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进工作实施方案

2024-04-10

八进工作实施方案(通用6篇)

篇1:八进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八进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关会议精神和规定,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发动广大群众,提高群众参与率,切实改善城乡环境。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柳江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村社、进景区”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宣传教育工程”为载体,突出宣传教育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八进”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知晓率,增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自觉性,激发全社会积极参与城乡环境治理的热情,形成合力,全民参与,打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战争。把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向高潮,创造良好的综合治理工作氛围,增强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二、活动内容

“进机关”活动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行政效能建设,开展“我为创造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贡献”等主题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和文明生活方式,创造优美机关树立良好形象。

“进企业”活动要动员职工参加“我参与、我出力、我分享,创建整洁、规范、优美、和谐的城乡环境”等主题活动,在职工中普及卫生和文明常识,形成“讲卫生、懂礼貌、有修养”的良好风尚。

“进学校”活动要大力开展校园环境治理,创建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校园,利用课堂加大教育力度,通过“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等主题活动,带动家长及成员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实现“培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标。

“进社区”活动要通过开展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活动、卫生文明家庭评选、社区共建、组建社区环境治理志愿者服务队伍、社区义务卫生监督管理队伍等形式,使城乡环境治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社区、家庭共树文明新风的氛围,形成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

“进家庭”活动要在广大妇女中大力开展家庭卫生清洁活动,倡导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到每个家庭,引导家庭成员树立良好的文明卫生行为习惯,使家庭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实现家庭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进村社”活动要大力宣传,清理农村垃圾、污水,引导农村居民推进“两建五改”(建沼气、建入户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陋习),攻坚破难,建设优美乡村。

进“景区”活动要集中开展景区“四乱”(乱扔垃圾、乱贴广告、乱摆摊位、车辆乱放)治理;实施绿化工程,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大对景区周边宾馆、农家乐、旅游商店等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三乱”行为。在景区开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专栏,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普及面和知晓率。

进“奶牛小区”活动,我镇奶牛养殖虽还未形成小区养殖,但农户集散养殖,分布范围较广。我镇对全镇奶牛养殖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日常管理;整合项目资金,支持污染管理。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八进”活动是进一步推动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治理工作提供坚实基础,确保治理工作持续推进、有力有效的重要举措。各村居、镇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领导负责和分管责任制。要进一步充实工作班子,指定具体工作人员抓好落实,扎实推进,注重实效

(二)要精心组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真抓实干。

要坚持从部门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切

实把培养城乡居民良好的文明卫生行为习惯作为“八进”活动的根本宗旨和最终落脚点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镇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要加强对“八进”活动的检查、指导和督促,对活动开展不力的单位进行批评教育。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日

篇2:八进工作实施方案

“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

进医院”活动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八进”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扎实有力推进全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特制本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

组长:XX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XX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成员:XX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XX副乡长、乡人武部长

XX原乡人大副主席

XX乡党政办公室主任

XX乡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XX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XX乡中心小学校校长

XX乡卫生院院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综合办,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八进”活动的内容

进机关:倡导文明新风和文明生活方式,创建优美机关和

洁美家园,使机关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走在前列,起好带好作用。

进企业:动员职工广泛开展“我产于、我出力、我分享,创造整洁、规范、优美、和谐城乡环境”等主题活动,普及文明卫生常识。

进学校:大力开展校园环境治理,开展环境卫生“流动小红旗”评比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活动,利用课堂传授卫生健康知识,带动家长及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实现“培养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标。

进社区:在场镇开展卫生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志愿者服务行动,共驻共建共管行动,形成场镇居民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

进村社:大力宣传、教育、指导群众清理农村垃圾,疏通排水体系,推进“四改一建”改厨、改厕、改圈、改危房、建沼气,整理柴草堆放,用具摆放,绿化周边环境,建设优美乡村。

进景区:以公路沿线为重点,集中治理“无乱”,及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放、工地乱象。

进家庭:在群众中大力开展急停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活动,实行“门前五包”,引导家庭成员树立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进医院:抓好医药物品质量管理,完善废旧物品、过期失效药品、医药残质处理措施,建设良好的就医环境。

三、职责分工

“进机关、进社区”活动,由XX同志牵头,党政办配合,分别由机关党干部、XX村落实。

“进企业”活动,由XX同志牵头,综治办配合,百花村、桥板村落实。

“进村社、进家庭”活动,由XX同志牵头,农业服务中心配合,各村落实。

“进学校、进医院”活动,由XX同志牵头,社会事业服务中心配合,中心小学、中心卫生院落实。

“进景区”活动,由XX同志牵头,综合办配合,乡主干道村社落实。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社会文明进步、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经济快速发展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落实人员,确保“八进”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各村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密切配合,扎实推进。

篇3:八进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 以促进动物疫病科学防控为目标, 以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为载体, 以重大动物疫病和重要人畜共患病防控为重点, 不断加强兽医基础设施、法规制度、防疫体制、责任体系、财政保障机制和兽医机构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符合省情实际的长效防控机制, 避免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构筑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二、发展目标

(一) 动物疫病控制目标

严密防范非洲猪瘟等境外动物疫情传入和发生;稳定控制布病、结核病等重要人畜共患病;有效控制生猪流行性腹泻等常规动物疫病;力争不出现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区域性暴发流行;大牲畜、猪羊和禽的疫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3%和5%以内。

(二) 动物卫生监督目标

全省上下建立起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 夯实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基础, 全面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和指导服务能力, 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卫生安全事件。

(三) 检疫监管目标

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率达到100%, 检疫合格标记、出证、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到2015年, 动物饲养场 (养殖小区) 、隔离场所、屠宰加工场所以及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率、合格率达到100%。

(四) 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管理目标

加快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 调整完善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 切实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 全面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五) 兽医机构队伍建设目标

全面推进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 规范兽医从业准入资格、加强执业行为监管、完善继续教育机制, 加强兽医机构队伍建设。到2015年, 全省乡村兽医培训率、发证率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上岗率达到100%。

(六)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目标

以加强省、市、县、乡四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保障能力为重点, 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改革推进、法规政策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创新、队伍素质提高和经费投入保障, 力争到2015年全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生物安全隔离区和无特定病原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重点工作制度及主要内容

(一) 健全完善行政推动制度

通过健全完善动物防疫工作双向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追究制, 构建完善的兽医财政保障制度等措施, 进一步增强行政推动能力, 实现兽医工作的高位操作。

(二) 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制度

建立并实施科学的免疫工作机制, 完善规模饲养场 (小区) 动物防疫监管制度和强制免疫疫苗调拨、监管制度, 建立完善边境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 强化监测预警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不断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三) 健全完善畜禽标识追溯管理制度

强化畜禽标识、养殖和防疫档案管理, 健全信息录入、报送、标识佩戴、追溯设备使用等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 切实加强耳标佩戴和耳标信息上传工作, 全面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管理。

(四) 健全完善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领域监管制度

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领域监管制度建设, 完善检疫人员岗位责任和考核竞争机制, 强化动物饲养、销售、运输、屠宰四个环节监管, 全面提高动物检疫工作管理水平。

(五) 健全完善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

加强兽医实验室管理, 稳步推进兽医实验室考核和计量认证, 强化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 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能力。

(六) 健全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制度

建立完善动物卫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制度、“四类场所” (动物饲养场、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制度、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定期检查和重大节日期间专项检查工作制度, 全面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

(七) 建立实施奶牛健康证制度

以实施奶牛健康证制度为载体, 扎实推进布病、结核病等重要人畜共患病的控制净化。

(八) 健全完善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管制度

建立兽药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制度, 加强生产各环节质量控制;建立兽药经营诚信和不良企业记录制度, 提高经营企业自律意识;建立依法用药和休药期制度, 规范各环节用药行为;建立动物饲养场、动物诊疗机构用药记录制度, 确保兽药等投入品质量安全。

(九) 健全完善兽医队伍培训考核制度

切实加强兽医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和管理, 制定兽医队伍培训、考核规划和实施方案, 系统组织官方兽医培训, 规范组织执业兽医考试、乡村兽医和村防疫员培训考核, 全面提高兽医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十) 健全完善兽医工作区域交流、合作及联防联控制度

建立健全区域间动物防疫合作协调机制, 充分发挥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和吉林省兽医协会作用, 全面提高兽医对外合作、技术交流和跨区域动物疫病防控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 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以开展“两个活动”为载体, 进一步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 开展标准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

畜牧兽医站创建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标准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畜牧兽医站创建活动, 每个市州创建1个标准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每个县 (市) 创建2个标准化乡镇畜牧站, 以点带面, 全面推进, 通过四年努力, 力争全省80%的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畜牧兽医站全面达标, 稳步提升兽医系统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2. 开展“免疫质量提升年”活动。以建立实施

科学免疫工作机制、强化强制免疫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监管、免疫效果监测评价为重点, 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和免疫质量为目标, 深入开展“免疫质量提升年”活动。一是加强动物疫病监测, 科学分析、评估区域动物疫病流行情况, 合理确定常规免疫项目, 提高免疫工作水平;二是严格落实规模饲养场 (小区)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一票否决制”, 严禁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规模饲养场 (小区) 生产经营;三是健全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采购、调拨、储藏、使用、质量评估和信息反馈机制, 全面推行疫苗直供制度 (由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直接配送到规模养殖场) , 减少中间环节, 保证疫苗质量。

(二) 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

1. 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责任制。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督查和稽查制, 完善定期培训考核、关键岗位轮换和执法回避等制度。

2. 加快推进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

整合省、市、县三级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机构行政执法职能, 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合理设置派出机构, 在乡镇或区域设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加快推进官方兽医制度建设, 明确现有在编、在岗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官方兽医身份;加强对执业兽医、乡村兽医等兽医专业人才的管理, 采取签约、聘用等形式, 协助官方兽医开展动物检疫等执法辅助工作;完善培训、考核、奖惩和人员招录制度,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

3. 不断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一

是继续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执法办案、现场快速检测、调查取证工具配备和隔离检疫、无害化处理、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管理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健全完善动物卫生监督公共财政保障机制。依法明确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职能定位, 有效保障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所需工作经费。三是不断提高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加强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 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 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

4. 完善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机制。一是

强化全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查, 规范跨省检疫审批, 强化检疫出证管理, 进一步加大对畜禽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领域的执法力度。二是健全完善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全省动物卫生状况、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企业生物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 科学确定动物卫生监管重点和检查频率, 有效防范动物卫生安全事件发生。

(三) 进一步强化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领域监管

加强产地检疫申报点建设, 严格申报制度, 提高产地检疫率和覆盖面;规范屠宰检疫规程, 强化岗位技能培训, 严格执行入场检查、宰前复检、同步检疫、检后处理等程序, 完善检疫设施, 提高检疫工作水平;加强流通领域监管, 建立健全动物及动物产品企业备案及监管制度;加强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管理, 严格查证验物和消毒制度;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制度, 严厉打击储藏、加工和运输病害畜禽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 确保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

(四) 加快推进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为主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建设

篇4:八进工作实施方案

一、筹资机制

(一)筹资标准

以设区市为单位,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保险筹资能力、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情况、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水平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等因素,精细测算,科学合理确定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2015年筹资标准原则上为每人不高于35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可实行不同的筹资标准,各设区市可根据相关因素科学测算确定。筹资标准可由设区市按年度实行动态调整。

(二)资金筹集

根据筹资标准,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资金作为大病保险资金,不增加城乡居民额外负担。有结余的地区,先利用结余统筹解决大病医疗保险资金;结余不足或无结余的地区,从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中统筹解决。

(三)统筹层次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行市级统筹,以设区市为单位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分别统一承保和补偿。其中,城镇居民参保人员大病保险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新农合大病保险由卫生计生部门组织实施。

(四)统筹范围

统筹范围包括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条件成熟的设区市可以探索建立覆盖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统一的大病保险制度。

二、保障内容

(一)保障时间

大病保险保障时间按照自然年度进行,每一年度的保障起止时间原则上为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保障对象

大病保险保障对象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员。

(三)保障范围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对经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还需个人负担的年度内由实际住院、规定的门诊特殊病种发生的超出各地确定的大病保险起付线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其中门诊特殊病种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规定为准;合规医疗费用,指实际发生的、在《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不予支付项目的通知》(桂卫发〔2014〕2号)规定的不予支付项目之外的合理医疗费用。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原则上根据各设区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确定,起付线不含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以下个人自付部分。

(四)起付线确定

2015年起付线由各设区市自定,原则上不得高于15000元,可分别设定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起付线。运行初期可稍高一些,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逐步降低。

(五)保障水平

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对符合大病保险报销范围、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上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进行合理分段并设置支付比例,在最高支付限额内,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3%。为确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段报销比例具体标准由各设区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定。今后,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筹资水平和医疗费用增长水平逐年调整,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需转区外治疗的,按转外就医管理办法经设区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批准并办理转院手续的,超出大病起付线部分合理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统一为50%。

做好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政策的衔接,对住院医疗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的余额部分,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困难群众住院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的通知》(桂民发〔2013〕51号)予以救助。对救助对象医疗费用结算,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费用、大病保险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办法,先由医疗机构垫付住院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费用,然后由商业保险机构按月与医疗机构结算,并支付由民政部门予以救助的医疗费用。民政部门应根据住院医疗救助工作需要,向商业保险机构预付一定额度的医疗救助资金,并按月与其结算。

三、支付方式

(一)资金支付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资金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分 2至 4次拨付,并按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合同约定,及时、均衡、足额向商业保险机构拨付大病保险保费,原则上每年第一季度内要将当年第一笔保费拨付到位。保险费资金拨付程序由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财政部门联合制定。

(二)结算方式

商业保险机构于每月 25日前,将上月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及时支付给医疗机构或参保(合)人。单次住院合规的个人自负费用超过起付标准的,或者虽然单次住院合规的个人自负费用未超过起付线,但年内经多次住院且累计超过起付标准的,商业保险机构应自参保(合)人提出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给予补偿大病保险医疗费用。

(三)建立风险调节机制

各设区市要遵循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则,建立风险调节机制。在计算盈利率、亏损率时,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应分开核算,分别支付。确定商业保险机构扣除直接赔付和综合管理成本(招标确定,不高于大病保险总额的5%)后,盈利率或亏损率应控制在 5%以内。大病保险盈亏率计算公式在大病保险合同中予以明确。综合管理成本实行“总额控制、限定范围,在限额内据实列支 ”的管理办法。综合管理成本包括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人力成本、医疗管理、案件调查、办公运营、宣传培训、违规费用审核奖励等费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综合管理成本分类控制实施办法,严格控制不合理的管理费用支出。由各设区市招标确定盈亏率的目标值,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逐年调整。

1.盈利分配办法。盈利率小于和等于目标值时,盈利部分全部归商业保险机构;盈利率超过目标值以上的部分,全部返还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统筹基金。

nlc202309010714

2.亏损分担办法。亏损率小于和等于目标值时,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财政、监察、审计部门综合评估,符合大病保险政策支付范围的,由商业保险机构和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统筹基金分别支付亏损额的50%;亏损率超过目标值以上的部分,全部由商业保险机构承担。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统筹基金优先从基金累计结余支付,基金累计结余不足的,从下一年度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统筹基金中统筹解决。

四、承办方式

(一)采取招标方式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保险

2015年第三批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地区的招标工作通过自治区级政府采购中心统一组织。今后,各地在第一轮保险合同履行完毕后可以设区市为单位组织招投标,委托市级政府招标平台进行采购。大病保险筹资标准、起付线、分段报销范围及其比例、实际支付比例和盈亏分担比例等具体指标由各设区市根据实际自行确定,在招标前期公布各设区市参保(合)人员情况及其相关医疗费用数据,商业保险机构依此制定合理的大病保障方案,依法投标,监察、审计、医改办、保险监管等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符合准入条件的商业保险机构自愿参加投标,中标后由保险公司与各设区市签订承办合同,1个设区市只能由 1家商业保险机构或 1个联合体承办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机构要依法投标,承担经营风险,承办大病医疗保险的保费收入,按现行规定免征营业税。

(二)严格商业保险分支机构经营资格管理

商业保险分支机构必须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基本准入条件,获得承办资质,方可参与我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招投标工作。承办大病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符合保险监管部门规定的经营健康保险的必备条件;在中国境内经营健康保险专项业务5年以上,具有良好市场信誉;具备完善的服务网络和较强的医疗保险专业能力;配备医学等专业背景的专职工作人员;商业保险机构总部同意分支机构参与当地大病保险业务,并提供业务、财务、信息技术等支持;能够实现大病保险业务单独核算。所需具备条件、获取资质要求以国家文件规定和实际招标文件为准。

(三)规范大病保险合同管理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财政、医改办等部门,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好保险合同,明确保险机构的责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部门分别与中标商业保险机构签署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合同、新农合大病保险合同,明确具体补偿分段及比例、盈亏率及其计算公式、配备承办及管理资源等,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为保证政策的平稳持续施行,合作期限原则上不低于3年。因违反合同约定,或发生其他严重损害参保(合)人权益的情况,合同双方均有权提前终止或解除合作,提前 15天报告上级相关部门,并依法追究责任。

(四)探索实现即时结报

商业保险机构要规范资金管理,对大病保险保费实行单独核算,确保资金安全,保证偿付能力。要探索实现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医疗救助和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商业保险机构应依托原有的医保信息系统建立大病保险结算信息系统,与相关部门交换和共享大病保险保障对象的补偿数据,提供“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实现信息系统应具备的信息采集、结算支付、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报销手续,努力实现患者出院时医疗费用即时结报,确保群众方便、及时享受大病保险待遇。商业保险机构要发挥网络优势,积极探索提高异地就医结算的服务效率,区外就医和自付费用累计超过起付线申请补偿的大病患者,经向患者参保(合)所在地申请,商业保险机构应控制在 30日内办结。

篇5:乡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实施方案

各村、乡直属部门:

为了深入贯彻《后坪乡人民政府关于在全乡公民中开展第八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治乡进程的实施意见》和后坪乡人大会《关于八五普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精神,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好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以下简称“法律八进”)活动,推动我乡法制宣传教育工 作进一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在全乡范围内掀起学法用法的新 高潮,根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司法厅、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法律“八进”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 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法律八进”活动,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自觉 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全乡公民宪法意 识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权利、义务、责任对等观念,引导 全乡广大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努力提高我乡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 方略,保障全乡改革发展成果,构建平安固原、和谐固原营造良

好的法治环境。

二、活动主题

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12月)。各村、各直属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好“法律八进”活动实施方案,全面安排部署本辖区、本部门的“法律八进”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 年1 月至2011年6 月)。各村、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贯彻落实本 《实施方案》规定的目标任务,创造性的开展“法律八进”活动。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7 月至2011年10月)。结合“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对各村、各部门开展“法律八 进”活动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四、主要任务

(一)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 会的水平。

1、各级机关要把法律知识作为机关干部职工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进一步加强社会主 义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广大公务员带头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忠实执行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使广大公务员牢固树立党的领 导和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观念。

2、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领导干部中心组学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重点加强对新录用公务员和新任职领导干 部的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工作,逐步实现我乡机关公务员法律知 识考试考核工作的规范化。

3、要把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作为“法律进机关”活动的重 要内容,进一步健全司法行政执法机关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 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大对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的考核力度,努 力提高司法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服务社会的能力

和水平。

4、全乡各级机关要建立健全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包 括1套完整的部门或行业法律法规书籍、教学光盘、相对固定的 机关法制学习园地、网络等),为公务员的学法提供便利条件。

5、乡学法用法领导办公室要分发挥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的阵地作用,确保1个月以上的轮(培)训班开设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讲座不少于3次,2个月以上的不少 于6次。

6、“六五”普法期间,全乡将评选10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建立5个“学法用法示范机关”。

(二)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1、各村要紧密结合我乡实际,大力整合各级农业、劳动保障、劳动就业、宗教管理机构等社会资源,积极开展面向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借助“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组织实 施“百场农民法制讲座”;结合“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积极 开展“法律扶贫”;借助“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组织开展外出务工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聘请宗教界开明人士和寺管人员担任义务普法宣传员,开展“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努力提升我乡“法律进乡村”活动的实际效果。

2、要加强乡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各村(区)、各部门要加大向农村捐赠普法宣传资料、器材、设备的力度,依托各乡司法所设立法制辅导站;依托村党员活动室建立农民法律夜校;在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培训一名法制宣传员。要积极组织实施自治区提出的“千村万户 送法工程”,建立健全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3、要重视乡村法制文化建设。各村、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四下乡”等活动,积极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法制宣传志愿者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编排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类文艺节目,开展送法下乡、进村入户、义务法律咨询、“法律赶大集” 等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掌握法律常识,努力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全乡各村级以上电视台、农村广播网要开辟农民学法专栏,采取案例分析、以案说法等形式,结合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普及宣传法律知识,培养和增强农

(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学生法 律素质教育。

1、要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为主要内容,教育广

大青少年学生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2、要坚持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作用,继续推进学校法制教 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四落实”。重视和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营造有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3、各村要依托法院、检察院、监狱、劳教场所等机构建立一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积极开辟青少年法制教育第二 课堂,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

4、要组织落实好全乡青少年法制教育“五个一”(每学年组 织办好一块校园法制园地、开好一堂法制主题班会、组织一次模拟法庭实践、开展一次法律知识竞赛、举办一次法律征文演讲比赛)活动,努力增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5、要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工作,“六五”普法期间,全乡100%的城镇中小学校、95%以上的农村中小学校要配齐配强兼职法制副校长(辅导员)。

(五)开展“法律进企业”,大力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 经营。

1、要制定企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企业 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制度,国有企业中层以上管理 人员和民营企业主每年要定期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和考试,不 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要加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大力宣传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与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法律素 质和依法维权能力。

3、要建立和推行法制副厂长(副经理)制度、企业法律顾 问制度,促使企业依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和规范企业运行机制,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乡场竞争力。

(八)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逐步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1、各单位的“六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阵地、有检查、有考核。

2、要建立健全单位领导干部、职工法律法规学习制度,进 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工作,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 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3、要积极引导单位职工大力开展各种学法用法活动,定期 组织职工参加法律法规知识轮(培)训,增强广大职工依法履行 义务、依法承担责任、依法维护权利的能力和意识。

4、要积极组织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公示牌、宣传栏、触摸屏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宣传与本单位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知识,要在公共活动场所和人员流动密集的地

点设立单位 固定法制宣传栏,有条件的单位要向公众开放宣传教育场地、设施,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

五、活动要求

(一)各村、乡直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好本村、本部门“法律八进”活动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好“法律八进” 活动。并要定期检查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确保“法律八进”活动在全乡范围内顺利实施。

(二)乡、村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法律八进”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考核标准,把“法律八进”活动纳入“六五”普法目标责任制管理,作为评选“基层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和“民主法治示范村”的重要依据,加强督促、检查、考核力度,确保“法律八进”活动健康深入开展。

(三)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宣传主渠道作用,全面做好“法律八进”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及时宣传报道“法律八进”活动的进展情况及先进经验,激励引导更多的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和公民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有利于“法律八进”活动不断深入的舆论氛围,确保圆满完成“六五”普法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11年2月30 日

篇6:八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进‚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根据县委法建办《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开展‚深化‘法律八进’建设‘法治开县’‛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深化‘法律八进’,共建和谐XX‛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法律八进’,共建和谐XX‛为主题,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XX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法律进机关‛活动

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使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熟悉掌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质量。

工作内容:

1、‚法律进机关‛要求党政群等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要认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40小时。

2、机关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物权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与本行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3、完善制度,突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以及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进一步健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注重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

4、坚持把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日常学习计划。组织开展与本单位、本部门(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本着法制宣传教育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原则,适时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每年向基层和社会群众赠送1次法律书籍和法制宣传资料。

5、健全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人员定期培训考试考核制,强化对各级机关行政执法的考核力度。把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法律进机关‛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使机关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二)‚法律进乡村‛活动

工作目标: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依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依法参与农村基层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树立依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农村‚两委‛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为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工作内容:

1、依托镇司法所设立的镇法律政策咨询工作站和法律援助工作站,充分发挥人司法所的作用,每年定期开展‚送法下乡‛,对贫困弱势的村民提供法律帮助。

2、每个村委会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配备一些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书籍,使广大农民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

3、自然村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将与农民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定期载入专栏,向农民群众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

4、每个农民家庭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每个家庭抽出一名成员参加法制骨干学习,重点学习农户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其成为家庭学法用法的带头人。

(三)‚法律进社区‛活动

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使全镇村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基层管理、服务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村民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工作内容:

1、‚法律进社区‛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突出抓好青少年、流动人口、经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2、社区设置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角,建立学法制度,开设社区法制课堂,实现普法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3、加强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经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容留谁负责,谁聘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老年人(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依法维护老年人、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

4、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

(四)‚法律进学校‛活动

工作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法律进学校‛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学校领导、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使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

工作内容:

1、‚法律进学校‛要求教职工、中学生和有接受法制教育能力的小学生都要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学习。

2、强化学校法制教育的组织领导与培训工作。中小学配备兼职法制副校长,进一步规范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不断完善学校学法的领导体制,提高法制宣传教育能力和水平。

3、要以贴近青少年学生为原则,采取课堂教育和集中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青少年学生学法的落实,发挥课堂教育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基础性、主渠道作用。要利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法制宣传月、宣传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特定时间,增强法制宣传的覆盖面和感染力和吸引力,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学法的效果。

4、要把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把反面典型教育与正面教育、把全面教育与个别教育,把法制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达标、依法治校结合起来,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学法用法。

5、结合‚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积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6、加强学校法治化管理,学校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要依法进行,并形成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制度,建立法制宣传教育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不断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学法用法的育人氛围。

(五)‚法律进企业‛活动

工作目标:坚持学法用法与建设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职工队伍相结合,坚持法用法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坚持学法用法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相结合,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法治化,通过学法用法,深刻理解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熟悉掌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经营管理的水平和依法维护企业及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杜绝重大违法事件发生;积极探索企业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依法治企工作的开展,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提供法治保障。工作内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加强对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念、方针、政策、宪法及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学习的同时,重点要加强以下法律知识的学习:与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基本法律制度;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合同、招投标、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法律制度;与企业内部管理相关的用工、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养老、法律顾问等法律制度;行政法规和诉讼法律制度,加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的阵地和园地建设。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促进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六)‚法律进单位‛活动

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单位领导干部、管理者和职工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诚信服务和质量第一的观念,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质量,引导服务单位诚信守法和依法维权,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

工作内容:

1、‚法律进单位‛要求从事服务业的单位的干部与管理者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40小时,职工学法时间不少于20小时。

2、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学习的组织机构,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单位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落实领导责任制,统筹安排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在搞好普法工作的同时针对行业特点,每年开展一次专项依法治理活动。

3、加强法制宣传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普法工作制度。按照‚六五‛普法规划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法制宣传教育的学法制度、考核制度、检查制度和落实措施。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

(七)‚法律进监所‛活动

工作目标:将‚法律进监所‛活动进一步向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延伸,经常性的开展法制辅导讲座和犯罪心理矫治活动,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预防重新违法犯罪。

工作内容:利用周报到、月学习等契机加大对辖区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制教育力度,使其服从管理,认罪服法。

(八)法律进中介。

探索建立中介组织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学法用法长效机制,把该类人群学法用法工作纳入职业道德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活动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同时,结合行业特点,加大对中介组织违规操作、违法行为的整治清理,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三、活动时间

‚深化‘法律八进’,共建‘和谐XX’‛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时间为一年。

一是启动阶段(1-4月):继续宣传发动,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六进‛活动的认知程度。

二是全面实施阶段(5-10月):镇党委政府做好方案的贯彻落实和督查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和评比活动。

三是总结阶段(11-12月):镇党委政府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做好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和考核。

四、总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八进‛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活动作为‚六五‛普法的重要载体,摆上重要日程,大胆创新,积极开展工作。

(二)制定计划,抓好落实。各村、各单位要认真制定活动实施计划,重抓落实,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三)明确责任,加强指导。各村、各单位对工作落实要分工细化,明确责任,镇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对各单位落实情况要加强指导监督。

上一篇:倾城之恋读后感600字下一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