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2024-04-18

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共9篇)

篇1: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如 何 写 课 例

一、课例的结构

课例是对包含有解决某些疑难问题,运用某些原理、方法、策略的教育教学情境故事的描述,归纳总结故事中渗透的新思想、新理念,展现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以及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教师教学行为发生的变化,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实践性经验和创造力,搭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课例一般由背景、课例事件、分析与启示、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几部分构成。(1)背景,课例问题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条件。

(2)主题,课例主题是课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如参考课例2的主题就是如何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主题是课例的灵魂,或者说是课例的精髓,问题是课例主题的支脉。课例是由反映课例主题的几个课例事件组成。

(3)问题事件,所有的课例都有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课例事件。课例事件要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没有问题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为课例事件。课例选取问题事件要能凸显主题。问题事件的内容要真实,情景要完整,叙述要客观,要有揭示人物心理的描写,有问题产生和解决过程中的环境、人物活动、语言等的叙述,还要交待问题解决的效果。如某教学课例不仅要描述教学设计的思路、教学过程,还要交代这种教学设计的结果或某种教学措施产生的效果。问题解决效果的描述不能笼统,要具体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也是反映结果有力事例。

(4)分析与启示,是对问题事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是作者对于课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的看法和分析,及所受到的启示。分析与启示是在问题事件基础上的议论,是有感而发,它能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分析时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要就事论理。分析反思要独到深入,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

(5)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对课例进行分析研究后,你可能仍对有些问题感到困惑,把这些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思考和研究,以便对此主题有更全面的深入地认识。有待讨论的问题,一般放在课例的最后,这些问题是可供思考、分析、讨论的典型问题。

二、课例两种基本格式

1、“描述+分析”式

此格式的特点是将整个课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述解决教学问题活动的情景,后半部分主要针对情景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课例的描述一般是把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断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具体细腻的描述,也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还可以是概括式地教学阶段与过程叙述,这主要是提供一个或一连串课堂教学疑难的问题,并把教育理论、教育思想隐藏在描述之中。课例的分析部分是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一些个人的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分析方法可以是对描述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是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2、“主题背景+描述+问题+诠释”式

此格式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的编写格式,而且,它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也更大。通常它将整个课例分为四个部分:

(1)主题与背景,主题是反映课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课例的核心思想。背景主要叙述课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一些基本情况。当然,这部分的内容不宜很长,只需提纲挈领叙述清楚即可。

(2)情景描述,与“描述+分析”式中的描述相同,主要突出主题所反映的教学活动。

(3)问题讨论,这是根据主题与情景描述,设计的一份课例讨论前的作业单,包括理论、知识的要点、教学法和情景特点以及课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课例教学服务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者主动参与的能力,使学习者有章可循。不同的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手段,所提出的问题也不同。学习者对课例中所提出的主题以及情景描述中提出的问题都能有自己的见解。学习者各种思想和方法的提出,就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演习”。

(4)诠释与研究,这主要是用教育理论对课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技术资料、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资料等作理论上的分析。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期望的目标学生没有答出来、偏离了,教学内容呈现的先后与学生理解的程度、教学方法运用与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等问题存在着矛盾,每个矛盾的背后,必然隐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所以,通过诠释,挖掘这些矛盾背后的内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规律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三、好课例的基本标准

1、鲜明的课例主题。有价值的课例一般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通过一个或多个教育教学事例,提出某一有价值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主题像一条主线把课例故事串起来。这个主题应当明确,能给人启示,能引人深思。

2、清晰的课例背景。课例背景是说明故事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具体写哪些背景要素根据研究的问题确定。在背景部分应具体、明确地表达,对教育教学或儿童学习产生重要作用的经验、知识、能力、兴趣等,还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还可放入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设计思路等。

3、真实典型生动的课例事件。在这里典型的事例是指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可能会遇到,但又不太注意到的事件,而它却能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教育思想的问题。选择的事件越典型,课例就越具有故事性和可读性。课例事件是课例中对事例的描述部分,它必须是师生共同经历过的一段过程,应具有典型性、真实性、故事性,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为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提供思想和方法的借鉴。

4、富有启发性的反思、分析和启示。作者的反思或课例分析应能简要阐明自己经历这个课例事件后的理性感悟、体验和独特认识;应运用教育理论对课例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应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行为背后所具有的观念、思想、理论和规律;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应阐述通过此课例所受到的启迪。

5、具有值得研究的课例问题。课例中应有作者对主题中某些还需继续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要与课例事件和主题有关,是作者仍感困惑,并能引起教师共鸣,能激发教师讨论与反思,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起人们深入思考和深入地讨论研究。

四、课例与其它教育文体的区别

1、课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课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叙述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围绕同一事件,从不同的理论层面来解释。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课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

2、课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而课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3、课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的全程记录。而课例是根据课例主题和课例问题有选择地记录。课例中的教学实录可以是一节课中的一个片断,也可以是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教学实录,也可以存在共同问题的几节课,但他们一定都与课例研究的问题有关。这两者写作记述的主线不同,课例是按问题的产生、解决过程和解决的效果这一主线进行课例事件的写作记述;而课堂实录是按一节课的时间顺序做记述。这两者的内容要求也不同,课例事件的记述必须有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定。

4、课例与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的区别。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是伴随着课改而新兴的教育文体,它们也包括教育情境描述及个人思考,它们和教学课例也略有不同。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的有感而发,不像课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惑,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写课例是为了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规律、方法。课例的指向对象范围更广,可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的教学行为,也可以小到分析一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中的行为,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

篇2: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对照、自我评价和改进提高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撰写课例分析报告,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这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有效方法。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例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92-01

反思是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回顾、剖析自己的教育新经验,提出教育改进方案。这样的教师称之为反思型教师。中职教师要以“反思性教学”理念为引领,运用课例研究来反思、检测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深化对教与学规律的认识,实现优质教学,走“职业教育课堂有效教学”之路。

1.“撰写课例分析报告的意义

1.1 什么是课例研究

“课例”是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讲教学研究的故事”)。“课例研究”试图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基点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课例研究的操作步骤分八个环节:确定研究的问题―设计课―实施与观察―评价与反思效果―修订课―实施与观察―第二次评价和反思――写作与共享结果。

1.2为什么要撰写课例分析报告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对执教者教师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有助于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对课例研究小组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有助于总结集体备课小组该阶段的成果与经验。因此,无论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说,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都有助于教师全面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怎样撰写课例分析报告

每一份课例分析报告都是针对授课内容撰写的详实的课堂总结。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基本上由6部分组成:它包括:(1)阐述研究主题与内容(2)教学目标分析、学情、(3)第一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4)第二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5)检讨教学成效及启示、(6)附录(第一轮次及第二轮次教案)等6个部分。

2.1阐述研究主题与内容

首先,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撰写者需要交代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选择哪节课作为课例?阐述这节课的教学主题。

第二,通过对这节课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哪些?也就是说学完这节课能教给学生什么?在以下几个步骤中笔者以《涉外护理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Unit 3 “Pollution”第一次课的课例分析报告为例来说明:

“本单元以环境污染为题材,以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为出发点和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与危害,并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实现情感目标。„„”

2.2教学目标、学情分析

在课例研究报告中,教师要对教材的结构、难易度、教学内容的特点做全面分析。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具体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是教学方案设计的基础,有助于读者明晰方案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从中借鉴研究学生学习的方法。

2.3第一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

课例研究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改进过程,一堂研究课至少要在平行班级中进行2-3轮次的对比教学。因此报告中这一部分的写作就要反映每一轮教学实践的情况。在进行完第一轮次的教学之后,教师团队要及时反思总结,进行教案的修整和时间、内容的增加或删除。

2.4第二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

在第一轮次教学与反思评价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及集体备课小组在进行完第二轮次的教学之后要再观察、回顾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程度等等,进行总结反思,找出优点、亮点,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2.5附录

附录部分可以是教师做的一些前测、后测试卷、问卷调查、几轮次教学的教案等等。以便于读者在阅读时能完整感知整堂课的情况。

3.结语

撰写课例分析报告担负着一堂课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使命。它是个人反思的载体;集体研讨的平台;他人学习的范例,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了理论研究的素材,这些材料及教学中积累的各种实例,都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反思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撰写课例分析报告无疑将是教师反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安桂清,《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五――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人民教育,2011.2

[2]安桂清,《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六――课例研究的认识与实践误区》,人民教育,2011.3-4

[3]胡定荣《课例研究如何取得实效》,中国教育学刊2010.10

[4]刘正伟:《培养反思型教师,从教育实习开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三期。

[5]汪菱:《从教学实践看教师职业性的培养》,《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六期

篇3:如何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1 财务分析报告按其内容、范围不同, 可分为综合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和简要分析报告。

综合分析报告。综合分析报告主要用于半年度、年度进行则务分析时撰写。是企业依据会计报表、财务分析表及经营活动和则务活动所提供的丰富、重要的信息及其内在联系, 运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 对企业的经营特征, 利润实现及其分配情况, 资金增减变动和周转利用情况, 税金缴纳情况, 存货、固定资产等主要则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毁损等变动情况及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将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做出客观、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并进行必要的科学预测而形成的书面报告。它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各项决策有深远影响的特点, 能为企业的重大则务决提供科学依据, 可作为今后企业则务答理进行动态分析的重要历史参考资料。

专题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是指针对某一时期企业经营答理中的某此关键问题、重大经济措施或薄弱环节等进行专门分析后形成的书面报告。它具有不受时间限制、一事一议、易被经营管理者接受、收效快的特点。

简要分析报告。简要分析报告是对主要经济指标在一定时期内, 存在的问题或比较突出的问题, 进行概要的分析而形成的书面报告。具有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的特点。通过分析, 能反映和说明企业在分析期内业务经营的基木情况, 企业累计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情况并预测今后发展趋势。主要适用于定期分析, 可按月、按季进行编制。

2 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客观基本要求

2.1 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为充分发挥财务分析作用, 首先应如实、充分地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通过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达到扩大销售, 降低成本费用, 增加盈利的目的。根据财务分析报告的阅读对象不同、目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写作方法。

2.2 坚持实事求是, 客观、公正的原则

财务分析旨在改进管理, 提高效益。因此, 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财务分析报告既要肯定成绩, 但也不回避矛盾, 要实事求是地全面看问题, 不能只报喜不报忧, 不能讳疾忌医。惟有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2.3 深入具体

财务人员必须熟知企业的经营活动, 深人第一线调查了解情况, 掌握第一手资料, 多听取各方的意见, 多看经济活动相关资料, 多记录各方情况、典型事例、重要数据, 多分析研究、尽量多占有材料。只有财务人员对业务了如指掌, 再加上对财务的敏感性和判断性, 才能对经济业务的合理、合规性作出正确的恰如其分的判断。

2.4 时效性强

会计报表编制后应尽快写出财务分析报告, 及时为领导总结前期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3 财务分析报告的基本内容

3.1 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分析

要从企业产品的品种、产量、产值、质量、销售等方面对企业本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一简单评价, 并与上年同期水平、或同行业其他单位作一对比说明。

3.2 成本费用分析

分析单位产量产品原材料与上期对比增减变化情况, 并对变化原因加以说明;分析制造费用同上期限的增减变化情况, 并分析原因, 对制造费用的综合利用、分摊等提出建议;分析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的增减变化, 并对业务费销售佣金进行单项分析, 看能否从销售佣金和业务费支出控制、考核方面调动销售量变化;对产品的销售毛利进行分析, 并根据情况分析降低产品单位成本的有效办法、可行途径;对非生产性支出进行增减变化分析, 总结增收节支方法。

3.3 利润分析

a.分析利润总额的构成情况, 对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等作比例分析。b.对投资损益分析, 区分不同种类的投资种类项目的投资收益情况, 作出投资趋势分析、决策建议。c.对营业外收支、其他业务收支等作出分析, 试求并拓宽有潜力收入渠道。

3.4 对存货进行分析

a.分析原材料的存储量、购销价格、费用分析, 确定经济采购批量和费用。b.根据产品销售率分析本企业产销平衡情况及经济产量。c.分析产品积压原因及完好程度。d.本期处理库存积压产品的分析, 包括处理的数量、金额、损失。

3.5. 应收账款分析

a.分析金额较大的应收款形成原因及处理情况, 包括催收或上诉的进度情况。b.寻本期的应收账款占总销售收人的比例, 比例较大的应说明原因。c.对非收应货款形成的应收款项数量、用途作出说明。d.中期和年度分析应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予以分类说明。

3.6 负债的分析

a.测算企业负债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b.分析本期新增的借款去向、用途;c.中期和年度要根据各项借款的利率与资金利润率对比, 分析各项借款的使用效益, 作为调整借款渠道和计划的依据之一。

4 撰写则务分析报告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撷取本企业财务数据背后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资料数据和情况, 不能随意杜撰, 照搬现有的账本、报表数字中找数字, 闭门造车。要对发生的差异实行追踪分析, 从中去观察因素变动及其对被分析指标的影响, 揭示事物内部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必要时还要采用各种方法作进一步分析, 以求达到帮助企业领导揭露矛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今后工作而做出正确决策的目的。分析手法要符合企业内部答理工作的真正需要。要慎重评价企业财务指标情况。不能想当然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必然要对企业财务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其形成差异的影响原因, 管理现状做出评价。合理化建议要合理可行, 不能说空话。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 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 公司最终面对地是复杂多变的市场, 在这个大市场里, 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分析报告的行文要尽可能流畅、通顺、简明、精练, 避免口语化、冗长化。

5 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公司大的方针政策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 在分析中立足当前, 瞄准未来, 使分析报告能发挥“导航器”的作用。

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 应多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 公司最终而对的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 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公司的竞争力, 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

切勿轻意下结论。财务分析人员在报告中的所有结论性词语对报告阅读者的影响相当之大, 如果财务人员在分析中草率地下结论, 就很可能形成误导。如目前在国内许多公司里, 核算还小规范, 费用的实际发生期与报销期和和小一致。如果财务分析人员小了解核算的时滞差, 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还有, 财务分析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 认真调查研究, 切忌报喜小报忧。真实、准确、客观是财务分析的生命。要诊断、观察企业经济运行状况, 维护企业机体健康运行, 就应敢于揭短, 敢于曝光, 才能“对症下药”。成绩小讲跑小了, 问题小讲小得了。所以, 财务分析既要肯定成绩, 又要揭露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既要探寻影响当期财务情况变化的客观因素, 更要侧重找出影响当期财务情况变化的主观原因。

要将分析报告及时上报。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领导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主渠道, 同时也是企业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提出介理化建议的最有效途径, 其重要价值就在于时效性。过时的分析报告对企业决策者来说毫无用处甚至有害无利, 及时准确的财务分析才能让领导者真实了解企业现状, 推动企业小断发展。

摘要:本文从则务状况分析报告的结构、内容、主要指标和应注意的问题方面探讨, 如何更好地撰写企业则务状况分析报告, 以便为管理层进行财务预测、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指标,财务报告

参考文献

[1]肖翔、权忠光;《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0期;

篇4: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对照、自我评价和改进提高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撰写课例分析报告,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这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有效方法。

【关键词】教学反思 课例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192-01

反思是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回顾、剖析自己的教育新经验,提出教育改进方案。这样的教师称之为反思型教师。中职教师要以“反思性教学”理念为引领,运用课例研究来反思、检测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深化对教与学规律的认识,实现优质教学,走“职业教育课堂有效教学”之路。

1.“撰写课例分析报告的意义

1.1 什么是课例研究

“课例”是课堂教学改进的实例,是对教学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讲教学研究的故事”)。“课例研究”试图有主题、有目标、有方法、有基点地研究一堂课如何改进,课例研究的操作步骤分八个环节:确定研究的问题—设计课—实施与观察—评价与反思效果—修订课—实施与观察—第二次评价和反思——写作与共享结果。

1.2为什么要撰写课例分析报告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对执教者教师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有助于提升授课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对课例研究小组而言,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有助于总结集体备课小组该阶段的成果与经验。因此,无论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说,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都有助于教师全面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怎样撰写课例分析报告

每一份课例分析报告都是针对授课内容撰写的详实的课堂总结。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基本上由6部分组成:它包括:(1)阐述研究主题与内容(2)教学目标分析、学情、(3)第一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4)第二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5)检讨教学成效及启示、(6)附录(第一轮次及第二轮次教案)等6个部分。

2.1阐述研究主题与内容

首先,在报告的第一部分, 撰写者需要交代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选择哪节课作为课例 ?阐述这节课的教学主题。

第二,通过对这节课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哪些?也就是说学完这节课能教给学生什么?在以下几个步骤中笔者以《涉外护理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Unit 3 “Pollution”第一次课的课例分析报告为例来说明:

“本单元以环境污染为题材 ,以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为出发点和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与危害,并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实现情感目标。……”

2.2教学目标、学情分析

在课例研究报告中,教师要对教材的结构、难易度、教学内容的特点做全面分析。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具体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是教学方案设计的基础,有助于读者明晰方案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从中借鉴研究学生学习的方法 。

2.3第一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

课例研究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改进过程,一堂研究课至少要在平行班级中进行2-3轮次的对比教学。因此报告中这一部分的写作就要反映每一轮教学实践的情况。在进行完第一轮次的教学之后,教师团队要及时反思总结,进行教案的修整和时间、内容的增加或删除。

2.4第二轮教学设计及反思评价

在第一轮次教学与反思评价的基础上,授课教师及集体备课小组在进行完第二轮次的教学之后要再观察、回顾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程度等等,进行总结反思,找出优点、亮点,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2.5附录

附录部分可以是教师做的一些前测、后测试卷、问卷调查、几轮次教学的教案等等。以便于读者在阅读时能完整感知整堂课的情况。

3.结语

撰写课例分析报告担负着一堂课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使命。它是个人反思的载体;集体研讨的平台;他人学习的范例,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了理论研究的素材,这些材料及教学中积累的各种实例,都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反思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撰写课例分析报告无疑将是教师反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安桂清,《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五——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人民教育,2011.2

[2]安桂清,《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之六——课例研究的认识与实践误区》,人民教育,2011.3-4

[3]胡定荣《课例研究如何取得实效》,中国教育学刊2010.10

[4]刘正伟:《培养反思型教师,从教育实习开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三期。

[5]汪菱:《从教学实践看教师职业性的培养》,《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六期

篇5:如何开展课例研究(模版)

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课例研究主要围绕一节课展开,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重点解决上这一课中存在的某些教学问题,聚焦于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全过程。即以一节课的全程或片段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或者说是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过程。例如: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才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堂探究活动如何组织才有效?各种类型的课如何上效果最佳?不同类型特征的教学班课堂教学如何组织?„„。

篇6: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不同的课题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报告,如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一般有比较通用的格式,但不应完全受到束缚。

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内容包括:

1、提出研究的问题;

2、介绍研究的背景;

3、指出研究的目的;

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

2、仪器设备的应用;

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

4、操作程序与方法;

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

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意断。其内容:

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

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

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

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

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

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

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如采用行动研究的有关证明文件等。

研究报告之撰写原则

慎选题目

如果授課老師未指定題目,建議各位在挑選題目時,範圍不要太大,題意要明確,以免超過自己的能力,而造成吃力不討好的情況。如果授课老师未指定题目,建议各位在挑选题目时,范围不要太大,题意要明确,以免超过自己的能力,而造成吃力不讨好的情况。若無法找到適當的題目,不妨多和老師討論。若无法找到适当的题目,不妨多和老师讨论。

具有说服力

研究报告之简单分类

文献回顾、整理型

針對某一個主題,從報章、雜誌、期刊、學術報告、網路等蒐集以往相關的文獻,將之做「有系統」的整理。针对某一个主题,从报章、杂志、期刊、学术报告、网路等搜集以往相关的文献,将之做「有系统」的整理。資料整理的重點,在於緊扣著主題,並客觀地呈現對主題正反兩面的意見或看法,最後可以提出你個人的建議,但是需注意推論的邏輯。资料整理的重点,在于紧扣着主题,并客观地呈现对主题正反两面的意见或看法,最后可以提出你个人的建议,但是需注意推论的逻辑。

理论推演型

在適當的假設下,用圖形、數學、或其他科學方法建立模型,並將之推演而得到某些結論。在适当的假设下,用图形、数学、或其他科学方法建立模型,并将之推演而得到某些结论。其重點在於假設是否合理、推演過程是否正確、以及所得結論是否和現實生活的觀察

相符。其重点在于假设是否合理、推演过程是否正确、以及所得结论是否和现实生活的观察相符。

实证研究型

此類型的的報告,通常是依據別人建立的理論模型,找到實際的資料用統計方法來驗證。此类型的的报告,通常是依据别人建立的理论模型,找到实际的资料用统计方法来验证。

研究报告架构

一般通用架构

前言(绪论、导论、绪言)

此一部分最主要的目的,在於導引報告閱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該報告想要討論的問題,以及報告的目的。此一部分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导引报告阅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该报告想要讨论的问题,以及报告的目的。

此一部份至少应包含: 1.问题的背景绿起、2.研究的动机、3.过去其他相关研究的简述 [ 注 ]、4.研究范围的界定、5.为何你采取某种研究方法的原因及其步骤。在本节末最好可将整个报告之架构简述一次,以收提纲切领之效。

研究方法

文献回顾、整理型

有系統地歸納整理文獻,並加以利弊之分析。有系统地归纳整理文献,并加以利弊之分析。

理论推演型

應詳細說明所採研究方法之假設、模型之意義、符號定義、並進行模型之推演等。应详细说明所采研究方法之假设、模型之意义、符号定义、并进行模型之推演等。

实证研究型

應詳細說明所依據之理論模型所含之前提假設、並依模型所得之推演建立用以檢驗之統計假說(hypothesis),進行驗證之數量、統計量、或計量迴歸模型,並說明所用資料數據之來源。应详细说明所依据之理论模型所含之前提假设、并依模型所得之推演建立用以检验之统计假说(hypothesis),进行验证之数量、统计量、或计量回归模型,并说明所用资料数据之来源。

结果分析

文献回顾、整理型

將所整理文獻,歸納成具體結論,並分別討論其中之涵意。将所整理文献,归纳成具体结论,并分别讨论其中之涵意。

理论推演型

以科學方法證明模型推演之結果、並整理成具體的結論,並解釋其意義,最好能舉實際之例子以支持所得結果之合理性。以科学方法证明模型推演之结果、并整理成具体的结论,并解释其意义,最好能举实际之例子以支持所得结果之合理性。

实证研究型

將實證分析之結果以易懂的方式呈現(圖、表為最常見之方式)。将实证分析之结果以易懂的方式呈现(图、表为最常见之方式)。

並分別討論所得出之數據其背後可能隱含之意義。并分别讨论所得出之数据其背后可能隐含之意义。若有與理論不符,應嘗試分析其可能原因為何。若有与理论不符,应尝试分析其可能原因为何。

结论

篇7:课例研究组成员之间如何分工

课题组人员分工:

XXX主持课题研究工作,负责指导、调整、协调课题组成人员的研究过程,负责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XXX负责实验班实践研究工作及个案研究,并定期撰写课题实验体验,发表相关论文。

XXX负责信息技术的指导培训及课题组博客的维护更新。XXX负责实验班实践研究工作及个案研究,并定期撰写课题实验体验,发表相关论文。

XXX负责实验班实践研究工作及个案研究,并定期撰写课题实验体验,发表相关论文。

XXX负责实验班实践研究工作及个案研究,并定期撰写课题实验体验,发表相关论文。

篇8: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带着这样的思考, 恰逢市教研室要在我校组织一次教研活动, 并由我执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义务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这节课。根据《标准》要求, 分数被安排在两个学段中进行学习, 三年级的内容是初步认识分数, 而在五年级的教材学习中将会较系统地认识分数。在这节课之前, 学生已经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了分数, 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 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在探索分数加减算法时, 借助直观图形, 算理和算法就不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而数形结合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第一次试教]

师:同学们, 最近我们认识了数里面的一个新朋友, 是谁啊?

生:分数。

(师出示:小明吃了一个西瓜的)

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圆形的图片, 要把它平均分成———

学 (齐答) :8份!

师:取其中的———

生 (齐答) :3份!

师:说明八分之三里面几个八分之一?

生 (齐答) :三个八分之一!

师:真好,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八分之三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8份, 取其中的3份, 那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出示:徐老师吃了这个西瓜的)

生:就是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 吃了其中的2份。

师:这样, 我们就得到了两条数学信息。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徐老师和小明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板书问题)

师:该怎么列算式呢?

生:。

师:为什么用加法做呢?

生:因为要把徐老师吃的部分和小明吃的部分合起来, 所以用加法算。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生:小明比徐老师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这个问题你会列算式吗?

生:。

师:为什么用减法算呢?

生:求相差数用大数减小数。

生:小明吃得多, 徐老师吃得少, 所以要用小明吃的减去徐老师吃的。

师:看来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一样的。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求两部分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师:接下去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先看第一个, 应该等于几呢?

生:是八分之五。

师:确定吗?请同学们在长方形纸上折一折、画一画, 看看八分之三加八分之二到底等于几, 好吗?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生:题目里说“小明吃了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三”我就先找到八分之一, 小明吃的三份就用紫色来表示 (用手指图) 。“徐老师吃了这个西瓜的八分之二”, 这二份就用粉红色来表示。把紫色和粉红色合起来就是小明和徐老师一共吃了五份, 也就是八分之五。

师:大家听明白她的意思了吗?请你再仔细地数给大家看看好吗?

生:小明吃了三个八分之一;徐老师吃了二个八分之一, 三个八分之一和二个八分之一合起来是五个八分之一, 就是八分之五。

……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 谁能来说说同分母分数加法可以怎么算呢?

(同样的过程研究减法, 得出计算方法后再进行练习)

课后我自己感觉, 学生学得很被动, 几乎都是在教师的牵引下, 一问一答打乒乓球式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没有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而且, 关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没有经过学生充分的体验感悟就得出来了, 还是有灌输的成分在里面。

创设问题情境的数学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

基于这些思考, 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 并做了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试教]

1.创建分数, 唤起回忆

师:关于分数, 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说出来我们大家分享分享好吗? (生答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徐老师也来说一个好吗? (板书出示:小明吃了一个西瓜的)

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请你在长方形纸上折一折, 画一画, 涂一涂, 找到八分之三。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看, 并说明一下你的画法? (一生上前, 用投影展示)

生:把长方形纸平均折成八份, 把其中的三份涂上阴影, 阴影部分就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八分之三。

师:怎么折才会平均分成八份呢?

生:对折, 对折, 再对折, 三次!

师:对折三次后展开, 就把这张纸分成了同样大小的八份。这样的一份是多少? (在一份里写上八分之一)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生 (齐答) :三个八分之一就是八分之三!

2.探究新知

(1) 提出数学问题。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 老师太高兴了, 也吃起了西瓜。 (出示:徐老师吃了这个西瓜的)

师:这样, 我们就得到了两条数学信息。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徐老师和小明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板书问题)

师:该怎么列算式呢?请说明理由。

生:。

生:因为是要把徐老师吃的部分和小明吃的部分合起来, 所以用加法算。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生:小明比徐老师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教师让学生自己来强调是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师:这个问题你会列算式吗?请说明理由。

生:。

生:小明吃得多, 徐老师吃得少, 所以要用小明吃的减去徐老师吃的。

师:看来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是一样的。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求两部分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师:还能提问题吗?

生:小明和徐老师吃了以后, 这个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 (师板书问题)

师: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2) 解决问题。

(1) 探究和, 过程同试教一。

(2) 练习感悟。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做得很快, 有的同学开始做得慢, 后来也快了。你有什么体会吗?

生:如果分母是一样的话, 就只要分子加一加、减一减就可以了。

生:分母总是不变的。

师:谁能把刚才我们大家说的意思集中起来说一说?

生:分数加减法, 如果分母一样, 我们只要把分子加一加, 减一减就可以了, 分母是不变的。

生:看见分母相同的时候, 我们可以分子相加或者相减, 分母不变。

师:是啊, 同学们, 我们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同分母分数 (板书:同分母) , 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 我们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分母不变。 (板书:分子相加减, 分母不变)

课后, 听课教师都认为这节课的问题情境创设得很好, 用“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唤起学生的旧知;接着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利用画画涂涂解决问题。最后, 教师不是在做一两道题之后就简单地得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而是让学生在不断地感悟中自觉领悟到方法, 并总结出计算方法。

但是, 教研员麻老师和我校校长提出:问题设计得确实不错, 但整堂课下来, 还是学生跟着教师在走。整个过程看似滴水不漏, 授之以渔, 实际上却是教师拉着学生到了池塘边, 并给他一张渔网, 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捕鱼, 再由教师来教给经验。其实, 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觉,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环节上, 还有文章可做。

于是, 我又上了第三次课。

[第三次试教]

…… (与前面相同)

师:你还想知道关于分数的什么知识呢?

生:我想学分数加减法。

生:我想学习分数乘除法。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就是想学习关于分数的计算吧?为什么想学呢?

生:这样以后就可以算出几分之几和几分之几的差或者和了。

……

师:是啊, 分数的计算在我们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 无论做什么事情或者研究什么知识, 我们都要从简单的入手, 今天我们就来学分数加减法。你能编出几道这样的算式来吗?

生编出算式来, 师有意识挑选后在黑板上板书, 其中就有例题中的算式。

师:我们编出了这么多算式, 请同学们自己挑选一个算式, 先想一想算式里两个分数的意义, 再想想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你觉得应该先研究哪道题呢?为什么?

生:加法最简单, 应该先研究加法。

生:分母一样就表示平均分的份数一样, 可以先研究。

师:好, 那我们就先来计算, 请同学们先猜猜看, 会等于几呢?

生1:八分之五。

生2:十六分之五。

师:答案只有一个, 到底是几, 我们该怎么办呢?

…… (同试教二)

这次构思与前一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新知引入部分。自我感觉在这节课中, 学生主体意识更加强烈, 探究新知的欲望显得更加迫切, 在合作交流时, 学生振振有辞, 争辩颇为激烈。得出结论也是水到渠成。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在熟悉的情境中, 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简单而有用的信息, 并且能够进行归类”。

那么, 怎么样的问题情境才是合理而有效的?

篇9:如何撰写述职报告

尽管当前述职报告的使用队伍庞大,应用频率极高,但论文界对这一文体的研究相对滞后。笔者不揣浅陋,愿以点滴之见抛砖引玉。

一、述职报告的文体特征

1.真实性。真实性是应用文的生命,对述职报告来说也不例外。述职报告是人员考核、评优、晋升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述职者客观真实地陈述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犯过的错误及存在的不足。

2.述评性。述职者除了陈述工作事实以外,还要结合有关标准对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3.标准性。述职者在进行自我评价鉴定时有无标准?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标准就是述职者所在岗位的行为规范、岗位职责、目标任务。这三个标准从不同层面概括了述职者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达到的要求。

4.实绩性。述职报告侧重于情况、事实的表述,即个人任务完成的情况、工作质量与效率、所作的主要贡献、个人态度表现,但突出的是工作实绩。

二、述职报告的撰写

述职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落款等部分组成。

1.标题。述职报告的标题形式有两种。第一人称式《述职报告》或《我的述职报告》;第三人称式,即由述职者职务、姓名加上“述职报告”:《××大学校长××的述职报告》。

2.主送单位。主送单位即述职报告的呈送单位、部门或负责人。如“区委组织部”“市人事局”“院职称评定委员会”。主送单位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

3.正文。述职报告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为了让有关部门或人员更准确、恰当地了解述职者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述职者必须首先概述任职的自然情况,即所任职务、任职时间、所负责的具体工作。

主体。主体部分包括了正文的主要内容,是述职报告的核心。在内容的安排上,一般来说先谈工作中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情况,再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表明今后努力方向和打算。在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时先把自己的工作分成几个方面,再写各方面工作的主要进程,包括采取的主要措施,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在叙述中应做到:首先,注意区分工作中的主与次、宏观与微观、战略与措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其次,在陈述工作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时,一定要注意各项措施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在陈述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实际,以丰富、生动、具体的工作事实和工作成绩说明自己是如何履行岗位职责的。

结尾。述职报告的结尾语常用“以上报告,请审查”“专此报告,请审阅”“特此报告”等。

4.附件。如果有补充说明正文的文字材料、图表,如获奖证书、文章转载情况等,可作为述职报告的附件处理。一般在正文末尾左下方写明附件的名称及数量,然后将具体材料附在述职报告的最后。

5.落款。述职报告的落款一般在正文末尾右下方(如有附件,就在附件栏右下方),署上述职人职务、姓名。在署名下方,写上成文日期。

三、撰写述职报告的注意事项

1.做好写前准备工作。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材料是撰写述职报告的前提和基础。占有材料就是搜集占有那些充分体现了述职者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文字、数字材料。这需要通过真实生动的材料去反映。在日常工作中,述职者必须注意搜集有关材料,如会议记录、文件、工作计划、阶段总结等等。

2.态度要老实,文风要朴实。撰写述职报告一定要端正态度,实事求事地反映本人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认真对待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切不可文过饰非制造假象,迷惑欺骗有关部门和群众。在文风方面,一定要平直朴实,对自我的评价要中肯贴切,避免使用夸张、比喻等文学性手法,也不要讲大话、空话。(摘自《写作》2001年第10期)(注:请本文作者告知详细通讯地址,以奉寄稿酬)

上一篇:还你一个真实的朱自清下一篇:《背影》内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