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简介

2024-04-18

路甬祥简介(通用4篇)

篇1:路甬祥简介

路甬祥 lu yongxiang

---卓尔不群的中国科学院院长

路甬祥简历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

男,汉族,1942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毕业,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研修,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9年至1964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学习。1964年至1965年浙江省社教工作团三分团工作队队员。1965年至1979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助教、讲师。1979年至1981年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获工程科学博士学位)。1981年至1985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师、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校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所所长、开放实验室主任、教授。1985年至1988年中国科协副主席,浙江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浙江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1988年至1993年中国科协副主席,浙江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浙江大学校长、党委常委(其间:1989年至1992年任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0年9月至11月中央党校进修一班学习)。1993年至1995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协副主席,浙江大学校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至1996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协副主席。1996年至1997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其间:1998年9月至11月中央党校进修一班学习;1998年12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05年2月当选为国际科学院理事会共同主席。

1999年当选为韩国科学技术院外籍名誉院士。2004年当选为匈牙利科学院外籍名誉院士、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名誉会员、澳大利亚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为德意志利奥波第那自然科学院院士。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1964年才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的路甬祥能够在九十年代荣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并不是偶然的,他是用他的汗水和才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这个崇高岗位的。

1956年,夏夜的宁波市闷热难当,人们都在纳凉。路灯下,却有一个少年捧着一本书看得入迷,完全忘记了酷热。突然,少年合上手中的书,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做人就得象他们一样,人生才有意义。”他手中拿的是中外科学家、名人传记。书中的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冯·卡门、孙中山、鲁迅、毛泽东等人的生活经历深深地打动了少年的心。他立志更加发愤努力,将来要在科学技术上有所作为,对祖国和人民有所贡献。

这个少年就是十四岁时的路甬祥。

路甬祥知道,光有远大理想是不够的,还必须脚踏实地地努力。从那个暑假开始,他遵照数学前辈苏步青在一篇文章中说的学数学应解万道题的要求,收集了代数、三角、几何、物理题集,在课余时间里大量解题。苏先生文中所说“勤解万道题”中的“万”大概是虚数,但路甬祥解的题远远超过了一万这个实数。两年多时间的坚持不懈,路甬祥加深了对各门知识的理解,开拓了思路,熟练了技巧,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如果说,1956年那个夏天是他立志献身科学的开始的话,那么,195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则是他正式踏上探索科技奥秘之路的第一个里程碑。

浙江大学浓郁的学习气氛,严谨求实的校风,图书馆丰富的藏书都使年轻的路甬祥激动不已,他沉浸在书山学海之中,陶醉在踏进科学圣殿的喜悦之中。五年的学习,他不仅修完了规定课程,还自学了其它系的课程,如“自动控制理论”、“弹性力学”、“边界层理论”等等。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仅靠学习前人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独立的创造能力。浙江大学放手让学生独立工作的良好教学传统培养了路甬祥出色的独立创造精神和能力,他可以为科学技术大显身手了。浙大毕业后,他被选中留校。

然而,正当年轻的路甬祥扬起创造的风帆准备遨游于科学技术的海洋中时 ,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了全国。创造的风帆很难迎风鼓浪了。但是,不管政治风向如何变换,他坚信祖国的未来必须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于是,当许多人投身运动时,路甬祥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躲进了实验室搞科研、写论文。当许多人业务素质下降时,他们的水平却在不断地提高。当然,这是要冒风险的。如果被扣上“白专”的帽子,被扣上“反对文化大革命”的帽子,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把一分钟当成两分钟用,艰辛的汗水结出了颗颗硕果。他们设计出了45mp/2cc超高压恒功率变量柱塞泵,研制成功了全液压动滑轮系统。1970年,为中国核试验及时采样设计出全液压遥控钻井机。他们还花了半年时间在停工的校办工厂和关闭的实验室研制出一种急用的水泵。

十年**过去了,人们痛定思痛,叹息事业荒废和青春流逝时,路甬祥却捧出了十几篇很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和科技报告。1979年,当联邦德国的科学家走进再次开放的中国时,惊喜地发现,浙江大学有一位学者,在险恶的环境下取得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他们激动了,主动为路甬祥争取到了“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到了德国,路甬祥不仅激动,而且痛心。他发现“十年**”带给中国的不仅是时间的损失,而且是30年的差距。他必须赶上去,缩小差距。

德国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路甬祥每天工作15小时,每周工作6天半。德国人周末外出度假,路甬祥仍埋头实验室。多少次他忘了吃饭,多少次在实验室度过不眠之夜,甚至在患上大腿静脉曲张,被摘除一根血管后没几天,他又投入了紧张的实验。

辛勤的工作迎来了丰硕的成果。1980年,他对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的两个最基本参数;压力和流量的控制,提出了变革流量检测力反馈和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加级间动态反馈理论,根本改变了已沿用100多年的弗来明琴肯流量控制方式以及半个世纪以来传统的维克斯先导型压力控制方式,推动了液压工业的进步。在这期间,路甬祥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规定五年完成的的全部学业,获得了博士学位,还获得了五项德国和美国专利,许多科研成果被日本和西欧的大学和工程界收入技术手册和研究教材。

这期间,一家德国跨国公司以高薪聘请他留在德国工作,同时,亚琛工业大学也盛情挽留他。但路甬祥作出了回祖国的决定,因为他的根在中国,他的事业在中国,他的理想在中国。他说,如果一个人不能为自己的祖国建设出力,个人生活再好也没有意义。

回国后,他在科研上又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获得了许多荣誉。

1981年,他在浙江大学建成的流体传动控制研究所很快被指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中国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中心之一。在那里,他承担并完成了几十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高速断路器执行机械、液压元件开发、电机械转换、传感与反馈、辩识与故障诊断等许多技术领域里作了开拓性的努力,生产出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产品,替代了进口,使我国国产机械电液控制技术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3年,他任浙江大学教授,机械工程系流体传动研究所所长。1985年任浙江大学副校长,1988年至1995年任浙江大学校长。1990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2年被选为中科院院士;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4年任中科院常务副院长。

1986年至任中国科协副主席,1990年至1994年任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1989年至1992年任国际继续教育工程协会副主席。

他还拥有许多头衔,写出来一大串,但最重要的职务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作为建国以来最年轻的科学院院长,他呕心沥血,励精图治,敢于开拓创新,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开创了中国科学事业的新局面。

路甬祥不仅有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培养人才上也是成果卓著。他培养了30多位博士,25位硕士以及5位博士后。为此,他在1989年荣获国家高等教育奖。

在谈到他取得的成就的秘诀时,路甬祥谦虚地说;“我天分平平,靠的仅仅是勤奋和持之以恒。”

篇2:路甬祥简介

(2009年10月30日)

尊敬的刘延东国务委员,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全国人民依然沉浸在庆祝新中国60华诞喜庆之际的金秋时节,在中国科学院即将迎来建院60周年纪念日的时刻,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会,回顾总结中国科学院6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发展的美好图景。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向党中央国务院、向胡锦涛总书记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刘延东国务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韩启德副委员长、万钢副主席、王志珍副主席、宋健同志和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刘延东国务委员宣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为我院建院60周年发来的贺信,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院60年的发展与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院今后的改革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院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使我们倍受鼓舞,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到我院各项工作中去。

60年前,在新中国筹建之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将发展新中国科技事业放在重要位置,做出了建立中国科学院、以集中全国科技力量加快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60年来,中国科学院从新中国建立之初的艰苦创业,到向科学进军的快速发展,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迎来“科学的春天”,到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始终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已成为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抚今追昔,我们更加缅怀开创中国科学院的郭沫若、李四光、吴有训、竺可桢、钱三强等老一辈科学家;更加缅怀领导中国科学院不断开拓创新的胡耀邦、方毅、张稼夫、卢嘉锡等老领导。向在中国科学院60年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张劲夫、周光召、钱学森、李昌、严东生等老领导致以崇高的敬意。向60年来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和在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60年来关心支持帮助中国科学院建设改革发展的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国际同行表示衷心的感谢。

60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导、关怀和支持。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南海召集千人大会,听取中国科学院报告我国科技发展状况,其后中央做出了制定国家十二年远景规划的决策。周恩来同志指示,要“集中最优秀的科学力量和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科学研究方面。用极大的力量来加强中国科学院,使它成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陈毅、聂荣臻同志亲自指示和支持中国科学院成立高技术研究所。

1975年,邓小平同志指派胡耀邦等到中国科学院进行治理整顿,尽最大可能纠正“左”的错误,解决困扰科技工作者的实际问题,为“科学的春天”的到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1977年,邓小平同志委托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组织了科教工作座谈会,做出了全面恢复科研秩序和恢复高考等重大决策。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建院30周年茶话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中国科学院“创造一切条件培养、发现、使用人才”,表示要“继续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并亲自关怀黄昆、陈景润等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奠基,并在建成之日发表了“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著名论断。

1994年,江泽民同志为中国科学院建院45周年题词,要求“努力把中国科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学院提交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研究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其后中央做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中国科学院先走一步、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重大决策。1999年,江泽民同志视察知识创新工程进展时再次题词,要求中国科学院“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贡献”,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科学院的战略定位。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进展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站在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难得发展机遇的战略高度,提高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态势的能力,要坚持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谋划科技创新,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推进技术创新,努力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当中发挥骨干作用、引领作用”,并要求中国科学院“不仅要创造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科学院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60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坚持将国家战略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有机结合。建院之初,根据新中国建设的需要,中央确立了中国科学院以“培养科学建设人才,使科学研究真正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农业、保健和国防事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在十二年远景规划期间,中国科学院提出了“抓尖端科学技术,抓国民经济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抓基本研究”的战略部署。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央书记处明确了中国科学院“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而有选择地参加发展工作,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办院方针。在科技体制改革中,提出了“把全院主要力量动员和组织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力量从事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办院方针。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中,确立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的新时期办院方针。

60年来,中国科学院不断前瞻,凝练科技目标,逐步形成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科技布局。建院之初,迅速组建了一批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初步形成了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相对齐全的布局。围绕“四大紧急措施”,开创了我国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等具有关键作用的新技术领域,形成了我国高技术领域的系统布局。改革开放之初,恢复和重建“文革”中受到严重破坏的学科体系,逐步形成了学科齐全、侧重基础、侧重提高的科技布局。

知识创新工程以来,进行了建院以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科技布局调整。按照更加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思路,重点加强重要前沿与交叉领域、多学科综合和战略高技术领域、人口健康研究、资源生态环境研究与监测,调整、优化、新建研究机构设置,培育新的科技生长点。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发挥综合优势,集中力量做大事。重点领域方向从以学科为基础的科技布局,逐步聚焦到关系我国当前和长远持续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科技创新目标由跟踪为主向原始创新为主转变,由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为主转变;科研组织模式由分散研究为主向加强跨学科跨所力量的组织与凝聚转变,形成了矩阵式网格化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新模式。化学、物理、材料、数学、地学等主流学科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生命科学、信息科技、空间科技、交叉前沿等领域发展迅速,在先进功能晶体、激光物理、高温超导、生命进化、有机分子簇集、量子信息、神经科学、基因组测序、纳米科技等方向进入世界前沿。加强了大科学工程、科研装备体系、国家科学图书馆、科研与管理信息化、野外台站网络、植物园体系、标本馆、种质资源库等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60年来,中国科学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立足科技创新实践,凝聚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建院初期,广揽海内外优秀人才,汇聚了新中国绝大部分科技领军人物。在“科学的春天”中,率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晋升,恢复学部活动,率先向国外派遣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实行了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晋升职称的特批制度,率先出台了我国第一个面向海外、以吸引和培养跨世纪高层次学术带头人为目标的人才计划——“百人计划”。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实施了新时期人才战略和人才系统工程,遵循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以激发创新活力、提供创新舞台为重点,大力培养青年人才;以建议和承担科技任务、提升战略眼光为重点,放手使用中年科技骨干;以带队伍指方向、培养青年人才为重点,充分发挥资深科技专家作用;用创新事业和发展机会,大规模吸引和凝聚海内外优秀人才。

建院以来,全国先后有900余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科学院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其中代表人物有“两弹一星元勋”于敏、王大珩、王希季、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赵九章、钱骥、钱三强、钱学森、郭永怀、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徐光宪,新中国主要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华罗庚、苏步青、吴有训、周培源、严济慈、庄长恭、曾昭伦、张钰哲、竺可桢、贝时璋、童第周、冯德培、钱伟长、李薰、周仁等,还有冯康、王应睐、陈景润等一批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杰出科学家。更为可喜的是,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培养造就了近千名新一代科技领军人物和科技尖子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他们中有600位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首席科学家或主要带头人,近700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900人在重要国际科学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成建制向国防部门、工业部门、行业、地方、大学等输送了大批科技人才,有力支持了我国科研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涌现出一批高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

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新模式。率先建立研究生制度,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新中国第一家研究生院,率先实行学位制,率先建立博士后制度。知识创新工程以来,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核心、覆盖全院研究所的教育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两段式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60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发挥科技体制探索和改革先行者的作用。十二年远景规划时期,向工业、国防和地方成建制转移了大批科研机构,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为学术领导核心,中国科学院、部门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地方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我国科学研究工作体系。1964年,中央讨论通过了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提出的《科学十四条》并以中央文件下发,确立了我国科研工作的基本制度,被誉为“科学宪法”。科技体制改革以来,率先设立了面向全国的科学基金,率先建立了开放实验室制度,率先实行了所长负责制,创办了新中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发展孕育出以联想集团等为代表的规模化高技术企业。

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大幅凝练提升科技目标,分期分批推动研究所进行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率先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择优、合同管理”的岗位聘用制度,建立岗位聘用、项目聘用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建立体现绩效优先、以 “三元结构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形成了竞争择优的机制。改革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按重大项目、重要方向和领域前沿三个层次组织实施科技创新活动。改革资源配置制度,坚持目标引导、宏观调控、择优支持,基本形成了符合定位、导向明确、分类管理、鼓励竞争、注重绩效的资源配置体系,鼓励有效集成社会创新资源,从根本上扭转了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资源短缺的局面。改革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重视质量、重视实质性贡献,建立了综合反映绩效、态势和需求的多信号反馈的评价体系,从奖励成果为主调整为奖励做出重大科技创新的个人与团队为主。改革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实现院所投资企业股权多元化。制定了《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综合管理条例》,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科研行为规范,基本建立了“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60年来,中国科学院始终坚持联合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建院后,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孕育和支持发展我国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国防工业等国家基础和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组织力量,全面开展与企业的合作,解决生产中的科技问题,促进产学研结合。随着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入实施,全面加强与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的联合合作,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实施西部行动计划、东北振兴计划和科技援藏、科技支新等工程。与地方共建研究机构、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科技园,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与大学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承担国家基础研究项目等。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建院初期,重点开展了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科技合作。1974年,开展与德国马普学会的合作,开启了我国与西方国家科技合作的大门。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美期间,中国科学院与美方签订了两国高能物理合作等协议,打开了中美科技合作的窗口。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合作对象不断拓展,从科研机构为主拓展到重要国际科技组织、研究型大学和跨国公司;合作方式不断丰富,从常规的交流互访发展到联合建立研究机构、联合组织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宽领域、重实效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中国科学院已成为国际科技界一支十分活跃和有影响力的科研团体。

60年来,中国科学院充分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广大院士,团结带领全国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的重大问题,开展科技咨询和评议,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宏观决策,充分发挥了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咨询机构的作用。如:组织和动员全国科学家制定国家十二年远景规划,参与历次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和咨询工作,提出建立科学基金制度、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建立中国工程院、发展我国先进核能、建设可持续能源体系等一系列重大建议。

知识创新工程以来,中国科学院构建了学部与实体有机结合的战略研究体系,持续深入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前瞻思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战略研究报告及18个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了应对挑战的系统科学建议和系统解决方案,从而引领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方向。

60年来,中国科学院做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创新贡献。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可持续发展相关系统研究方面硕果累累。解决了一批国家重大任务中的关键核心科技问题,如两弹一星关键核心科技问题,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应用系统与有效载荷等任务,应用卫星系列有效载荷等。国防科技创新方面成果丰硕。取得了一批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如曙光超级计算机,龙芯系列通用芯片,单精度千万亿次超级计算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高档数控技术与工业机器人,高性能晶体材料,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煤制乙二醇技术,甲醇制烯烃技术,煤合成油技术等。取得了一批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创新成果,如沙坡头流沙治理,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关键技术,塔里木沙漠公路筑路技术和防护林建设,全国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青蒿素、丹参多酚酸盐、盐酸安妥沙星、希普林等创新药物,生物农药与生物制剂,全国粮食产量预测,可持续发展评价,主体功能区划,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研究等。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科学成果,如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歌德巴赫猜想,数学机械化证明,有限元方法,人类基因组1%测序,水稻基因组与功能基因测序,铁基超导体,量子中继器,iPS干细胞全能性证明等。60年来,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080项。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项,占总数的59%;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4项、一等奖30项;国家发明奖一等奖4项。

伟大的事业育成伟大的精神。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院人,团结奋斗,奋勇攀登,形成了“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优良院风,“以创新为民为宗旨、以科教兴国为己任”的科技价值观,建设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文化,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积淀、结晶、升华,成为中国科学院独特的文化特质,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院精神”。概括起来主要是:

——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精神。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重托放在首位,把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人生价值实现融入服务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科技进步之中。

——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精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敢于质疑现有理论,敢于提出新的问题,敢于开辟新的方向。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吃苦、能攻关,不因困难而放弃,不因条件而退缩,不因挫折而气馁,敢于知难而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奋力创新攻坚。

——淡薄名利、团结协作的精神。甘于寂寞、潜心致研,客观评价自我,尊重合作伙伴,不争名、不逐利,不忽悠、不浮躁,团结共进,协力创新。

——实事求是、科学民主的精神。诚实守信,严谨求实,提倡学术争鸣,尊重学术自由,信守科研道德,尊重知识产权,自觉遵守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尊重自然系统的演化规律。

60年的创新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发展先进科技生产力为中心,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着力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科技创新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事业的发展凝聚人,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以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人,以合理的待遇激励人,以创新实践培养造就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认知发展规律,顺应发展要求,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大胆革除一切阻碍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的壁障,不断革新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新知识,与社会各类创新要素有机结合,有效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在联合合作中共同发展。必须高举科学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前瞻,引领未来。发展科学文化,鼓励科学原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

回首过去,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已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今天,我们已站在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起点上,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

展望未来,中国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紧迫的战略任务,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健康、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中国未来的发展不可能再沿袭传统的无节制耗用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资源来源,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创建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对我国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加重大而紧迫的需求。

当今世界科技呈现出群体性突破的蓬勃之势,正处在革命性变革的前夜。在今后的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科技创新与突破将创造新的需求与市场,将改变全球产业结构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围绕新科技革命,一场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的国际竞争正在全面展开。我国必须为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做好准备,及早统筹谋划科技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构建我国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绿色智能制造体系、普惠泛在的信息网络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空天海洋能力创新拓展体系、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等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不断明晰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前瞻布局,重点突破,抓住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赢得发展先机、优势和主动权。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致力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问题,致力培养适应国家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致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规模产业化,致力发挥国家科学思想库作用,致力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引领我国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支撑我国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到2020年,中国科学院将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创新跨越;培育形成一批对未来发展影响重大的前沿交叉新兴学科生长点,在若干前沿交叉新兴方向与领域发挥先导作用;一批研究所率先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国际同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一流研究机构;凝聚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拥有结构合理、动态优化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形成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的科技产业化领衔人才群体,向社会输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大幅提升对国家宏观决策的科技支持能力。总体实现“创新跨越、布局合理、四个一流、和谐有序、开放合作、持续发展” 目标,将中国科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可依靠的“三个基地”和科学思想库,成为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的中国科学院,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有效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支撑科学发展、服务现代化的科技创新基地,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国家研究机构。

当我们伟大祖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中国科学院将迎来百年庆典。我们希望并坚信,当我们的后人回首这段历史的时候,每一个中国科学院人都能够自豪地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科学院留下了更加坚实、更加辉煌的足迹,做出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重大贡献,中国的科学技术重新登上了世界之巅!

篇3:路甬祥简介

内燃机汽车的发明、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应该归功于奥托、戴姆勒、本茨和福特等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发明家和企业家。1866 年, 德国工程师奥托发明四冲程内燃机, 10 年后他又设计研制出实用的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内燃机, 于1877 年8 月4 日获得专利, 为燃油汽车发明奠定了基础。1885 年, 德国人本茨成功设计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辆内燃三轮汽车, 并于次年获得全球首份汽车专利证书, 成立了首家汽车制造企业- - - 奔驰公司。同年, 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 并于1890 年成立戴姆勒公司。美国发明家兼企业家福特虽然到1896 年才造出了他的第一辆福特车,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1908 年福特公司推出了设计精良、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驾驶维修方便的T型车, 还设计实现了流水线规模生产汽车。这点很重要, 引入了泰勒管理制, 使得单车价格从825 美金降到了260美金。到1927 年已经生产销售了1500 万辆, 促进了汽车的普及, 圆了人们自由出行的梦想; 不仅仅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腾飞, 还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 使得美国一举成为车轮上的国家, 汽车也被誉为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机器, 成为现代社会和小康之家的重要标志。

从上世纪60 年代起, 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警醒, 70 年代石油危机, 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来, 由于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知, 公众对核事故风险的忧虑的增加等, 都促使了世界能源结构加快向清洁、可持续能源体系转型。可以预计在未来二三十年以内,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集中供应能源体系必将转变为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 多样化、分布与集中供应相结合, 智慧联网的可持续能源体系。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发展的新理念, 汽车节能、排放标准持续提升, 促使了以燃料节约化、排放洁净化、能源多元化为特征的各类节能环保汽车迅速的发展, 推动了汽车动力技术的创新与变革。

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后化石能源时代的汽车动力转型过渡期和新动力技术创新突破的机遇期。随着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电力电子、交直流条速电机等能源转化、回收、储存和动力控制等技术的创新发展, 以混合燃料、混合动力、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 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一环。节能、储能和回馈能源的终端, 将成为世界能源和新经济体系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些都为电动汽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汽车产业获得了飞跃发展, 其中从2009 年以来, 产销规模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近三年产销量都超过2 千万辆, 占全球的1 /4 以上。汽车产业带动了100 多个相关产业, 促进了消费就业和创新创业观念文化的变化,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制造业和交通服务业的繁荣。汽车制造及其相关产业,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可以说我们也正在全面的进入汽车社会。所以这个概念, 虽然社会上还有一些争议, 但是我认为这是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

根据统计, 到2015 年底, 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 7 亿辆, 燃料消耗超过了1. 6 亿吨。在京津沪等城市机动车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也到了25% 左右, 按目前的速度发展, 未来5 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还将增加1 亿辆以上, 我们将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大气污染和油气供应安全等挑战。

中国政府一贯的重视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 总书记明确指出 “要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革命”, 他还指出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国家科技与新兴产业计划地支持下,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经历了 “十五”以来创新研发、示范带动的发展阶段, 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有力地推动下, 近年来产业化与市场形势喜人, 特别是跟其他的一些国家比较, 年销量突破30 万辆, 已经居世界的首位。

我们还必须看到, 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网络时代, 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全球定位系统、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纳米技术等为制造文化进化提供了新的技术驱动力和全新的信息网络- 物理空间。包括美国先进制造发展战略、德国的工业4. 0、日本发展智能机器人和中国的 《中国制造2025》 等, 制造大国都纷纷的推出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 推动制造技术与产业加快向绿色低碳、网络智能制造服务业转型, 这必将促进汽车设计制造服务加快向绿色智能方向发展跟转型。

汽车制造将转向绿色智能、网络制造与服务, 汽车产品将转变为绿色智慧的网联汽车。将从工厂化、规模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转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支撑的个性化、定制式的全球网络智能制造服务方式。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网络的协同创新将成为主流, 汽车产品的形态也将集智慧硬件和软件为一体, 将聚合和融合智慧终端与云技术的优势。汽车将成为人们在家庭和办公室之外的生存发展 “第三空间”, 成为重要的智慧网联终端和新的交互平台。车联网将成为汽车智能交通体系和新型的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人们提供安全绿色、智慧互联的完美驾乘和信息交互体验。

可以预见, 信息网络、新能源技术、绿色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等, 还必将促进绿色化、智能化相互之间地融合。通过燃料混合、油 ( 气) 电混合、电电混合, 纯电动化等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市场化应用, 将促进汽车、交通物流乃至于能源系统的整体的绿色低碳。通过智慧网联, 将使得单一车辆的安全智慧、能源系统高效和交通系统整合实现智慧安全、节能高效, 因为汽车单体是高效的。如果上路拥堵, 一辆车六个座位只乘一两个人上路, 整个交通系统依然不是绿色智慧的。过去在没有网联时代, 不太可能实现整体系统的绿色低碳, 现在看起来是完全可能的。

汽车技术与产业是全球最活跃的创新领域之一。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以投资驱动为主动力的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要方式的跟踪模仿阶段; 展望未来, 我们更要抓住信息网络、能源动力、材料与制造服务创新带来的新机遇, 解放思想、开放合作、求真务实, 协力推动绿色化、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 实现弯道超越, 圆几代中国人的汽车强国梦。

《中国制造2025》已经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列为国家制度强国建设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驱动发展, 强化质量和自主品牌意识, 培育建设中国制造的先进文化。要着力抓好基础核心技术创新和设计引领的系统集成创新, 一辆车有2 万多个零件, 涉及大量的基础材料、基础部件、基础工艺和基础技术, 我们必须要扎实地推进汽车 “强基工程”, 夯实汽车工业的基础。关键技术是用市场换不来的, 必须产学研用协同攻关, 创新突破, 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并且汽车工业还有责任带动中国制造共性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全面进步。

汽车的整体设计制造服务是典型的系统集成创新, 而设计是系统集成创新的起点与关键。面对资源紧缺、生命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交通拥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 需要创新设计理念; 通过创意创造, 不仅要使得单车全生命周期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排放最低, 而且要实现交通物流整体系统的绿色智慧高效。在新能源动力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大背景下, 智能的主动避让技术创新已经出现, 这将变革汽车碰撞安全的设计规范。从乘用工具转变为移动生存发展的 “第三空间”, 汽车创新设计更具有全新的广阔的创意空间。

篇4:路甬祥谈创新设计

路甬祥院士以人类文明进程中设计价值和规律的认知历程为主线, 深入审视新时期创新设计的内涵与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他认为,从人类文明的三个阶段—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网络时代,及其分别对应的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知识网络经济三种经济形态中,可以考察研究设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他从各个时代的资源、材料、交通运输、通信和制造业等方面,阐释了设计的不同内涵特质及其与社会演进的关系。从设计发展的历程来看,“传统设计”创造促进了农耕文明,“现代设计”推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电子化和信息化,“创新设计”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必然会引领以网络化、智能化和低碳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文明走向。农耕时代的传统设计、工业化时代的现代设计、知识网络时代的创新设计也分别可以用设计1.0、设计2.0、设计3.0来表征,在后两个时代中又相应出现了“工业设计1.0”和与时俱进的“工业设计2.0”。因此,各个时代设计的本质内涵、设计与制造的关系、设计的资源要素、设计价值拓展演变均可得以清晰的呈现,得以合理继承、进化和发展。

路院士还围绕创新设计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设计创新引领和推动文明进步的类型、创新设计内涵认知的深化和拓展、对创新设计认知局限的根源、创新设计人才教育体系的科学建立和提升,以及建设鼓励创新设计的社会大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和极有价值的意见。他深信,创新设计必将促进引领全球知识网络时代的创新创造,必将使创意、创造、创新产品、工艺与装备、经营服务模式,有效引导促进原始创新、关键技术创新、自主集成创新、管理和业态创新,将大幅提升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创造力、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设计将促进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跨越,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引领人类知识文明持续发展的进程。

谈到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课题的相关工作时,路院士强调,一要牢牢遵循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知设计的价值理念和未来发展的走向,使得创新设计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二要处理好设计的原创性和再创性的关系,继续探索后发展国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捷径,积极鼓励通过创意、创造、创新推动原创性、关键技术的突破性创新,推动知识和技术创造性集成应用创新,创造出引领世界的产品、工艺流程、重大装备和经营服务模式。三要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处理好前瞻性和包容性的关系,面向未来,兼容并蓄,凝聚形成引领和推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四要注意立足国情和时代特征,形成我国创新设计的特色发展,既顺应国际前沿设计的整体发展方向,亦有效发挥中国创新设计发展的后发优势。

路院士介绍,这项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创新设计发展战略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描绘我国创新设计发展的战略和技术发展路径,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设计发展政策制度和建议。他认为,这些工作将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尊重、支持、激励创新设计的良好环境,加快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智能、持续发展产生积极重大的影响。

责编/宋文芳

上一篇:狼爱上羊作文下一篇: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