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案

2024-04-27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案(精选8篇)

篇1: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学生预习提纲

1.体会两性氢氧化物的含义,总结氢氧化物受热分解规律。2.预习实验方法和原理,分析得到的现象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能说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 ⑵知道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

⑶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⑴培养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

⑵借助氧化铝两性模拟的方法认识氢氧化铝的两性; ⑶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探究 三: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实验探究

四:教学用品

试剂:Al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HCl溶液 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五:教学过程

[引言]之前,我们学过了金属铝的性质,回忆一下关于铝的一些实验。首先,有加热铝箔的实验,说明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氧化膜熔点很高,兜住了Al,使得融化的铝不会滴下,这层氧化膜便是Al2O3。也就是说氧化铝时时刻刻陪伴着铝,那么,学过了铝的性质之后,下面我们来学习氧化铝的性质。

一、氧化铝 1.物理性质和用途

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硬度大(滚珠轴承),熔点高(刚玉坩埚),名贵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氧化铝。

2.化学性质

在我们学习其化学性质之前,请同学回顾做过的两个实验,铝片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回忆细节。

[设问]将铝片分别放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后,是否立即产生气泡?为什么?

[学生回答]并未立即产生气泡,而是过一会儿。这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氧化膜。

[追问]为什么过一会儿还是有气泡产生?

[学生分析后回答] 铝片表面的氧化膜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破坏了。[教师引导]根据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你能否预测氧化铝分别与它们反应的产物,并试着写出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1)跟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2)跟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讲述]之前在物质的分类中,我们了解了氧化铝是属于两性氧化物氧化铝,原因就是这样。

[板书]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过渡设问]我们已经知道,铝和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现出两性。那么氧化铝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铝是否也具有两性呢?下面我们来通过实验来探究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

[板书]

二、氢氧化铝 1.Al(OH)3的制备

[过渡]现有Al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如何制备氢氧化铝? [教师引导]碱+盐→新碱+新盐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 Al2(SO4)3+6NaOH=2 Al(OH)3↓+3Na2SO4 Al2(SO4)3+6NH3·H2O=2 Al(OH)3↓+3(NH4)2SO4 2.Al(OH)3的化学性质,两性氢氧化物

Al2O3下面我们用新制备的氢氧化铝来探究它是否具有两性。[学生实验] 实验三:Al(OH)3+HCl——

实验四:Al(OH)3+NaOH—— [描述和记录现象] Al(OH)3都溶解

[学生活动]试着完成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叫两性氢氧化物。

[过渡设问] Al(OH)3是否能与所有的酸和碱起反应呢? [学生实验] 实验五:Al(OH)3+ NH3·H2O—— [描述和记录现象] Al(OH)3不溶解

[教师小结] 一般Al(OH)3只与强酸强碱反应,不与弱酸弱碱反应。Al2O3也是如此。

[设问]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时,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好,还是用氨水好? [学生思考、回答] 用氨水好,即使过量,氢氧化铝也不会溶解而损失。如果用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铝,用量不足时,Al3+沉淀不完全;若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又会部分溶解。

[教师评价]并与学生共同完善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方案。[教师讲解]氢氧化铝的其它化学性质: ②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 Al(OH)3 3.应用

治疗中胃酸过多症,中和胃酸。4.明矾

Al2O3+ 3H2O

十二水硫酸铝钾,用途是净水,主要原因是在普通的水中可以生成胶状Al(OH)3,吸附水中杂质后沉淀下来,将杂质与水分离开。

[课堂小结] 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六.反馈练习:

1.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lO2A. B.Cu2+ C.Al3+ D.Mg2+

2.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篇2: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案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一开始以图片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较快投身于学习情景中。在学习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时,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实验现象,并让学生自己探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整个教学过程精心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介绍胃舒平及明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能说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 ⑵知道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

⑶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⑴培养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

⑵借助氧化铝两性模拟的方法认识氢氧化铝的两性;

⑶通过课堂教学,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培养探索问题的科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通过对Al2O3、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⑵通过对Al2O3、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难点: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探究及运用电离平衡理论解释氢氧化铝的两性。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实验探究,讨论、演绎 五:教学用品

试剂:0.5mol/LAl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HCl溶液 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六: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铝的性质,那么铝有哪些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导电、导热、延展性,熔沸点较高。化学性质:① 与非金属反应、4Al+3O2 ②、与氧化物反应 2Al+ Fe2O2Al2O3

Al2O3+ 2Fe ③、与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④、与强碱溶液反应 2A+2NaOH+6H2O=2Na[Al(OH)4]+3H2↑(四羟基合铝酸钠)⑤、与盐溶液反应 2Al+3CuSO4==Al2(SO4)3+3Cu [引言]铝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铝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如: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刚玉坩埚(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明矾净水等。[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 [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

[引入新课]为什么铝制品可以长期使用?

[学生答]铝表面有一层致密而坚固的氧化物保护膜,这种氧化物就是铝的主要化合物之一一氧化铝。[板书]1.氧化铝(Al2O3)

[教师介绍] 氧化铝在我们生活中挺常见的,名贵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氧化铝。

[阅读] 课本58页,了解Al2O3的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和用途

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硬度大(滚珠轴承),熔点高(刚玉坩埚)自然界中纯净的为无色晶体,俗称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过渡] 了解Al2O3的物理性质,它又有什么化学性质呢? [板书]2.化学性质

[过渡]在我们学习其化学性质之前,请同学们首先回顾我们做过的两个实验,铝片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注意回忆其细节。

[设问]将铝片分别放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后,是否立即产生气泡?为什么? [学生回答]并未立即产生气泡,而是过一会儿。这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氧化膜。[追问]为什么过一会儿还是有气泡产生?

[学生分析后回答] 铝片表面的氧化膜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破坏了。[教师引导]根据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你能否预测氧化铝分别与它们反应的产物,并试着写出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1)跟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2)跟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设问]我们学过的Na2O、CO2各属于哪类氧化物? [学生回答] Na2O是碱性氧化物,CO2是酸性氧化物 [追问]那么氧化铝又属于哪类氧化物? [教师介绍]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概念。

[板书]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板书] 2.化学性质——两性

[引出氢氧化铝] 氧化铝的水化物是什么? [学生答] 氢氧化铝

它是铝的另一重要化合物。[板书]2.氢氧化铝Al(OH)3

(1)实验室制法

[问] 在实验室里能否用氧化铝和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铝? [学生答]不能。

[老师追问]恩,否则,你们家的铝锅就别想用了,那么,应采用什么药品制备? [启发]好了,我来给大家提示一下,氢氧化铝是由什么离子结合形成的? [学生答]Al3+和OH-

[老师追问]那么Al3+可由什么物质提供? [学生答]铝盐溶液

[老师追问]OH-可由什么物质提供? [学生答]碱

[老师问]强碱还是弱碱?

[学生]有的答氢氧化钠,有的答氨水

[老师介绍]下面我们就分别用氢氧化钠和氨水来制取氢氧化铝

[演示实验] 往盛有10毫升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学生观察并回答]先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逐渐增多,后逐渐溶解至消失。[引导思考]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白色沉淀溶解,为什么? 【小结】氢氧化铝能和强碱氢氧化钠反应。[追问] 那氢氧化铝和弱碱氨水能否反应呢?

[演示实验]再用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重复做上面的实验。[观察]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逐渐增多。[问] 为什么当氨水过量时,白色沉淀不会溶解? 【小结】氢氧化铝不能和弱碱氨水反应。

[讨论归纳]上述两个方案都能获得氢氧化铝白色沉淀,但用氢氧化钠溶液要控制用量,一有疏忽,可能得不到沉淀,而氢氧化铝不溶于过量氨水,所以在实验室里最好用铝盐溶液和氨水反应来制备氢氧化铝。[讲述]下面我们来讨论氢氧化铝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吸附力强。[板书](2)性质

a.物理性质:白色胶状

不溶于水

[讲述] 大家知道:不溶性的碱受热会分解,这是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之一。[板书]b.化学性质

1.受热分解

[问] 氢氧化铝还有什么化学性质?

[讲述]从以上制备实验中,我们已知氢氧化铝能和强碱反应,那么它也应能与酸反应,下面用实验验证我们的推测。[演示实验]取上面实验中制得的氢氧化铝,注入盐酸,振荡。[观察]产生的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小结]氢氧化铝既能跟酸起反应,又能跟强碱起反应,且都生成了盐

和水,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板书]Al(OH)3 + OH-=AlO2-+ 2H2O [介绍]刚刚学到两性氧化物的概念,那么类比一下,我们可以得到两性氢氧化物概念,即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实验证明: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板书]2.两性

[走进生活]某患者患有胃酸过多症,如果你是医生,你用什么药物治疗?

[学生回答]用小苏打(NaHCO3)或氢氧化铝[Al(OH)3](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如果该患者有胃溃疡,就不能用小苏打。[小贴士]胃舒平又名复方氢氧化铝,是由能中和胃酸的氢氧化铝和三硅酸镁两药合用,并组合解痉止痛药膏浸制而成。

[引出硫酸铝钾]铝还有一种重要的化合物—硫酸铝钾就是俗称的明矾,可以做净水剂,具体的介绍请大家阅读59页的资料卡片,了解一下就好

[生活小提示]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老年性痴呆症与铝的摄入量有密切关系。铝同时对人体的脑、心、肝、肾功能都有损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正式将铝定为食品污染物而加以控制。提出成年人每天允许铝摄入量不超过60 mg。如经常吃油条、油饼、面窝等油炸食品,喝铝制易拉罐罐装饮料,或是经常食用铝制炊具做成的饭菜,都会使人的铝的摄入量增加,从而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并有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危险。[课堂小结] 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七.反馈练习:

1.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lO2A.

B.Cu2+ C.Al3+ D.Mg2+

2.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八.[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铝和铝的重要化合物》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

2、物理性质

1、铝在自然界的存在

3、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 1)不稳定性

3、用途

24、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

二、氢氧化铝:Al(OH)

31、制备)具有两性氢氧化物的性质、用途

篇3: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案

关键词:实验教学,铝的化合物的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专题三“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复习的第二课时, 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简单被动接受信息, 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这种建构无法由他人代替。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和高级合作者, 应着力于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 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流合作和探讨等途径, 把外界施加的信息通过主动建构变成自己的知识。笔者根据这种观点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作为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 是学生了解多彩世界, 体会化学魅力的主要途径。它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 是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用武之地。化学实验在此大放异彩, 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我们已经复习了离子反应、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金属, 部分复习了Na、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铝的化合物性质独特, 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例如, 2011年的考题中出现了Na Al O2与过量的CO2的反应, 2010年的考题中出现了Al2O3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及Al3+与OH-的共存问题, 2009年考了Al与Al Cl3及Al (OH) 3之间的相互转化和明矾的净水原理。因此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 知识点多, 反应多, 图像多, 要很清晰地写出各个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深刻地理解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那么有关铝的离子共存及镁铝计算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a.考纲解读:要求了解金属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b.考点展示:要求掌握Al2O3和Al (OH) 3的两性及Al3+、Al O2-和Al (OH) 3的相互转化关系, 与实验、计算、生产相联系, 对铝及其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2. 能力与方法

要求通过自主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概括,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小组合作与交流评价中,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养成团队协作的精神。

b.使学生关心社会, 关注生活, 学以致用。

c.教学的重点、难点:铝的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教材处理

(一) 学生状况的分析和对策

知识:已经复习了铝单质的性质, 通过学习钠镁的知识, 对元素的学习有了基本的了解。

能力:高三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心理:旧知识的重新回忆。

根据以上分析, 制定的教学策略是: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提炼总结, 让全体同学动脑、动手、动口, 愉快自主地学习。

(二)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在教学设计方面, 考虑到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多, 学生容易混淆, 遵循课堂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依据考纲要求, 整节课围绕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分两条线进行:一是怎样用三氯化铝制备氢氧化铝, 二是怎样用偏铝酸钠制备氢氧化铝。学生通过实验操作, 归纳总结实验方案。这些制备方案中包括Al3+、Al O2-和Al (OH) 3的性质, 最后教师概括点评。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直接从复习过的Al和Al2O3的性质出发, 找出两者的共同特点:两性, 设问氢氧化铝是否具有两性。

性质方面:本节课的重点是讨论三氯化铝的制备。利用所给试剂, 先小组讨论可行的方案, 为了节省课堂的时间, 如果学生记得一些反应的现象, 能把离子反应方程式写出来, 就可以不用做实验, 对于不确定的实验方案, 可以用实验验证。

两个难点: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三氯化铝和往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这两个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结合盐类的水解讲解, 配合图像一起分析, 每一种实验方案都用PPT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图像投影出来, 让学生与自己书写的结果对比, 教师再对氢氧化铝的两性进行总结。接下来总结铝三角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就容易多了, 方程式可以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连接高考的热点:判断离子是否共存。

如果学生无法判断, 就可利用所给的试剂做实验, 这些都由学生自己决定。

接下来讲解一道2011年的高考题。

理论联系实际:列举明矾净水、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泡沫灭火剂等, 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方程式, 强调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四、教学后记

本节课涉及Al3+、Al O2-和Al (OH) 3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内容较为复杂, 采用实验教学后, 学生能很好地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并且对反滴现象的理解非常深刻, 对图像题的解题思路也有很大的帮助, 含铝的离子共存题目也不再出错。由此可见, 学生通过主动学习, 可大大提高学习能力。

五、板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一) 氢氧化铝的性质

1. 两性

与强酸反应:Al (OH) 3+H+=

与强碱反应:Al (OH) 3+OH-=

2. 氢氧化铝的电离:

(二) 氢氧化铝的制备

1. 向Al 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2.往Al Cl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Al3++3OH- (少量) =Al (OH) 3↓

Al (OH) 3+OH-=Al O2-+2H2O

3.向Na OH溶液中滴加Al Cl3溶液至过量

Al3++4OH- (过量) =Al O2-+2H2O

Al+3AlO2+6H2O=4Al (OH) 3↓

4.向NaAlO2溶液中滴加HCl溶液至过量

AlO2-+H2O+H+ (少量) =Al (OH) 3↓

Al (OH) 3+3H+=Al3++3H2O

5.向HCl溶液中滴加Na Al O2溶液至过量

AlO2-+4H+ (过量) =Al3++2H2O%

Al3++3AlO2-+6H2O=4Al (OH) 3↓

6.往Na Al O2溶液中通CO2至过量

二氧化碳量少时:2AlO2-+CO2+3H2O=2Al (OH) 3↓+CO32-

二氧化碳过量时:Al O2-+CO2+2H2O=Al (OH) 3↓+HCO3-

(三) “铝三角”之间的相互转化 (如上图)

(四) 离子共存判断:Al3+与Al O2-、Al3+与OH-、AlO2-与OH-、Al3+与HCO3-

(五) 铝的化合物的应用

1.明矾净水

2.氢氧化铝治疗胃酸

3.泡沫灭火剂

参考文献

篇4: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Al2O3;Al(OH)3;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实验探究

本节内容安排在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包括两性氧化物的性质、Al(OH)3的制取、两性氢氧化物的性质三部分内容。其中,对其重点——Al(OH)3分两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是先以实验探究的方式介绍Al(OH)3的物理性质与制取,第二部分也是以实验的方式介绍Al(OH)3的化学性质,得出“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叫做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针对上述两个大的方面,教材还编排“学与问”栏目,在该栏目中提出“为什么常用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第一部分内容衔接,触动学生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进行一个整体的思考过程,从而巩固Al(OH)3的制备方法,起到了强化知识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时,就了解了胶体这一知识点,为本课时介绍Al(OH)3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此外,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金属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接触了Al2O3的知识之后,马上对另外一种两性物质的性质进行重点探究,这样既能抓住学生的即时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对Al(OH)3的学习只是对金属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学习。不管是两性氧化物,还是两性氢氧化物,这都跟之前学习过的强酸、强碱大大的不同,是一个新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教材以这样的编排方式呈现,使学生比较轻松且自然地认识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间接地培养了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感知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与严谨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对Al2O3产生兴趣,教师展示了“亚洲之星”蓝宝石和红宝石“卡门露西亚”,从而引出Al2O3的学习,通过对Al2O3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得出两性氧化物的概念。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胃药——斯达舒,并将其药品说明中的主要成分Al(OH)3标明出来,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实验逐步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新知识用于解释斯达舒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理作用并且进一步深入到对其性质的探究中去。

在学生自学氧化铝的过程中,引入了两性氧化物的概念,从而引导学生思考Al的氢氧化物是否也具有两性。通过这种类比法可以非常顺利地转向对两性氢氧化物的学习。

在将要学习Al(OH)3性质的时候创设情境——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氢氧化铝,如何选取实验桌上的试剂制备它呢?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得到了绽放,他们随即展开讨论交流,探索制取Al(OH)3的方法。而在Al(OH)3制取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自行发现了NH3·H2O与Al(SO4)3能反应,不管试剂滴加顺序如何都可得到白色胶状物质的Al(OH)3,而向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滴加Al(SO4)3溶液却得不到。在Al(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开始有沉淀生成,而后来沉淀又消失了。在解决制备问题的同时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就是Al(OH)3到底具有怎样特殊的化学性质。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而不溶于像氨水这样的弱碱。

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那它和酸能反应吗?紧接着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验组①②均采用Al(SO4)3与NH3·H2O反应制取Al(OH)3,然后实验组①进行Al(OH)3与盐酸的反应,实验组②进行Al(OH)3与NaOH溶液的反应。实验完毕后,两组成员进行交流,从实验结果发现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这与Al2O3中提到的两性氧化物具有相同的特点,从而得出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的知识点。

到此,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都在学生的活动中得到了解决,从发现问题到方案的设计,再到实施方案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最后到抽象概念的形成,每个环节其实都是学生在活动,整个过程顺理成章,过渡自然,没有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锻炼了其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学生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实验成果,培养了合作的学习方式。如此学习方式,不仅完成了对Al(OH)3两性的了解,且轻松自如地理解了“两性氢氧化物”这一化学概念,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篇5: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案

【教学目的】1.了解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性质。2.理解Al(OH)3的两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Al(OH)3的两性。【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KAl(SO4)2·12H2O晶体、石蕊试液、试管、滴管、蒸馏水、0.5mol·L-1 Al2(SO4)3溶液、氨水、2 mol·L-1 HCl 2 mol·L-1 NaOH 【教学过程】

[提问]加热铝锅中的水,水跟铝为什么不反应?未打磨的铝片放到碱溶液中,为什么不即刻冒出气泡? [多媒体展示]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板书]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难溶的固体,其熔点很高,是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

[复习]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的概念,Al2O3是哪类氧化物?

[实验]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取氧化铝粉末,分别滴加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结论]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学生活动]写出Al2O3与强酸、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 Al2O3+2OH-== 2AlO2+H2O [板书](2)化学性质:

和酸反应: Al2O3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6H+ ==2Al3+ + 3H2O 和碱反应: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Al2O3 + 2OH-=== 2AlO2-+ H2O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讲述]氧化铝可用来制造耐火坩锅、耐火管、耐高温的实验仪器。[板书](3)用途:用来制造耐火坩锅、耐火管、耐高温的实验仪器。[过渡]氧化铝对应的水化物是什么?实验室如何制氢氧化铝? [演示][实验3—4]在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 [板书]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几乎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2)制备: Al3++3NH3·H2O = Al(OH)3↓ + 3NH4+

[实验3—8]将上面制得的Al(OH)3分装在两支试管里,向一支试管中滴加2mol·L-1 HCl,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2mol·L-1 NaOH,边加边振荡。[讲述]Al(OH)3既可溶于HCl,又可溶于NaOH溶液。

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Al(OH)3只能溶于强酸、强碱,不能溶于弱酸或弱碱。

[提问]根据Al(OH)3以上性质,可以用什么方法制备Al(OH)3? 结论:用铝盐和弱碱溶液(氨水)反应。[板书](3)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Al(OH)3 + 3H+ = Al3+ + 3H2O 与碱反应: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 + OH-= AlO2-+ 2H2O 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氢氧化铝只与强酸、强碱反应,不与弱酸、弱碱反应(4)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Al(OH)3 = Al2O3+3H2O [过渡]下面我们再介绍一种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铝盐 [板书]3.硫酸铝钾[KAl(SO4)2] [展示]明矾晶体

篇6: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3节时)

2. 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和主要用途;

3. 了解复盐和明矾的净水作用。

【重、难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方法】: 自学阅读,思考总结,启发引导。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完成镁的重要化合物及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完成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课时简单介绍明矾及知识归纳和拓展,评讲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时)

〖引言〗:直接引入

〖自学阅读〗:学生阅读课本26-27页

〖投影〗:[思考讨论]:

1. 课本介绍了MgO和MgCl2的哪些知识?

2. MgO有何突出的物理特性?因而有何应用?

3. 自然界无MgO矿石,怎样得到它?有哪些制取途径,哪些途径合理?

4. MgCl2主要用于做什么?如何得到它,什么方法更有实际意义?

5. 从海水中提取MgCl2,最后冶炼Mg,运用了MgCl2什么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1.展示MgO和MgCl2的样品,有学生观察总结物理性质。

2. MgO溶于水,滴加酚酞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讨论思考题,得出结论。

〖补充讲解〗:海水的综合利用

1. 海水咸、苦的`原因;量多:淡水占99%,咸水占1%

2. 海水含盐量高,若全部提取出来,地壳陆地可上升160米

3. 海水淡化问题及将来解决办法的设想

【板书设计】:

一、镁的重要化合物

MgO MgCl2

物理性质 熔点很高 吸水性,易潮解

1.性质: 酸 HCl

化学性质 MgO + H2O =Mg(OH)2 MgCl2(盐) + 碱 Mg(OH)2

(极少) 盐 ……

电 解

2.用途: 耐火材料 MgCl2 Mg

提取NaCl

Ca(OH)2

HCl

高温

3.制法: MgCO3 ===MgO + CO2↑ 海水 苦卤 Mg(OH)2 MgCl2

(第二节时)

〖引入〗:直接引入

〖演示实验〗:展示Al2O3和Al(OH)3样品

〖投影〗:[思考讨论]:

1. 有何突出的化学性质?

2. 有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Al2O3和Al(OH)3分别与H2SO4和NaOH的反应。(会考必考)

3. 自然界有Al2O3,却没有Al(OH)3,如何制取Al(OH)3?能否用Al2O3和水反应?为什么?

4. 实验室用铝盐制取Al(OH)3,加NaOH和NH3H2O哪种好?为什么?

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能否用NaAlO2制取Al(OH)3,加何试剂好?为什么?

5. 请归纳Al、Al2O3和Al(OH)3分别与酸、碱反应的规律和相互关系。

〖师生活动〗:1.两性: Al2O3既可以看成碱性氧化物,又可以看成酸性氧化物,

Al(OH)3既可以看成碱,又可以看成酸。

2.学生练习,教师评价。

+水 (不行)

3. Al2O3 Al(OH)3

加热(行)

4.演示实验:硫酸铝中分别加NaOH和NH3H2O至过量,说明Al(OH)3溶解于强碱,不溶于弱碱;同理Al(OH)3溶解于强酸,不溶于弱酸。

(*补充扩展:为什么Al(OH)3具有两性?

由其结构决定,在不同环境下断键情况不同

O--H

Al――O--H + 3H+ H2O

O--H

碱式电离

O―H + OH- H2O

Al――O--H

O--H H2O

酸式电离 )

5. Al3+

H+

(1)

O2

加热

(4)

(3)

电解

Al Al2O3 Al(OH)3

OH-

(2)

AlO2-

(1) 3mol OH-(强碱)或 过量弱碱(氨水)

(2) 1mol H+(强酸)或 过量弱酸(碳酸)

(3) 过量OH- (强碱)

(4) 过量H+(弱酸)

【板书设计】: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Al2O3 Al(OH)3

1.存在: 略

2.化学性质: Al2O3 + 3H2SO4 =Al2(SO4)3 + 3H2O 2Al(OH)3 + 3H2SO4 =Al2(SO4)3 + 3H2O

“两性”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Al(OH)3 + NaOH =NaAlO2 + 2H2O

3.制取: Al3+盐 + 弱碱 Al(OH)3

(第三节时)

〖简单介绍〗:复盐概念、明矾的组成和用途

〖评讲〗:课本31页习题4、6

〖 师生活动〗:再现“铝三角”并重点得出 Al3+ Al(OH)3 AlO2-

转化中量的关系

〖学生练习〗:画出下列反应中生成沉淀量和所加溶液或气体量间关系的图象

1. 氯化铝溶液中不断加入氨水

2. 偏铝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3. 1mol氯化铝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 1mol偏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盐酸

5. 将课本30页第一题的第(4)题用图象表示出来(创新)

篇7: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案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说课包含的内容: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说板书。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教学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明矾等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金属钠的重要化合物性质,金属铝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它侧重于使学生理解怎样去学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价值,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也是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用武之地,所以在学习或者授课过程中我也会与之前所学的概念理论建立联系。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二、说学情

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铝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头脑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模式,这为本节课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但两性化合物这个概念学生并没有接触过,要想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个概念,就需要利用好化学学科的典型手段——实验,将实验探究与思考交流交替进行,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会书写Al2O3和Al(OH)3分别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来判断两性化合物并验证其性质,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正确的实验操作,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提高综合运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学会辩证的认识事物。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Al(OH)3的制备。【难点】

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展示内容与先前学习的知识形成认知冲突进行导入,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使用随堂实验、多媒体展示、启发法、比较、归纳分析、交流讨论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过渡: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此环节中我准备用温故知新法进行导入。在课程开始之前给学生提出问题:回顾铝箔加热融化的实验现象,融化的铝不滴落,像是有一层膜兜着,这层膜是什么?为什么融化的铝不滴落?在学生充分的回顾之后,向学生介绍铝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就是由于氧化铝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通过氧化铝的性质及其氢氧化铝的性质如何,引入新课的学习。此环节采用

温故知新的方式,是为了建立起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环节二:新课讲授

接下来进入新课教学环节。此环节我将借助实物、学生动手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参与新知的建构。

1.氧化铝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先播放由氧化铝构成的耐火材料,如耐火坩埚、耐火管以及滚珠轴承等材料的图片及氧化铝的物理性质相关资料。并提问:结合铝箔加热融化的实验及上述氧化铝构成的耐火材料图片,说说氧化铝都有哪些物理性质?由此来认识氧化铝的物理性质。我会进一步提问铝表面的这层氧化膜如何去除?学生根据已有的铝性质的知识,可能猜想出氧化铝可以与酸、碱发生反应,紧接着我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氧化铝能同时与酸、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结论。最后向学生介绍两性氧化物的概念及氧化铝也是两性氧化物的知识。

2.氢氧化铝

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制取烧碱,那么如何制备氢氧化铝呢,能否采用氧化铝与水的反应制取,如果不可以,可以采用何种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可以用铝盐与碱反应来进行制备,但是对于制备时所用的碱的选取,学生不易理解。为降低学习难度,可直接演示硫酸铝与一水合氨反应的实验,进一步分析反应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我会借此向学生介绍此为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法,之后向学生介绍氢氧化铝的用途。

而对于氢氧化铝的两性,我采取教师演示实验的形式,氢氧化铝分别与酸及碱发生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据此写出反应方程式。

在学生认识到氢氧化铝的两性之后,我会进一步让学生回顾思考在制备氢氧化铝时碱的选取问题,以深化对于氢氧化铝两性的理解。

对于氢氧化铝受热不稳定的特性,可以直接向学生介绍。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涉及氢氧化铝的用途,我会给学生呈现氢氧化铝可以缓解胃痛的资料及明矾净水的资料,让学生总结其原理。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结合今天所学知识查阅铝土矿制备铝资料,下节课来进行汇报实验原理?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体现教学重难点,方便学生梳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我的板书直观而简明,请各位老师看我的板书:

篇8: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案

一、“实验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一) “实验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界定

“实验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学案为载体,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为主要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深入研究学情、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以知识和能力为两条主线编制出学案, 以学案为载体, 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新课内容, 并在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亲自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实现全体学生主动发展并全面发展。

(二) “实验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1.“学案”的构建

学案, 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知识经验, 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 沟通学与教的桥梁,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在编制“学案”时, 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理清知识主线和能力主线, 并以知识为载体, 能力培养为侧重点来进行, 其设计环节简示如下: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目标变得具体化、问题化、系统化。其次, 进行学法指导, 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然后, 根据学案上的内容, 自学研讨、合作交流, 发现问题, 并共同探讨研究,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最后达标测评、反思总结,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 精编当堂达标检测题, 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并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 找出知识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使之形成网络, 同时反思本节课中自己的表现和得失。

2.“实验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根据学科的教学特点, 结合“实验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所构建的课堂流程图如图2所示。

二、“实验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部分教师不能正确认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比如对于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这类较为简单的描述性知识时, 也是由教师详细的讲解;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也是由教师代替学生解决,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不重视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本文以高中化学·必修1“铝的重要化合物———Al (OH) 3”为例, 谈谈“实验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以上运用“实验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氢氧化铝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入课题, 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再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合作交流最终得出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 并进一步自主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以及不稳定性, 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归纳总结氢氧化铝的性质和用途, 并补充完善学案, 完成当堂测评题。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学生营造了主动学习的氛围, 创设了更多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机会,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活动, 决不是教师片面灌输的被动活动”, 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思维, 注重引导,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课程改革主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文试图通过“目标导学———合作探究———归纳整理———达标检测”的教学过程, 逐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真正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加深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教而有法, 但无定法;学而有法, 贵在得法。“实验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提出的四个教学环节不一定要机械地应用于每门课程和每一节课, 应当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育教学中。

摘要:2010年青海省进入新课程改革, 各种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当地高中化学课改的具体教学案例, 阐明了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具体流程以及应用案例,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学案为载体, 师生合作为基础, 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验探究,学案导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虎平.高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3 (27) :56-58.

[2]尹红藻, 毕华林.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3]黄宇志.浅谈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J].教改探讨, 2010 (116) :6-7.

[4]卢艳.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上一篇:鼎亿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下一篇: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一般过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