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2022-06-23

一份优秀的方案要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安排,包括实施细节、步骤等,也许你已经写过不少方案,但你真的懂得方案撰写的精髓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按照市林业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将2008年4月底完成我区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体制改革经营大户(李永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为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按期、保质完成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目的

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一项法定性工作,其目的是为科学经营和利用森林资源拟定实施方案,同时也为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以及实施林业工作的监督与考核提供依据。

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坚持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权利义务统一,分区施策,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通过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顺利开

展和圆满完成,按编制细则要求,决定成立以000000为组长,0000,000为副组长,汪百力(资源保护科科长),0000,0000,0000为成员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本次编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资保科,000兼任办公室主任,000兼任办公室副主任,00000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负责编案业务开展,组织完成编制任务。

四、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计划任务下达

0000林业局下达000国有林场和个休经营大户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计划任务书,明确编案单位类别,经营方案设计深度,组织编制单位、承编单位、林权所有者及有关部门代表召开编制工作动员会,并形成有关会议纪要、协议文件。

五、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量 ㈠准备工作

1、技术人员组织

由编案领导小组抽借调查设计人员36名,其中协助调查人员18名,组成6个专业技术组(补充专业调查组,资源校核组、规划设计组、资源培育组、数据统计组和成果撰写组)来完成编制任务。为保证编案各项调查和设计质量达到规定要求,领导小组应聘请林业技术专家3名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参培人员熟练掌握有关技术规定和仪器的使用,熟悉工作方法,统一技术标准。

2、编案工作物质准备

①、调查资料的准备(二类调查资料、资源档案数据、森林经营分类区划成果资料、调查图件、调查各类表格等)。

②、相关设备、工具的准备

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海拔仪、罗盘仪、测高器、GPS手持仪、测绳、花杆、皮尺、钢卷尺、油锯、砍刀、计算器等。

一般工具:记录夹、绘图板、铅笔、橡皮、资料袋(包)等。

交通工具:各编案单位应根据情况,安排必要的交通工具。 ㈡、调查与勘测(外业)

1、基本情况调查和收集

社会经济情况调查与收集、自然条件调查与收集、生产建设情况调查与收集、森林经营情况的收集、林区多种资源调查、技术经济指标和定额资料的收集。

2、森林资源调查

000二类调查资料于2004年完成成果资料,至今已经4年,其资料不能完全满足编案精度的需要,须进行补充调查,校核资源数据。校核内容包括:林地校核、林地面积校核、林地地类校核、林木资源的校核、林木生产量校核,此项调查工作量大,技术性强,任务重。

3、森林经营调查

森林经营调整涉及内容多,专业性强,工作量大。主要包

括立地类型调查、森林生长量调查、森林消耗量调查、抚育间伐调查、低产林改造调查、苗圃地调查与勘测,采种林(母树林调查)与勘测、森林保护调查等。

4、林业经济调查

林业经济调查主要是收集各种经济、技术指标资料为分析评价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依据。主要包括:林区的人口、劳动力、工农业生产、科教文化、交通运输、通讯邮电、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等社会经济调查,市场经济调查、林业经营状况调查等。

5、森林采伐利用调查

主要对拟定采伐的小班进行伐区典型调查。

6、林区基本建设及辅助工程建设调查。

该项调查内容:林区公路及道路网布置,物质运输类型及设备,场址、管护站址、嘹望台、宾馆、休闲山庄等场址、建筑物的勘测与调查、机械检修、供电、给排水、通讯工程等调查。

7、多种经营调查

多种经营包括

一、

二、三产业的经营项目调查。

8、非木质森林资源利用调查

9、森林游憩调查

㈢、调查资料的整理、归类和分析评价

将各补充调查、专业调查、典型调查分类进行整理、归类,

通过初步计算,确定资料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撰写论证报告。

㈣、筛选编制方案

通过各种调查资料的系统分析评价,分别不同侧重点为编案单位,提交2-3个备选方案,由领导小组召开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加会议,广泛征求意见,评选出1个最佳方案,以作为本次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的依据。

㈤、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设计(内业)

1、编制三表。立地类型、造林类型及森林经营类型表是经营方案编制的重中之重,将集中主要技术人员进行计算编制。

2、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①造林和更新规划设计 ②森林培育设计 ③种苗设计 ④林业产业规划 ⑤森林采伐利用设计

⑥健康森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设计

3、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4、经营管理规划设计

5、其它设计

6、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㈥编写经营方案说明书

成果资料包括:经营方案说明书、说明书附件、设计图纸和附表四大部分组成。

六、进度安排 ㈠、准备工作

1、2007年4月30日前,组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落实工作经费。

2、2007年5月10日前,下达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计划任务书,制定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3、2007年5月11日-31日,参加本局培训及区局培训技术人员,聘请专家授课。

4、2007年6月1日-6月30日,落实专人负责完成收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各项资料,建立资料数据档案。

5、2007年7月1日-7月15日,采购调查所需的物质设备。

6、2007年7月16日-31日,组织完成开展外业调查生产实习,调查人员熟练掌握各种专业调查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

㈡、外业调查

1、2007年8月1日-7日,完成编案单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调查。

2、2007年8月8日-9月15日,完成编制单位的补充专业调查和资源校核调查。

3、2007年9月21日-9月30日,完成编案单位森林经营

调查,林业经济调查。

4、2007年10月8日-10月20日,完成编案单位采伐利用调查,基本建设及辅助工程调查,多种经营调查,森林游憩调查,非木质资源利用调查,森林保护调查等。

5、2007年10月16日-11月6日,完成外业调查资料整理,系统分析评价,提交2-3个经营方案编制备选方案。由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广泛征求意见,评选出最佳方案。

㈢、内业设计

1、2007年11月7日-12月6日,完成森林经营方案“三表”计算、编制工作。

2、2007年12月7日-12月31日,完成森林经营方案各专业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

3、2008年1月4日-1月31日,编写森林经营方案说明书。

4、2008年2月1日-2月28日,完成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图、各种总平面图、现状图,其他示意图的制作。

5、2008年3月1日-15日,森林经营方案成果资料(初审稿)上报区局,并组织初步论证。

6、2008年3月16日-4月15日,根据论证组意见,对经营方案进行修改,上报终审,再修改完善装润资料,上报审批和备案。

七、安全生产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外野外作业环境恶劣,条件艰苦,

领导小组、编制单位、承编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和落实安全制度和措施,积极帮助一线调查人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安全生产。

八、工作经费预算及来源

根据《重庆市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此项工作涉及1个林场、1个经营大户,调查任务重,外业工作量大,时间紧迫,共需经费898250.00元。其中:外业调查费用322720.00元,内业设计制图40200.00元,评审和培训 21280.00元,设备费396800.00万元,成果资料费97250.00元,不可预见费20000.00元。(详见《0000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经费概算表》)。

第二篇: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

据中央编办《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1〕52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决定开展全省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省编委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指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开展以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为基石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建立了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台账和数据库系统,为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有一些地方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存在不到位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底数不准、不清,手续不完善、数据不完备、台账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构编制工作的创新发展,也影响了机构编制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是中央编办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是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是深化改革、加快法制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的良好契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重要性,着眼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长远建设,将核查工作与规范管理、完善制度相结合,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努力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目标要求

通过认真细致的核查工作,对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彻底的核实清查,摸清、摸准底数,2012年实现机构编制管理证系统对行政事业人员管理的全覆盖,建立高效快捷、动态管理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平台,为下一步构建全省机构编制政务工作信息系统奠定基础。借此契机,进一步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深化细化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和控编审核制度,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大力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

三、核查范围和内容

(一)核查范围

省、市、县(市、区)、乡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不含政法各系统)。县(市、区)、乡是本次核查工作的重点。

(二)核查内容

1、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主要核查省、市、县(市、区)各级各部门及乡镇机构数量、规格、行政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机关工勤人员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2、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在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的基础上,主要核查省、市、县(市、区)各级各部门及乡镇所属事业单位的数量、规格、事业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3、领导职数配备情况。省、市、县(市、区)各级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核定和实际配备情况,乡镇领导职数核定和实际配备情况。

4、编外用人情况。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编制外聘用人员的情况,包括批准单位、经费来源、聘用方式、聘用时间、人员结构等情况。编外用人指不使用本单位编制,但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且聘用期在两年(含)以上的人员。

四、工作步骤及方法

市、县(市、区)的核查工作要与完善实名制管理和机构编制管理证系统建设紧密结合,省直的核查工作结合《机构编制管理证》年检工作进行。各级编办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构编制管理证和实名制数据库管理平台,对本地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情况进行一次认真彻底的核实清查。

(一)准备工作

各级编办首先要做好对中央编办开展核查工作通知精神的学习宣传,组织本系统和相关部门领会吃透文件精神,及时向党委、政府及编委主要领导汇报。按照中央编办的要求,此次核查工作的重点是县、乡两级。为加强对核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成立以编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纪检、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核查工作领导组,具体工作由县(市、区)编办牵头负责。各部门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因地制宜拟定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做好相关准备,确保按期开展工作。

(二)试点先行

在具体的核查工作中,各地可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可选择机构编制规模较大、人员结构复杂的单位作为工作试点先期开展工作。通过试点,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为进一步做好核查工作奠定基础。

(三)组织实施

具体工作按以下五个步骤开展:

1、单位自查。各单位按照核查要求的信息模板和表格如实规范填写机构编制信息、实有人员信息、编外人员信息(见附表一至表十),各项数据统计的截至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其中机构编制信息、实有人员信息要与《机构编制管理证》已有的指标口径一致。实行控编审核制度后的新增人员必须具备控编审核手续方能上账入编;编外人员按表格要求(见附表

四、八)如实填写。在此基础上形成单位自查报告。自查报告包括:自查工作综合情况,单位机构编制、实有人员、编外用人信息表格等内容。自查报告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主管部门审核。经审核后,除有保密要求的以外,各单位应将在职在编实有人员信息在本单位内部公示一周,接受群众监督。

2、部门审核。各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自查报告的审核工作,要认真审核、甄别相关材料和数据。审核确认后,汇总形成本部门的自查报告,由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同级编办复核审查。

3、复核审查。各级编办依托现有的机构编制管理证系统,结合具体的实名制管理工作,对各部门上报的自查报告进行复

核审查。复核审查的重点是:一是检查机构编制审批的执行情况。核对机构编制审批文件是否规范完备,检查是否存在变相增设机构,擅自设立机构或者变更机构名称、规格、性质、职责、权限,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情况;二是认真逐一核对实有人员情况,查对控编审核手续。可采取调阅工资发放表,查阅个人档案,与财政部门核对财政供养人员情况等多种方式,重点甄别上报的实有人员是否具有合法的在编人员身份,对不符合规定要另行记录。三是摸清超编单位情况。要认真核对超编单位实有人员信息。

各级编办要对各部门的自查报告及填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作出评价和判断,分析被核查单位存在的问题,对需要整改的内容和信息提出处理意见。

4、整改完善。被核查单位应根据同级编办审查结果和处理意见认真整改,及时到编办办理相关整改事宜,修正机构编制管理证系统数据,相应变更《机构编制管理证》。

5、总结上报。各市、县(市、区)编办要形成本级的核查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本地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的基本情况,本级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有人员、编外用人情况的纸质信息汇总表(见附表十一至表十八)。各市、县(市、区)的核查工作报告报同级编委同意后报上一级编办。

核查信息表格请从省编办网站http://

各级编办要把核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工作纪律,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加强督导,落实责任,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推进。特别是个别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县(市、区),要通过这次核查工作,彻底摸清和掌握机构编制、实有人员底数,健全规章制度,消灭管理死角,真正落实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和控编审核制度,扎实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名制管理基础较好的地方,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因地制宜地确定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方法。

各级编办作为核查工作的具体负责部门,要边核查、边清理、边整改,确保整个核查结果真实准确。对敷衍塞责贻误工作、弄虚作假掩盖问题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对瞒报虚报人员信息或工作不认真造成的数据不准、信息失真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在核查中要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对各种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加大查处力度。一经查实要严格按照中央纪委《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第三篇: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附件2:

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继续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要求,为科学编制我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使方案编制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方案编制领导小组

为加强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确保方案编制工作的顺利完成,省林业厅成立“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厅领导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天保中心、基金管理站负责人担任,成员单位为:公益林管理中心、资源站、产业处、公安局、营林总站、办公室、人事处、林规院。

(二)成立方案编制小组

为落实方案编制工作具体责任,确保方案编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在方案编制领导小组下设“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小组”,组长由承担方案编制任务的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天保中心负责人和林规院副院长担任,成员从林规 6

院、天保中心、基金管理站、公益林管理中心、资源站抽调组成。

二、方案编制工作步骤

(一)拟定“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和“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指导和规范天保工程二期省级实施方案和县级实施方案的编制。

(二)拟定“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初步方案”。因各实施单位上报的森林分类区划数、职工人数曾多次调整,加之国家分配给我省的建设任务与投资有限,因此,先由编制小组综合分析相关因素后,拟定“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方案”,提交厅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审定。

(三)审定“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和“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方案”。审定会邀请厅有关领导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根据审定意见,修订“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和“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方案”。

(四)初步分配建设任务与投资。根据审定确定的“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方案”,将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到各实施单位。

(五)与各实施单位对接相关基础数据。只对接原上报的相关数据、新增编案单位及直属单位与相关县资源数据,了解现实情况,不对接初步分解的任务与投资。

(六)确认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根据数据对接情况,对初步分配任务与投资进行适当调整后,确认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

(七)下发开展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编制工作的通知。省林业厅、省发改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行文下发“关于开展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编制工作的通知”,并随文下发“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及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规模。

(八)组织培训。下发开展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编制工作的通知的同时,组织编制人员进行培训。接着开展省级和县级实施方案的编制。

(九)方案审批

1.省级方案的审批。省级方案编制完成后,邀请省政府办公厅、财政厅、省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进行审定,审定通过后,省林业厅、省发改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行文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2.县级方案的审批。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后(包括省直属单位),通过专家审查论证,由县级人民政府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审批(省直属单位报省林业厅审批)。

三、时间安排

(一)3月21日前完成“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

提纲”、“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和“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方案”的制定工作。

(二)3月25日前完成“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和“天保工程二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初步分配方案”的审定。

(三)3月底前完成对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的初步分配。

(四)4月10日前完成与各实施单位的相关数据对接。

(五)4月20日前完成对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的调整和确认,并下发“关于开展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编制工作的通知”。

(六)5月底前完成省级和县级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6月底前完成省级和县级实施方案的报批工作。

四、部门职责

(一)基金管理站:一是负责对工程二期任务与投资的分配及审核把关;二是负责投资资金的申报;三是与林规院、天保中心一道负责指导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及质量把关;四是配合林规院完成“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的编制;五是完成与本次编案有关的其它工作。

(二)省林规院:一是负责制定“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编制提纲”和“贵州省天保工程二期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细则”;二是负责指导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及质量把关;三是负责

完成“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的编制;四是配合厅相关部门完成对各实施单位建设任务与投资分配和对接审核;五是完成与本次编案有关的其它工作。

(三)省天保中心:一是负责提供编案所需的天保一期实施情况及二期相关基础数据;二是负责地方公益林、国有林、社会保险、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公益林建设、森林抚育等任务与投资分配方案的拟定和分配,以及相应数据与各实施单位的对接;三是与林规院一道负责指导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及质量把关;四是配合林规院完成“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的编制;五是完成与本次编案有关的其它工作。

(四)公益林管理中心:一是负责提供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的相关基础数据;二是负责国家级公益林分配方案的拟定和分配,以及与各实施单位的对接;三是配合林规院完成“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的编制;四是完成与本次编案有关的其它工作。

(五)资源管理站:一是负责提供各实施单位二类调查等有关基础数据;二是配合天保中心做好集体林的地方公益林、国有林等任务与投资分配方案的拟定和分配以及对接工作;三是配合公益林管理中心做好国家级公益林分配方案的拟定和分配及对接工作;四是完成与本次编案有关的其它工作。

(六)其它部门:厅办公室负责文字把关和与省政府及有关厅局的协调工作;营林总站配合天保中心做好国有林森林抚育任

务的分配;产业处和人事处配合天保中心做好职工人数的审核和社会保险补助经费的分配;公安局配合天保中心做好政策性社会性支出人员的核实与补助经费的分配。

五、编制工作经费

(一)省级编制工作经费。省级方案编制工作经费从天保中心工作经费中列支。

(二)县级编制工作经费。县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由各实施单位承担,可从一期结余的森林管护费中列支。

第四篇: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62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63号)的要求,为保证我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指导原则及主要方法

(一)目的意义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及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精神,为落实《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黑龙江省土地整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的目标任务,统筹安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合理布局土地整治重点区域、重大工程、示范项目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指导各地规划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有必要开展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有利于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引导资金,规划推进各项土地整治活动,优化用地结构,促进耕地保

1

护和集约节约用地;有利于统筹协调农村土地整治、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有序推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抓手作用。

(二)指导原则

1.要依法依规科学规划。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落实《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对土地整治的任务安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重点工程或项目、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区、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可行。

2.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 ,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活动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3.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等,统筹安排土地整治任务,广泛听取意见,在重要指标、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安排上必须做到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加强部门协调,重

2

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业规划、林业规划、水利规划、交通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

4.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听证、公示等形式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三)编制方法

1、充分利用原有成果。规划修编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为基础,充分吸收已有科研成果与相关规划编制成果,加强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和空间布局研究,夯实规划编制基础。

2、突出“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协调。加强与地方协调,加强与部门协调;二是加强衔接。要做好整治规划与城乡规划、区域规划、行业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三是加强论证。规划编制要广泛听取专家和社会各方面意见,做好咨询论证,重大工程安排要逐个进行论证。

3、做到“三个同步”。土地整治规划文本编制与专题研究同步进行;省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与试点县整治规划编制同步部署;规划编制与规划数据库建设同步开展。

3

二、总体要求

(一)规划定位

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性规划,是落实上级规划要求和指导下级规划编制的衔接性规划,是统筹区域内土地整治的纲领性文件,是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审批的基本依据。

(二)规划期限

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20年为规划期,提出2015年阶段性目标。

三、目标任务

编制土地整治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增加耕地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土地整治的方针和目标,农用地整治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并重,合理安排土地整治的规模布局、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布局安排。

(一)规划目标

1. 坚守耕地红线,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的统一。

4

2. 有序开展、整村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逐步完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显著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推进散乱、废弃、损毁、闲置、低效建设用地集中整治,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明显提高。

(二)规划主要任务

1.全面评价上一轮规划及相关工作情况

全面总结、客观评价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情况和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工作情况,认真研究成功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序推进的意见和措施。

2.摸清基本农田现状

认真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各项措施。摸清基本农田的数量和区位落实情况、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基本农田实际利用情况、基本农田质量情况。

3.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

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结合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重点,做好补充调查,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和空间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范围等。

5

4.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

围绕中央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规划目标,组织开展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安排、城乡建设增减挂钩的土地收入使用、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研究。

5.提出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任务

依据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遵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导向,落实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对本市域内的土地整治任务的安排和指引,根据规划区内的土地及其有关资源环境承载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土地复垦潜力评价结果及现有的土地整治力度,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区域内的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

6.确定土地整治区域布局

研究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规划要确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范围和项目区。

7.确定土地整治重点项目

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围绕粮食产能核心区和战略后备区建设、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重点工程和重点

6

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安排方案。

8.进行资金供需分析和效益评价

本次规划哈尔滨市土地整治资金总需求测算采用分类型综合加总法。土地整治资金需求主要按四种类型计算:农用地整治、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土地复垦、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土地整治的资金筹措渠道主要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用地开发的部分、土地复垦费、社会投资和其他投资。

科学的分析规划实施效益,是规划编制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土地整治规划效益评价,论证土地整治投资在保护耕地、保障国民经济发展、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等国家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土地整治的整体效益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为提高公共管理绩效提供依据。有利于提高规划决策水平,为土地整治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偏差,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9.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包括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和手段。重点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整治土地权属调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统筹推进土地整治等政策的研究,加强制度创新。

10.推进土地整治规划信息化建设

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二调成果,与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相衔接,实现规

7

划成果叠加上图、动态更新。

四、技术准备

(一)基础资料收集

根据规划需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调查收集以下基本资料: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灾害等资料。

资源条件: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耕地后备资源、城乡建设用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资料。

经济社会条件: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农业统计、农用地分等、区域交通、农田水利、民风民俗、历史文化资源等资料。

生态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评估、监测等资料。

有关规划、标准及调查:主要包括土地整治涉及的土地、农业、林业、牧业、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环境保护、旅游、文化等部门规划、标准及调查资料等。

(二)规划基数确定

规划数据应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为基础数据,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相衔接。

8

(三)基础图件准备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有关图件的基础上,结合同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及近期土地利用的变化,编绘规划基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规划工作底图。根据土地整治规划要求选择和收集其他有关基础图件。

五、编制程序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组织准备。建立由政府负责,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建设、环保、水利等部门参加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审查规划方案、协调重大问题、落实编制经费等。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牵头设立规划编制工作组,负责规划编制具体工作。

(二)调查分析。以县为单元,收集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相关规划及标准等基础资料,必要时进行实地核实和补充调查,分析评价土地整治条件和潜力,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

(三)拟定方案。在土地整治潜力评价和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土地整治战略和目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等,与相关规划相协调,提出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并与上级规划相衔接。

(四)协调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组织有关部

9

门、专家对规划供选方案进行论证。综合各方面意见,修改、确定规划方案,完善规划成果。

(五)评审报批。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规划成果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批。

六、规划成果要求

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件、规划附件、规划数据库和专题研究组成。

(一)规划文本。要求目标任务明确、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措施可行、文字表达简明、数据计量规范。

(二)规划说明。规划说明主要阐述规划编制依据和工作过程,是规划实施中配合规划文本应用的主要参考和说明。

(三)规划图件。规划图件成果为挂图和图册,一般应包括以下图件:

1.土地利用现状图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3.土地整治潜力功能分区图 4.农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5.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布图 6.废弃土地复垦潜力分布图 7.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分布图 8.土地整治总体布局规划图

10

9.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分布图 10.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及项目分布图 1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分布图 12.其他图件

(四)规划附件。包括规划编制工作报告、调研报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以及反映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技术路线、规划论证、工作协调方面的报告或图件。

(五)规划数据库。按照“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要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相衔接,同步建设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推进土地整治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数据库应包括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的规划图件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规划文档、规划表格、元数据等,数据库内容应与纸质的规划成果内容一致。

(六)专题研究。包括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评价,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土地整治战略研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

七、组织实施

(一)进度安排

1.准备工作(2012年7月—8月20日) (1)建立组织机构

(2)确定编制单位

2.资料调查收集(2012年8月21日—8月31日) 3.专题研究工作(2012年9月1日—9月30日)

11

4.编制规划成果(2012年10月1日—11月30日) 5.规划成果评审报批(2012年12月1日—12月30日)

(二)保障措施

本市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经费支出大。为保证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按时保质完成,要在加强领导、改进方法、落实经费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充分有效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迅速启动。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议事协调机制,成立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组,加强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领导,及时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改进方法,加强指导。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科学安排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切实提高规划决策水平。市国土资源部门要抓紧组织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立足自身力量,注重发挥土地整理机构作用,加强规划编制人员培训,切实掌握各项编制要求;参与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专业技术队伍,必须具备土地规划编制相应资质。

3.落实经费,加快进度。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规划编制经费。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列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按照市级规划编制的要求,全力推进,确保按时完成规划工作任务。

12

(三)宣传培训

要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土地整治规划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资源、环境、社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市土地整治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参加编制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按照培训教材,培训统一的规划技术要求和方法。

13

第五篇: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中长期规划——县级规划是最贴近人民、最具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因此,编制我县“十二五” 规划必须立足县情,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好地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规划好,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把国民经济、改革开放、产业结构、城镇体系、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科技教育

、人民生活、公共服务、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等融为一体,做到重点突出,有特色,可操作性强。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好“十二五”规划,是关系西盟未来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西盟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顺利推进西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外经济格局的新变化,立足县情和发展新要求,围绕“基础立县、产业强县、开放活县、文化兴县、固边稳县”战略,努力建设“绿色西盟、生态家园、活力佤山、和谐边陲”,充分凝聚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智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实现西盟大发展、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西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

二、编制原则

科学发展原则。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求,探索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突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区域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等战略重点,为实现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西盟打下坚实基础。

指导性和操作性原则。规划既要对“十二五”期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西盟的发展阶段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提出发展战略和目标,又要以发展战略为指导,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和建设项目。规划内容和发展目标,要落实到项目、落实到年度、落实到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要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检查的评价机制,努力使规划成为贴近人民、具有指导性、操作性、实施性和约束力的规划,成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行动纲领。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在坚持统筹兼顾,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对影响全县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研究,抓住西盟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十二五”规划编制要尽量减少行业发展等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内容,充实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要突出有限目标和重点任务,提高针对性、方案性。

公众参与原则。进一步提高规划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化规划编制过程的社会参与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改革的过程、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的过程和重大问题形成共识的过程。使“十二五”规划 真正成为体现政府要求、反映人民呼声的规划。

规范程序原则。在编制程序上,按照前期工作、立项、起草、征求意见、衔接、论证、批准、公布等程序,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公示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修订制度。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重大问题研究

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确定一批重点课题,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城乡、区域、科技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的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提出规划的基本思路,明确本部门、本领域“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县发展和改革局结合西盟实际,研究提出我县重大的前期研究课题《目录》,以及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的具体要求和意见。

(二)编制总体规划

编制好总体规划,切实增强行动纲领的功能,确立总体规划在各类规划中的“龙头”地位。总体规划要突出特色,明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来源:好范文 http:///)策、措施等。总体规划由县“十二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起草,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提出涉及本单位和部门、本领域的发展思路、任务、目标和措施建议。

(三)编

上一篇: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下一篇:毕业证书打印样本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