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检验规定

2024-04-17

起重机械检验规定(通用6篇)

篇1:起重机械检验规定

产品外观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一、范围

本规定主要规定了发动机及发电机组(简称机器,以下同)外观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本规定适用于我厂柴油机及燃气发电机组零部件及整机的加工、装配和检验,其它机器也应参照执行。

二、通用要求

㈠ 铸件表面要求

1、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必须清砂干净,手摸检查任何表面、型腔、死角和旮旯处,不允许有粘砂存在,浇冒口、多肉、结疤和粘砂等均应铲平打光,残留高度和凹入量应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2、铸件的毛基准面,必须清理干净,并且平整。

3、铸件非加工面表面粗糙度应符合图纸要求。㈡ 焊接件表面要求

1、焊前

a)严格按图纸规定规格对焊接用料进行检验,所用材料必须与图纸要求相符,如有疑问,与上工序检验员联系处理,符合要求后方可焊接。

b)焊接用材料不允许有疤痕、裂纹、锈蚀严重、出现麻坑等缺陷,切割面应整齐,不允许有明显高低不平现象。

c)厚度较厚的构件(板材厚度δ>3,管件壁厚δ>2.5时),焊接前应开坡口。d)板厚不同的板件焊接时,应将厚板边缘均匀削薄,使其与薄板等厚平滑相接。e)坡口每侧至少20mm范围内均应进行焊前清理,清理后不得留有油、漆、锈蚀等污物。

f)气割后,对焊面要进行打磨,去掉氧化皮及残留物,并修平。外露边要进行加工。g)焊接件上所有孔均不得用气割方法,必须符合图纸规定粗糙度要求。h)以上各项经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定位焊接。

2、定位焊接

a)两个焊件定位焊后,相互位置偏差应符合规定,不得错位,否则,重新进行定位焊 接。

b)定位焊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才可大面积焊接。

3、焊接

a)在机器上施焊时,应对胶管等易燃部位进行防护,焊后应将焊件内外清理干净。电焊时,焊点与焊机地线间距离不得大于300mm。

b)焊缝表面要形成均匀的鱼鳞状波纹,并在全长上保持宽度、高度一致。

c)焊弧坑应填满,但焊缝高度尺寸不应超出图样要求,否则,应打磨至要求尺寸。d)所有焊缝不应有气孔、咬肉、裂纹、夹渣、焊缝不均等缺陷,否则,均应铲除重焊。e)当同一焊口分层焊接时,应在未焊下层前,将已焊层的溶渣和金属飞溅物清除。

4、焊后处理

a)焊接完毕,应将焊缝周围的溅沫、熔渣等清理干净,对焊缝进行修磨,管件应将管内焊渣清除干净。

b)对焊接件进行变形处理后,按图纸要求尺寸进行检验。c)焊缝应符合图纸要求,检查有无漏焊的地方。d)有密封要求的焊接件,应按规定条件进行密封试验。e)以上项目检验合格后,按要求进行涂底漆、镀锌等防锈处理。

f)全部检验合格后,大件一件一卡,小件一批一卡,在转交单上盖章,按规定转入下道工序。

㈢ 装配要求

1、对零件的要求 ①中冷器

a)同一机器上装的中冷器型号、规格、外形应一致。b)螺栓整齐、外观光整。

c)中冷器铭牌侧应朝外,且位置一致。②水箱和热交换器

a)水管、支架等焊接应符合焊接规定的要求;

b)喷漆前,必须用钢丝刷将外露表面的氧化皮等去除干净。必须用喷枪喷漆,不得用刷子涂刷。③底盘

a)焊接应符合焊接规定的要求;

b)喷漆前,必须用钢丝刷将外露表面的氧化皮等去除干净。必须用喷枪喷漆,不得用刷子涂刷。

④阻火器

a)阻火器外表非加工面应修磨平整,标牌凸台应符合加工要求。b)外表面应根据要求喷底漆和面漆,不得采用手工刷漆。

c)阻火器装在机器上后,铭牌侧应朝外,且在每台机器上的位置一致。⑤发电机 a)焊缝光整; b)无磕碰变形及脱漆。⑥控制屏、TEM控制柜

a)各仪表应固定可靠,显示正常,三块电流表型号、厂家、级别应一致,各按钮、操作手柄应动作可靠,无卡滞、失灵现象。

b)屏内布线合理,线束应缠绕防护,并用线卡固定,各接头处连接可靠。c)内外表面不允许存在锈蚀、磕碰、缺漆现象。

d)控制屏门不能产生变形,检验合格后将门锁固牢靠,用罩衣罩裹严实。e)控制屏及TEM控制柜上的标牌应对齐,要横平竖直。

2、装配操作要求

①改制焊接严格按焊接规定的要求。所用材料表面光洁,焊缝均匀平滑。弯头外径与管子外径差单边不大于1mm。

②同一部位的连接螺钉外露长度、垫圈数量和规格应一致,所有螺栓规格应符合图纸要求,无图纸要求的螺栓露出螺母的长度一般为2~3扣,不得过长或过短,且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

③相连接法兰边缘对齐,错位不得大于1mm。④管口错位不得大于2mm。

⑤露出法兰面或装配结合面的石棉垫必须铲除整齐,溢出的密封胶液必须清理干净。⑥管系装配应横平竖直,不得歪斜,所有管卡距胶管管口距离统一,同一胶管上的管 卡锁紧位置应一致。

⑦所有导线压接应牢固,线夹安装规范,布线应整齐,规范,电线规格、长短应符合要求,走向应平顺、美观。线缆尽量减少波折,但要避开高温、旋转件。所有走线均应用槽、盒、套管等保护,避免裸露。外露接线端子必须涂609胶,不得滴流。

⑧其它项点严格按装配工艺及检验规程操作和检验。㈣ 试验要求

1、所有随机器出厂的零部件,必须随机器进行试验。

2、试验过程中仔细检查渗漏情况,随时发现随时整改,不得拖延整改。

3、外露紧固件逐个检查、紧固。

4、其它严格按出厂试验规范要求进行检验。

5、试验完成后,应放净油和水、关严放油阀、将机器擦洗干净。㈤ 喷漆要求

1、整机喷漆前,表面先用压缩空气吹去污物,V型夹角及其它角落要冲扫干净,不得使污物落入敞口的油、气、水道内。

2、用汽油将机器表面由上至下擦洗干净,对粗糙的铸造表面、锈蚀面、焊渣、脱落漆皮等进行清理,对明显的突出或凹陷处应采取打磨、抹腻子等手段尽量消除缺陷,用刀片将露出的垫片边角修整整齐,需清理的部位应用细纱布打光,再擦干净,达到整机表面无油迹,手摸漆面无油痕。

3、喷漆时,非喷漆面应防护好,特别是增压器、排气管等高温零件,防护过程中不得污染待喷漆面,不得为减少防护部位而拆除零部件。

4、所有喷漆的零部件都要涂有防锈底漆,不允许不涂底漆而直接喷面漆。

5、喷漆时,也应按照先上后下的原则,喷漆应均匀、无流淌、无堆积、无脱落、无遗漏。

6、排气管、增压器等高温件涂漆应至少涂两遍,第一遍涂高温底漆,待干燥后,第二遍涂高温面漆,不得只涂面漆。

7、底盘、减震器、飞轮处涂黑色面漆,涂漆应均匀,不得污染其它零件。

8、涂漆时,严禁踩踏刚性差、强度差的零部件,对可踩踏部位应采取防护措施,任何时候均不得直接踩踏漆面,以免弄脏机器表面。

9、喷漆完应仔细清理,零件表面不得粘挂残漆,非喷漆面不应粘漆。㈥ 完工整理要求

1、监控仪与各传感器的连线长短合适,传感器与监控仪侧面的接口连接应正确。

2、各种接线走线应尽量集中,并用卡子固定,整理后,线路应做到横平竖直,连线布局合理、美观,各航空插头、线头压接处紧固牢靠。

3、将油、水、气管口及呼吸器口、排气总口用塑料包扎防护好,用挡板将机油冷却器冷却水进口挡住并固定,用塑料布将监控仪、驱动器、执行器、起动继电器等电气元器件包裹好,以防受潮损坏。

4、将中冷器、机油冷却器、水泵及冷却管线上的所有水堵集中在一起,拴挂在合适位置。

5、进行以上工作时,操作者不得脚踩机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对脚踩处加以防护,整理工作结束后一定要清理干净机器上残留的废弃物。

㈦ 铭牌规定

1、使用的铭牌应正确,用打标机将机器型号、出厂编号、技术数据打印在相应位置,字号大小应符合规定,铭牌打印内容必须保证正确,打印的字要整齐、美观。

2、铭牌铆在机器的规定位置,铆接要牢固,不应歪斜。

3、铆钉要工整、外露部分应匀称。㈧ 随机配件规定

1、所有附件、备件、随机工具应是经检验合格的零件,不得有锈蚀、损坏现象,规格及数量应与装箱清单相符,相同规格的零件用铁丝串在一起,拴挂零件鉴卡,注明零件名称、规格、数量。配带的线缆长度应符合用户安装要求。

2、包装箱应牢固、防潮、美观,包装符合《包装通用技术条件》规定。

3、装箱时,将仪表、滤芯等易损坏零件放在上面,并用塑料袋包装。

4、零件布置完成后,用软性物质将剩余空间塞满,将装箱清单放入资料袋内。㈨ 包装规定

要求整机包装时,应将备件箱及其它附件固定牢固,防止其碰撞机器。用罩衣将机器罩住。包装箱应牢固、美观,包装箱外表面应喷涂“向上”、“防潮”、“起吊”等标志。控制屏包装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应将前后门及两侧板顶牢,以免在运输途中颠簸、碰擦,导致变形或损坏。

㈩ 封车规定

机器起吊时应按规定位置起吊,起吊过程中不能损坏机器。装车后,应将机器、控制屏、消音器、消音器接管、减压阀、电磁阀等分别固定牢固,以免运输途中碰撞损坏。

三、特殊规定

用户有特殊要求的,根据合同要求执行。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编制:

审核:

批准:

篇2:起重机械检验规定

1.目的对所有购进的包装材料进行规定的检验,确保投入使用的包装材料符合设计和产品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内、外销产品所使用的包装材料的验证。

3.职责

3.1 生产质量科负责对购进包装材料的检验和验证。

3.2 总厂生产部负责对包装材料规格和文字等方面的确认。针织品销售公司负责对包装设计颜色进行确认。

4.工作程序

4.1 生产质量科根据经审批后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

4.2 包装材料到货后,由保管通知质检员进行尺寸、规格、数量、质量等方面的检验,如需经生产部和针织品销售公司确认的,必须进行确认。验收合格后,由质检员通知保管按规定办理入库手续。

4.3 检验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4 对有特殊要求的包装材料按特殊要求进行验收。

5.包装材料验收范围的规定:

5.1针织分厂:内销用纸箱、纸板、打包带、胶带、苯板块、花边、松紧带、缝线等。外销所有的包装材料及商标、吊牌等。由生产质量质量科科长签字后办理入库。

篇3:电梯起重机械检验技术探析

根据载荷运载形式的不同, 电梯起重机械在主体结构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在电梯起重机械日常工作中, 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在把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解决问题。就目前来说, 对电梯起重机械进行检验的方式很多, 需联系实际需要检验技术的选择。

1 电梯起重机械检测要求

电梯起重机械具有较多的种类, 对于不同的起重机械来说, 需要根据其不同的检验、制造、验收以及设计要求等条件进行检测。根据部件的不同以及产生缺陷类型的不同, 对相应的无损检测方式进行应用, 并使用相应检测标准以及工艺进行探伤评价。在电梯起重机械方面, 其所有零部件如真空吸盘、吊钩、安全钩以及其结构焊缝以及结构自身等, 都不允许存在裂纹, 且在试验后也不允许出现永久变形以及裂纹等损伤。部分专用部件如钢丝绳等, 也有相关的质量要求, 且有的在防腐层厚度方面也具有相应的规定。对此, 在实际工作开展中, 需要能够充分做好检测对象特征的把握, 根据其类型以及技术要求的不同, 对适当的检测工艺以及方法进行选择。

2 电梯起重机械检测方式

2.1 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的目的, 就是对电梯起重机械不同功能部件、整体质量以及性能情况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有:第一, 机械部分, 包括有金属结构表面质量检查、机械装置检验、几何尺寸测量、载荷试验以及安全保护装置试验等;第二, 电气部分, 包括有电气保护装置、信号电路、电控装置以及保护接地检验等。方式方面, 主要依靠人目测的方式进行, 可以说是最为直观的检测方式。

2.2 射线检测

对于该种方式, 其一般应用在电梯起重机械的安装以及制造阶段, 对钢结构的焊缝位置进行射线检测, 而对于正处于使用状态的设备, 则很少应用该种方式。对于起重机械设备来说, 其主要制造材料为钢板。同压力容器以及锅炉等设别相比, 它具有较薄的壁厚, 通过X射线的应用, 则能够对其焊接质量进行较好的检查。检测对象方面, 主要为具有规则形状、厚度均匀的钢板或者部件同钢管制工件的对接焊缝, 如成品片式悬挂夹板焊缝、吊钩钩片、集装箱专用吊具、腹板对接焊缝以及门式起重机等。

2.3 超声检测

通过该种方式的应用, 能够对起重机械角接焊缝、对接焊缝内部存在的缺陷情况进行检测。而这也使其成为目前电梯起重机械检测中经常应用的方式, 能够对白点夹杂、自由锻造坯料裂纹、吊钩内部裂纹、悬挂夹板裂纹等缺陷问题进行检验。此外, 还能够对腹板同主梁盖板、II形梁内壁焊缝质量、起重机结构对接焊缝、起重机材料钢板以及受力构件焊缝质量进行检查。

2.4 磁粉检测

在实际对电梯起重机械进行检测时, 近表面以及表面裂纹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检测内容。从安全角度考虑, 电梯起重机械零部件同钢结构的焊缝表面严格避免裂纹存在。而对于大多数电梯起重机械来说, 其都使用钢材为主要制作材料。在该种情况下, 磁粉检测方式成为实际检测中经常用到的方式之一。

2.5 渗透检测

对于起重机械来说, 对其开展的检测工作主要针对缺陷类型——裂纹。其中, 在表面位置具有开口特征的裂纹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有时由于受到结构形状以及材料等方面原因的影响, 起重机械的部分部位存在不利于对磁探仪进行应用的情况, 而使用其他方式进行检测, 在检测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该种情况下, 对渗透检测方式进行应用则成为较为合理、且唯一可选的无损检测方式。

2.6 电磁检测

根据类型的不同, 电磁检测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第一, 涡流膜层测厚。厚度是电梯起重机械检测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对于电梯起重机械表面漆层厚度来说, 一般通过涡流的提离效应对其进行测量, 即目标金属表面同涡流检测先去间漆层厚度值, 会对目标检测线圈的阻抗值产生一定影响, 而对于频率不变的检测线圈, 通过对线圈测量过程中阻抗方面产生变化的检测, 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具有较高精确度的膜层厚度值。涡流具有空间电磁耦合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 检测中并不需要对被检测目标的表面进行处理。而为了能够使工作能够稳定开展、使膜层厚度具有更为精确的测量特点, 在实际进行测量工作前, 还是要尽可能做好其表面的处理, 在对其防护层上杂质进行去除的基础上, 避免因此对检测精度产生影响。第二, 裂纹检测。在使用电磁法对起重机械裂纹进行检测时, 往往会通过变磁场方式对金属试件进行局部磁化。而在磁场作用情况下, 时间则会对感应电流进行产生, 并因此在其周围形成附加感生磁场。如果目标试件存在缺陷问题, 在其表面位置则会产生泄漏磁场梯度异常情况。通过磁敏元件对复合磁场畸变进行拾取, 则能够实现缺陷信息的获得, 如裂纹的深度、位置等。对于该种检测方式来说, 其具有准确、快速的特征, 能够对裂纹进行半定量以及定性评估。而受到集肤效应影响, 在裂纹深度同波形幅度之间具有着非线性关系。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通过人工对比方式的应用, 对更为精确的深度信息进行获得。第三, 钢丝绳检测。对于该种方式, 一般以漏磁方式进行检测, 即使用探头钢丝绳进行局部技术磁化或者饱和磁化, 并根据缺陷问题导致的特征参数变化对目标缺陷情况进行判别, 同时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

2.7 金属磁记忆检测

在该种方式中, 其主要能够针对结构的应力集中情况进行检测, 是一种弱磁检测方式。在实际工作开展中, 并不需要对工件进行磁化。在地磁场的作用下, 其应力集中部位则会对磁记忆信号进行显示。而如果工件已经进行磁粉检测而没有及时进行退磁处理, 那么较小的磁记忆信号则会被完成磁化后的剩余信号湮没。对于该种情况, 则需要在磁粉检测前进行检测, 避免影响。

2.8 振动测试

所谓振动测试, 即通过起动机消振能力的应用, 以主梁衰减时间以及自振周期进行衡量。对于振型以及自振频率来说, 它是对结构刚度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分析的重要参数。主梁在荷载作用下下降或者升离突然制动时, 则会产生具有较大振幅且频率较低的振动, 并因此对司机的正常作业产生影响, 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引起重视。在实际测试工作开展中, 需要在主梁跨中上盖板位置任选一点作为振动检测点, 并使小车处于跨中位置, 在监测点位置粘好应变片后将引线接到应变仪的输入端位置, 将示波器同输出端连接, 然后从示波器所记录的振动曲线以及时间曲线方面获得频率, 即起重机的自振频率。

3 结束语

电梯起重机械是电梯运行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保障电梯运行稳定的重要一环。上文对电梯起重机械检验技术进行了一定研究, 需要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能够做好把握, 以科学检测技术的应用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1]滕启斯, 潘彦宏, 常中龙, 王军.起重机械钢焊缝超声检测相关标准差异解析[J].起重运输机械, 2016, (5) :66-68.

[2]杨丽莉.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 2016, (11) :111-112.

[3]吴亢.起重机械能量回馈系统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 2016, (5) :44-46.

篇4:起重机械检验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关键词:起重机械;监督检验;定期检验;问题分析;措施

1.引言

起重机的工作方式是间歇、重复性的,它通过起重机吊钩、抓斗、电磁铁等吊具升降和平移物料的机械设备。起重机械是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运输设备,它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因此被廣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当中,使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1]。

起重机通常结构庞大,机构复杂,所吊运的重物各种各样,且载荷是多变的;起重机的运行空间一般比较大,并且暴露在外的具有危险性的活动部件较多,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起重机的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潜在危险因素比较多,而且具有偶发性。因此,必须要对起重机检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并且掌握解决或是预防问题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2.起重机械检验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2.1起重机械监督检验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2.1.1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板厚不够

起重机械必须经过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注册登记后,才能长期合法的使用。然而在起重机械的监督检验过程中发现,有许多起重机的制造并没有按要求进行,这无形中增加了起重机使用过程中的风险,这其中最为常见就是起重机械主梁所采用的板厚达不到设计,尤其是国家取消起重机械的制造监检后,这些情况更加严重。

2014年1月1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取消了起重机的制造监督检验,在这种情况下,于2014年1月1日以后生产的起重机械,其质量较之前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在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严格把好质量关,将会为日后的使用埋下极大地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在安装环节中严格依法检验,把好质量关,避免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2.1.2起重机械金属结构接地问题

起重机监督检验过程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金属结构的接地,在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中也普遍存在这个问题。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和定期检验规程修改后,这个问题仍然普通存在。而对于按照旧的检验规程安装的起重机械,其供电系统多为3φ的形式,而且把起重机械的轨道视为接地保护的一部分。这与TSGQ7016-200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和TSGQ7016《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存在冲突。

2.2起重机械定期检验中常见问题分析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各零部件以及安全保护装置存在的问题,这些到关系到起重机械能否安全运行,因此,必须对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2.2.1钢丝绳存在的问题分析

起重机械钢丝绳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集中在起升机构。起升机构所用的钢丝绳,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会存在磨损、变形、缺损、断丝等情况[2],对于变形和缺损问题是很容易发现的,但是对钢丝绳断丝这个问题是很难发现的,必须要借助检验仪器来检验,这也是容易被检验人员和作业人员忽略的一个问题。

2.2.2起升高度限位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在桥门式起重机中应用比较普遍的两种起升高度限位器是重锤式限位器和螺杆式限位器。通过检验发现,螺杆式限位器的可靠性存在问题,由于斜拉、乱绳导致其失效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可能时灵时不灵,有些完全失效。、

2.2.3超载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起重量限制器是防止起重机械超载作业的保护装置。然而,检验中发现,有许多企业根本就不接起重量限制器,使其成为摆放,起不到超载保护的作用。

起重量限制器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准确。起重量限制器接好后,没有进行调整,达不到防止超载作业的作用。起重量限制器应设置好动作值,当实际起重量超过95%的额定起重量时,起重量限制器应发出声光等报警信号;当实际起重量超过额定起重量时,起重量限制器应能自动切断向危险方向的运行,从而避免由于超载所引发的各种危险。

2.2.4制动器存在的问题分析

制动器是起重机械安全运行最可靠的保证,如果起重机械制动器失效,将会发生重物坠落、碰撞、碾轧等事故。

起重机械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因为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存在磨损严重、易于脱开调整位置、制动力矩不足等问题。一旦制动器出现问题,起重机械就失去了安全工作的最后一道屏障了。

3.起重机械检验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或预防措施

3.1起重机械监督检验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新安装的起重机械,应对其主要受力结构件,进行板厚测量,并与起重机械的设计文件进行对比,检验是否满足设计。

根据GB/T3811-2008的规定:对供给起重机的电源应采用3φ+PE的供电系统,轨道将不得作为接地保护回路[3]。轨道不得作为接地保护回路的原因:当接地电流流经轴承和滚轮时,由于接地电阻较大,会提高起重机结构对地电位,从而影响人身安全。

TSGQ7015-2008第7项B7.3.2规定:采用整体金属结构做接地干线时,整体金属结构与供电电源保护接地线应当可靠连接。不采用整体金属结构做接地干线时,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当直接与供电电源保护接地线连接。

3.2起重机械定期检验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起重机械的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都具有动态的特性,因此要经常对这些部件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存在,应及时解决。

起重量限制器应设置好动作值,当实际起重量超过95%的额定起重量时,起重量限制器应发出声光等报警信号;当实际起重量超过额定起重量时,起重量限制器应能自动切断向危险方向的运行,从而避免由于超载所引发的各种危险。

要确保制动器无漏油现象,在抱闸打开时制动轮与摩擦片之间应没有摩擦现象,在闭合时制动轮与摩擦片接触应均匀,并能不能有影响制动性能的缺陷和油污。在安全保护装置起作用时,制动器应能及时有效可靠的抱闸,防止负载下坠伤害到作业人员。

由于螺杆式限位器所存在的缺陷导致的不可靠性,建议把螺杆式限位器更换为重锤式限位器,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可靠性。

4.总结

本文对起重机械检验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能有效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的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检验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福绵.起重机械技术检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S].北京,2008

篇5:检验检疫放行规定.

检验检疫放行的规定(1)

通关与放行是检验检疫机构对符合要求的法定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符合卫生检疫要求的出入境运输工具、集装箱等出具规定的证明文件,表示准予出入境并由海关监管验放的一种行政执法行为。

法定检验检疫的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机构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或“出境货物通关单”交由货主办理通关手续,并按有关规定实施通关单联网核查。

一、入境货物的放行

入境货物由报关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

1、由报关地检验检疫机构施检的,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三联)

2、需由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施检的,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四联),并将通关单相关电子信息及《入境货物调离通知单》(流向联,通关单的第2、3、4联)传递给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通关单备注栏内注明目的地收货单位的联系信息。

3、需实施通关前查验的入境货物,经查验合格,或经查验不合格,但可进行有效处理的,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经查验不合格又无有效处理方法,需作退货或销毁处理的,签发《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

放行要求:

(1)放行时应审核检验检疫所需合同、发票、提单等单据是否齐全,申请放行的商品的品名、规格、数量、唛头是否与所附单据相符。

(2)申请品质检验的还应审核是否有国外品质证书或质量保证书。

(3)放行入境废物、动植物及其产品,以及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的商品,须审核相关证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检验检疫放行的规定(2)

二、出境货物的放行

1、“一般报检”的出境货物,分两种情况:

(1)产地检验合格,在产地报关的,由产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出境货物通关单》和有关证书。放行要求:“证证相符”、“货证相符”

(2)产地检验检疫合格、在异地口岸报关的,由产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有关证书,并出具注明“一般报检”的《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实施电子转单的,不再出具纸质的换证凭单,提供“出境货物转单凭条”(报检单号、转单号及密码)。报关地检验检疫机构凭《出境货物换证凭单》正本或电子转单信息受理换证申请。

2、换证报检货物的出境货物

报关地检验检疫机构凭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出境货物换证凭单》正本或电子转单信息受理换证申请,并按规定的抽查比例对出口货物进行口岸查验,查验合格的出具《出境货物通关单》;查验不合格的,签发《出境货物不合格通知单》

3、预检的货物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出具标明“预检”字样的《出境货物换证凭单》,该单须在原签发机构或其直属检验检疫局范围内授权的机构办理一般报检手续后方可实施电子转单,换发通关单。

4、对实施绿色通道、直通放行等通关便利措施的货物,按有关规定办理放行手续。

检验检疫放行的规定(3)

三、未列入《法检商品目录》出入境货物的放行

未列入《法检商品目录》出入境货物的放行规定如下:

1、进口可再利用的废物原料。海关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验放,检验检疫机构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时,在备注栏注明“上述货物经初步查验,未发现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物质”。

2、进口旧机电产品。海关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验放,检验检疫机构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时,在备注栏注明“旧机电产品进口备案”

3、进口发生短少、残损或其他质量问题,对外索赔的赔付货物。海关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用于索赔的检验证书副本验放。

4、尸体、棺柩、骸骨入出境,由报关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尸体/棺柩/骸骨入出境放行证明。

5、除上述情况外,其他未列入《法检商品目录》,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由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检验检疫的特殊物品,海关一律凭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或《出境货物通关单》验放。

四、运输工具、集装箱的放行

出境运输工具、集装箱申报后,符合检验检疫要求的,检验检疫机构按相关规定签发检验检疫证单予以放行。需检疫除害处理的,处理后签发检疫处理证书予以放行。

五、出入境人员的放行

篇6:《船舶检验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船舶检验管理,规范船舶检验服务,保障船舶检验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以及我国缔结或者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船舶检验活动及从事船舶检验活动的机构和人员的管理适用于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船舶检验是指对船舶、水上设施、船用产品和船运货物集装箱的检验。

军用船舶、体育运动船艇、渔业船舶以及从事石油天然气生产的设施的检验,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船舶检验管理。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负责对船舶检验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据各自职责权限开展船舶检验监督工作。

第二章 船舶检验机构和人员

第四条 船舶检验机构是指实施船舶检验的机构,包括交通运输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置的船舶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国内船舶检验机构)和外国船舶检验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验船公司(以下简称外国验船公司)。

交通运输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审批国内船舶检验机构或者外国验船公司时,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可条件规定》规定的验船机构审批条件作出是否予以审批的决定。予以审批的,同时应当明确国内船舶检验机构和外国验船公司的检验业务范围。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应当向社会公布船舶检验机构的检验业务范围。

第五条 国内船舶检验机构按照A、B、C、D四类从事船舶法定检验:

(一)A类船舶检验机构,可以从事包括国际航行船舶、国内航行船舶、水上设施、船运货物集装箱和相关船用产品的法定检验;

(二)B类船舶检验机构,可以从事国内航行船舶的法定检验和相关船用产品的法定检验;

(三)C类船舶检验机构,可以从事内河船舶的法定检验;

(四)D类船舶检验机构,可以从事内河小型船舶,以及封闭水域内船长不超过30米、主机功率不超过50千瓦的货船和船长不超过30米、主机功率不超过50千瓦的客船的法定检验。

第六条 外国验船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

(一)依据船旗国政府授权,对悬挂该国国旗及拟悬挂该国国旗的船舶、海上设施实施法定检验和入级检验;

(二)对本款第(一)项规定的船舶、海上设施所使用的有关重要设备、部件和材料等船用产品实施检验;

(三)对外国企业所拥有的船运货物集装箱实施检验;

(四)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认可,在逐步开放的范围内对自由贸易区登记的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实施入级检验。

第七条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从事船舶检验活动。

第八条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报告年度船舶检验工作情况,包括质量体系运行、检验业务量、检验人员变化等情况。

第九条 船舶检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检验技能,满足国家有关船舶检验人员资质的要求。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负责统一组织船舶检验人员考试,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放船舶检验人员资格证书。

第十条 国内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对船舶检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不定期持续知识更新培训。

第三章 法定检验

第十一条 法定检验是指船旗国政府或者其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法定检验技术规范,对船舶、水上设施、船用产品和船运货物集装箱的安全技术状况实施的强制性检验。

法定检验主要包括建造检验、定期检验、初次检验、临时检验、拖航检验、试航检验等。

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或者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的船舶、水上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国内船舶检验机构申请建造检验:

(一)建造船舶、水上设施的;

(二)改变船舶主尺度、船舶类型、分舱水平、承载能力、乘客居住处所、主推进系统、影响船舶稳性等涉及船舶主要性能及安全的重大改建,或者涉及水上设施安全重大改建的。

船舶、水上设施建造或者重大改建,应当向建造或者改建地船舶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第十三条 营运中的中国籍船舶、水上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向签发船舶检验证书的`国内船舶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定期检验可以委托营运地国内船舶检验机构代为进行。

第十四条 中国籍船舶、水上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国内船舶检验机构申请初次检验:

(一)外国籍船舶、水上设施改为中国籍船舶、水上设施;

(二)体育运动船艇、渔业船舶改为本规定适用的船舶;

(三)营运船舶检验证书失效时间超过一个换证检验周期的;

(四)老旧营运运输船舶检验证书失效时间超过一个特别定期检验周期的。

有前款第(三)、(四)项所列情形之一的,新的检验周期按照原证书检验周期计算。

第十五条 中国籍船舶、水上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国内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临时检验:

(一)因发生事故,影响船舶适航性能;

(二)改变证书所限定的航区或者用途;

(三)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证书失效时间不超过一个换证周期;

(四)涉及船舶安全的修理或者改装,但重大改建除外;

(五)变更船舶检验机构;

(六)变更船名、船籍港;

(七)存在重大安全缺陷影响航行和环境安全,海事管理机构责成检验的。

对于前款第(三)项所列情形,船舶、水上设施申请检验时,国内船舶检验机构须对失效期内应当进行的所有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检验周期按照原证书检验周期计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内的外国籍船舶,有第一款第(一)、(七)项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原签发检验证书的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临时检验。外国籍船舶的发证机构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验船公司的,应当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指定的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临时检验。

第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内对移动式平台、浮船坞和其他大型船舶、水上设施进行拖带航行,起拖前应当申请拖航检验。

第十七条 船舶试航前,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向国内船舶检验机构申请试航检验,并取得试航检验证书。

国内船舶检验机构在签发试航检验证书前,应当按照相关技术检验要求进行检验,并确认船舶试航状态符合实施船舶图纸审查、建造检验的船舶检验机构批准的船舶配载及稳性状态。

第十八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内从事钻探、开发作业的外国籍钻井船、移动式平台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授权的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下列检验:

(一)作业前检验;

(二)作业期间的定期检验。

第十九条 中国籍船舶、水上设施所使用的有关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的重要设备、部件和材料应当进行船用产品检验。

应当进行法定检验的船用产品范围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公布。

第二十条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按照船用产品法定检验技术要求,对纳入法定检验范围内的船用产品开展工厂认可、型式认可、产品检验。

第二十一条 船运货物集装箱的制造厂商或者所有人、经营人应当向船舶检验机构申请下列检验:

(一)船运货物集装箱制造时,申请工厂认可、定型设计认可和制造检验;

(二)使用中的船运货物集装箱,申请营运检验,采用定期检验或者按照经检验机构进行技术审核的连续检验计划进行检验。

第二十二条 国内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将船用产品和船运货物集装箱工厂认可、型式认可或者定型设计认可及单件产品的检验结果录入国家船舶检验数据库并对外公布。

第二十三条 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和水上设施、船用产品和船运货物集装箱经检验符合相关的法定检验技术要求后,国内船舶检验机构应当使用国家船舶法定检验发证系统签发相应的检验证书或者技术文件。

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经检验符合相关的法定检验技术要求后,国内船舶检验机构应当使用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认可的法定检验发证系统签发相应的检验证书或者技术文件,并由海事管理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法定检验证书和国内航行船舶的检验报告和记录格式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统一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四条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建立和严格执行保证检验发证质量的控制程序和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条 国内船舶检验机构根据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对中国籍船舶、水上设施的法定检验要求实施等效、免除的,应当达到海事国际公约或者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要求的同等效能及安全水平,并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报告,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章 入级检验

第二十六条 入级检验是指应船舶、水上设施的所有人和经营人自愿申请,按照拟入级的船舶检验机构的入级检验技术规范,对船舶、水上设施进行的检验,并取得入级船舶检验机构的入级标识。

第二十七条 除本规定第六条第(四)项规定的情形外,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加入船级的,应当向中国船级社申请入级检验。

第二十八条 下列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加入船级的,应当向中国船级社申请入级检验:

(一)在海上航行的乘客定额100人以上的客船;

(二)载重量1000吨以上的油船;

(三)滚装船、液化气体运输船和散装化学品运输船;

(四)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申请入级的其他船舶。

第二十九条 中国籍船舶、水上设施经入级检验符合相关的检验技术规范要求并取得法定检验证书的,船舶检验机构方可签发入级检验证书或者技术文件。

第三十条 从事中国籍船舶、水上设施入级检验业务的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将其入级检验技术规范和证书格式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备案。

第五章 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

第三十一条 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包括与船舶、水上设施、船用产品、船运货物集装箱相关的涉及航运安全及水域环境保护的检验制度、安全标准、检验规程等。

第三十二条 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制定,经交通运输部批准后公布施行。

限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航行的下列船舶的法定检验技术规范,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并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未制定的,参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制定的小型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检验发证:

(一)船长15米及以下的内河渡船;

(二)船长20米以下的普通货船;

(三)12人及以下的载客船舶。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的制定机构应当组织开展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后评估:

(一)实施满5年的;

(二)上位法或者相关国际公约有重大修改或者调整的;

(三)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影响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适宜性的;

(四)其他应当进行后评估的情形。

第六章 检验管理

第三十四条 船舶检验机构开展检验活动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检验业务范围开展检验工作,不得拒绝满足法定检验受理条件的申请。

船舶检验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检验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检验工作,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船舶检验机构不得检验:

(一)船舶和水上设施的设计、建造与修造单位未建立质量自检制度;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报废的船舶、水上设施;

(三)未提供真实技术资料;

(四)未按照规定取得新增运力审批的建造船舶;

(五)未能为船舶检验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第三十六条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在船舶、水上设施的建造或者重大改建开工前,对开工条件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展检验。

第三十七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或者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的船舶、水上设施未取得海事管理机构授予的船舶识别号的,船舶检验机构不得签发法定证书。

第三十八条 船舶和水上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船用产品和船运货物集装箱制造厂商,船舶和水上设施的设计、建造与修造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如实提交检验相关资料。

第三十九条 中国籍船舶、水上设施报废的,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报告国内船舶检验机构,国内船舶检验机构应当注销检验证书。

第四十条 中国籍船舶、水上设施变更船舶检验机构,新接受的船舶检验机构在发放检验证书时应当收回存档原检验证书。

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法定检验技术规范检验的船舶,船舶检验机构变更为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船舶检验机构的,新接受的船舶检验机构可以按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或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法定检验技术规范重新进行检验。

第四十一条 外国籍船舶、水上设施因存在重大缺陷被强制取消船级的,新接受的境内设立的外国验船公司应当验证缺陷已改正后,方可受理检验。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停止检验或者撤销相关检验证书:

(一)违规建造、违规重大改建;

(二)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三)未通过检验。

有前款第(一)项情形的还应当报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涂改检验证书或者以欺骗行为取得检验证书,船舶检验机构未撤销检验证书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船舶检验机构撤销检验证书。

第四十三条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建立船用产品法定检验质量监督机制,发现法定船用产品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撤销检验证书或者禁止装船使用。

第四十四条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对为其提供服务的检修、检测服务机构进行安全质量、技术条件的控制和监督。

第四十五条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有关检验档案资料。

中国籍船舶、水上设施变更船舶检验机构的,原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将包含图纸的全部技术档案转交变更后的船舶检验机构。

第四十六条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应当组织对船舶检验机构检验能力和条件进行核查,对船舶检验机构检验质量进行监督。

第四十七条 海事管理机构发现涉及船舶检验重大质量问题或者有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七)项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通报相关船舶检验机构。

涉及船舶检验重大质量问题的,应当报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调查处理。

相关船舶检验机构应当对检验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通报海事管理机构。

第四十八条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配合海事管理机构开展船舶检验质量监督和调查。船舶检验机构对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和调查行为有异议的,可以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报告。

第四十九条 申请检验的单位或者个人对检验结论持有异议,可以向上一级船舶检验机构申请复验,接到复验申请的机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复验的答复。

对复验结论仍有异议的,可以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提出再复验,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技术专家组进行检验、评议并作出最终结论。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应当在接到再复验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再复验的答复。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六条,移动平台、浮船坞、大型船舶、水上设施拖带航行,未经船舶检验机构进行拖航检验,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拖航,并对船舶、设施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处以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船长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并扣留船员适任证书6至12个月,对水上设施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规定,试航船舶未经试航检验并持有试航证书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试航,并对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试航船长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并扣留船员适任证书6至12个月。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水域从事钻探、开发作业的外国籍钻井船、移动式平台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未按规定申请作业前检验或者作业期间检验,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作业,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九条,报废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未向船舶检验机构报告,由海事管理机构对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四条的规定,船舶、水上设施和船上、设施上有关航行安全、防治污染等重要设备无相应的有效的检验证书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对船舶、水上设施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处以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一)项、第七条第(一)项的规定,船舶、水上设施未持有合格的检验证书擅自航行或者作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航行或者作业;拒不停止航行或者作业的,暂扣船舶、浮动设施;情节严重的,予以没收。

本条第一款、第二款所称无相应的有效的检验证书及未持有合格的检验证书,包括下列情形:

(一)没有取得相应的检验证书;

(二)持有的检验证书属于伪造、变造、转让、买卖或者租借的;

(三)持有的检验证书失效;

(四)检验证书损毁、遗失但不按照规定补办。

第五十五条 船舶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签发的相应检验证书无效,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得开展相关检验业务,并向社会公告:

(一)超越认可的业务范围开展检验业务;

(二)违反规定开展检验;

(三)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船舶检验人员独立从事检验活动;

(四)违反检验规程受理检验;

(五)船舶、水上设施的建造或者重大改建开工前,未对开工条件进行检查或者在检查不合格的情况下开展检验;

(六)对未按照规定取得新增运力审批的建造船舶开展检验;

(七)未对向其提供服务的检修检测机构的安全质量、技术条件进行有效管控;

(八)在按规定取得船舶识别号前,签发法定检验证书;

(九)出现重大检验质量问题。

第五十六条 船舶检验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一)国内船舶检验机构未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二)外国验船公司未对外国籍检验人员按照公约要求进行培训;

(三)未按规定向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报告有关事项;

(四)未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第五十七条 船舶检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可视情节给予警告、撤销其检验资格:

(一)未进行检验而签发相关检验证书;

(二)超出所持证书范围开展检验业务;

(三)未按照法定检验技术规范执行检验;

(四)未按规定的检验程序和项目进行检验;

(五)所签发的船舶检验证书或者检验报告与船舶、水上设施的实际情况不符;

(六)发生重大检验质量责任问题;

(七)不配合事故调查或者在调查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明。

第八章 附 则

上一篇:提炼教学主张下一篇:对祖国的赞美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