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励志哲理性的作文

2024-04-24

生活励志哲理性的作文(精选8篇)

篇1:生活励志哲理性的作文

生活哲理的励志长说说-哲理励志说说

1、每一次选择都必须是一次超越,否则就不要选择;每一次放弃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就不要放弃。做人最大的乐趣在于通过奋斗去实现理想,所以选择放弃意味着我们还要更加完美,有缺点意味着我们还要更加努力。放弃是一种智慧,缺陷是一种恩惠。因为有新的目标去奋斗,人生才会更精彩,生活才会更充实。

2、一路走来,太累了,停下来歇歇吧,多休息一会,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抬头看看天,看乌云的缝隙里钻出的斑驳阳光,重新拾起前行的勇气和信心;回首望望来路,想想丢下了什么,还有什么可以丢下的,只要心灵轻松些,任何放弃都是一种努力。坚定地走吧,毕竟梦想在远方,未来在远方,终点也在远方。

3、不想做颓废落寞的人,所以,精致的生活,所以,快乐的工作,还有,淡淡的想你,间或,淡淡的流泪。心与心的碰撞带来的永远是最闪烁的火花,即使忧伤,也是因为思之太切的心与心的交融,撞击心扉带来的微微疼痛,从未有过的感觉,所以盈满从未有过的欣喜。

4、成功不在难易,而在于是否采取行动。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带来满意的结果,但是不行动就绝对不会有满意的结果。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机遇,而是缺少抓住机遇的手。如果你有想法就要赶紧付出行动,别担心失败或者困难重重,只有在不停地实践与追求中,你才能超越自我,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5、人生无常,再明媚的春天,偶尔也会有云翳遮住阳光,再平静的湖面,也会有点点涟漪,学会接受百味生活,经历酸甜苦辣才会更韵味悠长,或许生命中因为有了够多的云翳,才能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6、有人说,人生有两杯必喝之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没有人能回避得了。区别不过是不同的人喝甜水和喝苦水的顺序不同,成功者往往先喝苦水,再喝甜水;而一般人都是先喝甜水,再喝苦水。在成功的过程中,持之以恒非常重要,面对挫折时,要告诉自己:坚持,再来一次。

7、有时候,没有下一次,人生没有机会重来,没有暂停继续。每一个生命,都会历经酸甜苦辣的生活,为了生命的存活与延续,不停的奋斗在喜怒哀乐的人生路上,让不同的灵魂承受生活的摔打,接受磨难的考验。离开,原本就是爱情与人生的常态。

8、生命不轻言放弃,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和坎坷。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加的勇敢,也就能看到近在咫尺的成功,也就是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遭受挫折不但可以使人生积累经验,而且挫折可使人生得到不断的.升华。所以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珍爱生命。

9、没有欢笑的时光,是虚度的光阴。每个人真正强大起来都要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的日子。所有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撑,所有情绪都是只有自己知道。但只要咬牙撑过去,一切都不一样了。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正在经历什么,坚持住,你定会看见最坚强的自己。

10、没有人可以做你的双拐,你必须学会独立去闯荡;犯错的时候,要勇于承担,畏缩虽是一种自保,但当他人把你看扁的时候,你就彻底淡出了成功的机遇之外。再困难,咬咬牙,总会过去的;再犯错,不孤独,一切还可以重来。

11、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你只能想办法穿过它;人生,没有永远的伤痛,再深的痛,伤口总会痊愈;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没有结局的感情,总要结束;不能拥有的人,总会忘记。慢慢地,你不会再流泪;慢慢地,一切都过去了... 适当的放弃,是人生优雅的转身。

12、一切都是态度决定的:当心你的思想,它们会成为你的语言;当心你的语言,它们会成为你的行动;当心你的行动,它们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心你的习惯,它们会成为你的性格;当心你的性格,它会成为你的命运。

13、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等到条件成熟时,自然水到渠成。世界上那些了不起的成就,大多是由耐心堆积而成的。耐心,意味着要经得起眼前的诱惑,耐得住当下的寂寞。耐心不是外在的压抑,而是内心的修行。不要去采摘那些还没有成熟的果实,否则,你的生活一定是苦涩的。

14、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缰绳只能拴住被降服的马,命运之神只能主宰乖乖听从命运摆布的人。如果你够坚强,够勇敢,你一定能挣脱厄运的枷锁,获得新生的自由。幸福是一种甜蜜的感受,需要用心感受。再强烈的阳光也照不暖一颗阴暗的心,再优越的环境也幸福不了一个麻木的人。

15、人只这一辈子,我们不能白来这一遭。所以让我们从快乐开始!做你想做的,爱你想爱的。做错了,不必后悔,不要埋怨,世上没有完美的人。跌倒了,爬起来重新来过。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相信下次会走得更稳。

相关阅读:

励志说说致自己_励志说说致自己

2017励志奋斗说说大全_励志奋斗说说大全

qq空间励志说说大全_qq励志说说

2017励志说说带图片_带图励志说说

晚安励志说说带图片_晚安励志说说

篇2:生活励志哲理性的作文

2. 很多时候,跟自己过不去的,是我们自己。

3. 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

4. 每个人,都有命运赋予自己要走的路。这条路有时候宽阔,有时候狭窄。不过,只要平心静气,满怀希望地走下去,必然有一条路为你敞开。

5. 没有人无需重复,无需练习,无需改进,一下子就可以做到极致。人对自己的高估是很可怕:既耽误自己的上进,也妨碍自己的明智。

6. 林宥嘉《拥有》:快乐时你不必分心想起我,难过时一定记得联络我。让我分享你的苦,带走你的优愁,我只求这样把你拥有。

7. 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的成功。

8. 苦难可以激发生机,也可以扼杀生机;可以磨练意志,也可以摧垮意志;可以启迪智慧,也可以蒙蔽智慧;可以高扬人格,也可以贬抑人格,这全看受苦者的素质如何。

9. 苦的时候,不要白白受苦,总要哭出点存在的意义,苦出一些生命的超越。

10. 看见你的笑,比我的心跳更重要。

11. 佐藤富雄: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所以,我们一定要说积极向上的话,并且逐渐把说过的话变成现实。

12. 在人生清醒的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离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13.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条捷径当然是件好事。但当人生的捷径上人满为患的时候,我们不妨绕点弯路。这样,或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14.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太近了会扎人,太远了会伤人。

15.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16. 人在面临幸福时会突然变得胆怯,抓住幸福其实比忍受痛苦更需要勇气。

17. 日久生情,才是真的缘份。喜欢你的人,要你的现在。爱你的人,要你的未来。真正的爱情,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真正的缘份,不是上天的安排,而是你的主动;真正的关心,不是你认为好的就要求她改变,而是她的改变你是第一个发现的;真正的矛盾,不是她不理解你,而是你不会宽容她。

18. 伤害你的人不是比你强大就是比你弱小。如果他比你弱小,宽恕他;如果他比你强大,宽恕自己。

19. 上天决定了谁是你的亲戚,幸运的是在选择朋友方面她给你留了余地。

篇3:生活励志哲理性的作文

国家励志奖学金是根据国发[2007]1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意见》而设立的。其设立目的是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依据财教[2007]91号文件: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 (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 二年级 (含二年级) 以上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 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审定原则、管理与监督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 道德品质优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 生活俭朴。

国家励志奖学金实行等额评审,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规定, 对国家励志奖学金实行分账核算, 专款专用, 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同时应接受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也要接受全体学生的检查和监督。

3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程序 (见图1)

4关于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工作的理性思考

(1) 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是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也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大政方针。

(2) 国家励志奖学金设立目的明确, 依据充分, 范围适当, 标准合理, 审定原则准确。

(3) 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的重点是要把握申请条件、评定程序、管理与监督四个环节。

(1) 关于申请条件, 前文中已述。

这里主要说的是条件审定的一些细节方面:就是在“品学兼优、家庭困难”八字方针的指导下, 可采用“三项”积分之和排队的方法由高到低来筛选。第一项为“品学兼优”分。例如, 三好学生国家级50分、省级30分、校级20分、院系级10分;英语通过国家六级20分、国家四级15分;计算机通过国家二级、一级分别为20分、10分;普通话取得一甲20分、二甲15分、二乙10分;专著论文:专著30分、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0分、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分、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0分、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8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获国家级一等奖20分、二等奖15分、三等奖10分, 省级一等奖10分、二等奖8分、三等奖5分, 校级一等奖5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1分, 院 (系级) 奖1分等。第二项为“家庭困难”分。例如, 孤儿30分;单亲家庭者28分;家中有2个以上在读大学生者26分;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者25分;一般贫困者10分。第三项为“综合测评”分。例如, 班上第一名者50分, 第二名者递减0.1分, 依此类推 (只有排名前20%者具有积分资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评定:受到通报以上处分者;吸烟、酗酒2次以上者;在校外私自住宿者;参加非法老乡会者;参与赌博者;有一门功课考试不及格者;弄虚作假者。

(2) 关于评定程序。

图1中只列出了关键性的18个程序, 各个环节都必须有一定的管理办法和要求。

(3) 关于管理。

高校及其所属的教学院系都要针对本项工作成立专门的机构从事管理工作, 并且要有相应的管理办法、评定程序、监督机制。

(4) 关于监督。

在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过程中, 审计、纪检、监察机关和部门要自始至终参与, 做到人员、时间、经费的落实与保证, 设置举报、监督电话和电子信箱。同时, 学生要有知情权及监督权。

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管理者、理论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支持与关注。作为高校, 首先, 在发出学生录取通知的同时, 必须向学生寄发《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 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后加盖户籍所在地有关部门公章, 报到时一并交回, 这便于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其次, 高校每年九月初必须进行一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为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工作打基础, 以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使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篇4:命题作文“理性地生活”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萧伯纳说:“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

康德说:“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纪伯伦说:“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开战,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

请以“理性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

【文题解析】

文题的关键词语是“理性”。

理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①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②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所谓理性,是指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的原则来处理问题的一种态度,具体地说就是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理性地生活,就是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按照做事的逻辑程序操作,让主观始终服从于客观。

写议论文,可以阐述什么是理性,理性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以及怎样才能保持理性的头脑,还可以阐述理性和热情的辩证关系,帮助人们分清理论是非。写记叙文,可以编拟故事,刻画人物,或者写自己的经历,借以传达倡理性、戒冲动的主题。写散文,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生活形象,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抒发自己对于理性的独特的感受。

【佳作展示】

理性地生活

苏 彦

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著名潜艇专家雷恩被盟军俘获,任凭盟军软硬兼施,他就是不肯吐露有关潜艇的绝密情报。后来,盟军了解到雷恩治学严谨,对自己和别人工作中的任何差错都绝不姑息。于是盟军每次提审,都让他从一间教室门前经过,教室里老“教授”正在讲潜艇知识,时有错误,雷恩听罢,脸上流露出鄙夷的神情。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了,怒不可遏地冲进教室,指责老“教授”误人子弟,把他赶下讲台,自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又写又画,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雷恩上当,盟军如愿以偿。舍弃政治立场不说,雷恩的失败冲动有余,理性不足。

有一句话,冲动是魔鬼,这是千真万确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情感如佳期如迷梦,如朦胧的目光一样虚幻地笼罩在你的思绪中,美则美矣,但是纵使你有洞明一切的双眼,也难在情感的月光下一任目光驰骋鸟瞰。而理性,则是明艳的阳光,它慷慨地洒向宇宙空间,哪怕是枝叶繁生的丛林,哪怕是污浊游荡的大海,哪怕是遥远的孤独的星球,都可以让你一睹宇宙的本色。

司马迁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刚直地死,一条是屈辱地生,在痛苦的抉择中,他舍弃前者,接受后者。因为他知道,虽然

刚直地死可以令人景仰,但是,一旦生命结束,心中那个伟大的计划也就成了泡影。他没有任凭感情冲动,拼做头撞南墙不后退的英雄,而是适时而退,于是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成功,是意志的成功,是理想的成功,更是理智的成功。

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中原霸主;韩信忍受胯下之辱,终成一代名将;刘邦忍受项羽之威,终得汉家天下。他们的成功,是才志使然,是毅力使然,是客观环境使然,也与他们清醒的理智密切相关,

他们如果在人生的关键一刻率性而为,定然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也许有人会说,这世界太冷,需要温度,需要感情。殊不知理智不等于冷,正如感情不等于温暖一样。理智是美的东西,一切美都是有温度的,理智的人也有感情,理智达到一定的境界,你就能领悟到理智的高层次的美。

如果说热情是前进的动力,那么理性则是稳妥的保障,我们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让生命与理性同行。

亮点 文章先简述雷恩冲动误事的故事,引出“理性地生活”的话题;然后用抒情之笔阐述理性与情感的关系,再引述事例,材料丰富,旁征博引,或详或略,有点有面,述议结合;最后归结论点:“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让生命与理性同行”。全文中心突出,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或叙事,或描写,或比喻,或排比,语言蕴藉优美,颇有艺术感染力。

志正则众邪不生。

瑕疵 首先,入题不够简洁。提出话题花去近250个字,影响主体部分的分析议论,难以形成凤头、猪肚之势。如果减少开篇过于冗长的材料,增加主体部分的分析议论,文章会更好。其次,厚古薄今,缺少现实感。文章所用材料,除一则二战故事外,其余全为古人的事例,这样文章就缺少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影响文章的质量。

发散 本文还可以写成镜头剪接式的创新文体。即先用一两句话揭示中心;然后抓取历史和现实中典型人物,选择三到四个精彩瞬间,进行精细的描绘;片断之间用小标题加以连缀,例如勾践的忍、韩信的退、司马迁的忍,不过最好能有一两个现代人物的镜头;最后再照应开头,简括作结。

理性地生活

陈 晨

著名作家郁达夫:“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何谓英雄?藐视一切,傲视群雄,敢同对手争高低,不向霸王让十分,这固然是英雄;其实,懂曲折,知进退,从容把握局势,理性地生活,同样是英雄。

翻开史书,因理性地生活而终获成功的事实比比皆是。

蔺相如远远看见廉颇的马车,赶紧叫车夫让开。手下的人不解,以为怕廉。他淡淡一笑:“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会怕廉将军呢?不过如果我们不和,赵国就有危险了。”在个人恩怨和国家利益面前,蔺相如心甘情愿地让了,这一让,成就了一段生死之交的友情,换来了赵国多年的辉煌。适时的忍让,并不意味着软弱可欺。忍让,顾全的是大局,着眼的是未来,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展示的是一种宽广的胸襟。

最近,药家鑫案被害方代理人张显成为网民谴责的对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缺乏理性的激情代理。他在案件代理期间,不顾事实,在网上编造“富二代”的谎言,煽动网民的仇恨情绪,一时间成了仗义执言的英雄,可是等到真相大白,网民纷纷谴责他,尽管他还

不停地变换手法制造事端,企图以攻代守,扭转败局,但却越“攻”越黑。张显的教训告诉我们,抛却理性,挥洒激情,有进无退,攻守失衡,最终是难以成功的。

适时而退看似一种妥协,其实是一种策略,是智慧的表现。可是现实中许多人只承认勇往

直前是英雄,而视退让为耻辱,殊不知进和退本来就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荆棘当道,披斩而行是“进”,绕道而走也是“进”,“退”是为了“进”,战术上的“退”正是战略上的“进”。面对火海,勇往直前,丧身而未能达到目标,这样的“进”,其实是正而未进。

我们不必空谈进和退的辩证法,还是回到生活中来吧。公交车上你正准备坐下,突然有人从你背后抢了位子,不必动怒,轻轻地走出来,报以微微一笑,要知道别人也许是有什么困难;与朋友吵架了,好几天谁也不理谁,这时该想想也许错的是你,主动与朋友打声招呼,他会感激你的真诚与宽容;受到批评,你不要急于争辩,水无风不会起涟漪,退一步反省自己,才能重新获得赞誉。

亮点 文章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3、4段叙述古今事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第5段分析进和退的辩证关系,第6段联系生活实际,事实与理论相结合,材料丰富,内容充实。特别能运用辩证法原理阐述进与退的关系,文章深刻有力。

瑕疵 结尾略嫌仓促,结构欠完整。本文最后一段即第6段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论述内容,这是本论部分的一个层次,不是结尾。如果能加一个简略的结尾,归结全文,照应开篇,形成首尾圆合,文章的效果会更好些。

nlc202309031047

发散 本文内容还可用论坛讨论的形式来表现。即以“理性地生活”为正标题,以“关于张显激情代理的讨论”为副标题,正文部分展示几则帖子,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光有激情而没有理性的危害,传达要理性地生活的主张。

理性地生活

潘成成

学校库房后面有一个潮湿的角落,里面生满绿色的苔藓。它们温存地挤成一片,享受着世界的安宁,阳光不经意地扫过这里,苔藓依然如故,没有展露特别的笑颜。面对此情此景,我忽然想:苔藓真的不喜欢阳光吗?

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但是,苔藓并不是只靠呼吸作用而生存的,它需要阳光,需要光合作用,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每种需要阳光的生物应该对阳光都有一种天生的热情,那温暖柔和的抚摸,除了阳光,没有任何一双手可以将肌肤安慰到每个毛孔都如吃了人参果般畅快。然而,偏偏有生物热情于阳光,却总是躲在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偷得几缕光亮,沉默地生长,一如眼前的苔藓。

我忽然明白,你热爱什么,却不一定要为了它而不顾一切;你需要什么,也不一定要赔上全部来获得。啊,苔藓,你简直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

马谡是诸葛亮十分赏识的将领,但是他违背军法,贻误战机,不杀无以服众,诸葛亮不得不强忍悲痛,挥泪斩马谡;日寇杀害梁思成的亲人,但是名胜古迹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他冷却国仇家恨,向盟军当局建议,轰炸日本古都之前,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建筑文物的位置,务必尽全力保护这些古迹。爱《红楼梦》的忧伤,但谁也不愿成为黛玉,因为生活不会因为凄怆而风情万种;憎恶现实中的犬儒主义和玩世不恭,向往英雄主义,但不必去当堂吉诃德,因为人生并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

苔藓哲学,无处不在。

我酷爱网络游戏。金戈铁马里残阳殷红如血,金戈铁马里傲月晶莹如玉,我喜欢用无形的钢枪穿透敌人的胸膛,我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享受常胜将军的快乐。可是,我是高三的学生,我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交给“方程”和“运动”,交给“单词”和“句型”,交给“练习”和“检测”。我努力压缩自己对网上鏖战的感情,亦如苔藓努力缩小身躯,不让自己委身于光芒,因为我怕贪婪阳光而让自己一败涂地。

纪伯伦说:“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开战,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能够用理智战胜情感的人正如苔藓,爱阳光却并不为了阳光而不顾一切,有所求又得有所控制,在不顾一切的同时又顾及了另外的一切,在决定不顾一切地去不顾一切时,又选择不顾一切地去顾及一切,这样才会有完美的人生。

我知道,那些拥有无限热情的人往往也有无尽的理性,正如那些幽暗之处的苔藓,在夜色的墨凉里,也恋着阳光。

亮点 文章从苔藓入笔,指出苔藓

需要

阳光而又躲避阳光,进而提出情感和理智的问题,展开广泛的联想,构思新鲜独特,不落俗套。或写景状物,或现身说法,或旁征博引,多角度,多层面,事理结合,在语言上追求形象生动,在与读者交流思想认识的同时,给人以美感。

瑕疵 第4段列举历史人物和生活事件,阐述理性的重要,使文章内容更为充实,议论更为有力。但是,作为抒情散文,还是应当以描写生活画面、抒发主观情感为主,过多的事实引证,使得文章既像散文,又像议论文,破坏文体风格的统一。

发散 本文的材料还可以写成童话作文。即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让苔藓具有人的思想,通过它的口,借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和名人名言,来阐述“爱不一定要为了它而不顾一切”的道理,以构思的新奇取胜。

(作者:颜艳,盐城市第一中学)

篇5:生活哲理的励志名言

2. 人类的真正区别是这样的:光明中人和黑暗中人。——雨果

3.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戏剧集》

4. 能够把我们的才能使用到现实上面,这就是幸福。——巴尔扎克《高利贷者》

5. 那些不能牢记着自己的过去的人,命中注定要一再地重复自己的过去。——桑塔雅娜

6. 光荣的路是狭窄的,一个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所以你应该继续在这一条狭路上迈步前进,因为无数竞争的人都在你背后,一个紧随着一个。——莎士比亚

7.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内疚。——郭小川

8.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9.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10.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11.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12.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13. 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14.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篇6:生活小哲理的励志签名

1.在避风的港湾里,找不到昂扬的帆。

2.小哲理励志签名38条

3.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

5.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

6.美丽的蓝图,落在懒汉手里,也不过是一页废纸。

7.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8.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

9.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10.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够说:路,就在我的脚下。

11.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1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3.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

14.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15.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

16.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17.勤奋的含义是今天的热血,而不是明天的决心,后天的保证。

18.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

19.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20.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

21.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2.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23.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24.,天才之舟,在汗水的河流里启程。

2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26.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代替你走半步。

27.攀登山顶的脚力,生于“欲穷千里目”的壮心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

28.愚蠢的人总是为昨天悔恨,为明天祈祷,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29.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30.不举步,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

31.懒惰包含着永久的失望。

32.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33.贪图省力的船夫,目标永远下游。

34.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35.上游,是勇士劈风破浪的终点,下游,是懦夫一帆风顺的归宿。

36.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37.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38.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篇7:关于生活哲理的励志语录

2、生命的艺术在于懂得如何放手;在自我意志下学会放手,在自我意志下学会放弃。

3、不擅长的事不要浪费时间,交给专家去做。

4、用新鲜的眼光看老问题,老问题或许才有突破解。

5、员工与老板看法不同,才会找到好方案,让人眼睛发亮。

6、别挡在孩子面前逼他,要藏在后面看。

7、距离越远的食物,为了要保持鲜度,越需要加工;吃短距离附近的食物,才能吃到最天然、最新鲜。

8、坐着等人来买,等的时间就是浪费,不如到门外面去招商。

9、从优点往上加分会更快更好。补习补优点,火上加油火更火。

10、事无连续者居多,所以不用太担心。

11、大家都要会业务,不能只会内务,外务也要会。兼备内外向性格,成功希望大。

12、是你要什么?而不是害怕什么,惧怕会使你活的毫无生气与光彩。

13、40岁前糟蹋身体,40岁以后被身体糟蹋。

14、网络是世界的大脑。

15、装傻可以麻痹对手。

16、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一通电话。

17、多做多得,少做少得,不做不得。

18、你的老板就是你的身体,它对你不好、不答应你时,你就无法作任何事。

19、年轻拼命帮自己赚钱,等老年时再还给医生--帮医生赚钱。

20、人类注定消灭不了外在大地的尘垢,倒是内心的尘垢是可以慢慢根除。

21、人大都可以很勇敢面对大灾难,却常让一些生活细微琐事腐蚀心智烦恼不堪。

22、善用、发挥现有的事物,将手边获取的事物,将之发挥淋漓尽致,无须舍近就远,徒费时间。

23、无法培育下属的管理干部等于无能。

24、杜绝杀时间的消极态度,既然参加会议,就有义务“从中获得益处”,开会无聊的时候,私下帮上司或同事评分打评语,做为自己检视参考。

25、为了别人的视觉而减肥,是大不智。看重自己比被别人看更重要。

26、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即使位子只有100人的戏院。

27、饿了再吃,谁规定要三餐,而且要定时吃?勉强吃只会坏自己,把不需要的东西硬往里塞,不出事才怪。需要再吃,效果最佳。

28、牛吃草,因为没压力,现代人需要各种营养,吃草值得商榷。

29、“好运气”是深入工作之后才可能会有的际遇,不去做是永远无法遇到的。

30、想得太严重,人生就会很沉重。

31、善用自己拥有的个人资产,且不放过任何一个小机缘。

32、努力方向错误,当然没有回报。

33、有些标准有负作用,使人在框框里打转,给了很多限制,有时不免被困住。

34、你不属于任何小圈圈,很多事情到最后就没有你的份。

35、不知道的事不必多虑,没必要知道的事也不必探寻。

36、要在冬天卖冰淇淋,冬天也能卖得出去,其它就不是问题了。

37、不只得把故事说得好,也必须把故事执行的好。

38、你在哪方面太过于小心了?这星期你会在哪里展现你的勇气?想克服哪个问题或挑战?

39、礼多人不怪,但送错时间,送错礼,会遭错怪。

40、猜猜为什么急单做了一次之后都变成了长单。

41、以别人的经验为基础,并往上堆砌自己的经验,这就是你自己的。

42、一人一种命,勿需羡慕,也不用自弃。

43、不学日新月异的科技文明,就会尝到被打入无奈异族的滋味。

44、人家已经伤害到你的时候,就别再自己伤害自己了。

45、荷兰人的口头禅:“还好事情没有变得更糟”。

46、只要上路,没有到不了的目的。

47、没有任何东西比你自己的身体值钱。

48、人生既然注定无法免除痛苦,那么值得省思的不是如何解除痛苦,而是要接受何种痛苦? 没有理由排斥逆境。

49、自己的经验,“加上”别人的体验,混合交融,产生化学变化,就能顿悟。

篇8:生活励志哲理性的作文

一 “自然之镜”:科学合理性的实在论依据

传统科学哲学理解的科学合理性, 首先是指科学知识本身的合法性, 这表现为一种强“合理性”。瑞格斯总结说, “在标准科学观看来, 科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发现有关外部世界的真理。科学研究是由公正的研究者通过逻辑和经验事实进行科学活动的。并且科学家工作的成果公开由公众检验, 可以通过检验和批判保证它们结果的客观性和正确性”[1], 科学以其完全排除了人的主观性的面貌, 显示出它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所具有的绝对的真理性。人们强调知识是对某种人类经验、生活或客观世界的反映, 至于科学知识, 它是科学家在对自然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 并且, 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外部客观世界的真实面目。在这一意义上, 正如罗蒂所描述的:人的心灵是一面“自然之镜”, 科学知识就是一面映射这种实在的“自然之境”, 是关于自然的确切描述、真实客观的理性知识。

这种知识或认识的合理性首先在于知识确定性的实在论依据, 这是近代科学研究和认识论研究的理论出发点。近代认识论的一个基本预设就是主客体的二分, 把科学知识解释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产品。这样, 从研究对象来看,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它所极力消除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所体现的人的痕迹, 以达到绝对客观性的程度, “实在论倾向于强调物质世界对表象结果的影响, 并且缩小其中人类力量的作用, 对于实在论者而言, 科学家及其工作在本质上是透明的……一旦应用正确的工具, 探索者 (实验者) 和制图者 (理论家) 在本质上就与最后结果的图像无关了”[2]。这样, 在自然世界与科学理论之间, 就达到了某种互通, 科学知识直接反映了自然实在的规律, 而个人的因素是科学研究需要摒弃的成分。科学知识的合理性, 正是以外部实在的客观独立性为前提的。

在传统自然科学, 特别是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传统物理学中, 这种实在论观念表现得最为显著:科学家 (主体) 对自然界 (客体) 的作用并不干扰客体本身的状态或性质, 科学家通过客观的方法能够获得关于客体的真实知识。而且, 科学家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也并不干扰客体的状态, 可以准确地测量客体的性质。这样一来, 在科学家的知识信念与自然界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这也保证了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只有这样的客观知识才是合理的。

其次, 由于科学是一项客观性事业, 由此我们必须尽量排除各种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 才能达到真正的合理性:“所有科学的教育和研究基础的前提, 就是科学家所持有的关于事物之普遍本性的信念”[3], 它重点强调的是科学的“非个体性”特征。人类认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所有个体性的成分都被视为有悖于客观主义知识理想的否定性因素, 即使难以彻底根绝的话, 也应该尽量克服、减少, 科学研究应当是一个冷静客观, 排除情感纠缠的过程。波普的证伪主义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他主张科学家不仅应该对科学猜想的结果持中立的态度, 而且应当设法来反驳它, 科学家对于自己所提出的猜想应该不偏不倚、公正处之。以理性精神来克服由于个人因素 (情感、利益、价值观等) 造成的知识误差。实在论所设定合理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坚持外部实在是完全超越于人类主观意识而存在, 外部世界能以图像或者符号的形式, 反映于我们的意识之中。

这样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科学的价值中立思想。在科学知识与社会价值、意识形态关系问题上, 人们视科学为一项理性事业 (尽管从培根、休谟开始, 就对社会因素给予了一定认可, 认为社会因素可以通过人的感知来扩展知识, 但社会因素的负面作用还是首位的, 是要加以克服的“假相”) 。特别是在20世纪分析哲学兴起后, 逻辑实证主义随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科学哲学”, 它们对科学知识的考察停留在理智哲学范围内, 无论是科学知识的检验、证明还是知识的标准、意义问题, 它们都坚持在经验和逻辑范围内的检验和证实原则, 而社会、文化等外在因素在知识论中只是一些需要加以克服的障碍。

最后, 知识合理性与真理联系起来, 将科学理论的合理性就归结到了它所反映的外部事物身上, 科学的真理性在于与外部实在相符合。科学知识是关于外部实在认识的唯一可靠来源, 具有真理性, 哈贝马斯曾对此做过一个经典的表述, 我们不再把科学理解成为一种可能认识的形成, 而是必须把认识与科学等同看待。这就是说, 科学是一项理性的事业, 利用它可以获得对自然的正确认识。这时的科学知识被视为客观的、严格决定论的、精确的、形式简单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客观的关于自然的绝对的科学真理观的影响, 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心目中科学是绝对正确的, 它可以作为人类知识的典范、真理的代名词, 它要求我们不再把自然科学理解为知识的一种, 而是把它与真理知识等同起来。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坚持科学真理论, 希斯芒多总结说, “我的最低限度的实在论 (minimal realism) 认为, 实验者充分操作的实体是存在的, 研究者对这些实在的性质有所了解。它还主张, 获得真理论是科学家的目标之一, 并且这是一个压倒一切的目标 (overriding arm) ”[2]7, 它最终总要将知识归结为真理或不断趋向真理;其二则在于承认真理是外部实在与理论的符合, 即符合真理论。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说明, 科学的目的就是要有关“世界的本来面目”给出真实的描述, 对科学理论的接受意味着它为真信念。此外, 真理符合论又是和实在论承诺联系在一起的, 符合论是要强调与外部自然的一致性, 这里就必然承认实在的存在。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自然科学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哲学思维模式, 整个近代认识论的发展其实就是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下进行的。

二 “方法论崇拜”与科学合理性

对科学合理性的另一个重要论证是方法论的辩护。方法论的合理性, 普特南称之为“‘方法’崇拜”, 他这样写道, “许多哲学家一直相信, 科学活动是通过遵循一个独特的方法进行的。如果事实上真有这样一种方法, 借助于它, 一个人可保证发现真理;如果其他方法都没有发现真理的真正机会, 并且, 如果正是科学且唯有科学对这种方法始终如一的运用, 才能说明科学的非凡成功和非科学领域的无休止争论, 那么合理性 (如果有这样一种东西) 也许应该等同于这种方法的拥有和运用”[4]。所以, 科学受到固定规则和方法的支配, 它遵循着一套发现真理的特定程序。

伴随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当伽利略用“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创立近代物理学时, 自然科学就面临着合法性的辩护问题——如此建立起来的理论何以使人信服, 如何保证这种知识的正确性呢?以洛克等人为代表的经验论对科学合理性的辩护正是从科学的方法论角度进行的:科学建立在可直接经验的事实基础上, 然后通过归纳、逻辑推理、数学方法形成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 无论是什么人, 只要按照理性的方法, 都可以独立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这样, 近代科学利用精确的观察-实验方法, 建立起在经验上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可预言性的理论或规律。科学据此成为一项理性的事业, 科学因此而具有合理性。所以, 经验主义以来的科学哲学强调, 科学知识是通过经验归纳和实验的分析而获得的, 归纳方法是科学认识活动的重要保证。

为此, 牛顿也曾声称, 在实验哲学中, 科学命题都是从现象中导出, 然后通过经验归纳而使之成为一般的定律。并且他还断言:“我们应当力戒假说”, 因为任何不是从现象中推论出来的说法都应称之为假说, 而这样一种假说, 无论是形而上学的还是物理学的, 无论是属于隐蔽性质的或者是力学性质的, 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因为假说既不是一个现象, 也不是从任何现象中推论出来的, 只是一种“臆断或猜测”。为了同传统的思辨哲学划清界线, 牛顿强调, 理论应该完全是由经验观察到的现象推演出来的, 不能包含任何个人的想像或臆断。通过在主观上排斥从理性出发的经验假说方法, 牛顿试图确保理论成为直接来源于经验世界的终极真理, 利普林总结说, 这种方法论合理性是“建立理论过程的合理性, 通过这种方法科学理论得以产生并发展起来”[5]。

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后, 他们以自然科学知识为标本, 试图通过逻辑分析和逻辑法则, 把科学理论重建成一个演绎系统, 把科学建立在仅仅由“经验”和“逻辑”因素构成的前提之上。具体而言, 一个理论的接受和拒斥归根到底取决于逻辑和经验这两个因素, 而对方法论规则形式化说明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规则和标准在使用中保持客观, 不受认识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科学和科学合理性都是不依赖于主体的, 它们相对于社会历史条件具有独立性, 所以, 对科学核心部分的研究是逻辑和传统认识论的领域, 并且任何类型的社会分析都是无关的[2]8。科学和科学合理性都是不依赖于主体的, 它们相对于社会历史条件具有独立性。科学、科学知识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它是科学家通过一定的逻辑程序, 在经验观察、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界探索的结果。

科学理论的合理性在于经验事实的客观支持和理论本身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以及理论与实在或现象的符合。逻辑实证主义明确地在创造性思维的语境即“发现的语境”和正统的科学说明的语境的“辩护的语境”之间作了区分。“大多数逻辑经验主义坚持在发现和确证语境的基本区分, 他们主张从后者的立场出发科学知识就有了理性的保证”[6]。但“在实证主义传统中, 赖辛巴赫的区分转变成了学科之间的劳动分工。自然科学家处理科学知识;哲学家的身份不过只是他们的女仆, 帮助整理逻辑上的混乱;而社会学家仅仅关注在观念的偏离方面:科学的错误、错误的信念和对理论的非理性抵制。关于这些偏差的社会学解释是犯错科学家在他工作中的不合适的社会位置或不恰当的组织结构发现的, 它们允许个人、社会或其他因素会歪曲知识。社会学家主要集中在科学家和科学机制方面, 而非是科学知识”[7]。所以自逻辑实证主义以来, 科学发现被视为科学家主观性的过程, 它只适合于描述, 只跟科学家的个人心理特征和相应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关。在排除了科学发现问题以后, 科学哲学的任务就只是对剩下部分的理性分析。科学据此成为一种理性的事业, 科学合理性以科学方法的客观性作为基础。

所以科学的合理性, 主要在于科学方法的客观有效性, 按照巴伯的说法就是:科学方法是达到知识的唯一可靠的路径。从科学哲学研究过程来看, 科学建立在使用精确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得出的经验事实基础之上, 它在实验和观察上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可预言性。因此科学是纯客观的, 与人的主观愿望, 个人私利等价值因素无涉, 这正是科学合理性的最根本特征, 也是我们理解科学合理性的最常见观点。

三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科学合理性

以上我们在分析科学合理性问题时, 表明了认知范式合理性中存在的一些基本困境, 即知识合理性的实在论辩护和方法论的归纳辩护难题。事实上, 这种困境正如拉卡托斯借鉴康德所概括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 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以上我们所分析的科学合理性模式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如果一种科学哲学充分地说明了科学合理性, 那么它在理解科学史时是以辉格式解释 (whig understanding) 为代价的;如果一种科学哲学成功地理解了科学史, 则这种科学哲学对科学合理性理论的建构则是不完整的。进一步讲, 正是由于传统哲学把人从现实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来, 变为单纯的认识者, 抽象化为纯粹的意识者, 又从自我封闭的意识主体出发建构认识论体系, 在抽象的主体意识中寻求知识合理性。其实质就是哲学家们通过思维的抽象, 把人的理论认识活动从感性实践生活中脱离出来, 使之成为凌驾于实践之上的独立力量, 在狭隘理智范围内对知识基础和本质进行固定化、绝对化的理解。胡塞尔这样写道, “最为重要的值得重视的世界, 是早在伽利略那里就以数学的方式构成的理念存有的世界开始偷偷摸摸地取代了作为唯一实在的, 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的世界, 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8]。在此背景下, 生活世界领域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成为理论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并日益显示出丰富的内涵。

自此很多科学哲学家也都把目光投向人类的生活领域。历史学派第一次将合理性的范围扩展到了心理学、社会学等文化的广阔领域, 从此合理性就不再被视为单纯的认识或知识论问题, 为此劳斯指出, “将科学视为实践领域而不是陈述之网, 这方面最有影响的尝试非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莫属”[9]。特别是社会建构论的出现, 它针对传统科学方法的客观性主张, 社会建构论试图将合理性纳入社会解释之中, 从而取消科学方法论的特殊地位。由此科学哲学开始从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出发, 由理论哲学理路开始向实践哲学方向发展。

其中, 建构主义将理性的、不证自明的“逻辑”划归于社会“协商” (negotiation) 过程:“推理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制性特征, 是社会强制性的存在方式。”布鲁尔以欧拉的“V-E+F=2”公式为例指出, 数学证明远非人们相信中的那样牢不可破、具有完全的严密性:“人们必须对它进行创造和协商。只有创造出各种定义组成的详细构造, 定律的证明和适用范围才能得到确定”[10], 即使是最严密的数学论证也受制于社会协商的决定。强调正如不存在私人规则一样, 也不存在私人发现:“要使发现成为一项‘发现’, 就必须建立起新的公共规则”[11]18。科学家要将自己的科学发现, 诉诸于观察、实验的可重复性, 把它们视为科学判决的最高法庭, 但作为划界标准和进行实际检验是两回事, 因为只有当发现存在置疑时, 可重复性才成为检验标准。所以, 实验的可重复性不是一个实验问题, 科学事实并不能自己决定支持哪一理论, 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本身就是社会协商的结果, 科学争论结束机制是社会的, 不是实验证据, 而是处于认识网络中部分的科学家。用社会的秩序网络说明科学观察、实验在科学活动中的实际作用:实践中规律如何确定下来, “不是世界的统一性影响我们的意识, 而是我们体制化的信念的统一性影响世界”[11]148。事实上, 社会建构论昭示了现代哲学发展的一条基本理路。这同马克思对感性物质实践的强调, 以及海德格尔对此在在世结构的分析、波兰尼的“意会知识” (tacit knowledge) 、实用主义、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理论试图把知识与行动的效果结合起来都意在克服传统表象主义、理论优位的知识观一脉相通。社会建构论者借鉴了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的分析, 从理论上把它引入了知识社会学研究, 在实践方面把它向常人方法学方面引导, 发展成为一种激进的社会研究观点。在表现形式上至少有科学知识社会学、常人方法学 (ethnomethodology) 、科学的修辞研究 (rhetorical studies of science) 、符号人类学、女性主义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思想的根源。随着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发展, 社会、历史等科学的外部因素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 逻辑实证主义片面强调逻辑分析的方法的局限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并逐渐试图克服传统静态研究的缺陷。

近年来, 科学哲学研究的这种实践优位 (practice-dominant) 研究理路又有了新的发展。哈金从“表象”到“干涉” (Intervening) 的转向, 以及建构主义对实验室和科学实践活动的强调, 都是这方面的重要尝试。哈金在《表象与干涉》 (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 中指出, 哲学不能仅仅把科学理解为对自然的表象而停留在对科学知识静态结构分析上, 因为科学是一种实践活动, 它是对物质世界的干预和介入。哈金认为这种理论哲学最大的特点是完全忽略了实验的作用, 但“科学史几乎是一部理论的历史, 科学哲学都成了理论的哲学, 而前理论的观察和实验却被人遗忘了”[12]150。哈金更强调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意义, 认为“观察先于理论”, 实验的任务并不是简单记录和观察来为理论提供检验, 实验室也不是普遍理论的例证化, 实验是在实验室中建构微观世界的活动。因此, “我们有必要从表象转入物质性干涉, 从理论转入科学实践, 以期在实验的层面上结束这场争论”[12]31。

劳斯则进一步将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维特根斯坦的语用学以及福柯的权力/知识的谱系学及拉都尔和伍尔加的实验室研究等综合起来。劳斯认为, “科学哲学的现代性要求关于对科学研究做一个统一的叙事”[13], 但科学事实上是一种局域化与情境化实践活动, 对科学的理解应该从表象主义转换到了实践方面。在批判表象主义的基础上, 可以确立实践的科学观:科学不仅为我们的生活世界制造了有效的科学表象, 它更以深刻的方式改造着世界和我们自身。具体而言, 科学理论以及概念, 只有在“更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组成部分才是可以理解的”, 劳斯将科学实践而非理论表征概念作为科学哲学的核心在他的计划中有几个部分:1) 实践是按照其规范性的可说明性而不是表述行为的规律性来重新构想的。2) 实践的语义学重要性是按照话语实践而不是语言学表征重建的。3) 话语实践的特殊的语言学成分在语义学上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们在物质内部作用的模式中的位置。这些更大的模式是话语的并不是因为每一个事物都是语言的一部分, 而是因为语言伴随着每一个事物。4) 他认为科学实践揭示了自然现象而不是客体, 在这种意义上说, 科学实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自身是可理解的。5) 这种观点使得科学中实验的实践的首要地位能够得到理解。按照劳斯的观点, 科学通过它们对自然的处理使得自然成为可理解的, 而实验性实践包括了改造世界的物质干预, 同时也是一种概念的表达[14]。

四结论

科学不仅是一种理论活动, 更是一种实践活动, 所以, 只有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知识论, 才能克服传统抽象的纯理论态度造成的合理性困境。在科学合理性的解释中, 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对科学本身的理解问题。对科学的理解, 事实上我们也经历了一个从“知识型”科学到“社会型”科学的过程。同时, 随着科学的体制化以及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 科学进入了社会大系统, 积极介入了社会活动, 影响社会, 与社会开始融而为一, 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 成为当今时代的特点。也正如巴恩斯说描述的, “社会变革与文化变革看起来确实在走向融合, 构成与传统单一社会发展不同的方面。其中最大最明显的事例通常就是指‘工业的兴起’和‘科学的兴起’, 他们都发生在近三个半世纪里, 科学与工业看似并行发展并在短期内生产了巨大影响”[15]。所以合理性的探索, 必须重新考虑科学的社会建制这一大科学时代的特点。只有这样, 传统认识论所持有的抽象合理性才能得到克服。

上一篇: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作文500字五年级下一篇: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