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赴台学习心得

2024-04-26

※※高级中学赴台学习心得(共10篇)

篇1:※※高级中学赴台学习心得

※※※※中学※※※2017赴台学习心得

有幸能作为江苏省※※骨干教师台湾研修班成员,在2017年年末赴台湾进行为期近七天的考查学习。此行教育考察团共62人,在※书记的带领下,由常州乘飞机飞往台北桃园机场,一下飞机带着兴奋、激动和一丝神秘感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见到繁体字的招牌、听到亲切的闽南话,让我感受到我们似乎还没有远行,就像在家里一样。第二天参访了台湾博爱国小、中科实中等优秀学校,听取小学和中学校长对台湾教育现状和学校介绍,参观了校园,同时走访了部分师生。短短的7天考查学习,对台湾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现谈谈我此行的感受、体会:

一、台湾教育:

1.法律政策保障,充分尊重孩子

(1)入学零拒绝,我们在台湾的公办学校和民办机构都能看到很多程度非常严重的特殊孩子,无论是普校的特教班或资源班,还是特殊教育学校,只要孩子和家长有需求,学校必须零拒绝,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经费持续保障:经费是维持一个单位持续运转的必要保障,台湾大部分民办机构的经费来源是由创办单位、政策扶持、有支付能力的家庭各占三分之一。按照民间NGO的管理来看,这种经费来源和组成是科学而稳定的。

(3)尊重孩子,适应社会,尊重孩子表现在:老师和家长们会经常带孩子们去参加一些他们可以参加的社会活动,敢于带出去,走出去面对大众,做到真正融合。如会带孩子去咖啡屋、听音乐、组织旅游、参加夏令营等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我们在参访有些机构时,会碰到老师带孩子外出活动刚刚回来。看到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就能想像他们有多么快乐!

/ 3 2.办学特色突显,传承精典文化

参访博爱国小,带给我深深的震撼的是这所学校有八十几个社团,学校放学后,有近八百多人自愿参加活动。基本上能做到学生有什么样的需求,学校就能给予什么样的帮助,从而可以很好的展现孩子的个性。

台湾社会比较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领域更为突出。从学校环境文化的建设可以领略到:当我们走进那并不起眼的小学校时,在穿堂中本校校长和教务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穿堂中展示着他们老师的照片,校园校舍的平面图、近期开展的系列活动。走进校园虽然没有华丽的建筑但处处整洁干净,校园内每个角落都有贴近学生的警示标语,如:“禁霸”、“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报恩不忘本”、“说话音量放低低,懂事有礼笑嘻嘻”等,这所学校让我印象最深的建筑是在教学楼前立的一尊孔子塑像,至圣先师的文化思想在这儿仍然发扬光大,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在这仍然得以延续,虽是一海之隔但本同根生。

3.家长委员热情,关心资助学校

这次参访三所学校的过程式中,两位漂亮的家长委员会会长始终陪着我们,她们热情地接待着我们这些远方的贵宾,在参访大同过小图书馆时,我们还发现这儿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是由家长委员会的志工当任,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他们的家长委员真正参与了学校的办学、管理。校长介召这些家长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关心并资助学校发展,有常住学校内的办公室、活动家长室。其历任会长写入学校史册,家长会还协助校务推展、公益团体认养(资助贫困学生)与资助办学,是一种亲师合作。如:家长对学校有什么意见,找家长委员会;学生社团要资金,找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参与学校这么多事务,却是

/ 3 分文不取,完全是做义工。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因为他们明白:一切为了孩子!家长委员会成员表现了非常高的素质。

二、台湾风土人情 1.山美水美人更美

此行我们领略了台湾的美景,台湾同胞的热情好客,台湾人的彬彬有礼。每到一个学校,都受到热情的接待,周到的安排、细致的准备。每天离开酒店时服务人员都会站在门给我们招手离别,讲话轻声细语,举止端庄国民素质较高。

2.提倡环保低炭生活

台湾人很节约注重环保,在校园内装有用电监测即时看板,这是国家电力社监测各用电单位的用电情况,超过规定量电费将倍增。来到每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小镇,很难见粉尘。街上不大看见警察,却看不到有车辆和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更难见车辆为了抢时间而左冲右突等不文明现象,遇到交通堵塞,大家各自在车里静静地等候,听不到喇叭声。街道边的修车店也是干净整洁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深深地植根于公民的心中。

台湾一行,来去匆匆。感受了台湾的教育,开拓了教育的视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多少感慨,多少期待,希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 3

篇2:※※高级中学赴台学习心得

我在2010年6月份的时候知道了可以申请去台湾交流学习的机会,经过父母的同意,我提交了申请。过了差不多一个礼拜后,我申请到了去台湾交流学习的机会,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经过了一系列赴台手续的申办,我和其他21名同学于2010年9月6号乘坐飞机到达台湾。

印象中的台湾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地方,风景秀丽,有独特的文化色彩。想着那美丽的阿里山、日月潭,世界第二高楼的101大楼、士林夜市小吃,心里是憧憬无限,迫不及待。

我和其他11名同学所到的学校是北台湾科技学院,位于台北市北投区关渡。9月6号到达桃园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傍晚9点。出机场看到了来接我们的北台湾科技学院的老师们,很和蔼的对我们说欢迎来到台湾,欢迎来到北台湾科技学院。机场合照之后就坐校车去到学校。在车上,北台湾科技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的张婷主任给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和我们来台的安排。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和第一次见面的老师们都欢声笑语的,心里感觉很甜蜜。

到了学校门口的时候,我看到了学校大门的牌匾,心里对自己说:台湾,我真的来了。去到宿舍,迎接我们的有一男一女两个教官,很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帮我们搬行李整理宿舍。在12点多的时候,我们终于爬到了自己的床上,开始了来台后的第一个夜晚。宿舍很好,宽敞明亮,从窗户往对面望去可以看到台北101大楼及台北部分夜景,我们5个女生都对宿舍很满意。

学校是13号才正式开学,我们早来了一个礼拜,所以这一个礼拜,我们打算先自己去台北市逛逛。我们去的第一个地点是士林夜市,这里的小吃很出名。我们吃了很多小吃,肚子都撑了。后来又跑去离学校很近的淡水,逛了淡水老街和渔人码头,景色好美。

一周过去了,学校正式开学了,我们开始了选课。我属于国际贸易系一年级,但是还选择了一些企业管理系的课程。经过一系列筛选,我选了9门课,分别是行销学、管理学、实用英语、国际贸易法规、零售业管理、国际运输学、国际企业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和消费者行为。我本身是物流管理专业,但是这边的课程和福州的学校有些差别,所以只能选一些管理的课程,我觉得还是很实用的。

报完了课程,学校有举行烧烤,新生都要参加。因为我们来这属于一年级,所以我们也去参加了班级的烧烤。这是头一次和台湾的同学相处。刚开始觉得很尴尬,不知道讲什么。但是没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聊了很多,感觉台湾的同学很亲切,有困难也帮了不少。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集体的烧烤,自己亲自烧烤也学会了不少东西。

紧接着就是正式上课了。到了教室,看到桌椅和教室的摆设和大陆的也有些不一样。教室里有空调,走廊里有饮水机,有很好的阳台,班级的墙壁上绘有图画,给人的感觉很轻松。上课了,不过老师通常都会迟到,学生就更是会这样了,很少有见老师和同学都一样准时打铃了就开始上课的。老师上课也很轻松,会讲一些著名企业的例子,我们听了感觉容易理解。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也很好,师生之间也很像朋友,关系处的好多了。

在学校上课真的很轻松,同学上课进进出出的,接电话的、听音乐的、玩手机的、吃饭的、聊天的,想坐在一块儿还可以把桌子拼在一起。还有带宠物来上课的,上着课来回窜座位的、没书本的。

这就是与大陆教学的区别,实在太过轻松。不过我觉得这样子不好,会懒惰,所以我去上课还是会遵守时间,打铃了就坐在教室里,不管有没有人来教室上课,老师是否会玩到。同学和老师不在,我可以先看会儿书。上课听讲的时候我也是坐最前面,很认真的在听老师讲课,但台湾的同学会想着往后面坐,上课也不怎么听讲。我觉得上课来回进出、吃饭、听音乐、聊天等行为都是对老师讲课的一个不尊重,所以我也不做这些事情。

台湾的学校买书是要自己和班代讲的,自己要买什么书是自己决定的。因为台湾的书质量很好,但价格贵,所以是自己想买书的话才订。这和大陆是不太一样的,大陆的学校一般都是学校统一订的书本,然后开学时候统一发的,一般不能自己选择,也不能退个别的书。在台湾,还可以像上一届的同学买旧的课本,不一定要买新书。买旧版的书也可以,没有规定一定要新版。书也可以去影印,不一定要买书。

我所在台湾的学校北台湾科技学院,在台湾来讲它的机械系是非常好的,在世界上来讲都是很好的,技术很先进。学院有很多机械系的学生都会自己动手做机器人出来,并在台湾乃至国际获得很多重大的奖项,甚至得到了金牌。学院里有个机器人博物馆,里面有很多机器人展览,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这里观赏。学院的餐饮系也很好,学生会自己动手研发出餐点、饮料,还在学校里贩售,业绩也很理想。学院在平时的课程中还加入了高尔夫球运动、日语的学习。日语会学三、四年,作为学生学习的必修课,这无疑又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多了一门外语。

学校还会组织很多活动,学生会也会举办很多特色的活动,给我们的业余生活带来了精彩。像是在中秋节的时候有中秋晚会,请来了很多歌唱明星,让我们过了把瘾。还举办过内蒙古文化展,展出了代表内蒙古草原文化的陶瓷、壁画、乐器等,还在户外进行烤羊肉的活动,学生可以去免费品尝羊肉。现场还有白马驾到,供学生一骑,足时体验了一把。

学校经常有演讲,请来各个领域的人物来做报告。我听过的就有天文报告、美容报告。学生可以免费观赏,有时还会有赠品,真是不错。学校的图书馆也很棒,书很多,类型也很丰富。在最顶楼还有小型影院,可供学生免费观看。在学校的网站上,还有一些免费的资源供我们学习。比如说英语ABC,可以在上面学习英语。各个系部有各自的主页,资源各不相同。学生还可以到系部办公室里免费上网,看杂志,和老师交流。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之外的生活是相当丰富,这些在大陆的学校并不是可以都能够做到的,有的话也很少。

学校的老师也很关照我们。上课的时候举例子会加入大陆的一些例子,平时下课会时不时的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有帮助的时候,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让我们心里美滋滋的。宿舍的教官也很照顾我们,生病啊、做的不好的地方也很照顾和体谅我们。同学也很帮助我们,很好相处。平时老师和同学看见了我们都笑着打招呼,帮个忙都会说谢谢,心里自然感觉好,所以我也养成了看到认识的老师同学也会打招呼问好,买东西的时候也会经常说谢谢。我觉得台湾人会经常和你讲谢谢、对不起,很有礼貌。

学校在每月的月底还会为们陆生举办陆生座谈会,学校的校长、学务长、主任都会到场,和我们聊天,问我们的生活习不习惯。当月有陆生过生日,还会为他庆生,我们可以吃到蛋糕、喝到饮料,还可以和他们唱卡拉OK。这与大陆也不同,一般见不到校长这些比较高的校领导,彼此没有什么交流,甚至到毕业也许都没见过。学校还会在休息日带我们出去玩,带去桃园慈湖、动物园、三峡老街、故宫等。最主要的是免费让我们去日月潭玩2天。平时校长还和一些领导去宿舍看我们,发给我们凤梨酥、饮料,着实很温暖。

学校的很多课程都要求做报告或者PPT,有的要上台演讲。我在大陆的时候还没有接触到做报告,刚开始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做,觉得没有头绪。经过老师的很多次分析解答,我总算是明白了大概,开始做了。

还记得第一份报告,我用了很久的时间才完成,但心里很忐忑不安,总怕做的不够好。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居然很满意,说写的不错,我心里顿时打消了很多先前的顾虑,心里也放松了很多。后来又连续的做了6个报告,我越来越熟练,不像先前那么的慢了。但是第一次做口头报告的时候我还是比较不成功,没有顺便充分,被老师指出不少不足,那时的心里难过极了。后来老师安慰我,说我口才不错,讲话很快。我对先前的报告才总算放下了悬着的心。再后来又上台做报告的时候我就比第一次好很多了。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一个挑战。我经过努力,战胜了自己,同时也积累了经验,是不小的收获。

这次来台湾的这四个月中,我相信我们这12位去台湾的同学都有很多感触,同时收获到了不少东西。这次去交流学习,一定会在我们的人生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现在已经开始下一批新的赴台的同学的申请了,我鼓励那些想去台湾看看的同学们报名,你们一定会收获颇多,不会觉得后悔的。同时,我也想对下一批即将赴台的同学提一些建议。选课的时候不懂的就要问老师,看哪些课程是和自己的专业是相关的,不要自己凭自己想象的去报。在台湾的学校的时候能考一些证照的话就努力去试试,多参加学校里举办的活动,多去听演讲。东西不要买太多,否则回来的时候真的很难带回来。平时多省着点用钱,要不然最后都不够用了。在台湾的时候要抓紧时间多出去走走。学习的时候就好好听讲,玩的时候就要好好玩。

篇3:※※高级中学赴台学习心得

自2010年1月海峡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 搭乘经贸合作的高速列车, 两岸文化与教育交流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协议签订当年, 台湾70余所高校从大陆招收了2000多名交换生;次年, 台湾进一步开放了陆生赴台就读学位, 并采认大陆高校学历, 以吸引大陆优秀人才。

当前, 对台交流是中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一脉, 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推进大陆学生赴台交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十六章第五十条提出:“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 创新合作模式, 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一章第二条工作方针支出:“坚持把服务大局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 着力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着力拓展与台港澳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第九章第三十二条提到:“提升与台港澳教育交流与合作水平, 积极推动闽台两地学生互换, 持续选派学生赴台学习。加强两地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第四章第二节提出:“推进教育交流合作。扩大区域内高校对台招生规模, 推动区域内学生到台湾就学。”从上述政策文件和教育事业战略布局上可以看出, ECFA签署后, 党和政府对推进学生赴台学习交流高度重视。

1 准确把握加强赴台学生服务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

陆生在台学习, 面临生活习惯、思想状况、学业任务等多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台湾地区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与大陆差异大, 大陆学生赴台初期面临着很长的适应期, 如何在政策上进行保障、实际管理措施中对赴台学生进行指导、维护, 显得十分重要。从这个角度讲, 不断加强赴台学生服务与管理, 有助于保障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切身利益, 保障交流学习的顺利进行。

1.2 有利于促进校校间的深入交流

师生交流, 只是两岸高校交流合作中的一环, 除此之外, 还有教学、科究、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合作空间需要拓展。强化赴台学生管理, 既涉及大陆派出高校, 也涉及台湾接收高校, 是一个双向二维的协同化工作。在努力做好这项管理工作过程中, 同时为双方提供了契机, 有利于促进校校间在管理理念、管理范式方面的借鉴和交流, 推进合作的纵深发展。

1.3 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利益

大陆学生赴台学习, 不只是单纯的教育交流活动, 还涉及意识形态、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潜藏问题。对赴台学生加强教育引导、管理疏导, 确保学生不被宗教异端和民族分裂势力所渗透和颠覆, 不仅是学生个人和学校的利益所在, 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大益所在。

2 ECFA协议签署后大陆学生赴台学习服务与管理现状

根据前文分析, ECFA协议的签署给海峡两岸的学生交流提供了一个优质平台, 这也必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两岸的交流活动中来。为了给学生提供一套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管理体系, 本课题组专门针对目前陆生赴台的情况, 从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赴台前准备、赴台后台方教务服务、及赴台后台方为陆生提供的教辅服务四个方面入手, 了解大陆学生赴台学习服务与管理的现状。本课题选取了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厦门理工大学及个别有过赴台交流学习经历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54份, 文中所涉及数据均以此总人数为基础。根据样本中情况 (表1) 可以看出, 此次调查的对象群体男女比例均衡, 男生人数略高于女生, 文理科比例基本持平, 符合基本外派的情况。在参与赴台学习的学生中, 家庭居住地多居于县城以上级别地区, 开放程度和经济水平相对较高。他们的家庭年净收入大部分在十万以上, 属于比较宽裕的家庭环境, 同时我们不难发现, 在台湾一学期的学杂费用9000-20000之间, 几乎是国内学杂费的3-6倍, 相对经济压力非常大。

从表2调查数据中不难看出, 学生在申请去台湾交流的前期准备过程及门槛相对较低, 大部分学生如果在经济上没有负担, 满足学校“无重修”、“无违纪”等基本要求即可申请作为交换生到台湾交流, 同时手续办理也相对简单。大部分学生在赴台交流之前接受过辅导员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在交流过程中, 每期参加学生人数很多, 但很少配有专门的指导老师, 大部分外派的老师都能够受到学生的喜爱。

鉴于大陆与台湾的教学等方面诸多不同, 本课题小组专门选取了基本教务服务的一些方面进行对比, 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首先是课程形式方面, 在课程设置上, 赴台学生返校后一致认为台湾大学“理论与实践兼并”的课程设置更具有实用型和吸引力。授课教师组成也具有专业性特点, 除了在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之外, 还有专业人士、商界精英等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课堂授课形式开放、活泼、而且自由, 可以随时交流。再者, 在选课过程中学生更具有自主性。选课系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此外, 我们不得不注意到的是, 在台湾的教学环节中, 对教师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非常强烈, 不管是对课堂内容进行录音或其他非直接手段获取的教学内容, 都要经由任课教师的同意才可以进行。

学生在抵达台湾开展学习生活, 大部分的时间与教辅工作密不可分。我们从调查中发现, 部分的台湾大学有针对陆生的入学教育, 而更多的是发放相关材料供学生自学和自我了解, 或采取说明会的形式了解当地相关法令、学校及课程。同时, 部分学校在课外辅导方面鼓励参与导师定期召开之导生聚会, 分享生活与学习心得。也有一部分学校没有为学生安排课外辅导。实习方面, 学校根据所就读系要求, 允许陆生参加校内外实习课程, 同时陆生参加实习的资格取决于驻台时间。如果实习场所另有相关限制, 应遵循其规定。也可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性社团或其他学习活动。台湾高校有提供相关的学术交流, 陆生可申请参加在台学校与其他国外大学、机构办理之学术交流活动。而且可视学习需求自由选择参加校内外学术性活动, 如讲习会 (seminar) 、工作坊 (workshop) 、学术会议 (symposium) 、学术研讨会 (conference) 、论坛 (forum) 及展演活动。

在台期间, 学校定期有咨商辅导组及心理咨商辅导中心会, 大部分学校采用导师制, 导师将视情况给予最亲切的帮助。鉴于大陆与台湾两地的校园文化差异, 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过半数的学生参加当地的学生社团, 甚至有学生参加两个以上的社团。在访问中, 我们了解到台湾书籍相对定价较高, 图书资源比较丰富, 便于下载一般期刊可以借阅或复印, 能够满足正常的学习使用。同时台湾高校比较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学校会提供系统的职业生涯探索测试, 而且部分学校提供证照资讯协助。此外, 在台湾期间, 陆生参加原学校组织或第三地区投保相关医疗保险。

3 持续完善赴台学生服务与管理的措施、方法

3.1 成立专门的机构

各高校应着力探索管理制度上的长效机制。首先, 高校应在党委的领导下设立专门机构,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赴台学生长效管理工作。其次, 要结合校情实际, 研究制定赴台学生遴选、手续办理、闽台两校交流对接、学生赴台期间管理、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等具体措施, 完善赴台学生管理机制体制。再次是要形成跨部门合作联动机制,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外事部门、办公室、安全保障部门等要通力合作, 确保赴台学生全过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守住关口质量

赴台学生肩负着两岸学术交流、文化联谊的重要使命, 高校做好学生报名审核和选拔工作, 意义重大。一是要选拔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兼备的学生作为“3+1”、“2+2”等合作项目的赴台学生;二是要选拔那些能够到台湾真正学到先进知识的对口专业学生, 比如管理、国贸、机电、电子等专业, 台湾高校在这些学科具有很强的优势, 也具有相应的产业支持, 选择这些专业进行教育交流, 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才实学, 也有助于促进大陆在该领域高校的发展。相反, 对于语言类、历史类等专业, 进行赴台交流的意义相对小了很多。

3.3 加强行前培训

为了向台湾师生展现大陆学生的良好素质, 同时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交流学习任务, 大陆派出高校应重视对赴台学生进行至少一周的行前教育, 加强文明礼仪、安全教育、行为规范、赴台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此外, 赴台前, 学校还应和学生签订权责明晰的《协议书》, 对学生在台湾的活动进行规范化的书面约定, 保障后期管理有据可依。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制作赴台须知手册或服务手册。

3.4 选派优秀的指导教师

近日,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赴台学习交流管理工作的通知》 (闽教合作〔2014〕11号) , 文件要求“今后凡选派10名至50名学生赴台学习交流的学校必须至少配备1名专职教师带队管理;选派50名至100名学生的必须至少配备2名专职教师;选派100名以上学生的必须至少配备3名专职教师”。赴台指导教师担负着在台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服务管理工作重任, 起着联系校与校、校与政府之间的信息桥梁作用。高校务必重视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 选派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学术水平突出, 并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的优秀教师赴台, 负责学生学业指导、思想动态管理、生活服务和突发应急事件处理。

3.5 强化过程管理

学生在台就读期间, 事无巨细、因人而异, 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高校应特别注重过程管理, 着重抓住三个主要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课程管理。台湾高校在课程安排上比较灵活, 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较高高。大陆高校如果不加强赴台学生选课指导, 极易造成学生修学课程脱离大陆地区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计划, 达不到本专业的毕业要求, 给后期的课程学分认定、学位评定造成影响。二是加强思想管理。台湾地区政治情况复杂, 思想教育任务艰巨。大陆高校应着眼于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底线, 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 加强与在台学生的交流沟通, 确保学生健康发展。三是善于运用网络技术提升管理水平。传统的管理方式毕竟适应不了两岸空间距离远、社会制度差异大的现实状况, 高校应充分运用email、QQ、微博、微信、飞信等便捷快速的现代网路技术, 将母校的时事资讯、管理要求、关怀关心等及时传递给在台学生, 减少他们与大陆母校的疏离感。同时, 要善于运用上述现代网络载体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及时作出判别和处置, 保障信息沟通的及时、准确、高效, 把服务管理平台前移到在台学生的身边。

3.6 做好返校后的后续工作

学生返校后, 面临成绩认定、在台修学学分认定、班级回归等问题。高校教务处、学生处、学生所在院系应做好后续的服务管理工作, 及时采取召开座谈会、电话了解等方式, 帮助学生解决返校后面临的实际问题, 同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 为今后改进赴台学生管理工作、提升育人水平奠定基础。

摘要:本文从赴台学生服务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入手, 结合大陆学生赴台学习服务与管理现状, 分析持续完善赴台学生服务与管理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大陆学生赴台学习,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江晓珊.两岸台生、陆生互动往来研究现状综述[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4 (01) .

[2]高绮.加强赴台交换生教育管理工作——以北京高校为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3 (04) .

篇4:浅谈赴台考察学习职业教育的成果

关键词:台湾考察;职业教育;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

中图分类号:G71

2015年1月23日至1月30日,我非常荣幸参加了为期八天的赴台考察学习活动,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次十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在台期间,我们参观考察了朝阳科技大学、弘光科技大学、大葉大学、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嘉南药理大学、建国科技大学和国立勤益科技大学等院校,对台湾的职业教育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和思索。台湾同行的热情接待,引导参观,主动介绍,彼此良好的互动,学校与社区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成功做法和有效经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真是受益非浅。

在台湾考察期间,我们考察了台湾几所院校的校园文化、基础建设,并与学校师生亲切交流;了解了各院校的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参观了各院校的图书馆、教学楼以及实训教室,并在国际交流厅与各院校校长、校务顾问兼两岸交流中心主任、各系部主管就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专业设置、招生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等双方感兴趣的议题进行了对口交流。下面我就学习交流的成果汇报如下:

一、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在台湾,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简称“技职教育”。高职教育是台湾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由于台湾的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类型转轨,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这给台湾的高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二、台湾职业教育的特色

台湾的职业教育修业方式和教学方式初步实现“学制弹性化、入学方式多元化、课程多样化,并与终身教育,职业证照制度相互配合”的技术及职业教育体系。

1.在办学理念上:大力宣传“终身教育”观念,强调以“重学力”取代“重学历”,加强学生通识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各学校普遍开办“延教班”,为在职学员提供学习机会。

2.在修业方式上:实行学分制管理,不同学制及不同学校之间的相互选课已经开展,并将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使学生得以采取“随时进出”和“零存整取”的方式完成学业。

3.在办学方向上:尤其值得借鉴的是,台湾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所谓的校企合作指的是,企业单位、教学单位共同合作,把学生教育好,企业提供给学校比较稳定的实习和勤工俭学场所,学校派员协作管理,學生毕业后优先把毕业生推荐到这些单位就业。对学校来说,校企合作这种模式使得校舍、师资等教学资源得到综合利用,每年可以同时招收两个班级,连轴转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有一个学习和工作两不误的路子;对学习困难生(差生)而言,也找到了学分弥补的机会,理论不足的学分,通过实习和考证获得;对用人单位来说,有了一批比较稳定而且素质较好的员工。

4.在教学内容上:十分重视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和技能实训培养:台湾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品行和操守教育是十分重视的。我们每到一处交流,各个学校校长们谈论最多是教育愿景,他们通常把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放在首位。

在技能实训的重视程度上,我们深有感触。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各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朝阳科技大学,该校把职业技术实践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看成是生命线,不但在实训设备的投入上舍得花大本钱,还争取到了台湾职训局审定的技能检定场地,一套设备两种功用效率高,学校的实验室,这是学校最有价值的地方。

此外,各个学校对各种技能竞赛十分重视,通常提前一年就开始做准备。项目组通常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位教师指导。技能竞赛项目都计入学分,在教学计划中列为专题研究。由于学校重视,我们看到了各个学校的作品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各校把实训投入作为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来抓,不仅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场所,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台湾职业院校的管理方式

在台湾,教师是大家比较羡慕的一个职业,教师工资按照从教时间逐步递增,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比较高。根据我们考察情况看,感觉到教师参与管理力度比较大。

1.在学校管理上,注重家长参与

在台湾,学校普遍设立家长委员会,并参与管理,发挥很大的作用,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比起我们现行的家长通气会议,有更大的拓展。据了解,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有一份指导性的意见,各个学校根据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家长委员会的编制根据每一个学校的规模和家长的意愿而定,由全体学生家长选举产生,由他们代表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一般每学期至少开二次会议,一次面向学校,听取学校的汇报工作,另外一次面向全体家长,平时,这些委员随时可以参加学校的行政办公会议,还可以代表学校对外进行协调的工作,和社区有关部门联系,家长委员会介绍学校发展的近况,起到桥梁和沟通的作用。

通过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提高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认同;家长代表深入介入教育管理后,由他们做其他家长的工作,效果非常好;学校的各项措施由于有家长委员会作为咨询中心,促进规划合理,学校也乐于把重大的事件向家长委员会汇报。

2.在教学管理上,注重因材施教

台湾教育同行认为,约有15%的学生,其升学欲望不高,就业意向和职业倾向性比较明显,或有轻度智力障碍,或家庭困难等原因无法完成正常的学业。为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的潜能,实行因材施教理念。台湾教育当局决定:除了实施“校企合作班”教学方法、将“延教班”纳入正规学制,正名为“实用技能班”之外,还大力开展特殊教育,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

3.在学生管理上,注重以人为本

我们特别注意到,各校普遍成立辅导处,它和学务处、教务处、总务处一起,负责对学生的生涯规划的设计和辅导,内容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人际和谐相处的技巧等等。对学生的辅导方法多样,设有学生导师(类似班主任)、个人咨询办公室、辅导中心,经常开设辅导讲座。各校还设立“生涯规划”课程,设立军事教官制度,负责学生的军训和日常生活管理,平时进行严格的纪律督察,评比校园秩序冠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美化校园,在朝阳科技大学,所有的校园卫生包含厕所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清洁的。

为期八天的考察学习结束后,考察团的所有老师们一致认为参加此次学习交流收获颇丰,不仅学习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交流了经验,还加深了对两岸职业教育的了解,并认识到两岸的高等职业教育相互间有诸多对应相通及可借鉴之处,今后将继续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投身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院后示范院校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篇5:※※高级中学赴台学习心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充满深情留念和美好憧憬的日子里,你们作为我校第一届幼儿教育专业第一批赴台学习的同学,肩负着全校师生对你们的期望。你们将要勇敢地去迎接新的挑战,最终为把自己锻炼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而努力奋斗,我为你们感到高兴、自豪,并谨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预祝你们此次赴台学习能够圆满、顺利!

在此,我向你们提出以下几点希望:

一要时刻提高安全意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别是此次远行,一路上要听从带队老师和台湾校方的安排,并预祝同学们一路顺风。

二要珍惜此次赴台学习机会,认真学好专业技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不懂的地方要多向老师们请教,做到不懂就问。保持终生学习的心态。

三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此次前往台湾,是去学习,不是去游玩。同学们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敢于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更不能打退堂鼓,要树立新形象,充分展现中华学子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品质。

四要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到台湾后,你们就是一个团队,一定要做到相互帮助,相互照应,听从指挥,经常和家长以及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在台期间要遵纪守法,尊重当地民俗,服从所在学校的管理,珍惜友谊,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赴台学习的18位同学们,你们从中华放飞理想,走向台湾,这只是人生辉煌的一个新起点,你们要继续努力,奋力拼搏。我相信,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你们一定要为中华高级技工学校争光添彩!

篇6:赴台参观考察心得

为借鉴台湾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拓宽农业发展的思路、不断开创新的农业创新局面,由农业局、农广校组织的赴台农业考察交流团于2018年6月1号至7号奔赴台湾,就台湾的精致农业、现代农业及农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学习考察。时间虽短,但考察团在紧张有序的组织安排中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此次考察学习的效果好,收获大。

我们一行20人在农广校李校长和王校长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台湾农训协会、阿里山茶厂、屏东农业大学、台一生态农场、向阳农场并拜会了高雄市农业和中华海峡两岸促进会,通过实地查看、会议座谈、交流发言、疑难征询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台湾农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考察中感觉台湾农业大概有以下几点:

1、政府的严格保护和有效扶持

可以这么说,台湾的现代农业是在台湾当局政府的倾心培育和精心呵护下成长壮大起来的。由于农业曾是台湾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失去比较优势之后,台湾当局开始实行农业生产和贸易的保护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一是农产品的价格支持,二是农业生产投入的补助,三是直接投入补助。

2农会组织功能齐全且运行规范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台湾的农会组织网络健全,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都有农会人的身影和足迹,深受台湾农民的欢迎。农会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十分规范的农民组织。根据台湾农会法,农会分为镇(市)农会、县(市)农会、省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各级农会既是独立的法人,可以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业务,又与上级及其他农会之间相互配合,下级农会接受上级农会的指导,各级农会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组织网络。农会的主要功能有:一是农业推广,业务主要包括协助政府执行农业政策,推广优质品种、生产资料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等。二是供销经营,即办理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政府委托的业务经营,设立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利用农会的功能优势,投资兴办会员和农民个人力所不及的设施设备和生产项目,包括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仓储设施、包装物流、实用农机具等,还兴办农业金融业务,涉及农业存贷款、农业和农民保险等等。

3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运用能力较强

技术改进、品种改良、结构调整、效益提高是台湾现代农业的特征,而这无不得益于台湾农业的科技创新及其应用。随着台湾现代农业的纵深发展,台湾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的创新研究和实际应用,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目前,在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4、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健全且管理严格

追求农产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是台湾现代农业的一大特色。为了台湾现代农业的精致化和可持续发展,台湾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视。首先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农产品安全标准。目前针对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规有:《食品卫生管理法》、《农药使用管理办法》、《农药残留检测要点》、《蔬菜安全管理办法》等等

考察中最大的感触就是,台湾农业地域特色非常鲜明,区域化生产相对集中,差异化互补发展,产业规模适度,精品意识强烈,注重无公害、生态化、有机化,而且农业产业链条发达,质量监管比较到位,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最后,感谢农业局、农广校给我们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会根据所见所学,结合实际,寻找更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模式,更好地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篇7:关于赴台学生心得

初到台湾,是九月初,已入初秋,天气不算很热,但是对于东北孩子的我,还是有些不适应,太阳很晒,感觉一运动就会流很多汗。还好室内有冷气,吹吹冷气就会好很多。

饮食不是很习惯,台湾的食物偏甜口,宿舍不可以做饭,我们都要吃便当街的便当,以鸡排饭猪排饭为主,不是很健康的感觉,都是油炸的。小吃比较贵,尝尝可以,不适宜填饱肚子,因为算下来真的很贵。

台湾的文明程度很高,公车都是先下后上,有秩序的排队,博爱座会一直为有需要的人留着,一般不会有人占用,公车上的人们讲话很小声,没有大声讲话和接电话的人,也没有吃东西的,比较注意环保。社会治安不错,不用担心会被抢劫等等。岛民很热心,问路绝对会告诉你,还经常有人主动带你去,我在台北遇上台风,又找不到客运站,眼看就要错过回去的客运,恰好遇到一位好心的阿伯送我去了客运站,使我安全抵达我住的城市。特别需要说明,那位阿伯还是跛脚,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必帮我,但是他说出门在外,谁都会有困难,帮一下没什么的,我至今都会记得他对我的帮助,萍水相逢的阿伯,让我学会感恩。

台湾的消费水平比较高,基本上是大陆的5倍。

旅游篇:

这四个月我几乎走遍了台湾岛,台湾的自然景色很美,最令我怀念的我们一些大陆交换生和几个台湾同学,组成一个20人小组游花莲,这趟旅途,使我们收获了快乐和友谊,回来之后我们还相互保持联络,我们的`友谊不分地区,不分学校,友谊天长地久。

比较有意义的是参加了宿舍组织的一次原住民参访活动,早上7:30分我们集合了哦,认识了小组的同学,即将开始我们一天的美好旅行。大概是上午十点钟吧,我们到达了目的地苗栗“嘎嘎欧岸文化部落”由这里的赛夏族原著民带领我们开始愉快的一天,先是教我们砍柴,然后做竹筒饭,打麻吉。哈哈,自己做饭好好吃哦~下午呢,我们了解了赛夏族的文化,观赏了他们的矮灵祭舞蹈,后来他们邀请我们一起跳舞,好开心呀。傍晚,我们自己做了螃蟹和蜻蜓,这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哦。

台湾是一个美丽的岛屿,居住着各种族群,其中原著民族约有49万人,各族群拥有自己的文化、语言、风俗习惯和社会结构,对台湾而言,原著民族是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根源,也是独一无二的美丽瑰宝。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增进了交换生、侨生与台湾同学之间的互动,不仅学习到了不同的文化,也让我们学习彼此相互合作与帮忙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了解了原著民文化,透过真实的参访原住民部落及听讲导览解说,让我了解到原住民的历史、发展、生活、宗教及信仰,真正亲近感受到台湾原乡文化。

学习篇:

我在台湾修读的是研究所的课程,台湾高校对研究生的选课没有很严格的限制,所以我有幸选到了博士班的课程,台湾的研究所授课很精致,开班以五人起,十人止,课堂很轻松,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也会有意见不统一争论到很长时间。

篇8:关于赴台学生心得

明道大學是一所國際性綜合類大學,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同學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会让我更加体会到团结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在言行举止方面我们都时刻保持谦逊有礼。由于大家都是亚洲人的关系,但从面孔是无法分辨出国籍的,英语就成了大家初次见面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以前在大陆大家不太在意的英语口语,在面对他国同学的时候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点我们的确逊色于台湾,不过因此也使我们找到了需要进步的方向

在生活方面我们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同为大陆交换生的安徽舍友和福建同学对我们十分照顾,比我们要早来一个学期的他们对台湾了解比较透彻,这让初来乍到的我们十分安心,这次交流学习也真的让我明白了出门靠朋友的意义

在学习上,专业课老师都十分照顾大陆学生,课下都会有意询问我们的听课情况,他们的课程会根据我们的领回程度来做调整。我们的导师还特意邀请我们一起吃饭,询问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出现任何问题,他都会帮我们一一解决,这里的老师也十分爱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有空的时候,他们还会带大家一起出游,亲自担任导游,这也是我们领略到的不同的风土人情。

篇9:赴台考察学习有感

我们上海参加海峡两岸成人及社区教育学术研讨会的全体成员在季院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考察了台湾师范大学、暨南国际大学成教所、中正大学成教系、高雄师范大学成教所、台北松山社区大学、新竹市家庭教育中心、台南社教馆、台东社教馆。台湾同行的热情接待,引导参观,主动介绍,彼此良好的互动,学校与社区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成功做法和有效经验,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了解了台湾,真是受益非浅。在考察学习中他们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我启发最大。在终身学习的推动之下,台湾对社区学习相当关注,其内容多样化,方式多元化,机会更为开放,参与的民众越来越多,呈现蓬勃而多彩多姿的现象。台湾的社区大学首度在1998年出现,其发展速度迅速,遍及全台湾,台湾专门制定了《终身学习法》,把社区大学定位非正规教育体制外的终身学习机构。社区大学有明确的理念与目标,有多种类型的课程规划,有严密的组织、师资,一定的经费,我们参观的社会教育馆及社会教育站共同形成了有机的网络系统,在社区学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台湾社区教育的特点是学校社区化与社区学习体系构建。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结合,是台湾国民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台湾地区教育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强调学校教育要顺应世界教育的潮流,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助,社区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扩大,各所学校要应以教育青少年为己任,而且应该以教育全体社会公民,实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

中学与社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社区方面看,社区是一个教育的基本单位,社区发展的目标有赖于学校教育来完成,而学校教育又必须依靠社区的支持与合作,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从学校而言,学校是实施社区教育的主体,一方面学校在师资、设备及图书等方面为社区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师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协助社区发展。以至善国中为例——大仑尾山社区终身学习理念:以尊重生命教育为主轴核心。开启忘龄之多元智慧浅能,完全学习为快乐半径,实现社区居民人人感恩负责、健康美丽、幸福丰足与创新之新仙境社区。圆满人与自己、人与他人和人与自然之人生价值,创新文化、艺术生活化提升融合语文、文化、艺术与健康生活形态之温馨满足生活。以社区教育实践,“习”大爱、展春辉、化谷丰、转水能、育仙境、居乐业“。活化社区关怀力、创新力、环保力、经济力、艺文力、阅读力与竞争力。学校结合社区资源进行课程教学与

社区学习,连结跨领域团队促进会,整合社区资源建构社区学习资源体系,从而建立学习型社区,拓展课堂教学到社区生活空间,推动社区终身永续学习,他们的学校社区化与社区学习体系构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是在中学工作的,我们在教育中也强调学校教育与社区结合,我们学校的资源如操场、图书馆、乒乓房等也向社区开放,我们也整合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社区的博物馆、工厂、商店,到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到马路上开展交通小卫士活动、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但这些与台湾的社区教育相比较我觉得差距很大,差距之一:终身学习的理念缺乏;差距之二: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差距之三:缺乏一支尽心尽责,不计时间不计报酬的高素质义工队伍;差距之四:领导、经费、师资最终归哪个部门负责、检查、落实等等。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解决,那么上海的社区教育肯定也会呈现一派蓬勃向上的景象,这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和谐社会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我在参加海峡两岸成人及社区教育研讨会的同时,游览了台湾的名胜古迹,台北的新地标101大楼,高达508米的建筑,融合东方古典文化及台湾本土特色,造型宛若劲竹节节高升,柔韧有余,象征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建筑意涵,运用高科技材质及创意照明,以透明,清晰营造视觉穿透效果。

台湾的故宫博物馆内典藏历代文物艺术精粹,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雕刻、善本图书、文献档案等,这里收藏稀世珍宝60多万件,其收藏的年代几乎涵盖了整个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

篇10:赴台交流会学习总结

人生就像坐火车,在不同的时间到达不同的站点,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路途。也许我们的人生就如同坐在硬座车厢里的众生相,经历着相同的终点却不同心理不同遭遇的旅途,我的台湾之行即是如此。

很庆幸自己能和其他的6位同学一起在台体味交流生的学习生活,在台湾一学期的交流让我看到了两岸在教学、考核、课程学习上的不同模式,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4个月的台湾之行,就这样结束了,既短暂又漫长,有喜也有悲;但在大学四年里有这样的一个经历,是我一生珍贵的回忆。

4个月的台湾生活,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值得回忆;这的讲述的事情,但落笔写心得,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台湾的人,台湾的事,台湾的物,还有在台湾的我们……

出发

其实,起初报名参加这次与台湾中国科技大学的交流学习活动时,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入选,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里递交了报名表,而且一开始也只是想借此机会到处走走看看,开阔一下眼界。当得知我入选做交换生时,非常的开心。

在赴台前的准备工作很多,有很多的手续要办理,所幸的是这些繁琐的手续我系杜苏主任和人文系雷德生主任都帮我们办理了,减少了我们很多的麻烦,当然相对来说老师就辛苦了,真的非常感谢杜主任和雷主任。尤其是杜老师,在出发之前还一直关心着我们,至今我还深刻地记得:要带一些感冒药和拉肚子的药,因为怕水土不服;证件要单独放一个小挎包,出入境要无数次用到,要方便拿的,不要和钱放一起;要随身带一支笔,过关要填表;只有两天就要出门了,再好好想想,还有缺什么没有;以后不管开什么会都要记得带笔记本,做好必要的记录;要学会懂事,你们是一个整体,你们代表的是阳光学院的形象等等关心的话语。我们都非常的感动,杜主任为我们想的很周到,一直以来的千叮万嘱,我们从不觉得啰嗦,而是幸福地呢喃,我们知道您一直都在想着我们的事,关心着我们。

在起初,我并没有意识到我要以交换生的身份去台湾学习,总感觉去台湾和在阳光学习应该没有什么不一样,不过在漫长的办证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我真的要去台湾了,而且是作为交换生,在台湾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毕竟我们代表着大陆的学生,也代表着我们阳光学院,我们是一个整体。

台湾初印象

在飞机上俯瞰这个小岛,满眼清新的绿色,很宁静。 在到达台湾松山机场的那一刻,我就觉得没有什么距离感,或者说一点都不感觉到陌生,同样的肤色,同样的语言;同样的街道,同样的车辆……

当我们到达中科大的时候,真的非常的惊讶,中科大为我们安排的宿舍非常漂亮,虽说临行前,我们有透过上一届福大的交换生了解到我们将要住的学生宿舍非常的漂亮、环境非常的好,但是当我们亲眼见到的时候,还是有点超出我们的想象。这里的绿化确实很好,校园虽然不大,但规划很合理,各种植物把校园点缀得很美。

刚到中国科技大学的当天晚上,接待我们的两岸交流中心的老师、宿舍管理员和工读生都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中国科技大学两岸交流中心的谢尧宏主任带我们到他的办公室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他还让两岸交流中心的老师给我们准备了晚餐。吃过晚饭,中科大的老师带我们去超市买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回宿舍后,他们又很热心地给我们讲解热水器和空调使用方法,以及衣物的清洗方式(可以手洗,也可以到地下室使用洗衣机,有免费的脱水机,也可以使用地下室的烘干机)和晾晒地方(在室内,为了保证不影响外观,衣物不能挂出阳台)。让我们很快就熟悉了周围的环境;真的非常感谢中科大为我们安排了这么好的环境。

第二天上午,两岸交流中心的老师带我们到了湖口去办理了手机卡,下午返校,副校长和我们所在各系的主任和我们开了一场见面会,了解了一下我们的情况。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给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对于身在异乡的学子,初到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还略微陌生的我们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也让我们在日后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能够减少不少的麻烦,有了可借鉴之处。

第三天,两岸交流中心的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学校,带我们去参观了我们学习的地方,熟悉环境。在这一路上,老师们总是那么的耐心那么的热情地给我们讲解着,我们内心深处颇感兴奋与感激。

后来几天,还带我们去熟悉了湖口的环境,到处都走走逛逛,多了对日后我们要常住的地方的线路有了更多的了解。两岸交流中心的老师给我们制作了《陆生短期研修手册》,里面涵盖了九十八学年度行事历、关于本校、校内教学单位与各项设施、关于学习、来台须知、台湾生活,附录外交部领事事务局(台北)位置图、新竹县移民署服务站位置图、各项生活资讯。还帮我们制作了福州大学交换生联络卡,便于我们在台的联系。

两岸交流中心的老师带我们去“土地银行”办理了银行卡。上两周帮我们办理了保险。这边的老师都很热情热心,对我们都很好,为我们考虑的也都很周到。

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在政治顾虑、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方面做得很到位,我很快便适应台湾的生活。

虽说是到了新的环境,但却有一中莫名的亲切感,台湾人的热情,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

学习IN 台湾

“台湾”这个名词长久被人们赋予政治敏感性,当初赴台也曾担心过是否能适应这种气氛和环境,去到之后发现这些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台湾同学老师都很好客,很关心我们。在台湾人们很重视知识文化产权,所以书本都卖得很贵,尤其是计算器相关的外国书籍更是价高。开学初,同学们都很热心的借书给我们,甚至自己帮我们网购二手书(比较便宜)。在开学的第一周,各科老师都将教案的PPT档上传到校内网,我们可以直接登录下载,打印出来,方便课堂上的知识补充。对于我们是否看得懂繁体字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关心的问题,很幸运的是似乎我们本来就熟识繁体字,不会看书的困扰自然不存在,也许是汉字共通吧,当然大陆和台湾本来就是同文同种,语言文字自然是没有障碍的,沟通起来当然也是非常亲切的。

中科大在设施方面,提供了完善的硬件资源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方面更多地注重同学的动手机会,个人能力展示、团队合作的培养以及实物操作能力,而且台湾的大学生更加独立,与社会的接触也更加紧密。台湾高校的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并且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都非常高,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学习指导,这些都让初入宝岛,并对宝岛高校知之甚少的我们倍感温馨。中科大考核模式是多元化的,期末并不是唯一。同时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台湾学生社团激情、开放、自由的氛围。

中科大被鲜花和树木拥拢着,显得格外幽静。在这里我可以尽情的学习以及快乐的学习,时而在宿舍纳凉习作,时而在图书馆畅游书海,时而在夜幕树荫下对着月光冥想万千,时而坐于亭台饮茶小适……悠哉游哉!在餐厅就餐又是另一种风情,由于台湾人对小动物非常喜爱,所以中科大收养了很多流浪狗,每只小狗都有自己的名字吊牌,有时我们就餐时会跑来一两只觅食者,有时也会飞来一两只,因为这里也是小鸟的家;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就是完美的见证。此外在课堂上,老师们会非常细心地讲解,为了方便同学理解,有任何疑难都可随时提出,而且老师也会像朋友一样和大家讨论,以便于大家一起解决一些随机问题,老师亲切的教学模式自然很受学生欢迎。另一面同学们也都会认真做笔记并且参与互相讨论,有不同地区环境的同学在一起交流和讨论有时也会萌发出新的文化,整个课堂时而宁静有序,时而活泼愉悦,气氛很好,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在这里得到了验证。在学校的信息中心,更有提供了高配置的计算机以及各种实验设备相当齐全,高速的网络对于网上教学和网上作业也是相当的方便;对于任何使用上的疑问,工读生或是助教同学都会热心为我们解答。另外给我印象格外深刻的一点是在上课等乘坐电梯时,每一位同学都会很自觉有秩序地排队,到达人数限制就不会继续挤进去,方便大家也方便自己,对于帮大家按电梯门的同学,大家都会毫不吝啬给予一声“谢谢”。学校教学育人,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其素质教育,而在这一点上,中科大绝对是典范。

这次去台湾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学习,初到中科大的时候,中科大两岸交流中心的老师就带我们参观了一下中科大的校园,虽然中科大的占地面不大,但建设的很漂亮,校园环境很好,空气也很新鲜。虽然中科大的教学楼并没有像我们阳光学院这么多,但他们的教学设备确实相当的齐全,而且都有很好的应用到;尤其是像理工科类的专业,一些技术实验设备都非常齐全。

另一方面,在中科大授课的老师学历都很高,大部分老师都是博士学位,而且都有出国研习的经历,专业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就。尽管中科大在台湾不能算是顶尖的大学,但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可以说非常的不错。这次能在中科大学学习4个月,确实是一个很不错机会。

此外,这段期间的学习,我也感觉到,台湾的大学教育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基本上是一堂课内前半阶段讲解理论知识,后半阶段就进行实践,这样更有利于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我认为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的。虽说我们也同样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但相对于我们前半学期学习理论,后半学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的.方式,他们的方式更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在台湾的期间,另一个让我体会深刻的方面,就是不一样的师生关系。在我们的观念中,老师和学生是不一样的个体,学生必须尊重老师,老师在学生面前也一定要庄重,沉稳。学生和老师之间除了学习就不会有其他的交集。但在台湾不同,老师和学生之间是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对话不只是学习,还会是生活上的一些琐事;课间老师会坐下来和学生讨论一下棒球,或者是偶尔邀几个学生在附近的餐厅喝杯饮料、吃个饭,这些都很平常,因为他们是“朋友”。这段期间,我也感受这样的师生关系,这样亲近的师生关系不仅缩短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更有助于老师与学生一起学术上的研究。

娱乐IN台湾

这次去台湾的机会很难得,尽管学习的任务不轻,但在确保学习的情况下,只要有空,我们几个同学都会到台湾的其他地方走走看看。

回想这四个多月,收获颇丰。我们走了不少地方,台湾一些标志性的地方,我们都有去到。阿里山赏樱花,阳明山采海芋,金瓜石参观黄金博物馆、九份老街吃美食,淡水游玩红毛城、八里骑脚踏车、南寮吃海产、内湾游玩薰衣草森林,横山可多摩休闲农庄赏萤火虫(“可多摩”日文是“小朋友”的意思)、北埔吃豆花,游台北石门水库、台中兰潭水库,班级台中两天一夜游(日月潭、九族文化村、清境农场、埔里酒厂)。行管系主任和他的太太还带我们去东海吃莲心鸡爪冻,春水堂喝大大杯的珍珠奶茶(春水堂是台湾珍珠奶茶的发源地),还有逛逢甲夜市,逛台北百货公司,吃台北有名的鹅肉饭。与两岸交流中心的老师到大山背人文生态馆赏油桐花,从横山、丰乡国小左侧台阶一路上去,循着步道上的白色花朵踪迹,便渐入油桐树林;午后的凉风阵阵袭来,朵朵桐花像雪花般飘落;而傍晚时分至入夜,萤火虫要开始来报道,白天雪花步道,转眼间成为美丽的闪烁星海。端午节,阿发长带我们去红毛港观看龙舟比赛。去了台北有名的士林夜市,及各地的有名的夜市,有各种小吃和新鲜的水果,小小摊位前常常排着几十人的队,十分热闹,着实感受到了浓郁的夜市文化。元宵节我们也搭乘火车到台北,排队领花灯,还自己制作了小老虎花灯,参加台北市举办的元宵节晚会。

感觉除了少数像台北101那样现代化的建筑,这里更多的是原始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台湾的自然景观虽说没有大陆的壮观、震撼人心,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景色有不同的感触,抱着欣赏的态度去感受大自然美丽,一样让人感动。而且台湾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做得不错,环保意识也很强,无论是市区还是风景区,地面都是很干净的。我们大陆虽然有很多美丽的自然风景区,但因为环境保护得不好,导致很多美丽的景观都被破坏了……

台湾的旅游也确实做得不错,在一些交通枢纽站都会提供一些免费的观光地图,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学生和一些喜欢自助游的背包客。回来之际还不舍得扔掉,全部整理好打包回来。

四个月的细细品味,一辈子的美好回忆,我将永珍藏。

交友IN台湾

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认识了一些朋友。她们真美丽,无论是内心还是外表,她们会是我永远的好朋友。她们很勇敢,有一颗真挚的心。真正的朋友是怎样的,她们永远不会让我失望的,她们由内而外散发着光芒。在这里,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磕磕碰碰,但是有着台湾的这些朋友无私、热情的帮助,很多问题都能顺利得到解决,内心非常的感谢她们。也从她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并且,有些难过伤心的时候都是她们陪着我,我感到非常的温暖和幸福,我会永远珍惜这些朋友。

平时,班上的同学和台湾的朋友会带我们出去玩,比如去南寮、八里、九份、金瓜石、淡水等。班游时,旅游车上K歌,温泉大酒店一起泡温泉。平时还会和她们一起出去逛夜市,吃小吃。同学、朋友有篮球比赛,我们有空就会去当同拉拉队,为她们加油呐喊。在即将离别之际,我们还和班上的同学相聚桃太郎吃烧烤,千叶吃火锅。和同学、朋友们相处得很愉快,友谊也非常深厚,离别之际,十分不舍!

我觉得要很好的和台湾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的前提是: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如果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就不能够和他们友好的相处。然而想要了解彼此的想法,就需要交流,需要深刻的交流,需要发自内心的交流。这是解决误会,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前提。

台湾文化

在我的印象中,对于台湾这种孤岛的文化,不应该用一种浏览的方式去感受,而应该在每个细节中去体味。“安以轩”阳台上郁郁葱葱的植物、校园随处可见的收养的小狗、老师办公室门外挂的各种书法作品,甚至校园里的垃圾箱和募捐箱……每一处的设置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那份充满诚意的用心。

每个台湾人都很热情、耐心、有礼貌,与大陆最明显的区别是,买东西付钱时店员都会说谢谢,乘公交车下车时司机也会说谢谢、慢走,问路时路人知道我们是大陆过来交换的学生,都很关切地问我们适不适应这里的生活。

从文化方面展示了两岸的差异,自由率真的表达,文明礼貌、兼具人性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乐观享受的生活态度等构成了宝岛台湾特有的文化气息。

一些认识

来台湾后发现台湾和大陆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是有差别的.有的时候因为词的不同,感觉我像是外太空来的一样,当然,现在我也了解了不少:比如:数位=数码,雪梨=悉尼,资料=数据,记忆体=内存,捷运=地铁,欧巴马=奥巴马,杜拉克=德鲁克。另外,有一些很好玩的事情。在台湾,行和列与大陆是相反的,横的叫列,竖的叫行,让我感叹了很久(这与书写时从右往左竖着写有关)。到了台湾才了解到“半斤八两”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这里,一斤是十六两,600克。台湾人基本的交通工具是机车(也就是摩托车),而且骑机车的时候,一定会戴口罩和安全帽,所以台湾有口罩、安全帽文化,形形色色的口罩、安全帽让人眼花缭乱。

一些感慨

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了好几十年。有些台湾人对大陆的认识也是停留在七八十年代。我们曾经遇到台湾朋友的疑问:“大陆有没7-11?”,“大陆有没有出租车?”,“大陆有没有肯德基、麦当劳?”这样啼笑皆非的问题,让我们深感无奈之余,却又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两岸需要进一步的交流,而交换生就是促进交流的先驱者。改变和消除两岸的错误认识和误会,这样两岸才有可能早日统一。

End

在赴台之前,很多周围的家人、朋友都很担心我会不会遇上政治问题,为我做了百种千种的假设。其实,起初刚到台湾时,确实有些人有问过我们一些敏感的问题,也有从新闻中看到一些令我们不开心的新闻,但那都只是一部分,大部分的台湾人,台湾同学都很热情,他们得知我们来自大陆,觉得非常新鲜,也透过我们了解到大陆并非他们媒体所报道的那样,也通过我们重新认识了大陆和大陆人,他们也非常有兴趣来大陆交流,这是我们最乐意见到的……

4个月的台湾生活结束了,有太多的感触,却又不知如何表述,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明白,这段特别的经历我会好好的珍藏……

通过这次的开拓之旅、沉浸之旅、友谊之旅和学习之旅,自己的价值观有了一定的转变。之前的心态一直很浮躁,以为被生活赶着走就不需要思考,但却少了安全感,没有方向感,看不到未来。但是经过这四个月交流学习之后,自己能够停下脚步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目标也更为明确,我觉得自己开始真正地为自己而学了。

2010年7月7日,松山机场,望着生活过四个月的地方, 离別的时刻,终究还是到来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受,太多的希望,太多的不舍留在了台湾。很多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台湾的点点滴滴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上一篇:刘家中心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自查报告下一篇:初级电算化考试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