户,一般户19户)尚未接通自来水。双联单位中医院和司法局各出资1万元,帮助未接通自来水农户延长主管,现正在施工,年底将实现全村100%自来水入户。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针对本村乡村舞台面积小,发挥作用不大的问题,今年积极争取33万元,修建一处占地86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套72平米的舞台,30米的文化长廊,79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套篮球场,健身器材等(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即将竣工)。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摸清底子,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摸清底数,夯实基础,把

—4— 收入不达标、三保障不达标的的家庭纳入建档立卡;对全村的住房逐户核查,并留取影像资料,不安全的住房分为C、D级,按照收入纳入建档立卡或上报行业部门解决。进一步摸清全村内患病,受教育人员,分类落实帮扶措施。

二是建立贫困退出责任清单,因户制宜制定退出计划。

1、靠实双联帮扶及各级干部责任,全面落实1+17各项政策。以“两不愁”和“三保障”为核心,根据致贫原因,以精细精微”绣花式“扶贫方式,以诚实诚恳“亲人般”帮扶态度,制定帮扶计划,全面落实帮扶措施。

2、切实提升贫困人口增收能力,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围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核心工作,因户施策,制定增收计划,要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增强致富能力,同时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借助双联单位力量或帮扶组织力量,介绍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务工,切实提高工资性收入。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进度。紧盯危房改造完成率100%的目标任务,统筹考虑各任务,算好时间账和任务账,进一步强化措施,集中安排使用改造资金,适度缩短改造实施进度,确保尽早实现全村农户住无危房目标。

上一篇:【精华】过中秋节的作文400字下一篇:佛教关于缘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