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科学助力”护理科普宣传周活动报道

2024-05-24

“健康中国科学助力”护理科普宣传周活动报道(通用7篇)

篇1:“健康中国科学助力”护理科普宣传周活动报道

“健康中国 科学助力”护理科普宣传周活动报道

为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的精神,充分发挥护理各专科的优势,帮助社会民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我院积极响应2016年省市护理学会的号召,在全县开展“健康中国 科学助力”为主题的院外大型健教活动。我院先后在建湖县希望广场、庆丰镇百圣机械有限公司等地开展科普讲座、健康咨询大型公益活动。

5月7日护理部联合党办,在建湖县希望广场进行科普义诊志愿服务,护理部通过悬挂横幅、健康宣传图板展示、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和提供健康咨询、免费测血压和血糖等多种方式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进行健康咨询和诊疗体验。

5月12日护理部朱建华主任和门诊部陈俊主任带领医护团队一行8人,到庆丰镇百圣机械有限公司进行大型义诊活动,我院医护人员热情为公司员工现场发放了健康知识宣传单,讲解日常生活保健、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共免费提供咨询300余人次,测量血压和血糖近400人次,发放“糖尿病预防保健手册”、“冠心病健康教育处方”、“高血压防治”等宣传材料5余种、800余份。另外,糖尿病专科小组成员进行“预防糖尿病”专题科普讲座,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专业特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重点讲解了糖尿病典型及不典型症状表现,饮食、运动指导及如何做好预防和护理等相关知识,并耐心解答了多名员工疑惑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受到了公司员工们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本次义诊活动非常有意义,让他们在家门口免费享受了贴心医疗护理服务。同时,也使医护人员进一步认识到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本次义诊周活动是建湖县人民医院护士节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我院护理工作的一次具体实践,一次拓展,不仅体现了医院护士心系群众、尊重生命、勇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同时展示了护理人员在维护人民健康中所占有的地位和作用。建湖县人民医院将秉持“深耕社区、服务居民”的理念,将继续定期开展科普、宣教、义诊活动。

篇2:“健康中国科学助力”护理科普宣传周活动报道

5月8日,为响应江苏省护理学会开展“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二十九届科普宣传周”活动的号召,我院护理部积极组织伤口小组、营养专科、康复专科、静疗专科等走进社区,以提升社区养老机构护理服务质量为目的,给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去一份温暖和爱心,活动主题围绕社区压疮的护理和急救知识进行普及、正确变换体位,并带上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及精心准备的各种小礼品(扇子、组合餐具),开展以“健康中国,科普助力、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我院参加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12名,其中国际造口师3名,营养专科护士1名,静疗专科护士2名,康复专科护士2名,还有各专科小组成员4名。爱心护理院院长对我们此次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安排护理院20名工作人员陪同38名老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的内容包括:社区压疮的护理(王祝香)、如何正确变化体位、翻身拍背(赵海燕、洪芸)、心肺复苏演示(杜旭)、床边指导处理伤口及体位的摆放(朱亚君、赵海燕)、健康咨询(朱佳莲、朱凌)发放宣传材料、小礼品(王秀珠等)、测量血压(徐燕)等。授课结束后,现场家属也积极参与其中学习心肺复苏方法,使急救知识动手能力都有所提高;短短两个小时,为现场群众免费测血压28次,健康咨询60余次,发放健康宣传手册30余份。

篇3:“健康中国科学助力”护理科普宣传周活动报道

毒品在全球范围内泛滥成灾, 毒品问题在我国同样也不容乐观。调查显示, 药物成瘾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和青少年。《中国青年发展报告 (1995年~2004年) 》显示, 10年间官方登记在册的35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员达到75.5万人, 而到2011年11月, 我国经公安机关查获并登记在册的青少年吸毒人数已达178万。我国青少年吸毒的现状是来势猛、波及广、吸食毒品的种类多, 危害严重。因此, 在青少年学生中强化禁毒教育, 自觉做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在校园里宣传禁毒知识, 也是为创建无毒校园贡献一份力量。

除青少年外, 社会闲散人员和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吸毒的主要高危人群。全国登记在册的105万吸毒人员中, 无业的社会闲散人员为57.3万人, 占54.57%。以文化程度偏低的社会闲散人员为主的吸毒人员, 成为社会治安的严重隐患和引发违法犯罪的危险因素。据有关部门统计, 一些地区的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中有60%至80%是吸毒人员所为。此外, 我国是一个吸烟大国, 吸烟人群庞大。因此宣传吸烟危害健康, 也是在社区宣传的一个重点。

为了做好这次科普宣传工作, 药物依赖性毒理专业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特意编印了“健康生活远离成瘾”两种宣传手册, 编制了戒烟的宣传挂图。

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园, 活动通过宣传挂图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预防毒品知识、毒品危害、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以及已经吸毒应该怎么办等相关知识。短短的几个小时里, 小小的展台周围人头攒动, 500多名学生、教师在“健康生活远离成瘾”的条幅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出席活动的专家们还在现场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发放了宣传手册等宣传品。许多同学在展板前认真阅读并相互交流和讨论。

北京市塔院社区的活动内容包括了专家咨询, 发放宣传手册, 向社区居民介绍与毒品有关的知识, 特别是新型毒品、合成毒品的危害。通过挂图对吸烟如何危害健康以及如何戒烟等内容进行了宣传。参加现场活动的有社区的普通居民, 有吸烟者, 也有流动人口。社区的老人们对新型毒品和合成毒品知之甚少, 有部分居民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些知识, 这次宣传活动让他们了解了这些内容。宣传挂图还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篇4:“健康中国科学助力”护理科普宣传周活动报道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9 月 23 日,明惠社区开展 2020 年“全国科普日”健康科普宣传活动,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主题是“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

活动现场,社区科普志愿者向居民群众宣传预防新冠肺炎健康常识、垃圾分类知识,还有防范“套路贷”等法治宣传,社区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等方式向广大居民群众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

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管理水平,营造社区“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篇5:“健康中国科学助力”护理科普宣传周活动报道

9月1日, 由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 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协办的全国安全用药月甘肃省暨兰州市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东方红广场拉开帷幕。甘肃省科协党组成员, 副主席张炯参加活动并观看了科普大篷车播放的甘肃省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计划宣传片系列。

活动期间共展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防止药品滥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食品安全应急与预防等科普宣传展板30余块, 发放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资料2000余份,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省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干部职工260余人, 及社会各界群众1500余人参与了活动。

篇6:“健康中国科学助力”护理科普宣传周活动报道

绿色城市需要绿色交通,健康出行呼唤公交优先。为进一步提高市民对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认识,积极宣传绿色出行、绿色交通理念,全力打造温馨公交、乘客满意公交,连日来,集团公司围绕“优选公交、绿色出行”活动主题,周密谋划,认真组织,开展九大项主题活动,大力宣传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对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推进节能减排、减少空气污染、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促进全社会更好地了解公交、关心公交、支持公交、优选公交。

一是通过合肥公交门户网站、合肥公交微博、公交集团LED显示屏,遍布二环内的180个公交电子站牌和公交李祥斌热线、公交手机短信平台、车载移动电视等渠道,进行“优选公交、绿色出行”宣传。

二是开展广场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宣传公交服务乘客便民举措,提供公交出行服务咨询等活动。

三是第三届“公交出行宣传周”期间,集团公司对现有的168条公交线路增加运力,增加路牌计划,提高发车频次,服务市民出行。

四是组织管理人员、公交志愿者、五星级驾驶员在高峰时间段到公交枢纽站、公交大站点为市民安全乘坐公交车保驾护航。

五是结合集团双星工程启动四周年和打造品牌路线工程,继续提升服务,岗位争星。

六是结合“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积极协调加快布设公交电子站牌。

七是宣传“公交都市”建设成就。邀请公交行风监督员代表、市民代表参观体验感受合肥公交绿色出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成果。

八是在市电台开辟“公交出行宣传周”专题。

九是协助合肥通卡公司,在“合肥通”流动服务车上悬挂“优选公交,绿色出行”横幅,安排IC卡流动售票车服务市民就近办卡、充值。

篇7:“健康中国科学助力”护理科普宣传周活动报道

1 加强科普基地设施建设, 提高科普展示的吸引力

丰富多彩、高质量和有创意的科普展示, 是科普基地吸引观众和充分发挥展教功能的关键, 创新的思路是搞好科普工作的重要前提, 满足群众需求是推进基层科普工作者的动力。广西中医学院医药会展中心每一个展厅的布展、陈列, 既有浓郁的传统医学和地方特色, 又有鲜明的21世纪的时代气息, 展馆藏品丰富, 布展生动, 说明详细, 将专业性、知识性、科学性融为一体, 无论是在中医药教学还是科学普及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4年以来,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 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广西中药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以及广西海岸线长, 海洋药物蕴涵丰富的特点, 在中药材展厅开辟了相应的新展区如:广西道地药、特产药展区和广西海洋药展区。这些展区既有浓厚的地方生物特色又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成为天然药材展厅的新亮点, 极大的丰富了标本馆的展教资源, 不仅提升了科普展示的吸引力, 而且还提升了科普宣传的能力。本馆中药浸制标本展厅所展示的品种和数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的首位, 共展出常用药用植物浸制标本820余种, 既有北疆的人参、刺五加、辽细辛、关黄柏, 又有南国的红豆、木菠萝、无花果和金花茶。这些标本全部保存了原有植物的形态和颜色, 色彩斑斓, 真实生动, 观赏性强, 走进本展厅犹如走进了植物的王国, 深受参观者的好评与喜爱, 也是我们馆最有特色的展厅之一。

2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全面提升科普工作的能力

在学校领导及科技部门领导的指导下, 中心工作人员在完成正常工作任务以外, 2003年以来以本馆的中药标本馆资源为基础, 利用高校本身的资源, 开展了科普研发工作, 将科普工作与高科技展示手段结合起来, 将科普知识信息化, 使中心的科普工作辐射得更远。先后开展的科研项目有:广西科技攻关项目“现代科技手段在传统中医药展示中的应用研究”、“广西中药资源信息网站—桂药在线”和“广西中医学院医药会展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创新建设研究”等3项, 校级重点课题“广西中医药科普在线”和“中医药展品技术及科普知识推广研究”, 横向课题“广西农业科学研究院标本建设”、“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标本建设”、“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实验室建设”、“钦州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广西区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桂林三金制药集团中药标本室建设”、“南宁十四中科普园建设”等。通过这些科研项目的实施, 增强了医药会展中心科研氛围, 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科研水平, 全面提升了中心开展科普工作的能力。尤其是2005年以来, 在探索现代药用植物浸制标本的技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还为区内外相关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馆建设及医院中医药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服务, 先后推广了中药材、药用植物浸制科普标本800余份, 扩大了医药会展中心作为广西青少年科普基地、广西科普教育基地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影响。

3 开展中医药特色科普宣传活动, 不断增强科普工作的效力

多年来, 本馆工作人员一直围绕着基地的创新建设和科普工作了大量的工作, 特别是近几年来利用中医药院校的资源优势, 依托独有的广西中医药文化特色展品资源, 开展了“弘扬民族文化, 发展壮乡医药”的中医药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 充分发挥了大学的社会功能, 积极探索高校与社会共享资源的新路子, 成为了广大市民和中小学生开展科普创新活动的新场所。我中心建设十年来, 针对不同的群体, 积极配合广西科协、南宁市科协等单位不断创新科普形式, 着力探索科普工作规律, 开展不同形式、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 使中医药的科普知识走向社区、走向市民、走向大、中、小学。特别是2005年以来, 在广西科技厅、广西区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中开展了“弘扬民族文化, 发展壮乡医药”为主题的一系列科普活动, 如:“壮医的药线点炙疗法”、“常用中草药的介绍”、“健康方式进校园”、“植物标本的制作”、“广西道地药材展示”、“大手拉小手”等。这些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的内容不仅通俗易懂, 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使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参观的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并多次获得广西省和南宁市科协的奖励, 为科普知识的普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20002年以来, 中心先后与南宁市十四中, 南宁市上尧小学、南宁市五里亭小学、南宁市园湖路小学、南宁市衡阳路小学等中小学签订科普活动协议, 共建科技活动基地, 以开阔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视野, 提高中小学生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认识身边的中草药, 培养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学习兴趣, 培养从小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同时还帮助有志于开展科普活动的中小学, 如南宁市上尧小学建立中草药科普园, 协助他们开展中草药科普活动的实施, 充分发挥了中心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的表率作用。

4 发挥对外宣传, 提高服务及交流的功能

中心自2002年正式开馆以来, 便把接待海内外人士参观作为一项主要工作, 成为学校中外医药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本馆各展馆陈列的各种中医药展品及标本, 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著名学者、医生, 以及对中国传统医学感兴趣者, 对帮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过去、了解中医药的发展源流、了解中医学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都起到了很大作用。特别是2006年广西开展的“泛中医论坛”及2009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始的“传统医药高峰论坛”活动以来, 中心更成为向东盟各国医药官员、专家及国内外传统医药学者宣传广西中医药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窗口, 促进了学校与国内外传统医药学者相互间的友好交往与合作, 起到良好的中医药文化展示与宣传作用, 扩大了科普宣传覆盖范围。

5 重视素材收集和科普创作, 丰富科普教育资源

展教作品、科普作品的设计与内容在科普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直接影响受教大众的参与兴趣以及所获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为此, 中心工作人员非常注重展教作品、科普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平时特别重视科普素材收集与整理, 在开展科研项目考察及野外实习教学等过程中, 结合中医药文化、壮医药文化特色, 挖掘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普展教资源。到目前为止, 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除了保持展馆的展示新颖外, 不断开辟新的专题展区和展示方式, 还制作了11部科普课件、20多块介绍常用中草药的用法的展板和方便灵验的日常穴位保健方法, 每次活动还发放大量的中医药知识宣传资料, 这些寓教于景的资料为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使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走近公众、贴近生活, 满足了广大群众对中医药保健的需求, 使之成为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健康文化科普宣传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提升教育手段和展教资源等方面工作思路的创新, 积极探索开展科普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特色科普活动, 是中心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近10年来, 中心作为区内高校首家对公众开放的专业展馆, 利用中医药院校的资源优势, 依托展馆资源, 开展了以“弘扬民族文化, 发展壮乡医药”为主题目的一系列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走进社区、走进广场、走进大中小学, 将科普活动辐射至全区各地乃至全世界, 积极探索高校与社会共享资源的新路子, 充分发挥了大学的社会功能, 为我中心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海燕, 李培春, 丘芬, 宁小清, 钟霞军, 谈远锋, 原鲜玲.广西中医学院医药会展中心的职能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21) :157.

上一篇:10.1国庆节祝福短信下一篇:高中十佳班长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