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的化学式怎么写

2024-04-15

碳酸钙的化学式怎么写(共13篇)

篇1:碳酸钙的化学式怎么写

碳酸钙的物化性质

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在常态下呈白色固体状,无味、无臭,有无定形和结晶两种形态。高温下容易分解,在825~896.6℃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呈碱性,基本上不溶于水和醇,遇稀醋酸、稀盐酸、稀硝酸发生泡沸,并溶解。可与稀酸反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呈放热反应。

篇2:碳酸钙的化学式怎么写

白色固体状,无味、无臭。有无定型和结晶型两种形态。结晶型中又可分为斜方晶系和六方晶系,呈柱状或菱形。难溶于水和醇。于稀酸反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呈放热反应。也溶于氯化铵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碳酸钙化学性质

篇3:碳酸钙的化学式怎么写

碳酸钙的化学制备方法主要分为复分解法和碳化法。

1.1 复分解法

复分解法是指将CaCl2等水溶性钙盐与Na2CO3等水溶性碳酸盐在适宜条件下反应而制得CaCO3的方法。这种方法可通过控制反应物浓度及生成CaCO3的过饱和度,并加入适当的添加剂来控制CaCO3产品的晶型及粒径大小。但吸附在CaCO3中的大量Cl-很难除尽,生产中往往使用倾析法进行后续处理[1]。

1.2 碳化法

碳化法是通过煅烧石灰石,得到CaO和窑气。后将CaO消化,将生成的悬浮Ca(OH)2在高剪切力作用下粉碎,分离除去颗粒杂质,得到符合生产标准的Ca(OH)2悬浮液。然后通入CO2气体,根据需要加入某种晶型控制剂,碳化至终点,得到需要晶型的CaCO3。再通过脱水、干燥、表面处理等步骤,得到产品。碳化法是纳米CaCO3的主要生产方法[2]。该法通过反应前加入适当的控制剂,控制碳化时CaCO3结晶的程度和粒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制得不同晶型但均匀的纳米级CaCO3。

1.2.1 间歇搅拌法

间歇搅拌法也称釜式碳化法。在搅拌鼓泡碳化塔或釜中,将CO2通入到降温后的Ca(OH)2乳液中,使两者发生反应,生成CaCO3。反应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温度、浓度、CO2进气量和加入的添加剂的控制来调控碳化反应过程。间歇搅拌法制所得的CaCO3具有粒径分布窄的优点。目前也已经成为了工业上生产CaCO3的重要方法[3]。

1.2.2 连续喷雾多段碳化法

连续喷雾多段碳化法是通过将Ca(OH)2浆液以喷雾形式均匀地从碳化塔塔顶喷下,同时从塔底通入CO2气体逆流接触,发生碳化反应,制得CaCO3产品。可以通过控制原料的流量实现碳化过程的分段进行,继而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温度、浓度等条件制得不同晶型和粒径的碳酸钙产品。与间歇式碳化法相比,连续喷雾多段碳化法更适合连续大规模的生产,反应效率高,晶型和粒径易控制,可制得稳定优良的CaCO3产品。

1.2.3 超重力碳化法

超重力碳化法是一项新型生产工艺技术。本方法主要是在独特的超重力环境和很大的离心速度情况下,将Ca(OH)2溶液剪切称微细的液滴、液丝、液膜,乳液被破碎成极小液滴。而后将其与CO2气体接触,进行碳化反应。由于本方法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气液的接触面积,其碳化速度很快。但由于离心速度较大,CaCO3微粒一旦形成就会迅速脱离Ca(OH)2溶液无法继续长大。这限制了CaCO3晶粒的增长,可以较容易地制备出粒径小、分布均匀的高质量纳米级CaCO3产品[4]。

2 碳酸钙的仿生合成

碳酸钙是自然界中生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通过对生物矿化的机理的探究,已经发现了许多新材料的仿生制备的合成手段。碳酸钙作为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无机物体,其仿生合成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矿化过程中,生物体可以通过控制碳酸钙与有机基质特殊合成,从而形成具有特殊性能及复杂的形貌的晶体。目前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种类添加剂和合成模板,制备多种不同晶型的CaCO3晶体。由于近年来对生物体内矿化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对碳酸钙的沉积过程的研究发现pH值、过饱和度、添加剂等都是影响碳酸钙形成的重要因素[5]。已经有通过用镁离子、氨基酸等作为添加剂,根据无定形碳酸钙的流动性特点,制备出特定晶型的CaCO3晶体的报导[6]。由于反应中的添加剂对CaCO3的结晶过程起到了主要的调控作用,研究不同物质作为添加剂对于CaCO3结晶反应的影响就成为了目前CaCO3仿生合成研究的主要向。虽然目前已方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碳酸钙的仿生合成目前仍处在科研水平,短时间内还无法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但是这种绿色的合成方式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环境友好性,是近些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摘要:碳酸钙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基本原料,具有价格低廉、原料丰富、无毒、稳定等特点。因此,研究碳酸钙的制备工艺就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就目前国内生产碳酸钙的主要工艺和方法进行描述和总结,并对目前比较热门的碳酸钙的仿生矿化作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碳酸钙,制备方法,应用

参考文献

[1]苗洋.碳酸钙的制备及其仿生合成研究[J].山东化工,2016(7):13-15.

[2]陈立军.纳米碳酸钙制备技术评述[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5(1):1-4;21.

[3]魏绍东,李全伟,王玉倩.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技术与工业生产[J].化工中间体,2007(2):14-19.

[4]汤秀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应用评述[J].四川化工,2006(4):20-23.

[5]陈银霞,赵改青,王晓波.聚合物控制碳酸钙晶型、形貌的研究[J].化学进展,2009(Z2):1 619-1 625.

篇4:熟石灰的化学式怎么写

Ca(OH)?

中文名

氢氧化钙

英文名

calcium hydroxide

别 称

熟石灰、消石灰

分子量

74.096

CAS登录号

1305-62-0

EINECS登录号

215-137-3

水溶性

1.65 g/L (20℃)(微溶)

密 度

2.24 g/mL(25 ℃)

外 观

白色粉末状固体

应 用

水溶液可验证二氧化碳,建材

安全性描述

石灰水可以用于杀菌剂和化工原料

危险性符号

C/Xi

危险性描述

腐蚀性物品/刺激性物品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2 8/PG 3

摩尔质量

74.093g/mol (g·mol??)

酸碱性

碱性

氢氧化钙是一种强碱,具有杀菌与防腐能力,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 。氢氧化钙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也用作杀菌剂和化工原料等。

石灰是人类最早应用的胶凝材料。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已用于建筑,中国也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使用石灰。保留的不少古代华丽壁画和夯实地基遗址都使用了石灰。秦长城的建造也是一个例证。 [2]

中国是生产和利用石灰最早的国家之一。据考古资料考证,在中国黄河流域多处龙山期文化遗址中,已见到了用石灰抹面的光洁坚实的墙壁和地面(约公元前2800-23)。据用C-14测定,龙山期遗址中所用的石灰已是人工煅烧制成的。 [3]

近代工业的发展,石灰作为土木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之外,在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又开辟了多种用途。如冶金、玻璃、制碱制糖、造纸、制革、电石及有机化工、碳化砖、碳化板以及土壤改良、水处理、气体净化等方面都使用了大量石灰。

物理性质

密度(g/mL,25/4℃):2.24

氢氧化钙在常温下是细腻的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其澄清的水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与水组成的乳状悬浮液称石灰乳。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不溶于醇,能溶于铵盐、甘油,能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钙盐。580℃时,分解为氧化钙和水。

溶解性

对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问题,主流的解释是,因为氢氧化钙有两种水合物〔Ca(OH)2·2H2O和Ca(OH)2·12H2O〕。这两种水合物的溶解度较大,无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结晶水合物逐渐变为无水氢氧化钙,所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化学性质

碱性

氢氧化钙是强碱,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但因其溶解度不大,所以危害程度不如氢氧化钠等强碱大。氢氧化钙能跟酸碱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试液遇氢氧化钙显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钙显红色。 [6]

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

CO2+Ca(OH)2=CaCO3↓+H2O

2、氢氧化钙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

2HCl+Ca(OH)2=CaCl2+2H2O

3、氢氧化钙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硝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

2NH4NO3+Ca(OH)2=2NH3↑+2H2O+Ca(NO3)2

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

篇5:硫酸铁的化学式怎么写

硫酸铁用途

用于银的分析,糖的`定量测定。用作染料、墨水、净水、铝的雕刻、消毒、聚合催化剂等。

篇6:乙炔化学式怎么写

物理性质

纯乙炔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气体。 [2] 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有毒,并且带有特殊的臭味。熔点(118.656kPa)-80.8℃,沸点-84℃,相对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丙酮。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 [2]

因此,工业上是在装满石棉等多孔物质的钢瓶中,使多孔物质吸收丙酮后将乙炔压入,以便贮存和运输。为了与其它气体区别,乙炔钢瓶的颜色一般为乳白色,橡胶气管一般为黑色,乙炔管道的螺纹一般为左旋螺纹(螺母上有径向的间断沟)。

分子构型:直线型

杂化类型:sp杂化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0通常计量单位:m?;mm?;cm?;

密度:标准气压下1.17Kg/m?;在25摄氏度状况下,密度1.12Kg/m?。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化学性质

乙炔(acetylene)最简单的炔烃,又称电石气。结构式H-C≡C-H,结构简式CH≡CH,最简式(又称实验式)CH,分子式 C2H2,乙炔中心C原子采用sp杂化。电子式 H:C┇┇C:H乙炔分子量 26.4 ,气体比重 0.91(Kg/m3),火焰温度3150 ℃,热值12800 (千卡/m3) 在氧气中燃烧速度 7.5 ,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属取代等反应。

氧化反应

a.可燃性:

2C?H?+5O?→4CO?+2H?O(条件:点燃)

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3000℃),用于气焊和气割。其火焰称为氧炔焰。

b.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H? + 2KMnO? + 3H?SO?=2CO?+ K?SO? + 2MnSO?+4H?O

加成反应

可以跟Br?、H?、HX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如:

与Br?的加成

现象:溴水褪色或Br?的CCl?溶液褪色

所以可用酸性KMnO?溶液或溴水区别炔烃与烷烃。

与H2的加成

CH≡CH+H? → CH?=CH?

与HX的加成

如:CH≡CH+HCl →CH?=CHCl氯乙烯用于制聚氯乙烯

“聚合”反应

三个乙炔分子结合成一个苯分子:

由于乙炔与乙烯都是不饱和烃,所以化学性质基本相似。在适宜条件下,三分子乙炔能聚合成一分子苯。但苯的产量不高,副产物又多。如果利用钯等过渡金属的化合物作催化剂,乙炔和其他炔烃可以顺利地生成苯及其衍生物。

在一定条件下,乙炔也能与烯烃一样,聚合成高聚物——聚乙炔。

在Ni(CN)2,80~120℃,1.5MPa条件下,4分子乙炔聚合主要生成环辛四烯。

金属取代反应(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

将乙炔通入溶有金属钠的液氨里有氢气放出。乙炔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白色乙炔银沉淀。

乙炔具有弱酸性,因为乙炔分子里碳氢键是以SP-S重叠而成的。碳氢里碳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比较大些,使得碳氢之间的电子云密度近碳的一边大得多,而使碳氢键产生极性,给出H+而表现出一定的酸性。(pKa=25)

将其通入硝酸银或氯化亚铜氨水溶液,立即生成白色乙炔银(AgC≡CAg)和棕红色乙炔亚铜(CuC≡CCu)沉淀,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这两种金属炔化物干燥时,受热或受到撞击容易发生爆炸,如反应完应用盐酸或硝酸处理,使之分解,以免发生危险。注意:乙炔在使用贮运中要避免与铜接触。

酸碱反应

炔烃中C≡C的C是sp杂化,使得Csp-H的σ键的电子云更靠近碳原子,增强了C-H键极性使氢原子容易解离,显示“酸性”。连接在C≡C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相当活泼,易被金属取代,生成炔烃金属衍生物叫做炔化物。

CH≡CH + Na → CH≡CNa + 1/2H2(条件液氨)

CH≡CH + 2Na → CNa≡CNa + H2 (条件液氨,190℃~220℃)

CH≡CH + NaNH2 → CH≡CNa + NH3

CH≡CH + Cu2Cl2 (2AgCl)+2NH4OH → CCu≡CCu(CAg≡CAg)↓ + 2NH4Cl +2H2O(注意:只有在三键上含有氢原子时才会发生,用于鉴定端基炔RH≡CH)。

其他化学特性

乙炔与铜、银、水银等金属或其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Cu2C2)和乙炔银(Ag2C2)等爆炸性混合物,当受到摩擦、冲击时会发生爆炸。因此,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银和含铜量70%以上的铜合金制造。

化学式与分子式有什么区别?

化学式是一个大类,是一个统称,具体包括分子式、实验室、结构式、电子式等。化学式包括分子式。

一般的无机物中的分子晶体,分子式与化学式大部分相同,如二氧化碳的分子式和化学式都是CO2,水的分子式和化学式都是H2O,过氧化氢的分子式和化学式都是H2O2。但也有特例,主要也是历史习惯的原因,如硫的化学式可以写为S,但分子式一般用S8表示,白磷的化学式可以用P来表示,但分子式一般用P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可以用P2O5表示(其实是实验式),分子式一般用P4O10表示。初中学习的一般是化学式。

一般的原子晶体或离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或氯化钠,主要说它的化学式为SiO2或NaCl(均为实验式),而不说它的分子式。虽然在很多情境下,“相对分子质量”中的“分子”是广义的分子,表示各种化学物种,实际是“式量”或摩尔质量去掉以g/mol为单位后的纯数字(模)。

一般对于有机化合物,它的化学式常用常用结构简式,如乙醇的化学式最常见的写法为C2H5OH,而分子式为C2H6O。乙酸的化学式最常见的写法是CH3COOH(或者CH3CO2H),而分子式为C2H4O2。

乙炔的作用是什么?

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402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

乙炔燃烧时能产生高温,氧炔焰的温度可以达到3200℃左右,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供给适量空气,可以安全燃烧发出亮白光,在电灯未普及或没有电力的地方可以用做照明光源。乙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在20世纪60年代前,乙炔是有机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现仍为重要原料之一。如与氯化氢、氢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产高聚物的原料。

乙炔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不同的聚合作用,分别生成乙烯基乙炔或二乙烯基乙炔,前者与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制氯丁橡胶的原料。乙炔在400℃~500℃高温下,可以发生环状三聚合生成苯;以氰化镍为催化剂,可以生成环辛四烯。

乙炔具有弱酸性,将其通入硝酸银或氯化亚铜氨水溶液,立即生成白色乙炔银和红棕色乙炔亚铜沉淀,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这两种金属炔化物干燥时,受热或受到撞击容易发生爆炸。

弗里德里希·维勒,187月31日生于德国莱茵河岸上的一个小镇,他是德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

弗里德里希·维勒上大学时,把自己的宿舍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化学实验室。

一次,这位青年科学家把硫氰酸铵的溶液与硝酸汞溶液混合时,得到了硫氰酸汞的沉淀。他滤出白色沉淀物后,使其干燥,自己就去睡觉了。但他根本就睡不着,离天亮早着呢,时间过得可真慢哪。维勒披衣起床,点燃了蜡烛,又接着实验了。

维勒把一部分硫氰酸汞放在瓦片上,让它靠近壁炉熊熊燃烧的炭火。不一会儿,瓦片被烧热了,瓦片上的白色粉末开始发出“啪啪”的声响,并在瓦片上分散开。咦,真神了,维勒睁大了眼睛,粉末的颜色由白变黄,而且体积显著地膨胀起来,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维勒兴致勃勃地注视着所发生的一切,当响声停止时,他重新取了一些白色粉末,蘸上点水,用两个手掌研揉,揉成一条白色的“小香肠”,在瓦片上干燥一会儿,然后就将瓦片的一端猛烈加热,于是,熟悉的噼啪声又响起来了。这时,“小香肠”受热的那一端开始剧烈膨胀,形成了一个大气泡,这个球形的气泡飞快地沿着“小香肠”向另一端滚去,因为这时扩展到了整个物质。最后,反应停止了,剩下一块不流动的黄色物质。

篇7:碳酸钙的化学式怎么写

1 纳米碳酸钙的化学制备方法

工业生产中多采用化学方法生产纳米碳酸钙。化学法分为碳化法、复分解法、乳液法等, 其中碳化法是目前最为主要的一种生产方法。以下我们将对这几种化学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做一介绍和说明。

1.1 碳化法

首先用精选石灰石进行煅烧, 获得氧化钙和窑气;使氧化钙消化, 并将生成的悬浮氢氧化钙在高剪切力作用下粉碎, 多级旋液分离除去颗粒及杂质, 得到一定浓度的精制氢氧化钙悬浮液;然后通入CO2气体, 加入适当的晶型控制剂, 碳化至终点, 得到要求晶型的碳酸钙浆液;最后再经过脱水、干燥、表面处理得到纳米碳酸钙产品, 这种方法称之为碳化法。碳化法目前在国内外使用比较普遍, 其产品质量较其他方法制备的纳米碳酸钙产品高, 且价格适中, 是一种性价比较好的制备方法。其反应机理如下:

上述反应是整个制备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反应的所处的物理以及化学环境都直接决定着所生成的纳米碳酸钙形态以及粒径。按照CO2气体与氢氧化钙悬浮液的接触方式, 可将碳化法分为连续喷雾碳化法和间歇鼓泡法。因间歇鼓泡法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且生产线易建, 故国内外目前大多数厂家都采用间歇鼓泡法进行制备。

间歇搅拌式碳化法, 也称釜式碳化法, 使用冷冻机将石灰乳降温到25℃以下后, 放入碳化反应釜中, 通入CO2混合气, 在搅拌下进行碳化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浓度、搅拌速度、添加剂等条件间歇制备纳米Ca CO3。该法设备投资大, 操作较复杂, 但因搅拌气液接触面积大, 反应较均匀, 产品粒径分布较窄。

连续喷雾碳化法工艺是由白石工业公司 (日本)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发的, 其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步骤为:首先把石灰乳精制后的悬浮液配制成工艺要求浓度, 加入适量添加剂混匀充分, 泵入喷雾碳化塔顶部的雾化器中, 乳液在高速旋转产生的巨大离心力作用下, 雾化为微细粒径的雾滴;然后将经过混合、干燥的含有适量CO2混合气体后由塔底部进入, 用气体分布器将其均匀分散, 同塔内已产生的雾滴进行瞬时的逆向接触,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这种方法制备的碳酸钙产品粒度细小、均匀, 平均粒径在30nm~40nm范围内, 微粒晶型可以调节控制, 生产能力大, 产品质量稳定, 能耗低, 投资较小。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碳酸钙是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明并开发的一项高新技术, 已获2项国家专利。1998年7月通过了 (化工部) 部级中试鉴定。该技术为国际首创, 纳米级超细沉淀碳酸钙平均粒径为15nm~30nm, BET比表面积62m2/g~77m2/g, 颗粒细度指标及制备技术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新技术与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传统工艺相比, 具有显著优点: (1) 在无晶体生长抑制剂添加情况下, 可制得平均粒径在15nm~30nm的Ca CO3颗粒; (2) 碳化时间比传统工艺缩短4~10倍, 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3) 产品粒度分布均匀, 品质高; (4) 生产成本低、反应器体积小、能耗低、投资省、产量大等。该方法的工艺流程基本上与传统工艺相同, 不同的是: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碳化反应装置。其产品质量优于化工行业标准 (HG/T2776~1996) , 并可根据不同用途, 控制制得特殊晶型的碳酸钙产品。

1.2 复分解法

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将水溶性钙盐 (如氯化钙等) 与水溶性碳酸盐进行液-固相反应, 制备纳米碳酸钙产品的方法叫复分解法。这种方法可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及生成碳酸钙的过饱和度, 并加入适当的添加剂等方法, 得到球形、粒径极小、比表面积很大、溶解性很好的无定形碳酸钙。一般制备流程如图1。

在添加剂条件下以氯化钙和碳酸铵为原料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复分解反应为:

上述制备流程与原理被应用在国内外较多的制备过程中。制备得到产品具备高纯度高白度的特点, 但由于很难除尽吸附在碳酸钙中的大量氯离子, 而且生产中使用的倾析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消耗大量的洗涤用水, 故目前国内外很少采用。

1.3 夹套反应釜法

采用夹套反应釜制备纳米Ca CO3产品的优点是通过夹套可及时移去反应热, 易于实现低温碳化反应, 有利于纳米Ca CO3的生成;通过搅拌, 克服了传统鼓泡塔制得的产品粒度不均匀性, 减小了气泡的体积, 增大气液接触面积, 提高了碳化速度;便于在反应中引入各种助剂, 及时均匀地分散在整个液体中, 易控制Ca CO3的粒径和晶形。夹套反应釜要注重反应的条件, 一般考虑夹套和搅拌器的材料、上下进出口的设计、温度、压强、以及夹套进出水的控制等。

1.4 乳液法

乳液法分微乳液法和乳状液膜法。

微乳液法是将可溶性碳酸盐和可溶性钙盐分别溶于组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微乳液中, 然后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 在较小区域内控制晶粒的成核与生长, 再将晶粒与溶剂分离, 即得到纳米碳酸钙颗粒, 大小可控制在几纳米至几十纳米之间。微乳液通常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组成的透明的各向同性的热力学稳定体系。

乳状液膜法制备纳米Ca CO3工艺原理是以煤油为膜溶剂、司本-80 (Span-80) 为表面活性剂及流动载体配成油相和水相两个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在电动搅拌器高速搅拌下, Na2CO3水溶液以微液滴的形式分散于油相中, 从而形成乳液, 然后与Ca (OH) 2溶液在搅拌下混合, Ca (OH) 2中的Ca2+在流动载体的传输作用下进入微液滴内部, 在微液滴内部反应生成Ca CO3超细颗粒。

1.5 凝胶法

凝胶法是从凝胶的两端或一端让CO32-和Ca2+扩散, 在凝胶内生成结晶体的方法。采用该法在凝胶内一旦生成结晶核, 其位置不改变, 所以能连续地观察晶核的生成与生长, 较适合于对结晶过程的研究。与晶核生成和生长有关的因素有凝胶的浓度、CO32-和Ca2+的浓度、p H值、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等。控制不同条件可以得到文石或球霞石型碳酸钙。

2 应用现况

纳米碳酸钙产品应用广泛, 在高档塑制品、油墨产品、造纸、橡胶等行业均有普遍的应用。其中高档塑制品的应用是最为成熟的。根据国内塑料行业现状和纳米碳酸钙近几年使用情况, 塑料行业在使用纳米碳酸钙时, 应重点开拓以下领域:降解农膜、纳米改性汽车塑料配件和专用树脂。使用纳米碳酸钙对农膜改性处理可解决成本、性能与价格的矛盾。纳米改性汽车塑料配件轻量化是汽车节能降耗的关键。普通塑料制品模量和耐热性较低, 抗冲强度差, 因而难以直接用于汽车配件。但如果在塑料树脂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纳米碳酸钙及其他助剂, 对树脂进行改性, 所制得的产品耐热性、抗老化性和抗冲强度均可明显增强。这将是今后国内纳米碳酸钙需求增长最快, 也最具开发潜力的领域。目前, 我国专用塑料树脂品种少, 档次低,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但如果在塑料树脂合成过程中, 加入特殊助剂和纳米碳酸钙乳液, 则可制得国内市场短缺的高性能专用塑料树脂。

纳米碳酸钙用于油墨产品中体现出了优异的分散性和透明性和极好的光泽、及优异的油墨吸收性和高干燥性。纳米碳酸钙在树脂型油墨中作油墨填料, 具有稳定性好, 光泽度高, 不影响印刷油墨的干燥性能, 适应性强等优点。

纳米碳酸钙还主要用于特殊纸制品, 如女性用卫生巾、婴儿用尿不湿等。纳米活性碳酸钙作为造纸填料具有以下优点:高蔽光性、高亮度、可提高纸制品的白度和蔽光性;高膨胀性, 能使造纸厂使用更多的填料而大幅度降低原料成本;粒度细、均匀制品更加均匀、平整;吸油值高、能提高彩色纸的预料牢固性。

纳米碳酸钙在涂料工业作为颜料填充剂, 具有细腻、均匀、白度高、光学性能好等优点。纳米级超细碳酸钙具有空间位阻效应。在制漆中, 能使配方中密度较大的立德粉悬浮, 起防沉降作用。制漆后, 漆膜白度增加, 光泽度高, 而遮盖力却不降低, 主要用于高档轿车漆。

橡胶工业纳米碳酸钙的主要应用市场之一。添加钠米碳酸钙的橡胶, 其硫化胶升长率、撕断性能、压缩变形和耐屈性能, 都比添加一般碳酸钙的高。加入用树脂酸处理的纳米碳酸钙后, 有的豫胶制品撕裂强度提高4倍以上。

纳米碳酸钙在饲料行业中可作为补钙剂, 增加饲料含钙量;在化妆品中使用, 由于其纯度高、白度好、粒度细, 可以替代钛白粉。

摘要:纳米碳酸钙作为功能性填料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 本文就有关纳米碳酸钙的化学制备工艺及应用进展做以说明。

关键词:纳米碳酸钙,化学制备,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洪龄, 等.沉淀法制备超细碳酸钙[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8, 20 (3) :23.

[2]姜鲁华, 等.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中国粉体技术.2002 (1) .

[3]孙志远.碳酸钙产品生产及市场动态[J].化工商品科技情报, 1995, 4:45.

[4]全国碳酸钙行业科学技术顾问组.工业碳酸钙产品的粒度与分类[J].无机盐工业, 1989, 1:1~4.

[5]孟斌.超细碳酸钙的制备[J].材料导报, 1992, 6:18~21.

[6]洪杏生.超细碳酸钙[J].化学世界, 1984, 2:43.

[7]王蔚玲, 孙铭良, 李新海.操作条件对碳酸钙产品粒径和形态的影响[J].江苏化工, 1997, 25:18~20.

篇8:铁粉化学式怎么写

按粒度,习惯上分为粗粉、中等粉、细粉、微细粉和超细粉五个等级。粒度为150~500μm范围内的颗粒组成的铁粉为粗粉,粒度在44~150μm为中等粉,10~44μm的为细粉,0.5~10μm的为极细粉,小于0.5μm的为超细粉。

一般将能通过325目标准筛即粒度小于44μm的粉末称为亚筛粉,若要进行更高精度的筛分则只能用气流分级设备,但对于一些易氧化的铁粉则只能用JZDF氮气保护分级机来做。铁粉主要包括还原铁粉和雾化铁粉,它们由于不同的生产方式而得名。

基本信息

铁(Fe)原子序数26,相对原子质量55.85,银灰色,密度7.8g/cm3,熔点1535℃,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铁由于其性质非常接近钴,价格相对钴来讲是非常便宜的,而且来源非常广泛。金属铁粉呈铁灰色,在金刚石工具中,近年来,铁基结合剂的运用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铁基结合剂不仅满足要求,而且具有其他结合剂无法比拟的经济性。铁粉在配方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是与金刚石形成渗碳体型碳化物;二是与其他元素合金化强化胎体。铁基结合剂的力学性能高于铜基和铝基结合剂,与金刚石的润湿性也优于铜基和铝基结合剂。铁与金刚石的附着功比钻高,铁基结合剂金刚石工具通过合理的选择胎体配方,加上恰当的烧结工艺,其胎体性能达到钴基胎体的性能指标,还可以保持金刚石有较小的强度损失,提高对金刚石的把持力。 [1]

纯的金属铁是银白色的,铁粉是黑色的,这是个光学问题,因为铁粉的表面积小,没有固定的几何形状,而铁块的晶体结构呈几何形状,因而铁块吸收一部分可见光,将另一部分可见光镜面反射了出来,显出白色;铁粉没吸收完的光却被漫反射,能够进入人眼的可见光少,所以是黑色的。

返回目录>>>

● 铁粉的分类与用途

铁粉分为粗粉、中等粉、细粉、微细粉和超细粉五个等级。

粒度为150~500μm范围内的颗粒组成的铁粉为粗粉,粒度在44~150μm为中等粉,10~44μm的为细粉,0.5~10μm的为极细粉,小于0.5μm的为超细粉。

一般将能通过325目标准筛即粒度小于44μm的粉末称为亚筛粉,若要进行更高精度的筛分则只能用气流分级设备,但对于一些易氧化的铁粉则只能用JZDF氮气保护分级机来做。

1、在食品中的应用:在食品等的包装袋中放置小袋铁粉或在塑料袋中添加铁粉。利用铁易氧化的原理,把它的吸氧功能应用于食品保鲜防腐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2、在工业上的应用:铁粉主要用下生产粉末冶金机械零件,其主要物理性能是松装密度、流动性、成形性、颗粒形状等,这些性能主要受铁粉生产方法和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 + 4H2O =(高温)Fe3O4 + 4H2。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由于水在高温下为气态,所以生成的氢气,不用标上“↑”。

返回目录>>>

● 铁与生活

铁元素也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成人体内约有4~5克铁,其中72%以血红蛋白、3%以肌红蛋白、0.2以其它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余为储备铁。储备铁约占25%,主要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在肝、脾和骨髓中。成人摄取量是10~15mg。妊娠期妇女需要30mg。1个月内,女性所流失的铁大约为男性的两倍,吸收铁时需要铜、钴、锰、维生素C。需要人群:妇女特别是孕妇需要补充铁质,但要注意妊娠期妇女服用过多铁剂会使胎儿发生铁中毒。假如您正在服用消炎药或每天必须服用阿司匹林的话,那么您就需要补充铁。经常喝红茶或咖啡的人请注意,饮用大量的红茶和咖啡会阻碍铁的吸收。

铁在代谢过程中可反复被利用。除了肠道分泌排泄和皮肤、黏膜上皮脱落损失一定数量的铁(1mg/每日),几乎没有其它途径的丢失。

返回目录>>>

● 营养学中的铁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四大营养缺乏症之一。

18世纪,Menghini用磁铁吸附在干燥血中的颗粒,注意到了血液中含有铁。

1892年,Bunge注意到婴幼儿容易缺乏铁。

1928年,Mackay最早证明铁缺乏是伦敦东区婴幼儿贫血盛行的原因。她还以为提供铁强化的奶粉可缓解贫血。

1932年,Castle及其同事确证无机铁可用于血红蛋白合成。

返回目录>>>

篇9:氢氧化钙化学式怎么写

●氢氧化钙简介

中文名:

氢氧化钙

英文名:

calcium hydroxide

别 称:

熟石灰、消石灰

分子量:

74.096

CAS登录号:

1305-62-0

EINECS登录号:

215-137-3

水溶性:

1.65 g/L (20℃)(微溶)

密 度:

2.24 g/mL(25 ℃)

外 观:

白色粉末状固体

应 用:

水溶液可验证二氧化碳,建材

安全性描述:

石灰水可以用于杀菌剂和化工原料

危险性符号:

C/Xi

危险性描述:

腐蚀性物品/刺激性物品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2 8/PG 3

摩尔质量:

74.093g/mol

酸碱性:

碱性

返回目录>>>

●氢氧化钙制备方法

工业制备

1、石灰消化法

将石灰石在煅烧成氧化钙后,经精选与水按1:(3~3.5)的比例消化,生成氢氧化钙料液经净化分离除渣,再经离心脱水,于150~300℃下干燥,再筛选(120目以上)即为氢氧化钙成品。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2、将试剂氯化钙溶于水中,制得25%的水溶液,加热至80℃,然后分次加入滤过的30%的氢氧化钠溶液 ( 可超过理论量30%) ,反应得到氢氧化钙,所得浆状混合物经抽滤后洗涤,先用0.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洗去大量氯离子,然后用蒸馏水洗至氯离子合格。

3、扩散法

首先配制两种溶液:一为30g重结晶的CaCl2·6H2O溶于50mL水中;一为12gNaOH溶于50mL水并滴加少量Ba(OH)2的沉淀碳酸盐。将两种溶液分别装满两个50mL的烧杯中。将两个烧杯小心地放在同一个容器中,烧杯距离容器的上缘2cm,盖好容器盖,静置4周后有1cm左右的针状结晶生长出来,收集过滤,快速水洗,再依次用稀盐酸、水、乙醇、乙醚洗涤,最后在短时间内于110℃进行干燥。

4、将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溶液与钙盐的水溶液作用可得氢氧化钙。将46g四水硝酸钙溶于经过煮沸排除气体的500mL的蒸馏水中,冷却至0℃,边振荡边分多次加入1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不含CO2),滴加过程中保持溶液为0℃,过滤分离析出的Ca(OH)2沉淀,用12L水分若干次倾析洗涤,吸滤沉淀在硫酸(相对密度1.355)干燥器中真空干燥20h可得Ca(OH)2。

实验室制备

将生石灰(CaO)放入烧杯加入水。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生成物是氢氧化钙。反应式:CaO+H2O→Ca(OH)2。

返回目录>>>

●氢氧化钙的作用和用途

一、氢氧化钙污水处理方面的具体应用:

1、氢氧化钙用在废水中可以中和废水中的游离酸。

2、氢氧化钙用在废水中可以中和废水中的酸性盐。

3、氢氧化钙用在废水中,其中氢氧化钙中的氢氧根离子可以与金属离子反应生产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4、氢氧化钙用在废水中,可以调节废水的PH值至碱性,这样可以更好的使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二、氢氧化钙农业方面的具体应用:农业上用它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

三、氢氧化钙烟气脱硫方面的具体应用:主要是用来中和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一小部分氟离子氯离子等酸性气体等,使排放烟气含硫量符合环保标准。

四、制糖工艺中氢氧化钙的应用:在制糖过程中要用氢氧化钙来中和糖浆里的酸,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使剩余的氢氧化钙变成沉淀过滤出去这样才能减少糖的酸味。

五、氢氧化钙在涂料中的应用: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又白又硬可以助凝。

六、氢氧化钙在冶金行业的应用:在这个行业为了在金属表面镀膜,要先除去金属板表面杂质(含金属氧化物),所以要先使用稀硫酸去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要用氢氧化钙来中和。

七、氢氧化钙在皮革制造行业的应用:主要用于皮革制造行业中的梳皮工艺。

八、氢氧化钙在耐火材料上的应用:在生产硅砖的时候,氢氧化钙可以作为添加剂,增强转的强度和黏度。硅砖以SiO4含 量不小于96%的硅石为原材料,加入矿化剂(比如铁鳞、石灰乳)和结合剂(比如糖蜜和亚硫酸纸浆废液),经混炼、成型、干燥、烧成等工序制的。

九、氢氧化钙在食品方面的用途:由于氢氧化钙活性强,结构疏松,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

十、氢氧化钙在医药方面的用途:医学表明,人体缺钙会造成一系列的生理问题,比如说:高血压、骨质疏松、结石等疾病,氢氧化钙可以做为钙剂的合成及环丙烷酸钙、乳酸钙的主要原料。

十一、氢氧化钙在有机生物合成方面:用于高技术生物材料HA的合成、饲料添加剂VC磷酸脂的合成等。

篇10:化学培训总结怎么写

1、遵守工厂规章制度的情况(没有迟到早退);

2、服从领导工作安排的情况(完成本职工作);

3、完成生产任务的情况(分析合格率:就是没有出现差错呀);

4、学习分析技术的情况(包括向老师傅学习);

5、在班组和其他同志团结的情况(有没有帮助别人啊);

篇11:碳酸钙的化学式怎么写

常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四种: (1) 由Na2CO3·10H2O跟CuSO4·5H2O反应制备; (2) 由Na2CO3溶液跟CuSO4溶液反应制备; (3) 由NaHCO3跟CuSO4·5H2O反应制备; (4) 由Cu (NO3) 2跟Na2CO3反应制备。根据我校的现有实验室条件和设备, 我们一般选择第二种方法制取碱式碳酸铜。

通过碱式碳酸铜制备条件的探求和生成物颜色、状态的分析, 研究反应物的合理配料比并确定制备反应合适的温度条件, 以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实验是面向化学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一个典型的设计性实验, 不仅要保证实验质量, 还要让学生掌握独立进行实验设计的方法。《大学化学实验》一书中的碱式碳酸铜制备的实验, 采用硫酸铜和碳酸钠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备碱式碳酸铜, 由于反应过程中, 条件较难控制, 副反应多, 反应现象差异性不明显, 所以学生在优化条件选择时出现较多的判断失误, 仅通过颜色及反应速度的快慢是很难准确得出结论的, 因此, 笔者对本实验进行改进, 以达到最佳的反应效果。

一、实验制备方法

1. 实验仪器及药品

药品:CuSO4·5H2O (固体) , Na2CO3 (固体) 。

仪器:带标号的试管8个;烧杯 (250mL) 8个;容量瓶 (250mL) 2个;25mL移液管2个;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抽滤瓶;蒸发皿;布式漏斗 (非真空) ;烘箱;试管架;吸耳球。

2. 实验原理

碱式碳酸铜Cu2 (OH) 2CO3为天然孔雀石的主要成分, 呈暗绿色或淡蓝绿色, 俗称孔雀绿,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溶于酸, 新制备的试样在沸水中很易分解。加热至200℃即分解。为了适于碱式碳酸铜的生成和分离。根据碱式碳酸铜的性质和铜盐的性质, 选用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在反应过程中, 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及反应物配比对反应物均有影响。

3. 实验过程

分别按合适比例取CuSO4溶液和Na2CO3溶液各若干毫升, 加热到合适温度后, 将CuSO4溶液倒入Na2CO3溶液, 记录沉淀的颜色和体积变化。沉淀下沉后, 洗涤沉淀数次, 抽滤, 并用少量冷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SO42-为止, 抽干, 置烘箱中烘干, 称量, 计算产率。

4. 反应溶液的配置

配置0.5mol·L-1的CuSO4溶液和0.5 mol·L-1Na2CO3溶液各250mL。称取固体药品硫酸铜31.2110g和碳酸钠13.2488g, 分别倒入两个250mL的烧杯中, 用100mL蒸馏水溶解, 再转入250mL容量瓶中, 配成250mL溶液, 静置, 备用。

二、结果与讨论

1. 反应物合适配比探求

取四个已编号的试管, 均加入2.0mL的0.5mol·L-1的CuSO4溶液, 再分别取0.5mol·L-1Na2CO3溶液1.6mL、2.0mL、2.4mL及2.8mL, 依次加入另外四个编号的试管中。将八个试管放在75℃恒温水浴中加热, 几分钟后, 依次将CuSO4溶液分别倒入Na2CO3溶液中, 振荡试管, 比较各试管沉淀生成的速度、沉淀的数量及颜色。实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通过对比, 我们发现反应的最佳配比为1∶1, 产率可以达到94.16%。

2. 反应温度的探求

在三个试管中, 各加入2.0mL0.5mol·L-1CuSO4溶液, 另取三个试管, 各加入由上述实验得到的合适用量的0.5mol·L-1Na2CO3溶液。从这两个试管中各取一个, 将它们分别置于室温25℃、50℃、75℃、100℃的恒温水浴中, 数分钟后将CuSO4溶液倒入Na2CO3溶液中, 振荡并观察现象, 由实验结果确定制备反应的合适温度。实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

经过对比, 我们发现反应的最佳温度为75℃, 产率可以达到94.12%。

3. 碱式碳酸铜制备的最佳设计

取60 mL 0.5 mol·L-1CuSO4溶液和60 mL 0.5mol·L-1Na2CO3溶液分别放在75℃的恒温水浴锅中, 几分钟后取出, 将CuSO4溶液倒入Na2CO3溶液中, 充分振荡待沉淀完全后, 用蒸馏水洗涤沉淀数次, 直到沉淀中不含SO42-为止, 抽干。将所得产品在烘箱中烘干2h, 待冷至室温后称量, 并计算产率。实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

此实验温度探究最佳反应物配比:Na2CO3CuSO4=1∶1, 最佳温度为75℃, 在85℃下烘干2h, 反应温度不能过高, 如果温度高于75℃, 产生褐色的CuO。若将Na2CO3溶液倒入CuSO4溶液中, 不能充分反应, 沉淀不彻底。沉淀完全后要反复清洗沉淀, 然用pH试纸测试滤液中的pH值, pH=7左右确保将沉淀SO42-除完, 如果有残留的SO42-, 干燥时会有黑色物质产生。干燥时温度不易过高, 否则会将Cu2 (OH) 2CO3分解。

三、本实验注意事项

1.反应最佳温度应为75℃, 超过后会有褐色沉淀产生, 在恒温时需要不停搅拌。

2.沉淀要洗涤干净, 滤液中pH=7左右SO42-除完。

3.沉淀应在85℃时烘干2h以上, 温度过高Cu2 (OH) 2CO3会受热分解。

4. 若反应后不能观察到暗绿色或淡蓝色沉淀产生, 可将反应物保持原样 (不可将滤液滤去) , 静置l~2天, 再作观察。

5. 反应过程中不可将Na2CO3溶液倒入CuSO4溶液中, 应用反滴法。

篇12:化学小论文怎么写初中

撰写化学小论文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小论文选题是化学小论文撰写的首要环节,本文就化学小论文写作的选题从选题原则与选题的新视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学生 化学小论文 论文选题

1 中学开展化学小论文写作的背景与意义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开展丰富的化学教学活动,促进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已具备一定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中学生开展化学小论文撰写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在课后,学生回忆课堂知识,通过写作用自己的语言转述相关知识,有利于将知识内化理解;同时又能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写作的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就是他们培养逻辑思维、提高论述能力,转变学习方法,增加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促使自主探究、钻研化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

篇13:化学初三期中复习计划怎么写

1。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

空气、氧气、氢气、水、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醇及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建议学生们按照课堂笔记,梳理完整的知识体系,再逐一复习。

2。微观理论和化学用语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性质及特点,化合价、化学式的含义及书写,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等。建议基础概念清晰后,以练习册中错题为主干进行复习,查缺补漏。

3。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本质及验证。完成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二、实验部分

(一)基本实验

基本仪器的使用原则,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水的电解及净化,燃烧条件的探究,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二)性质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高炉炼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检验。

(三)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是整套试卷中最具区分度的题目,目前主要以课本中的知识迁移和拓展为主,考察学生们信息获取能力,解题逻辑能力,主抓对比思维和控制变量思想。

上一篇:广告学专业实习目的下一篇:丰田生产方式综述