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班级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

2024-04-29

浅谈高校班级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精选6篇)

篇1:浅谈高校班级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

浅谈高校班级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

摘 要: 学风是高等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高等院校要想提高自身的办学层次,就必须做好班级学风建设,以思想引领学风,从制度、教学、文化等多方面抓学风。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做好高校班级的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

关键词:思想引领 学风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25-01

一、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惟源清,方流清;惟风正,才学正。”学风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治学态度、学术风气,更体现了全体师生的做人做事之态。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更关系着学校的长远发展。首先,良好的学风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对于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教学质量下滑等普遍问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良好的学风能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之于学生而言,是精神的引领,具有人生指导之用,只有生活于和谐的校园文化之中,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习上求真务实、敢于创新,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之才。

二、高等院校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校领导对学风之于学校、之于学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目前很多高校出现“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虽然这些学校的硬件条件很高,但是师资队伍却远远没有跟上,教师精力有限,导致教学水平下降,学生的学习水平自然提高不了。还有就是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未能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能,课上采取“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勾重点”的教学策略。其次是大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差,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现如今,不良社会风气业已浸染高校,很多学生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三观不正、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观不正确,功利主义心理过强,学生不注重知识的积累、领悟,学习纪律松懈,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讲,课下不学习不思考,逃课、迟到的现象屡屡发生,很多大学生把考前突击作为重要的学习策略,以此应付考试,由此导致学风的缺少。还有些学生由于志向较低,只想着能够顺利毕业,找份工作糊口便罢,导致缺乏学习动力,学习上自然也就不用心了。

三、做好高校班级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的途径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

做好班级学风建设,首先就要以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对于高校来说,首要的就是更新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明确发展目标,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学校需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这是高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其次,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思想引领

现如今,由于不良社会风气的入侵,很多大学生都受到了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些许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过盛,总想一步登天。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和班主任需要做好思想引领工作,以多种形式切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教学质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开始思想政治教育课之外,学校还应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直到中心,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网站,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作为班主任,就要本着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与学生做朋友的态度勤与本班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一旦发现学生的思想发生偏颇,就要及时与该名同学交流,帮助学生矫正三观。

3.营造班级氛围

班级学习氛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本班的学风,对口本科生的年龄较本科生而言偏小,很多学生自律能力不太好,这就需要学习做好班级工作,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进而建设良好的学风。首先,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包括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的图书的资料等等。其次需要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最大效益地发挥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最后,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风建设对学生的感染力。

4.做好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大学生生由于年龄较小,叛逆心理较强,因此,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学生。首先,班主任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育人水平,善于和学生沟通,全面了解本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自身为榜样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带动学生共同建设学风,共同成长。其次,班主任需要加强学生的考勤管理,以任命或轮流等多种方式选举班级管理员,帮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5.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教风带学风

班风是学风建设的载体,也是学风建设的突破口。高素质的教师更能管理好班级,建设良好的班风。因此,学校需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和师德修养的培养,让教师以专业的素质引领学生,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建优良?W风。其次,教师需因材施教,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理论联系实际,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6.树立诚信

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风,现如今,学校“课上记笔记,课下背笔记,考试划重点”的分气很重,学生疏于学习,将考前突击作为学习的重要手段,由于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考试中的作弊现象时有发生。首先,学校和班主任要做好诚信教育,倡导诚信应考,端正学生的考试态度,以考风促学风。其次,建立严格的考试制度,严抓考纪考风,做好考试监督工作,实行巡考制度,一旦发现学生考试作弊,便从严处理,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保障学风建设。

7.建全制度

制度是学风建设的基础,更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学校需要明确管理目标,从大局着眼、细节入手,结合本校、乃至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并落实保障学风的制度。其次,建立学风建设的激励制度,严惩不良风气,突出学风建设,学业考核上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评方法。最后,学校需加强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努力将学风建设成为全体学生的自觉行动。

四、结语

学风既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也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对口本科班学生的学风建设不仅要从教学理念、学校制度、班级管理着手,也要从班级氛围、教师素质抓起,以思想引领优良学风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翼.高水平大学学风建设的内涵与途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2]杨昌智,蹇世琪.浅谈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的班集体[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03)

篇2:浅谈高校班级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

本文综述

构建高校学习型班级,需要在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以系统思考为基础,进行班级自我评估和反思,培养班级成员寻找问题背后真正原因的能力。班级自我评估就是班级为了解班级发展现状而有计划、系统的去收集材料,由班级成员检验和讨论班级组织结构、组织方式及班级行为方面的效能,找出班级发展中的问题并积极改进。

摘要: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营造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横向网络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高校“学习型班级”也属于组织的范畴,它的提出和创建是对以往教学班级结构管理理念及其作用的积极反思和创新,是追求互动创新、团队学习的过程,是班级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从“学习型班级”的内涵、特征和现实意义出发,对高等学校构建学习型班级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班级 学风建设

一、构建高校学习型班级的意义

良好班集体的建立对学生顺利接受大学的教育和管理,完成人才塑造的主要过程以及端正学习态度,明确理想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我们年轻的学校形成浓厚的良好学习风气氛围意义非凡。加强班级建设,协调好辅导员与班级干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在实践中,促进同学间的和谐相处,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端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德育是心育,贵在感应与共鸣。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提高素质,才是德育的康庄大道。所以,我们应当在定期邀请校内的“知名大家”给新生做人文教育外,还应当积极邀请校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思想大家”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潮流。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总说到,自我超越就是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要实现自我超越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个人愿景,二是保持创造性的张力。建立个人愿景需要辅导员和班主任帮助班级每个成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创造性的张力指的是愿景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性,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潜能,从而提升整个班级的自我超越。

班级在本质上是一种学习的共同体,其控制更多的依靠制度规范、团队精神和共同目标。共同愿景是指共同的奋斗目标,它的建立首先需要通过辅导员的引导,得到班级成员的认同,同时也包含了班级成员的个人愿景;其次,共同愿景要渗入到班级的日常活动开展中,使之在班级成员的脑海中于愈加清晰,从而达到全班同学在朝向共同愿景的奋斗过程中,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也在不断加强。

二、如何建设成为学风优良班级

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集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学习型班级

是一个不断进行知识积累的团体,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通过日常学习讨论、小组建设和相互竞争等方法,使同学们彼此尊重和信任,共享学习资源,自由交流,提高学习绩效,互为良好的学习伙伴,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促进整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得到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在台作竞争的良好氛围中,班级成员之间也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一个班级有没有共同目标以及共同目标的好坏,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和凝聚力。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来实现的,两者的差异能够启发学生产生新的追求和需要,从而调整设置新的个人目标。在目标实现后,学生会因为达成目标而自豪和骄傲,进而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好的集体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集体是幸福、团结、友爱的集体,从而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在活动中让学生当家作主,加强他们的主人公意识,鼓励他们公平、合理、适度地竞争,激发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学风建设过程中班干部与全体成员的关系

学风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主旋律, 也是班集体建设的着力点, 这与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突出学风这个中心, 就要把调动全体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氛围, 就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2]要实行奖优罚劣,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竞争, 把学生的学习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同利害相关的评优、入党、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就业推荐等相结合, 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在学风建设中还应充分发挥班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院系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班集体内实行“帮扶监督”活动, 发挥全体先进分子的力量, 对班级存在迟到、旷课、成绩差的同学进行帮扶监督, 实行课堂监督管理。

严格管理是营造良好、和谐学风的基础, 建立完备的班集体管理制度, 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重要保障。班集体管理制度是分配和协调同学之间、班级同学与班集体之间、班集体与学校乃至社会之间的利益的关键。首先, 班集体管理制度要体现完备性。班集体管理制度不仅要包括班级会议制度、考勤制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和评奖制度、贫困生资助制度和宿舍文明创建制度等, 还应该包括有关班集体建设和班级事务处理的制度。其次, 班集体管理制度建设重点要抓落实、抓执行。班集体的各种规章制度能使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这样, 班级对他们的要求就会处于经常有序的状态。制度教育的深入又会使学生把规章制度自然而然地看成是自我的要求, 逐渐地由他律转为自律。在这个过程中, 要加强班干部的任免制度和班干部管理制度。民主选举班干部, 发挥班干部在班集体成员中统一思想、协调关系的作用。制定对班干部的有效的管理制度, 提高班集体管理工作的实效。在班委和团支委组建后, 班集体应对他们进行职责管理, 还要建立班干部例会制度, 对班干部进行制度管理。

任何一个群体中都有相对先进、后进的区分,要在群体中形成一种共同的习惯、风气,总会有一个由点到面、由少数到多数、由压力变动力、由不自然到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3]辅导员要在本班发掘各具特长的榜样,并通过学榜样产生“新榜样”,以带来“一花引来百花开”的良好教育效果。班级内的班、团干部等核心骨干是班集体的中坚力量,也是班级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应该成为班风建设的模范带头人。

四、班级学风建设的可行性

良好班风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经常的、细致、复杂和艰苦的工作,是长期的教育和师生合力共创的结果。我们要在集体的活动中培养和激发出同学们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同学们就会刻苦学习,在班级内部形成良性竞争,带动班级整体的学习风气,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与考风。“优良的学风能使处于其中的学生无时不感到压力,产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只有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才能使班级的各项工作顺利地开展,在各种活动及比赛中也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优良的校风能体现一所大学的品牌与形象,在校风学风建设中最基本的单元是班风建设。”在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中,如何使学生在团结互助的集体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是我们每个学生工作者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培养和激发学生在班集体建设和班集体活动中养成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就会使这个集体产生良好的风气,使同学们在这个集体中健康地成长,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班级建设只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遗患,但又是非常基础、重要的切入点,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达成共识,行为上才能形成合力,切实做好班级建设。同理,加强班级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是高校加强班级建设工作的永恒主题,希望我们能从小事做起,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扎实工作,务实进取,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积极作用,为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Williams, M, & Burden.R.L.(1997).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篇3:浅谈高校班级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

关键词:班级文化,思想建设,学风建设

0 引言

班级是高等院校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基础单元,是凝聚班级成员和培育团队精神的文化原体,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体外细胞”,是对大学生进行扎实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毛细血管”,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健康成长成才的校内家园。班级文化是在班级思想和学风建设基础上,由班级全体成员长期培育和凝练形成的团队精神、学习氛围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是大学文化的基础表现形式和延升点。但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管理的特殊性,对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存在着重视和研究不够的现象。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班级思想建设在学风建设中的先导作用,重视班级思想建设,实施目标管理,用班级思想建设带动学风建设工作,形成健康向上的成长成才氛围,在班级内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主旋律和学风氛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 以强力的思想建设营造班级文化氛围

高等院校的班级存在着专业发展方向一致、志趣追求期待相投、成员角色互动频繁、人际交往密切、学习生活规律协调、认知行为需求相近、年龄心理特征易融、活动作息时间相同的诸多优势,是有效进行管理教育的着力点和凝聚点。班级思想建设和班级学风建设是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部分,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构建和谐的校园基础环境和学习具体环境。二者之间,思想建设为学风建设提供了理念的支持,学风建设又为思想建设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但是不论是思想建设立足点还是学风建设的出发点,最终行为目标的落脚点都是一致的,良好的班风、学风,积极健康的班级舆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和谐气氛,共同构成了班级文化的基本要件,指向让学生在充满爱意的最优化环境中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栋梁的教育目标。[1]

1.1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班级思想建设的灵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要求广大学生将社会的整体要求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需要以及相应的行为品质,构建强调未来利益的责任、追求人文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时代赋予每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帮助学生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助于班级学风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自豪感。明确时代和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敏锐的审视和勇敢的承担神圣的使命。

1.2 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是班级思想建设的核心

集体主义是凝聚班级成员和培育团队精神的文化原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念,而这种思想观念最具体最直观的培育方式表现在班级的团队精神上,养成协作互助的合作理念,这是时代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品质需求。班级思想建设要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在班级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合作学习氛围,离不开班级内每个同学的共同努力,当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需要用集体主义的观念奏响和谐曲调。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班级的思想建设需要班级内每个学生目标一致,全身心地参与其中,凝聚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坚强整体,这是知识经济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起码要求。很难想象一个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的班级能够形成优良的学风班风,能够使每个成员心情舒畅的享受学习的快乐。如果在集体中只是强调了个人的利益,只强调个体的成长而忽视了个体成长的环境和团队的凝聚力,不论一个人有多么优秀,如果缺失了集体生活团队精神的理念,就很难找到自己发芽生长的土壤。在一个班集体中,当个体设定的目标偏离了班级团队整体的目标时,就会和班级的集体精神发生背离,最终自己的目标也就失去了实现的意义。只有当个体的利益融于集体的利益之中时,才能得到双赢的结果。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培养就是要让班级内的每个成员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一个优秀的班级团队离不开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作用的充分发挥。当团队成员明确了个体在班级建设和团队发展中的作用,才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班级的建设当中,因此,集体主义是班级思想建设的核心,是班级学风班风建设的内在精神元素。

1.3 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约束是班级思想建设的关键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需求关键所在。班级思想建设要注意加强学生诚信教育,这也是培育班级文化、凝聚团队力量、增进成员友谊的支点和桥梁。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实施公民道德教育要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十七大报告又强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2]。在班级开展诚信教育,就要不断强化诚信理念,提高诚信素质。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失去诚信的人就输掉了他的整个人生。在学风建设中注重诚信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素质,更是将学生的诚信和他的学业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1.4 科学有效地心理健康教育与调适是班级思想建设的保障

在开展班级思想建设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调适。健全的人格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生因为社会阅历不足、家庭经济贫困、个人情感受挫、考核成绩挂科、社会交往紧张、就业择业不畅等原因,容易引发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与精神分裂等心理问题,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在进行班级思想建设时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班级每个成员的感受和变化,分清思想认识问题和心理障碍问题的界限,避免指令、说教、压制式的简单方式,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调适,及时有效地释放不平衡、压抑的消极心理,在内心深处沟通交流,了解、理解、谅解和化解纠纷矛盾,支持和参与班级思想建设和班风学风建设,自觉自愿地接受班级的同化、管理和监督。

2 用优良的学风建设实施班级目标管理

2.1 明确坚定的学习目标是班级学风建设的操纵杆

班级学风建设首先是要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目前由于国情的原因,使得学生的初高中教育往往陷入到应试教育的误区,高中阶段以考上大学为目标,但是当他们真正踏入大学后,其中的一些人大大松了一口气,学习的动力不足,其表现为:或懒懒散散,对所学专业提不起兴趣,甚至厌学逃课,考试作弊;或缺乏理想和抱负,得过且过,混日子;或陶醉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或应付学业、浅尝辄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常常夸夸其谈而缺乏深入探讨的学风。凡此种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都属于学风不正,很难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实际上,进入大学后的校园生活是发生了很多丰富精彩的事情,但是要想不虚度年华,为成功踏入社会打好基础,就必须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以此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方向明确,头脑清楚,才能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好铺垫,做好基石。

2.2 热烈旺盛的学习动力是班级学风建设的推进器班级学风建

设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什么是学习动力,为了家庭,为了专业兴趣,为了就业前景等等都能够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姑且不论学生是因为何种原因设定的学习动力,班级的学风建设都要充分地调动起他的这种内在的潜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认真细致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目标,并以此为动力刻苦学习,永攀高峰。通过多种方式,寻找突破口,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分门别类的帮助学生发掘出不同的学习动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3 灵活高效的学习能力是班级学风建设的变速箱

班级学风建设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失去了高中时班主任和家长的束缚,不再有人每天过问你的学习情况,学习真正成为了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因此如何改善自己的学习能力,明确大学需要养成的学习能力成为一种必需。在大学,学习能力不仅仅指对于专业和课程知识学习的认知和使用的能力,同时也包含对人生生活态度、职业发展、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的感知思考能力,对信息获取、资源利用等判断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利用和发展这种学习能力。

2.4 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是班级学风建设的金桥梁

班级学风建设是要在班级内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风优良的班集体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级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和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学生独生子女增多,“80”后“90”后已经成为学生的主要群体这一特点,他们的行为和认知都有其独特的地方,紧紧依靠简单的宣传或防范显然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引导和约束,在他们周围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这种氛围影响他们的行为,帮助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督促他们积极投身于班级的学风建设上来。

2.5 具体可行的行为公约是班级学风建设的控制器

班级学风建设是要使学生遵守班级行为公约的管理。高中时所有的学习纪律都是由学校、班主任和家长制定的,学生需要无条件地遵守,并且不论在学校还是家庭中,都会有人督促或者监督要求学生遵守这些学习纪律。在大学,在强调学生共性的同时也强调学生的个性,但是这种个性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自觉自愿,另一方面也需要有规定来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课迟到、旷课、课堂纪律散漫、抄袭作业等这些不良影响在没有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是很容易泛滥并且影响到每个学生的,此外沉迷网络、自由散漫、说谎造假等行为也会考验每个学生的意志力。因此,班级学风建设有必要也是必须的,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并且要求全体成员必须遵守这些规定,以维护每个人的学习环境。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管理教育工程,亦可由寝室文化、班级文娱体育、小组赛事等形式多样的载体分解细化,需要学校领导重视倾力抓,院系长期落实专门建,班级集中精力认真做,一定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班级思想建设应注意围绕班级学风建设的五个目标做文章,下功夫;班级学风建设应注意落实思想建设的四个内容细化指标,实施目标管理,定期检查总结,处处用心,用心处处,精心设计,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将班级思想建设和班级学风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以班级思想建设带动班级学风建设的目的,共建健康和谐的育人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博宇.高校班级教育管理的特征与趋势[J].西安:思想教育,2007,26.

篇4:浅谈高校班级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

一、中国梦引导下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的重要性

我国进入新世纪之后,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对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拟定,决策要走创新型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时加大了对教育行业的投入力度,开始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而在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高校的学风建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高校学风建设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所以高校的学风建设应当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构建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主要涉及到高校的治学态度、治学精神以及治学原则。学风建设是高校创建品牌、树立良好形象以及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培养人才,体现高校学生个人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关键,更是体现高校教学环境、管理能力的指标,是高校的立校之本。

二、高校学风的现状

1.学习目标不明确。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修改,各大高校开始推行自主学习,这导致高校学生的学风状况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我们可以在很多高校学生的学风角度来看,在高校全体学生中,有很多学生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他们在学习上刻苦认真、勤奋上进,这是多数高校学风的主要形象,但是在这些良好的学风背后,还是存在一些学风不正的现象,这类学生虽然在性格方面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但是因为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致使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常常好高骛远,学习行为存在纪律缺失,如,部分学生在正常上课时,经常出现早退、无故旷课以及为了应付教师抄袭其他同学作业的情况。

2.教学理念落后。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的扩招,致使教学规模不断增大,随着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师资力量匮乏,办学条件有限等等,但是高校在制度的建设方面,还需要推行素质教育以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导致无法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形式化教学,教学理念未作出任何创新,导致高校出现偏重形式而忽视落实的情况,这在一定程上阻碍了高校良好学风体制机制的建设,为此高校还应当对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我们在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中可以看出,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应当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构建全新的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

三、实现中国梦引导下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的策略

1.引领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高校应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志向,并鼓励他们坚定信念,明确学习目标。中华民族的复兴,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以及人民的幸福,这些都是每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它不仅是民族梦,更是个人梦。有梦想的人才有奋发向上的动力。在中国梦的正确引领下,高校应当对学生展开中国梦的教育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理想的教育,引导高校学生能够树立人生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满足当前的个人成绩以及私利。只有坚定了信念、明确了学习目标,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与实现民族的复兴联系起来,让梦想与现实融为一体,才能为高校学生梦想的实现打下基础,才会使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充分发挥个人潜质,进而让中国梦成为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的理想基础。

2.树立学术精神。高校在中国梦的正确引领下,应当在建设良好学风体制机制的过程中,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帮助他们树立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中国梦”是高校良好学风建设的思想基础,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在道德上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树立起学术价值观念与学习目标,提高高校学生的政治素质与个人修养,这也是是中国梦引领下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个人的意识决定着他的行为,所以高校只有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培育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构建良好的学风建设体制机制,才能让高校学生的各个方面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育高校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

结束语: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高校应当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做好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工作,为高校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高校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高校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主要地点,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思想与理念,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让高校的每位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醒,进而促进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纯,董越.以“中国梦”引领当代研究生的学风建设[J].学理论,2015,04:220-221.

篇5:浅谈高校班级学风建设和思想引领

一、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竞赛概况

在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重视下,学院学生也没有让学生失望,在各种科技创新竞赛中屡次获得较好名次,给学校带来了极为积极的影响。,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在河南科技大学举行。此次大赛设置了跟随、购物、通用服务机器人等比赛项目,来自全国19所高校的89支队伍带来了各类服务机器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对这样具有竞技性的国家级比赛非常重视,忙碌于赛前校内的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赛,并选派专业老师全程指导。在激烈的竞赛中,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组队获得了智能家居项目的一等奖。这一结果不仅激励了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其他学生,同时弘扬了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良好校风与实力,对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的学风建设产生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科技创新竞赛对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

1、科技创新竞赛能够唤醒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其学习目标的明确。在进入高校之前,大部分高中学生都将其唯一的目标锁定在考上大学,而关于进入高校真正要做什么或者为了什么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大部分的高校学生来说,都会对学习目的产生迷茫。从当前大学生活、学习过程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生都将无关紧要的事情作为大学生活学习的重点,导致很多时间被浪费。而在高校的必要学习上却存在着基础知识不够稳定,在学习终极目标等问题的认知上存在偏差等现状,使整个高校学风都陷入比较模糊的学习氛围中。而通过对科技创新竞赛的参加,学生则可通过亲身体验来完成一项项任务,在这一过程获得充足的动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清醒地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随之推动整个高校学风的清朗。

2、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组织纪律性具有强化作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在高校的学风中,学习纪律是其学风优良与否的直接体现和有力保证。科技创新竞赛对参与者的`要求较高,参与主体除了要在态度上科学严谨外,还要在逻辑性上具备少有的缜密性,并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这些诸多的要求也决定了科技创新竞赛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功能。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竞赛中,进行时间均在在第一课堂之外,使部分学生上完课无事可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帮助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问题实现较好地充实。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科技创新学习活动所占比例上,据对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统计而言,与未参加或第一次参加竞赛学生相比,参加多次竞赛的学生明显提升幅度更高。且大部分科技竞赛都是团队进行,在团队共同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观念能够被进一步增强,能够有效促进“比、学赶、帮、超”良好学风的形成。

3、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激发作用,有利于校园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大部分都是由于学生的兴趣使然,其他未参加竞赛的学生同样会被调动起科技创新兴趣。而学生只有感兴趣自己所学的专业,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以看出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道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多人都是空白的,一知半解的还有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问题。不过,调查发现当时的很多学生都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有较好的期望。但真正进入大学后,因课程的放松及人价值观和社会客观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开始丧失对学习的兴趣,高中时期的刻苦钻研不复存在。而通过形式新颖的科技创新竞赛,学生则能够在丰富多彩的内容中感受到时代和未来的步伐,通过钻研而得出的他人所未企及的喜悦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在竞赛的过程中,创新和团结的氛围十分浓烈,这些都会由一个人感染另一个人进而感染更多人,有利于校园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4、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的自控能力有一定约束力,有利于上课出勤率的提升。当前高校现状中,存在比较明显的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究其根源还在于部分学生学习自控能力的减弱,导致其不仅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且不能按要求独立完成课后作业,考试中作弊现象屡屡发生。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学生出勤率是其重要体现,对学校的学风建设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在高校学风建设中,上课出勤率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重点内容。学生上课出勤率的高低,对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有直接反映。而通过对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参加,学生则在竞赛规则和要求中必须对前期准备积极进行,并需要认真实施中后期各种需要。对各个环节能否达到科技创新的预期效果进行仔细的总结。在此影响下,学生逃课的几率将大大下降,将会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这些项目中,从而促进学生自控能力的提升。

篇6:浅谈职高班级的学风建设

学风是一个班级内涵的延伸和体现,学风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自2014年9月担任这个班班主任以来,紧紧围绕着班级学风这一核心,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使全班形成了较好的学风,班级上基本有了健康、积极、向上的班风,下面是我的具体措施和体会:

一、以抓养成教育来促进学风的转变

学风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风就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个班级的气质和灵魂,优良学风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养成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正如叶圣陶老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说的就是是学习习惯。在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中,主观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由于我们学校的学情,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把武术练好了就行,这样就自然在主观上造成了对学习不重视、甚至放弃学习,具体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常常趴桌子睡觉;不能持续认真听课,课前没有预习,课后也没有温习功课的习惯,不懂的知识点不会去问老师或问同学,不懂就不懂,作业不能及时上交等等,这些都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如果每个学生都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学习退步、厌学甚至不学。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的风气会随之好转,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氛围就会形成,这一年半以来我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特别在本学期伊始,召开班会,让学生知道我们现在是高中,将要面对是高考,必须从思想上给学生以深刻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有效可行的养成教育管理条例和考核办法。在实际工作中,抓住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课上睡觉、不完成作业甚至出现与教师顶嘴等等现象,对同学进行“换位”思考,进行积极教育,让学生在反省中受到教育、获得真知,从而自觉约束自己地行为,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促进学风的根本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巩固学风从而带动班风的全面好转

班级是一个学校最基本的建设单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活动是以这一单位来进行的。班级学风建设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它是一个班级在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风气,是体现一个班级风气好坏、群体素质好坏的重要特征。为此我结合本班实际,提出了“以学风促进班集体建设”的班级建设思想,制定了巩固学风建设的多项有效措施,其内容相当丰富,具体做法有三点:

1、对学生进行校纪校规教育。

为了抓到课率,必须找个别学生谈话,严重者与教练家长联系。为了抓学风,开学初就对学生进行学习观念转变教育,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时时提醒他们走出校门的严峻环境,使同学们时时有一种压力,有一种危机感,体会不学无术的道理,让学生懂得“一技在手,终生不愁”的道理,从而实实在在地感到学习的重要性。

2、对学生进行“言行修为”教育。

作为一名职高学生,该管理好自己的“ 口”和“手”。培养他们良好的言行举止。使他们尊重师长,团结互助。本着学生以“学习”为重的宗旨,对平时踏踏实实,处处起带头作用的学生表彰,对基础差,但取得较大进步的同学进行鼓励,以此进一步促进学风的进步。

3、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

抓同学的课外活动,配合学校和武训处鼓励同学开展丰富、健康的业余活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学校、班级都得担当重任,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巩固已形成的良好学风

班级的学风实现了良好转变后不是说班主任就万事大吉了,因为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学习方法不科学,因而导致学习效果很难提高。不少学生还会因为学习成绩上不去而失去学习信心,有的还重新回到原来的那种不思进取的消极状况,从而使班级学风下滑,最终还会影响已经形成的良好学风。因为学生一旦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就可能会产生用各种玩的方法来消磨学习时间的动机,成为各种违纪现象的诱因,那么怎样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来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成绩呢?针对职业中学学生的特殊情况,我有下面三点体会:

1、让学生懂得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如果生活是快乐的,学习也可以是快乐的。学习是生活不能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杜威认为“学习即生活”,也有人认为“生活即学习”。总之学习不能够与学生生活完全隔离。既然职高的学生能够愉快的生活,那么他们也能够快乐的学习。作为班主任要坚定这样的信念,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归因理论对学习成绩成功或失败有四中解释: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首先让应该让学生明白,考试成绩差不等于学习能力差。考试成绩差只能说明,与考试题相关的知识,他们没有掌握好。也许他们学习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可是考试没有考查这部分内容。也就是说,他们运气比较差。其次要让学生明白,考试成绩差,主要因为他们学习不够努力,学习策略需要改善,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学习,更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教师要让学生坚信:只要不断努力,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这才是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3、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要有针对性,适合职高学生的个体实际。

选择学习任务时,应该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如果我们给学生规定的学习任务,正好在“最近发展区”内,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我们高一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先让学生复习巩固初中的数学教学内容,我认为就是遵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我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认可,也很高兴。如果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教师尽力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学生就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是快乐的事情,那么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就实现了。

上一篇:天游峰的扫路人语文教学反思下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应变能力题如何作答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