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优质课)

2024-05-18

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优质课)(精选12篇)

篇1: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优质课)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位著名的画家戴嵩勇于承认错误,谦虚地向牧童学习。教学这课时由于生字多,课文长,应让学生多读,多感悟。在学生感悟理解中《画家与牧童》是一个很优秀的古代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唐朝,可以穿插渗透:要向戴嵩一样,无论多么有名,多么权威,也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要向牧童一样,敢于提出意见,有胆识。文中生字很多,也较难认记,一定要调动学生乐于识字的愿望,让其在语言环境中认记。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购、价等几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难点:结合插图展开想像,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平时喜欢画写什么呢?(……)有一位唐代的大画家他最喜欢画牛,今天老师把他的作品带来了,想看吗?你觉得他画得怎么样?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戴嵩)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和戴嵩有关的文章。

二、自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铅笔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老师检查自读情况,指导认读生字。

4、重点范写:购、价两个生字。

三、品读感悟

师:读了生字和词语。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这一次谁有把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课文第一句)师:读一下这句话。

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有名画画本领高呢?找出句子,画上波浪线,再好好读一读。(指名回答)

(出示课件: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听老师读,“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这么读,就听不出来戴嵩的画特别好,加上“一……就……”说明画刚挂出来就有人观赏。)

师:看来“一……就……”的本领可真大。你们能用“一……就……”说句话吗?(指名回答)

师: 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画画的本领很高呢?

(出示课件: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师:这儿有两个词“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猜哪里是浓墨涂抹 哪里是轻笔细描(出示课件,让生在图中指出)

师:还从哪儿看出画家的本领高?

提示“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纷纷夸赞”是什么意思?人们是怎么夸赞的?(出示课件指名读)

师:戴嵩画的画可真棒,正在大家纷纷夸张之时,那牧童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从课文第 5、6 自然段找找。(出示课件:“画错啦、画错啦!”)指名读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怎么用这么大声音呢?

生:书上说这声音像炸雷一样,所以我读得特别大声。

师:真会读书,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像炸雷一样,不仅指声音很大,这声音与别人的话多不一样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画错啦,画错啦!”

师:这个牧童竟然说戴嵩画错了,可见他是个勇敢的孩子。

师:听到这句话,众人都呆住了,此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戴嵩有没有生气?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从他的话和动作你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出示课件)师:这样一个大画家,他可真虚心。到底哪里画错了?你能指出来吗? 牧童为什么知道戴嵩画错了呀?(指名回答)(因为牧童是放牛的,平时经常和牛在一起,所以他见过两头牛相斗的样子。可见这个牧童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你们觉得戴嵩有名仅仅是因为画画的好么?还因为什么?(引导答案:不是,还因为他很谦虚。他有优秀的品质。

戴嵩知错就改,看他把《斗牛图》改成现在这样了,连乾隆皇帝都在上面题词了呢,这幅画和这个故事后来就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拓展延伸

用你最喜欢的字组个词,再说一句话。(小组内进行)

说说你有更好的办法很快的学会这些生字吗?(指名说)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

课外收集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等。)

板书设计 : 画家 和 牧童

浓墨涂抹 和蔼 喊

轻笔细描 惭愧

虚心 勇敢

教学反思:

一、引导发现,促使学生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本课一开始,通过课题中字号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深入读文,感悟发现的阅读实践中。同时,这样不但回顾了课文内容,更引起学生对画家与牧童“地位与年龄”等方面的悬殊差别的注意,为深入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本课设计我十分重视读的实践过程,始终以读为主。朗读的形式多样,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

(一)读中培养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学生的语感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在教学第2、3、4自然段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墨读、师生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将学生带入了“纷纷夸赞”的情境,感悟到了短句式反复出现及感叹号所表达的强烈情感。

(二)读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积累。本课教学,我重视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语言积累。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反反复复地感悟、朗读,实现语言的积累。在第2、3、4自然段的教学时,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积累了“夸赞”“称赞”“赞扬”一组同义词;

(三)读中促进运用

在教学“纷纷夸赞”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运用“短句反复”的语言形式,说一说还有哪些人夸奖戴嵩的《斗牛图》;在教学第1自然段中,我引导学生模仿文本语言,练习用“一……就……”说话,这些都帮助学生运用了课文中典型的语言形式

在学生体会到人物品质后,进行写话,表达感受,既提升了他们的情感认识,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激发想像,培养学生创造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同时想像又是创造的源泉和基础。在“纷纷夸赞”部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想像还会有谁夸赞、会怎样夸赞,既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意识。

在这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的积极性调动有待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组织还不够精练,朗读指导还须加强。另外课堂上要多一些教学机智,多一些临场发挥,多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这些都是我有待提高的地方。

篇2: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优质课)

【目标预设】

1 、通过同音字字义比较,建构“戴”字的意义;运用形声字识字方法认识“惭、愧”;通过语境的反复朗读认识“价、购、墨、抹”;通过动作演示,认识“拱”。学习书写“批、评、抹、拱”4 个汉字。借助画面理解并积累“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词,拓展并积累表示画作生动的词语:绝妙之作、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 、读通课文,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感悟戴嵩的画技高超,并能运用积累的语言夸夸戴嵩的高超画技。

3 、学习“一……就……”的句式,并结合文本,学习运用这一句式。

【教学预设】

一. 回忆榜样

孩子们,喜欢看故事吗?平时你都看过哪些故事?看来你们知道的故事还真不少。老师这儿有几幅图,每一幅图就是一个故事。这几个故事你看过吗?

出示:孔融让梨

你能告诉大家这个故事的题目吗?孔融是个怎样的孩子?(孝敬父母)

出示:司马光砸缸

这个故事的题目又有谁能说出来?故事中的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机智勇敢)

出示:凿壁借光

再让大家来看一个,故事主人公匡衡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爱不爱学习?

看来,咱们班的孩子平时看书还真不少。小朋友们平时看书的种类应该更广泛。

二. 引荐画家

孩子们,孔融、司马光、匡衡,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节课,老师要介绍大家认识这么一位画家。

出示: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化大价钱购买。

谁能第一个站起来读读这句子,和这位画家见个面?

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生字宝宝,可不能念错他们。

真能干,老师没教你,也能把这两个穿红衣服的生字宝宝读正确。奖励你带着大家读读这两个新词。(用卡片出示,请这位学生领读:价钱 购买)

1. 谁也能像他这样正确地读一读这句子?

2. 初次见面,你就发现这是一位怎样的画家? (伟大、著名)你又是从哪里读懂的?

预设:

(1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稍停顿,学生能说就让学生说,学生说不上来由老师说),他的画刚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这里有一个句式,(边板书边告诉学生:一……就……)是的,这么多人来观赏他的画,确实是个著名的画家。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位著名的画家?

(2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

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意思就是: 。(个个点头称赞),他确实了不起。

你还能找出这位画家著名的地方吗?

(3 )有钱的人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体会:争。争就是“抢”。大家为什么要抢着买?如果不及时去抢的话?

你们说的都没错,这的确是一位画技高超的画家。知道了这位画家画画水平那么高后,再读这几句话肯定比刚才要好了,咱们一起读一读。

三. 认识画家

大家想知道这位画家的名字吗?先不着急,等会儿你们可以自己从课文中找到。今天咱们要一起来学习的故事就和这位画家有关,题目叫“画家和牧童”(课件出示题目,板书题目),谁能站起来把课文题目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故事就藏在课本95 页,请小朋友自个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一下子读不通的地方,回过去多读几遍。老师给你4 分钟时间,看这四分钟内,谁读得最有效。

初读检查:

孩子们,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位画技如此高超的画家就是:唐朝著名的画家――戴嵩。

请你叫一叫他的名字。

1 、认识“戴”字:我们学过一个和戴读音相同字,就是这个“带”,这两个字读音相同,可样子完全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看看谁能够把这两个字正确地用一用,告诉我每个词语应该选择哪一个?(课件出示,给每个词语选择正确的“戴”或“带”)。我们先来读“戴”的词语(一边读我们还可以一边做动作),从这4 个词语中,你理解到什么?(“戴”是一样东西加在头、面、颈、手等地方)那再快速看看“带”的词语,这个“带”是指(引导,率领,或者指一些长长的东西,还有一些词语表示放在身边的意思)。

再来看这个句子,句子中的哪一个词语也在告诉我们戴嵩的画技高超?(板书:著名)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著名?(有名)看,我们帮助它找了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就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了。

2 、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发现同学们有一个句子读得不够准确。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纠正多音字的读音:斗、夹。这个句子中的两个多音字可别念错了,我们请出拼音来帮忙吧。

强调以后再请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比较难读的句子,里面藏着三个生字宝宝,谁来挑战一下?

读读这两个词语:(卡片出示:惭愧 拱手)

学习:惭愧。看看这个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竖心旁)这个词和什么有关?(和心情有关)心情很怎么样?(后悔)

学习:拱手。会做拱手的动作吗?古人在对别人表示尊敬的时候,常常在胸前做拱手的样子。(老师示范一起做)

再齐读该句。

四. 了解画家

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除了课文第一段,还有好多地方能够看出戴嵩画技高超。咱们再快速地读读课文,拿出笔找一找,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戴嵩的画技高超?

反馈交流预设:

来说说你都找了哪些句子。

1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习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一起读读这两个词语。谁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是中国国画绘画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技法,这就是戴嵩画的《斗牛图》,你来说说,哪些部位画的时候是浓墨涂抹的,哪些地方可是轻笔细描出来的?(指名让学生点一点)是的,画中的细节可得轻笔细描。

(板书“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你们看,有时候画面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词语意思不一样,读的也应该不一样,现在再来读这两个词语,相信你们肯定读得比刚才好。(浓墨涂抹要读得重些,轻笔细描要读得轻些)。理解了这两个词语,回头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相信一定有新的感受了。(请学生读)说说你从这句画中感受到了什么?

是呀,戴嵩画画有轻有重,一会儿一会儿说明他的动作那么娴熟,技法那么高超,一会儿就把图给画好了,的确是位画技高超的大画家。

齐读该句,指导读好“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还有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画技高超?

2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夸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1 )谁能看着屏幕来读一读围观的人夸赞的话?请一个学生读商人的夸赞,另一个读教书先生的夸赞。(指导读,这些话都是发自围观人的内心。要读得真真切切)

谁也想这么来读一读?

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

谁有勇气和老师挑战一下?

(2 )你看,围观的人的夸赞中,哪一个词语充分说明戴嵩的画技高超?

学习“绝妙之作”(板书该词):你知道还有哪些词也同样表示画画画得很像?

推荐拓展词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请学生领读,再齐读。

(3 )如果你也是围观中一个,你会怎么夸呢?要是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相信一定会夸得更到位。

(4 )像这样你也夸,我也夸,这个夸,那个夸,就是(纷纷夸赞)(板书“夸赞”)。这里还有词语和“夸赞”意思一样,看看是哪几个?(称赞、赞扬)一起读一读。

你们把戴嵩夸得这么好,老师也忍不住想加入进来。这次老师读这三个词语,请你们来读围观人都说了什么。

你们读得太好了,可这都是围观人的夸赞。咱们现在换一种方式来夸夸这位著名的画家。(课件出示)像这个句子一样,我们用上“一……就……”这个句式。夸之前请你们再读一读这篇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哪些信息能用“一……就……”这个句式来说明这位画家画画技术的高超?

预设:

他的画一挂出来,人们就都点头称赞。

他的画一挂出来,有钱的人就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你们很了不起,你们的赞扬让我们更明白戴嵩的画技是如此高超。(再出示:夸赞、称赞、赞扬)这三个词语太重要了,我们把这三个词语再念一次。课文中还有一个词语和它们意思完全相反,这个词语是什么呢?赶紧从课文中找一找。

五. 写字指导

指导书写:批评。

批评这个词语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两个生字。“批”的哪一部分要写得矮小些?“评”找准哪个笔画?

指导书写:抹。

接下来,我们还要掌握这篇课文中这几个四字词语。(课件出示)请一个小老师来领读一次。这些词语中,其中“抹”是一个生字。和“抹”同偏旁的“拱”我们也来写一写。“抹”第一横稍长,第二横稍短。“拱”字的“共”要写得饱满。

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好笔,人坐正,本子放中间,开始写。

全班点评。

六. 结课质疑

这节课,我们和戴嵩这位大画家有了初步的接触,看到了他画画水平非常高。可是戴嵩的著名不仅因为他画画得好,更重要的是他身上还有更闪光的品质。下一节,我们将再次走进课文,走近画家。

篇3: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优质课)

设计思路:《画家和牧童》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 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文章寓优秀的思想品质于生动的故事中, 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描写, 又有惟妙惟肖的动作描写。因此, 教学应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读中认识生字, 在读中理解内容, 在读中积累语言, 学习画家戴嵩在牧童面前表现出的“一画之师”的谦虚品质, 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 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 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通过朗读, 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 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流程:

一、赏画激趣, 导入新课

师: (出示三幅戴嵩的画, 配乐缓缓展示) 看了这三幅画, 你想说什么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著名画画家家的的画画是是否否都都是是完完美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画家和牧童》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自主识字

1.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中的每一句话。

2.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注意倾听读音是否准确, 读完由学生简短评价。

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在小组内把自己读得最棒的段落读给组员听一听, 同学之间互评, 自己觉得读得不够好的段落请同学帮一帮。

师:读了课文之后, 你觉得画家和牧童各是怎样的人?

(学生讨论交流。)

口头填空:戴嵩是一个_______。牧童是一个_________。

四、朗读感悟, 品味语言

师:课文用很美的语言给我们讲故事, 无论是写人的对话, 还是描写人的动作, 都很生动。请小朋友们再轻声读课文, 想一想:你喜欢课文中的一家还是牧童, 为什么?请在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 用“———”画下来。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意见, 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并读一读勾画的句子。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预设答案, 在学生交流时适时引导。)

喜欢戴嵩———

1. 戴嵩擅长画画, 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课件出示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 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谁能用自己的感受, 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全班带着佩服戴嵩的感受来读这个句子。)

师:用“一……就……”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 一会儿轻笔细描, 很快就画好了。

师 (在学生读句子后) :什么是浓墨涂抹?什么是轻笔细描?观看录像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

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2. 戴嵩的画画得这么快, 这么好!围观的人都一致夸赞戴嵩。

师:找出课文中描写人们夸赞戴嵩的句子, 学着他们的语气, 夸一夸戴嵩。

师 (出示《斗牛图》) :看着这幅画, 谁来学着商人的语气夸一夸, 再学着教书先生的语气夸一夸?还有哪些围观的人, 他们会怎样夸赞戴嵩?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夸一夸, 推荐几位同学在全班交流。)

师:戴嵩还是一位虚心的画家。我们可以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

(学生讨论并勾画相关句子。)

喜欢小牧童——

1.因为他很勇敢。

(学生交流: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

2.因为小牧童观察得非常仔细, 勇于指出画家的错误。

(学生交流: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师:你想对戴嵩和小牧童各说一句什么话?

(课件出示) 我想对戴嵩说:。我想对小牧童说:。

五、感情朗读, 总结课文

1. 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示:可以分角色朗读, 也可以一人朗读一段。)

2. 想一想:著名画家画的画是否都是完美的?从这篇课文的学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 教师归纳:无论什么样的人, 都会出现失误。我们要留心观察生活, 实事求是, 既要勇于指出别人的错误, 又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六、拓展延伸, 升华认识

1. 除了唐朝画家戴嵩画的牛, 我国还有许多以画动物闻名的大画家,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他们的作品。

2. 课件出示:齐白石画的虾, 徐悲鸿画的马, 李苦禅画的鹰。

3. 请在三幅图中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作品, 为它配上你想说的话,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七、课后作业

篇4:《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

1、知识和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轻声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法感悟人物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画家的虚心,学习牧童的勇敢。

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牧童的勇敢和画家的虚心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

1、课件

2、布置学生查找戴嵩和一些著名画家相关的资料。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起兴趣,复习导入

1、导语: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他们是谁呢?

(师板书课题)

2、做填空练习,戴嵩是一个 。

(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复习旧知中导入)

二、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三、四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里知道戴嵩是一名著名的画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生汇报。

3、课件出示《归牧图》、《乳牛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一…就…”夸戴嵩的画。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读了让人觉得画家确实画得好。

5、观看图画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体会戴嵩的画技高超)。

6、请你也学着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说话,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成为学习的主体]

7、学生自由读,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

8、指名分角色读(体会夸赞人的语气、神态、动作,并由此拓展: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又会怎么夸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鼓励读出自己的理解和风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请一位学生扮演牧童,再现当时的场面。

2、师指导看图中围观人的表情,想一想围观的人会怎么想?[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课文内容,将练习说话和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在一起]

3、戴嵩会怎么做呢?(师生分角色对话,对话前提学生请注意画家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说话的语气)

4、请同桌两个人一人当戴嵩,一个当牧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5、指名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从“挤、喊”体会牧童的诚实、勇敢,从“和蔼、很愿意、惭愧、拱手等词体会戴嵩的谦虚)。(通过伙伴之间的互学互评,加强情感的交流和知识的迁移)

6、听了牧童的解释,戴嵩又会怎么做?(出示《斗牛图》)

(三)评价画家和牧童。

1、你想对课文中的人物说些什么?(课件出示小词典)[结合感悟,表达自己的看法,流露真情实感,练习说话]

2、师总结。

三、拓展延伸

1、“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

2、欣赏名画(课件出示名画)。(在欣赏名画中,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篇5: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

1、全班均能正确读准“戴、价”等13个生字,并积累相关的词语;95%的学生能正确书写“价钱”等生字,写工整、写美观。

2、全班均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90的学生能读得有感情。

3、会运用“……一……,就……”和“……一会儿……一会儿……”两个句式说话。

4、能联系课文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惭愧”等词语的意思。

5、能通过读文,感悟到戴嵩和牧童两个人物形象身上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生字词。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有感情。

3、学习戴嵩虚心、乐于接受别人指正的品质和牧童大胆、勇敢、敢于指出别人错误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人物身上的良好品质。

四、课时安排:

2——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问导思,激发兴趣。

1、写课题“画家”写得大一些,“牧童”写得小一些。谁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课题?

2、小组讨论汇报。

二、自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画出生字词。

3、读懂什么,不懂什么记下来。

4、汇报。

(1)、自己读懂的问题。

(2)、不懂的问题。预设:

不懂的词语:绝妙之作、浓墨涂抹、轻描细笔

不懂的问题:牧童为什么说戴嵩的斗牛图画错了?

戴嵩挨了批评为什么还要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把字音读准、读正确。

2、去拼音,巩固字音。

3、根据每个字的特点,识记字形,并进行扩词等训练。

4、多种形式读生字,巩固。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观察字形。

2、辨认字形、掌握笔划要点。

3、重点指导“挤”和“商”

4、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5、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读生字,检查巩固情况。

二、品读第一段。

1、指名读。

2、找出本段中概括性的句子。

3、汇报??第一句。并画出中心词“著名”。

4、接下来是怎样描写戴嵩的有名的???学习本段。

5、说话训练:……一……,就……。

6、理解“没有不”。

7、齐读全段。

三、品读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2、戴嵩是怎么画《斗牛图》的?找出相应的句子,读。

3、利用p99徐悲鸿画是马进行理解“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

4、再读句子。

5、男女声赛读。

四、赞画

1、我们一起来看看旁人是如何称赞的。

2、读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

3、拓宽思维:还会怎么称赞?

五、牧童指错

1、自由读这段。

2、指名分角色读。

3、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牧童和画家身上的优秀品质。

4、抓住文中“挤”,体会牧童的大胆、勇敢、自信等。

5、文中还会一个词语也充分体现了牧童的这些精神,你能找到吗???喊。

6、戴嵩的谦虚体现在哪里???戴嵩的话,以及戴嵩的“和蔼”

7、你还在课文的哪个地方再次感受到戴嵩的谦虚???最后一段。

8、理解“惭愧”和“连连拱手”

六、回到全文

1、分角色读全文。

2、你想对牧童或戴嵩说什么?

3、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虚心 勇敢

篇6: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优质课)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对着著名的大画家戴嵩的画大喊:“画错啦,画错啦!”这胆量令人佩服。这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齐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

2.相机出示课题。画家和牧童(“画家”写的大些,“牧童”写的小些)(齐读课题)

3.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 朗读感悟

1. 初读整体感悟。

(1)自已小声读课文。要求不指读,不读错字,不加字添字,边读边想,把使你感动的句子画出来。

(2)小组中展示,同桌或小组中互相读读,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情况。

(3)小组中交流一下,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 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1)出字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一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

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

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

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5)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的。练习用赞美的语气读人们的评价。

如果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用对话的速度,天真质朴的语气读牧童说的话。

(教师可适时范读,引导评读、仿读、赛读、表演读等)

(6)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7)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3. 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

(2)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

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1)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篇7:画家和牧童教案设计(优质课)

教学设想:

一个距离学生一千多年的故事,怎样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那时那刻,那景那情,唯有将学生带入文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方能体验。所以,此课的教学思路,就是创设情境,师生同步进入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进入戴嵩作画的地方,进入不同的角色,去让故事重现,实现学生与文本最近距离的对话。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悟不同人物不同时刻的心理想法。

2、从文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并有所启发。

学习过程:

一、联系学生实际,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

2、从了解学生的爱好出发,领会什么人才称得上是画家。

3、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知道什么人是牧童。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导语:一边是画画得很好的画家,一边是放牛的小孩子,这两个人似乎毫无关联,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反馈读书所得: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3、师生一起小结并板书:牧童批评画家。

三、创设情境,进行文本对话。

导语:一个画家的画,居然被一个牧童批评,是不是他徒有画家的虚名,其实画画得根本就不好呢?

1、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看画家的画好在哪里?

(学生汇报时,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一„„就„„”进行说话训练。另外还让学生体会其它反映画家画画得好的词:没有不、争着、大价钱)

[这种抓重点词的体会,本身就是一种朗读的指导。学生知道了这些词所蕴含的意义,自然在朗读时能把握感情。]

2、指导学生对第一自然段朗读。要求:读了让人觉得画家的画确实画得好。

(学生练读,汇报读,师生互相评价)

导语:第一自然段让我们明白了,其实戴嵩的画画得挺好,但是还是被牧童批评了,不过,牧童批评的不是画家的画得不好,而是画错了。那么,戴嵩画错的是一幅什么画呢?

1、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要求用笔画出描写戴嵩作画的句子。

(读,体会,谈:轻松、认真、速度快等)

2、围观的人什么反应?

(学生抓词抓句)

2、师扮演戴嵩,学生扮演围观的人,对戴嵩的画进行夸赞。

[引导学生体会夸赞人的语气、神态,并由此拓展:围观的人还有哪些?他们又会怎么夸赞?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导语:在人们夸赞声中,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谁出场了?

1、请一学生扮演牧童,其他学生帮助分析牧童该如何出场。

(抓出文中牧童的动作:挤、喊语言:画错了!画错了!)

2、牧童出场,人们的反应如何?

(学生表演。师朗读: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人们一下子都呆住了。)

分析:为什么会呆住?

3、在人们呆住的时候,如果你是戴嵩,你心情如何?文中的戴嵩是什么态度?

(抓重点词“和蔼”,学生表演当时的戴嵩。)

4、请学生扮演牧童回答戴嵩的问题后,讨论:牧童的批评的对吗?为什么?

[可以用提示问题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如果说“画错了“的不是牧童,而是你们中间的一位,你们会相信吗?为什么牧童说的就令人相信呢?]

导语:戴嵩把《斗牛图》画错了,你们认为原因在哪里?

1、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借此机会阐明两点:一,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从文中“传说”一词可以看出;二,戴嵩是唐朝有名的画家,擅长画牛,画得栩栩如生,原因在于能认真观察,细心揣摩。

2、尽管戴嵩把《斗牛图》画错了,但文中两个主要人物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学生分析人物的品质。在分析时师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具有相似品质的人进行回忆,再次整体感知。如:打碎花瓶的列宁、动手做做看的伊琳娜等。)

四、剧情表演,升华情感体验。

1、师生共同确定剧情需要的角色。

(在确定角色时,可以把围观的人根据课堂上的拓展多确定几个。)

2、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背诵或改编台词。

3、师生同台演出。

(师可选择一个没有台词的演员:戴嵩的朋友,进行台词编写,作为第一个人物出场,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4、师生评价首场演出,然后分小组表演。

五、知识拓展,丰富语文积累。

1、学习这篇课文,你获取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

篇8:21课画家和牧童

主备:李家林

修改人: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教学重难点: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名作,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大画家画的画,看你们能不能猜出这些作品是哪位大画家画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课本后面的“我知道”里就有介绍)

2、课件出示戴嵩的《归牧图》,那这幅图又是哪位大画家画的?(戴嵩)你了解戴嵩吗?师简介戴嵩:戴嵩是我国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特别喜欢画牛,他画的牛栩栩如生跟真的一样。就是这样著明的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1课寻找答案吧!板书、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拼音认读词语。(小老师带读,齐读。)去拼音抢读词语。

2、认读生字。带拼音认读(指名读、齐读)、去拼音认读(男女生赛读)。

3、小组内交流记字方法。

4、引导学生区分“带”、“戴”,并交给方法:遇到不能区分的同音字,请教字典老师。

5、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

1、教师:课题中的画家指的是谁?(戴嵩)课文是怎么说的?找出来读一读。

2、出示: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1)、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画家的朝代和名字。)

(2)、“著名”是什么意思?(很有名,几乎达到人尽皆知的程度,其影响力非常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比如说著名的歌星、著名的作家等。)(板书:著名)

(3)齐读这句话。强调“著名”一词。

3、教师:课文从哪些地方说明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他的画技高超呢?

4、学生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说明戴嵩是个著名画家、画技高超的句子。

5、全班交流。

(1)、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①、教师出示《斗牛图》,学生欣赏这幅绝妙之作,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两种画法。

②、从这句话中,你觉得戴嵩画得怎样?(画得很好看、画得很用心、画得很熟练、画得又快又好)

③、教师:他画得很用心,很熟练。他画得又快又好,真不愧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④、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来说一句话。

(2)、教师:戴嵩的画很快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怎样?(纷纷夸赞)夸赞的意思是什么?(夸奖称赞)人们是怎么夸奖称赞的?

(3)、出示: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①自由读,在句子当中找出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夸赞、称赞、赞扬)

②教师: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呀!同一个意思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把它们积累下来。

③有感情地朗读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

④围观的人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吗?出示插图,了解插图中的人物,想象一下,其他人会怎样夸赞这幅画,说一说。

⑤这么多人称赞、赞扬戴嵩的画,我们可以用哪一个词来形容?(纷纷夸赞)

⑥教师出示《斗牛图》,学生欣赏这幅绝妙之作。

⑦学生夸夸这幅绝妙之作。(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⑧教师:看,你也夸我也夸,大家七嘴八舌地都在夸赞,这就叫“纷纷夸赞”,这足以证明戴嵩是一位多么著名的画家呀。

(4)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①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他的高超本领?(没有不、争着、大价钱)

②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评价,分组赛读)

③你能不能也用上“一„„就„„”说一个句子呢?

(5)有感情地齐读第1—4自然段。

四、评价人物,体会品质

1、教师:当围观的人纷纷夸赞戴嵩的画时,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画错啦,画错啦!”

2.出示:“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1)、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2)、“这声音”指的是什么?(“画错啦,画错啦!”)为什么说“像炸雷一样”?(这句话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牧童的话令所有的人感到震惊。(3)、理解“呆”,表演“呆”。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想什么?

3、到底是大画家画错了,还是小牧童说错了呢?我们读一读第5、6自然段就知道了。

4、自由读第5、6自然段。

5、课件出示两牛相斗的视频,学生观察得出结果。

6、是啊,要想发现别人的不足,必须建立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同学们,面对著名的画家,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小牧童指出了他的错误,你觉得这个小牧童怎么样?(板书:勇敢、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

·

7、当牧童当众指出戴嵩的画的错误时,戴嵩怎样?(谦虚)(板书:谦虚)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谦虚?(学生自由回答。)

五、拓展升华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所学的词语

二、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12个生字认读。

2、观察田字格,说发现:写的时候,哪些地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3、教师应学生要求示范指导“兄、呆、钱、购”四个字。“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钱”字左短右长,重点知道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购”字的“贝”和“勾”都要写得瘦长一些。

4、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写。

5、同桌互评。

三、说话练习

我想对戴嵩(或牧童)说„„

四、布置作业

1、收集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等画家的资料。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1、画

大人

小孩 著名画家

牧童 画画

放牛

谦虚、和蔼

勇敢、实事求是

敢于挑战权威

篇9:《画家和牧童》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等词语的意思,会写“抹、挤、拱”3个形近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有名。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为画家的谦虚,牧童的直率作铺垫,懂得要认真观察,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意识,理解课文内容,能仿照课文练习写话。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有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分别出三组词语,指名读。找特点。

出句子指名读,理解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再读句子,读出语气的不同。这是国画中的两种画画技巧,老师这儿有一幅《斗牛图》,你们说哪儿是浓墨涂抹,哪儿是轻笔细描?

再读句子,体会画家的著名,板书:著名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谁读得好?从哪些语句看出戴嵩是著名画家?

2、指名评价,回答问题。

三、自主探究,深入研读。

1、出句子,齐读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了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说明戴嵩画的画非常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戴嵩的画多么受人欢迎啊!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1)没有不点头称赞的,就是说——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谁来读一读。

(2)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小朋友,大价钱是什么意思?

(3)你也能用上“一„„就„„”说一说吗?

(4)朗读指导。你觉得怎么读才能读好这段话?

是啊,戴嵩的画技实在是高超,咱们再去感受一下吧。——齐读句子。

4、哦!那你听到了谁的夸赞声?

(1)商人;

他是怎么称赞的?(出示句子)

“绝妙之作”什么意思?出字的意思,学生选正确的注解。

妙-好。绝-最,表示独一无二,没有人能赶的上。绝妙-最好,作-作品,指这幅画。商人的话让你知道了什么?

(在商人眼中,这是最美的画,没有比这画得更好,更像的了)那你学着这位商人来夸夸戴嵩。

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位商人,来夸赞一下。男生集体学着夸戴嵩。

5、还听到了谁的夸赞?

(2)教书先生;

学着他的样来夸一夸(出示句子)同桌自由练一练。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夸奖呢?

老师找了几个赞美他的词,你帮我来读读好吗?

词语加油站:

绝妙之作

上乘之作

出神入化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你能用上其中的词来夸夸戴嵩吗?

6、商人、教书先生在夸赞,在那么多围观的人中还会有其他人在夸赞戴嵩吗?从哪个词看出?(纷纷夸赞)

7、出句子(师:同样表示赞美,这里却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表达的意思却是相近的,这就是近义词。)齐读句子

这时忽然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出句子)指名读你觉得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善于观察、勇敢

(三)、学习5、6自然段。

1、指导读牧童的话。牧童在哪里(出示牧童的话:画错了!画错了!)

师:他读得怎么样?我觉得他的声音还不够响亮,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课文中说这声音像炸雷一样,大家都呆住了,所以应该读得响亮一些。)师:你真棒!懂得联系上下文读书!你来读!

师:围观的人都在夸赞,牧童却发现这个人画错了,就拼命往里面挤,这时他一定——(很着急,迫不及待!)谁来读读? 师:那么大的画家戴嵩听到有人说自己画错了,有没有生气?他是怎么说的? 这说明他很(和蔼)(出示:戴嵩把牧童叫道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或错啦?”)

师:现在我是牧童,谁来读戴嵩的话?

师:很温和,也很诚恳!大家一起当一回画家吧?(全班齐读画家的话)

师:那我就说说你的错误吧!(出示牧童的话)老师范读。

2、理解牧童的话。

师:谁读牧童的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戴嵩错在哪里?(一生读牧童的话)师:谁来汇报?

师:很有道理!再给你们一个难一点的题目,想挑战吗? 生:想!师:牧童为什么能发现牛尾巴画错了?请大家再次默读牧童的话,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生默读牧童的话)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谁来说?(相机板书:善于观察)

师:听到了牧童的解释,画家听了感到很惭愧,并且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3、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家?(男女生分角色读)(相机板书:虚心)

师:是呀!大画家多谦虚啊!他接受了牧童的建议,重新画了一幅《斗牛图》!这幅画现在珍藏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这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最著名的《斗牛图》。看到这幅画,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四、拓展延伸、练习写话

师:戴嵩给我们留下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斗牛图》,不仅仅是因为画的好,还因为有这样一个故事,更因为他的人品,其实许多著名画家也给我们留下了绝妙之作。画家和牧童都很了不起。板书:了不起。请你来夸夸他们吧!

同桌讨论,自己书写,写后交流。

五、板书设计:

著名

善于观察

画家和牧童

虚心

勇敢

篇10:《画家和牧童》教案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仍然是识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学文,体会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到的关于“人无完人,需要向别人虚心学习”的故事3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文坛巨匠苏东坡有”菊花萎而不落“的笑谈,万世敬仰的孔夫子也有无法解答”两小儿辩日“的尴尬,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崇高与伟大。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那他是怎么表现的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画家与牧童间的故事吧!

二、识字写字

识字: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2.交流识记的生字。

(1)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2)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3)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4)看字形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5)联系生活识字:“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购”镇上的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玉米”几个字。

3.交流生词:夸赞 称赞 赞扬 和蔼 惭愧观赏 沉思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

4.交流收集的好句子。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3)”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4)“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5)“画错啦,画错啦!”……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抹、挤、拱、批”这四个字都有提手旁。写“抹”字,把提手旁和“周末”的“末”字合起来;写“挤”字,把提手旁和“整齐”的 “齐”合起来;写“拱”字,把提手旁和“共同”的“共”合起来;写“批”字,把提手旁和“比赛”的“比”合起来。“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一前两撇写法不同。“钱”字和“浅”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2)示范指导。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和斜钩的写法。购:“宝贝”的“贝”字和“勾画”的“勾”字都写得瘦长一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让我们自由朗读课文,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吧。如果要想把课文读好,首先要把每个字读对,每个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

2、同学们读得很投入,相信一定能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老师想听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吗?

3、指名请同学朗读

4、说说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

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读。课前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简短的话写下你的朗读体会(可以在课文中批注)。

(2)朗读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读和读书体会。

(3)根据以上交流,再读全文,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

课文的人物对话描写得很生动,文中还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图。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来感悟课文,品读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戴嵩--牧童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师边引导学生发言边作板书:画家:著名、虚心 牧童:会观察、说真话 引导学生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了不起。并作板书。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请你带着读画家与牧童的敬佩之情再次朗读全文。

(2)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积累运用

1.“一”的本领真大。自然数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们汉语中的“一”的本领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别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丰富极了,不信,你读读下面的句子:

(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的画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也来夸夸我们汉语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读一读,看一看,欣赏一下名画家徐悲鸿画的马,你会感觉到什么呢?给他的图配几句话吧。

四、实践活动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讲一讲“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如:

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2.华罗庚的故事(《自学成材的华罗庚》)小时候的华罗庚,有一次,读了一本数学书后,问他的老师:“这本书中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我能批评书中的错误吗?”老师说:“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

3.漫画。一位雕塑家公开展出他的艺术品--马,并悬赏给他指出错误的人。许多人纷纷前去,都败兴而归。一位盲人上前去摸,发现这匹马的头是向后转的,可是马的脖子上却没有“皱纹”。他的发现让雕塑家大吃一惊!

五、作业

把《画家和牧童》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听。

计 21画家和牧童

画家:著名、虚心

了不起!

篇11:画家和牧童教案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以画动物而著名的大画家,他们往往只用笔和墨,就能把动物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名家的名画吧!(课件出示并介绍)齐白石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画的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可说是画坛一绝。李苦禅大师擅长画鹰,他画的鹰神态各异,神韵充盈

现代绘画大师徐悲鸿擅长画马,在他笔下,一匹匹马骏马英姿,奋踪扬蹄。举世闻名的大画家张大千,他画的虎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2、这幅斗牛图你们应该知道是谁画的吧?课件

3、是的,戴嵩是我国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

4、他能画出《斗牛图》这样的绝妙之作,还得感谢一位小牧童的指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读课题)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和这课的生字交上了朋友,快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3、游戏:摘星星。

三、学习句子:“他一会儿————————轻笔细

1、过渡:戴嵩是唐朝著名的画家,传说有一次他的好朋友请他作画,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戴嵩画画的句子。

2、师:这个句子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啊?

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我请学过国画的同学来说说。

4、这两个词语呀是我国国画中的绘画技巧,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画法。浓墨涂抹是采用浓重的墨汁作画,线条比较粗重;轻笔细描是与浓墨涂抹相对的另一种画法,采用纤细的笔墨进行描绘。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幅画,你们很快就明白了。(课件)

5、师:现在你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6、师:有时候啊,借助生动的画面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个词语,把它他们积累下来。

7、师:戴嵩用“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方法来画图,他画画的方法不一样,(用的力不一样)我们读得也要不一样,自己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自由读——请人——谈体会)

8、师:是呀,他一会儿„„一会儿„„,画得很用心,很熟练。

9、师: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你还能一会儿做什么,一会儿做什么?

四、学习夸赞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

过渡:戴嵩的斗牛图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有什么反应?

师:那些人是怎么夸赞的呢?谁来说说?

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商人在称赞? “绝妙之作”就是(非常好的作品。)

②师:同学们,我们从“太像了、太像了、绝妙之作”感受到商人的称赞,瞧,连这个标点也在表达这样的情感呢!

③师:那还等什么,赶紧用我们的朗读也来称赞称赞吧!谁先来?

④一位商人称赞道:(指名读)一位商人激动地称赞道:(小组读)一位商人十分激动地称赞道:(齐读)师:教书先生是怎样夸赞的呢?

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①师:这句话中,哪个字最能让我们感受到戴嵩的画确实非常棒!(活)师:“画活了”的“活”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

③师:是啊,这么逼真的画,只有神笔才能画出来。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谁有信心比他读得更好!(指名读)还有谁愿意读的吗?(个别读)

师:读得真好,只有用心体会的同学才能读出这样的情感呀!

④师:我们再来真诚的称赞称赞,女生读商人的话,男生读教书先生的话。引读:一位商人称赞道:

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这里有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它们都表示赞美的意思,你们发现了吗?——齐读词语

3、师: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表达同一个意思,既避免了重复,又使文章更生动。这种方法在我们的写话中也可以运用。

4、师:围观的人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吗?

5、师:如果此时,你也是围观的人,看到这惟妙惟肖的画作,你也情不自禁地想来夸赞夸赞,你会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说)

6、课文中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的时候用上了“绝妙之作”这样的词语来形容画作精美,如果我们在夸的时候呀,也能用上这样的词语,那我们的语言就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了。我想给大家推荐几个词语。(课件)

7、这些课外词语能帮助我们把句子说得生动呢!谁来试一试?

8、看!把积累的词语用在我们的表达中,我们的语言就更生动了,多好呀,9、了不起。孩子们,看,象这样,围观的人你也夸我也夸,大家七嘴八舌地都在夸赞,这样夸就叫“纷纷夸赞”,这足以证明戴嵩是一位多么„„著名的画家呀

五、学习5、6自然段

1.师:就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请同学们捧起书齐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生汇报。

2、师:一连两个“画错了”,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哪些词可以看出牧童很着急?你能从牧童的动作中体会他的心情,你真棒!让我们急切地喊出牧童的话吧!

3、师:牧童“挤”进来“大声喊”,他多么迫不及待呀!谁还想读?(抽生——齐读)师:牧童这一喊,大家一下子就──

师:孩子们请看课文插图,大家都呆住了,有的── 有的——还有的——

猜猜围观的人这时会想些什么?

6、师:听了小牧童的话,周围的人都惊呆了,戴嵩是怎么做的?课件

生读-----齐读

③你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人?(板:虚心)

④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很愿意、和蔼、请)(师点评:戴嵩接受批评的态度如此和蔼,语言如此诚恳)你们还注意了吗?这位赫赫有名的大画家称一位不知名的小牧童为小兄弟,没有一点画家的大架子,多么了不起,多么虚心呀!

7、师:此时我就是戴嵩,小朋友们就是小牧童,我有问题请教你们了。小兄弟,请你说说我什么地方画错啦?(课件出示:这牛尾巴„„)提示学生用上动作表示

8、是不是像牧童说的那样呢?让我们去看看两牛相斗的情形。(出示真斗牛图)你看到了什么?

9、看来,两牛相斗的时候,牛尾巴真的是夹在后腿中间的。

10、牧童怎么对牛这样了解呀?说明什么?

11、他敢向大画家指出画的错误,你觉得他怎么样?板:勇敢

12、我们就带着勇敢、自信再来读读这段话。

13、看来两牛相斗的时候尾巴真的是夹在两腿中间的。戴嵩听了非常惭愧,他怎么做呀?生汇报(课件)

14、师:拱手在古代是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戴嵩这么一个大画家怎么对着一个小牧童连连拱手呢?(表示他很虚心)是呀!他是多么虚心呀,他打心底里佩服小牧童呀!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加上动作读读这一段。(全班读)抽生──互评──再读(边做动作边读)

15、这么著名的大画家却这么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多么令人敬佩呀!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对他的敬佩之情吧!

16、师:我就是戴嵩,小朋友们就是小牧童,咱们再来学习一下人物的语言,(课件出示对话)。开始。(师生互读对话)互换角色再读,同桌互读,指导学生带上表情、动作读。

17、戴嵩虚心听取了小牧童的意见,从此以后,他经常去仔细观察牛的各种神态,向放牛娃了解牛的生活习性。经过长时间细致的观察,细心的琢磨,戴嵩画牛,越画越好了。后来,他又画了一幅《斗牛图》,这次,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幅《斗牛图》成为流芳百世的名画,乾隆皇帝还在这幅画上亲笔题词,这幅画珍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馆中,戴嵩也成了画牛的名家。

除了这幅《斗牛图》,他还画过《三牛图》《牧归图》,(课件展示,学生观赏)这些画都被后人奉为经典画作。

18、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对戴嵩说吗?课件

19、除了课文里的人物,你还想对谁说?

篇12:画家和牧童 教案(推荐)

▲学习目标:

1、会认勇、误、孝、戴、价、购、抹、称、扬、蔼、批、翘、驱、蝇、惭、愧、拱17个生字。会写:抹、挤、拱、批4个生字。

随文理解:著名、夸赞、称赞、赞扬、纷纷夸赞、呆住、惭愧、拱手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方法体会人物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24课,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写字时要认真一笔一画地写。齐读课题。

我们把擅长于画画,画画得特别好的人称为“画家”。今天故事里的画家,名叫戴嵩,他画的牛跟真的一样,据说他在画有名的《斗牛图》时受到了一个小牧童的批评。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

打开课本84页,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请大家看拼音读准字音,注意不添字掉字,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生字生词。

(1)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生字词怎样(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

(2)多音字:教书先生、指教。斗牛、斗胆。中间、间隔。(3)出示:购买 驱赶、惭愧、夸赞(引导学生发现构词的两个字意思一样,积累此类词语。)

(4)教给学法:理解“购买、惭愧”。联系偏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是一种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5)词语读得好!单个的生字预习的怎样?你能正确的读出来吗?

3、写字指导(带有提手偏旁字的书写技巧)观察并总结带有提手偏旁字的书写技巧:

先写短横后竖勾,短横三分竖靠右,斜提出尖两头露,要从竖勾中间走。书写练习:抹、挤、拱、批。

三、解读课文,探究提升:

1、同学们,课文第一段话,告诉我们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板书:著名)

2、出示: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师: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称赞;他的画一挂出来,有钱的人就争着花大价钱购买。你也能用上“一„„就„„”说一句话?指名说。同桌说。

3、戴嵩的画技一定非常高超,课文中有一个描写他现场作画的句子,赶快找出来读读吧。

4、出示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1)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一起来感受戴嵩高超的画画技艺,谁来读?(指名读,读出他画得很快,很熟练,很用心。)师反复引读这句话:

师:戴嵩画得多认真啊,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多快呀,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用心哪,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画得多熟练哪,你看他„„生读 师:戴嵩真不愧是一位„„生:著名的画家。

(2)“一会儿„„一会儿”句式练习。这句话里有一组词:一会儿„„一会儿,谁能用这组词来说说话?

5、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称赞。人们都称赞什么?课文中是怎么写的?赶紧找出来读一读。

生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生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出示句子)先自由读一读。

指导读夸赞的句子:(真诚的称赞、佩服的赞扬、由衷的夸赞)

四、感受戴嵩的虚心,牧童的勇敢

1、自读课文,感受戴嵩知错就改的品质。

请大家快速读5、6段,你想把什么词送给戴嵩?(板书:虚心)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出示句子:

(1)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板书:语言描写)

(2)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板书: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指导朗读

第一句读完师评价:你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戴嵩;你真虚心!你真不愧是大画家,气度不凡!

第二句,理解“惭愧、连连拱手”,用动作做一做。对话表演(5、6两段)(机动)

2、总结: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我们知道了戴嵩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3、师小结:同学们,一个人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更何况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大画家,所以我们说戴嵩非常了不起。(板书:了不起)

五、扩展阅读《我为你骄傲》

你看,像这样著名的画家都能有知错就改的品质,我们普通人特别是小朋友更要学习这种优秀品质。请同学们自读《我为你骄傲》,想一想这个小男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边读课文边把展现小男孩心情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自学交流。

教师出示展现小男孩心情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通过心理描写的方法,展现小男孩知错就改的品质。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

七、推荐阅读:

上一篇:交友活动简案下一篇:2018年校本教研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