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咏荷叶原文及赏析

2024-04-19

疏影·咏荷叶原文及赏析(精选12篇)

篇1:疏影·咏荷叶原文及赏析

疏影·咏荷叶原文及赏析

作者:张炎

朝代:清朝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译文:

碧绿的圆荷天生净洁,向着清浅的沙洲,遥远的水边,它亭亭摇曳,清姿妙绝。还有水面刚刚冒出的卷得纤细的荷叶像美人坠落的玉簪,抱着一片素洁的心田,能将多少炎热卷掩?两片伞盖状的荷叶像成双鸳鸯一见如故亲密私语,且不要,向浣纱的美女说起。只恐怕花风忽然吹断哀怨的歌吟,将荷丛搅碎像千叠翠云。回首当年汉宫里起舞翩翩,天子怕大风吹走舞袖飘扬的赵飞燕,叫人胡乱扯皱了舞裙,自此带皱折的“留仙裙”就在后世流传。叫我恋恋不舍的青衫,还沾染着枯荷的余香,还叹息着鬓丝如白雪飘散。绿盘心中盈聚着清晶露珠,像金铜仙人的清泪点点,又是一夜西风将它吹断。我喜欢观看,明月洒下澄净的飞光,如白色的匹练,倒泻入半个湖面。

注释:

①碧圆:指荷叶。②遗簪:指刚出水面尚未展开的嫩荷叶。未展叶之荷叶芽尖,似绿簪。③倾盖:二车相邻,车盖相交接,表示一见如故。④怨歌:喻秋声。⑤花风: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⑥汉舞:指汉赵飞燕掌中起舞。⑦翠云千叠:指荷叶堆叠如云的样子。⑧留仙初褶(zhě):此指荷叶多皱褶,灯多褶裙。《赵后外传》:“后歌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箸击玉瓯。酒酣风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帝令左右持其裙,久之,风止,裙为之皱。后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他日宫姝或襞裙为皱,号‘留仙裙’。”⑨盘心清露如铅水:喻荷叶带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荷叶神态,下阕叹自己已发如雪白,不同心生怅惘,但又幸有如荷叶的心灵,能够欣赏流泻如练的月光。结尾三句写荷池整体画面,相融相汇,空明宏丽。

本篇为咏荷抒怀之作。全词咏物而不滞于物,字面上处处写荷叶,但又时时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感叹。全词色彩鲜明,清丽流畅,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通过咏叹荷叶的高洁自持,取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隐寓着词人洁身自好的.情志。上片妙笔描绘荷叶之芳姿,富有情趣。重点写荷叶之形,开头三句写开放的荷亭亭玉立向远处铺展的情景。“犹有遗簪”三句写刚出水面之嫩叶卷曲未伸展的情景,上下兼顾。“鸳鸯密语”以下写荷叶给自然界带来的欢欣及对荷叶的怜惜之情。下片作者赋予荷叶以深刻内涵,其思之珍贵在于用暗寓回首往昔盛事,表现对故国繁华的眷恋之情。“恋恋青衫”五句抒年岁已老而一事无成之慨叹。末几句见荷叶被秋风所折却依旧生活在清净圣洁的环境之中的情形,暗寓自己高洁自守,表白终老林泉的心迹。全篇写景如绘,物我交融,情蕴深永。

篇2:疏影·咏荷叶原文及赏析

《疏影·咏荷叶》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浦,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漫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净看、匹练飞光,倒泻半湖明月。

【前言】

《疏影·咏荷叶》是宋代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描绘“碧圆自洁”、“亭亭清绝”、“翠云千叠”的荷叶,形神兼备,芳姿清品令人精神为之一爽。“鸳鸯密语同倾盖”美如有声画幅,情味浓至。“且莫与”以下几句抒写作者对荷叶无限爱惜之意。下片借赵飞燕留仙裙故事,代荷叶回首往昔盛事,实则表现作者对故国繁华的眷念。“恋恋青衫”五句抒老大之慨,又暗含自甘淡泊的情志,并以铜仙故事寄托亡国哀思。末几句以欣赏月下清景,表白终老林泉的心迹。

【注释】

⑴碧圆:指荷叶。

⑵浦:水边。

⑶亭亭:耸立的样子。

⑷遗簪:指刚出水面尚未展开的嫩荷叶。

⑸秋心:愁的意思。

⑹倾盖:二车相邻,车盖相交接,表示一见如故。《史记·邹阳传》:“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后汉书·朱穆传》注:“孔丛子曰:‘孔子与程子相遇于途,倾盖而语。’”

⑺浣纱人:春秋时越国美人西施原是浣纱女,此处泛指。郑谷《莲叶》诗:“多谢浣溪人未折,雨中留得鸳鸯盖。”此化用其意。

⑻怨歌:指旧题为汉成帝妃班婕妤作的《怨歌行》。诗中作者以合欢扇自喻,常常担心秋天来临,凉风夺走了炎热,自己会被抛弃。这里喻秋声。

⑼花风: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

⑽汉舞:指汉赵飞燕掌中起舞。

⑾翠云千叠:指荷叶堆叠如云的样子。

⑿留仙初褶:此指荷叶多皱褶,灯多褶裙。《赵后外传》:“后歌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箸击玉瓯。酒酣风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帝令左右持其裙,久之,风止,裙为之皱。后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他日宫姝或襞裙为皱,号‘留仙裙’。”

⒀青衫:犹“青衣”,古时平民之服。指绿荷叶,兼喻词人从前的平民地位。

⒁盘:指西汉建章殿前铜铸仙人捧的承露盘。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忆君清泪如铅水”的句子。铅水:银白色的清水。

⒂净看:只见。

⒃练:洁白的熟绢。喻湖水。

【翻译】

碧绿圆叶多么雅洁,在浅浅汀洲、远远水浦,你亭亭卓立,清超至极。身边坠几点花片,犹如美人遗落的钗钿。你不肯舒展肃爽的心,又能把多少炎热卷起?有你绿色车盖的荫庇,看那双鸳鸯谈得何其亲密。不要对洗纱女说这番情景,花风忽地吹断她的怨歌,我怕她会折碎荷叶,如散千叠翠云。

回忆当年在汉宫旋舞轻盈,天子生怕你乘风飞去,叫人把你的衣衫扯住,尽变作留仙皱摺的裙据。我眷恋自己的一领青衫,它沽染着枯荷的幽芳,还又叹息鬓丝已如白雪飘扬。绿盘样的荷叶承着露水,就像铜仙辞国的点点清泪,一夜西风终于把你吹碎。当如练月华从天宇斜飞,喜看倒泻半湖澄净的光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荷叶神态,下阕叹自己已发如雪白,不同心生怅惘,但又幸有如荷叶的`心灵,能够欣赏流泻如练的月光。结尾三句写荷池整体画面,相融相汇,空明宏丽。

咏物固须避免就物言物,但也不可处处都深求其微言大义。寄情寓兴,应该是广义的。过于穿凿,反致失却本意,倒不好了。张惠言云:“此伤君子负枉而死,盖似李纲、赵鼎之流。‘回首当年汉舞’云者,言其自结主知,不肯远引。结语喜其已死而心得白也。”(《词选》)此语笔者不敢苟同,所以宁可浅说。

起三句正面总说荷叶:“碧”“圆”,是荷叶的形象;“洁”,是荷叶的特点;“洲”“浦”,是荷生长的环境;“亭亭”,是它的风姿;“清绝”,是它的品格。然从特写初生未展的荷叶,以“(碧玉)簪”为喻,可与钱珝以“冷烛无烟绿蜡干”状未展芭蕉媲美。“遗”字,若就荷叶生长的时节来说,是已属剩余之意,因时已至秋(故称叶心为“秋心”,凄然之心也),故接以“能卷几多炎热?”“卷”字,是借初叶之形来说它欲留住炎夏。这怎么可能呢!热日无多,寒风将至,此中似寄托着词人自身的感慨。再后四句,化用了郑谷“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诗意,然从容说来,语同己出。“倾盖”之喻,比郑诗只多一字,却机杼别出,饶有风趣。以“翠云千叠”比荷塘绿叶之浓密,也极恰当。

篇3:张炎——《绿意/疏影·咏荷叶》

【作者】:张炎——《绿意/疏影·咏荷叶》

【内容】: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

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摺。

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

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作者】:

张炎(1248—1320?) 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先世风翔(今属陕西),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初大将张俊后裔。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曾北游元都谋宫,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其早年生活优裕,日以文酒自误,词作多欢愉明畅。宋亡后,家道中落,多追怀往昔之作,格调悲凉凄婉。其词意度超远,语言清丽,善以清空之笔,状沦落之悲,堪为白石后劲。曾从事词论研究,对词的音律,技巧、风格,皆有论述。著有《山中白云词》及《词源》。

【注释】:

倾盖:二车相遇,驻车交盖而语。

留仙裙折:襞裙为皱,称留有余地仙裙。(见《赵后外传》

“盘心”句: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

【赏析】:

篇4:《疏影·苔枝缀玉》原文及赏析

作者:姜夔

原文: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照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营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译文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

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注释

苔枝缀玉: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

有翠禽二句:用罗浮之梦典故。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饭,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树上有翠鸟欢鸣,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吴潜《疏影》词:“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无言句: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昭君四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王建《塞上咏梅》诗:“天山路边在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犹记三名:用寿阳公主事。

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小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篇5:《西施咏》原文、译文及赏析

唐代: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篇6:咏三良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三良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咏三良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朝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译文:

衣冠整洁的三良正遇上明君秦穆公,他们才高志大,一顾一盼都光彩四射。他们竭尽全力辅助朝政,使秦国与列国鼎足而立,受到四方称颂。三良效忠穆公恳切殷勤忠诚不二,君臣间恩礼情义就像秋霜般洁净。穆公在生时同三良就像一个人一样,死了也不肯同三良分身。壮士之躯埋闭在幽深墓道,勇猛之志只得填充在棺木中。人死陪葬不是礼义之举,况且还是用他的忠信良臣!霸主的基业于是乎衰败不振,而晋楚的国势趁此壮大兴隆。魏武帝之子之所以不从父命,以人为殉,是认识到父亲被疾病搞迷乱了,遗命不需要遵从。康公遵从非礼的殉葬作法,陷入父皇陷阱,我想揭竿而起讨伐那昏庸的秦康公。

注释:

①秦穆公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②明后:明君,谓秦穆公。③幽隧:墓道。④黄肠:苏林曰: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指棺木。⑤张皇:张大、扩大。⑥从邪:指殉葬之作法。⑦彼狂:指秦穆公子康公。

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写三良从具体参政到殉死身亡,写得有声有色,情感激昂,极具现实意味,作者将自己的切身参政经验融入对历史事件的观照,赋予史事以丰厚的现实内蕴和情感深度。诗作中的“一心在陈力”数语岂不正是诗人对其理想追求和自我遭际的表白?如果再联系到革新派首领王叔文被赐死,成员王伾、凌准相继贬死的事件,那么,此处对三良殉死的咏叹,又何尝不可看作是对王叔文等惨死的悲悼?

更进一步,秦穆公以三良为殉一事在历史上是颇受非议的,但诗人自有看法,一方面,曰“明后”,曰“恩义皎如霜”,曰“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大大表现出君主之贤明与君臣关系之密切,似乎是情之所致;另一方面,又郑重指出:“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用“礼”为标准,肯定秦穆公的非礼。诗人进一步引用《左传》宣公十五年所载魏武子卒,遗命令嬖妾殉死,而其子改其命的故事,说道:“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从而树起一块标牌。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指出康公应像魏武子之子那样去做,可是,康公不仅没有这样做,坚持了“礼所非”的殉葬制度,而且所殉之人竟是“良”,这岂不是罪上加罪?庸上加昏?因而诗人对此行径不能不义愤填膺,以至公开宣称“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这话还只是就史论史之言,实际上,柳宗元在此早已跳出了单纯的咏史层面,而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现实了。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被贬来永州,他一直企盼朝廷召回京城重用,为国效力,而宪宗执位(806年)后,仍信谗贬贤,柳宗元仍然流放在偏远荒凉的永州任司马,这不能不使柳宗元感到失望、迷茫和郁愤。他欲讨伐康公,实乃鞭挞讽喻宪宗;他为穆公开脱,实欲为顺宗张目;他称赞三良与穆公的生时同体,死不分张,实指王叔文等与顺宗同归于尽,借以慰藉忠魂;他咏叹三良的冤枉而死,实即痛悼王叔文等革新志士的悲剧命运,借以抒发自己的孤愤情怀。

咏三良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咏三良

魏晋: 陶渊明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译文: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出仕为官居要职,只怕蹉跎好时光。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一年到头勤效力,常恐功绩不辉煌。

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

忠情偶尔得表现,于是得宠近君王。

出则陪文舆,人必侍丹帷。

出门陪同在车边,入宫服侍丹帷旁。

箴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规劝之言即听取,建议从来不虚枉。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一旦君王长逝后,愿得一道把命亡。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君王恩厚难相忘,君命怎能敢违抗!

临穴罔惟疑,投义志攸希。

面临坟墓不犹豫,献身大义志所望。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草丛笼罩高坟墓,黄鸟啼鸣声悲伤。

良人不可赎,泫然沾我衣。

三良性命不可救,泪水沾湿我衣裳。

注释:

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三良:指春秋时秦国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三人都是秦穆公的宠臣。穆公死,三人遵穆公遗嘱为之殉葬。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即整洁衣冠,指准备出仕为官。乘:驾驭,占据。通津:本指交通要道,这里指高官要职。《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时我遗:即“时遗我”的倒装句,时不我待之意。我:指三良。

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

服勤:犹言服侍、效劳。尽岁月:一年到头。功愈微:功劳甚小。愈:更加。

忠情谬(miù)获露,遂为君所私。

谬:错误,这是作为臣子的自谦之词。获露:得到表现。私:亲近,宠爱。

出则陪文舆(yú),人必侍丹帷(wéi)。

文舆:华美的车子。这里指穆公所乘之车。丹帷:红色的帷幕。这里指穆公寝居之所。

箴(zhēn)规响已从,计议初无亏。

箴规:规谏劝戒。响已从:一发言就听从。初无亏:从不拒绝或轻视。亏:枉为。

一朝长逝后,愿言同此归。

言:语助词,无意义。同此归:一道去死。《史记·秦本纪》之《征义》引应劭曰:“秦穆公与群臣饮,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针虎许诺。及公薨(hōng),皆从死。”

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

“君命”句:《史记·秦本纪)载,秦穆公死,康公立,遵照穆公的遗嘱,杀了一百七十四人殉葬,秦大夫子车氏三于亦从殉,共“一百七十七人”。“君命安可违”即指此事。安,怎能。

临穴罔(wǎng)惟疑,投义志攸(yōu)希。

“临穴”句:面对坟墓没有犹豫。罔:无。惟:语助词,无意义。疑:犹疑,犹豫。《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投义:献身于大义。攸:所。希:愿。

荆棘笼高坟,黄鸟声正悲。

“黄鸟”句:《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天者,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良人不可赎,泫(xuàn)然沾我衣。

不可赎:不能挽救赎回。语本《诗经·秦风·黄鸟》:“彼苍天者,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泫然:伤心流泪的样子。《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公泫然出涕曰:’不亦悲乎!’”

赏析:

奄息、仲行、针虎三人合称“三良”,都是杰出的人才,他们为秦穆公殉葬,历代多有咏“三良”的诗文。《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诗经·秦风·黄鸟》就是秦国人民为哀悼“三良”及一百七十多个无辜牺牲者而创作的,表示了对残暴统治者的控诉与谴责。陶渊明的这首诗,则完全称赞三良的行为,其目的显然不在咏史,而是借咏三良之事,表彰张袆不肯毒死零陵王而自饮毒酒先死的尽忠行为。

全诗可分五个层次,每四句为一层。前面三个层次描述了“三良”怎样由贪仕而一步一步地走向誓愿追随君主于地下的,说“三良”终年殷勤服侍秦穆公,因而受到宠爱和信任,为了不忘厚恩,“三良”实践诺言,心甘情愿为秦穆公殉葬。第四层次赞颂了三良赴死的高义,这与陶渊明的“士为知己者死”的节义观是有关的。第五层次,诗人表达了《诗经·秦风·黄鸟》同样的悲悯。结尾说“泫然沾我衣”,其原因除了为三良的死而悲伤,为三良的忠情谬露(本不该流露,仕途险恶,伴君如伴虎)而遗憾外,恐怕更多的是对那惨绝人寰、灭绝人性时代的谴责,为良人的愚忠而悲哀。

篇7:咏鹦鹉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鹦鹉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

翻译

释教祈求众生都能完成无上正觉,僧徒不但自身避恶从善,而且劝人弃恶就善。一些僧人还写有劝戒诗。这种诗因为旨在劝戒,所以语言一般比较通俗浅显,且常借某种事物以为缘起,极尽殷殷劝戒之意。定渚写的《咏鹦鹉》就是这样的诗。

此诗有两层意思:一是警告人不要人云亦云,“随人语”,搬弄是非,而应该明白并相信,“人心有是非”,各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这是站在世俗立场对世人的劝戒。另一层是站在释教的立场,佛门的角度,要僧徒、佛众跳出世人的是非圈,把定自性,捐弃世俗的语言,不让它沾污自性的清净。为了说清这个道理并让人接受,作者选取鹦鹉这一富有特征的形象加以描摹、刻划、渲染,使道理蕴含在形象之中,为人所自然领悟。

此诗的前两句是对鹦鹉形象的描摹。鹦鹉罩在美丽的饰金的笼里,有着一身漂亮的羽衣和仪容,容易引起人的好感。它还有喉舌,可把各种事情说得天花乱坠,叫人非听非信不可。“羽仪”也好,“喉舌”也罢,全都是它迷人的手段。针对这情况,后两句提出劝戒,强调随人语的祸害。话是对鹦鹉说的,实际上是在对人说的。

此诗用的是托物寓意的方法,既形象生动,易为人所理解,又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赏析

释教祈求众生都能完成无上正觉,僧徒不但自身避恶从善,而且劝人弃恶就善。一些僧人还写有劝戒诗。这种诗因为旨在劝戒,所以语言一般比较通俗浅显,且常借某种事物以为缘起,极尽殷殷劝戒之意。定渚写的《咏鹦鹉》就是这样的诗。

此诗有两层意思:一是警告人不要人云亦云,“随人语”,搬弄是非,而应该明白并相信,“人心有是非”,各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这是站在世俗立场对世人的劝戒。另一层是站在释教的立场,佛门的角度,要僧徒、佛众跳出世人的是非圈,把定自性,捐弃世俗的语言,不让它沾污自性的清净。为了说清这个道理并让人接受,作者选取鹦鹉这一富有特征的形象加以描摹、刻划、渲染,使道理蕴含在形象之中,为人所自然领悟。

此诗的`前两句是对鹦鹉形象的描摹。鹦鹉罩在美丽的饰金的笼里,有着一身漂亮的羽衣和仪容,容易引起人的好感。它还有喉舌,可把各种事情说得天花乱坠,叫人非听非信不可。“羽仪”也好,“喉舌”也罢,全都是它迷人的手段。针对这情况,后两句提出劝戒,强调随人语的祸害。话是对鹦鹉说的,实际上是在对人说的。

此诗用的是托物寓意的方法,既形象生动,易为人所理解,又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咏鹦鹉原文翻译及赏析2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绣衣。

能言终见弃,还向陇西飞。

古诗简介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作者以鹦鹉自比,通过鹦鹉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愤懑情怀。

翻译/译文

落羽的凤凰不如鸡,离开了金銮殿,只好扇动锦衣孤寂哀鸣。

枪打出头鸟,谁叫你那么喜欢提意见?那么会说话?那么会作诗?让笨嘴鸟儿妒忌,现如今只好飞回陇西的故林了。

注释

⑴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题一作《敕放归山,留别陆髓御不遇,咏鹦鹉》。金门,汉代宫门名,又名金马门;侍御,侍御史.官名,唐为御史台成员。王侍御、陆侍御,名字不详;鹦鹉,鸟名。种类甚多,羽毛色彩美丽。舌肉质而柔软,经反复训练,能模仿人舀的声音。

⑵落羽,羽毛脱落。金殿,金銮殿。唐宫殿名。

⑶绣衣,御的代称。《汉书》:“王贺为武帝绣衣御史。”

⑷陇西,古地区名。菠指陇山以西地区。约当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张华《禽经注》:鹦鹉,出陇西,能言鸟也。李白祖籍也在陇西。西:一作山。

赏析/鉴赏

这鹦鹉不是一般的鹦鹉,而是从金殿里来的,金殿里的鹦鹉为什么来到此地?因为这鹦鹉有两大问题,一是败羽了,二是能言。正因为这样,所以只能孤鸣在野,而且叹息自己失去了锦绣衣装。因为能言而见弃,所以只能独自飞向陇西。其实这是诗人以鹦鹉自比,写鹦鹉的遭遇,其实就是抒发自己的情怀,李白不就是那败羽而多言的鹦鹉吗?

李白在京城长安时,一度颇得唐玄宗的赏识,供奉翰林,掌管机密诏命的起草。但是,他的浪漫性格和正义主张,终于使他遭受到权臣贵族们的排挤。他在长安仅仅三年。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被变相地放逐出京,也就是他自己所说的“勃赐归山”。这首诗就作于他离开长安之前,即“初出金门”时,去寻访王侍御史,不遇,看到他壁上碱的鹦鹉,便借咏画,抒写自己遭受谗言,而被迫离开京城的苦闷和怨愤心情。

四旬诗既是咏画中鹦鹉,又是写诗人自己。前两句说,鹦鹉羽毛脱落,离开了金殿,独自依托在侍御家的墙壁上哀鸣,实际上是在写自己遭受挫折,从翰林院失意归来,形单影只,前来向侍御史倾诉衷肠。后两句说,鹦鹉能模仿人说话,终究要被遗弃,最后还得飞向陇西出生之地,实际上也是在说,冉己敢于陈述意见,终究见弃于唐明皇,只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题画与言情,两相啮合,取譬精巧,可见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篇8:咏荆轲原文翻译及赏析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翻译

燕国秦国势不两立,燕太子丹为这块心病十分忧虑。决定用樊於期脑袋作信物奉行刺秦王的短浅计谋,让荆轲带上匕首赶赴秦地。

整年里卑词厚礼,奉养荆轲,恰逢人们将受屠戮,军事形势十分危急。微言大义激起樊氏深怨,献出人头,荆卿圆睁双眼怒气冲冲辞别燕国首都。

北风里一曲悲歌,易水送行场面壮烈,洒酒祭祀天地登车挥鞭长驱。把密封樊於期首级的匣子送给宿敌秦王,当面打开燕国的地图割让土地。

突然间闪闪电光,图穷匕首见,可惜拿匕首的人不是行家,耳热心悸。开始行事时锐气何等锋利,到紧要关头他却犹豫无计。

突然间似长虹横贯太阳,匆忙中反而自遭诛杀。秦王拔剑而起,盛怒伐燕,号呼声似风雷贯耳,秦军向燕地进发。

燕王斩下太子丹头颅讨好秦国,仍被追伐得到处奔跑,没有容身之舍。秦兵铲平城邑除掉燕王亲姻家族,燕国的官署宫观都被烧毁践踏。

开始行事时指望消除灾祸,最终反而触动了灾祸的机匣。秦王的兼并靠的是诈力,与讲信义的齐桓公大相径差。

怎能仿效勇士曹沫劫齐桓公的故事呢,实在叫做有勇无谋又愚有加。世间流传的史事本来就多有谬误,太史公已从秦侍医夏无且那里早有叹嗟。

注释

不两立:不能同时并存。

太子:即燕太子丹,燕王喜之子。

虞:忧患,引申为心病。

千金:指代秦将樊於期之首级。

短计:浅陋的计谋。

荆卿:即荆轲。

穷年:整年。

徇:顺从。

且见屠:将要被屠杀。

微言:密谋;暗中进言。

燕都:指燕国首都。

朔风:北风,寒风。

爵:古代酒器。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

函首:将首级装入匣子。

宿怨:指代秦王。

炯然:明亮貌。

电光:指匕首。

罔:没有,不是。

正夫:这里指行家。

正:一作“匹”。

造端:开始;开端。

趑趄:犹豫,不进貌。

仓卒:即仓猝,匆忙急迫。“按剑”

二句:指秦王发怒攻打燕国事。

“慈父”二句:指燕王杀太子丹仍被追逃事。

芟:割草,引申为除去。

七族:指亲姻家族。

台:古代官署名。

焚污:谓焚毁玷辱。

弭:消除、停止。

枢:枢纽,机关,关键。

诈力:欺诈与暴力。

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信为号召,与秦之并兼诈力不同。

曹子:即曹沫,春秋时期著名刺客。

故:通“固”,本来。

太史:指太史公司马迁。

征:证明、应验。

无且:指秦王侍医夏无且。

鉴赏

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历代都有名人歌咏。晋代左思作有《荆轲饮燕市》,借歌咏荆轲以抒发对豪门权贵的蔑视;晋代陶渊明作《咏荆轲》,以诗的形式不仅再现了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悲壮经过,而且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明自己的叹惋颂赞之情;而柳宗元作的这首《咏荆轲》内涵更为丰富,作者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巨大包容性的语言成功地描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的错综复杂的情节,精心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高潮。特别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荆轲临行时的悲壮场面和刺秦王的紧张激烈场面,生动体现出荆轲的勇敢、真诚、刚毅、愚狂的性格特征,从而使荆轲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而此诗的新意更在于诗人对荆轲作出了“勇且愚”的评价。秦国虐待作为人质的燕太子丹,杀戮樊於期的父母宗族,特别是秦军滥施武力,任意侵凌其他国家的种种暴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对于像荆轲那些抵抗强秦,进行自保的人和事,则应给予一定的同情和颂赞;但是,对秦王采取暗杀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而又危险的行径。因为这类行径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诗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愚昧盲动之举,表示了深深的叹惋。燕太子丹错误地将燕国的命运完全寄托在荆轲一人身上,诱使荆轲充当牺牲品,而荆轲却乐于效法古人,铤而走险,终于丧命,这是历史的悲剧。其实,荆轲即使能杀死秦王,也不能迫使秦国退还侵占各国的土地,从而挽救大势已去、行将灭亡的六国。

唐代侠风犹盛,安史之乱后,皇室与强藩之间矛盾剧烈,借刺客之手除掉对方阵营中的要人一时成了热门话题与首选的手段。此诗即反映了柳宗元对这种政治上的短视与盲动的轻蔑,也表达了作者在国家统一上排斥“诈力”的观念。

创作背景

篇9:咏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

咏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咏牡丹

宋代: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译文: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可笑牡丹花形大如斗,却什么也不能作,花谢后只剩空空枝条。

注释: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sāng)叶虽柔解吐丝。

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堪(kān)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斗大: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

赏析:

这首《咏牡丹》是宋代大臣王溥的作品。这首诗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诗人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很柔弱,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而牡丹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

题目用“咏”,先顺从人众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读者,诗人可没说牡丹的坏话,是要歌咏它。读者乍一看,心理必然想着,歌咏牡丹者多矣,王溥难以说出什么新的东西。这样想着,就好奇地往下读,结果却读出了对牡丹的说三道四。虽然有些生气,但细品,诗人的审美情思落在了两个点上——外表美和实用美。诗人担心人们不服气,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很柔弱,他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还有,她的美艳,她的光彩,耀人眼目,让人心荡神怡,诗人是知道的,但他有意无视这些,因为,这些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仅此一点,牡丹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旦开完美艳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没有什么好赞美的。诗人用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至于读者读不读,读懂读不懂,认同不认同就不是诗人的事了。

咏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2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翻译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

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绍兴六年(1136),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寓居浙江桐乡。他虽身离官场,但心系魏阙,对国事非常关心。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传布人口的佳作。

赏析二

诗题是咏物,诗的内容实际上是藉物抒怀,所以不用咏物诗格,一开始就以回叙当年寄情。

诗写道,金兵入汴,已经十年,自己流离失所,漂泊无依。“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国运不昌,中原沦陷,无由再游故地,再赏洛阳牡丹,也是痛惜家国,不能回乡;又有感叹前途渺茫的意思。由国事、家事、自身事,逼出下句,说自己老态龙钟,独自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末句有有余不尽之意,非常含蓄。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单独是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所怀内容,就是上文感叹“路漫漫”的无限心事。这样收煞,诗便充彻着凄凉悲伤,于平淡处涵有浓郁的情感。诗到末二字方才点题“牡丹”,使前面所流露的感情,有了合理的解释,是点睛之处;到这句,读者才领会到,诗中的怀旧,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末句的次序应是第一句。

短短四句诗,使人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悲苦欲泪,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读这首诗,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陈与义这首诗很明显受到岑参诗前两句的影响,但岑诗是怀乡,陈诗却凝聚着国恨家仇,感情更加沉痛深刻。诗末句以花前独立蒙浑而出,包涵无限,这样写法,又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元稹《智度师》诗:“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诗写一位在战场上立功的老将,晚年出家为僧,站在天津桥上,没人知道他往日的英雄业绩,只好目送夕阳西下。末句勾勒出智度师无限心事。陈与义的诗手法与元稹相同,一是写己,一是写人,都表现得很蕴藉深至。

鉴赏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情感手法

诗人的家乡洛阳是有名的牡丹之乡。从金兵入侵中原,诗人避乱南奔,有十年之久,忽然在异乡见到了故乡的名花。诗人感慨万千,国家局势的动态和个人身世的飘零使诗人以牡丹为题,抒发了自己真挚强烈的伤时忧国之情。诗作苍凉悲感,言短意深,对故乡的怀念,对金兵的仇恨,成为强烈的弦外之音。全诗自然流畅,“用诗深隐处,读者抚卷茫然、不暇究索”(楼钥《简斋诗笺叙》)。葛胜仲所谓陈与义晚年“赋咏尤工”(《陈去非诗集序》),确非虚语。除《牡丹》诗外,陈与义还有另外一首咏物名诗《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两首诗所咏之花虽异,而情怀、笔法皆同,都是写“名花苦幽独”的伤感,表现一种怀才不遇的孤独感和失意之情。

咏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咏牡丹

[宋代]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赏析:

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

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

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

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咏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4

咏牡丹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翻译/译文

枣花虽然很小,但能结果实。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养蚕吐丝。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却什么也不能作,不过白白长一条枝子。

注释

⑴咏牡丹:亦指王随,王曙作。牡丹: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⑵桑叶: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

⑶斗大: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介子定远辈,投笔立功,勒铭燕然,以博取斗大悬肘之印。”

赏析/鉴赏

王溥的这首诗之所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直觉印象,是他一反人们对牡丹一向喜爱赞美的心态。题目用“咏”,先顺从人众的普遍心理定势,先诱导读者,诗人可没说牡丹的坏话,是要歌咏它。读者乍一看,心理必然想着,歌咏牡丹者多矣,王溥难以说出什么新的东西。这样想着,就好奇地往下读,结果却读出了对牡丹的说三道四。虽然有些生气,但细品,诗人的审美情思落在了两个点上——外表美和实用美。诗人担心人们不服气,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很柔弱,他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这回晾晾牡丹的底吧:花朵真大呀!大得无法形容,好像人们喜欢用“斗”来形容大,那就说她“如斗大”吧。还有,她的美艳,她的光彩,耀人眼目,让人心荡神怡,诗人是知道的,但他有意无视这些,因为,这些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仅此一点,牡丹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旦开完美艳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没有什么好赞美的。诗人用诗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至于读者读不读,读懂读不懂,认同不认同就不是诗人的事了。

咏牡丹原文翻译及赏析5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赏析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篇10:清江引·托咏原文及赏析

作者:宋方壶

原文: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翻译:

⑴托咏:以物寓志,托物咏怀。⑵剔秃圞(luán):又亮又圆的样子。圞:团圆,圆貌。⑶是必:一定要。⑷底:同“的”。者:语尾助词。

赏析:

这支散曲题为“托咏”,是托物咏怀之意。曲子写一个少女对着天上圆圆的明月,诉说心底的祝愿:愿天下有情人都像明月一样团团圆圆。古人诗、词、曲中常有对月拜祝和把酒发愿的描写,关汉卿的《拜月亭》杂剧中即有对月祝愿的情节,与这首小令有相近的意境。

曲子开头的“剔秃圞”是元曲中较为常见的语汇,用作圆的形容词。“拜了低低说”一句,颇有情致,发自内心的祝愿,全在一片虔诚,低声的叨念,已将心迹与神态全然勾画出来。祝愿月亮常圆,却用了“是必”两字,似乎由祈求变成了命令,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当事人那专一的要求和迫切的心情。“休着些儿缺”,永远不让圆月有一点儿缺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唯其不情,方见真情。末句“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很有分量,足以收束全曲。《西厢记》中,红娘有一句台词,说的.是“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那时概况全剧主题的一句名言。这里的“都似你者”,正扣托月咏怀的题目,似月之常圆,正是对“如花美眷”的祝愿。“天下有情底”,范围很广,在情感的深厚之外更增添了博大的内涵。

篇11:南中咏雁诗原文及赏析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译文

我被贬谪到万里之外、险恶湿热的南方,春暖花开之际,大雁正朝北飞去。

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注释

南中:指岭南地区。《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南中吕兴,深睹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李善注引《吴志》:“交阯郡吏吕兴等杀太守孙谞,使使如魏。”

三春: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岁月:年月。泛指时间。《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江淮闲,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尔:你。一作“汝”。同归:一同返回。《诗经·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毛传:“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

赏析

因为徇私犯法,发配岭南,诗人心中的追悔、痛苦自不言而喻。加上本来他是颇受宠幸的,痛苦无疑更甚。所以,被贬途中,当他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北飞去,不禁睹物伤情,悲从中来。“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在这美好的春天,群雁北归,寻其自由安乐之所,而自己却要跨越千山万水,远赴万里之遥到那险恶湿热的南方瘴疠之地。其间旅途的坎坷,虫兽的侵袭,疾病的折磨,都要忍受。春雁北返,回到自己的乐园,乃随性而动;而自己作为万物之灵长,却沦落偏僻的异地,身不由己,无可奈何。首两句,由雁及人,在人雁对比中,那种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蓄其中。

末二句,“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紧扣归雁,进一层抒发内心的悲愤与痛悔。雁在北方安家落户,因此,古人称北飞的雁为归雁。隋代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两句写人见归雁而自然生归家之情。诗人此时身处南中,凝望那阵阵北归的群雁,也不禁动了归乡这个念头: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和你们这些自由的大雁同返家园?古时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被贬谪南地的人往往凶多吉少,加之路途遥远艰辛,更是生死难料。此番南去,是生是死,实难卜知。盖一切都尚在冥冥之中也,因而作者那绝望的苦痛、负罪的悔恨以及深沉的身世之悲,都交织在这末二句上了。

诗中作者把无情的大雁当作可以告语的知己,向它们倾诉自己的情怀,情真意切,出语自然。这里表现了一个“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疲惫不堪的旅人,他踽踽独行,凝望那北归的群雁逐渐消失在远方,他的心也随之很沉很沉地堕了下去。值得庆幸的是,韦承庆不到一年便被召回,继续做官,兼修国史,颇受唐中宗称善,官至黄门侍郎而卒,可谓善终。大概从这次贬谪中,作者是吸取了某种人生的教训的,加强了个人品行的修养。宋之问有一首诗《题大庾岭北驿》,和这首诗比较相似,其前四句云:“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在人雁对比中,写思家之情。但宋之问终未能从贬所归来,唐玄宗时竟被赐死。大概因为宋之问的人品太差,先谄事张易之,后有依附武三思,在知贡举时,竟然收取贿赂,且不知悔悟,遂引起时人的公愤,连皇帝也讨厌他,于是把他赐死了事。反映在诗歌里,韦承庆的贬谪思归之苦,更能博得后人的同情。末二句自然、真挚,脱口而出,毫无矫揉装束之态,深得后世诗论家的好评。

这首诗,通篇用叙述的笔调,语言直白、通俗,如话家常。短短二十字中,运用对比手法,把作者那深切的贬谪之痛,完满地表现了出来,自具动人的力量。

创作背景

这首《南中咏雁》,《全唐诗》一作于季子诗,题为《南行别弟》,但《文苑英华》作韦承庆诗,且诗中所写与别弟事无涉,故此诗著作权当归韦承庆。唐中宗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易之弟张昌宗罪行的过程中,“失实,配流岭表。”诗当作于被贬途中。

韦承庆

篇12:一枝花·咏喜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用尽我为国为民心,祈下些值金值玉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渰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为国为民,我鞠躬尽瘁、沥血呕心,求来了这一场宝贵得如玉如金的雨。老百姓空盼了好几年,今天终于有雨水把大地滋润了,也唤醒了干枯的庄稼。春天回来了,使万物欣欣向荣,令我高兴;只是逃荒的百姓,仍颠沛流离,使我遗恨。老百姓待不住了便抛家别业,灾民们受不了时才离乡背井。

我恨不得把遍地野草都变成茂密的庄稼,让河底沙石都化做澄黄的金珠。直到家家户户都生活得富足,我也算没有糟踏国家的俸禄。眼睁睁看着天灾成害无所助,让我只急得白发长满了头颅。

多谢老天爷的扶持帮助,老百姓从此没有哀叹处。但愿这大雨一连三天不停住,哪怕下得街道成了五大湖,大水淹没了所有大路,也还洗不尽老百姓这几年受过的苦楚!

注释

南吕:宫调名,元曲常用的十二宫调之一。一枝花:曲牌名,属南吕宫。“一枝花”和“梁州”均属南吕宫调的曲牌。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连缀起来表达同一主题,就叫“套数”。

祈雨:古代人们祈求天神或龙王降雨的迷信仪式。值玉值金:形容雨水的珍贵。

沾濡(rú),浸润,浸湿。

省(xǐng):通“醒”。焦枯:指被干旱焦枯的庄稼。

恨流民尚在途:指雨后旱象初解,但灾民还在外乡流浪逃荒,作者心中引为憾事。

当不的:挡不住。

翻腾:这里是变成的意思。菽(shū)粟:豆类和谷类。

澄(dèng):沉淀到水底。

天禄:朝廷给的俸禄(薪水)。

没是处: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雪满头颅:愁白了头发。

赤子:指平民百姓。罢叹吁:再不必为久旱不雨叹息了。

霖霪(yín):长时间的透雨。

渰(yān):同“淹”。九衢(qú):街道,纵横交叉的大道。

犹自:依然。

创作背景

这套曲子作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天历二年授陕西行台中丞。时关中连年大旱,赴任途中,曾祷雨于华山岳祠,痛苦失声,俯地不起。到官四月,“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此曲大约作于作者在陕西赈济灾民的过程中。

赏析

作者赴任后的一场大雨,给关中饥民带来了希望,滋润了久旱的土地,唤醒了焦枯的禾苗,万象更新,大地又充满了生机。这一切,都使作者兴奋不已。曲子起首就写作者沉浸在这种欣喜如狂的.巨大喜悦中。但是,这场大雨,虽然减轻了旱魔的威胁,却无法抹去作者心头沉重的阴影。面对这“死者已满路,生者与鬼邻”的流民,对关心人民疾苦的正直官员来说,依然是沉重的精神负担。因此,狂喜之后,作者转入无限的焦虑之中。

在饥民的痛苦声中,作者不免寄希望于虚幻。曲中说道:“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这个愿望自然是美好的,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美好的愿望,只能是幻想。幻想破灭之后,跟着而来的是更大的失望和自谴:“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想到这里,作者几乎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尽管如此,久旱逢甘霖,毕竟是可喜的事情。眼望着滂沱而下的大雨,作者的喜悦之情再度升起,在曲子尾声,这种欢悦的情绪达到了极点。他和所有的灾民一样,诚心感谢上天的辅助,几乎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降雨,在作者看来是青天有眼,是正义和慈爱的恢复,因此,作者希望大雨能连绵不绝地下下去,以洗清人间的灾苦。然而,人民已受过的苦难,那种亲戚鱼肉,父子相离的生活惨景是永远也抹不掉的。况且大劫之后侥幸活下来的灾民,依然没有摆脱饥饿的威胁。因此,末尾“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一句,看似平淡,实有千钧雷霆之势。它包含了作者无限的悲伤,暴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

上一篇:管理方法与艺术性考一下一篇:《典范英语》(1a-L3)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