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

2024-05-04

近二十年(精选十篇)

近二十年 篇1

一、《卖炭翁》的语言艺术

白居易的《卖炭翁》“字字品味都是苦”。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开头两句中的“伐薪烧炭”概括了烧炭复杂的劳动过程和卖炭翁生活的艰辛与痛苦。第三、四句,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 写卖炭翁把维持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炭上。第五句,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寒冷的冬天, 卖炭翁他“衣正单”, 说明他及其贫穷, 没钱买衣御寒, 尽管如此为了炭能卖个好价钱, 他却“愿天寒”。第六、七两句,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总算盼来一场大雪, 卖炭翁不顾冰天雪地道路难走, 一大清早就驾着牛车拉着炭, 到了“市南门外”, 直累得“牛困人饥”、精疲力尽地在泥泞中停下车来歇息。第八、九句,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凶神恶煞似的宫使的突然出现, 预示着大难临头, 一场悲剧即将发生。“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这十、十一、十二句, 诗人用了“把”、“称”、“回”、“叱”、“牵”、“系”一连串的动词, 写出了宫使的凶残、疯狂和巧取豪夺。可怜卖炭翁满含悲愤, 面对强盗一样的“宫使”, “惜不得”, 也无可奈何。一年的劳动成果, 青天白日下竟然被抢走了。卖炭翁愿望落空, 希望破灭。诗写到这里就结束了, 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思考的空间。卖炭翁赖以生存的一车炭被“宫使”抢去, 贫困交加的他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啊?作者没有写, 读者却会自然而然的同情起卖炭翁的悲惨遭遇, 痛恨那些凶残的“宫使”, 痛恨“宫市”和产生“宫市”的黑暗社会。

本诗叙事真切, 细微处见精神;相映相衬, 对比中见爱憎;刻画人物, 形象鲜明;用词通俗, 平易中见精粹。陪衬和反衬是《卖炭翁》的主要表现手法。“两鬓苍苍”, 突出年老, “满面尘灰烟火色”, 突出艰辛, 反衬出卖炭翁希望的炽烈。“一尺雪”、“冰辙”的陪衬, 使人对老翁同情。“牛困人饥”, “翩翩两骑”, 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 “朱匹红纱一丈绩”反衬出“宫市”抢夺的残酷。诗的前面表现希望之烈焰, 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之失望。在鲜明的对比中把卖炭翁千回百转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使诗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对《卖炭翁》语言艺术的分析中, 最常见的就是关于遣词造句的分析, 以及诗中流露出的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和对“宫市”的控诉。而这众多关于《卖炭翁》的导读和赏析中, 有一篇《卖炭翁》的诗意解读却独辟蹊径, 不是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评价文学作品。简单化的阶级分析方法不仅使“文学批评脱离艺术真实, 而且使批评者对社会常识的自然体悟, 对史实细节的基本辨别, 失去了起码的标准。前人对白居易《卖炭翁》诗意的阐释,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唐代宫市有一个演变、蜕化的过程, ‘白衫儿’并非后宫使者, ‘苦宫市’的诗旨在于暴露宦官专权的危害, 其矛头并非‘直指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从史实的角度分析很新颖, 但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很实用, 个人比较倾向于关于《卖炭翁》整首词句分析的赏析文章。

二、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特点及《卖炭翁》的乐府精神

白居易是中国诗歌史上继杜甫之后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他现存的两千八百多首诗歌中, 全面而又真实地反映了唐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白居易是一位富有平民意识的诗人, 他的平民意识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创作之中。他的诗, 或者以平民为描写对象, 真实地反映他们的际遇, 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或者写诗人自己的生活处境, 抒发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貌似旷达却充满抑郁与愤懑的心情。诗人似乎要在天子与平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使其真正了解民生疾苦;同时又似乎要以诗歌为媒介向读者袒露自己的新曲。诗人不是以士大夫的身份作诗, 而是以平民的视角和平民的语言写平民之事, 道平民之情。

白居易写出了五十首“救济人病, 裨补时阙”的讽谕诗, 总名之曰《新乐府》, 《卖炭翁》即是其中的第三十二首。他的五十首《新乐府》犹如五十幅图画, 将中唐社会的生产劳动、悲欢离合、对立抗争等, 通过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形象, 展现在人们面前。即以《卖炭翁》这首诗而言, 以艺术概括的方式再现了宫市交易的真实状况。在诗中, 诗人选用了民歌三言七言结合的常见句式, 这种句式不仅能做到缓促相济, 长短相谐, 使每一句诗都能随诗的主旨与人物的感情变化脱口而出, 直率激昂, 而且能保证诗作形式的大体整饬, 符合七言作品的格律要求, 阅读起来也自然顺口。

三、《卖炭翁》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心得

《卖炭翁》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阅读的关于《卖炭翁》的教学设计中教材分析的内容都提到了本诗是紧紧围绕“同情弱者”这个主题, 鞭挞了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 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实际教学中, 都要求学生多次诵读全诗, 感受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读懂词句的意思, 运用合理的想象, 体会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余映潮先生就有一篇关于《卖炭翁》教学设计, 采用的是说读课法。说读课型是朗读课型的一种变式, 其课堂教学主要由读与说来支撑, 即课堂教学活动就是———说说读读, 读读说说, 边说边读, 边读边说。在这种课型上, 在朗读训练之中,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平实的与生动的、概括的与描述的、形容的与评议的、理解的与品析的、感悟的与鉴赏的、真实的与想象的、模仿的与创造的等等各种形式与内容的“说”。同样的“读”, 大量地有机地出现在课文教学之中。通过朗读, 可以实现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 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对课文结构的理解, 对课文情感的理解;通过反复的朗读, 可以让学生学会对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的体会和品味, 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通过朗读吟诵, 可以让课文的词、语、句、段、篇顺利进人学生的语言仓库, 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除了余映潮先生这样新颖的说读课教法进行《卖炭翁》的教学, 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时除了采用朗读的教法, 都竭尽所能地启发学生想象, 诸如“想象衣衫单薄的卖炭翁站在冰雪中是怎样的形象”、“续写卖炭翁回家之后”、“卖炭翁被劫之后”等等。通过合理的想象加深学生对本诗的理解,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翻看近二十余年关于《卖炭翁》的文献资料, 其中多数是导读赏析的内容, 以及个别词句的推敲;其次是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特点及《卖炭翁》与他的其他作品 (《琵琶行》《至穷老妪》) 等的比较。《卖炭翁》仅是一篇短小的新乐府诗歌, 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是让其体会出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 但在考试中, 关于《卖炭翁》的题目多数都是诗句填空, 考察学生是否将诗句背诵出来。

参考文献

[1].史旭升.《卖炭翁》导读[J].语文天地, 2000

[2].张昌余.《卖炭翁》简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1978

[3].彭印冲.白居易《卖炭翁》讲析[J].中文自修, 1994

近二十年汉语语篇研究述评 篇2

近二十年汉语语篇研究述评

本文对近二十年汉语核心期刊上的语篇研究情况进行了宏观的评述,对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关注焦点等进行了分析,并从汉语本体、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将研究内容条理化,总结了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切实问题,从而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汉语语篇研究的现状.

作 者:田然 TIAN Ran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速成学院,北京,100083刊 名:汉语学习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年,卷(期):2005“”(1)分类号:H146.3关键词:汉语语篇研究 本体研究 应用研究

近二十年 篇3

一、近20年具有代表性的职业生涯决策理论

1.职业生涯决策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Peterson,1991)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吸收了认知行为干预、决策制定策略等方法,提出了认知信息加工金字塔和CASVE环这两个核心观点。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在职业决策过程中,个体会应用两类不同的知识即关于自我的知识和关于职业的知识。通过对这两类知识的综合分析,最终才能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该理论将生涯决定看作是生涯发展的关键,并用CASVE环即交流(commun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价(valuing)和执行(execution)来表述个体做出决策的过程。通过改进这五种认知信息加工技能个体可以改善其职业生涯决策的能力。元认知即思考自己如何做决定,它位于认知信息加工金字塔的顶层,包括自我谈话、自我意识等模块,是个体做出决策的执行层面。

2.发展系统理论(Ford和Lerner,1992)

发展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开放的、不可预测的,而且发展的道路在一生都会有显著的变化,它强调解释每个人的、每一个具体的职业行为。包含了两个子理论:一是个人的活动过程理论,主要思想體现在Ford的生活系统理论中(简称LSF),LSF注重个人功能和发展的整体性,将对人的一般特点的认识与特定个人的活动整合起来,认为没有对特定个人的准确认识,就不能形成有用的关于职业发展阶段的认识;二是个人活动的动机理论(简称MST),体现在Ford提出的动机系统理论中。MST认为动机影响人们决定是否努力维持、恢复已有的状态,为更高的结果而奋斗。Ford确定了三个动机成分:个人目标、个人力量信念和情绪,并认为这三个成分在现实生活中是一起起作用的。

3.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Lent、Brown和Hackett,1995)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SCCT)以Bandura(1986)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为主体,整合了Holland的个人环境匹配论、Super的职业发展观等其他相关研究,试图通过个人-行为-环境的复杂交互作用来动态地揭示人们是如何形成职业兴趣、做出职业选择。自我效能、结果期待、个人目标是SCCT理论的3个核心概念。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于自身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涉及自己能否具有能力去完成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人对从事特定行为的结果的信念;个人目标是个人从事特定活动的意图,又可分为职业目标和绩效目标两种。自我效能、结果期待和个人目标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时,SCCT除了重视三个基本概念外,也十分重视包容已有理论成果,如心理因素(兴趣、能力、价值观等)、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等)、经济因素(就业、培训机会等)。

4.职业生涯决策的PIC模型(Gati和Asher,2001)

PIC模型的理论基础是方面排除理论。Gati等人认为职业生涯决策过程的本质是找到与个体的偏好和能力最兼容的可选职业,在多数情况下,个体广泛尝试所有潜在的职业方案是不实用的。他们将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划分为具有不同目标、过程和结果的三个主要阶段:(1)Prescreening,即排除阶段:通过对关于个人偏好的搜索,排除掉一些职业选择方案得到一组较少的、可操作的“可能方案”。(2) In-depth exploration,即深度搜索方案:通过对“可能方案”的深度搜索,产生一些适合的职业。(3) Choice of the most suitable alternative,即选择阶段,在评估和对比所有适合职业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职业。PIC是一个动态的、灵活的决策过程,个体在决策过程的所有阶段都有积极作用,同时个体也可以随时从不同阶段进入决策过程,它可以解释个体决策的动态发展和变化。

5.职业生涯决策精神观

大量的职业咨询工作者对有关工作的决策采取精神观(spiritual perspective)的态度,他们把工作看成一个能滋养个体的精神和发展自我的场所。如:Miller-Tiedeman认为个体不是在寻找职业,个体有职业,生活就是我们的职业,通过相信内部智慧你能够体验自己的职业。这些智慧来自于你的智力能力、过去的经验和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知觉。因为生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所以个体要顺从它,而不是和它作斗争和反对它,职业是由每个人在独立的某个时刻所明确的动态的、生活在此刻的过程。这一观点暗含着对个体和个体生活过程深深的尊重。

二、与早期职业生涯决策理论的比较及发展趋势

1.职业生涯决策理论的整合趋向

早期的职业生涯决策理论较多的从某一方面入手来揭示职业选择中的共同规律,如Holland的类型论从人格的简单因素出发,强调职业决策中的人-职匹配,忽略职业价值观、职业意识等个体的个性职业倾向,对人的整体性重视不够。同时较少考虑职业选择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经济就业状况等的制约作用,对心理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冲突缺乏考虑。近期的职业生涯决策理论倾向于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动态地、合乎逻辑地解释人的职业选择现象的整个过程和机制。

2.更加关注职业生涯决策动态、开放的整个过程

近期的职业生涯决策理论关注整个职业生涯决策实际上是如何做出的,也就是个体如何加工信息、如何做决策等开放、动态的整个过程本身,而不仅仅关注个体职业兴趣、职业决策风格等与职业生涯决策过程间接相关的问题。如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中所提出的五种职业生涯决策技巧实质上是职业生涯决策的五个阶段,该模型是一个始于搜索信息,结束于决策实施的职业生涯决策过程模型。PIC模型也强调个体在做出职业生涯决策时不一定会完全经历决策的每一阶段,而是可能从任何一个阶段开始,现实中的个体在不同时期也可能处于不同职业生涯决策的同一阶段。

3.承认职业生涯决策过程的非理性成分

长期以来多数职业生涯决策理论或模型都强调决策者的绝对理性,认为职业生涯决策是一个价值推理、符合逻辑的行为。而现实生活中焦虑和犹豫不安等情绪却往往会影响到个体以及他们的决策结果。近期的职业生涯决策理论已意识到个体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个体的职业决策,如Ford将个人目标、个人力量信念和情绪视为三种动机成分,并认为这三种成分在现实生活中是同时作用的,情绪在支持和促进达成理想的结果时具有激发能量的功能。这些理论已经意识到情绪、情感成分在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承认职业生涯决策并非像许多理论所假设的那样“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

4.强调积极的个人力量,体现了人本精神

从心理学发展的总体背景上看,突出人的追求和认知的作用是心理学理论发展的主流。如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一方面重视与认知有关的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又突出对自我能力的直觉或信念的动力性,将人看成是一个积极的、有个人力量或自我导向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本主义与认知理论的一种有机结合;职业生涯决策精神观则处处体现了对个体和个体生活过程深深的尊重。承认主体的作用、突出人的主动性、对个体和个体生活表示尊重,在近期的职业生涯决策理论中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三、小结

近期的职业生涯决策和发展理论与早期相比在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其理论优势也愈加明显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可以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比如虽然意识到情绪、情感成分在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但在现有的职业生涯决策理论中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详细地说明情绪在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某些理论的概念还有些模糊,有待进一步研究等。

近二十年国内外生态旅游文献综述 篇4

在CNKI中以“生态旅游”为关键字进行期刊文献检索,并限定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以及CSSCI,共输出3025条检索结果(截止于2015年1月)。并且在Science Direct中以“ecotourism”为关键字,并且限定来源为Journals,时间为最近二十年,共输出3763条检索结果(截止于2015年1月)。

按照文章发表时间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此外,将历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占该年旅游相关研究文献数量的比重的变化趋势与历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化趋势比较,同样可以佐证上述结论的内容。虽然2000-2011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加,但是其占当年旅游相关文献的比重却是在逐渐下降,说明旅游研究内的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研究增长,使得生态旅游的研究趋势下降。

通多对比可以发现,1999年之前我国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1999年被定为“生态环境游”主题旅游年,也是自该年后,发表在核心期刊以及CSSCI的相关研究文献超过100并且持续增长十多年之久,直到2011年之后有所下降。2011年之后的相关研究在下降之后继续呈增长态势。而国外的相关研究近二十年来持续增长并且其峰值超过我国2011年峰值。生态旅游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突破。图1中并未显示1995年之前国外相关的文献数量,实际上此前的相关研究数量累计达307篇之多,原因在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概念是由国外引进的,相比于H.C.Lacsurain正式使用这个专业词汇晚了近10年。

二、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生态旅游”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顾问,墨西哥学者Lacsurain于1983年第一次提到西班牙语“tourisimo ecologico”,并在1987年在研究中描述为:“到没有被干扰或受到污染的天眼地区,以研究或观光目的地的天然景色、野生资源以及过去或现存的文明现象为目的的旅行”。Elizabeth Boo(1991),更为严谨的将生态旅游描述为以观光、学习自然景观、野生资源和目的地过去或现在文化为目的,此外,生态旅游能够起到给目的地筹集经济支持,为本地社区提供就业岗位,为大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倡导,并且对保护环境和发展可持续旅游活动有促进效果。此后随着国际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研究不断深化,不论是世界各地的旅游组织或者是学者,都阐明了各自的观点。Fennell(2001)在对八十多个定义归纳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生态旅游主要集中于价值导向型,例如可持续性发展、品德道德、教育、当地社区等。Blamey(1997)的研究认为以下原则是主要核心:旅游吸引物是以当地的天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旅游者与目的地的交互主要是学习与倡导;旅游体验与相关产品管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国外相关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关于CBET,即社区参与旅游。研究内容涉及可行性分析、社区参与的主体、方式以及其发展、利益相关者等方面。例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认为社区参与旅游的条件有:有吸引力天然生态风光和野生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以及专业研究人员。社区的生态系统承受力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观光客。目的地社区居民在感受旅游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并依然对接待旅游者感兴趣。目的地管理者可以有效的做出管理决策。对本地文化和传统风俗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市场预测不超出生态旅游区的服务范围。

三、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定义的讨论也由于各自学术背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例如唐建军(2004)认为生态旅游是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准则,通过保护性开发,使旅游者、目的地企业和本地居民获得响应的利益,使百姓受到生态保护的教育的旅行方式。卢小丽,武春友(2006)对比了国内外四十个被广泛认可和引用的概念与定义,归纳出了大多数概念论述中涉及的八个标准:“以天然生态资源为基础、环境保护、本地社区受益、环境保护教育、道德与责任、可持续发展、旅游体验和文化”。

国内关于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以分类评价、环境承载力、目的地开发等研究为主要内容。例如王洁,杨桂华(2002),孙道玮等(2002),李慧欣(2004)认为,环境容量和承载力的研究对实现生态旅游能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中,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资源空间环境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和环境管理承载力都是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容。而社会文化因素、社区的文化程度、带薪假期制度的影响、基础设施因素、居民生活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容量、旅游者心理因素、时间和气候因素、目的地景区与当地社区的相互关系、内外部的管理等等。环境承载力是衡量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水平和可利用潜力的重要指标,在学者和企业间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以构造某个环境承载力测量模型为主要手段,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来描述某个旅游目的地环境系统的承载潜力状况。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近20年来生态旅游研究趋势以及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梳理,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对比国内外研究的领域及主要成果,国外学者更多的研究生态旅游者及其行为、社区参与等关于“人”的内容;国内学者更多研究生态环境与资源、评价体系、规划建设与开发等“物”的内容。一方面,这与国内旅游学发展与地理学、环境资源科学的紧密联系有关;另一方面,也暗含国内外研究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国内研究所服务的是旅游业发展的相关企业或群体的需求,因而是“物”的研究;而国外研究内容服务于发展的旅游业所服务的对象的需求,即旅游者或相关社区群体的需求,因而是“人”的研究。

近二十年 篇5

经济学院财政学

梁城城 学号:***2

摘要:中国和俄罗斯均是在世界上发挥重要影响的国家,又互为最大的邻国。两国关系的状况和性质,不仅对它们的安全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对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有着决定性影响。而当今世界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革之中,旧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消失,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在这种变革过程中,中俄这两个世界大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已经成为世人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年中俄关系呈现出全面、加速发展态势。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地背景下,加强中俄关系尤其显得紧迫和重要。

关键词:近代

中俄关系

展望

引言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山水相依的邻邦,两国的地缘关系将是永久的,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也可以成为最大的敌人。与其它大国关系相比,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着自身的特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发展的动力源自双方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共识。双方在战略需求、地缘政治因素和安全利益的需要、以及中俄处理相互关系新的观念、一致构成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的现实基础。两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它们的关系发展如何,不仅对中国和俄罗斯至关重要,而且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不断发展,双方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为当今世界上大国关系的典范。本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分析了中俄关系发展的历程,全面审视了中俄关系在各个领域,以使人们能看到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未来发展的前景。

1.近二十年来中俄关系 1.1相互视为友好国家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不久后,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莫斯科。中俄双方达成以下重要协议:

1、中国承认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2、双方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两国关系的基础;

3、以往中苏之间签署的条件和外交文件继续有效;

4、过去中苏间进行的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措施的谈判和中苏边界谈判将继续下去,双方将尽快批准己经达成协议的东部边界协议,等等,。1992年12月,叶利钦总统访华是两国关系发展在这一阶段中最重要的外交举措。叶利钦称,这次访华“开辟了俄中关系的新纪元”。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往日益活跃起来。

在这一时期,中俄关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双边关系的基本目标是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关系,不同第三国联合反对对方或损害对方的利益。第二,中国的俄罗斯政策和俄罗斯的对华政策都处于初步形成之际。1.2立建设性伙伴关系

1993年底,北约开始提出东扩计划,俄罗斯的战略环境和国际地位大大恶化。它不得不放弃独立初期亲西方的立场,提出恢复其大国地位的外交战略目标。为了在国际土寻找更多的朋友、争得一个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以及获得更为广泛的支持,俄罗斯开始将部分注意力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国。19洲年1月,叶利钦总统致信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的建议。1994年 9月2一6日,江泽民主席首次正式访俄,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声明中将面向21世纪的中俄新型关系概括为“建设性的伙伴关系”。

中俄建设性伙伴关系的确立意味着中俄关系从一般友好关系上升到特殊友好关系水平,也表明俄罗斯对华政策的目标向更高层次迈进了一步。这一阶段较之上一阶段,首先两国对双边关系的性质加深了认识。由“睦邻”上升到“伙伴”,双边关系有了实质性的意义,中俄关系在双方外交战略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另外,政治互信得到加强。1994年,两国签署了《关于不将本国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的联合声明》,相互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相互关系中也不使用任何形式的武力。这表明了两方彻底结束了敌对状态,进一步增强了彼此信任,而且也为推动地区和全球政治形势的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一时期,两国首脑实现了互访,为两国领导人之间建立较为良好的私人关系奠定了基础,从而也为两国高层机制化交往开启了良好的开端。1.3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996年4月24一26日,叶利钦总统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对《中俄联合声明》做了重要的修改,将原文中“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和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修改为“发展平等与信任和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于这一标志着双方关系新水平的新概念,中方予以肯定,。它标志着两国的关系水平超出了单纯的双边合作范畴。在这次访问期间,双方之间的国际合作成为高级会晤讨论的重点问题。在《联合声明》中双方表示同意“在立场 相近或一致的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在立场不同的方面寻求相互谅解的途径”,并保证就建立世界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以及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合作等全球性和地区性问题,协调立场,加强协作。1997年4月下旬,中国主席江泽民再次访问莫斯科。

从理论上看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战略”意指这种关系作用范围具有全局性和全球性,“协作”则指双方在保持外交独立性的同时,在达成共识的领域进行外交合作。中俄建立这一关系的基本宗旨和政策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

1、深入发展双边合作,保持长久的睦邻友好;

2、密切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维护各自的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各自在国际上应有的地位和正当权益;

3、共同促进国际局势的缓和与稳定,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从现实角度来看,为了使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实质性内容,两国首先在机制建设上取得了成果,这些机制包括:中俄两国国家元首每年分别在莫斯科和北京各会晤一次、成立两国总理委员会,每年分别于双方首都各会晤一次、双方外交部长随时会晤机制,在必要时随时进行会晤磋商、建立中俄领导人之间的电话热线,就重大问题随时磋商协调立场等等。其次,两国互相支持对方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努力。1999年12月,叶利钦离任前最后一次访华中,中俄发表联合声明,俄方重中支持中国的统一大业,不接受关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论调;中方则重申,车臣问题纯系俄联邦内政,中方支持俄政府为打击恐怖分裂势力而采取的一切行动。最后,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两国开始就国际事务进行密切磋商与协调,共同倡导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1997年《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阐述了两国对冷战后国际形势基本趋势和对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的一致看法,一方面表明两国关系向更广泛、更深层次发展,显示了两国的特殊关系;另一方面,还具有积极的国际意义,它反映了两国对国际形势、国际问题的评价和把世界推向多极化的共同日的。1999年7月,中俄发表了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有关问题磋商的新闻公报。中俄由“建设性伙伴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提升表明,两国己不仅限于从一般的双边关系的范畴来看待中俄关系,而是开始从更广阔的空间来看待对方在各自外交战略中的价值和作用,并使其成为整个外交战略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4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新千年即将到来之际,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决定退出政坛,发展中俄关系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任总统普京的手中。2001年7月15一18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成功访问俄罗斯,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将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条约将两国和两国人民“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其实质就是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基础上发展长期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关系,确保中俄永远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 签署显示了中俄合作的深度和中俄相互信任的高度,是中俄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考验,步入了成熟稳定的全面发展新阶段。

2.中俄关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2.1中俄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俄关系近10多年的发展一直十分顺利,似乎看不到有多少问题。但是近年来有些问题突显出来,引起了人们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前景产生怀疑。当然,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高层次的国家关系,但是也不要将这一关系理想化,认为中俄间既然存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不应该有分歧和矛盾。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而这种利益不总是一致的,因而在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这种或那种问题是正常现象,不必刻意的深化。问题不在于是否出现矛盾和分歧,而在于能否正视和解决这一问题。现在,两国已开始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随着这些问 题解决,两国关系又会向前迈进一大步。这些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中国威胁论”由来已久。其主要表现是:一部分俄方人士担心中国向俄远东移民,实行“人口扩张”。舆论的尘嚣直上,间接干扰了俄高层的对华决策。第二,担心中国强大起来后向俄提出领土要求,讨还沙俄时期霸占中方的1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第三,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俄贸易等问 题上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存在一定的分歧与摩擦。第四,在中俄关系的发展上也存 在几个不平衡。政府关系好于民间关系,中央关系好于地方关系,政治关系好于经贸关系,即所谓“官方热,民间冷;政治热,经济冷;中央热,地方冷”。经济关系、民间关系、地方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基础。这些不平衡如果长久不能改善,也会影响两国总体关系的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为了推动中俄关系全面、稳定、深入的发展,双方要注意以下方面:(1)两国政府继续依靠和保持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良好基础,相互尊重、密切合作,共同携手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深刻变革,有效的维护世界和平与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2)继续大力发展两国的经济合作,这是两国关系的物质 6 基础。在经济合作中要着重解决能源合作问题,包括石油管道问题。与此同时,要加大相互投资,通过相互投资来提高两国经济合作的层次和规模。(3)双方要加强了解,互信互利,共同发展,采取积极措施,把两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在问题形成过程中,不要等到问题成堆后再解决。(4)加强双方在科学、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扩大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虽然现在已开始在作,但步子要大一点,投入要多一点。

2.2中俄关系的展望

展望两国未来的关系发展,我们不难看到,发展两国的传统友谊,继续加强双方的睦邻友好关系,推动双方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两国共同需要的。中俄关系的良好的发展具有诸多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中俄对当代世界的认识和对国际问题的立场一致或相近。如两国都反对单边主义,主张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第二,中俄边界问题彻底解决,消除了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大隐患。第三,中俄建立的高层互访和定期会晤机制,以及其他各级会晤协商机制,为在各个级别上加强和发展两国关系提供了畅通的渠道。第四,中俄两国元首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诸多声明和条约,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正因为上述由利条件的存在,所以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首先,两国面临的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它们的相互借重关系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战略协作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大,合作进一步加深;其次,随着经济合作的迅速深化,两国的相互依存程度将会不断提高,这将与双方之间的安全依赖一道,加强中俄长期友好关系的不可逆性,并使战略协作关系具有更强的双边互利性;第三,两国间的相互信任程度将在根本上决定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广度与深度。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两国关系既不可能结盟,更不会倒退,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会继续向前稳步发展。但是,中俄两国在未来20年内国家实力究竟发展如何,具有不确定性。无论是两国都强大,或是都不强大,或是一强一弱,两国关系都需要重新定位。另外,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即中俄关系的迅速升温,是由于某 7 些国际因素的强烈刺激,具体来说,主要是对美关系的因素,一旦这一因素消失或淡化,也将对中俄关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由此判断,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俄关系的美好前景是不容置疑的。这不仅因为两国已从双方关系的发展中吸取了经验、教训,而且更重要的是中俄睦邻友 好合作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需要,同时两国也具有发展良好关系的诸多条件。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只要双方本着建立兼顾双方利益、不针对对方国家安全的合作机制。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因而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是充满希望的。

阅读的相关著作及文献列示如下: [1]丛鹏,张颖.战略视角下的中俄关系[M].时事出版社.北京.2011.10 [2]姜毅.新世纪的中俄关系[M].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2007.8 [3]薛衔天.中俄关系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 [4]葛瑞明.中俄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基础与前景展望[J].《和平与发展》季刊.2002年第2期

近二十年 篇6

一、政治文化发展视角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第一,从上层政治文化方面讲,在改革开放前绝对一元化的政治文化结构中,极左政治思想与理论(其凝聚化、规范化、系统化形态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成为政治文化的圭臬,在整个政治文化体系中拥有绝对至上不容置疑的地位,成为对内凝聚和统一全体社会成员的政治文化、抑制内部“异端”政治文化,对外抗御外国异质政治文化(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依据。亚政治文化的层次性不明显,并且为主导政治文化所同化。主导政治文化对内外异质政治文化表现出极端的傲慢与偏见乃至敌视。面对政治文化的这种实际状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要求党内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群众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因为,破除原有封闭性政治文化是一个根本性政治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此后的二十年中,中国政治方略经历了从人治—法制—法治的演变,最终将依法治国定为基本的治国方针。不难看出,这种政治方略变化背后是上层主导政治文化的变迁。实际上,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有借鉴西方法理型政治文化的因素。1992年7月,乔石在全国党校校长座谈会上说:“资本主义的法制搞了几百年,其中也有可借鉴的东西”,对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借鉴利用〔2〕。1998年,中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说明上层政治文化实际上已承认人权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的一面。2000年8月15日,江泽民在接受美国记者麦克·华莱士的采访时说:“我们要学习所有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的经验。”〔3〕这都表明上层政治文化已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开放性。

主导政治文化走向开放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控制范围由全能转向有限。原来的政治文化强制地控制着乃至代替了大众文化。改革开放后,主导政治文化开始放松对大众文化的控制。从八十年代初关于流行歌曲的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文化与大众文化间的矛盾与争执。但大势所趋,强制性的政治文化已不可能继续控制本来不该它控制的领域了。

第二,从大众政治文化层面看,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尽管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政治文化的开放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但整体上讲大众的政治心理、政治参与意识等政治文化诸方面,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基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市场经济的冲击、现代传播手段的普及等因素使普通民众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的政治主体意识苏醒,封闭的大众政治文化开始主动向上层政治文化传输信息,与之进行双向交流。还有,二十年来,西方政治文化以各种方式涌进国门,强烈地冲击着原有的封闭型政治文化,促使其走向开放。

经济、文化、政治三大领域对比而言,其开放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经济、文化、政治。包括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与一般文化形态相比,其政治性比文化性更强烈)在内的政治领域对外的开放程度远不如经济领域。与大众政治文化相比,主导政治文化的开放程度不如后者。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三:1中国集权政治模式使得主导政治文化在整个政治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转型过快容易引起政治文化的紊乱,进而导致社会动荡。主导政治文化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中采取审慎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2从现实政治进程来考虑问题,党和政府将社会的稳定置于“压倒一切的地位”;而有的知识者则多从政治理想价值的角度进行考虑,多带有政治浪漫主义的色彩。3政治文化要受政治体制的制约,而二十年来政治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成为主导政治文化转型相对较慢的原因之一。

二、政治认知与价值判断由情绪化逐步向理性化转变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从一定程度上说,对政治现代化的追求与拒绝政治民主化所必须的“理性化”过程相并行,构成了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是在政治文化层面展开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调查表明,中国公民有较高的政治责任感〔4〕。但在八十年代,无论是广大民众还是某些知识分子,实际上都没有真正从理性化的角度来深入思考政治民主、自由、人权及中国具体的实际国情,就盲目地把抽象形态的政治民主等理论概念作为一种济世良方用来医治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痼疾。这种政治认知与价值判断主要表现为情绪化的“左”的教条、西化的教条以及民族主义。

“左”的情绪化政治认知与价值判断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凡是”及其残余意识上。它以宁“左”勿右的激进面目出现,容易激荡起人们心中的理想主义情怀。尽管现实已证明它不可能改变中国社会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的方向,但它阻碍改革等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改革开放前长期的文化专制、改革开放后经济政治体制转型过程中官僚腐败的泛滥、中西政治文化强烈的反差而导致的心理不平衡与焦虑感、西方政治文化的示范效应引起的简单的仿效思维等等,所有这些因素相结合,使得改革初期支配人们作出政治选择的心态不可避免地情绪化,具有激进性和浪漫性〔5〕。这种情绪化政治认知与价值判断方式表现在简单搬用西方现成的民主政治文化与制度模式,以之完全替代中国现存的政治文化与制度,以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与民主化。这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间的几次学潮与罢工,与其说是理性化的政治参与,倒不如说是一次潜伏的社会政治情绪的无奈释放和爆发,这种政治认知与价值判断方式并没有摆脱对权威的盲目支持或盲目愤怒,只不过走向另一极端罢了。它见之于行动时,只能对社会政治正常进程产生消极影响。

民族主义是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又一特色。民族主义本质上就是一种情绪,而非一套系统的学说,其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是诉诸情绪而非理性。九十年代前期的《中国可以说不》丛书创作比较粗糙,却十分畅销,这表明潜藏于普通民众中的民族主义感情是巨大的。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后,中国民众自发性反美反霸游行示威则是情绪化民族主义的典型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从全面“走向蓝色文明”到《中国可以说不》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其间是有着某种“一体两面”的情绪连续性,其共通之处就是缺乏理性认知与判断。

进入九十年代,以上几种具有激进性、浪漫性和情绪化的政治认知与价值判断方式由于主导政治文化的导控、市场经济的消解、世俗文化的冲击等原因,而逐步理性化。主要表现有三:其一,邓小平理论成为主流政治文化的旗帜,情绪化的“左”倾教条走向式微。其二,理性、智慧、变通、效果和社会价值这些较现代的政治意识开始进入知识分子的政治道德范畴,他们大多数人的心态已经逐渐从改革初期的浪漫亢奋状态中摆脱出来,趋向于现实、冷静〔6〕。全盘西化式的政治情绪已没有多少市场,自由化与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自由主义出现分野。自由化对现实政治的全盘否定,只是基于一种情绪化的看法,这与自由主义渐进的、多元化的、宽容的(当然这种宽容必须是多元中每元之间的相互宽容)精神是相矛盾的。激进的情绪外化为实际政治行动,不会产生积极的政治后果,从而背离了自由主义的精神内核。自由化者其实并没有完全理解自由主义的真谛所在。当然,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体系,自由主义也是一种西方舶来品,它能否适用于中国社会政治的实际,还是个未知数。正如有的学者所言:“鉴于中国目前的情况,一种自由主义的回答是不可能的又是危险的。”〔7〕因为,自由主义思潮理论上的根本弱点是缺少历史性,以原子式的个人基础为本位〔8〕。当前,自由化与作为一种政治哲学自由主义的分野,只能看成是政治文化从情绪化走向理性化、从浪漫性走向现实性的一个标识。其三,中国政府对情绪化的民族主义进行了理性引导,使其不但没有造成大的社会政治震荡,而且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合法性的政治文化资源,但也付出了较高的政治成本。2000年8月15日,江泽民在谈及此事时说:“我们把十二亿多人怒吼的情绪引导到一个理智的轨道上去,谈何容易。”〔9〕

总之,中国在改革开放二十年后,国内的政治文化发生了一个不易为人们所察觉的巨大变化,那就是一种理性化的观念和态度开始占据了社会生活的主流〔10〕,妥协与宽容的政治精神与游戏规则,也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政治文化与心态的变化,相对减少了大规模“政治参与爆炸”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政府在改革方面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三、政治人格由盲目依附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

原有的政治全能社会体制,造就了政治人的依附型人格,这严重地阻碍政治和社会改革与发展,必须消除。改革之初,邓小平就尖锐地指出:“许多重大问题往往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别人只能奉命行事。这样,人家就什么问题都用不着思考了。”“说话做事看来头、看风向”,“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有的,领导人没有讲过的,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要在全党范围内解放思想,倡导独立思考〔11〕。随着社会的转型,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经济体制市场化的深入,政治人格开始从依附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政治人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比如见于报端的“民告官”等事例逐渐增多。特别是市场经济为这一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动力。因为市场经济能培育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自由精神、宽容精神、平等观念、妥协思维。这些意识和精神必然要渗透到政治领域,形成独立政治人格和新型政治文化。

然而,由于中国传统子民-臣民型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人格(特别是深层意识)固有的稳定性、政治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还存在不少问题等诸多因素,使得我们不能对二十年中政治人格的转变作过于乐观的估计。应该看到,无论从各层官员还是普通公民讲,依附型依然是中国人政治人格的主要特点之一。从现实政治系统运行方面讲,这主要是由自上而下的政治录用制度和政治监督机制残缺造成的。二十年来中国市场经济培养出来的首先主要是一种经济文化或者说是经济人格。独立的经济人格转化为独立的政治人格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相当的量的积累与转换过程。从影响政治人格、政治文化变化的短期因素来讲,政治体制及其运行较市场经济更直接、更重要,尽管从长期看市场经济更具根本性。加之,在当前政治架构内,政治主体将这种独立政治人格纳入政治运行要冒较大风险,作为市场主体的经济人离政治较远、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如官商勾结)等因素,这都使得独立人格很难较快地在政治文化中体现出来——尽管这是不可避免的。一些自诩为“精英”的知识分子以为对抗现存政权是独立政治人格的张扬,但他们企盼外援或试图借助外力以压迫或鞭策本民族走向进步,却是知识分子奴性性格的典型。政治运行中的怕上级、怕公仆、随大流的现象随处可见。官本位、权力本位、清官等意识仍广泛存在,某些官员的主奴性格(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见了狼是羊,见了羊是狼”)比较典型。“民告官”多是“官逼”民才告。正如革命时期民众被动员起来成为革命的主力军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觉悟已经现代化了一样,“民告官”并不意味着民众的政治独立人格、权利意识有多高,他们只是在自身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进行本能反抗。这与历史上官逼民反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现行政治体制为这种反抗及解决提供了一种法律制度框架。退一步讲,与为官者侵害人民的利益的实例相比,民敢告、能告赢的比例太小了。据报道,全国范围内民告官原告胜诉率仅为354%,北京市仅为23%〔12〕。这其中的政治文化因素至少包括公民的“官贵民贱、民不与官斗”等传统心理和为官者的主人心态、司法者对行政权力的畏惧心理等。显然,我们不能说这种政治文化、政治心理能说明国人的政治人格已完全独立。退一步讲,民能告赢的,或是有高层领导干预,或已是倾家荡产,这对胜诉者还有什么实际意义?或许能强化他们的“清官意识”、“官本位”意识和对政治运作的偏激的冷漠甚至是憎恨。如果说政治人格完整和独立是民主政治意识成长的标识和出发点,那么,二十年来,政治主体政治人格已有初步的转变,但以上现象表明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整体性独立政治人格等民主精神远未形成。

四、政治思维从二元对立向务实中和式转变

改革开放前,阶级斗争理论诠释统制着整个政治文化,其二元对立特征主宰着中国人的政治思维,成为阻滞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严重桎梏。改革开放之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被抛弃,政治思维方式从二元对立式转向务实中和式。典型的表述就是“既防‘左’,又防右”,“排除僵化和自由化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将贯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13〕。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政治思维方式既不是放弃政治原则与政治立场,也不是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而是一种务实的政治思维方式。

自由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立与斗争,涉及根本政治原则,正如邓小平所说:“自由化本身就是对我们现行政策、现行制度的对抗……”〔14〕在这种对抗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作无原则的妥协与让步,二元对立的政治思维也就不能不表现出来。当然,这与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已不可同日而语,它只是在中和务实式政治思维指导下,现实政治斗争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具有全局性与指导性。

“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是务实政治思维主要特征的生动表述。中和式务实政治思维在具体政治实践中则表现在既防“左”又防右,不纠缠于姓“社”姓“资”的争论,两手都要硬,国际政治战略观从冷战思维转向和平发展等方面。

二十年中,政治思维方式一方面正在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二元对立的政治思维并没有完全消失,还时隐时现地从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来。有的学者指出,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改革与保守、西方与中国、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与计划、私有与公有等二元论仍然是具有支配性的思维方式〔15〕。二十年始终不绝的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是其典型体现。情绪化的民族主义也加强了这种二元对立的政治思维模式。在二元式思维支配下,对立双方对各自目标的单线式固执追求,造成了中国社会不容易出现有进步意义的公正辩论气氛。而公正的辩论是一个民族获得认识上的进步的惟一可行途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在某些问题上,如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反“和平演变”策略的可适用程度和建设性效应,是值得反思的。尽管当时有西方某些大国对中国推行“和平演变”这一史实作基本背景。

五、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的危机与重建

“文化大革命”以虚妄愚弄了历史,欺骗了人们,伤害了执著于理想主义的心灵,摧毁了人们的政治道德信念,在国人的精神家园中留下了一片废墟。人们对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信仰大面积塌陷,出现了政治信仰危机。改革开放后,中共和政府纠正了对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条式曲解,力图消弭政治信仰危机,重建政治信仰。这对新时期政治发展、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起了重要的支撑和导控作用。

但是,社会政治的整体稳定并不一定意味着政治信仰不存在任何裂痕,政治信仰危机不再出现。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世俗化转型中,需要合理扬弃过去的信仰伦理、价值理性,创造出一种新的主流政治文化,实现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整合,创造出一种科学、民主、自由的社会新情境来培育社会每一个公民科学、理性、法制和自由创造的政治精神,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中国的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要回应更深层次的现代化挑战,必须有一个世俗化的转型过程。但在现实世俗化过程中,作为主导政治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依托的社会政治建制受到世俗化大潮的巨大冲击。所以,在中国社会的世俗化转型中,如果主导政治文化还是以过去革命年代的政治信仰来引导和教育公民,就会与公民在世俗化社会的那种希望社会公正、平等和自由追求财富与权利的意愿相冲突,从而引起人们对那套反复说了几十年的主流话语的反感和躲避。因此,无论是以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为基调的“红色经典”,还是以歌颂正面英雄人物为基调的革命英雄主义,虽然在对历史的反复回顾中会有众多的资源,但在世俗化转型中,如果其主题不能促进公民的科学、民主、法制和自由创造的政治精神,不能培育公民的工具理性精神,不能让公民个人在其中联想到自身对财富追求、对财产的支配的安全和自由,而总要仰视那些英雄,总要学习这样的英雄时刻准备为终极信仰献出一切,这是会令大多数公民心灵沮丧的。现实说明了这一点。正如有的学者指出,这种政治信念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大,尽管这一政治信仰在政治活动中反复强调和突出,人们接受起来仍比较勉强,其号召力有逐年下降的趋势〔16〕。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国内外各种因素又导致了政治信仰危机的重新浮现。基督教在农村逐渐呈蔓延扩大之势;九十年代后期,一些邪教的泛滥危及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等都从一个侧面证明政治信仰危机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这种危机在现实政治文化中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1缺失型:主要指一般公民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与政治理想,处于一种自在状态。九十年代初的毛泽东热也从一定程度上反衬出普通公民心中的政治信仰缺失导致的心理迷惘。1998年8月对山东省妇女政治信仰、政治心理方面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仅有约30%的人表示信仰马克思主义〔17〕。1997-1999年北京市的一项调查表明,知识分子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认同率在下滑,而对“两院制、多党制、三权分立”的支持率呈上升趋势〔18〕。由此可推知,相当一部分公民处于无政治信仰状态,主导政治文化所倡导的政治信仰依然存在认同层面上的危机。2虚伪型:这是指有的人口头或表面上表示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而实质上官本位、权力本位占据着他们的灵魂,权力与官位成了他们的追求目标。这实质上也是没有政治理想与政治信仰,只不过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处于一种隐蔽状态。一些邪教及其组织在我党大张旗鼓地进行“三讲”期间形成规模,其信徒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干部,这不能不使我们对政治思想工作作全方位的反思。3异端型:指一些人持与主流政治文化相对立的政治理想政治信仰,处于自在或隐蔽状态。

政治信仰的危机与政治理想的缺失无疑是一个关系到社会政治体系稳定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却又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全解决。二十年中,面对较严重的政治信仰危机与政治理想的缺失,主导政治文化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政治文化整合,力图重建政治信仰与政治理想。例如,强调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旗帜问题至关重要,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要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加强党的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等等。

整体来讲,二十年中,政治信仰、政治理想正处于一种危机与重建之间的状态。

六、政治价值取向在个体与集体之间调适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也会迁移到政治领域,当它们涉及公共权力主体对社会资源的强制性分配(这是政治的基本含义)时〔19〕,就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政治价值取向。在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国家、民族、集体至上观念占主流,个人没有应有的合法地位。将集体权益完全置于个人权益之上,割裂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压抑了个人参与政治的主动性,窒息了个人首创精神,忽视个人某些最基本的、不可让渡的权利,成为生成子民-臣民型政治人格和政治依附心理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们开始对这种政治价值取向进行调整,力图兼顾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将之统一起来。但主导政治文化仍侧重强调集体主义,一方面,“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先进分子还要“公而忘私”〔20〕;另一方面,主导政治文化对个人主义仍保持某种戒备心理。这主要是因为在中国整体主义政治文化氛围中,作为一种政治价值取向的个人主义易滑向极端个人主义。

从理论层面来说,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调适,过分强调哪一方都可能有危险,如果不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考虑,便很难判断它的可行性。从中国当今的现实来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一方面,在集体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要将政治价值取向完全转向西方的个人主义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个人主义还没有获得应有的合法地位。当在实际操作中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不难想象会发生什么。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民主化的进行、个体独立意识的提高,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调适,将会在保持前者主导地位的同时,进一步向后者倾斜。

综观二十年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其理论层面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如果我们深入观察中国人的内心,就必须承认,中国人的政治文化的变化仍然不大〔21〕。从今后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重建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1〕〔1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147页。

〔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53页。

〔3〕〔9〕江泽民:《世界应该丰富多采》,载《北京青年报》2000年9月5日,第1版。

〔4〕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5〕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http://www.

sixiang.com

〔6〕萧功秦:《从新保守主义立场看中国变革中的激进主义》,http://www.sixiang.com

〔7〕陈彦:《当代自由主义的转型及出路》,载《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三联书店2000年第1版,第78页。

〔8〕李泽厚:《历史眼界与理论"度"》,载《天涯》1999年第2期。

〔10〕陈晓律:《理性化民主时代的到来》,http://www.100yearchina.org/pages/content/04/65.htm

〔12〕张翠玲、吴海虹:《〈行政诉讼法〉走过十年》,载《北京青年报》2000年9月26日,第21版。

〔13〕《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50页。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182页。

〔15〕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天涯》1997年第5期。

〔16〕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页。

〔17〕陈海燕:《中俄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特征比较》,载《文史哲》2000年第3期。

〔18〕刘道福等:《社会经济关系新变化中的知识分子与执政党建设--北京市知识分子现状调研报告》,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9〕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20〕《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424页。

〔21〕李慎之:《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http://www.chinesenewsweek.com

近二十年 篇7

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时期 (1992一1997)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以此为标准, 学校体育改革经过深刻的反思得到进一步深化。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思想百家争鸣。

1. 快乐体育思想

快乐体育思想来源于日本, 提出通过运动使学生感到快乐, 从而发展学生的身心。90年代中后期, 快乐体育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得到广泛的认同, 推动了我国传统技能传授式体育教学的变革。然而, 快乐体育在向下推广的过程中, 出现了偏转, 不少实践者认为体育课只要使学生快乐, 想怎么上就怎么上, 导致“放羊式”教育现象普遍, 快乐体育思想也因此逐渐退出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

2. 成功体育思想

成功体育源于成功教育, 从广义来说, 就是要通过成功教学理念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从狭义来说, 就是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学习的成功和运动的乐趣, 不仅仅是快乐, 更充满着艰辛和苦涩, 只有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才能真正体验体育的全部乐趣。因此, 成功体育取代“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可以说是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必然。

3. 全面教育思想

全面教育的体育思想是指在学校体育中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和谐发展为方针, 以全面完成体育教育的各项任务为主导的一种学校体育思想。全面教育思想强调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 体育的目标必须符合教育的目标, 强调在体育过程中德、智、体相融,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

4. 整体效益论

整体效益论是将学校体育作一个横跨教育和体育两大系统的具有多功能、多层次的子系统看待, 认为学校体育的涵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囿于学校教育之中的体育, 并以此考察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学校体育思想。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时期 (1997.10一)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综合国力水平。教育界对传统教育的灌输式教学、应试教育开展了广泛的批判, 提出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受整个教育思想的影响, 提出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1.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2001年我国实行基础教育改革, 强调学校体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构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领域目标, 意味着学校体育追求的“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全方位的健康, 体现了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 使我国学校体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健康第一思想在学校体育思想中都会起主导作用。

2. 终身体育思想

终身体育思想来源于终身教育, 指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能力。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思想在广度、深度上的延伸。健康第一思想关注的是学生该段时期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终身体育思想关注的是学生的未来, 特别是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能力的获得, 可以说终身体育思想是对健康第一思想的有力补充, 学校体育在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 应注重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 强化体育意识, 并逐步内化为终身体育观念。

三、学校体育思想改革经验启示

1. 继续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 深入贯彻终身体育

21世纪, 人类社会己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高科技经济时代, 这极大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对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是增强体质,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运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 我国学校体育将继续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 在注重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同时, 进一步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 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2. 强调以人为本,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 它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人的价值联系起来, 以人文精神培养现代人, 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也必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人为本也将会成为新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主旋律。

3. 立足本国现实, 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理论及经验

当前学校体育的研究不是封闭的、单个地区或国家内部的学校体育, 而是国际化的, 我国学校体育应面向世界, 积极向先进国家学习, 同时, 还应立足本国的现实, 保持本国的传统, 要注重开发本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重视民族体育内容和乡土体育内容的开发和利用。

4. 注重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融合

现代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合作的教育, 随着体育向大众化、社会化、终身化方向发展, 学校体育向家庭和社会延伸, 青少年良好体育态度、行为的形成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综合影响的结果[2]。未来我国学校体育将更加注重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融合, 实现三者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 达到最佳的体育教育效果, 逐步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终身体育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刘海元, 周登嵩.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01.

[2]古雅辉.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演变及其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6.06.

近二十年 篇8

一、饮食行为的概念界定

关于“饮食行为”, 目前尚无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有人将这一问题描述为:因个人意愿而制约自己的进食行为。[1]马冠生等把“饮食行为”界定为:是指受有关食物和健康观念支配的人们的摄食活动, 包括食物的选择和购买, 食用食物的种类和频度, 食用的时间、地点, 如何食用、和谁一起食用等。[2]金星明认为饮食行为的内涵包括喂养行为、进食行为、食物选择和进食氛围。[3]

二、幼儿饮食行为现状的研究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 目前幼儿的饮食行为现状不容乐观,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关于幼儿进餐的速度。研究表明大部分幼儿能在半个小时内完成进餐, 但也有调查显示部分幼儿存在进食过快或者过慢的现象, 并且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有上升的趋势。黄土云 (2001) 对297例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的现状调查分析结果发现, 在家每次进餐所花时间:小于15分钟21人 (7.1%) , 15分钟~30分钟182人 (61.3%) , 大于30分钟94人 (31.6%) ;孙吉 (2006) 在关于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研究方面, 不仅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还对幼儿进行了访谈, 研究结果是, 幼儿吃饭时间占2 0分钟~3 0分钟的占6 8.6%;而魏梅、袁丽娟 (2008) 在对2岁~6岁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行为的调查中发现, 在饮食方面, 1/3的儿童存在进食过快的现象。第二, 进餐的规律性。孙吉 (2006) 的调查显示, 有72.9%的幼儿能在固定时间内用餐, 还有27.1%的幼儿存在饮食不规律, 吃饭时间不固定的情况。第三, 挑食或偏食行为。这种行为目前在幼儿饮食行为问题中较为普遍, 发生率占半数以上, 研究者们认为这是学龄前儿童现有饮食行为中最大的问题, 应该引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梅节等 (1998) 调查了广州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现状, 结果显示, 学龄前儿童现有饮食行为最大的问题为挑食和厌食。周立清 (2007) 调查显示, 幼儿中存在挑食偏食行为的幼儿所占比例较大;魏梅、袁丽娟 (2008) 指出, 1/2以上的儿童都有挑食、偏食等现象;徐浙宁、顾秀娟等 (2008) 调查发现, 存在偏食现象的幼儿比例高达82.4%, 有“零食偏好”的幼儿达到51.7%。而敖春美 (2010) 的最新调查研究也证实了以往研究者们的结论, 目前幼儿的饮食习惯状况令人担忧, 在诸多的饮食行为问题中, 挑食偏食占到调查幼儿的59.6%, 菜肉不均的幼儿达到57.7%。第四, 进餐的专注性。研究结果显示许多幼儿存在进餐不专注的情形, 主要表现在进餐时“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边吃边走”等。黄土云 (2001) 的调查显示, 进餐时看电视181人 (60.9%) , 偶尔看11人 (3.7%) , 不看105人 (35.4%) ;周立清 (2007) 的研究也指出进餐时看电视的幼儿所占比例较大;徐浙宁、顾秀娟等 (2008) 指出“边吃边玩” (59.3%) 、“边走边吃” (31.4%) 和“饭吃得太少” (21.5%) 是当前学前儿童最突出的三大饮食不良习惯。另外, 敖春美 (2010)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 “边吃边玩”和“边吃边看电视”分别达到29.4%和20.6%。第五, 进餐的独立性。有关研究还对幼儿进餐的独立性进行了调查, 结果是:有大约54.1%的幼儿能够独立完成吃一份饭菜, 还有45.9%的幼儿不能或不完全能独立进餐。另有研究也证实, 不能独立进餐的幼儿所占比例较大 (孙卫民, 1994;孙吉, 2006;周立清, 2007) 。该结果既反映出该部分幼儿的饮食行为问题, 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第六, 吃零食行为。相关研究均指出,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零食种类的日益繁多, 目前幼儿中存在“吃零食过多”“零食偏好”“餐前吃零食影响吃饭”等不良行为 (周立清, 2007;徐浙宁、顾秀娟等, 2008;敖春美, 2010) 。此外, 孙卫民 (1994) 还指出, 多食、厌食、拒食和异食也是幼儿中存在的不良饮食行为。徐浙宁、顾秀娟等 (2008) 认为“饭吃得太少”也是目前幼儿中存在的三大不良饮食习惯之一。

纵览有关幼儿饮食行为现状的研究, 结果显示幼儿的饮食行为问题诸多, 需要家长和教师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积极的引导与教育。

三、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纵览已有的研究, 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塑造有着特殊的、重要的意义 (万钫, 1995) 。已有研究主要是从家长的营养知识、饮食观念 (态度) 、饮食行为、教养方式、父母 (监护人) 的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的遗传素质等方面分析家庭因素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第一, 家长的饮食行为、观念 (态度) 。众多学者和医师都认为儿童的饮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密切接触的家长的饮食行为、观念的影响。许多研究均证实, 家长饮食行为与幼儿饮食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 家长与儿童在早餐食物、零食和喜爱的食物之间存在正相关, 在家长不喜爱食物和儿童食用食物之间存在负相关。有的家长带头挑食, 也让孩子挑食等。 (梅节, 1998;胡玉蕾, 2000;马冠生, 2005;范新宇、陈忠龙, 2005;孙文杰、高永清, 2006;张富洪、麦彩屏, 2008;) 第二, 家长的教养方式。孙卫民 (1994) 认为造成幼儿出现不良饮食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教养方式。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自己吃饭时把饭弄得脸上、手上、桌子上到处都是, 甚至一边吃一边玩等现象时就会不让他们自己吃;有的家庭两代人照看一个孩子, 娇生惯养, 总认为孩子小, 什么事都干不了, 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依靠喂食等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第三, 家长的营养知识 (态度) 与幼儿的饮食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营养知识水平高、接受营养态度好的家长, 能将营养知识应用于日常饮食中, 对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形成起指导和帮助作用 (梅节等, 1998;包如萍, 2007) 。第四, 父母 (监护人) 的文化程度。林志萍 (2004) 、陈玉 (2010) 等的研究均证实, 父母 (监护人) 的文化程度、认知水平对儿童的饮食行为习惯有明显影响, 认知水平越高, 父母文化程度越高, 孩子的饮食行为越好。另外, 有少量研究关注到家庭的遗传素质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刘湘云, 1997;张富洪、麦彩屏, 2008) 。

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家庭结构中祖辈三代同堂的家庭日益增多, 祖辈成为家庭生活的主要照料者, 自然也成为家庭中幼儿的主要养护人, 幼儿在家中的饮食几乎全部由祖辈照管。这就使祖辈成为对幼儿饮食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他人”之一。蒋竞雄, 夏秀兰等 (2006) 采用定性的方法对三代同堂家庭中祖辈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祖辈存在促使幼儿过度进食的现象。因此, 幼儿时期饮食习惯形成过程中, 祖辈的影响和行为塑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作用。

2. 幼儿教师的影响。

幼儿园是幼儿除了家庭外最主要的生活场所, 而幼儿教师就成为幼儿另一个“重要他人”, 因此幼儿教师对幼儿饮食行为也是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梅节等 (1998) 的调查结果表明, 除父母外, 幼儿园教师的营养知识、饮食行为与孩子的饮食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3. 生物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关注遗传和生理等生物因素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刘湘云 (1997) 指出儿童饮食行为的形成与生物因素有关, 如神经肌肉的发育、味觉、嗅觉、温觉等的发育、消化、吸收、代谢功能的发育, 以及气质与性格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金星明 (2008) 也认为, 有些儿童天生食欲好, 喜欢进食, 吃什么都香, 另一些儿童却对食物缺乏兴趣, 并且指出这种差异与生俱来, 呈现正态分布的格局。同时提出生理因素也是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重要因子。幼儿的胃容量有限, 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速度各异, 这些都是导致幼儿进食量有限的因素。

4. 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

有学者也关注了某些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作用。卢慧兰 (2009) 提出, 传播媒体也是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一个社会文化因素。刘湘云 (1997) 指出儿童饮食行为的形成受母婴之间的依恋关系的影响。

四、饮食行为的养成与塑造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发现, 研究者们不仅从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外在环境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而且开始关注如何从多个角度促进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

已有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幼儿进行饮食行为的塑造:第一, 家庭养成教育。首先家长需要以身作则, 尽量不挑食、偏食。 (万钫, 1995;晓丽, 2007) 其次, 家长适时的提醒与及时的教育和鼓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 减少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 (王福先, 1999;范新宇、陈忠龙, 2005;晓丽, 2007) 再次, 通过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制定合理的食谱和饮食制度等方式能促成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 (王福先, 1999;刘力、李云辉, 2006;张富洪、麦彩屏, 2008) 另外, 有学者提出, 对待孩子的饮食行为应少些人为的干预 (劝、喂、吓) , 不强迫, 不威胁哄骗, 要讲明道理, 让孩子弄清吃饭的好处, 不吃饭的坏处, 用诱导的方式代替训斥, 取得孩子的合作。 (万钫, 1995;范新宇、陈忠龙, 2005;晓丽, 2007) 第二, 发挥幼儿园的积极作用, 共同促进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形成。梅节等 (1998) 提出应教育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 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进食新的食物。同时提出幼儿园应该改进已有营养以及健康教育的模式, 通过编写一些有关营养和健康饮食知识的拼图、儿歌等改善幼儿饮食营养教育的措施。张红敏 (2005) 提出, 在幼儿园中通过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做好餐前的诱导工作以及通过游戏和教学活动等措施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林弘 (1999) 、敖春美 (2010) 提出幼儿园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 通过开家长会、聘请专家做讲座等方式, 以提高家长对儿童饮食行为各个环节的认识。第三, 针对在有些家庭中祖辈是幼儿的主要看护人, 提出在儿童早期倡导良好饮食行为的过程中, 对祖辈进行健康教育不可或缺。 (蒋竞雄, 夏秀兰等, 2006)

可见, 已有研究主要从对幼儿健康饮食行为养成的关键人物和主要生活的场所 (如家庭和幼儿园) 的角度提出了多种改善饮食行为的措施, 同时有关研究也开始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等探询改善幼儿饮食行为的措施。

五、有关幼儿饮食行为研究的视角、方法

从研究视角上看, 已有研究的视角是多样的, 分别从营养学、教育学和医学角度对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因素以及不良饮食行为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探询和分析。但是缺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从更加系统、全面的视角来帮助幼儿养成健康饮食行为的研究。研究方法上看, 已有研究主要以定量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通过对家长和教师的调查获取幼儿饮食行为的信息。仅有少量研究采取定性的方法对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祖辈进行深入访谈, 在整理访谈资料的基础上编码分析得出结论。

六、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建议

1. 对影响幼儿饮食行为因素的研究视角相对多样, 主要从与幼儿生活有关的人和事件的角度即影响幼儿行为的外在环境探讨促成幼儿现有饮食行为的动因。虽然也有少量研究关注到幼儿的遗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但是研究不够深入, 研究结果较零散。目前从检索到的资料看, 仅有两篇文章关注到幼儿个性心理品质, 探讨了气质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刘湘云, 1997;刘月芬, 2009) 。刘月芬 (2009) 通过对研究期间就诊的儿童填《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家长喂养技能》问卷, 进行气质测评与咨询等发现, 儿童的饮食问题主要与儿童的气质类型和家长的喂养技能等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幼儿的行为表现是其气质特点的反映。而已有研究在探询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上从这一角度切入的研究较为欠缺。

2. 现有的研究视角反映出对于幼儿饮食行为问题的关注以医学领域和营养学领域研究的较多, 而与幼儿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领域对该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

3. 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研究较为少见。关于幼儿饮食行为的硕士论文近二十年来仅有三篇, 并且仅其中一篇是从学前教育的理论层面进行探讨 (其他两篇分别是从医学和营养学的领域进行研究) , 目前学前教育领域对该问题的实践方面的系统探讨, 相比学前教育的其他研究领域而言,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研究都极其薄弱。在研究内容上, 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幼儿饮食行为的现状、影响幼儿饮食行为形成的因素以及幼儿饮食行为养成与塑造的策略探讨等方面, 而对于良好的饮食行为和不良的饮食行为缺乏科学统一的判定标准。

4. 现有研究多数采用问卷调查的量化方法对幼儿的饮食行为进行研究, 较少以质化的方法深入挖掘与幼儿饮食行为有关的各类问题, 目前仅见有研究者在研究祖辈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上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而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探讨的文章更是少见。

针对上述局限性, 对幼儿饮食的研究应强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 以期探询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内在机制, 追溯可能影响幼儿饮食行为的生物性因素。第二, 扩展研究领域, 进一步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期待教育领域尤其是学前教育领域深入系统对幼儿饮食行为问题的研究, 探讨塑造幼儿饮食行为的有效策略。第三, 提升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应更加全面而深入地考察影响幼儿健康饮食行为养成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第四, 尝试质的研究, 深入到被研究者的生活, 深描与幼儿生活有关的人和事件, 从生活中探讨改善幼儿行为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金星明.儿童饮食行为问题[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07) .

[2]马冠生.儿童少年的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05) .

[3]金星明.儿童饮食行为问题[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07) .

近二十年 篇9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1 文献检索

通过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 CNKI) 、维普数据库 ( VIP) 以及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博士论文进行搜索文献相关资料, 其中检索年限为1994 ~ 2013 年, 检索主题词为: 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等。按照本文所提供的纳入和剔除标本, 最后本研究共纳入15 篇文献, 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样本量一共有3000 人。其中纳入标准为: ( 1) 所有文献均为1994 年~ 2013 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分析文献; ( 2) 有研究开展或者发表的年限; ( 3) 具有原始数据的平均值或者可以进一步计算得到数据的文献; ( 4) 独立病例的对照研究, 城市组和农村组。剔除标准: 对于重复报告、信息不完整以及无法利用的文献给予排除。

1. 2 研究方法

1. 2. 1 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变量分析

由于老年人衰老的过程中生理功能的老化将会造成老年人心理功能的老化, 同时老年人器官生理功能以及组织细胞功能的下降也必然导致老年人心理功能的变化; 另外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将会造成老年人出现特有的心理变化。因此, 本研究在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 其一, 是从老年人客观的日常活动能力变量进行评定, 主要以日常活动能力量表 ( ADL) 为主, 主要反映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水平; 其二, 是从老年人主观心理健康变量进行评定, 这里具体使用SCL -90, 主要反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三, 是从客观和主观结合的综合健康变量进行评定, 即自评健康。具体来说, 日常活动能力量表 ( ADL) 的评定内容主要包括吃饭、穿衣服、洗澡、室内活动以及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几个方面。其中, 上述几项内容老年人均能够独立完成的设定为没有日常生活活动障碍的人员, 而将上述几项内容中有一项不能独立完成的老年人设定为有日常活动障碍人员, 最终形成二分ADL变量。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 SCL - 90) 对老年人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等9 个因子进行分析, 任何一项因子分≥3 分为有心理障碍。自评健康变量主要根据对老年人自身健康状况进行评定, 其中结果显示为很好、好则设定为健康状况好, 而结果显示为一般、不好、很不好则设定为健康状况差 ( 具体内容如下表1 所示) 。

1. 2. 2 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其二是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由于本研究的健康变量都是二分变量, 所以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分析方法主要为二元logistic统计模型, 并通过构建多个嵌套模型从三个指标上进行分析。

1. 3 统计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 1 城乡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比较

通过对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得知, 城市老年人SCL- 90 无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农村 ( p < 0. 01) , 农村老年人ADL无障碍比例高于城市老年人 ( p < 0. 05) ; 而城市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在自评健康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 详细数据如下表2 所示。

2. 2 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实施嵌套模型的多元化分析中, SCL - 90 为因变量, 先考察城乡变量在老年人心理健康上的差异, 再逐渐将社会人口、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等方面纳入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 中进行分析, 具体分析结果如下表3 所示。

通过对上述表3 可以得知, 城乡老年人的SCL - 90 变量从模型1 到模型4 都是显著的, 此数据表明在SCL - 90 健康状态上, 农村老年人不如城市老年人; 另外从表中的△LR值和显著情况可以看出, 每个模型新加入的变量对于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差异的解释都是有意义的, 婚姻、经济地位、经济来源、生病是由谁照顾等因素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最终分析可以得知, 自变量与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不同关系, 其中婚姻变量上差异较显著, 说明有配偶的老年人比没有配偶的老年人心理更健康。而年龄性别因素较不显著; 经济地位差的老年人心理障碍严重程度较高。经济来源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具体表现为, 经济来源为 “养老金或者工资”或 “家人”的老年人相比于其他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另外, 家庭支持情况也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与家人同住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不与家人同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而生病时得到配偶照顾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比其他人照顾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高。生病时不能到医院及时治疗的老年人比能够及时得到治疗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低, 但是没有显著差异。

3 讨论

3. 1 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实际差异

在城乡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多元化分析中, 随着逐步加入不同的自变量, 在上述模型中, 除模型2 有增加的趋势之外, 其他三个变量系统的绝对值都呈现逐渐减小的变化情况, 如模型1 中城乡变量为0. 28, 而通过逐渐将自变量增加后, 模型4 中的城乡变量系统则下降到为0. 214。此现象说明城乡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差异要比本研究观测的小, 这可能跟近年来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关。

3. 2 城乡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差异

城乡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的差异不显著, 可能是因为自评健康是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综合评定, 而城乡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刚好相反造成的。此外, 有研究表明,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老年人, 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增加不健康饮食的风险, 也会增加自我感觉健康状况不佳的感受。也就是说, 相比于城市, 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较低, 会导致农村老年人降低自己对健康状况的评价, 导致了城乡老年人的自评健康没有有显著差异。

3. 3 城乡老年人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不一致的可能原因

社会支持变量中的婚姻变量与家人同住和社会经济变量中的经济来源、经济地位等几个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较大。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水平较好可能是由于农村老年人的身体素质较好, 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可能由以下两个方面造成: 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较低, 社会支持会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人是否受到低收入或低教育程度的挑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教育程度都相对较低, 也就导致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次, 家庭和社会支持、相对良好的健康状况以及经济安全、和谐独立的生活方式的心理需要对主观幸福感和成功的老龄化至关重要。农村老年人经济地位较低会造成其主观幸福感的下降, 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3. 4 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各类影响因素, 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躯体健康, 因此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 改善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生命质量, 构建完善的社会与家庭支持系统对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深入发现, 婚姻变量上差异较显著, 说明有配偶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没有配偶的老年人。对老年人的经济来源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 经济来源因素对老年人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说明经济来源是 “养老金或者工资”或 “家人”的老年人相比于其他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心理障碍较轻。另外, 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得到家人、社会的支持能够明显降低老年人孤独感。从上述研究表明, 新时期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城乡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而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 应继续缩小城乡差距, 从医疗保健、社会会经济以及社会政策等方面彻底破除二元壁垒。与此同时, 国家应给予农村经济支持, 不断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 只有根据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 发展特色的农业, 不断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才能最大限度减轻老年人对经济的后顾之忧, 从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当然, 社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关爱工作除了加强外部支持外, 也需要关注老年人自身的积极资源。这一点, 在本研究纳入文献所关注的影响因素中严重缺乏, 这些研究都只关注个体自身之外的影响因素, 而忽略了老年人自身也是对其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的来源。有研究者通过对老年人采访后进行主题分析, 发现老年人存在的积极理念: 幸福在于满足、责任感、顺其自然和积极的自我平衡。因此, 可以通过帮助老年人识别潜在的积极的自我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3. 5 研究的不足

由于本研究只是对近20 年来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元分析, 并没有对近20 年来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以及特点进行分析, 另外对于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较为粗略, 没有具体细分。所以本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支持, 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4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 SCL - 90) 评定的无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 ( p < 0. 05) , 农村老年日常活动能力 ( ADL) 无障碍比例高于城市老年人 ( p < 0. 05) ; 而城市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在自评健康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 p > 005) ; 婚姻变量、经济来源以及与家人同住和经济地位等几个因素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较大。政府应当继续缩小城乡差距, 从医疗保健、社会经济以及社会政策等方面破除二元壁垒社会应加强对城乡老年人的心理关爱工作, 提供多种社会支持的同时, 也需要帮助老年人识别潜在的积极自我, 从而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栾文敬, 杨帆, 串红丽.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2012, (03) :75-83.

[2]Adhikari Ramesh, Jampaklay Aree, Chamratrithirong Aphichat.Impact of children's migration on health and health care-seeking behavior of elderly left behind[J].BMC Public Health, 2011, 11 (01) :143.

[3]邵南.浅谈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赡养[J].南平师专学报, 2006, 25 (01) :136-138.

[4]孟琛, 汤哲.北京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0, (04) .

近二十年来虚词的三个平面研究述评 篇10

1981年,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中首次运用了三个平面理论进行汉语语法研究, 从此三个平面语法分析理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并迅速发展起来。所谓“三个平面”是指现代汉语语法应该区分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进行多视角的研究。句法平面, 是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 也就是对句中词语与词语之间所构成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语义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 研究句中的词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语用层面是指对句子进行语用分析, 也就是分析句中的词语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也指出, 三个平面下的语义层面并非语义学的内容, 语用层面也非语用学的内容, 它们是与句法有关的语义和语用因素。那么, 各个层面研究的范围到底包括哪些, 究竟以何种标准来把握跟句法有关的语义、语用因素, 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定论。

另外, 胡裕树、范晓认为:句法层面上的句法因素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法研究所研究的对象, 比如主谓宾语、主谓结构、定心结构、动宾结构等;而语义层面上的语义因素有:动核结构、动词的“价”、名词的“格”、语义指向、歧义、词的语义特征、语义的选择限制;语用层面上的语用因素有:主题和述题、表达重心和焦点、语气和口气、评议、句型和句式的变化。从以上的陈述我们发现, 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句子以及句子中的实词成分上, 无论是句子结构还是动核结构、名词的“格”、动词的“价”、主题、述题等, 都是与句子以及实词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让人不禁感到疑惑, 作为汉语语法表达手段的虚词在三个平面理论下处于什么样的一个位置?我们都知道, 汉语的虚词本身无实际意义, 它在语句中起连接或附着作用、表示语法意义, 所以有人干脆把它称为“功能词”, 那么它本身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属于句法上的、语义上的还是语用上的?对于单纯的一个虚词来讲, 它是否也应该区分三个层面上的意义?对于某一类功能比较单一的虚词, 比如语气词, 它是否也有三个平面上的区分?三个平面理论对虚词研究带来的意义何在呢?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虚词进行研究应该从哪方面着手, 是分别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上进行研究, 还是综合起来研究?每个层面上的研究因素可以有哪些?具体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下面笔者就已经搜索到的有关虚词三个平面研究的论文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近二十年来, 前人运用三个平面理论进行汉语虚词研究的综述;

2.三个平面理论下, 虚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的定位;

3.三个平面理论下, 虚词研究的具体内容;

4.三个平面理论下, 虚词研究的具体方法;

5.三个平面对虚词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现状及论文综述

从所检索到的关于虚词的三个平面研究的论文上看, 这些论文呈现出实践型为重、理论型为轻的格局。也就是说, 运用理论进行具体研究的论文数量远远大于进行理论综合阐述的论文。

(一) “实践型论文”

所谓“实践型”是指具体探索虚词在三个平面上所具有的具体功能。笔者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1.按具体的研究对象分类

实践型的文章按照具体的研究对象可以将它们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句子层面上的虚词研究;二是词汇层面上虚词研究。

句子层面上的虚词研究是指:以某个虚词为标记的句式研究类的论文, 比如王亚凤的《从三维视角看“X都X了”》 (2008) 、梁永红的《连X也/都VP的三个平面分析》、贺菊玲的《论“一边A一边B”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 (2001) 。

词汇层面上的虚词研究包括三个小类: (1) 对某一种虚词类 (副词类、叹词类、介词类等) 的研究, 如史彩霞的《介词的添加与语序的变化》 (2004) 、杨德峰《时间副词作状语的全方位考察》 (2006) 。 (2) 单纯某一个虚词的研究。如邓根芹《副词“最”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 (2009) 、李茜《副词“并”的句法语用分析》。 (3) 汉语虚词与虚词之间的比较研究 (包括汉语与汉语虚词比较, 也包括汉语与外语的虚词比较) 。如曲殿宇《“已经”和“曾经”的比较研究》 (2007) 、代元东《从三个平面看“认为”“以为”的差异》 (2009) 、张家骅《“知道”与“认为”句法差异的语义、语用解释》 (2009) 、单韵鸣《副词“真”和“很”的用法比较》 (2004) 。汉外虚词比较, 如卢英顺《副词“只”和“only”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比较》 (1995) 、冯雪梅《汉语“也”与日语的“”》 (2009) 。

2.按分析方法分类

若是从分析方法上分, 运用三个平面理论进行虚词研究的论文还可以分为罗列型和解释型两类。

罗列型的论文是将虚词或虚词结构在句法、语义或语用上分别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罗列式的说明。比如崔明玉《三组持续类时间副词的多角度分析》 (2001) 。该文从语义、语用和语法 (也就是句法上) 三个平面上对三组持续类的时间副词:“一直”与“一向”“向来”与“从来”“老”与“总”进行了比较分析, 语义层面上研究其语义功能, 包括:持续特征、时量特征、起点和终点、动态事件与静态事件、完整性与非完整性、肯定句与否定句等语义特征 (文章中将其称为内部观察法) ;句法层面上研究其搭配功能, 包括:形容词、动词的类与搭配、与体标记、动量、时量和名量以及与其他时间副词的共现 (文章中将其称为外部观察法) ;语用层面上研究其感情色彩。

邓根芹《副词“最”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 (2009) , 该文全面分析了副词“最”在各个层面上的特征。句法上:句法位置、句法特征、句法限制;语义上:义级层、语义指向;语用上:对句类的选择、语气。

分析解释型的论文是综合三个层面起来进行的研究。它试图对虚词或虚词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解释性的分析说明。用此类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有:史彩霞的《介词的添加与语序的变化》 (2004) , 该文从句法层面上为着眼点, 分析介词的添加而引起的语序变化对句子所造成语义或语用上的影响。

杨德峰《时间副词作状语的全方位考察》 (2006) , 该文对62个做状语的时间副词进行了考察, 认为这些时间副词是出现在主语前还是出现在主语后受到了来自句法方面的限制, 比如主语和节律, 并分析了这些副词在前在后所带来的语用层面上的变化。该文不仅利用了三个平面理论, 还结合了标记理论进行分析。

单韵鸣《副词“真”和“很”的用法比较》 (2004) , 这篇论文具体分析了“真”和“很”在语义、语用上 (主要是语用上) 的区别而影响了它们表现在句法上的不同用法。比如, 为什么“很”可以用在“是……的”的格式里, 像“这个问题是很值得关注的”, 但“真”不行:像“﹡这个问题是真值得关注的”。这是因为“真”表示一种感叹的语气, 而“是……的”句式表示说话者的一种看法或态度等, 谓语对于主语来说一般起解释说明作用, “感叹语气”和“解释说明”是不相容的, 这是由于语用上的不同而造成的句法不同。

李茜《副词“并”的句法语用分析》, 该文首先从句法的角度分析, 得出“并”只能出现的否定副词或否定性动词之前而得出“并”与否定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个结论, 接着从语用的角度去详细分析了这个内在的联系:预设否定 (也就是对他人的言论、观点、常识、常理预设进行的反驳性否定) 。

(二) “理论型”论文

“理论型”论文是指对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汉语虚词进行研究进行理论性的探索或方法论上的指导。这类的论文并不多, 目前只找到范开泰《现代汉语虚词功能探新》 (2000) 和吴晓芳、张翼的《多视角的虚词研究——张斌虚词研究理论与实践》 (2008) 。

吴晓芳、张翼的《多视角的虚词研究——张斌虚词研究理论与实践》 (2008) 总结了张斌先生在虚词研究上的成就首先就在于他首创了三个平面视角。张斌先生认为虚词的作用应该分为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平面的区别。有些虚词可以改变句子结构中的语义关系, 有些虚词可以改变句法关系, 而有些虚词的作用主要在于语用功能, 对于同样一个虚词, 它的作用也可以有三个平面的区分。比如关联成分“的”的作用就有三个平面的区别, 首先在句法上, 它可以改变结构关系, 如“读书” (动宾关系) 和“读的书” (偏正关系) 。语义上, 它也可以改变语义关系, 如“孩子脾气” (描述关系) 与“孩子的脾气” (领属关系) 。同样它也可以表现语用上的变化, 如“新书”和“新的书”, 后者预设了“书有新旧之分”的语用选择。

《现代汉语虚词功能探新》一文中, 范开泰先生认为三个平面理论的介入, 使得汉语的虚词研究突破了传统上仅从句法研究的局限, 进入到一个新的局面。虚词表示语法意义, 但是这个语法意义不应局限于“句法意义”, 还应包括“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虚词作为一种“标记词”的形式存在, 它是汉语语法结构的句法功能、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的“标记词”。言下之意, 范先生认为:虚词研究不是一种孤立形式的研究, 而是一种联系状态下的研究。

范先生还认为:三个平面理论对虚词研究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包括实词与虚词的区分问题;虚词内部的归类问题;虚词所具有的具体功能问题都引发出了新的认识。

这两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三个平面理论对汉语虚词研究的作用和进行了开创性的示范。另外, 范开泰先生指出虚词是汉语语法结构的句法功能、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的“标记词”, 点明了在三个平面理论下, 虚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的定位。但是不足的是, 对具体操作问题上, 比如虚词在三个平面上的研究因素上, 还缺少详细的总结。

三、分析总结

(一) 虚词是汉语语法结构中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上功能的“标记词”

从前人对虚词所进行的三个平面理论研究的论文我们可以看到, 由于虚词本身的特殊性 (即没有实际意义, 本身表示语法意义) 使得它与句子句式研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首先, 虚词虽然本身不构成句法结构, 但它却可以附在其他词上表示某种句法结构, 比如“的”, “小王同学”和“小王的同学”, 因为“的”的有无使得它们首先在句法结构上不相同, “的”在这里联系着“小王”和“同学”, 表示一种偏正关系, 而“的”就是这个偏正关系的标记符号。在语义层面上, 这两个短语的语义也不相同。前者表示的是“小王本人”, 后者表示的是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与小王是同学关系。“的”在语义上表示的是一种所属关系。同样, “的”也有语用上的功能。总之, 虚词的三个平面意义并非虚词本身的意义, 而是指它们在句子中与其他词所构成的关系具有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区别。

(二) 运用三个平面理论进行虚词研究的方法有总结罗列型和分析解释型两类

总结罗列型的论文是将虚词或虚词结构在句法、语义或语用上分别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罗列式的说明。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大量的语料基础上, 从中归纳总结出某个虚词、两个或几个虚词间、某个虚词格式、句式分别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它重点在于全面了解所研究对象在各个层面上的特点, 而不太关注每个层面上的相互联系。这种方法常见于虚词与虚词间相互比较的论文当中, 特别是汉外的相似虚词间的比较, 它有利于虚词教学, 特别是对外汉语中的虚词教学。

分析解释型的论文重在综合三个层面进行整体的研究, 它试图对虚词或虚词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行解释性的分析说明。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虚词或虚词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点, 尤其是对其表现出来的个别特殊用法所造成的深层次原因的理解。比如句法表层上特殊的语序变化, 所引起的深层的语义变化或是外部语用功能上的变化。分析解释型是虚词三个平面研究论文中相对常见的分析方法, 适用于各种研究对象类型的论文中, 它在对汉语中的歧义问题以及某些特殊用法的分析上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野。

(三) 前人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虚词进行研究的角度或研究因素总结

句法层面上的句法因素有:虚词在结构或句子中的位置 (主语前还是主语后、动词前还是动词后等) 、句法限制 (虚词所连接的前后成分具有什么样的句法特征、与其他共现成分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节律的制约关系) 、虚词的添加或省略、虚词的句法功能 (所连接的句法结构关系, 如并列关系、偏正关系、转折关系等) ;语义层面上包括的因素有:语义功能阐述 (虚词在结构或句子中表现出的持续特征、时量特征、起点和终点、完整性与非完整性、肯定与否定意义等) 、语义关系制约 (虚词所连接的施事与受事之间、主事与客事之间、工具、时间、地点等之间的关系) 、虚词所引起的整个句子的语义指向;语用层面上包括:话题、表达重心、传信功能、焦点、预设、对句类的选择、感情色彩、语气与口气等。

(四) 三个平面理论对虚词带来的意义

把虚词的作用区分为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 突破了传统语法上仅从句法上研究虚词功能的限制, 全面的语义学和语用学成果运用到虚词的研究中来, 语义上如语义结构分析法, 语用上如预设分析, 上下文语境分析, 等等, 这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到虚词在各个层面的实质, 更能避免将不属于虚词本身的意义强加到虚词身上, 比如对副词“净”的分析, 《现代汉语八百词》将它分为三个义项:

1.光;只。例:~ (光;只) 顾着说话, 忘了时间了。

2.全;都。例:书架上~ (全;都) 是科技书刊。

3.总是;老是。例:这些天~ (总是;老是) 刮大风, 没一个好天。

分析上面的例子, 词典中所列出的“净”的三个对应的义项, 如果从语义的角度去分析, 我们发现“净”所联系的语义结构都具有“单一性和排他性”的特征, “净顾着说话”意思是说话者所进行的行为单一——只说话, “书架上净是科技书刊”意思是书架上的书类别单一——只有科技书刊, “这些天净刮大风”意思是这段时间里的气候单一——只刮风。所以, 词典中的三个义项实际上可以只归结为一个义项——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一性。我们还发现, 这种单一性并非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举个典型的例子:小王, 你别净喝酒, 多吃菜啊。说话人的言下之意, “小王”在饭桌上只喝酒, 不吃菜。但是从客观实际的角度上, 一个人在饭桌上是不大可能不吃菜、不吃饭的, 所以, “净”含有夸大事实和不满的情绪, 这属于语用的功能。

三个平面理论最新颖之处在于加上的语用层面上的研究, 这对汉语虚词来说, 有助于我们从传统的句法结构描写和义项说明这一静态层面上升到可以全面考察虚词语用功能的动态层面上来, 这无疑可以使得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虚词的用法。

参考文献

[1]胡裕树, 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1985 (2) .

[2]范晓, 胡裕树.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文, 1992 (4) .

[3]张斌, 范开泰, 张亚军.现代汉语语法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0.

[4]范开泰.现代汉语虚词功能探新[A].中国语文杂志社, 语法研究和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5]吴晓芳, 张翼.多视角的虚词研究——谈张斌虚词研究理论与实践[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上一篇:中国湿地下一篇:水力发电系统并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