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水淹七军的历史典故介绍

2024-05-25

关羽水淹七军的历史典故介绍(通用2篇)

篇1:关羽水淹七军的历史典故介绍

刘备占领了益州以后,东吴孙权派人向他讨还荆州,刘备不同意,双方为了荆州几乎闹翻。后来听说曹操要进攻汉中,益州也受到威胁。刘备和孙权双方都感到曹操是他们强大的敌手,就讲和了。把荆州分为两部分,以湘水为界,湘水以西归刘备,湘水以东归东吴。

刘备安下了荆州那一头,就专心对付曹操,请诸葛亮坐镇成都,亲自率领大军向汉中进兵,叫法正当随军谋士。

曹操听到刘备出兵,马上组织兵力,和刘备对抗。曹操也亲自到长安去指挥汉中战事。双方相持了一年。到了第二年,在阳平关一次战役中,蜀军大胜,魏军的主将夏侯渊被杀。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把魏军撤退到长安。

这么一来,刘备在益州的地位更加巩固了。公元219年,刘备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员拥戴下,自立为汉中王。

按照诸葛亮早已设计的战略,是打算从两路进攻曹操的。这一次西面的汉中打了胜仗,就得乘这个势头,再从东面的荆州直接攻打中原。

镇守荆州的是大将关羽。关羽这个人,有勇也有谋,就是骄傲自大。刘备做了汉中王,派人带了官印封他为前将军,关羽还不大满意。后来经人一解释,说汉中王怎样看重他,他才乐意地接受了。

这一次,刘备命令关羽进攻,关羽派两个部将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樊城。

樊城的魏军守将曹仁赶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曹仁让他们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应,使关羽没法攻城。

正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平地的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于禁的军营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冲来,把七军的军营全淹没了。于禁和他的将士不得不泅水找个高地避水,

小学生作文大全

关羽早就抓住于禁在平地上扎营这个弱点。他趁着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领水军向曹军进攻。他们先把主将于禁围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于禁被围在一个汉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无路可退,就垂头丧气地投降了。

庞德带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个河堤上。关羽的水军向他们围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

庞德手下有个部将害怕了,对庞德说:“我们还是投降了吧!”

庞德骂那部将没志气,拔剑把他砍死在堤上。兵士们看到庞德这样坚决,也都跟着他抵抗。庞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蜀军被射死不少。双方从早打到中午,从中午打到午后。庞德的箭使完了,就叫兵士们一起拔出短刀来搏斗。他跟身边的将士说:“我听说良将不会为了怕死而逃命,烈士不会为了活命而失节。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了。”

这时候,大水越涨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来越小。关羽水军的大船进攻更加猛烈,曹军的兵士纷纷投降。庞德趁着这乱哄哄的时候,带了三个将士,从蜀军兵士中抢了一只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个浪头袭来,把小船掀翻了。庞德掉在水里,关羽水军赶上去,把他活捉了。

将士们把庞德带回关羽大营。关羽好言好语劝他投降。庞德骂着说:“魏王手里有人马一百万,威震天下;你们的主人刘备,不过是个庸碌的人,怎能和魏王相敌。我宁可做国家的鬼,也不愿做你们的将军!”

关羽大怒,一挥手,命令武士把庞德杀了。

关羽消灭了于禁、庞德的七军,乘胜进攻樊城。樊城里里外外都是水,城墙也被洪水冲坏了好几处。曹仁手下的将士都害怕了。有人对曹仁说:“现在这个局面,我们也没法守了,趁现在关羽的水军还没合围,赶快乘小船逃吧!”

曹仁也觉得守下去没希望,就跟一起守城的满宠商量。满宠说:“山洪暴发,不会很久,过几天水就会退下去。听说关羽已经派人在另一条道上向北进攻。他自己没有敢进兵,是因为怕咱们截他的后路。要是我们一逃,那么黄河以南,恐怕就不是我们的了。请将军再坚持一下吧。”

篇2:关羽水淹七军的历史典故介绍

一、史书中的关羽形象分析

(一)勇武

众所周知,表现关羽勇武的事迹很多,关羽在史书中的形象确实勇猛过人,而且这是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对关羽的主要认识。

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曹魏集团还是孙吴集团,包括蜀汉集团,对关羽的勇武能战是有一致的认识的。可见,关羽的勇武能战在汉末三国时期就得到了公认,他作为蜀汉集团最重要将领的地位也毋庸置疑。

(二)忠义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脍炙人口的俗语说的是刘备在与曹操的战争中失利之后,关羽为了保全刘备的妻子,被迫答应投降,但却时刻惦记刘备的下落,表现出关羽的忠义。事实上,史书中也确实有相关的记载,如“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虽然与后来的演义中的“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等有很大出入,但是关羽的忠义形象也是被时人认可和肯定的。

(三)性格缺陷

所有的英雄人物都不是我们所见或所听到的那样完美无缺。关羽的真实形象受各种艺术加工的影响,人们很少能看到关羽身上的缺点,即使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出了关羽的傲慢自大,但这种表现反而增强了他的悲壮和英雄气概。在史书中,关于关羽性格缺陷的描写有很多,如表2所示: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怨刘备当初没有杀了曹操,辱骂孙权,与马超争强,最终因处置手下将领不当而导致荆州失陷。从以上的史书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关羽的盲目自大和对人的傲慢。在这些记载中,关羽是一个勇武、忠义的猛将,同时也有着骄傲自大的性格缺陷。这种记载是客观的,能够真实反映关羽的真实历史形象。

二、从元杂剧《单刀会》看关羽形象的塑造和转变

《单刀会》,正名《鲁子敬设宴索荆州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剧本写三国时关羽凭借智勇单刀前赴鲁肃所设宴会,最终安全返回的故事。剧作对关羽的忠勇形象进行了深刻的刻画,使得关羽的形象在正史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大的转变,并且掩饰了关羽的性格缺陷。同时,剧本本身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使得这种形象的塑造更加成功。

(一)《单刀会》在戏曲文本结构上对关羽形象的塑造

剧本的前两折,不仅交代了鲁肃约请关羽赴会的缘由、目的,更重要的是借剧中人物乔国老和司马徽之口,介绍了关羽的英雄事迹、品行、脾性,间接地描绘了关羽的英雄形象,为关羽的出场制造了声势,渲染了气氛,同时也为全剧剧情的发展设置悬念。从第三折开始,就从正面直接刻画关羽惊天地的豪气、泣鬼神的勇气了。第三折一开始,关羽激昂慷慨地唱出了四支曲子,谴责董卓与吕布作乱,又回顾了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艰难的创业历史,展现出了一个忧国忧民、重情讲义的人物形象。

(二)智勇忠义的关羽形象在戏曲文本中的具体表现

第三折中,关羽回答了关平有关赴会的四个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关羽早料到对方来意不善,但为了显示蜀汉的威风,争取政治上的主动,还是毅然去赴“千丈虎狼穴”。对于东吴的“兵多将广”,他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勇气概。对于“大江面可怎生接应”,他早已设下脱身之计,而不是一味硬拼。对于“他那里有埋伏”,他的回答是“我是三国英雄汉云长,端的是豪气有三千丈”“提起厮杀呵摩拳擦掌”,对付碌碌鼠辈,安在“千里独行、五关折将”的关大王话下。这四问回答,不仅写了将门虎子关平的心计,更重要的是突出关羽绝不是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这正如他自我表白的,“不是我十分强,硬主张”,而是他已经从政治上、形势上、谋略上进行了周密慎重的考虑,早已成竹在胸了。

三、艺术加工后的关羽形象与史书中形象的对比

元杂剧《单刀会》对关羽形象的塑造,涉及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两个方面,从“单刀会”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来看,都对历史进行了夸张和改编。

(一)“单刀会”的史实和杂剧版本的重要差别

关于“单刀赴会”的起因,史书记载的是,东吴索要不成,开始以武力夺取荆州,并攻下三郡,面对东吴的攻势,关羽只好与鲁肃进行和谈。而在《单刀会》中,却借鲁肃之口,说是关羽必不肯还荆州,于是定下计策要赚取荆州,陷害关羽。关于会晤过程,史书记载是鲁肃不畏武力,和关羽各带单刀论辩。因为关羽理亏,只能接受事实。而在杂剧《单刀会》中,却是虽然鲁肃定下陷害计策,关羽却忠勇大义单刀赴会,并对鲁肃索要荆州的行为进行呵斥和威胁。关于最终的会晤结果,史书记载是双方划湘江而治,各得三郡,而在杂剧中则是关羽巧妙脱身,鲁肃索要未果。

(二)史书中的关羽形象与《单刀会》中的关羽形象对比

《三国志》对于“单刀会”的描述,主要是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双方的政治道义出发,可以明显看出:首先,关羽不还荆州是违背政治道义的;其次,鲁肃是正义的一方,对关羽进行了规劝,关羽作为理亏的一方,虽然强行辩白,但最终是无言以对。而在杂剧《单刀会》中,首先描写了鲁肃等人的奸诈计策,其次通过侧面的描写,塑造出关羽的英勇忠义和为人的伟大,在具体的会晤过程中始终以主动的姿态,驳斥鲁肃的追讨。其实这些语言放置在当时的真实历史中,只是狡辩,但是杂剧却虚置了一个正当的环境和道义上的正确性,从而显示关羽的智慧。可以看到,原本在史书中没有的事情,经过艺术加工,成为彰显关羽勇武忠义的重要佐证。同时,艺术加工者把在史书只言片语的记载,经过想象和夸大,巧妙地掩饰了事情的真相,实现对关羽形象的美化。

四、结语

总之,关羽作为一个史实人物和神化人物的结合,其人物形象的变化是漫长的。特别是随着关羽在民间地位的上升,关羽的形象就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总体而言,宋元时期是关羽在政治地位、艺术形象和形象塑造等多个方面变化最快、最丰富的时期。《单刀会》作为宋元时期以关羽为主角的戏曲文本,对关羽形象的创造具有承前启后和定型的重要作用,这既是关羽形象演变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这一特殊历史发展时期,文学艺术和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对关羽形象影响和确认的结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关羽水淹七军的历史典故介绍】相关文章:

历史人物介绍关羽05-03

关羽的人物形象05-25

描写关羽的初中作文05-18

三国有关关羽的成语05-20

关羽的故事有哪些05-30

曹操厚葬关羽的故事05-13

水淹泵房事故预案07-16

水淹厂房应急预案07-16

水淹泵房应急预案04-11

红七军战友范文05-19

上一篇:高校产学合作项目下一篇:中日文化差异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