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融资操作流程

2024-05-06

股权质押融资操作流程(通用8篇)

篇1:股权质押融资操作流程

第一步:

了解出质人及拟质押股权的有关情况:

1、仔细审查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是否有对股东禁止股权质押和时间上的特殊规定;

2、在公司章程中核实出质人的身份名称、出资方式、金额等相关信息以及出质人应出具对拟质押的股权未重复质押的证明;

3、出质人应提供有会计事务所对其股权出资而出具的验资报告;

4、出质人的出资证明书; 第二步:

出质人的股权须有该公司股东过半数以上同意出质的决议; 第三步:

出质人签订股权质押合同,并将出资证明书交给质押权人; 第四步:

将该股权已经质押,不能再转让和重复质押股权,注明在公司章程和记载于股东名册中,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权出质登记。

需提供的文件和材料:

1、申请人签署的《股权出质设立登记申请书》;

2、记载有出质人姓名(名称)及其出资额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名册复印件或者出质人持有的股份公司股票复印件(均需加盖公司印章);

3、质权合同;

4、出质人、质权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出质人、质权人属于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名,属于法人的加盖法人印章);

注: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办理的,还应当提交申请人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申请股权出质注销登记,应当提交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股权出质注销登记申请书》; 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办理的,还应当提交申请人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相关法律条文:

《担保法》第78条第三款规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股权出质登记办法》第7条规定,申请股权出质设立登记,应当提交的材料有: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股权出质设立登记申请书》、记载有出质人姓名(名称)及其出资额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名册复印件或者出质人持有的股份公司股票复印件(均需加盖公司印章)、质权合同、出质人、质权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出质人、质权人属于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名,属于法人的加盖法人印章,下同)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物权法》第226条规定,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权出质登记时设立。

股权质押的条件和法律程序

股权质押主要是指出质人以自已拥有或有权处分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或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作为质押,为某个经济行为作担保的行为。股权质押都有哪些条件和法律程序呢? 第一步:前期工作

(一)、了解出质人及拟质押股权的有关情况。

1、出质人的出资证明书、股份或股票。

2、出质人如为自然人,应提供有关身份的证明;如为法人,应提供营业执照及其它有关文件。

3、出质人如为法人,另须有法人董事会同意股权出质的决议。

4、出质人应提供有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股权出资而出具的验资报告。

(二)、出质的股权如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

1、须有该公司过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出质的决议。

2、了解拟出质股份是否有瑕疵,即是否有禁止出质的情况。

3、出质人应出具对拟质押的股权未重复质押的证明(若重复质押,需有质权人出具的同意函)。

(三)、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应了解拟出质的股权是否有下列情况:

1、记名股票于股东大会召开前三十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红利的基准日前五日内,不得进行股东名义的变更登记;

2、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的;

3、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在其任职工期间内不得转让的;

4、股东的股份自公司开始清算之日起不得转让的;

5、公司员工持有的公司配售的股份,自持有该股份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的;

6、国家拥有的股份的转让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

7、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转让的。第二步,签订质押合同或背书质押

(注意:股份出质准用禁止流质的规定。因此,当事人在质押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时,质物所有权直接归质权人所有的约定。)出质行为生效条件: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 ㈠一般规定

根据《担保法》规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经股东同意对外出质的股份,质权实现时,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股份有优先购买权。即,不能取得半数以上股东的同意,则股权不能质押给股东以外的人,股权所有者只能从不同意出质的股东中间挑选质权人。若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出质人得以将自己的股权质押给股东以外的质权人,只须在实现质权时保证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即可。㈡国有独资公司股权质押

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司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资产转让,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办理审批和财产转移手续。

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核定企业国有资本、监管国有资本变动是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因此,国有独资公司的股权在对股东以外的人出质时,须报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㈢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质押

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这些企业在中国设立,是中国法人,除对外发行人民币特种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外商投资一般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质押须经审批机关批准。如果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方投资者的股权变更而使企业变成外资企业,且该企业限制设立外资企业的行业,则该企业中方投资者的股权变更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另外,以国有资产投资的中方投资者股权质押,实现质权时必须经有关国有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并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经确认的评估结果应作为该股权的作价依据。

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质押 ㈠一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股份转让的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是可以发行股票,其股权以股票形式来表现,分为记名股与无记名股。公司向发起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对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则既有记名股也有无记名股。以记名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订立质押合同或者背书记载质押字样,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以无记名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订立质押合同或者背书记载质押字样。质押合同自股票交付之日起生效。未经背书质押的无记名股票,不得对抗第三人。㈡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有关问题的通知》,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持有的国有股只限于为本单位及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提供质押。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用于质押的国有股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国有股总额的50%。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以国有股进行质押,必须事先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明确资金用途(不得用于购买股票),制订还款计划,并经董事会(不设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决定。以国有股质押的,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在质押协议签订后,按照财务隶属关系报省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并根据省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出具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备案表》,按照规定到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办理国有股质押登记手续。

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办理国有股质押备案应当向省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提交如下文件: 1.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持有上市公司国有股证明文件; 2.质押的可行性报告及公司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决议; 3.质押协议副本;

4.资金使用及还款计划;

5.关于国有股质押的法律意见书。第三步,权利的实现

质权的实现方式有两种,即协议实现及诉讼实现。第一种:协议实现

由质权人与出质人协商,以折价、拍卖或变卖的方式依法转让实现质权,质权人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第二种:诉讼实现

如出质人拒绝或协商不成,则质权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实现质权。相关事项:

一、股权质押的风险

1.以有限责任公司及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对于出质人的道德风险无法控制。

对于以有限责任公司及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鉴于法律只规定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没有向任何中介机构或者有关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法律也没有规定该股份被质押的事实应该通过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众披露,股东名册又保存在被出质股份所在的公司手中,该股权质押就不会为除了当事人以外的其他社会公众所知悉,因而也就不具有任何公示力和公信力。这样就使得质权人的质权能否顺利实现完全依赖于出质人诚实信用的程度,如果出质人不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将该股权出质的事实登记在股东名册上,或者虽然出质时登记在股东名册上,但事后私自将该登记予以删改甚至重新制作一份股东名册,将该股权非法转让或者将其重复质押给其他人,就会严重危及到质权人质权的实现。

2.在质权人(担保人)对债权人履行担保责任后,在实现质权时,由于法律对于质权的实现没有明确规定,只是说可以诉讼解决。因此,如协议解决,必须在出质人能够找到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如出质人破产或被注销而联系不到时,协议解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从而只能采取诉讼解决,但诉讼解决又费时、费力、费钱。

二、质物的孳息

质权人有权收取质物所生的孳息,但质押合同另有约定的,从约定。上述孳息应首先充抵 收取孳息的费用。

三、质物的提前转让

出质人只有在与质权人协商同意后才可以转让已设质的股份,其转让所得价款应提前清偿或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四、质权的效力范围

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出质的,质权的效力及于股份、股票的法定孳息。

五、诉讼范围

质权人向出质人、出质债权的债务人行使质权时,出质人、出质债权的债务人拒绝的,质 权人可以起诉出质人和出质债权的债务人,也可以单独起诉出质债权的债务人。

实际操作中,对于记名股票或者出资,鉴于法律对于质权的实现尚无明确规定,双方可以在质押合同中明确约定质权人在履行担保责任后,有权直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拍卖,以拍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担保合同(股权质押)

甲方(质权人): 地址:

身份证号码:

乙方(出质人): 地址:

身份证号码:

因(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金额)(详见借款合同:)。为保证甲方债权的实现,乙方自愿以其所有的的合计

%份额的股权(以下称质物)向甲方提供质押担保。现甲、乙双方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出质的股权

1.出质股份名称及所代表的出资额:

名下的的%的股权,出质股份所代表的出资额:万元; 名下的的%的股权,出质股份所代表的出资额:万元;

2.本合同项下质权对出质财产的效力及于质物本身、从物、孳息、添附物、附属物、质物的代 位物。

第二条出质记载及登记

乙方应于本合同签订之日起日内将本合同项下股权出质情况记载于公司章程及股东名册,并办妥股权出质登记手续;

如乙方未能在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办妥上述记载及登记手续,乙方除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还应赔偿甲方损失。

第三条质押担保的范围

乙方应就下列所有款项向甲方承担质押担保责任:

1、借款人应向甲方清偿的全部债务,包括借款本金、利息、复息、违约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等。

2、甲方为实现质权而产生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律师费、咨询费、差旅费等。第四条担保期间

1.本合同第三条第一款项下债权的担保期间: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

2.本合同第三条第三款项下债权的担保期间:自实际发生上述费用之次日起两年。第五条质权的实现

具有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质权人就出质物享有优先受偿权。

1.出质股权价值减少,出质人拒绝恢复出质股权的价值或拒不提供质权人认可的新担保; 2.借款人未按约清偿借款本息的;

3.借款人经营状况恶化,丧失商业信誉或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其他情形; 4.乙方或第三人擅自处分出质股权,影响甲方实现债权、质权的。

第六条质权实现的方式

质权人有权选择下列方式之一处分出质股权,并以所得款项优先受偿;

1.与乙方协议,以出质股权折价,或以拍卖、变卖出质股权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2.甲方与乙方未就质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出质股权,以所得价款优先受偿。第七条双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负有妥善保管出质股权证明材料的义务。

2.一旦甲方发现乙方有未经甲方书面同意向第三方转让出质股权或其他有可能损害甲方利益的情况发生,甲方有权要求当事人立即停止上述行为,并有权提前处分出质股权,以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3.乙方不得隐瞒质物存在的任何瑕疵(包括但不限于权属争议、被查封、被扣押、已设定质押权等)。

4.出质期间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擅自将出质股权转让、再质押或委托他人管理等方式进行相应处置,并不得实施降低或可能降低出质股权价值的任何行为。

5.乙方及乙方出质股权所在公司出现下列情况,应在发生下列情况之日起日内书面通知甲方:

(1)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公司债券、转投资、担保;(2)变更公司形式;

(3)经营出现严重困难或财务状况发生恶化;(4)卷入重大诉讼或仲裁及其他法律纠纷;

(5)本合同项下的质权受到或可能受到来自任何第三方的侵害时; 6.借款期限届满或甲方宣布提前收回借款,借款人未能归还欠款的,甲方为实现质权而将出质股权依法拍卖、变卖,或在无法通过上述方式实现质权而要求受让股权,乙方应同意甲方提出的质权实现措施,并承诺全面配合甲方完成出质股权处置产生的相关事项。

7.有两个以上物的担保的,质权人行使质权时,有权处置任一或各个抵押人或出质人的抵押物或出质物; 本合同项下的质权,不因甲方存在借款人或其他任何人提供的其他任何方式的担保而受到影响。

8.主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解除的,出质人对借款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向甲方承担连带责任。

第八条乙方陈述与保证

1.其对用于本合同出质的股权拥有完全的所有权,该股权属无权利瑕疵股权(包括但不限于被查封、被扣押、已设定质权或存在权属争议等情形)。

2.其股权出质行为完全符合《公司法》之相关规定。签署本合同已经过其所持有的股权之公司股东会同意,并签署了股东会决议或董事会决议。第九条违约责任

1、乙方有违反本合同第七条第4款约定的,其行为无效,甲方可要求乙方恢复质物原状,或提供甲方认可的新的担保,并可要求乙方按贷款总额的%支付违约金。

2、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与责任的,应按贷款金额总额的%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并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一切损失。第十条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

1、本合同的签署、效力、解释、履行、执行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国法律并受其管辖。

2、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的,应协商解决,经协商不成的,应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第十一条合同的生效、变更、解除和终止

1.本合同自甲、乙双签字盖章后生效。任何有关本合同的补充、修改、变更须经双方协商同意并订立书面协议。

2.本反担保合同应持续有效,并不得撤销。第十二条其他条款

1、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乙方各执一份,登记机关备案一份。

2、本合同双方授权代表已获得充分授权可代表其公司签署本合同。

3、本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条款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仔细阅读了本合同所有条款,且已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另一方注意合同中免除或限制对方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另一方的要求,对有关条款进行了说明。第十四条其他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

日期:日期:

篇2:股权质押融资操作流程

 借款人提出股票质押贷款申请;(企业提交:营业执照、组织代码证、银行开户许可证、税务登记证、高管简历、质押股票名称、代码、质押数量、期限)

 银行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资信状况、偿还能力、资料的真实性,以及用做质物的股票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核实;(1-2周)

 银行对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审核同意后,根据有关法规与借款人签定质押贷款合同;

 银行与借款人签定质押贷款合同后,双方同时在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证券登记机构应向银行出具股票质押登记书面证明;

 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专门保管和处分作为质物的股票;

篇3:券商股权质押融资状况探讨

我国证券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为证券经纪业务、投行业务、 证券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其中依靠交易所的席位为投资者提供交易通道的经纪业务更是证券公司赖以生存的核心业务。

2008年以来,随着市场行情的持续走低,经纪业务市场的日趋饱和,同质化竞争的无序开展,证券经纪业务的贡献度已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即便如此,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依然较高。2011年经纪业务占证券行业总收入比重为53%,证券行业收入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发生改变。直接后果是在弱市环境下,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削弱。2012年上半年19家上市证券公司实现净利润117.6亿元,同比下降31.7%,利润总额仅为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十分之一。经纪业务急需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两年前融资融券的推出为陷于瓶颈的证券经纪业务带来了一丝生气。2012年上半年,14家上市证券公司实现两融净利润9.92亿元,占比利润总额的10%左右,证券公司逐渐认识到创新业务在经纪业务转型过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今天,继转融通业务正式试行,隆重助力融资融券扩大业务规模,由证券公司为经纪业务客户提供股权质押融资服务现已然成为时下行业内热烈追捧的一项创新业务。

二、我国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股权质押业务

股权质押并不是一个新鲜词。目前许多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股权质押融资服务。

1、以商业银行、典当行为出资主题的股权质押业务

由于这类股权质押属于场外交易,因此需要对质押双方进行公证,同时需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进行证券划转质押登记,手续较为繁杂,办理时间也较长,股票质押率较低,客户融资成本较高。以商业银行为例,质押成数大多以净资产为基础, 从审批到放款需要近一个月时间。由于银行贷款类业务种类繁多,而证券市场近几年持续萧条,出于风险控制角度的考虑,商业银行逐渐减少了对股权质押业务的受理。

2、以信托公司为出资主体的股权质押信托业务

股权质押信托的融资期限一般为3个月至2年,年利率高于商业银行。与前者相似,股权质押信托也属于场外交易,同样存在着放款效率低,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股权质押信托是目前金融市场中最主要的股权质押模式。截至2012年12月,上市公司共进行股权质押1844次,其中质押给信托公司的次数为826次,占比达到44.84%,已超过同期质押给银行的次数809次。质押股份的总数约为372.61亿股,总市值约达到5000亿元。

三、证券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具备天然优势

虽然较晚进入股权质押融资领域,对比商业银行、典当行、 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却是天生具备了开展这项业务的多种优势。

1、更丰富的客户资源

证券公司主营业务即是股权的一级市场发行和二级市场流通,作为利润结构中的两大支柱业务,证券公司拥有来自经纪业务、投行业务甚至资产管理业务庞大的客户资源。凡是涉及上市公司有股权融资的需求,证券公司能比其他金融机构更敏锐而全面地掌握客户信息,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融资服务。

2、更显而易见的潜在需求

股权质押融资的目标客户群为有中短期资金需求,希望盘活存量证券资产却又希望继续持有的群体。这样的潜在需求群体在证券公司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由于市场低迷,持仓深度亏损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二是不愿或不能减少持股比例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证券公司除了被动受理目标客户的股权融资需求,更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客户信息,主动挖掘目标客户的业务需求,加速推进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

3、更便捷高效的融资通道

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信托公司,目前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只能在场外进行,这意味着不可减免的繁杂手续和中间环节,直接影响到放款效率。而证券公司能够通过场内交易通道, 与客户直接成为对手方。以现已广泛推行的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为例,客户在T日进行交易,T+2日就可以收到约定款项,这无疑是证券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竞争市场份额的最突出优势。

4、更低廉的融资成本

目前约定购回交易的利息高于基准利率3个点,远低于信托平台动辄12%~15%的高额融资成本。随着业务发展,利息率还将有所下降。

四、初试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以下简称“约定购回交易”)指客户以约定价格向证券公司卖出标的证券,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另一约定价格购回标的证券。由于交易过程中标的证券发生了过户,所以严格意义上约定购回交易并不属于股权质押业务。但这项业务的问世为探索交易型证券质押购回奠定了前期实践基础,是证券公司拓展股权融资业务的一个重要类别。

1、约定购回交易的进展情况

对比现有的几种股权融资业务,约定购回交易具备以下几点优势:首先,约定购回交易为场内业务,客户只要提交业务申请即可,无须开立新账户,手续较为便捷;其次,客户T日交易, T+2日即可到款,资金到款效率比较其他股权融资业务优势明显;再者,融出资金没有用途限制更是这个业务一大卖点,对融出资金仅限场内交易使用的另一项证券公司股权融资业务———融资融券是一个重要的需求补充。

自2012年末上交所约定购回交易由试点转常规,客户参与此项业务不再需要考量账户开户时间和资产规模,交易最长期限由半年延长至一年,同时上市公司董监高和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也可以参与交易。截至2012年12月,拥有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从最初的3家扩展至54家,待购回余额为63.94亿元,较业务初期放大了25倍。

2、目前无法突破的瓶颈

随着上交所约定购回业务常规化,深交所约定购回也于2013年正式启动,未来市场需求还将逐渐释放。然而业务总体规模的增长速度仍然低于预期值,主要是由于业务规则本身仍存在一些无法突破的限制,不能真正满足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融资需求。

(1)融资期限较短,无法满足客户长期融资需求。约定购回交易的购回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只能解决客户短期的融资需求,无法满足客户长期融资需求。

(2)机构客户交易解禁限售股,可能存在税务成本。对于机构客户,转让解禁限售股取得的收入,应作为企业应税收入,按照25%的法定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证券公司需向税务部门申请交易免税。由于该税务属于地税,而各省市税务部门对约定购回业务的理解和认识不尽相同,需要分别沟通和批示, 加上业务量较小,很难统一获得税收政策支持,无法保障免除税款。

(3)最大交易规模限制。虽然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已经准入参与业务,但是受到单只证券交易规模不得超过总股本5% 的规则限制,大股东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根本释放。

(4)上市公司大股东对信息披露较为敏感。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专场业务办理指南(试行)》,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股份需进行公告,这将不利于公司股价稳定,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大股东缺乏尝试新融资渠道的动力。

(5)业务规模受限于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及净资本。约定购回交易的资金来源目前仅限于证券公司自有资金,而总体业务规模还受限于证券公司的净资本规模。除开几家大型证券公司,大部分中小型证券公司无法真正着力发展这项业务。

五、探索中的交易型证券质押购回

早在约定购回交易推出之前,多家证券公司就对质押购回业务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且纷纷向监管机构上报了各自的方案。但出于风险及监管考虑,最终不得不把规则设计为买断式购回交易,即上述约定购回交易。随着约定购回交易市场的逐渐成熟,交易所和部分证券公司再次投入研究,希望尽快推出证券质押购回业务。

除了标的证券在登记结算公司处为质押标志,未发生股份过户这一区别,证券质押购回的各个交易流程和约定购回十分相似,同时与存在种种缺陷的约定购回形成了几近全面的互补:其一,能够规避信息披露、交易规模等《证券法》规则限制, 有利于持股5%以上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入场,无论其所持股份解禁与否;其二,质押期限将长于约定购回的待购回期限,从而吸引中长期融资需求客户的关注;其三,证券质押购回可以在维持担保比例的安全区间内部分解除质押,相比只能全部购回的约定购回交易显得更加科学合理;其四,证券质押购回的出资主体可能放开更多的资金来源渠道,在证券公司自有资金的基础上引入转融资和资产管理计划。预计证券公司证券质押购回业务的正式推出,将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六、证券公司开展交易型股权质押融资业务的前景光明

长期来看,证券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业务对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维护客户资源,促进经纪业务转型发挥着积极作用。

近几年证券公司存量客户的交易活跃度下降,亏损持仓长期停留在账上,资产转移到银行理财、房地产等其他投资渠道, 这对证券公司来说等同于流失了客户。而交易型股权质押融资可以激活客户持仓,增加资产流动性,让客户以更便捷的渠道获得低成本资金,以此提高存量客户的利润贡献度,同时又巩固了客户的忠诚度。另外,证券公司还可以与商业银行合作,共享客户资源。

篇4:股权质押融资分类及其优缺点分析

【关键词】股权质押融资 分类 优缺点

自2013年6月24日,券商股权质押融资开启以来,在一个月间便开展了49笔股票质押融资业务,质押股数12.56亿股,质押股票市值约94亿元。股权质押融资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就中小企业股权质押,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大股东股权质押三个类别的股权质押融资,分别就起优缺点进行分析。

一、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

(一)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优势

1.依托产权市场平台,股权质押融资平台方便快捷。产权交易市场作为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级资本市场层次,帮助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有着明确股权、股权托管、定价、价格发现、信息披露、融资中介的综合智能。

2.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为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及时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相继制定下发了有关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利用股权进行质押融资的优惠政策。例如,吉林省人民政府为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发展,及时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下发了《关于规范开展企业股权集中登记托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吉林省股权质押融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质押融资创造了条件。

(二)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劣势及风险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盈利不稳定所带来了股权价值波动性风险,中小企业诚信问题也带来了欺诈风险。除此之外,机制建设不足和产权交易市场滞后导致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难和股权变现难的风险。

二、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

我国的股票质押融资主要有两种模式: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和个人股票质押融资。

(一)证券公司股票质押

证券公司以自营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券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作质押,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优点。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是除国债回购和同业拆借两大券商资金来源外的又一渠道,进一步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架起一座资金融通的桥梁。

(2)现行模式从控制银行风险的角度出发,除规定了质押率的上限、设定警戒线和平仓线以外,还规定在质押期内出质股票不能自由流动。这大大降低了股东“变相套现”和“掏空公司”的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其投资于上市券商的风险可以得到降低。

2.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融资缺点。

(1)《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但这种质押贷款模式仅适用于机构投资者,且被质押的股票缺乏流动性,手续烦琐,不能满足市场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融资要求。

(2)银行若开展此项业务须在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并应有专门机构动态监控、代为管理出质股票,对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拥有专业人才要求较高。

(3)尽管与其他担保品相比,上市公司流通股票是一种风险较小的质物,但银行需花费大量精力进行风险控制。

(4)证券公司出质的股票在质押期内不能自由流动,这种限制虽然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忽视了券商希望质押股票能够自由流动的内在要求。

(二)个人股票质押贷款

1.个人股票质押优点。

(1)个人股票质押贷款模式能够满足市场众多投资者的融资要求,它充分发挥了银行和券商的比较优势。

(2)银行无须新增硬件设施,也不必到证券公司办理出质登记和注销手续、到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现有条件即可满足业务需要。

(3)证券公司在这种模式中与银行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型,充分发挥了证券公司的比较优势。证券公司作为借贷双方的中介人,有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有齐全的交易监控设施,比银行更能够对市场的走势进行敏锐的把握和对质押股票进行实时监控。

(4)出质人用于质押的股票在平仓线上可自由流动,当股票价格上涨到出质人的心理价位时,能及时出售质押股票,保证了出质人的获利机会。

2.个人股票质押缺点。该模式比较突出的风险是由于出质人质押的股票虽然可以流通,但是是由证券公司代表银行监督股价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券商不认真履行三方协议,同出质人串通,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损害贷方银行的利益。特别是证券公司在对出质股票资格审查和风险审查中如不认真履行职责,在目前中国股市波动大、股票市值虚增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无法得到有力保障。

三、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法人股质押融资

大股东由于融资的需要而将所持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给债权人,以此作为获取资金的一种手段,或者,大股东要为其他单位提供借款担保而将上市公司股权拿出去做质押保证。

(一)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优点

上市公司股权已经成为了大股东资金融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大股东偏好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原因在于:对于大股东来说,其拥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是可用来抵债或质押的优质资产。商业银行一般也希望接受透明度高、可兑现性强的上市公司股权为质押标的物。

(二)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缺点

1.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上市公司剥离上市时,已将优良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了,其盈利能力已经较弱,资产负债率也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再质押借款,必然导致负债率的进一步上升和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一旦借款运用不当导致其偿债能力丧失,必然通过股权的纽带牵连到上市公司。

2.大股东法人股质押给市场的信号往往是大股东抑或上市公司的资金链出了问题,会影响投资者预期,导致股价下挫。

3.大股东的过度杠杆化可能引发市场对大股东不良财务行为的猜测,大股东凭其控股地位而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操纵,这种操纵不会是过去(至少是5年以前)那种赤裸裸式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如果能那样的话,大股东就不会借股权质押之名而兜这一大圈子),而可能是通过关联交易、产品转移定价等手段,尤其是借战略调整之名而行经营控制之实,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

4.大量高比例股权被大股东质押出去后,有相当可能性存在着这些股权被冻结、拍卖,进而导致上市公司控股权转移的危险。控股权的转移会引起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管理团队和企业文化的变动,从而引起上市公司的动荡。

5.大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降低了公司价值。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显示,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其公司价值越低。股权质押具有经济后果性。

6.许多被质押股权是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我国金融业的分立体制不允许商业银行以向企业投资的方式实现质权,银行必须拍卖所取得的上市公司股权,这就会使相关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再次变更,使原本基于对公司资信(质押股权被拍卖前)的了解和对公司前景的看好才向公司投资的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

7.由于股权质押会增加大股东与其他股东质押的代理冲突,导致控制权和现金权变相分离,因此有着股权质押行为的大股东更容易发生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说明股权质押具有很强的经济后果性。

篇5:股权质押融资的含义及业务流程

近几年里,股权质押融资贷款发展较快,其独特的融资方式,无疑增加了企业融资渠道和机会,目前已成为众多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所谓股权质押融资,本质属于质押贷款,是出质人(借款人)与质权人(贷款行)之间的一种权利质押。具体来说,股权质押贷款就是借款人(企业)以自己或第三人持有的股权作为质押物,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的一类贷款。

股权质押融资贷款业务流程

目前企业法人或股东申请股权质押融资,流程上主要有以下6个步骤:

1.如果是企业出质股权,则需先召开股东会并作出股权质押决议;如果是自然人可直接向银行(质权人)提出股权质押贷款申请。

2.借款人(出质人)向贷款行提出股权质押贷款申请,并按银行要求提供相关资料等待审核。

3.如果审批通过,借款人和贷款人签订书面贷款合同。

4.借贷双方签订书面股权质押合同。(注:股权质押合同可单独另签,也可作为贷款合同的担保条款出现。)

5.股权质押当事人须在股权质押合同签立后15天之内,办理股权出质登记。

6.贷款银行发放贷款。

同时借款人向贷款银行申请股权质押贷款时,需提供这些资料:

篇6:股权质押融资

股权质押属于一种权利质押,是指出质人与质权人协议约定,出质人以其所持有的股份作为质押物,当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照约定就股份折价受偿,或将该股份出售而就其所得价金优先受偿的一种担保方式。

股权质押融资的程序

(1)、股权出质的企业召开董事会或是股东会并作出股权质押决议。

(2)、股权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向贷款人申请质押贷款。

(3)、股权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应以书面形式签订贷款合同。

(4)、出质人和贷款人双方应以书面形式订立股权质押合同;股权质押合同可以单独订立,也可以是贷款合同中的担保条款。

(5)、股权质押合同签订之日起15日内,股权质押贷款当事人须凭股权质押合同到工商管理机关登记办理股权出质登记,并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股权交由工商管理机关登记保管。

(6)、企业应向工商管理机关申请股权出质设立登记。

(7)、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和《股权质押登记证明书》办理贷款。

篇7:股权质押流程

1、可以申请股权出质的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及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2、填写表格等材料(填写《股权出质设立申请表》等表格:提交执照复印件,质权合同,质权人、出质人身份证明等文件、证件。)

3、现场材料提交(携带齐所有提交的材料,预约成功后于电话提示的受理时间到投资服务大厅取号办理。)

4、领取股权出质通知书(受理后取得股权出质通知书。您的登记申请材料被受理后,请按工作人员的提示到投资服务大厅一层发照窗口领取股权出质通知书。)

二、股权出质登记注册应提交文件、证件

(一)股权出质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股权出质设立登记申请书》;

2、记载有出质人姓名(名称)及其出资额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名册复印件(需加盖公司印章);

3、质权合同;

4、出质人、质权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出质人、质权人属于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名,属于法人的加盖法人印章);

5、以外商投资的有限公司的股权出质的,应提交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

6、加盖公章的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7、《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证明》。

(二)股权出质变更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股权出质变更登记申请书》;

2、有关登记事项变更的证明文件:

(1)出质股权数额变更的,提交质权合同修正案或者补充合同;

(2)出质人、质权人姓名(名称)或者出质股权所在公司名称更改的,提交姓名或者名称更改的证明文件和更改后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属于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名,属于法人的加盖法人印章);

3、加盖公章的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4、《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证明》。

(三)股权出质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股权出质注销登记申请书》;

2、加盖公章的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3、《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证明》。

(四)股权出质撤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股权出质撤销登记申请书》;

2、质权合同被依法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法律文书;

3、加盖公章的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篇8:股权质押融资操作流程

近几年中国的金融市场有了快速的发展, 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国外许多先进的融资手段与方法开始在国内实践起来, 其中股权质押由于其简单的操作过程以及良好的流动性等成为了大股东进行财务融资的重要策略与手段。股权质押作为公司制度产生以后的新型担保方式, 其不但可以保障债权人的权利实现, 而且在交易过程中有着维护经济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作用。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成熟, 以及国内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得到的深度发展, 将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的贷款数量也在逐年上涨。股权质押不但使得公司本身的融资手段得以扩宽, 同时也为股东个人的融资渠道得到了拓宽。但是国内的融资环境与国外差距盛大, 并且相关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操作经验都相对缺乏, 这使得操作过程中出现很多风险, 而又缺乏控制风险的相关方法与手段。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股权质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股权质押风险的类型与特征从而为风险控制的手段与策略提供参考, 推动国内股权质押理论的发展。

二、股权质押的内涵与特点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国外许多先进的融资手段与方法开始在国内实践起来, 其中股权质押由于其简单的操作过程以及良好的流动性等成为了大股东进行财务融资的重要策略与手段。所谓的股权质押是债务人或者第三人, 用自己所合法拥有的, 并能自由处置的股权作为能履行债务的担保, 当其出现无法履行债务责任时, 债权人有权力将其作为标的物的股权折价处理或者以拍卖、变卖的形式得到价款并且拥有优先偿还的权力。股权之所以可以具备成为质押标的物的能力, 是因为股权满足了法律所规定的两个基本要件, 第一是股权本身必须是一种财产, 并且可以实现自由的转移和占用。其次, 股权必须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 并且可以转让。

股权质押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其过程具有表征性, 相对传统质押, 作为质押标的物的股权并没有产生实际占有的转移。因为股权本身是抽象的、无实体的, 并不能做到像实物那样实际的交付。其次, 股权作为标的物其价值不是建立在股权本身, 而是建立在第三人对其的预期之上, 因此股权的价值会出现波动。最后, 股权质押具有优越的便利性, 相比于传统质押, 股权质押只需要将权利凭证转移就可, 不必交付实物, 并保管实物。

三、股权质押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类别

风险的定义为未来的不确定性, 是投资过程中收益与损失的不确定。具体来说, 股权质押的风险是在施行质押的过程中, 所担保债权能否实现的不确定性以及出质人利益的是否会受损害的不确定性。由于我国股权质押仍然属于较新的融资手段, 能学习的经验相对较少, 相关的制度与法律也不健全, 这使得在进行股权质押过程中蕴藏着多方面的风险。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 主要的风险包括了四大类, 法律风险、道德风险、质押物风险与价值变动风险。而价值变动带来的风险也是整个股权质押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

(一)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的主要来源是法律制度的空缺或者不完善、不成熟或者在进行股权质押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由于我国整个金融市场本身发展的时间就比较短, 整个金融制度还处在不断摸索与不断完善之中, 而股权质押作为相对而言新型的融资方式, 对其约束的法律与制度更是不完善。首先, 股权的质押相对与传统的物质质押和权力质押相比较, 有着很大的特殊性, 虽然在《物权法》里说明了当债务人无法正常履行义务, 质权人可以在协商后拍卖质押财产。但是, 在股权质押的过程中, 出质人所享有的优先受偿权力发生变化。股权本身具有双重关系, 一方面其体现了股东个人与公司法人之间的关系, 同时另一方面股权也体现了股东个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股东的出质行为不过是股权的让渡, 但是债权在法律之中是优先于股权的偿还, 因此, 一旦出质股东所在的公司破产、资不抵债, 其股权价值便为零, 又后位于普通其他债权人得以偿还, 此时对质权的实现就几乎为零, 质权人会受到极大损失。其次, 在《物权法》里规定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未满时, 不能约定抵押财产在债权人, 不能偿还时所有权归债权人。但是在股权质押的过程中, 质权人的权力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 因为相比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票, 其股权未经上市, 难以在二级市场内流通, 因此, 质权人若要实现质权不能与二级市场公开卖出, 只能在私下进行沟通与变卖。但是, 由于股份有限公司人合的性质浓厚, 一旦出现债务无法偿还, 股权的价值会出现巨幅的贬值情况, 这时除了原始股东外, 其他人不会再购买股权, 此时质权人的质权将难以实现, , 况且在法律中同时禁止了流质, 此时质权人的利益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二) 道德风险

所谓的道德风险是指个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 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有损于他人利益的行为。在股权质押的过程中主要是指大股东利用质押的手段进行“二次圈钱”, 甚至将上市公司的财产“掏空”。从目前来看, 股权质押成为了大股东快速敛财的手段, 利用其便捷性实现快速套现并脱身。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大股东主要利用关联交易的手段进行资金的抽逃与套现。关联交易主要是指有关联的双方发生了资源或业务的专业, 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交易及其交易披露》中有详细的定义, 指企业的财务决策与经营决策的过程中, 如果关联的双方一方具有能力对另一方实行完全的直接控制, 或者间接控制、共同控制以及能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 则将其双方视作有关联的双方。而在双方之间有明确的任何权利或者义务的转移都视作进行了关联交易。若出质人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违背诚实守信的原则, 利用不公平的关联交易骗取债权人的财产, 抽逃自己在公司的资产, 将会严重损害到中小股东以及上市公司和债权人本身的利益。

(三) 质押物风险

质押物风险主要是指质押物在选择过程中会产生的风险。其风险的来源包括了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国有股权、涉外股权以及具有瑕疵的股权。首先,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与上市公司的股权相比流动性明显不足, 保值增值的能力也相对缺乏。同时相比于上市公司, 非上市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信息的披露程度以及市场对其的监管都有不足之处。所以非上市公司股权的安全性不如上市公司。加之非上市公司不需要向市场详细的披露财务与日常的管理决策, 在这样高度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之下, 其股权的价值难以得到有效的评估。倘若出现法律的纠纷时, 大大增加了维权成本与难度。因此, 若股权质押过程中的标的物为上市公司时, 便在无形之中产生了巨大风险。其次, 若标的物为国有股权时, 也具有较大的风险。虽然在法律上规定国有股权与普通股权一样可以视为财产并进行转让, 但是在《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中》却要求转让国有股权的过程中必须有国家相关的部门进行审批。而且必须充分论证质押的可行性以及明确质押后资金的详细用途, 并且必须制定详细的还款计划其必须由董事会进行批准。一旦违反了相关的制度与法规后, 质押将会无效。因此, 质押的标的物为国有股权时, 质权人必须要承担由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造成质押无效的风险。再次, 如果质押物是具有外资性质的股权, 同样具有潜在的风险性。相比国外公司上市的注册制, 我国上市的方式依旧是核准制, 因此国内公司若要想上市, 除了需要向证监会提供全面而详细的股票信息外, 还必须满足《公司法》、《证券法》的相关要求。而采用注册制的外资企业只需要向相关的管理部门提供资料即可。因此国内的投资者不能使用未缴付完全的股份作为质押的标的物同时由于质押期间, 出质人本身的投资人身份并未改变, 这使得其未经企业其他投资同意的情况下, 无法将处置股权转让, 同样在没有经过经质权人同意的情况之下, 出质投资者也不能将已经出质的股权转让或者再抵押。但是, 若是外资企业, 由于注册资本授权制度的规定, 其投资者可以将没有足额缴纳资本部分的股权作为出质的标的物, 从而会使得质权人面临严重风险。最后, 若质押的标的物是具有瑕疵的股权, 同样会产生风险。所谓的瑕疵是指标的物存在的缺陷, 不能满足相应的法定标准或者双方约定的标准。瑕疵股权主要是指那些股东出资不足或者具有虚假出资行为, 甚至抽逃出资行为的。由于瑕疵股权的股东没有交清足额的资本, 可以判定其不能享有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所以出质的行为是无效的, 因此对质权人存在潜在的风险。

(四) 股权价值的不稳定性带来的风险

股权价值的不稳定性是股权质押风险的主要来源。当股票价格上涨时, 股权的价值也会随之上涨, 当股票价格下跌时, 股权的价值也同样会随之下跌。

之所以股权虽然没有实体, 但依旧可以像普通财产一样当做质押的标的物, 归根结底是因为股权自身所具备的财产性质与内在的价值。但是, 有所不同的是股权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不像普通财产那样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而是随时处在变动当中。而主要影响其变动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股权所属公司的内部环境, 比如公司的日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管理策略与未来战略甚至包括了企业的文化。如果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 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而且整个盈利状况也不错时, 该公司的股票票面价格便会上涨, 从而其股权具有的相对价值也会随之上涨。反之, 股权的价值则会下降。第二是受到对股权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内在的供求规律会是商品的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而股票本身作为一种无形的商品同样受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一旦供大于求, 则会使得其价格下跌从而使得股权的价值下降。反之, 股权的价值则会上涨。第三是股权的定价方式。由于定价的方法与股权的质押率以及质押股票的价格直接相关, 从而会使得股票的价格有所不同, 以至于股权的价值上下波动。国内的股票处在不分红派息的环境之中, 使得对其的定价方法中缺乏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考量。加之我国的股票市场本身就不完善, 所以股票的定价很难反映出其真实的内在价值。

虽然在《物权法》对质押的标的物价值变动有过明确的说明, 当质押物的价值下跌到不足以清偿债务时, 不足的部分由债务人完全负责。但是当债务人除了股票外无其他财产以偿还债务时, 此时的损失便只能由质权人承担了。因此, 债权人的偿债能力处于波动状态, 未来是否有能力完全偿还债务是不确定的。这样的不确定性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综上可见, 股权质押虽然操作什么便捷, 但是其内在的风险却十分巨大, 因此操作过程中必须要做到谨慎的风险控制。

四、结语

上一篇:文明名人励志名言下一篇:个人复工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