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二十年教育故事

2024-04-08

从教二十年教育故事(精选8篇)

篇1:从教二十年教育故事

从教二十年心得体会

二十年,而今回顾,也是感觉过得很快的,但是回忆过往那一幕幕,我也是教了很多的学生,送走了一批批的学子,而今他们有的继续求学,有的成家立业,在他们各自人生的路上奔波着。我也是感到很是欣喜,这二十年的教学工作,也是让我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同时也是感慨时光变化真快,而教学的方法也是在日益更新着,我也是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继续努力着,教着学生们。

工作上要尽心尽力,作为老师,我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这些年来一直都是认真的去把教学做好,尽量的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学习的情况,知道他们问题所在,去帮他们解决,尽力的让他们学到知识,养成好的一个习惯,老师的工作辛苦,但是也是非常的有成就感,这些年我也是看着他们毕业,看着他们取得一些成绩,而我的付出,我也是不会再感到辛苦,当然这么多年来,我也是有没教好的`学生,我也是感到愧疚,如果再给我一个选择,我会更加的尽心尽力的去做好,但是也过去了,无法追回,不过我也是以此警醒自己,让自己在往后工作之中做的更好,二十年,说长,其实也是很长,婴儿变成大人,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但是于我的工作而言,不过刚走了将近一半的路途,我还要继续的努力,去把教学给做好。

从教的过程之中也是让我知道,学习不但是学生们的事情,更是我们老师的事情,不能停止学习,教学的方法也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前进的,十几年前的教学方法在而今看来,有些是比较落后的,有些是不适应时代的,而这也是我们老师需要不断的去学,让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用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来更好的把学生们给教好。这些年,我也是每年会利用假期的时间去参加培训,参加讲座,参加一些外出学习的课程,来提升自己,同时也是每年会看很多的书,来让自己有所收获,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一个交流,我也是知道其他的老师是如何做好教学的工作,和自己的去对比,去参考,也是让我的教学做的更出色。

时间过得很快,但我也是继续的努力,继续的去改进提升,来把教学做好,这二十年的工作做完了,而接下来二十年的教学我也是要继续努力的去做好,去让自己教的学生更加的优秀。

篇2:从教二十年教育故事

------扎根山乡丹心碧血铸师魂

本人张贤荣,生于1968年夏天,毕业于吉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现在吉水县白沙中学初中语工作,文高级教师。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服务。自毕业至今平平凡凡的工作、踏踏实实的教学,诚诚恳恳的为人,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扎根山乡,丹心碧血铸师魂。回顾自己所经历的二十年,感触颇深:

一、要有一颗无怨无悔的教育之心

首先,喜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在座的很多老师可能不一样,我并不是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才选择当教师的。因为本人出身农家子弟,在当时跃农门的思想指导下,我是经历了高三,高四,才被当时我们一致的看法“高考打扫战场的师范院校”录取一名大专生。三年后我明白:一个人只有感觉自己从事的职业是你真正感兴趣的,才会真正的投入,不懈的追求。我对教师职业的喜爱在于它是一项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神奇工作,有那么一批又一批天真烂漫的孩子由于我的工作,茁壮成长。而我又将在他们的成长中感受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绚烂。

其次,要在困境中学会坚持。歌词唱的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工作中我们都会面临许许多多的困难。记得在我参加工作的前几年,总是让我不知所措,尽管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但收益甚微,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太大。我需要帮助,需要树立自信,需要周围的人对我的付出给予认同,哪怕仅仅是我对工作态度的认同,也会让我充满感激。面临困难,是拨开云雾还是消极逃避,很多时候取决于自己对事业的信念。越是处于困境,越是要坚持自己的选择,越是要对工作投入加倍的热情,要相信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为我的理想无怨无悔地付出,并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学习是让自己成长的关键

二、学习是让自己成长的关键

1、博览群书 积淀自我 一直以来我都很佩服那些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或文章的人,但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写不出那些经典的文章,所以经常拜读专家的文章来学习。阅读是一个教师的内功。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有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敏锐而深切的感受、柔软而坚强的心灵。因此我坚持把书籍作为成长的土壤,坚持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阅读量,从名师经典到到草根随笔,从科研论文到课堂实录,我都愿意潜心拜读。当然了,“学而不思则罔”,看得多了,渐渐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我也开始尝试着自己动笔写。虽然不是什么先进理念也没有多少高谈阔论,但每字每句,每个案例都实实在在地来自于我的课堂,我的教学。去年,我鼓励青年教师撰写自己的教学博客,同时我也亲自在网络中撰写文章,因为我知道这是老师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怀着浓厚的兴趣,我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并一直满怀热情的坚持着,我相信坚持定能有所成就,至今我在自己的博客中已有二百五十多篇文章。

2、实践尝试 磨砺自我

实践是砺石,磨练方能进步!从校内公开课、乡镇公开课到县级公开课,我在艰辛与甘甜中感受着成长的疼痛与畅快!清晰地记得,在1994年教坛新秀的评选中,感触是最深的,当被确认为吉水县教坛新秀候选人的那一刻起,心中便有了一份沉甸甸的压力,这份压力,来自于对“教坛新秀”这个荣誉的向往,来自于对学校荣誉的责任感。努力终是有回报的,我于1995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在成绩面前更多的是来自于对自己实力的怀疑,或许真的是因为“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吧,那是来自于1997年的那一次失败,当然现想来并不能算作是人生中的一次失败。那一年宣传部确定我为校级干部后备人选,于是,接下来的那个暑假便是在忐忑与矛盾中度过的。一方面是深知自己理论知识的欠缺,需要好好充电,而另一方面却是还得与自己的惰性作战,毕竟已经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的看书,毕竟已是提拔人选中的一员。痛苦的等待中,虽然考核还剩下三分之二,我又成为了其中之一,尽管对手还有许多,但我心中的希望之火却一下子被点燃了,然而事实却近乎有点残酷,其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我名又在孙山后”。那一次的痛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一句话的含义: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三、务实的教学,让我真正成长

1、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教师专业化,是当前课改中最醒目的字眼,专业表明你是一个独特的,别人不可替代的人。所以我必须清晰地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我。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只有这样你才不可替代。我能做到吗?所以在课堂上,我经常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可不可以这样做?不同的时间不同对象,场景变化,你该如何应对?我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吗?

2、课堂教学的自我定位。去年我又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其实这所学校对我而言不能说新,因为那是我的母校,三十年前我初中毕业于那,而这次我是作为上级委派的校长来到这的,因为她过去的光辉不能证明其现在。连年全县排名倒数是她现在的痛苦现实。

所以一到母校我就一如既住地干起自己的老本行—语文教学。并在开学第一个月就在全校进行了一次全校的公开教学。那节课后我把“简洁、朴实、有效”六个字定为我今后课堂追求的方向。简洁就是追求:课堂语言设计的简洁、教学板书设计的简洁、复杂的学习内容简单化;朴实就是追求:在课堂中体现学生安安静静的思考、实实在在的合作、平平淡淡的探究、真真切切的评价,这样一种数学课堂氛围;有效就是追求:在学习内容上的有效处理,学生讲的清楚的,老师少说些;学生讲不清楚的,老师多讲些;学生有疑问的,老师作重点讲。就因为自己的身体力行让全校老师佩服我的为人和学科水平。课后很多老师私下或是公开都说“没说的,以后你的声音就是我们行动方向”。这一点一直以来都是我为之自豪的一面。

回首二十年的教学一线经历,真的很幸运,我得到很多人无私的帮助和真诚的建议。我衷心的感谢我亲爱的同事们,同仁们一次次地将智慧贡献于我,我真的心存感激。

最后,还必须要提到——我的学生。你们的期待和肯定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希望我的课有高度、有内涵、能真正让你们有思考、有收获。就像“你”在信中写到的:“老师的课总是给我带来惊喜……”这是我莫大的满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过去的永远属于历史,直面现在、展望未来才是强者的明智选择。并将以此作为一生的追求,不断前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要走的路还很长。我希望,总有一天我能以扎实厚重的底蕴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我更愿从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学高、身正”,这四个字很简单,却是至高的职业要求。虽不能速达,然心向往之,“。

吉水县白沙中学 张贤荣

篇3:教育艺术创刊二十年感怀

《教育艺术》, 作为一本杂志整整20年了。

在这新的历史节点、拐点、起点上, 在回顾过去的经历时, 我愿以感恩的心情感激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在教育艺术事业上能有所作为, 是因为有伟大的党, 有伟大的人民, 有一批真挚的朋友。

首先, 中央几位领导坐在一起研究, “要李燕杰拔一把汗毛, 变成千万个孙行者”, 他们还提出“要让李燕杰总结教育艺术的经验, 让他作为巡回大使到海内外演讲”。我没有辜负领导的希望, 在中央领导、中共北京市委、校党委的亲切关怀下, 我们相继创建了研究所、研究会、杂志社, 一路顺风, 越战越勇越强, 从国内走向海外, 为民族素质的提高做了应有的贡献。

《教育艺术》杂志一出刊就得到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大师、泰斗的关照,如冰心、臧克家、艾青、贺敬之、王力、黎锦熙、刘白羽、叶君健、钱三强、袁宝华、顾大椿、赵荫华、柴泽民等,他们为杂志写文章、题词,从各方面无私地给予支持帮助指导。

还有中宣部、国家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北京市委,专门召开了联席会,从多方面给予帮助,并为我解决实际困难。

首都师大冯佩之、崔耀先、何钊、杨传伟、张雪等领导给予我无微不至的亲切关怀。

广大作者、读者及有关工作人员竭尽心力为《教育艺术》编辑出版发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不会忘记的是办刊以来没要国家一个编制,没要国家一分钱、一张纸,白手起家,迄今已出刊近200期,发表了上千万字的文稿,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坚持原则不僵化,坚持改革开放不自由化, 坚持正面教育不简单化, 所以没有犯过任何错误。

作为《教育艺术》杂志的创始人, 我愿以感恩的心情向所有帮助过我们的朋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在办刊中, 我们认真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家的观念, 李耳、孔丘、庄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张载、王阳明, 这些教育事业先行者有意无意地在教育中体现教育艺术。

在办刊过程中, 我们认真研究近代中国的教育家蔡元培、马相伯、张伯苓、黎锦熙、熊希龄、陶行知、吴玉章、范文澜、陈垣、冯佩之, 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了教育艺术。

在办刊过程中,我们对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莱顿大学、新、老鲁汶大学、西典军校及国外夜大学、周末大学、空中大学进行了研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也有意无意地体现着教育艺术。

我们在教育部帮助先进教师演讲团到全国演讲前集中准备时,这些先进教师如霍懋征、孙维刚、林崇德等,在教育工作中也体现着教育艺术。

总之,在创办《教育艺术》杂志的过程中,在研究素质教育提升的探求中,可以看到教育不仅是科学,教育更是艺术,这就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使教育成为艺术的信心。

篇4:二十年从教生涯的课堂教学蜕变

关键词:初中科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比较思考

我从教已有二十余年,回顾二十余年科学课程的执教生涯,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发生了质变,自己的教学风格也逐渐形成,教学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其实这一切得益于新课改后多位名师对我的指导和我对教学艺术的不断探究。

我刚参加工作时在农村的中学任教,条件比较落后,教学上完全依赖我自己,我只能去回忆我读书时我欣赏的老师是怎么教我的。我任教的学科是初中化学,我读初中时,化学是一位语文老师兼任的(很厉害吧),他的课堂语言简练、思路清晰,传授知识条理清楚,我们学起来也觉得很轻松,按现在的行话来说就是课堂的有效性还是比较高的。可那时对于课堂有效性的标准可没有现在这么高,只要学生掌握了知识就算有效。课堂上老师讲的如此明白,学的也轻松,化学实验不用做,老师教给我们现象是什么,然后背下来就好了,以至于我们觉得都没有什么问题可提了,考试时我的成绩也很好,自然,我执教的化学课堂也开始模仿我的这位恩师。源于此,我的学生考试成绩也还是比较优秀的。可课本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脱离了课本,发现我的学生什么都不会,也不知如何解决发现的问题,此时我才发现我的这种课堂的有效性其实是有限的。自2002年课改风暴以来,我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很大冲击,在经过各种培训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对课堂的有效性作了重新的认识,并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摸索。

首先是备课上的差异。教改前的备课,我常常拿起课本和教参通篇阅读之后,开始思考的是我的这堂课要传授给学生一些什么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是教学目标,通常也会考虑一些什么情感之类的东西,基本忽略了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作为课堂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老师怎样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怎样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怎样在老师的训练下形成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双基解决一些问题,完全不会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基本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样传统的备课和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就像学习的机器一样等待着教师的灌输,接受的不好就继续等待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这样的备课是以教师的经验作为备课依据,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分析不够,它将重心放在分析教材上,缺乏自己的教学创新,缺少自我主动地设计意识,缺乏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与个性需要的关注,课堂教学相应的也就缺乏针对性、互动性和开放性。忽视过程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不利于学生之间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很大的影响。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为主,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学习新知识,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何体验学习新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成就感,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为学生的学习打开一扇门,即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惑时也不要轻易给他们答案,而是要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这样教与学就能相互促进。

其次是教学过程的差异。传统教学始终是教师的舞台,虽然它已经突破了“灌输”的套路,已经进入了启发式教学,但还是带有明显的“讲授—接受”的痕迹。教师的中心地位特别突出,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没有自己的思考。以初中化学《分子、原子》课题为例,传统的教法是教师会不遗余力地讲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唯恐学生不能懂得,新课改后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观察蔗糖的溶解过程,说出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他们发现的问题。学生可能会说蔗糖不见了,蔗糖跑到水里去了。我会让学生尝糖水的味道,说明蔗糖还在,从而引出蔗糖是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把蔗糖放到水里后,这些小微粒就分散到水中去了,而后我会将炒煳的蔗糖让学生尝尝,学生会说好苦,可见蔗糖变质了,说明构成蔗糖的微粒也变了,不再是蔗糖微粒。之前的蔗糖微粒就是蔗糖分子,然后和学生一起小结出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新课改后我对概念的教学不再是告诉学生概念后再去找一些佐证帮助学生理解,而是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体验、思考、理解。对于分子、原子的性质的教学,传统的做法也是把分子、原子的性质告诉学生,再讲几个实例加以解释,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看起来,这样不仅传授了知识,学生也能运用知识,却忽略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新课改后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猜测分子、原子的性质,把学生的猜测逐一写在黑板上。之后我让同学们讨论证据,我和学生一起实验,以证明学生的命题的真伪。对于知识的学习,早已突破了传统的灌输式讲授,而是让学生去发现、去质疑、去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探究学习的方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寻求真理的快乐,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第三是传统教学和新课改对学生评价上的差异。像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不论是方式方法还是评价的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评价的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我在课堂上不会再仅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我会从知识、技能、学习情感、学生的参与度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也会让家长参与评价,评价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一元转向了师生多元,有生生互评,也有学生自评。在新课改的各类课堂上,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总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与以前的单一的分数选拔相比,学生更能找到自信。这样,新课程的评价就是一个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我二十余年的从教经历里,几乎是十年一个里程,前后十年看变化,后十年的教学更加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也是一种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教学方式。在众多教育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给予我们普通教师丰富、完善的教育理论的指导,我相信,我们都能实现这一教学方式的华丽转变。

篇5:从教二十年教育故事

一、从元理论到元教育学

1. 元理论

元的西文为“meta”, 意思是“……之后”“超越”。元理论就是超越理论, 是关于理论的理论, 即以某一理论或科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结果。对于元理论的基本特征, 唐莹和瞿葆奎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 体现了学术领域“自我意识”的萌动。某一学科的元理论, 就是某一学科对自身的反省和思索, 这种反省和思索是痛楚的, 但又是学科成熟的必经之路。第二, 是一种超越的视界。元理论是更高层次的研究的结果。它以语言形态的理论为对象, 而非指向现象领域的问题, 是对整个学科理论作整体性的反思。第三, 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元理论具有形式化的特征, 需要暂时抛开具体内容, 语言分析在元研究中尤为重要。第四,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元理论不能停留在零散的思考层次上, 它是对学科进行系统的反思, 将成为该学科中的一支, 并有可能形成一个分支群, 如科学学。

2. 元教育学

对元理论的解析, 为我们认识元教育学的内涵创设了思路和条件。参照元理论的基本特征, 我们可以把元教育学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 从性质上看, 元教育学是一种方法论元理论, 是对教育学陈述体系的逻辑的形式化研究而不是对教学问题所作的实质探讨, 是“站在各派教育学之上, 从一种客观的、公正的和总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教育学”。第二, 从对象上看, 以理论知识形态的教育学, 即教育理论或教育学的研究状况为研究对象。具体说来, 元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研究的认识论标准问题、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教育研究的社会学问题、教育科学的发展史问题以及教育研究的价值规范问题。第三, 从方法上看, 按照语言的形式理论, 把科学语言重建为形式语言, 对之作语义和语形的逻辑分析是元教育学研究最为重要的方法。

二、我国元教育学研究的兴起

在欧美, 真正意义上的元教育学研究萌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而在我国,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和教育学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和论争, 可称得上是元教育学研究的开端。我国教育理论界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元教育学研究, 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二:

1. 国外元教育学研究成果的引入

20世纪70年代初, 在西方教育分析哲学的影响下, 德国教育家布雷津卡由当时德国教育理论的混乱状态开始考虑到教育理论的“清思”问题, 他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立场出发, 对精神科学教育学进行批评, 在论论证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元教育理论体系, 1971年首次提出了元教育理论、元教育学、元教理学等概念, 布雷津卡的理论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呈体系状态的元教育学或元教育理论, 这也标志着元教育学的诞生。而我国在“文革”后,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 教育理论界的思想和行动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许多学者逐渐摆脱左倾主义思想的羁绊, 把目光投射到教育研究发达的欧美国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许多西方教育思想理念被介绍到我国, 教育分析哲学和元教育学也随之进入学者们的视野。从我国元教育学的发展进程来看, 国外元教育学理论的输入, 为我国元教育学的兴起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2. 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现状的反思

回答现实对教育学的挑战, 也是我国元教育学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有关教育学的教材和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从总体情况看, 这些教育学的教材和著作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明显缺陷:其一, 简单移植了前苏联或欧美国家的理论框架, 没有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体系;其二, 在内容上存在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问题, 在体系上缺乏明确清晰的概念体系, 章节之间往往缺乏逻辑一致性。由此, 在西方元教育学理论的影响下,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 我国教育理论界以反思当时教育学教材和著作的缺陷为基点, 拉开了以教育学中国化和教育学逻辑起点为序幕的元研究活动。

从实践进程来看, 我国早期的元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元教育学的下位领域的研究, 例如, 教育学的元分析、教育学体系论、教育学逻辑起点论等。

三、对我国元教育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综观这些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 他们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暴露出研究本身的一些明显的缺陷。具体说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推动了我国教育学发展的科学化进程

重经验体系、轻科学体系是我国教育学发展进程中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开展元教育学研究, 使得我国建立教育学科学体系的两个重要前提性条件得以改进。首先它促进了教育学概念的科学化, 近二十年来, 学者们围绕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教育学体系、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等概念展开了热烈的论争, 这些探讨大大深化了学者们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其次, 促进了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有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元教育学研究对我国传统教育研究方法的反思, 对国外先进教育研究方法的引入和改造, 都有助于我国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2. 推动了我国教育学发展的特色化进程

割裂传统、盲目移植是我国教育学百年来发展演变的主要缺陷之一。通过对教育学中国化问题等问题的探讨, 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的重大意义。它促使教育理论界在对待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等问题上, 能采取更为理性的态度, 能够以扬弃的方式去对待传统教育观念, 能够用批判的精神去反思外来教育理念。

3. 研究方法单一, 理论研究主导

从方法论来看, 西方元教育学研究主要借助于分析哲学。对于我国的元教育学研究, 一些学者提出了研究方法多样化的主张。例如, 瞿葆奎提出要综合运用历史学、现象学、解释学、社会学、统计学的方法, 等等。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的元教育学研究依旧没有摆脱方法单一化的囚笼, 多以纯理论研究为主, 方法上讲求思辨, 在语言表述上抽象晦涩。

4. 研究结论泛化, 随意性较大

运用发散性思维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鲜明特点, 但在追求思维发散性的同时, 达成理论上的共识对学科的成熟同样十分重要。在元教育学研究中, 一些学者从自身的主观立场出发, 研究的随意性较大, 以致出现研究结论泛化的现象。但从已有研究来看, 在学者们对教育学还没有形成较统一认识的背景下, 探讨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很难得出统一的认识。多数学者都热衷于否定别人证明自己, 以致出现了教育学逻辑起点层出不穷的现象。在有关教育学逻辑起点的论争复于平静之后, 反思论争本身, 似乎只是在原本困惑的基础上增加了几许茫然。

摘要:本文在明晰元教育学研究内涵的基础上, 回顾了我国元教育学研究二十年的发展历程, 对我国二十年来元教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元教育学,回顾,反思

参考文献

[1]唐莹, 瞿葆奎.元理论与元教育学引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5 (1) .[1]唐莹, 瞿葆奎.元理论与元教育学引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5 (1) .

篇6:相隔二十年的两个故事

那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我们的心情极好。由于参观的地方系著名旅游风景区,古迹甚多,为了不虚此行,了解得更透彻一些,我们决定请一位临时导游随行。在山门的售票处旁边,已有不少的年轻导游在那里等候着游客的聘请。我们挑了一位眉清目秀、模样纯朴的当地女孩。女孩见我们相中了她,脸上马上现出感激之情,办理了简单的手续后,便引领我们上了山。姑娘很擅长与人沟通,“大哥大哥”地叫得我们之间没有了生分感,很快就和我们熟络起来,融洽得如同一家人一般,面对一位幽默同伴时不时的捉弄,她会娇嗔地伸出粉拳做打人状,自然又惹得大家好一阵开心;而我们五个男人,也就把她当作小妹妹一般。两个多小时的游览一眨眼过去,分手时大家竟然有些依依不舍。这时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而这一带颇有名气的“农家乐”正是我们参观和考察的内容之一。由于人地生疏,我们向姑娘打听起来,希望她能提点建议,想不到这位姑娘说:“我家就是开‘农家乐’的,就在山下,开车十分钟就到了,生意可好了,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带你们去。”这等好事,哪有不愿意之理?我们觉得今天的运气真是好极了,遂欢快地随姑娘下了山。

姑娘把我们带进了一家“农家乐”,来到一位面目慈祥的妇人面前,向我们介绍说:“这是我妈。”我们那位幽默的同伴俏皮地跟着叫了一声“妈”,大家轰的一声笑了,如同一家人般其乐融融。我们肚子也饿了,看见院子里有鱼、鸡、鸭,还有很多土特产,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拼命点菜。菜做得很可口,我们胃口大开,还点了一瓶当地的米酒。由于颇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大家吃喝得有滋有味,兴致高涨……酒足饭饱,时候不早,该打道回府了,于是我们叫结账。吃饭过程中我们猜测过这顿饭的价钱,我估计是300元,因为吃的都是土特产,当地的生活水平也比较低。一位同伴说我估价太高,应该是200元左右。拿着单子过来结账的是一位健硕的男子,我们一看单子,顿时目瞪口呆,单子上清清楚楚写着2800元!我们开始还以为是弄多了一个零,应该是280元才对,但那男人斩钉截铁地说,一点没错,是2800元!我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寻找那位姑娘,然而那位姑娘已经不知所踪。经验告诉我,我们进了一家黑店,那姑娘是一个骗子。我们提出跟那男人算细账。问题出在我们点的两类不知名的鱼,那人说这是当地最贵的鱼,400多元一斤。我们无话可说,因为我们点菜时根本就没想到要问价钱——在自己的家乡吃饭点菜,我们习惯了从来不问价钱的。今天,我们在这位姑娘的误导下,真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了。这时我们还发现,在我们与男子争论的过程中,饭店的所有人都停下手里的活,凶神恶煞地盯着我们。我们曾经想和他们对峙下去,或者向当地的消费者委员会举报等等,但后来还是放弃了。回去的路上,我们愤愤不平,怒气难消,白白地被人宰了一刀,十分不甘;后来又发扬阿Q精神,认为花了这么少的钱,买回这么大一个教训:值!

回家的路还很漫长,大家身心俱疲,在车上昏昏欲睡。我无法入睡,不知怎的,我蓦然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经历的一件事情。

那是198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跟伍先生、谢先生、夏先生等乘车公干。回来的时候已是深夜,在还有20公里就要到家的时候,由于线路故障,车灯全部熄灭,周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汽车根本无法前行。焦急万分之下,我们发现不远的路边有一家小饭店,里面的灯还亮着,于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敲门。给我们开门的是位四十七八岁的男人,是这间小饭店的老板,我们说明原因,并十分冒昧地提出:希望能借到一支手电筒。其实他拒绝我们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彼此素不相识,凭什么借给我们?然而出乎意料,他爽快地答应了。他从房间里取出一支三节电筒,并把里面的旧电池退出来,换上了新电池。我们接过电筒,如同接过救命的稻草,说什么也无法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我们明天一定专门过来还电筒!”这位汉子笑了笑没说话,把我们送出了门,并叮嘱要小心开车。因为有了这支电筒,我们顺利地回到了家。第二天,我们几位同事一致认为,人家有情,我们不能无义,有借必须有还,而且一定要请他吃顿饭。于是,中午开车上门去还手电筒。那小饭店老板见到我们,一脸的诧异。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我们会回来还手电筒。我们的守信令他感动不已,非要请我们吃饭,以表谢意。我们无法拗得过他,于是,这顿饭竟然是他请的。

这件事让我感动了20年。今天的遭遇,不知怎的又让我想起了它。那位导游姑娘和那位小饭店老板的影子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无法重叠。这相隔20年所亲身经历的两个故事一直困绕着我,令我无法释怀。

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联系20年前一起借电筒的那几位旧友,开展一场寻找那小饭店老板的真情大行动——或许小饭店老板是可以寻回的,然而,当年小饭店老板的美德,如今到哪里寻觅呢?

篇7:从教二十年教育故事

十年来,我从一名学校微机室管理人员,成长为阜阳市的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再到现在担任阜阳市信息技术专职教研员。这一路走来,我和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一样,有着太多太多感触和想法,也经历着各种“身份”的转变,体验着各种教材版本的变化,享受着机房、计算机和网速的变化。当然,也和许多教师一样,我也经历过迷茫、困惑,也品尝过甘甜,但更多的是一种幸福!从教十年,我自己也在教学、教研实践中,与信息技术课程共同成长。

记得刚进学校时,由于学校还没有开设计算机这门课,学校领导和我签订的就业协议上,很清楚地写着作为计算机管理人员招进来。就这样,在刚毕业的第一年,由于全校会使用计算机的人太少,学校的课程表、通知及文件处理等一些制表打字的事都交给了我,当时我感觉自己的身份就是一名“打杂工”。因此,我常常想:在大学学习了几年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不能就这样在微机室一直当打字员和微机管理人员啊。于是梦想有一天,学校能够开设计算机课,让我也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计算机课教师。

1999年,机会终于来了,学校准备利用每周课外活动时间给高一的学生开设一节计算机课。那时好多学校都没有开设计算机课,只有城区的少数重点中学在开课,机房也都是使用DOS系统的无盘工作站。当时,课程表上打印的是微机课或电脑课。因此,学生常常喊我“电脑老师”或“微机老师”。我的身份发生了转变——我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老师。

2000年起,全省统一使用了上海出版社出版的DOS版教材;学校也从当初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一节微机课,到利用正常上课时间开设微机课。记得当时,由于班级少,微机课开的节数又少,我的基本课时也就很少,当时学校规定基本课时内每节课是一元课时费,所以一学期下来,仅仅拿了几十元的课时费,但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期间,我一直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上。

2002年,这门课程由计算机改为信息技术,全省统一使用了省编的信息技术教材,学校增加了一个多媒体教室和一座校校通的“联想”机房,一共64台学生机,基本上能保证每个班正常教学了,但网络这部分内容仍无法教学。我找校长商量,要求通过光缆接入因特网,实现每个学生机都能上网,经过和电信部门多次协商,终于在年底实现了光缆上网,带宽10M,上网速度大大提高,网上学习也非常方便了。接下来,我又开始认真学习如何制作课件,并在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大奖赛上首次使用课件。当时轰动了全校,并获得了学校理科组一等奖。由于课件对于当时的教师来说非常新鲜,所以每当学校举行公开课,大家都喜欢在课堂上运用课件。我也非常愿意为大家做课件。日久,逐渐得到了学校同事和校长的认可。每当有省、市优质课和教坛新星评比活动时,校长就会安排我或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做技术保障,后来又特意为我们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

到了2005年前后,学校共有5名信息技术教师,其中有3位是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教师。我们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学校成立信息技术教研组,我的身份再次发生转变,从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变为信息技术教研组长。在这期间,学校添置了2台专用服务器,购买了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学校的光缆上网速度也由10M升到100M,学校还拥有了公网IP地址,于是我们忙着申请学校域名、建立学校网站。这期间,我参与了安徽省教科所组织的会考命题工作,认识了省信息技术教研员方其桂老师,在他的带领下,参与编写了十多本课件制作方面的书籍,在全国出版发行,这也使我的计算机水平及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先后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后又陆续在全国专业杂志上发表了十余篇文章。2004年,我因教育教研工作成绩突出,被阜阳市人民政府授予“阜阳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5年11月,阜阳市教研室面向全市招聘专职教研员,我通过理论考试、上课、答辩等一系列环节,进入到阜阳市教研室负责信息技术教研工作。2006年9月,安徽省普通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全省统一使用新课标教材。改革后的新教材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困扰,尤其是教师自身教育观念上的偏差,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不能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认为新教材不适合我们的学生,有的教师仍然按老教材上课。我作为教研员,不仅自身要有最新的课程理念,还要带给教师最新的课程理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资培训,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担任教研员工作以后,我开展了不同方式的教研活动,如优质课评比、论文评比、联片教研、教研员联系校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阜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使我市信息技术教研论文、优质课评比成绩全都位居全省前列。2006年,我再次参加了安徽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及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后教材在全省统一使用。同年,我被评为“阜阳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

回首十年,我有不少感悟,写下来与信息技术教师共勉,以使大家少走弯路。

第一,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要只顾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为自己尽早定位,寻求一个奋斗的目标。通过自己的勤奋、实干,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以使自己更快成长。

第二,信息技术教师应摆正心态。在学校,高考是指挥棒。应试教育的思想毒瘤,使得信息技术学科得不到领导重视,这也许是信息技术教师目前无法改变的。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摆正心态。虽然我们改变不了大的环境,但是可以创造小的环境,即便没有人重视我们,我们也要重视自己,努力“充电”,干出一定的成绩,才有“话语权”。俗话说,有“为”才会有“位”,只有自己做出成绩了,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第三,信息技术教师应踏实工作。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数量较少。因此,在工作中只有靠自己钻研、摸索,踏实工作,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站稳课堂,赢得学生欢迎。

第四,乐于接受大家的求助。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方面一般会走在其他学科教师的前面。因此,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都常常求助于我们,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技术上支持、指导、培训其他学科教师则更为有意义。

第五,信息技术教师要勤于学习,积淀理论。在知识和信息更迭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很快过时,信息技术学科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我们应该一刻都不懈怠,不断学习,并结合教学工作,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进而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平时,建议同行们可以多看看相关书籍、杂志,积淀理论。在向别人学习的同时,自己也在一些专业杂志上发表亲身体验、教学所得、教学所悟等方面的文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只有积淀,才能长足发展。

编者感言:

篇8:从教二十年教育故事

一、“可遇”与“可求”

俗话“可遇而不可求”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可求”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为理想做出努力, “可求”本身并不错;“可遇”, 不妨理解为由于自身进步、成绩的不断积累, 某个荣誉、一次成功的突然而至, 不期而至。我们要注重“可求”, 更要相信“可遇”。“可遇”可以转化为“可求”, “可求”之实现, 往往离不开“可遇”之心态。1977年我调到如东师范, 那时才粉碎“四人帮”, 教育园地乍暖还寒。中师没有大纲, 没有教材, 一切从零开始, 谈不上什么“可求”———没“职称”这个词儿, 更没有“特级教师”的影子。但我没有因为没有明确的“可求”就糊糊涂涂教学, 马马虎虎工作。我自编教材, 研究学员 (有的只比我小一两岁, 已在社会上工作了多年且有实践经验) , 研究中小学教材教法, 并不断总结经验写成文章, 到1984年, 我已发表了20多篇较有质量的文章。那时写文章几乎没有功利色彩, 没有什么利益驱动, 只感到有些体会不写下来是一种缺憾、损失, 搞些研究, 写点总结是教师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是课务较重 (教两班文选, 还要教修辞逻辑) , 领导也没有要求, 研究和写文章完全是“自找苦吃”;二是没有稿酬 (后来才有低稿酬) ;三是那时的报刊很少, 写作时也没有想到去发表;四是写作条件很差, 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屋子里, 备课和写作只能在夜深人静后减弱了台灯的亮度挤在书桌一隅进行;五是即使文章发表了, 也不像现在可评个什么奖之类, 不想也不能用它再去获得个什么。“可求”的欲望几乎为零。即使这样, 我却乐此不疲, 因为我相信这样的努力和积累总有它的价值, 总是对自我的完善, 或者这就是一种相信“可遇”的思想吧。1984年评特级教师, 我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对待的, 因为县里知名度比我高的老教师还有好几位。结果我被评上了, 据说评审组认为我发表研究文章起始早 (1978年) , 篇数多, 层次较高 (《北师大学报》《扬师学报》《徐师学报》《语文战线》等) 。破解其中的哲理内涵, 至少有两点, 一是有“可求”固然好, 为获得“可求”之物而奋斗也是值得赞美的思想境界, 但这样的奋斗应该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支配下, 抱着一种平常的心态, 符合规则地进行;二是相信“可遇”, 这更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境界, 让平时的努力在一种远离功利的状态中进行, 重在自身的积累和完善, 这往往会使原本并不明显存在的“可求”以“可遇”的形态出现, 这便是生活中的辩证法。总之, 对“可求”之物的急于近功的过度之求往往会使你的心理失衡, 陷入一种由莫名的苦闷、偏激编织而成的罗网, 从而影响你收获“可求”之物的过程。相反, 当你集中精力、心力于自身实实在在的积累和发展, 你的行为都在一种平静自然的状态中进行, 那么, “可遇”之物也许会在不经意中悄然降临。

二、理论与实践

1985年开研究课《荔枝蜜》, 我运用刚学习的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设计教案, 使听课的同行有耳目一新之感。于是我进一步总结, 写成论文《定向定序定度》, 发表于《黄淮学刊》。这次成功启示我, 教学只有接受理论的光照才能避免盲目性, 才能提高科研含量;理论只有获得实践的支撑才能走出书斋, 激发活力。我每上一次公开课, 课前都有较为清晰的理论指导, 课后都有一篇理论色彩较强的总结文章。例如1979年上《回延安》, 我写了5000多字的《<回延安>教学札记》, 发表于《扬师学报》;1982年上《学习》, 我撰写了6000字的《议论文语言的逻辑分析》, 发表于《西南师院学报》;1984年上《爱莲说》和《愚公移山》, 我以“在古诗文教学中引进时代活水”为研究课题并取得初步成果, 同题论文发表于《贵州教学学报》;1987年上《猫》, 我引进比较教学理论, 将小语教材中老舍的《猫》和中语教材中郑振铎的《猫》作比较, 5000字的论文《接通小语信息, 优化思维流程》发表于《抚顺教院学报》;1980年进行文言文单元教学尝试, 经验总结《文言文教学中的古今汉语联系》发表于《徐州师院学报》。这些都不断启示我:理论研究必须指向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必须指向课题研究, 这是对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必然要求。

三、博取与专一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学习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都应实现沟通。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必须“以专取博, 博中求活”。从教以来, 我曾在中师、高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高师函授班教过形式逻辑, 为此我曾五“啃”形式逻辑, 编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逻辑知识》等教材, 发表专业性较强的文章10余篇。而这样的“专一”是与“博取”分不开的, 我曾经要求学生将朱镕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原稿和听取代表意见后的修改稿作比较,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对20多处改动作评说;我也曾搜集“名嘴” (节目主持人、体育比赛现场解说员) 的口误并将它编入训练材料, 让学生纠错, 学生兴趣甚浓。在高中开“诗歌鉴赏”选修课, 我曾将自己撰写的论文《历尽天华成此景, 人间万事出艰辛———浅谈江泽民“三个代表”论述的自身文化实践》介绍给学生, 将江泽民《访仙台》等五首七绝作为鉴赏教材;温家宝总理在人代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多次引用“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古诗言志明理, 倾吐心声, 我在选修课上与学生一起吟诵林则徐的《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和丘逢甲的《春愁》, 通过形象思维感受总理“以身许国, 为民造福”和心系台湾同胞的一片深情。这样的课堂时代感强, 充满活力, 是“专”与“博”的统一。

以“专”与“博”的辩证关系为理论支撑的“大语文教育”是我多年来追求的目标。我发表过《让语文与数学联姻》《让语文与体育牵手》等文章;通过“时文鉴赏”橱窗、《绿岸报》和选修课, 我将200多篇时文美文介绍给学生, 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知识积累。为了提高学生话题作文的拟题能力, 我广泛挖掘语文资源, 撰写了《亚运会新闻标题赏析》《奥运会新闻报道标题赏析》《“两会”新闻报道佳题赏读》《“焦点访谈”的拟题艺术》等文章并开选修课作介绍, 使学生大开眼界, 在作文时精心推敲“明眸善睐第一瞥”。我把我的大语文教育观的见解和实践总结成讲稿, 到陕西乾县、如皋师范和南通市中学语文教师培训班作讲座, 受到普遍关注, 我总结的创设大语文环境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县教育局文件的形式在全县推广。

四、继承与创新

语文教师既要传承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 更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在继承中求创新。语文传统教法重视语言教学, 这是符合学科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为此, 我专门开设“中学语文教材语言修辞研究”专栏, 在《北师大学报》和《西南师大学报》上发表《中学语文教材数字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量词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拟声词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详略呼应句’的运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中比拟动词的表达功能》《中学语文教材成语活用艺术》《中学语文教材人称运用艺术》等系列文章, 并于1994年正式出版22万字的专著《通向语言世界》。季刊《北师大学报》《西南师大学报》每期的“中学文科教学”栏只安排1-2篇文章, 两家权威杂志以这样多的篇幅发表上述论文, 在全国产生影响, 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这样的语言研究融入了自己新的见解, 本身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但我不止于此, 又把语言研究与语言运用、语言教学结合起来, 把研究的触角探入新的领域, 先后写出了《语言教学中迁移规律的运用》《论现代文词语的比较鉴赏》《文言词语迁移教学法浅说》等论文, 特别是《论在语言教学中发展创造思维》一文在《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4期发表, 在全国较早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语文教学中的这一新课题。

教法创新是语文教学与时俱进的灵魂, 早在1977年我就尝试运用导读法和比较法, 整理了几十份导读案例, 论文《语文教学中的比较法》发表于1980年第1期《扬师学报》。1985年我看到的一份调查报告说, 中学生最不喜欢的文体是说明文, 说明文中最不受欢迎的课文是《眼睛与仿生学》。学生的偏见反映的是教师创新理念的缺失, 我决定与学生共同破解这一难题, 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我在公开课上运用引入时代活水, 师生充分互动、注重语言训练等方法, 构筑起趣味盎然的活力课堂, 学生称赞说“原来说明文还能这样上”, “学语文成了享受”。这堂课的经验总结文章《注重逻辑训练, 培养思维能力》发表于《中学文科教学参考》。我还研究用教师的创新意识影响学生, 激起学生学习的创新行为。我曾做过《中 (高) 考作文怎样出新》的系列讲座, 我的好友徐海峰先生评价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三点:思考的深刻、创新的追求和人格的力量。”我深知徐老师的话是对我的鼓励, 但“创新的追求”的确是我一以贯之的行动指南。1999年出版的专著《新编中考作文导引》和2004年由我主编的《锁定高考作文得分点》一书记录了我对中学生作文创新的思考和实践。

应“金帆杯”大型教研活动之邀, 我曾对几届活动中开设的《爬山虎的脚》、《圆明园的毁灭》、《沁园春·长沙》、《白蝴蝶之恋》等语文课作点评。这些课都运用多媒体手段, 具有信息量大、省时提效的优点。我在充分肯定的同时, 也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2001年评苏俊华老师《沁园春·长沙》一课时, 我肯定了这堂课“现场语言、电教语言和形体语言和谐结合”的特点, 然后结合当时上课情况作了如下阐述:“这里的现场语言, 主要指教者课上的包括朗读在内的口语信息和板书信息;这里的形体语言主要指教者的神态表情手势动作, 乃至气度气质。当前语文课运用多媒体手段存在这样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唯电型’, ‘唯电是用’, 以课堂上不写一个粉笔字为先进, 课文事先请人朗读录制好或是以现成的带子代替, 课上轻轻松松按键就行。这样, 板书、当堂范读这些传统教育媒体似乎已经落伍, 被打入冷宫, 把现代教育媒体的作用片面夸大到不恰当的地步。其实, 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应该实行优势互补。例如教师当堂范读, 可以根据学生的当堂信息反馈调整其朗读的重音、节奏、语气和感情, 产生直面的感情交流和美感交流。板书也是这样。为什么不少家长在喜庆节日收到远方的子女发来的电子邮件, 总有一种陌生感和寡情感, 无法撩拨亲情的琴弦, 而如果收到一封子女亲笔书写的生日贺信, 却总会喜不自禁?其中的奥秘恐怕也在于此———这传统媒体上的文字不仅是线条笔划的组合, 更是真情的流淌倾泻, 这是刻板生硬的电脑语言所难以代替的。苏俊华老师在这堂课上, 多次根据学生朗读的不足作示范性纠正, 板书文字排列整齐匀称, 书写隽秀, 充分反映出现场语言之美, 成为多媒体手段审美中介的重要补充。第二个误区, 可称之为‘纯操作型’, 即教师整堂课一直站在操作台前不离开, 小心翼翼, 唯恐按错了键, 成了一个刻板机械的操作工。我们认为, 运用多媒体手段于语文教学, 教师不仅不能成为局外人, 而且应该激情充满课堂, 就像歌唱家、演员走上舞台一样, 力求让自己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一个拖音或休止都传达出感情和美质。苏老师的这堂课精神饱满, 激情洋溢,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努力显示出感情的渗透力和辐射力。他的空间体态语言, 或表现为手势启示 (如讲‘层林尽染’的‘层’用手势表示) , 或表示为点头赞许, 或表现为倾身静听, 或表现为眉眼传意, 等等。这些形象语言既有可视性, 又有可感性, 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 形成一个审美活动所必需的情感场, 这对学生情感世界的构建和审美观念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这些辩证观点都得到了听课者的认同, 我撰写的《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定位》、《多媒体手段与审美化教学》等论文中关于“继承与创新”的思考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五、名与实

这是一个老话题, 但它至今似乎还困扰着一些人。我的体会是“重实轻名, 名在实中”。我们要追求“名”, 但更要追求“实”;“名”也不只是指荣誉、证书、奖状、称号, 教师的“名”, 很大部分在学生的口碑, 在莘莘学子的心中。上世纪七十年代我送过三届高中毕业生, 在如东师范送了七届毕业生, 在教师进修学校办了几十个培训班, 还在几届高师函授、小教大专班上过课, 我现在到乡镇的中小学或去机关、企业, 经常能遇到以前的学生, 他们都会说, 记得那堂课的设计, 那堂课的板书, 那次考试的题目, 甚至那堂课的一次提问, 有的说至今仍保留着借鉴着那时的导读提纲、听课笔记。那些在我看来很平常的东西, 我早已遗忘的内容, 他们却记得那么清楚, 表达得那么真诚, 这令我十分感动。“名”至于此, 夫复何求!他们记住了我, 这样的“名”没有刻意设计的光环, 没有烫金的大字作为载体, 但我认为这样的“名”更有生命力。总之, 有了“实”, 你的“名”才能被认可;离开了“实”去“追求”得来的“名”, 只能昙花一现, 其光环虽在, 但它也许早在人们心中消失;相反, 你取得了出色的“实”, 虽然光环不多不亮, 但你的实名已闪光于人们心中。轻“实”而重“名”, 也许会失去更多;重“实”而轻“名”, 你会收获更丰, 这就是辩证法。

上一篇:下期一年级音乐教学总结下一篇:幼儿园中班小朋友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