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导购员接近顾客的三米原则

2024-05-11

服装导购员接近顾客的三米原则(精选2篇)

篇1:服装导购员接近顾客的三米原则

接近顾客

服务部分中的接近顾客。

接近顾客是店铺销售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一个很有技巧的工作。这方面做的好,不但拉近了与顾客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可以尽快地促成交易;反之,未开口便吓跑了消费者。

下面我和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接近顾客的一些基本技巧:

“三米原则”就是说在顾客距离自己还有三米远的时候就可以和顾客打招呼,微笑,目光接触。如果你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对顾客不理不睬,就会导致每天失去3单生意,若平均300元,则一年达32万多。所以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导购,能主动与顾客打招呼。

现在我发现有很多导购员喜欢用“请随便看看”来代替“欢迎光临”。殊不知这句“请随便看看”的欢迎语正好给顾客灌输了一种“看看就走”潜意识。打个比方说说潜意识对人心理的作用。清晨,当你一觉醒来,对自己说“今天我心情很好,我是一个快乐的人,那么你一天可能都是快乐的。这正反映了潜意识对人的作用。所以,你如果也习惯对顾客说“请随便看看”请立即更正你的说法。

20rs.com shengqiluo.com lywbyy.com

我想大家一定有这种经历,有时候我们在专卖店或商场购物时,我们会碰到一些过分热情的导购,他们老远就会和你打招呼,当你走进她的专柜时,他更是尾随而至,寸步不离,并且喋喋不休地开始介绍他们的服装如何如何。作为顾客来说喜欢有一种宽松的自由的购物环境供他们观赏和挑选,不分青红皂白的介绍反而会让他们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而趁早“逃之夭夭”。所以我们切忌“不要过分热情”。

接近顾客的最佳时机

我们应该让顾客自由地挑选商品并不是意味着对顾客不理不睬,不管不问,关键是你需要与顾客保持恰当的距离,用目光跟随顾客,观察顾客。一旦发现时机,立马出击。

那么最佳时机:

一.当顾客看着某件商品(表示有兴趣)

二.当顾客突然停下脚步(表示看到了一见钟情的“她”)

三.当顾客仔细地打量某件商品(表示有需求,欲购买)

四.当顾客找洗水唛、标签和价格(表示已产生兴趣,想知道品牌、价格、产品成分)

五.当顾客看着产品又四处张望(表示欲寻求导购的帮助)

六.当顾客主动提问(表示顾客需要帮助或介绍)

原则把握住了,时机找准了,那么下一步就是我们该以何种方式来接近顾客促成交易。

一、提问接近法

Eg.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这件衣服很适合您!

请问您穿多大号的?

您的眼光真好,这是我公司最新上市的产品。

二、介绍接近法

看到顾客对某件商品有兴趣时上前介绍产品。

产品介绍:FAB法则,千万不要说成FBI法则了

1.FEATURE 特性(品牌、款式、面料、颜色)

2.ADVANTANGE 优点(大方、庄重、时尚)

3.BENEFIT 好处(舒适、吸汗、凉爽)

互动环节:介绍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介绍自己的手机等(用FAB法则)

注意:用此法时,不要征求顾客的意见。如果对方回答“不需要”或“不麻烦了”就会造成尴尬的局面。

三、赞美接近法

即以“赞美”的方式对顾客的外表、气质等进行赞美,接近顾客。

Eg 您的包很特别,在那里买的?

您今天真精神。

小朋友,长的好可爱!(带小孩的顾客)

俗语:良言一句三春暖;好话永远爱听。

通常来说赞美得当,顾客一般都会表示友好,并乐意与你交流。

四、示范接近法

利用产品示范展示展示产品的功效,并结合一定的语言介绍,来帮助顾客了解产品,认识产品。最好的示范就是让顾客来试穿。有数据表明,68%的顾客试穿后会成交。

试穿的注意事项:

1.主动为顾客解开试穿服饰的扣子、拉链、鞋子等。

2.引导顾客到试衣间外静候。

3.顾客走出试衣间时,为其整理。

4..评价试穿效果要诚恳,可略带夸张之辞,赞美之辞。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接近顾客和介绍产品,导购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顾客的表情和反应,察言观色。

二.提问要谨慎,切忌涉及到个人隐私。

三.与顾客交流的距离,不宜过近也不宜过远。正确的距离是一米五左右,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交距离。

篇2:服装导购员接近顾客的三米原则

来源:翡珀批发 http://

客人进店,你就马上进入接待吗?

每次培训的课堂上,讲到这里时候,80%的学员给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要积极热情地上前提供服务。同样商场里我们80%的导购也是这样服务的,然而告诉各位的是这是错误的。

我问那些马上就进入接待的学员,你们上去后是如何做的?她们回答会问:请问小姐需要点什么?有什么可以帮你吗?实际销售服务中很多的导购也是这么开口问的。

我接着问那些这么开口的导购:假如你是客人,我是导购,你刚进我的店,我上去就问,小姐你需要点什么?你怎么反应? 那位学员顺口说,我随便看看。

我又问,小姐需要帮忙吗?

学员回答:不需要。

为了加深印象,这两个问题,我每次问超过10个现场学员,得到的大部分回答都是如上的答案。

各位,讲到这里,你们还认为“见到客人马上就进入接待”吗? 进店的客人有两种

区别于其他的销售培训,客人逻辑上分为很多种,这里为了简单容易的识别,我把走进门店的客人分为两种:

第一种客人,目的型的客人:怀有购买的目的,有比较明确的需求或者想法。他(她)们可能开门见山或直奔主题索取自己喜欢的货品,或者是半明确型的客人,是想买某样东西,但是具体要买什么样子的,还没有明确。

第二种客人,闲逛型的客人:现在的商场里有太多消磨时光闲逛型的客人,她(他)们有的是纯粹打发时间,有的是心情不好,到琳琅满目的商场里散心。闲逛型的客人不一定是说不会购物,遇到她喜欢的和开心的货品时,下手也是毫不犹豫。目前商场里的客人闲逛型的客人占大部分,同时将越来越多,据调查70%的客人是闲逛型的客人。

闲逛型的客人的接待和目的型客人接待是不能完全相同的。闲逛型的客人进店后,需要空间和时间来欣赏我们精心设计的产品陈列和货品。

接着上面的讨论,客人进店不是马上就上去接待吗?特别是现在进店的客人大部分都是闲逛型的客人,接待他(她)们最忌讳的就是立刻接待,80%的时候你得到的回答是:我随便看看。显然这样的接待服务是有问题的。

寻机

寻机就是在你迎宾之后,对于那些三三两两闲逛的客人,保持距离,用你眼睛的余光去观察客人的举动,给客人一个适当的空间和时间去欣赏我们的货品和陈列,时机到的时候,你才进入到接待介绍工作中去。

前几天一个公开课上,一位超市里卖奶粉的资深导购就寻机分享出她多年的经验,当客人走到她所服务品牌的货架前的时候,她不会立刻去打扰这个客人,而是等客人浏览产品几秒钟之后,在客人将要回头的刹那间,马上开口介绍!这样的成功率相对会高很多。

下面我们看下,销售人员要寻找什么样的时机:

A、眼睛一亮;(有兴趣)

B、翻看标签;(寻找详细的说明资料)

C、打量货品;(有这方面的需求)

D、扬起脸来;(需要导购的帮忙)

E、寻找东西;(有明确需求)

F、停下脚步;(好喜欢)

G、你认为其他合适的时机;(你的经验是你判断的基础)

如果你还是对于寻机感觉我没有说清楚的话,一起看一个案例。案例:钓鱼——我在培训的课堂上经常讲到:

钓鱼的情景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到,终端门店里精心设计的陈列、各色的货品就是香喷喷的诱饵,客人就是游来游去的鱼儿,闻到诱饵的香味都会凑过来,有翻看的、有触摸的、有询问的„„ 擅长钓鱼的人都知道,要想钓到那些咬钩的鱼儿,是需要抓住时机的:鱼还没有上钩早收鱼钩,把鱼吓跑了;晚收鱼钩,鱼早就跑掉了。

这就是寻机!

“待机”的误人子弟

服务某个品牌导购的培训,培训前巡了一下场,发现导购员接待服务顾客过程中,不是很积极、主动,就要求导购积极、主动一点,这时导购回答说:我们以前培训的时候,培训老师要求我们待机,迎宾之后不要马上接待顾客,我们是在“待机”!我听完差点昏倒。

培训界确实有些老师在讲解销售的时候,会要求导购在这个时候的接待动作是“待机”,我是在经过终端的研究和销售人员讨论后,感觉“待机”会给很多的导购人员带来误解——等待,而等待在服务销售的终端是一种消极的动作。因此我把这个动作改成了“寻机”。

导购常见的错误动作:

“紧跟”式

客人一走进店里,导购就尾随其后,“这是我们最新款的货品”、“这款我们现在打特价”、“这是什么什么„„”,客人没什么反应转了一圈,走出门店,导购跟到门口来一句:请慢走!“探照灯”式

客人走进店里,导购像看贼一样,眼睛紧盯客人的一举一动,跟着客人的走动身子原地打转了一圈,最后客人走出店,也马上来一句:“请慢走!”

显然这些服务动作是错误的,对于那些闲逛型的客人,迎宾之后,正确的动作是寻机。

上一篇:河南省广播影视行政处罚案件主办人制度下一篇:妇女节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