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名校华裔学生的公开信

2024-04-29

美名校华裔学生的公开信(精选4篇)

篇1:美名校华裔学生的公开信

苏珊的帽子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苏珊。苏珊连上课也戴着帽子,她为什么要这样,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新课文。齐读课题。

自由读课文,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要读准字音。检查生字词。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继续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二段

下面让我们走近苏珊,用我们的心去看望、理解苏珊。小声读读一二段,想想读后你的心情怎样?老师的心情和你们一样,也是沉甸甸的。请你们再来默默地读读这部分内容,你的沉甸甸的感受是从哪些地方获得的,把这些地方划下来,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苏珊太不幸了,小小年纪就得了癌症。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拿起书本,齐读这两段)第四小节

当我们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习的时候,一个6、7岁的小女孩已经经受了癌症、化疗这些大人都难以忍受的痛苦,可是再让她去忍受同学们惊讶的眼光,像看怪物一样看她的头,这种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无疑是什么意思?

确实太残酷了,可是苏珊病刚好一些,实在想念同学们,好学的她又怕落下功课,等不及头发长出来,就想回到学校来。爸爸妈妈就找出苏珊最喜欢的一顶帽子给她戴上,并鼓励她勇敢地去上学。但是口头的鼓励和一顶帽子就真的能让苏珊无拘无束地回到学校吗?自由读第四段,看哪些词能说明苏珊的内心。(板书:担心犹豫)她担心犹豫什么?假设你就是苏珊,现在你不敢进教室,担心犹豫,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段。第五小节

苏珊终于硬着头皮走进了教室,意想不到的是,她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你把他看到的场景读一读。意外的是全班同学都戴着五花八门的帽子,想像一下同学会戴什么样的帽子? 看图:同学们戴着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帽子,你能认出哪一个是苏珊吗?她的帽子和同学们的帽子比起来显得很普通,你能不能看出来她现在的心情怎样? 书上是怎么写苏珊现在的心情的呢?

这里面哪些词能代表苏珊的心情?(板书:自如 轻松)她能自如地和同学见面了,自如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能自如地到学校来上课?谁能怀着轻松自如的语气读读相关的句子。看图:找找苏珊了吗?此时的苏珊怎样?如果你就是苏珊,放学回家你会怎样向妈妈说一说那种场面和感受呢?那么就将这一段中的“她”都换成“我”来读。

上天会保佑你的,你和同学没什么两样。热爱生活的你会健康起来的。第三小节

刚才苏珊还很难过,现在却这么高兴,是谁让她有了这样的变化?谁来读读老师的句子?老师在宣布这个决定之前会想什么?老师为什么不说是为了苏珊才戴帽子,却说为了学习帽子才戴帽子?(板书:尊重平等)你来模仿老师的语气读读老师的宣布。你想对这位老师说些什么?最后一段

引读最后一段。读到这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老师啊,她用心良苦,一个巧妙的作业,在班级中建立了一种平等的关爱的气氛,保护了苏珊的自尊,让苏珊忘了自己是个病人!刚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还为苏珊深感不幸,此时此刻,我们又觉得,苏珊又是那样的幸运。有爱她的老师和同学。

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我深受感动。我想,我也应该像苏珊的老师那样细心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同时我也愿每一位同学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忘了先想一想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一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需要你帮助地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与真爱。这样的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

担心犹豫尊重平等

篇2:美名校华裔学生的公开信

大家喜欢比赛吗?今天我们来一次“说话”比赛,好吗?

这是什么?你能说说和小草有关的话吗?我们平时看到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书上的说的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其中的奥密。大家自由小声读全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段,美美地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把他学会。(检查词语:指导名读、齐读)

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草地在什么情况下变成黄色的? 第一自然段

1、出示金色的草地图,教师说道:“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就在眼前,看着图,你想说些什么?”

2、这么美的金色的草地,谁想读读?

蒲公英盛开了,在你能所看到的的范围内到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衬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小鸟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嫩的绒毛。如果将你置身于这金色的草地,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书中的小朋友做了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

1、你体会到了什么?(心情如何)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2、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 第三四自然段

1、你读到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情?让学生做填空练习:傍晚,太阳()下山了,蒲公英慢慢地()了自己的(),草地又变成()色了

2、为什么会有这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这是什么原因?从课文中找一找划下来。把这部分读给你的同位听听。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原因?

3、我是怎么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的?

4、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感受其中的神奇。齐读 第五自然段

1、有了这一个新发现之后,我和弟弟对薄公英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自己读读第五段,看看我们有什么改变?

2、我们为什么在有了这个新发现后会用这样的改变? 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到一块神奇的金色草地上玩了玩,你们有些什么收获呢?

是啊,蒲公英这种植物真神奇,其实在大自然中这样神奇的植物可多呀!仔细回忆一下,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神奇的植物?向日葵、夜来香、含羞草

篇3:美名校华裔学生的公开信

正字法是使文字的拼写合于标准的方法。任何一种文字都有自己的正字法规则(orthographic regularity),用于规范文字的书写和使用(彭聃龄、谭力海,1991)。拼音文字(如英语、印尼语)正字法规则主要表现为字母的线性组合与排列方式。汉语的汉字是由不同功能的部件和笔画组合而成的二维结构,汉字的部件与笔画的组字功能与分布规律构成汉字正字法的重要内容。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相比,其正字法深度更深(张积家、王惠萍,1996)。

汉字正字法意识是学习者对汉字组合规则的意识,是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汉字正字法意识在儿童字词识别和汉语阅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正字法意识的发展对促进儿童汉语识字、阅读具有重要意义(彭聃龄,1997;李娟、傅小兰、林仲贤,2000;李虹、彭虹、舒华,2006)。心理学界主要采用对真字、假字和非字的词汇判断任务对中国儿童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儿童汉字正字法意识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具备了一定的正字法意识,小学高年级基本达到了成人的正字法意识水平,汉字正字法意识萌发后,左右结构的汉字正字法意识优于上下结构,这种优势作用随着年龄的增加一直保持着(彭聃龄,1997;李娟等,2000;李虹等,2006;Peng & Li,1995;Chen & Huang,1995;Shu,1999)。

那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外国留学生的汉字正字法意识发展有何特点?二语习得界对此进行了为数不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外国留学生的汉字正字法意识方面。如鹿士义(2002)考察了母语为拼音文字的汉语学习者低、中、高三个年级的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发展情况。低年级和中年级均没有形成正字法意识,直到高年级才形成汉字正字法意识,汉字正字法意识萌发时间需要2年左右;高年级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形成后,左右结构汉字的正字法意识要优于上下结构。Wang (2003)以76名美国学生为被试,考察了美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情况,得到了与鹿士义类似的结果。王建勤(2004)的研究则表明,零起点的欧美留学生经过3个月的正式课堂学习并没有形成汉字正字法意识。综合上述研究结果,与汉字正字法差异较大的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外国留学生,其形成正字法意识较晚且较难。

印尼华裔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母语印尼语属于拼音文字;同时他们是华裔,他们与家人及在华人圈常常用汉语普通话或方言交流。他们的汉字正字法意识发展有何特点?他们和拼音文字的外国留学生具有相同的发展特点?抑或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规律?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然而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报告。本研究准备探讨这一问题。

本研究主要关注两个问题:

1.印尼华裔留学生正字法意识何时形成?不同结构的汉字正字法意识何时出现?

2.印尼华裔留学生正字法意识的发展有何特点?不同结构类型汉字的正字法意识是否表现出优势效应?这种优势效应在不同的年级阶段表现出什么特点?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54名印尼华裔留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按照鹿士义(2002)关于被试年级的划分标准,其中低年级22名(男9名,女13名),正式课堂学习年限为0.5~1年,中年级18名(男8名,女10名),正式课堂学习年限为1~1.5年,高年级14名(男6名,女8名),正式课堂学习年限为1.5~2.5年。

(二)实验材料

本研究选取了左右、上下两种最常见的汉字结构。依据《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从目前所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中选取双部件合体字24个(左右、上下各12个),笔画在5~12画范围内,平均笔画为8.125画。这些汉字均为最常用字和常用字(且部件也为最常见的),平均频率为1.094‰。经检验,两种结构类型字的笔画和平均频率均无显著差异。

将所选汉字依照实验目的各造假字、非字24个。具体做法是:将真字(如“往”)部件调换其相对位置得到非字(如“”),非字不但失掉了音、义,而且也不具备形的完整性,即不符合正字法规则。将真字某个部件代之以其他部件组成假字(如“”)。所有字调换后部件与原部件笔画数相等,频率相当,组字位置一致。假字虽无音、义,但具备形的完整性,即符合正字法规则。另外,为了让被试Yes和No反应数量平衡,增加24个合体字,与24个真字一起作为填充材料,其判断成绩均不作为计分用,这样共得实验用字96个(48个判断为正确,48个判断为错误)。同时,练习用字10个,用于被试熟悉实验程序。

(三)实验设计

根据本研究目的,并结合李娟等人(2000)和鹿士义(2002)的实验研究,本研究采用了两种实验设计分别探讨印尼华裔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问题。

首先,以被试正确反应的平均反应时(以下简称反应时)和平均错误率(以下简称错误率)为因变量指标,以考察正字法意识的形成情况。采用的是3×2×2混合设计。年级为组间变量,包括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种水平。字的种类和结构类型为组内变量。字的种类包括假字、非字两种水平,结构类型包括左右、上下两种水平。

其次,以被试假字与非字的反应时之差和被试假字与非字的错误率之差作为正字法意识大小的因变量指标,考察正字法意识的发展变化情况。采用的是3×2混合设计。年级为组间变量,包括初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种水平;结构类型为组内变量,包括左右、上下两种水平。

(四)程序

运用E-Prime实验程序在专用的语言认知实验室完成,所有实验软件及外周设备均与清华同方电脑相连。采用真假字判断的实验任务。将刺激材料以黑色宋体依次呈现在屏幕上,被试的任务是尽可能快速、准确地分别用左右手按键对所看到的刺激做出真假字的是否判断,J键为“是汉字”,F键为“不是汉字”。被试按键反应后下一个项目自动呈现,若被试没有反应,3000ms(毫秒)后该项目自动消失。呈现和计时精确率达到1ms。被试使用何种刺激材料是随机的。

三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只记录假字和非字的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见表1。采用SPSS11.0处理数据。

说明:表中括号外为平均数,括号内为标准差。

(一)印尼华裔留学生正字法意识形成的统计检验

以反应时和错误率为因变量指标,分别对三个年级进行系统的统计检验。

首先,对低年级进行2(字的种类)×2(结构类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反应时为因变量指标,字的种类的主效应显著,F(1,21)=6.22,p<0.05,假字的反应时(1385ms)要慢于非字(1327ms),这表明印尼华裔留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具有了正字法意识。结构类型主效应不显著,F(1,21)=2.12,p>0.05。字的种类与结构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21)=4.97,p=0.037<0.05。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左右结构汉字的假字与非字的反应时差异显著,F(1,21)=7.22,p<0.05,假字的反应时(1394ms)要慢于非字(1285ms);上下结构汉字的假字与非字差异不显著,F(1,21)=0.087,p>0.05。以正确率为因变量指标,字的种类的主效应显著,F(1,21)=69.19,p=0.000,假字的错误率(45.12%)要远远高于非字(31.71%),这也表明印尼华裔留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具有了正字法意识。结构类型主效应显著,F(1,21)=27.183,p=0.000。字的种类与结构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1,21)=6.742,p<0.05。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左右结构汉字的假字与非字的错误率差异显著,F(1,21)=43.09,p=0.000,假字的错误率(52.75%)要高于非字(32.76%);上下结构汉字的假字与非字差异达边缘性显著水平,F(1,21)=4.023,p=0.052,假字的错误率(37.50%)要略高于非字(30.77%)。综合上述统计结果,印尼华裔留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具有了清晰的汉字正字法意识;这种汉字正字法意识主要是关于左右结构汉字的正字法意识。

其次,对中年级和高年级也进行2×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反应时指标还是错误率指标,字的种类的主效应十分显著,并且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假字与非字差异也十分显著。综合上述统计结果,中年级和高年级印尼华裔留学生不仅具备清晰的正字法意识,而且汉字正字法意识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汉字中均有体现。

(二)印尼华裔留学生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统计检验

首先,以被试假字与非字的反应时之差作为正字法意识大小的因变量指标,考察正字法意识发展变化情况。对表1相关数据进行3×2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51)=136.83,p=0.000。利用Pairwise Comparisons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高年级与中年级(p<0.01)、高年级与低年级(p<0.001)、中年级与低年级(p<0.01)差异均显著。结构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51)=51.76,p=0.000。左右结构的正字法意识程度(218ms)要大于上下结构(129ms)。年级与结构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51)=0.433,p>0.05。低、中、高年级时均表现了左右结构汉字正字法意识程度好于上下结构,p值分别为0.001,0.01,0.05。

接着,以被试假字与非字的错误率之差作为正字法意识大小的因变量指标,考察正字法意识发展变化情况。对表1相关数据进行3×2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2,51)=42.53,p=0.000。利用Pairwise Comparisons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高年级与中年级(p<0.01)、高年级与低年级(p<0.001)、中年级与低年级(p<0.001)差异均显著。结构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51)=148.59,p=0.000。左右结构的正字法意识程度(42.15%)要大于上下结构(18.67%)。年级与结构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2,51)=6.487,p<0.05。低、中、高年级时均表现了左右结构汉字正字法意识程度好于上下结构,p值分别为0.001,0.000,0.000。

综合上述反应时差和错误率差的统计结果,印尼华裔留学生正字法意识大小随着年级逐步发展,左右结构汉字的正字法意识要优于上下结构汉字的正字法意识,这种优势作用在三个年级中均有表现。

图1和图2分别以反应时之差和错误率之差为指标,反映了印尼华裔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发展情况。

四讨论

(一)印尼华裔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形成

作为由部件和笔画组合成的平面结构的表意符号系统,汉字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内容,它包括汉字及其构成部件的形体特征,重要的是,还包括构成汉字的部件位置信息及部件组合特点。学习者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才可能抽取关于汉字的部件位置信息及组合规律,从而形成汉字正字法意识,表现为在汉字识别中对位置合法的部件组合的拒绝比较慢且错误率高。

低年级的印尼华裔留学生,也就是经过0.5~1年的汉语正式课堂学习,已经形成了汉字正字法意识。这与鹿士义(2002)和Wang(2003)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母语为拼音文字的外国留学生至少需要2年的正式课堂学习才形成汉字正字法意识。但与李娟等人(2000)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儿童低年级时形成了汉字正字法意识。

为什么母语同样是拼音文字,印尼华裔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形成得要早一些呢?为什么印尼华裔留学生与中国儿童汉字正字法意识形成时间都在低年级呢?实验后对参加本次实验的印尼华裔留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在正式学习汉语之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汉语学习的经历,如他们生活在国外,在家庭或同乡或华人圈中常用方言(如潮州话、客家话、闽南话)或普通话交流与沟通;父母也会教他们一些常见的汉字和词汇。对母语为拼音文字的非华裔外国留学生调查结果则表明,他们在正式学习汉语前几乎没有任何学习汉语的经历。另外,中国儿童在小学低年级正式学习汉语之前,也有大量汉语学习的经历,如幼儿园阶段的语言训练以及在生活中的汉语口语交流。结合上述分析,印尼华裔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形成得较早的原因,可能与其有非正式的汉语学习经历有关,这些汉语学习经历对其正字法意识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低年级印尼华裔留学生已形成汉字正字法意识,但这种正字法意识主要体现在左右结构的汉字中,而在上下结构汉字中体现不明显。这可能与不同结构类型的汉字在汉语中的频率分布特点和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阶段有关。据《汉字信息字典》(李公宜、刘如水,1988)的统计,现代汉字中左右结构占64.93%,上下结构占21.12%。由于汉语学习的材料中左右结构汉字的数量相对较多,印尼华裔留学生对这类汉字具有相对较高的熟悉度,虽然处于低年级的学习阶段,但仍然能形成左右结构汉字的正字法意识;汉语学习材料中上下结构汉字的数量相对较少,同时又处于低年级的学习阶段,他们对这类汉字处于相对不熟悉的状况,这些都不足以使他们形成上下结构汉字的正字法意识。当然,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比如,在中高年级学习阶段,虽然与左右结构汉字相比,上下结构汉字数量相对较少,但与低年级学习阶段相比,汉语学习材料中上下结构汉字的绝对数量增多,这或许能促使印尼华裔留学生在中高年级时形成清晰的上下结构汉字的正字法意识。

(二)印尼华裔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发展

印尼华裔留学生的汉字正字法意识随着年级逐步发展。随着汉语学习时间的增加,输入的汉语语料越来越多,印尼华裔留学生归纳出汉字的部件位置信息及组合特点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相应地,汉字正字法意识也就越来越强。因此,学习时间可能是印尼华裔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发展的重要条件。

印尼华裔留学生左右结构汉字的正字法意识要优于上下结构的汉字,这种优势作用在三个年级中均有表现。这主要与学习者汉字认知心理加工特点及留学生汉语学习材料中左右结构汉字与上下结构汉字分布频率有关。

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汉字学习或习得是一个学习者与客体刺激(汉字)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有关汉字各种信息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桂诗春,2002;梁宁建,2003)。不同类型汉字结构的频率分布特点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信息。同时,在所形成的心理表征中的汉字信息与作为客体刺激的语言材料中的汉字信息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和“等值性”。印尼华裔留学生学习汉字后在每一学习阶段所形成的心理表征中汉字的各种信息应与该学习阶段的汉语语料中汉字信息大体一致。由于低、中、高年级的汉语学习材料中左右结构汉字的出现频率均高于上下结构汉字,为了保持“同构性”和“等值性”,相应地,低、中、高年级印尼华裔留学生所形成的心理表征中左右结构汉字的频率也高于上下结构汉字。左右结构汉字由于出现频率高,学习者较熟悉,反应阈限低,因此拒绝左右结构汉字较困难,表现出反应慢,错误率高,其正字法意识相对较强;上下结构汉字由于出现频率相对较低,学习者相对不熟悉,反应阈限高,因此拒绝上下结构汉字相对来讲较容易,表现出反应快,错误率低,其正字法意识相对较弱。所以,在三个年级中,印尼华裔留学生左右结构汉字的正字法意识均优于上下结构汉字。

五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低年级的印尼华裔留学生已经具有正字法意识,主要表现为左右结构的汉字的正字法意识;

2.中高年级的印尼华裔留学生具有正字法意识,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汉字中均有体现;

3.印尼华裔留学生正字法意识随着年级逐步发展;

4.印尼华裔留学生左右结构汉字的正字法意识要优于上下结构的汉字,这种优势作用在三个年级中均有体现。

摘要:本文采用词汇判断任务探讨了印尼华裔留学生汉字正字法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结果表明,低年级的印尼华裔留学生已形成汉字正字法意识,主要表现为具有左右结构的汉字正字法意识;中高年级具有汉字正字法意识,并且已形成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汉字正字法意识。汉字正字法意识随着年级逐步发展;左右结构的汉字正字法意识优于上下结构,在三个年级均保持这种优势作用。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与其他母语为拼音文字的留学生相比,印尼华裔留学生正字法意识的形成要早些,这可能与印尼华裔留学生非正式的汉语学习经历有关;左右结构的正字法意识优势效应可能与学习的汉语材料中左右结构汉字出现频率高于上下结构汉字有关。

篇4:拼搏在美国的华裔中学生

下面讲几例华裔中学生在美国的拼搏故事,相信会带给大家某些方面的启迪:

何伟迅大胆跨步,赢得纽约时报奖学金

移民美国之前,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来到美国之后,他成为了懂事负责的大男生。2014年纽约时报奖学金得主何伟迅,从自己东西方相结合的生活轨迹中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为了“明天会更好”时刻准备。

何伟迅今年18岁,已被麻省理工学院、布朗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等著名学府录取。移民来美那年他才十岁,完全不懂英文。因为父母要外出做工养家,年幼的他便挑起了照顾当时仅有四岁的弟弟的重任。不管是做饭还是辅导功课,他每一件事都做得毫不含糊。与此同时,对自己的学业他也从不松懈。“我其实非常喜欢打篮球,特别爱看NBA。上了高中虽然很想参加校队,但除了料理家事和做义工之外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想想还是放弃了。”

按照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高中四年做够200小时义工即可,谁知何伟迅还没毕业就已达到了1300小时。服务于救世军的他负责教三、四年级的学生学习中文和乒乓球,虽然很花时间,但却从不疲倦。“这些孩子大部分来自新移民家庭,我和他们有着相似的移民背景,深知他们的家庭情况和需求。我愿意帮助他们,能帮到他们是我最大的满足。”

回顾移民经历,何伟迅感慨受益颇多:没来美国的时候自己很是调皮,经常“做坏事”,为此老师经常打电话叫家长到学校。但来到美国之后,我看到了爸爸做厨师、妈妈做家庭护工的辛苦,像是一夜间就长大了,觉得必须帮父母分担压力、做好自己。“环境变了,自己考虑的事也多了。如果我都不乖,又怎么去照顾弟弟?”

就这样,在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中,何伟迅从未停止尝试和挑战。他在脸书上结识了上一届纽约时报奖学金的得主,在他的鼓励下申请了纽约时报奖学金,并得到这一荣誉。而在他获知这一消息的时候,他已经被麻省理工学院提前录取了。“之前我还担心学费的事,现在纽约时报四年可以资助我3万元,麻省理工学院也通知我每年支付2000元即可,所以我应该不用那么担心了。”

除了奖学金,今年暑假何伟迅还有机会到纽约时报带薪实习六周。“我原先觉得到纽约时报只是写文章,后来了解到他们还有应用软体开发部门,可以学习设计程序,好期待!”

何伟迅想要和新移民学生分享的是,来到美国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不要过于害怕。有些人觉得英语讲不好,在课堂上根本不愿意发言,自己一度也这样。但现在想想,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说,不要害羞。一旦掌握了语言,很多大门随之就向你打开了。他还建议新移民学生不要孤立自己,应多和他人交流,广交朋友,尽早融入新的生活。

林韫铎勤恳踏实,摘得SAT桂冠

18岁的林韫铎毕业于纽约州皇后区的新移民高中,并以全校第三的综合成绩、全校第一的州考和SAT考试成绩从该校毕业。目前他已被纽约大学理工学院和纽约州立水牛城大学的药剂系录取。

和大部分在家长呵护下备考的孩子不同,父母都在外州工作的林韫铎,在学习之余还要应付买菜、做饭、洗衣等生活琐事,但依然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管理得井井有条。他说:“我喜欢按部就班地生活。”

林韫铎给自己订出一个时间表,每天下午三点放学后自己买菜做饭,收拾完碗筷做完家务已是下午6时,由于分给学习的时间要保证每天约五个小时,因此相比同龄男生,他虽然喜欢打球、游泳、看动漫,却没有太多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爱好。

林韫铎于2010年随母亲从福建来美与父亲团聚,“刚来也有些紧张,怕听不懂课、适应不了生活之类的,好在新移民高中有大量的华裔师生才让自己没有太多陌生感。”

来美之前林韫铎刚完成国内初中一年级的学习,因为成绩优异来到美国直接就读九年级,为了在第一年快速提高英语水平以免落下功课,林韫铎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英文报纸、观看英语新闻、电视剧等,遇到不会的生词就抄下来。

在背单词上林韫铎也有独特的技巧,“第一天背30个,第二天再背30个然后再复习一遍第一天的单词,这样就是60个,以此类推第三天90个……这样一周下来周一的单词就背了七遍,而周日的只有一遍,于是倒过来再以这个方式背一遍,如此一轮,每个单词共背了八遍。”林韫铎在考SAT前就已将2400个单词背了10遍以上。而对于数学,林韫铎则采取题海战术,将练习册一题不落地都做完并且全部搞明白。“练习多了真正考试时就非常轻松,每道题都觉得好简单。”

在经过对纽约大学和纽约州立水牛城大学两所学校详细的对比后,他更喜欢生物和化学科目,最终决定选择后者学习药剂学,该校的药剂系在全美相同专业中排名第17。“父亲很喜欢医学但年轻时没有条件可以学,而且我也想体验一下不一样的城市。”

尤鑫城勇拼课业,终于苦尽甘来

七年级时随着父母从中国福州来到纽约,布碌仑罗斯福高中本届毕业生尤鑫城,从一个不适应新环境、只会50个英文词汇、急着想逃回中国的新移民学生,成为即将踏进哈佛大学的新鲜人。他期盼已久的美国梦,也就此拉开序幕。他将功劳归于辛苦工作的父亲以及一肩扛起家务的母亲,“爸妈真的很辛苦,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了。”

对尤鑫城而言,2014年3月27日是他展翅飞翔的重要日子,因为他在这天收到了看似遥不可及的哈佛大学的录取信。那一瞬间他想起了13岁刚来美国时的情景。当时他英文说不好,掌握的词汇量少得可怜。初至美国的他却总是想回到熟悉的家乡,每天在挣扎之中过日子。他回忆,当时就读的227中学上课是全英语教学,“真的非常困难,但也只能咬紧牙根苦撑。”在英语学习班呆了三年,他才慢慢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环境。

然而日子过得艰辛的不只是尤鑫城,他的父亲为了让家人有更舒适的生活,独自在外州餐厅打工,周末才有时间返家,看着儿子不适应新环境也颇是无奈。直到某天尤鑫城与父母激烈争吵之后,才彻底扭转自己的态度,发愤图强要回报父母的辛劳。“那天跟父母吵架后我逃出家门,爸妈在后面拼命的追我,我不想要停下来,因为我责怪他们把我带到美国,可是当我不经意回头一看,看见爸妈脸上的泪水,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让他们失望了。从那天起,我决定好好念书,申请到好的大学、为自己争取未来,也报答他们。”

自此之后,尤鑫城不但全力冲刺课业,高中还加入中国文化和网球社团,学习领导能力且融入主流社会。他平日也在学校担任志工,充当华裔新移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十年级时,他看见社团里同样是新移民的学长申请到哥伦比亚大学,心想:“既然他可以做到,那我也可以做到!”他将哥伦比亚大学作为首要目标,哈佛大学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仍是个不可触及的梦想。

以一个过来人的角色,尤鑫城鼓励新移民学生在拼课业的同时,也要多参与课外活动,藉此了解美国主流社会的文化。尤鑫城平日爱看描述医院故事的影集,他希望日后可朝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并进入医学院就读,成为一名医生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上一篇:非涉密网络自查报告下一篇:南岗乡人大换届选举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