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学生读后感

2024-04-12

《许三观卖血记》学生读后感(通用14篇)

篇1:《许三观卖血记》学生读后感

从《活着》认识了余华,于是,便慢慢地开始接触他的作品。他习惯从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写起,透过朴实通俗的语言,映射出当时社会的现状。对这个故事的结局在之前就有了必须的猜测,突然有一种苍凉的感觉从心底升起,很不期望往这个方向发展。一开始就已经没有勇气再看下去了。

主人公许三观是一个用心乐观的人。他读过多少书,在一种简单的氛围里,他平稳地生活了几十年。

卖血,给了他很多改变。第一次卖血,他最后结了婚。娶上了称心如意的老婆。虽然,他明白自己的老婆有一段历史,而且他也认为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他用他的乐观精神,度过了之后的十年平稳生活。

然而,随着卖血的次数的增多。卖血的理由也越来越多。第二次卖血,他为了赎回别人拿走的东西。第三次,第四次。当卖血解决了许三观一次次的现实问题后,他发现这是一个十分有用但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他明白,卖身也不能卖血。

卖血就是卖命。开始的时候,还是有必须的节制,到了最后,当卖血成为的选择,当卖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许三观已经将一切都抛至脑后了。在他的心目中,为了家庭、为了妻子、为了儿子,明白卖血就像吸毒一样的行为,但是不这样,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还有两个人,一个是根龙,一个是阿方。根龙最后卖血死掉了。许三观每次见到它们都是在卖血站。阿方的身体不好,再见面的的时候已经显得很老了。他解释是:“乡下人显老,要是城里人,四十五岁看上去就像三十多岁。”再见根龙时,阿方已经卖血把身体“败掉”了,根龙看着也很老了,而且样貌全变了。根龙说:“我们乡下人辛苦,所以人显的老。”在别人看来,许三观的样貌也变了很多,但是许三观自己和家人却没有发现。

结局出乎我的意料,能够说是一个完美的结局。这多少让我有些惊叹。但是我认为只有像读者猜测的结局那样,才会让人受震撼。这个完美的结局多少冲淡了前面给我带来的震撼。或许是为了迎合些什么,又或许真的时代就是这样的反映呢?

篇2:《许三观卖血记》学生读后感

北极光文学社

如果《活着》是在看似不平的生活中,进一步毁灭生活,那么《许三观卖血记》就是在挣扎,创造生活。二者同属悲剧,前者现实悲到绝地,后者尚有些许温存。文学创造着一个世界,我们总能在这一方天地中找到那或多或少的现实存在,在余华的笔下,总会自觉融入每一个人物的命运之中,感同身受。序言中说:一个人的一生,犹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下去,拉到了路的尽头……

生命各有活法,活着要有所念意。初识许三观,觉得本可以用双手创造生活,却偏偏选择卖血。但他的境遇,人物的生存状况,又或许将前一疑问淡然。卖血为了生计,为了妻儿生活,这个人物有自己的嬉笑怒骂,爆粗口,有自己的道理,这些道理或是自私,或是不义,或是封建……但,一切的不完美,在亲情的珍贵中令我原谅他的不足。即便认为大乐不是亲生,会大骂,会在自我心里寻一个理,这种血缘观的重视,又会在大乐遇到事情时,让他去为其卖命。从这一点看,许三观重情重义。即便许玉兰被推到风口浪尖,遭到所有人的欺压,许三观仍会在批斗结束后,带着米饭,下面藏着肉,去照顾她。一共卖了十一次血,为了妻儿,为了家庭。直到最后一次,已经60多岁……我曾一度想,难道就只能这样生存吗?但文学的世界就是这样,以一个人的现实,揭露着某一个并不光明的角落。

这样的人似乎更加真实,每次都会被其卖血后的身体状况所牵动,又每每在一两炒猪肝,二两黄酒中存活下来,这或许是一个滑稽的悲伤戏谑吧。这个由血去换生存的交易中,有各种黑幕,压榨获利的李血头,在以及以这个人物为主的相关人卖血的不幸与生离死别。许三观一直在挣扎,与生命挣扎,与舆论和自我内心挣扎,与那无能为力的世道挣扎,挣扎的最后,他的结局也似乎还好。不至于像福贵悲绝到底,剩下一头诉与悲苦的老牛。余华反映的是一个人,一个特有的时代中走过来的人。这些人从来不完美,但是却在与命运,与生活在斗争。无论最后会安于生活,还是对生离死别的现实所麻木,这些人都是值得让人去尊敬的。以最悲的现实,写着这世间底层小众的喜怒哀乐。且以悲情的现实,调动大多数人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追问与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指导。

卖血的目的是为了活着,活着的目的是为了所牵挂的家人。大抵活着第一意义即是如此。在许三观的命运中,另人动容的是父子情深,三个孩子或是那苦困生活中的一丝慰藉。我记得文中写到,三乐看到许三观哭,自己也跟着哭,没有原因,只是看父亲哭。三乐似乎在是非观的选择上很单纯,没有被人情,生活所磨去棱角。童言无忌,是母亲许玉兰道诉生活悲苦的树洞。三乐一个人在大街上游荡,在糖果店站很久,在别人家的门口睡着了……这些无忧无虑的刻画,似乎是在反衬那人性的不完美。三乐不必去为生存所累,有着人性的本真,无忧无虑,单纯,干净。三乐的形象,总会在简单中让我得到一丝感动。这个形象给那些心怀私利,丑恶的现实以重重的回击,三乐是我个人最不想其被伤害的一个角色,即便命运在作者笔下,由作者掌握。

篇3:许三观卖血记

小说讲述了解放初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青年许三观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心, 而如何生活下去才是他活着的主要动力, 他拼命劳动, 饱尝各种辛酸、无奈, 但是生活依然无法得到保障。靠着卖血, 他才渡过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各种惊涛骇浪。虽然卖血可以成为许三观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劳动而单靠卖血来维持生计, 除非是万般无奈或者濒临绝望, 他才会想到用卖自己的血来解燃眉之急。每次卖完血之后, 许三观都要去饭店去喝黄酒、吃炒猪肝, 并且, 每次都要喊一声“一盘炒猪肝, 二两黄酒, 黄酒给我温一温”, 有一次, 大热天, 他也声称要把酒温一温, 结果落下笑柄。随着身体逐渐衰老, 许三观的血也变得一文不值, 在新来的“血头”建议下, 他才知道自己的血如今只配当作猪血来漆家具了, 而他的精神也彻底崩溃了。

【权威评鉴】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创作受德国作曲家巴赫和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深刻影响, 采用了对话、重复的叙述模式, 以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情感使“客观的叙述”、“单纯的对话”、“简单的重复”达到了“心动”的效果, 并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苦难中的人生和面对厄运时人们求生的欲望, 揭示了时代变迁中社会运行的本质以及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境遇。法国《读书》杂志评论“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 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 而“作者不再是一位叙述上的侵略者, 而是一位聆听者, 一位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余华也说:“这本书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 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 旋律温和地跳跃着, 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的确, 《许三观卖血记》在叙事风格上是比较温和的, 卖血行为本是血腥、残忍的, 小说中却更像是出于自愿、习惯和享受, 几乎充满魅惑, 而这种突出缓和的人际关系的手法无疑是巧妙地隐藏了现代商业社会关系中的暴力本质。小说叙述了频繁的卖血、反复而缓慢的失血所造成的人体对失血的适应性, 因此, 许三观对阿方和根龙说:“我看到你们要去卖血, 不知道为什么我身上的血也痒起来了。”这里, 卖血所致的痒作为不适感, 虽不像突兀的血腥暴力那么富有冲击力, 却使夹杂着快感、更加主动的卖血行为蔓延成了一种群体行为, 而被抽取、被剥夺的自愿行为也有了更深大的悲剧感。这也反映了现代社会被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所支配, 却以温和、缓慢而持续不断的方式进行着剥削和榨取的本质所在。整部小说中, 许三观始终像一只鹦鹉、一台留声机, 他随时随地机械地重复着他人的声音, 这种重复话语和依赖于被剥削关系的人格, 也反映了现代工业社会人们的生存处境与精神症候。许三观每次去饭店重复喊“一盘炒猪肝, 二两黄酒, 黄酒给我温一温”等细节, 也体现出现代社会虽富于喜剧性, 却逃不离悲剧的本质。而小说对血的修辞变化, 也反映了现代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精彩链接】

许玉兰拉着许三观来到了胜利饭店, 坐下后, 许玉兰给许三观要了一盘炒猪肝和二两黄酒, 要完后, 她问许三观:“你还想吃什么?你说, 你想吃什么你就说。”

许三观说:“我不想吃别的, 我只想吃炒猪肝, 喝黄酒。”

许玉兰就又给他要了一盘炒猪肝, 要了二两黄酒, 要完后许玉兰拿起菜单给许三观看, 对他说:“这里有很多菜, 都很好吃, 你想吃什么?你说。”

许三观还是说:“我还是想吃炒猪肝, 还是想喝黄酒。”

许玉兰就给他要了第三盘炒猪肝, 黄酒这次要了一瓶。三盘炒猪肝全上来后, 许玉兰又问许三观还想吃什么菜?这次许三观摇头了, 他说:

“我够了, 再多我就吃不完了。”

许三观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三盘炒猪肝, 一瓶黄酒, 还有两个二两的黄酒, 他开始笑了, 他吃着炒猪肝, 喝着黄酒, 他对许玉兰说:

“我这辈子就是今天吃得最好。”

许三观笑着吃着, 又想起医院里那个年轻的血头说的话来了, 他就把那些话对许玉兰说了, 许玉兰听后骂了起来:

“他的血才是猪血, 他的血连油漆匠都不会要, 他的血只有阴沟、只有下水道才会要。他算什么东西?我认识他, 就是那个沈傻子的儿子, 他爹是个傻子, 连一元钱和五元钱都分不清楚, 他妈我也认识, 他妈是个破鞋, 都不知道他是谁的野种。他的年纪比三乐都小, 他还敢这么说你, 我们生三乐的时候, 这世上还没他呢, 他现在倒是神气了……”

篇4: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关键词】苦难;抗争;新人文主义关怀

一、生存的苦难

许三观作为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有着生活最低需求的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纵观余华笔下许三观从青年到老年近四十年的人生历程,当面对生存的苦难时,他以独特的生活方式——卖血帮助自己度过人生中的困境。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是通过九次卖血的经历不断循环并得以确认的,同时卖血也成为他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许三观是一个庸庸碌碌、以阖家老小温饱平安为人生最高企求的普通人,他拿自己的身体(血)作为资本来承受苦难所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第一次卖血娶了个漂亮老婆;第二次卖血是为了给儿子收拾烂摊子;第三次是与林芬芳偷情后给她的补偿费;第四次是饥荒之年为了维持生活;第五次是给一乐改善生活;第六次是为二乐巴结乡下队长;最后三次都是为了给一乐筹医药费在去上海的途中沿途卖血,他一次又一次的用“血”去换取活下去的权利,在这个交换过程中,许三观的血在逐渐流失,他的生命也在一点点的消失。

许三观第一次听说卖血,是从四叔与桂花娘的对话中得到的:许三观的叔叔也压低了声音问:“他身体是怎么败的?”“不知道是怎么败的□□”年长的女人说,“我先是听人说,说他快有一年没去城里医院卖血了,我心里就打起锣鼓,想着他的身体是不是不行了□□”。“是不是没有卖过血的人身子骨都不结实?”许三观产生了疑问,四叔的回答是肯定的。由此,他知道了卖血是一种标志,是一种生命被认可的标志。于是,他年轻的心里就产生了强烈的要求生命被承认的渴望。经过这次卖血,他不仅得到了生命的认证,同时也得到了35元“血汗钱”,并用些钱如愿以偿地娶到了漂亮的“油条西施”许玉兰做妻子,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并不富裕、但很温馨很知足的家。这使得他对四叔等人说的身上的血就像水井一样的话深信不疑,也为他以后坚定自己的生存信仰起了决定作用,认为卖自己的血,是自己在人生途中援以自助、自救的正当的生存方式。

在此之后,许三观为情势所迫,不得不以卖血这种方式来应付生活的窘境:第二次是因为大儿子一乐闯了祸。一乐砸坏了方铁匠儿子的头,方铁匠搬走了他所有的家当,他为了“赎回”这十年来好容易积累的家;第二次去卖血来付方铁匠儿子的医药费;第三次是与丝厂的同事、曾经漂亮过的林芬芳偷情后,为了报答她的好处,卖血买了许多肉骨头、黄豆、绿豆、菊花茶送给她;第四次是在困难时期全家喝了57天的玉米粥,饥饿难耐.他再次走进医院,用血换来了全家每人一碗清水的面条,卖血改善生活;第五次是由于一乐、二乐下乡插队生活太苦,用卖血得来的钱贴补他俩;第六次是为了二乐所队的生产队长能多关照二乐,卖血买了烟酒,办了丰盛的菜肴来款待他;接下来为了筹集一乐治疗肝炎的医药费,许三观在去上海的途中连续五次卖血,差点把命也搭上□□这种重复的卖血际遇揭露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

二、苦难的抗争与超越

面对命运和苦难,许三观不会任凭命运宰割却宿命性地束手待毙。在不可测的灾难降临时,他有自己的应对之策,我们不妨称之为小民的“生存哲学”吧!唯其弱小,所以坚韧,在人类永恒的苦难面前,生生不息地辐射着温和的生命能量。许三观以小民的坚韧去对抗苦难,“卖血”是他们最根本的“生存哲学”。许三观的一生犹如一捆盘起来的绳子,上面被命运之手打了一个个粗糙的绳结,每个结隐喻着一次生命之“劫”。灾难在延续、绳子同样在延续。在许三观一生十一次卖血经历中,除去第一次(为了证明自己健康)和第三次(为了一己私情),其余都是在走投无路中的应对苦难之举。四十年来,每逢家里遇上灾祸,他都是靠卖血度过去的。血是生命之源,接二连三地卖血必然会导致生命的枯竭,但许三观以多次出卖自己的生命之本为代价,拯救与养活了全家人的生命,这里的重复卖血起码表明了三方面的含义:一是生存的艰难,活着,要靠卖血来维持,而卖血则成为许三观对付苦难的唯一办法;二是苦难的生存际遇;三是在这种往复循环的卖血中,表现出许三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这种高尚是那样的朴实、平凡,没有半点夸耀的痕迹,没有丝毫娇柔的姿态,完全是本该如此的自觉行为,竟至使人们常常对这种高尚的精神视而不见。在极度危险的生存际遇中,人类所独具有的高贵品质,道德良知,便会以极端的方式闪耀出灼人的光芒,许三观的卖血行为不但没有使他的形象在读者眼里变得委顿,反而使他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帮助许三观完成了对与生命和苦难的最终超越。

1.体现了超越的哲学意识

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总是喜欢把自我和个体引向社会、引向人类生命的更广泛空间。从而进行严肃深刻的恿考,因此在作品里总能体现作家一定的哲学意识。“作家一定要有自己的哲学意识,作品中一定要渗透着极其个性化的剧烈思辨。不然,可能奋斗一生,连做个特色的作家的层次也达不到。”余华在小说中积极地寻求一条超越生活困境和生命苦难的救赎之路,试图从中找到一个民族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很多评论家据此认为余华已在作品中超越了苦难。

2.新人文关怀主义

作品《许三观卖血记》中,叙述了许三观为了家人一次又一次义无反顾地卖血,卖血这个独特主题不断重复。作为苦难本身,其力度得到大大的加强。人物的苦难性命运也因此得到强化。叙述人站在中立状态,进行包孕着温情与人道精神的客观描写,显示出对于民间生活状况,和人们生存环境的极大关注,由此透露出余华对贫苦老百姓的深切关怀。只有认识到作品背后的那种人文关怀,我们才有可能符合作家的本意,从而与之进行有效的心灵沟通。由此我们明白,苦难人物的塑造意在表现和揭露人性的主题。作家的目的是与传统的人道主义相决裂,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人文关怀。

3.展现与苦难命运的抗争精神

许三观开始了与苦难的主动抗争。作品以许三观的不断卖血为线索来结构其一生经历的各种苦难和对苦难的抗争。通过卖血。许三观娶到了老婆,支付了儿子打伤的方铁匠的医药费,帮助全家度过了饥荒,为一乐筹集了高昂的医药费。于是卖血反而成为许三观对抗苦难、正视生命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他证实自身存在价值与力量的唯一途径。虽然,他只是个庸庸碌碌、以家人生活的温饱和平安为追求的凡人,但他却靠自己的力量保证了家人的正常生存,并在抗苦难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方式。

现实中,不是每个人都要去卖血,但是每个人只要生活着,就注定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实困境,要负担压力而生活,这是无法逃避的苦难。无形的命运和不尽的困难无时无刻不对个体生命施以强大的压力,个体生命又因其对生命本身的珍视和对“活着”的贪恋而不停地挣扎。前者是不断地将个体生命向死亡推进;后者却又竭尽全力使自我远离死亡。这不可遏止的对死亡的靠拢和倾其所有的对死亡的逃离之间形成了无比巨大的张力,由此而迸发出的来自生命自身的能量就显得崇高而大。余华通过这部小说的书写,以他独有的方式找到了生命自身的力量。

综观<许三观卖血记》,无论是对人生苦难主题的叙述还是对于消解苦难的那种追求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深思考的。写许三观的生存苦难绝非仅仅是了困难而写的,而是结合了更加深层的探索空间。作家可以说聚焦在探索人生与命运的苦难,并开始以全新的角度去探寻人生的意义,使他的作品获得了深刻的精神蕴涵和独立的精神品格,同时也表现了他所具有的高尚的使命感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2]齐红.苦难中的超越与升华——论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主题.当代文坛。2006(2):73-74,83.

[3]余华.第七天[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4]麻天祥.中国人的生死观念[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6):55-61.

篇5:《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许三观在青年时代,被周围的生活不断压迫,他一直拼命工作可还是无法保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他只能用卖血来维持了。每次遇到什么困难,他总会想到去卖血,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给儿子一乐治病,在到上海的途中,到了六个地方卖血,隔三差五就卖一次,要知道,每买一次血要休息三个月,为了孩子,他在“松林”卖血差点卖死。我在书中看到了许三观卖血的一幕幕,掐指一算,许三观为了家人,为了生活,一共卖了12次血。他还说过一句话,令我很感动,这句话是“就是把命卖掉了,我也要去卖血。”这是他在“百里”卖血后对一个老人说的话。

许三观的三个孩子是他用血喂大的,许三观托举着整个家,承担着他必须承担的责任,他饱含辛酸的经历感染着所有的人,感动了所有的读者。

文章最后一章,许三观已年过六十,他想吃猪肝,喝黄酒,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到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他的血不能卖了。那一时,许三观哭了,在整篇故事中,很少看到许三观“哭”,可得知自己的血卖不出去了,他却哭了,哭的那样伤心。人生的无奈,他或许认为自己的人生到了尽头,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去承受任何打击,或许没有办法再一次解决生活的拮据,或许为自己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而感到伤心。他哭了,每次家里遇上什么灾祸,他都是靠卖血度过的,他担心以后有了什么灾祸,家里该怎么办啊?许三观一直是为家而活着的。

篇6:《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是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主人公许三观从青年到老年的人生经历,以卖血为线索,将他平平淡淡的一生用琐碎的小事串联起来,有喜悦,有磨难,有无奈,有愤怒。作者余华以一种平实却富有温情的语言叙述了生活在那个特定年代的以卖血度过难关的一代人的酸甜苦辣,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仿佛将身处21世纪的我们拉回到上世纪那个带些灰尘的灰暗色调,尘封已久的老旧画卷里,画里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没有整齐划分的城市网络,那里也许是一片菜地一片绿水一片蓝天。那个我所不熟知的年代,那个贫瘠的年代,那个我父母出生的年代,对于看小说的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却沉重。

说到卖血,这个词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在我的认知里,只有“献血”,难道血也可以买吗?初读小说的我带着这样的疑惑,发现血在那时是十分值钱的,许三观因为好奇心第一次卖血得来了35块钱,他用这35块钱娶了许玉兰回家,而过程却简单得令我吃惊,甚至觉得荒诞可笑,但是这样的方式,在当时的社会中很现实,也很常见。就是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社会的铺垫下,展开了普通人许三观的普通人生和普通经历。

说不清小说是悲剧还是喜剧,也许这就是一个普通人一生的写照,没有光辉的功绩,也没有为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平静,平凡,平淡,但是生命曾经绽放过,作为自己人生的主角,活着,问心无愧就好。许三观也曾担负着责任,踏实地做人,从卖血来看,许三观不仅为自己而活,更是在为他人而活着,这是一种伟大。在他得知一乐不是亲生儿子后总是抱怨,但是在何小勇出车祸后他还是答应让一乐去叫魂,这就是人生的矛盾与无奈吧。人物性格的矛盾是小说的亮点,出现于质朴简单的生活中,隐藏在行云流水般的故事情节里,却蕴含着深远的意蕴,也让我体会到许三观这个底层劳动人民人生的大智大慧。小说中还有许多矛盾,比如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城里人和农村人看待卖血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这些矛盾都成为小说的精彩之处,读完小说后,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却说不出哪个情节让我难忘,只有淡淡的哀伤,淡淡的温情留存于心,这也许就是《许三观卖血记》的魅力所在吧。

小说所描绘的平凡而真实的亲情,是最令我感动之处。仅仅因为可笑的八角三分还有许三观的“都姓许”理论,让结婚这件事变得顺理成章,许三观和许玉兰的糊涂婚姻就这么开始了,也许这也是两人缘分的开始吧。本以为这样随便的婚姻是没有感情的,是不会幸福的,读到最后我发现自己错了。尽管他们俩一路吵吵闹闹,也有过一波三折的情感纠葛,当许三观知道许玉兰的不贞时气急败坏,这是人之常情,而许玉兰也知错承认了,她唯一没有承认的真相,成为了一个她一辈子都没有说的秘密,在许三观的又打又骂下她还是一口咬定是在婚后出轨,不肯交代自己的第一次给了何小勇,她顾及

丈夫的面子,这说明她在乎许三观和这个她用了十年的辛苦和省吃俭用才有的家。而许三观出于报复亦或是赌气的心理,与年轻时曾经想娶的林芬芬出过一次轨,但是他还是向许玉兰承认了错误,主动包揽家务。两个曾经犯过错的人,他们的婚姻虽然动摇,但并未破碎。到了小说的结局,当许三观发现自己的血已经没人要,“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的时候,他坐着,哭了,因为对于他来说,卖血已成为度过生活难关的唯一办法,无法卖血让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这时候许玉兰带许三观来到了胜利饭店,吃了三次同样的黄酒和炒猪肝儿,两人相濡以沫,夫妻情深。这个镜头似乎让人眼前一亮,似乎让人在绝望与无助中找到了希望。我想,再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会被时间冲淡打磨,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到最后,爱情会变成一种更加珍贵的感情,那就是亲情。这种白头偕老、不离不弃的感情确实令人感动。

许三观和一乐的父子情深也让我体会到了人性的温情。一乐不是许三观的儿子,是何小勇的儿子,这件事让许三观痛苦并纠结了很久,因为一乐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儿子,到头来自己却成了帮别人养儿子的乌龟,他告诉一乐:如果你是我的亲生儿子,我最喜欢的就是你。看了让人心酸的一句话,一乐从九岁就开始承受着这种本不应由他承受的压力,当许三观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他不是亲生儿子时,当一家人都去胜利饭店吃面条自己只能吃一个没有手掌大的地瓜时,当找何小勇做亲爹,何小勇打他,骂他,他不想回家,因为没有人是他亲爹时,他的心有多疼。许三观的抛弃,何小勇的无情,对一乐来说都是莫大的伤痛。可是许三观和一乐最终都释怀了,他们忘记了仇恨,忘记了曾经对彼此的伤害,也忘记了血缘关系,一乐尊敬许三观,许三观也为一乐不惜性命一路卖血,这是世间难能可贵的亲情。

《许三观卖血记》以博大的温情将遗留在历史角落的一段岁月一段苦难人生娓娓道来,我们沉醉的是小说的真实,是真实的语言所构成的平白质朴,没错,就是这种感觉,既不沉闷又不冗长,从文字中亦可以读到矛盾,读到温情,读到人生的感悟。

405

篇7: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混合0801陈宇菲

鉴于语文老师的推荐,我看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看完之后,有点悲伤又有点心酸,余华的小说总是这样,比如《活着》、又比如《兄弟》。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有着好奇心,责任心„„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代表,他被周围生活不断地压迫,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然而,在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难关时,他没有放弃,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卖血战胜困难。刚开始读小说的时候,说实话,我觉得里面的某些东西有些荒诞。就像许三观的第一次卖血,其实并不是因为生活无着落走投无路,而仅仅只是因为在老家流传着一种说法,即不能卖血的男人会被认为是身体不行的。于是,许三观去卖血,以证明自己身体很好。仅仅因为老家的一些风俗便去卖血,我真的觉得不可思议。当然,在觉得荒诞的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人们的纯真。就像许三观,事实上,他在城里生活,城里并没有这种说法,并没有人需要他的证明。与其说他要证明给别人看,不如说他的至真至纯让他相信了那种说法就从心底要去实践。

因为这第一次卖血,许三观的生活出现了转折。他用第一次卖血得来的钱娶了他看中的油条西施许玉兰。当然,他追求许玉兰的方式也很特别,那样直来直去,上来就说要娶人家。我不知道那个年代的男孩子是不是都这么大胆直接,但至少我现在看来,依然还是有点吃不消。不过,我佩服许三观的勇气,至少,他敢于去追求,能够将心里所想的付诸于行动,而且,行动的效果也还是不错的。

第二次卖血是因为大儿子一乐把方铁匠的儿子砸伤了,方铁匠要钱无果,把许三观的家当全拉走了,许三观用第二次卖血得来的钱要回了家当。这一次的卖血,其实我很敬佩许三观,为了那说不上是不是自己亲身儿子的一乐,他的宽容让我对他肃然起敬,至少,对于我来说,我无法做到这样。用自己的鲜血,甚至可以说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挽救这样的一个人。但话又说回来,也正是他的宽容挽救这样一个濒临破亡的家庭。

第三次卖血源于妻子婚前的出轨,可是既然是婚前,怎么能叫出轨呢?只是因为一乐很可能是那次“出轨”的产物,所以婚前的那次多少就令许三观不能原谅了。许三观因为当了“乌龟“而生出的不平衡感令他去看望摔断了腿的林芬芳时也做了“出轨”的事,想着应该补偿林芬芳,就用第3次卖血的钱买了肉骨、菊花等补钙去火的东西送给林芬芳。看到这里,我觉得许三观其实是一个好好市民。其实,即使他出轨,即使他做了什么对不起林芬芳的事,他也大可以不用声张,大可以抹抹屁股一走了之,可他却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再一次的出卖他自己的鲜血,出卖他自己的生命,买了些东西送给林芬芳,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

第四次,在“人民公社”后的灾荒时期,全家人吃了56天玉米稀饭,看着孩子们饿得可怜样,许三观第四次去医院卖血,带家里人去吃了面条。这里还有个故事,因为觉得一乐不是自己的种,于是,许三观不肯带一乐去吃面,而是给了他5毛钱让他去买红薯。一乐几乎由爱生恨,饥饿之余去找亲生爸爸,被拒认后,又去找家里人,在黑暗和饥饿里绝望哭泣。许三观终于坐不住,后来找到了一乐,父子俩的见面和对话很是感人。这一次卖血是迫于生活的无奈,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他父爱勃发的象征。如果不是因为孩子们的可怜样,也许他不会就这样义无反顾的去卖血。

之后,许三观开始了他接二连三卖血的生命旅程,而这一切,就是因为那也许并不是自己儿子的一乐。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坚持15天卖一次血,以还清欠债,最后导致大病不起。故事发生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我以为他会像根龙、阿方一样病倒或者死去。但很幸运,作者余华让许三观活了下来,让他能够像其他人一样,享受他的晚年。他活得很健康。当一乐、二乐都回城了,三个儿子都娶妻生子了,家里也不缺钱的时候,他也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想起了自己一生的卖血经历,为了像以前卖过血一样,吃上一盘炒猪肝,喝上二两黄酒,他还想去卖血(实际已经不缺钱了),听到血头说自己的血只能当猪血的时候,他号啕大哭,他觉得卖血已经成了生活的支柱,不能卖血了,生活就没有了希望。这很荒谬但是也很真实。当儿子们看到自己的爹在街上由于不能卖血而哭的时候,他们觉得丢脸而责怪许三观的时候,他们的妈许玉兰出来说话了,挨个地骂了三个儿子一通。为了谁,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这三个孩子,甚至为了救一乐连自己的命都不要,医生都骂他是“亡命之徒”,走一站卖一次血。许玉兰骂人的时候一定很激动,他坐在门槛骂街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可是这一次没有让我讨厌,反而是令我流下了伤心的泪。是的,我哭了,为了一个中国普通的而又伟大的父亲形象,一个丈夫形象,一个经历了一生风雨而见到美丽的霞光,而这霞光即将消失的人物形象。我心里复杂的情感呈现了出来。不知道是因为青春以逝,还是别的原因。

许三观的生命是卑微的,但他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想好好地活着,并且一心要家里人也好好地活着,从这点意义上说,他同样是顶天立地的,尽到了作为男人的责任。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琐事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但至少,许三观一个又一个的承担下来了。

作者硬生生的把许三观逼到了一个极限的角落中,然后静静地观看许三观在极限的环境下表现出的惊人的忍耐力与适应力。其实,这样的人,都在我们的生活中。

篇8:《许三观卖血记》浅析

目前关于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者自我分析:

“这是一本关于平等的书, 这话听起来有些奇怪, 而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我知道这本书里写到了很多现实, “现实”这个词让我感到自己有些狂妄, 所以我觉得还是退而求其次, 声称这里面写到了平等。在一首来自12世纪的非洲北部的诗里面这样写道:

可能吗, 我, 雅可布一阿尔曼苏尔的一个臣民, 会像玫瑰和亚里士多德一样死去?

我认为, 这也是一首关于平等的诗。一个普通的臣民,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一个规矩的人, 一个羡慕玫瑰的美丽和亚里士多德的博学品质的规矩人, 他期望着玫瑰和亚里士多德曾经和他的此刻一模一样。海涅说:“死亡是凉爽的夜晚。”海涅也赞美了死亡, 因为“生活是痛苦的白天”, 除此以外, 海涅也知道死亡是惟一的平等。还有另外一种对平等的追求。有这样一个人, 他不知道有个外国人叫亚里士多德, 也不认识玫瑰 (他只知道那是花) , 他知道的事情很少, 认识的人也不多, 他只有在自己生活的小城里行走才不会迷路。当然, 和其他人一样, 他也有一个家庭, 有妻子和儿子:也和其他人一样, 在别人面前显得有些自卑, 而在自己的妻儿面前则是信心十足, 所以他也就经常在家里骂骂咧咧。这个人头脑简单, 虽然他睡着的时候也会做梦, 但是他没有梦想。当他醒着的时候, 他也会追求平等, 不过和那个雅可布一阿尔曼苏尔的臣民不一样, 他才不会通过死亡去追求平等, 他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他是一个像生活那样实实在在的人, 所以他追求的平等就是和他的邻居一样, 和他所认识的那些人一样。当他生活极其糟糕时, 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糟糕, 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 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

这个人的名字很可能叫许三观, 遗憾的是许三观一生追求平等, 到头来却发现:就是长在自己身上的眉毛和届毛都不平等。所以他牢骚满腹地说:“届毛出得比眉毛晚, 长得倒是比眉毛长。”[2]

二、重要评价观点:“余华小说中的大地, 不是生命意义的起源, 而是生命意义的终点, 是收藏所有泪与笑的永恒的沉默。事实上, 余华越是将人间的苦难铺陈得淋漓尽致, 他寄寓

其中的苦难意识就越是趋于某种令人费解的缄默与暖昧。

余华对苦难的情感反映总是显得和常人不太一样。该关心的地方他偏偏漠不关心, 该愤慨的地方他偏偏无动于衷。该心旌摇荡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 该掩鼻而过的地方他偏偏饶有兴味地反复把玩。该悲悯的地方, 他又偏偏忍俊不禁, 把应该有的万千愁绪化为没心没肺的扑嗤一笑。

余华的方式, 直观地看, 就是一种不介入的方式, 也就是在苦难人生的呈现过程中拆除我们的文学作品习见的那道理智和道德防线, 让苦难以苦难的方式而不是经过种种解释包装过的形态, 不加节制地呈现出来。这样就不仅加强了苦难描写的刺激效果, 也使苦难的呈现获得了某种纯粹和透彻。

余华的叙述是把读者晾在一边的独语。余华和现实之间的对话时常发生中断, 他的小说是一种不充分不完全的残缺型文本”。[3]

三、内容上:

“围绕主题的重复事件——卖血, 小说中还存在着不少次主题重复的序列。小到许三观儿子的名字:许一乐, 许二乐, 许三乐, 以及医院里李血头死后的“年轻血头”;大到超出 (或包含) 许三观卖血事件范围的序列:阿方和根龙的卖血

许三观的卖血, 来喜、来顺兄弟的卖血。此外, 小说中局部的叙事技巧也沿用主题重复的方法。

整部小说的最后一句意味深长。新来的年轻血头不让年迈的许三观卖血, 于是他愤愤不平地对许玉兰说:“这就叫届毛出的比眉毛晚, 长得倒比眉毛长。”在主题重复的完整序列中, 只有那茂盛地生长在隐蔽角落里的微不足道的东西, 没有重复“重复”的覆辙:“出的比眉毛晚, 长得倒比眉毛长。”在这个卑微的惟一突破“重复”秩序的存在物前, 小说中所有的主题重复序列都蒙上了窘迫的似是而非的表情。[4]

综上所述, 关于《许三观卖血记》的当代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 从作者自身角度, 从文学评论界角度, 以及从小说内容本身角度, 对其主题, 情节, 手法, 思想内涵等方面的挖掘日趋深入。但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 当前对《许三观卖血记》的分析更多停留在小说六要素方面, 对其在主题立意, 思想层面以及对现今社会的积极意义方面的分析还不足。

摘要:《许三观卖血记》中, 余华把自我的探索融入到了对整个人类进程的考察当中, 为我们展现了作为个体的人既活而不得不活的痛苦, 不平等中的平等。苦难, 死亡, 荒诞与非理性的背后, 潜藏着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某种寻找与突破, 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为摆脱困境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生存困境,余华,救赎,平等,人性

参考文献

[1]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中文版自序) , 《许三观卖血记》[M], 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

[2]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韩文版自序) , 《许三观卖血记》[M], 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版

[3]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J], 《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

篇9:论《许三观卖血记》血的意义

关键词:生命;血缘;温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1

1、血与生命的象征

血,是维持生命的必要元素,失去血,就意味着受伤或死亡。小说的主人公许三观得知自己的血可以换来巨大“利益”时,他在屋顶上嘻嘻哈哈笑了一阵,于是他开始跃跃欲试,到后来卖血成为许三观家里的主要收入。许三观老家所在的那个村子是一个贫民小镇。血液,作为生命存在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从小说的一开始就被置于被买卖的关系。鲜血已不只是生命存在的象征,而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条件和基础。许三观并不是不珍爱自己的血,相反,他坚定地认为自己体内的鲜血就是摇钱树。所以,卖血前要喝够水来稀释血,卖血后又要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来补血。血,在许三观眼里成为了可以依赖的财富之源,正如他讲:“卖血的钱要花到刀刃上”。血,是许三观觉得可以归自己支配,并且可以支撑自己以至全家能够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念所在。“卖血”成为许三观一家度过困难和窘境的唯一辦法了,卖血才能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2、血:血缘

长期以来,“血缘”、“血脉”是我们维持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小说主人公通过第一次卖血,娶了老婆许玉兰,许三观之所以能娶到许玉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也姓“许”,在向许玉兰父亲提亲时他说道:“你只有许玉兰一个女儿,许玉兰要是嫁给了何小勇,你家就断后了,生出来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得姓何。要是嫁给了我,我本里就姓许,生下来的孩子也不管是男是女,都姓许,你们许家后面的香火也就接上了,说起来我娶了许玉兰,其实我就和倒插门女婿一样。”正是这句话使得许玉兰父亲答应了这门亲事。第五章里,许三观得知了一乐不是自己亲生的,他心中也很矛盾。一乐是别人的孽种这个事实是许三观最无法忍受的事情,可到头来他对一乐最好,最后几次卖血都是为了一乐。小说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许三观经常对许玉兰说:‘一乐像我,二乐像你,三乐这小崽子像谁呢?’许三观说这样的话,其实就是在说三个儿子里他最喜欢一乐,到头来偏偏是这个一乐,竟是别人的儿子。有时候许三观躺在藤榻里,想着想着会伤心起来,会掉出来眼泪来。”按血缘关系来说,一乐并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他也不是一乐的亲生父亲,可当一乐说:“我最爱的是领袖毛主席,第二爱的就是你(许三观)”时,他直直地看着一乐,眼泪流了下来。他接受了一乐,接受了这个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儿子,接受了生活的安排。对于一乐,他已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儿子,就像他自己戏谑的话:“一乐不像老子没关系,像兄弟也行。”小说中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这就突破了旧的血统亲缘论,他们只是名义上父子,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靠血缘关系来维系。而无血缘的冰冷现实被巨大的温情所融化,为了家庭他义无反顾地去卖血。许三观为了挽救一乐--这个不能确定是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生命,差点丢了自己的生命。小说中另一情节是在何小勇被车撞到时,许三观曾幸灾乐祸地说:“说起来我做了十三年的乌龟,可你们看看一乐,对我有多亲,比二乐、三乐还亲,平日里有什么好吃的,总要问我:爹,你吃不吃。二乐和三乐这两个小崽子有好吃的,从来不问我。一乐对我好,为什么?是老天爷奖我的……”这些话都表明在他心中,一乐已经是和亲生儿子一样重要了。

3、血与温情

在小说里,许三观一家人靠卖血勉强维持生计,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不得不卖血,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卖血。在这里,“血”这个原本是组成生命生存的东西却被拿来卖掉以换取生命生存下去,这无疑是一个讽刺。小说以“血”为线索,以“卖血”贯穿全文。为儿子不惜性命,许三观一生共卖了十二次血,其中就有七次是为一乐的。替一乐赔方铁匠的医药费,给他零用钱,为他治病……这一次次都是他在用血去救一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别人的孩子,经历种种之后,他宁可背着“乌龟”的恶名,不顾世俗的偏见,用血液对一乐倾注如河流般的父爱。苦难的生存中又有深深的温情围绕。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次,当一乐负气出走,许三观把又饿又困的孩子找回来,背着他回家时,有这样一段描写:“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明亮的灯光,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观:“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了,他突然温和地说道:“是的。” 这个画面是让人很动容的。人性的温情让许三观在生活磨难中即使再苦也能坚持下来。许三观对一乐不计回报,无私的付出。全书的高潮,便是一乐得肝炎,去上海住院,许三观为了给一乐筹钱,一路卖血到上海的部分。许三观不顾自己的生命,冒着极大的风险,甚至晕倒在医院里,也要想各种办法卖血给一乐筹钱。许三观对一乐的包容和爱,正是人性温情的表现。四十年来,每逢家里遇上灾祸,他都是靠卖血度过去的。所以,当许三观年老不能卖血时,他才会失去了生存的支柱而恐惧得老泪纵横。

参考文献:

[1]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作家出版社,2012年9月.

[2]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第135页.

篇10: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小说几乎没有什么的明显的高-潮,但是又有一波接一波的感觉。人物性格似乎简单,但是又如此的矛盾,有些情节可以说是很可笑,但是又觉得也许那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性和劣根性。许三观和徐玉兰的糊涂婚姻仅仅是因为可笑的八角三分钱,但仅仅因为如此何小勇就曝露了自身的无情与自私;当许三观知道徐玉兰的不贞时气急败坏,一反常态,不再唯妻子命是从,看着方铁匠搬自己家东西帮忙不说还更卖力气,对于养了九年的一乐,心情十分复杂,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始终走不出他是别人儿子的阴影。而徐玉兰的心情呢?到底他已成为这一家的女主人,她可以在不为妇之前,痛快的花掉八角三分钱,但是在嫁给许三观后,她比谁都会过日子,大声的对菜贩砍价还肆无忌惮的挑选每一颗菜,未雨绸缪平日攒米,以备不时之需,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很贤惠的女人,但是也许她的遗憾就是她经常说的那句话,不知她到底造了什么孽,让她承受如此之多,她犯了女人的禁忌,也许当初她有把握嫁给何小勇的,并不知道会有一个许三观出现,于是她接受了来自何小勇的引诱,不贞成为她生命中挥之不去的烙印,愧疚,罪名,批斗,一乐的怨恨,她承受了太多,接受了太多的惩戒。但她却保守了一个秘密,一辈子都没有说出真-相,她一口咬定是在婚后出轨,甚至都已经承认一乐不是许三观的儿子,去不肯交代自己的第一次送给了何小勇,也许考虑到许三观,自己的丈夫最大的承受力就是此种程度吧!

说说他们的儿子吧!我是最喜欢一乐的,是长子的原因吧,他特别的懂事,对于二乐三乐,他很有当哥哥的担当,三乐被打,找二乐帮忙,后来又拉来了一乐,一乐赢得很睿智,读后感《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一乐是许三观的得力助手,许三观对一乐说:如果你是我的亲生儿子,我最喜欢的就是你。看了让人心酸的一句话,一乐从九岁就开始承受着这种本不应由他承受的压力,当许三观说他不是亲生儿子时,当一家人都去胜利饭店吃面条,而一乐只能吃一个没有手掌大的地瓜时,他的心有多疼。当找何小勇做亲爹时,何小勇打他,骂他,他只能一路向西,他伤心难过,没有人是他亲爹,最终他回到了许三观的身边,许三观对于一个养育了十几年的孩子,还是动了恻隐之心,也许真正的亲情并不来源于血缘关系,而是熟悉,习惯而已,一乐很孝顺,除了许三观的话谁的话都不会听,许三观不计前嫌让一乐为惨遭横祸的何小勇叫魂,那一幕,一乐和许三观一个屋上,一个屋下,他们的对话感染了我,那才是父子之情。

再说二乐,个人认为二乐是很八卦的,呵呵。哪里有事儿他哪里到,也许是那种年龄,他专门打听一些没用的事儿,无意间又跟别人说,消息多半是很可靠的。三乐呢,有点儿傻,但是是最幸福的一个吧,小时候是狗都闲的年龄是,大家都对他说:三乐走开。长大一点还没有脱离傻气,总是傻傻的笑,没有什么主见。

篇11: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余华讲了一个四十多年的跨度来说这个故事。故事里面有许三观,许三观的妻儿许三观的家还有围绕这个家庭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像许三观做了乌龟也去睡别家的女人,睡过他女人的何小勇出了车祸需要大儿子一乐――他的妻子和何小勇的儿子――喊魂的时候,他骂骂咧咧说何小勇是坏人遭报应但仍不失善良的心肠,答应了一乐去给何小勇喊魂。他不足以做社会的道德楷模,但也不做坏事,他用卖人血应付困窘,到老的时候卖人血都没有人要。

他不巴望投桃报李,他要的只是将心比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未必要犯人――说他懦弱吧 ,有那么点,他未必有心思去追求比别人活得好,但看到别人和他生活的一样糟他也会心满意足,他不能忍受的是他的女人被何小勇――徐玉兰的初恋情人睡了,他也要去睡自己的初恋情人林芬芳,可笑的报复在他的心中得到的却是一种满足。

余华算是把这个卖人血的故事画圆了,像一条水顺着沟流,里面的小悲小喜小计较,余华没有拿这个卖人血的故事说教,没有借此给悲苦的人生挠痒。他说的那个许三观就是我们骨子里的小市民。不高看人也不喜欢被人轻视有时候还闲着自卑,他在家里喜欢对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骂骂咧咧,他不是跋扈的丈夫父亲,他只是在寻求一种平衡,一种在劳苦时养着妻儿而需要的一种自尊,那种在外面的世界所不同的一种面孔。他年轻的时候,身体强壮,走起来身上的肌肉像是小松鼠跳起来似的,他娶妻生子,他也有自己的小计较小平等观,因为何小勇出车祸也会幸灾乐祸但不落井下石,他做了乌龟也去睡别人的老婆,他卖人血,他为儿子为了家,他老了,头发白了,牙齿也掉了七颗,眼睛还好,但他的血没有人要了。

总觉得许三观就在我们平凡人的骨子里,有时候还和我们低头不见抬头见,我们的那些建立一个家庭的小心思,遇见的小恩怨,很多时候我们在为我们所遭遇的事情找一个心灵的出口,为了爱情找一个专一的出口,为了儿子找一个责任的出口,为了一些自我认同找一个平等待人的出口。为了余华找了卖人血这根绳,将这些平淡稀松的平凡生活捆扎起来,九个月后他捆好了,然后离开。而那个许三观在卖完血后仍会去胜利饭店还点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当然要温一温。

篇12:《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900字

原创: 冠县风采

今日有幸读完了余华先生的《许三观卖血记》,自我感觉书中有一些词语不适合青少年观看,如果单独拿到网上去发表,一些违禁词会毁掉一本书的形象。建议大龄已婚人士观看。

书中的主人公叫许三观,一生卖了许多次血,每一次卖血都是补贴家用,最后当他老了想为自己卖一次血,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可是医院的血头不肯要,还讽刺说他的血只适合刷漆用。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为了娶媳妇,并且成功的娶到了油条西施许玉兰。许玉兰为许三观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叫一乐、二乐、三乐。别人都说一乐不像许三观,许三观最终发现一乐的亲爹是何小勇。

许三观对一乐既爱又恨,多次赶他出门让他去找自己亲爹过去,可是最后为了他又去卖血。有次许三观卖完血带着一家人去胜利饭店吃面条,唯独不带一乐。一乐去找亲爹,亲爹不认,因为吃不上面条便哭着走在街上,最后又是许三观带他去吃了面条。

文中的人们经历着饥荒、锅碗瓢盆粮食上交一块吃大锅饭、城市知青下农村……闹饥荒的时候许三观便让大家闭上眼睛,用语言给每个人做一道想吃的菜,并让大家“吃”的津津有味。

许三观卖完血之后一定会到胜利饭店吃顿好的,也是文中多次出现的最感人的一句话或是一幅场景: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

文章还有一些美好的句子摘抄了下来。

我用嘴给你们每人炒一道菜,你们就用耳朵听着吃了,你们别用嘴,用嘴连个屁都吃不到,都把耳朵竖起来,我马上就要炒菜了。

夹一片放到嘴里一咬,味道是,肥的是肥而不腻,瘦的是丝丝饱满。

猪肝先是切成片,很小的片,然后放到一只碗里,放上一些盐,放上生粉,生粉让猪肝鲜嫩,再放上半盅黄酒,黄酒 让猪肝有酒香,再放上切好的葱丝,等锅里油一冒烟,把猪肝 倒进锅里,炒一下,炒两下,炒三下,炒四下,炒五下,炒六下……

他一个人在桌前坐下来,将那个还热着的红薯放在桌上,开始小心翼翼地剥下红薯的皮,他看到剥开皮以后,里面是橙黄一片,就像阳光一样。他闻到了来自红薯热烈的香味,而且在香味里就已经洋溢出了甜的滋味。他咬了一口,香和甜立刻沾满了他的嘴。

之后他继续坐在那里,让舌头在嘴里卷来卷去,使残留在嘴中的红薯继续着最后的香甜,直到嘴里都是口水。他知道红薯已经吃完了,可是他还想吃,他就去看刚才剥下来的红薯皮,他拿起一块放到嘴里,在焦糊里他仍然吃到了香甜,于是他把红薯的皮也全吃了下去。

篇13:《许三观卖血记》学生读后感

(一)追求理想的勇敢者

许三观是一个卑微懦弱的人,在一个小城里工作,接触的人不多,也就是他的同事们。而就在这个不大的圈子里, 许三观的地位怎样呢?“她们的手经常会伸出来,在他头上拍一下,或者来到他的胸口把他往后一推。”可见许三观是被她们戏耍的对象,至少大家不会敬畏他,也说明了他在同事中的地位其实不高。那么他在亲戚中的地位怎样呢?许三观在家排行老三,父亲死了,母亲跑了,文中仅提到了他的爷爷和四叔,从没提到过他下面的老四、老五,也就是说他在家中的地位是最低的。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后,和阿方、根龙去胜利饭店吃饭时,“觉得他们喊叫时拍着桌子很神气,” 拍一下桌子都会让许三观觉得神气,可见他一直都是很卑微的生活。拍桌子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点菜方式却让许三观觉得神气,因为他的卑微、懦弱,他不会刻意去引起别人注意,甚至不懂得高贵的享受方式,却又乐此不疲地学习。第二次卖血后,许三观隐约记得第一次卖血后的情景,唯独想不起来那句“黄酒给我温一温”,因为这句话与他的生活不符,一般是地位高贵的人为了追求高质量的享受,对很多事情的要求也比较高,而许三观却把它当成了提升注意、提高身份的方式。

就是这样一个卑微、懦弱的小人物,在面对自己的理想时却表现得异常勇敢。第一次卖了血之后,他不知道那么多钱要拿来做什么,于是想到了结婚,又迅速锁定了目标,主动出击,甚至得知人家有男朋友也不退缩,主动提了东西去找许玉兰的父亲,并拿出了老人家最在乎的“延续香火”为理由,成功娶到了城西最时髦、最漂亮的姑娘。在这过程中也显示出了他的聪明才智。

许三观共经历过十二次卖血,除了少数的几次是没有目的的卖血之外,其余的几次都是为了一定的理由去卖血,这些卖血的理由,就是许三观追求的理想,尤其是最后的几次, 他每隔几天就去卖血,甚至目睹了根龙卖血而死后也没有放弃。许三观追求理想的勇敢,使他卑微的形象越来越模糊, 高大的形象却越来越清晰。

(二)追求公平的复仇者

许三观的形象虽在追求理想时变得高大了起来,但仍掩盖不了他自身的缺点。每个人都会追求生活的平等,而许三观追求的平等却有些极端。

许三观是处处追求公平的,一旦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他就会伺机报仇。许三观在得知一乐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后就不干活了,并告诉两个儿子十年以后要帮他报仇。报仇本身就是心胸狭窄的表现,自己报不了仇还要让下一代去报仇,则更显其狭隘。然而,许三观的懦弱胆小,并没有让他口中的报仇方式化为行动,只有唯一的一次,而这唯一的一次只是为了他的平等找了一个好借口。

许三观在看望受伤的林芬芳的时候与其发生了关系,如果说他是为了许玉兰与何小勇的事报仇,他大可理直气壮, 而不会在事后给林芬芳送东西,也不会在许玉兰抓住了这个把柄后在家里任劳任怨,也不会在后来觉得自己确实干了一件傻事。公平只是在他情不自禁的风流之后给自己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因为许玉兰的错误比他的严重,所以他也就不觉得自己错了。

许三观所有的仇都与何小勇有关,但真正能让他报仇的时候,他却放弃了。何小勇被撞后,许三观高兴得不得了, 他一方面认为这是老天爷对何小勇的惩罚,另一方面他也为自己没报的仇老天爷替他报了而高兴。因为他的软弱,也因为他的善良,他对何小勇的恨一直积压在心里,无处释放, 而这一次何小勇撞车,让他内心中一直积压的恨意找到了释放的出口。然而,也正是这个人,叫一乐去把把何小勇的魂喊回来。“叫一乐去喊魂不只是救何小勇一条命那么简单, 也等于许三观承认了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也就等于他承认了自己戴了绿帽子,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最残酷的打击,也是一种最惨烈的伤害,而在这种苦难和耻辱的背后,许三观的忠厚品质也获得了极大的彰显。”[1]

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许三观自私、狭隘,也犯过错误,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泯灭人性,反而用宽容、善良使这一段仇恨得以结束,这也是他苦难命运的一个开端,而他用以德报怨的方式进行了救赎。

(三)无私乐观的救赎者

许三观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国家的重大变革。在这些重大的动荡中,也使许三观的美好人性表露无遗。

水灾后的荒年,全家人喝了一个多月的玉米稀粥,只有在许三观生日的时候,全家人才喝上了一碗放了糖的比平时稠很多的粥,他却无私地把粥分给了孩子们,并为了能让全家人吃上好吃的,在生日第二天又去卖血了。因为在那样的灾荒年,“他除了身上的血,别的什么都没有了。”灾荒年本该是一个萧条、沉寂的场面,许三观却用乐观演绎了一段温情:用嘴炒菜。这在常人看似离谱的行为,在许三观的演绎下却变得温馨而又悲凉。温馨的是我们看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受精神会餐,悲凉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父亲、 一个丈夫在苦难面前的责任与担当。即使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仍能乐观地面对一切,并通过自己的乐观来影响自己的家人。

许三观的无私不仅表现在儿子身上,从许玉兰的身上也看得到。许玉兰给许三观戴了绿帽子,他也只是偶尔发发脾气,也并没有因一乐不是亲生的就对他有些许的不好。许三观不忘每个月把新发下来的手套交给许玉兰,好让她能穿上精纺的线衣,自己却戴着几年也不换一次的破烂手套。

文革的特殊时期,许玉兰被批斗,三个孩子都不愿意给许玉兰送饭,许三观却顶着耻辱每天给许玉兰送饭,并贴心地把肉埋在饭下面,甚至为了让孩子们不恨许玉兰,自己把自己批斗了一番。在苦难面前,我们看到了许三观对许玉兰的爱,看到了许三观在无私中透露出的细心与体贴。

许三观用血救赎的道路仍在继续,他的无私与伟大也一直在继续。一乐、二乐下乡后,许三观为了一乐瘦弱的身体去卖血了,过了不久,二乐的生产队长来了,许三观又去卖血了,为了二乐能早点回城,他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体了。为了家人,许三观付出了很多,他还想付出更多,只是他并没有什么资本,他有的只是身上的血,所以他一次次地卖血, 一次次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向命运抗争。在那过程中,他见识到了根龙的死,他知道根龙是卖血而死的,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卖血,反而愈演愈烈,而且间隔时间极短,因为一乐病了。

一乐本不是许三观亲生的儿子,他大可不必为了一乐那么拼命,但是相反,他却为一乐付出的最多,所以说他无私, 他伟大,因为他为了一个不是亲生的儿子,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他甚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的家人。

这也是全书的高潮部分,许三观用血拯救了儿子的生命,用爱战胜了不是血缘的陌生,从而也实现了自己对苦难的救赎。

许三观一生卖血,而卖血就可能面对死亡,为什么他还一次次地坚持呢?他不怕死吗?这就显示出了他的伟大: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却有着强大的与命运斗争的能量,是什么能量能如此强大?答案是——信念。在许三观眼中,卖血就是他能挣脱命运捆绑的方式,它存在于他心中,作为一种信念存在着。除此之外,则是他作为一家之长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信念让他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自己, 生死也就置之度外了。因此,他用一种极为平静、极为超然的态度来看待死亡,而这种平静与超然也让他的生命力变得更加顽强。

许三观用血、用生命对他一生的苦难命运进行了救赎, 在救赎的过程中他不再是一个小人物,而因其光辉的形象而变得高大起来。

二、许三观的意义

许三观经历了波折的一生,在那过程中彰显出了他光辉的人性:乐观、无私、坚韧、宽厚、善良,他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缺点:狭隘、懦弱、卑微,而善恶的交织也使得这一形象更加鲜活、真实。更重要的是,因为人性的共通性,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许三观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看到了在苦难面前显示出的坚强的人性。他用自己一生的行动向人们证明了一个卑微的人也可以用爱、用宽容、用坚忍去抵挡命运中的苦难,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战胜苦难,去改变命运, 从而保护好一个家庭的完整,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生命的真谛。

许三观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卑微的生命都会有它的闪光之处,只要坚持,只要不放弃,你就可以成为命运的主人。 许三观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平凡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却用尽他的一生,完成了对苦难命运的救赎。

三、总结

《许三观卖血记》自出版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法国《读书》杂志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 是外表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法国 《两个世界》认为, 余华以极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 以激烈的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法国《新共和报》认为, 作者以卓越博大的胸怀, 以简洁人道的笔触, 表达了人们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最为明显的先锋性在于他的冷漠叙述,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充斥着很多血腥、暴力的叙述,他还较为擅长对旧有文类的颠覆性戏仿。”[2]《许三观卖血记》则是余华的转型之作,他也曾经说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批判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所以在这部小说中,纵使是残忍的命运中的苦难,作者也描写得极其简单、极其平淡,仿佛述说着一件极其平常、极其普通的事件,重复和转述手法的运用,也淡化了作品及人物本身的悲剧色彩。而这种单纯,却极具力量,余华也曾说:“我用一种很直接的、很准确的叙述方式写, 反而更有力量。”[3]

篇14:《许三观卖血记》学生读后感

《许三观》由韩国导演兼演员河正宇执导,与韩国知名演员河智苑、尹恩惠共同合作,以“许三观”命名,讲述了底层社会小人物充满黑色幽默的悲喜人生,温情脉脉的情感叙述掩盖住了特定历史背景的沧桑和厚重。电影《许三观》一经上映便毁誉参半,在文学转化为影视的过程中,那些原本支撑文本的“精髓”被舍弃,这成为大部分观影者最为痛心的所在;而影视改编所进行的全新立意,以及符合韩国民众审美需求的叙事则成为一部分支持者追捧的关键。在这样争论纷纷的情况下,电影《许三观》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也得到了文学研究者与影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那么,《许三观卖血记》从文学到影视的改编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叙事转换和空间想象?本文将做详实分析。

一、 沉重的历史言说转为温情的家庭想象

以余华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国家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留给作家的更多是面对历史的那份执着、热情、守护、责任,他们关怀着民族所经历的种种苦难,以博大的情怀书写着历史的悲凉。原著《许三观卖血记》以冷静而克制的言说方式将小人物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挣扎刻画得无以复加,透过许三观一人的生命历程,展现的是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有所体现,《活着》以福贵为叙事中心几乎跨越了整个20世纪的中国历史,对现实的纵深开掘是文本的最大闪光点。原著中,许三观每每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都会用卖血战胜挫折,卖血帮助他撑起了一个家,让他渡过了人生的惊涛骇浪,在苦难中学会消解苦难,诙谐幽默地走过坎坷的一生。然而,隐藏在许三观卖血的一生背后的是令人倍感心酸和凄凉的悲壮历史。无论是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还是“文革”、知青下乡都直接影响着以许三观为代表的劳苦大众们,他们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他们悲惨的日常生活共同构成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民族历史。这是原著真正要传达的主旨,是在含泪的微笑中体悟到历史的沉重和民众的苦难。

而在电影《许三观》中却无法感受到这份苍凉,更多的成为了对温情家庭的一种想象。影片并没有明显交代导致许三观贫穷的原因,对贫穷的展现力度也不够,同时,贫穷成为了家庭生活和睦温暖的助推剂,而非对历史进行追问的钥匙。淡化历史真实,对生活进行诗化的呈现是电影《许三观》给人的直观感受。比如,演员们红润的脸庞、得体的着装、健硕的体魄与国家困难时期底层百姓的真实状态并不相符,反而又回归到韩国家庭伦理剧的诗意叙事中。影片几乎没有谈到背景时代的艰辛,在架空的历史想象中使视角局限在许三观一家身上,让观众看不到家庭背后宏观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社会局势,这就大大缩减弱化了原著的深厚主旨。当然,忽略原著的存在,单纯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影片《许三观》在对家庭伦理的阐释中还是成功的,这与韩国电影擅长于家庭叙事有直接关系。

影视作品对文学的改编不可能做到完全尊崇原著,尤其是跨越国界的重新编写,文化上的差异和历史道路的迥异势必会造成不同的表述方式。二战结束后,中国走的道路曲折而坎坷,大跃进或者“文革”的历史是韩国民众无法理解和承载的,他们所走的是与中国截然相反的资本主义道路,因此即使是有着世界性视野的电影人也难以真正参透这段历史对中国百姓精神上的深刻影响。当重要的历史印记被抽离出来以后,剩下的就只有个体命运的沉浮和以家庭小单位为叙事焦点的狭窄视角。所以说,韩国版《许三观卖血记》不可能展现激烈的矛盾冲突,更无法呈现宏阔的中国社会历史,对时代历史的延展和人物命运的开掘都达不到原著的效果。

二、 饱满的底层形象转为单一的理想式人物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创作中,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不是那些正面的英雄人物,也不是卑鄙、粗俗、落后的反派人物,而是处于中间地带的灰色人物想象,被称为“中间人物”。这类人通常保留着人性的光辉,真诚可爱、质朴简单,但同时又自私狭隘、愚昧无知,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形象。许三观之所以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人物画廊上的主要形象之一,就在于他的真实性,嬉笑怒骂、喜怒哀乐都与大多数底层民众相类似。比如,许三多在追求“油条西施”许玉兰时,把为许玉兰花费的所有钱都记得清清楚楚,最后以此“要挟”许玉兰嫁给他;当得知儿子一乐是许玉兰与何小勇的私生子时,他为了报复,竟然与林芬芬发生关系,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活脱脱的一个阿Q。可是,为了家庭能够挺过难关,他一次次卖血维持生计,即使一乐不是亲生的,他依然用生命拯救一乐,闪耀着良善的人性之光。而妻子许玉兰更是典型的中国底层妇女的代表,一方面勤劳能干、操持家务,另一方面又经常哭天抢地,数落丈夫的种种不是。人物形象丰满立体,有血有肉。

河正宇所饰演的许三观首先在外貌形象上就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百姓截然不同,帅气的外表反而成了一种误读。《活着》中的福贵是由其貌不扬的葛优饰演,举手投足间都有着中国普通百姓的风采,而河正宇的形象太过端庄正派,还有着一股英雄气势,使人物瞬间失却了值得玩味的空间。影片中,当许三观知道自己用鲜血养育的儿子是何小勇的“野种”时,许三观对此事的反映应该是最能体现个人品质的片段,他会消极怠工、懒散无赖,以此顾影自怜,为自己表示哀悼。原著中对许三观的言行举止、心理状态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但电影却一笔带过,很多观众只能通过许三观独立躺着留下一行眼泪来理解他复杂的心情。同时,为了报复妻子婚前不忠,他与初恋情人发生关系,那种为了维持公平而产生的隐匿的内心世界令人不寒而栗,也让这个人物变得立体丰满。可是河正宇没有能力展开如此深刻的叙述,他只能选择抹去许三观身上的不光彩,使这个人物理想化,他行为端正,用卖血的钱抚慰一个断腿的可怜女子,这在物质生活极端困难的时期是不可能存在的。

在原著中,许玉兰这个人物绝对是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泼辣能干、心直口快,时而坐在门槛上大声哭诉自己的不幸,将家里的丑事宣扬出去。余华笔下对许玉兰呼天抢地进行控诉的画面描写直接将一个悲情而又带有喜感的中国妇女描绘出来,如果是中国导演进行拍摄绝对不会将这些精彩的片段省去。可是河智苑饰演的许玉兰保留了她的精明能干,少了那股时而“破罐子破摔”的泼辣劲。河智苑完美的妆容、优雅的身段等都是对韩国传统妇女的贤淑形象的表现,不像是饱经世事沧桑经历了人生苦难的悲情女子。影片中大多数人物在性格上都太过干瘪,形象不够立体,缺少生命质感。

三、 生命意义消逝的苍凉转为父子亲情的赞美

影片《许三观》与原著《许三观卖血记》在精神指向上大为不同,最终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也不在同一层面上。原著中,余华站在人生哲学的高度聚焦历史、社会、苦难以及底层民众生存的“艺术”,最后探讨生命意义的突然消逝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空虚和恐慌。电影《许三观》在结尾处的确感人肺腑,为父子亲情和家庭人伦唱了一曲赞歌,许三观一家其乐融融地坐在餐馆里吃包子的画面让人无比欣慰,然而完满的结局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对生命透视的力度,留给人的反思空间变得狭窄了。

事实上,许三观用卖血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卖血表示身体强健,卖血为一乐还医药费,卖血解决儿女私情,卖血给儿子治病,卖血帮助孩子们返城,甚至年迈时为了吃一碗炒猪肝都要卖血,卖血已经成了他生活的常态,也是他用来抵抗卑微与虚无的方式。当有一天血头嘲笑他的血只能用来做油漆,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时,许三观意识到自己生命意义的消逝,他感到莫名的空虚和无力,禁不住在街头放声大哭。他不知道以后家里再遇到大灾大难,他该拿什么进行抵抗,人生的无聊感、生命的无力感油然而生。余华是残酷的,他看似轻盈的叙说,实质上沉重得让人无法呼吸。这是原著在折射历史背景的同时又一深刻的立意,然而,电影《许三观》在这一层面上也没有进行挖掘。

可以看出,电影将“卖血记”三个字省略足以说明导演的言说方向,卖血这一行为本身变得单调。最浓墨重彩的片段是许三观为了给一乐治病,在去首尔的途中一路卖血,差点丧命,最后面容枯槁气息奄奄地躲在角落里被儿子找到,父子亲情的叙述达到了高潮。卖血最终被简单地理解成父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和付出,而忽略了卖血对许三观整个人生的终极意义,这是影片改编的失败。尤其是许玉兰为了给一乐治病不得不卖掉肾脏,一家人相依为命的影像表达圈囿了文本的解读空间,亲情的泛滥难免让人陷在浅层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河正宇用熟悉的韩国电影建构方式讲述了父子亲情和家庭人伦的故事无疑是可圈可点的,但就文学的影视改编而言,他过多地掺杂了个人的理解和想象,对文本的领悟只能算是浅尝辄止。

结语

上一篇:宏智学校庆六一文艺汇演节目单下一篇: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