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广播稿

2024-04-29

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广播稿(通用12篇)

篇1: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广播稿

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广播稿

2012年4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主题为:

接种疫苗,家庭有责

说起为宝宝接种疫苗,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也许并不为过。快乐的是,宝宝可以免受传染病带来的痛苦,甚至是残疾、死亡;痛的是,宝宝的小胳膊上反复出现的针眼,还有接种后发生接种反应、甚至不良反应的担忧。为保证儿童健康,家长应全面了解有关疫苗知识

关于孩子接种疫苗,家长会有许多疑惑;还有诸多值得注意的细节,被家长忽略了。现介绍相关小知识:

1、如何判断接种成功?

首先,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2周左右即可产生特异性免疫,一个月时最强。如果接种2周后孩子并未患上所预防的那种传染病,而且是在流行季节,就表明接种的效果较好。

其次,有些疫苗接种后会在全身及接种部位出现反应,并留下永久性的疤痕,如卡介苗会留下一个凹进去的小疤。如果出现上述反应,则为接种成功。最后,还可以通过测定血液中抗体增长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抗体达到较高的浓度,即为接种成功。不过,此种检查价格比较昂贵,故一般不予推荐。如果父母患有传染病,如乙肝等,需要明确孩子是否已经接种成功、具有保护力,就可以检测血中的抗体来确定。

2、疫苗接种后多久才能产生免疫力?

预防接种后,人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此为诱导期。时间的长短与生物制品的种类、接种次数、接种途径及孩子的身体状况有关。一般来说,初次接种后3—4周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再次接种则只需1周左右。

因此,预防某些有明显季节性的传染病时,最好在疾病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就开始接种;接种疫苗后3—4周内免疫力尚不够,家长不要掉以轻心,仍要当心孩子被感染。

3、接种疫苗前后注意哪些?

接种前要给孩子洗澡、换件干净衣服,对医生说明孩子的既往病史、过敏史和目前的健康状况。接种后应在医生或护士的监护下观察20分钟,确定无不良反应后才能离开。回家后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避免剧烈运动、进食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果出现轻微发热、精神不振等情况时,也不用太紧张,给孩子多喝开水,好好照料即可。

如果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可用干净毛巾热敷。接种后24小时内,不要给孩子洗澡,以免受凉以及注射部位感染等。给孩子喂过脊髓灰质炎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要喂奶。因为母乳中可能有抵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存在,易使糖丸失去活性,不能诱导免疫反应。

篇2: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广播稿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证免疫接种率,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每年的这一天,既是广大儿童的节日,也是广大免疫预防工作者的节日。今年是第26届,主题为:接种疫苗,家庭责任。

预控原则

1、把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

2、把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作为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责任到人,抓好、抓细、抓紧。

3、坚持预防为主,坚决果断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切断传染病的中间环节,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4、坚持晨检报告制和缺课原因追查制,及时准确掌握疫情。

预防措施

1、通过多种形式向幼儿及其家长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隔离预防措施。

2、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教育幼儿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流水洗水30秒);根据天气变化,要求幼儿适时增减衣服;教育幼儿不食过辣、过油食品,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通过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幼儿树立预防传染病的意识。每日保教人员要彻底打扫环境卫生,不留卫生死角。

3、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教育幼儿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认真开展春季、秋季“灭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和蟑螂等活动。

4、定期对园内通水沟、垃圾场、厕所等进行消毒。

5、开展坚持室内通风换气制,教室每天坚持开窗通风,在传染病高发季节用84毒液对教室地面、空气进行消毒。监控措施

1、建立幼儿晨检、午检、晚检制。各班保健人员每天要了解各班幼儿的身体情况。班主任要在晨会上询问幼儿身体情况,若在学生中发现水痘、腮腺炎、流感、乙脑、肺结核等应立即报告园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即发现一例立即报告,并隔离,越早越好)。

2、若在班级中发现幼儿不明原因病情异常增多,要立即报告园长,园长将异常情况在1小时内报告校长、县教育局学生保健站。

3、在传染病多发季节,幼儿园尽量不组织大型的幼儿集体活动。

4、园长和保健人员应时时监控疫情动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上报疫情。水痘、腮腺炎出现3例以上,要立即向县教育局学生保健站报告。

5、做好幼儿预防接种查验工作。每期初,园长和班主任要认真查验新入托幼儿的预防接种证(是否接种了水痘疫苗、麻风腮疫苗、乙脑疫苗、流感疫苗等)。

6、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幼儿园在严格管理食堂从业人员的基础上,加大对食品加工中的各个细节的监控,严格要求从业人员遵守饮食卫生操作规程。

应急处置措施

1、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缓报,不漏报、不瞒报。

2、对腮腺炎、水痘坚持对患者隔离21天,流感隔离一周,肺结核隔离治愈后方可入校。

3、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现场的食物、患者排泄物等要留样送检,并封存好现场,待专业人员前来处理。

篇3: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广播稿

1 沟通的原则

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服务, 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应在预防接种护理实践中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熟练掌握业务技术, 完善沟通技巧,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逐步提高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工作质量及护理水平。通过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护士的护理技巧, 充分体现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 提高工作质量及护理水平。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护士的护理技巧是提高护士职业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2 交流的特点

由于预防接种门诊的特殊性, 其交流不同于一般场合的交流, 它是以儿童为中心, 目的是给予情感关怀和提高儿童信任, 同时帮助儿童家长提高对接种疫苗的了解、认识, 有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交流时要面带微笑, 语言亲切友好, 用词准确, 富于同情心;要不失时机且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切实为儿童着想, 使其对医务工作者产生信赖感。

3 沟通的内容

沟通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 要培养对接种儿童的责任心, 只有本着对儿童高度负责的精神, 才能去努力学习, 刻苦钻研技术, 练就过硬的本领。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 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 这就要求我们护士要不断加强学习, 补充知识, 以提高护理技术, 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要学会电脑操作和英语等, 以便多渠道、快节奏地获取信息, 掌握先进的技术与理论, 并把这些技术与理论真正运用于临床, 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护士应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并应守时, 说话通情达理, 随叫随到, 工作认真负责, 使儿童及家长感到被关怀。

4 沟通的方式

4.1 语言沟通

儿童心理发育尚不完善, 对医务人员的语言特别敏感, 因此, 我们应以知识和理解去解开心结。工作中与儿童进行语言交流时要全神贯注, 注重应用语言技巧: (1) 礼貌性语言。回答儿童、儿童家长询问时语言要温和, 避免冷漠粗暴。 (2) 解释性语言。当儿童、儿童家长提出各种问题时, 应因人而异, 恰如其分地给予解释。 (3) 告知性语言。结合健康教育告知儿童家长有关疫苗使用的情况, 如: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使其主动配合预防接种。

4.2 非语言沟通

人的情感复杂, 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 工作中应运用形体语言———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与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 可以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在沟通中护士还可以借助手势、表情等帮助表达思想感情, 面带微笑, 能够给予儿童感染力, 减少恐惧感, 还能给儿童以镇静和安全感。

这两种形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缺一不可, 甚至有时非语言交流更是取得儿童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如果交流时不注意特点和形式, 将会产生交流障碍或不足。

5 体会

篇4:谈谈儿童的预防接种  

在初服预防药或初次接种后,家长应记住附表中的复服和复种时间,按时完成复服和复种程序,因为在初服、初种至复暇复种的间隔期内,正是疫苗在人体内的有效免疫期,超过这一时期,儿童对该种疾病的抵抗力就下降,极易患传染病,所以不可忽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打过一次预防针,就不需要再预防接种了,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应该进行全程免疫接种,还要强调多种免疫接种,因为一种疫苗只能预防一种疾病,表中规定的疫苗种类只有全部接种才能预防多种传染病。家长们不妨把表格记下来,按时对照,让孩子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在预防接种时如有特殊情况未种者,最好在当年补种;当年无法朴种的可在下一年补种。如果孩子正在发烧,患支气管哮喘、风疹块、湿疹,结核活动期,或有心、肝、肾病史等,应向医生说明,等疾病痊愈后15天再补种。若患有癫痫病或对药物过敏则不能接种。预防接种以后要让孩子好好休息,三天内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暂时不要洗澡。个别孩子会有轻微反应,如接种的局部疼痛、红肿、低热、不想玩、不想吃东西等,只要多喝些开水,对症处理一下就会好的。极个别孩子反应会重些,请医生及时治疗便可安然无恙。

篇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资料

一、儿童免费接种疫苗可预防12种病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国疫苗分为两大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应按规定接种;二类疫苗是自费并自愿接种的。目前通过接种免费疫苗可以预防12种疾病。

按照国家规定,孩子出生后1个月内,就要建立预防接种证,并要长期保存。给孩子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都要检查预防接种证。还有,一定要到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合格资质的接种单位去接种疫苗。

二、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和相对应的疫苗

疫苗可预防 疫苗种类 传染病

结核病卡介苗

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

甲型肝炎 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

百日咳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

白喉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破伤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脊髓灰质炎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麻疹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疹麻疹 腮腺炎联合疫苗

风疹 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腮腺炎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

三、如何看待接种反应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四、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麻疹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

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

段。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感染。我国广泛使用疫

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有麻疹病例暴发。

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初种

月龄为8月龄,复种为18—24月龄。2008年以后,我国开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替代麻疹单价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即一次接种可以预防

麻疹、风疹两种疾病。

五、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问题

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

无任何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灰质

炎,会导致肌肉麻痹,俗称“小儿麻痹症”。

儿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称小儿麻痹症糖丸),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满2、3、4月龄的儿童,各服糖丸一粒,一岁以内共服3次,满4岁再服一粒。

糖丸采用直接口/嚼服或溶于凉开水送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要喝热水及哺乳,以免降低疫苗活性。

目前,我国是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然有脊

灰流行,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国家仍然有

脊灰的暴发流行,发生输入性病例的危险始终存在,因此各个国家仍旧对适龄

儿童接种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六、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所致。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

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去叮

人,可以造成乙脑在人群中的传播。乙脑常见症状是发热、头疼、喷射性呕吐

等,病死率高达5%~35%,约30%的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

体瘫痪、痴呆等。

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2008年起,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乙脑疫苗。我国目前使

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2针,分别在8月龄和2周岁接种;灭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4针,分别在8月龄打2

针(间隔7~10天打第2针),2周岁、6周岁各接种1针。从非流行区到流行

区的人,也最好在来流行区前1个月完成接种。另外,除了接种乙脑疫苗,还

要积极灭蚊、防蚊,预防乙脑传播。

七、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

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

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

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

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

久。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次乙肝疫

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

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

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经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

早越好,同时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八、儿童预防接种证有何用途?

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接种疫苗的凭证,也是儿童入托、入学和成年后就业、出国的健康证件。1984年,卫生部、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联合下发《关于试行预

防接种证制度的通知》,要求儿童在办理入托、入学时,必须持符合规定、记

录完整的预防接种证;无证或未按规定接种者,必须进行补种,否则不准入

托、入学。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进一步明确了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主动给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是家长的义务,建立和管理儿童预防接种证是

法律赋予卫生和教育部门的职责。儿童家长和卫生、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共同配

合做好儿童预防接种证的建立工作。家长要在儿童出生1个月内,主动到当地

接种单位办理,每次带儿童接种时要携带预防接种证,并妥善保存;接种单位

要及时给新生儿、流动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做好接种记录。预防接种证一旦

丢失要及时补办和补种疫苗。教育部门在儿童入托、入学时要查验预防接种

证。无证或未按规定接种者,必须进行补种后,才能办理入托、入学手续。

九、宝宝出生后家做?

当您的宝宝出生后,若没有接种禁忌症,将在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首针

乙肝疫苗,同时产科将发给您一张《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

卡》(红联),您要凭此卡在1个月内携带儿童到居住所在地的接种门诊办理

接种手续,接种门诊将为您的宝宝建立接种卡片和发放《儿童预防接种证》。

以后,接种门诊将根据您提供的登记信息,按免疫程序预约儿童接种。

每次接种,务必带上《儿童预防接种证》,以便门诊打印接种信息,同时

不要折叠、揉损和丢失此证。接种证记录了儿童所有接种资料,宝宝须凭此证

办理入托、入园、入学手续;若要出国,对方国家则要您书面提供本国的预防

接种情况。

十、外来儿童如何接种疫苗?

外地来的7周岁以下儿童应在家长陪护下及时到居住地的接种门诊办理预

防接种手续。办理登记手续时,最好带上原籍卫生部门发的预防接种证;如果

无接种证,那么医院也会根据您提供的情况,确定适当的接种方案,为您的孩

子提供接种服务。办理接种证时,需要携带暂住证、儿童出生证明、新生儿乙

肝接种单到居住辖区内的医院办理。

十一、如何减少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发生?

一、打“预防针”之前,家长应主动向接种门诊的检查医生提供儿童近期

健康状况及既往免疫情况。

二、打“预防针”之后,家长应使自己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好好休息,不要跑跳过多。

(二)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抓。

(三)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四)多喝开水(除服脊灰糖丸外)。

十二、疫苗接种后有什么反应吗?

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使机体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的目的。但是,各种生物制品对于人体来

说,毕竟是一种异物,接种后机体在产生有益反应的同时,有时也会产生一系

列副反应。这些副反应大多无害,为一过性,2~3天可自行恢复。

多数情况下,一些人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或出现

硬结等炎症反应,我们称之为一般反应,也叫正常反应。这类反应往往不需处

理,一般 2~3天可自行恢复。

极个别人由于个体差异(如过敏体质者),接种某种或某些疫苗后可能发

生与一般反应性质及表现均不相同的反应,如无菌化脓、皮疹、颜面部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变态反应,我们称之为异常反应。这类反应症状有时可能很严

重,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无论一般反应或异常反应,在大规模的人群接种中客观上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十三、您的宝宝在什么时候不能接种疫苗?

假如您的宝宝出现了以下情况时,专家建议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1)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可引起严重反应。

(2)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症的病儿,也不宜预 防接种。

(3)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

(4)接种部位患有皮肤病时。

(5)正在感冒发烧的病儿不宜接种,以免加重病情。

(6)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孩子,不宜注

射乙脑和百白破预防针,以免引起抽风。

(7)有免疫缺陷的孩子,不能接种疫苗。

篇6: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方案

一、宣传主题

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消除疟疾、共享健康;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二、宣传活动时间

xxx年4月25日-30日。

三、总体要求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和群众参与的工作原则,将常规宣传和集中宣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积极扩展新媒体应用,有计划有重点地统筹开展“全国疟疾日”和“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工作。

四、宣传内容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围绕宣传主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宣传活动。可采用发放宣传单,电视广播、健康咨询等形式开展。针对性地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疟疾防治知识,尤其要加强对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增强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提高重点人群的自我防护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做好“全国疟疾日”和“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围绕主题和宣传内容,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宣传,努力提高“全国疟疾日”和“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覆盖面和宣传效果,使宣传活动深入学校、幼儿园、社区、建设工地和乡村等地。在普及和传播免疫规划和疟疾防治知识的同时,提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配合免疫规划工作的自觉性。

(二)县疾控中心、县医院及县维吾尔医医院分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于4月26日(北京时间11点)在农贸市场(托乎拉转盘)通过咨询、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板报、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系列宣传。

(三)各乡(镇)场卫生院利用巴扎天在人群密集的场所通过咨询、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板报、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全国疟疾日”和“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

(三)各单位要及时收集整理宣传活动资料,总结经验,提高卫生宣传和社会动员能力。

活动结束后,请各单位务必于xxx年5月5日前,将活动总结报县疾控中心疾控科。

联 系 人:吐xx

篇7: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总结

市疾控中心在单位门前举行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悬挂主题横幅,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设立咨询台,接受群众现场咨询。各接种门诊围绕宣传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动员群众共同参与,通过LED显示屏滚动字幕、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借助电视报道,充分利用互动话题、群众咨询热线等方式,广泛宣传接种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强调家庭有主动为孩子获得免疫的接种责任,动员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同时,使群众及时了解预防接种工作的最新动态,提高群众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正确认识、积极参与、理解支持国家预防接种工作的发展。

活动期间,全市共发放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单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多人次,制作宣传横幅20余条。

通过现场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大众及时接种疫苗的意识,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总结2

20xx年4月25日是全国第xx个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主题为“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根据今年的宣传主题要求,各社区于4月25日在辖区范围开展了“儿童预防接种日”系列宣传活动。

活动中,通过展板、宣传栏、布标、电子屏、网络、微信、移动信息平台等发布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宣传信息。主要宣传了实施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解答了儿童家长疑问,重点宣传了实施免疫规划的巨大成就,让居民认识到了预防接种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意义。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此次的宣传活动有“接种疫苗保障健康”、“接种疫苗,家长有责”、“让宝宝远离春季传染病”等10余种宣传资料。

在宣传中,家长们也踊跃地参与,向工作人员询问预防接种的知识,孩子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帮助家长们普及了防疫知识。

开展了“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知识讲座,医务人员对在场的家长耐心讲解与宣传有关预防接种知识和相关政策措施。

这次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使辖区家长进一步了解、支持免疫规划工作,提高了其积极、主动参与预防接种的意识,在更大程度上有效地防止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利于提高辖区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家庭及社会和谐。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总结3

四月二十五日是全国第xx个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宁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接种疫苗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号召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

宣传活动现场,宁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宣传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疫苗疾病预防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并为广大群众提供免疫咨询。

据了解,今年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是“预防接种、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宣传实施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增强了群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信心。同时,还向群众发放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单七百多张,儿童油画棒水笔和儿童水果香皂一百五十多份。

宁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免科科长常立民说:“我们开展这次宣传的目的呐,就是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到接种疫苗的防病作用、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相关政策。下一步,我们还会开展系列的宣传活动,开展好、督促好、落实好儿童常规免疫服务内容,创建市民满意的预防接种门诊活动,提高我们预防接种的服务质量,保障我们儿童健康权利。”

通过宣传活动,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新理念,增强自我预防意识,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积极性。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总结4

4月25日为第xx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依法预防接种,享受健康生活”。同日,预防接种宣传活动在位于石家庄长安区和平路与平安大街交口的荣景园小区广场举行。来自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及光华西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广场摆放宣传展牌30余块。

活动现场,河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陈xx同其他工作人员一道向小区居民讲解预防接种知识、接受群众的咨询,并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画、宣传册和纪念品等千余件。宣传期间,社区老年舞蹈队连续表演了一个多小时的舞蹈,宣传现场异常活跃。随后,在长安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带领下,省、市疾控中心领导和新闻媒体记者对光华西路社区卫生服务站接种门诊进行了参观。并对前来接种的儿童家长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并向他们讲解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和政策。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河北省通过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普及儿童免疫,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显著下降,乙脑、流脑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据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已连续24年未发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已降到1%以下。

目前,河北省已建立起覆盖城乡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实行城市日接种、农村周接种制度,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对预防接种服务的需求,确保每一名儿童都能获得及时免疫服务。全省共指定4910个接种单位,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冷链系统,覆盖各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省级每年安排免疫规划冷链系统更新装备经费,为各地免疫规划冷链系统更新补充冷库、冰箱、冷藏车或冷藏箱等冷链设备,保证了全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总结5

4月25日上午9:30,由禅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佛山市禅城区疾控中心、南庄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承办的“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在禅城区南庄吉利市场盛大开展。今天是我国第xx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为“依法预防接种,享受健康生活。

活动现场,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xx、禅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郑xx、禅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xx、禅城区疾控中心副书记、健康教育所所长陈xx、南庄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廖xx、禅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林xx、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院长李xx等领导均全程出席支持。

本次活动邀请了南海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小梅到场主持,活动开场主持人向现场群众简单介绍了国家免疫规划与疾控中心的工作职能,之后特别邀请了禅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超斌上台,向现场各位市民讲解免疫规划及儿童预防接种的问题,并针对前段时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事件进行详细解说,消除广大群众对疫苗安全方面的疑虑,增进市民对预防接种工作认知。

因此,今年的“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与以往相比独具特色的是,组委会特别设计了现场快问快答及《疫苗分类》《疫苗运送》等游戏环节,通过与儿童、幼儿园老师及家长互动交流,在增加愉快亲子活动之余,目的是让群众更简单的了解到预防接种知识与健康生活贴士。

在互动游戏之后现场依然人流不绝,市民纷纷通过现场义诊咨询、科普展板展示了解疫苗接种问题,还有流动疾病防控宣传车现场播放疾控中心宣传片,据现场群众反映,通俗易懂的知识讲解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和了解预防接种知识,获得现场群众与师生的充分喜爱与肯定。

篇8: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广播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本院2014~2015年实施预防接种管理后接待的预防接种患儿200例作为研究组,而2011~2012年未开展预防接种管理接待的200例预防接种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接种的疫苗主要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等。对照组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年龄(3.9±1.2)岁。研究组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1个月~6岁,平均年龄(3.7±1.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未实施加强预防接种管理,而研究组患儿则实施预防接种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疫苗质量管理:疫苗质量不仅是关系接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同时还直接影响患儿生命安全,故相关部门要严格管理疫苗质量。比如加强疫苗的抽样检查,要求疫苗接种部门定期抽样检查,确保疫苗质量与日期符合质量标准;同时要合理保存疫苗,确保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此外,应加强医护人员责任,促使其在各环节都能提高风险意识,确保接种安全与有效。在接种过程中严格做到三查七对尤为重要。(2)重视疫苗登记、发放:预防接种管理中,应充分做好接种患儿登记制度。因为不同地区均有人口流动较大的情况,使得预防接种登记工作难度较大,而登记制度会直接影响预防接种成功率与覆盖率,为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疫苗登记及发放。建议相关部门进行普查,及时登记未登记的患儿,并修正登记差错的患儿[2]。此外,登记完成后,应及时根据登记情况合理发放疫苗,减少存放时间过长及坚决杜绝过期疫苗等,提高接种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3)加大预防接种宣教:为了提高预防接种覆盖率,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宣教,提高家属对预防接种的认知度,使其知晓预防接种的目的、重要性。可采取电视、广播以及设置咨询台、张贴宣传语等形式宣教。通过该类方式,不仅提高家属对接种的认识,同时可提高接种成功率与覆盖率。宣教过程中,针对家属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答,及时消除顾虑。(4)重视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及相关部门配合:预防接种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会对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必须加强他们的培训,尤其要讲解合理与科学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培养其责任心与敬业心,培训完毕还要进行考核[3]。同时,卫生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及计生部门之间要做好配合,确保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完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预防接种成功率与家属满意率,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儿接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家属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较,aP<0.05

3 小结

患儿处在发育阶段,任何疾病都可能影响其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4],为此需加强重视。预防接种是减少患儿疾病发生最为主要的手段,尽管国家法律已经明确提出预防接种是患儿应有的权利,但从前几年接种效果来看,并不满意。本院近几年加强预防接种管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接种成功率高达100.00%,对照组则为87.50%,同时研究组家属满意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85.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预防接种成为当前我国控制与预防传染病最为主要的措施,但其工作量大、程序繁琐,加上持续时间长,需要环环相扣等,若不加强预防接种管理,难以保障接种成功率[5]。为此,近几年本院逐渐将预防接种管理应用在实际中,对比分析开展后与未开展期间的接种成功率与满意率来看,开展预防接种管理可明显提高患儿接种成功率与家属满意率,效果比较良好,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高月平,郭惜珍.患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评价.中国妇幼保健,2014,29(5):731-733.

[2]王芳.规范化护理管理在患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249-1251.

[3]盘春海.浅谈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患儿预防接种成功率的影响.当代医药论丛,2014,14(12):205-206.

[4]辛翠云.患儿预防接种中的综合管理.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9(z1):146.

篇9: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广播稿

【关键词】 儿童预防接种;安全;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173-02

预防接种是将人工培育并经处理的病毒、病菌(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从而获得特异性免疫,起到对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1]。儿童免疫能力弱,接受预防接种对保障其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但儿童年龄小,接种时配合度差,往往影响顺利进行。故为提高接种的安全性与成功率,笔者将322例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322例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接种疫苗种类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及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将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61例,男85例,女76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年龄(2.47±0.83)岁;对照组161例,男86例,女75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年龄(2.48±0.81)岁。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预防接种护理,了解儿童身体情况,向家长简单讲解接种步骤及注意事项,接种后观察儿童反应等。观察组则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具体如下。

1.2.1 健康教育 接种前对家长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告知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提高家长的重视度与自觉性;设立咨询处,详细讲解接种疫苗的适应症、注意事项等,并解答家长疑问;防止不良反应与处理措施卡片,操作护士一份,家长一份,并讲解卡片内容。

1.2.2 心理护理 主动和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对其恐惧、不安情绪进行安抚,并积极鼓励;营造温馨的环境与氛围,保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维持候诊室安静,墙壁以儿童感兴趣的海报、字画等进行装饰;取得家长配合,对过分紧张儿童提前予以安抚。

1.2.3 注意饮食 提前告知父母,避免儿童于饥饿状态下进行接种,同时勿给儿童食用刺激性和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防止接种时发生不良反应。

1.2.4 环境卫生与无菌操作 接种室以84消毒液消毒(包括墙面、地板、桌面、椅子等),疫苗接种方每日消毒;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与手卫生制度。

1.2.5 疫苗与信息检查、核对 实行双人核对制度,仔细了解儿童近期健康情况,对有心肝肾疾病、活动性结核及过敏性疾病者不予接种,并向家长说明原因;严格检查药品,包括名称、有效期限、药瓶是否有裂痕、药液有无变色、混浊、异物凝块等现象,并按规定方法充分溶解、稀释、摇匀后方予使用。

1.2.6 减轻疼痛 帮儿童摆放舒适体位,以斜卧位或环抱坐位为宜;动作需轻柔,控制好进针、注射及拔针速度;针对对年龄稍大者,护理人员可以讲故事、聊天等形式分散其注意力,年龄较小者则可用玩具吸引其注意力,并轻轻抚触背部,缓解紧张感;对因紧张、饥饿或疲劳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者,可放低其头部,使其仰卧。

1.2.7 观察反应,离院指导 接种完成后,嘱家长带儿童静坐休息20min,期间若出现不良反应则予及时处理,离院前对家长进行注意事项指导,儿童接种后2d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皮肤清洁、干燥,瘙痒时避免用手抓挠,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配合率、家长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配合度:儿童接种时较放松、不乱动、顺利接种为配合,反之为不配合;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总分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0分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分析 以统计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儿童配合率、家长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 观察组儿童配合率、家长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0.68%、95.65%、98.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率 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11%、8.7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家长满意度 护理后,两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与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预防接种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基本国策之一,对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起到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作用[3]。然而,部分家长因对疫苗接种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对接种后不良反应和危险因素存在错误理解[4],同时某些不良案例的发生使得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安全性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其对接种的认可度。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操作,提高技术水平,还应加强安全预防接种护理,从而提高接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预防接种的健康、安全教育是实现预防工作的重要措施[5],通过设置咨询处、一对一讲解及发放知识卡片可对家长进行基本知识宣教,提高其对预防接种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充分领悟其重要性,建立安全感与信任感,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并可在出现不良反应时予适当干预,不会慌乱[6];儿童接触陌生环境时多会出现恐惧、紧张心理,导致肌肉紧张与哭闹,为此,本院创造了温馨的接种环境,转移儿童注意力,使其感到放松舒适,且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儿童进行语言、肢体沟通,建立友好关系,接种过程中也通过正确摆放体位、针对性安抚措施等消除其恐惧心理,有效提高儿童的配合度,减少断针等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7];疫苗质量是安全预防接种的关键因素之一[8],其涉及保存、领取及核对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疫苗仔细检查核对,现配现用,保证安全性,同时,接种环境的无菌、卫生也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细节护理,对儿童接种前后饮食方面加以提醒,指导离院后注意事项,减少感染等的发生,使家长能及时、正确的应对相应情况[9]。通过以上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儿童配合率、家长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0.68%、95.65%、98.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的8.70%降低至3.11%,同时,该护理方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提升。此结果与赵亚丽等[10]的研究结论一致,有效体现了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有效提高儿童配合度和疫苗接种率,降低不良反应,增加安全性,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晁慧.社区小儿预防接种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77-78.

[2]程曼君,连庆华.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1503-1504.

[3]肖静,许建军,杨梅,等.南通市儿童计划免疫基础免疫合格率综合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11):970-973.

[4]曹巧林,雷永革,魏妮萍.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9):3289-3290.

[5]隋凤湖,张艳玲,李振玲,等.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098-2100.

[6]吴锦珍,庄丽凰,周丽卿.预防接种纠纷常见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32.

[7]徐菊英,杨玉英,徐淑英,等.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5):424-425.

[8]江明.预防接种门诊感染控制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970.

[9]黄息凤.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910-1911.

[10]赵亚丽,陶慧,许婷,等.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7):2047-2049.

篇10: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总结

免疫规划是指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有计划地对儿童进行疫苗接种,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以至最终消灭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的目的。接种疫苗,是每个孩子的权利,也是儿童健康和家庭幸福的保障。

为了提高我县的免疫规划工作,使每位儿童都及时接受疫苗免疫接种,4月25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近6名医务人员在我县古井商城广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内容包括:预防接种知识图文展、计免专家现场咨询、免疫接种知识,免费为市民发放宣传材料等。在现场,许多带着孩子的家长都纷纷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有的群众在详细地阅读宣传资料、这都表明了群众对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的需求和防治疾病的愿望。

为了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影响,及时报道我县儿童预防接种防治工作动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报道。

篇11: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广播稿

(一)[工作背景]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以后每年全国都在这天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参加与计划免疫工作有关的宣传活动,对推动我国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起到很大作用。今年是全国第26个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日的主题是“接种疫苗,家庭有责”。

我区的儿童计划免疫开始于1978年,2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支持下,通过广大卫生人员的努力,我区儿童国家免疫规划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种率分别于1988年、1990年、1995年实现了以乡为单位达到85%的目标,建立了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屏障。过去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存的白喉、百日咳、麻疹等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我区现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基本控制了麻疹的流行,百日咳、破伤风的发病很少见,已无白喉病例。

2005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定了我国国家规划疫苗实施免费接种政策。按国家免疫程序,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全程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所有疫苗。条例规定在儿童出生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儿童入托、入学时,学校应当查验接种证,发现漏种儿童督促其监护人带孩子到预防接种单位进行补种。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2008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全省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范围,是在现行四种疫苗的基础上增加到13 种,分别为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钩体等13种疾病。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免费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这也充分说明疫苗接种在保护健康上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广大市民要积极参与国家免疫规划,把“疫苗接种”作为一种“健康投资”,真正做到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我区将以全国4.25预防接种宣传日为契机,加大对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知识的宣教力度,开展多种宣传活动,提高百姓接受免疫预防接种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毕节市七星关区疾控中心宣2012年4月25日

七星关区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

(二)[国家免费政策]

一、疫苗分为哪几类?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据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以及接种费用由政府承担,预防接种单位按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这些疫苗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任何费用。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二、现阶段我区第一类疫苗包括哪些?预防哪些传染病?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我市第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共13种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钩体等13种疾病。

三、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有哪些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到当地的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卫生局认可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四、流动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哪些权利?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同样权利,包括办理预防接种证、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等服务,目前大部分流动人口存在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较差等问题,接种单位很难对人数日益庞大的流动儿童实施及时的预防接种,流动儿童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儿童,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病不断升高。这些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的突出问题。

毕节市七星关区疾控中心宣

2012年4月25日

七星关区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

(三)[接种副反应知识宣传]

1、如何看待接种反应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2、下列情况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简称受种方)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3、什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常见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有哪些?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异常也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其发生率极低,但反应相对较重,需要临床处臵。90%以上的异常反应均为过敏反应,包括局部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此外还有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等,比较少见有多发性神经炎、臂丛神经炎、脑炎和脑膜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等,接种卡介苗后的异常反应有淋巴结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绝大多数异常反应经过临床治疗后不留永久性损害。

4、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还是否继续接种?

国家规划疫苗需连续多次接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糖丸等,如出现单纯的局部反应或低热,则不必改变免疫程序。如果引起严重反应,则不继续接种。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休克、高热、过敏反应、血清病等应停止以后预防接种。

5、有免疫损害者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凡患有白血病、全身恶性肿瘤或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婴幼儿或成人,感染传染病后造成严重后果,应按免疫程序接种灭活疫苗。有免疫损害者不能接种活疫苗。

6、孩子接种后要注意什么?

孩子打过防疫站以后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有时小孩会发生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开水,很快会恢复,如果体温过高,可服些退烧计。接种后24-48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发生红、肿、热、痛等局部反应。有时注射部位附近的淋巴结也可能肿大。如局部反应重时,可用干净毛巾热敷,如反应加重,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毕节市七星关区疾控中心宣

2012年4月25日

七星关区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

(四)[预防接种知识宣传]

1、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麻疹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感染。我国广泛使用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有麻疹病例暴发。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初种月龄为8月龄,复种为18—24月龄。2008年以后,我国开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替代麻疹单价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即一次接种可以预防麻疹、风疹两种疾病。

2、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问题

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灰质炎,会导致肌肉麻痹,俗称“小儿麻痹症”。

儿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称小儿麻痹症糖丸),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满2、3、4月龄的儿童,各服糖丸一粒,一岁以内共服3次,满4岁再服一粒。糖丸采用直接口/嚼服或溶于凉开水送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要喝热水及哺乳,以免降低疫苗活性。

目前,我国是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然有脊灰流行,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国家仍然有脊灰的暴发流行,发生输入性病例的危险始终存在,因此各个国家仍旧对适龄儿童接种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3、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所致。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脑在人群中的传播。乙脑常见症状是发热、头疼、喷射性呕吐等,病死率高达5%~35%,约30%的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痴呆等。

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2008年起,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乙脑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2针,分别在8月龄和2周岁接种;灭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4针,分别在8月龄打2针(间隔7~10天打第2针),2周岁、6周岁各接种1针。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人,也最好在来流行区前1个月完成接种。另外,除了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积极灭蚊、防蚊,预防乙脑传播。

4、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

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经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毕节市七星关区疾控中心宣

2012年4月25日

七星关区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

(五)[接种疫苗家庭有责]

篇12: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广播稿

1、“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活动目录----------1----2

2、“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活动上级通知-----3----10

3、“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活动湖北口卫生院活动实施方案----------11---12

4、“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活动湖北口卫生院公共卫生科通知--------13---14

5、湖北口回族乡“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活动参加人员签到表--------15---16

6、湖北口回族乡“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内容----------------17---30

7、湖北口回族乡“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活动照片----------------31---32

8、湖北口回族乡“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33---34

0

关于做好2014年免疫规划宣传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场、区)卫生院,县直医疗卫生单位:

2014年4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以下简称“预防接种日”),7月28日为“世界肝炎日”。为普及预防接种科学知识,提高群众预防接种参与意识,营造有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2014年免疫规划宣传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将做好2014年免疫规划宣传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免疫规划宣传工作是传播免疫规划知识、宣传免疫规划方针政策、宣传免疫规划取得成绩的重要手段。各单位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和群众参与的工作原则,将常规宣传和集中宣传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积极扩展新媒体应用,有计划有重点地统筹开展免疫规划宣传工作。提早安排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和7月28日“世界肝炎日”的宣传工作,精心策划,制定本地宣传工作方案。要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整合资源,扩宽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围绕保持高质量、高水平接种率目标,大力宣传免疫规划工作政策和取得的成就,正确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提振公众信心,确保宣传工作获得实效。扩大正面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有益于免疫规划工作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突出重点,形式多样

各单位要以保护儿童健康为核心,以传播健康知识和倡导健康理念为重点,结合全省消除麻疹、维持无脊灰等重点工作,结合2013年“乙肝疫苗事件”对公众接种疫苗信任度的负面影响。要发挥单位网站主渠道作用,拓展网络服务优势,公布预防接种单位地址、服务时间、咨询电话等便民服务,优化服务质量。利用本地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制作一批能够深入人心、易于传播的宣传材料,提高宣传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公众对接种疫苗的公信力。

做好专业人员培训工作。要积极开展预防接种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风险评估,媒体沟通能力,强化开展日常宣传、健康传播和人际沟通技能。确定并培养预防接种科普专家,通俗解读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和国家政策,提高宣传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

各单位可利用爱国卫生宣传月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短信、微博、公交视频等媒体作用,开展预防接种科普知识传播。通过公益广告、专题节目、专家讲座、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和预防保健能力。在农村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城乡结合部等预防接种工作薄弱地区,充分发挥预防接种单位的宣传作用,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提高群众主动参与预防接种工作的意识。

三、做好舆情监测,正确引导舆论

各单位要树立开门搞宣传、联合搞宣传的理念,积极主动和本地主要媒体沟通,广泛听取群众和基层专业人员的意见建议。引导媒体正确认识,客观报道。要做好舆情监测和引导工作,指派专人负责预防接种宣传效果评估和日常舆情的动态监测工作,及早发现和研判不良舆情,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四、认真总结,做好资料的收集和上报

宣传活动结束后,请各单位认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总结本地开展宣传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形成书面总结,于宣传活动结束后一周内县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联系人:王有娥电子邮箱:297781930@qq.com 电话:6106829 附件:2014年免疫规划宣传工作方案

2014年免疫规划宣传工作方案

一、宣传主题

接种疫苗 保障健康。

二、宣传口号

(一)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二)接种疫苗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最安全、最有效、最 经济的方法;

(三)让每一名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四)预防接种,为儿童筑起健康的起跑线;

(五)预防接种,享受健康。

三、宣传内容

(一)宣传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如传染病的传播、危害及 预防,疫苗相关知识,接种疫苗的好处及注意事项等,告知公 众接种疫苗是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传染病措施,但 少数孩子也会出现不良反应。

(二)宣传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政策;目前扩大国家免 疫规划免费为适龄人群接种11种疫苗,预防12种疾病。按照 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接种二类疫苗。

(三)宣传接种疫苗取得的成绩:通过多年实施免疫规划,我县疫苗可控传染病大幅下降,我国已经消灭天花,保持无脊灰等。正确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提振公众对接种疫苗的信心。

(四)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各单位要大力宣传长期扎根基层、工作兢兢业业,为当地免疫规划工作做出成绩和贡献的预防接种工作者,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四、宣传方式

(一)预防接种单位开展宣传。预防接种单位是传播预防 接种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阵地。各预防接种单位要充分利用 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的机会,宣传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方针 政策,以提高家长主动带适龄儿童接种疫苗的依从性。各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要求,在4月和 7月分别开办一期免疫规划专栏,预防接种单位内要存放预防接种的相关宣传材料。

(二)媒体宣传。各单位要结合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和7月28日“世界肝炎曰”,在主要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上开展集中宣传。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播放、专家访谈,宣传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相关政策,宣传我县多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取得的成绩等。

(三)网站宣传。县直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官方网站开展宣传,公开公布各预防接种单位的地址、服务时间、咨询电话等便民信息,优化服务质量。

(四)繁华地段设点宣传。在城乡繁华地段设点,宣传扩 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相关政策,传染病防治知识,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录音录像,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五)其它方式开展宣传。利用张贴画、固定标语、挂宣 传横幅、制作和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开展宣传。通过召开座谈 会的方式,与本地主要媒体进行主动沟通,宣传预防接种工作 的重要性、必要性,通过本地媒体普及预防接种及异常反应相 关知识,引导媒体及群众正确认识,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 参与。

湖北口回族乡卫生院“4.25全国预防接种日”

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2014年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保障健康”。为宣传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意义,根据上级相关部门安排,卫生院决定于2014年4月25日开展宣传活动。为切实做好我乡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工作,特制定此计划。

一、目的

借着宣传日的契机,围绕宣传主题,结合现阶段防病工作的实际,大力宣传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政策和免疫规划针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相关知识,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民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国家免疫规划的良好氛围。

二、宣传内容

1、国家免疫规划政策。

2、接种疫苗在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中的作用。

3、国家免疫规划所使用的疫苗种类、程序等。

4、接种方式及地点。

5、接种证的作用。

三、活动名称

湖北口回族乡2014年“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

四、承办单位:湖北口回族乡卫生院

五、活动时间:2014年4月25日

六、活动主题: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七、活动形式

围绕活动主题,宣传预防接种知识。

1、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发放宣传单

3、在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公设立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咨询点。接种门诊相关人员对每位来接种疫苗的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预防接种知识;

八、组织实施

本次活动由湖北口回族乡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负责组织实施。

湖北口回族乡卫生院 2014年4月20日

通 知

2014年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保障健康”。为宣传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意义,根据上级相关部门安排,卫生院决定于2014年4月25日开展宣传活动。通知如下:

时间:2014年4月25日上午9:00—12:00 地点:湖北口回族乡卫生院

活动主题:“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主讲人:卫生院公共卫生科人员 参加人员:湖北口回族乡居民

湖北口回族乡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2014年4月20日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

(一)[工作背景]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以后每年全国都在这天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参加与计划免疫工作有关的宣传活动,对推动我国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起到很大作用。今年是全国第24个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日的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

我市的儿童计划免疫开始于1978年,2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支持下,通过广大卫生人员的努力,我市儿童国家免疫规划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种率分别于1988年、1990年、1995年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达到85%的目标,建立了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屏障。过去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存的白喉、百日咳、麻疹等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我市自1992年报告最后一例临床确诊脊髓灰质炎病例以来,已连续15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基本控制了麻疹的流行,百日咳、破伤风的发病很少见,1982年后已连续21年未发生白喉病例。

2005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定了我国国家规划疫苗实施免费接种政策。按国家免疫程序,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全程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所有疫苗。条例规定在儿童出生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儿童入托、入学时,学校应当查验接种证,发现漏种儿童督促其监护人带孩子到预防接种单位进行补种。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2008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全省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范围,是在现行四种疫苗的基础上增加到13 种,分别为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钩体等13种疾病。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免费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这也充分说明疫苗接种在保护健康上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广大市民要积极参与国家免疫规划,把“疫苗接种”作为一种“健康投资”,真正做到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我市将以全国4.25预防接种宣传日为契机,加大对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知识的宣教力度,开展多种宣传活动,提高百姓接受免疫预防接种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

(二)[国家免费政策]

一、疫苗分为哪几类?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据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以及接种费用由政府承担,预防接种单位按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这些疫苗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任何费用。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二、现阶段我市第一类疫苗包括哪些?预防哪些传染病?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我市第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共13种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钩体等13种疾病。

三、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有哪些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其监

护人应到当地的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卫生局认可的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负责对其实施接种。

四、流动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哪些权利?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同样权利,包括办理预防接种证、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等服务,目前大部分流动人口存在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较差等问题,接种单位很难对人数日益庞大的流动儿童实施及时的预防接种,流动儿童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儿童,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病不断升高。这些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的突出问题。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

(三)[接种副反应知识宣传]

1、如何看待接种反应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2、下列情况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二)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三)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四)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五)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简称受种方)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六)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3、什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常见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有哪些?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异常也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其发生率极低,但反应相对较重,需要临床处臵。90%以上的异常反应均为过敏反应,包括局部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此外还有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等,比较少见有多发性神经炎、臂丛神经炎、脑炎和脑膜炎、脊灰疫苗相关病例等,接种卡介苗后的异常反应有淋巴结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绝大多数异常反应经过临床治疗后不留永久性损害。

3、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还是否继续接种?

国家规划疫苗需连续多次接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糖丸等,如出现单纯的局部反应或低热,则不必改变免疫程序。

如果引起严重反应,则不继续接种。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休克、高热、过敏反应、血清病等应停止以后预防接种。

4、有免疫损害者是否可以接种疫苗?

凡患有白血病、全身恶性肿瘤或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婴幼儿或成人,感染传染病后造成严重后果,应按免疫程序接种灭活疫苗。有免疫损害者不能接种活疫苗。

5、孩子接种后要注意什么?

孩子打过防疫站以后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有时小孩会发生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开水,很快会恢复,如果体温过高,可服些退烧计。接种后24-48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发生红、肿、热、痛等局部反应。有时注射部位附近的淋巴结也可能肿大。如局部反应重时,可用干净毛巾热敷,如反应加重,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

(四)[预防接种知识宣传]

1、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麻疹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感染。我国广泛使用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有麻疹病例暴发。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初种月龄为8月龄,复种为18—24月龄。2008年以后,我国开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替代麻疹单价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即一次接种可以预防麻疹、风疹两种疾病。

2、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问题

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灰质炎,会导致肌肉麻痹,俗称“小儿麻痹症”。

儿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称小儿麻痹症糖丸),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满2、3、4月龄的儿童,各服糖丸一粒,一岁以内共服3次,满4岁再服一粒。糖丸采用直接口/嚼服或溶于凉开水送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要喝热水及哺乳,以免降低疫苗活性。

目前,我国是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然有脊灰流行,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国家仍然有脊灰的暴发流行,发生输入性病例的危险始终存在,因此各个国家仍旧对适龄儿童接种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3、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所致。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脑在人群中的传播。乙脑常见症状是发热、头疼、喷射性呕吐等,病死率高达5%~35%,约30%的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痴呆等。

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2008年起,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乙脑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2针,分别在8月龄和2周岁接种;灭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4针,分别在8月龄打2针(间隔7~10天打第2针),2周岁、6周岁各接种1针。从非

流行区到流行区的人,也最好在来流行区前1个月完成接种。另外,除了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积极灭蚊、防蚊,预防乙脑传播。

4、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

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经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材料

(五)[麻疹强化免疫活动介绍]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皮疹常由面部遍及全身,持续4~7天。婴儿和成人发病比儿童严重,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肺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腹泻和脑炎等,特别当儿童伴有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在麻疹疫苗使用以前,我国麻疹发病水平很高,儿童在15岁以前几乎都会感染麻疹。1965年开始使用液体剂型麻疹疫苗后发病率逐渐下降。1978年我国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后,麻疹发病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1986年,麻疹疫苗改为有效期较长的冻干疫苗,并开始执行两剂次免疫程序,发病率继续下降,1998年我国提出加速麻疹控制规划,近年来全国麻疹发病率一直在10/10万左右波动。

任何疫苗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绝大多数健康人群接种后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麻疹疫苗也是如此。部分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短暂发热及散在皮疹等一般反应,但病情轻微,一般在2天内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对症治疗;因接种麻疹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或神经系统反应(如惊厥等)极为罕见。根据

我国近几年对麻疹疫苗接种安全性的监测情况,接种麻疹疫苗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正常范围内,并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预期发生率,而且麻疹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说明我国的麻疹疫苗是安全的。

任何一种疫苗的效率都不是100%的。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8月龄接种首剂时疫苗效率约为85%,在18月龄复种时疫苗效率约为95%。但即便人群疫苗接种率较高的情况下,对免疫无应答的人群也会导致麻疹易感人群的不断积累。麻疹的传染性很强,通常认为针对麻疹的人群免疫力至少达到95%以上,才能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当易感人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麻疹的周期性流行或局部暴发。

2006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提出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将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为实现该目标,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我国制定了包括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内的消除麻疹策略。

强化免疫是对目标人群无论既往有无免疫史都接种一剂次麻疹疫苗,目的是为既往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提供一次补种的机会,同时也对既往有免疫史但因个体差异等原因免疫无应答的人群提供一次复种的机会,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水平,形成免疫屏障,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全国疫情监测资料显示,小年龄组仍然是麻疹发病的重点人群,近年来全国15岁以下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0%。近年

来我国部分省市为控制麻疹疫情开展了多次局部的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但对于疫情的控制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通过强化免疫,解决多年累积的易感人群问题。

从2004年开始,我国贵州、四川等十几个省份先后开展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对这些省份的麻疹疫情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达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也是通过全国范围内多次开展强化免疫实现的。

今年全省即将开展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是根据国家《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组织开展的。各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进行技术培训,开展社会动员,在接种期间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在各地开展强化免疫时,省卫生厅都派出专家组进行现场指导。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我国为了实现消除麻疹采取的必要措施,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免费为儿童接种麻疹疫苗,是我国政府关注民生,保护广大儿童健康的重要举措。在这项活动开展过程中,卫生部门与儿童监护人应该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也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活动照片

2014年“4.25全国预防接种日”活动总结

为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向公众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预防接种知识,我院在4月25日开展以“接种疫苗,保障健康”为主题的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宣传活动,具体如下:

一、我院以“接种疫苗,保障健康”为主题开展了各种宣传活动。利用现有的宣传资料宣传国家免疫规划等相关政策和保障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儿童家长对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儿童家长带小孩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公共卫生科设立了咨询站,给过往的行人和前来接种疫苗的儿童家长发放儿童易感疾病的预防方法宣传单。

三、向家长说明,儿童预防接种证的作用,并要求家长保管好预防接种证,以免对将来的升学、工作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在此活动期间卫生院按照疾控中心的安排开展活动,对适龄儿童提供与当地常住儿童相同的预防接种服务。

五、此次活动,宣传折页发放500余张、向群众讲解50多人次、10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取得了理想的宣传效果

湖北口回族乡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上一篇:赴青岛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张衡传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