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天衣无缝的含义解析

2024-05-16

成语天衣无缝的含义解析(共11篇)

篇1:成语天衣无缝的含义解析

我和他心灵相通,每次玩游戏我们配合得都很默契,真是天衣无缝。你知道有哪些天衣无缝的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天衣无缝的造句,供大家参考。

一、天衣无缝含义

喻指事物(多系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缺漏可寻。

二、天衣无缝典故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名叫郭翰。盛夏的一个晚上,他在大树底下乘凉。突然间,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上飘然而来。郭翰发现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连一条衣缝也没有,他惊奇地问道:“你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天衣不是用针缝的,怎么会有衣缝呢?”

三、天衣无缝造句

1.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2.这件事他做得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3.这幅画修补过了,但是看起来却天衣无缝。

4.职业杀手,枪手杀人后,天衣无缝的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5.这真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啊!

6.原本是天衣无缝的计划,却由于叛徒的出卖,导致了那场战争的失败。

7.陈工程师真是技术高明,设计出来的大楼天衣无缝,得到大家的认可。

8.但是,在这种天衣无缝的政治延续的表象之下却暗示着阿根廷的改革即将开始。

9.这个小偷自以为是,觉得自己盗窃天衣无缝,结果还是被警察发现了蛛丝马迹,给抓住了。

10.爸爸卖的产品真是天衣无缝。

11.他俩搭配演出的默契,真可说是天衣无缝。

12.这整个构思天衣无缝,真是无懈可击。

13.小偷认为自己的谎言天衣无缝,一点破绽都没有,可警察一下子就看出了他是坏人。

14.这种功能天衣无缝地扩展了根据组进行定制的概念。

15.如果想把每件事都做到天衣无缝,就必须培养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16.然后有一天邮局送回了他十篇机械制造的天衣无缝的小故事。

17.这辆轿车设计的方案天衣无缝。

18.公司的市场预测报告做的十分详细,简直天衣无缝。

19.有些奸商做黑生意,常常以假乱真,将假货制造得天衣无缝,令人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真缺德。

20.我编的谎言天衣无缝,连聪明的妈妈都无法辨别。

21.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就无从进攻。

22.妈妈的衣服真是漂亮到天衣无缝的地步了。

23.小明说谎天衣无缝,就连妈妈也识不破。

24.爸爸做事和做人总是求全,求好,也就是求得天衣无缝,这是一个好习惯。

25.这两块木板子在师傅的巧手下,黏合得天衣无缝。

26.网站的致胜之道在于创意与商场定位结合得天衣无缝。

27.此外,面对日复一日的骚扰和紧急情况,它必须表现得天衣无缝。

28.刘老师设计了一套天衣无缝的学习方案,让我们更加爱学习了。

29.。他的文章立意明确,令读者印象深刻,真可谓是天衣无缝。

30.这幅画修补得天衣无缝。

31.他的另两名队友也同样因他所谓天衣无缝的谎言而遭到起诉。

32.这番天衣无缝的话,使人不得不相信他说的是事实。

33.小偷自以为案子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两天就被抓了。

34.狼要吃羊,狼设了一个陷阱,说:“这个陷阱真是天衣无缝。”结果羊真掉到陷阱里去了。

35.歹徒作案总以为天衣无缝,结果还是被警方识破。

36.这篇推理小说的结构,简直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37.香港的快速经济市场正好配合我们的产品特性,可谓天衣无缝。

38.我的鞋子和雨伞都破了一个洞,妈妈帮我修补后,可以说达到了天衣无缝。

39.小明用偷看别人试卷的方法,考得了一百分,他做的真是天衣无缝。

成语天衣无缝的含义解析

篇2:成语天衣无缝的含义解析

一、天衣无缝成语谜语

密云 …… 打一成语

二、天衣无缝成语解析

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三、天衣无缝成语造句

1.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2.这件事他做得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3.这幅画修补过了,但是看起来却天衣无缝。

4.职业杀手,枪手杀人后,天衣无缝的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5.这真是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啊!

6.原本是天衣无缝的计划,却由于叛徒的出卖,导致了那场战争的失败。

7.陈工程师真是技术高明,设计出来的大楼天衣无缝,得到大家的认可。

8.但是,在这种天衣无缝的政治延续的表象之下却暗示着阿根廷的改革即将开始。

9.这个小偷自以为是,觉得自己盗窃天衣无缝,结果还是被警察发现了蛛丝马迹,给抓住了。

10.爸爸卖的产品真是天衣无缝。

11.他俩搭配演出的默契,真可说是天衣无缝。

12.这整个构思天衣无缝,真是无懈可击。

13.小偷认为自己的谎言天衣无缝,一点破绽都没有,可警察一下子就看出了他是坏人。

14.这种功能天衣无缝地扩展了根据组进行定制的概念。

15.如果想把每件事都做到天衣无缝,就必须培养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16.然后有一天邮局送回了他十篇机械制造的天衣无缝的小故事。

17.这辆轿车设计的方案天衣无缝。

18.公司的市场预测报告做的十分详细,简直天衣无缝。

19.有些奸商做黑生意,常常以假乱真,将假货制造得天衣无缝,令人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真缺德。

20.我编的谎言天衣无缝,连聪明的妈妈都无法辨别。

21.足球场上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对手就无从进攻。

22.妈妈的衣服真是漂亮到天衣无缝的地步了。

23.小明说谎天衣无缝,就连妈妈也识不破。

24.爸爸做事和做人总是求全,求好,也就是求得天衣无缝,这是一个好习惯。

25.这两块木板子在师傅的巧手下,黏合得天衣无缝。

26.网站的致胜之道在于创意与商场定位结合得天衣无缝。

27.此外,面对日复一日的骚扰和紧急情况,它必须表现得天衣无缝。

28.刘老师设计了一套天衣无缝的学习方案,让我们更加爱学习了。

29.。他的文章立意明确,令读者印象深刻,真可谓是天衣无缝。

30.这幅画修补得天衣无缝。

31.他的另两名队友也同样因他所谓天衣无缝的谎言而遭到起诉。

32.这番天衣无缝的话,使人不得不相信他说的是事实。

33.小偷自以为案子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两天就被抓了。

34.狼要吃羊,狼设了一个陷阱,说:“这个陷阱真是天衣无缝。”结果羊真掉到陷阱里去了。

35.歹徒作案总以为天衣无缝,结果还是被警方识破。

36.这篇推理小说的结构,简直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37.香港特快速的经济市场正好配合我们的产品特性,可谓天衣无缝。

38.我的鞋子和雨伞都破了一个洞,妈妈帮我修补后,可以说达到了天衣无缝。

39.小明用偷看别人试卷的方法,考得了一百分,他做的真是天衣无缝。

篇3:《早秋》的会话含义解析

关键词:文学语用学,《早秋》,合作原则,得体原则

文学语用学是随着语用学的跨学科研究而产生的子学科之一。最早注意使用语用学方法研究文学作品中语篇内容的是荷兰语篇语言学家范蒂克和美国语言学家帕拉特, 而“文学语用学”术语最早出现在Traugott和Pratt合著的《文学专用语言学》一书中。里奇等人也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小说语篇的语用文体特征。文学语用学发展较快, 多部著作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文学语用学扩展了语用学研究的对象, 实现了语言学和文学的对话, 使我们对言语交际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完整。”同时也使语用学得以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展示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本文试从文学语用学角度对美国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的《早秋》进行分析。《早秋》是一篇非常简短, 但寓意非常深刻的小说。

“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为使交际顺利有效地进行, 人们一般会遵守一定的会话原则, 这就是会话含义分析的核心任务。“会话含义”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来的, 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 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格赖斯认为在参与交谈时, 交际者要使说的话符合交谈的公认的目的或方向, 就是要遵守他所说的“合作原则”。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另外, 我国学者索振宇提出了得体原则, 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 笔者认为索振宇先生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索振宇认为得体原则包含三个准则:礼貌准则、幽默准则、克制准则。上述准则是非常重要的, 交际中应该遵守, 否则就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 但在具体的对话当中到处存在违背这些准则的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被作者设置的对话尤其如此。因此, 弄清楚文学作品中的对话违背这些原则的原因及其深层意义对于理解整篇文学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休斯的小说《早秋》对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的违背, 来分析比尔和玛丽之间对话的深层内涵, 并通过对比尔和玛丽对话的分析试着解读整篇小说的深层含义。下面笔者逐条分析违背合作原则等相关原则的情况。

一违背量的准则

按照格赖斯的观点, 量的准则要求对话中所说的话, 一是要包含目前交谈所提供的信息量, 二是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 也就是在量上既不应该多也不应该少。而小说《早秋》中比尔和玛丽的对话多处出现违背量的准则的情况。比如, 玛丽告诉比尔I live in New York now。按照量的准则和相关准则, 在听到玛丽说自己住在纽约这一事实以后, 比尔应该问玛丽如何或什么时候到的纽约, 或者为什么来纽约等等, 但他违背了量的准则, 先只是简单地“哦”了一声, 礼貌地微笑了一下, 接着, 微微皱起眉头。简单的一个“哦”字可能是比尔对玛丽的说辞不知作何回应而一时陷入无语的表现, 他只能代之以礼貌的微笑, 而接下来的皱眉则说明, 他对玛丽现住纽约这一事实感到很意外, 但似乎并没有喜悦之情。通过违背量的准则, 避重就轻的回答既让玛丽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秋的丝丝悲凉。

二违背质的准则

格赖斯认为, 质的准则是指所说的话力求真实, 尤其是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和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即“要求人们尽量使话语为真”。但《早秋》中多次出现违背质的准则的对话, 这里试举一例。

“You’re looking very…” (he wanted to say old) “…well”, he said.

She understood.Under the trees in Washington Square, she found herself desperately reaching back into the past.She had been older than he then in Ohio.Now she was not young at all.Bill was still young.

在小说的开头作者已经交代过, 比尔在看到玛丽时一下子没能认出是她。他没想到, 她看起来会这么苍老。但在对话中比尔违背了质的准则, 目的是要坚持礼貌准则, 但这一切玛丽心里非常明白。她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在这华盛顿广场的树下, 她陷入了对往昔的追忆, 简直不由自主。在俄亥俄州时, 她年龄本身就比比尔大一点。现在呢, 她更谈不上年轻了, 但比尔年轻如故。通过比尔的违背质的准则, 玛丽的苍老和内心的悲凉更加突出地被作者表现了出来。可以看出, 作者在设置对话时充分考虑到了对话和整篇小说基调的一致。

三违背相关准则

相关准则要求对话是相关的, 这是一个关系范畴准则。在小说《早秋》中, 违背相关准则的对话有两则。看下面这组问答。

“And your husband?”he asked her.

“We have three children.I work in the bursar’s office at Columbia.”

当比尔问及玛丽的丈夫时, 玛丽的应答违反了相关准则和礼貌准则, 她选择了回避, 只谈及了自己和孩子的情况。玛丽的回避是有原因的。我们大致可以猜出了, 玛丽已经为她当年的冲动买单了, 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这与小说刚开始时的“她一时冲动, 就嫁给一个她原以为自己深爱的男人”这一叙述之间形成反讽关系, 也解开了我们对玛丽命运的各种猜测。而相比之下, 此时的比尔却将爱妻挂在嘴边, 亲昵地称其为“露西尔”, 暗示自己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在提及孩子时还满怀爱意地露齿一笑。显而易见, 两人各自的婚姻生活幸福指数相去甚远。这也是为什么昔日的两位恋人如今在他乡相遇后交流不能很好地进行的原因, 也是彼此心灵隔阂的现实基础。

通过以上对小说《早秋》的会话分析, 小说文本更为细腻和深层的含义一同被揭示出来。由此可以看出, 语用学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在进行文学研究时尤其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121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10

篇4:几个成语的美学含义

无中生有。语出《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物”。按字面去理解就是凭空捏造,故而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个贬义词。其实这是个深奥的哲学(美学)命题。“无”即是虚空,但从创作角度来说,“无”是艺术文本中的空白,这种空白是艺术家有意而为的,是艺术品必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不写之写。不写(无)正是为了达到更好地写(有)。翁方纲说:唐诗妙处在虚处;刘熙载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他们谈的是作诗。绘画中也有“计白当黑”之说。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看似无,实则有,寓有于无。从接受角度而言,无是一种召唤结构,它刺激着读者的情感和想象来参与创造,使读者于“无”处见出“有”来。

胸有成竹。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成语的比喻义: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其实这个成语本来就是谈论画竹技法的。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苏轼认为,竹子的节和叶天生就有,因此画竹的人不能一节节地勾勒、一叶叶地添加,而是在未画之前胸中就先有了完整的竹子的形象,即“成竹”。晁补之亦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此语用于艺术创作则指的是艺术家在动笔之前就应该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使其在心中形成完整的形象,心中一旦有了客观事物的完整形象,就表明作者的构思已经基本完成,构思完成,写作才能顺利进行。这个成语意在说明艺术构思的重要性。

不平则鸣。语出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只要遇到刺激就会发出声音。对于人来说,只要心中有不平的事总要发泄出来。此语在创作中则指的是,外界事物变化在作者主体心理中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的外化。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作者的生存际遇、苦难艰辛和所受的打击能转化为创作的动力,此所谓“愤怒出诗人”。这有如欧阳修所说的“诗穷而后工”。明乎此,遭遇苦难,并不全然是坏事。对于作家而言,他们每能将自身的苦难诉诸文字,从而创造出不朽的艺术作品。这一成语告诉人们,作者心中必有深切的感受,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作品;写作要有感受而发,不能无病呻吟。

蚌病成珠。语出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敬通雅好辞说,而坎壈盛世,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矣。”刘勰以河蚌经过长期的痛苦而孕育出珍珠之典故,比喻作家因有痛苦的经历而写出杰出的作品。对于作家来说,痛苦可能是一笔财富,它能激发出作家的创作欲望,成为创作的动力。事实也是如此,历来在创作上卓有成就的大家无不身世坎坷,命运多乖,如杜甫、李清照等都经历国破家亡之痛,因而写出了许多感天动地的不朽之作。这个成语与不平则鸣互有异同。不过,不平则鸣强调的是有感而发,此语则更强调苦难本身对创作的驱动作用。

信手拈来,头头是道。本是禅宗用语,禅宗用以形容一个人在悟道之后所达到的自由无碍的境界。后来诗论家每用来形容诗人在艺术创造时的那种纵心所欲而不逾矩、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如范温《潜溪诗眼》称:“老杜《樱桃》诗云:‘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此诗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者。直书目前所见,平易委曲,得人心所同然,但他人艰难,不能发耳。”这段文字盛赞杜甫作诗,写景状物不假思虑,随手挥毫便能形神毕肖,并不刻意求工,却着手成春。这是一种必须经过长期研习之后才能达到的境界。诚如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所说:“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篇5:班门弄斧的成语解析含义

【班门弄斧】bān mén nòng fǔ (班): 鲁班,我国春秋时期 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巧匠。在鲁班门前 舞弄 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常用于自谦。{例}我在各位老师傅面前谈操作经验,实在是 不自量力。 古今异义:古代用“班门弄斧”批评那种无知却又好卖弄的人,而现今鼓励人们大胆地表现自我,敢于显露自己的本领,挑战权威,有时会说“弄斧必须到班门”。

二、班门弄斧典故

唐· 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 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的 能工巧匠,直到现在,人们还都说,鲁班是木匠的 祖师爷。当时还有一个 工匠,名字叫石,人们叫他匠石,是楚国京城郢都那个地方的人,他的本事据说和鲁班分不出高低。他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呢? 庄子在《 徐无鬼》这一篇里讲过一个故事。据说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层白灰,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准了鼻子尖,“唰”这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白灰一下子给扫掉了,鼻子尖连皮都蹭不到。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所以后来 柳宗元就说,假如有人“操斧于班、郢之门”,拿着斧子敢在 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面前耍弄,那就有点儿“强颜”,也就是不要脸了。

有一次,明代诗人 梅之焕来采石矶凭吊李白。 采石矶是民间传说中著名唐代诗人李白晚年游览采石江时,见水中之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殁的地方。由于李白在此留下过足迹,因此传说纷起,并留下了不少名胜,如李白墓、谪仙楼、捉月亭等等。采石矶也因此成了旅游胜地。

这天,梅之焕来到采石矶旁的李白墓,一看却心中大为不满,矶上、墓上,凡墓前可以写字的地方,都被人留有诗句,那些文章狗屁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竟在被称为“ 诗仙”的李白的墓上胡诌乱题,那些拙劣诗句的作者,又有什么脸在李白面前 舞文弄墨呢?真是可笑之极!梅之焕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感慨之余,挥笔题了一首诗:“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最早出现的雏形是柳宗元的“操斧于班、郢之门,斯 强颜耳”。意即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是厚着脸皮。(郢,是另一位古代的操斧能手)讽刺那些 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人。

梅之焕讥讽那些自以为会作诗的游人,是“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句话被后人缩成“班门弄斧”。这样,“班门弄斧”的成语,就流传下来了。

小贴士:谦虚,随时学,学越多,就知道越多,不会有班门弄斧的行为了。

三、班门弄斧造句

1.你在他面前说那些话,实在是班门弄斧,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2.他在火箭专家面前,班门弄斧,大谈什么力学推进,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3.我如果在各位老师傅面前谈操作经验,实在是班门弄斧。

4.我不是文艺行家,可不敢在您这位老“艺术家”面前班门弄斧,谈论文艺。

5.今天在各位名家面前谈创作,我真是班门弄斧了。

6.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班门弄斧,同他乱谈。

7.在您面前,我怎敢班门弄斧,随便发言呢?

8.对不起,班门弄斧。其实我是半桶水,还在学习。请多多指教,不足之处请多多见谅。

9.你在著名华文作家的面前卖弄华文,岂不是班门弄斧。

10.我这点浅见,在行家面前,不免有点班门弄斧了。

11.他是行家,你别班门弄斧了。

12.就凭你这点本事,就敢在专家面前班门弄斧,真是可笑。

13.不要教鱼游水,不要班门弄斧。

14.他老是对总裁说该如何管理业务,就跟班门弄斧似的。

15.不知天高地厚的他,居然敢在师兄面前班门弄斧。

16.我又不是书法家,不敢在这裡班门弄斧地谈什麼运笔技巧。

17.他可是大名家,你别班门弄斧了。

18.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了。

19.你少在那儿班门弄斧了,在座的有哪个不是专家?

20.说到写文章,我实在不敢在你面前班门弄斧。

21.今天我竟然在专家面前大谈科学,真是班门弄斧。

22.用不着教你的祖母如何吸食鸡蛋,不要班门弄斧。

23.我作了这个讲话,并非想在政治家们面前班门弄斧,而是要把他们不愿意公开的情况公诸于众。

24.不敢当,不敢当,末学后辈只是班门弄斧而已。

25.自己和他拆招,无异于班门弄斧,往往只使半招,他便破了,束手缚脚,好不难受。

26.其实在数码科技版很多时候都是我问你问题的,现在反而调换身份,并不是因为我班门弄斧,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人。

27.试驾现场有工作人员讲解怎样去试车,但在这方面不甚专业的我还是不敢班门弄斧,以免贻笑大方。

28.“当然可以,”安琪说,“一千九百年前不是有人做到了吗?我这可能是班门弄斧了,请原谅。”。

篇6:天衣无缝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叫郭翰的人,因夏天炎热,就躺在庭院中乘凉。他仰望着夜空,看到繁星满天,月光皎洁,不禁心旷神怡。

忽然,他见天上一朵白云向他飘过来,白云飘近,他一看,却是个白衣女子。郭翰连忙起来向她依拜。那女子对郭翰说:“我是天上的织女。” 织女身上的衣服漂亮极了,郭翰仔细地打量着。看着看着,他发现这衣裳上下没有针线缝织的痕迹。郭翰觉得奇怪,就向织女请教。 织女说:“我穿的是天衣,本来就不是用线缝成的。” 郭翰听了,不由得连声赞叹:“真是天衣无缝啊!”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浑然天成,没有破绽。

近义词

十全十美、无懈可击、浑然一体、滴水不漏

十全十美: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无懈可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严谨。

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 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反义词

漏洞百出、破绽百出、自相矛盾

漏洞百出:有很多漏洞。形容文章、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

破绽百出:比喻说话做事漏洞非常多。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故事点评

篇7:成语天衣无缝近义词

2.但这个框架并非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3.知道谁才需要如此滴水不漏的证词吗?

4.你的解释滴水不漏。

5.汽船常用滴水不漏的隔墙分隔滴水不漏的隔间。

6.滴水不漏:不同材质的硬质合金密封,保证了不同介质输送均无泄漏。

7.这主意不赖。我们真的应该做到滴水不漏,必须确定数量足够发给每位潜在顾客。

8.第一,任何资金流动管制措施均不可能做到全无罅隙,滴水不漏,这样可能造成市场扭曲,甚至遏抑市场发展。

9.告诉你,其实就是带弹簧的拳击手套,呵呵,别看是拳击手套,好好练练,一样可以用来玩滴水不漏的弹射球游戏哦!

篇8:成语天衣无缝的含义解析

1 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和施工的简单概念

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和施工主要包含伸缩缝、沉降缝与防震缝三个部分。其中前两个部分分别由地基条件与构筑物的规则性决定, 仅仅依靠施工措施是无法避免的。伸缩缝应以无缝结构整体为思考前提, 以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和干燥收缩为基础而建立。伸缩缝按照永久性和临时性两大部分区别开来, 前者需顾及结构缝的长期热胀冷缩。后者又称后浇带, 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伸缩缝干缩现象和水热问题。对于混凝土结构无缝而言, 后浇带既是一种设计手法, 又是施工时的必要措施。在混凝土结构基本成型之后, 会使用混凝土进行填充封闭。

2 超长地下混凝结构无缝设计施工的着眼点

2.1 平面结构布置尽量规范合理

超长无缝地下混凝土结构在布置上与上部混凝土结构布置大同小异, 均要规范合理化平面结构, 追求结构刚度的均匀分布。以此为契机, 当所处环境温差较大时, 混凝土结构的变化才能均匀, 从而最大程度上规避由局部结构刚度差超标所造成的集中次生温度应力, 避免因局部过度变形出现有害裂缝。

2.2 后浇带以及混凝土的设计方面应深思熟虑

出于整个工程的规范合理化考虑, 后浇带的布置应尽可能地减少施工期因混凝土的伸缩变形导致的建筑裂缝, 严格按施工规定布置后浇带, 遵守50m以内为宜的间距要求。在结构跨的实践中, 把后浇带设置于结构跨度受相对内力较小的地方, 一般取结构跨的三分之一处为宜。后浇带的宽度应该限定在900mm以内, 该宽度的增减值应限定在100m以内。

后浇带设计过程中, 应根据建筑整体结构调节其沉降差, 为后浇带预留部分空间。一般来说, 需要断开板钢筋, 稳固梁主筋, 以保证在后浇带的封闭工作完成后, 其本身和两侧结构有自由的收缩空间, 从而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过多混凝土收缩裂缝。要减少使用时混凝土的胀缩裂缝, 在后浇带的材料筛选上, 应当择取优于原结构混凝土强度的膨胀混凝土, 从而在两个后浇带之间建立可承载预加应力的钢筋混凝土地带, 一定程度上缓解混凝土的收缩问题。

后浇带的闭合过程中, 应根据其膨胀性和原有混凝土结构强度, 配置切合需求的外加剂, 让结构能够对可能产生的状况具备预应力。在考察当地全年气温及温差数据等详细情况的前提下, 选择浇筑时间, 减少温差引起的应力, 从而有效地规避裂缝产生。总之, 后浇带的后期闭合与养护工作, 应当详尽全面, 以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3 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和施工的强化措施

3.1 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强化措施

3.1.1 温差控制措施。

针对工作环境温差超过预计的问题, 应该采取配置预应力钢筋手段, 来减少温差导致的热胀冷缩, 减少结构上裂缝的产生。配置的预应力钢筋, 需要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决定相应的配置要求。

3.1.2 防止地下水下渗措施。

地下混凝土结构对地下水的防渗要求应优先于设计强度要求, 对于超长地下混凝土而言, 如何做好防渗工作更为迫切。在设计时, 应当将自防水设计作为主要思考范围, 吸取类似工程的设计亮点, 结合施工实际, 在设计时适度强化构件配筋, 从而保证结构构件中钢筋的工作应力在可控范围内, 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

3.2 解析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的强化措施

3.2.1 混凝土材料的严格把关。

砂石的质量、水泥的种类、添加剂的使用和水与石灰比例这四大因素, 影响着混凝土受温差影响产生的收缩性。因而在混凝土选择时, 针对其品级、密度进行严格把关, 谨慎控制其所含杂质。在这一基础上, 合理调配优质骨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 减少水泥的投入量, 尽可能按照吸热和吸水性对水泥进行筛选。选择前期膨胀少, 后期收缩率低的优质添加剂, 并对减水剂的使用严格把握。

3.2.2 混凝土浇筑工作重点。

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受浇筑工作的直接影响, 只有认真选择浇筑时间, 把握混凝土浇筑温度, 结合以往工程浇筑经验, 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浇筑, 才能要有效保证浇筑工作的完成质量, 进一步提高土结构的安全性与使用效果。

3.2.3 混凝土的后期维护工作重点。

要想混凝土结构长期保持优良的工作性能, 长期合理的维护是必不可少的。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之后, 还应当定时定期地做好维护工作。对混凝土结构的各方面都要进行详细的检测, 对整体温度的波动了若指掌, 以保证温差能得到有效控制。

4 结语

通过对各方面因素的考虑, 对膨胀率进行严格控制是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和施工的技术核心, 以此来调整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和施工的具体工作, 将混凝土结构完工后的变形率控制在合适数值, 有效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着眼点和相关措施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帮助, 相信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 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和施工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参考文献

[1]何隽, 赵林, 孙晓东, 仲志鸿.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及施工[J].施工技术, 2012 (12) .

篇9:源自《周易》的成语及其深刻含义

在我们汉字成语中,直接来源于《周易》的就有100多个,加上间接演绎出来的达到200多个。但今天还比较常用的不算太多,比如:九五之尊、群龙无首、天地玄黄、防微杜渐、不速之客、三阳开泰、虎视眈眈、文过饰非、光明正大、风雷激荡、循序渐进、反目成仇、飞鸟遗音、乐天知命、无妄之灾、殊途同归、立竿见影等。

这些成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诚信为本等,堪称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今天仍然值得我们传承,甚至发扬光大。

(一)“厚德载物”的和谐理念

坤卦代表大地母亲,代表母仪天下的形象。《周易·象传·坤》写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经过千百年的传颂,“厚德载物”成为人们熟知的一条成语,它是对和谐理念的经典概括。其意说人的道德情怀要像大地一样宽广厚实,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够容纳宇宙万物,就像大海容纳百川汇流、大地承载万物生长那样。这是人要与天地万物相和谐的文化理念,又是多么博大的胸怀与宽容精神。今天,国际社会提倡节约资源与能源、保护好生态环境,似乎也可以从这里找到哲学依据。

大家都知道,《周易》主张“天地人合一”,就是人与天地和谐。人类和其他生物、事物不一样,拥有智慧和复杂的思维能力,因此可以和天、地共同形成“三才”。但人类作为天地(或者说大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必须遵循与效法客观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及社会规律,必须做到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和谐。而且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和谐,故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样的成语。

(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乾卦代表父亲、君王或老板,代表勇猛坚强的阳光之气。《周易·象传·乾》有句名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中的“自强不息”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它的意思说,自己要努力向上,不断强化自身的力量,且永不停息。这种精神鼓励人们艰苦拼搏、奋发图强,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接近40年的发展历史,有力地说明了自强不息、勤奋拼搏的重要性。

《周易·乾卦》还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后来浓缩成“朝乾夕惕”这条成语,劝导人们要努力拼搏的同时还要勤勉谨慎。如果没有艰苦朴素、辛勤劳作的拼搏精神,就无法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三)创新求变的进取观念

“易”字由日月所组成,有变化的意思,所以《周易》的主要哲学思想除了和谐与勤奋拼搏,还有创新求变的进取观念。

《周易·杂卦传》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由此形成“革故鼎新”这一成语。革卦由上卦兑金、下卦离火组成,即金属在火中冶炼、得到升华与新生的卦象;而鼎卦由上卦离火、下卦巽木所组成,即木上燃火、烹饪之象,而烹饪就是把生的东西变成熟的。两卦都有变革创新、拆旧屋建新房的含义,后来引伸到社会制度上,人们就把革除旧政、建立新政称为革故鼎新。这是对除旧布新发展观念的准确概括,也是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

《周易·象传·革》说道:“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由此衍生出成语“革面洗心”。这里的“小人”专指百姓,“革面”指变革原先对于暴政的表面屈服,从本来的面从而心不从,改成真正的心悦诚服,发自内心地顺从明君的领导。

“枯杨生华”这成语,则出自《周易·大过卦》的九五爻辞。大过卦由上兑下巽所组成,兑象征少男,巽象征长女,故有老妇嫁给小伙之象。这就好比干枯的杨树开花一样,不会有啥好结果。一时间的勉强凑合,维持不了长久。一个社会机构也是如此,如果不能选贤任能,而是勉强凑合、庸冗杂处,肯定无法正常运转,甚至总会把事情搞砸了。

但有意思的是,该成语后来演变成“枯木生花”或“枯树开花”,却变成了相反的含义。即枯萎的树木又重新开了花,形容起死回生、重获生机,这就与革故鼎新、洗心革面等拥有相近的含义,就是说要变革创新,以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四)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

《周易·否卦》的上九爻辞说:“倾否,先否后喜”,就是说要将不好的东西颠倒过来,把先前的不快变成喜悦。这说明世间万物不会永远处于阻塞状态,而是随时可能转化为通达状态;通达状态也不一定长久不变,也可能会变成阻塞状态。宇宙生存与发展有这样的辩证规律,人世间的事情也要遵循这样的辩证规律。当你遭遇艰难险阻或危机的时候,也无须懊恼和沮丧,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或许会有化险为夷、否极泰来的惊喜结果,这里边就有两个成语。

由此,人们又得到“物极必反”这样一个成语,说的就是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但凡事物发展到了极限,都可能会走向它的反面。比如有的病人,有时出现假热真寒,或者假寒真热的症状;舆论造过了头,出现言过其实、文过饰非的现象;当权者的统治过于残暴,就会官逼民反,引发激烈的反抗。老子和庄子的道家学说,极好地继承与发挥了这种辩证思想,提出福祸相依、无为而无不为等著名论点。

(五)不盈不满的谦虚态度

《周易》中的谦卦鼓励人们培养谦虚和自律品德,使得谦虚成为中华民族大力提倡的美德之一。《周易·彖传·谦》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告诉我们应效法自然之道,培养谦虚这种良好的文化品质,摒弃骄傲自满那种不好的文化品质。当年毛泽东主席有幅题词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明确表示谦虚对人与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及骄傲自满的消极作用。

《周易·谦卦》的初六爻辞说“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非常谦虚而有修养的人,能够渡过大江大河,能够做成大事,故而吉祥。《周易·象传·谦》还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说法,由此形成“谦谦君子”和“谦卑自牧”这两条成语。“谦卑自牧”的意思为:要保持谦卑的态度,自觉地提高自身修养、形成良好品德。

(六)至真至纯的诚信品德

有人认为谦卦是“周易”中最吉利的卦,因其经文中没有一句不吉利的话。笔者以为在当前中国,中孚卦是最重要的一卦,因其主要提倡诚信,“中孚”就是心中充满诚信的意思。《周易·中孚卦》的卦辞说:“只要心中充满诚信,即便只用小猪、小鱼作为祭品,也会吉祥。”彖辞则说:“诚信又坚守正道,符合天的法则。”象辞又说道:“风吹来水就虚心接受,这表明心中的诚信可影响一切事物”,甚至连小猪、小鱼这样的低级动物都会受感动,故而吉祥如意,由此形成“信及豚鱼”这个成语。

《周易》整部经典中,有许多强调“诚信”的经文,包括修辞立诚、闲邪存诚等成语。可以不夸张地说,除了谦虚,诚信原本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炎黄子孙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视诚信为做人、立业和处世之本,这是华夏民族进步的精神与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坚决反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虚伪现象,包括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偷等言行,竭力提倡“崇尚诚信”这种既崭新、又古朴的社会风气。

当然,在我们使用道德规范,仍然无法有效约束某些言行的时候,有必要强调法律和法治的作用。《周易·旅卦》的象辞说:“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光明正大地治理国家,要谨慎制订和执行法律制度,最终达到只需道德规范,而监狱中不需要关押犯人的社会境界。

(作者单位:广东社会科学院)

篇10:15个用法易混淆的成语解析

空穴是来风的条件, 既能来风, 必有空穴, 传闻有一定根据。现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 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

传言有虎的人很多, 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

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 错。

4、炙手可热:

形容人很有权势, 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 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

“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 属误用。

6、首当其冲:

首先受到攻击, 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 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

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且写作“不温不火”, 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

只用于对方或他人, 不可用于自己, 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

说话有分量。不能表示守信用, 也不能用于自己。

1 0、首鼠两端:

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 1、溢美之词:

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 2、脱颖而出:

比喻人才崭露头角。误用“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 3、蓬荜生辉:

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荜生辉”, 简直是骂人。

1 4、不可收拾:

无可挽救, 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 变褒为贬。

1 5、出奇制胜:

篇11:解析与物理有关的汉语成语

1.刻舟求剑:运动与静止的相对关系

从前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上沿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了记号,等船停下后,他便从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没有找到。成语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易知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因为船相对于剑是运动的,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想要确定剑的位置,应选择与剑的相对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岸上的石头、树木、花草等。

2.一泻千里: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自然景观

成语本指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后比喻文笔流畅,气势奔放。

在物理学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当相对高度越高时,水落到低处转化的动能越多,速度越大。所以“江河水势汹涌、奔腾直下”的景象也突显了江水的流速之大。

3.沉李浮瓜:浮沉自有定数

三国·魏·曹丕《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指夏天把瓜、李等放在冷水中浸凉后食用。

为什么不说“沉瓜浮李”呢?因为这种说法违背了物理学的客观规律。众所周知,诸如冬瓜、南瓜等瓜类内部都有空心部分,正因如此,其重力比同体积的水要轻,全部浸没在水中时,F浮>G瓜,此时瓜要上浮。而李子、桃子等果实内有核仁,核仁的密度比水大,因此把它们放入水中时F浮

4.扬汤止沸:止沸还得从根源做起

扬汤止沸指的是反复从锅中舀起开水又倒回去,试图制止水的沸腾。比喻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可以增加空气与水接触的表面积,从而加快水的蒸发。而蒸发是需要吸热的,因此降低了水的温度,可以暂时缓解水的沸腾。因为水还会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所以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源处阻止水沸腾。

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持续低温才能结出厚实的冰雪

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所凝成的。比喻事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

上一篇:先进性工作总结(高速公路)下一篇:高中动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