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体系

2024-04-10

系统安全体系(精选8篇)

篇1:系统安全体系

系统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1. HSE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是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模式的简称,起源于以壳牌石油公司为代表的国际石油行业。HSE管理模式是一项关于企业内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审核的通用性管理模式,主要用于各种组织通过经常和规范化的管理活动实现健康、实例与环境管理的目标,目的在于指导组织建立和维护一个符合意义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再通过不断的评价、评审和体系审核活动,推动这个体系的有效运行,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HSE管理模式既是组织建立和维护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指南,又是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审核的规范及标准。

2.OHSMS的管理要素

在相关的OHSMS标准中,以及我国的尽管其内容表述存在着一定差异,但其核心内容都是体现着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管理体系的各个要素都围绕着管理方针与目标、管理过程与模式、危险源的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管理评审等展开。目前我国营家经贸委颁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2001年)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GB/T20028--2001)吸收了科学管理的精髓和国内外相关标准的长处。

0HSMS的基本思想是实现体系持续改进,通过周而复始的进行“计划、实施、监测、评审”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它要求组织在实施0HsMS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结合自身管理状况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事故、职业病及其他损失事件的目的。其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是企业或组织通过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运行,实行风险控制的开端。组织应遵守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为组织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实现良好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指明了基本行为准则。职业安全卫生目标旨在实现它的管理方案,是企业降低其职业安全卫生风险,实现职业安全卫生绩效持续改进的途径和保证。

明确企业或组织内部管理机构和成员的职业安全卫生职责,是组织成功运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根本保证。搞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需要组织内部全体人员具备充分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意识和能力需要适当的教育、培训和经历来获得及判定。组织保持与内部员工和相关方的职业安全卫生信息交流,是确保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实行必要的文件化及对文件进行控制,也是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对组织存在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除通过目标、管理方案进行持续改进外,还要通过文件化的运行控制程序或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来进行控制,以保证组织全面的风险控制和取得良好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

篇2:系统安全体系

剖析检察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体系2007-02-17 16:40:

53我国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从年起步至今,经历了由点及面,由弱渐强的发展阶段,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信息一体化网络。

随着检察机关信息网络建设的全面开展以及应用的逐步深入,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便显得更为迫在眉睫,对这项工作的丝毫懈怠都将会给未来检察机关的网络信息系统带来致命的危险。因此,加强检察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成为影响检察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检察信息网络建设的现状

按照高检院“”工程和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统一规划、统一技

术、统一规范、统一应用软件和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目前全国省市级检察机关的二级专线网络已经逐步进入应用阶段,市级院与省级院以及省级院与高检院之间的专线电话、视频会议和计算机数据传输的“三网合一”也基本能够实现,而且一些技术较为先进的地区也率先完成了三级专线网络的搭建。部分基层检察院的内部局域网络已经能够将检察业务、办公事务、综合业务和全面检索等应用系统运用于实际的检察工作中。同时,依靠较为成型的网络系统,并辅之以充足的数据库资源,保证了上下级院之间直接的视频、数据、语音的传输,并基本满足了与其他兄弟院之间进行广泛数据交换的互联要求。

目前在我国,检察机关已不同程度地将计算机作办公、办案的必要辅助工具,检察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之几年前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检察业务软件、网络办公软件以及其他的辅助处理软件也普遍地应用于日常的工作之中。

同时,相当一部分检察院已经开通了网站,并通过这一媒介,发布信息、收集反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网络工作平台。

二、流行在检察信息系统中的埃博拉网络不安全因素

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之所以称其为埃博拉,并非危言耸听。在当前的检察信息网络中,存在着种种高危的“致病”因素。

病毒入侵与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的入侵、感染与黑客的恶决击、破坏是影响当前检察信息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目前,全球发现的病毒数以万计,并以每天十种以上的速度增长,可以说每时每刻网络都在经受着新的病毒或其变种的冲击。而对于网络系统而言,黑客攻击较之病毒威胁则更加让人防不胜防。在网络立法十分匮乏、跟踪防范手段有限的今天,面对网络黑客针对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漏洞的频繁地、具有隐蔽性的攻击,我们所要承受的威胁往往是

毁灭性的。

网络硬件、软件方面存在的缺陷与漏洞。与银行、邮电等行业相比,目前,检察机关的局域网建设还存在首明显的差距。从硬件上讲,检察系统的网络产品尤其是关键部位的配套设施还相对较为落后,核心部件的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检察机关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在软件方面,由于网络的基础协议本身缺乏相应的安全机制,所以基与此存在的任何网络都无法摆脱不安全因素的困扰。而目前广泛运行在检察网络中的微软件操作系统更是破绽百出,再加之相当数量的办公软件与网络软件自身开发的局限性,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病毒,前的网络“风雨飘摇”一点也不为过。

使用人员的不良习惯与非法操作。客观的讲,目前检察机关的网络操作水平仍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网络使用者中普遍存在着操作不规范和软件盲目应用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检察网络用户对于网络存储介质的使用缺乏安全和保密

意识,对硬件的维护缺少必要的常识,带来涉密数据在存储与传递环节不必要的隐患。同时,由于操作熟练程度的原因,网络中的误操作率相对较高,系统宕机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给本地数据带来了一定的危险。

网络管理与相关制度的不足。网络信息系统三分靠建,七分靠管。严格的管理与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检察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手段。但是事实上,目前各级检察机关的信息系统并没有建立起较为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网络管理缺乏严格的标准,大多数检察机关仍采取较为粗犷的管理模式。

三、构想中的检察信息系统安全防范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要建立、健全检察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首先需要从检察机关信息安全性的要求出发,充分结合当前检察信息网络的建设现状,从整体上把握,重规划,抓落实。

第一,做好检察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评估与规划,为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检察机关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有别于其他应用网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于安全性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构造安全防范体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地了解自身网络可能会面临怎样的安全状况,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对譬如网络会受到那些攻击,网络系统内部的数据安全级别是何等级,网络遭遇突发性安全问题时应如何反应,局域网络内部的域应怎样设定,用户的权限应给予哪些控制等问题进行初步地认定和判断。通过进行安全评估,确定相应的安全建设规划。

第二,加强网络安全组织、管理的制度化建设,从制度的层面构造安全防范体系。

健全检察机关网络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将其上升到制度的层面,以制度化促进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安全管理的

制度化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明确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设置相应的领导机构。机构以院主管领导、办公室部门领导、网络管理人员、网络安全联络员组成,全面负责局域网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网络安全联络员由各科室选定,负责本部门网络应用过程中的信息上报和反馈工作。其次,要加快网络安全管理的规范性章程的制定,将网络管理的各项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具体来讲,要尽快形成信息系统重要场所、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例如服务器机房的管理制度;要尽快制定网络安全操作的管理制度,尤其是网络用户的软件使用与技术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同时,也要进一步研究网络遭遇突发事件时的安全策略,形成网络安全的应急保障制度,并针对网络安全责任事故进行制度化约束,追究责任人的主观过错。

第三,提高网络应用与管理的技术水平,弥补自身缺陷,减少外来风险。

在当前检察信息网络的安全威胁中,病毒及恶意攻击可能是其最主要的方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使网络用户对网络病毒及黑客攻击有必要的认识,并了解病毒感染的主要渠道,同时要加强网络应用的规范化培训,整体提高操作的技术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在网络管理中,对操作系统的漏洞应及时的安装安全补丁,并留意微软定期发布的安全公告,关闭操作系统中并不常用的默认端口,防止为恶意攻击留下“后门”。同时,对网络中的应用软件进行全面检查,尽量避免使用来历不明的盗版软件,将软件的选择导向正版化、网络化的轨道。

第四,加强应急策略下的物理安全、数据保护与日志管理,健全管理保障体系。

在信息安全的所有方面中,计算机的物理安全是最基本的问题。计算机的物理安全的保护中,除了要有必要的安

全防护设备外,更重要是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管理来保障安全。

篇3:安全策略系统体系结构

1 基于MA安全策略系统体系的提出

移动代理 (MA, Mobile Agent) 技术为获得这一目标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手段。与传统分布式客户—服务器模式 (如CORBA) 相比, 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自动化能力, 且由于其移动性、多样性和智能性, 可以解决当前安全策略管理中的许多固有问题[1,2]。这种对高级安全策略描述自动进行解释执行的智能性正是当前基于策略的网络安全管理所缺乏的。为此, 笔者在IETF和其他研究人员关于安全策略系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3], 提出了一个基于移动代理 (Mobile Agent, MA) 的安全策略系统体系结构, 它将移动代理技术和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技术结合在一起, 通过安全策略的动态、灵活、可扩展管理特性, 结合移动代理的可移动性、多样性和自动化能力, 为异质网络组件构成的分布式网络环境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商业工具和手段。

2 基于MA的安全策略系统体系结构

笔者提出的基于MA安全策略系统体系结构见图1。该体系结构的各个组件按照功能组织为层次结构, 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1) 表示层:提供图形化的用户接口, 作为用户指定、配置和管理安全策略的中央控制台。

2) 策略层:对用户定义的和来自其他安全域的安全策略进行顺序检查、去相关、冲突检测和策略调和, 并通过策略操纵模块与访问层的交互, 实现对安全策略数据库或目录库的存取和增删改等维护管理功能。

3) 访问层:屏蔽安全策略数据库的具体系统实现、物理存储结构以及存取访问方式, 为数据库的访问提供统一的操纵接口。

4) 存储层:安全策略数据库的具体物理实现, 是安全策略数据模型以关系、目录甚至部分策略元素以代码的形式存储。

5) 应用层:针对安全策略的具体应用领域, 提供与应用有关的决策服务。

6) 适配层:隐藏了各种具体策略执行设备 (PEP) 及其策略交换所使用的协议细节, 向上提供统一的安全策略服务访问接口。

7) 执行层:利用移动代理, 将安全策略的高级描述翻译解释为各种具体安全设备的实现级策略描述形式, 并根据这些策略执行安全保护功能。

3 安全策略的存储和访问

在安全策略系统中, 每个安全域必须有安全域策略库, 它维护关于本安全域的安全策略以及与安全策略有关的信息[4]。一个安全域策略数据库由本地策略数据库、缓冲策略数据库和安全域数据库3个逻辑数据库组成。

3.1 本地策略数据库

本地策略数据库由安全域主文件信息组成。主文件必须含有下面指定的信息:管理员;证书或预共享密钥ID;策略服务器;节点;网关;安全域和策略。

主文件中的策略在进入本地策略数据库之前必须经过有效的排序和去相关, 以及不影响执行的策略组织过程。

3.2 缓冲策略数据库

缓冲策略数据库包含的是本地安全策略与非本地安全策略经过策略协调后被合并的策略。非本地安全策略是使用安全策略交换协议学习到的。被合并的结果是策略必须被逻辑地与本地策略分开保存。这样, 被缓冲的策略数据就可以被用于回答以后关于相同策略信息的查询了。缓冲策略数据库中的每个策略项必须含有一个生存期。较长的生存期应该与较不可能变化的策略相关联, 而较短的生存期应该与很可能变化的策略相关联。

3.3 安全域数据库

安全策略数据库中最好还能够存储网络的拓扑模型, 这不仅利于安全管理员手工指定这些网络元素到相应的安全策略, 而且还是不同层次安全策略自动映射的前提基础。一个网络拓扑模型可以表示为一个五元组, 即G= (N, PE, LE, NC, EC) , 其中:N为所有网络节点的集合, PE为任意两个具有直接物理连接的网络节点之间的无向边的集合, LE为任意两个具有逻辑连结的网络节点之间的有向边的集合, NC是关于每个节点配置参数的集合, EC是关于所有逻辑连结向边配置参数的集合。这些信息不一定完全是手工配置的, 部分信息可以通过在交换设备或服务设备上安装感知器Sensor来自动获得。

在文章提出的体系结构中, 安全策略数据库属于存储层, 安全策略数据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主体通过访问层提供的统一数据库访问接口来访问策略库。访问层通过屏蔽策略库的物理实现和访问方式等技术细节, 把策略的逻辑表示和策略的物理存储分离开来, 使得一个厂商开发的策略库管理工具可以支持不同厂商开发的安全策略管理工具, 或者一个厂商开发的安全策略管理工具也可以使用不同厂商开发的策略库管理工具, 从而达到策略库管理工具和安全策略管理工具开发的独立性。这种设计思想也体现在了适配层中, 用于屏蔽关于各种PDP应用设备和PEP安全设备的具体实现技术细节, 达到相应系统开发的独立性, 并提供不同厂商产品之间的良好互操作性。

4 安全策略的编辑和管理

为大规模分布式网络指定安全策略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为了使安全策略的指定、编辑和管理简单化, 在表示层最好为用户提供图形接口, 并提供基于业务流的高级安全策略描述方法。另外, 应该支持网络管理员对各种安全策略组成元素根据它们的特征来进行分组, 不仅可以简化策略指定的过程, 极大地减少工作量, 而且还使得对于随网络环境变化而做出的策略修改造成的影响局部化。表示层还应该提供多种策略查询模式, 以利于用户从不同角度来了解安全策略的指定是否完备, 以及是否符合系统的安全需求。表示层不直接与安全策略数据库发生关系, 而是通过策略引擎中的策略库操纵模块对策略库进行存取操作。这一方面是由于策略的管理操作通常都要涉及策略引擎提供的检测功能, 另一方面也可以达到代码重用的目的, 不必为表示层、策略层和应用层分别编写重复的数据库操作代码。管理控制台是中心组件, 为了表达设备和服务模型的方便并保持与工业标准的兼容性, 管理控制台和策略引擎之间的交互最好采用XML编码。

5 安全策略的请求处理和分发

在体系结构中, 策略层为一个安全域的主机、子网和网络提供关于安全策略的发现、访问和处理所需要的机制。这种功能是通过各种关于不同安全应用的PDP来完成的, 在此以VPN PDP的功能进行描述。VPN PDP的功能是:一是处理来自安全设备或其他安全域的策略查询请求;二是处理来自其他安全域的策略查询应答;三是处理中央控制台的关于策略分发的控制命令。

VPN PDP可以处理来自安全设备或其他安全域的策略查询请求。在确定了查询请求的有效性后并做出应答。适配层负责协议的解析和打包, 以及通过安全机制和安全模型来保证策略请求者身份的真实性 (源发真实性) 和策略请求报文的完整性。

6 安全策略的解释和执行

安全策略最后在执行层被解释和执行。PEP可以通过外购和供应两种形式来获得执行安全功能所需的安全策略。

1) 外购模型:PEP在需要一个即时的策略决策时, 它向外部的策略服务器PDP发出策略请求, 并等待PDP根据策略请求做出决策, 然后进行应答。

2) 供应模型:PDP策略决策与PEP策略请求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PDP可以主动为PEP提供策略决策, 这通常是对外部事件 (如用户输入) 、PEP请求或任何两者组合做出的反应。PEP也可以在状态改变的情况下主动发送通告给PDP, 供应可整块 (如全部相关IPSec策略配置) 或部分 (如被更新的IPSec策略) 地进行。

7 结束语

移动代理机制通过自动适应网络元素的变化减少了PDP的复杂性, 减少了PDP和PEP之间的报文传递。此外, 它还通过实现条件监视服务的MA代码来引入关于新机制、新应用或与设备有关的策略;条件监视服务还可以被裁减拼装以实现复杂的策略条件。所有这些意味着可以作为被普遍应用的策略管理体系结构。

摘要:为快速并自动化地完成安全策略管理任务和服务, 笔者提出了一个基于移动代理的安全策略体系结构, 从安全策略的存储和访问、安全策略的编辑和管理、安全策略的检测和协调、安全策略的请求和分发、安全策略的执行和移动代理技术的应用几个方面对整体体系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网络,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安全策略,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Yang K, Galis A, Mota T, et al.A:Mobile Agent Security Facilities for Safe Configuration of IP Network.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curity in Mobile Multi-agent Systems (SEMAS) [J].Bologna, 2002 (7) :12.

[2]杨博, 杨鲲, 刘大有.面向网络管理的移动主体安全设施[J].软件学报, 2003, 14 (10) :1761-1767.

[3]秦超, 陈钟, 段云所.Chinese Wall策略及其在多级安全环境中的扩展[J].北京大学学报, 2002, 38 (3) :369-374.

篇4:网上银行系统安全体系浅析

摘要:网上银行系统是银行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的系统。为了能够安全地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必须在以下几个层面上采取不同的安全技术规范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如安全策略、物理安全、系统资源安全、应用系统安全、数据通信安全、运行安全、人员安全、安全评估于检查等。本文仅从系统层面对网上银行系统的安全防范体系做概要阐述。

关键词:网上银行安全计算机系统

0引言

网上银行系统是银行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的系统。为了能够安全地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必须在以下几个层面上采取不同的安全技术规范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如安全策略、物理安全、系统资源安全、应用系统安全、数据通信安全、运行安全、人员安全、安全评估于检查等。

1安全策略

安全策略就是要求银行高级管理层对网上银行业务的技术性风险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并针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特点,制定全面、综合、重点突出的系统即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在根据重要性、复杂性和敏感性等方面对系统进行分类、分层次的保护,以保证银行能集中精力管理关键部分。

2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是指有形的安全措施。主要针对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通信线路等关键设备及信息的安全防卫措施。例如,计算机房要安装电子门户控制系统,关键场所要安全监视器,关键设备之间要保证相互隔离,进入密钥保管房间要有多人控制等。

3系统资源安全

系统资源安全主要指构成系统的软硬件本身的安全系数。如软硬件的配置是否达到先进水平,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4应用系统安全

应用系统安全主要涉及对客户的身份认证和对交易的确认,这是网上银行业务运作的关键环节。网上银行业务突破了传统银行业务经营的概念,客户不用到银行柜台就可以操作,银行业务人员和客户之间也没有面对面的接触,这就要求银行必须有一套有效的系统确认客户的资格,保证客户和银行双方无法否认已发生的交易。

5数据通信安全

数据通信安全是网上银行业务和技术风险管理的核心部分。银行应适当地设计和配置不同的服务器和防火墙,采用合适的加密技术,在保证网上银行业务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确保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服务器包括网络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防火墙则包括外部防火墙和内部防火墙。为保证系统不受黑客侵入,银行应在网络服务器和互联网之间设置外部防火墙,在网络服务器和银行内部计算机系统之间设置内部防火墙。嘉勉技术主要包括密码算法和密钥长度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通过采用合适长度的密钥和密码算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系统传输的信息和系统存储的信息被破译,从而保证网上银行业务信息的安全。

6运行安全

运行安全主要是指银行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银行业务运行应急计划和业务连续性计划、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授权、保密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7人员安全

人员安全是指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否达到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的要求,具体包括人员审查、安全意识培养、人员培训等。

8安全评估和检查

安全评估与检查是网上银行业务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认的社会评估机构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评估;二是银行管理层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测试;三是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对网上银行业务及系统运作情况的检查。从系统层的角度,整个网上银行系统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部分是Internet接入区域;第二部分是对外提供服务的Web服务器,同时也放置了CA服务器;第三个部分是内网区域,含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对不同的安全级别的区域采用网关类的设备进行隔离,使用既能实现防火墙功能,又能实现IPS和病毒过滤的相关安全防护产品,实现网络层的隔离,应用层的攻击和病毒的隔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全面多位一体综合侦测防御体系。

在网银系统互联网接入的入口处,为了保证链路的可用性,一般采取双链路接入方式,通过两家不同的lSP提供互联网接入,在其中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仍然可以提供网上银行的交易服务。同时,作为提供认证服务的CA中心,也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连接的。CA认证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不属于网银系统的网络范畴,但客户对网银的验证和网银对客户的验证都是通过互联网连接CA中心实现的。在网银系统的Intemet接入路由器之后,部署安全网关(或防火墙)、负载均衡设备和WEB服务器。安全网关可根据需要也做双机热备处理。同时部署负载均衡设备,对访问网银系统的流量进行动态分配。负载均衡设备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可做SSL解密,因为SSL在解除非对称加密时会占用系统大量资源,因此在网银系统的设计中,SSL的解密一般放在负载均衡设备上处理,负载均衡设备专门对SSL解密过程做了硬件优化,因此在效率上能够得到保障。通过负载均衡设备后用户请求将进入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将部署网银门户网站的静态内容,如网银系统登陆入口、用户手册下载、驱动程序下载、工具软件下载、营销信息等网银相关内容,此外WEB服务器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向应用服务器转发通讯请求,对于需要和应用服务器交互的动态信息,如网银登陆、转账、实时查询等交易请求将通过部署在WEB服务器上的插件转发至应用服务器。

通过WEB服务器后,进入网银系统的主要应用部分,这部分将网银系统网站的应用分为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的三层结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均使用双机热备,数据库服务器还备有存储设备,存储网银系统的业务数据。网银系统只作业务数据接受和存储,真正的业务处理要发送到银行核心的业务处理网络或业务处理中心进行具体的业务操作。因此在网银系统的后端连接的是银行的综合业务网络。这一部分设置了防火墙和通信加密系统。防火墙限制了银行内部网络对网银系统的访问,并限制网银系统对银行内部业务系统的访问。网银系统发送给业务系统的数据,均需要经过加密设备的加密才能送出网银系统,进入银行综合业务网络。

整个系统中在不同区域部署的防火墙产品可以启用策略控制,只向外开放允许访问端口。比如说部署于对外Web服务器与In-ternet之间的防火墙产品上只开放由外向内的Http端口,部署于Web服务器与内部网之间的防火墙设置策略只允许Web服务器访问内部网,禁止其它服务和设备通过防火墙:在防火墙上启用网关级别的病毒过滤模块,对HTI-P,FTP,IMAP,POP3,SMTP,IM等协议传输的文件实现病毒过滤,该过滤体系能够有效地对所传输的文件进行检测,当发现病毒时予以阻断。病毒网关的部署,实现了对病毒的分区域管理,当一个地区爆发病毒时,会被有效地隔离在本地,而不至于传染到其他地区去,从而避免所有区域爆发病毒i在防火墙上开启IPS特征值类的阻断。根据所要保护的服务器和其提供的服务,开启相应的入侵检测和防御的功能。比如说针对某个Apache的服务器,我们推荐开启入侵检测的与Web相关Apache攻击特征值:此外防火墙的DoS防御能力能够有效地低挡synflood,udpflood等DoS攻击,能够在高攻击的背景下,保持正常的对网银服务器的访问针对整个网络的访问,启用病毒文件网关过滤体系对蠕虫病毒进行防护:通过入侵检测和防御设备(IDS)实现对利用系统的漏洞进行攻击行为的防御:通过设置审计日志设备来记录所有通过防火墙的数据通讯,用于网银涉及到的诉讼的法律证据。比如说,某人连接网银的服务器做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事务,可以通过审计日志设备上所记录下来的原始数据包作为法律证据。另外,审计日志设备可以有效地还原http、ftp、smtp、imap、pop3等协议通讯的内容,了解实际操作的过程,对于跟踪攻击和事后补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仁真,余素梅巴塞尔委员会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02,(03),

篇5:系统安全体系

1指挥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分析

1.1安全威胁

指挥信息系统是指将控制、情报、通信、监视、侦察、指挥等集中为一体的一种军事信息系统,主要特征是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及决策辅助、指挥、保密等,对部队战斗力及信息化作战力有着重要作用。在当前的信息化战争中,指挥信息系统经常面临病毒破坏、信息截获、网络渗透、电磁干扰等安全威胁,其主要攻击方式包括了计算机网络、信息链路、非授权访问、信息窃取、信息篡改、信息重放、物理攻击七个方面。

1.2安全需求

篇6:系统安全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信息化的程度在一直提高,世界各地以及各行各业都已应用网络和相关的信息技术,使全球化更加明显。但与此同时,由于多元化的网络,以及网络本身的技术性问题,给不法分子、网络电脑高手提供了破坏途径,他们使用病毒软件蓄意破坏网络安全,严重威胁到信息和网络的安全;而电力信息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和国家的安全。

1 网络与信息安全简介

1.1 网络与信息安全是什么。网络信息与安全简单来说就是指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网络中的所有数据因受到保护,没有破坏,严格保密。来说,大致由信息以及控制安全这两大部分构成。信息安全指的是在网络里的数据信息安全和数据信息的保护工作,通俗来说,就是指数据信息在网络系统中进行处理、传输、存储等过程时,信息没有被破坏,不会有更改,更不会被泄漏;并且外来的破坏不会扰乱网络与信息系统,让其受到保护,保证正常的工作。

1.2 OSI中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安全管理、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是OSI模型中的三大主要部分。安全管理定义的是安全技术是实施规则、方法和方式等;安全机制是指运用于安全服务的手段和技术等;安全功能和需求的抽象就是指安全服务。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重心在于安全策略,安全策略处于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点部分。安全管理简而言之就是通过非技术手段来保护系统的安全,具体来说是通过管理的体制、方式和方法等手段。(2)安全机制。认证机制、加密机制、访问控制机制、鉴别交换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数字签名、路由控制机制是安全机制的主要及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我国现在的外网认证MS60、CAMS的路由控制机制。(3)安全服务。安全保密服务有五种,具体如下: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密、数据完整性以及防抵赖。重点对防抵赖进行说明:防抵赖是指证实已经发生过的操作,从两个发面来说,一指确认基本信息是来自发送方,以防发送方不承认发送行为;二指确认接收方已经收到了该种信息,以防接收方不承认接受行为。

2 当今网络系统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2.1 当今网络的真实状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发展越发迅速,如今网络已经覆盖了世界上的每个行业,每个角落。网络的发展,大大地缩短了距离,给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的弊端也显现出来。

人们过分依赖网络技术,广泛地不加节制地使用网络,使得网络系统缺乏应对的安全机制,给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现如今,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问题已经变成全球范围内的技术问题,怎样才能控制电脑高手和病毒对网络不足的恶意行径,怎么做好预防,从而保护好全球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是全世界比需齐心协力解决的一个严重问题。

2.2 网络威胁的特点。网络系统的广泛应用,给当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物极必反,正是由于过于开放性的网络,给我们也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威胁。总结有以下几点:(1)非法访问。这是网络威胁的一个主要特点。非法访问是指在未经允许的条件下使用计算机资源和网络,而且对其进行违反规定的操作,甚至于进行违法操作。(2)泄露或丢失信息。网络信息在传送中被丢失和泄露,多体现于网络系统的内部工作人员无意或者有意的丢失或泄露,或者外部人员地非法获得信息的行为。(3)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被破坏。有的人为了谋取私利,通过一些非法手段,更改网络信息本身,使接收方收到不正确的信息,从而破坏了信息的传递。(4)拒绝服务攻击。简单地说就是使合法的网络用户不能通过。(5)截收。一种有很大隐蔽性的方法。通过一些非法手段推测出机密信息,或者直接截取有用的信息。(6)冒充。非法分子通过两种方式对网络产生威胁,第一种冒充网络控制,第二种冒充主机;通过这两种非法途径,给我们正常的网络生活带来极大威胁。(7)抵赖。信息发送者不承认有关该信息的相关行为。(8)系统的可用性被破坏。通过一些手段中断网络,让合法用户无法使用。(9)其他威胁。一些不恰当的操作,一些灾害等都可能对信息网络系统形成巨大的威胁。

3 建立安全网络体系

网络和信息的安全问题是现如今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虽然在发现网络威胁后我们采取了不少措施及应对方案,但要彻底的完全的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还需要进行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因为这并不是一些简单的手段就能成功解决的。既然是对网络和信息进行保护,我们就应该根据网络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针对不同的方面采用不一样的保护方法,形成一个有系统有结构的全方位保护。

具体有下面几个着手点:(1)系统安全;(2)网络安全;(3)物理安全。由于研究的具体方案,本文将着重讲解第三点――物理安全。

网络的物理安全的定义是一些突发的重大事故,例如火灾、水灾等发生的`条件下,或者说由于不恰当的操作以及计算机违法活动而导致的电力计算机网络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过程。因此,必须得确保电力计算机网络有关的各种物理安全。

有关物理安全的一般保护手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做好主要设备的保护工作。由于高辐射和磁鼓能向外泄露信号,因此应建造一个具有高效阻止信号外泄的屏蔽室,将主要设备放置在屏蔽室;这样能最大效率的 保障电力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2)控制传输的过程。电缆在传输信息时不能完全解决其对信息的辐射,现如今都是采取的光缆传输。这样的传输方式会大大降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辐射。(3)终端设备。电力计算机网络信息在发出、传输和接受时都会产生辐射,从而导致信息的泄露,在接收到信息的终端,同样应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减少辐射,使得整个信息传送尽可能的保存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网络和系统安全,我们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特征,从多方面着手,采取合理而且高效的解决及保障措施。

4 其他合理的有效措施

(1)安全意识的提高。主要是增强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自身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从法律和道德两个方面提高计算机使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控制自身利用计算机随意打开不明软件,也尽量使用安全系数较高的浏览器。(2)防火墙。就现如今的网络发展来看,防火墙还是维护计算机安全的不二选择。它尽可能的保障计算机的信息安全,阻止非用户随意改动或删除计算机信息。(3)更新软件。这个方法就像我们常说的抗体一样,长期使用同一种软件,会给电脑高手和病毒带来突破计算机防护的机会。(4)网络安全的投资。这是以全国为着手点,仅仅只是我们单个或集体用户需要注意这个问题是不够的,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宏观操作,也不具备如此庞大的资金支持,所以国家应当对网络安全这一块的资金利用加以重视,创建适合本国的高效的计算机网络保护系统。

5 结束语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给我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便利是有目共睹的,但网络是个双刃剑,合理的应用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产速度,但如果我们在使用他的同时没有做好安全保障工作,这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的防御工作,

篇7:系统安全体系

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通知

2007-10-9

各市国家税务局、省局培训中心、省局直属税务分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系统二期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工作安排的通知》(信便函[2006]1290号)和《国家税务总局信息中心关于进行税务系统二期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项目初验和试运行工作的通知》(信便函〔2007〕72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实现网络安全事件可管理、可审计和可预防,在首期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在全省国税系统统一部署二期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具体包括:安全审计系统、桌面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病毒集中预警系统。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部署系统:

(一)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内部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对计算机资产进行管理。

(二)安全审计系统:实现对网络安全的审计和对安全行为的审计。

(三)计算机病毒预警系统:监测全网的计算机病毒疫情。

二、实施范围和对象

(一)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全网部署,包括各市局、县区局、税务分局内网中的所有WINDOWS服务器和PC机。在各市局建立桌面安全管理服务器,县区局分配系统管理员帐号;市局负责管理本单位计算机,县区局负责管理本单位及下属税务分局计算机。

(二)安全审计系统:对市局重要服务器(WINDOWS、UNIX

系统)、核心交换机(具有固定IP地址)、路由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进行安全管理。

(三)计算机病毒预警系统:省局部署。

三、工作安排

桌面管理系统和安全审计系统的工程部署已于2007年3月25日初步完成,具体配置等工作安排如下:

(一)桌面管理系统

1.服务器和PC机注册

要求各单位要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WINDOWS服务器、PC机进

行桌面管理系统客户端中文实名制注册(例:张明明、王伟)。要求于2007年4月8日前完成80%以上客户端注册工作,待省局配发管理策略后要实现注册率达100%。由于下发管理策略后未注册机器会被阻断内网访问,因此各单位要作好以上注册工作。

2.防火墙配置修改

各市局需开放防火墙端口88、2388、2399、22105、8900、8901、22106。

3.策略应用

具体配置和实施时间另行通知。

4.关键网络设备进行“保护”设置

桌面管理系统本身可以识别交换机、路由器、UNIX服务器,并将其自动保护,但可能有以上部分设备的类型不能识别,在应用策略后会可能出现通信异常。需对以上设备进行“保护”配置。

(二)安全审计系统

1.服务器和网络、安全设备注册

要求对市局重要服务器(WINDOWS、UNIX系统)、路由器、核心交换机(有固定IP地址)、防火墙、入侵检测等设备进行配置,作到全面审计。

2.审计数据库维护

及时查看审计服务器数据库运行情况,作好数据备份及其

它维护工作。

3.务必于2007年4月8日前完成设备100%配置工作,各

单位要对本单位设备进行清查,作到完全配置。

四、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加强网络与信

息安全防护体系管理,务必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安排和系统部署,对于不能按照总局、省局要求,造成重大安全事件的,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二)全省部署和实施完成后,省局将进行二期网络与信息安

全防护体系建设的验收工作,并对首期和二期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省通报。

在实施和维护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向省局报告.联系人:张彦涛,电话0351-2387210。

篇8:系统安全体系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与医保系统的联网, 医院信息系统面向互联网的通道又增加了一个, 同时医院信息系统开发与部署中采用的技术与医保系统各不相同, 比如医院挂号系统采用Java程序语言开发, 医保系统采用C#程序语言开发;医学影像系统采用C/S体系架构, 医保系统采用B/S体系架构。因此, 这些系统集成在一起时, 由于采用的系统架构、开发语言、数据库等不同, 非常容易造成系统出现漏洞, 这些漏洞为黑客攻击系统、放置木马和病毒感染系统资源带来隐患, 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安全防御体系, 保证联网之后的系统能够安全可靠运行。

2 医院信息系统与医保系统联网潜在漏洞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与医保系统联网之后, 通过对这些系统进行观察和统计发现, 其存在的漏洞种类较多, 比如压缩文件漏洞、服务器拒绝漏洞、升级程序漏洞、RDP漏洞、系统架构漏洞等, 这些漏洞多是应用软件、异构操作系统集成时在逻辑上存在的错误或缺陷, 非常容易被不法之徒利用, 通过网络植入病毒或木马等攻击威胁, 进而可以感染和控制整个医院信息系统或医保系统, 窃取服务器中重要的患者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费用信息等, 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会破坏整个医院信息系统。

漏洞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不同的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集成时, 不同的设置将会造成各个系统产生冲突或不兼容现象, 这样就会造成系统降低防御配置, 比如此时系统就会产生服务器拒绝漏洞, 数据库服务器或Web服务器拒绝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 不利于系统加工和处理逻辑业务请求信息, 无法为用户提供反馈结果;升级程序漏洞是指系统在升级时, 由于这些系统采用的架构不同, 高级架构和低级架构存在不兼容现象, 因此某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和使用。

医院信息系统已经覆盖了挂号、诊断、治疗、住院和药房管理等多个方面, 医保系统也需要与这些系统进行集成, 访问这些系统的资源, 因此需要保证这些系统能够正常使用, 比如构建一个防御体系, 在产生漏洞时保护系统数据安全。

3 医院信息系统与医保系统联网安全体系构建

安全防御体系采用纵深化、层次化、主动式的原则, 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安全预警功能、安全保护功能、安全监测功能术、安全响应功能和系统恢复功能。

3.1 安全预警功能

安全预警功能是医院信息化系统和医保系统联网集成之后安全体系的一个非常关键技术, 安全预警功能可以采用K均值、支持向量机、关联规则、BP神经网络等大数据挖掘算法分析系统运行日志, 发现系统是否存在漏洞, 并且将这些漏洞进行类型划分, 比如压缩文件漏洞、系统升级漏洞、服务器拒绝漏洞等, 分析这些漏洞可能造成的损失或危害, 然后将相关的漏洞带来的危害报告给安全保护层次。安全预警功能是防御体系的第一道关口, 其可以实时地利用大数据挖掘算法发现系统中潜藏的漏洞, 这样就可以保证漏洞不被黑客、病毒或木马利用。

3.2 安全保护功能

安全保护功能是防御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安全预警将发现的漏洞及其类型、危害程度发送给该层之后, 安全保护功能就可以启动自身携带的杀毒工具、防火墙、访问控制列表、打补丁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多种防御工具, 利用这些工具将通过漏洞传输过来的病毒、木马全部杀灭干净, 同时也可以利用打补丁系统将每一个系统漏洞完善和堵塞上, 以防止攻击威胁侵入到医院信息系统或医保系统, 避免系统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 随着安全保护技术的改进和提升, 安全保护系统又逐渐引入了数字签名等技术, 因此安全保护可以将多种网络安全防御技术整合在一起, 实现网络病毒、木马查杀, 避免网络木马和病毒蔓延, 防止主动防御系统被攻击和感染, 扰乱主动防御系统正常使用。

3.3 安全监测功能

安全监测功能可以实时地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抓取联网后系统的所有数据包或流量包, 并且可以利用深度包过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分析包内的信息, 发现是否存在病毒或木马, 防止他们通过漏洞攻击系统。如果监测到这些威胁, 系统就可以及时地触发漏洞扫描软件, 能够实时地扫描系统中存在的漏洞, 及时打补丁, 防止系统遭受非法入侵。

3.4 安全响应功能

安全响应功能是指某些特别强大的病毒或木马利用漏洞攻入系统, 对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此时安全响应功能就可以触发保护软件, 比如360杀毒工具、木马查杀工具等, 及时地阻断病毒或木马在医院信息系统中传播, 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3.5 系统恢复功能

如果系统被病毒或木马全面侵入, 系统就可以启用恢复功能, 将其恢复到最近的一个正常状态。系统恢复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备份, 目前常用的备份技术包括在线备份、离线备份、增量备份、阶段备份等。

4 结束语

医院信息系统和医保系统联网之后, 安全防御体系是动态变化的, 其需要随着系统运行产生的漏洞而改进, 因此为了提高系统防御能力, 系统需要采用主动的防御理念, 构建一个完善的防御系统, 时刻采集系统运行日志发现的新漏洞或攻击威胁, 触发安全保护软件和漏洞补丁系统, 保护系统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力.异地医保与医院HIS信息系统接口设计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5 (13) :126-127.

[2]李婧, 张红, 李享, 等.医院与社区联网医保系统对接的探索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 2015 (02) :96-98.

[3]朱文娟.医保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 (HIS) 中的嵌套及其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 (11) :212-212.

上一篇:药妆面膜的宣传广告词下一篇:座谈会汇报材料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